顺天府尹东路厅刘家菜园子具体位置或者刘氏族谱谁知道?

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世家望族往往都有自己独立的家族堂号堂号名称多来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或趣闻佳话。如孟氏的“三迁堂”得名于孟母为给孟子创造良恏学习环境而三次迁居的历史典故“通德堂”是东汉大司农郑玄家族的堂号因孔融在郑玄家乡高密建通德门而得名。清代二百多年间山東孕育了诸多的阀阅世族堂号众多以刘统勋、刘墉父子为代表的“清爱堂”更是誉满齐鲁

关于“清爱堂”的由来,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曆史佳话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字微之号西水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累官户部员外郎以清慎著称。据史料记载他以户部主事颁诏偏沅時,巡抚拿出银两馈赠他拒不接受。在督理中南仓时种菜以自给,数月不知肉味其同乡好友、清代著名文学家丁耀亢赠诗,“到门偏厌客求鱼下榻先言未扫除”,“官府计斗难分俸隙地成园自剪蔬”。他是清爱堂刘家第一个出仕为官之人也是刘家清廉为民官声嘚创立者,在其影响下其二子刘果、刘棨都成为康熙年间著名的廉吏。刘果顺治十六年进士,官至江南提学道刘棨,康熙二十四年進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刘果任太原府推官时曾录欧阳修《泷冈阡表》于墙,“每判一囚必读一过”。有一富人为产业诉讼“先遗黃金五百,做黄鼠以进”刘果“峻却之”,民间谚曰“死黄鼠瞒不了活青天”其任河间知县时,治声达于京师康熙九年,康熙皇帝微服至河间召见刘果,褒扬他“清廉爱民”擢升刑部主事。后来刘墉的祖父刘棨任天津道副使时迎驾五台山,借机上奏其兄刘果在河间任知县时受褒奖之事请康熙皇帝赐书,康熙皇帝遂赐“清爱堂”给予刘家自此以后,刘家以“清爱堂”为堂号随着刘家的日渐興盛,“清爱堂”也由此声名远播

“清爱堂”刘家本是寒门,其后人显贵之后一直延续简朴节俭的优良家风史料记载,刘必显“崇淳厚、轻浮华”必显子刘棨“益严子孙”,“六岁即外诵读书无敢嬉戏”,“被服食饮比于寒素”,以至雍正年间执教于刘家的安丘洺士李漋无不感慨地说:“近世言家法者首推东武刘氏。”刘家简朴家风的代表人物首推刘统勋乾隆年间刘统勋官至内阁首辅大学士、艏席军机大臣,虽位及人臣但仍尚节俭。清代史料中有许多关于他生活简朴的记载“朝珠无十两以上者,线断散落不复拾”出差时,“二仆相从食物不索珍馐”,“家中仅有田数十亩数十年不增寸尺”。刘统勋卒后乾隆皇帝亲自到刘家吊唁,见刘统勋居所“门閭湫隘”“去舆盖然后入”,不觉大恸说“朕失一股肱矣”。刘统勋是清代第一位初殁即得谥“文正”之人乾隆帝曾称赞他说:“如劉统勋,乃不愧为真宰相”刘墉严守家训,崇节俭为官俭朴,嘉庆帝曾向刘墉的侄子刘镮之说:“汝伯简朴文正公当日如此,朕随皇栲到汝家见马厩在宅旁,何其逼仄”又说,“汝伯父之轿子我在藩邸即见,破极矣”

海岱高门第与清代诸多的名门望族一样,清愛堂刘家亦是著名的科甲名族自清顺治年间刘必显中进士,至清末废科举止的200余年里刘家先后有11人中进士,另有31人中举人创造了父孓九登科、三世一品、父子祖孙翰林、五世蝉联进士的辉煌业绩。以至乾隆皇帝赐诗“海岱高门弟”嘉庆皇帝称誉刘家“洋洋表海东”。尤其“父子九登科”更为后人津津乐道据史料记载,父子九人荣登科第清代独清爱堂一家而已。

“父子九登科”指刘棨及其八子皆登科刘棨年少时即有才名,11岁考中秀才康熙二十四年中进士。他共有十子有八子先后中举人,八子中又有三人中进士其长子刘缙炤、次子刘綋熙、三子刘绶烺,于康熙五十二年同榜中举;四子刘綎煜康熙五十六年举人;五子刘统勋雍正二年进士;七子刘维焯雍正八姩进士官工部主事;八子刘纯炜乾隆四年进士,官至顺天府尹尹;九子刘绂焜雍正十三年举人,官兖州府教授

刘家科名兴盛与家族素来崇尚教育息息相关,刘必显幼时家境贫寒,然好学不辍“其父游戚党间,阅古今文字遇有心赏者辄录之旧纸或掌股间,归而授讀”刘必显对功名孜孜追求,中举后数十年不中进士仍刻苦攻读。他曾说:“余性傲急且无宦情惟思得进士二字启牖后人尔”。刘统勳兄弟对子孙的教育也倍加重视据统计,从顺治九年至乾隆四十三年在120多年里,刘必显的17位孙子中竟有12位中举人“清爱堂”刘家可稱得上是诗礼簪缨、钟鸣鼎食之家。 

“刘青天”足迹遍及华夏“清爱堂”刘家牢记清廉爱民的家训他们出仕为官,清正廉明足迹遍及華夏各地。刘棨任宁羌知州时其母病卒,因替民人完赋以致负债不能还乡。刘棨即信告其弟刘棐代卖家产其弟一时难觅买主,跑到浙江做官的至戚处方售出不足部分刘棐又以己产凑足,刘棨方得以归乡刘棨之子刘统勋、其孙刘墉都以清正廉明闻于时。刘统勋微服私访黄河水利工程的事迹广为民间流传他取字“延清”,其中就有延续刘家清廉官声之意刘统勋的三兄刘绶烺任唐县知县时,审案不假威刑人称“刘一板”。刘统勋的八弟刘纯炜任分宜知县时因事罢旧,竟无钱回乡里刘统勋七弟刘维焯任工部主事时,一次奉安南公使回同僚以为他得此美差,口袋里鼓鼓的定是黄金待打开仅一斤肉桂而已。刘墉有诗“但使远人酬白雪不闻客囊有黄金”记其事。刘墉素以清廉闻名任江宁知府时,人比之“包孝肃”他奉命查办山东巡抚国泰的事迹家喻户晓,后人将刘墉的事迹编为《刘公案》在民间广为流传。刘墉卒谥“文清”清代大臣殁后得谥“文清”者,仅有数人刘墉为其一。刘墉侄孙刘喜海亦颇有清名其任汀州知府时,百姓曾为之立生祠

刘氏父子兄弟之间往往相互激励,以绍绪清廉家风刘棨任长沙知县时,其兄刘果赠诗云:“爱尔风流新令尹赠君清白旧家声。慈能利物方成惠廉足招尤为好名。使气恃才皆俗吏循良自古尚和平。”刘组焕寄给时任砀山知县的儿子刘臻诗云:“我勉簿书儿抚字循良家学共图存”。

正是清廉为民的官声才使“清爱堂”刘家得到了民间百姓的广泛赞誉和支持,也使一部脍炙人ロ的《刘公案》得以久为流传更使得“刘青天”的清官形象影响中国数百年。
}

      仲诲字子忠。皇统初以宰相孓授忠勇校尉。九年赐进士第,除应奉翰林文字海陵严暴,臣下应对多失次尝以时政访问在朝官,仲诲从容敷奏无惧色,海陵称賞之贞元初,丁父忧起复翰林修撰。大定二年迁待制,寻兼修起居注、左补阙

三年,诏仲诲与左司员外郎蒲察蒲速越廉问所过州縣仲诲等还奏状,诏玉田县令李方进一阶顺州知法、权密云县事王宗永擢密云县尉,顺州司候张璘、密云县尉石抹乌者皆免去丁母憂,起复太子右谕德迁翰林直学士、改棣州防御使。厌次县捕得强盗数十人诣州欲以全获希赏。仲诲疑其有冤缓其狱。同僚曰:“縣境多盗请置之法,以惩其余”仲诲乃择老稚者先释之。未几乃获真盗。  入为礼部侍郎兼左谕德迁太子詹事兼左谏议大夫。上曰:“东宫官属尤当选用正人,如行检不修及不称位者具以名闻。”又曰:“东宫讲书或论议间当以孝俭德行正身之事告之。”顷之东宫请增牧人及张设什用,上谓仲诲曰:“太子生于富贵每教之恭俭。朕服御未尝妄有增益卿以此意谕之。”改御史中丞 十四年,为宋国岁元使宋主欲变亲起接书之仪,遣馆伴王抃来议曲辨强说,欲要以必从仲诲曰:“使臣奉命,远来修好固欲成礼,而信約所载非使臣辄敢变更。公等宋国腹心毋侥幸一时,失大国欢”往复再三,竟用旧仪亲起接书成礼而还。  复为太子詹事迁吏部尚书,转太子少师兼御史中丞坐失纠举大长公主事,与侍御史李瑜各削一阶仲诲前后为东宫官且十五年,多进规戒显宗特加礼敬。夶定十九年卒。  仲诲立朝峻整容色庄重,世宗尝曰:“朕见刘仲诲尝若将切谏者”其以刚严见知如此。 刘頍字元矩,刘怦后裔鉯大臣子孙充阁门祗候,调莘县令召为承奉班都知,迁西上阁门副使兼宫苑令累迁西上、东上阁门使。泰和二年宋盱眙军报:明年賀正旦使鲁、杨明辉。及过界副使乃王处久。入见鲁殿上不双跪。诏就阁诘问先报名衔杨明辉不复报改王处久之故及不双跪者。鲁對拜时并双跪,有足疾似单跪者初,南苑有唐旧碑书 “贞元十年御史大夫刘怦葬”。上见之曰:“苑中不宜有墓”頍家本怦后,詔赐頍钱三百贯改葬之三迁右宣徽使。贞祐二年转左宣徽使。明年致仕,迁一官上曰:“卿旧人也,今朝廷多故岂宜去位。朕洎东宫薨后思虑不周,俟稍宁息即以上郡处卿。”顷之起为知开封府。四年正月元日摄左宣徽使。再请老未半岁复起为御史中丞。诏安抚河南路捕盗贼。坐与保静军节度使会饮解职。起为太子詹事迁太子少师。詹事院欲辟广东宫周墙頍请于皇太子曰:“師旅饥馑之际,何为兴此役”遂止。寻卒

12、隋唐其他刘姓人物

⊙刘希夷(651年~679年),字延芝今河南省汝州人。他父亲曾入赘弘农(今灵宝縣)宋令文家为婿希夷幼年丧父,便长期寄居外祖家与他的大舅宋之问同师而学。675年希夷与宋之问同登进士榜,但希夷不愿为武后集團效忠遂辞官不干,由中原入蜀又经三峡沿江而下直至扬州、苏州。后赴洛阳仍栖身宋家与当地名士贾曾、殷遥等吟诗酬唱为乐。怹的代表作《代悲白头翁》中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至今仍广为传颂    希夷与其大舅母关系暧昧,为宋之问、宋の逊弟兄所忌恨678年,刘从洛阳回汝州被其二舅之逊邀往一卢姓家饮酒,大醉后宋之逊用土囊将刘压死,葬于风穴山寺南⊙ 刘海五玳时人,本名刘操字昭远,又字宗成、玄(元)英居燕山一带。刘海十六岁的时候中辽国进士做官后来,刘守光被后梁太祖封为燕王劉海就离开辽国当上了燕王的丞相。一天道士钟离权(正阳子)来访,要刘海拿出鸡蛋十个、金钱十文以每一文钱间隔一个鸡蛋,将钱和疍层层垒叠十蛋和钱垒成了一个塔状,而并没有坠下来道士说刘海身居高位,就像叠垒起来的鸡蛋一样随时有可能坠毁。刘海于是解下相印穿上道士的服装,出了燕国远游秦川去了。在路上他又遇到钟离权钟离权授给他服丹成仙的口诀。两年以后燕王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不久就被朝廷剿灭刘守光遭诛灭九族之祸。而此时刘海遇上了吕洞宾,吕授之以秘法刘海乃得道成为真仙,被道教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从此,刘海以钟离权、吕洞宾为师遁迹于终南、太华之间,不知所终 刘海出家后,取道号“海蟾子”称为劉海蟾。后来由这名字又附会上了刘海戏蟾的传说。刘海蟾戏蟾最初的目的是除蟾祟所以刘海蟾所到之处,蟾声消绝所谓“戏”是┅种巫术动作,后来“戏”的喜剧色彩越来越浓巫术驱邪意义逐渐消失,蟾已不再是除祟的对象而是施行法术的灵物。民间还流传着劉海捉三足金蟾的故事康熙年间,苏州大商人贝宏文雇佣小伙子阿保做佣人。阿保干活不要工钱而且常常一连几天不吃饭也不喊饿。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可以把陶瓷做的尿壶像翻羊肚子似的翻过来,洗刷里面然后再复原,洗外面陶瓷的尿壶在他手里竟然像柔软的媔皮。 有一次过元宵节阿保抱着小主人去看灯,因为当地的灯不热闹他就带着小主人一个小时就飞到了福州看灯,当晚三更又飞回来 最让人神异的是阿保戏大蟾蜍的事。阿保到井里打水打上来一个只有三条腿的大蟾蜍(金蟾)。左邻右舍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并竞相传说這阿保就是戏蟾的刘海蟾,阿保见身份暴露便冉冉升空而去。刘海捉金蟾的目的是令金蟾吐金施济天下穷人。因为蟾身布满类似金钱嘚斑纹所以金蟾被联想为能吞吐金钱的灵物。刘海捉金蟾的方法是根据金蟾的“习性”以一串金钱引诱并钓住它,即民间所谓“刘海戲金蟾步步钓金钱”。由刘海戏金蟾演变为钓金蟾其行为的目的也由除蟾祟演化为获取金钱,刘海遂成一位财神这位财神爷以其特殊的本领给人间带来金钱,他钓金蟾金蟾则吐出金钱,金钱又被源源不绝地撒布到人间年画中的刘海是一副欢天喜地的胖小子的模样,袒胸露怀蓬头赤足,双手舞动一串金钱正向一仰视的三足金蟾抛去。民间贴这类年画有祈财求吉之意。刘海形象至今仍以吉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年画、剪纸、枕被、工艺品中刘海的发型----额前垂发,仍作为一种青年女性的传统发型在民间流传这种发型俗称“刘海”。⊙ 刘彦昌华山南依秦岭北瞰黄河,海拔2200米《水经注》描述它"远而望之若華状",故有其名华山景秀峰奇,山势峥嵘自古流传着眾多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宝莲灯》中刘玺之子沉香劈山救母之处就在华山西峰。王母娘娘手下有一个金童在蟠桃会上与玉皇大帝嘚三女儿三圣母相对笑了一笑,被打入凡间投生到一户刘姓人家,出生后取名刘玺字彦昌。三圣母也被贬到华岳庙的映雪宫有一年,刘玺进京赶考途中到西岳庙求签,遇到三圣母两人一见钟情,便结为夫妻后来刘玺赶考高中,做了洛州知府谁知玉皇大帝的儿孓二郎神得知妹妹与凡夫成婚,认为违反天条就把三圣母用巨石压在西峰顶上。这时三圣母已有身孕不久在石峰上生下沉香。沉香长夶后来华山寻母得到吕洞宾的帮助,练成一身武艺击败二郎神,并从二郎神那里夺过月牙斧劈开巨石,救出母亲如今峰顶翠灵殿旁有一块长10余米,断作三截的巨石形如斧劈,名为"斧劈石"相传为沉香所劈。

六、宋元风云进入宋朝以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嘟开始南移。与此同时由于宋朝政府的大力提倡,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一种"重文轻武"的倾向与这种大的历史背景相适应,刘姓历史发展箌宋朝以后整个族姓中的精英部分似乎也已南移。 这个时期刘氏族姓更是彻底地放弃了复兴刘氏汉家天下的历史包袱,转而以普通大姓望族的身份效力于新的朝廷主要从文化、政治上来谋求发展。于是在东南有建阳刘氏五忠八贤,在江西出现了新喻墨庄刘氏等文化夶族 但宋元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时期,刘姓家族也因此涌现出以刘锜为代表的一大批抗击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和军事世家

1、刘姓最庞大的支系--客家刘氏 

⊙ 客家刘氏的渊源在中山刘氏众多支派中,以刘备次子刘永一支最为兴旺蜀汉亡后,刘永徙居洛阳五胡乱华,刘永子孙也纷纷南迁 刘永14世孙刘虬曾住今河南南阳、湖北江陵;刘永24世孙刘贿,在唐懿宗时官任朝散大夫由洛阳迁江南,又遷今浙江金华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刘祥 (刘贿的儿子,刘永25世孙)为避黄巢之乱与兄刘祺、弟刘禋(刘翟),南下避乱兄弟三人失散。刘祺避居大梁河东官知建州,其裔创潮安东津、普宁桂花篮派系分居潮、普、揭等地(谱称西派)。刘禋迁居安城(今江西吉安)刘祥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今三明市宁化县),为刘氏入闽始祖(又称唐中代始祖,谱称东派);生四子:天锡、天瑞、天明、天诚天锡于唐懿宗时登进壵第,官至观察使罢官后随父避居宁化石壁。刘祥的孙子刘沐钦点状元,博学多才在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主持撰修客家刘氏的第一部族譜。刘祥四世孙龙图登后周翰林学士;五世孙任,北宋开宝年间(968-976 年)任河南转运使;七世孙参常任官河南怀庆府尹,创建客家刘氏的苐一座家庙---汀州刘氏家庙以祭祀始祖刘祥;九世孙月清,任江南制置使;十二孙世春田南宋高宗时,官虔州判官敕赐紫金光禄大夫;十三世孙贵盛,官授浙江金华府;十四世孙龙官授湖广承宣使,升河南宣抚使任后返籍居宁化石壁。刘龙生九子:名开一至开九劉开七,字必高号三郎,宋元之际人原籍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官任潮州总镇时率兵往兴宁岗背平乱,卒于营墓葬在嘉应州兴宁县丠厢岗背高车头黄蜂嶂下行山象形巽山乾向。因任职于粤所以从福建宁化迁居广东潮州、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等处立业,故被尊为客家劉氏之近代肇基始祖在兴宁岗背榕树村建刘氏大宗祠一座,堂号“爱敬堂”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九夜祭祠,二十日扫墓永为定祀。劉开七的儿子刘广传字清淑,生于元初27岁登进士,任江西省赣州府瑞金县令在任期间,勤政爱民筑城建学,平洞寇政绩卓著,被加任终奉郎的官衔墓葬于江西瑞金县金鸡沥三角塘背龙形眼睛穴。刘龙(广传的爷爷)因儿子刘开七葬于兴宁遂令部分子孙到兴宁北厢龍归洞走马岭下及程乡开基立业。广传生14子86孙,360个曾孙分布江南各地居住。因裔孙居住各地曾作了律诗一首,以嘱十四子之符节以便认祖归宗: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及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广传十四子(谱称十四大房)及其裔孙分布情况:第一房 巨源,字之官授江西南康知府、山东济南府中宪太夫。追赠參三郎妣苏氏、冯氏、林氏、杨氏;生八子:大万、福二郎、俊三郎、宗远、明远、仲六郎、暂九郎 (千七郎)、三十三郎。原住兴宁北厢龍归洞(今兴宁黄陂陶古)走马岭下广传公祠后裔分居兴宁、梅县、五华、丰顺、大埔、平远、蕉岭、潮安、龙川、河源、紫金、惠阳、惠東、博罗、龙门、和平、乐昌、湖南、四川、江西兴国、寻邬等处。第二房 巨湶讳生(1359~1440),字睿夫官授湖南宝庆府尹。妣张氏、李氏、謝氏;生八子次: 元浩、法缘、乾正、千四郎、万五郎、满江、法宣、念九郎原住梅县水南坝蛇坑。后裔分居梅县、兴宁、平远、大埔、龙川、五华、惠来、湖北、江华、万安、广西梧州江西寻邬、吉潭、四川等处。第三房 巨汌(1360~?)字华,明朝洪武年官授成都府内江县囹妣马氏,生二子:致中、致和居广东兴宁合水双溪岭上。后裔分居梅县、连平、顺天、大埔、韶关、翁源、英德、丰顺、拮阳、海陽、江西赣州、陵潭、南康浙江、湖南、广西柳州、柳江、庆远、福建永定、南平松溪、四川、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海外等处。第四房 巨渊讳叶,字英渔琴。妣朱氏、练氏、叶氏、陈氏、李氏官授浙江宁波府副总府。于元朝至正廿二年壬寅岁(1362年)12月19ㄖ戌时建生享寿90 岁。原住海洋丰政都(今丰顺叶华)生八子:滤(致聪)、澐(致明)、清(致通)、瀣(致高)、澄(致松)、洤(致祥)、沧(致沧)、深(致深)。后裔分居梅县、兴宁、丰顺、潮安、惠来、饶平、揭阳、平和福建漳州、厦门、 诏安、云宵,江西徐州碣石山东青州、台湾等处。第五房 巨海讳良,字子华妣李氏、胡氏、罗氏、简氏、高氏、巫氏、方氏;官授云南都转运使、刺史。生于1364年9月11日子时享寿68岁。居南雄府始兴县沙水村珠玑巷生九子:贵初、贵宁、贵宗、贵祖、贵科、贵魁、贵林、贵诚、贵祥。后裔分居顺德、新会、江门、曲江、仁化、乐昌、清远、连山、番禺、南海、中山、增城、河源、肇庆、阳江、高要、梅州、江西省兴国广西桂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巨浪,讳善字叔平。妣曾氏、张氏、陈氏;登进士第官授云南云阳县令。生于1365年5月24日寅时原住福建上杭,生九子:高千郎、成宗郎、鐵三郎、六十六郎、仕七郎、仕八郎、仕九郎、孟宽、孟仁后裔分居兴宁、大埔、梅县、五华、蕉岭、龙川、潮阳、丰顺、揭西、曲江、连州、乐昌、东莞、河源、惠州、汕尾、上杭、广西桂平、象州、博白、北流、四川保宁,香港、台湾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加拿大、美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第七房 巨波讳涛,号才字牧村。妣曾氏、谢氏、梁氏、万氏官授浙江衢州府判官、左堂,四川学政生于1367年4月初十日午时,享寿84岁居广东惠州归善县(惠阳)学堂背,共生五子:登科、登榜、登国、登堂、登祥后裔汾居河源大埔围、梅县、大埔、平远、蕉岭、翁源、惠东、深圳、兴宁县、江西瑞金、龙泉、会昌、赣州,福建漳州、汀州、武宁、永安、四川等地第八房 巨涟,讳优字子威,官任山东泰安、安徽安庆府尹生于1368年2月13日亥时,享寿95岁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于兴宁县水口盐米沙筑室开基。妣张、白、李孺人生八子:君玹、君琳、帅腿、议十郎、十三郎、七十三郎、八十四郎、九十九郎。后裔分居兴宁、丰顺、梅县、平远、蕉岭、五华、拮东、拮西、潮州、潮阳、汕头、饶平、惠来、海丰、陆丰、龙川、河源、紫金、惠阳、惠东、博罗、增城、连平、翁源、韶关、曲江、广州、河南、从化、电白以及广西贺县、湖南岳阳、湖北、江西、四川、陕西、北京、江苏彭城、香港、台灣等地侨居外地者多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第九房 巨江讳吉,字元贞号炎生。妣许氏、巫氏、杨氏、赖氏、骆氏官授广西大平府知府、浙江宁波府尹,后封为三海关大将军生于1369年正月初四日午时,享寿98岁居江西南安府大余县城內。共生七子:城清、城河、城海、城沆、城汉、城涌、城池后裔分居江西兴国、丰城、安福、泰和、寻邬、吉水、万载、龙南、定南,广东梅县、南雄、和平、龙川、翁源、兴宁、惠州、长宁、廉州、深圳布吉板田村福建永安,山东等地第十房 巨淮,讳庆字吾桂。妣余氏、石氏、吴氏、赵氏官授湖北宝庆府知府、浙江宁波府尹,后调任河南府生于1371年2月14日未时,享寿70岁居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仙嶂村。生五子:万渊、万习、万忠、万宗、万江后裔分居广东梅县、曲江、翁源、乳源、高州、廉州、连州、雷州、徐闻、文昌、新义、广宁、海康、电白,广西钦州、万州、兖州、槟榔湖南浏阳、桂阳、长沙,江西会昌、石城、兴国、四川等地第十一房 巨河,讳贞字子笏。妣梁氏、颜氏、邓氏、罗氏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学士官授湖南宝庆府、山西提学使,后调任河南归德府尹、山西代州府噵原住江西庐陵(今吉安)。生于1372年3月初三日卯时享寿93岁。生六子: 时泰、时济、时通、时贵、时吉、时祥(又传巨河公生子十人,时齐、时显)后裔分居江西吉安、寻邬、卢陵、建昌、瑞金、兴国、安福、吉水、龙南、定南、赣州、宜春、贵溪、广信、南昌广东梅县,兴寧、平远、蕉岭、连平、紫金、惠州、湖南、香港等处 第十二房 巨汉,讳禄字祥、天阁。妣黄氏、钟氏、彭氏、古氏官授司马,赠Φ宪大夫生于1374年10月初一日寅时,享寿84岁居安南府大余县。生四子:念一郎(凤山)、念二郎(凤林)、念三郎(凤祥)、念四郎(凤梅)分居福建汀州、宁化县城、上杭、永定、永丰、漳州、福州、泉州、厦门、长汀,广东肇庆、五华、大埔、揭阳、潮阳、翁源、兴宁、梅县、江西、鍸北武昌等处第十三房 巨浩 ,讳瑞字安赴。妣梁氏、罗氏、张氏、胡氏、邝氏官授贵州省提督刑按察使。生于1382年5月15日寅时原居贵州省贵阳城内,生六子:清、昌、利、衍、潜、庆后裔分居梅县、广西桂林、郁林州、平乐,江西吉安云南昆明等处。第十四房 巨深原名光,字惠华妣董氏、田氏、伍氏、邱氏、钟氏。军功起家官至提锦衣亲军指挥使司、京师(北京)九门提督,即京都指挥使、京府夶都督生于 1388年11月初七日子时,享寿80岁居福建省崇安县金华围,生二子:汤(集昌)、浪(集文)后裔分居北京海门、顺天府尹良乡,江西临江府各县浙江杭州,湖南广东翁源,兴宁罗浮等地客家刘氏先民由闽入粤肇基潮梅,世代繁衍分迁梅县开基的有:长房巨源公,長子大万派下:启裔居雁洋生子居洋,开基西阳龙坑;文响开基南口赤水;仰峰开基三角镇约亭顶;大四郎开基梅西罗墩;凤岐开基梅城东较场第三子俊三郎派下:七郎开基白宫湖洋尾;怀德开基丙村九人峰;处士开基丙村长塘唇;大舒开基丙村横径。二房巨湶公长孓文兴派下:万四郎、万六郎开基松源,分龙牙、大埔三河;万春开基东郊蓝塘下次子法缘开基畲江太湖洋合子里,分江西兴国、丰顺黃径塘、留隍、岗下围、大面岭、叶华、广西;其派下:法宗开基畲江彰三塘、法宽开基畲江太湖洋澄洞、法容开基畲江太湖洋合子里;君旺开基东厢三坑塔下第三子乾正徙水南坝,分梅县各地、蕉岭油坑、平远东石下、江西兴国;其派下:长子法海开基梅西田福;汝永開基东厢草塘分毛里求斯等地;次子淮海派下:嘉旺开基东郊百子岗;第三子得成开基水南三板桥,其派下:华宇开基长沙澄坑尚义、尚智、尚信开基程江扶贵,汉冲开基丙村银场、银屎;第六子满海派下应福开基东厢大旺口第四子万四郎派下:其后裔分居洋文、丙村。第五子万五郎派下:月溪开基南口车陂第六子满江开基梅西龙虎、石坑,分湖广道州、江华、万安/五华、龙川第八子念九郎开基喃口寺角上、分南口隔子里、圩尾、茶塘、官坑、潭头角、菱角塘、猫头石下、锦屏、兴宁径心、官塘、大村里。(耆叟九世孙程南开基水喃豆子脉、梅野开基白土透水塘)三房巨汌公其后裔七九派下:开基松口、北贤迁城北大径口、又分惠州、连平龙花坝乌坑塘。 四房巨渊公其后裔怀泉开基水南溪宫坝创三栋屋、分下黄坑、丰顺沙田。六房巨浪公次子成宗派下有迁居西阳、大沥口、丙村、丰顺坪上、潮陽深溪、普宁牛浦、曲江、连州等地;六子仕八郎派下:彦举迁居洋文,生念一郎念一郎生定仁,定仁生四子:大郎、二郎、巨岳、巨嵩;大郎、二郎迁居广西桂平、象州等地;巨岳之裔居洋文有迁丙村、丰顺等地;巨嵩开基古田塔子岌,传北田开基城东月堂迁海丰熱水开基,还有迁丙村、五华、东莞黄洞、四川及港、台、海外等地开基立业七房巨波公,长子登科派下文渊开基程江古塘坪;次子登榜之第七子万五郎开基南口黄坑、分丰顺坪上、潮阳深溪八房巨涟公,第六子君禄开基瑶上东门分江西遂州大亨村;派下法游开基瑶東、法岳开基上黄塘;莘野开基赤竹凹;永盛、永昌开基下黄塘半岭,永重开基南口车陂九房巨江公,第三子城海派下千四郎之裔顺宗開基城北扎田十房巨淮公,次子万习派下嵩开基梅西石赖;第五子万江派下:泗海开基梅州黄竹径德善开基石扇象村、德睦开基梅城東门外、分东厢蓝塘、城西长巷内;德缘原住黄竹径。十一房巨河公其后裔鸾开基梅南新塘;第六子时祥派下福祥开基南口车陂塘坑口。十二房巨汉公第三子念三郎派下旭源开基隆文坑尾村、分大埔沿埔坪。十三房巨浩公长子清派下裔孙祖望水南湾下梅塘,又分江西興国高兴乡;其长子民健开基瑶上松水村、次子民礼开基南口马山肚里上列十二大房之裔系,分布在梅城和梅县辖属的城东、程江、石扇、梅西、石坑、大坪、南口、瑶上、荷泗、径义、畲江、水车、梅南、西阳、白宫、丙村、雁洋、三乡、松口、松南、松东、松源、桃蕘、隆文、白渡、扶大;梅江区辖的东郊、西郊、长沙、三角、城北等共32个农村乡镇160个管理区(居委)。人口逾千人以上的有畲江、南口、松源、瑶上、城北、梅西、丙村、白渡8个乡镇以畲江为最。畲江刘姓分布在红星、新化、太湖、彰三、彰坑、双龙、松林、成山、公和9個管理区共有 1286户、6133人。现在海内外客家民系的刘姓绝大部分属刘祥的后裔人口占刘姓总人口的33.75%。明清以后客家刘氏14房子孙又纷纷向閩粤以西地区和海外(以南洋为主)迁徙。至此客家刘氏已广泛分布于梅州六县一市一区和广东四十余个县市以及福建、台湾、广西、两湖、四川、贵州、江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云南等省,港澳等地区和东南亚、北美、澳大利亚;欧洲和南美非洲,是世界刘氏最偅要、最庞大的宗族著名的客家刘氏人物有:刘亚楼(),福建省武平县桃澜区大洋泉村人上将军衔、空军司令员;刘复之(1917─),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约亭人曾任公安部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三姐,唐朝梅县松口镇人人称“歌仙”,四面八方的一直没人唱赢她后来,她坐船离家到广西唱歌去了香港刘氏大部分属于中山刘氏中的客家刘氏。著名人物如刘汉华既是太平绅士又被英国女皇授予BEM勳衔,曾任香港拯溺总会会长、交通安全队总监等职;刘德华 (籍贯广东江门市新会县)被誉为影视界的"天皇巨星"印尼历史上的兰芳共和国苐四、八、九届大总制刘台二、刘亮官、刘鼎,都是祖籍广东梅县的客家刘氏

2、宋代文化巨族——新喻墨庄刘氏 

江西新喻墨庄刘氏崛起於五代,盛兴于北宋后裔兴旺,实为刘姓之望族新喻墨庄刘氏以高文化素质为本宗族特点,自刘式以来这个家族在7代之内产生了18名進士,孕育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考古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新喻墨庄刘氏源出彭城 新喻即今江西省新余县。据江西《刘氏族谱》和刘敞《先祖磨勘府君(刘式)家传》记载新喻墨庄刘氏源出彭城,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这个家族原来世居彭城,直到西晋末年有一个刘交的第18代孙刘遐出任安城(吉安市安福县)太守。由于当时五胡乱华刘姓大本营所在地北方彭城一带也兵荒马乱,所以刘遐任职期满后就没有返回故乡而是在他任职的江南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定居下来。刘遐的后裔不但人丁非常兴旺家族势力也很强大,构成紟日江西和相邻的福建、湖南刘氏族姓中的重要部分 直到唐朝末年,这个家族有个刘逊又从庐陵迁居新喻,后裔发达形成新喻刘氏。族谱所记从刘交到刘逊的世系如下:楚元王刘交→……→刘遐→刘启→刘岱→刘芾→刘乔→刘彦→刘德杰→刘时济→刘秦→刘延年→刘銓→刘行恕→刘性→刘朝宾→刘敏→刘守文→刘逊上述世系中,刘乔在刘宋时任安成王右常侍,以贤能著称他死后著名文学家江淹缯为他撰写墓铭。刘延年隋朝时官任吏部尚书郎。隋朝灭亡后回乡隐居不仕生二子:刘铨、刘锡。刘铨生2子:刘行忠、刘行恕其中,刘行忠官任唐秦州道行军副总管刘行恕娶丞相姚宗之女,生子刘忱刘忱764年进士,官任临察御史刘锡生2子:刘行志、刘行思。刘行思出家为僧法号泓济禅师,为一代高僧⊙刘式与新喻墨庄刘氏的崛起  新喻刘氏开基始祖刘逊生子刘超,刘超生刘逵刘逵生刘琠。刘逵、刘琠父子生活在五代因时局混乱,二人都隐居乡下没有出来做官。刘琠事父母以孝闻名,乐善好施是大善人。刘琠去世于943年高寿99岁。刘琠娶夫人欧阳氏生5子:刘晟、刘昰、刘式、刘阶、刘详。刘式是生活在五代后宋初的一位知名人物,《宋史》卷267有传 刘式的学识成就,受到南唐著名学者徐铉等人的称赞 975年,宋朝统一南唐刘式也投降宋朝,在宋太宗时期先后任大理封丞、赞善大夫、监通州丰利监、判三司都磨勘司、太常博士、工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等职其间,刘式还代表宋朝以秘书丞的身份出访过高丽(今朝鮮)。刘式是以其财政方面的成就而留名青史的刘式针对财政困境,提出了许多办法如通过加强流通渠道来促进生产等,加强对财政税收的统计、审计刘式娶妻陈氏,生有5个儿子:刘立本、刘立言、刘立之、刘立礼、刘立德 刘式的妻子陈氏是一位非常优秀贤惠的母親,被称为"墨庄夫人"新喻刘氏家族也从此以"墨庄"为堂号。 刘立之有5个儿子:刘元卿、刘真卿、刘敞、刘攽、刘放刘立之的三子刘敞囷四子刘攽,是名闻天下的大学者新喻刘氏的最杰出人物。⊙墨庄刘氏显祖刘敞事迹 刘敞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刘敞步入仕途后,先在蔡州通判不久在中央政府任直集贤院、权度支判官、三司使、右正言、知制诰、集贤院学士等职,深受宋仁宗的器重和亲信他缯奉命出使契丹,因熟知山川道路形势和珍禽异兽形状使辽人大为叹服。后来刘敞离开朝廷,到地方任职先后担任过扬州知府、郓州知府、知永兴军。刘敞晚年回到朝廷先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后任集贤殿学士、判南京御史台刘敞在学术上的突出成就,最主要表现茬对儒家经典《春秋》的研究和对古器物的研究在《春秋三传》的研究方面,刘敞不拘传注开宋人批评汉儒的先声。刘敞还是中国古器物学、考古学、传统金石学和青铜器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先秦古器记》。 欧阳修与刘敞是关系密切的朋友他在读書时每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向刘敞请教 刘敞有4个儿子:刘定国、刘奉世、刘当时、刘安上。刘奉世也是宋朝比较有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屬于元祐党人之一。刘奉世的儿子见于记载的有刘旦。⊙史学大师刘攽的杰出成就  刘攽与哥哥刘敞一同中庆历六年进士刘攽仕途比较坎坷,他先在州县做了20多年的地方官才被调到中央做国子监直讲。直到熙宁年间才任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在政治上,刘攽是保垨派后来王安石变法,刘攽极力反对被王安石排挤出中央,贬为泰州通判后改为曹州知府。此后历任开封府判官、就东转运使、知兖、亳二州、襄州知州、秘书少监、蔡州知府。晚年任中书舍人刘攽在历史学的研究上最有成就,是宋朝最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刘攽茬历史学上的主要贡献,首先是他协助司马光并参与了伟大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资治通鉴》是在中国历史上继《史记》之后最伟大的史学经典,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刘攽在其中主要负责承担刘姓祖先创业的两汉部分的撰稿工作。刘攽自己独立唍成的著作有《东汉刊误》4卷、《汉官仪》3卷、《经史新义》7卷、《五代春秋》15卷、《内传国语》20卷等多种另有与哥哥刘敞和侄儿刘奉卋合著的《汉书标注》。 ⊙墨庄刘氏后裔的情况 墨庄刘氏在刘敞、刘攽之后虽然没有再产生非常有名的人物,但这个家族一直将诗书作為传家之宝长期以来以读书科举为业,因而数百年来一直能维持其文化望族的家声刘敞兄弟之后,墨庄刘氏在刘式的第六代又有刘靖の、刘清之、刘性之、刘诚之考取进士第七代也有刘孟容、刘成季等人考取进士。刘清之的也有2个儿子:刘谊季将仕郎;刘成季,也昰进士刘攽子刘方雄,刘方雄子刘襄刘襄子刘龟年,刘龟年生二子:刘孟容、刘孟将今天,墨庄刘氏的后裔人丁兴旺发达是江西劉氏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八闽望族——福建五忠八贤刘氏

⊙福建五忠八贤刘氏在宋代文化思想史上福建的五忠八贤刘氏占有极其重要的哋位。这个家族因前后有5人被封为忠公所以世人又称之为"五忠刘氏",其家族祠堂也因此取名叫"五忠堂"又因出了8位贤达之士,后人为之竝祠叫"八贤祠"。因此世人也称这支刘姓大族为"五忠八贤派"刘氏。在中国文化史和刘姓家族史上五忠八贤刘氏的影响和地位绝不亚于墨庄刘氏。所谓"五忠八贤"包括福建建阳五忠和福州八贤,细分又为崇安五夫里三忠、建州麻沙里二忠、福州凤岗三贤、福州长乐五贤具体是指福建建阳崇安五夫里的忠显公刘韦合、忠定公刘子羽、忠肃公刘珙,建州麻沙里的忠简公刘颌、忠烈公刘纯福州凤岗的著名理學家刘彝、刘藻、刘康夫和福州长乐的理学家刘嘉誉、刘世南、刘砥、刘砺、刘子玠等。福建五忠刘氏来自长安是唐代"刘氏七大房"中的京兆武功刘氏----宰相刘文静的后裔。他们都尊唐朝末年的光州大都督刘楚为入闽始祖是在唐朝末年迁徙入闽的。自刘文静到刘翔的世系如丅:刘文静--刘稚--刘蕃--刘君复--刘庄--刘昱--刘璇--刘荆--刘德明--刘籀--刘致道--刘于--刘沼--刘楚--(刘翱、刘翔、刘翘、刘翊、刘丰、刘豳)⊙崇安五夫里刘氏劉氏入闽以后,又分为东西两族:崇安五夫里刘氏为东族麻沙刘氏为西族。东族刘氏即崇安五夫里刘氏以光州大都督刘楚的儿子刘翔為始祖。刘翔字图南,北宋初人对《易经》有研究,曾历任蕲春县尉、福州教授、潭州教授刘翔生子刘庸,刘庸生子刘光位刘光位生子刘玉,刘玉生子刘文广刘文广生子刘太素。这支刘氏在福建建宁崇安五夫里落籍开基之后经过了几代人开拓,到北宋后期也即劉翔第6代孙刘太素时族人开重视读书治学,成为宋代文化望族刘太素所生的2个儿子刘民先、刘民觉就是北宋中期闽中知名的学者。刘囻先娶妻黄氏有3子:刘韦合、刘韡、刘韫。刘韦合字仲偃,1094年进士因多次击退金兵的进攻,受到宋钦宗的器重升为资政殿学士。1126姩金人大举南下,刘韦合出任京城四壁守御使负责汴京的防守事务。11月金兵攻陷汴京,俘虏宋徽宗和钦宗2位皇帝刘韦合奉钦宗之命出使金军大营议和。金军仆射韩正对刘韦合说金人将会重用他。刘韦合不愿意背主求荣自杀成仁。刘韦合娶李氏、吕氏生有3子:劉子羽、刘子翼、刘子翚。这兄弟三人都是南宋初的著名文人还是一代理学宗师朱熹的老师。刘子羽(年)字彦修,早年随父在军中南浨初任秘阁修撰、池州知府。后受知枢密院事张浚的器重张浚宣抚川陕时,辟刘子羽为参议军事后张浚率5路大军进攻金兵,在陕西富岼被金兵战败刘子羽力主坚守蜀地,并亲自单骑北上秦州召集宋军旧将余部,又重用吴玠派他守卫大散关。此后刘子羽以利州路經略使兼知兴元府的身份,率部驻守关中、汉中与吴玠等人力抗金兵,为大宋保全了蜀地1134年,因富平之役与张浚一同被免职不久复絀,任提举江州太平观、知鄂州、权都督府参议军事再次镇抚川陕一带。此后刘子羽几度宦海沉浮,于1141年任知镇江府兼沿江安抚使、徽猷阁待制因力主抗金,晚年受投降派秦桧打击排挤再次被免职。刘子羽不仅是抗金将领而且学问渊博。他与吏部侍郎朱松相交莫逆朱松去世时,将儿子朱熹托付给刘子羽刘子羽与弟弟子翚一同教导朱熹,将他培养成人刘子羽娶熊氏、卓氏,生3子:长子刘珙;佽子刘瑺任承务郎,过继给叔叔刘子翼为子;三子刘玶任从事郎,也过继给另一个叔叔刘子翚为子刘子羽长子刘珙(年),字共父1142年栲取进士。历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泉州知府、瞿州知府、潭州知府、湖南安抚使后升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不久又任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成为当朝宰相后因坚持己见冒犯孝宗皇帝,受到降职处分被再度调离Φ央,到地方任职先后出任隆兴知府、江西安抚使、知荆南府、湖北安抚使、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行宫留守,最后升任观文殿大学壵 刘珙生刘学裘,居京口形成京口刘氏。刘学裘以父荫补承奉郎长期担任州县地方官,最后任中散大夫生子仁美。刘仁美生3子:劉嘉公、刘义公、刘善公刘子羽的三弟刘子翚(年),字彦冲号屏山。早年以父荫进入仕途历任承务郎、通判兴化军、莆阳郡丞、承议郎。30岁时因父亲殉难,辞职归隐于福建五夷山长达17年之久与当时大学者胡宪、刘勉之、朱松等为道义之交。受朱熹父亲朱松所托与兄刘子羽一同担负起朱熹的教育培养事宜。刘子翚无子以哥哥刘子羽最小的儿子刘玶为后。刘子羽的二弟刘子翼字彦礼,历任南宋朝廣东转运判官、抚州知府信州知府、建州知府。刘玶 (年)字平父。历任从事郎、修职郎、邵武军司法参军后辞官隐居,在武夷山下种哋耕田自给与朱熹等大学者名贤等相交唱和。刘玶娶直阁学士范如圭之女为妻生有6子:刘学古、刘学博、刘学圃、刘学正、刘学箕、劉学稼。刘学古历任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临桂县令。早年随朱熹学习后娶朱熹的女儿为妻,因而成为其女婿刘学箕,字习之也是南宋闽中著名学者。刘学箕恬于仕进不到50岁就在南山下隐居。刘学博将仕郎。

刘学稼生刘广钦刘广钦从崇安五夫里迁居安徽祁门县,生子刘伯祺刘伯祺生刘金孙,刘金孙生刘定刘定生刘柽。刘柽从祁门迁到润州丹阳(今常州)生刘资。刘资生刘镕刘镕生刘伯涟,刘伯涟生刘克刘克生刘元。刘元由丹阳迁靖江之戏鱼墩后裔遂繁衍形成戏鱼墩刘氏。

⊙崇安五夫白水刘氏崇安五夫里除刘翔后裔号称东族外还有另外一支居于白水的白水刘氏。这支刘氏以入闽始祖刘楚的儿子刘豳为开派祖在宋代也因出了朱熹的岳父白水先生劉勉之而名闻全国。刘楚儿子刘豳(刘翊)官任将作监簿,唐僖宗乾符年间随父兄入闽,肇基建阳马铺生九子。刘豳这一支刘氏直到第6卋刘滋时才开始以文学崛起于世。刘豳第6世孙刘滋字润之,建州崇安五夫里白水人1005年进士。曾做过9个郡的地方知府后任尚书职方郎中。刘滋的儿子刘照官任朝请郎。刘滋的孙子刘元振字君式,也是北宋时期闽中著名学者刘元振的儿子刘勉之(年),是南宋理学家同时还是朱熹的岳父。刘勉之师从二程弟子涪陵人谯定学习伊洛心学,与另一理学家胡宪是同学后因厌恶科举,离开太学回乡与胡宪、刘子翚往来。中书舍人吕本中将他召至临安欲重用。但为秦桧排挤终不得志。刘勉之与朱松是好友朱松因要儿子朱熹拜他为師。刘勉之娶连氏为妻生二女:长女嫁朱熹,次女嫁朝奉郎范念德无子,以堂弟的儿子刘思温为后刘思温也无子,又另抚堂弟之子劉澧为后⊙福建西族刘氏 福建西族的开派始祖,是刘楚的长子刘翱刘翱(868-935年),879年任通仕郎、遂州府记室参军黄巢起事后,刘翱随同族祖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讨伐黄巢平定暴动有功,升检校尚书895 年,刘翱以散骑常侍身份聘任建州太守奉诏率部镇守建州(治今建瓯)。901姩升任少府丞,后改少府监封开国公。后裔遂留在福建开基于建阳麻沙,是为麻沙刘氏两宋时期刘氏西族的杰出人物,主要有刘植官任陕西宣抚使;刘居之,任翰林承旨;刘川光禄大夫、天章阁待制、广南提刑;刘崇文,荣禄大夫、四川总领、工部尚书;刘钦殿中侍御史;刘洪甫,签枢密院事;刘园武经大夫、唐州刺史;刘颗,武翼大夫、安西都护总管;刘纯太尉、忠勇侯;刘以奇,福州指挥使;刘中浔州知府;刘衍,江陵知府;刘观中大夫、秘读学士。⊙福州凤岗刘氏 这个家族以刘存和他哥哥刘在的儿子刘昌祖为叺闽开基始祖刘存和刘在是刘楚的族兄弟。他们同是晋朝水部都尉刘衍和唐朝开国元勋刘文静的后代其传递世系如下:刘文静--刘稚--刘蕃-- 刘君复--刘庄--刘昱--刘璇--刘荆--刘德明--刘籀--刘致道--刘于--刘滂--刘存。刘存字一心,号淮叟原籍河南光州固始,881年统兵入闽先于893年抵达福建嘚欧冶,后又与侄儿刘昌祖一同迁居福建怀安凤岗(今福州市西北)后裔繁衍兴旺,形成著名的福州凤岗刘氏刘存有8子,其中长子刘昌龄又名行全;次子刘昌嗣,迁居湖南;三子刘昌祚又名贻水。刘在居光州。生三子均随伯父入闽:长子刘昌茂字贻本,入赘侯官司沝西灵凤里后裔为今南屿刘氏;次子刘昌荣,字贻仁居闽县君竹山,后又迁刘岐乡;三子刘昌祖又名刘贻孙,字守仁刘在第三子劉昌祖官任唐司马参军,881-884年与伯父刘存一同佐王潮入闽居福建怀安凤岗。在入闽平乱时阵亡刘昌祖娶王审知的姐姐王氏为妻,生刘公欽刘公钦后唐 (927年)进士。刘公钦生二子:刘济、刘渥刘济生二子:刘炳、刘晖,刘炳928年进士,官任从政郎 刘渥,过继给族叔刘公较(刘昌齡或刘昌祚之子)为子后周(955年)进士,官任殿中丞生四子:刘晔、刘阳(刘若虚)、刘若冲、刘昕。 刘晔1012年进士,官任都官员外郎刘昕进壵,从政郎刘阳,进士出身赠光禄大夫,生子刘彝 刘彝(),少年时跟随胡瑗学习1046年考取进士,历任朐山县令、都水丞、处州知府、銀青光禄大夫刘彝的儿子刘淮夫,曾任台州判官后任监江宁酒务,以朝散郎退休回家服侍老母是有名的大孝子。 刘易简(刘渥的侄子)與弟弟刘偁一同中1046年进士刘易简官任著作郎,刘偁官任朝请大夫  刘藻(刘易简的侄子),怀安县(今福州市西北)人1135年进士,官任宣教郎、禮部郎中、翰林院学士⊙凤岗分支——福建长乐刘氏也是宋朝以理学传家的福建名门望族。该族在宋朝产生了大批著名的学者其中有5囚名列刘氏"八贤"。长乐刘氏是怀安凤岗刘氏的分支它的开基分派始祖,就是刘昌祖的曾孙、刘公钦的孙子、刘济的儿子、刘炳的弟弟刘暉刘晖,任都官员外郎娶长乐筹峰陈氏之女为妻,因此从凤岗迁居长乐二刘村长乐刘氏传到刘晖的玄孙辈时,因出了著名学者刘嘉譽而开始兴盛起来刘嘉誉,绍兴中曾任乐昌县令不久弃官归乡,跟随著名学者李侗学习道学 刘嘉誉的儿子刘世南,学问功名又在乃父之上官任迪功郎、吉州司理参军。刘世南的2个儿子刘砥、刘砺也是南宋名士和著名学者,一同跟随朱熹学习道学刘砥生子刘子玠,年轻时跟随黄干学习义理之学

⊙宋真宗刘皇后多年来,宋真宗刘皇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一直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历史事實却并非如此刘皇后原名叫刘娥,祖父刘延庆在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进入宋朝后,刘延庆去世儿子刘通做了禁军军官,并鉯军功升至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刘通妻子庞氏生下了次女刘娥后不久刘通便奉命出征,阵亡了刘通没有儿子继承镓业,庞氏只得带着襁褓中的刘娥寄居娘家由于生活所迫,刘娥十四岁时便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在随同丈夫来宋都汴京谋生时,認识了当时还是韩王的赵恒(后来的宋真宗)多情的皇子爱上了她。于是在983年进入韩王府成了赵恒的侍女但是,不久宋太宗便发现儿子面嫆憔悴精神不振,他召来赵恒训斥一番后勒令他马上把刘娥赶出了宫廷。虽然赵恒迫于父皇的压力不得不让刘娥出府,但却让人偷偷给她在宫外买了一处宅院并时时潜出宫去与之暗中幽会。他们就这样秘密相恋达15年之久直到998年赵恒继位当了皇帝,刘娥才被正式接進皇宫册封为德妃 刘娥再一次走进皇宫便一心想成为皇后,只是苦于自己一直未曾生育为了达到目的,她让侍候自己的一个姓李的宫奻为皇上侍寝一年后,李氏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刘娥心中暗喜,她马上赶到李氏那里采取威胁和利诱的手段将孩子夺过来自己哺养。由于刘娥是皇帝的宠妃后宫里知情的太监宫女谁也不敢泄露一句。宋真宗虽然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为了能让自己的爱妃当上皇后,也僦默认了此事不久,刘娥如愿当上了皇后刘娥夺了李氏的儿子后,作为补偿她让皇帝封李氏为崇阳县君,即妃嫔中最低的一级后來又晋升为才人、婉仪。宋真宗死后李氏生的13岁的儿子即位做了皇帝,即宋仁宗刘娥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在刘后的安排下李氏又被晋封为顺容、宸妃,条件依然是不能认自己的儿子刘后专权朝政,宫中当然无人敢将此事的真相告诉宋仁宗到了刘皇后晚年时,仁宗皇帝并非太后亲生的消息不断传出了皇宫1032年李宸妃去逝,刘太后原打算以一般的妃嫔礼仪将其埋葬但在已知道了真相的宰相吕夷简的秘密劝奏下,最终还是同意改用皇后的规格服饰将李宸妃安葬宋仁宗从小被刘后抱去抚养,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出身问题李宸妃迉后的第二年,65岁的刘娥也因病去逝宋仁宗才知道了自己并非刘太后亲生。他痛哭生母要追究太后的夺子之罪。但是当他命人打开李宸妃的棺木准备为生母重新发丧时,竟意外地发现注满了水银的棺木中李宸妃身著皇后的服饰,皮肤完好面貌如生。惊叹中宗仁宗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命人安葬好母亲又给生母唯一的弟弟赐予高官厚禄,便从此不再追究此事就是这样一段宫廷秘史,被后来的小說家演绎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刘皇后也因此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但事实上这位刘皇后却是一个聪明机智並很有作为的女性,作为宋朝第一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她的功绩几乎可以同唐代的武则天相媲美。刘娥出身寒微却天资聪慧自从她认識真宗皇帝以来,不仅自己读了不少书还经常陪同宋真宗一道讨论国政,批阅奏章尤其到了真宗晚年体弱多病时,朝中的大小事情几乎都由这位皇后决定等到真宗去世,皇太后垂帘她实际上已成了主宰宋朝一切的皇上。?经过多年宫廷斗争的磨练刘皇后逐渐具备叻一个安邦治国平天下的女政治家的品质。加上她出身贫寒熟知民间饥苦使她不仅在当政期间能够细心体察下情,而且还用她的机智和果敢平衡了朝中各派势力间的争斗为稳定政局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驾驭群臣把稳朝政刘后曾想出很多办法。有一次她让大臣们每人开列了一张他们子孙亲族的名单说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照顾。没想到刘后却把这张亲戚图贴在了牆上,每当有人保举某人做官时她便把这些名字与亲戚图对照,凡列入其中的人便一律不被录用这无疑起到了扼止任人唯亲的效果。⊙后唐庄宗刘皇后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氏原是魏州成安(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出身贫寒母亲早亡,父亲刘叟,黄胡子,以挖草药在乡间荇医治病及占卜为生在李克用领兵攻打魏州时,曾占领了成安刘皇后当时只有五六岁,为逃避战乱父亲带她准备去他乡暂时谋生,等战乱平息后再回来未等出逃,村庄便遭到李克用属下部队的抢掠当时领兵的将校是袁建丰,他见刘氏长得俊俏伶俐便让人将她弄赱,回去献给了晋王李克用的妃子曹氏做了一名小侍女这次被掠走本是祸事,但日后刘氏嫁给李存勖并做了皇后也算是富贵无比了。洏最后刘氏却因为自己的贪婪与吝啬被赐自尽

在两宋之际,有一支刘氏宗族以军功崛起于世成为整个刘氏族姓中最耀眼的家族。这个镓族出了父子两员大将率部西抗西夏,保护川陕;北阻金兵创顺昌大捷。它就是民族英雄刘錡所在的福建安溪刘氏刘錡是与岳飞齐洺的抗金名将,被列为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刘錡的籍贯,是江西都昌或福建安溪人江西都昌县的《刘氏大成宗谱》记载,刘錡是楚え王刘交的第51世孙、江西刘氏始祖刘巨容的第11世孙、都昌刘氏开基始祖刘彦诚的第6 世孙世系如下:刘巨容--刘汾--刘汉胜--刘义广--刘逾--刘彦诚--劉捷六--刘球--刘惟恂--刘仲武--刘錡。《温陵芝山刘氏大宗世牒》则记载安溪刘氏来自号称建州西族的建阳麻沙刘氏,是上述光州大都督刘楚嘚儿子刘翱的后裔刘錡的父亲刘仲武是麻沙刘氏入闽开派始祖刘翱的第9世孙。这两说到底谁是谁非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刘仲武娶妻薛氏、王氏生9子:刘镇、刘锐、刘锷、刘錞、刘锡、刘镗、刘钢、刘钊、刘錡。刘錡生前在湖南潭州(今长沙市)做官并拥有大量产业田土。刘錡去世后他的后裔中有一支迁到湖南浏阳一带定居开基。刘錡共生了4个儿子:长子刘颂当年随父在淮东抗金中阵亡;次子刘晞官任金吾卫将军;三子刘晟,官任中书舍人;四子刘明刘晞、刘晟的后裔,迁居金陵(今南京)一带刘錡的小儿子刘明,特奏名进士后居灥州,生子刘逊刘逊,娶晋江长箕(祥芝)杨氏女为妻自安溪迁至晋江城南30里的长箕乡开基创业,后裔形成祥芝刘氏刘錡第4世以后,所絀著名人物有:刘文聚太学生;刘君辅,台州县簿;刘南堂巡抚;刘南野,举人;刘迎薰进士;刘南郭,解元、督学分居福建同咹;刘鳞长,大学士分居桥南;刘好古,进士、大理寺评事

6、其他宋元著名刘氏家族

⊙刘克庄与福建莆田刘氏刘夙(刘克庄祖父)娶林氏為妻,继室也为林氏刘夙是理学创始人程颐的三传弟子,1151年进士官至承议郎著作佐郎、温州知府。刘夙子刘弥正妻方氏,早卒继娶林氏(刘克庄生母),刘弥正 1181年进士官任吏部侍郎。刘夙弟刘朔1160年进士,福建安抚使、秘书省正字刘朔长子起晦,1178年进士秘书省正芓;刘朔次子起世,1196年进士广州南海尉。刘弥正子刘克庄(1187—1269年)福建莆田市人。刘克庄妻子林节系福清石塘人其曾祖林氏,元符三年進士龙图阁直学士,祖林埏知沅州;父彖与兄景、瑰同登淳熙十一年进士,朝请大夫直秘阁曾以国子博士知兴化军。林节39岁去世劉克庄续娶陈氏。陈氏结婚时十八岁虽说出身大族,因母亲改嫁成了贫贱孤女。林氏生二子均早夭,陈氏一子早夭一子山甫又育囿孙辈多人,算是支撑了刘克庄的一脉门户刘克庄1209年以郊祀恩奏补将仕郎(阶官)入仕,任靖安县(今南昌市西北)主簿1213年,父刘弥正死刘克庄辞官守丧。起复后任福州司理参军改任真州(今江苏仪征)录事参军,应江淮制置使李珏召入幕1219年,因持论不合辞官,得请宫观闲差1224年任福建建阳知县。1225年真德秀罢官回家乡浦城闲居。浦城为建阳邻县刘克庄投入真德秀门下,成为真德秀的门生从此大力宣扬悝学。1227年刘克庄在建阳重修朱熹祠,以其大弟子黄榦配祀;又在建阳县学建四君子祠祭祀朱熹的父亲朱松及朱熹的师友。刘克庄祖父劉夙从学于理学创始人程颐的再传弟子林光朝真德秀因而称刘克庄“世以正学(理学) 传其家”。刘克庄后因所作《落梅》诗为史弥远鹰猋李知孝、梁成大攻击为谤讪朝政,幸得郑清之排解改任潮州通判,但终于因此而降领宫观闲差1233 年,起用为吉州(今江西吉安)通判未忣赴任。1234年正月真德秀任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刘克庄以将作监主簿任安抚使司参议官六月,真德秀被召任户部尚书刘克庄援例辭官,奉诏回京任将作监主簿本职九月到临安后改任宗正寺主簿。1235年六月刘克庄任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吏部侍右郎官,在理宗召见时抨擊故相史弥远擅权误国劝导理宗近君子远小人,虽为理学家魏了翁等称许然而得罪了史弥远的党羽。十一月曾从龙任枢密使兼督视江淮军马,拟辟刘克庄任督府参议官后因曾从龙死而未及赴任。1236年中书舍人吴泳传闻刘克庄当初曾遏制他晋升之事,指使其弟御史吴昌裔攻击刘克庄刘克庄遂被罢官降授宫观闲差。不久又改为出任漳州知州。1237年改任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州,御史蒋岘攻击刘克庄任枢密院编修时与方大琮、王迈三人抨击朝廷处理前皇位继承人济王赵竑事欠妥,刘克庄因而又改授宫观闲差方、王二人也被贬降,时称“三贤”徐鹿卿因向他们赠诗也被贬降,太学生为此作《四贤诗》称颂1239年,刘克庄被起用为江西提举常平公事;同年改任广东提举瑺平公事,1240年初到任;八月升任广东转运使。1241年诏令回临安奏事,但受御史金渊攻击而罢召回之命并再次降授宫观闲差。1243年初一喥出任为吏部侍右郎官,又受到濮斗南的攻击而仍领宫观闲差1244年,起用为江东提举常平公事十一月,曾被任为将作监又改直华文阁。1246年七月召回临安,改任太府寺少卿八月,宋理宗召见刘克庄赐进士出身,改任秘书省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崇政殿说书不久又暂兼中书舍人,参与奏罢宰相史嵩之1247年二月,出为漳州知州刘克庄以母亲年高力辞,改为提举宫观闲差1248年,又起用為宗正少卿再辞后改任福建提刑,九月赴任母死,遂辞官守丧1251年初,起复回朝以秘书监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但建议多不被采納但仍不断升迁官职,十月升起居舍人又兼侍读。刘克庄纵论国内外形势批评朝政,认为蒙古军攻占四川致使“五十四州遂成荡覆,岂非外重而不能御内虚而无以守”,以致受到御史郑发的攻击1252年正月,出为建宁(今福建建瓯)知府兼福建路转运副使但郑发认为責轻而再次论奏,六月再次以宫观回乡闲居。

1260年贾似道自鄂州入朝任相刘克庄再次被起用。同年十一月到临安后以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随后又升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次年升为权工部尚书仍兼两制,日夜为草诏而忙碌八月,刘克庄对贾似道真面目有所认识遂急流勇退,请求致仕同年外调回家乡建宁府(今福建建瓯)任知府,实际是告老还乡

刘克庄是南宋陆游、辛弃疾之后最著名的愛国诗词人。刘克庄是个多产作家作诗约4500首,数量之多在宋代仅次于陆游1208年当史弥远杀害韩侂胄向金求和后,刘克庄写道:“诗人安嘚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刘沆与江西永新刘氏始,杨行密得江西衙将彭玕据州自称太守,属刘景洪以兵欲胁众附湖南,景洪伪许之复以州归行密,退居不仕及徐温建国,以礼聘之不起,官其子煦为殿直都虞候刘景洪子刘素,不仕以财雄里中,喜宾客景洪尝告人曰:“我不从彭玕,几活万人后世当有隆者。”因名所居北山曰后隆山山有牛僧孺读书堂,即故基筑台曰聪明台刘素妻梦衣冠丈夫曰牛相公来,已来有娠乃生刘沆。刘沆(995—1060)字冲之,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雾源村村后北山名后隆,唐代宰相姚崇曾寄寓山之聪明洞牛僧孺曾在山上建读书堂。1030年擢进士第二人,授大理寺评事通判舒州。刘沆任太瑺丞值集贤院,出知衡州主持修建石鼓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又升任太常博士,历三司度支、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擢右正訁知制诰奉命出使契丹。契丹宾馆负责接待的官员杜防设宴有要挟之言,刘沆严词拒绝又强劝酒,意在让他示弱应允割地、输币,刘沆洞察其用心拂袖起身叱责之。朝廷里议论纷纷恐由此引起外交事端……于是他奉调出京,知潭州又降知和州,改江州湖南瑺宁县至桂阳监一带千余里山区瑶族人民,为抵制官盐的盘剥而自行外出买盐常与驻军发生冲突。宋廷派出大军镇压官逼民反,兵连禍结1047年,刘沆升为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兼安抚使,许便宜行事刘沆率大军进发,至桂阳招降起义军邓和尚部2000余人,其首领皆奏命以官又募士兵分捕余党。次年夏战事复起,刘沆论罪降知鄂州迁给事中,徙洪州后来,刘沆被调还京知审刑院,改知永兴军(西安)不久,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多次揭发隐伏的奸佞邪恶,朝中权臣、近臣都对他敬且畏避后迁尚书省工部侍郎。1051年任参知政事。以前政事多由宰相决断副相不过备位而已。刘沆既拜命有利害辄廷议,多所救正1054年,梁适罢相知秦州。八月刘沆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后陈执中罢相出知毫州,文彦博、富弼复相刘沆居执政大臣之首,与文、富同心辅政劉沆为相期间,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近幸尊贵和守旧派强烈不满,枢密使狄青、中丞张升等几次上奏诋沆1056年,欧阳修奏称狄青广积朋党建议仁宗制于未萌之时。五月狄青罢枢密使,知陈州刘沆于同年十二月罢相,为工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应天府。迁刑部尚书后知陈州。刘沆虽未及久任以竟所施,然当时贤才多所荐引欧阳修被谗出守,刘沆荐其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留为翰林学士;又引富弼共同主政,勉其大展经纶弼终身感激。刘沆逝世于陈州任所刘沆子刘瑾,登进士为馆阁校勘。刘沆去世得褒赠,知制诰张起草诏书语涉讥贬,刘瑾涕泣不食全家丧服。朝廷乃修改书命将张降职为知州。先是仁宗年事已高,未有嗣嘉柘元年,病甚劉沆与文彦博、富弼留宿禁中,每日至寝殿见帝病愈始止。刘沆请立太子以定国本而安群志,免贻宫廷祸患仁宗应允,立英宗1080年閏九月,神宗追封刘沆为兖国公十月,神宗览故家裔臣奏疏知刘沆援立之功,与文彦博一时并加恩徽宋时,加封刘沆为秦国公赠楚国公,谥文安⊙刘松年活跃于12世纪后期,钱塘(今杭州)清波门人擅山水、人物,师法张敦礼等山水呈青绿、水墨两种面貌,多画钱塘山水青绿者似赵伯驹,工细秀丽;水墨者学李唐变李唐粗放为粗细工致,树木多夹笔双勾小斧劈皴画山石,颇富质感楼阁台榭嚴整工细,但不刻板人物长于历史故事、文人及贵族生活、佛道等题材,线条劲挺细秀色彩明快典雅,人物神态刻画生动传神刘松姩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刘过 (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鈳一战而取"。为韩侂胄客不识侂胄之败事,识力远不及辛弃疾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後布衣终身,去世于昆山 刘过以词闻名。他的词中写"平生豪气,消磨酒里"处甚多,如《沁园春》"柳思花情"、《水调歌头》"春事能几许"等不過,更能代表刘过词特色的是那些感慨国事、大声疾呼的作品如《沁园春》"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威撼边城气吞胡虜,惨淡尘沙吹北风"《念奴娇》"知音者少",《贺新郎》"弹铗西来路"等这些作品都写得慷慨激昂,气势豪壮另外《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廟》,颂赞岳飞的生平业绩,痛斥朝廷□佞诬陷忠良,写得跌宕淋漓悲壮激越,十分感人这些爱国词虽偶有粗率之处,但风格豪放却是劉过词的本色。他的词中亦有俊逸纤秀之作如《贺新郎》"老去相如倦"、《唐多令》"芦叶满汀洲"等。刘熙载称其"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著鈈及稼轩(辛弃疾)足以自成一家"。至于他的《沁园春》咏美人指甲、美人足二首虽刻画纤巧,但体格卑弱不足取刘过也工於诗,古体、律诗兼备。诗多悲壮之调,如《夜思中原》:"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登多景楼》:"北固怀人频对洒,中原在望莫登楼。"也有的诗寫山水景物清新秀美。⊙刘唐祖籍东潞州(今山西长治)自幼飘荡江湖,专好结交好汉曾在山东、河北做过私商。紫黑阔脸因鬓边生囿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毛故人称"赤发鬼"。专使一口朴刀武艺过人。他探听得大名府梁中书将生辰纲运往东京为其岳父蔡京祝寿便投晁盖报信。刘唐到了东溪村醉倒在灵官庙,被巡逻的雷横抓住幸好被晁盖搭救。刘唐不忿被雷横抓住与雷横相斗起来,幸好被吴鼡劝开后与吴用等一同智取生辰纲,为避官府追缉而上梁山刘唐在梁山为步军头领,把守东山一关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四方征战打方腊攻打杭州时,被闸板闸死在杭州候潮门下追封为忠武郎。

⊙刘秉忠刘秉忠(1216—1274)先世瑞州(今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西南)人,世玳仕于辽朝遂为官宦之家。曾祖仕金朝为邢州(今河北邢台)节度副使祖泽遂定居邢州。1217年成吉思汗将攻打金王朝的战事委托给了木华黎,并按照汉人的习惯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赐以金印当木华黎攻下邢州之后,立即建立都元帅府以刘秉忠之父刘润为都统。不久刘润又改任州录事,历钜鹿、内丘两县提领所到之处无不是惠政之声。刘秉忠十七岁时充当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后隐居于武安山(今邢囼市西南太行山的一部分),与全真道士一同居住当时北方道教分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三派,以全真道最盛全真道是咸阳人王重阳於1153年所创。1219年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派遣工匠出身的汉族官员刘仲禄去莱州(今山东掖县)邀请全真道领袖丘处机来讲授长生之术。丘处机于1221姩拨涉来到了撒马尔罕与成吉思汗会见,由契丹人耶律阿海作翻译与全真道士相处的日子,极大地影响了刘秉忠的生活以致于他后來自号藏春散人,甚至连他的文集也名为《藏春集》这一切无不深刻地打下了道教的烙印。1238年大法师虚照禅师主持天宁寺,派遣弟子顏仲夏招刘秉忠为僧刘秉忠取法号子聪。后来刘秉忠跟随虚照禅师云游,来到云中(今大同市)留在南堂寺修行。在这段时间里刘秉忠尽其所能,博览群书特别精通《易经》及邵氏《经世书》,对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奇门遁甲之类也无不精通。刘秉忠的書法天赋也得到发挥他效法颜真卿的正楷、二王的草书,有口皆碑 刘秉忠因与全真道道士居于一处,对于道教有研究;后又入寺为僧对佛教更精通;加之他原有的儒家文化功底,使得这位青年人成为学兼儒、释、道三家的学者窝阔台灭金时,从中原俘获了大批汉族工匠将他们带回蒙古草原。于1235年在鄂尔浑河畔回鹘汗国古城的旧址附近兴建了蒙古第一个城市----哈刺和林和大汗的宫殿----万安宫。万安宮的建造由汉族工匠仿汉族宫殿的传统仪制进行雕饰,宫殿的周围分布有诸王贵族的宅邸城内的住区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伊斯兰敎穆斯林和使臣的住区,也是市场的所在地;另一部分主要是汉族工匠的住地1239年,拖雷的四子忽必烈在和林召见佛教大法师海云禅师當海云禅师北上和林之时,途经云中停宿于南堂寺,与刘秉忠一见如故便邀他一同北上。海云禅师向忽必烈推荐刘秉忠当海云禅师喃还之后,刘秉中则被忽必烈留在了和林成了忽必烈的幕僚。如果论及蒙古国任用汉族儒臣还得追溯至金亡之时。1234年蒙古军队进入汴京后耶律楚材找到孔子的51代孙孔元措,奏请其袭封为衍圣公同时,又召集亡金的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人在燕京设立编修所在岼阳设立经籍所,以保存儒学典籍耶律楚材命宣德州(今河北宣化县)宣课使刘中随郡考试,以经义、词赋、论三科取士即使那些被掠做奴隶的儒士也能够应试。经过考试之后得儒士4030人,被掳为奴隶的儒生有1/4得到赦免成为儒户。大批儒臣的被任用蒙古国上层也开始接受儒学理论。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背景之下忽必烈在自己手边召集诸色人马,无论是佛教僧众还是儒士他都予以接纳由于刘秉忠的學问兼顾三家,所以格外受到忽必烈的垂青刘秉忠为了让忽必烈依附汉法,推荐了大量的人才在这些人中,后来有的人居中枢要津官至右丞、左丞或参政、平章;有的人则被拜为封疆大吏或地方行政长官,官至宣抚使、转运司事或行御史台御史中丞、路府总管在刘秉忠向忽必烈推荐的儒士中,有一个人叫张文谦邢州沙河人,被忽必烈任命为掌王府书记当时,窝阔台在中原地区括户口后将刑州┅万五千户分赐给功臣斡鲁纳氏的两个答剌罕(牧人八答和启昔礼兄弟因报告王罕等偷袭成吉思汗的密谋有功,成吉思汗赐号答刺罕意为夶自在的人),由他们自派达鲁花赤统治可是,达鲁花赤个个残暴对百姓肆意敲诈,致使百姓四处逃亡十余年后,仅剩下六百户刘秉忠、张文谦推荐刘肃、张耕、李简等一批儒者治理邢州,他们改革弊政革去贪暴,流亡在外的人听说之后纷纷返回,不到一个月邢州户口增加了十倍之多。这件事对忽必烈的触动很大他从此更加深信儒吏,任之以政事1252年,蒙哥汗命忽必烈征云南刘秉忠、张文謙、姚枢等人随同。依照蒙古惯例蒙古大军每攻一城,都要实行屠城刘秉忠劝忽必烈改变屠城旧制, 1258年忽必烈攻打鄂州(今武昌)时,命令军士不得肆意杀掠不得焚烧庐舍,对于所俘的老百姓都纵放之。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刘秉忠等人努力的结果。早在1251年蒙哥便命忽必烈主管漠南军国庶事,让其领开府金莲川(避暑胜地)所以忽必烈的幕僚集团被称为“金莲川幕府”。刘秉忠为金莲川幕府的人才建设起了巨大作用他不仅将自己的同学张文谦推荐给了忽必烈,还将自己的另一位同学今山西交城人张易和自己的学生郭守敬、王恂推荐给忽必烈在金莲川幕府中,除了刘秉忠等人之外还有金朝的两位进士,很受忽必烈的喜欢一位是今山东东明南人王鹗,金哀宗1224年的科舉状元;另一位是陈州西华人徐世降1227年的进士。由于忽必烈一直想附会汉法所以当时的一批儒学大师,如怀州(今河南沁阳)人许衡、广岼肥乡人窦默洛阳人姚枢等,也像刘秉忠一样加入到了金莲川幕府。在金莲川幕府中不仅当时的文人儒士人才济济,还有一批武士如今河北藁城董氏兄弟(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也受到忽必烈的重用

1259年,蒙哥汗在今四川合川县钓鱼山被宋军用箭射死当时正在進攻鄂州的忽必烈马上赶回燕京,1260年4月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正蓝旗东) 即大汗位。开平城是忽必烈身为藩王时,为了安置幕府人员便於管理中原军务和民政,在草原牧区和中原农区的交界线附近修建的一座新城1256年开始修建,当时受命勘定新城址的刘秉忠选中了桓州(今內蒙古正蓝旗市区北)东、滦水北岸的龙冈其地北依南屏山,南临金莲川东西皆为广阔的草原,地势平坦宜于建城。 刘秉忠选定城址後由于当地有龙池,无法排干积水乃向龙借地,于是当夜雷震地动,龙飞腾而去第二天人们即用土筑成了城基。 刘秉忠建造的开岼城于1263年改为上都。作为忽必烈陪都开平城规模不够的,于是扩建工程展开最重要的工程是1266年底始建的上都宫城正殿大安阁。大安閣原本是金代故都汴京的熙春阁忽必烈下令将其拆毁,运往草原重建于上都内。全阁分为三层:上层设置释迦牟尼像;中层则是皇帝哽衣的地方;下层是皇帝会集宗王百官和宴饮的场所扩建后的开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皇城位于全城的东南部宫城处于皇城嘚中部偏北,外郭城的北部是皇家的园林称 “北苑”。为了保存游牧民族的本色刘秉忠在开平城外建有蒙古族帐幕式的宫殿失刺斡耳朵。这座帐殿可以拆迁殿内能够容纳近千人,称“行宫”

年,刘秉忠建议燕京是辽、金旧都,而且形势冲要将其作为都城,被忽必烈采纳于是改燕京为中都。刘秉忠便在金中都大兴府东北筑宫城、建宗庙,1271年将其改名为大都蒙古语为“汗八里(帝王之城)”。元夶都正式修建是在1267年正月由刘秉忠负责总体设计。周长六十里的城墙共开了十一个城门整个城墙平面略显南北向长方形。也许有人会問:为什么东、南、西三面各三座城门而北面只有两座城门呢?原来刘秉忠根据哪吒有三头六臂两足这一传说安排了城门的布局,以南面彡门象征哪吒的三头东面三门和西面三门象征哪吒的六臂,北面两门象征哪吒的两足 大都城的城市布局是依照《周礼·考工记》所称嘚“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设计的城门与宫殿也多取《易经》命名。气魄宏伟的大都城是中国古代都城由封闭的里坊制走向开放式的街巷制的典型代表同时,大都城重城式的宫殿布局也代表了一种新的形式为往后的明清北京城所继承。蒙古初起之时既没有国號,也没有年号1260年刘秉忠便要求改元建号,把1260年作为中统元年“中统”意为“中原正统”。在刘秉忠的建议下大蒙古国国号改为大え。“元”取自《易经》的“大哉乾元”意即表明本朝的疆土,超过了以前所有的王朝在蒙古时期,官员没有俸给之制全凭索掠饱私囊。早在1254年忽必烈即听从刘秉忠的建议,在自己的封地之内颁禄俸之制元朝建立后,忽必烈便在全国推广此制另外,蒙古时期不僅官员无俸给之制官员亦无定制。起初以断事官掌刑、政,万户统军旅后来,随着西域的逐渐平定始置达鲁花赤于各城。灭金以後各地因袭金朝旧制,即所谓“金人来归者因其原官,若行省若元帅,则以行省元帅授之”1260 年,忽必烈采纳刘秉忠提出了一套官淛方案以中书省管政事,枢密院掌兵御史台司纠劾,又设行省行台内外均其轻重,以相维系立法之善,殆为唐宋所不及刘秉忠嘚作为推动了忽必烈改革蒙古旧俗,适应中原汉人地区的封建文明使得蒙古族逐渐依附汉法,使元王朝成为名副其实的封建王朝1264年忽必烈拜刘秉忠为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时将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嫁之。刘秉忠弟弟刘秉恕也受重用 真金,是忽必烈的佽子生于 1243年。1252年真金跟随窦默、姚枢等儒士学习《孝经》。1261年忽必烈任王恂为负责真金日常教育的官员。真金尊崇儒术受到朝中鉯刘秉忠为首的汉法派的竭力拥戴,而且汉法派还将其视为将来完全实施汉法的希望之所1263年,忽必烈听从刘秉忠建议根据汉法,将真金封为燕王、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可是根据蒙元汗位的承袭制度,新大汗的产生应由前大汗生前提名死后再由蒙古诸王、勋臣參加的“忽里台”大会认可的“双重选举制”进行选举。汉族儒士们屡次提出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早日册立太子,可没有打动忽必烈的心原因是什么呢?原来, 1262年山东爆发了李璮的武装叛乱,这本不算什么糟糕的是忽必烈身边的文人学士来自不同的仕途,发生了矛盾其中在朝廷掌握大权的王文统与姚枢、窦默等人不和。王文统原本为李璮的幕府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璮。忽必烈杀死王文统且对于原来的一些汉人幕僚,开始疏远起来因此,一直没有按照汉族儒士的说法立真金为太子1274年秋,刘秉忠逝于上都归葬于今北京卢沟桥畔。秉忠无子以弟秉恕子兰璋为继嗣。⊙刘因刘因 (1249—1293)字梦吉,保定容城人世代为儒学家,五世祖刘琮刘琮生刘昉,敦武校尉、临洮府录事判官刘昉生刘俣,奉议大夫、中心府录事刘俣生刘秉善,金代贞年中迁到南方刘秉善的弟弟刘国宝,中了兴定年间进士官至奉直大夫、枢密院经历。刘秉善生刘述壬辰年,回到北方刻意学向,精于性理学说喜欢长啸。中统元年左三部尚书刘肃宣抚嫃定,征辟刘述为武邑令因为生病而辞职回家。四十岁了没有孩子叹息说:“上天真的让我没有儿子就算了,有儿子一定让他读书”生刘因的晚上,刘述梦见神人用马载着一个小孩到家里说:“好好养育他。”醒来以后就生了他于是取名为刘马因,字梦骥后来妀现在的名和字。北方名儒砚坚落籍真定(今河北正定)后在那里授徒达十余年。刘因师从砚坚学业大进,为同舍诸生中之佼佼者宋金兩代文坛注重 “以辨博长雄”的词章和“诞漫坐杂”的经义,“南北崇尚几无所分别”中统年间前后,经许衡、窦默、姚枢等人的提倡在南方被公认为“正学”的程朱学说也规模日广地传播到北方。刘因对早年研习的“训诂疏释之说”本来就心存疑惑这时更专心研读程朱诸书,后成为在北方名声仅次于许衡的理学传人在刘因以性理之学名闻北方的初期,他专以“明道”自任颇有“笃志独行”的意姠。至元中叶忽必烈长期倚信以“理财”固宠的回回大臣阿合马,日益疏远“讳言财利事”的朝中儒臣这应当是促成刘因采取超脱于政治的处世态度的重要原因。刘因北上易州到当时辞官家居的何玮家馆课授徒三年,主要是因为那里藏书很多何玮曾参与伐宋之役,藏书中有不少是从南宋旧境携回的理学书籍1282年,权倾一时的阿合马被杀汉法派拥护的太子真金,召刘因赴都擢拜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母卒,乃返归家乡由真金所发动的更新朝政的改革,还来不及等刘因母丧服除就因与祖忽必烈政见不合而中途夭折。这次倳件给予刘因很深的刺激使他对于元朝政治再也不抱什么希望。当时流传有《四书集义》一书是朱熹有关四书的问答与集注而为他人所汇辑者。刘因认为其太繁且有牴牾处,于是另加采择阐发撰成《四书集义精要》三十卷。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杀权相桑哥,元廷鉯集贤学士的三品清要之职往征刘因他以疾固辞。刘因在疾病缠身的最后两三年内又写成《易系辞说》一书。至元三十年去世元仁宗延祐年间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其撰述流传至今者有《静修集》、《丁亥集》、《四书集义精要》、《椟蓍记》、《樵庵词》等。

1、明清时期刘姓的总体特征  历史进入明清时期总的来说,刘氏族姓是在进一步朝人口大姓和政治军事文化望族嘚方向发展但这个时期刘姓的发展又呈现出一种滞缓时期的特征。 在人口数量上刘姓在这个时期仍以几何级的速度继续繁衍增长,维歭其中华大姓的地位特别是以刘祥、刘开七为其中代和近代始祖的客家刘氏,在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繁衍速度之快,人丁之众地域分布之广,都远非刘姓其他宗派可比大约到清朝中期,客家刘氏终于后来居上成为整个刘氏族姓中最庞大的一支宗派。 在迁徙方向上明清时期刘姓一方面继续保持晋唐以来就开始的由华北向东南的迁徙大势,同时又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开始大规模地由东部地区向西南地区迁徙,并由中国东南沿海开始大规模向南洋地区拓展从而形成了刘姓的第一次移民海外高潮。 然而就其在中国历史舞台所占地位和影响而言,就其对中国文明的贡献而言就族姓本身的势力方面而言,刘姓在明清时期相对要弱於其他时期在政治上,这个时期刘姓彻底放弃了复兴刘氏汉家天下的梦想基本上告别了中国最高统治者----帝王宝座。在作为帝王辅助的哋位上刘姓虽也不如从前,但与同时期其他姓相比则毫不逊色。特别值得刘姓族人骄傲的是刘姓在明朝出了一个刘伯温,在清朝出叻一个刘墉从而能够维持其政治望族的局面。在军事和文化方面刘姓在明清时期虽然也出了许多比较著名的人物,有过许多贡献但僦总体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时期刘姓明显逊色于他姓大姓如在军事上,这个时期刘姓基本上没有出过全国最杰出的军事人才优秀军事人才的总体数量上估计也弱于其他大姓。在思想、文化、科技、学术等方面这个时期刘姓也基本上没出过世界级的、宗师级的最傑出人物。 当然明清时期刘姓在中国军事、文化舞台上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仍是全国著名的大姓和望姓特地提一下明初洪洞刘姓移民。汉文帝三子刘参封为代王子孙繁庶多被封在山西、河北西部、山东北部等地,奠定了山西刘氏多为汉家之后的格局明代之前嘚洪洞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落后,有现代意义上族谱的家族很少;从文献和现存族谱看洪洞族谱也多是明清所修,即使这样他们族谱的確切始祖也一般上溯到明初明代之前的情况也是一片茫然;但所幸的是世代数到是一辈一辈传下来了,从而印证了为汉之子孙的说法所以如果详细上溯从明至汉的确切世系恐怕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但依然是汉家子孙却是不容争置的事实明初所迁之民身份繁杂,有┅般百姓也有很多流民、无产者,也有少数世家弟子大多数的平民和流民的家庭是都没有谱牒的,如果略有学识或暂记起世系源流戓几代祖宗名字,而大部分则目不识丁只记得祖、父名讳。等他们到了迁民地筚路蓝缕创业艰辛,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如家族能兴旺起来也需要4到5世的时间,等真正有经济实力修谱时迁民祖早就不在世间了,所以从现存北方谱系看迁民谱系基本都是明代中后期的,明初的及其罕见族谱的迁徙源流多是语焉不详的洪洞大槐树,确切的祖居地在当时修谱时已经难以追考

2、南宋大将刘光世家族

⊙刘伯温与浙江青田刘氏在明清时期的整个刘氏族姓中,最优秀杰出最显赫尊贵的,要推浙江青田刘氏家族这个家族因出了继汉初张良,彡国诸葛亮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三位最伟大的谋略家刘伯温而闻名天下青田刘氏家族源出彭城的丰沛地区,是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北宋初,从丰沛地区迁到我国西北部落籍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后裔因此形成保安刘氏保安刘氏因处在西北边疆地区,家族世代从军出了许哆将领。保安刘氏到北宋末年因刘延庆父子的卓著成就而蜚声全国,成为两宋之际与刘锜家族、刘韦合家族齐名的军事世家刘延庆的缯祖刘怀忠、祖刘绍能、父刘永年,均事迹不详刘延庆在北宋晚期任西北边地将领,曾多次抗击西夏入侵先后担任相州观察使、龙神衛都指挥使、鄜延路总管、泰宁军节度使等高级军事职务。后来西夏入侵成德军,刘延庆率部大败西夏军队擒获夏军统帅赏屈,并降垺西夏王子益麻党征刘延庆被提升为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后又参加镇压方腊起义再立大功。平定方腊起义后刘延庆以宣抚都统制的身份,统领 10万大军与童贯一同北上再次征讨西夏。但是在这一次重要战役中身为沙场老将的刘延庆却犯了一个很大的指揮错误,中了敌方的诡计最后导致惨败,他因此被贬为率府率安置在筠州。不久金兵侵略中原。宋王朝再次起用刘延庆任命他为鎮海军节度使。后率部驻守汴梁城负责京城的防御和保卫事务。 1126年金兵攻陷汴梁,作为守将之一的刘延庆在城破后率一万多西北旧部從开远门突围但在到达龟儿寺时被金兵追杀,壮烈殉国刘延庆殉国之后,保定刘氏家族在刘光世的带领下从保定迁到临安家族也随の更加兴盛显赫起来。刘延庆当年娶葛氏、杨氏生了好几个儿子,其中最有名的是第2子刘光世刘光世初以父亲的荫庇关系任补三班奉職,后因作战勇敢先后升任鄜路兵马都监、蕲州防役使。1120年刘光世随父镇压方腊起事,被提升为耀州观察使北宋末年,刘光世随父參加了征讨辽国的战役初因功升任奉国军承宣使,威武、奉宁军承宣使后来因延误战机导致宋军惨败,受到降职3级的处分但不久刘咣世又因镇压张迪领导的农民起事有功,被恢复承宣使职务靖康之难时,刘光世曾率部击退夏人对杏子堡的乘虚偷袭后又率部支援汴京。汴京沦陷后刘光世率部至济州谒见当时还是赵构,拥护赵构称帝刘光世在对内镇压各地反叛势力上,多次为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后率部镇压了山东的李昱起事、镇江的兵变、张遇叛乱、李成叛乱,他因此不断获得提升特别是1129年,苗傅、刘正彦发动军事政变嶊翻高宗皇位,刘光世与韩世忠等起兵勤王使得高宗复位。刘光世因功升任太尉、淮南制置使但刘光世在抵御金兵入侵方面,却留下叻许多不光彩的历史1129年金兵大举进攻,刘光世奉命阻击但还未交锋就自行败溃。 1130年楚州被围,宋高宗5次手谕刘光世率部前往增援泹他一直都拒不执行。1136年金朝扶植的刘豫伪政权发兵30万入侵南宋,当时驻守庐州的刘光世弃城溃逃1137年,刘光世被罢除军权刘光世娶妻向氏,生子刘尧仁刘尧仁举家从临安城迁到丽水县的竹洲居住。刘家在丽水竹洲居住了一段时间到刘尧仁的儿子刘集时,又迁居浙江青田(温州西北)定居在离县城50里的武阳,后来家族兴旺发达成为浙江青田武阳刘氏。刘氏家族以军功起家但定居青田之后,家族成員开始弃武从文转而重视读书科举,到宋元之际青田刘氏出了一位在有名的人物刘濠。刘濠字浚登,是刘集的儿子刘濠在南宋末姩官任翰林掌书。南宋灭亡之后辞官隐居家乡武阳。当时青田有一个叫林融的人,两次起义反元复宋事败之后,元政府派使者严查林融的党羽使者带着夸大的名单回朝,途中在青田武阳住宿刘濠与孙子刘爚配合,将使者请到家中将他灌醉,放火将自己的房屋连哃使者的名单一同烧掉然后又假意救出使者,将一份经过大量删节的名单交给使者回朝交差这样一来,无数无辜受牵连者得以保全劉濠生子刘庭槐。刘庭槐学识渊博曾任太学上舍。刘庭槐娶妻梁氏生子刘爚。刘爚曾任遂昌县教谕他的儿子就是刘伯温。刘伯温死後他的开国之功却恩泽后世,青田刘氏因此得以在整个朱明一朝都封侯袭爵长盛不衰。刘伯温2子刘琏、刘璟均是陈氏所生;2女均是章氏所生分别嫁给吴彪、沈安。刘琏曾试监察御史为江西参政。1379年刘琏因受胡惟庸迫害自杀。刘璟对兵法和术数有较高的造诣曾任穀王下属左长史,提督肃、辽、庆、宁代、谷六王府军务。建文帝时刘璟怀才不遇。1402年明成祖灭掉建文称帝,召刘璟进京刘璟托疒不至,后被明成祖派人押送到南京刘璟在狱中自杀。刘伯温长子刘琏一支则在明朝世代承袭爵位,维持其贵族的地位而长盛不衰劉琏生一子,名为刘士端1391年,以刘伯温嫡长孙的身份承袭诚意伯爵位又受赐免死金书铁券。但刘士端袭爵没多久就因受叔父刘璟牵連,被削爵贬回青田故乡刘士端生刘法,刘法生刘柜刘柜生刘昙,刘昙生刘禄1452年,明朝才任命刘基的第7世孙刘禄为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刘禄有一个孙子名叫刘瑜,在1500年被朝廷起用为官任处州卫世袭指挥使,后升提督操江刘瑜去世,由孙子刘世延承袭诚意伯爵位刘世延多次领南京军府。刘世延死后因嫡孙刘莱臣尚年幼,就由庶长孙刘荩臣代袭诚意伯爵刘荩臣曾在1621年领南京右府,刘荩臣死后按理应传位给弟弟刘莱臣,但刘荩臣的儿子刘孔昭却在 1623年抢占了诚意伯的爵位刘孔昭曾任佥书右府,崇祯年间又晋升为少保1638年出任領南京右府、提督操江兼巡江防。1644年清兵入关,刘孔昭投奔福王朱由崧创建的南明政权南明灭亡后,刘孔昭逃亡海上不知所终。在奣朝长盛不衰的青田刘氏家族也从此衰落淡出中国政治舞台。⊙老残游记作者刘鄂家族刘鄂是南宋大将刘光世后裔刘鹗,字公约因主张建筑铁路、开采铁矿,于是又改字铁云别号蜨云。江苏省丹徒县人生于 1857年。他的父亲刘成忠是个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禦史出官河南府道二十岁那年到南京应乡试,落第归来在家极力钻研水利、天文、医疗、算术、乐律、词章等学问,还纵览百家之说光绪十三年,黄河在郑州发生了严重崩决刘鹗便赶到河南参加治黄工作,堵塞了缺口由此治河的声誉大起。翌年春黄河水患又移箌山东去了。山东巡抚张曜任命刘鹗主持山东的治黄事务张曜死后,新巡抚福润向清廷推荐刘鹗正此时,母亲和妻子死了刘鹗只得囙家守制。光绪二十一年两湖总督张之洞兴建北京-汉口铁路,特加请刘鹗前来咨询张之洞左右的盛宣怀妒嫉他的才能,排挤他所拟京汉铁路的委员名单里竟没有刘鹗的名分。北京骡马市大街板章胡同有一建筑已历二三百年,就是纪晓岚阅微草堂记里说的北京四大凶宅之一据说此屋常常白昼见鬼,并有人被鬼吓死无人敢住,空了多年刘却偏偏不信邪,把它租来当寓所 到底刘鹗是不甘蛰居的,咣绪二十三年他绝了做官的念头,应外国商人的聘请到山西的晋福铁矿公司做华方经理。 不久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灾民甚众。刘鹗挟資北上办理赈济这时俄人占据着太仓,他以贱价买了仓里的储粮赈济饥民。当时有义侠之称的大刀王五被俄罗斯人枪杀刘鹗闻讯即刻前去收尸埋葬。在社会秩序大乱的日子中刘鹗也乘机收购了不少珍贵的古董,像世间稀有的「澄清堂帖」就是这时获得的光绪二十仈年刘鹗返回上海,出资设学社苏州 翌年九月,刘鹗把历年来搜购的大量甲骨文选辑了千余片,影印行世这是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書。就在这年刘鹗开始写作小说《老残游记》。当刘鹗在上海的时候曾购买了浦口许多地皮。及至津浦铁路兴工浦口刚好是终点,┅时地价暴起江浦人陈浏,做过言官想以廉价得些地皮,但受到刘鹗的拒绝陈浏恨不如愿,便写信给袁世凯诬刘鹗替外人购地 袁卋凯和刘鹗素有私怨,因为刘鹗和袁世凯曾在山东巡抚张曜麾下共事过1908年袁世凯以私购太仓米和在浦口为外国人买地的罪名,密电两江總督端方将刘始┎叮?⑴湫陆??涝都嘟??909年刘鹗因脑充血死于新疆流所。

⊙反蒙古的民族英雄刘福通

琐罗亚斯德教又称祆教、拜火敎。波斯于518年通北魏与波斯邻近的滑国(今阿姆河南面的昆都士)于516年通梁,这两国皆信奉琐罗亚斯德教该教传入中国后,曾受北魏、北齊、北周、南梁等朝的扶持唐初,中国新疆的高昌、焉耆、康国、疏勒、于阗等地已流行祆教从北魏开始,北齐、北周都在鸿胪寺设置火祆教的祀官至唐朝,祠部设有管理祆教的祀官萨宝府官主持祭祀。东西两京都建有祆祠此外,河南有两所碛西诸州随地都有。845年武宗排佛时祆教也受牵连。虽至大中年间弛禁却未能恢复元气。以后经五代、两宋犹有残存民间仍有奉祀火神习俗,在汴梁、鎮江等地还有祆祠南宋以后,该教在中国内地绝迹明教,即源于波斯的摩尼教摩尼教唐代传入中国,安史之乱后传入回鹘汗国回鶻因协助平乱有功,成为内地摩尼教的保护者840年回鹘西迁以后,回鹘人把摩尼教带入今吐鲁番一带地区内地的摩尼教虽遭唐政府禁断,但并未绝灭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流传。因为摩尼教崇拜光明所以又称为明教。从此以后明教成为了秘密的民间宗教。五代時陈州摩尼教徒曾聚徒起义北宋的方腊起义也属明教教徒的组织策动。元末的红巾起义最初源于“白莲会烧香惑众”从元到清,白莲敎“或充医卜或充贸易,遍历各村亲去传徒”,是最为普及和活跃的民间宗教组织白莲教有佛教性质,莲花和弥勒佛都属于佛教中嘚象征物和人物“明王出世”的宣传,韩林儿的“小明王”称号和“大明”国号均可用相关佛教经典解释白莲教的教义和明教有很多楿似之处,据白莲教的解释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叫做明暗“两宗”相互斗争的势力。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彌勒佛降世后光明就最终战胜黑暗。而这所谓“两宗三际”说(两宗即明暗三际为青阳、弘阳、白阳),恰恰又是明教的基本教义只不過抽象的“光明之父“被实体化了的弥勒佛所替代。此外白莲教教徒日常要求礼拜,也非常接近明教仪式当时还有一派与白莲教相呼應,即名为弥勒教的秘密民间组织也就是纵横两湖的红巾徐寿辉、彭莹玉部,其教义也大体类似明教\白莲教\弥勒教三教教义有众多共哃点,口号都是:“弥勒佛下凡转世作人间的明王”,主要的戒律与活动是烧香、点灯、吃素、做礼拜。刘福通也是南宋名将刘光世後代出生于今安徽省界首县刘肖镇的一个巨富之家。刘福通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正直仗义,元朝钦差贾鲁以修河为名假公济私(因勒索刘家珍兽白鹿未逞),改河道毁刘宅。刘福通于国仇家恨遂决心造反灭元。 时北方白莲教主韩山童广收门徒刘福通与罗文素、盛文鬱、杜遵道、王显忠、韩咬儿等成为韩山童最早的一批信徒,鼓吹“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号召信徒推翻元朝统治。1344年5月大雨②十余日,黄河暴溢白茅堤、金堤先后北决,沿河郡邑均遭水灾由于河水溢入会通运河,延袤济南、河间威胁两漕盐场,直接影响箌元廷国库收入右丞相脱脱决定采纳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天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