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破纪录在香港票房破纪录最终票房能达多少 战狼2破纪录票房

  截至昨天,最新的全球票房年度排行榜已经出炉,《战狼2》凭借8.151亿美元(约54.18亿人民币)的票房杀进前五,同时,《战狼2》也成为了华语首部票房破8亿美元的影片。

  排在《战狼2》之前的四部电影分别是《美女与野兽》、《速度与激情8》、《神偷奶爸》和《银河护卫队2》。

  有趣的是,上市公司北京文化曾发布公告称其按8亿人民币票房的规格保底《战狼2》,如今已经达到了8亿美元。

本文由游民星空制作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首周末,《战狼2》的票房就大涨45%,同期的《建军大业》只增加了8万,如此强势的表现,为它赢来了更多的排片——今天早晨,《战狼2》的排片已经上涨到59.7%,创作了国产影片排片记录之最,并有可能突破60%。

(图片来自一起拍电影,为单日票房涨幅,预计在9月7日突破40亿▲)

那么问题来了,为了拍这部电影跳水26次,撞坏100辆车,多次受伤流血,拼出了半条命的,能从这部影片的大卖中收入多少呢?

(橘子君曾现场探班,吴京骑着小绵羊就出现了▲)

首先,去年清明档期《战狼》上映,打着国内首部3D军事题材动作片的旗号,拿下5.45亿的票房,北京文化以及聚合影联等公司在《战狼2》还未开始拍的时候,就开出了8亿的高价保底。

这次联合保底的收入,基本覆盖掉了影片成本以及宣发费用,因此吴京以及投资方至少在上映前,就是收支平衡的一个状态。(保底方则在8亿回本)。

当然,这并不包括后来《战狼2》预算严重超支,吴京自己抵押了别墅投进去8000万。之前对外宣称电影的成本为1.5亿人民币,实际成本应该超过了2亿。

不过,这些现在都不是问题了。

从《战狼2》上映开始,最大保底方北京文化连续四天股价大涨,昨日今日均已涨停,整体股价涨幅超过了30%,这意味着——北京文化市值暴在这短短几天里,暴涨了20亿。

同时,所有参与投资、发行的公司都迎来了股票的上涨。

(北京文化股票飘红▲)

根据《战狼2》发出的公告,以及他现在超过16亿的票房,分账比例应该走如下:

《战狼2》总票房低于8亿,发行方分成比例为12%。

《战狼2》总票房高于8亿,低于15亿,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为25%。

《战狼2》票房收入在15亿以上的部分,发行方分成比例为15%。

这里所谓的分成比例,指的是电影净票房中,属于制作发行的部分(约为43%),另外一部分将分给院线。

(图片来自一起拍电影▲)

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吴京的公司登峰国际作为主要出品方,投资占比应该在40%-50%,那么影片达到15亿(现在已经超过15亿啦)时,他的总收入为1.94-2.38亿之间,净利润为1.14亿-1.58亿之间。

(计算过程大概如此▲)

而如果真如前文所预测,《战狼2》最终可以达到40亿票房,那么吴京的个人收入应该在4-5亿左右。

放在中国电影当下的环境中,实在是一针强心剂,很快大家都会知道,原来努力好好拍电影,就可以挣这么多钱,比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有用多了。这几亿,只能说都是吴京应得的。

预计《战狼3》的投资可能达到10亿这个级别,值得期待!!

(版权归橘子娱乐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

  《战狼2》触发了国人一种被压抑已久的情感——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然后人们又通过对《战狼2》的观影热潮,把这种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这是《战狼2》所产生的具积极意义的社会效果。 这是一种最自然而然的感情,理应得到最大的尊敬,要知道,甚至连印度人都为印度而自豪!但晚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总是用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告诉我们,只能以自己的祖国的为耻,否则就不能“走向世界”,不能为“世界主流文明”所接纳。《战狼2》所受到的追捧,证明他们的努力已完全失败,他们的命运不会比西西弗斯更好。

  要说有没有吐嘈的地方,回答是有,吐嘈的地方就是片名,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崇拜凶猛野兽,从来不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蔑视野兽才是我们的传统,“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们的图腾是龙,不是狼, 《辞源》云“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又云“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因此龙的定义为: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特征是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生物。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又被称为“龙祖”。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传说中的龙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和腾云驾雾。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两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传说。在中国,流行“耍龙灯”(“舞龙”、“龙灯舞”)等风俗。 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它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中华民族文明开化比较早,早就确立对野兽的优势和主导地位,这一点和西方有很大区别;二来,中国的军事文化强调“仁义之师”、“王者之师”的形象,并不把凶猛看作最高境界。秦军曾被称为“虎狼之师”,但这是六国对秦军的贬称。

  况且,狼在中华文化中始终具有负面意义。比如成语中的“狼子野心”、“狼心狗肺”、“引狼入室”等,和狼有关的成语几乎没有正面的。狼也不具有凶猛的意象,而通常是残忍、贪婪、狡诈的形象,如《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就是如此,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大家就更是耳熟能详了。

  所以,以狼自喻,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其实是一种自我贬斥,反映的是文化错乱后的自我认同错乱!另外,这也许是受了伪文化《狼图腾》的影响。

  随着《战狼2》在世界各地的热映,“狼”——残忍、贪婪、狡诈——也许将成为中国军人,乃至中国在其他国家观众中的形象,甚至会成为对中国军人的代称,这真的有利于增强中国软实力吗?存疑。

  从历史上看,解放军和“狼”的形象毫无共同之处。对待人民,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是帮助大娘挑水、扫院子、收庄稼的形象;对待敌人,解放军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是“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形象,这些和“狼性”毫无共同之处。

  崇拜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高贵,高尚, 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 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龙的文化象征意义是出类拔萃,不同凡俗。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能耐、出息和成就的人称为"龙"。当年诸葛亮葛孔明在南阳躬耕陇亩尚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号卧龙先生,意思是空有鸿鹄之三志而怀才不遇。

  经过几十年来和国际接轨的口号以来,中国人的观念变的很混乱,把中国人原有的价值观替换成西方人的价值观,狼是游牧民族的图腾,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以来从没人自比狼,遗憾的是现在各种各样的书籍都在推崇狼文化,推崇狼道,很多企业也在宣传狼性,而现在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的越来越少,这真的是颠覆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若干年后中华民族还记得我们的图腾是龙吗?崇拜狼是自我堕落,自比狼是在渲染一种强权,一种征服,灌输给人们一种强者逻辑,崇拜狼文化不是文明,是丛林社会,中华民族历来是文明社会,却在现在心向野蛮,这真是人类文明的退化。难怪美国《美女与野兽》等各种野兽电影能在中国大行其道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际社会没有自己的话语,就只能人云亦云,从而沦落为属国番邦。一个国家如果在国际谈判中没有自己的话语,就没有自己的立场,从而也就无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只能屈从于他者的利益。

  自己的话语来自哪里?只能来自自己的民族文化。

  以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国,这是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命根子,也是利益上的命根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的根本利益的体现,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就没有利益,就永远只能屈从于别人的利益。

  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期间,通过颁布法律废除了基础教育中儒家经典的课程设置,将中国传统文化剔除在教育资源之外。

  课堂之上,仅有少数古代诗文作为点缀,那些集中体现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经典,竟然无法与学生见面。莘莘学子日夜所习,尽是西学内容。

  以至于中国人了解莎士比亚胜过了解汤显祖,了解卢梭伏尔泰胜过了解朱熹王阳明。中国人仰慕亚历山大和凯撒,却诅咒秦皇汉武,天天赞颂华盛顿,却天天批判唐宗宋祖。

  我们的教育只教了一种文化:西方文化,一种知识:西方知识。学人与西方文化具有天然亲缘性,言必称希腊早就是中国学人的原罪,因为教育只教过我们“希腊”,而没有教给我们尧舜禹汤。久而久之,学人对母文化难免隔膜、陌生,甚至充满鄙夷与敌意。

  自此以后的一百年,恰是我们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的百年,是我们在谈判桌上“有理却词穷”的百年。是我们说什么都不得不钻进别人的文化圈套,而无法自圆其说的百年——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错误地放弃了自己的文化,错误地放弃了自己的话语。

  连自己的话语都没有,怎么可能有话语权呢?连话语权都没有,怎么可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狼2破纪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