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13种常见病容易得哪些疾病

宝宝长湿疹,长在宝宝身上,疼在妈妈心里。宝宝皮肤脆弱敏感,所以很容易过敏,湿疹就是宝宝常见皮肤病中的一种。但很多妈妈并不知道宝宝为什么会长湿疹,宝宝长湿疹应该怎么办?下面就给各位妈妈解答一下这些疑问。

怎样预防宝宝感冒?新生宝宝如何预防感冒?新生宝宝十分娇弱,他的一切几乎都依赖养育者的照料,细心的新手妈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宝宝降低感冒的风险,帮助宝宝平稳度过他的人之初。

新生儿的健康情况需要时刻关注,一旦出现问题,应该及时判断是否需要就医。下面小编带你看:新生儿需要就医的情况。

玫瑰疹是婴儿可能发生的疾病之一,今天小编带你了解婴儿玫瑰疹的症状和护理。

婴儿晚上哭闹除了饥饿等因素之外,还可能是疾病的征兆。下面小编带你看:婴儿晚上哭闹的原因。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黄疸是新生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它主要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在宝宝皮肤、粘膜和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婴儿湿疹有哪些症状表现?湿疹发作起来确实是非常难受的,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宝宝的护理。婴儿湿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和多种内外因素有关。比如说吃了不耐受的食物,如鱼、虾、牛羊肉、鸡蛋等……

健康的宝宝有时难免会有病痛,而年幼的宝宝往往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怎样才能及时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呢?其实宝宝会用身体、行为等其他肢体语言、行为语言来告诉父母,只要父母及时发现宝宝传递给出来的信息,便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父母们怎样发现宝宝传递出来的信息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将给各位分享一些宝宝发病前常出来的征兆。

小儿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运动,可以阻止异物吸入,防止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继发感染。任何病因引起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均可引起咳嗽。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如果孩子上火咳嗽,最心疼的莫过于父母了,那么妈妈们怎么不试用一下中药呢?

我们经常会见到流着口水嘟着嘴的小宝宝,湿嗒嗒的,宝宝的口水全部都滴到了衣服衣领上面了。很多妈妈焦急宝宝流口水会是一种疾病,那么宝宝流口水到底是为啥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治好宝宝流口水呢?

妈妈发现宝宝脸上红红的,好像还有些小疹子红疙瘩,可给妈妈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这预示着宝宝宝宝的小脸蛋过敏了,过敏是一种皮肤疾病,宝宝有可能痒的难受,妈妈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应对呢?

大家都知道发烧是指体温上升,超过正常体温指数,人体正常体温在37度左右,如果超过了37度就说明发烧了,但是带过孩子的家长却发现孩子发烧后但是手脚冰凉,明明额头跟火烧似的很烫,但是宝宝的手脚却跟冰窟一样冰凉,很多家长有遇到这种情况,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处理。

急疹是幼儿常见病之一,尤其在春秋两季发生最为普遍,一般出生6个月到1岁左右的宝宝中最常见,这种急疹一般都是在宝宝发烧以后会出现的一种病毒感染,这种急疹一般都有些什么症状呢?家长也需要提早了解,这样好提前预防以及不耽误宝宝的治疗时间。

婴幼儿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由于不会表达,只会大哭大闹,如果宝宝哭得时间太久的话,家长就应该考虑到宝宝是否肠胃不舒服哪里痛了,学着自己替宝宝判断让宝宝肚子疼的真凶,找出根源所再然后解决,这样宝宝可以就少受一些折磨了,父母也不会看着宝宝大哭心疼了。

看着新生宝宝小小的人儿,肚子却不小,有的都是鼓鼓的,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宝宝吃的太多了吗?今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新生宝宝肚皮鼓鼓的原因?

宝宝的大便次数不正常?少了也烦,次数多了妈妈同样心烦,今天小编推荐的这些食疗方法是专门针对大便次数多的宝宝,希望会对各位妈咪有一些用处。

4月的天气还是说变就变,气温幅度有些大,宝宝的抵抗力又差,所以想不让感冒病毒骚扰宝宝还是需要提前预防的,今天小编来教你们5招护理实用手法来帮助感冒的宝宝早日摆脱困扰,让宝宝健康安稳的度过多变的4月。

婴儿吃完奶以后会有呕吐的现象是正常情况,但是很多家长却在后面的护理中没有处理好方法,反而使宝宝在吐完奶以后结果更难受了,我们先来看看在江苏医学院附属儿科的张丽丽见到的宝宝吐奶后家长的处理情况。

}

每个婴儿的出生都会伴随着许多疾病,这是说明新生儿脆弱,稚嫩,免疫力低下的表现。有些疾病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它们只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但是当父母的还是应该多了解一下,虽不致命,但还是会使宝宝难受。那么新生儿常见疾病有哪些呢?

1、新生儿黄疸,黄疸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会遇到,而且也按情况而定有些黄疸轻微,有些比较严重,这些都得靠父母平时细心的观察,所以,父母真的应该从孕期开始就学习一些关于新生儿的知识,对宝宝出生以后绝对是有好处的。新生儿黄疸一般3—5天后,你会明显的感觉宝宝脸黄了,这是因为胎儿在子宫内靠妈妈的营养供着,出生之后只能靠自己的新陈代谢,所以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出现了黄疸,但是随着肝脏功能的逐渐成熟,黄疸现象会逐渐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个月以内就会完全消失。

2、新生儿湿疹,湿疹是几乎每个宝宝都会发生的,但是病情有轻重,有的孩子会湿疹严重的全身都会长满,有的会在脸上等部位,不过长湿疹比较难受因为会痒,所以,父母 应该去药店购买没有激素成分的婴儿湿疹膏,来缓解宝宝湿疹带来的不舒服。

3、新生儿便秘,新生儿几乎每天都会有1到4次的大便时间,但是宝宝们的大便比较少,而且很软。但是新生宝宝特别容易便秘,或者是排便困难,伴随着肠绞痛,如果宝宝长期4,5天不排便,那么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诊治,排便其实是个不晓得问题。

}

导读: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小儿,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4、做好皮肤、粘膜、脐带、口腔护理,新生儿尽快开奶,若有腹泻、皮肤化脓性感染疾病,由责任护士向家属介绍喂养知识和疾病恢复期的护理知识等出院宣教,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侵入血循环,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注意脐部和皮肤护理,并按蓝光箱治疗护理常规,7、一般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清洁及感染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小儿。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热情接待家属及病儿,更衣、洗澡、剪指甲、测体温、磅体重,并在患儿的手腕上戴上明显的标记,写上床号、姓名、性别,由责任护土向家属做好人院宜教及探视制度,介绍主管医生。

3、保暖: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温度55%―65%,使病儿核心温度维持在36.5―37.5℃。

4、做好皮肤、粘膜、脐带、口腔护理,每日沐浴一次,每1.5―3小时更换尿布一次,并更换体位,大便后,随时更换尿布,用温水从前向后擦洗臀部并涂紫草油或达克宁霜,脐带未脱者,注意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5、注意喂养,新生儿尽快开奶,按需哺乳,如病情需要可照医嘱定时喂养。喂奶时头偏向一侧,若病儿饥饿,随时哺喂,喂奶后竖抱排气右侧卧位半小时。必要时抬高上身15―30°。 6、预防感染:

(1)医护人员人室应更换鞋子,穿清洁工作假,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接触病儿前后应洗手,若有腹泻、皮肤化脓性感染疾病,病儿应立即进行相应的隔离(或进行床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或三氧灭菌机消毒1―2次,每日定时通风换气十五分钟,出院病儿的床单位,暖箱须进行终末消毒。

8、病儿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家属介绍喂养知识和疾病恢复期的护理知识等出院宣教。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循环中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入院后按医嘱立即抽血作培养加药敏,严格无菌操作。

3、保证足够水份,营养及热卡,不能进食可给胃肠外营养,静脉补液。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T.P.R神志、眼神及有无并发症,注意脐部和皮肤护理,尤其要要警惕脑部并发症。

5、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黄疸较重者应按医嘱及时光疗,并按蓝光箱治疗护理常规。

6、按医嘱保证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注意药物的浓度,时间、静脉输液时注意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7、一般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清洁及感染病灶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主要由于围生期缺氧及数量所致的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等。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保持安静、减少头部搬动,一切治疗护理操作须集中、有序、轻柔进行。

3、抬高上半身15-30t,采取右侧卧位。 4、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各项记录。

(1)生命体征:T.P.R.面色和出血情况。

(2)神志、前囱、眼神、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四肢肌张力、有无抽搐、惊厥、脑性尖叫及呕吐等。

(3)观察局部输液情况,防止药液外渗。

5、保证液量及热卡供给,对吸吮困难者,可行鼻饲喂养,呕吐者,可予生理盐水液洗胃或暂者给予禁食并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 6、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红臀等。

新生儿肺炎分宫内感染性肺炎及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1)宫内感染肺炎是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致污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卧位:必要时半卧位,应以常更换体位,拍背,吃奶呛咳者应给予鼻饲、防窒息。

3、给氧pm;根据病情选择头罩或鼻导管,给氧保持患儿口鼻腔清洁,保证氧气的供给,同时严密监测血气变化,缺氧好转后即应停止给氧,FiO20.3―0.5并湿化。

4、吸痰pm,保持呼吸道通畅。

5、超声雾化pm,痰液粘稠者应雾化后及时拍背,吸痰。

6、保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最好采用微量泵控制。

7、严密观察病情:神态、面色、呼吸快慢,深浅及节律、缺氧情况,如有呼衰、心衰、休克等征象时即刻报告医生,并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腹胀,呕吐及便血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小肠、结肠广泛或局限性坏死为特点,多见于早产儿,尤其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多在出生2周之内。 l、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采取半卧位。

3、遵医嘱禁食:腹胀伴呕吐者给予胃肠减压,负压应保持在40mmHg,保持引流管通物,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腹胀重者必要时加肛管排气,每天更换消毒引流瓶,每周更换胃管二次。

4、在禁食,胃肠减压阶段,遵医嘱静脉补液,输血浆或输血等肠道外营养,保证热卡供给,注意输液及输血速度,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密切观察病情的进展:

(1)一般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态、四肢温度、皮肤弹性、眼、前囱是否凹陷,有无脱水及酸中毒征象,黄疸情况。

(2)密切观察腹胀情况:注意有无肠穿孔、腹膜炎、休克等临床表现和体征,有呕吐者应注意呕吐物的次数、颜色、性状及量,同时应注意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有无粘液及脓血)有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并留取标本。 6、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防发生鹅口疮,有禁食时,应每天用3%苏打水清洗口腔粘膜,有鹅口疮者应先给3%苏打水清洗后再涂以制霉菌素液,有溃疡者可局部涂药,口唇干裂者可涂以石蜡油或甘油。 7、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耳后、颈部、腋下、胸腹沟、臀部等皮肤皱折处清洁,干燥、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裤,呕吐后及时更换衣服,病情许可时应每日沐浴一次。

8、停禁食者,根据病情需要应先试喂5%糖水数次,无呕吐及腹胀再喂少量稀释的乳汁,若能耐受逐渐增加摄入量,量应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渐增加。

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党团工作、旅游景点、经管营销、IT计算机、资格考试以及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等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的13种常见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