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gdp增长率率为什么是6.9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若剔除股市贡献率,可以发现,三季度的GDP增幅实际上超过前两季度。而GDP增长曲线初步显示了先抑后扬的趋势,也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新常态。

  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这一数据高于预期,但却是2009年以来的最慢增速。

  6.9%的增速是份怎样的成绩单?关键看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已脱离合理运行区间。7%不是经济运行是否平稳的硬指标,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保持在7%左右,就可视为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运行。6.9%的增速表明,经济未脱离合理运行区间,经济基本面并未恶化。

  而如果分类来看,还可以从6.9%中读出更多积极信号。分季度看,尽管与一、二季度7%的增幅相比,三季度6.9%的增幅有所下降,但这一增速是在6月中旬以来资本市场出现剧烈动荡下取得的成果。有机构测算,前两个季度股市繁荣,让金融市场对GDP的贡献率增加了0.5%。若剔除这一部分的贡献率,可以发现,三季度的GDP增幅实际上超过前两季度。GDP增长曲线不是先扬后抑,而是初步显示了先抑后扬的趋势。这也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新常态。

  分行业来看,尽管工业产出同比上涨5.7%,低于预期的5.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也低于预期,进出口同比下降较大,但服务业增长较快,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1.4%,比上半年49.5%高出近两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其中网上零售额增长将近40%,新能源汽车销售翻倍增长,高科技产业增加值达到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出4.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基数较大、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高的行业增长缓慢,而与转型升级、内生型经济相关的行业增长较快。这表明,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已经开始显现效应,经济增长动力正由传统工业主导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主导的预期方向转换。

  不过,尽管6.9%的增速足以廓清对于中国经济是否硬着陆的猜测,增强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但是对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降、出口持续下滑等应保持警觉。特别是三季度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股市、汇市出现大幅动荡,许多国家出现货币贬值等因素,与国内美元外流加快、传统产业去库存挑战严峻等因素相叠加,导致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小。

  减缓经济下行压力,既需要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继续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15”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年行动,更需要抱持改革定力,通过改革压缩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成本,拓宽经济发展的上升空间。经济调控职能适度而为,深化改革则可以大有作为。一旦行政体制、商事制度、金融、财税、国企等各领域改革深入到各个层面,中国经济就可获得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无限动力。就此而言,观察中国经济,不仅要看GDP这一指标,更要看改革推进的进度。

  相关报道见A10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

1月18日下午3点,国家统计局将发布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等重磅经济数据。

按照官方预计,2017年中国GDP有望超过80万亿元人民币,全年增速6.9%左右,整体形势好于预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分别增长6.9%、6.9%、6.8%,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6.9%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2017年经济增长“成绩单”如何,备受全球瞩目。

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柬埔寨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时表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增长6.9%左右。

李克强表示,过去一年,我国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创多年来的最低;进出口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和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债市、股市、房市平稳运行,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企业杠杆率稳中有降。

经济总量上,中国经济总量已从2012年的54万亿元稳步增长到2016年的74万亿元。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曾在2017年10月份表示,今年底经济总量将超过80万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总量已达59.33万亿元。

目前,部分2017年指标数据已经披露。数据显示,前10月城镇新增就业1191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为2.0%,完成了全年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进出口总值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中央企业实现利润首次突破1.4万亿元,增长15.2%,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以及对外需求的明显拉动,2017年四季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先后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联合国日前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2018年中国经济望保持稳中向好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明年还能够延续下去。”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上月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全球经济整体在复苏,全球贸易也在比较快地增长,这是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毛盛勇还表示,从内部来看,消费能够延续规模持续较快增长、结构升级步伐继续加快、对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当前投资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明年总的来看,制造业在加快振兴,制造业投资有可能会继续回升,基础设施保持相对平稳,房地产投资也不会有大的起落,所以整个投资应该还能够保持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8项重点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8年《经济蓝皮书》指出,2018年经济增长存在许多积极因素: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推进将稳定和激发中国的外部需求;中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调查失业率保持在2013年以来的最低位;社会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者预期稳定,消费新业态高速发展,消费质量不断提升。

蓝皮书预计,2018年我国GDP增长率为6.7%,不会发生“硬着陆”。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发展质量和效益望持续提升,中国经济将在新常态下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gdp增长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