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越大变程越大吗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1月至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官网的《国研视点》栏目陆续刊登了该中心多位研究员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论述,我们从中摘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研究员李伟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7篇观点文章,形成《李伟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耐力赛

我国过去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成功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强调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发展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划经济工作的根本指针。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供给、需求、配置、投入产出、收入分配和经济循环都要实现高质量。

收入分配的质量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还在0.46以上,仍处在较高水平。如果考虑到财产存量的差距,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更为直观的是,收入分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消费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人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内需市场十分广阔。但是,由于就业质量不高,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养老、医疗、教育等给居民带来的负担还比较重,人民群众缺乏稳定预期,消费能力和意愿受到明显抑制。满足高质量的需求,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释放被抑制的需求,进而带动供给端升级,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平衡。

如何实现高质量分配?要推动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公平的再分配。初次分配环节,要逐步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定价不合理的问题,促进各种要素按照市场价值参与分配,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再分配环节,要发挥好税收的调节作用、精准脱贫等措施的兜底作用,注意调节存量财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形成高收入有调节、中等收入有提升、低收入有保障的局面,提高社会流动性,避免形成阶层固化。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耐力赛。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着眼2018年,我们要切实应对好国际上三大不确定性以及国内三大风险和挑战。具体而言,国际风险来自于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影响、国际宏观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和国际地缘政治动荡的冲击。国内风险和挑战则主要落在金融、房地产、地方债三个方面。

高质量发展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台阶推进。2018年,我国经济有条件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效益稳的“多稳”局面,这将为经济工作重心更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018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将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整体投资增速有望稳定在7%左右水平;消费升级态势不减,电子商务、新零售、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整体增速预计将稳定在10%左右;国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大宗商品价格温和上涨,投资品贸易继续恢复。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研究员李伟(记者李哲整理) 

来源:《经济日报》2018年01月17日第05版 

新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经济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出发点。就如何理解和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谈几点看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抓主要矛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重要经验。能否准确判断和把握主要矛盾,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在这方面,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任务。当时的情况,我国还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现代工业经济只占GDP的1/10左右,人均GDP约30美元,人均发电量7.9度,人均钢产量0.29公斤,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0%,人均预期寿命35岁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民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为此,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符合当时的实际,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开展。后来,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一度出现了偏差和曲折,给国家建设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我们党果断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一历史性转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回归到正确方向的结果。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要矛盾正式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针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重重、轻轻”战略,长期忽视消费工业发展,体制僵化,物资短缺,人民生活匮乏等问题,国家很快调整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并且利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的机遇,果断实施对外开放,激发了我国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古今中外罕见的经济增长奇迹。

改革开放得到广大人民的高度拥护,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匮乏、贫困、短缺问题,也就是“有没有”的问题总体上已得到成功解决,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球第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从根本上颠覆了“短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的错误论断,国际地位大幅提高。然而,正如邓小平同志晚年指出的那样:“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在总结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进行了修改,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第一次正式调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充分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理解这个新矛盾,关键是理解“不平衡、不充分”。

——关于不平衡,讲的是经济社会体系结构问题,主要指比例关系不合理、包容性不足、可持续性不够,制约生产率的全面提升。“不平衡”主要表现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平衡,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主要经济体最高,超过金融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英国,资金“脱实向虚”现象比较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距自2006年以来逐步缩小,但近两三年出现再度扩大的势头。城乡发展不平衡,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71倍。收入分配不平衡,2017年基尼系数还在0.4677,仍处在较高水平,而且,近年来又有扩大的兆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人民群众仍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平衡,大气、水、土壤污染挑战十分严峻。

——“不充分”说的是总量和水平问题,主要指发展不足、潜力释放不够、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不小距离。“不充分”具体也有许多方面的表现: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准入还存在限制,行政性垄断、所有制歧视时有发生;效率发挥不充分,资本投资效率逐年降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仅为美国的43%左右;潜力释放不充分,我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4%、欧盟国家的25%,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有效供给不充分,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而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能力跟不上;动力转换不充分,创新驱动增长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制度创新不充分,有利于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制度环境还未全面形成。

主要矛盾事关全局,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我国经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如何解决好主要矛盾展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最鲜明特征是转向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的最鲜明特征,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规律所决定的。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过去一度依赖劳动力、资本、资源和外部市场扩张支撑的增长方式面临拐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适应科技的新变化、人民的新需要。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发展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低水平平衡到高水平平衡的发展过程。解决经济社会体系出现的新的不平衡、不充分,本身就是培育增长新动力、提高发展质量的过程。另外,从国际经验教训来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一个共同特征是实现了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型。如果实现不了高质量发展,就会徘徊不前甚至倒退。即使是成功转型的国家,经济发展也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线性的上升,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这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回答,我认为需要着力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供需关系,是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由于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而寻求新的平衡。居民的需求内涵大大扩展,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对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求都不断增加,但现有的供给体系还不能充分满足这些需求,许多产品仍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顺应、培育和释放新的需求,拉动供给侧的转型升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平衡。

二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较小的投入实现较高的产出,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资本、劳动力等很多生产要素还处于闲置状态。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可以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利用规模效应,实现量的快速扩张。近年来,我国土地、劳动力、能源资源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供给都面临瓶颈,只能更多依靠生产率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更高效、更集约地发挥现有要素的潜力,更好地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才能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发展。

三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属于追赶型经济体,可以模仿发达经济体系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路线,在这个阶段,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分散和闲置的资源,实现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许多领域已经进入或接近世界技术前沿,下一步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方向,并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模仿。尤其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市场是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规则是国际化的规则,因此,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上,就要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千千万万的企业充分地进行试错,找到技术进步的路径和方向;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四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课题,也是关系我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将共同富裕纳入“新两步走”战略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蛋糕逐步做大,同时收入差距、财富差距等分配问题也凸显出来。当前,分好蛋糕和做大蛋糕同样重要,更好地分配有利于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者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全社会的购买力和稳定性,创造更大规模的市场,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

五是国内和国外的关系。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抓住全球化和主要经济体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融入国际市场,快速成为“世界工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了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加快孕育。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需要抓住新一轮国际分工调整的新机遇,培育竞争新优势,争取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更高地位,并通过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变革朝更加公平正义方向发展,为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总体看,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实现高质量的供给,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实现高质量的需求,要以消费升级带动供给体系升级;实现高质量的配置,要打破资源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配置的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高质量的投入产出,要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高质量的收入分配,要加快形成更为合理的初次分配和更为公平的再分配;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循环,要着力缓解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突出失衡,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运行。

我国经济已经具备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经济工作的良好起步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我国经济结束六年连续下滑,呈现宏观趋稳、微观向好的积极局面,结构发生积极转变,增长动力稳步转换,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更趋明显,我国经济已初步具备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是经济增速由降到稳的态势更加巩固。2017年GDP增速小幅回升至6.9%,并连续10个季度保持在6.7%~6.9%之间。经济增速与就业、物价、效益等指标更趋匹配,已逐步调整至与中高速增长潜力相适应的水平。二是增长从以投资驱动为主转向以消费驱动为主。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实际增速低于GDP增速,这是自2001年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同时,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4万亿美元,经济增长对投资边际依赖下降,而更多依靠消费驱动。三是风险从不断聚集转向逐步释放。积极通过去杠杆、规范举债行为和严格金融监管等系列措施,我国宏观杠杆率增速明显放缓,同时,金融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资金“脱实向虚”问题有所缓解,风险快速积累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四是就业由数量压力转向质量压力。过去五年,我国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稳定在1300万左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新增就业人数约180万,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均创近年来的新低,总量层面的就业压力并不突出,但是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环境不佳、就业岗位供需错配等质量短板,与产业升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步凸显。五是世界经济从复苏乏力转向普遍复苏。201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次上调对全球增长的预期,OECD监测的45个经济体全部实现正增长,GDP排名前50的经济体有32个2017年增速预计超过2016年。近期,国际组织对2018年经济的预测大都较为乐观。世界经济复苏范围的拓展,为我国增长阶段转换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展望2018年,我国经济有条件继续保持在中高速增长平台上平稳运行。一是投资增速缓中趋稳。受规范地方债和房地产调控影响,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略有下调,但制造业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可能对冲部分下行压力,投资整体增速全年有望稳定在7%左右。

二是消费贡献有望继续提升。消费升级态势不减,电子商务、新零售、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业态涌现,消费整体增速预计将在10%左右。三是出口增长总体平稳。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大宗商品价格温和上涨,投资品贸易预计逐步恢复,出口增长总体稳定,即便考虑到2017年的高基数,增速回调幅度也较为温和。综合判断,2018年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效益稳的“多稳”局面,有望实现十九大之后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

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有序排除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为高质量发展积累更多有利条件。

《周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不相信“历史的宿命论”,勇于解放思想,勇于自我革命,创造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社会各界都展开了各种方式的回顾和总结,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今天,我们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丝毫不能失去改革的锐气和勇气。新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大量问题,是国际经验和自己的历史经验都没有给出现成答案的,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智库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为中央决策服务的根本方向,紧紧围绕十九大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以高质量的决策咨询研究,继续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研究员李伟

来源:《新经济导刊》2018年第3期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发展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划经济工作的根本指针。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增长,成功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强调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

推动高质量的供给,就是要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配套网络,其中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许多产品仍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关键技术环节仍然受制于人。要提高供给质量,更好满足日益提升、日益丰富的需求,跟上居民消费升级步伐。

促进高质量的需求,要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平衡。我国已形成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人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内需市场十分广阔,但是就业质量不高,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养老、医疗、教育等给居民带来的负担还比较重。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释放被抑制的需求,进而带动供给端升级。

实现高质量的配置,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产权制度,理顺价格机制,减少配置扭曲,打破资源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配置的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实现高质量投入产出,就是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扭转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逐年下降的态势;在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红利,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矿产、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实现高质量的分配,就是要推动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公平的再分配。初次分配环节,要逐步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定价不合理的问题,促进各种要素按照市场价值参与分配,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再分配环节,要发挥好税收的调节作用、精准脱贫等措施的兜底作用,注意调节存量财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形成高收入有调节、中等收入有提升、低收入有保障的局面,提高社会流动性,避免形成阶层固化。

促进高质量的循环,就是要畅通供需匹配的渠道,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逐步缓解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三大失衡—供给和需求的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确保经济平稳可持续运行。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耐力赛,需要脚踏实地,打牢基础,一步一个台阶。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序排除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2018年重点关注八个方面

2018年是创造良好条件开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年。总体判断,2018年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效益稳的“多稳”局面,继续保持在中高增长平台平稳运行,将为经济工作重心更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018年,政策咨询研究工作须重点关注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既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走势、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新型区域合作,携手各方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也要对标国际经贸规则,以开放促进改革,以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国际贸易投资竞争新优势;更要加强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防范和应对全球性风险的发生和蔓延,为可持续发展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2018年,我国经济如何继续保持在中高速增长平台上平稳运行,延续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效益稳的“多稳”局面,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研究如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建立起新的发展方式,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四)如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升级和质量提升的技术源头供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动能。

(五)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对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研究,要以“租购并举”为重点,研究如何加快完善住房市场体系;以“多主体供给”为导向,研究如何促进住房供应结构调整与优化;以“多渠道保障”为目标,研究如何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体系。

(六)应研究如何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大力培育新发展动能,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和试点经验为基础大胆创新,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进一步搭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框架和制度体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

(八)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扶贫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但如何将各项战略落到实处,仍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既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创新、把握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更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政策研究,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靠创新

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关口期,围绕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需要实现高质量的供给、需求、资源配置、投入产出、收入分配和经济循环。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关键还是靠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创新仍然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关键短板,基础研究薄弱、核心技术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如何以创新促进供给体系质量提升,如何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升级和质量提升的技术源头供给。同时,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此外,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动能。

十九大报告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工夫。

不破则不立,不降则立而不稳,“破”“立”“降”是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内在要求。

“破”的核心内涵是大力破除无效供给。要深入研究消除生产要素流动重组的各种障碍特别是制度性障碍,更有效地依靠法治化和市场化手段,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同时,要研究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让无效供给和过剩产能愿意退也退得出,从而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夯实基础。

“立”的内涵是“立新”,就是大力培育新发展动能,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降”,核心任务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特别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继续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建立开放公平、有效竞争和功能完善的能源市场和运输服务市场,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研究员李伟 

来源:《新经济导刊》2018年第6期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关键是全面准确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为什么要转向高质量发展

“不平衡”讲的是经济社会体系结构问题,主要指比例关系不合理、包容性不足、可持续性不够,而制约生产率的全面提升。“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平衡。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4%(2016年),为主要经济体最高,超过美国的7.3%、英国的7.2%。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循环,“脱实向虚”现象比较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从人均GDP最高的前5个省份与最低的后5个省份的平均水平之比,以及地区间加权变异系数看,我国区域间差距自2006年以后逐步缩小,但近两三年出现再度扩大的势头。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1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81倍。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仍很明显。四是收入分配不平衡。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还在0.46以上,仍处在较高水平。如果考虑到财产存量的差距,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五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看病难、看病贵、择校难、上学贵、养老难、养老贵等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六是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平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深入人心,但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和生态产品的需要日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总体不佳的矛盾仍很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挑战十分严峻,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四分之一。

“不充分”说的是总量和水平问题,主要指发展不足、潜力释放不够、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不小距离。“不充分”具体也有六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准入还存在不必要不公平限制,行政性垄断、所有制歧视时有发生,一些“僵尸企业”退出困难,地方保护问题依然存在。二是效率发挥不充分。资本投资效率逐年降低,当前每新增1元GDP需要增加6.9元投资,投资效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大大低于我国10年前的水平(2008年—2017年增量资本产出效率平均为5.7;1998年—2007年则为4.0)。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仅为美国的43%左右。三是潜力释放不充分。我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4%、欧盟国家的25%、世界平均水平的80%,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四是有效供给不充分。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而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能力跟不上,居民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化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五是动力转换不充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新旧产业融合不断加快,但整体规模和贡献还相对有限,创新驱动增长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六是制度创新不充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约束,监管体系、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缺口还很明显,有利于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制度环境还未全面形成。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经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向高质量发展。根据世行与我们的合作研究,二战以后的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13个成功迈入高收入行列,这13个经济体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经济增长都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转型。我国当前处在从中高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关键期,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三大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扎实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需要什么样的高质量发展

过去40年的高速增长,成功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强调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配套网络,其中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许多产品仍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关键技术环节仍然受制于人。推动高质量的供给,就是要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更好满足日益提升、日益丰富的需求,跟上居民消费升级步伐。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需求。我国已形成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人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内需市场十分广阔,但是就业质量不高,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养老、医疗、教育等给居民带来的负担还比较重,人民群众缺乏稳定预期,消费能力和意愿受到明显抑制。促进高质量的需求,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释放被抑制的需求,进而带动供给端升级,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平衡。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配置。我们过去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源在城乡、行业、区域之间的重新配置。当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仍较突出,部分“僵尸企业”死不了、退不出,大量资源和要素被锁定在低效率部门。同时,部分基础领域和服务领域的开放度不够,民间资金进入受限。实现高质量的配置,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产权制度,理顺价格机制,减少配置扭曲,打破资源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配置的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投入产出。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成本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也是衡量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实现高质量投入产出,就是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扭转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逐年下降的态势;在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红利,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矿产、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既是经济运行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收入分配的质量好坏,直接反映经济结构的优劣。实现高质量的分配,就是要推动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公平的再分配。初次分配环节,要逐步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定价不合理的问题,促进各种要素按照市场价值参与分配,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再分配环节,要发挥好税收的调节作用、精准脱贫等措施的兜底作用,注意调节存量财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形成高收入有调节、中等收入有提升、低收入有保障的局面,提高社会流动性,避免形成阶层固化。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经济循环。经济循环是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虚拟与实体,国内和国外互动与周转的总过程。提高循环质量,是实现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的途径。中医古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把循环搞好了,经济发展就具有可持续性。当前我国经济存在三大失衡:供给和需求的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根本上说都是经济循环不畅的外在表现。促进高质量的循环,就是要畅通供需匹配的渠道,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逐步缓解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突出失衡,确保经济平稳可持续运行。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耐力赛,需要脚踏实地,打牢基础,一步一个台阶。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序排除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着眼今年,我们要切实应对好国际上三大不确定性和国内三大风险。

从国际看,一是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影响。受单边化、内顾化、民粹主义倾向的影响,一些主要经济体采取了变相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行动,甚至通过价格、税收等途径限制外国产品进口,加强安全审查限制外国投资,由此引发的经贸摩擦可能会打击正在复苏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比如,去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满15年后,即自2016年12月11日起,所有WTO成员都必须终止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中适用“替代国”方法,但一些国家通过替代性标准,变相违反WTO成员国的条约义务,实质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二是国际宏观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美国“缩表”和加息进程加快,欧洲也有望在今年开启“缩表”进程,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可能提速,全球利率水平将有所提升,资产重新配置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特别是高债务的发展中国家压力将有所增加。同时,美国税改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可能导致新一轮的税收竞争,由此产生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三是国际地缘政治动荡的冲击。朝核、伊核问题发展方向仍不明确,恐怖主义威胁仍在持续,中东局势又添新变局,部分地区的稳定问题可能对全球经济更大范围的复苏形成冲击。

从国内看,一是金融风险聚集的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2017年以来,通过加强监管力度、整治金融乱象、补齐制度短板,金融业脱实向虚的态势得到初步扭转,金融去杠杆取得一定成效。但要看到,宏观杠杆率(总债务/GDP)上升趋缓,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价格效应,2017年GDP平减指数预计比2016年高4个百分点。此外,道德风险、刚性兑付和监管套利现象仍然存在,金融去杠杆的制度基础尚不牢固,金融机构仍有较强的规模扩张冲动,金融严监管任务还很重。

二是房地产大起大落的问题尚未根本缓解。近年来,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房地产贷款占全国新增贷款接近一半,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快速增长,并推动房价快速上升,造成市场资源配置严重扭曲。2017年以来,一二线和部分三四线城市密集出台了限购、限价、限售、限贷等行政性措施,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有所缓解。但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地区房价上涨压力仍不小,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不无可能。

三是地方举债也需要进一步规范。经过3年多地方债置换,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压力总体有所减轻,但近期有些地方政府通过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引导基金等变相举债,隐性债务较快增长问题比较突出。2017年5月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地方政府举债的措施,对违规担保、名股实债等隐性举债渠道进行规范。下一步,必须坚持“逐步消化存量、坚决控制增量”“开前门、堵后门”的原则,严格推进地方债务规范管理,落实债务处置主体责任,严肃问责机制,在统筹考虑在建项目和资金链风险的同时,切实防范化解地方债风险。

创造良好条件开启高质量发展

针对高质量发展目标和面临的突出风险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而,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中“五大政策”的取向与着力点。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管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去年实际水平相当,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我国经济有条件继续保持在中高增长平台平稳运行。从投资看,受规范地方举债和房地产持续调控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略有放缓,但市场化程度更高、内生动力更足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将对冲部分投资下行压力,整体投资增速有望稳定在7%左右水平。从消费看,消费升级态势不减,电子商务、新零售、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整体增速预计将稳定在10%左右。从出口看,国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大宗商品价格温和上涨,投资品贸易继续恢复,即便考虑基数因素,我国出口增长也仅会略有放缓。总体判断,2018年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效益稳的“多稳”局面,将为经济工作重心更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智库的政策咨询研究对决策的重要支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将推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3亿多人口的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这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亟须各类智库开展理论和政策研究。这既为智库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研究员李伟 

来源:《新经济导刊》2018年第8期 

我国有能力有条件长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 中国经济能否适应变化、驾驭变化,使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从总体看,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加快重塑,存量问题和风险隐患正在逐步化解,新一轮改革开放举措正在加快落地,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加快调适,发展方式转变和动能转换已经进入承上启下、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 在高速增长期和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经济积累了不少突出的存量问题,同时,风险也在不断积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必须有效化解这些存量问题,有效释放风险,使资源尽快重组配置到效率更高的地方。党中央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过去国内经济政策产生的国际影响并不直接,现在国内政策的外溢效应明显增强,国际社会的关注度明显增加。过去我国主要是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现在正逐步成为规则制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如何在一个开放大国的框架下,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大大增加,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内需空间广阔,政策回旋有余地,抵御冲击的韧性明显提高,完全有能力有条件长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的同时,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从国际看,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摩擦呈升级之势,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加重,各国经济复苏步伐分化,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看,短期总需求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部分地区正在经历转型阵痛,经济正处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稳中有变的形势,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大局,必须认识到只要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去杠杆、控债务、严监管、控房价、强环保等战略政策,充分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灵活高效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做好政策协调,我国就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我国正处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变化是当前时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中国经济能否适应变化、驾驭变化,使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从总体看,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加快重塑,存量问题和风险隐患正在逐步化解,新一轮改革开放举措正在加快落地,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加快调适,发展方式转变和动能转换已经进入承上启下、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经济结构正在加快重塑。从动力结构看,重化工业、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动能增速放缓,新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但所占份额还比较低,与此相关联的中高级生产要素也需要进一步培育。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今年上半年已达到54.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在优化,高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显著高于工业平均增速。从供需结构看,居民需求层次持续提升,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倒逼供给体系快速调整,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从内外结构看,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货物进出口顺差比上年同期收窄26.7%,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进一步提升,内外需更趋平衡。尽管我国经济结构正朝着积极方向变化,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当前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只有持续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才能迈过高质量发展的关口。

存量问题和风险隐患正在逐步化解。在高速增长期和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经济积累了不少突出的存量问题,同时,风险也在不断积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必须有效化解这些存量问题,有效释放风险,使资源尽快重组配置到效率更高的地方。党中央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去年以来,各部门统一认识,围绕去杠杆、控债务、严监管、控房价、强环保各项政策,加大了解决存量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工作力度。其中,去杠杆降低了广义信贷扩张速度,特别是使表外融资持续收缩。控债务规范了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地方隐性债务扩张的势头得到实质性控制。严监管规范了金融业经营和投资行为,金融控股公司、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金融乱象得到初步遏制。控房价给过快的涨价预期降了温,房地产领域各方力量进入相持期。强环保淘汰了一批不达标企业,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正在逐步形成。要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就不能把存量问题和风险隐患往后拖延,需要不断优化政策组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关系,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实施在线诊断、持续修复。

新一轮改革开放举措正在加快落地。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政府和市场关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区域协调、推动乡村振兴、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放管服”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减税降费等方面的工作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特别是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政府将采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主动扩大进口等重大举措,释放出强烈的改革开放信号,充分显示了我国改革再深入、开放再扩大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要看到,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的红利释放也非一日之功,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设计改革方案,完善改革落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改革各项工作做深做细,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加快调适。过去我国产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现在正逐步向中高端攀升。过去在很大程度上国际经济变化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外生变量,现在我国经济变化本身也是全球经济波动的重要内生变量。过去国内经济政策产生的国际影响并不直接,现在国内政策的外溢效应明显增强,国际社会的关注度明显增加。过去我国主要是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现在正逐步成为规则制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如何在一个开放大国的框架下,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特别是美国政府四处点火,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国际经济秩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二、转向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综合各方面情况可以判断,我国高质量发展开局势头良好,经济运行总体延续了过去几年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局面。

经济发展保持平稳。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运行在6.7%—6.9%的区间,经济增速保持总体稳定。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食品价格涨幅相对较低,服务消费价格涨幅较大。经济增速、失业率、物价水平等核心指标保持稳定,表明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势头,而且是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过程中实现平稳增长,为转向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环境。

供需关系更趋平衡。近年来,面对供需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之国内外需求逐步回升,使得供需矛盾得到明显缓解。从供给侧看,通过压减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和过剩产能,加快处置“僵尸企业”,过去5年完成钢铁去产能1.7亿吨以上,煤炭去产能8亿吨,带动相关行业供求关系改善。从需求侧看,世界经济持续好转带动外需明显回升,国内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呈现回升态势,共同推动需求有所回暖。从主要指标看,工业产能利用率已由2016年一季度的72.9%上升至2018年二季度的76.8%。

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下降,工业产品尤其是钢铁、建材、石油开采等产品价格涨幅明显,企业效益总体改善。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为92.57元,同比下降0.4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51%,同比提高0.41个百分点。相应地,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6%,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4.4%,保持较高增速,非税收入降低10.8%,企业非税负担明显降低。从生产率看,全要素生产率延续了小幅回升势头,目前增速已恢复至接近2%的水平,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在不断改善。

去杠杆取得积极成效。当前,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市场预期已经发生明显变化,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增强,表外业务得到有效规范,野蛮扩张、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得到初步遏制,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2017年四季度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55.7%,出现201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主要是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了2.1个百分点。2018年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6%,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去杠杆成效更为明显。

创新驱动作用持续增强。近年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发明专利数量快速增加,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2%,虽然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2.40%还有差距,但已超过欧盟15个初创国2.08%的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6月,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6件,较2015年增加了4.3件。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补短板取得重大进展。一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7年末的3046万人,年均减少1370.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计下降7.1个百分点。二是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2015—2017年,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高3.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由64%下降到60.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三是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得到加强。过去5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三、保持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具有坚实基础

从长期看,世界经济大变革大分化大调整的趋势还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世界背景与时代背景。国际上,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政治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可能对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造成干扰;在国内,结构转型、动能转换过程中经济也可能面临下行压力,存量问题集中处置的阵痛难以避免。但更要看到,变化带来风险,同时也孕育着机遇。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大大增加,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内需空间广阔,政策回旋有余地,抵御冲击的韧性明显提高,完全有能力有条件长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一是需求拉动强劲。当前,我国拥有约4亿中等收入人群,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之一。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医疗、教育、文化、保健、养老、旅游等服务消费需求,都将释放巨大潜力。二是产业升级持续发力。新技术新产业层出不穷,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零售、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方兴未艾。三是深化改革拓展新空间。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旧的体制机制约束,清除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改善营商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将极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宏观政策回旋空间较大。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而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调微调,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也为今后一段时期宏观政策预留了空间。2017年,政府负债率为36.2%,较2016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政府债务规模相对GDP而言增速较低,财政政策空间潜力较大。2018年,我国主动将赤字率调低到2.6%,财政预算安排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特别是上半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仅发行3329亿元,给下半年留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在去杠杆、控债务、严监管的背景下,资金流动性客观上会出现结构性偏紧,我国广义货币增速一定程度偏低,货币政策也有调整的空间。

具有孕育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土壤。目前正在孕育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主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新融合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产品,从而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甚至创造新需求。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有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强大的市场需求,另一个是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之一,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与美国大体相当。同时,我国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信息技术应用广泛。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这都为我国孕育新一轮产业革命培育了肥沃土壤,提供了广阔空间。新旧动力的接续和融合,正在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动能。

具有应对重大挑战的制度优势。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依靠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国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集中力量完成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项目建设,有效应对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前,我们仍然需要也更有能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是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努力克服部门和地方政策分散、冲突、空白等问题,形成互补有效的政策体系,有效应对内外部冲击。二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集中资源突破核心技术,打破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耐力赛,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地推进。面对各类风险挑战,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序排除风险隐患,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要坚定信心,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任何外部阻力和遏制都不能削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心。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研究员李伟

来源:《求是》2018年第16期 

坚持高质量发展  提高大都市圈建设水平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受华南理工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参加本次国际会议,我感到十分荣幸。在此,我对会议举办方的邀请表示衷心感谢!对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城市可以说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对实现分工效应,促进文化交流和知识分享,推动财富创造和人类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特大城市;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又得以形成和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通过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昌明;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涉及城市质量和管理问题。如何适应城市化的大趋势,扬大都市圈之长,避大都市圈之短,促进大都市圈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当今时代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此次会议以“大都市圈建设与城市化的未来”为主题,就当今世界大都市圈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此,我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当今时代的城市化必然伴随着大都市圈的孕育和发展

自工业化,特别是二战结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到2017年,全球城市化水平翻了一倍,从1945年的27%上升到54.7%。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以纽约、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和上海等一系列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圈。从未来趋势看,人类的城市化进程还将继续推进。根据有关估算,全球城镇化进程将一直持续到21世纪末左右,届时,全球人口将稳定在90-110亿,其中大约75%—80%的人口会居住在城市当中。而随着城市人口总规模的增长,必然还会出现更多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以它们为核心的大都市圈。

在我看来,未来推进新的大都市圈发展的,主要有四大因素。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将构成大都市圈形成的新基础。回顾历史,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密切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客观上需要大都市圈的形成,同时也为大都市圈的形成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

一方面,伴随着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居民收入的增长,社会需求将进一步多元化、高端化。为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就必须从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去寻找和发现新的供给来源。此外,从生产端来看,随着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将受到压缩。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来配置资源要素,以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遏制企业利润空间的缩小。无论从需求端还是生产端来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各区域发展主体,越来越需要加强经济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另一方面,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扩大社会财富总量,提高政府公共财政能力,为创造大都市圈形成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提供了可能。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一定地理空间上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这对于交通、信息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和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设施无论是由社会资本投资,还是由政府来建设,都要以巨大的物力和财力作保障。

根据相关机构的展望,未来世界经济无疑还将继续增长,新兴经济体还会以较快速度发展,可以肯定地说,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还会为形成更多的大都市圈奠定新的经济基础。

其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快速交通体系的发展为不同城市之间实现“同城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成,大大方便了人员的流动和物资的流通,扩大了核心城市的辐射边界,增强了一定空间范围内各城市之间的连接性,为各城市在产业上的分工、功能上的互补创造了基本的物理前提。

形成于几十年前的东京都市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它的发展就是建立在便捷快速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之上。东京都市圈包括东京都、崎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一都三县”,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000万,经济总量接近全日本的一半,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人口最多的世界级大都市圈之一。这种规模的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如果没有便捷快速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不可想象的。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以东京为核心的60公里半径内,有30家运营商运营121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超过4700公里,通勤时间平均在1个小时之内,每天有超过4000万人次的客流量。这些构成了东京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有力支撑。

当前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比过去更为发达。比如,十年前,乘火车从北京到天津要2到3个小时,现在只有半个小时。过去实现天津和北京的同城化不可想象,而现在则可能指日可待。我们相信,在交通运输领域未来还会有新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将会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显著地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大幅度地缩短通行时间。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孕育和形成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都市圈。

再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突破产品交换的地理限制,有助于实现对大都市圈的良好治理。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互联网甚至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对空间发展格局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交易的空间范围,拓展了城市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地理边界。信息流通成本的降低,有助于生产要素能够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使得更大规模、更大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合作成为可能,从而使得一定空间范围内各城市(城镇)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日益紧密地交融在一起。

二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市场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了交易信息的充分性,有助于企业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优化业务结构和业务流程。信息采集、处理能力的提高,使得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充分的信息,从而使得某些原本由企业自身组织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可以委托给更远一些地方的其他市场主体来承担。还要看到,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有助于企业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布局产业链。这些都会在微观层次上,为不同城市之间形成更加复杂和紧密的分工奠定基础。

三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高公共设施的运行效率,使之能够服务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人群。比如,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飞机起降的频次,同样的机场要比过去有更大的吞吐量,因而可以为更多的人、更远地方的人服务。

四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升对都市圈的管理能力,有助于大都市圈实现良好治理。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大都市圈是更加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如果没有充分、及时、准确的信息,要实现对这一现代城市系统的良好管理,是极其困难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政府的管理手段,提升了政府的管理能力,有助于政府形成更加科学的决策,有助于政府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城市各种问题的系统性方案。

最后,城市服务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向大都市圈的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城市里的生产、生活方式,显著地不同于农村,无论是社会生产还是社会生活,城市都体现出更为专业化、细分化的特征。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这种趋势日益明显。比如,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催生了大量的“宅男”“宅女”,催生了“外卖小哥”这一劳动大军,其实质就是社会生产、生活的进一步专业化、细分化。这种专业化、细分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创造了更多的对服务产品的需求。

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像制造业一样,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规模经济特征。比如,电子商务企业每一单交易的利润非常微薄,但是如果能够服务更多的人群,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就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城市服务业的发展要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也是推动大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建设高水平的大都市圈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

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有利有弊。对于这种趋势,我们不能阻挡,只能适应,只能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促进大都市圈持续、健康发展。要使大都市圈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提高大都市圈的发展质量。提高大都市圈的发展质量,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必须科学规划大都市圈的建设。大都市圈的孕育和发展有内在的动力,但是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完全自然而然的过程。人类应该对大都市圈发展的内在动力加以驾驭,使其更有利于实现大都市圈的持续、健康发展。而驾驭这种力量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城市规划。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都表明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有些国家,像德国,城市规划做得较好,实施得也比较好,城市问题较少。如果不重视城市规划,或者制定的规划科学性不强,结果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无序蔓延扩张,资源特别是土地的浪费和低效率利用现象突出;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程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冲突严重;城市之间分工不合理,都市圈缺乏整体竞争力;城市建设不注重保护历史和文化传统,城市缺乏鲜明文化特质而“千城一面”,等等。

建设高水平的大都市圈,应该搞好大都市圈的规划,指导和引导大都市圈的发展,规范大都市圈的开发和建设。制定好大都市圈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至少应做好这样几件事。一是确定大都市圈的合理半径,使之既能防止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又能给大都市圈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二是依据资源环境的状况,合理设定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程度,科学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实现大都市圈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三是明确大都市圈内不同类型城市的定位,促进大都市圈内部的有序竞争和互补合作,提升大都市圈整体竞争力。四是注重大都市圈的开发建设与历史文化传统保护的协调,使之既富有现代气息,又不失历史底蕴;既方便生产生活,又具有“和善可亲”的“面孔”,不要让大都市圈成为“钢筋水泥的森林”。

第二,必须建设便捷高效、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是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和生活品质提升的基础。缺乏高水平、连通性强的基础设施网络,城市之间难以形成密切的分工关系,各城市的定位也难以实现合理化,城市生活的品质难以提高。比如,现在在北京周边的三河、大厂、香河三地居住着大量在北京就业的人群,因为这些地方与北京的交通不太通畅,他们每天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多达三四个小时,接近于工作时间的50%,通勤占用过多的时间,不可能使人们有很高的生活质量。“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当前,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人们消耗在通勤上的时间,可以说是令人十分惋惜的。

建设高水平的大都市圈,一定要建设高水平的基础设施网络。一要合理布局和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促进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城市间和城市内基础设施的顺畅衔接。二要加强信息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新科技成果,提高基础设施运营和管理水平。三要统筹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大都市圈内部不同类型城市定位、城市功能分区等之间的关系,提高大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第三,必须形成优势彰显、分工密切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的大都市圈,不是简单地围绕核心城市“画圈”,也不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城市发表各种形式的“合作宣言”,而是要促使大都市圈内部不同城市在各方面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这种实质性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产业方面。可以说,密切的产业合作是大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建设高水平的大都市圈,在产业发展上,各相关城市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一要依据内部不同类型城市各自的特点和定位,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且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二要以价值链分工深化大都市圈内部的经济联系,形成以核心城市为主导、其他城市紧密参与,且具有较强整体竞争力的价值分工链条。与此同时,大都市圈里的各城市,一方面要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创新能力方面加强合作,以形成强有力的创新整体优势;通过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大都市圈产业不断升级换代,实现产业体系的现代化。

第四,必须提供高水平、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比较好的公共服务是人们为追求美好生活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动因;提供高水平、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大都市圈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大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只有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才能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大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而只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才能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和谐。

为都市圈全体居民提供高水平、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目标是美好的,但现实是冷峻的。环顾全球,在为全体居民提供高水平、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方面,即使是发达国家迄今也未能完全做到,相比较,北欧的一些发达国家做得较好一些。可以说,为全体居民提供高水平、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而严峻的挑战。要实现为全体居民提供高水平、均等化的公共服务,首先是要大力发展经济,为高水平公共服务提供物质支撑;二是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社会中下阶层的公共服务需求;三是要找出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社会根源、制度根源,制定和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政策措施。

第五,必须构建宜居、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过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优先考虑经济的发展,更多地注重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通常不把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投入。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而治理环境、修复生态有时甚至超过从城市开发和建设中得到的收益。建设高水平的大都市圈,必须改变这一传统模式,要充分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大都市圈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要注重人口集聚、经济活动集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把生态环境作为大都市圈发展的首要“硬约束”,把宜居、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大都市圈发展的重要目标,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大都市圈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六,必须建设高效、智慧、人性化的城市治理体系。城市化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单个的城市相比,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将伴随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结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相对地位的变化,都市圈内部各种冲突甚至是严重冲突会不时显现。还要看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由于人员的跨国流动更加便利和频繁,信息的全球传播更加快速和便捷,未来大都市圈面临的社会治理问题可能会日益增多、越发严峻。

最近,我读了葡萄牙人佩雷拉与英国人芬特维兹联合撰写的著作《为了政策的科学:新挑战与新机遇》。在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现在的政府、公司董事会、守法公民都对隐藏在身边的危险毫无所知,他们与黑客、网络罪犯、数据挖掘者、卫星照相机、DNA数据库以及恐怖网络一起共享信息进而分享权力。”有一位名叫乌尔里希·贝克的社会学家根据这种现象,认为现在进入了一个“有组织地不负责任”的时代。我认为,贝克说这样的话是想表明,在信息化时代,社会治理的难度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要使大都市圈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大都市圈的治理问题,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治理体系。一是要形成迅速反应和处置社会问题的体制机制,要防止“小的社会问题”演变成“大的社会矛盾”。二是要形成城市管理者与城市居民相互信任、良性互动的关系,城市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要充分体现人民的愿望和需要,城市管理者要以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传达城市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以人民能够接受的方式管理和治理城市。

三、建设高水平的大都市圈需要智库加强合作研究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大都市圈的发展都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但这些大都市圈的发展在许多方面也有相同和相似之处,既具有事物发展的特殊性,但更有普遍性。比如,受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等客观力量的驱动,人口和经济活动倾向于向大都市圈集聚;大都市圈是各种创新要素的聚集地,更具创新活力;大都市圈空间的拓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延伸相互推动;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大多都会伴随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人口聚集等现象。这些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和问题的存在,向各国智库提出了一系列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

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也需要在大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加强合作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都市圈所承载的人类活动和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大都市圈之间的相互影响将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广。如果各国的大都市圈都能走上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之路,那么世界就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处于不同阶段,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面,他们的大都市圈发展也走在发展中国家前面。在大都市圈的发展和治理方面,先发国家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既要学习先发国家的有益经验,又要吸取他们的深刻教训。需要合作研究的是,在发达国家大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经验有哪些?教训有哪些?经验教训背后的经济、社会乃至制度根源又在哪里?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占全球的五分之一,有义务也有可能为全球的大都市圈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首先,中国城市人口总规模大,超大城市数量众多。2017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超过8亿,占全球城市人口的20%,相当于发达国家全部城市人口的80%,是美国城市总人口的3倍。从全球来看,在人口规模排名前十位的都市圈中,中国占2位;在排名前三十位的都市圈中,中国占6位,中国大都市圈的数量明显超过其他国家。显然,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要多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国的经验可能丰富于其他国家,教训可能要多于其他国家。

其次,事实上,中国已积累了丰富的都市圈发展和建设经验。在城市化和大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市场在城市空间格局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也非常重视政府在都市圈发展和空间格局塑造中的作用,非常重视运用规划这一工具引导都市圈的发展。在这方面,我有深切的体会。

大家都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现在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之所以能取得显著进展,是因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战略的规划引领。为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中央层面,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以曾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为组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我有幸作为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副组长参加了其中的工作。在中央的领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一系列相关的专项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召开了101次会议,进行了大量的相关方面的咨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前不久刚刚召开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韩正副总理也特别强调要强化规划引领,强调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合作,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中国的经验是否可以供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的大国借鉴,需要通过合作研究予以回答。当然,中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也有十分深刻的教训,比如类似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事件等,也值得共同合作研究,以供借鉴。只有通过合作研究,中国才能学到其他国家的经验,为促进中国自身大都市圈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为中国政府的高端智库,长期以来聚焦于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同时,我们也始终注重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智库联合开展研究。目前,根据中国政府的安排,中心已经与英国、法国、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国家的政府智库建立了机制化的合作关系。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精神,2017年成立了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习近平主席和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还对这一中心的成立发来了贺信。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以推动解决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全球发展问题为宗旨,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研究等方式,分享各国发展经验,贡献中国的发展智慧。我们期待着与各国的智库联合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相关研究,为世界大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再次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本文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伟主任2018年8月19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2018IPP国际会议大都市圈建设与城市化的未来:世界与中国”上的主题演讲。)

以高质量能源引领高质量发展

上午好!今天,是我们第五次相聚在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参加此次论坛的各位嘉宾和新老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能源工作放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位置,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绿色发展。下面,我围绕能源高质量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深入理解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十九大报告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原料和基础产业,能源还是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要实现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能源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当前我国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人均居民消费在2700美元左右,与发达国家人均20000美元左右的消费水平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有望达到2万美元,居民消费能力也将持续提高,人民的主要需求将从满足温饱全面升级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各类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品质会不断升级,对清新空气、清洁用水、美丽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会从弱到强,对电力、热力、燃气等高品质能源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对其供应的可靠性、灵活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能源领域一定要认清这个大趋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

内容提示: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土壤水分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3:47:2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 基于简缩极化特征值分析的溢油检测

  • 谢广奇,杨帅,陈启浩,刘修国
  • 摘要:为了有效利用简缩极化SAR进行海洋溢油检测,本文基于简缩极化特征值分析,提出了三种新的用于简缩极化溢油检测的参数。引入了基于简缩极化特征值分解的简缩极化熵(Compact Polarization Entropy,Hc)、简缩极化比参数(Compact Polarization Fraction,PFc)、简缩极化基准高度(Compact Height,PHc)特征进行海洋溢油检测。海表的散射类型主要为低熵散射(小粗糙面发生的Bragg散射),为弱去极化、弱散射过程随机性状态,由于溢油会阻尼海水的Bragg散射,使其熵值变高、呈去极化、强散射过程随机性状态,故简缩极化熵、简缩极化比参数和简缩极化基准高度可以用来检测海洋溢油。本文采用C波段的Radarsat-2、SIR-C/X-SAR数据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简缩极化熵、简缩极化比参数和简缩极化基准高度能够有效抑制疑似溢油,使海水与疑似溢油差异变小;突出溢油区域,使海水与溢油的可区分性变大。

  • 综合多特征的极化SAR图像随机森林分类算法

  • 徐乔,张霄,余绍淮,陈启浩,刘修国
  • 摘要:为抑制相干斑噪声对极化SAR图像分类结果的影响,提高极化SAR图像分类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超像素综合利用极化特征和空间邻域特征的极化SAR图像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方法将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算法生成的超像素作为分类单元,并构建高维极化SAR特征图像;在此基础上利用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统计其中各决策树的分类投票数,以计算出各超像素的类别概率;为进一步降低相干斑噪声的干扰,增加利用超像素空间邻域特征,采用概率松弛算法(PLR)迭代修正超像素的类别后验概率,并依据最大后验概率(MAP)准则得到分类结果;最终实现以超像素为分类单元利用空间邻域特征修正的极化SAR图像随机森林分类算法。通过不同传感器的极化SAR数据进行实验并与其它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得有效抑制极化SAR图像中噪声的干扰,得到高精度且光滑连续的分类结果。

  • 基准影像数据辅助遥感影像几何定位

  • 潘雪琛,姜挺,余岸竹,王鑫,张一
  • 摘要:针对遥感卫星影像几何定位时实测控制数据不足的情况,提出了利用影像范围内基准影像数据辅助定位提高精度的方法。利用已有高精度影像数据与卫星影像匹配得到平面控制点,在已有高程数据中内插得到高程坐标,将其视为精度较低的控制点参与区域网平差,从而实现在不额外增加实测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提高定位精度。经过在国内外三个地区进行一系列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提升线阵遥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效果显著。

  • 融合数据内部变化信息的丰度估计算法

  • 摘要:丰度估计(AE)是从高光谱图像中识别地物的关键预处理技术.由于线性模型的可解释性以及数学上的可操作性,基于该模型的线性回归技术(Constrained linear regression, CLR)在丰度估计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该方法仅仅考虑到了估计数据与被估计数据之间的能量相似性,没有考虑数据内部的变化信息之间的相似性,比如一阶梯度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二阶梯度之间的相似性.为了提高丰度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了融合数据内部变化信息的稀疏低秩丰度估计算法.首先通过增加一阶梯度和二阶梯度的约束项改进传统的丰度估计的数学模型.其次,通过采用范数不等式和优化理论证明了在约束条件下,该模型的有效性及该模型在相关领域的可拓展性.接着,采用辅助变量将改进的数学模型变为增强拉格朗日函数.最后,采用交替双向乘子技术(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ADMM)求解该模型并估计高光谱图像的丰度.经仿真实验和实际高光谱图像的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改善仿真数据和实际高光谱数据的丰度估计的效果,特别是当端元的丰度存在丰富的变化细节时,丰度估计的精度和抗噪性能均优于当前较流行的丰度估计算法.

  • GNSS-R DDM波形仿真的时延与多普勒间隔研究

  • 夏俊明,吴学睿,白伟华,孙越强,骆黎明,杜起飞,王先毅,柳聪亮,孟祥广,赵丹阳,王迎强
  • 摘要:DDM波形是GNSS-R技术用于反演地球物理参量的基本观测量,其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GNSS-R的理论研究及项目工程参数设计。本文利用GREEPS仿真软件分析了时延间隔与多普勒间隔对DDM波形仿真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得到了用于获取可靠DDM仿真波形的时延与多普勒间隔参数。研究表明: 时延和多普勒间隔越小,DDM仿真波形与理论波形吻合度越高;当时延间隔取1/16 个GPS L1 C/A码元、多普勒间隔取50 Hz时,DDM仿真波形与理论波形几乎完全吻合,二者的相关系数大于0.99;时延间隔多DDM仿真波形峰值位置的影响远大于对峰值信噪比的影响;而多普勒对DDM仿真波形峰值位置与信噪比的影响相当。

  • 深度神经网络条件随机场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建筑物分割

  • 王宇,杨艺,王宝山,王田,卜旭辉,王传云
  • 摘要: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建筑物分割的实质是构建一个输入图像到分割结果之间的高维强非线性映射模型。然而,建筑物可能遍布整幅遥感图像,则在语义分割过程中,当前像素点可能与非邻域的像素点存在直接关系。为了更加精确地逼近建筑物分割的真实映射模型,克服道路、建筑物错层和阴影的影响,提高分割精度,本文以深度残差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Encoder-Decoder的深度学习架构,自动提取建筑物的特征,学习建立高维强非线性分割模型;同时,通过条件随机场的成对势函数调节当前像素点与其他像素点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构成全连接条件随机场对Encoder-Decoder的分割结果进行调节,提升分割精度。在全连接条件随机场的计算过程中,采用循环神经网络的运行机制来完成均值场的计算,这将条件随机场与深度神经网络有机融合,实现了Encoder-Decoder和全连接条件随机场参数的同步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深度神经网络条件随机场方法能有效克服道路、建筑物错层和阴影的影响,提升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建筑物的分割精度;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对多分辨率遥感图像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 多特征融合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飞机目标变化检测

  • 徐俊峰,张保明,余东行,林雨准,郭海涛
  • 摘要:为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高精度的飞机目标变化检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多特征融合变化检测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加权迭代的多元变化检测法获取变化强度图,并结合自适应的直方图统计法自动获取显著的变化与不变化样本;然后提取多时相影像的光谱、边缘和纹理特征,完成多特征融合的变化检测,并通过形态学处理得到变化图斑;最后利用训练的Network in Network(NIN)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飞机识别模型,完成变化图斑的类型判别,实现变化飞机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精度方面优于对比方法,能实现准确可靠的飞机目标变化检测。

  • 梁丽,边金虎,李爱农,冯文兰,雷光斌,张正健,左家旗
  • 摘要:由美国国防气象卫星搭载的可见光成像线性扫描业务系统(DMSP/OLS)和国家极轨卫星搭载的可见光近红外成像辐射仪(NPP/VIIRS)获取的夜间灯光影像是监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现象(如林火、油气燃烧等)的主要数据源。然而,现有的夜间灯光数据存在缺乏星上的辐射定标、像元饱和、时间尺度不连续、多源夜间灯光影像辐射不一致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中巴经济走廊区域为研究区,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拟合提取不变目标区域的方法,实现了DMSP/OLS影像间、DMSP/OLS与NPP/VIIRS两种数据间的相互校正。然后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校正结果在不同空间尺度上选用区域灰度总量、标准化差异指数以及标准化差异指数和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校正模型的拟合优度均在0.78以上,校正后的DMSP/OLS影像灰度总量与GDP和人口数据的相关性显著提高(GDP:R2=0.7689;人口:R2=0.9033),且标准化差异指数明显降低;NPP/VIIRS影像经过与DMSP/OLS互校正后在辐射亮度、时空分布上与DMSP/OLS更加一致,空间细节信息更加突出,从而增强了多源夜间灯光影像的一致性,更加适合用于长时间序列社会经济要素发展趋势的分析。

  • 大尺度湿地专题图自动更新方法研究

  • 李大冲,许盼盼,牛振国,张海英
  • 摘要:湿地专题图的更新无论是对湿地研究还是湿地管理和保护都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湿地本身具有显著的时空动态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使得大尺度湿地专题图的更新遇到很大挑战,大尺度湿地图的更新面临着周期长、时效性差的困难。为应对这一挑战,实现大尺度湿地地图的快速更新,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提取历史湿地专题图中的信息,对新遥感影像进行自动化的湿地分类制图方法——“迭代解译再组织”(IIR,Iterative Reorganization)。针对湿地空间异质性强、稳定样本获取困难等特点,IIR方法通过分别获取不同湿地类型的空间信息和类别属性2个步骤完成湿地的自动更新。为验证该方法在大尺度湿地图更新的应用效果,随机选取了位于高海拔地区、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和滨海地区等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湿地保护区(若尔盖湿地保护区、莫莫格湿地保护区、鄱阳湖湿地保护区和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作为验证。结果表明IIR方法的湿地制图的总体精度在70%-90%之间,总体上优于传统监督分类方法。IIR方法对于大的时空尺度背景下湿地专题图更新面临的高时空动态特征具有较好的解决能力。

  • 城市扩张CA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张亦汉,乔纪纲,刘婉华,蔡思锐,丁倩欣,陈小微
  •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区,构建了相应的城市扩张CA模型,从采样、邻域结构和微观元胞尺度等方面研究了CA模型的敏感性。首先通过改变模型采样比例、样本各个类别的比例等研究样本对模型参数的影响。其次分析不同的邻域结构与模型模拟精度的关系,并从微观尺度分析邻域元胞对中心元胞的影响。最后,从空间尺度上分析CA模型在各种不同分辨率下的模拟结果,用景观指数剖析模拟结果的形态,同时在元胞摩尔邻域内分析其3×3邻域的城市发展密度变化情况。实验表明;(1)适当提高采样比例,会得到精度较高的权重,但训练样本中城市用地的比例应该与城市用地的转变量在全区的占比相匹配。(2)不论是采用摩尔邻域还是冯诺依曼邻域,模拟精度均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空间尺度下,采用摩尔邻域的模拟结果略好。相比冯诺依曼四个邻域元胞,摩尔邻域中的角点对中心元胞具有更大的影响。(3)随着空间分辨的降低,模拟结果的斑块数、斑块密度、聚集度和分形维度值在减少,结构变得简单,而且在微观的摩尔邻域中城市发展密度正在减少,即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换。

  • 统计数据总量约束下全局优化阈值的冬小麦分布制图

  • 郭文茜,任建强,刘杏认,陈仲新,吴尚蓉,潘海珠
  • 摘要:大范围、长时间和高精度农作物空间分布基础农业科学数据的准确获取对资源、环境、生态、气候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本研究针对传统阈值法农作物识别过程中阈值设置存在灵巧性差和自动化程度低等弱点,以我国粮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内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为典型实验区,首次将全局优化算法应用于阈值模型中阈值优化选取,开展了利用全局优化算法改进基于阈值检测的农作物分布制图方法创新研究。研究中,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国产高分一号(GF-1)为主要遥感数据源,在以作物面积统计数据为总量控制参考标准和全局参数优化的复合型混合演化算法SCE-UA(Shuffled Arizona)支持下,提出利用时序NDVI数据开展阈值模型阈值参数自动优化的冬小麦空间分布制图方法。最终,获得实验区冬小麦阈值模型最优参数,并利用优化后的阈值参数对冬小麦空间分布进行提取。通过地面验证表明,利用本研究所提方法获取的冬小麦识别结果分类精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其中冬小麦识别结果总量精度达到了99.99%,证明本研究所提阈值模型参数优化方法冬小麦提取分类结果总量控制效果良好;同时,与传统的阈值法、最大似然和支持向量机等分类方法相比,本研究所提阈值模型参数优化法区域冬小麦作物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都有所提高,其中,总体精度分别提高4.55%、2.43%和0.15%,Kappa系数分别提高0.12、0.06和0.01,这体现出SCE-UA全局优化算法对提高阈值模型冬小麦空间分布识别精度具有一定优势。以上研究结果证明了利用本研究所提基于作物面积统计数据总量控制以及SCE-UA全局优化算法支持下阈值模型参数优化作物分布制图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获得高精度冬小麦作物空间分布制图结果,这对提高我国冬小麦空间分布制图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具有一定意义,也可为农作物面积农业统计数据降尺度恢复重建和大范围区域作物空间分布制图研究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 长时间序列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干扰监测算法研究进展

  • 沈文娟,李明诗,黄成全
  • 摘要:时空意义明确的森林干扰和恢复信息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由于诸多的现实困难,多尺度的森林干扰定量化时空信息相对缺乏。Landsat数据具备光谱、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上的优势,以及其可以免费获取的特点,使其成为主要的长时间序列动态监测的遥感数据源之一,为长时间周期内提供具有合适的空间细节和时间频率的森林干扰信息成为了可能。特别是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堆栈 (LTSS)的森林干扰自动分析算法的出现,更为森林生态系统的近实时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全面评述了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准备和预处理技术以及国内外基于遥感数据源的多时相森林干扰监测方法,重点分析了基于Landsat的多种指数监测和自动化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其与多源数据结合的扩展应用,最后就现有方法与国内外新的数据、技术手段的关联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推广中国本土卫星影像应用于森林干扰监测提供理论借鉴。

  • 基于PARASOL/POLDER3卫星数据的海洋上空云检测方法研究(偏振专栏)

  • 孙晓兵,陈震霆,乔延利
  • 摘要:本文是基于大气偏振光效应及大气偏振遥感反演的第二个应用方法。在卫星海洋遥感中,云作为海气耦合系统最重要的调节器之一,其检测结果对海洋上空云微物理特性的反演精度有较大影响。因此,快速而准确识别海洋上空的云像元是卫星遥感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PARASOL卫星搭载的POLDER3载荷遥感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的海洋上空云检测方法。先剔除海洋耀光,接着利用有云与晴空区近红外反射率差异检验识别有云像元,并利用偏振反射率检验进一步识别低反射率的云像元,然后利用近红外与可见光反射率比值检验识别晴空像元,最后建立多角度云检测结果空间融合规则,重新标记有云、晴空和未定像元。以印度洋海区为例进行实验分析,将云检测结果与Buriez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检测精度基本相当,而有云像元的识别速度却平均提高约3倍。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的检测出海洋上空的云像元,满足业务化数据处理的高精度及时效性要求,为后续云微物理特性反演提供可靠的数据源,还能为我国正在研制的高分五号卫星多角度偏振载荷DPC云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 偏振遥感专刊:全天空偏振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 陈伟,李延飞,吴太夏,关桂霞,晏磊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全天空偏振模式图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太阳光入射与地表、大气相互作用,会在天空中会出现较为稳定的天空偏振模式图,即以太阳为中心,天空中的偏振信号呈现一定的规律分布。天空偏振模式图的强度及形态主要由地表反射性质、空气分子散射性质及气溶胶光学性质共同影响。本研究利用矢量辐射传输模型,以海洋下垫面为例,在获取沙尘非球形与煤烟非球型气溶胶单次散射性质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情况下的全天空偏振模式图。结果表明,天空以太阳入射方向为中心呈现一个较为稳定的天空偏振模式图。沙尘型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大会减弱该模式图的强度,而煤烟型吸收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大会增大该模式图的强度。利用双模态(沙尘型与煤烟型混合)气溶胶模型,系统分析不同气溶胶比例情况下的天空偏振模式图,结果表明全天空偏振模式图的基本模态依旧存在,但是其强度受气溶胶模型与光学厚度双重影响。因此在利用全天空偏振模式图进行气溶胶光学性质反演时需要注意气溶胶模态信息的选择。

  • 大气中性点区域偏振效应的地-气参量分离及偏振遥感大气误差降低研究(偏振专栏)

  • 摘要:本文围绕高分辨率定量遥感大气偏振光效应,具体阐述其第二个规律:大气偏振中性点区域效应。当前,随着我国多颗偏振遥感器搭载发射,偏振遥感成为对地观测领域一个新的增长点以及研究热点。但由于大气散射具有较强的偏振效应,大气与地表偏振信号的分离是偏振对地进行有效观测和应用的一个现实问题与难点问题。本文利用晴空中有规律的偏振分布以及大气偏振中性点的性质,对利用大气中性点的偏振效应进行地表-大气偏振信息分离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通过对大气中性点在上行辐射和下行辐射中的计算,得出Babinet大气中性点的偏振效应以及基于Babinet中性点进行偏振对地观测的基本方法,研究重点阐述了从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两个层面对如何将大气中性点应用于遥感观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Babinet中性点相比于其他两个中性点,更适合于偏振遥感对地观测中地-气偏振参量分离;2)航空遥感搭载偏振传感器在Babinet中性点位置进行地表探测可以消除大气偏振,突出地物偏振信息,有效进行地-气偏振参量分离;3)在太阳同步轨道的卫星遥感影像上能够有效识别偏振中性点区域;4)成果将偏振遥感中最大的大气误差源降到尽可能降低,实现地表反射最大化,形成偏振遥感物理的大气窗口,有效分离高分辨率定量遥感地物反演中的大气偏振耦合效应,较大提升偏振遥感中地表目标的探测精度。研究成果对于偏振遥感的大气校正以及定量化水平的提升具有实践意义。

  • 大气偏振模式图分布及仿生偏振导航技术研究(偏振专栏)

  • 摘要:本文围绕高分辨率定量遥感大气偏振光效应,具体阐述其第一个规律:天空偏振模式图效应。大气偏振效应不仅可以应用于高分辨率定量遥感, 其偏振场模式图还可以作为偏振导航的信息源。大气偏振场模式图在不同时空与天气条件下对偏振传感器的导航精度具有重要影响, 天空偏振场图的精确获取与建模、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已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从大气偏振模式图的分布和偏振导传感器两方面介绍了仿生偏振导航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瑞利散射理论、米散射理论和基于矢量传输方程的偏振模式图光场分布理论, 总结了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其次分别介绍了日光和月光、陆地和海洋等不同时间、空间环境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偏振模式图分布测试结果, 对比分析了理论仿真与测试结果的异同,同时也介绍了基于云解算的偏振模式图精度测试误差分析。最后介绍了国内外偏振导航传感器装置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成果, 指出了偏振导航在组合导航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其中本课题组已研制的偏振光导航传感器室内精度达到0.1°, 验证了天空偏振光场模式图的客观有效性,为高分辨率偏振遥感技术提供了技术证明。

  • 地表偏振光反射信息-背景高反差比滤波特征效应与水-雪-植被遥感探测(偏振专栏)

  • 要:本文围绕高分辨率定量遥感地物偏振光效应,具体阐述其第四个规律:高信息-背景反差比滤波特征效应。在光学遥感中,水的强烈镜面反射性和角度选择性使探测器饱和或反射率过低而难以提取有效信息,雪的强反射性和表面敏感性使传感器难以直接探测,植被指数在不同反射强度下的敏感性对经典植被监测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提出挑战。偏振手段可大大提高水、雪和植被的遥感识别能力。本文从理论出发,通过实验证明偏振手段可有效提升水的信息-背景反差比、剥离70%以上的太阳耀光、为强反射特性下的积雪遥感提供必要方法,并最高降低78%的植被监测误差。本文首次推导证明了偏振探测高信息-背景反差比滤波特性机理,在理论指导和实验深化引导下解决了光学遥感中水、雪因探测器饱和而无法测量的问题,并破除了强反射条件下植被无法精细监测的瓶颈。

  • 偏振反射信息在植被遥感研究中的作用 (偏振遥感专刊)

  • 孙仲秋,赵云升,卢珊,吕云峰
  • 摘要:本研究基于菲涅尔反射公式,结合现有的偏振反射模型对单叶与植被多角度偏振测量结果与理论结合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偏振反射在前向散射方向可以通过菲涅尔反射公式进行解释,但是,在后向散射方向则需要考虑其它物理机理。此外,植被所产生的偏振信息既可以作为一种“噪声”来剔除,剔除后在可见光波段将误差从原来的30%降低到20%以内,又可以作为额外有效的信息源表征植被的结构特征:通过模型参数的大小判断冠层形态的平整程度。本研究可以作为植被偏振探测的系统化方法,并且给出植被固有的偏振反射效应规律,同时也将偏振光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有效性凸显出来。

  • (偏振专刊)植被冠层立体结构与叶片倾角的偏振光效应研究

  • 摘要:植被偏振特性研究对于植被监测与组分定量反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植被冠层的反射辐射具有偏振特性,这种特性与入射辐射和植被冠层结构相关。本文分析了偏振对光子-叶片-冠层之间细微相互作用及其变化的有效探测能力,并利用研究型扫描式偏振辐射仪(Research Scanning Polarimeter, RSP)数据系统对比分析了偏振对不同叶倾角分布的估测。本文的结论:(1)偏振观测能够对光线在冠层立体结构中的透射反射再出射过程给出精细刻画,若不用偏振手段对这一过程进行甄别并去除,则直接测算的植被散射系数会产生高达140%的误差;(2)利用偏振手段可以为高精度大倾角、多时相遥感观测提供可能,以此有望极大改变目前光学遥感小角度、垂直观测的较严格约束;(3)偏振辐射呈现出随波长的稳定特性(相关系数>0.96),使得利用偏振手段可以更好地研究冠层结构;(4)不同叶倾角分布对入射辐射存在不同的偏振反射,为利用多角度偏振信息进行遥感植被精细分类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详细描述冠层结构和植被偏振特性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冠层立体结构与叶倾角的研究,刻画了植被定量遥感的方向性信息与高精度实现,为高分辨率遥感定量化的有效信息挖掘提供了新手段。

  • 红外偏振效应和偏振遥感研究进展(偏振专栏)

  • 摘要:本文给出高分辨率定量遥感仪器偏振光效应之一的红外偏振效应,阐述其机理及仪器探测新进展。光的偏振信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光电子学和光学研究中是缺失的,利用偏振特征可以提取探测物和研究对象的额外信息,延伸了探测的维度和提高了灵敏度。主要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分析讨论红外偏振效应测量技术及红外遥感的若干进展,期望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偏振效应所带来的潜在应用。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介绍了红外椭圆偏振光谱技术及其在探测无机和有机薄膜体系光学性质的应用。再次,归纳了红外偏振光学仪器理论及相关进展,特别是在空间遥感上的应用潜力。

  • 基于仿生偏振特征感知与导航信息融合的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偏振专栏)

  • 摘要: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定量遥感偏振光效应,给出地球观测新方法之一:基于仿生偏振成像探测的空间态势感知方法。研制新原理体制光电探测系统与装置是太空态势感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偏振成像技术已经成为有效提升空间遥感信息应用能力的有力工具,模仿大自然中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构建新型空间态势感知系统的模型与样机。针对太空态势感知系统核心技术的迫切需求,模仿自然界的昆虫、鸟类及鱼类偏振视觉系统的信息感知与高精度导航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机制,通过模型仿真、构建样机及实验验证的手段探索基于仿生偏振视觉环境信息感知与位置姿态测量中的科学问题。构建了基于偏振成像目标特征与导航信息融合的仿生态势感知系统,建立了仿生信息感知与导航解算模型,提出基于生物偏振视觉的仿生信息感知与导航的信息融合与误差分析关键算法,设计实现一种空间环境特征感知及导航信息融合的态势感知系统原理样机,数据更新率高于25Hz,角度测量重复精度优于0.05 o。仿生偏振成像态势感知系统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探测目标的光强度、偏振度及偏振方位信息的偏振仿生信息融合方法可以揭示探测目标中更多细节特征信息,能够有效增强空间目标探测的效果。

  • 高分辨率定量遥感的偏振光效应与偏振遥感新领域综述(偏振专栏)

  • 摘要:李小文院士上世纪提出的光学遥感地表多尺度效应成为定量遥感的重要基石。随着本世纪航空航天高分辨率观测手段的逐步成熟,定量遥感在有效解决了光学地表多尺度效应后,更高分辨率的光学偏振效应在地表、大气、仪器三大要素方面逐步全面凸显出来,并直接决定或影响高分辨率观测系统的定量遥感效能实现和质量保障。例如,我国学者发现植被冠层极其微弱的多次散射反射偏振效应,如果不加扣除其模型误差达到136%;大气衰减本质是大气偏振效应,是遥感反演的最大误差源,误差达到5-30%,偏振手段扣除大气误差目前已可以降低一半以上的误差;观测仪器扣除多次散射透射偏振光后,可以实现5nm分辨率下0.1-0.3nm高光谱定标能力,并借助偏振强化光噪声分离出中心波长偏移和带宽退化的误差根源。借助偏振“强光弱化,弱光强化”,能够实现稳定度达10-8月球辐亮度基准观测,为遥感辐亮度定标不确定度由7%到1-2%跨越提供可能。

  • 基于GLONASS卫星SNR信号的雪深探测研究

  • 周威,刘立龙,黄良珂,黎峻宇,陈军,陈发德,邢尹,刘林波
  • System)数据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为了扩展GNSS-MR算法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基于GNSS-MR算法的雪深反演模型:首先通过多项式拟合分解GLONASS观测数据获取高精度的信噪比残差序列,然后利用Lomb-Scargle谱分析法对其进行频谱分析可解算雪深值。选取IGS中心的YEL2站2015年11月到2016年6月共243 技术反演积雪深度的精度同样能达到厘米级,RMSE仅3.3 cm,反演值与实测值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且相关性较强,其相关系数R2高达0.969;(2) 不同的积雪深度对信噪比的振幅频率与垂直反射距离具有直接影响;(3) 对同一卫星而言,信噪比的频谱振幅强度峰值与其对应的反演值存在线性相关;(4) 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多颗GLONASS卫星数据比单颗GLONASS卫星数据反演雪深的效果明显更优。基于反演的高时间分辨率产品,分析该地区雪深日变化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陆基CORS站的GLONASS-MR技术在用于实时、连续的雪深变化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和可行性。

  • Landsat 8地表温度产品生产及验证-以黑河流域为例

  • 孟翔晨,历 华,杜永明,曹彪,柳钦火,李彬
  • 摘要:地表温度是区域和全球尺度地表物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已有的地表温度产品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缺乏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产品。Landsat系列卫星提供了大量免费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 然而对应的高空间分辨率地表温度产品还未见到,为了获取长时间序列的高空间分辨率地表温度产品,本文针对Landsat 8 TIRS数据提出了一个物理单通道地表温度反演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ASTER全球地表发射率产品(ASTER GED)结合Landsat地表反射率产品计算Landsat影像的地表发射率,然后利用快速辐射传输模型RTTOV结合MERRA大气廓线数据对热红外影像进行大气校正,最后利用物理单通道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得到地表温度产品。利用黑河流域HiWATER试验2013至2015年18个站点的实测地表温度数据对本文方法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进行了验证,同时对验证站点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估算的地表温度整体精度均较高,能够获取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产品,可以服务于城市热岛效应、地表蒸散发估算等研究领域。

  •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及高光谱的森林乔木物种多样性遥感监测研究

  • 董文雪,曾源,赵玉金,赵旦,郑朝菊,衣海燕
  • 摘要:本文利用机载LiDAR和高光谱数据结合37个地面调查样本数据,基于结构差异与光谱变异理论,通过相关分析法分别筛选了3个最优林冠结构参数和6个最优光谱指数,在单木尺度上利用自适应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在神农架国家自然森林保护区开展森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监测,实现了森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的区域成图。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结合形态学冠层控制的分水岭算法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单木分割结果(R2=0.88,

  • 利用MERSI和MODIS卫星监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

  • 陈辉,厉青,王中挺,孙云,毛慧琴,程斌
  • 摘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中国PM2.5污染最重的区域之一,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大范围的PM2.5时空分布变化是一种先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暗象元算法利用FY-3B/MERSI与AQUA/MODIS对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进行了遥感AOT反演和验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气象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利用GWR模型反演了区域PM2.5浓度,并对遥感反演结果进行了交叉验证评估,综合对比分析了MERSI和MODIS的气溶胶及PM2.5遥感监测能力。最后,利用MERSI数据对2017年第一季度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的PM2.5月均浓度时空分布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结果表明:FY-3B/MERSI在气溶胶及PM2.5遥感监测能力方面略优于AQUA/MODIS,MERSI反演的1km分辨率AOT和PM2.5与地面站点实测结果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6和0.7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6和28?g/m3,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6和15?g/m3,能基本满足对京津冀及周边区域PM2.5的精细化监测需要。2017年第一季度京津冀及周边区域PM2.5月均浓度遥感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的PM2.5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形地貌关系密切,高值区整体上沿太行山脉成带成片;从时间变化来看,1-3月呈逐月下降的趋势,其中3月份PM2.5区域浓度较1月和2月有大幅下降。这说明FY3\MERSI遥感反演产品能为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效果评估提供有效参考,本研究对国产卫星在大气环境遥感业务中的大力发展应用有重要参考意义。

  • 基于PCA和布谷鸟算法优化SVM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 SVM)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通过波段比值法增强研究区遥感图像中的矿化蚀变信息,并获得比值图像;然后对比值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而提取训练样本;接着利用SVM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同时采用布谷鸟算法求取SVM的最优核参数及惩罚因子,构造最优SVM模型;最后,运用最优SVM模型完成矿化蚀变信息提取。选择青海省五龙沟地区为研究区,提取羟基及铁染蚀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光谱角法和SVM的方法、基于粒子群和SVM的方法及基于波段比值、PCA和粒子群优化SVM的方法等4种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获得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和已知矿点的吻合度最高,提取效果最好。

  • 基于D-InSAR技术的积雪深度反演研究

  • 刘洋,杨金明,李兰海,陈曦
  • 摘要:摘 要:积雪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雪深是大量农业、水文、气候和生态模型的重要变量。本研究选用欧空局Sentinel-1主动微波数据,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二轨法,根据积雪相位与雪深之间的转换关系,反演新疆天山中段的巴音布鲁克盆地典型区的积雪雪深分布。在本研究中,提出了基于InSAR二轨差分的雪深估计方法,反演得到2016年12月18日的空间分辨率为13.89 m的雪深分布。研究表明:(1)对Sentinel-1数据进行正确的预处理以后,可以应用SAR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二轨法反演区域雪深分布。但由于像对相干性和积雪状态的差异,积雪深度超过10 cm,可以获取较准确的雪深反演结果,R=0.65,反演误差的均方根误差RMSE=4.52 cm,平均相对误差为22.42%,反演雪深结果均比实测结果略偏低;而当雪深小于10 cm时,雪深反演值较实测值存在较大的误差,相对误差均高于34.52%,且反演雪深值均比实测值偏高。(2)雪深反演精度受高程及实际雪深的差异影响显著,另外雪深反演精度也受限于干涉像对相干性。结果表明,在获取区域积雪雪深,InSAR技术较光学及被动微波遥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面向灾后水体遥感信息提取的知识决策树构建及应用研究

  • 摘要:灾害发生以后,悬浮物质、波浪和水深等“同物异谱”会导致水体信息提取不完整,而阴影、沥青路面、浓密植被等“异物同谱”也会降低水体信息提取精度。针对此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特征知识引导的灾后水体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分析水体遥感图像特征(光谱特征、几何特征、纹理特征、空间关系特征),构建灾后水体信息提取知识决策树;其次,对遥感图像进行面向对象分割,获取对象基元,并计算特征参数;然后,在知识决策树的支持下提取灾后水体信息;最后,对水体信息提取结果进行后处理,以去除噪声和填充孔洞。选取“5·12汶川地震”遥感图像开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信息提取结果位置准确,边界清晰,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0.85和0.94,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复杂背景下的灾后水体信息。

  • 多特征约束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

  • 戴激光,杜阳,方鑫鑫,王杨,苗志鹏
  • 摘要:依据道路影像特征,论文提出了一种多特征约束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并开展了论文方法可行性论证。该方法包括:首先,输入道路宽度,针对道路几何特征,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段二次提取模型,利用线段长度和道路宽度确定候选道路种子点集;其次,输入道路结构信息,基于道路辐射特征对候选道路种子点进行整体匹配评价;再次,当候选道路种子无法符合辐射特征要求时,提出一种浅色机动车检测模型,以此将浅色机动车结果作为道路上下文特征,利用道路上下文特征对候选道路种子点进行分析;然后,构建道路拓扑分析模型,依据道路拓扑特征对候选道路种子点进行最终验证;最后,对提取道路种子点进行优化处理,并提出道路跟踪及拟合方法。通过不同复杂场景、不同分辨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下开展的不同方法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相对于其他方法,本方法自动化程度更高,运行效率高,适用于解决道路类型多样化、几何光谱噪声大的复杂场景道路提取问题。

  • 特征提取策略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性能影响的评估

  • 钱晓亮,李佳,程塨,姚西文,赵素娜,陈宜滨,姜利英
  • 摘要: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方法主要涉及两个环节:特征提取以及特征分类,分类器的设计已经相对成熟,当前工作的重点是特征提取策略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推动特征提取策略的研究,本文将特征提取策略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估。首先,本文回顾了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的发展历程;其次,依据特征提取策略的不同对现有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并从理论上将各类特征提取策略对场景分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定性评估;最后,在三个规模较大的数据集上对多种特征提取策略进行了实验对比,将不同特征提取策略对场景分类性能的影响和各数据集的复杂度进行了定量评估。

  • 基于高光谱激光雷达的植被生化组分垂直分布提取方法研究

  • 高帅,牛铮,孙刚,覃驭楚,李旺,田海峰
  • 摘要:对地高光谱激光雷达可以获得观测对象含有高光谱属性的全波形激光雷达,为探测植被生化特征的立体分布提供了新的遥感探测手段。本研究基于此仪器开展了室内试验,形成了植被生化组分垂直分布提取方法。首先,针对仪器的特点,提出了高光谱激光雷达全波形数据处理的方法;其次,以火炬花为例开展了室内扫描,并对获取的高光谱激光雷达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带有高光谱属性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最后基于植被指数与生化组分的关系,提取了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的生化组分垂直分布结果,研究表明在植被顶部生化组分含量较低,叶绿素a普遍低于0.5mg/g,胡萝卜素低于0.2 mg/g,而在中部叶片处,生化组分含量明显较高,与红色(顶部)和绿色叶片(中部)在植被垂直方向的分布一致,相关研究表明基于仪器开展植被生理生化参数垂直分布遥感反演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Radiometer,MODIS)数据进行印证。MWRI和AMSR-E比较结果为:第一,MWRI与AMSR-E逐日区域平均海冰密集度变化趋势一致,MWRI海冰密集度均高于AMSR-E,7-9月MWRI与AMSR-E逐日平均偏差月平均值分别为8.55%、7.67%、2.58%,逐日标准差月平均值分别为12.16%、12.08%、10.43%,二者差异逐月减小;第二,MWRI与AMSR-E月平均海冰密集度差呈现逐月递减趋势,7-9月MWRI与AMSR-E逐月平均偏差分别为7.37%、6.53%、1.51%,逐月标准差分别为4.61%、4.36%、3.64%,MWRI与AMSR-E差异逐月减小的原因是二者在密集度较低的边缘区域差异较大,而夏季随着边缘区域海冰的融化,二者差异逐渐减小; MWRI和AMSR-E海冰密集度与MODIS印证结果为:密集度小于95%情况下,MWRI与AMSR-E海冰密集度均比MODIS偏高,AMSR-E更接近MODIS,MWRI高估,误差较大;密集度大于等于95%情况下,MWRI与AMSR-E海冰密集度均比MODIS偏低,AMSR-E偏低更多,MWRI结果更好。

  • FY3C微波成像仪海面温度产品算法及精度检验

  • 张淼,王素娟,覃丹宇,邱红,唐世浩
  • 摘要:FY3C微波成像仪(MWRI)海面温度(SST)产品采用统计算法,将全球在空间上分为4个纬度带,时间上分为12个月,并分升轨和降轨,分别建立浮标海温观测结果和MWRI亮温之间的统计关系,实现对SST的反演。将|反演海温-30年月平均海温|≥2.5K的像元标识为51,发现这些像元基本分布在陆地边缘地区及大风速地区,剔除这些像元后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与全球浮标资料相比,FY3C SST日产品升轨精度为0.00±1.03K,降轨精度为-0.09±1.08K。微波辐射计的性能及其定位定标精度、上游卫星产品(降水检测和海冰检测)的精度、陆地的干扰及高风速对微波信号的影响均会造成SST反演的误差,如何改进算法中风速大于12m/s时的反演精度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 WorldView影像双介质摄影测量的浅海地形测绘试验

  • 曹斌,朱述龙,邱振戈,曹彬才
  • 摘要:主要研究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方法进行浅海地形测绘的可行性,同时解决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精定位算法(即折射改正算法)适用性差的问题。首先依据通用的双介质物像几何关系,提出了一种普适的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折射改正算法;然后以海南省三沙市甘泉岛、珊瑚岛周围浅海区域为试验场,利用两个地区的WorldView-2立体影像,运用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方法进行了浅海地形测绘试验。实验成功提取到了两个地区浅海海底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其中,甘泉岛地区的浅海DEM精度达到2.08米(剔除其中的高程异常点后的结果)。研究表明:提出的折射改正算法,无论“空中同名光线延长线是否相交”都是适用的,且能改善浅海地形测绘精度。在水体清澈、无海浪情况下,利用相应的WorldView-2立体影像和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方法进行浅海地形测绘是可行的。

  • 基于多回波点云数据解算单株木叶面积指数

  • 黄星旻,孙圆,刘方舟,刘慧倩
  • 摘要:以行道树无患子为研究目标,采用地面激光扫描(TLS)技术提取单木分回波点云数据。获取全波形数据、单目标数据、首次回波数据、其余次回波数据,建立基于多回波点云的算法,利用消光系数法提取不同投影分辨率0.01米、0.02米和0.03米的的单株树叶面积指数(LAI)。利用二维影像数据数字半球影像(DHP)和LAI2200提取对应单株树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其精度。结果表明:点云投影的分辨率与激光回波都对LAI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分辨率为0.02和0.03的估算结果与LAI2200所得结果相近,且差异不显著;单目标回波数据用于LAI的解算,可以同LAI2200的二维影像数据结果进行相互验证。使用单目标回波数据,0.02米投影分辨率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单株LAI的精度,其与LAI2200测定的数据进行截距为0的线性回归,斜率达到0.827。本研究所做多回波地面激光数据计算叶面积指数的算法拓展了地面激光扫描的应用领域,为立木生长量信息准确提取和树木精确建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 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计划进展

  • 摘要: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系统是为实现国际地球观测组织总体战略目标而设立的亚洲-大洋洲地区地球观测区域合作计划,旨在面向亚大区域国家对地球空间信息与技术的需求,加强地球观测综合能力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应用的水平,以保障亚大区域地球观测空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由国际地球观测组织亚大区域成员国共同提出,并对亚大地区的所有国家和参与组织开放。通过国际地球观测组织亚大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在区域、国家和全球上建立有效的合作框架,积极协调区域内的地球观测基础设施共享与技术合作,促进亚大区域国家在社会经济关键领域的应用,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挑战。

  •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进展与展望

  • 牛铮,李加洪,高志海,宫阿都,张松梅,张景,刘爽,欧阳晓莹,张瑞
  • 摘要:介绍《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工作的背景、内容和最新动态,以及年报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流程。分析年报选题,概述年报围绕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植被生长状态、作物产量、水域面积、建设用地分布、湿地保护等领域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总结年报迄今产生的影响,并对年报选题规划、国产遥感数据应用、成果共享与宣传等方面的后续工作进行展望。

  • 胡天宇,王宁宁,赵晓倩,米湘成,郭庆华,马克平
  •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已经积极投入到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中。为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规律,全球性、区域性及国家性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陆续建立。地球观测组织–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GEO BON)作为全球性网络,其目的是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核心指标(Essential Biodiversity Variables,EBV),推动监测指标的标准化和全球化,为数据共享和大尺度生物多样性变化评估奠定基础。在区域尺度上,欧盟成立了EU BON,亚太地区成立了AP-BON。在国家尺度上,瑞士、英国、日本等均建立了监测网络。中国科学院在“十二五”期间成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Sino BON),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开展长期的监测与研究。生物多样性监测依赖于传统调查方法与先进技术结合,如红外相机、基因技术、无人机技术等。遥感能够提供大范围、全覆盖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是未来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GEO BON成立了“生态系统结构”组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基于遥感数据的EBV。Sino BON也引入了无人机近地面遥感技术探讨更大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未来随着我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完善,Sino BON的地面观测将更好地与卫星数据结合,实现生物多样性天地一体化监测,服务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评估。

  • “一带一路”陆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AOGEOSS专刊

  • 吴俊君,柳钦火,牛铮,仲波,郝鹏宇,高志海,徐新良,王靓,俞乐,葛岳静,刘素红,刘慧,包安明
  • 摘要:“一带一路”空间范围广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要素异动频繁。秉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合作共赢理念,全面协调“一带一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亟需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快速获取宏观、动态的区域多要素地表信息,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根据“一带一路”所穿越主要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以及与中国交流合作的密切程度等,本文选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监测区,主要利用2014年国内外多源、多时空尺度卫星遥感数据,利用多源协同定量遥感产品生产原型系统(MuSyQ)进行标准化处理和模型运算,形成土地覆盖、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农田复种指数、森林地上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城市不透水层和绿地等遥感专题产品,就陆域7大分区、6个经济走廊及26个重要节点城市的生态环境基本特征、土地利用程度、约束性因素等,开展遥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陆域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区域差异大。森林、草地、农田总面积为3673.52万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69.11%。2014年森林地上生物量达1495.03亿t,草地NPP总量达7.77亿t,粮食主产区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的总产量分别为16269万t、48908万t、36023万t和1699万t,四种大宗粮食作物人均产量的区域差别较大。“一带一路”陆域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平均值为0.34,但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地区差异极大,与人口聚集及农业大面积开发紧密相关。对6大经济走廊的生态约束性因素分析表明,不同经济走廊及每个走廊的不同分段其主要生态约束性因素不尽相同,约束性因素主要有严寒、荒漠、干旱、高海拔、大坡度、极端天气、洪涝灾害、物种/生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等。通过遥感监测城市建成区内结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监测区域26个节点城市建成区内部不透水层的面积平均占比61.09%,绿地面积占比28.57%。通过分析城市夜间灯光指数及其多年变化,结果表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成区灯光指数整体较高,年以较缓的速率呈上升趋势,而城市周边灯光指数以较高的年增长率持续上升,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通过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可快速获取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信息和要素动态变化,发现其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点和规律,可为科学认知区域生态环境本底状况提供数据基础,为科学评价“一带一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提供科技支撑。在“一带一路”规划和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生态保护问题,加强科学论证,充分评估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遥感数据空间尺度分级模型与基本比例尺关系研究(AOGEOSS专刊)

  • 黄祥志,王栋,赵亚萌,臧文乾
  • 摘要: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应用是遥感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的遥感数据空间尺度分级模型是多源数据集成与综合应用的基础。虽然已有多种空间尺度分级模型,但很多主流模型并非出于分尺度综合应用目的,缺乏客观的比较和评价。国家基本比例尺系统作为经过论证、我国应用面最广泛、接受度最高的一种尺度分级系统,是以应用为导向的遥感数据空间尺度分级模型的最优参照系。本文从不同视觉精度下国家基本比例尺对图像空间分辨率的需求出发,比较各空间尺度分级模型的层级分辨率与需求分辨率的匹配情况,包括OGC Map、百度地图、天地图等软件平台采用的层级格网系统,以及“五层十五级”遥感数据组织模型。通过对数据信息冗余度的分析,对各个模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高视觉精度应用需求下,“五层十五级”模型与基本比例尺精度要求具有明显的匹配优势,其次为OGC GoogleMapsCompatible模型和天地图模型,其余模型平均数据冗余倍数在2倍左右;在低视觉精度应用需求下,“五层十五级”模型平均数据冗余度仍为最低,其次为Google Map模型,其余模型平均数据冗余倍数都在2倍以上。

  • 基于可见光波段灰度熵和热红外亮温差的沙尘遥感判识

  • 李彬,卢士庆,孙小龙,高健,孟翔晨,赵悦晨,吕迪波
  • 摘要:沙尘作为对流层气溶胶的主要成分,对气候系统有许多影响;同时,作为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沙尘天气一般在春季爆发,对我国北方大部分区域的生产和生活有较大影响。沙尘爆发一般具有较大的影响范围,地基观测站点少且分散,给监测、预报和研究沙尘暴带来很大困难,而卫星遥感监测范围广、波段多的优势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以往针对沙尘遥感监测人们开展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一些云和沙尘混合的复杂状况,传统方法识别效果较差,几乎不能有效识别出沙尘。因此,本文采用葵花8号卫星数据,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可将光波段的灰度熵的识别方法,并结合了分裂窗亮温差,进行综合判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一些复杂条件下的沙尘进行有效判识。

  • 摘要: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不均匀地表沉降日趋严重,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合成孔径雷达时序差分干涉(Time Series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TS-DInSAR)作为一种高效的广域形变测量手段,在地面沉降调查监测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如何针对高现势性的影像数据高精准提取大范围区域地表形变是当前深化的热点。本文侧重欧空局发布的Sentinel-1A新型数据源,针对TOPS(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Model)数据进行频移滤波迭代配准,并针对Sentinel-1A数据特征集成优化了基于点目标时序分析的大区域地表形变监测方法,以2015至2016年期间的29景影像为实验数据开展了京津地区沉降监测研究,提取了北京东、廊坊及天津西等地区的沉降结果,并结合区域内典型区域人口密度、产业分布、地表覆盖和线路剖面等信息深入分析了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Sentinel-1A时序干涉结果在大范围地表沉降调查监测上具有可靠的应用精度。

  • 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的SVM遥感影像分类

  • 李楠,朱秀芳,潘耀忠,詹培
  • 摘要:SVM分类器的参数设定对分类精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针对现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参数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改进SVM参数的遥感分类方法(ABC-SVM)。该方法模仿蜜蜂采蜜的行为,以训练样本的交叉验证精度代表蜜源的丰富程度,通过蜂群的分工协作搜索出最优蜜源(即SVM分类器最优参数)最终利用参数优化后的SVM分类器实现遥感影像的分类。本文先后比较了三种人工智能算法(包括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的SVM(ABC-SVM)、遗传算法(Genetic PSO)优化的SVM(PSO-SVM))优化的SVM算法在UCI标准数据集上的分类精度和效率,以及三种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的SVM算法与未经优化参数的SVM算法在遥感影像上分类的差异。结果显示:(1)在利用UCI数据集测试三种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的SVM算法的结果中,ABC-SVM显示出更高的分类精度、更高的适应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2)在利用遥感影像验证4种分类算法精度的结果中,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后的SVM比未经参数优化的SVM算法的分类精度更高;其中,ABC-SVM分类精度最高,分别比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的结果高1.67%、1.50%。

  • 基于遥感影像的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的特征提取与识别

  • 于佩鑫,周询,刘素红,王西凯
  • 摘要: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而长期的开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坡耕地表面出现大量的侵蚀沟。侵蚀沟的识别是土壤侵蚀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遥感技术在侵蚀沟的识别中应用广泛,但自动化程度不高。针对特定地物影像的识别,如何选取最能够有效描述该地物的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首先构建了耕地和侵蚀沟遥感影像的训练样本集,基于样本集分别提取了由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组成的浅层特征、SIFT特征经编码后得到的中层特征,以及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深层特征;再基于不同层次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分类器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识别出含有侵蚀沟的遥感影像,形成了一套针对侵蚀沟的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为东北黑土区的耕地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中层特征的识别精度最高,为98.5%,但该特征需要人工设计,自动化程度有限;而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可自动提取深层特征,其识别精度达到了95.5%,同时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满足侵蚀沟影像的识别的需求。

  • 决策树结合混合像元分解的中国竹林遥感信息提取

  • 崔璐,杜华强,周国模,李雪建,毛方杰,徐小军,范渭亮,李阳光,朱迪恩,刘腾艳,邢璐琪
  • 摘要:竹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殊而重要的森林资源,现有方法难以实现全国范围竹林时空分布信息快速准确提取。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2003、2008、2014年MODIS NDVI、反射率产品数据和省域Landsat分类数据,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结合混合像元分解的全国竹林信息提取方法,即首先通过最大似然法获取中国林地分布信息,然后,在林地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决策树模型提取中国竹林分布信息;最后,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混合像元分解得到中国竹林丰度图,并计算竹林面积。研究结果表明:(1)最大似然法提取的三个时期中国林地信息的生产者与用户精度均在90%以上,Kappa系数均值为0.93,为竹林信息提取奠定了基础;(2)C5.0算法构建的决策树模型能够很好的提取中国竹林时空分布信息,三个时期竹林分类精度均在80%左右。(3)在混合像元分解的基础上,统计得到的全国各省竹林估算面积与清查面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分别为0.98、0.97和0.95,RMSE范围为3.92~9.58万ha,说明估算得到全国竹林面积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本研究所提出基于MODIS遥感数据运用C5.0算法决策树结合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实现了全国竹林时空分布信息的准确提取,为全国竹林资源信息动态监测及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撑。

  • 结合相似块匹配及线性最小均方误差滤波器的全极化雷达影像去噪方法

  • 马晓双,吴鹏海,刘诗雨,姚梦园
  • PolSAR)影像相干斑噪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似块匹配和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原理的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原始影像上实现相似块组的匹配,进而利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滤波器对影像块组进行滤波得到初始去噪结果;之后,同时利用原始影像和初始去噪影像的信息进行相似块组的重新匹配,并再次利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原理对重匹配影像块进行去噪,得到影像最终的去噪结果。利用模拟的PolSAR影像和高分3号卫星PolSAR影像进行了算法效果的验证。结果表明:去噪算法在显著抑制影像噪声水平的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影像的边缘和极化特性等细节信息。

  • 黄志华,阎跃观,张浩,张兵
  • 摘要:高光谱遥感可以得到地物连续光谱信息,实现地物精细分类、目标高精度探测以及地物生化参量的定量化应用。传统的高光谱遥感器由于固定辐射动态范围,存在大量无效且冗余数据,给卫星载荷造成了巨大的存储压力。智能高光谱卫星关键技术之一在于利用前视相机预判辐射动态变化范围的方式辅助主相机成像模式调整,本文在智能遥感卫星系统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前视相机倾斜角设计、波段设置和辐射动态范围预测研究。研究表明:前视相机倾斜角需要综合考虑星上响应时间、单次成像距离和空间分辨率;考虑到云检测、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水汽含量反演等指标的实现,前视相机需要设置0.49、0.66、0.87、0.94、2.1μm等5个波段;0.4-1.0μm波段范围最大最小值辐亮度可以由有限波段进行预测。本文基于ENVI光谱库76条光谱数据,通过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模拟各类地物(植被、矿物、人造地物、土壤)在不同观测条件下的表观辐亮度,建立了在0.4-1.0μm波段范围内各类地物辐射动态最大值和最小值模拟模型,利用光谱库中其他光谱数据验证了各类地物辐射动态最大值和最小值模拟模型,各类地物最大值和最小值预测模型验证的拟合优度(R2)分别大于98%和75%,模型验证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和25%;同时利用hyperion影像,验证了植被类预测模型,最大值模拟模型验证相对偏差在5%内,最小值模拟模型验证相对偏差在10%内。以上研究为智能高光谱卫星主相机的辐射动态范围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 基于红外卫星云图和相关向量机的有眼热带气旋客观定强模型

  • 戴李杰,张长江,薛利成,马雷鸣,鲁小琴
  • 摘要: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 TC)是全球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TC强度和路径的准确预报,对于减轻其带来的灾害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静止红外卫星云图和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 PDE)法对有眼TC的眼壁进行分割,提取眼壁的亮温梯度信息,计算眼壁亮温梯度的最大值及梯度数据不同概率时的均值,从而构造与TC强度密切相关的特征因子,利用RVM构建单特征因子、多特征因子与近地面最大中心风速的客观定强模型,研究不同特征维度对TC客观定强误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特征因子的模型定强中,95%概率眼壁亮温梯度均值的定强误差最小,相比利用单特征因子所构建的定强模型,多特征因子的模型定强误差更小,即多特征因子中包含更多与TC强度相关的特征信息。在多特征因子的模型定强中,二特征因子优于三特征因子模型,说明应当合理选择特征因子维数,并非越多越好。本文所用RVM模型具有良好的高维非线性处理能力,能对TC强度进行有效估计。

  • 中国DMSP-OLS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饱和校正研究

  • 摘要:利用夜间灯光数据进行长时期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时,需要对数据饱和校正,从而得到可信可靠的研究结果。针对不变区域法在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饱和校正时假设不变区域数据不随时间变化以及未区分数据饱和部分和未饱和部分的不足,本文提出首先对数据年际校正,再以NDVI数据为辅助进行饱和校正的方法。年际校正时准确定义了基准区域和基准年份,饱和校正过程中分别对不同城市聚类分区构建校正模型。研究发现,夜间灯光数据包括未饱和部分和饱和部分,饱和阈值为30;两部分数据亮度值与相应无饱和数据亮度值的函数关系不同,未饱和部分符合线性模型,饱和部分符合指数模型;区分不同城市聚类分区进行饱和校正十分必要,尤其是大范围区域数据饱和校正;以NDVI足迹数据为辅助,运用指数模型对饱和部分数据校正后,数据值域增大,空间异质性增强,与区域GDP拟合程度改善,很好地消除了由于卫星传感器设置特性产生的饱和效应,得到更好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的长时间序列饱和校正夜间灯光数据。文中得到的年际校正和饱和校正模型可以不做参数调整而直接运用,校正方法适用性较强。

  • 基于WOFOST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的土壤速效养分反演新方法

  • 蒙继华,程志强,王一明
  • 摘要:土壤速效养分是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合理控制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以及环境保护都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变量施肥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控制在最佳状态,这也对土壤养分的获取精度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主流土壤速效养分反演方法在反演精度、稳定性、成本控制和可推广性依然存在一定不足,甚至会影响反演结果对变量施肥的指导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土壤速效养分获取方法进行改进或者提出新的方法,使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制图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本文针对传统土壤速效养分反演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作物模型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相结合实现耕层土壤速效养分反演的新思路,该思路以养分缺失引起的作物长势参数的变化为切入点,在数据同化算法设计和养分模块优化改造的基础上,利用作物长势参数遥感估算结果与模型模拟结果的差异设计了养分反演算法,实现对土壤速效养分的有效反演。最后,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对反演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土壤中的速效养分进行实时、高精度的稳定反演,主要的速效养分类型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R2分别达到了0.68、0.74和0.52,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45%、6.17%和9.97%。

  • 海表面温度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验证误差影响分析

  • 蒋锦刚,徐曜,聂晨晖,潘骁骏,周斌
  • 摘要:海洋环境遥感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及海洋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洋水体特别是近海二类水体复杂的光学特征以及高动态变化的特点,使得遥感产品的精度评估及表达成为海洋遥感研究的难点之一,也给基于遥感数据的海洋地球物理和环境生态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海洋要素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的变化特性,本文选择海洋要素中最为突出的海表面温度(SST)要素作为主要分析参数,设计时空变异参数的计算指标,分析时空变异对验证误差影响的关系,文中从理论和试验的数据精度验证中,证明了时空变异是造成误差的直接原因之一,强烈的时空属性变异,在验证过程中会引入很大的验证误差,处于不同变异等级区划的数据,其验证结果相对误差可达13.08%,变异越剧烈的区域,精度验证效果越差,验证误差就越大,这些误差并非完全是遥感产品的误差,验证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真实的反映遥感产品的误差特征。并从上述结论中建议:对于SST等海洋遥感产品验证时,需要考虑时空变异对验证误差的影响和贡献,合理选择验证试验区域、代表性的评价数据集和科学的评价方法。

  • 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天然草地生物量估算

  • 摘要:地上草地生物量是衡量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是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和载畜平衡监测的重要依据。为了快速、准确、有效地估算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掌握其变化规律,本文以天山北坡天然牧场为研究区,分析其地上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根据研究区阴坡与阳坡不同的草地类型和植被种类,利用多旋翼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含近红外波段),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在进行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生物量和多种植被指数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考虑地形因子(阴阳坡)之后,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各植被指数的相关性系数显著提高,不同坡向,同一植被指数拟合精度差异较大,同一坡向,各个植被指数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综合而言,其中比值植被指数(RVI)与阴阳坡草地生物量拟合效果最好,模型精度均达到75%以上。利用植被指数建立的生物量估算方法结果与实际相符,可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检测和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方法和依据。

  • 基于近红外偏振辐射卫星数据的海洋耀光动态检测方法

  • 陈震霆,孙晓兵,汪俊锋,李树,黄红莲,陈卫,乔延利
  • 摘要:海气辐射传输对全球气候及其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阳光入射海表在特定区域形成海洋耀光,并呈强反射和偏振特性。在卫星海洋遥感中,海洋耀光对遥感成像质量有较大影响,尤其对海洋上空云、气溶胶及海色等研究干扰较大,因此剔除海洋耀光是卫星遥感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PARASOL卫星的POLDER载荷数据为研究对象,获取载荷成像时刻太阳照明及观测几何条件、海表风速及风向等参数,采用海气辐射传输相关理论,联合耀光角和多角度近红外偏振辐射信息(865nm),构建基于近红外偏振辐射特性规律表现的海洋耀光动态检测模型,获取耀光角临界值实现耀光动态检测。以印度洋某海区为研究对象,获取实测耀光区近红外通道的表观反射率和表观偏振反射率,利用耀光动态检测模型将耀光角判别临界值动态调整为34°。相比MODIS经验临界值(40°),标记耀光像元相对减少了30%。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通过动态调整临界值准确识别海表耀光,为云检测及云物理特性反演提供可靠的源数据,还能为我国正在研制的高分五号卫星多角度偏振载荷在轨定标及气溶胶反演提供支持。

  • 显著性权重RX高光谱异常点检测

  • 刘嘉诚,王爽,刘伟华,胡炳樑
  • 摘要:高光谱图像异常点检测中,传统RX异常点检测算法忽略了空间相关性,背景估计不准确。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局部邻域光谱显著性分析的加权RX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图像显著性分析的方法,对基于概率密度为权重的图像背景建模进行改进,建立光谱显著性权重图,重新定义RX算法中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并给不同的目标赋予不同的权值,达到优化背景估计的目的。利用合成高光谱数据和真实高光谱数据进行异常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组数据,本文算法检测到的异常点数比传统算法多,虚警率较低,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率。

  • 天绘一号卫星覆盖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

  • 林竹翀,柳 丽,王翔,王丹丹,邓翔洲,李松彬
  • 摘要:天绘一号卫星为测绘卫星,测绘卫星标称轨道是卫星进行长期轨道维持的目标,对卫星的地面覆盖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分析和提高卫星对地面目标的覆盖性能,根据天绘一号卫星轨道设计和维持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条带-纬度覆盖图的分析和优化方法。推导了推扫式成像卫星覆盖经度跨度计算公式,构建了基于条带-纬度覆盖图的分析方法,通过将多颗卫星的条带-纬度覆盖图叠加得到不同区域的覆盖次数,根据每次重访时的卫星星下点条带号计算对地面目标的重访时间间隔。提出了通过调整当前条带号和降交点地方时减小对目标区域的重访间隔的优化方法。通过与网格点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余弦调相散射波干扰对SAR双通道对消干扰抑制的影响

  • 张云鹏,毕大平,周阳,张博,房明星
  • 摘要:作为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的一种高效便捷的抗干扰方法,SAR多通道对消技术可有效抑制包括散射波干扰在内的多种干扰类型,因此,提出采用方位向余弦调相散射波干扰方法来对抗 SAR双通道对消的干扰抑制能力。该方法通过对传统散射波干扰慢时间域进行余弦调相,不仅实现了干扰信号的方位向扩展,更使得干扰信号到达各通道之间的相位关系发生严重改变。这种相位差变化会影响干扰对消过程中的自动相位搜索环节,扰乱对消时所需补偿相位的估计结果,进而严重破坏对消后的真实场景成像。 以SAR双通道对消系统为例分析了该干扰方法的影响效果,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余弦调相散射波干扰可使得补偿相位的估计结果在慢时间上近似正弦分布;在双通道对消成像中,该干扰使得真实场景在方位向上被重复搬移,造成严重的影像重叠,同时在方位向上伴随着密集的明暗条纹;干扰效果可通过设定余弦调制频率、调制指数等参数进行控制。

  • 双频共面合成孔径雷达海面风场反演方法

  • 摘要:根据L/C双频共面SAR能够获取同一海域双波段电磁波后向散射系数,得到更多海洋目标特征信息的电磁散射特点,结合地球物理模型函数研究了一种新的SAR海面风场反演方法。利用L/C双频共面SAR的L和C两个波段的地球物理模型函数和后向散射系数等信息,通过地球物理模型函数联立以及构建和求解最小代价函数,直接从SAR数据本身获取海面风场信息,并借助辅助数据去除了风向的180°模糊,从而实现海面风场反演。仿真分析和海上机载同步飞行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接利用SAR数据本身获取精度较高的海面风速、风向;绝对辐射定标精度是决定海面风场反演精度的关键因素,海面风场反演误差随定标精度提高而减小;随着海面风速的增大,风速反演误差逐渐增大。论文提出的双频共面SAR海面风场反演方法解决了传统单波段单极化SAR海面风场反演存在的固有问题,机载同步飞行试验的海面风速和风向反演结果与调查船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3m/s和19.39°,可为星载SAR海面风场反演业务化和载荷研制提供支持。

  • 高分四号静止卫星辐射性能模拟与信噪比分析—以香港近海岸水体为例

  • 朱小波,田庆久,徐凯健,吕春光,王玲
  • 摘要:随着高分四号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与初步应用,其兼顾高空间与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在同类型卫星中独具特色,我国对地静止卫星影像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对高分四号卫星在轨探测能力进行评估,掌握日内可用影像数据时段以合理安排成像时间提高卫星使用效率与延长寿命,有必要对以暗像元(如水体)为代表的典型地物进行辐射能模拟与信噪比研究。本文基于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将香港沿岸水体作为暗目标,对高分四号静止卫星多光谱遥感全色谱段以及蓝、绿、红、近红外四个多光谱谱段进行标准大气条件下入瞳处辐亮度的模拟,并利用在轨影像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去除大气背景辐射干扰计算有效信噪比,并分别选取一年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典型日的模拟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探讨一天连续观测中卫星能够获取高质量水体影像的有效时段,尤其是对晨昏时段临界微弱信号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至、冬至日内表观辐亮度峰值依次为:59.26、56.20 W/(m2·sr·μm),均出现在蓝光谱段,夏至、冬至最高地表有效辐亮度分别为:17.52、12.13 W/(m2·sr·μm),出现在蓝光谱段,但差距有所缩小。这是由于入瞳处辐射主要受到大气背景辐射的影响,以夏至正午为例,各谱段受背景辐射影响程度达到49.7%~75.5%。为规避背景辐射噪声,提出适用于陆表观测的有效辐射百分比的概念,推导出传统信噪比、有效信噪比以及有效辐射百分比之间的转换关系式,揭示了背景辐射对成像信噪比干扰的定量形式,提出有效信噪比计算方法,并以此为依据,以香港海岸带水体为目标,建立了相应有效信噪比对应时刻表。经计算香港海岸带水体一年中卫星全天有效信噪比均低于50 dB,夏至、冬至最高地表有效信噪比分别为:41.0、38.2 dB,其中蓝光谱段模拟效果最差,近红外、全色谱段结果较好。为保障影像质量,以香港海岸带水体有效信噪比35 dB为阈值确定影像获取时段,分别为夏至日北京时间7:49~17:01,冬至日北京时间9:28~15:07时刻。

  • 空间碎片探测卫星成像CCD的在轨辐射效应分析

  • 摘要:电荷耦合器件(CCD)是卫星应用的主流成像器件,其受空间辐射环境影响易产生辐射效应,导致卫星成像性能退化,因此CCD的在轨辐射效应分析对卫星在轨风险评估、在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空间碎片探测试验卫星成像CCD在轨出现的辐射效应,通过在轨图像数据计算,对辐射作用于CCD导致的瞬时效应、热像素、电离总剂量效应和位移损伤进行了估算。分析认为瞬时效应主要源于南大西洋异常区内高能质子入射器件导致的瞬间电离作用;热像素源于质子辐射导致的单个像素位移损伤,且数量随着在轨时间的累积不断增加,与瞬时效应无明显的相关性;在轨初期累积的电离总剂量效应和位移损伤并不突出;热像素是影响探测器光电探测性能的主要问题,在较低粒子注量时就比较显著。上述工作为卫星在轨风险评估与运行管理收集了数据依据,并初步形成了针对在轨运行光电探测载荷辐射效应分析方法,可为天基目标探测卫星成像器件的在轨辐射效应分析、抗辐射设计提供参考。

  • 激光测高数据辅助卫星成像几何模型精化处理

  • 曹宁,周平,王霞,唐新明,李国元
  • 摘要:资源三号02星作为资源三号系列的第二颗卫星,于2016年5月30号成功发射,其主要服务于我国空间基础建设等重大工程,其搭载了我国首个对地观测的试验性激光测高载荷。高程精度作为立体测图的重要指标,困难程度远大于平面。在借鉴目前较成熟的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激光测高数据精度的大幅提升以及资源三号02星激光测高数据的特点,本文首次提出了激光测高数据辅助卫星立体影像进行成像几何模型精化处理的通用理论。首先,利用传统的区域网平差理论对所处理影像进行高精度连接点匹配处理,并对其进行无约束的自由网平差处理,获得高精度相对精度及不差于原始成像几何模型的绝对精度;其次,根据激光测高数据三维坐标和精化后参考影像成像几何模型获取激光数据参考影像坐标;而后将参考影像坐标通过几何模型映射获取目标影像上待匹配目标影像坐标,通过连接点匹配算法,对待匹配目标影像坐标进行精化获取高精度像方同名点;最后,以同名点作为高程控制进行区域网平差计算,对影像成像几何模型进一步处理,获取高精度补偿参数。通过湖北、青海两测区的试验,以激光测高数据辅助卫星影像几何模型精化精度可分别达到1.97m、3.23m,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卫星立体数据测图精度。

  • 余洁,刘利敏,李小娟,朱琳,谢东海,陈蜜
  • 摘要:根据干涉图信号和噪声时频分布差异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InSAR干涉相位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可有效降低模态混叠的EEMD算法,对干涉图的实部及虚部分别进行二维经验模态分解,获得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模态分量;再根据信号和噪声分量的时间尺度分布特性的差异,采用适用于非线性信号分析的KECA算法对噪声识别、分离,最后利用去除噪声后的模态分量重构干涉图。分别利用模拟数据及真实InSAR差分干涉相位进行滤波试验,对比本文EEMD-KECA滤波方法、Goldstein滤波、圆周期-中值滤波、EMD分解、EMD-PCA方法的滤波效果,采用相干斑指数、均方差指数、边缘保持指数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与经典InSAR干涉图滤波方法相比,本文联合EEMD-KECA算法的滤波方法能有效滤除干涉图噪声,且在条纹边缘等细节信息的保持上也具有较大优势。

  • 太原市黑臭水体遥感识别与地面验证研究

  • 李佳琦,李家国,朱利,申茜,戴华阳,朱云芳
  • 摘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城市水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构建黑臭水体遥感识别模型,解决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过程中黑臭水体的识别问题,实现城市黑臭水体空间分布快速定位与排查。通过分析黑臭水体形成机理和试验数据,从光谱特征上构建反映水体清洁程度的光谱指数(WCI),从图像特征上构建水体颜色、次生环境、河道淤塞、岸边带垃圾堆放等解译标志,综合光谱指数和解译标志共同进行黑臭水体遥感识别。利用该方法对太原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空间分布进行排查识别,共得到疑似黑臭河段14条,长度为52.530K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