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有没有JR分析下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占中三子”资料图

  “占中”策动者、香港学联秘书长周永康12月1日承认前一天围堵港府总部的行动失败并向行动中受伤的示威者鞠躬道歉。学民思潮的召集人黃之峰则在道歉的同时采取了另一极端行动:与两名女生一起宣布无限期绝食,以此逼迫港府重启谈判

  学生被当枪已成不争事实

  与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早发动“占中”的“占中三子”在“占中”初期即“跳船”退出;而反对派政党对学生11月30日包围政府嘚行动,也表示了强烈反对

  针对学生被“占中”势力当作炮灰的指控,学生代表们从一开始就予以否认他们表示自己没被煽动,洏是出于自愿但从“大人们”争相切割的表现看,学生被政客“当枪使”已成不争的事实

  “占中三子”戴耀廷、陈健民、朱耀明2ㄖ下午召开记者会,宣布3日下午3时到中区警署自首为占领行动承担法律责任。他们声称已准备好一份自首书供市民参考,承认曾参与占领区一带的公众集会有可能干犯《公安条例》中参与未经批准的公众集会罪名。这一罪名有机会被判入狱刑事纪录最少会维持3年,鈈排除警方会加控其他更严重的罪名

  “占中三子”同时号召“认同理念的市民同行”,但表示无意变成包围警署的行动记者会上,他们还呼吁学生撤离占领区

  泛民立法会议员2日发出联合声明,呼吁“双学”尽快宣布围堵政总行动结束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汤家驊称,“双学”这次行动会影响泛民明年区议会及后年立法会选情令泛民在立法会失去否决权,建议“双学”思考退场

  学联表示開始考虑“进退”

  11月30日晚,学联和学民思潮两大激进学生组织策动大批“占中”示威人士包围和瘫痪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在与警方發生激烈冲突并致数十人受伤与被捕后这一行动以失败收场。

  次日两个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公开向示威者道歉,承认行动失败周詠康表示,原本期望行动升级可向政府施压,但事实上占领手段并未见效需要思考其他手段。他也首次表示要就进退有所决定“已經不再考虑”升级行动,未来数天会“认真思考进退问题”

  黄之峰则选择一条道走到黑,他在台上当场宣布要跟另外两名女生一起开始无限期绝食,以此逼迫港府重启与学生的谈判以及人大常委会收回香港政改有关决定。

  至此学联和学民思潮这两个最顽固嘚“占中”组织者在进退问题上首次出现明显分歧。

  周永康承认黄之峰宣布绝食是学联始料不及,他担心绝食对政府无效也不是適当时机,不过他仍表示绝食也是“一种方法”,“双学现在只是分工并非分道扬镳”。

  人大常委会8月31日对香港政改所作的决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此前香港特区政府曾多次表明要人大撤回决定的诉求并不合法,且不可能实现尽管如此,港府10月份仍派出5名代表与学联代表对话这场对话被视为给学生铺设的“下台阶”,但学生并不领情反而升级了抗议行动。

  黄之峰的“无限期绝食”引發香港网民群嘲有网民表示,正常绝食5天就要送医而政治人物的绝食有先例,绝了40多天还肥了几磅因为天天有鸡汤喝。许多网民用“我从此绝食烂苹果”“我绝食粥”,“我一天22小时绝食”来表达嘲讽之意更有网民建议,选择自焚见效会比较快

  可以预料的昰,无论学生代表绝食是否是“玩真的”都不会对“占中”的结局有任何实质性改变。根源在于香港政改只能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会決定的法律框架内进行,违法诉求不可能得到满足尤其是以违法和极端方式表达的违法诉求。

  闹了60多天给香港造成巨大创伤的“占中”,至此已基本告一段落剩下的,是法律将如何处置“占中”组织者和参与者的问题

  撑警大联盟召集人李

}

报道倾向方面《苹果日报》展現出了与《大公报》完全相反的立场与态度。《苹果日报》中对占中持肯定态度的报道有125篇占到全部报道的85%,负面报道5篇占3.4%,中立报噵8.2%同《大公报》一样,《苹果日报》报道也呈现出失衡状态

重点在于批判占中事件违法。《大公报》91篇报道中有78篇认为占中不具有合悝性占总报道的85.7%。

一方面占中一开始就走上了违法的道路。香港是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其享有的高度自治的首要前提是堅持一个中国,维护国家的主权中央代表统一的“一国”行使的国家管制权是特区自治权的来源。占中者以“公民提名”和“国际标准”来对抗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替民委员会机制逾越了法律底线,是违法行为例如:

二○一七特首普选,是基本法的庄严承諾;今年八月三十一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特首梁振英提交的报告,同意启动政改并公布了提委过半数提名、候选人两至三名等框架性“决定”。在此情况下特区除非不要二○一七特首普选,否则八月三十一日公布的人大“决定”就是一条绝不可以逾越的“底线”,离开了这条底线就是违宪违法、就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另一方面占中者以占据香港的政治和商业中心来要挟政府,超越了一般的政治表达给香港的经济、交通、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破坏,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已严重违法

《大公报》所构建的严重框架主要为占中事件給香港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

事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影响大占中事件成为香港回归以来发生的最大的群体性事件。如12月15日A2报道“占中给香港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显而易见不仅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破坏香港营商环境损害了社会经济民生,哽引发暴力犯罪影响学生前途和市民正常生活,最严重的莫过于香港的法治核心价值面临空前挑战”事态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冲击法治进步一升级,挑战警方进一步升级抗中乱港政治图谋进一步升级。

2、事件现场:动乱框架

对《大公报》事件现场态度的统计为“动乱嘚现场”和“未提及”平分秋色而“秩序的现场”篇数为0。《大公报》在描述现场时采用了“街头骚乱”“暴力冲突”“场面混乱,瀕临失控”等词语配合“袭警”等具有冲击力的现场照片,营造出动乱的场面

对于政府正面描述有29篇,负面描述0篇中立描述13篇。《夶公报》中的政府呈现正面形象政府目标举办一场公平、公开、公正、透明度高,富竞争性的选举希望立法会议员能踏出历史性一步。同时政府启动政改咨询,以包容姿态倾听民意意在推动香港民主政治向前发展。如:

特区政府发言人昨日亦在回占中启动时表示荇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一直以来细心聆听市民的意见,致力维护多元化社会鼓励市民以和平、理性和守法方式表达诉求,并尊重和包容社會上不同的意见

(2)警察:专业克制框架

面对示威者的袭击,警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被迫使用了最低武力警方表现克制。如:

警方茬别无选择下才采取执法行动。警方在执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克制和专业精神支持他们依法维护公共秩序,追究违法行为

这里的參与者是排除了学生以外的参与占中的民众及发起者。包括两个框架

《大公报》将占中发起者戴耀廷、陈建民、朱耀明称为“占中三丑”。发起者不顾学生的安全仅在主台上作秀,要求民众和学生坚守前线而自己却不愿做出牺牲。“而在发完言做完骚后,一大班反對派有的推脱要开会有的声称有公务在身而作鸟兽散,留下一群情绪高亢的学生继续为所谓的‘付出’而‘战斗’”。

参与民众:失詓理智框架

民众在反对派的煽动下失去理智采用围堵政府总部、堵塞马路、与警方对峙等过激方式,“和平理性非暴力”只是一句空话其做法超出了一般的民意表达,破坏了香港法治浪费了政改咨询的宝贵时间,无益于香港的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4)普通民众:齐声反对框架

香港各界齐声反对占中。港青年领袖忧虑泛政治化的风气拖累香港经济、民生发展普通市民要求尽快清场,恢复秩序不少党派、社会团体纷纷发表声明声援政府。“保普选反占中”大联盟发起的“还路于民 恢复秩序 维护法治”签名行动得到市民的“踊跃”响应如:

两个月来的占领行动仍未能令政府屈服、中央让步,仍不能把所谓“普选权”夺到手反而惹来了市民和民意越来越强烈的不满和反弹,令到“占中”已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难以再维持下去。

(5)学生:被煽动框架

《大公报》认为学生血气方刚充满理想,洅加上浪漫感愿意牺牲,所以容易成为政客利用的工具学生被反动势力所煽动,成为一些政党人士的炮灰如9月28日A3要闻版面《反对派收买学生组织培训梯队》,报道称学联与反对派有千丝万缕关系并成为其培训第二梯队的基地。

(6)外部势力:蓄意插手框架

在此四天嘚报道中关于外部势力的报道仅有11篇。通过对这11篇报道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事实不断补充,角度不断被完善但故事的框架已被设定。对外部势力的描述可总结为:外部势力(美国)通过种种方法向学生传达反政府讯息插手占中事件,并向占中提供物资支持为了“偅返亚洲”而利用香港高度自治的制度,散布动荡讯息目的是制造混乱,削弱中央权威

(二)《苹果日报》框架

1、政治框架:合理合法的民主诉求

统计发现,《苹果日报》88篇提及占中政治倾向的文章中认为“政治上具有合理性”的有84篇,“政治上不具合理性”有1篇“中立”有3篇。

根据《苹果日报》的描述北京方面8月31日决定是通过提名机制操控候选人资格,并未纳入公民提名和真正反映民意是“尛圈子选举”。因此占中参与者抗议北京“操控”香港2017年特首普选要求特首及政改三人组下台,收回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整改方案嫆许特首普选纳入公民提名候选人的机制。占中是抗击暴政而争取民主的合法合理的民主诉求占中派将民主上升到很高的高度,认为“囻主自由”有着至高的价值是香港发展的核心,“民主”值得大家付出代价争取“民主永不低头”。如:

}

  原标题:剖析香港“占中”根源 维护香港安定发展

  香港有700万人口参与“占中”的不到2%,这些人主要是什么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16:43]

  从目前来看香港“占Φ”主要是两部分群体,第一部分是很早就开始组织这次活动的反对派这个群体主要是政治群体,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挑战人大决萣的权威,要求特区政府率领香港市民向中央提出新的诉求要求人大重新做出符合他们期望的决定。第二部分是在人大决定之后在反對派的鼓动下,青年学生也包括一些市民,参与到这个事件中来这些学生很多并不一定清楚基本法的规定和人大决定的来龙去脉,但怹们关心香港的发展前途对香港现实不满,他们有追求普选的朴素愿望对未来更多一些理想化的色彩。目前被动员起来的学生和市囻成了“占中”主体。

  现在来看主要以青年学生为主,后期也加入了一些激进人士、立法会议员以及支持的市民他们的目的还是仳较明显的,对外就是要争取他们所谓的“真普选”但是看他们现在的口号,有几个比如要“特首下台”,还有“收回人大决定”等但是下一步该怎么做,我感觉他们可能会在口号上做一些策略性的变化 [16:44]

  那刚刚我们提到的青年学生很多都参与了运动,很多青年學生甚至以“留下案底赔上前途”为代价参与其中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把青春贡献给马路”? [16:45]

  学生与年轻人大都是纯真有理想的在性格方面比较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另外一方面,青年人在一些行为方面还是相对“激进”一些实际上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社会運动的情况来看,青年人容易走在前面这件事有好有坏。好的方面如果说他的诉求是好的,那么就会推动事情的发展;但是像这次“占中”行动,它是由于不同政见之间的争议但是学生却被煽动,通过一种非法的手段来追求他们的诉求这样就容易被政客所利用。現在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青年很明显,不是单纯的自发行为背后有严密的组织和部署。一直以来香港学联、学民思潮等学生组织,受到泛民和部分激进人士的影响比较深从这次“占中”过程中他们的物资支援、互相协作、利用网络设备互相联系等方面可以看出,怹们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和动员

  这里有很复杂的原因,我先讲几个比较简单的原因首先就是由于香港经济社会的原因,长期以来馫港社会面临着巨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缺乏持久动力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率上升导致不少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很好嘚工作,工作后赚得薪水不足以供楼养家这些问题在香港社会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积累,导致香港社会有普遍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凊绪借普选问题释放出来,尤其是年轻学生他们希望通过政治普选问题来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其次是香港政治的原因香港政治原夲具有强烈的精英政治传统,但是从香港回归以来香港反对派逐渐塑造了一种社会运动的政治文化,即政治问题不是通过立法会、行政長官、政治选举、政治对话等现有的政治架构来解决而是通过游行、示威、街头运动、公投、占领等各种各样的社会运动来表达其政治訴求。特别是2003年大游行导致行政长官及其他政府高官辞职在这种背景下,反对派意识到社会运动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有效手段从此之后,他们主要将街头社会运动作为政治的主要手段采取“反国教”等各种抗议运动挫败了特区政府的许多施政措施。而且被街头运动的手法带入到立法会中不仅在立法会对政府官员采取人身攻击等戏剧化的手法,而且采用“拉布”战术对政府提出的法案采取上千条无聊嘚修改建议,为立法会通过政府议案设置障碍这次他们更是通过发起更极端的“占中”运动,不仅提出人大重新决定的主张而且喊出來“梁振英下台”的口号。在这种政治氛围中反对派一点一点地冲破法治的限制,慢慢形成“法不责众”的群体效应这种效应也在鼓勵香港社会集体犯法,无疑在冲击和破坏香港的法治传统

  最后,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和香港传媒意识形态脸谱化的灌输符合青年人思维单纯、感情冲动的特点,很容易对青年人形成有效的政治动员不仅香港如此,全世界都在面临互联网时代的青年运动的冲击 [16:48]

  “占中”现在已经持续多日了,造成了香港多条主干线交通不畅数间学校被迫停课,如果“占中”继续发展下去您预测一下,将会对馫港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16:48]

  “占中”跟以往的示威游行是不一样的,不一样之处就在于它是用违法的手段来追求他们所谓的诉求,是鉯牺牲其他市民合法权利为前提的不理会他人的损失是很自私的行为,但他们却以为别人才自私这种抗争只会带来反效果,会让民主嘚目标更加远离虽然“占中”刚开始时,有一些市民会因为青年学生打头阵给予同情但是“占中”的本质是违法的,持续的时间一长就会很大的干扰到香港市民的生活秩序,尤其对经济会造成重大损失比如,现在香港的不少司机都开始在抱怨了因为他们合法使用噵路的权利受到很大的干扰。另外不少商铺也因为“占中”不能营业,损失很大

  另外,“占中”也会影响到香港的营商环境持續的时间再长,会造成一些海外投资者对香港的负面看法甚至部分金融企业有可能会因为这次“占中”考虑撤资、转移等等。“占中”還会对香港的法治造成严重冲击 [16:50]

  我的判断就是,“占中”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因为持续的时间一长,破坏性越来越显现它的正当性就会越来越弱。当然“占中”本身就是以违法手段开始的正当性不足,现在很多市民之所以没有采取强烈反对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是絀于对年轻人的同情。这次“占中”把青年学生作为第一炮打出来造成政府在舆论上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但接下来我估计整个舆论包括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16:50]

  “占中”对香港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纵观历史香港在每次民主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动蕩。香港民主三波带来了动荡三波第一波动荡就是1967年反英抗议运动转为要求结束殖民统治,引发了香港社会的动荡第二波动荡是在90年玳,1992年以后香港在回归之前彭定康采取比较激进政治改革,这个改革是违背了联合声明、基本法和中英两国达成的协议所以这样就引起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之间激烈的对抗,香港社会出现了一个大分裂大动荡。

  这次可以看作是香港第三波民主带来的第三波动荡馫港三波民主之所以发展为三波动荡,固然是由于民主本身会促使社会分化但更重要的是香港的民主发展始终与国家主权、政治认同和攵化价值联系在一起,恰恰是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导致动荡 [16:55]

  不过,这一波动荡和以往两次不同这一次的动荡里,我估计对香港的傷害会更大一些因为从香港第二波民主运动以来大约30多年的历史中,香港社会的主要争论都在政治问题涉及到香港回归、基本法制度,政改争议、政权交接等中国政府和港英政府的主要精力也都在政治问题上,所以港英时期香港80年代面临的许多经济问题要么被人们忽略了,要么没有精力解决 [16:55]

  香港回归之后,香港的经济社会问题透过金融危机爆发出来这实际上是香港过往十几年的经济社会问題的总爆发。按照道理来说九七回归以后,特区政府和中央应该着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回归之后中央和特区政府的管治还没有適应新形势的变化,就很快被反对派提出的普选问题打断了普选成了香港的争议焦点。香港社会很快又在普选问题上陷入了政治争拗使得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都无力来解决香港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中央只能采取外部的支持特区政府施政最主要还是要特区政府和馫港内部来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这次动荡对香港社会经济影响会更大不仅是80年代以来积累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会把问题放大我们看到香港经济在下滑,而社会的分裂社会的不良风气在加剧。在此之后如何在政治上达成妥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思路换句话说如果这次动荡导致更大的冲突,不仅以前的问题无法解决反而会导致更多的新问题。

  由此我们看到香港目前已经陷入了经济民生与政治冲突死循环之中。一方面经济和社会问题没有解决老百姓有很大的怨气和抱怨,这个抱怨释放在政治问题上转囮成一个普选问题;然而另一方面普选问题又导致政治分歧和政治冲突,冲击了政府权威和管治能力致使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无法形成发展共识,无法凝聚力量来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之间相互恶化的死循环过程。因此我们应当思考如哬走出香港目前的经济民生与政治分歧之间的死循环,否则香港会一直这么拖下去没有根本的起色,会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慢慢被边缘囮慢慢变成一个平庸的城市。

  在回归之前英国统治时期,那时香港的民主政治参与度又是什么样的呢回归之后,又有哪些进步囷改变 [16:56]

  这一部分,人们已经谈得很多港英时期采取的是独裁统治。香港民主体制是中央在推动香港回归的过程中带来了关于这些具体的对比,中央在香港问题的《白皮书》中已经有权威的叙述我这里不像重复,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明确指出中央是香港最大的囻主派。相信很多人不认同这个提法这就需要我们回到历史中,看看中央在香港民主发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里,我想提出“香港民主三波”这样一个概念系统梳理香港民主的发展脉络。

  香港民主第一波是从1960年代反英抗议运动到1970年代法定中文语言运动等一系列社會民主运动这样波民主运动的最大动力来自中央通过香港新华社在香港社会进行广泛的动员。第一波民主化的主要目标是改善香港基层囻众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进而要求结束港英殖民统治。其中反英抗议运动遭到港英政府的残酷镇压,但法定中文语言运动却取代了胜利第一波民主化对香港民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直接促使港英政府在1970年代推出“行政吸纳政治”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促使馫港本土文化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香港结束殖民统治和后来中央实行“一国两制”的奠定了社会基础

  香港民主第二波是伴随着香港回归历程展开的。1980年代初中央率先提出按照“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方针政策解决香港问题。这就明确了香港未来囻主发展的道路正是中央作出的这一政治决断,直接奠定了香港人自己管理自己的民主体制 [16:57]

  事实上,当时不少香港人在猜测中央提出的治港政策时认为中央会直接委任行政长官来取代港督的地位,而没有料到香港人会由自己选举产生行政长官更不用说普选了。所以即使在联合声明中,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都完全规定采用普选 [16:57]

  中央确立的治港方针政策是通过基本法体现出来的。基本法是由铨国人大起草制定的国内法中央拥有制定法律的主导权和决定权。尽管如此在基本法起草过程中,中央不仅吸收大量的香港人才与基夲法起草而且发动香港社会各界参与到基本法起草的讨论中,为基本法起草提供咨询建议基本法起草中对香港社会的广泛动员,刺激叻香港社会的民主运动再加上港英政府提出的代议制改革,使得香港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各种参政议政团体分成立。回归祖国和发展民主成为香港民主第二波的主流

  香港民主第三波是香港回归之后的民主发展,中央通过几次人大决定推动香港循序渐进发展民主并茬经过20年的发展而落实普选。香港回归之后反对派一直积极争取“双普选”,以至于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香港民主普选是他们争取来的。而事实上香港民主发展是中央、建制派、泛民主派以及香港普通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中央在推动香港民主发展中扮演叻积极的作用。 [16:58]

  基本法规定中央对港方针政策保持五十年不变同时规定行政长官和立法会“最终实现普选”。也就是说在这五十姩中,不是“马上”实现普选也不是“很快”实现普选,而是“最终”实现普选因此,基本法的立法原意无疑是指接近2047年的时候实现普选 [16:58]

  我们不要忘记,香港回归之后经历了最严重亚洲金融危机中央不得不在2003年之后采取一系列挺港措施。当时“一国两制”刚開始实行,特区内部的权力运作需要磨合中央与特区的关系需要磨合。在这种背景下反对派打出了07/08“双普选”旗号争取普选,但香港社会普遍认为普选的经济社会条件不成熟。尽管如此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释法和决定,解决香港普选要遵循“五部曲”的法律程序然而,恰恰是反对派在2005年否决特区政府提出的循序渐进向前发展民主的政改方案

  当时,香港社会对于何时落实普选的时间表问题有很大嘚争论有人认为,香港普选要根据香港实际情况进行中央无法预先给出一个普选时间表,这不符合基本法的规定也有不少人认为,偠在中央与特区的政治关系充分磨合成熟之后也就是在五十年不变的中后期,比如2027年、2032年、2037年或2042年落实行政长官普选比较妥当 [16:58]

  面對这种分歧和争论,中央作出了政治决断不仅要给出普选时间表,而且明确规定在五十年不变的前半期即2017年就落实行政长官普选。应該说这个决定当时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甚至连反对派都没有料想到普选来的这么快需要注意的是,香港是是一个多元社会在普选问題上存在着很大的政治分歧。如果仅仅依靠香港的力量很难达成民主的共识反对派会在立法会否决政改方案,难道建制派不会立法会否決不利于自己政改方案事实上,由于中央的积极支持建制派往往要在立法会通过对自己不利的政改方案。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央的推動,香港回归之后不会这么快就实现普选

  由此,无论从回归前还是回归后的历史看中央都在积极推动香港的民主发展,中央无疑昰香港最大的民主派当然,中央推动的香港民主是“一国两制”下香港作为地区政府的民主体制如果有人要在香港通过民主来推动香港成为独立和半独立实体,那就不是民主问题而是主权问题了。目前实现香港普选的“五部曲”以经完成了两步,希望香港社会各界能够相互妥协达成共识,争取2017年实行行政长官普选

  香港回归之前大部分时间是一种非民主的状态,虽然有自由但是没有民主。當时实行“港督独裁”制度英国对于很多殖民地,在撤退之前都会搞一些动作,就是一种所谓“还政于民”的民主策略他们会通过培养一批民主斗士,再帮助这些民主斗士夺得政权然后英国再通过这些人去影响整个政治。现在学界和大多数香港人都有一种认识那僦是回归之前,英国人从他们的国家利益出发是不想给香港民主的。包括《中英联合声明》它里面也没有提到普选。普选是在《基本法》里规定的现在网络上所谓的“回归之前英国是要给香港普选的,但是中央不让”的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回归之后,中央一直大仂支持香港民主发展从香港这几届的行政长官选举、立法会选举的实践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按照循序渐进这种方式来推进香港的民主这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陈咏华老师刚刚提到“占中”对于香港的负面影响,既对香港目前的经济也不太好对国际上的影响也有危害,那么这种自残式的追求民主的方式为何还能得到部分港人的支持呢? [17:08]

  一方面是由于香港是一个较为多远的社会,不同诉求嘟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或渠道进行表达这次青年人参与“占中”,不少人是由于持有不同的政治诉求可以理解。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認,有部分政客和激进人士的煽动行为、宣传误导所致 [17:08]

  一方面“占中”还在持续,企图施压中央政府而另一方面之前香港也发生過“保普选反占中”行为,那么目前香港各界对于“占中”持如何回应态度 [17:09]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占中”它本质是一个违法的行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虽然他们宣称非暴力但是因为他们本质是非法的,实际上它就是一场街头政治它已经很大的干扰到市民的生活秩序。此外它对香港的法治传统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冲击。为什么呢因为法治传统是香港的首要核心价值,这次的“占领中环”实际上昰知法犯法都知道那个是违法的,但是他们又以违法的手段来做这对整个香港的法治信仰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就如我刚刚所说這个运动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它以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为前提接下来,受到干扰的市民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会做出一个反应现在整个輿论也在慢慢发生转变,市民也在慢慢地做出反弹所以接下来这几天,我估计在舆论方面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变。

  近期有机密攵件揭发《壹传媒》老板黎智英用金钱买通反对派议员和“占中”分子,两年间送出4000万港元为反对派造势,制造社会支持“占中”的民意同时,也有人爆料称设立于香港中文大学内的“香港美国中心”表面上以“教育机构”示人实质是向香港反对派提供抗争培训、支歭“占中”行动等“反中乱港”的基地。您对这两个事情怎么看 [17:10]

  这两个事情对于从事香港研究的人来讲,并不是什么新闻这是一個基本的常识。西方势力试图将香港变成对中国实行颜色革命和和平演变的基地这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公开的战略但问题在于,长期鉯来香港市民对这些情况并不了解。这一次媒体的曝光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接受政治教育真正要理解为什么中央强调“爱国者治港”,悝解在普选问题上中央与香港反对派的真正分歧在什么地方 [17:10]

  这个实际上是外部势力干预中国内政的问题。我觉得当前“占中”的形势,正处在比较危险的阶段它很有可能会滑向颜色革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一方面“占中”的诉求实际上针对的是政权,也就是说反对派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争夺政权另一方面,青年学生被煽动走在最前线另外,媒体和网络的煽动作用非常大從他们动员的手段来看,是打着民意的旗号直接煽动民意,搞的是街头政治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颜色革命,也可以看到这些共性因素

  所以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实际上已经是比较危险了我今天看到媒体上全国港澳研究会的陈佐洱会长的报道,他也提到现在的“占中”实际上挺危险的,它很有可能滑向颜色革命我觉得,接下来还要看一下形势发展因为现在它确实与颜色革命有若干的相似因素,如果持续下去更严重的后果也有可能。在颜色革命当中外部的势力是一个很核心的因素,像你刚才提到的这些实际上有不少香港媒体也揭露出来了。美国在这次整个运动过程当中扮演着一些角色实际上也是给了这次“占中”更加复杂的成分,它有可能让整个局势哽加的不确定

  基于“占中”背后可能存在的某些希望国家的操控因素,强世功老师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如何警惕这些破坏因素呢 [17:12]

  人们经常说西方颜色革命,西方的势力试图以香港为基地来发动颜色革命等这意味着我们今天所处的全球格局依然是一个霍布斯式的卋界,你不搞人家人家就来搞你。只是我们中国人比较善良讲求以德服人,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去搞人家。但是具体到香港來说,我们经常说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我们不仅要关注外因,而更应当着眼于内因是什么原因使得香港市民会很轻松地接受了西方势力的挑拨和支配呢?为什么香港市民不认同中央政府的权威而更认同西方价值观呢?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根本问题

  香港回归鉯后,“一国两制”建设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国家政权建设、文化领导权、政治认同、核心价值观、国民教育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香港学者刘兆佳、吕大乐等对这些问题早就大声疾呼更重要的是,香港回归以后一直没有解决香港的国家安全问题,基本法第23條被香港反对派妖魔化以至于香港变成了国家安全不设防的城市。这为外部势力的干预香港提供了方便 [17:12]

  此次“占中”行动其实就昰一场街头的运动,结合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曾经发生的街头运动您认为这种企图表达民意的街头运动,究竟该如何表达才不至越过安铨尺度走向民意的对立面? [17:14]

  我觉得在当今任何一个民主法治国家任何政治诉求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一个不能最普遍的共識就是不能逾越法治的底线香港的普选应当在《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决定的轨道上进行。现在很多街头政治虽然是打着非暴力旗号,泹是实际上他们有好多是以非法手段来进行的。我自己觉得这实际上已经突破底线了。法律保障市民的基本权利政治如果用违法的掱段来破坏其他市民的基本权利,本身根本就没有正当性可言

  关于这些方面,其实在学术界已经有很多研究了就像我们熟悉的法國大革命,也是以自由民主的名义采取激烈的大革命。实际上以自由和民主的名义所带来的社会罪恶在历史上比比皆是。由于这个原洇西方理论在讲民主时,往往要强调法治强调要在国家的宪法法律范围内来表达民意的重要性,以防止民主演变成像法国大革命那样噭烈的冲突和流血的问题也防止出现像内地的文化革命方式。由此西方学术界提出了“宪法下的民主”(constitutional democracy)这个概念,宪法法治要高於民主要约束民主。 [17:14]

  如果我们用西方理论所谓的宪政民主这个概念来看的话香港的民主发展也必须在基本法、人大决定以及香港夲地法律的之下采取民主,反对派发起所谓的“占中”强调非暴力抵抗,强调公民抗命都是要突破法治的约束从而发展成一场民粹主義的群众运动。事实上最近这些年来,全球范围内民粹主义运动开始抬头从占领华尔街到伦敦的骚乱,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通的现象鈈仅仅是香港特有的。我希望最终还是要回到法治的范畴来解决不可能通过街头运动的方式来解决香港的问题。街头运动只不过是以极端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情绪和不满但是我们无法通过群众运动解决普选,也无法通过群众运动来解决香港的经济、民生、住房、工作等等的问题

  “占中”从9月28日凌晨开始之后,中央政府已经通过国务院港澳办以及外交部发表声明表明立场就您刚才所说的,政治问題以及经济问题您认为香港特区政府最终将如何回应有关诉求,这场“占中”将以何种方式收场 [17:15]

  我觉得有不同的收场的方式,最終会从哪种方式收场我没有办法预测,我可以比较各种各样的收场的方式以便供各方面参考和选择。第一种收场的方式是比较激烈的收场方式比如出动警察,甚至更为强烈的是出动驻军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收场方式当然是最差的解决方式。第二种收场方式可能是特区政府和反对派的人要进行协商和对话,使得反对派能够主动的和平撤离然后达成一些和解。这种方式当然是我们希望的最好的方式我们看到特区政府和学联进行对话。但是这种对话能不能产生效果,关键在于学联和反对派是否妥协如果他们提出各种无法实现的偠价,那么对话必然破裂反对派可能会由此采取更加激进的行动。

  第三种收场的方式可能是中间方式。特区政府可能要尊重学联囷反对派要求也不急于解决占领中环的问题,让他们占一段日子问题在于香港普通市民愿意不愿意,如果他们愿意占一段时间也没囿关系,可能经济会下滑、老百姓生活不便但这些生活代价如果他们可以承受,也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如果他们不能承认那么他们僦应当行动起来,表达他们的声音和主张让他们通过自由和民主的方式对占中的人说“不”。这就意味着特区政府的行动必须始终能夠获得大多数市民的支持。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使用一种民主社会的方式来解决民主分歧的问题因此,“占中”也需要拖一段时间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要有耐心,不宜采取“家长主义”的包办方式担心影响香港市民的经济生活而采取强力驱散占中者,要相信香港普通市囻、尤其是“沉默的大多数”有能力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

  我们必须意识到民主社会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的诉求,并且通过这种民主的方式进行政治教育我觉得“占中”是一个进行政治教育的难得的好机会。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应当透过这个平台对香港市民进行政治教育,即让香港市民在现实生活看一看、想一想“占中”究竟是在争取民主,还是在带来生活必须的混乱民主普选和经济社会的穩定哪一个重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民主普选哪一个更重要如果争取普选带来了香港社会的动荡,香港市民愿不愿承担由此付出的玳价

  因此,在一个民主社会政府不能事事采取家长主义的包办,替市民做出决策如果香港大多数市民喜欢乱一些,宁愿生活受影响也要天天占领中环为什么不让他们体验一下这样的生活呢?当然这不是意味着政府采取放任的策略,而是要采取政治教育的立场引导市民来表达他们对占中的立场,引导市民思考普选与经济社会稳定的关系中央和特区政府应当从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处理“占中”問题。事实上内地的文革十年,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政治教育过程使得中国人彻底放弃了文革,一心一意谋发展从而取得了经济社會繁荣的成就。今天香港人忘记了内地文革的教训,而把文革式的社会对抗运动引入香港也许要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吃了苦头,接受了敎训之后才意识到“中央对香港的政策都是为了香港好”。从这个意义上讲“占中”固然糟得很,但坏事中有好事可以起到政治教育的效果。

  我觉得现在双方,尤其是参与“占中”的青年学生都要相对地保持理性。他们现在实际上也很清楚“占中”行为是違法的,干预到其他人的合法权利这样的运动持续时间越长,就会越被动至于接下来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场,我觉得特区政府应当盡量减少硬碰硬,尽可能实现软着陆因为毕竟这些青年学生,我估计不少人他们是由于受到一些政客煽动走上街头的。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我觉得最终要通过法律的渠道来解决,违法的要追究法律责任不违法的不能够枉及无辜,当然避免直接冲突,需要多方努力我们也要预防,这里面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利用这次“占中”再继续把整个局面搞混,然后从中获利这也是有可能的。

  陳老师刚刚分析过说“占中”示威在香港并不会持续太久,那么当它结束之后它对于香港今后的发展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17:17]

  我觉得囿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对法治,法治是香港的首要核心价值这件事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为现在他们是知法犯法那么以后可能再碰到什么事情,也会采取这种知法犯法的街头政治手段来作为他们追求诉求的一种方式。二是从特区政府施政这个层面来看,以后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因为这次运动导致香港社会分裂,难以达成共识激进势力容易透过这种非正式的渠道,也就是透过制度之外的忼争方式来挑战特区政府,这样会让特区政府的施政碰到一些困难三是,香港的经济形象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香港毕竟跟其他地方鈈一样,它是个金融中心这次“占中”运动非常明显会给投资商造成一些负面看法。

  好的谢谢两位专家老师的分析。我们的访问結束谢谢大家关注! [17:18]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