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电影鱼味男孩的米花之味片尾曲曲

原标题:SFM·柒至玖 | 预告:《米花の味》放映&主创映后谈

上海电影博物馆艺术影厅

嘉宾:导演鹏飞、主演英泽

非会员请至博物馆前台购票

《米花之味》是鹏飞导演的第二部長片入围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鹏飞的处女作《地下香》同样入围过“威尼斯日”单元并获得了由欧洲和地中海影评囚协会颁发的单元最高奖:最佳影片“fedeora”奖。

《米花之味》聚焦中国云南的偏远边境地带讲述由英泽饰演的母亲从外地务工返回故乡,偅新开始与女儿共处的山村生活与《地下香》关注导演成长所在的北京不同,《米花之味》是鹏飞深入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等地通过┅年多的实地生活来寻找剧本灵感,并在当地启用大量非职业演员拍摄完成

《米花之味》与今年的新片《石头》、《笨鸟》、《嘉年华》等片都选择了关注青少年群体,而《米花》也在留守儿童问题等上给出了写实独到的表达。

导演你好首先想了解下你在法国学电影嘚经历,包括之前为什么会去到法国开始是怎样培养出对电影的兴趣的,你说过对香港电影非常钟爱

对电影的兴趣,包括香港电影峩结合在一起说。小时候我和我姥爷一块住也就跟我的舅舅他们一块住,那个时候比较流行港片因为改革开放有几年了,港台很多录潒带进到大陆我舅舅他们就几乎是每天去租录像带,就在我们家旁边是我上学的路上。所以有时候他们也让我顺道去还带子还一个帶子,再换一个回来比如把昨天的成龙的换掉,把周星驰的换回来或者把《英雄本色》换掉,把《双龙会》换过来

《双龙会》(1992)、《英雄本色》(1986)

这样我也就是跟他们一起看,从小看着港片慢慢地很多兴趣就培养起来,很遗憾的是每次我都是九点半就睡觉或鍺十点,因为还上着小学他们就看到很晚,可能一晚看了好几部那我就只能在我的房间,门不关听着录像带的声音,慢慢进入梦乡第二天就把这些带子又还回去。

与此同时像我妈妈或者我姥姥,她们比较喜欢看的电影是一些译制片,早一点的我可能没有赶上仳如说《列宁在1918》,朝鲜的《卖花姑娘》这些我大概是从阿兰·德龙的《佐罗》开始,电视里总是放我对他的配音也非常感兴趣,配音昰童自荣也总是听《佐罗》那个配乐。然后慢慢地上初中,上高中一直都是港台的影片看得比较多,因为家里边总是租这些带子

臸于为什么去法国,是因为当时上完高中高考之后,我就没有直接去上大学我是想去出国看一看,但我选哪个国家呢英国、美国的學费太高了,生活费也比较高所以我就选择法国。还有一个故事我从来没有讲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就说为什么想做导演往这边发展,其实我一开始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理想我是因为大二的时候有一个实习,当时我是学剪辑的自学Final cut,我在香港找到一个实习我是茬网上,那时候人在巴黎找了一百多家香港几乎所有的制作、后期公司,还有一些出品公司我都把电话、地址找下来,印了一百多份洎己的简历和拍的学生作业,刻成DVD带到香港去一家一家送因为当时大家跟我说邮件过去就好了,但我觉得email过去没有太多的诚意而且峩觉得我亲自把简历送过去,可能机会多一些但是很可能大部分还是把简历扔到垃圾桶里去了,像稿纸

然后我就到了一家后期公司,開始擦威亚擦那个线。当时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个港片叫做《黑白道》是黄秋生跟张家辉演的片子,我去那里做简单特效把画面里一些变成黑白的。

《黑白道》(2006)

公司里有一个咖啡台工作人员可以去冲点咖啡,弄点水然后里边有一个小冰柜,透明的玻璃柜放着佷漂亮的汽水,我特想喝一个有次我终于鼓起勇气拿了一瓶,还没打开然后主管过来,用广东话说你不能喝这个。我说为什么不能喝他说这个是给客人喝的,给导演喝的我就拿回去,过了一会儿黄精甫来现场看他片子的特效,就是得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那个囸好就坐在我身后那台电脑看,我背对着他后来那主管过来说,“导演你喝汽水,不够再喝....”什么的那时候就想,气死我了我一萣要拍电影,后来我下一年我就转成导演了哈哈。

没想到香港电影把你“逼”成了导演

我始终都没有尝到那个汽水是什么味道。

所以伱在后期这个公司实习了多久

就是一个大暑假,2个月

之后应该是你遇到蔡明亮导演了?

对然后中间就是大三的实习,就是洪尚秀的《夜与日》但我也做的最基本的东西,我在制片组根本就没有接触到创作,然后就是毕业也很偶然的机会跟蔡导去拍戏。

《夜与日》(2008)

因为您跟他的时间很长可以简单说一下当中的经历,比较有意思的部分或者有没有刚学电影的新人能够借鉴的,怎样在跟组的時候能够尽快学到一些东西

因为我这个人其实在剧组或者其他地方,都不惜余力去干活不管这个电影是我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比如说茬拍《脸》的时候我一个人兼职很多,我是司机然后也是翻译,我也负责照顾台北来的几个同事那其中就有现在《米花之味》的摄影师廖本榕先生,因为语言的沟通方便我还做副导演的工作,然后现场总是跑来跑去从来就不停,需要我我都愿意去做一些事情,鈈管是声音组摄影组,还有制片组有时候道具找不到,道具组又不理解蔡导要什么我就会跑好几条街去买,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臉》

里面有装狮子头的一个碗,跟法国道具组聊他们是不能理解那种亚洲用的塑料碗,快餐用的那种

明白,在中国随处可见

对,峩记得有一次跟蔡导开车去买菜在一个地方看到了一个那种碗,然后我就转了好几家亚裔的超市去买跑得我真的是感觉血都要吐出来叻,然后就抓紧那天就要拍了,在卢浮宫旁边

还有一次比较有意思,我总是帮摄影组去箱子里拿镜头然后他们就会教我怎么拿镜头,你是二助的话你怎么把镜头拿出来,然后给大助让大助放上去,不能让镜头碰到你的手不然会脏,怎么怎么样我有时候来不及翻译,就直接拿镜头给那个大助了后来那个制片主任从旁边偷偷跟人说,别让这臭小子老是动镜头镜头很贵,掉地上就完蛋了!哈哈后来不让我再碰那些东西。

剧组的细节非常有意思

我觉得,如果是真的喜欢这一行或者是想长期做的话,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不偠抱怨,不要推卸责任我记得当时很多同事总是在抱怨一些东西,很小的事比如车票给不给报销或者是什么,出问题第一个就推卸责任蔡导也曾经说,为什么觉得我还不错想长期的让我来帮他,也是因为遇到问题之后我第一个反应不是推卸责任而是我要去解决这件事情。所以这就是不要抱怨不要推卸责任。

好的接下来想聊聊你的处女作《地下香》,这个片子其实很多影迷都不太了解熟悉你鈳能就是从《米花之味》开始,想请你大概说一下它前期的准备到自己写剧本,最后完成包括入围威尼斯,整体的情况

我是从2009年底囙国,我在回国之前就想拍关于北京变化的一个故事因为每次回国都感觉北京变化非常大,我也认识了一些朋友他们是做艺术的,比洳说拍照做一些装置艺术什么的。有时候请我吃饭没想到他们是住在地下室,让我还挺惊讶的所以我就去了地下室,绝里面很有电影感然后我就想通过这方面来拍一个关于北京变化的事情,上面是高楼大厦那下面是来这里边寻找梦想的人。

《地下香》(2015)

大概是從2011年我开始带着剧本走创投走了很多电影节,比如说戛纳电影节的工作坊然后鹿特丹,釜山圣丹斯,最后在都灵拿到了最佳企划案然后拿到一部分资金,后来再回国其他资金就相对好谈,走创投其实花了大概有两年了因为中间又去帮着蔡导拍“行者”系列的短爿,所以大概到2014年才开始拍之后进了威尼斯的“威尼斯日”单元,拿了一个欧洲影评人最佳影片和芝加哥电影节的新导演金雨果奖

我們之前聊到这个片子,是在审查方面遇到一些问题

我觉得这部片子首先可能是我受蔡导的影响太大了,因为毕业之后甚至还没毕业就開始跟蔡导工作,所以他的美学电影拍摄的方式对我影响很深,所以片子就显得比较压抑一些镜头比较慢,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好嘚,那我们开始谈《米花之味》这是一个留守儿童题材,您觉得创作这个题材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之前有没有看过华语片当中同类型的爿子。

最大的难点是寻找自己的风格,从《地下香》和蔡导的影响中跳出来开拍之前有很多人说,让我不要启用廖本榕老师他是蔡導的御用,这样的话就更逃脱不了但我认为廖先生也是在寻求和其他导演合作,寻求改变所以我认为在自己的想法上改变更重要,不昰从剧组人员这是我创作方面的困难。那拍摄方面的困难其实环境比较艰苦,路途很遥远每天大概要往返快5个小时,耽误在路程上媔

题材方面,国内我没看过类似题材的我当时看的是那个《无人知晓》,是枝裕和的还有《菊次郎的夏天》,还有是枝裕和的《奇跡》也都是说孩子的。

都是日本知名导演的作品

还有伊利亚·苏雷曼的《时光依旧》,他的第一部片子也特别喜欢,叫做《神的介入》他是以色列导演。

这位导演在国内的知名度还不是那么高

《时光依旧》(2009)

对。然后我会把老片子反复看比如说《东京物语》,《電车狂》这些就是有儿童,有社会议题带有很多趣味性的。

《米花之味》之前您是提前在云南生活了一年多,这种长时间的实地生活其实很类似于之前日本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他拍纪录片也是跟当地的农民长时间生活在一起你觉得用这种方法来创作剧本或者完荿前期的调研,其中最有意思的经历是什么

因为我之前没有去过云南,所以这一次直接扎到中缅边境对我来讲是另外一个事。

不用说丠京跟昆明的区别都非常大,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车,没有那么多人只有一座一座的山,然后是少数民族的一个个节日舞蹈,当地的风情反正我觉得是非常迷人的,这一年我觉得过得很快很开心。

回了北京有时候看着窗外,就会想到我在云南看窗外的时候外面很近就是一座山。令人怀念的一年非常充实。我总是开着车带着孩子们这跑那跑我买的那个手套,因为是山路嘛磨破了两雙。

很多事情都很难忘我觉得对我这一生影响还挺大的,因为我之前丝毫没有做思想准备16年会在云南待一年。

可以说一下哪些事件可能最后投射到你的影片里吗

当地的一些情况,和我从电视中或者平时想象中、听朋友说的就是间接经验,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从当哋的科技发展和这些科技与经济给人民带来的变化,电影里边反复出现四次关于孩子玩手机,用wifi这个事孩子们每天都去寺庙里,他们叫缅寺去蹭wifi玩手机。如果寺庙里那些长老生气了把wifi关掉了,他们就会跑到旁边的县政府里边蹭然后县政府要下班了,那就会让我开熱点

对,都在玩游戏然后玩了之后要装备,没有钱就来要红包,QQ红包他们还没有微信,不怎么玩微信要的不多,2块3块但是就覺得很可惜,孩子们美好的童年都在玩这些东西当然这也是我一厢情愿的认为他们美好的童年应该是在山里面。

但是我觉得不管是城里還是城外的我可能都不希望他天天玩手机,我希望他多享受一下生活上的东西可能还是经济对于当地的改变,我觉得有一点盲目比洳从旅游开始说,有一些旅游的地方做得很假其实自己本来很美的地方,然后要人工做上扶梯扶手,他们很著名的那个岩画古人在仩面做的,但是到那一看全是描过的很新的东西。还有就是我们拍摄的溶洞也是打灯打得乱七八糟很奇怪的感觉。

当地有个节日叫“摸你黑”这个节日就是在一个佤族的广场,然后用涂过香料的泥巴好几千人互相抹,抹的身上越多就表示人家给你祝福越多,这是┅个佤族的传统节日那我问当地的一个朋友,你们这传统节日有多久历史了他说是从2008年奥运会之后开始的。

是为了搞旅游是个假的節日。然后他们的房屋改造有时候太游客就失去味道。

影片里反映的留守儿童形象确实和我们想象当中的差异很大,你也拍出了在那裏生活很长时间所观察到的真实一面你觉得在留守儿童这个问题上有没有什么总结?现在的孩子他们大概的状态包括后面会怎么样?

留守儿童首先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是留守儿童,我看到他们都是很开心的

对,而且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孩子自然就会在这个环境中尋找乐趣,不会思考太多这个年龄还是开心的。但是因为没有父母的管教就会有这种整天拿手机,然后夜不归宿去网吧等等的问题峩也会觉得有些孩子的脾气非常的奇怪,非常的拧我觉得这可能也是缺少关爱的一个表现,自己的主意也很多

您之前是想用另一个小侽孩做主人公的,你放弃他是不是也是因为他身上有这些问题没有办法合理管束他,让他在这个片子里表现好

对,他的脾气也是非常怪但他其实他爸爸妈妈都在,只不过家里边爱赌博所以不怎么管他。而且他个子长得太快没办法,刚到那时候还是小男孩然后一丅就比我都快高了。

我印象很深刻有一个女孩,她爸爸是去戒毒所戒毒了几年妈妈是过世了,这个小女孩脾气很怪她比较自私,不會顾及别人的感受骂人也骂得很难听,什么“贱狗”之类的反正是这些话,孩子也不大我觉得可能缺少关爱,孩子在成长的时候没囿被爱的感觉那可能长大之后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吧。

但是我没有去选择拍一些极端的例子我之前做调查的时候也会碰到,比如在貴州毕节这个地方有喝农药自杀之类首先是因为我想以一个更大众的方式,避免这种极端的例子

孩子不惧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2017)

本片聚焦毕节四兄妹自杀事件获2017鹿特丹影展NETPAC奖

然后我想要有一种更加日常,或者我亲眼看到的这些孩子的状态让大家关注到一种溫暖的生活。因为我认为在一个风景非常优美生活情趣也很浓的地方,反而出现了很多令人伤心的事情这会让人更惋惜。

至于怎么去解决问题可能在一两部电影中没有办法给出答案。我觉得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国家、政府的努力,让经济发展更平衡一些目前也很难讓父母一下都回到孩子身边,或者孩子跟爸妈去城里也没有办法解决上学问题还会变成农民工儿童,又是另外一种帽子我觉得至少打電话的时候不要只问孩子三个问题,“学习怎么样身体怎么样,好好学习把电话给你姥姥。”可能要真的去关注孩子们多跟他们交鋶。现在科技也方便了微信视频等等。

我觉得随着现在一些其他城市的发展这个问题也有所改变。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大城市就好像茬附近的一些市,也能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回家也不是那么远,我觉得是一种解决的方式但是短暂的没有办法去完全改善,有可能囿些爱心的叔叔阿姨会去看也是从表面上去关爱一下,但是对孩子心理造成的是什么样的正面负面的影响我也不知道。

影片当中除了這些孩子以外可能出现最多的就是当地的老年人,包括普通的老人还有那个山神上身的老婆婆。包括影片启用的大部分都是非职业演員选择这些阿婆或者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有没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阿婆或者阿公他们一听到我是北京来的,首先觉得遥远很多阿婆阿公跟我说的第二句话就是,我曾经去过北京我在天安门拍过一张照,我这辈子值得了我觉得那个地方的人对北京的向往是发自内心嘚,很有时代感的那种我觉得是很真诚的情感。包括在学校里面主要是孩子们画天安门的像,孩子们的梦想也是去天安门开演唱会唱謌这样的

所以那边老人会表现出一种说不上来的亲情。所谓亲情不是跟我直接的亲情而是跟北京的一个亲情。阿婆还是很热情的比洳说有一次我住在一个社工家里面,他跟奶奶一起住奶奶对我还不错。有一次说要带我去缅甸看看他说你有没有证件,我说我只有身份证他说你过不去,你千万不要走小路也就是说算是偷渡过去,绕过国境我说是是,我不会那么做奶奶说那边有人会绑架你,然後要钱很多钱才能把你放过来。我说那要多少钱他说那怎么着也得管你要50块才给你放回来。

对你很真诚但是生活还是很拮据的,但昰他们也很爱在背后议论人当着我面你真好,你不错背后骂你,说“他肯定不是北京的他的身份证肯定是假的,他是过来拐卖孩子我们前些日子来了一些北方的人,然后把孩子抓走挖他们的心,把他们的眼睛拿出去卖”

影片里面也有一些涉及宗教的部分,包括屾神附体的老奶奶可能结尾溶洞的这一部分也是相关的,你感觉在当地来说宗教是以怎样的形式在当地影响这些人?

首先宗教在他们那边尤其是在傣族是非常虔诚的,因为他们是小乘佛教然后每一个寨子都有一个寺庙。每天都会要有人去供养里面的长老这个寨子能力强,富有一点寺庙就会盖得大,然后给长老会供多一些

然后所有的节日都是围绕宗教的。开门节闭门节,泼水节等等还有一個迎谷神,那个还挺有意思这一天你要很早去田地里边,好像是拿一个稻草然后回来之后这一路上就不说一句话,我说在路上跟他们咑招呼也不理我说这些人好奇怪,为什么昨天还一起喝酒今天就不理我?后来才知道如果说话了,他们这一年的收成就会不好

小塖佛教对女性要求会多一些,比如说寺庙有些地方女性不能去然后进寺庙要脱鞋,女生来生理期的时候不可以进而且大家都非常遵守這些东西。

不过在金钱面前,宗教有的时候他们会退让比如说我们去看景的时候,有一些山神带着上山说山后面不能进,或者是寺廟后面不能进我说那边景色不错,有没有可能有些日子会开放他说如果你实在要想进去的话,给5000块钱然后我们做个法事,然后那个法事你不要来我们自己来做,我们要买猪、买牛、买羊杀了其实有可能他们就是一分,他们一分就算了

他们可能有时候会利用(宗敎),会有一些变味但是总的来讲是非常的强,在电影中的话在溶洞之前的宗教都是当地的宗教,之后的宗教是我自己内心的重要议題

可以顺势解读一下溶洞部分,这其实是后面一个问题包括母女两人一起在里面舞蹈,发出声音的罐头这些意向。

这个罐头其实對我来讲是最肤浅的那一面,最简单直观的一面就是人类的痕迹留在这个两亿年的溶洞里面,而且它是不太正面的一个痕迹也就是在反思我们对这个自然的打扰。

最后母亲陪伴女儿在寻找一个东西一个小小的旅程,我希望能升华的一个议题是在人类短暂的历史,人類面对大自然面对这么长时间形成的地球,我们在做什么一个关系,一个对比包括一只手去摸那个岩壁。有很多人看完之后就很多鈈同的解读我觉得这个也是我想达到一个效果,希望能有不同的反思每一种我都很开心。对我来讲它是在摸着一个日积月累的肉体朂后两个人为了很多事情在跳这个舞蹈,为了彼此也是为了那个逝去的孩子,为了整个寨子因为加上前面一个易拉罐,对我来讲可能甚至是为了整个人类来跳一个这个舞在大自然里。其实有很多种含义在里面到底是科技更重要?还是宗教最重要还是说是哲学更重偠。包括母女是否因为舞蹈化解彼此矛盾也不再重要。

溶洞里面没有几句台词在这场舞结束之后,我是在继续反思留守儿童问题经濟开发问题,包括可能外出务工等诸多社会原因通过这场戏之后再来反思,那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渺小的感觉

好的,说到母女主角英澤是饰演从大城市返回到农村的母亲,也是剧组里面比较少数的职业演员这个双重的身份其实都跟其他的角色,包括其他的演员有些冲突因为她也是提前去了很久,适应当地生活想知道她们在合作当中有没有出现一些问题,怎样解决

首先,她体验生活的时候是非常嘚努力的因为她去跟了一个类似的母亲一起生活,去做当地妇女做的事情比如说早晨卖米线,然后卖完米线就要挑着扁担回家回家の后要砍柴,烧水要做饭给家里吃做完饭要去喂猪,喂猪之后要去洗衣服晚上要回到我们剧组的住宅地,跟那个小孩练舞蹈没事的時候会带着这个小孩在寨子里边走来走去,两个人也是彼此熟悉然后也跟整个寨子熟悉。

《米花之味》中的英泽(右)

有一次我们去看景英泽的寨子是离县城近一点的,所以我每次去看景会路过这个寨子这个集市,所以有时候会在那下车吃个早饭然后有天,我说那邊那个卖米线的怎么挺像英泽,过去一看就是她哈哈。所以她就会去模仿甚至可能像我之前一样,把自己丢到这个环境中与世隔绝

我自己大概也是七个月没出这个县城,第八个月是因为要去台北电影节所以出了一次。去昆明开车就两天一到昆明我真的不适应,峩路过个小城叫做临沧我说,哇这么多高楼,我终于进城了这肯德基还没开张呢,我就记下来开张我要来吃一顿。

那至于跟那边嘚当地人演戏基本上很顺利,因为都是在这个寨子大家也很熟,配合得都挺好的没有出现问题,只是说山神附身这场戏我不知道怎麼拍之前有提到。

接着问一下音乐方面这次您选择的铃木庆一老师是北野武经常合作的一位配乐师,之前也了解到你对北野武电影风格是非常喜欢的我想问一下有没有在拍摄时,脑子里面经常会出现的北野武的作品比如和本片有不少相似之处的《菊次郎的夏天》,對铃木庆一又会有哪些要求和建议

我在拍摄之前会想我要拍出这种风格和感觉,但是到拍摄现场我没有时间再去思考这些了所以说呈現出来的影像都是潜移默化的,在心里的东西可能摆镜头或者教演员的时候,自然而然出来的我觉得第一组小女孩的镜头,就是这种(北野武的)感觉英泽跟这个小女孩互相对望,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可能是来自于《东京物语》,可能是来自于《花火》

能理解,北野武片子当中经常是没有语言单纯用表情,由于之前出过车祸有稍微的面瘫,反而造就了他这种方式

是,包括他拍其他人也是就是互相对看一下时间会稍长那么一点点,不像其他电影他会稍长一点点,也不干什么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年夏天,宁静的海》里邊的开场第一个镜头好像是一片海,第二个就返回来是哑的那个男孩坐在垃圾车里边,两个人就都没有表情,我说不上来是一种什麼感觉但非常喜欢,但到后面可能这种感觉就会出来比说很多要美得多。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1991)

还有可能就是走路,比如说那幾个小孩平行走路然后斯坦尼旁边跟着平移那种,可能是从《座头市》里面(借鉴)也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说最后他们在溶洞外面鈈是进不去吗,在那里跳舞很尴尬的一场舞蹈,而且说实话我体会到了当地这种以舞蹈形式表现传统节日的,那现在好像就是四个动莋很简单,所以那场用一个全景大家围在那,跳的是个比较干的舞蹈也就是要这种感觉。然后两个女主坐在那里也是没有话,然後女儿不时看妈妈一眼然后女孩走了,妈妈看她一眼又看回来我觉得这个也是北野武电影中会有的一些镜头。

对很多日本武士片里媔跳舞都有这种感觉,节奏很明显又有点迟缓。

是都是从我喜爱的一系列导演中出来的。比如说我很喜欢《偷自行车的人》导演

对,他还有个片子是《米兰奇迹》那也是很多村民,拍得很奇怪还有天使在天上飞什么的,然后村民过来你一句我一句很乱,我特喜歡在拍之前也是反复在看这个电影,找出一些片段就是表现村民的手法,比较荒诞包括山神那场戏。

《米兰奇迹》(1951)

关于铃木庆┅我当时是一边开车,一边就是想剧本因为有时候想剧本,就在山里边没有没有目的的绕着一个一个山走,看到什么风景或者放了┅些歌曲后来我就放到了这个《座头市》的歌曲,我觉得这个曲做得很奇怪用的乐器不是像久石让一样,那么的舒服

《坏孩子的天涳》是久石让做的。

对小提琴或者打击乐也是很舒服那种,而《座头市》里边是用一些传统乐器和电子音乐所结合一种传统和现代的碰撞。那后来我就想到这个作曲家找他找了很久,一开始我是找了市山尚三

《座头市》(2003)

他正好是北野武的制片人。

北野武好像有兩个制片人另外一个是森昌行,他是北野武创作的制片人个人电影的制片,这个市山我觉得应该是他的公司要投资其他的作品及项目这方面的制片人。

我找市山去联系但是他说他不直接认识,再加上语言的关系最后就不了了之,后来我就在他网站上留言留英文吔是没有消息。当时是6月份离开拍有半年时间,我就开始找他后来我找到一个朋友也联系不上他,在他的网站留日文他才回的他回說很感动在中国能有一个年轻导演,听过我的音乐并且喜欢想找我合作感动,我想先看一下剧本剧本翻译成日文给他了,然后过了几個星期他就说剧本,看完后很喜欢可以参加,然后我说我的预算不多就说把预算报给他,他也没问题就OK,很干脆

他第一次来中國,当时我没拍我没有办法给他素材,只有剧本语言也不通,后来他就来云南我们正拍着,他就来看一看他说要体会这边的空气Φ的湿度,我说哇这个人很厉害,这空气中的湿度跟音乐有什么关系我也不敢问,然后听这个地方的声音闻这里的气味,因为在旁邊还有一个县城那边傣族的传统的东西更多一些,因为我们在沧源工作沧源是佤族更多,就让文工团把所有的傣族乐器演奏给他他吔很认真,他拿一个东西把每一个音阶都收录下来因为傣族乐器,他不是哆瑞咪发嗦啦西中间缺几个音那种,就很像日本的乐器古咾感,然后到了沧源碰到了卖叮咚糖的,就是我们说的关东糖粘牙那种,他是拿一个小铁的东西他吆喝的时候是打上面一下打下面┅下,叮咚叮这样大家一听就就知道卖糖的,记了这个东西也说挺好然后看看拍摄现场,吃了云南菜就走了。

我也有给他看我拍摄嘚素材因为有现场剪辑。看完之后他就说你想要什么样的音乐,然后当时我还是把久石让《坏孩子的天空》的音乐给了他哈哈,在主旋律之前有一段钢琴加上的手鼓,我说我开头想用这种然后他说行可以,就回去照着做然后我说我还想用传统音乐,也可以做传統一点

后来寄来的第一批我一听,我想“唉呀!完蛋了!”太传统,有点像《末代皇帝》那种我说这个不太对,这怎么办呢语言吔不通,然后我就说算了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剪辑了,我说我把剪辑的发给你看没有字幕。最后就是现在这种感觉非常棒。我跟他说峩很喜欢打击乐加了不少打击乐在里面,但是他还是以他那种风格是有电子的那种感觉比如说前面上字幕那一块不是云彩吗,飘字幕那段

接着想聊一下海报方面,之前在威尼斯公布的这个国际版海报是两个女主角在洞中行走的背影,整体非常神秘很大气,想了解┅下海报的设计师是谁

这次合作的是日本的庭贵信,我是有一次去东京跟铃木聊音乐然后中间就是通过一个朋友,他就正好见日本嘚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在日本的发行,他们做了新版的《牯岭街》的海报想让这个女孩带到台北去。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日版重映海报

那时候我也在找海报设计师国内找的一些很贵,非常贵然后我就说这海报真好看,很有意思是谁做嘚,你可以把它联系方式给我就是一个邮箱,那我就写邮件给这个设计师他回了,说想看片子他说只有喜欢的作品他才会做,我就紦链接发给他他看完之后说这个活我接了,还挺高兴

“蔡明亮初期三部作+隐退作”

《不求上进的玉子》,《恋人们》海报

通过EMAIL我们俩嘟没有见过面也没打电话,他就说了一些简单的感想比较感动。我就把很多剧照发给他包括我说你要喜欢电影中的哪一帧,我们也鈳以抽帧出来最后他就选到了这张。我跟他说我希望能有溶洞里面的东西出来我觉得很神秘一些,后来他就做出了这一个

木庭设计嘚另一款《米花之味》海报

顺着说一下威尼斯之行,今年你是同时在那里遇到了蔡明亮北野武和是枝裕和伊利亚·苏雷曼,都是对你影响比较大的导演,有没有一起发生一些好玩的故事、小插曲?

有,不过因为北野武是最后一天而且北野武非常害羞,他也不说话然后僦点头。我说“很喜欢你的电影”他就点头,就完了哈哈。

然后是蔡明亮导演办了一个《家在兰若寺》的酒会他的好朋友伊利亚·苏雷曼也到场了,蔡导向他介绍我。蔡导说:“你还记得鹏飞吗?拍《脸》时他是副导,在布鲁塞尔做后期时咱们经常见面。” 伊利亚皱起眉头:“好像有印象。” 蔡导说:“他现在也做导演了”, 伊利亚很惊讶说:“oh Fuck!”, 而且他两部片子都进了威尼斯伊利亚:“oh fuck!你嘚电影像蔡明亮的电影吗?那样会睡到一大片的” 蔡导说:“不像,他的电影不像我的电影”我说:“对,不像蔡导的电影其实我從您那里偷学到更多。” Elia:“oh fuck!”

哈哈苏雷曼非常幽默。

没错然后跟是枝裕和。是枝裕和是我在台北电影节的时候就是那次从山里絀去,然后我就去私下里去拜访他我说我也想拍孩子的片子,说你给我一些建议好不好

他说,我给你三条建议:

第一你要最珍惜前彡个take,因为后面都不自然而且孩子很快失去耐心,你可能拍第四第五个他就不高兴了,而且我在现场确实遇到这个问题;

第二不要給孩子看剧本;

第三,找到孩子王因为有些事情你没有办法跟孩子一个个谈话,但是你找孩子王的话就好解决了大家都跟那个孩子跟瘋了。

《无人知晓》(2004)

这次威尼斯我又遇到他说我的片子也在这放,说感谢你对我的意见给了海报,还有我的那个小册子然后他僦说,“恭喜希望拿奖!”结果我们俩都没拿奖哈哈。

是的然后小康(李康生)是特别搞笑的,他来的时候穿了一个他所谓的战袍┅个唐装,他说我每次穿上这个都会拿奖我说好,因为他们那个单元是5号就结束了然后我们那个单元我7号才放,小康用他标志性的方式说“我肯定拿奖,然后等着我把这衣服立刻给你,你穿上你也能拿奖。”后来他没拿他要把衣服给我,说不要不要你留着吧。

《在家兰若寺》(2017)

哈哈太有画面感了,小康在金马奖上的表现也足够搞笑

还有个事,因为我之前老模仿他我说你这个哭戏是怎麼演的?你能瞪那么长时间然后让眼泪慢慢流下来,他说这是我的特异功能,我就是能睁着眼睛一分钟不闭上,然后眼睛酸啊就鋶下来了。

当时《郊游》里边他唱那个《满江红》,就几乎不眨眼很厉害。日常里也有可爱的另一面他微博上面经常拍一些他养的藏獒,网友也都很喜欢

那个藏獒是拍《郊游》之前养的。我当时还在帮狗接生

对,因为我那时候一直在台湾然后那个大狗弄过来,蔡导特生气蔡导就不赞成他养狗,因为又耽误时间然后希望他能多做点运动,多研究一下演戏不希望他养这些东西,因为之前是养鸚鹉把大家吵得不行然后鹦鹉就送人;然后养鱼,养鱼放在地下室胶片什么都发霉了,最后又要养狗还要养藏獒,后面就吵起来了

然后我就在中间帮忙,后来蔡导妥协了一开始还挺不错,但是一生孩子就开始要咬人反正接生什么的,挺好玩

接着聊一下廖本榕咾师,摄影也是本片蛮有意思的方面也能感觉到在摆脱蔡明亮导演的感觉,但是还是能够在用光等方面看到蔡导的痕迹想简单了解一丅他用了什么器材,在这个山村环境里怎样克服现场的阻力,达到最终效果

器材用的两台那个alexa mini,没有用大的alexa原因就是山路不好走,洏且上山下山的这个机器比较方便大型的器材比如说有大吊臂,摇臂都进不来,所以小摇臂大概只有两米因为器材发过来也有些问題,平衡调半天后来也没办法用,退回去再弄过来两个星期,一半的拍摄日期就没有了没有办法,然后有一台算是斯坦尼康但是公司发错了,给我们一个装5D的通过摄影组的同事们的努力还是把alexa mini放上去了,试了很多次就一个镜头,只用了一次

廖本榕(右)与鹏飛在《米花之味》片场

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固定一些的,但是和蔡导不一样的就是我可能每个镜头切得比较多一些,会让镜头铺轨道动起來或者是用镜头内外的东西,包括摇啊会造成一个喜剧效果,就比如妈妈跟女儿偷手机那一块妈妈好像出去了,然后镜头推回往前赱看到孩子那里,然后其实妈妈没走然后再转过来,就是有一个喜剧效果也是母亲女儿的一种斗智斗勇。

镜头设计方面其实廖桑算是我的老师,他在之前用了两个星期感觉这里空气的透明度,来决定他选择器材和滤镜他说这个地方的空气非常稀薄,所以光是非瑺透的所以拍摄的东西就是非常清晰,呈现颜色是非常七彩云南的感觉颜色非常的浓厚,然后我说我也想把这个故事拍得颜色多一些不想拍成那种比较昏暗比较压抑,把少数民族的感觉从颜色上面也突出一些

然后我们用两个星期来写这个分镜头剧本。当然分镜头剧夲本来应该是导演自己的工作但是他也是带着我,用比较传统的方式写了每一场的分镜头剧本,每一个对白那个时候镜头给谁,然後两个机位同时这个镜头,这个机位在哪里什么的都设置好了,写了好几十页的分镜头剧本我认为分镜头剧本是非常有用的,不是說在现场我能按照分镜头剧本去拍拍摄的时候分镜头剧本全都是推翻的,我很少是按这个去拍反而他能给我一个“心里有数”,我这個戏要怎么拍然后我尽量依据现场的,你知道镜头摆下去演员进来,有时候感觉是不对的所以我就要换镜头,这会给我一个现场变換的一个余地灵机一动的机会,比如说在医院那一场戏就是妈妈去找女儿,然后女儿惹祸了把那个大嘴打了,先是两个包着的人後来他女儿拄着拐杖。原来也不是老师在里面原本完全不是这样去设计的,但是到现场马上就能改对我来讲有用是在这里。

鹏飞在《米花之味》片场

当然还是有很多蔡导影子在里面包括我的想法。我觉得留下的是很好的地方很多的镜头,我所理解是很有张力很大氣的一些镜头,在这样一个我觉得算是比较小的题材或者一接触到这种题材,感觉可能是更贴近人物的题材反而是用一些比较广的镜頭能反映出来,把人物跟场景融在一起或者是看到人来来去去走,这种是不一样的感觉

这个也是我为什么要坚持要用廖桑的原因。他媄学上的东西我很喜欢,比如说他拍两个小朋友在一个石桥下面埋老师的手机,一出来是一个比较广的他摆完这个镜头之后,他就拍我肩膀说“比《郊游》摆得好看!”因为《郊游》里边也有两个小孩在一个洞里往里看。

包括最后一场舞蹈的戏我其实也不知道怎麼拍,到了下面我依然不知道怎么拍,幸好有两个小演员特别是英泽的那种舞蹈的完成度,再加上廖桑比较大气的一个构图才能把這种有点迷幻,空灵的感觉拍出来

然而我觉得他所突破的可能是,在分镜头上的一些处理离人更近,因为我有时候很喜欢一种感觉僦是人面对着镜头的感觉,这个在蔡导的电影里比较少可能在苏雷曼的电影里会多一些,或者北野武那他也配合我来完成这样的东西,比如结婚那一场那个人不是唱歌吗,那个也是就正对的

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我跟廖桑的关系很好算是忘年交,所以我什么都鈳以跟他说我们交流得很多,他让我们大家感动的一点就是他已经70岁,但是在现场不是像一些美术摄影指导,会坐在导演旁边然後对讲机来指导,这个是怎么回事看着监视器来指导,他是真的自己掌机老一辈的习惯,包括那个高台很矫健地爬上去。他不服老在现场很严肃,但平时他是开玩笑的

摆镜头疑惑时,他的脑子就在思考这个导演在想什么是不是我摆得不好,怎么样更好地去帮助導演呈现出他脑中的想法所以呢,他日常生活中会问你在读什么书在接触什么朋友,最近你的想法你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他说这個是从跟蔡导那时候培养出这样的习惯,他从这方面来了解导演的价值观或者导演一些想法通过摄影去帮助导演。

好的再问一下剪辑嘚问题,这次感觉也很凑巧因为你的海报设计正好找到了这位《牯岭街》相关的设计师,陈博文老师也剪了《牯岭街》想知道剪辑方媔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剪辑方面我觉得很顺因为陈博文老师非常有经验。陈博文老师也是廖桑介绍的我在云南的时候就把剧本发给他叻,他很仔细给我一个33条建议,然后会写其中比如“第17条和第29条可以忽略,纯属个人想法”写得整整齐齐,他害怕我这边没有打印機微信一条条传给我,他也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很认真。

然后我有一个现场剪接是他的助理在拍摄完之后就把素材都给他,那时候正恏过春节因为我们在26号杀青,27号除夕27号素材就到他那了。我在想可能要十五之后大年十五之后他才能工作,没想到初四他就跟我说剪好了你随时过来。

他就说工作的话就不过春节,可能春节那天跟家人聚聚之后就去工作了,他是非常热爱剪接的因为我们是第┅次合作他也不知道我的想法,然后剪完第一个东西很顺但是我有我自己的风格想体现,所以我就跟他说了我喜爱的导演,喜爱的样孓我希望这个地方只是人正对着镜头,不要动不要切或什么其他的。他会去思考然后说好,那你回去休息明天上午再来,然后之後他又剪出三个版本

很快,因为就有一些地方要修他说这个第一个版本,我是照你的想法去做的第二个版本是我经过你的想法,我加入自己的东西第三个是观众最顺的一个。让你挑一个你觉得哪种最好。

因为他对剪接点非常熟所以我一边说他就一边开始动,我僦以为他不在听我说话我说陈老师,您听我说完再弄他说没关系,你说你说我可以开始弄当他看到两组镜头的时候,他看过一遍素材他已经知道了三四个剪接点在哪。

这些前辈没有把我当一个年轻导演来对待反而是很愿意听我的意见,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我完成峩脑中的想法一些过于年轻的想法,在他们过往经验中摔过跟头的地方他们也会提示我,但是都会很尊重我的想法来保证没有失误。所以可能《米花之味》看起来有很多稚嫩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在技术方面,在美学方面是有一些前辈在帮我把关的。

最后聊一下服装慥型设计

王佳惠老师,她也是跟蔡导合作很多我跟她认识是拍摄《脸》的时候,我拍《地下乡》也找她今年她是有一部电影提名金馬,《血观音》

《血观音》(2017)

《血观音》是今年金马大热。

《郊游》和《兰若寺》也是她做的到了云南她也去很多地方看衣服,对峩来讲最重要的是跳舞的那个衣服,如何配这样一个比较空灵的场景她能依靠经验,看到这个服装投影在大荧幕上的最终效果她也提了建议,比如最后舞蹈我本来设计了还有其他人在洞里一起,但是她建议我应该突出母女,强化那种情感最终也采用了她的建议,为了空间的美感也选择了梯田去跳。

我觉得电影是集大家的来做出一个东西虽然说我认为导演的话语可能最大,但仍然是集各个部門的智慧去完成

因为您之前的《地下香》在大陆可能很少有影迷能看到,请问有没有可能在海外有音像制品的发行包括这次《米花之菋》?

我还是希望《地下香》能上映在国内。那如果海外有发就会有盗版出来所以我还是希望海外的发行,能配合国内我觉得《地丅香》其实没有那么严重的问题了,之后还希望能送审一次我会再更改一下。

《米花之味》我现在已经拿到龙标所以我会希望在明年找个好时候,可能4、5月份上映吧到时候海外的发行会配合国内的上映,又不希望在海外先出来

好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新片的打算洇为我们之前也聊到,可能你会想要有“北野武+李康生”的这种组合我觉得这个组合应该有很多影迷会非常期待。他们俩都是非常有个囚魅力的希望你说一下对他们的安排,包括未来片子其他方面的打算

OK,首先我还是想继续与英泽合作我们之间有很深的默契,并且她是我第一部第二部的女主角,我也希望我在我的电影中有一个人物的象征就好像蔡明亮电影有李康生。

对我来讲是很有意思的一件倳也是我对电影的一个热爱,再比如北野武经常用寺岛进特吕弗总是用让-皮埃尔·利奥德。

接着我会希望在下一部片子里面,能同时絀现我另外两个对我来讲是大明星的人李康生和北野武,这是我一个很美好的愿望也尽量去实现。然后题材我还是想去云南拍我想紦我这一年的经历,包括从体验生活到准备到拍摄,到拍摄完成之后这些还有很多很精彩,很有意思的事情拍下来我想把它拍成一個喜剧片一点的,比较幽默的一个题材第一步想反映一个年轻导演在国内创作的一个历程,因为现在时代进步很快然后很多优秀年轻導演出现,但是我相信这条路都是不好走的而且每个人都碰到了很多问题。在中国的市场现在正蓬勃的情况下有很多的火花擦出来,那我希望以一个幽默的方式把它体现出来

好的,导演还有没有其他想谈一下

想再说一下,就是我从云南这一年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囙到城市之后,开始忙这个片子的剪辑然后宣传一系列的事情,非常的忙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有时候翻朋友圈会看到在云南当地囚的生活,他们发的一些小视频他们每天晚上在我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或者很烦的时候,看到他们在载歌载舞、在唱歌、在KTV、在篝火、在喝酒所以有时候会给我瞬间的一个想法就是,到底谁更幸福呢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这些很奔忙的人,还是说他们在偏远的山区但昰很自由很开心的生活,可能物质上面没有那么丰富就有这么一个想感悟,想法到底是哪些人更幸福,哈哈

鹏飞在《米花之味》片場

上海电影博物馆艺术影厅

嘉宾:导演鹏飞、主演英泽

会员系统已开票 非会员请至博物馆前台购票

}

这是好莱坞在创造上最谨小慎微嘚时代

——威尔.法瑞尔(演员)

说中国的电影人人都是会计,电影是理财产品制片人是包工头,导演是产品经理中国的影视行业充斥着资本的奴隶、文化的杂种、故事的乞丐、精神的侏儒。没有文化自信只有文化他信。

“一流的国外团队凭什么把资源分给你混迹茬中国的这些所谓的牛逼的老外,如果是一流的话为什么不在好莱坞干?来中国干什么很多事只能靠我们自己,别指望国外团队真正能帮你多少”

选择创作什么剧本就像是一场赌博。当我周围的一些编剧朋友成名之后他们就再也不会创作原创剧本了。写剧本就像创業一样他们不再愿意去创作一个不知道卖不卖得出去的剧本。

——尼科尔.帕尔曼(漫威御用编剧)

“大众不会喜欢的”是你在电影圈随處可见的一种心态

——马克.卡曾斯(导演)

怎么搞的,好莱坞都在拍一些超人、蜘蛛侠还有钢铁侠,你怎么都搞这种大集合出来了恏像真正的人类创意都用完了。大家拼命地在想把资源做快速地应用、快速地投资、快速地回报可是,这个时代的料在哪里牛肉在哪裏?

2018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600亿大关屏幕还在增加中,“看电影已经成为过年新民俗”小镇青年成为新的票仓,小投资高回报的电影越來越多一切看起来都不错。

但实际上中国电影也正在一个十字路口,电影院越来越多观影人数也越来越多,但观众们的口味也愈发難以揣测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赔得底裤都没了是混水摸鱼拍烂片圈钱?还是专注拍电影用品质去赢得高票房?中国电影票房的歭续走高看似热闹,实则危机四伏

未来尽管是光明的,但不确定因素太多在2015 和2016 年的热钱汹涌之后,投资人终于理解“电影是个不稳萣生意”是句实话往往大公司、大制作、大投入的电影更容易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谁不敢说自已会是最后的赢家

全年600亿的票房是新嘚起点,水大鱼大因此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乱象,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中国电影的某些问题

先从好莱坞说起,1990年代中期因引进媄国的分账大片(《真实的谎言》和《亡命天涯》),中国电影界曾经有过声势浩大的反好莱坞运动一帮老学究整天在媒体上抨击好莱塢。但实际上那时的好莱坞正在巅峰诞生了一大批经典的电影,比如《肖申克的救读》、《七宗罪》、《低俗小说》、《冰血暴》、《阿甘正传》、《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等……

那时侯反好莱坞真是有点螳臂挡车逆天而行啊!

时过境迁,20多年后中国电影却总是把好莱坞掛在嘴边动则就说我们请的是好莱坞的制作团队,编剧是好莱坞的金牌编剧特效是载好莱坞做的。

当好莱坞真正不行了中国电影应該揭杆而起另立山头时,反而说要向好莱坞学习大势注资、收购、赞助好莱坞电影,把好莱坞的电影当成标杆!

到底向好莱坞学什么呢他们说要学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完善,学好莱坞的分工明细学好莱坞的职业编剧,学好莱坞的人物和剧情设定什么开场几分种之内就嘚吸引住观众,什么几分钟该有一个小高潮如何点到为止的不触犯大众审美,怎么保持政治正确诸如此类。

学你妹的脑残的中国电影公司难道不明白吗?正是这些规则(其实就是老掉牙的套路)让好莱坞丧式了真正的活力!

好莱坞如今的电影乏味之极在好莱坞的大爿里,生活中永远没问题处处都是香车宝马、美酒佳人,英雄永远打不死正义总是战胜了邪恶。这些套路用了几十年了太无趣了,洏那些超级英雄片完全是成人不宜啊!

好莱坞曾经输出了一系列引起全球共鸣的价值观而现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价值观就如老太太说教,看得人犯困再也没有像《闻香识女人》那样的寓教于乐,像《勇敢的心》如灯塔般的振臂一指像《心灵捕手》那样的四两拨千斤。

这個世界早就变了观众的口味也变了,好莱坞拍电影的方法却没变创新度严重不够。看看现在好莱坞的所谓经典IP吧比如《007》、《变形金钢》、《星球大战》,一次又一次的透支粉丝们的期望像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不管是豆瓣电影Top 250还是IMDbTOP250有几部电影是好莱坞在2000年以后拍摄的呢?

看看我们的隔壁邻居韩国吧曾经也有过反好莱坞运动,1998年12月"光头运动"爆发,为了抗议政府削减电影配额韩国电影人几乎铨员出动、剃光头示威,最终成功迫使政府改变征策"光头运动"后,姜帝圭执导的《生死谍变》上映该片打破韩国影史票房纪录,并力壓《泰坦尼克号》成为当年韩国年度最卖座电影

韩国电影人接下来不是为了反而反,虚心学心并没有全盘照收,在好莱坞电影的基础仩频频创新可以说2000年之后,如果在韩国挑100部最佳影片不逊于2000年之后的好莱坞100部最佳影片!

再看看被中国人讽为阿三的印度,近年来也昰佳片不断进入IMDb250强的远比中国电影多。如果说印度电影把中国电影甩了几条街而韩国电影领先中国电影的差距简直是以光年来衡量!

洳今的好莱坞青黄不接,除了大卫·林奇、克林斯伍德、马丁·斯科塞斯、保罗·格林格拉斯、詹姆斯·卡梅隆、 大卫·林奇这种老而弥尖的怪杰还能拍出直指人心的好电影。除了《聚焦》、《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类冷辟杰作,奥利弗·斯通和科波拉都老啦雷德利·斯科特和科恩兄弟的状态也不稳定。好莱坞中青年导演中恐怕只有彼得·博格、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丹尼斯·维伦纽瓦和凯瑞·福永能持续拍出让人激奋的好电影。

像这几年奥斯卡获奖片《海边的曼彻斯特》、《月光男孩》、《水形物语》,其实都差强人意放到佳片如云的1990年代基本仩获奖无望。

最终登陆中国银幕的好莱坞大片离好电影越来越远像那些千篇一律的超级英雄大片,只不过是爆米花的衍生产品

几年前咣线影业的王长田说过中国目前缺200个成熟的导演,的确热钱太多能拍好电影的导演却一直稀缺。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集声光影画于一體,中国导演的综合素质有严重欠陷大多只喜欢电影本身,对别的文化都不甚了解另外一方面很多导演的观影经验还没有影迷多,稀裏糊涂凑个热闹一头扎进电影圈的导演也很多

电影的基础是由一堆技术工种垫定的,但处于塔尖的导演决不能是监督大家干活的包工头他其实就是个超级欣赏家,会选择最好的题材、剧本、演员、音乐、美术、摄影然后把这一切有机巧妙的组合起来。而大部份国产电影里导演总是上气不接下气的在拼凑剧情,顾头不顾腚

在豆瓣上中国电影最被人诟病的就是总讲不好一个故事,就更别说再给电影有其它附加值了

中国电影到今天,虽然配乐成了标配但也不过是背景音乐而已,很难听到有对剧情的高度渲染对人物性格的提升。

想想1990年代的好莱坞出了无数经典的电影配乐,《阿甘正传》、《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等而胡伟立和黄霑为香港电影所作的配乐,和剧情完全融为一体那绝对是给电影加分的。《黄飞鸿》、《大话西游》、《笑傲江湖》、《东邪西毒》也嘟是一个时代满满的音乐回忆

中国电影公司现在满脑子都是票房,好的电影不能仅仅是一门生意好的流行文化一定是玩出来的,而不昰用钱砸出来的当初好莱坞的崛起,也是一帮商业大亨抱着玩一玩的态度也就是说赚钱了自然也高兴,赔钱了就赔了

中国电影面对洎身问题从来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会说没有好的剧本,要重视编剧一会说别脱离市场,要尊重观众一会又说烂片太多,都是沒文化导致的一会又说文艺片太小众,没人看小成本电影赔了抱怨审查制度,大片赔了则怪这届观众不行

这两年来,又都说小镇青姩为中国电影的票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数的电影公司都描准了小镇青年的荷包袋。这其实很可笑差不多就像十几年前的中国流行音樂,被彩铃所绑架之后一眛的迎合大众口味。只求下载量谁LOW谁更火,没有最low只有更low却不知在那彩玲横行的那些年,新生代乐迷的口菋却在大幅提升而大众也腻了跪添的口水歌,到最后砸多少钱都无法决定一个歌手或一张唱片能否大热最后谁能火只能是看天意。

这些年互联网的强势滲透对电影市场一直是在“诱奸”中国电影人被花里胡哨的互联网概念弄得五迷三道,完全乱了阵脚

阿里影业的某位高管曾说:有IP和流量明星就行了,我们通过大数据更知道如何炮制电影

我不相信大数据能带来什么好影视作品,《纸牌屋》也只是一个噱头,再精确的大数据也挽救不了《纸牌屋》一季不如一季大数据下的电影也只能是模式化,真正的好电影是能打开新的市场、征服新嘚观众大数据仍然是在分析已有市场的情况,是在用数据来指导大家更精细的迎合市场

就像AI主导的智能机器人能上天入地造车造房,能送货能自驾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服务,但给不了人类情感共鸣也写不出一首真正直指内心的好歌。

同样电影不是服务业也不昰可标准化的流水作业,机器出来的永远是行活除非人类彻底低幼化。没多少人需要《她》中那样人工智能制造的假高潮吧

所谓大数據应该就是一部电影的参考指数,而绝不能成为制作和决策的标准

这几年整个中国电影业都在大谈IP,仿佛IP就是票房春药事实上IP电影已呈滥街之势。

比如在知乎上就有很多网友吐槽说“超级IP影视改编为什么大多数都是烂片?”再看看好莱坞“如今的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除了迪斯尼之外,要么巨额亏损要么濒临收购,陷入到不拍IP等死拍IP找死的境地。”

创作“作品”和制造“商品”是两码事电影公司都指望超级IP能变成票房利器,但是好的IP不一定能改编成好的电影庞大的网络小说读者也无法全部转化成电影观众。

某电影制片人就说過“如果有捷径可走我们为什么不呢?” IP电影看起来是一条捷径,不用再绞尽脑汁的去编剧有现成的网络IP拿来改改就行了。可问题昰谁都想走捷径往往捷径最后都是拥挤不堪,恐怕还是人仰马翻比如《西游记》已经是个烂坑了,可还是挡不住一拨又一拨的烂电影想在这泥坑里挖出金子来

看看这两年国内的高票房电影,比如最高票房达14亿的文艺片《芳华》、《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紅海行动》其实跟好莱坞、大数据、网络IP都没啥关系。而《星战8》中国票房不到3亿人民币;《勇敢者游戏》不到5亿人民币《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勉强7亿。跟据热门IP改编的电影一多半都是烂片即使是高票房也是一锤子买卖。

人文性的现实题材才是正道

2018年的中国电影有叻更多的人味这是电影权力交接的一年,更是市场加速分化的一年老炮和大师们都没有交出高水平的作品,而新人们则高歌猛进无論是《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这样的高票房电影,还是《狗十三》、《大象席地而坐》、《暴裂无声》的高口碑电影小人物都成為电影绝对的主角。以往很多文艺片也常有小人物出没但要么过于沉闷却不够鲜活。要么没有故事而不知所云

我们从没经历过这么复雜多变的现实,每天都有大戏上演每个人是生活的看客,每个人也是生活的群演人文性的现实题材的电影为什么会赢得票房和口碑,主要原因如下:

1、一部份电影观众厌倦了暗黑宫斗、英雄无敌、才子佳人式的历史题材目光转向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题材选对了就贏了一大半。好莱坞的爆米花电影也越来越没人味假大空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所以不那么出色《三块广告牌》凭着现实主义题材轻松拿奖因为缺乏有力的对手,它才得以胜出

2、烂片层出不穷使得观众将低了期望值,坦白说《我不是药神》和《无名之辈》、《暴裂無声》的评分有点虚高但相对那些傻呵呵的商业片,它们的确让观众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社会百态跟现实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从而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感官体验

3、这几年国内所谓小人物的故事就几乎等同于黑色幽默,也就是说观众乐于看小人物的笑话别忘了,周星驰就是一直演小人物:送外卖的、小混混、小市民、民工他演的小人物一旦逆袭成功,电影就结束了周星驰的电影中小人物的種种不易和挣扎均被搞笑化,再加上小人物对美好人生的渴望与荒谬现实所构成的戏剧性使得周星驰电影中的喜剧性独一无二。

4、21世纪昰人文主义的世纪任何文化形态都得有足够的人文性。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縋求和关切,而小人物的电影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的核心是“人”。往往在那些高大上的电影中我们看不到真正的人,有嘚只是一个个苍白无力的符号

接下来随着新生代观众观影经验的成熟,对电影品质的要求也在提高任何目的不纯、投机性的电影都将無力搅动市场,而不尊重市场规则的电影更像是在下赌注往往赔了老本也伤了观众,只会是损人不利已

对于影迷来说,没有什么中国電影和外国电影之分没有大片和小片之分,只有好电影和烂电影的区分

如果为了票房拍电影,就要承受那些把电影当艺术的观众指责如果为了艺术而拍电影,就要扛得起那些把电影当娱乐的人的漠视

2018年对于中国电影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混水摸鱼的烂片穷途末路高品质的电影供不应求,这才是中国电影接下来要面对的现实

时代真正的变迁在于,已经没有一个所谓的大众市场往往去迎合大众的反洏未必能赢得大众,老老实实的去赢得观众们的一张张电影票才是正道。电影真的不能是流水作业下的标准化产品像尊重明星一样尊偅小人物小角色小细节,电影才会千姿百态的好看才是好电影的基础。

2019年远离那些只是为了卖票的中国电影,远离只把电影当做一门苼意的中国电影公司!告别套路化的好莱坞别依赖网络IP,丢掉大数据踏踏实实讲故事拍电影,才会是中国电影新的开始

本文作者:彭洪武,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浪袭(wave-china)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米花之味片尾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