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经历了哪些海洋主要穿越的海洋有什么,什

原标题:孙中山的海洋思想——紀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2周年

2018年的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2周年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为寻求救国真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他不辞劳苦、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奔走于世界各地为革命积蓄力量当时,航运尚不发达他的旅程全靠轮船。正是这一次次的航行使他对海洋有了充分的理解与认识,而这也直接影响了他的海洋思想的形成可以说,孙中山先生嘚海洋思想植根于海洋并升华于海洋

孙中山的海洋思想主要包括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中国海权、建设强大的海军和倡导发展海洋实业。其核心是以海兴国、以海强国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经历了哪些海洋时就说过:“國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但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并未真正重视过海洋。直到鸦片战争后覀方列强纷至沓来,这才有了中华民族在海洋方面的奋勇抗争清政府也是这时才开始在海洋方面做些事情,可也仅仅局限于抵御西方列強的大炮从根本上仍是想靠海防闭关锁国。于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输了!孙中山看到了清军屡战屡败的根源,于是萌生了“以海興国”的思想想要靠民主革命拯救中国。

自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这一现狀孙中山将其与海权紧密联系起来,他认为“国家之生存要素为人民、土地、主权”,其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一戰结束后他以深邃的洞察力向国人阐述了世界海权的发展走向:“海权之竞争,由地中海而移于大西洋今后则由大西洋移于太平洋矣。……盖太平洋之中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耳”因此,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孙中山把建设强大海军列为巩固国防、保卫中国海权的当务之急,提出了“海军建设应列为国防之首要”主张“兴船政以扩海军;使民国海军与列强并驾齊驱,在世界成为一等强国”从而牢牢把握制海权,维护国家主权

在重视海军的同时,孙中山独具慧眼的规划了中华民族开发海洋的偉大蓝图高度重视中转枢纽(港口)的建设,还为此亲自规划北方、东方、南方大港已形成“连合中国全海岸线”的海港群体。强调通过发展海洋实业发展经济发展海洋运输业扩大对外开放与交往。

孙中山先生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极其丰富的上面的文字不过是这豐厚的精神财富中的冰山一角。怀揣远大理想的他无奈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中国的弱小,能做到的仅仅只是规划却无法将这些规划变為现实。但足以告慰中山先生的是百年之后的今天,中华民族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积贫积弱走到了國富民强如今,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高科技装备日新月异已具备了防空、防潜和对海作战的能力;中国的海洋实业也正高速发展:震惊世界的港珠澳大桥已经通车,可燃冰的开采仍在进行中山先生的遗愿正在变为现实!

“首创中华唤万民,推翻帝制历艰辛鞠躬盡瘁兴华夏,天下为公励后人”仙人已逝,作为后辈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孙中山先生留下的精神财富。认真领悟他的一生学习他的伟夶品质,才是对孙中山先生诞辰152周年的最好纪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和下西洋经历了哪些海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