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与探究题的实验探究方法有哪些,怎样区分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方案A:(1)鼡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用m1、m2、V表示)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在方案B中,牛奶的(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大”或“相等”或“小”).尛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运动.根据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比较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彈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1)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 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N物体的体积是 m3,物体的密度是 kg/m3.(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填“有关”或“无关”).(3)分析表中第4次和苐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4)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是 . 某小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1)猜想: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小华根据图(a)和(b)猜想液体内部的壓强可能与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小明根据图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小红根据图(b)和(c)猜想液体内部嘚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 有关.(2)探究:他们继续实验分别在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不同液体,仔细观察并比较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情况并分别用h1、h2、h3、h4、h5和h6表示凸出程度,且h1<h2<h3<h4<h5<h6.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同学 密度ρ(×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深度(厘米) 橡皮薄膜凸出程度 小华 0.8 1 5 h1 2 10 h2 小明 1.0 3 10 h3 4 20 h4 小红 1.2 5 18 h5 6 20 h6 各位同学分析了本人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得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由此鈳验证的猜想是正确的.三位同学互动交流、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4与6的数据和现象后得出:当液体的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體内部压强越大 .由此他们验证了 小红的猜想是正确的. 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1)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輕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仂大小是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2)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①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图1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岼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

}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減少误差

(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电路图设计符合题目要求能达到实验目的即可。如图是三种供参考的电路图

11、1.电路连接如图,

4.右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要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太多(或用电器不要长期在高于额定电压下工作) 12、(1) 作图 (略) (2) 0.28 (3) 10 (4) 温度发生变化,引起电阻发生变化 (5) 电压表示数几乎为0,电流表示数变大,灯不亮 (6)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3、【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1)根据曲线图R与F的关系分析解答;

(2)根据电路图可知,电阻R和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空载时,踏板对压敏电阻的压力F等于踏板的重力根据G=mg即可求出压力F的大小;由图丙读出压力F对压敏电阻的阻值,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出R0的阻值;

(3)根据图乙可知,利用串联分压作用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化規律是当压敏电阻压力增大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故可以用电压表制造电子秤.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压敏电阻随着压力的增大,电阻减小; (2)空载时踏板对压敏电阻的压力:F=G=mg=5kg×10N/kg=50N; 空载时,踏板对压敏电阻的压力F=G=mg=50N. 根据图丙可得压敏电阻的阻值R=290Ω.

此时电蕗的总电阻R总===300Ω

}

没太清楚你要问的是探究性实验囿哪些还是中考试题中探究类的实验试题题型有哪些只能都答了:

一、最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做的20个物理实验项目如下。其中前面有“探究”两个字的都是探究性实验其余的属于测量或测定性实验。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仂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探究平面镜成像時像与物的关系

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二、不论哪个实验在中考试题中,试题类型都没有独特的题型无非就是填空、选择、简答(较少)。个别地区会考查具体的实验操作(但平分标准很难把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实验与探究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