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最新消息裁部队文工团团的影视剧有哪些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
电视剧版《芳华》将开拍 影视剧套拍是把双刃剑
  电视剧版《芳华》将开拍
  影视剧套拍是把双刃剑
  本报记者 刘桂芳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上映至今热度不减,近日又传出电视剧版《芳华》即将开拍的消息。因为省时省力、降低投资风险,&影视套拍&已经成为当下颇受投资方青睐的一种方式。不过,从以往的拍摄经验来看,套拍是一把双刃剑,投资方希望借助&套拍&取得双赢,但观众未必买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原创好剧本匮乏的现状。
  电视剧版弥补电影版遗憾
  看了小说《芳华》的观众,在看完电影《芳华》之后,常常会有因为电影时间的限制,人物命运不能完全展开的遗憾。而电视剧版《芳华》即将在3月开拍的消息,或许可以弥补这种遗憾。
  据悉,电视剧版《芳华》将由获得过&飞天奖&&金鹰奖&&国际艾美奖&等多项重量级影视奖项的实力派导演阎建钢执导,原著小说作者严歌苓担任编剧。舞蹈总监由中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沈培艺担任,文学策划由杨劲松担任,他也是电影《芳华》的文学策划。制片人则由制作过多部大剧并荣获&十佳制片人&称号的邓涛与新锐制片人马好担任。
  据导演工作室透露,相比于电影版,电视剧版《芳华》会更趋向于年轻化,把青春、爱情、军旅、灾难、歌舞等多重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有意思的是,阎建钢导演与冯小刚、严歌苓一样,也有在部队文工团生活的经历。他将会给观众展现一段怎样的青春故事,令人期待。
  影视套拍为降低投资风险
  从前些年的《山楂树之恋》《画皮》《手机》《神话》,到近几年的《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致青春》,只要有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口碑不错,随即就会有这部作品的套拍问世。为何影视行业如此热衷同题材的套拍?
  影视制作人深知,套拍现成的作品省时省力还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是主要原因,一个广为人知的好故事、好题材,在演艺市场意味着无限商机。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等艺术形式分别拥有不同的观众群,所以套拍在宣传上能起到1加1大于2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投资风险。
  套拍暴露剧本原创力匮乏
  一些业界专家认为,影视剧套拍现象暴露出剧本原创力匮乏的问题。&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无论是拍电影还是电视剧,一个质量上乘的好剧本,是拍摄成功的最基础保证,好剧本&一本难求&的现象,已经存在多年。虽然原创剧本动力不足原因复杂,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大量的翻拍、套拍,久而久之扼杀创新动力,滋长创作者的惰性,难以形成影视剧创作的良性循环。
【责编 付亚男】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坚定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坚决依法履职监督,坚持推动民生改善,这是延吉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思路,也是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
  第五届延吉国际冰雪旅游节将于12月29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开幕。本届冰雪节以冰雪光筵,欢乐延吉为主题,以延吉全域旅游和长吉图一体化旅游
  为进一步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旅游营商环境,延吉市积极应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旅游行业融合发展。  积极探索本地化互联网+旅游发展
延吉民声热线
公益广告·专题推荐
本地推荐阅读这45部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你心中的前5名是哪几部?_影视资讯_365经典网
这45部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你心中的前5名是哪几部?
2985我要喝口水&01-04 17:25
当代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自1983年的《高山下的花环》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一路奔波前行,一路探索开拓。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大家园中一支璀璨的花朵,用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先生的话说,是中国电视屏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军旅题材电视剧45部,这中间包括了【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火蓝刀锋】,【DA师】等一系列广受欢迎的经典之作。那么各位心中稳居前五的作品有哪几部呢?1、和平年代(1996)《和平年代》是李舒、张前执导,张丰毅、尤勇等主演的电视剧,23集。该剧是一部正面描写改革开放条件下部队建设、以及军队与地方关系的电视长剧。2、红十字方队(1997)《红十字方队》是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解放军总后勤部电视艺术中心1997年联合摄制的14集军旅题材电视剧,由王文杰执导,马继红、高军编剧,罗刚、颜丙燕主演。该剧主要讲述了肖虹、黎明、江男、司琪、赵志伟在军医大学的成长过程。1998年被评为“第十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连续剧。3、突出重围(1999)《突出重围》根据柳建伟的长篇小说改编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全剧通过对几场军事对抗演习的生动描写,用艺术的形式全面反映江主席的治军思想和中央军委新战略方针,热情讴歌了江泽民主席任中央军委主席以来我军官兵为落实“五句话”总要求,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军,质量建设之路的感人事迹。原著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4、女子特警队(2000)《女子特警队》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武警部队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联合录制的电视剧,由陈胜利导演,罗斌、梁静、雷敏、颜红君、孙扬等主演。该剧以四川武警部队的女子特警队为原型,选取了几名具有典型意义的女队员的成长过程,讲述了女兵们在军营生活中经受的磨练和考验。武警队女子特警队沙学丽(梁静饰)、耿菊花(颜红君饰)等年轻队员感人的故事。5、光荣之旅(2000)《光荣之旅》是一部以2000年以来军队后勤改革作为大背景,以一个军人家庭作为故事载体,以感情作为内核的军事题材电视剧。6、壮志凌云(2001)国产电视剧《壮志凌云》是由宁海强导演,吴京安、肖雄、金莉莉、白志迪等人主演的战争片,共20集,主要讲述从陆军选调的飞行员贺怀德、李保旗等人赶到东北牡丹江时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的故事。7、导弹旅长(2001)《导弹旅长》,是军旅题材电视剧,由中央电视台、第二炮兵电视艺术中心等联合摄制,共18集。讲述了中国导弹部队“东方旅”成长的艰辛历程。剧情讲述宋雨生作为代理旅长,带领手下官兵出色的完成了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将东方旅改成快速反应部队的艰辛故事。8、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激情燃烧的岁月》是根据中篇小说《父亲进城》改编的一部22集英雄主义题材电视剧。由康洪雷执导,陈枰编剧,孙海英、吕丽萍、黄海波、陈丽娜、唐波、吕晓禾、李博主演电视剧。该剧讲述一位军人对自己妻子终身不渝的爱与激情。 于2001年10月在北京电视台首播。9、军歌嘹亮(2001)《军歌嘹亮》,导演为刘保德 ,表现了兰州部队8037部队战士业余演出队九人话剧组到各营地为战士们演出和战士们一起生活、娱乐的情况。电视剧《军歌嘹亮》,以1948年“辽沈战役”、“东北剿匪”、“朝鲜战争”、军事大比武、85年百万大裁军为背景,叙述了主人公高大山的传奇人生,以及家庭和感情故事,表现了军人对理想与信念、战争与和平、婚姻与爱情选择的心理历程。同名图书,作者鲁祖立,幼彤。10、中国导弹(2002)《中国导弹》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返回式卫星多次试验成功,通信卫星也进入实施阶段。组织安排软件专家赵汉章(李雪健饰)改行任政委,他虽不忍心放弃自己热爱的专业,但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11、铁甲英豪(2002)《铁甲英豪》,由靳大鹰执导的20集军事题材电视剧,2002年上映。讲述50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只能依靠苏联发展自己的国防和经济。王岩峰、张可凡在苏联的军事院校国际班学习坦克专业,随着中苏关系紧张,王岩峰和张可凡提前结束在苏联的学习回国,分到装甲兵研究院。因工作需要,王岩峰等人被匆忙调来北京,接受了研制第一代国产坦克的任务。经过王岩峰等人夜以继日的工作,中国首次制造的中型坦克59式坦克参加了国庆10周年阅兵。12、DA师(2002)《DA师》,一部反映当代军人题材的22集电视剧,以王志文、许晴、巍子等众多明星的加盟、上亿元的制作成本以及大场面的军事演习在2002年央视一套热播。本剧紧扣军事斗争准备这个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龙头。本剧凸现南京战区的战略地位和“打头阵”的历史责任,努力聚焦、状摹、讴歌当代优秀军人为国防建设所建树的功勋和展现的丰采,正面回答如何“打得嬴”这一中国人民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是中国军队的目标和使命。13、归途如虹(2003)《归途如虹》是由广州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于2003年联合摄制的电视剧,由刘岩执导,王斑、王学圻、李若彤领衔主演,苏岩、富大龙、曾黎等主演 。该剧以历史事件"香港回归"为背景,讲述了为完成"和平进驻"的历史任务,驻香港部队时涛、何志远等一批优秀军人面对驻港英军和客观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出色完成任务的故事 。14、长空铸剑(2003)《长空铸剑》根据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小说《惊蛰》改编而成,是空军中央电视台、中视股份有限公司和长影集团联合打造的一部军事题材力作。该剧以空军转型建设和跨越式发展为背景,围绕新装备与旧观念、提高战斗力与保证安全、练为看还是练为战等矛盾,展开了一个装备蓝鲨战机航空兵师进行训练改革的故事。它从多侧面反映出空军部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战斗风采,充分展现了空军广大官兵思变革、强素质、谋打赢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崭新的精神风貌。15、历史的天空(2004)《历史的天空》讲述一个既起伏跌宕,又错综复杂的漫长故事,贯穿了从抗日战争到拨乱反正时期长达四十年的历史。该剧根据荣获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改编,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峥嵘岁月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革命情怀,同时以人性化的表现手法再现了主人公从一名流氓无产者成长为真正的革命者的艰难转变。而该剧的魅力也正在于此,透过大的时代背景,直面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追求,生动感人的再现了一个革命家和革命集体的成长过程。该剧获得第25届飞天奖、第23届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16、武装特警(2004)《武装特警》是由崔麟、杨凡编剧,于敏导演,杨凡、郑卫莉等主演的20集电视剧。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反恐为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它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表现形式、全面立体的展现了武警特警部队在和平年代处置突发事件和反恐斗争中的神秘经历。17、陆军特战队(2005)《陆军特战队》是中国2005年出品的一部现代军旅剧,由韩刚执导,庞天舒编剧,丁军、黄河、富大龙、谢润、周知、牛飘等主演。该剧讲述了S军区从所属各侦察、通讯等部队选拔优秀官兵,组建一支能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执行应急任务的精锐部队的故事。18、热带风暴(2005)《热带风暴》是于2005年首播的电视剧,由陈胜利执导,由李洪涛等主演。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方沿海成立了金澜经济特区。于海鹰应曾在战场上生死与共的战友陆涛之邀,不顾妻子乔红的反对,从北京某部调来金澜武警机动支队任副参谋长。刚刚到任仓促遇到的第一次战斗,竟是平息两个村庄因争地纠纷而引发的大规模械斗。特区新建,供应紧张,物涨飞涨,一部分刚调来的官兵纷纷找门路调走,乔红也赶来金澜拉于海鹰回北京。面对心中困惑与各种困难,于海鹰、支队参谋长陆涛和政委肖明亮在新年聚会上立誓艰苦创业,带出一流的部队。四面八方闯特区的人蜂拥而至,机动支队的来队家属也人满为患。为治理部队人心涣散,于海鹰力主按条令规定清退家属,并借"八一"换装组织阅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陆涛为让阅兵更有效果,下令增加了硬气功表演项目,现场赢得了轰动。于海鹰认为是花把势,十分不以为然。在抓清退家。19、士兵突击(2006)30集电视剧《士兵突击》,改编自小说士兵突击,由著名导演康红雷执导、兰晓龙编剧,王宝强、陈思成、段奕宏、张译、邢佳栋、张国强等主演,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华谊兄弟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本剧以军事动作、青春励志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农村出身的普通士兵许三多的成长历程,不抛弃不放弃,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兵。该剧上映后引起热烈反响,获得第27届飞天奖、第24届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等多个奖项。20、上将许世友(2006)《上将许世友》,日下午3时左右,南京军区现任和前任领导,都匆匆赶往军区总院。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55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星上将、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许世友将军与世长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奇迹般地死而复生,在弥留的最后一刻,将军的神思飞进了那血雨腥风的岁月。 作为央视2006年的“关门大戏”,纪念许世友将军诞辰100周年的22集电视剧《上将许世友》是首部描写开国上将许世友传奇人生的作品,剧情从一个伤感镜头拉开———日17时左右,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弥留之际说了句“我完蛋了”后与世长辞。21、沙场点兵(2006)《沙场点兵》是由孙晓光导演,侯勇、任程伟、潘雨辰、高峰等主演的32集军旅题材电视剧。该剧着重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的新历史使命为主线,以华北某部队贴近实战,实行基地化训练改革为背景,多层次多视角地展示了各级将领紧迫的忧患意识和远大的强军之志,讴歌了一批肩负历史使命,勇于探索创新,敢于应对挑战的当代军人英雄群像。22、垂直打击(2006)《垂直打击》是空政电视艺术中心、东方正艺影视等单位出品,由高希希执导,王新军,殷桃,王超,胡亚捷,刘思言等主演的军事题材电视剧 。全剧以空降兵特战大队的实兵演习和野战生存训练为主线,以空降和反空降为基本内容,表现空降兵在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实战演习过程中,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坚定信心,强化培养部队的战斗精神,贯彻以奇制胜的空降作战原则,设置逼真的战场环境,以“敌人”交手过招,在高强度的对抗中提升部队战斗力。于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23、五月的鲜花(2006)《五月的鲜花》是由谢丽虹编剧,郭剑一执导,李晨、张歆艺等主演,根据钟求是小说《谢雨的大学》共同改编的一段曲折的苦情戏。电视剧以上世纪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的故事。24、中国近卫军(2006)《中国近卫军》是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广传媒有限公司、潇湘电影集团、凤凰卫视电视剧中心、北京星河传说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武警电视宣传艺术中心联合摄制出品的30集军旅题材电视剧,由张前执导,方南江编剧,孙淳、盖丽丽联袂主演。25、特战DR师(2007)《特战DR师》,我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中国东南军区秘密组建了一支多兵种混编的高科技特种部队,代号DR师。这是一支带有试验性质的神秘"王牌部队",对每个渴望建功立业的军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代号"小四川"的常和平,"胖子"赵松,"湿人"蒋志国,"刚果"刘富刚,"黑客"高海涛在队长胡扬的带领下,闯过了军事训练关、科学技术关、尖端知识关后进驻DR部队……26、与青春有关的日子(2006)《与秦春的有关的日子》是根据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改编。它讲述的是一群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生长在北京某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由佟大为、陈羽凡、果静林、白百何等人主演。27、旗舰(2007)《旗舰》由著名导演巴特尔执导,著名演员贾一平、陆建民、傅冲、何苗等主演。这是一部真实反映中国现代海军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以“旗舰”的象征意义,通过当代海军一批年轻的优秀舰长的成长轨迹,讴歌了和平时期海军官兵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做出的牺牲和奉献,真实再现了新时期新一代人民海军官兵有血有肉,富有情感,同时不乏鲜明个性的崭新形象。28、绝密押运(2008)《绝密押运》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武警部队政治部宣传部和四川广播电视集团联合出品的军事题材电视剧,由孔笙执导,王斑,李晨,嵇波,李东翰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新加入武警九中队的陆涛在经历怀疑,误会后努力奋斗,最终成功的故事。该剧于日在中央一套首次播出。29、海天之恋(2008)《海天之恋》是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华视国际文化传播总公司与央视文艺中心影视部联合出品的军旅连续剧,由宁海强执导,李忠效编剧,王强、何苗等主演。该剧主要讲述了海军航空兵部队以及舰艇、潜艇部队官兵的现实生活的故事,于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30、仰角(2008)《仰角》是陈家林执导的一部军旅题材电视剧。该剧描述80年代南疆战役结束后,一群回国的准备提干的准干部遭遇裁军风波,国家选出63个人组成“特别中队”选择精英中的精英,在这样一个部队里,一群战士为了特殊的目的而战斗,更经历着一段段朦胧又刻骨铭心的爱情。31、一个女人的史诗(2009)《一个女人的史诗》由中国影视巨星赵薇,红星刘烨领衔主演,第5代著名导演夏钢指导的中国第一部电影电视剧。 讲述中国解放前后从1947年到1980年30多年漫长岁月里,率真的解放军部队女文工团员田苏菲谱写忠贞不渝爱情和婚姻的史诗故事,挚爱一生的史诗人生。赵薇精彩演绎从16岁演到66岁,上演戏中戏,19部经典话剧都在剧中完美再现,好戏连台,引人入胜。江苏卫视多次在黄金时段播出,广受欢迎,好评如潮,收视率获同一时段第一名。长篇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由好莱坞著名编剧严歌苓著作,在海内外华人圈享有盛誉。32、鹰隼大队(2009)《鹰隼大队》是由空军电视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军事题材电视剧,由彭昱凯执导,沙溢、殷桃、林永健、周小斌、胡亚捷等领衔主演。该剧反映的是空军一支精英部队“鹰隼大队”在和平时期的组建以及发展历程。讲述了试飞员出身的马赫,在经历一系列挫折成长为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空军战士的故事。于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33、侦察兵的荣誉(2009)《侦察兵的荣誉》是石学海执导,黄志忠,赵晓明,刘长纯 ,丁丹妮,苏丽,邵峰等主演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又叫《八分之一的机会》。34、沧海(2009)《沧海》海润影视出品的年代情感剧,由赵浚凯执导,尤勇、何政军、李幼斌、杜志国及萨日娜领衔主演。该剧以王山魁、李山魁、马建成、卢信泉4个主要人物及其家庭人物命运为线索,涵盖了人民海军60年的发展历程。该剧已于日起在CCTV-1首播。35、化剑(2010)《化剑》是由郑军导演,新疆作家王伶、禇远亮编剧,邢佳栋、刘向京、赵子惠主演。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疆和平解放后,10万解放军与10万国民党起义部队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以刘铁、吴颂莲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以俞天白、肖伯年为代表的国民党起义官兵,从兵戎相见到共同化剑为犁、在戈壁大漠共建家园的感人故事。36、第五空间(2010)《第五空间》是由张蠡执导,青年演员万思维、蒲巴甲、郑罗茜等主演的军旅青春励志剧《第五空间》是首部以陆军航空兵的事迹为题材的军旅电视剧,讲述了一群青春洋溢、天不怕地不怕的80后陆军航空兵学员的成长故事。37、兵团岁月(2010)《兵团岁月》是由裘建滨执导,张译、王媛可、沈傲君、程煜等主演的电视剧,日于北京影视频道播出。该剧讲述了在"屯垦戍边,寓兵于农"的号召下,十多万全国各地的城市知识青年告别亲人,满怀激情地奔赴祖国北部边疆,历经磨难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故事。38、共和国荣誉(2011)《共和国荣誉》是由马鲁剑执导的青春励志题材电视剧,王斑、师小红主演。该剧讲述的是几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年轻人在IT军校的生活的故事。39、无名高地(2011)《无名高地》是由解放军总政治部、解放军艺术学院于2011年联合出品的当代军旅剧,由程东海执导,吴昊、金玉婷等主演。该剧讲述了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应征入伍,最后成长为一名名素质过硬的刚毅军人的故事。40、我是特种兵(2011)《我是特种兵》,原名《子弹上膛》是央视迎新春大戏。这部电视剧由红遍网络的小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改编,主创力求真实再现中国当代特种兵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活。无论是制作水准还是思想深度,在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中都堪称一流。该剧汇集国内大批实力派演员,主演侯勇、谷智鑫、王奎荣、任天野、刘晓洁、汤晶媚等在剧中表现也非常令人期待。该剧于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间。41、火蓝刀锋(2012)以当代中国海军建设发展为背景的大型当代军旅电视剧《火蓝刀锋》由中央电视台、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联手打造,讲述了海军某侦查大队战士训练、侦察以及与国际海盗进行殊死搏斗的故事,被誉为“海军版《士兵突击》”,导演张国庆。杨志刚、郑凯、樊昊仑等主演。42、国防生(2013)《国防生》是由中视威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军旅剧,段连民执导,张雅蓓,邹廷威,高梓淇,林爽领衔主演。该剧讲述了80后怀着不同的人生目标走进了华航大学,他们满怀激情,在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起义纪念馆庄严宣誓,成为了光荣的国防生。该剧已于日青海卫视首播。43、战雷(2013)《战雷》是国内首部反映拆弹部队的现代战争题材剧,是由导演徐纪周和编剧冯骥联手推出的军旅电视剧。张博、邢佳栋、李健、姚芊羽、徐以若、张宁江等主演。该剧讲述了一群性格生动鲜明的年轻士兵,在险象环生的雷场世界挑战生死,在暗流涌动的军营江湖历练成长的感人故事。该剧也是我国当代边境拆弹兵首次在荧屏亮相。5月30日,《战雷》的北京卫视全国首播发布会召开。并于号在安徽卫视《海豚第一剧场》、北京卫视《红星剧场》以及深圳卫视和云南卫视黄金档播出并登陆搜狐视频。44、火线英雄(2014)《火线英雄》是由华策影视、北京中天亿都影视文化传媒、湖北长江文化联合出品的青春励志剧,由丁梦龙执导,保剑锋、朱梓骁、王喜、田子田、弦子、金世佳、张子文、吴倩等主演。该剧以消防官兵的真实生活为主线,描述了六位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的年轻人从竞争到互助、从玩世不恭到成熟稳重的励志故事。该剧于日在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45、雪域雄鹰(2015)《雪域雄鹰》是由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出品的铁血青春军旅剧,由罗雷执导,肖顺尧、盛冠森、冯丹滢、周密、孟阿赛、金钟等主演。该剧讲述了在这个人类承受最高极限的西藏高原,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90后,以青春和热血挑战高峰、挑战自我,最终成长为精锐特种兵的故事。该剧于日在央视一套播出。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45部反映战后和平年代的军旅题材电视剧,这里面,【士兵突击】,【DA师】,【火蓝刀锋】,【我是特种兵】,【上将许世友】,【垂直打击】,【热带风暴】,【旗舰】等几部,我都很喜欢,那么你心中稳居前五的是哪几部呢?
大家都在看
365经典网版权所有文化中国,需要影视唱大戏_网易新闻
文化中国,需要影视唱大戏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影视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强劲崛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现象。这种强劲的势头,让原先的文学的龙头老大位置受到了挑战。很多流行语和文化思想的争论也常常来源于影视,这种文化消费的时尚变迁,不只是载体的变化,影视的出现并不像网络那么短暂,电影在中国有百年,电视剧也有50年的历史,这种转变还在于自身作品的质量提高和品格的深层次提升。
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中国影视剧的发展,有一个现象给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一系列全国热播、热议的影视剧背后,有一个身影渐渐为大家所熟悉,这就是以前人们不太关注的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该台虽然成立时间还不到十年,但是发展势头很猛,近年来在中国广电地位大幅提升,《人间》、《名师高徒》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电视栏目影响广泛。出乎意料、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在影视剧创作方面突然发力,仿佛一夜之间就突破某种瓶颈,从地下跃到了地上,在影视产业的高原之上挺拔而起,站到了行业的领跑线上。去年他们自主运作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活一张脸》、《战地浪漫曲》等精品电视剧,作为重要投资方参与投拍的《南京!南京!》、《建国大业》、《十月围城》等电影大片,不仅是江苏广电总台影视创作的高峰,也是2009年乃至中国影视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
我们不妨看看这张漂亮甚至有些华丽的成绩单: 长篇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不仅在央视一套八套同时播出,而且勇夺央视八套35城市年度收视冠军,并一举摘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2009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电视剧”奖;《人活一张脸》成为全国省级卫视晚间黄金时段收视第一剧;《战地浪漫曲》全国热播,收视良好;《南京!南京!》大陆票房1.73亿,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建国大业》票房达到4.7亿,创国产电影最高纪录;截至今年1月31日,《十月围城》大陆票房超过2.9亿,总票房超过3.3亿,受到各界广泛好评。这些影视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是高品质、高收视、高票房、高影响,特别是三部电影票房全部过亿,占年度亿元票房总数的1/4 。一部作品同时有此“四高”已属难得,一年之内一个单位同时推出至少六部这样的“四高”作品,就不能不引起业内的注意了,称之为“江苏广电现象”。
江苏广电总台为什么取得如此大的成果?首先在于他们意识到影视剧的生产,是一个产品生产的问题,同时也是文化的建设。以前老是片面地将文化建设和文化消费对立起来,认为主旋律是文化建设,多样化是文化消费,没有有机地找到当中的艺术规律和生产规律的结合。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作为献礼巨片,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通过两个家庭不同命运的历史沉浮,以磅礴的气势、精彩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灿烂画卷,其史诗风范和经典品格不仅征服了观众,而且在众多献礼剧中大放异彩,塑造了主旋律电视剧的新路径,在文化建设和文化生产方面获得双赢。作为2009年家庭伦理剧的重要收获,《人活一张脸》通过一个普通家庭在历经30年变迁中的遭遇,全景式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通老百姓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的蜕变与发展,对于社会转型期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文化观照意义。电视剧《战地浪漫曲》把目光聚焦于一个特殊的战斗集体――部队文工团,成功地塑造了张二牛这个艺术形象,可以说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独特的军旅题材电视剧,特别是在表现军人的个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再来看电影。由全明星阵容出演的《建国大业》,无疑创造了主旋律电影一种新的运作模式,更值得称赞的是,影片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即站在历经60年发展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通过再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以及新中国成立的风雨历程,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和新中国成立政治上的合法性。关于南京大屠杀,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影视表达,已经珠玉在前,即便如此,《南京!南京!》通过黑白影像的方式着力展示的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和日本士兵的精神挣扎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为难得的是影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真实震撼地展现了人在战争废墟中的残酷现实。《十月围城》明星阵容同样强大,虽然是一部动作片,却能够巧妙地融入历史、政治以及社会背景,不仅成功塑造出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普及了民主的理念、展示了共和的艰难,同时由于将精神、信念、追求注入动作,使得影片的内涵和品质得到升华,儿女情长、精彩打斗之外同样具备了家国情怀。
纵观这几部影视剧,无论是革命历史题材,家庭伦理题材,还是军旅题材,每部作品都堪称同类题材的翘楚,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标杆。题材多元之外,故事的时间跨度有的长达几十年,如《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活一张脸》,有的则选取了历史的一个截面,如《南京!南京!》、《十月围城》,不多的几部作品却几乎包含了自上个世纪以来沧桑中国的百年跌宕和风云变幻。在艺术表现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家国结构、《人活一张脸》的即小见大、《战地浪漫曲》的冲突设置、《南京!南京!》、《建国大业》的叙事视角,以及《十月围城》刻画人物的简洁凝练,几乎每一部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关于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思考和解读,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首先跳入脑海的就是“主旋律”。从《十月围城》的民主共和,到《建国大业》的政治协商,从《战地浪漫曲》的英雄赞歌,到《南京!南京!》的战争反思,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时代激荡,到《人活一张脸》的家庭变迁,都体现了强烈的主旋律色彩。如果说这还是一种巧合的话,那么这些主旋律作品所集中体现出来的人物成长、人性追求、人类反思则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 这从《人间正道是沧桑》、《建国大业》等成功被海外接受可以得到初步印证,而且这种普遍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示出其巨大的历史价值。
三是资源的大整合和结构的调整。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在电视剧领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其基本上以自主运作为主,成功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刚刚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播的《老大的幸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眼当前社会转型期人民大众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在展示多层次、多元化幸福观的同时,诠释了什么才是简约的幸福,告诉人们“小人物”“大幸福”的真正涵义,并在内容生产领域有机地契合了江苏广电总台提出的“情感世界,幸福中国”的传播理念和品牌定位。正在运作的则有《孔子春秋》、定制剧海岩的《生死之恋》三部曲、《朋友一场》等重点项目。另一方面,江苏广总台坚持一手抓“分”、一手抓“合”,首先是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改革,建立市场主体,用市场的方法规避市场的风险,其全资子公司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称号;与民营影视公司不同的是,作为主流媒体,他们拥有江苏卫视等全国一流的播出平台,因此在推进制播分离的同时,其积极推进制播互补,充分发挥影视合流的叠加效应,如《人活一张脸》,在江苏卫视播出就实现了平台和内容的共赢。
江苏广电总台影视创作的繁荣和丰硕,可以说是中国影视文化勃兴的一个生动缩影,而中国影视创作的大发展大繁荣也为文化中国的加快复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如果说“江苏广电现象”的提法成立的话,从文中的分析可以知道,支撑“江苏广电现象”背后的很多东西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影视文化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文化中国”,创立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并让世界接受中国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内涵,通过影视制作推向市场的方式是目前容易取得成果的方式。江苏广电总台在这方面的尝试,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作者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队文工团怎么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