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Na(OH)2是否水玻璃变质方程式,方程式

二一组卷-在线组卷-智能组卷,中小学在线题库检验NAOH是否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描述:
检验NAOH是否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解答:
变质变为碳酸钠此方程即为检验碳酸钠的存在.Na2CO3+2HCl==2NaCl+H2O+CO2^|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酸 2HCl+Na2CO3=2NaCl+H2O+CO2碱 Ca(OH)2+Na2CO3=CaCO3+2NaOH盐 CaCl2+Na2CO3=2NaCl+CaCO3
检验:Na2CO3+2HCl==2NaCl+H2O+CO2↑除杂:Na2CO3+Ca(OH)2==CaCO3↓+2NaOH
NaCO3+2HCl=NaCl+H2O+CO2(气体)氢氧化钠变质一般是与空气反应生成碳酸钠取一定量的NaOH试液,滴加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试液未变质.不懂请追问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学习进步!
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为碳酸钠 盐酸不足 氢氧化钠会与盐酸反应,就不会产生气泡了
稀盐酸 观察是否有气泡 变质生成碳酸钠 遇酸产生二氧化碳
取少量试剂放入试管、加水溶解、加入稀盐酸、若出现气泡、证明已变质取少量试剂放入试管、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钙、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已变质取少量试剂放入试管、加水溶解、加入碳酸钙、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已变质
取试样,逐滴滴加氢氧化钙,若有沉淀生成说明已经变质.继续滴加,直到恰好不在有沉淀生成,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镁,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是部分变质,若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是完全变质.
澄清石灰水
NaOH变质后要出现Na2CO3所以可用稀盐酸来检验如果NaOH发生变质 则加入稀盐酸后回有气体生成
不能,因为 NAOH变质形成的碳酸钠仍旧是缄性的,所以不能检验
氢氧化钠变质,是指部分氢氧化钠生成了碳酸钠NA2CO3检验用稀盐酸,会有气泡生成.Na2CO3+2HCL=2NaCL+CO2+H2O
检验NAOH是否变质:----变质的反应:2NaOH+CO2=Na2CO3+H2O方法一:----加盐酸,若有气体生成,说明已变质.----Na2CO3+2HCl=2NaCl+CO2+H2O----无须再加氢氧化钠中和盐酸,因为不是分离除杂,仅仅是取少量样品检验.方法二:----加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已
用水溶解后加入酚酞,用等摩尔量的HCl滴定中和,再用稀的naoh溶液做半滴滴定,如果不变色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即已经变质,如果迅速变色,则没有变质.
不可以,因为NaOH变质是2NaOH+CO2=Na2CO3+H2O我们知道Na2CO3是纯碱,水溶液是碱性 所以最后都是红色不能分辨
NaOH在空气中若变质,则部分或全部变质为 Na2CO3 ,1、用盐酸检验.注意滴加的量,即滴加顺序,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2、用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来检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3、用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检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NaOH发生反应 2 NaOH + CO2 = Na2CO3而变质,生成物是Na2CO3,因此检验Na2CO3即可.方法不唯一.常考的有:取溶液少量,加入B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证明NaOH已变质;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证明NaOH未变质.Na2CO3 + BaCl2 = BaCO3↓ + 2 NaCl取溶液少
CaO+H2O=Ca﹙OH﹚22NaOH+CO2=Na2CO2+H2O
变质后生成Na2CO3用盐酸可检验 Na2CO3+2HClCaCO3(沉淀)+2NaOH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Na2SO3在空气中变质的方程式?如何检验已变质?_百度知道
Na2SO3在空气中变质的方程式?如何检验已变质?
金鱼和小金鱼
金鱼和小金鱼
采纳数:16
获赞数:270
擅长:暂未定制
2 Na2SO3 + O2 =2 Na2SO4 亚硫酸盐在空气中变质检验方法:加入盐酸酸化得氯化钡再加入大量盐酸
若生成沉淀则变质
采纳数:145
获赞数:774
2Na2SO3+O2=2Na2SO4用盐酸酸化后加入氯化钡,若有沉淀,则变质
采纳数:165
获赞数:1292
2Na2SO3+02=2Na2SO4加酸,产生气体为Na2SO3。
采纳数:184
获赞数:1191
氧化为Na2SO4 2Na2SO3+O2=2Na2SO4 可用氯化钡溶液检验,产生的白色沉淀如果不溶于酸或只是部分溶解,那么说明已经变质.反之如果沉淀全部溶解,则说明没有变质
zhangyihai456
zhangyihai456
采纳数:84
获赞数:386
擅长:暂未定制
2Na2SO3+02=2Na2SO4
加酸,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则为Na2SO3。
其他2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百度题库_智能考试题库_让每个人都能高效提分的智能题库
职业资格类
职业资格类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________(填“Ⅰ”或“Ⅱ”)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装置Ⅰ的气球体积较大&&&&&&&&&&&&&B.装置Ⅱ的气球体积较大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实验方案预测现象预测依据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NaH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2NaHCO3 Na2CO3 + CO2↑+ H2O(2)①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②B、D(3)①Ⅰ&&②A、C(4)Ca2+ + CO32- = CaCO3↓&&&&&&& Ca2+ + 2HCO3- ="==" CaCO3↓+ CO2↑+ H2O
解析试题分析:(1) Na2CO3稳定,受热不分解,而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 + CO2↑+ H2O。(2)在相同的温度下,在相同质量的水在加入相等质量的Na2CO3与NaHCO3。结果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说明在相同的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更容易溶解于水中。②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加水溶解放出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正确选项为B D。(3)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Ⅰ中产生气体更快,所以Ⅰ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发生的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 CO2↑n(NaHCO3) :n(HCl)=1:1, n(NaHCO3)=1/84mol=0.012mol&n(HCl)=0.003mol,所以放出的气体体积按照盐酸来计算。Na2CO3+ 2HCl=2NaCl+H2O+ CO2↑n(Na2CO3) :n(HCl)=1:2;n(Na2CO3)=" 1/106mol=" 0.009mol&2n(HCl)。所以放出的气体的体积按照盐酸来计算。因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分步进行,第一步产生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没有气体,第二步才放出气体,并且与Na2CO3和NaHCO3分别加入的盐酸的体积相等,所以放出气体的体积NaHCO3多。因此正确选项为A C。(4)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 CO32- ="=" CaCO3↓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 2HCO3- ="==" CaCO3↓+ CO2↑+ H2O。考点:考查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的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氧化钠变质方程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