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费卡管理办法了两天的酒店只入住一天,怎么退款

原标题:出行旺季来临:告诉你一些酒店不会说的秘密

十一小长假已经来临,包括下半年的年假和漫长的寒假,都将是很多朋友选择出行的高峰,而出行选择住宿往往是影响旅行质量很重要的一环

当今选择住宿的方式可谓很多,除了传统的酒店邮件、电话,现在各个酒店集团的官网和APP也是很好用,当然出行订房被选择更多的渠道仍然是诸如携程、去哪儿、飞猪这样的在线旅行供应商(OTA)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和一些微信群里做了调研统计,参与调查的人数大概有500多人,除了身边做酒店以及经常旅行的朋友,更忠诚于酒店官方渠道外;另外还是有将近四分之三的人会首选OTA订房,当然其中也不乏很多资深的酒店管理者,也愿意在自己的出行中使用OTA。为什么呢?

除了选择之外,我还对这些参与调查的朋友进行了追访,以了解为什么大多数消费者更倾向OTA,他们给出了很多OTA相比酒店官方渠道和其他渠道的优势,总结出来如下:

  1. 选择多。没有特别想住的酒店时,尤其是在三线以下的城市,单体酒店数量更多,在OTA上就会凸显其选择多样性的优势,更方便用户做比较;同时,OTA基本提供旅行产品的全覆盖,可以做到酒店、机票、门票等一站式的购买。
  2. 够方便。除了常旅客之外,大多数人出门旅行的次数都是相对较少的,比起装上一大堆品牌APP而言,OTA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酒店品牌,且很多朋友反馈OTA的页面更简单清爽,更符合用户习惯。
  3. 性价比。在选择多和够方便的基础上,OTA的房价基本上会有一些优势,当然这也是酒店集团们愿意从会员待遇这块抓起的原因。
  4. 有网评。除了比价外,OTA的评价体系也是很多用户看重的原因。OTA的网络评价更真实和更全面,让很多用户愿意以此来选择酒店。
  5. 易支付。当然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支付便捷也是很重要的选项,这些OTA们可以说是最早全范围的支持各种支付方式的渠道了,这个年代手机支付比信用卡支付显得更灵活不是?

嗯,那么多好处加持,理应说OTA会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但仍然会有一些朋友说,OTA有时候并没有那么靠谱啊!比如,近日网上就出现了一个投诉,是关于一客人在OTA上预订了酒店的房间,却出现了酒店到店无房的情况。这个事件再次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那么这个到底到底是OTA失责,还是酒店方差错,亦或者是消费者自身原因?

既然OTA的选择仍然是流行方式,所以我特别采访了一些酒店管理人士和OTA业务部门的朋友,梳理出大家在OTA渠道预订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我也给分解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我们该如何更好的规避掉这些问题,做到顺利出行、开心出游。

1.酒店实际情况、地址与订单或产品介绍不符,是否涉嫌欺诈?

其实谁都不傻,OTA深知欺诈的严重性和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所以不会触碰这条红线。当然如果遇到这类情况,OTA会先与客户和酒店双方沟通明确问题原因,如果确实OTA展示的文字或图片有问题,会及时修正,避免其他用户产生误会,同时会承担用户产生的直接损失。

在一般情况下,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酒店没有及时、准确地告知OTA酒店的真实信息,造成对于OTA用户的不便。比如,杭州的武林商圈是OTA用户最喜欢选择的商圈,那么一家新上线的酒店可能离武林广场有一个地铁站的路程,也愿意将武林商圈的标签往自己身上贴,而最终造成用户的不便。当然OTA在接到用户举报后,会对这样的酒店做出相应处罚。

2. 预付酒店订单通知预订成功,却遇到到店无房的情况。

这类问题也是OTA日常最为关注的,并一直在努力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这种情况主要产生的原因是收到酒店预订成功的确认后,OTA第一时间确认给用户,但在用户入住前,酒店会因为多种原因推翻之前的确认。如果OTA及时获知,会积极联系用户改订,并主动承担用户直接损失,不会单方面强制取消、不为用户解决入住。如果OTA未能及时获知预订被取消,则会出现到店无房。

发生“到店无房”这个问题,以我这个酒店人过来的经验看:就整体市场看,到店无房是极小概率事件,预订衔接出现差错的概率首先不大,同样也不是所有的酒店都会进行超售。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不来的客人会大于超售数额,会降低到店客人无房的概率。 即便真的发生了“到店无房”这个情况,酒店和OTA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在酒店方面来看,酒店方如果超卖无房,一般国际惯例的做法是:将客人介绍到周围酒店去,第二天再接回来。那么OTA渠道的客人,OTA也会帮助酒店和客人去协调资源。

举个例子,我个人去年11月在泰国清迈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当时在携程上定了清迈古城的一家精品酒店,结果到店后发现我预定的房间已经售完,酒店希望我能够降级住到另外一个很小的房型中去,自己补偿给我差价,但我当时选择这家酒店初衷就是那个原本的房型,这样的安排与初衷不符,落差太大。于是我就在携程APP上找到了在线客服,在他们与酒店沟通后,确认酒店实在安排不了后,就安排我住到其他酒店,且安排的酒店比我实际预定的档次更高,同时还对我进行了部分的现金补偿。

3、预付款酒店订单不能取消,取消后全损。

用户预订时,OTA会明确展示或告知预付酒店取消的时间限制和收取的金额。当用户遇到状况,在订单已过最晚取消时间后,无法出行时,费用是否能退还,取决于OTA与酒店/供应商协调争取的结果。如果因不可抗力原因或者因病无法出行,有的OTA,如携程会有保障政策为用户减少损失,其他原因的取消也会尽力为用户协调争取降低损失。

/ 由于OTA渠道供应商的多样化,会有很多同房型,却不同政策或不同价的情况出现,如上图,当然是选择无需提前付房费且能免费取消的类型,更能保障我们自己的利益。

OTA的商业模式是不从客人退订的产品收取相关费用,但是由于一家OTA平台上的酒店产品,包括了直连、直签酒店,和平台上供应商的产品,以及与其他OTA对接的产品等,相对比较复杂。客人、OTA、酒店、供应商等诸多环节中,容易导致退订费用的不一致和误解。

一位酒店预订经理透露,如果预订的酒店是入住率比较高的,消费者因故取消,只要不影响二次销售,酒店方通常都会退款,但影响了二次销售,肯定不退。而入住率低的酒店,就很难退款,因为酒店已经给了预付房的让利空间。

只有理性的消费者,才能更好的迈好旅行的每一步。 “预付费客房”不能退款这件事,这个完全就是简单的立场问题。以我曾经的酒店人身份来看,这个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所推出的一种营销方式。我为你提供实惠,你承担风险,酒店提前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为确定可以成行的消费者预留房间,消费者同时也付出相应的担保金以承担责任。如机票一样,基本上从Y舱(经济舱全价票)开始,每个折扣段的票价相应所对等的退改政策都是不一样的,而基本上五折以下舱位的特价票,就不存在可以自由退改的现象了。

4. 酒店没有满房,还有房间可以买,OTA上却显示没有房间了。

这是小概率状况,症结在于酒店为了利益最大化,会在多个渠道进行售卖,平台上会有多个渠道的资源,但可能没有囊括所有的资源。

5.OTA平台上还有房间,就是价格变高了。

不为消费者所知的是,网络平台上酒店房间的销售者身份不一,除了酒店直营外,还涉及到其他的代理商或是经销商。这与电商平台上的卖家构成很类似,既有品牌方自己在直营,也有其他经销商或渠道商在销售。

为了给客人提供更多的房源和有竞争力的价格,OTA会接入不同渠道的资源,可能其中某个渠道的资源售完,其他渠道还有剩余的资源在售卖。机票出现这个情况,同理。

6. 短信通知酒店预订成功后,OTA单方面强制取消订单?

订单通知预订成功后,OTA作为中间商不会单方面取消用户订单。如遇任何酒店影响入住的行为,OTA都会与用户联系,保障用户入住。主要产生的原因也是收到酒店预订成功的确认后,OTA第一时间确认给用户,但在用户入住前,酒店会因为多种原因推翻之前的确认,导致订单被取消。

7. 担保订单完成入住后,付给OTA的担保费用一直不退。

担保费用是支付给酒店的,并不在OTA的户头。担保金解冻涉及到酒店操作客户入住,因此担保解除与用户使用的支付方式和银行卡到帐周期有关,一般酒店会在用户离店当天解除担保,1-7个工作日到帐。

8. OTA上酒店的价格忽高忽低?有时候越早订越贵。

酒店的价格会随着市场行情波动。酒店行业内部叫“海鲜价”,那么海鲜价是指根据自由市场的供求关系而随时改变价格,一般用来比喻价格随时变动。在海外,酒店变价叫“酒店动态定价”。

酒店的客房收入跟入住价格和间夜数有关。房价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取得更大的收益,需要协调价格和数量的关系,做到动态定价。即使是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需求情况下出售不同的价格,在不同的住宿天数下出售不同的价格,这是酒店行业推行的收益最大化的战略

酒店采用不同的价格防护栏,目的是保证收益的最大化。从顾客的角度来看,无论酒店采用何种价格防护,顾客期望购买的产品都应该物有所值。一般顾客都比较熟悉类似航空公司的变动价格制度,并且接受这样的变动价格,利用同样原理,将变动价格原理推行到酒店行业,这也成了酒店行业的惯例。

9. 办理入住时,酒店前台告知到店预订价格比OTA上的便宜。

酒店与OTA是既合作又是竞争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博弈。 酒店为了延展更多的客户选择在OTA投放位置,而OTA从中赚取佣金,但在不想支付佣金的驱动下,有些酒店会以低价诱惑已在OTA上预订成功的客人,将客人引流到酒店前台预订,发生前台价格低于预订价格的现象,而这当然也是有悖OTA与酒店的合作关系的。

其实无路如何,从各方面角度来看,都不希望会有问题发生而影响消费者出行,以及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当然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其实国内的OTA服务已经是领先于很多国外的平台,譬如携程基本都可以在其APP上做到与客服的沟通,以我上面在泰国的那个案例来看,特别是在国外遇到问题,可以与客服24小时交流,APP或是微信沟通,无需越洋电话……这个是很多国外渠道暂时无法比肩的。OK,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OTA们仍然会发生很多问题,他们的服务承诺虽然得到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同意,但还是有不够的地方。实际上,作为一个中间商,OTA有责任努力让客人更安心,更无忧,赔款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这种情况尽可能下降。

其实我自身是很感激OTA这样一个存在的,他让酒店的价格和竞争显得更透明,消费者在选择产品和比价时更清晰,同时也间接推动了酒店本身的官网体验以及会员计划的不断深化,进一步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而评论机制也为酒店服务改进指明方向,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体验。

而作为一个曾经的酒店人,我也分析过酒店应该如何更多的争取直销渠道的客人。从最近携程和雅高的合作来看,我觉得其实酒店运营者不如换个思维角度,那就是网络是OTA的主场,而线下才是酒店的主场。 如果没有办法将其击败,不如好好合作,酒店苦修内在,利用OTA提供的客户大数据,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这才是王道。毕竟,抢走你酒店客源的对手不是OTA,而是“别人的酒店”,不是吗?

最后,祝福各位未来出行顺利,每次出行都可以挑选到称心如意的好酒店。

}

在网上订酒店预付费了,但是无法入住,途牛不退款,算侵害消费者权益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付费卡管理办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