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自己当了兵范了军法

元和五年(810年) 李怡后改名李忱)生于唐长安城大明宫, [5]  为唐宪宗第十三子李怡的生母郑氏( 孝明皇后)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李锜谋反失败后郑氏入宫為郭贵妃( 懿安皇后)的侍女,后来被唐宪宗临幸生下李怡。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三月李怡被封为光王。论辈分李怡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唐敬宗和唐文宗还小一岁

李怡为人持重少言,宫中都认为他“不慧( 不聪明)”他十多岁时,身患重病当時病势愈发沉重,忽然有光辉照耀其身他便马上一跃而起,端正身体拱手作揖像对待臣下一样,他的乳母认为这是心病但穆宗李恒看过后,却抚摸着他的背说:“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不是心病。”并赐给他玉如意、御马、金带李怡常常梦见乘龙上天,他将此倳告诉母亲郑氏郑氏对他说:“这个梦不应该让旁人知道,希望你不要再说”李怡身经太和、会昌两朝,愈加隐晦不露与众人在一起时,不曾多言唐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常在宴饮集会之时强逼他说话,以此为乐称其为“光叔”。李炎为人豪气尤为瞧不起李怡,對他不甚礼遇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二十一日,李炎病危宦官马元贽等认为李怡较易控制,就把他立为皇太叔“勾当军国政事”,并哽名 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李忱监国后满脸悲伤地接待臣下,决断事务众人这才见到他的隐德。 [10] 

同年三月二十一日李炎驾崩,李忱登基称帝时年三十七岁,是为唐宣宗 [11] 

李忱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在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孜孜求治,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遺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他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他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紸、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 [2]  。

李忱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在对外问题上李忱不断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因此史家对李忱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一样的明君”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 [12] 

尽管李忱本人在即位后“忧勤无怠”,但天下常发生水旱灾害而自大中十二年(858年)后,因所任将帅管理不当各藩镇也相继发生叛乱:宣州都将康全泰驱逐其观察使郑薰、湖南都将石再顺驱逐其观察使韩琮、广州都将王令寰驱逐其节度使杨发、江西都将毛鹤驱逐其观察使郑憲。李忱分命崔铉兼领宣、池、歙三州观察使、温璋任宣州刺史、蔡袭任湖南观察使、李承勋任广州节度使、韦宙任江西观察使平定了各州叛乱。

自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起李忱因为食用太医李元伯所献的仙丹( 长年药)中毒,“病渴且中燥”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一連一个多月都不能上朝 [15]  到了八月,病入膏肓的李忱驾崩享年五十岁。由他一直信任的宰相令狐绹摄冢宰负责治丧群臣上其谥号为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  

大中十四年(860年)二月,葬于贞陵( 陕西 咸阳 泾阳县[18] 

咸通十三年(872年),追谥为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嶂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19] 

李党领袖、武宗时期名相李德裕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先是用极短的时间将唐武宗时重臣李德裕清除出庙堂,这样的雷霆手段甚至使李德裕的政敌牛僧孺都感到措手不及之后,李忱大加起用重视科举出身的牛党成员( 李忱本人极其重视科举)一举消灭了为患唐朝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

武宗在位时曾经在全国围内大举灭佛李忱在位时,纠正武宗时期矫枉过正的灭佛弊端使其得到了适当的恢复。他以牺牲政府夺取寺院经济之利争取信仰佛教的朝臣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从而建立他的政治基础对加强皇权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厚实的政治基础使他得以用自己的意志,来刷新政治

李忱任用宰相,皆由自己亲自选定一次,李忱命蕭邺为相遣枢密使询问是否留其史职,李忱惧有朋党遽换崔慎由为相。 [21] 

李忱即位后决定宰相的人选,首先想到的是白居易但下诏時,白居易已去世八个月于是,李忱写下《吊白居易》深表怀念之情。白居易不仅有文才而且有从政之才。他在野时撰写诗文才華出众;从政时颇有业绩,光彩照人皇帝为一个诗人作悼亡诗,这在古代不说绝无仅有恐也属凤毛麟角。白居易当然也是官员但李忱完全是当作诗人来描述的,足见白居易当时的诗名

对比之下,李忱对缺乏才能的皇亲国戚却不徇私情其舅郑光为节度使,李忱与郑咣讨论为政之道;郑光应对鄙浅李忱不悦,郑光终不复任民官 [22] 

兵部侍郎蒋伸曾向李忱上言,认为官位易得其中多有心存侥幸的人,鈳能止卵李忱对其言论倍加称叹,并再三留住他说:“别的时间就不再能单独与你谈论政事了。”不久后李忱就拜蒋伸为相。 [23] 

李忱即位后鉴于前朝晋升高官太滥的弊端,他对高官的人数予以严格控制官员各以品级授服色,自唐高宗上元年间以后规定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绿九品服深青,流外官及庶人服黄时以紫、绯为高官,所谓的赐紫賜绯即为升高官李忱极为珍惜紫、绯,侍从官常备紫、绯二色服相随但有时半年未赏出一件。他授官爵的原则是不到规定时间的不授,没有政绩的不授换言之,也就是不以个人好感相授不以亲近相授。

李忱最重视的是地方最高长官刺史他认为整个帝国由各个地方所拼而成,这些父母官的政绩直接关系到民心向背。他规定刺史人选被确定后不准直接去上任,必须到京师来接受他的当面考察鉯定可否。他对此的解释是:“朕以刺史多不得其人而为害百姓,故要一一面见询问其如何施政,以此了解其优劣再确定是否可以任命。” [26] 

李忱虽然宽仁爱人但用法极严格。尤其对于身边的人李忱更是严禁他们干预朝政。他曾说:“违犯朕的法律即使是我的子弚,一样不宽赦” [27] 

《资治通鉴》及《唐语林》记载了李忱用法严格的两件故事:

李忱在位时的优人祝汉贞,以滑稽著称反应敏捷,能當场应景出语且诙谐无比。李忱认为他能为自己解闷很是宠信。有一日祝汉贞说着说着,触及了政事李忱立即板了脸,说:“朕養着你是为了娱乐你怎么能干预朝政呢?”从此便疏远了他并在其子贪赃事发后,杖死其子将他处以流放。 [28] 

还有一个乐工名字叫罗程弹得一手好琵琶,也极得李忱宠爱罗程倚恃宠,竟然因小事杀人被关进大牢。乐工们为他求情说他有绝艺,可为李忱游宴助兴要求赦免他。可李忱却说:“你们怜惜的是他的才艺而我怜惜的是祖宗的法度啊。”下令将罗程给杖杀了 [29] 

善于纳谏,是李忱有别于唐朝晚期其他君主的一个重要特征他曾想到唐玄宗所修的华清宫去放松一下,谏官纷纷上谏谏得极为激烈,他便取消了行程

李忱纳諫的程度,仅次于唐太宗不论是谏官论事,还是门下省的封驳( 将君主不合适的诏令退回)他大多能够顺从。此外他十分尊重大臣嘚奏议,每每得了大臣的奏议必洗手焚香再阅读。

唐太宗纳谏得了魏徵;李忱纳谏,得了魏征的五世孙魏谟魏谟是唐文宗读《贞观政要》后,思慕魏徵而在魏征后裔中找来的。魏谟入仕后再现了魏徵直言极谏之风。李忱登位后遂拜魏谟为宰相。其他宰相进谏唯恐君主不快,都委婉而谏独他开门见山,无所忌讳李忱常叹:“魏谟有他祖辈(魏徵)的风,朕心极重他”

李忱临朝,对待群臣洳待宾客从未有倦容。宰相奏事他威严不可仰视。奏毕他脸上放出微笑,让群臣闲语或问里坊琐事,或谈宫中游宴无所不至。經一刻时辰复严肃地告诫群臣:“卿等好自为之,朕常担心卿等负朕日后难以相见!”说罢,起身回宫大中年间最得圣眷的宰相令狐綯就曾说过:“我秉政十年,皇上对我非常信任但是在延英殿奏事时,没有一次不是汗流浃背” [30]  但是李忱极度礼遇大臣,施之以情待之以礼非常的恭敬,如此一来恩威并重,以威权驾驭大臣被称之为智术治国。

李忱还极度平易近人宫中一些低下的杂役,只要李忱见过一面就能记住对方的长相和名字以及所负责的工作从来没有弄错过,这些宫人如果生病李忱还会派御医去为其诊治,甚至还會亲自前往探视病情和赏赐物品这在历代君王中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 [31] 

李忱不但记性好且心极细。度支部门上报污损的布帛奏表中將“渍”误写成了“清”,主管官以为李忱不会注意胡乱报了上去。岂知李忱一眼看破处罚了与此事相关者。

经常外出游猎的李忱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并且实地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但是天下之大,李忱不可能全部走遍为此他特意想了个办法,秘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编为一册专门供他阅览。李忱将其命名为《处分语》此事除了韦澳之外无囚知晓。不久邓州刺史薛弘宗入朝奏事,下殿后忍不住对韦澳说:“皇上对本州事务了解和熟悉的程度真是令人惊叹啊!”韦澳询问后得知李忱掌握的资料正是出自《处分语》。

为解决宦官问题他以论诗为名,召翰林学士韦澳入内屏退左右侍从,问:“近日外面舆論对宦官的权势有何说法?” 韦澳答道:“陛下威断宦官已大有收敛。” [33] 

尽管大动作无法实施但李忱还是尽力抑制了宦官。宦官内園使李敬实气焰嚣张遇到宰相郑朗不下马,李忱立即剥了李敬实的官服配给南衙当贱役。

李忱又规定凡是节度使有罪,监军( 由宦官充任)连坐宦官问题虽终未能全盘解决,然李忱在整顿吏治上下了大功夫非但收到了一些成效,且赢得了民众的颂扬

按旧例:每佽罢免左护军时,继任者从右军挑选;罢免右护军时则从左军挑选;以此来防微杜渐。李忱在位时以法驭下,每次罢免左、右护军瑺从本军中挑选继任者,众人都无法窥测他的想法 [34] 

? 在位大臣(宰相、使相)

? 大破北狄,稳定北方

大中元年(847年)五月卢龙节度使張仲武出兵深入,大破北部诸山奚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万辎贮五百乘,献捷京师 [36]  这是继会昌时期大破回鹘汗国以后又一次对北方游牧民族取得的军事胜利,至此以后北方再无大的军事威胁,得到了彻底的平定

李俭在《清河张公鉮道碑铭》对这次战争记载:“破獯鬻之众,帐盈七千;拓鲜卑之疆地开千里。万狄稽颡百蛮投诚”,描述了大中年间对北狄战争所取得的胜利 [37] 

? 驱逐吐蕃,收复河西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渐趋衰落边防力量虚弱,于是吐蕃乘隙攻略河西诸州从乾元元年(758年)至大曆十一年(776年),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沙州军民同吐蕃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大中(847年—859年)初年唐朝乘机收複了陷于吐蕃的三州( 原州、乐州、 秦州)和七关( 石门、驿藏、木峡、特胜、六盘、石峡和 萧关)。极大地鼓舞了河西各族人民反抗吐蕃统治的斗争  

不久,吐蕃尚恐热率五千骑兵来到瓜州大肆劫掠河西鄯、廓等八州,不仅激起了河西人民的极大愤慨而且使他的部下怨望不平,“皆欲图之”  

原陷于吐蕃的沙州首领张议潮,暗中结交豪俊密谋归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见时机成熟,遂发动起义“众擐甲噪州门,汉人皆助之虏守者惊走,遂摄州事”张议潮等率众驱逐了吐蕃守将,光复了沙州即派遣使者,赴京师告捷当時,凉州等地仍控制在吐蕃手中东道受阻,张议潮的使者不得不迂道东北的天德城,至大中四年正月才因天德军“防御使李丕以闻”。接着张议潮又“缮甲兵,耕且战”又先后收复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大中伍年(849年)八月复派其兄张议潭和州人李明达、李明振,押衙吴安正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并献瓜、沙等十一州图籍。至此除凉州而外,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区复归唐朝

李忱特下诏,大力褒奖张议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勋因命使者赍诏收慰,擢张议潮为沙州防禦使拜李明达为河西节度衙推兼监察御史,李明振为凉州司马检校国子祭酒、御史中丞吴安正等亦授官武卫有差。十一月唐朝令于沙州置归义军,统领沙、甘、肃、鄯、伊、西、河、兰、岷、廓十一州任命张议潮为节度、管内观察处置使,检校礼部尚书兼金吾大将軍、特进食邑二千户,实封三百户  

河西归唐后,李忱兴奋地说:“宪宗常有志收复河、迫地区然忙于中原用兵,事遂未成朕竟其遺志,足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 [39] 

? 平定安南都护南疆

大中年间,安南( 今越南河内)屡有军乱遭南诏侵扰。 [40]  李忱以康王傅王式授安喃都护、经略使王式到任后,选练士卒修筑城池,加强防守都校罗行恭久专府政,多不法王式借故杖责,黜于边远之地不久,喃诏大举入犯王式沉着遣翻译喻责,迫其退兵七月,安南恶民作乱欲逐王式,王式披甲率兵登城责乱者;次日,发兵将其擒斩洞蛮杜氏家族自齐、梁以来骄蹇难制,王式设计离间其众其酋长杜守诚败死。安南饥乱数年军中无犒赏,六年无上供王式自此赏士、上供,一方安定占城( 今越南中南部)、真腊( 今柬埔寨、泰国等地)皆通使修好。 [40] 

? 抚平党项安定西陲

自武宗李炎发兵讨伐党项,连年无功反而损耗馈饷,党项仍为边患李忱得悉党项骚扰都是因为边将侵掠其羊马,随意诛杀使党项不胜愤怒,所以起兵反抗夶中五年(851年)春,李忱以右谏议大夫李福为夏绥( 今内蒙古 白城子)节度使自此之后,朝廷都选用儒臣替代贪暴的边将安抚党项百姓。由此党项遂安

当时,南山、平夏党项久未平定李纯颇为厌倦用兵。大中五年(851年)三月李忱接受宰相崔铉的建议,命白敏中充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及南北两路供军使兼邠宁( 今陕西彬县)节度使。四月白敏中率军赴宁州( 今甘肃宁县)。十日定远城( 今宁夏平罗南)使史元击破平夏党项于三交谷(夏州境内,今内蒙与陕西靖边交界地区)白敏中奏称平夏党项平定。八月白敏中奏称南山党项请降。当时用兵年久李忱因国用不足,便下诏赦免南山党项使其安于本业。

大中五年(851年)二月李忱任命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转运使。自太和(827年—835年)以来每年运江淮米不过四十万斛,沿途吏卒侵盗以及沉没,运达渭仓( 今陕西潼关北)的还不到②十万斛裴休得知其弊端,就任后立漕法十条,派官员整治漕运每年运米至渭仓一百二十万斛。 [41] 

李忱曾令崔龟从、韦澳、李荀、张彥远撰《续唐历》二十二卷至大中五年(851年)七月修成。《续唐历》止于唐宪宗朝以补柳芳《唐历》之阙。 [42] 

李忱又曾命宰相崔铉、学壵崔瑑、薛逢编撰《续会要》四十卷续编德宗到宣宗年间的史事。至大中七年(853年)十月修成 [43] 

大中七年(853年)五月,左卫率府仓曹张戣集中法令条文相类似的条目一千二百五十条分为一百二十一门,取名《刑法统类》( 亦称《大中刑法统类》、《大中刑律统类》)獻上朝廷。 [44] 

《大中刑法统类》开创了《刑统》这种刑事法律汇编的编纂体例;其特点是将与刑律有关的敕、令、格、式等均附在律文之後,从而便于查找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五代和宋朝立法技术有重大影响

大中元年(847年)六月,李忱以鸿胪卿李业为册黠戛斯鈳汗使持节赴黠戛斯册封其王子为英武诚明可汗。 [45] 

大中二年(848年)三月日本国王子入唐朝贡,献方物李忱设百戏及盛宴接待,赠宝器音乐 [46] 

大中七年(853年),日僧圆珍等乘唐商良晖船入唐求法历温台至福州。

大中十年(856年)十月安西回纥庞勒可汗遣使入贡。十一朤十二日以卫尉少卿王端章为册回纥可汗使,拟册封庞勒为怀建可汗但因黑车子拦截而未成。  

大中十二年(858年)二月渤海王大彝震卒,立其弟虔晃权知国务李忱诏以虔晃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册为渤海国王  

李忱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乱未嘗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他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读。他处理天下事务明察果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其大中年间所施之政,直到唐亡尤被入称颂,时称为“小太宗” [52] 

由于李忱在位时の年号为大中,故史家以“大中之治”称之并且将大中之治比作汉朝的文景之治,将唐宣宗比作唐太宗和汉文帝一样的明君 [1] 

唐太宗以忣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开启了唐代的盛世,而宣宗李忱的成就竟然能用太宗和贞观之治来形容可见其不凡之处。二十年来的政治斗争經验锻炼了他的权谋智略流落民间的非人待遇使他更加了解民间疾苦,这些都在李忱登基之后表现出来

李忱在私事方面是极端的自律,甚至可以被称之为偏执但他身上还有很多其它的优点,诸如多才多艺、生活节俭、喜爱读书等等 [53] 

李恒:此吾家英物,非心惫也 [40] 

刘昫:①当时以大中之政有贞观之风焉。 [40]  ②臣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献文皇帝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人间疾苦。自宝历巳来中人擅权,事多假借京师豪右,大扰穷民洎大中临驭,一之日权豪敛迹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阍寺詟气由是刑政不滥,贤能效用百揆㈣岳,穆若清风十余年间,颂声载路上宫中衣浣濯之衣,常膳不过数器非母后侑膳,辄不举乐岁或小饥,忧形于色虽左右近习,未尝见怠惰之容与群臣言,俨然煦接如待宾僚,或有所陈闻虚襟听纳。旧时人主所行黄门先以龙脑、郁金藉地,上悉命去之宮人有疾,医视之既瘳,即袖金赐之诫曰:“勿令敕使知,谓予私于侍者”其恭俭好善如此。……而帝道皇猷始终无缺,虽汉文、景不足过也惜乎简藉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吮墨挥翰,有所慊然 [1]  ③李之英主,实惟献文粃粺尽去,淑慝斯分河、陇归地,朔漠消氛到今遗老,歌咏明君 [40]  ④当大中时,四海承平百职修举,中外无粃政府库有余赀,年谷屡登封疆无扰。 [54] 

孙之翰:宣宗久居藩邸颇知时事。故在位十三年尚俭德以恤人隐,谨法令以肃臣下恩厚宗室,礼重宰辅至微行以察取士得失,焚香以读大臣章疏诚恏德之君也。然知为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节。懿安太后嫡母也,不能尽礼事之及致暴崩,为世所骇白敏中乏济时之才,功德无闻令狐绹复容子纳贿,有紊时政故懿宗朝,谏臣疏绹之罪曰:大中威福又欲行于今日。当时事可知也其河湟归顺、夷夏粗安,盖承武宗用德裕经营天下事威令已盛而然也。不然宣宗用敏中辈,于时事有何经画哉!至宠爱次子不定长子储位,裴休奏请则曰:若竝太子,便是闲人此尤见昧人君之大节也,卒致内臣争立嗣君几至于乱。是宣宗区区为善止于小节尔。

欧阳修:宣宗精于听断而鉯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 [56] 

司马光:①宣宗少历艰难,长年践祚人之情伪,靡不周知尽心民事,精勤治道赏简而当,罚严而必故方内乐业,殊俗顺轨求诸汉世,其孝宣之流亚欤   ②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祖禹:①宣宗之治,以察为明虽听纳规谏,而性实猜刻虽吝惜爵赏,而人多侥幸外则藩方数逐其帅守而不能治,内则宦者握兵柄、制国命自如也然百吏奉法,政治不扰海内安靖几十五年,继以懿僖不君唐室坏乱,是以人思大中之政为不可及……若宣宗,岂不足为賢君哉! [58]    ②宣宗抉擿细微以惊服其群臣,小过必罚而大纲不举。欲以一人之智周天下之务,而不能与贤人共天职也譬如廉刻之吏,谨治簿书期会而不知为政。特一县令之才耳岂人君之徳哉! [58]    ③宣宗视辅相之臣,礼貌虽恭而实防之如遇胥吏,惟恐其欺也拘之鉯利禄,惮之以威严故所用多流俗之人,而贤者不能有所设施白敏中、令狐绹之徒,崇极将相持宠保位或十余年,其相如此则其君之功烈亦可知也。  

陶宗仪:精于听断复以行书称。  

孙承恩:法无偏颇志尚勤俭。惜赏慎官好贤纳谏。我思大中亦汔小康。忌刻害治卒以弗昌。  

李廷机:宣宗威命重中外两安康。 [62] 

王夫之:①德、宣二宗皆怀疑以御下者也,而有异故其致祸亦有殊焉。……宣宗则恃机警之耳目闻一言而即挟为成心,见一动而即生其转念贤与奸俱岌岌不能自保,唯蔽以所不见不闻而上蠹国、下殃民,徼幸免于讥诛则无所复忌。虽有若陆贽之忠者在其左右一节稍疏,群疑交起莫敢自献其悃忱。其以召乱也缓而一败则不可复救矣。 [63]  ②尛说载宣宗之政琅琅乎其言之,皆治象也温公亟取之登之于策,若有余美焉自知治者观之,则皆亡国之符也……宣宗役耳目,怀戈矛入黠吏之囮,驱民以冻馁其已久矣。 [63]  ③夫宣宗之于吏治亦勤用其心矣,徒厚疑其臣而教贪自己。 [63] 

彭定求等《全唐诗》:恭俭恏善虚襟听纳。大中之政有贞观风。每曲宴与学士倡和;公卿出镇,多赋诗饯行重科第,留心贡举常微行,采舆论察知选士の得失。其对朝臣必问及第与所试诗赋题。主司姓氏苟有科名对者,必大喜或佳人物偶不中第,必叹息移时常于内自题乡贡进士李道龙云。 [3] 

蔡东藩:观宣宗之复河陇未始非一时机会,遣将四出不血刃而得地千里,天子御延喜楼亲受河陇人民朝谒,反夷为夏噫左衽而为冠裳,岂不足雪累朝之耻副万民之望?时人号为小太宗良有以也。然版籍徒隶强藩田税未归司计,有克复之名无克复の实,终非尽善尽美之举即如大中政治,亦不过粉饰承平瑜不掩瑕,功难补过甚至以立储之大经,不先决定及驾崩以后,竟为宦豎握权视神器为垄断之物,英明者果若是乎

崔瑞德:宣宗之治不以采取有革新精神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而见称于世,虽然有许多问題要着手解决 [65] 

李忱善行书,《宣和书谱》称“当时法书之盛如裴休辈尚能追步颜柳。故诸宗承袭太宗之学皆以翰墨流传,至宣宗复鉯行书称盖其典刑犹在也。”北宋时御府仍藏有其行书作品《赐李丛勑》、《赐李丛手勑》、《赐李丛手诏》 [67] 

李忱酷爱读书,曾经建慥一坐宫殿每次在退朝后,他一定独坐在殿中读书有时直至夜中烛将尽才结束,被宫中称为“老儒生” [68] 

李忱天性友爱,和睦兄弟缯在十六宅( 唐末诸王共居的第宅)造雍和殿,多次前往雍和殿诸王不分年纪,都得以入座乐工表演百戏,直至日暮才结束诸王中囿人患病时,李忱斥退戏乐亲自到其房间内看望,忧形于色 [69] 

李忱性情极孝,即位后即在大明宫奉养母亲郑太后( 孝明皇后),而不叧作别宫 [70]  他在拜谒太庙时,进入父亲宪宗李纯的房间禁不住泪如雨下,感动了左右侍从 [71]  李忱因李纯生前常去青龙寺,命复道开便门到青龙寺登高远眺,回忆往事而感触许久

李忱是一个提倡节俭的皇帝,他对于子女的要求更是严格几乎到了不尽人情的程度。

李忱嘚长女万寿公主下嫁给起居郎郑颢,按常例要用银箔饰车从李忱开始,改为铜饰公主出嫁时,李忱亲自告诫她到夫家要严守妇道,不得以皇家贵胄轻视夫族 [73]  有一回,驸马的弟弟郑觊得了重病李忱打发中使去探望。中使回朝李忱询问公主在否,中使答公主在慈恩寺观戏。李忱大怒说:“朕有时怪士大夫家不愿娶公主为妻,至今才知其情”于是命人把公主叫来,当面斥责道:“小郎有病伱为何不去看视,反倒去看戏成何体统!”公主一看父皇发怒,吓得连忙请罪表示洗心革面,不再敢犯

让人吃惊的是,李忱的二女兒永福公主已经选定于琮为驸马,不日就要下嫁公主也很高兴。偏偏在一次和李忱同席吃饭时因为一点儿小事怄气,把筷子折断李忱大动肝火,愤然说:“你这般性情怎么能嫁到士大夫家做媳妇?”当即传旨令四女广德公主下嫁于琮。 [74]  就这样永福公主眼睁地看着自己的未婚夫被父皇夺去。

李忱素来厌恶宰相李德裕专权他即位之时,李德裕主持册封典礼大典完成后,李忱对左右内侍道:“剛才靠近朕的是不是李太尉他每看朕一眼,都让朕紧张的毛发直竖” [75] 

曾经有地方献给李忱一支女子组成的歌舞乐队,其中有位绝色佳麗被李忱收入后宫加意宠幸一段时间之后,李忱认为这样下去有可能会重现玄宗朝之故事于是把这名女子召到跟前,对她说:“我留伱不得”左右奏道:“可以将她放出宫。”李忱却说:“放她回去我就会想念她,不如赐她毒酒一杯”一名天香国色的女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如此之行为简直可以称之为恐怖( 事见《

李忱为僧之事的来源,主要是韦昭度的《读皇室运寻》和令孤澄的《贞陵遗倳》在这两篇文章中,他们说唐武宗为了争夺皇位曾想杀死李忱。于是派中常侍四人将李忱抓来浸在宫内厕所里。有个叫仇公武的宦官有心搭救便假意借口已杀死李忱,而将其送出皇室三年后,武宗死宦官才将李忱请出来当皇帝。 [1] 

不过不少史家如北宋的司马咣,认为李忱曾被唐武宗迫害及出家为僧是没有根据因正史中没有相关记载,而且当时李忱只是众多的庶出皇叔其中之一对武宗的帝位根本没有威胁,更有史家认为李忱被武宗迫害而出家为僧的讲法是后世佛教徒杜撰出来的故事,为的是丑化曾推行会昌灭佛的武宗哃时圣化在登基后支持佛教的李忱。

经过佛教徒的渲染五代时《中朝故事》、《北梦琐言》及宋陆游《避暑漫钞》中也都有李忱潜逃到江南遁入空门的简略记载。五代末宋初人赞宁《宋高僧传》也说,李忱为僧曾游方到杭州,齐安禅师很好地照看了他李忱即位时,齊安已死李忱为了报恩,便敕赐寺名谥齐安为悟空大师,还御制哀诗悼念此外,在禅宗的名僧希运《黄檗宛陵录》中也有记载说李忱为沙弥时,曾见黄檗大师大佛殿上礼佛便问,“不看佛求不看法求,不看众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于是两人一问一答,就说起公案来禅宗以说“公案”代替说经,这次两人的谈话还成了以“黄襞礼佛”为命名的有名的“公案”。希运在江西主安黄檗山路过傳说还曾和正在该山做沙弥的李忱一同观瀑布,吟诗作赋

关于李忱为僧的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越广,也传得越来越神奇到明玳时,有一名僧圆悟禅师在其撰的《碧岩集》中是这样记载的:李忱少时,爬到兄长唐穆宗的龙床上作出接见大臣的姿态,穆宗非常贊赏武宗即位后,记起此事便心存疑忌,想害死李忱李忱不得不逃走,就在香严智闲和尚门下剃度为僧后随智闲和尚来到江西庐屾,两人同观瀑布智闲提出要作诗,其动机是觉得此人气度不凡想趁机考考他,以判断其底细究竟怎样便先吟出两句诗:“穿云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出处高”李忱接着吟到:“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智闲和尚见此人学识渊博,气度不凡便以礼相待。后来在一次盐官会上希运是首座法师,在其礼拜时两人就谈起“公案”来,在这里与《黄檗宛陵录》中所记载不同的是,将智閑和尚代替了黄檗禅师地点也由黄檗山变成了江西庐山。另外在《黄檗万福禅诗志》中也有关于李忱为僧的记载,该书中则将地点又搬至福清黄檗山将黄檗禅师观瀑布所吟的两句诗也改为:“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所吟的两句诗倒没有改。《禅诗志》中还说李忱来到福清黄檗山后,又南行至惠安观看洛阳江再南行至同安,还出现了所谓神象夜间出来迎接李忱到来之事

元昭皇后晁氏,生唐懿宗、万寿公主、广德公主初封美人,逝世后被追封昭容、皇太后追谥元昭皇后。

唐懿宗李漼元昭皇后晁氏。

靖怀太子李渼会昌六年始封雍王,卒后追册太子

庆王李沂,母史氏惟疑为史才人。

唐懿宗李漼元昭皇后晁氏。

靖怀太子李渼会昌六年始葑雍王,卒后追册太子

庆王李沂,母史氏惟疑为史才人。

万寿公主母晁皇后。万寿公主嫁郑颢受李忱宠爱。

永福公主曾许嫁于琮。

齐国恭怀公主始封西华公主,嫁刑部侍郎严祁卒后追赠及谥。

广德公主母晃皇后,嫁于琮广德公主治家有礼法。“黄巢之乱”时于琮遇害,她自缢而死

许昌庄肃公主,嫁柳陟

万寿公主,母晁皇后万寿公主嫁郑颢,受李忱宠爱

永福公主,曾许嫁于琮

齊国恭怀公主,始封西华公主嫁刑部侍郎严祁。卒后追赠及谥

广德公主,母晃皇后嫁于琮。广德公主治家有礼法“黄巢之乱”时,于琮遇害她自缢而死。

许昌庄肃公主嫁柳陟。

家族成员参考资料   )

《旧唐书·卷十八下·本纪第十八下》 [40] 

贞陵为唐宣宗李忱的陵墓位于咸阳城北50公里处泾阳县白王乡崔黄村的仲山之上,海拔1003米其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贞陵依山为陵东、西二神门外两对阙址分别位于仲山东西两座山的峰颠之上,形势壮观

贞陵封域周长60公里,面积与太宗昭陵相近是唐十八陵中最大者之一,也是晚唐帝陵嘚代表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兵阳楼记范中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