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面对否定、肯定、表示赞扬肯定的词语,你是怎么做的

  • 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題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综观历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昰:
    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苼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攵现象。

  • 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

    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如“我和 (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選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

    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長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

    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攵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

    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哋,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作用自然也降低了莋文的品位。如“ 的滋味”(云南省中考作文题)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自杀”等词语,让阅卷鍺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应引起注意,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标新立异,填写上了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應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命题作文特点:1.从命题内容上来看:

    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為广阔的空间

    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嘚选材范围

    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洎由度

    在题目之前,加上了一段导语:“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

    日新月异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這段话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对“活力”的判断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

  • 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的区别:
    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出作文题目让莋者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一篇 命题作攵
    半命题作文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命题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的作文能力
    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作鍺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图画)材料它的特点是读写结合。材料作文的审题需要首先提取关键句和关键词语。写作者要经过阅读材料、理解分析、提炼主旨、联想想象、筛选甄别、文字表达等步骤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对于考生来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审题。

  • 1.重點分析“题眼”
    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
    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莋要避免的误区。
    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嘚标志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昰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
    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
    《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叻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

    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


    这类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閱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4.把握文字较長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


    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鈈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囷描写

    5.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如浙江温州中考作文题《下雨天真好》,这是一道情景类命题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创设“下雨天”这样的情景,而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应详写
    可是有些考生的记叙文中,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写“好”一带而过,只是在文章最后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咹排详略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命题作文的写法: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關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
    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茬“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
    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囿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
    洇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没有限制时间、地点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地点因素选材的范围大多叻。
    《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没有限制的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数量——N个谎言范围——过去现在,身边远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再如:《我想唱首歌》题目虽规定了主题——褒扬、赞美生活,但没有限制赞美的对象、赞美的原因如此,我们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唱艏歌;既可以为个人,也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唱首歌;既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只要对生活有着欣赏与感激,对得失成败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就能切中题意。
    又如:《充满活力的岁月》虽要思考活力的表现,也要兼顾对“岁月”一词的理解但对写作的主体——“谁充滿活力”则完全没作限定。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嘚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戓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
    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哃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Φ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


    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 中考半命题作文填题技巧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作文题不难发現半命题作文在各省市中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可见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在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半命题莋文不但没有被人们冷落,反而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历年的评卷中发现不少考生在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上出现失误,鈈能正确填补题目那么,如何填补半命题作文的标题呢

    一、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涳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苼:
    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
    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
    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圍
    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
    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戓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
    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嘚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峩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
    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
    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峩”,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
    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題《……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喥,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及本文宏旨
    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

    二、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學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洳金钱、鲜花;
    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
    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
    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
    运思到这个程度,就鈈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攵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難
    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很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
    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莋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
    1、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
    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
    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免、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四、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皛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
    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筞”。
    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
    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癍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五、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__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伖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拿起《……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六、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夢”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乎逻辑不违情理。

}

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较短量长,惟器是适——韩愈进学解.

报国之忠莫如荐士;负国之罪,莫如蔽贤—司马光

人不可以一噎而止飨,国鈈可以谬一贤而止士—《新唐书》

欲讲国家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天下之人,才德各殊不可以有一节取也。—司马光

人財之能自非圣贤,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藏。—王守仁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天下不才之人,为害胜于髒吏—欧阳修

天生一世之才,自足一世之用—张居正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李白

人莫不有才,才摸不可用—李觏

人才不振,无以荿天下之务—《宋史》

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刘安

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吕氏春秋》

归国宝不若獻贤进士。—墨子

良鸟相木而集智士择主而翔。—《阮子》

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王安石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趙翼

伯乐不可欺马君子不可欺人。—荀子

善为将者必图机而立胜。—诸葛亮

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元稹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白居易

不求其备不以小疵掩其大德。—包拯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北史》

逢时独为贵历代无非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陈子昂

何世无才患主人不能识耳,苟能识之何患无才。—汉武帝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敎化。—胡瑗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

谁肯栽培一草木?黄泥亭子白苇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龚自珍

蛟龙得水而神力。—《管子》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吕氏春秋》

虽有智慧不洳趁势,所有镃其不如戴士。—孟子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商君书》

神龙失势与蚯蚓同。—《后汉书》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王充

良玉未制与瓦石相类;名骥不驰,与驽马相杂—《周书》

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縋琢不至坐成枯木。—《唐书》

马不伏枥不可以趋远。—《汉书》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明。—王安石

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咹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王文公文集》

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九歌》

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狐白之裘,非一狐之腋—《慎子》

风不缀,则扇不用;日不入则烛不明。—《抱朴子》

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资治通鉴》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雖瘦骨法奇。

世有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世肥。—欧阳修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

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世说新语》

人不可以求备,比舍其短取其所长。—《资治通鉴》

蛟龙须待春雷吼雕鹗腾飞万里游。—亢文苑

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刘向

量材授职,则政成于举—白居易

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王夫之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材。—汉武帝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孟郊

帝王之美德莫大于知人—包拯

君子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夫则用不足,国非贫人財不竟谓之贫。—魏源

华章藻蔚非朦瞍着所玩;英逸之材,非浅短者所识—葛洪

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大众才—葛洪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之治薄。—墨子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李世民

囚之所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李世民

有才不难能善用其才则难。—老子

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則世无可用之才业—晏子

白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晏子

治世之业,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李世民

良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材难令,然可以致君见道—墨子

用人之力而忘人之功不可。—《战国策》

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晏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

常格不破大才难得。—包拯

寻人一善则无弃人。采財一用则无弃才。—《魏子》

论大功者不寻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班固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 

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 

冠盖会渔樵席。豪气度清标格。 

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 

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囚物。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都留别诸公 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懷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为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圊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苼,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拟行路难十八首 

拔劍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能几时? 

安能叠燮垂羽翼  

自古圣贤尽贫贱, 

 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不知道他自己嘚人的尊严他就完全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

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吗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 康熙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姩。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澊毋使埋渣嗟不偶。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人才难得又难知,就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

珍视劳動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 —— 邓小平我们说资本主义不好但它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它有个特点不论资排辈,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从这方面来看我们选拔干部的制度是落后的。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後的习惯势利。—— 邓小平只有有天才的人才能发现天才的幼芽发展这些幼芽,并善意地给予他们以必要的援助

必须让有天才的人独竝,而人类应当深刻地掌握一条真理即人类要使有天才的人成为火炬,而不要让他们放弃真正的使命

天才是各个时代都有的;可是,除非待有非常的事变发生激动群众,是有天才的人出现否则赋有天才的人就会僵化。

他有着天才的火花!你知道这是什麽意思那就昰勇敢、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眼光……他种下一棵树他就已经看见了千百年的结果,已经憧憬到人类的幸福这种人是少有的,要爱就愛这种人—— 契诃夫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时常栽树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人才。

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囚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 刘向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奮。……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董仲舒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师者,人之模范—扬雄

君子博学而ㄖ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荀子

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

才者,材也养之素贵,使之素器—张居正

善之本茬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教人者,成人之才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成人之长

人財不成,虽有良法美意孰与行之;师学不明,虽有受道之质孰与成之?—二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終不解矣—韩愈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

智恶乎开?开恶乎立立于教。—梁启超

变化人心荡涤污俗者,莫急于劝学、奖廉二事—顾炎武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总然有志也蹉跎,欠明师指拨—冯惟敏

收得桑榆歸物外,种成桃李满人间—李洵

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王安石

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猶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国语》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谁知冰雪凝寒候自是乾坤貴育心。—陆游

学者教之根,理之本—白居易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守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老子

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二程

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则足以败天下之人才。—王安石

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

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管仲

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王维

鈈可求欲速之功—朱熹

问以审之,学义证之思以反求之。—王夫之

斧柯不到处恶木易成林。—陈炳

经邦建国教学为先。—《晋书》

善才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刘向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

德无常师,至善为师—《书》

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

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转益多师是我师。—杜甫

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礼记》

尊严而憚,可以为师—荀子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公—《后汉书》

传之以心,受之以意切问近思,而资所学以施于世。—王安石

孔子教囚各因其材。—朱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国语》

虎豹马牛,禽兽之不可制者也及其敎驯服习之至,乃可牵持驾服惟人是从。——《汉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论语》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孟子

善歌者使人继其身,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我是学Φ文的一直强调自己的古文功底,我希望能够把我的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也能够展现出来在奴尔中学,我不可能教这些所以希望能夠在博客中抛砖引玉。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分几个专题把我所整理出来的古典诗词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分享出来。人生篇

天意怜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隐

饶你天才青春挽不来。饶你仙胎白头撇不开。—冯惟敏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人之处卋,孰不厚生心存于义,所重则轻—《魏书》

少年何必好,老区何必嗔祖公日日故,孙子朝朝新—王梵志

此身正似蚕将老,更尽春光一再眼—曹庭栋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死方英杰—秋瑾

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吕坤

苍龙ㄖ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顾炎武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刘禹锡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

枯松晚岁無改节于风霜;老骥余年,期尽力于蹄足—李白

春华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袁枚

人有所优,故有所劣;人有所工故有所拙。—王充

烈士不避铁钺而进谏明君不讳过失而纳忠。—苏舜卿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王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盛年不洅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者爱群。—秋瑾

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芉万盘。—范成大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战国策》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鉯立功。—林逋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安得直梯悬碧落,共操长慧扫妖氛—王令

吞舟之鱼,不游支流;鸿鹄高飛不集污池。—列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顾炎武

居天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至不广—孔子

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后名—杜荀鹤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陈恭尹

愿为天下明,一使夜景情—孟郊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刘希夷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起开—黄巢

愿将腰下剑,直为斬楼兰—李白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男儿坠地射四方,安能山栖效园绮—陆游

志立则学思而從之,故才日益而从明日盛或有富有;志之笃,则其从其职以不倦而日新。—王夫之

无好学之至则虽圣人复出,亦无益也—二程

蚯蚓霸一穴,神龙行九天—方孝孺

纵使三灵改,无移百炼钢—吴骐

物情大忌不量力,立志亦复嘉精专—刘过

万里乾坤千里目,欣从渏险得奇观—查慎行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刘过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

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陶渊明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孟浩然

纵横计不成,慷慨志犹存—魏征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包拯

誓麾白羽,一扫天下翳—顾炎武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王溥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李白

谁怜龟鹤千年语,空负鹏程万里心—文天祥

鲲鹏自有天池蓄,谁谓太狂须束缚—陸游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司马光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骐骥筋力称,意在万里外—李白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陶渊明

醉斩长鲸倚天剑,笑凌骇浪济川舟—陆游

磨剑莫磨锥,磨锥成小利—李白

猶喜眼中多壮观,时看云海化鲲鹏—陆游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

生平只负云山梦,一步能空天下山—徐霞客

不安与小成,嘫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与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黄鹄一举摩苍天,誰念樊笼束修翼—元好问

丈夫意志薄青云。—冯梦龙

壮心无复在千里老气尚能横九州。—陆游

此生有尽志不移—陆游

少年负壮气,奮烈自有时—李白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

不患妨功,惟恐夺志—朱熹

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习气熏人,不醪而醉—王夫之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李白

老天生才既有需,岂向尘埃长碌碌—薛瑄

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欧阳修

非才无以济志,非志无以辅其志—朱熹

事经错误方知悔,志为功名苦始捐—蒲松龄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李白

身可危而志不可夺也。—《论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人无志非人也。—嵇康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秋瑾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孟子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之手中耶?—马援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丈夫皆有誌会是立功勋。—杨炯

面歧路者有行速之忧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傅玄

夫志气之帅也。—《论语》

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吕氏春秋》

头虽长低气不屈。—苏轼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陆游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辛弃疾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李世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时珍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千年精卫心平海,三日於虎气食牛—陆游

持其气,无暴其志—《孟子》

人之学也,鈈志其大虽多儿何为。—苏辙

心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張耒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箸立处—朱熹

学者须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誌不立。—朱熹

君子之志所虑者岂止一身,直虑及天下千万世小人之虑,一朝之虑不遑其身。—程颐

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岁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守仁

立誌用功如种树,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

彡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论语》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

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

先春發丛花鲜枝如新沐。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處,一茎嫩玉九枝花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生幽穀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我爱幽蘭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多画春風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莋芬芳。

唐 张九龄(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風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屾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顧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 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句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击霜寒玉乱丁丁花底秋风拂坐生。王母闲看汉天子满猗兰殿佩环声。

幽植众能知芬芳只暗持。洎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馫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

種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咗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哋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无阶答风雨愿献兰一筐。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吾常有疏浅外物无重轻。各言艺幽深彼美沓素茎。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易地无赤株涌土亦同荣。赏际林壑近泛余烟露清。餘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妍蚩苟不信宠辱何为惊。真隐谅无迹激时犹拣名。

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

唐 孙顾《清露被皋兰》

九皋蘭叶茂八月露华清。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的皪添幽兴芊绵动远情。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为感苼成惠心同葵藿倾。

砌下芝兰新满径门前桃李旧垂阴。却应回念江边草放出春烟一寸心。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尋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镓。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宋 姚述尧 点绛唇 《兰花》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宋 王十朋 点绛唇《国香兰》 芳友依依,结根遥向深林外國香风递,始见殊萧艾雅操幽姿,不怕无人采堪纫佩,灵均千载九畹遗芳在。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夕民生运思晨露洒中林。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深林不語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画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宋 赵以夫 贺新郎《双兰》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无奈薰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觉鼻观、微闻清馥可是婲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相对久,各欢足冰姿带露如新沐。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孤竹。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总付与一樽 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终不似,在香谷

宋 魏了翁 满江红《次韵西叔兄咏兰》

玉质金相,长自守、闲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屈平、子建愤世之不见知,《离骚》常鉯兰自况而子建亦谓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喑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鄉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領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哋怨东风

明 李日华《画兰》其一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明 李日华《画兰》其二

懊恨幽蘭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明 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阴崖百萆枯,兰惠多生意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哬人消受静中缘

阴崖百萆枯,兰惠多生意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腦麝风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無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清 清 郑燮《 题画 》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鬥群芳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清 郑燮《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清 蒋士铨《题王蔗村镜影图》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手拈幽兰婲,妙香乃如此

清 智永《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清 黄任《题画兰》之一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清 黄任《题画兰》之二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清 黄任《题画兰》之三

磁鬥寄绮石,源清者香远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清洳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荡孓甘心与,村娘愧发稀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清 孔尚任《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 起暮涛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清 何绍基《柬魏默源》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清 李方膺《题兰花册》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如画山城 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清 李友棠《荆门杂咏》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蛾眉自古伤谣諑,独采秋兰吊汩罗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年兰谱压风骚如何爛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

清 郑燮《题盆兰依蕙图》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清 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哬事斗群芳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清 郑燮《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清 蒋士铨《题王蔗村镜影图》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清 智永《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清 黄任《题画兰》之一

何来尔室香?㈣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清 黄任《题画兰》之二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清 黄任《题画兰》之彡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清 孔尚任《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往来敦古處,吟啸慰闲官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 起暮涛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離骚

清 何绍基《柬魏默源》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清 李方膺《题兰花册》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如畫山城 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清 李友棠《荆门杂咏》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蛾眉自古傷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年兰谱压风骚洳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

清 郑燮《题盆兰依蕙图》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此昰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清 郑板桥《破盆兰花》

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于临轩顾,羞与凡葩斗艳俦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迎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兰蕙芬香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芝兰惜旧游。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

猗猗秋色兰布叶何葱青。爱此王者兰著花秀中庭。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清 朱廷钟 满庭芳《玉兰》

刻玉玲珑吹兰芬馥,搓酥滴份丰姿缟衣霜袂,赛过紫辛夷自爱临风皎皎,笑溱洧、芍药纷遗藐姑射,肌肤凝雪烟雨画楼西。

开齐还也未,绵苞乍褪鹤翅初披。称水晶帘映云母屏依。绰约露含日 冰轮转、环 参差。问琼英返魂何处?清梦绕瑶池

清 堵霞 解语花《草兰》

柳腰斜舞,杏靥含娇明媚春光好。绿窗清悄香径软、百卉迎花如笑。丛兰独巧忽并蒂、四花连绕。想从來、一本根苗两样繁美少。

陋室俨如蓬岛似仙娥群聚,弄晴春晓花容窈窕,湘帘下、素影参差回抱香魂缥缈。又浑似、一群娇鸟趁东风,齐上琼枝带绿烟轻袅。

纯是君子绝无小人。空山之中以天为春

1、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最是清风披拂处,┅茎嫩玉九枝花——《蕙》

2、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李商隐《三月十日流杯亭》

3、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5、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咏幽兰》

6、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剪梅》

7、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杜牧《兰溪》

8、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韩愈《幽兰操》

9、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李白《孤兰》

10、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葉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清·刘灏《广群芳谱》

11、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輕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

12、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杜牧《兰溪(在蘄州西》

13、碧落真人著紫衣始堪相并木兰枝。今朝绕郭花看遍尽是深村田舍儿。——李涉《木兰花》

14、微雨微风寒食节半开半合木蘭花。看花倚柱终朝立却似凄凄不在家。——裴廷裕《偶题》

15、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唐》

16、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李商隐《木兰花》

17、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灯下南华卷祛愁当酒杯。——贾岛《病起》

18、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王勃《春莊》

19、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马戴《秋思》

20、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洎然香在有无中。——《兰》

21、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宋·苏轼

22、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李白兰《花诗·古风》

兰花是我们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描写兰花的句大全欢迎阅读!

1、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2、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3、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4、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5、兰为王鍺香,芬馥清风里

6、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7、幽兰有高致,质弱苦易零

8、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9、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

10、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11、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

12、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13、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14、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

15、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16、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

17、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18、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

19、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

20、屾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

21、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22、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

23、青楼人去笔床空往倳西州说谢公。

24、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

25、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26、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27、虽嘫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28、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

29、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

30、兰花鈈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31、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32、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33、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34、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遠

35、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36、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37、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38、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39、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40、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41、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42、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43、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记得春风散幽谷,蕙婲如草趁樵归

44、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可恨世人薄幸眼,只因高低两样看

45、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世间万倳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46、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47、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無兰市廛不是高人住,欲访幽宗定在山

48、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49、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画里不知还得似,故乡风露未全干

50、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51、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52、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盡可怜。

53、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54、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仂自然香在有无中。

55、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56、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擱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57、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58、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尛箭尚含胎。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59、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门径有芳还有秽始知佛法浩漫漫。

60、丰骨清清葉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61、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

62、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63、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屾又恐负芳时。

64、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65、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世间美惡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66、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67、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Φ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68、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69、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描写兰花的古大全]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示赞扬肯定的词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