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戏的要求好考吗

我的上戏考研经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的上戏考研经历
&&2015年上海戏剧学院电视文艺理论考研经历解读。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艺考:上戏录取比例200:1列全国最低
[摘要]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招生上周末开考,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的帅哥、美女前来报考。但从数据来看,上戏的知名度使得今年表演系的录取比例位列全国最低,达到200:1。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招生上周末开考,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的帅哥、美女前来报考。但从数据来看,上戏的知名度使得今年表演系的录取比例位列全国最低,达到200:1,报考上戏总考生数量也从去年的1.2万激增至2.6万人。  据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黄昌勇介绍,今年上戏明确规定,最低录取文化将不低于各省市艺术类文化分数线,继续推行“一本优先”及加大文化等综合素养考试分值的政策。将以往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多点招生改为了上海一地招生,报考人数的增多说明了上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招生考试获得了越来越多学生以及家长的认可。黄院长介绍,他们的规章制度要求从学院的每一位教师,不允许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不允许与校外组织做任何形式的合作,老师不允许参加任何与考试相关的活动,面试时也不允许发表对考生有指导性或暗示性的评价。  中戏  考生现场卸妆脱鞋量身高  表演系昨天上午复试开始。今年有6819人报考中戏表演系,最终有315人进入复试,初试淘汰率达95.4%。中戏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秉承“精英教育”,淘汰率与往年没有太大变化。据了解,这几年中戏表演系进入复试的比例一直在5%左右。今年中戏表演系复试时间为2月21至25日,共5天。  昨天第一批的表演系复试将进行声乐、形体、台词和表演的四项测试。此外,报考双学位的考生,还将参加()口语测试。由于表演系复试要求素颜,记者发现,在候考时,多位考生被要求卸妆,学院准备了湿纸巾,一些学生直接到卫生间洗脸卸妆。在第一批考生声乐测试结束之后,考务人员将他们带到了一个小教室,考生需在教室里测身高、体重,以及拍照。测身高时,考生需脱鞋进入。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声乐和形体是考生自选,是基本功,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但是为了避免考生被考前班模式化,台词和表演都是现场临时确定选题,“考生在考前两项时,考官会根据他们的声音、性格等情况,确定选题,我们不希望同学们去上考前班”。据介绍,台词的备考题目有10多厘米厚,就是为了测试考生求实、质朴的素养,防止考前班押题。  据悉,在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中一举成名,并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少帅》中饰演赵四小姐的张歆怡今年也报考了中戏,并已进入复试。(金羊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adope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干眼症是哪个组织异常造成的?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考电影学院、中戏/上戏表演系必须知道的10件事
考电影学院、中戏/上戏表演系必须知道的10件事
01:04:07 阅读25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1)表演专业的考试,最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外形条件,其他类似形体、声乐、表演、台词,都是在外形合格的基础上,才会考虑优劣,占的分数比例不大。
(2)但外型条件其实并非人们常规说的那种“漂亮”“英俊”,更重要看考生在舞台上是否具有醒目独特的气质,比如李宇春,长相也许不漂亮,但独具自信的明星气质,来考表演系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3)通过摄像,看考生长相是否上镜,其实我们在荧幕上看到大多美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很漂亮,甚至长得有点怪异,例如陈德蓉,脸小的可怕。
(4)身高不是问题,个子太高,反倒不容易和其他演员配戏,毕竟表演专业不是选模特,男生170以上,女生160以上就足够了。陈坤、黄圣依个子都不高。
(5)形体考试环节,考生是否具有舞蹈功底不重要,考官主要是观察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是否笨手笨脚。舞蹈可以,一段武术也可以,甚至广播体操也行。
(6)声乐考试环节,老师不会依照考生声乐水平打分,而更多看考生在声乐考试中的表现力,一首歌是否能打动人,唱得好不好是次要的,还可以通过表情、肢体等多个方式表现。
(7)朗诵考试和声乐考试很像,毕竟表演不是播音主持专业,老师也是更关注学生在朗诵中的表现力,选择一篇适合自己的朗诵材料,让自己有表演发挥的空间很重要。
(8)普通话也不是最大问题,在大学上四年,很少有人依然说不好普通话,有时候微微的方言,没准还能给老师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9)小品考试基本都是集体小品,但一个考场的很多考生中间,老师很可能只关注外形气质最好、表演最自信的那几个学生,考生首先要有自信,不要缩手缩脚,否则会被考官直接过滤掉。
(10)千万不要为了引起老师注意,而过分的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老师每年见数千考生,什么样的学生都见过,过分的张扬吸引眼球,只会引起老师的反感。考生应该做的是保持好的心态,适度的展现自己的优势和个性,表演专业老师肯定能够慧眼识珠。
考官谈表演专业备考 真诚自然胜过"风情万种"
表演专业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什么潜力?如何在短短几分钟内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各个院校表演考试的重头戏———表演专业的初、复试将在开春陆续进行,如何在短时间之内备考?
[考查要点]三大素质:想像力、创造力、逻辑性
表演专业考试通过几分钟的时间,考官就能从中作出判断,选择优秀的学生。何雁表示,专业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逻辑性,通过短时间表演,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有演员的潜力,这三大“法宝”也是作为一个演员所必备的素质。
表演专业的面试很重视学生的外貌、身材肢体等基础条件,但是并非“脸蛋好、身材好”的学生就能取得好的成绩。“其实几分钟根本不能看出一个学生表演的节目有多么专业,但是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看出学生所具备的内在素质,而‘想象’、‘创造’都是源自生活和平时的积累,这些都不是经过短时间准备所能做好的。”
[考经传授]考前“练功”,熟悉考试尤为重要
考前一个月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一个月内挖掘自己的潜力基本上不可能,更重要的应该是熟悉考试。考试之前每个学生都应该对自己的优势充分地了解,量力而行。
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内在素质,大家机会都一样,但是做好考前的准备会让自己在考试时自信地充分展示自己。考时重模仿,模仿能力是表演专业学生能力的主要考查点,很多学生考试之前刻意地学习某位名人的风格,表演专业考试更看重的是模仿之中能加上多少自己的创造性和内在表现,模仿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是通过别人的风格展示自己的内在潜力。考官最受不了的是往一种风格里死死地套上自己表演的“僵化表演”。
[考场细节]力求真诚自然
很多学生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使自己的表演获得老师的青睐,但往往容易弄巧成拙。“老师最喜欢的是真诚、自然表演的孩子,而不是刻意地去雕琢自己的表演”,面试非常注重考查学生表演时“当众孤独”的能力,只要学生充分地投入去演好角色就能充分展示自己。
“只要认真投入地完成表演就好了,刻意去吸引老师眼球反而会使自己不认真,给人感觉也比较张扬。”考试时平和的心态尤其重要,只要相信自己具有表演的天赋,以及自己充分的热爱,在表演中自然会展示出才华。考前和考试时都要充分地放松,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最好地表现自己。
外形好就能考艺校?艺考生切莫入误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报考表演、舞蹈、主持等专业的学生,只要是“俊男美女”就大有希望。其实,“只要外形好,就能考艺校”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艺术院校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水平,更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
提醒1: 学生须过文化“坎”
艺术类院校对学生的选拔需要通过专业的考试,但是专业成绩再优秀的学生也必须通过文化素质这道“坎”。学生不仅在外表上要有特色,更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如表演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才会真正把自己的表演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通过自己的表演理解生活、反映社会、认识和感受人的命运等。
提醒2:培养不是“造星”
进入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有比较优秀的先天条件,但学校不只需要形象好的学生。例如今年上海戏剧学院新开“内蒙古班”,招生计划数为25人,最后发现,通过三试的学生中,前十名都是来自重点高中或者实验高中,文化课成绩相当优秀。而对于一些外形出众,但文化课不扎实,没有灵性的学生,学校不予考虑。至于教学,艺术院校会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为每个学生“量身订做”,为学生选准自己的“角色”,而不是“选秀”、“包装”、“造星”。
提醒3:把兴趣融入学习
报考艺术类专业需要把兴趣爱好同将来的工作结合起来。很多学生在考前估计自己的文化成绩大概只能上艺术类院校的线,就想通过这样的捷径进入大学,这样的学生专业考试科目知识没有长期的积累和兴趣,只是抱着“撞大运”的心态,最后往往在艺考中无功而返。因此提醒学生,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来决定。考试之前要做好专业考试的准备,同时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如身高、五官、视力等。每个学生在报考艺术类高校时也更需要有良好的心态,进入艺术院校并不意味着能成为“明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上戏的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