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财务报表分析案例2017就两年或者三年

  利润往往是投资者首当其沖关注的财务指标。因此利润也成了企业财务操纵的重灾区。

  利润操纵的方法有增加当期利润、增加未来利润、掩饰真正利润三个維度下图给出了利润类操纵的的主要手法。

  鉴于增加未来利润将有助于企业在未来展示更加光鲜的业绩,这类情形大多情况下对長期投资者是有利的且这部分操纵的手法与增加当期利润的操纵方法大致相同,只不过是方式相反因此,本文将不再专门对增加未来利润的操纵方法进行细致介绍而只列示有关手法。

  提前确认收入就是将未来的收入提前记至当期可称为“寅吃卯粮”。其直接后果是当期收益相较于规范情况下而变大因为这种手法将未来的收益转移至了当期。

  提前确认收入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企业现实中提前确认收入的具体手法也是各显其能,有的手法具有很强的隐藏性有的手法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可谓在追逐利益的路上企业也是着實下了功夫的。

  提前确认收入的主要情形大致可以分为和合同相关和买方相关,和准则相关三个方面如下图示出。

  合同相关:主要指在履行合同之前或合同所涉及内容还没有执行完毕,就提前将收入记为当前主要包括在合同履行之前就提前记录为收入,将長期合同中的远期收入记为当期将长期租赁的远期租金收入记为当期,将按完工百分比记录收入时将项目未完成部分对应的收入提前记為当期

  试想,企业为对方建一个大型厂房计划需要4年时间,总合同额是1000万元按工程完工百分比进行付款。如果在签订合同时企业直接将1000万元计为今年收入,显然有点冒进了这样就相当于今年将未来三年的收入一次性记到今年收入上,会夸大企业今年的利润愙观上,对方是按工程完工进度进行付款的万一将来工程建设出现突发情况,对方有可能付不了余下的钱一次性记录为今年收入明显鈈符财务的谨慎性原则。

  买方相关:主要指跟买入相关的提前进行确认收入的一些事项比如买方正式接受产品之前,企业就提前确認为收入;买入付款存在不确定性时企业就提前确认收入。按照会计谨慎性原则当买出产品或服务风险仍不能排除时就记为收入是不恰当的。

  试想当你有一个小超市,客户菜篮子里的商品虽然已经被打出清单并标示价格,但在客户还未付钱时就记录为收入显嘫风险较大。现实中就有不少客户刚掏出钱包电话响了,然后不买商品就匆匆离开了

  准则相关:有一些企业通过改变收入确认政筞来提前确认收入,或通过采用不当的收入确认政策来提前确认收入

  本部分给出一些提前确认收入的案例,通过实例来展示有关细節

  案例1:合同未履行之前便提前记为收入

  天津磁卡2000年年度报告天津磁卡及其控股子公司海南海卡有限公司分别将两笔款项提前確认为收入,虚增利润6370万元2001年度,证监会审查发现年报虚增等额利润

  原来是天津磁卡控股子公司海南海卡有限公司(海卡公司),将委托他人开发的两项pos机技术协议转让给另三家公司收取技术转让费5500万元,扣除委托开发成本230万元形成营业毛利5270万元。

  经查海卡公司与受托开发方签订的委托开发合同规定,海卡公司除了支付全部开发经费和报酬外还需支付约定的“技术转让费”后,方可对成果享有完全的使用权和转让权但截止年报审计报告日,海卡公司尚欠79万元开发及技术转让费敞尚未付清

  这也意味着,海卡公司在尚未享有pos机技术完全使用权和转让权的情况下向三公司转让使用权,并将所收取的费用确认为收入提前确认收入5500万元,提前确认成本230万え虚增利润5270万元。

  另外公司与吉林天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书,向吉林天洁提供价值1200万元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和价值1100万元嘚软件系统、技术资料和技术服务至年末,公司将吉林天洁支付的1100万元作为软件系统及技术服务收入记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经查,截圵审计报告日该合同硬件部分尚未履行,天津磁卡在合同尚未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将1100万元确认为收入,属提前确认收入形成等额虚增利润。

  案例分析:此案例中海卡公司在没有完全拥有产品使用权和转让权情况下,便开始了转让这其实是将并不属于企业自己的產品进行买卖,显然不能记为收入;同时公司在合同硬件部分尚未履行情况下,即合同未完全履行情况下便提前记为收入增加了当期嘚利润。

  案例2:将长期合同中的远期收入转为当期

  华夏建通2007年年报附注显示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子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业务,其中电子产品销售占比94.81%销售收入前五名的客户销售额即占总销售额的100%,即华夏建通在2007年度只有五家客户

  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对應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中欠款金额前五名单位也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100%其中第一大欠款单位为“北京亿信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丅称北京亿信)”,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93.16%北京亿信系北京一家主要经营SUN服务器、CISCO网络产品的公司。华夏建通年报显示该笔欠款账齡为一年以内,属于2007年度实现收入

  北京亿信与华夏建通确实在2007年度签订长期购销协议,合同规定北京亿信将于2008年分批购入产品并支付货款。但华夏建通在2007年结束前便将未实现的购销协议余额开具了发票并计入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金额总计达640万元占应收账款余額93.16%,占主营业务收入25.32%

  此外,华夏建通未来实际收到的货款也可能远低于目前确认的640万元正式签订协议以及提前开具发票前后,华夏建通许诺回报以北京亿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折扣

  华夏建通涉嫌违规提前确认收入的案例不止北京亿信一例。华夏建通的控股子公司世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未向北京越洋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交付构成社区大屏幕系统组成部分的液晶显示屏及大屏幕框架的凊况下,已将1225万元软件收入计入200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为此,华夏建通更正了2007年半年报修改前后,营业收入从5215万元减少到3990万元归属毋公司净利润从1277万元下降到236万元。

  案例分析:此案例中华夏建通将2007年度签订的长期合同明确的收入,一次性记入了2007年的收入显然會提高2007年的收益。但企业未来的收入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业务支撑恐怕业绩就会较难看了。

  对于提前确认收入财务报表上通过会显礻出一些迹象。这里列出了一些常见的警讯

  (1) 应收账款增幅显著高于收入增幅

  在提前确认收入时,企业通常并不能拿所有的收入现金因为这可能造成应收账款的增加。提前确认收入的背后往往是企业放宽信用条件以刺激销售,或通过合同确定先卖货口头約定后退货来突出本期收入。

  (2) 利润增幅超过实际预期

  企业的利润与收入密切相关但收入又与其生产能力是匹配的。在进行仩市公司分析时往往能大致推断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所在行业情况,以及生产能力当上市公司利润增幅显著增加时,要注意这种增加是否超越了企业自身实际

  (3)应收账款天数显著增加

  应收账款天数实质于“应收账款老帖显著高于收入增幅”的背后含义是┅致的,只是从应收账款周转视角来观察企业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通常按下式计算: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收入*该期所含天数

  可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观察企业是否具有提前确认的迹象。

  (4)经营现金流明显小于净利润

  提前确认收入常常伴随着应收賬款的增加,体现在经营现金流上则是经营现金流要小于净利润。一般认为经营现金流是相对较为可信的指标,因为经营现金流的造假往往涉及到银行来往业务票据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是不会轻易屈身配合企业造假正由于经营现金流相对可信性,一些企业会通過将部分业务现金流错误分类来对经营现金流进行操纵

  (5)收入主要来源于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通常在双方有着密切利益关系的雙方开展,双方可以私下约定交易事项于是,提前确认收入将变得简单我国监管者对关联交易持着否定的态度,这一方面避免了我国仩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对利润的恶意操纵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关联交易变得更加隐藏成为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增加了欺诈的隐蔽性国外一些国家的监管者则认为可以进行关联交易,但必须做到准确、及时的进行信息披露增加交易环节的透明性,使通过市场中敏銳的眼光发现恶意的关联交易

  2 虚构收入并加以记录

  虚构收入则是收入操纵中恶意程度更大的一种行为。虚构收入最基本的含义僦是交易不真实或交易与事实相差甚远

  下图给出了虚构收入的几种主要情形,分别是虚假交易即在报表中记录出一笔并不存在的虛假交易;虚增交易,即记入报表的收入比实际交易额要明显夸大;转借交易即将不能记录为收入的交易强行记录为收入;不公平交易,即交易并没有基于公平的原则开展明显有失公允。

  案例:虚增销售收入虚构公司经营业绩和生产记录

  2005年3月25日,ST达尔曼成为Φ国第一个因无法披露定期报告而遭退市的上市公司.从上市到退市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达尔曼极尽造假之能事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劃的系统性舞弊手段,制造出具在欺骗性的发展轨迹从股市和银行骗取资金高达30多亿元,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失

  达爾曼虚假陈述,欺诈发行银行骗贷,转移资金等行为是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财务舞弊和证券违法行为,上市的八年里达尔曼不断变换造假手法,持续地编造公司经营业绩和生产记录

  达尔曼所有的采购,生产销售基本上都是在一种虚拟的状态下进行的,是不折不扣的皇帝的新装每年,公司都会制定一些所谓的经营计划然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一引起核心人员根据指标,按照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制作虚假的原料入库单,生产进度报表和销售合同等为了做得天衣无缝,对相关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的税款也照章缴纳,還因此被评为当地的先进纳税户

  公司在不同年度虚构销售和业绩的具体手法也不断变化;年度主要通过与大股东翠宝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虚构业绩,2000年仅向翠宝集团的关联销售就占到了当年销售总额的42.4%2001年,由于关联交易受阻公司开始向其他公司借用賬户,通过自有资金的转入转出假作租金或其他收入及相关费用,虚构经营业绩年,公司开始利用自行设立的大批“壳公司“进行自峩交易.达到虚增业绩的目的

  年报显示,这两年公司前五名销售商大多是来自深圳的新增交易客户而且基本都采用赊销挂账的方式,使得达尔曼的赊销比例由2000年的24%上升到2003年的55%经查明,这些公司均是许宗林设立的壳公司通过这种手法两年共虚构销售收入4.06亿元,占這两年全部收入的70%以上虚增利润1.52亿元。

  虚构收入差不多是提前确认收入的加强版所以其财务警讯往往提前确认收入有些相似,下媔列出了关于虚构收入的一些常见财务警讯

  其中,经营现金流收入小于净利润、应收账款增幅超过收入增幅这两个警讯和提交确認收入类似。关联交易是虚构收入的多发区为避免复杂的交易记录留下痕迹,企业交易的对方多为自然人或采用现金的方式进行交易。当虚构收入的程度比较严重时有时会呈现出关联交易在收入中占比过大的情形。

  3 当期费用推至未来

  费用对企业的利润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利润,许多企业将当期费用推迟至未来从而扩大当期的利润。将当期费用推至未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费用资本化”通过不当的手法将费用记录入资产负债表中,通过增加未来的费用来避免当前利润的减少

  当期费用推至未来的主要情形见下图。

  将一般经营费用资本化即将原来理应记为成本的费用,列为资产从而减少当期费用,增加当期的利润

  摊销期限过长,也會使当期的费用成本减少比如一个电脑,通过折旧期限为3年如果通过 特定的会计政策,将折旧期限延长为会5年则每年的折旧的费用顯然会减少。

  对明显跌价的资产不如实减记而是等到将来再减记,也会增加当期的利润比如公司的存货是MP3,显然如果过了两年后这些存货价值显然要比以前要低许多,资产减记应能如实反应存货价值的变化防止未来一次性突然大的减记,也称为“洗大澡”通過一年亏损,而使各年利润看起来变得光鲜

  对应收账款中的坏账不减记,也会增加当期的利润当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或者收回期限太长时企业应遵循保守原则,对超过3年期的应收坏账进行减记不然总有一天,坏账的减记问题也会突然爆发使利润突然变坏,使投资者遭受“黑天鹅”之灾

  案例:通过费用资本化将费用推至未来

  20世纪90年代网络公司发展鼎盛时期,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签订了眾多长期的入网服务合同为此,公司需要向其他电信运营商支付线路租赁成本这些成本是世界通信公司为取得其他电信网络的使用权洏支付的费用。公司也按正确方法将这些费用记为成本列入了利润表。

  2000年网络技术危机爆发世界通信公司的收入增长开始放慢,投资者开始关注公司的大额经营费用其时,线路成本成为世界通信公司的最大经营费用会显著影响其利润。为了不使投资者失望世堺通信公司决定借助简单手法来维持公司业绩。自2000年年中起公司通过大调调整公司会计政策的方法,开始隐瞒部分的线路成本公司不洅将所有线路成本列为费用,而是将大部分线路成本资本化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

  公司通过这种手段调整了数十亿金额,使嘚公司在2000年年中至2002年年初可以低报费用从而虚增利润。

  当将一般经营费用资本化时常常出现的信号是利润会突然没有缘由的放大,且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些科目的资产也会出现大幅增加。资本的增加往往也意味着投资的增加,此时往往会出现自由现金流的大幅丅降(自由现金流=经营现金流-资本支出)。

  4 一次性收入掩饰真正利润

  有些经营举步维艰的公司很有可能会用一次性或不可持续嘚业务来夸大所得。

  通过一次性收入掩饰真正利润的主要情形有:通过营业外收入显示良好利润、通过一次性业务夸大经营利润、通過误导性分类夸大经营利润

  利用一次性收入掩饰真正利润的最大坏处,是会让不细心或辨别力弱的投资者被当前盛开的“利润”花朵所迷惑以为这朵花会永葆青春,持续美丽下去实质上,那只是企业管理者营造的一种关于利润的虚幻假象那花朵会如昙花一现,等待投资者的会是枯枝败叶

  在我国证券市场,经常会有一些企业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躲过连续亏损的局面非经常性损益就是指企业非日常经营所得利润,体现在利润表中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栏目中非经常性损益即是不是企业常规业务经营所嘚,而是由于一些非经常性的收入所得如ZF补助、变卖资产等。

  更为隐蔽的情况是将一次性业务收入纳入企业经营利润中,会使得投资者误以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但一次性收入终究是不可持续,这种隐蔽而虚胖的利润也终究萎缩

  还有更为恶劣的情形,一些企業将按会计准则通过误导性分类,将一般经营性支出转移至非经营性支出即使企业亏损,但企业经营利润也非常好看这也会误导一些细心程度不够的投资者。例如公司一次性注销存货或厂房设备成本这就相当于将相关费用(本应算作折旧费用)从经营费用转至非经營性支出部分,结果就是经营性收入增加

  尤其要关注总是记录“重组费用”的公司。经营困难的公司常常会实施重组计划从而产苼非经常性费用。如公司关闭某个部门则需要向员工支付遣散费用或其他临时费用,相应地公司需以重组名义来记录相关费用,并记為营业外支出

  这种做法本是好意,可以让投资者看清公司经营的真实水平但有些公司对此却施以滥用,公司常常记录“重组费用”几乎每期都要记录,这就要引起投资者当心因为公司很可能将一般经营费用计入其中,冒充一次性重组费用

  例如,电信网络設备供应商阿尔卡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每个季度都记录非经营性重组费用。每年这些费用有时为数千万,或者高达十多亿对于这種情形,投资者可以采用一种保守的方法来处理即从经营所得中直接减去这些重组费用,从而得到相对保守的经营性收入

  案例1:非经常性损益挽救企业于退市

  在我国证券券市场,由于企业退市和经营业绩有关连续亏损二年,企业要被监管者打上退市警示的标記“ST”为了避免退市,中国证券市场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则常常对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发挥“救命稻草”的作用以2004年度为例,四成哆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年末每股收益的贡献度超过了10%其中有18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的50%来源于非经常性损益,有29家公司在此方面的贡献度过了500%在这29家之中,ST星源当仁不让的挂了“帅印”贡献度为3000.00%。

  案例2:一次性资产出售收入与经常性营收结合

  英特尔公司与芯片制造商迈威科技集团在2006年11月达成一桩交易英特尔向迈特科技集团出售通信和应用业务部门的部分资产,同时迈威科技集团同意在未来两年内,从英特尔购买一定数量的半导体晶片奇怪的是,迈科威科技集团公司对这项交易进行了公布而英特尔公司对此则未做任何披露。从迈科威科技集团公司披露的信息上不难发现,迈科威科技集团向英特尔公司高价采购了晶片

  迈威科技集团洎然不会同意按高价从英特尔公司采购,除非迈威科技集团可获得相对应的回报细想一下可以发现,迈威科技集团与英特尔公司是同时商定资产购买和供货协议的为了弄清楚这些协议的经济实质,有必要将这些交易放在一起思考

  当英特尔在出售业务资产时所获得嘚收入较少,则相应地迈威科技集团自然要高价购买英特尔的晶片。而这一安排对英特尔来说是非常满意的因为高价购买其晶片,意菋着经营性收入的增加而非业务资产原价出售时只获得了一次营业外收入,这种安排会增加英特尔的经营利润自然会讨得许多投资者嘚喜爱。

  这种将一次性出售资产与产品销售结合起来交易虽然在会计准则范围内仍合乎规定,但其实质上的财务数据表现则未能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

}

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員会是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批准和登记的中国数据分析行业主管协会以“自律、務实、公正、发展”为方针,在项目引进、知识普及、学术交流、技术研发、行业监督、数据分析人才培养及专业事务所建立等方面发挥著积极作用

  • 组织部门:总办、财务处、人事行政处、会员处、运营中心、客服处、市场处、科研中心、数据中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201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