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ld is so messy lol这句翻译成中文是什么?

原文读的我乐坏了有能力的请讀英文原文,许多笑点没法翻译成中文


导读:本文在网上流毒甚广,好吧影响甚广(考虑到作者大人可能会来观摩),生动地展示了┅位外国人学习者眼中的中文形象

译者的话:本文从去年开始酝酿,一直到今日才放出Bee的懒惰真是令人发指…… 这是冤枉滴!Bee联系到叻作者大人本人,所以本篇译文完全是得到了作者本人同意并反复审阅修改过的。不过细想想Bee已经从一月一翻更加退化到了一季一翻呮希望不要再继续恶化了……

为什么中文这么TM难?

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任何有头脑的人第一个问题都会是“难,是对谁而言”问的有悝。说到底中国人看起来学的还挺顺当的。当中国小孩儿经历那“狗 都嫌的两岁”时他们用的是中文来把父母们逼疯。几年之后同樣这些孩子就已经在用复杂得不可思议的汉字来歪歪斜斜地写情书和购物清单了。所以我说的 “难”到底是什么意思既然我早就知道本攵的语调将充满牢骚和抱怨,那我最好还是说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对我来说很难一个以英语为母 语,试图学习中文嘚成年人他会经历教科书、磁带、语伴等等这一整套折磨人的繁琐过程。我的“难”是说的对我自己呃——当然还对很多其他西方人,那些花 费了经年累月在中文的长城上撞到头大的人们(译者:原文“Chinese”同时表示“中文”和“中国的”)。


如果我要说的只有这些那这些话相当空洞。中文对我来说当然难喽毕竟,任何外语对非母语人士都很难对不对?这个嘛差不多是这样。不过不是所有的外語 对任何学生的难度都是一样的它取决于你自己的母语。一个法国人学意大利语往往比美国人快而一个普通美国人掌握德语则多半比┅个普通日本人快得多,如此 而已所以我所谈论的部分观点是指中文很难,相对于……反正相对于你有可能想学的几乎其他任何语言峩的意思是中文不但对我们(英语人士)来说难,它在绝 对意义上也是难的这意味着对于中国人来说,中文也很难
如果你不信,随便問个中国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高兴地承认他们的语言很难,可能是地球上最难的(实际上很多人以此为傲,就好象实际上有些纽约囚以居住 在美国最不宜居的城市为傲一样)可能所有中国人都该因为生为中国人而获得一枚奖牌才是。不管怎样基本上他们早晚都会意识到他们母语那种珠穆朗玛峰一样 的地位的,当他们站在那至高无上的山峰上优越地俯视着那些有勇无谋的外国人们在陡峭的山崖上氣喘吁吁的时候。

大家都听过这个公认的说法那就是如果你考虑英语中的“It's Greek to me”(译者注:原意是“这对我就像希腊文”,引申为“难以悝解”),然后在全世界的语言中寻找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习语从而得到一个关于哪个语言最难的 共识。那这样一个语言调查的结果将昰中文轻松获得最难解语言的称号(比如,法语就有这种表达“C'est du chinois”意为“这是中文”,亦即“这是神马我不懂”其他语言有类似说法。)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人自己认为什么才是最不可能学会的困难语言呢? 你在中文中寻找类似的习语然后你找到了——“跟天书一樣”

这些可不完全是在说笑话,中文那令人心痛的难度是名副其实的所有那些试图学习这门语言的人们,除了纯粹以此为乐的都会对學习中极低的投入产出比感到沮 丧。那些实际上正是被这门语言吓人的复杂和难度吸引的家伙则绝不会失望。不管原因为何所有中文學习者早晚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到底为啥在干这个?” 还能记着自己初衷的人会明智的选择立刻放弃因为没有什么值得付出如此多嘚痛苦挣扎。而对自己回答说“事已至此无路可退”的人呢,则有机会成功因为他 们拥有学习中文必需的素质——不见黄河不死心的迉钻牛角尖精神。


Ok解释了一下我的措辞含义之后,让我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中文这么TM难

1. 因为书写系统很不合理

优美,复杂神秘……但是莫名其妙。像很多中文学习者一样我一开始就是被这些汉字所吸引的,它们肯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字符之一你学中文越多就僦 越发现汉字的让人上瘾的魅力。中文汉字的学习可以令人痴迷一生很快你就每天一滴滴地从汉字的海洋中积累成癖,徒劳地试图建立┅点储备靠着那漏水桶一般 的长期记忆能力。

汉字的优美是不容置疑的不过当中国人意识到普及识字的重要性时,有一点就很明显了这些表意文字有些像裹足小脚——可能有些恋物癖喜欢这些小脚, 可是它们在日常中并不实用首先,要学会基本识字要求的汉字就已經是不可理喻的难了“相对什么而难?”有人可能会再次发问答案很简单:相对西班牙语, 希腊语俄语,印地语或者任何只需要朂多几十个符号就能完成书写的“正常而理智”的语言。 John DeFrancis在他的书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中提到他的中国同事估计让一个说普通话的人学会读写三千个汉字需偠七到八年,而他的法国和西班牙同事估计他们的母语要达到类似水平则是只 需一半时间自然的,这些估计很粗糙凭印象而已(比如什么算“类似水平”就没说清楚),不过其中寓意是显然的:中文书写系统在绝对程度上比字母书写系统 更难学习在中国,就算是吸收能力处于顶峰的小孩子他们学起汉字来也比其他国家小孩学习其他文字更费劲。所以想象一下已过青春期的学习相对缓慢的外国 人学習者(比如我)经历的困难吧!

大家都听说过中文很难是因为需要掌握巨量的汉字,这一点千真万确好多畅销书和文章中淡化了这一困難,说什么“尽管中文拥有 (1000025000,或者50000来,您选个数字)个不同的汉字你其实只需要学习大约2000个就能读报了”。这是瞎掰我学习了2000個 汉字的时候并不能顺利地读报。我常常每看一行就得查几个字之后还得冥思苦想文章的意思。(我假定读报中“读”的意思是“阅读並且能基本理解文章意思而 不需要查几十个字先”,不然的话这个说法就没什么好讨论的了)

这个神话广泛流传,主要因为当考虑出現频率时任何报纸中超过95%的汉字都是在最常用的2000个汉字之中。但这样的数字并没告诉你其实还有非常 多的由这些熟悉的汉字组成的陌生詞汇(比如说,在英文中知道“up”和“tight”并不意味着你也知道“uptight”的意思)(译者注:猜猜看 uptight什么意思?)而且所有学过任何语言嘚人都知道,你常常明白每个词儿的意思但就是不懂整段文字的含义。阅读理解可不是整明白一大堆词儿的 意思就行了你还得搞清楚這些词儿和其他词汇在很多不同语境中如何结合使用。此外很明显,即使你认识一段话里95%的汉字剩下的5%也常常恰好是理解 文章最需要嘚部分。一个非英语母语的人读到“JACUZZIS FOUND

阅读的困难在学习中国的圈子里是个恼人的问题我们汉学家们中有多少人敢在大家面前站出来,大聲阅读一段随机挑选的文字呢然而自卑情结或是怕丢脸 的心理让很多教师和学生不自觉的变成了某种无言的共犯:每个人都假装好像学習四年中文之后,勤奋的学生就应该能飕飕地阅读从孔子到鲁迅的任何作品只是偶 尔停下来查一些烦人的低频率汉字(当然,用的还得昰中中字典)其他一些人呢,当然对困难的存在就更诚实些有一天一个学了中文十年以上的同学跟我说, “我的研究被一个问题阻碍著那就是我还是不能阅读中文。读两三页书要花掉我好几个小时而我甚至不能略读来节省些时间。”要是一个学了十年比如说,法 國文学的学生这么承认那可真是令人惊讶。然而我在同侪中常听到此类评论(至少在那些放松的时候是这样比如喝了太多青岛啤酒,開始哀叹论文的工作进度多 么缓慢……)

我一个老师曾经跟我说了个他和一个同事会玩的游戏:他们在亚洲图书馆的中国区里随机从书架仩抽一本书看谁先搞懂这本书在讲什么。所有在东亚文学作 品集上花过工夫的人都可以证明这个游戏的确相当难,更不必提真正阅读整本书这样的状况真是令那些迫不及待要在中国文学的宝库中大快朵颐的学生们伤心沮 丧,头几年他们只能靠乏味的罐装教材讲义和尛心剪辑过的开胃小文章度日……

对比一般常见的西方语言,差别非常明显 只学了一年法语,我就能阅读很多东西了我浏览了大致的尛说名作,萨特的《La nausée》伏尔泰的《Candide》,卡缪的《L'étranger》还有数不清的报纸,杂志漫画,等等花了不少工夫,不过却不怎么痛苦: 峩用到的只是一本好字典和一本旧货市场上买来的破旧不堪的语法书

这种“扔到水里学游泳”的方法就是不适用于中文。在学了中文三姩的时候我还没读过一本完整的小说。我发现那读起来实在太难太慢,毫无收获可言 报纸那时候也还是令人畏惧。那时候我读篇文嶂恨不得每十个字就得查个字典看一遍人民日报的头版,连一个标题也“解密”不了这种事儿也一点儿不少见。当 时有个人推荐我看《红楼梦》还送我一套漂亮的三卷版我只能笑…… 它现在还躺在我的书架上呢,得意洋洋地对我露出胜利者的微笑只有前二十几页涂滿了潦草的笔记和问号,其他部分则是清爽洁净的处女地学了中文六年之后, 我仍然没有达到能不借助英文翻译阅读它的水平(阅读咜,我当然是指的阅读取乐我估计如果谁拿把枪指着我脑袋然后手里扔本字典,我也能想法儿读下来它吧 吧)在一开始的阶段就冲进Φ文的浩瀚海洋,这种做法不但有勇无谋而且适得其反。如同George Kennedy写的“记忆一个中文(象形)字比学习一个欧洲语言词汇难上如此之多,以至于严格地节约精神力是必须的”这其实还是低估了难度。(在中文 的海洋中)被淹没的风险非常大所以学生最好还是先在浅谈涉水中多花点时间,再考虑前往深处

好像这些还不够糟似的,中文书写另一个发指的特点是居然有两套系统(幸好有部分重叠):台灣和香港仍在使用的繁体字,和大陆在五六十年代开始使用 的简体字所有学中文的外国学生多少都被迫要学习两种体系,因为他们常常遇到分别来自两个中文系统的教学材料这无疑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学生们压上最后一根 稻草,于是他们这时都很乐意跟西西弗斯交换角色(译者注:西西弗斯,希腊神话中被迫不断推石头上山的那位)不过既然中国人自己从来不会同时精通简繁 体,外国人最终只注重学習其中一种也完全没什么可丢脸的事实上,当你认真权衡之后完全放弃中文也没什么可丢脸的……

2. 因为中文没有按照常识使用字母

为叻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中文书写系统如此之难,也许应该先说清楚为什么英语那么简单想象一个普通的成年中国人决定学习英文时面对的任务吧。要掌握这 个书写系统需要什么技能呢很简单,26个字母而已(当然是大小写再加上一些书写方式和变体。还有引号分号,破折号括号等等,这些中国人自己也用 的)这些字母怎么书写?从左到右水平书写。保留空格来分开各词先不考虑拼写的问题,这個中国人学习这些英文书写系统的各个要素需要多久也许只要一 两天吧。

现在再看看另一个决定学习中文的美国大学生要掌握中文书寫系统需要什么呢?完全没有和字母对应的东西虽然汉字里会重复出现一些构件。这些构件有 多少个别问我。就跟所有关于中文的问題一样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繁复而无迹可寻 ,令人不满它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构件”,以及很多其他冗长的细节问题这么说吧,有佷多个比26个拉丁字母多多了。那么这些构件如何组成汉字呢? 嘛你说吧,可以从左到右加到别的构件身上也可以从右至左,或者從上到下或者包围起别的构件,或者钻进别的构件里……怎样都有可能而在这些空间组合 过程中,这些构件们或变平或延伸,或压扁或缩短,总之会扭曲到能够符合所有汉字应满足的方块区域为止换句话说,中文汉字的构件们是在二维上排列而 不是字母系统的簡单明了的一维。

Ok先不考虑优雅的要求,一个西方人要学中文多久才能看到一个新字的时候至少知道怎么动笔写出一个差不多的模仿來?难说不过我估计平均的学习 者要花几个月的努力来掌握基本功。要是个从来不擅长图画课的笨手脚的家伙也许要一年或更多。有這个时间那个同时学习英文的中国人已经学会了书写英文花 体,而且还有空读读Moby Dick或者至少是Strunk&White。


(译者:Moby Dick即《白鲸记》赫尔曼·梅尔维尔发表于1851年的小说,“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Strunk&White又名the Elements of Style即《英文写作指南》,著名的写作指导工具书)

这不是什么噺鲜事,我知道的:字母学起来很容易我认识的中国人学过几年英文后常常能写出一手跟美国人无法区别的书法。另一方面只有很少嘚美国人 能够写出自然一点的,至少是比一个笨拙的三年级小孩要好点的中文书法就算中文其他都不难,光是学习写汉字的难度就足以紦中文放进“难学语言”的陈列室里 了

3. 因为书写系统并不太与其发音对应。

关于书写汉字本身的过程就不多说了那么记忆如此之多汉芓的艰巨任务又如何呢?同样的比较中英两种语言有助于说明。假设一个中国人前一天学了英 文词儿“president”,现在呢想依靠记忆写出它來怎么办?任何学过英文一两年的人都能找到大量的线索和窍门(即使不那么完美的)来帮助自己这 个词儿肯定只能以“pr”开头,之後呢稍微猜一下再加上视觉记忆(“会有个字母z么z不太常见,所以有的话我应该会注意到那么肯定是字母s了。”) 他就能弄出一个差不多的东西了。不是每个外国人(母语人士也算)能注意到或者不自觉的运用英文中这些有一定缺陷的拼写窍门的但至少它们存在。

現在想象你一个学习中文的昨天刚刚碰到中文里的president“总统”。现在你想写它你如何回忆起这个词儿呢?首先呢你 (很可能)已经忘掉怎麼写了,生活中很少能忘得如此彻底和干净…… 你可以尽情地重复学习这个词而发音绝不会帮助你记起如何书写。当你学了较多汉字掌握一些发音构件的规则时可以情况会好些。(“总”有时出现在其他汉字 里也发类似的音,对吧Song?Zeng对了!“总”在“聪明”里有。)当然有些发音的构件要更明显一些不过很多汉字,包括一些最常见的高频率汉 字对它们的读音完全不给任何线索。

这些要表达的昰中文跟英文比较起来不怎么表音(英文呢,反过来又比不上德文或者西班牙文表音然而中文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有些外行觉嘚中文 完全不表音这是不对的,不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初学者也完全可能几个月都发现不了中文表音的地方中文的表音程度是个复杂的問题。研究观点从25%(赵元 任)到66%(DeFrancis)都有只是后一个估计要求掌握很多发音构件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绝大多数学习者都不会拥有你可鉯这么说,中文是一种表 音语言就好象性爱是一种有氧运动:技术上讲的确如此,但实际上并不是最明显的特点而且呢,中文表音的蔀分只有在你学了几百个汉字之后才能为你所用而 即使你已经学了两千汉字,中文的薄弱的表音成分仍然不会提供类似英文表音那样的對记忆的帮助

这些就意味着,你常常会完全忘记怎么写一个汉字完毕。如果字根上没有语义的明显线索也没有什么表音构件来帮忙,你就完蛋了即使中国人自己也是 如此:跟普遍的迷信正相反,中国人并没什么天生的记忆字迹的能力实际上,一个外国学习者最感咹慰的时候就是看到一个中国人被要求写一个常见汉字时一个 笔画也写不出来。看到一个母语人士遇到你每天经历的困难时你真是感箌那些委屈得到了莫大的伸冤和解脱。

事实上这种经历如此令人宽慰,以至于我干脆记了一个单子上面列着我看到的中国人提笔忘掉嘚汉字(提笔忘字?)(一个有病的强迫症的行为,嗯我 自己也知道……)我见过很有学问的中国人忘掉如何书写“罐头”的“罐”,“膝盖”的“膝”“改锥”的“锥”,“捻拇指”的 “捻”“胳臂肘”的 “肘“,“姜”“垫子”的“垫”,“鞭炮”的“鞭”等等。我说的忘指的是他们常常连第一笔画都不知道怎么写。你能想象一个教育良好的英语人士完全不 会书写“膝盖”或者“罐头”麼(译者注:分别是knee和tin can)或者哪怕“scabbard”或“ragamuffin”这种少见的词,他们也不会忘我有一次和三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三个博士生吃午饭,他們三 个都是中国人(一个来自香港)我那天正好感冒,打算给一个朋友写个纸条取消我们一个约会我发现自己想不起来怎么写“喷嚏”中的“嚏”了。于是我问那三 位该怎么写结果吓我一跳,他们仨都尴尬而难为情地耸耸肩谁都不能正确地写这个字儿。各位同学!丠京大学常常被认为是中国的哈佛啊你能想象三个哈佛大 学英文系的博士生不会写“sneeze”(喷嚏)?然而这种情况在中国绝不少见英文僦是大大地比中文容易书写和记忆。不管这个词频率多低拼写多奇怪, 英语人士总能整出点儿什么来就是因为拼写和发音是有一定对應关系的。你可能不记得“abracadabra”里面有没有连接符或者 “rhinoceros”最后几个字母不会拼,但最糟的家伙也能差不多点儿的拼出来几乎任何词与此相反,即使是教育最好的中国人在写某些特别难记的汉字 时也可能束手无策只能问问别人。

作为一个表音书写系统优势的平凡例子峩在法国时常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再一次地我用法语作为“容易”外语的经典例子)。在巴黎有天早上我醒来打开 广播听到一个广告,其中有个词儿“amortisseur”出现了几次“amortisseur”是什么意思?我想了一下不过由于当时正要见人,我 匆忙离开的时候忘了查字典几小时后我正恏在街头一个标志上看到了“amortisseur”,这个我早上刚听过的词“amortisseur”这个词 下面是一张减震器的图片。哈哈看来“amortisseur”的意思是减震器。就这樣我学了一个新词,快捷无痛仅仅是因为我试图读这个词儿的时候发 音是和我早上听到的词一样的。两者互相印证接下来一周我几佽看到这个词,每次我都能通过照字面阅读而找到它的发音“a-mor-tis-seur”没 多久,我就能轻松想起这个词儿在对话中使用,或者在给朋友的信裏写出来这样一来,学外语的过程就没那么可怕了

当我第一次去台湾呆几个月的时候,情况则完全不同我被汉字的大海完全淹没了,它们看起来很有趣可是完全不给什么发音线索。我带了一个小字典来查 陌生的字不过在拥挤的街道上查中文字典实在是不可能的任務(后面还会说关于查字典的事儿)。所以我一点儿也没得到类似在法国的那种发音的帮助在台湾, 我可以走过一个卖减震器的商店卻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发任何一个汉字的音,除非我先查字典即使查了一遍,下次走过的时候我还得再查一遍然后,再查再 查。记忆增强的过程一点也不自然易行

4. 因为你不能取巧使用同根词。

我还记着当我刻苦学习了中文三年的时候,有过一次有趣的经历有天我囸好在旁边座位上找到一张西班牙文的报纸。我好奇地拿起来看“嗯~”我想 说,“我从来没学过西班牙语看看我到底能懂多少。”峩随机挑了一篇关于空难的小文开始看结果我发现稍微猜一下就能获取大部分的文章信息。空难发生在洛 杉矶附近186人遇难。没有幸存鍺飞机起飞后一分钟后即坠毁。飞行记录上没有什么特殊状况的提示而塔台则并不知道任何紧急情况。飞机三天前刚维护 过也没发現什么机械故障。等等等等看完文章后我突然沮丧地意识到:从没学过一天西班牙文,我读起它的报纸却比学了三年的中文报纸还容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啥西班牙这个“外语”这么容易?原因很明显:同根词这些同根词跟英文词汇相比只有小小的改造。我能读慬文章因为绝大多数关 键词基本都是英文:aeropuerto, problema mechanico, un minuto, situacion critica, emergencia,等等。认出这些词儿不过是一些英文词穿了马甲这难度大约和发现超人不过是肯克拉克不戴眼镜的难度差不多。不用说这些类英文词比 中文汉字好学(中文汉字则多半是类火星文……)。想象一下一个糖尿病人在西班牙发現自己需要注射胰岛素。他跑进诊所只需很少的西班牙语和猜测的过程, 他就能获救(其实英语"diabetes" 翻成西班牙语就是 "diabetes" , "insulin" 等于"insulina")在中国呢,他肯定完蛋了除非他带了一本中文字典,即便如此他多半也会在字典里疯狂地查胰岛素第一个汉字时不支晕倒。这正 好说明了我丅一个要说的中文难的原因

5. 因为连在字典里查一个字都很复杂。

学中文中最不可理喻的困难之一就是连学会查字典的难度都基本等于茬文秘专业学一个学期。在台湾的时候我听说有时还有初中生查字典比赛想象一下 吧,有种语言里连查字典都成了跟辩论或是排球一样嘚技能!你多半不会称中文是个善待用户的语言而中文字典则绝对是虐待用户的典型。

找出所有部首和它们的变体再加上处理那些没囿明显部首模棱两可的汉字,这是个愚蠢的花时间的苦差事。和其他拥有合理的字母或类似系统的语言相 比这一点大大放慢了学习中攵的过程。我得说我花了一年时间才能比较顺利的在字典中找到任何汉字。而直到今天我极偶尔还是会遇到即使查个十分钟还是查 不箌的汉字。这种时候我就会像(圣经中信仰屡受考验的)约伯一样举手向天,同时考虑去电话营销业之类的工作……

中文肯定也是地球仩最需要字典的语言之一我现在手头有超过二十本各种中文字典在书桌上,每本都有单独用途:有大陆用的简体字字典有香港台湾用嘚 繁体字字典,还有简繁体都有的字典;有用威妥玛拼音的字典有用大陆拼音方案的字典,还有用其他更超现实主义的拼音的字典;有經典的中文虚词字典有北京 方言字典,有成语字典有歇后语词典,有谚语词典有中国GCD用语词典,有佛教用语词典还有反查用词典,不一而足一次穷尽式的查询某个难解词汇可能 会让书桌上“堆满词典,如同战场上的士兵尸体一样”

查陌生汉字的时候还有一种四角系统的查法。有谣言说这方法很迅速基本上和查字母语言的情况下一样快(虽然我没见过谁能第一次就找到正确的编码)。 不幸的是学习这个查法本身就跟学杜威十进图书分类法花的时间和精力差不多。此外你还得指望字典的确按照四角系统安排过(这类字典并不多)那些掌握了这 个四角查法的人对其推崇备至,我们其他人则是赌咒发誓

查字典还有一个问题来自中文汉字本身的特性。绝大部分语訁中词汇之间的分界很明显有空格在那儿。如果你不懂一个词那找到该查什么一般不难(当然 什么算一个词是个微妙问题,不过在这個话题方面我的说法基本正确)在中文里呢,汉字之间有空格但是得需要好多中文知识和真正的侦探本领才能让你找出词 汇之间的界限。所以找一个词儿往往是个试错过程就好象英文写成如下的样子:


想象一下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加重英文学习者查字典的困难吧。这段話读起来不难那是因为我们懂英文。对不懂的人来说搞清楚词汇之前的界限可不容易在学中文的时候情况正是如此。

6. 然后还有个文言攵……

放弃吧太难了。如果你以为三四年学习之后你就能轻风般浏览过孔孟的文章就好象差不多的三年级法文学习者能够阅读狄德罗囷伏尔泰,哥你就杯具了的确有一些西方人能够顺利地阅读古代中文,不过他们大都有灰白头发或至少有教授地位……

不幸的是,中國古文到处出现特别是在中国画和卷轴里。大部分人以为任何懂中文的人都能阅读它们当你在中国餐馆,有人请你翻译一个屏风上的漢字时那可真是让人无地自容。

“嗨哥们你不是懂中文么?这个卷帘上写的什么”你抬头一看,发现写的是文言还用的是无法理解的草书体……这样的书法就看起来濒死的心脏病人的心电图差不多。

“呃……我想我能看懂一两个字但我没法告诉你它什么意思。”伱结结巴巴地说“我猜是关于凤凰之类的东西……”

“噢,我以为你懂中文”你朋友说道,然后继续看他们的菜单即使那些字一个洳假包换的中国人也会挠头不懂,丢的还是你的脸……

现代汉语仅仅是古怪的难而古典中文则是刻意让人不可能学会。汉学家不会告诉伱这样一个小秘密:要看懂文言文一小段话你必须首先知道它在讲什么。 因为古典中文根本是由几个世纪的典故用一种简要的编码组成流传于一个书虫们组成的精英小团体中,他们自己都彻底了解任何一点相关的文学背景一个没有专

公平的讲,文言文你越尝试就会变嘚越容易 不过高尔夫一杆进洞或者穿着束身衣横跨英吉利海峡也是如此。

7. 因为字母化方案太多了而且全都不给力。

嘛这么说可能有點过分。不过真的把中文用字母表达的方案很多,而绝大多数都是由某个委员会或是某些语言学家弄出来的有时候还更糟,是个语言學 家组成的委员会…… 当然啦设计一种字母化方案非常不易,有些方案比较好但所有的方案都需要很多与直觉抵触的拼写。而如果你嫃想发展中文方面的职业道路那你至少得会其中 四五种,还不包括台湾用的那些鬼画符总共恐怕有超过一打的字母化方案,大部分都昰晦涩难懂而理所应当地被大家忽略了长久以来在汉学家之间有个笑话:一 个汉学学者老年痴呆的标志,就是他感到发明一种新的字母囮方案的迫切性

8. 因为音调系统很古怪。

Ok这种说法很白人中心主义,我知道但我得提一下这一点,因为它是最常见的抱怨之一也是覀方人最恶名昭著的弱项之一。每个学中文的人一开始都 无法相信中文有音调系统的一面存在怎么可能Shuxue既可以是“数学”同时还能是“輸血”呢?或者guojiang可以是“过奖”或者是“果酱”它 本身就是中文一个大难点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非母语人士在记忆元音辅音之外还嘚记住这些看起来不重要的发音部分。更大的真正的困难出现在你实际使用中文 表达自己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束手束脚的你可能语调都挺自然,结果音调都搞错了比如,你可能想说“嗨你在喝我的杯子里的水!”然后你想当然地把重音放 在“我的”身上(结果声调变荿了四声)(相当于中文四声的声调),那你说的多半是些胡言乱语可能被理解也可能不被。

语调和重音习惯具有非常大的追加和自由性质在无音调的语言中,你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上必要的修改)按你的习惯来强调否定,重视和质疑。 说出来的可能不太自然泹绝对能被理解。中文则不然你的语调习惯必须遵守每个你用的词汇音调的限制。中国人当然能自由地表达所有微妙的语调和使用那些 无音调的语言的人一样。只是他们的方式对我们说无音调语言的人来说有点陌生当你真正开始用中文说些你在意的话题时,你就发现恏像你不得不双手被捆着同 时试图表达一个激情四射的观点。你突然被剥夺了一些重要的表达手段以前你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拥有它們。

9. 因为东西方泾渭分明而两者才刚刚相遇。

irakienne”的难度仅仅如同于看懂一些行话而已其原因不但在于印欧语系之间的相似性,还因为這些表达方式中的核心概念和文化背景是同源的我们 有一样的绘画史,音乐史乃至历史的历史,后者的意思是一个法国人脑中的各种典型例子以及文化角色的集合和一个美国人一样的我们熟悉阿蒂尔·兰波,就好 象法国人熟悉兰博。事实上与中美文化的差异比起来,美国和法国文化的区别就类似于Peter Pan花生酱和Skippy花生酱(译者:好吧,换个例子就好象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者内容几乎一样……)

和Φ国人说话往往不一样你没法谈话中随口提到狄更斯,人猿泰山开膛手杰克,歌德或者披头士,同时期望对方总是能明白我有个Φ国朋友,他都读 过卡夫卡著作最早的中文译文却仍然不知道Santa Claus是什么。最近几十年来中国和西方接触甚多然而两者之间仍然有大量的知识和思想差异。

同样地除了一些哈中的,有多少美国人对中国朝代有个大致概念呢一个普通的历史系学生听说过秦始皇和他对中国嘚贡献么?有多少美国音乐系学生听过一丁点京剧或是能认出来琵琶?多少其他方面博学的美国人听说过鲁迅巴金?更别提墨子了

這些意味着当两国人在一起时,不但有语言障碍还有一个巨大的文化障碍。当然这是学习中文如此有趣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中文为啥这麼TM难的原因之一。

我还能再继续不过我想如果亲爱的读者们能看到此处,多半他们早就已经同意我的看法那些学习其他困难语言的人們有他们自己的恐怖故事,我敢肯定 但我仍然能相当自信地断言,对于一个普通美国人中文比世界上三十多种主要语言(亦即在大学階段常常学习的语言)中其他任何一种都难得多。这件事也许不会 引起语言学家们的兴趣)但它值得你好好考虑一下,如果你决定最好學个外语想着说“嗯~中文看起来好像不错。”

要量化学习语言这样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过程很难不过一个量度是掌握必要的语言学習技能的时间。考虑到上述所有的中文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东西使用字典,熟悉两三种字母化方案大致了解汉字系统(包括简繁),这加起来可是很多时间而你仅仅是在学习如何学习中文。

中文本身要更难多少呢再次我使用法语作为简单语言的例子。非常粗略和直觉嘚估计不过我想说要达到法语中类似的读写流利程度,中文需要你三倍的时间同样的时间,一个普通美国人多半可以学会流利使用两種拉丁语系的语言

学习语言也许类似于学习乐器。比如说虽然口琴有某些精彩的作品,一般而言钢琴学起来要比其他乐器困难而花更哆时间作为类比,可以说我们都是某种 乐器的高超演奏家(即我们的母语)而学习同类的乐器则比学习完全不同的乐器容易得多。西癍牙人学葡萄牙语类似于小提琴手学习中提琴而美国人学习中文则 更像摇滚吉他手试图学习演奏拥有三个手键盘,三十个音栓的管风琴

有人说过学习中文是“五年关于谦虚和低调的课程”。我曾经以为这是说五年之后你就能掌握中文同时学会了谦虚。然而我现在学習了中文六年,我的结论是这句话告诉你五年之后中文对你来说仍然是神秘的深渊,不过至少你已经彻头彻尾地学会了低调这个好品质

仍然有一个令人敬畏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人掌握他们的语言相当不错可能他们就像是那些巴洛克艺术表演团体招收的小孩子们,然后詓表演巴赫的康塔塔清 唱剧那个故事里,有个听众十分惊讶于听到这些胖嘟嘟的小孩子们能够如此完美无瑕地演唱而这些乐曲都是巴赫那些困难的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的作品。他问合唱 团指挥“但这些孩子们怎么能够演唱如此高难度的音乐呢?”

“嘘!小声点!”乐团指挥说道“如果你不告诉他们这有多难,那他们就永远不知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o messy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