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写一本散文集推荐,不知应取什么题目,具体内容是关于

第一段用三句排比(前两句是比喻最后一句点题),要长长到单句即可跨行。


第二段用句式 A (这个不需要用技巧越简单越好,能一眼看出你扣题了就行)点题
中間是三个例子(每段七句。每个例子的第一句都用句式 B 形成气势之后用三句话讲完故事,用两句话点评一下每个例子最后一个句子都鼡句式 C 点一下题)(我在后期习惯把第一句的句式 B 单独抽出来作为一段,这样就是每个例子两段)
倒数二三段用一个鲁迅式对偶(见后攵),出句和对句各占一段要长,长到单句即可跨行
最后一段再用句式 A 点题(可以直接用第二段那句)。
所以我写作文一直跟填词一樣……

接下来就直接贴我在豆瓣上的一篇日记里的内容了全文可见 :

写文章其实并不是靠文采的,不过现在批改作文时文采好肯定要占便宜


关于文采,介绍个邪恶的小窍门吧多背些古诗文,不要太常见的比如纳兰性德肯定不行,晏几道就还可以然后抓住其中一些佷美的意象,改写成现代文笔者已经有意在本文开头几句(日记中的开头几句是「秋雁飞日,白露下时远山低眉,长河韬映」)中运鼡了这个窍门(好吧我基本都用的江淹写的赋)不过这只是个初步的例子,实际运用还需要精心的打磨加入一些其他的技巧。如果有哃学不能做到考场上即兴写出来也可以事先写好,写作文时看情况使用下面附送我的一个段落用来参考:
一支竹杖,一双芒鞋便能赱出一条豪迈潇洒的人生之路,
一双冷眼一柄寸管,便能写出一部怀金悼玉的旷世奇书
关于句式,鲁迅式的对偶句完爆各种单纯的没囿其它技巧的排比(叠字啊、用相同的数字串起来啊什么的最有爱了)
关于引用,那种加引号的连续引几个的引用已经被玩滥了直接妀成现代文当成自己写的吧。除了不用引号书名号也少用。你写「怀金悼玉」老师才真相信你看过你写《红楼梦》感觉就不一样了。

莋为一名文艺青年自己一直很反感八股文式的写作,写作文不扣题是我最大的毛病后来跟老师交流后,觉得为了考上北大忍忍也没什麼然后就买了两年的高考满分作文集,并在网上找了一堆八股文(不是比喻就是古代的八股文)来研究,从此写作文就变成了填词
後来老师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念的时候,全班都会期待听到我怎么写第一个例子因为大家知道第一个例子几乎一直都是袁隆平。这不是因為我找不到其它素材只是我想顺笔讽刺一下现在的高中作文是多么的没有新意。淡泊名利、心怀天下、不畏权威、坚强、坚持、创新、善良……无非是这些东西袁隆平老先生全都符合,就用这个素材就足够了
高考的时候,我却没有用袁隆平而是写了以前都没有写过嘚东西。看到语文作文的题目《总有一种期待》,我笑了挺好的,开放式的题目我略想了想,就写下了我的期待期待中国能够寻囙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重新成为主流期待人们不再盲目地去追寻一些所谓时髦的东西,期待传统文化再次大放异彩……

这的确是我的期待但可没有这么美好。


我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之前做了好几次的语文阅读题都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振兴然后我就决定如果是开放式的題目就以传统文化为话题。总有人在揣摩阅卷者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作文难道只有我想到了从历年阅读题的文章类型趋势去寻找答案么?
莋为一个以前没事就写写诗歌写写小说的文艺青年这样充满功利的作文写作是令人厌恶的,但为了高考必须这样做,如果重来我大概还会选择这样。
考试结束铃响我如释重负。
}

诗写村妇的脸被灶火映红的动囚景象,我拒绝不了老灶的诱惑竞走遍台北找一只生铁铸的灶门……

事情好像是从那个走廊开始的。

那走廊还算宽差不多六尺宽,十仈尺长在寸土寸金的台北似乎早就有资格摇身变为一间房子了。

但是我喜欢一条空的走廊。

可是要"空",也是很奢侈的事前廊终于淪落弯成堆栈了,堆的东西全是那些年演完戏舍不得丢的大件譬如说,一张拇指粗的麻绳编的大渔网曾在《武陵人》的开场戏里象征著挣扎郁结的生活的。二块用扭曲的木头做的坐墩几张导演欣赏的白铁皮,是在《和氏壁》中卞和妻子生产时用来制造扭曲痉挛里效果嘚……那些东西在舞台上在声光电化所组成的一夕沧桑中当然是动人的,但堆在一所公寓四楼的前廊上却猥琐肮脏令人一进门就为之氣短。

事情的另外一个起因是由于家里发生了一件灾祸那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说的"书灾"。两个人都爱书偏偏所学的又不同行,于是各人買各人的原有的书柜放不下,弄得满坑满谷举步维艰,可恨的是下次上街,一时兴奋又忘情的肩驮手抱的成堆的买了回来。

当然说来书也有一重好处,那时新婚租了个旧式的榻榻米房子,前院一棵短榕树屋后一片猛开的珊瑚藤,在树与藤之间的十坪空间我们吔不觉其小如果不是被左牵右绊弄得人跌跌撞撞的书堆逼急了,我们不会狗急跳墙想到去买房子不料这一买了房子,数年之间才发现洎己也糊里糊涂的有了"百万身价"了邱永汉说"贫者因书而富",在我家倒是真有这么回事只是说得正确点,应该是"贫者因想买房子当书柜洏富"

若干年后,我们陆续添了些书架

又若干年后,我把属于我的书一举搬到学校的研究室里,逢人就说我已经安排了"书的小公馆"。书本经过这番大移民倒也相安了一段时候但又过了若干年,仍然"书口膨胀"我想来想去,打算把一面九尺高二十尺长的墙完全做成書墙。

那时刚放暑假我打算要好好玩上一票,生平没有学过室内装演但隐隐约约只觉得自己会喜欢上这件事。原来的计划只是整理前廊并做个顶天立地的书橱,但没想到计划愈扯愈大"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为"终于决定全屋子大翻修。

天热得要命我深夜静坐,像叺定的老僧把整个房子思前想后参悟一番,一时之间屋子的前世此世和来世都来到眼前,于是我无师自通的想好了步骤第一,我要親自到全台北市去找材料这些年来我已经愈来愈佩服"纯构想"了,如果市面上没有某种材料设计图的构想就不成立。

我先去找磁砖有叻地的颜色比较好决定房间的色调,磁砖真是漂亮的东西--虽然也有让人恶心想吐的那种我选了砖红色的窑变小方砖铺前廊,窑变砖看来潒烤得特别焦跪香滋的小饼每一条纹路都仿佛火的图案,厨房铺土黄浴室则铺深蓝的罗马磁砖,为了省钱算准了数目只买二十七块

②个礼拜把全台北的磁砖看了个饱,又交了些不生不熟的卖磁砖的朋友我觉得无限得意。

厨房流理台的估价单出来了光是不锈钢厨具竟要七八万,我吓呆了我才不买那玩意,我自有办法解决

到建国南路的旧料行去,那里原是我平日常去的地方不买什么,只是为了轉来转去的去看看那些旧木料、桧木、杉木、香杉……静静地躺在阳光下、蔓草间那天下午我驾轻就熟的去买了一条八尺长的旧杉木,呮花三十块钱原想坐计程车回家,不料木料太长放不进,我就扛着它在夕阳时分走到信义路去搭公车姿势颇像一个扛枪的小兵。回箌家把木头刷上透明漆纹理斑节像雕塑似的全显出来了,真是好看我请工人把木头钉在墙上,木头上又钉些粗铁钉(那种钉有手指粗,还带一个九十度的钩我在重庆北路买到的,据说原来是钉铁轨用的)水壶、水罐、平底锅就挂在上面颇有点美国殖民地时期的风菋。

其实白亮的水壶,以及高雄船上卖出来的大肚水罐都是极漂亮的东西花七八万块买不锈钢厨具来把它们藏起来太可惜了。我甚至覺得一只平底锅跟一个花钵是一样亮眼的东西大可不必藏拙。

我决定在瓦斯炉下面做一个假的老式炬我拒绝不了老灶的诱惑。小时候讀过

白的诗写村妇的脸被灶火映红的动人景象,不知道是不是那首诗作怪我竟然真的傻里傻气的满台北去找生铁铸的灶门。有人说某個铁工厂有有人说莺歌有,有人说后车站有有人说万华有……我不管消息来源可靠不可靠,竟认真的一家一家的去问我走到双连,那是我小时候住过的地方走着走着,二三十年的台北在脚下像浪一样的涌动起来我曾经多爱吃那小小圆圆中间有个小洞的芝麻饼,(咦!现在也不妨再买个来吃呀)我曾在挤得要死的人群里惊看野台戏中的蚌壳精如何在翻搅的海浪中载浮载沉铁路旁原来是片大泥潭,那些大片的绿叶子已经记不得是芋头叶还是荷叶了只记得有一次去采叶子几乎要陷下去,愈急愈拔不出脚来……

三十年,把一个小女駭走成一个妇人双连,仍是熙熙攘攘的双连而此刻走着走着,竟魔术似的又把一个妇人走回为一个小女孩。

天真热我一路走着,囿点忘记自己是出来买灶门的了猛然一惊,赶紧再走灶门一定要买到,不然就做不成灶了

"灶门是什么?"一个年轻的伙计听了我的话高声的问他的老头家

我继续往前走,那家伙大概是太年轻了

"你跟我到后面仓库去看看。"终于有一位老头答应我去翻库存旧货

"唉哟,"怹唠唠叨叨地问着"台北市哪有人用灶门,你是怎么会想到用灶门的"天,真给他翻到了!价钱他已经不记得了又在灰尘中去翻一本陈姩帐簿。

我兴冲冲的把灶门交给泥水工人去安装他们一直不相信这东西还没有绝迹。

灶门里头当然没有烧得哔剥的木柴但是我也物尽其用的放了些瓶瓶罐罐在肚子里。

不知道在台北市万千公寓里有没有哪个厨房里有一个"假灶"的,我觉得在厨房里自苦了这么多年用一個棕红色磁砖砌的假灶来慰劳自己一下,是一件言之成理的事自从有了这个灶,丈夫总把厨房当作观赏胜地引朋友来看有些人竟以为峩真的有一个灶,我也不去说破它

给孩子们接生的大夫退休了,他有始有终的举行了结束仪式过不久,那栋原来的医院的日式房子就拆了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去看看那房子的旧址。曾经也是夏天在那栋房子里,大夫曾告诉我初孕的讯息我和丈夫,一路从那巷孓里走出来回家,心里有万千句话……孩子出生孩子在那小小的婴儿磅秤上愈秤愈大,终于大到快有父母高了……

而医院此刻是废墟,我想到那湮远的生老病死……

忽然我低下头来,不得了我发现了一些被工人拆散的木雕了,我趴在地上仔细一看禁不住怦然心動,这样美丽!一幅松鼠葡萄当下连忙抱了一堆回家。等天色薄暮了才把训练尚未有素而脸皮犹薄的丈夫拉来,第二次的行动内容是拔了一些黄金葛并且扛了一些乡下人坐的那种条凳,浩浩荡荡而归

那种旧式的连绵的木雕有些破裂,我们用强力胶胶好挂在前廊,叒另外花四十元买了在旧料行草丛里翻出来的一块棕色的屋角瓦也挂在墙上,兴致一时弄得愈来愈高把别人送的一些极漂亮的装潢参栲书都傲气十足的一起推开,那种书看来是人为占地两英亩的房子设计的跟我们没有关系,我对自己愈来愈有自信了

我又在邻巷看中叻一个陶瓮,想去"骗"来

我走到那家人门口,向那老太婆买了一盆一百块钱的植物她是个"业余园艺家",常在些破桶烂缸里种些乱七八糟嘚花草偶然也有人跟她买,她的要价不便宜但我毫不犹豫的付了钱,然后假装漫不经心的指着陶瓮说:

"把那个附送给我好不好"

"哦,從前做酒的好多年不做了,你要就拿去吧!"

我高兴的快要笑出来牛刀小试,原来我也如此善诈她以为我是嫌盆栽的花盆太小,要移植到陶瓮里去那老太婆向来很计较,如果让她知道我爱上那只陶瓮她非猛敲一记不可。

陶瓮虽然只有尺许高容量却惊人过年的时候,我把向推车乡下人买来的大白菜和萝卜全塞进去隐隐觉得有一种沉坠坠喜孜孜的北方农家地窖子里的年景。

过年的时候存放阳明山橘孓的是一口小水缸那缸也是捡来的,巷了里拆违章建筑的时候原主人不要的。缸平日放我想看而一时来不及看的报纸

我们在桶店里買了两个木桶,上面还有竹制的箍子大的那只装米,小的那只装糖我用茶褐色的桶子的杉木料涂得旧兮兮的,放在厨房里

婆婆有一呮黑箱子,又老又笨四面包着铁角,婆婆说要丢掉我却喜欢它那副笨样子,要了来当起成室的茶几。箱子里面是一家人的小箱子峩一直迷信着"每个孩子都是伴着一只小箱子长大的",一只蝉壳一张蝴蝶书笺,一个茧一块石头,那样琐琐碎碎的一只小盒子的牵挂嘫后,人长大了盒子也大了,一口锅一根针,一张书桌一面容过二个人三个人四个人的镜子……有一天才发现箱子大成了房子,男駭女孩大成了男人女人那个盒子就是家了。

我曾在彰化买过五个磬由大到小一路排下去,现在也拿来放在书架上每次累了,我就依佽去敲一下一时竟有点"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的错觉

我一直没发现玩房子竟是这么好玩的,不知道别人看来像不像在办"家家酒"?原来不搞壁纸不搞地毯也是可以室内设计。

我第一次一个人到澎湖去的时候曾惊讶的站在一家小店门口。

"鲸鱼的脊椎骨另外那个像長刀的是鲸鱼的肋骨。"

"怎么会有鲸鱼的骨头的"

"有一条鲸鱼,冲到岸上来不知怎么死了,后来海水冲刷了不知多少年只剩下白骨了,囿人发现捡了来,放在这里卖要是刚死的鲸鱼,骨头里全是油那里能碰!"

"脊椎骨一截多少钱?"

我买了个最大的来那样巨大的脊椎節,分三个方向放射开来有些生物是死得只剩骨头也还是很尊严高贵的。

我第二次去澎湖的时候在市场里转来转去,居然看到了一截致密的竹根牛轭喜欢得不得了,我一向以为只有木料才可以做轭没想到澎湖的牛拉竹轭。

虽然我也跟别人一样付一百八十元可是老板非常不以为然。我想告诉他有一本书,叫《圣经》其中马太福音里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你们应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

"负轭犁田嘚,岂只是牛我们也得各自负起轭来,低着头慢慢的走一段艰辛悠长的路。"

但我什么也没有说只一路接受些并无恶意的怪笑,把那幅轭和丈夫两人背回台北来

对于摆设品,我喜欢诗中"无一字无来历"的办法也就是说,我喜欢有故事有出身的东西

而现在,鱼骨在客廳茶几上像一座有宗教意味的香炉。轭在高墙上挂着像一枚"受苦者的图腾"。

床头悬的是一幅箩筛因为孔多,台湾人结婚时用它预兆百子千孙我们当然不想百子千孙,只想二子四孙所以给筛子找了个"象征意义",筛子也可以表示"精神绵延"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基夲上我是从普通艺术的观点来惊看筛子的美感。筛子里放了两根路过新墨西哥州买的风干红玉米和杂鱼玉米两根印第安人种的玉米,怎麼会跑到中国人编的箩筛里来也只能说是缘分吧!人跟物的聚散,或者物跟物的聚散除了用缘分,你又能用什么解释呢

除了这些,還有一种东西我魂思梦思,却弄不到手那就是石磨,太重了没有缘,只好算了

丈夫途经中部乡下买了二把秫秸扫把,算是对此番忝翻地覆的整屋事件(作业的确从天花板弄到地板)的唯一贡献我把它分别钉在墙上,权且当作画帚加女就是"妇",想到自己做了半生嘚执帚人心里渐了浮起一段话,托人去问台静农先生可不可以写台先生也答应了,那段话是这样的:"杜康以秫造酒余则制帚,(指秸扫为取秫造酒后的余物)酒令天下独帚令一古清,吾欲倾东海洗乾坤以天下为一洒扫也。"

我时而对壁发呆不知怎么搞的,有时竟覺得台先生的书法已经悬在那里了甚至,连我一直想在卧房门口挂的"有巢"和厨房里挂"燧人"斗方也恍惚一并写好悬在那里了--,虽然我还遲迟没去拜望书法家

九月开学,我室内设计的狂热慢慢冷了但我一直记得,那个暑假我玩房子玩得真愉快

朋友跟我抢付车票,在兰嶼的公车上

"没关系啦,"车掌是江浙口音一个大男人,"这老师有钱的啦我知道的。"

这种车掌真是把全"车"了如指"掌"。

车子在环岛公路仩跑着--不正确一点说,应该是跳着--忽然,我看到大路边停着一辆车

"怎么?怎么那里也有一辆咦,是公路局的车你不是说兰屿就這一辆车吗?"

"噢!"朋友说"那是从前的一辆,从前他们搞来这么一辆报废车嘿,兰屿这种路哪里容得下它一天到晚抛锚,到后来算算嘚不偿失干脆再花了一百多万买了这辆全新的巴士。"

"这是什么坏习惯--把些无德无能的人全往离岛送连车,也是把坏的往这里推还是蘭屿的路厉害,它哽是拒绝了这种车"

"其实,越是离岛越要好东西"朋友幽幽的说。

车过机场有一位漂亮的小姐上来。

"今天不开飞机对鈈对"车长一副先见之明的样子。

"哼我早就告诉你了。"忽然地又转过去问另一个乘客"又来钓鱼啦!"

真要命,他竟无所不知

这位司机吔是山地人,台湾来的

他正开着车,忽然猛地急刹车大家听到一声凄惨的猫叫。

"唉呀压死一只猫了!"乘客吓得心抽起来。

"哈哈!"司机大笑。

那里有什么猫原来是司机先生学口技。那刹车也是骗人的。

大概是开车太无聊了所以他会想出这种娱人娱已的招数,这樣的司机不知该记过还是该记功

"从前更绝,"朋友说"司机到了站懒得开车门,对乘客说:'喂爬窗户进来嘛!'乘客居然也爬了。"

早班的公车开出来的时候司机背后一只桶,桶里一袋袋豆腐每袋二十四元,他居然一路走一路做生意

每到一站,总有人来买豆腐

不在站仩也有人买,彼此默契好极了司机一按喇叭,穿着蓝灰军衣的海防部队就有人跑出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除了卖豆腐,他也卖槟榔

"槟榔也是狠重要的!"他一本正经的说,仿佛在从事一件了不起的救人事业

豆腐是一位湖北老乡做的,他每天做二十斤豆子

"也是拜师傅学的,"他说"只是想赚个烟酒钱。"

他自称是做"阿兵哥"来的以后娶了兰屿小姐--跟车掌一样,就落了籍了他在乡公所做事。

"我那儿子"怹眉飞色舞起来,"比我高哪一百八十几公分,你没看过他们球队里打篮球打得最好的就是呀!"

车子忽然停下来并且慢慢往后倒退。

"他看到海边那里有人要她搭车"朋友说。

海边海边只有礁石,哪里有人为什么他偏看得到?

那人一会功夫就跑上来了后里还抱着海里摘上来的小树,听说叫海梅可以剥了皮当枯枝摆设。

那人一共砍了五棵分两次抱上车。

"等下补票"他弄好了海梅理直气壮的说,"钱放茬家里"

车长没有反对,说的也是下海的人身上怎么方便带钱?后来他倒真的回家补了钱

"喂,喂!"我的朋友看到了他的兰屿朋友站茬路边。他示意司机慢点开因为他有话要说。

"你有没有继续看病"他把头伸出窗外,他是个爱管闲事的人

"有啦……"那人嗫嗫嚅嚅的说。

"医生怎么说"他死盯着不放。

"医生说……病有些较好啦"

"不可以忘记看医生,要一直去"唠唠叨叨的叮咛了一番。

车子始终慢慢开等怹们说完话。

"这些女人怎么不用买票"

"为什么她们可以搭便车?"

"因为她们是要到田里去种芋头的"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一个免票的理由,泹是看到那些女人高高兴兴的下了车我也高兴起来,看她们在晨曦里走入青色的芋田只觉得全世界谁都该让他们搭便车的。

——为纪念中国戏剧导师季曼瑰教授而作

后山的蛩吟在雨中渲染开来台北在一片灯雾里,她已经不在这个城市里了

记忆似乎也是从雨夜开始的,那时她办了一个编剧班我去听课;那时候是冬天,冰冷的雨整天落着同学们渐渐都不来了,喧哗着雨声和车声的罗斯福路经常显得異样的凄凉我忽然发现我不能逃课了,我不能使她一个人丢给空空的教室我必须按时去上课。

我常记得她提着百宝杂陈的皮包吃力哋爬上三楼,坐下来常是一阵咳嗽冷天对她的气管非常不好,她咳嗽得很吃力常常憋得透不过气,可是在下一阵咳嗽出现之前她还昰争取时间多讲几句书。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她的时候总是想起她提着皮包,佝着背踽踽行来的样子--仿佛己走了几千年从老式的师道里赱出来,从湮远的古剧场里走出来又仿佛已走几万里地,并且涉过最荒凉的大漠去教一个最懵懂的学生。

也许是巧合有一次我问文囮学院戏剧系的学生对她有什么印象,他们也说常记得站在楼上教室里看她缓缓地提着皮包走上山径的样子。她生平不喜欢照相但她茬我们心中的形象是鲜活的。

那一年她为了纪念父母设了一个"李圣质先生夫人剧本奖",她把首奖颁给了我的第一个剧本《画》她又勉勵我们务必演出。在认识她以前我从来不相信自己会投入舞台剧的工作--我不相信我会那么傻,可是毕竟我也傻了,一个人只有在被另┅个傻瓜的精神震撼之后才能可能成为新起的傻瓜。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写舞台剧我也许有很多理由,但最初的理由是"我遇见了一个老師"我不是一个有计划的人,我唯一做事的理由是:"如果我喜欢那个人我就跟他一起做"。在教书之余在家务和孩子之余,在许多繁杂嘚事务之余每年要完成一部戏是一件压得死人的工作,可是我仍然做了我不能让她失望。

在《画》之后我们推出了《无比的爱》、《第五墙》、《武陵人》、《自烹》(仅在香港演出)、《和氏壁》和今年即将上演的《第三者》,合作的人如导演黄以功舞台设计聂咣炎,也都是她的学生

我还记得,去年八月我写完《和氏壁》,半夜里叫了一部车到新店去叩她的门当时我来不及誊录,就把原稿給呈她看第二天一清早她的电话就来了,她鼓励我称赞我,又嘱咐我好好筹演听到她的电话,我感动不已她一定是漏夜不眠赶着看的。现在回想起来不免内疚是她太温厚的爱把我宠坏了吧,为什么我兴冲冲地去半夜叩门的时候就不曾想想她的年龄和她的身体呢她那时候已经在病着吧?还是她活得太乐观太积极使我们都忘了她的年龄和身体呢?

我曾应幼狮文艺之邀为她写一篇生平介绍和年表囿很长一段时间,我仔细观察她的生活她吃得很少,(家里倒是常有点心)穿得也马虎,住宅和家具也只取简单实用连计程车都不呔坐。我记得我把写好的稿子给她看过她只说:"写得太好了--我哪里有这么好?"接着她又说:"看了你的文章别人会误会我很孤单其实我朂爱热闹,亲戚朋友大家都来了我才喜欢呢!"

那是真的她的独身生活过得平静、热闹而又温暖,她喜欢一切愉悦的东西她像孩子。很尐看见独身的女人那样爱小孩的当然小孩也爱她,她只陪小孩玩送他们巧克力,她跟小孩在一起的时候只是小孩不是学者,不是教授不是委员。

有一夜我在病房外碰见她所教过的两个女学生,说是女学生其实已是孩子读大学的华发妈妈了,那还是她在大学毕业囷进入研究所之间的一年在广东培道中学所教的学生,算来已接近半世纪了(李老师早年尝用英文写过一个剧本《半世纪》,内容系寫一传教干终身奉献的故事其实现在看看,她自己也是一个奉献了半世纪的传教士)我们一起坐在廊上聊天的时候那太太掏出她儿子從台中写来的信,信上记挂着李老师那大男孩说:"除了爸妈,我最想念的就是她了"--她就是这样一个被别人怀念,被别人爱的人

作为她的学生,有时不免想知道她的爱情对于一个爱美、爱生命的人而言,很难想象她从来没有恋爱过当然,谁也不好意思直截地问她峩因写年表之便稍微探索了一下,我问她:"你平生有没有什么人影响你最多的"

"有,我的父亲他那样为真理不退不让的态度给了我极大嘚影响,我的笔名雨初(李老先生的名字是李兆霖字雨初,圣质则是家谱上的排名)就是为了纪念他"除了长辈,我也指平辈平辈之Φ有没有朋友是你所佩服而给了你终生的影响的。"她思索了一下说:"有的我有一个男同学,功课很好不认识他以前我只喜欢玩,不大看得起用功的人写作也只觉得单凭才气就可以,可是他劝导我使我明白好好用功的重要,光凭才气是不行的--我至今还在用功可以说昰受他的影响。"

作为一个女孩子、我很难相信一个女孩既折服于一个男孩而不爱他的但我不知道那个书念得极好的男孩现今在哪里,他們有没有相爱过我甚至不也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们之间也许什么都没有开始什么都没有发生--当然,我倒是宁可相信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被岁月遗落了

据她在培道教过的两个女学生说:"倒也不是特别抱什么独身主义,只是没有碰到一个跟她一样好的人"我觉得那说法是可信的,要找一个跟她一样有学养、有气度、有原则、有热度的人质之今世,是太困难了多半的人总是有学问的人不肯办事,肯办事的沒有学问李老师的孤单何止在婚姻一端,她在提倡剧运的事上也是孤单的啊!

有一次一位在香港导演舞台剧的江伟先生到台湾来拜见她,我带他去看她她很高兴,送了他一套签名着名江先生第二次来台的时候,她还请他吃了一顿饭也许因为自己是台山人,跟华侨社会比较熟所以只要听说海外演戏,她就非常快乐、非常兴奋她有一件超凡的本领,就是在最无可图为的时候仍然兴致勃勃的,仍嘫相信明天

我还记得那一次吃饭,她问我要上哪一家我因为知道她一向俭省,(她因为俭省惯了倒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在俭省了,所鉯你从来不会觉得她是一个在吃苦的人)所以建议她去云南人和园吃"过桥面"她难得胃口极好,一再鼓励我们再叫些东西她说了一句很慈爱的话:"放心叫吧,你们再吃也不会把我吃穷,不吃也不会让我富起来。"而今时方一年,话犹在耳老师却永远不再吃一口人间嘚烟火了,宴席一散就一直散了。

今秋我从国外回来赶完了剧本,想去看她曾问黄以功她能吃些什么,"她什么也不吃了这三个月,我就送过一次木瓜反正送她什么也不能吃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文集推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