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成功逃离CDE的3.0流放之路死神之手手

谁能成功逃离CDE的死神之手?——药品上市篇
2015年3月底,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将全力推进药品审批制度改革,涉及调整的政策有:创新药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创新药特殊审批制度、仿制药审批策略调整、药用辅料药包材关联审评、药品注册受理模式调整、注册收费标准提高等重大制度。2014年我国药品注册审批呈现三大特点:药品注册受理数量继续增长,新药申请所占比例大幅提高,批准上市品种的总量明显增加。
2014年,据官方统计,药品注册申请数量从2010年的6294件上升到8868件,5年来累计增长40.9%。
CDE建议批准上市的药品数量又有什么变化呢?谁又能成功逃离CDE的死神之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布的药品审评报告以及药智注册与受理数据库统计,化药受理总量逐年增加,在2014年新增加的化药受理数量就达到了1420个。
图一 年化药受理与批准上市情况
从化药的批准情况来看,并不如化药受理情况乐观,从统计的2010年开始,CDE建议批准数量下降明显,尤其是2013年降至374个,2014年批准数量才开始明显回暖,升至478个。化药的批准数量也正好反映了药品注册申报的批准情况。
图二 年药品批准上市情况
实际上,药品批准数量的下降,并不意味着CDE审批效率的降低,反而代表了审批制度更为严格。2014年,药审中心共完成5261个注册申请的技术审评,比2013年的审评完成量增加了12.9%,而最终药审中心完成审评建议国家总局批准上市药品只有501个,占到了审评数量的不到10%,当然其中并未包括新药临床试验、补充申请、再注册申请的批准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不是也应该认真的审视自身的不足,分析原因。药品注册审批制度向着国际化靠近这是必然趋势,企业必须要不断改进,提升研发能力,重视药品的质量,才能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以下,一起来分析化药批准的详细情况。
图三 年化药批准详细情况
新药批准上市,即现在所说的(IND),年维持了103个,2014年增加至128个。仿制及改剂型申请(ANDA),在2012年之前,所占比例是非常大的,在2010年,仿制药批准上市的数量是新药批准数量的6倍还多,到2014年将至2倍。从这里也不难反映,国内目前药品研发的趋势正在逐渐改变,国家对新药研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进口药方面,前一段时间热议的“三审三批”,必定对进口药造成致命的影响。
图四 年中药受理与批准情况
中药批准上市方面略显低迷,从2010年的81个下降至2014年的11个,降幅达到了86.4%。
图五 年中药批准详细情况
中药批准集中于新药与改剂型申请,可以看到2014年仅有11个中药新药建议批准上市,无其他申报类型获批。2010年异军突起的改剂型申报类型,即注册分类8的药品申请,在2014年遭遇滑铁卢,批准数量为0。
中药研发方面的困境是难以回避的。新药研究开发少、老品种二次开发力度跟不上,最终导致中医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幅提高了新药研发标准。在临床试验上,现在则根据国际通用原则,需要用安慰剂对照,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前新药跟任意一种阳性药对照,只要新药疗效不比阳性药差就可获批的情况,能排除假阳性。从某种程度来说,新药研发标准大幅提升,致使了获得批准的新药数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最近两年,药审中心每年批准的中药新药数量平均只有10多种。比如2014年,根据药智注册与受理数据库,总共获批11个,其中5类药只有1种,6类药10种。
三、生物制品
图六 年生物制品受理与批准上市情况
近两年,生物制品的批准上市的数量有所减少,年分别为15、12个。
图七 年生物制品批准详细情况
生物制品批准数量包括国内进口,在近两年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据药审中心统计,2014年完成生物制品审评并呈送总局审批的注册申请共523个,明确有其中明确有审批结论的生物制品申请中,批准结论338个,不批准结论111个,总体不批准率为24.7%;申报上市的生物制品(NDA),批准结论13个,不批准结论12个,不批准率为48%。
生物领域是近几年来全球药品研发的热点领域,传统的化学制药研发遇到瓶颈。生物技术的革命为新药研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领域,近年来全球生物制药发展迅速,源于生物制药攻克了许多传统药物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而国内生物制药的研发相对滞后,人才的缺失,资金的短缺相关行业知识的缺乏,使得这个本该红火的领域稍显冷清,目前主要集中在一线的发达城市。要想整个医药市场活跃起来,生物领域也是不容忽视的。
CDE的确像死神一样掌握着企业药品申报的生死大权,要想求生,只有武装好自己才是关键。
谁能成功逃离CDE的死神之手?——药品上市篇
2015年3月底,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将全力推进药品审批制度改革,涉及调整的政策有:创新药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创新药特殊审批制度、仿制药审批策略调整、药用辅料药包材关联审评、药品注册受理模式调整、注册收费标准提高等重大制度。2014年我国药品注册审批呈现三大特点:药品注册受理数量继续增长,新药申请所占比例大幅提高,批准上市品种的总量明显增加。
2015年3月底,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将全力推进药品审批制度改革,涉及调整的政策有:创新药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创新药特殊审批制度、仿制药审批策略调整、药用辅料药包材关联审评、药品注册受理模式调整、注册收费标准提高等重大制度。2014年我国药品注册审批呈现三大特点:药品注册受理数量继续增长,新药申请所占比例大幅提高,批准上市品种的总量明显增加。
2014年,据官方统计,药品注册申请数量从2010年的6294件上升到8868件,5年来累计增长40.9%。
CDE建议批准上市的药品数量又有什么变化呢?谁又能成功逃离CDE的死神之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布的药品审评报告以及药智注册与受理数据库统计,化药受理总量逐年增加,在2014年新增加的化药受理数量就达到了1420个。
图一 年化药受理与批准上市情况
从化药的批准情况来看,并不如化药受理情况乐观,从统计的2010年开始,CDE建议批准数量下降明显,尤其是2013年降至374个,2014年批准数量才开始明显回暖,升至478个。化药的批准数量也正好反映了药品注册申报的批准情况。
图二 年药品批准上市情况
实际上,药品批准数量的下降,并不意味着CDE审批效率的降低,反而代表了审批制度更为严格。2014年,药审中心共完成5261个注册申请的技术审评,比2013年的审评完成量增加了12.9%,而最终药审中心完成审评建议国家总局批准上市药品只有501个,占到了审评数量的不到10%,当然其中并未包括新药临床试验、补充申请、再注册申请的批准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不是也应该认真的审视自身的不足,分析原因。药品注册审批制度向着国际化靠近这是必然趋势,企业必须要不断改进,提升研发能力,重视药品的质量,才能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以下,一起来分析化药批准的详细情况。
图三 年化药批准详细情况
新药批准上市,即现在所说的(IND),年维持了103个,2014年增加至128个。仿制及改剂型申请(ANDA),在2012年之前,所占比例是非常大的,在2010年,仿制药批准上市的数量是新药批准数量的6倍还多,到2014年将至2倍。从这里也不难反映,国内目前药品研发的趋势正在逐渐改变,国家对新药研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进口药方面,前一段时间热议的“三审三批”,必定对进口药造成致命的影响。
图四 年中药受理与批准情况
中药批准上市方面略显低迷,从2010年的81个下降至2014年的11个,降幅达到了86.4%。
图五 年中药批准详细情况
中药批准集中于新药与改剂型申请,可以看到2014年仅有11个中药新药建议批准上市,无其他申报类型获批。2010年异军突起的改剂型申报类型,即注册分类8的药品申请,在2014年遭遇滑铁卢,批准数量为0。
中药研发方面的困境是难以回避的。新药研究开发少、老品种二次开发力度跟不上,最终导致中医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幅提高了新药研发标准。在临床试验上,现在则根据国际通用原则,需要用安慰剂对照,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前新药跟任意一种阳性药对照,只要新药疗效不比阳性药差就可获批的情况,能排除假阳性。从某种程度来说,新药研发标准大幅提升,致使了获得批准的新药数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最近两年,药审中心每年批准的中药新药数量平均只有10多种。比如2014年,根据药智注册与受理数据库,总共获批11个,其中5类药只有1种,6类药10种。
三、生物制品
图六 年生物制品受理与批准上市情况
近两年,生物制品的批准上市的数量有所减少,年分别为15、12个。
图七 年生物制品批准详细情况
生物制品批准数量包括国内进口,在近两年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据药审中心统计,2014年完成生物制品审评并呈送总局审批的注册申请共523个,明确有其中明确有审批结论的生物制品申请中,批准结论338个,不批准结论111个,总体不批准率为24.7%;申报上市的生物制品(NDA),批准结论13个,不批准结论12个,不批准率为48%。
生物领域是近几年来全球药品研发的热点领域,传统的化学制药研发遇到瓶颈。生物技术的革命为新药研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领域,近年来全球生物制药发展迅速,源于生物制药攻克了许多传统药物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而国内生物制药的研发相对滞后,人才的缺失,资金的短缺相关行业知识的缺乏,使得这个本该红火的领域稍显冷清,目前主要集中在一线的发达城市。要想整个医药市场活跃起来,生物领域也是不容忽视的。
CDE的确像死神一样掌握着企业药品申报的生死大权,要想求生,只有武装好自己才是关键。
[责任编辑:
热线:023-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流放之路死神之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