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 求解4-28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理

电路分析基础(书籍)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电路分析基础
该版本已锁定
,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
电路分析基础(书籍)
电路分析基础以电路理论的经典内容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电路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为目的。
书 名 电路分析基础(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丛 书 名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高校系列  标准书号 ISBN 978-7-115-29402-9  作 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编著  责任编辑 邹文波  开 本 16 开  印 张 20.75  字 数 518 千字  页 数 322 页  装 帧 平装  版 次 第1版第1次  本 印 次 2012年10月  首 印 数 -- 册  定 价 42.00 元
本书以理论的经典内容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为目的。  全书较全面地阐述了的基本理论,并适当引入新技术。内容遵从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包括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等效变换、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动态分析、非直流动态的分析、正弦稳态分析、三相、频率响应、耦合电感的分析、双口网络、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非线性、仿真软件Multisim10.0在分析中的应用14章内容。每章精选适量例题及填空、选择、计算题,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叙述中力求文字简练,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测控技术及仪器、自动化、自动控制、计算机等电类本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 1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  1.2 电路的基本变量 2  1.2.1 电流与电压 2  1.2.2 功率和能量 4  1.3 基尔霍夫定律 6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7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8  1.4 电阻元件 10  1.5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2  1.5.1 理想电压源 12  1.5.2 理想电流源 14  1.6 实际电源的模型 15  1.7 受控源 16  本章小结 19  习题 19第2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2.1 等效变换的概念 23  2.2 电阻的联接 24  2.2.1 电阻的串联 24  2.2.2 电阻的并联 25  2.2.3 电阻的混联 29  2.2.4 星形电阻网络与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29  2.3 电源的联接及等效变换 34  2.3.1 电压源的联接 34  2.3.2 电流源的联接 35  2.3.3 电压源串联电阻与电流源并联电阻的等效变换 35  本章小结 37  习题 39第3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43  3.1 图论基础 43  3.1.1 图的基本概念 43  3.1.2 树的基本概念 44  3.2 基尔霍夫方程的独立性 46  3.3 网孔分析法 47  3.4 节点分析法 52  3.5 回路分析法 56  *3.6 割集分析法 60  3.7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 66  本章小结 69  习题 69第4章 电路的基本定理 73  4.1 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 73  4.1.1 齐次定理 73  4.1.2 叠加定理 74  4.2 替代定理 78  4.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80  4.3.1 戴维南定理 81  4.3.2 诺顿定理 88  4.4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91  4.5 *特勒根定理 93  4.6 *互易定理 95  4.7 对偶原理 100  本章小结 101  习题 102第5章 直流动态电路的分析 106  5.1 动态元件 106  5.1.1 电容元件 106  5.1.2 电感元件 111  *5.2 微分方程的求解 115  5.3 直流一阶电路的分析 118  5.3.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18  5.3.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22  5.3.3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125  5.4 直流二阶电路的分析 131  5.4.1 二阶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1  5.4.2 二阶串联电路的完全响应 137  5.4.3 二阶并联电路的响应 138  本章小结 140  习题 141第6章 非直流动态电路的分析 146  6.1 正弦交流动态电路的分析 146  6.1.1 正弦电压(电流) 146  6.1.2 有效值 147  6.1.3 正弦激励下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148  *6.2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149  6.2.1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50  6.2.2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151  *6.3 一阶动态电路的应用 154  6.3.1 积分电路 155  6.3.2 耦合电路 156  6.3.3 微分电路 156  本章小结 158  习题 158第7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61  7.1 复数 161  7.2 相量法基础 162  7.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67  7.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相量形式 167  7.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相量形式 167  7.4 相量模型 169  7.4.1 基本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169  7.4.2 阻抗和导纳 173  7.4.3 相量模型 175  7.5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77  7.5.1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77  7.5.2 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 180  7.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84  7.6.1 元件的功率 185  7.6.2 单口网络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复功率 187  7.6.3 最大功率传输 194  本章小结 197  习题 198第8章 三相电路 202  8.1 三相电路概述 202  8.2 三相电路的连接 203  8.2.1 三相电源的连接 203  8.2.2 三相负载的连接 205  8.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05  8.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08  8.5 三相电路的功率 209  本章小结 210  习题 210第9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214  9.1 正弦激励下稳态电路的响应 214  9.1.1 同频率正弦激励下稳态电路的响应 214  9.1.2 不同频率正弦激励下稳态电路的响应 214  9.2 正弦稳态的网络函数 216  9.3 RLC电路的频率响应 218  9.4 谐振 221  9.4.1 串联谐振 221  9.4.2 并联谐振 223  9.5 非正弦周期函数激励下稳态电路的响应 224  *9.6 波特图 228  *9.7 滤波器 232  9.7.1 低通滤波器 232  9.7.2 高通滤波器 234  9.7.3 带通滤波器 235  9.7.4 带阻滤波器 236  本章小结 236  习题 237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241  10.1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式 241  10.1.1 耦合电感 241  10.1.2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及电路模型 243  10.1.3 耦合电感伏安关系式的相量形式 244  10.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244  10.2.1 用受控源表示的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245  10.2.2 有一个公共端的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T型电路去耦) 245  10.3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247  10.3.1 耦合电感电路的串联 247  10.3.2 耦合电感电路的并联 249  10.3.3 空心变压器 249  10.4 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 252  10.4.1 理想变压器的理想极限条件 252  10.4.2 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模型及伏安关系 252  10.5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254  10.6 理想变压器的实现 255  本章小结 255  习题 256第11章 双口网络 259  11.1 双口网络 259  11.2 双口网络的伏安关系 259  11.2.1 双口网络的导纳矩阵和阻抗矩阵及其相互关系 259  11.2.2 双口网络的混合矩阵和传输矩阵 261  11.2.3 各参数矩阵之间的关系 263  11.3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264  11.3.1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264  11.3.2 含有受控源的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265  11.4 双口网络的连接 267  11.4.1 双口网络的串联 267  11.4.2 双口网络的并联 267  11.4.3 双口网络的串并联和并串联 268  11.4.4 双口网络的级联 268  本章小结 269  习题 269第12章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 273  12.1 拉普拉斯变换 273  12.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273  12.1.2 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274  12.1.3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275  12.2 拉普拉斯反变换 277  12.3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解法 279  12.3.1 电路元件的复频域形式 279  12.3.2 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281  12.3.3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 281  本章小结 285  习题 286第13章 非线性电路简介 289  13.1 非线性电阻元件 289  13.1.1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289  13.1.2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291  13.2 非线性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293  13.2.1 非线性电容元件 293  13.2.2 非线性电感元件 294  13.3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294  13.3.1 非线性电阻电路方程的列写 295  13.3.2 非线性电阻电路常用的分析方法 295  本章小结 299  习题 300第14章 仿真软件Multisim 10.0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304  14.1 仿真软件Multisim 10.0简介 304  14.1.1 仿真软件Multisim 10.0的特点 304  14.1.2 仿真软件Multisim 10.0的操作界面 305  14.1.3 仿真软件Multisim 10.0的仿真方法 306  14.2 仿真软件Multisim 10.0在电路中的应用 306附录 中英名词对照 317  参考文献 322
书 名:电路分析基础(2010年版)作 者: 周茜 编著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开 本: 16开I S B N : 2定价:32.00
本书系统论述电路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全书共17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变量和电路定律,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网络的VAR和电路的等效变换,网络定理,晶体管及集成的分析,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阶电路分析,二阶电路分析,交流动态电路,相量模型和相量方程,正弦稳态的功率和能量,电路的频率特性,三相电路,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双口网络,PSPICE简介等。在第1版教材的基础上,这次修订增加了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分析、电子元器件的介绍、PSPICE简介等内容,并增选了六个实例,以加强与后续课程及实际工程的联系,适应当前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内容选材上,本书立足于“加强基础、精选内容、例题典型、重点突出”,在论述风格上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学生、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 绪论1.1 概述1.2 电路的分类1.3 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1.4 电路分析方法第2章 电路元件、电路变量和电路定律2.1 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变量2.2 基尔霍夫定律2.3 电阻元件2.4 电阻器2.5 独立电源2.6 受控电源习题第3章 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3.1 支路分析法3.2 网孔分析法3.3 节点分析法3.4 回路分析法3.5 电路的对偶特性与对偶电路习题第4章 网络的VAR和电路的等效变换4.1 引言4.2 单口网络的VAR4.3 单口网络(二端网络)的等效4.4 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4.5 T-Ⅱ变换习题第5章 网络定理5.1 叠加定理5.2 置换定理(替代定理)5.3 戴维南定理5.4 诺顿定理5.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5.6 互易定理习题第6章 晶体管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6.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6.2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习题第7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7.1 电容元件7.2 电感元件7.3 电容器和电感器7.4 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电路模型习题第8章 一阶电路分析8.1 引言8.2 换路定理及初始值计算8.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8.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8.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8.6 三要素分析法8.7 阶跃函数与阶跃响应习题第9章 二阶电路分析9.1 LC电路中的正弦振荡9.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3 GLC并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4 一般二阶电路的分析习题第10章 交流动态电路10.1 引言10.2 正弦电压和电流10.3 正弦RC电路分析10.4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10.5 相量运算与正弦信号运算对应关系的几个引理10.6 应用相量求解正弦稳态响应习题第11章 相量模型和相量方程11.1 KCL和·KVL的相量形式11.2 R、L、C元件VAR的相量形式11.3 阻抗和导纳——相量模型11.4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分析习题第12章 正弦稳态的功率和能量12.1 基本元件的功率和能量12.2 二端网络的功率和能量12.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2.4 正弦稳态功率的叠加习题第13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13.1 电路的频率响应13.2 一阶RC电路的频率特性13.3 RLC串联谐振电路13.4 GLC并联谐振电路习题第14章 三相电路14.1 三相电路概述14.2 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14.3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习题第15章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15.1 耦合电感元件15.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15.3 耦合电感电路的初次级等效15.4 理想变压器15.5 实际变压器模型15.6 变压器习题第16章 双口网络16.1 双口网络的基本概念16.2 网络的端口方程和参数16.3 各网络参数间的关系16.4 用网络参数进行网络分析习题第17章 PSpice应用17.1 概述17.2 Capture绘制电路原理图17.3 PSpice电路仿真习题附录A 证明m=b一(n-1)个网孔部分习题答案参考文献
书 名: 电路分析基础作 者:翁黎朗:机械工业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6开本: 16开定价: 23.00 元
本书是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教材,主要介绍电路基本概念;电路的分析方法;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和频率响应等内容。书中含有大量的习题及详解,并引入了一些实际应用例题,从中可以提高读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便于自学。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通信类、自动化类和计算机类的教科书,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人员参考。
第1章 导 论1.1 电量和国际单位制11.2 力、功和功率21.3 电荷与电流31.4 电压31.5 电能和电功率4习题及解答4补充习题6第2章 电路基本概念2.1 电路元件分类72.2 电压源72.3 电流源82.4 电阻元件82.5 电容元件92.6 电感元件102.7 电感器的结构11习题及解答11补充习题14第3章 电路定律3.1 电路中的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15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53.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63.4 电路元件的串联173.5 电路元件的并联193.6 电阻电路的分压与分流20习题及解答21补充习题25第4章 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4.1 支路电流法274.2 网孔电流法284.3 矩阵和行列式294.4 节点电压法324.5 输入电阻334.6 转移电阻334.7 电路化简344.8 叠加原理354.9 戴维南与诺顿定理364.10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84.11 特勒根定理384.12 互易定理39习题及解答41补充习题52第5章 一阶电路5.1 引 言565.2 换路定则及初始值计算565.3 通过一个电阻使电容放电585.4 通过一个电阻对电容充电605.5 通过一个电阻使电感中的电流消耗掉625.6 在电感中建立一个直流电流635.7 恒定激励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公式645.8 一阶电路的脉冲响应685.9 一阶电路对指数函数激励的响应715.10 一阶电路对突加正弦激励的响应735.11 一阶电路中强迫响应的总结745.12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755.13 突变情况的分析80习题及解答84补充习题100第6章 二阶电路、高阶电路和复数频率6.1 串联RLC电路1046.2 并联RLC电路1096.3 复数频率1126.4 在s域中的一般化的阻抗(R,L,C)1146.5 网络函数和零极点1156.6 强迫响应1176.7 自然响应118习题及解答119补充习题134第7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7.1 引 言1387.2 正弦信号的基本参数1387.3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法1417.4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复数模型1437.5 阻抗和导纳1467.6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1497.7 网孔电流相量分析法1517.8 节点电压相量分析法1557.9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157习题及解答159补充习题170第8章 交流功率8.1 瞬时功率1768.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1778.3 复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三角形1788.4 功率因数的改善1808.5 最大功率传输181习题及解答183补充习题191第9章 频率响应9.1 频率响应1949.2 简单RC电路的频率响应1959.3 RC选频电路1989.4 RC有源电路频率特性分析举例2009.5 串联谐振电路及谐振时的特性2019.6 串联谐振曲线及回路的选择性2049.7 并联谐振及谐振时的特性2069.8 储能元件的品质因数及损耗因数210习题及解答211补充习题219
书名:电路分析基础图书编号:958272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定价:17.0ISBN:作者:曾令琴出版日期:版次:1开本:大16开
本书是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编写的,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相量分析法、谐振、互感耦合电路和变压器、三相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二端口网络、均匀传输线和拉普拉斯变换等。每章前均有学习目的与要求,每章后有小结和习题;每节前设定学习目标,每节后附有检验学习结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文字简明、概念正确,前后内容衔接流畅。 为了配合本书的教学,还编写了《电路分析基础学习指导》一书。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电子、通信、自动化和计算机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学习。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电路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1.3 基尔霍夫定律1.4 电压源与电流源1.5 电路的等效变换1.6 直流电路中的几个问题小结习题第2章 电路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2.1 支路电流法2.2 回路电流法2.3 结点电压法2.4 叠加原理2.5 戴维南定理小结习题第3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正弦量的有效值3.3 交流电路中的常用元件小结习题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和相量分析法4.1 复数及其运算4.2 相量和复阻抗4.3 相量分析法4.4 复功率小结习题第5章 谐振5.1 串联谐振5.2 并联谐振5.3 正弦交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5.4 谐振电路的应用小结习题第6章 互感耦合电路与变压器6.1 互感的概念6.2 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6.3 空心变压器6.4 理想变压器6.5 全耦合变压器小结习题第7章 三相电路7.1 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7.2 三相电源的连接7.3 三相负载的连接7.4 三相电路的功率小结习题第8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8.1 换路定律8.2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8.3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8.4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小结习题第9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9.1 非正弦周期信号9.2 谐波分析和频谱9.3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9.4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的线性电路小结习题第10章 二端口网络10.1 二端口网络的一般概念10.2 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和参数10.3 二端口网络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传输函数10.4 线性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10.5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与传输常数10.6 二端口网络应用简介小结习题第11章 均匀传输线11.1 分布参数电路的概念11.2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响应方程式11.3 均匀传输线上的波和传播特性11.4 终端接有负载的传输线小结习题第12章 拉普拉斯变换12.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12.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12.3 拉普拉斯反变换12.4 应用拉氏变换分析线性电路小结习题
书名:电路分析基础书号:6作者:佟亮定价:18元出版日期: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教材内容从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线性电阻电路、线性动态电路3个角度加以叙述,注重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路模型和电路变量、电路元件、基尔霍夫定律及电路的两类约束、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电路定理、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本书内容简洁,语言流畅,重点突出,保证基础。配合正文内容有适量的例题和习题。本书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全日制、自学考试、函授的大专生参考教材,同时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绪论1第1篇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第1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变量51.1电路分析概述51.1.1电路理论51.1.2电路分析61.2电流和电压81.2.1电流81.2.2电压91.3参考方向101.4电功率和能量11习题13第2章电路元件152.1理想电路元件152.2电阻元件152.3独立电源182.3.1独立电压源182.3.2独立电流源192.4受控电源20习题22第3章基尔霍夫定律及电路的两类约束243.1基尔霍夫定律243.1.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243.1.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253.2电路的两类约束26习题28第2篇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第4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334.1引言334.2等效变换334.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44.3.1电阻的串联344.3.2电阻的并联364.4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384.4.1电压源的串联384.4.2电流源的并联384.5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94.5.1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394.5.2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404.6平衡电桥电路42习题43第5章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465.1图论的基础知识465.22b法495.3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515.4结点电压法53习题57第6章电路定理596.1叠加定理596.2替代定理616.3戴维南定理646.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67习题69[]电路分析基础目录[]第3篇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第7章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757.1动态元件757.1.1电容元件757.1.2电感元件767.2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777.3一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797.3.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797.3.2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827.4一阶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837.4.1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837.4.2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857.5一阶动态电路的全响应867.6三要素法877.7二阶动态电路89习题90第8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958.1正弦量958.2复数988.3相量法的基础1018.3.1相量1018.3.2相量的线性性质和微分性质1028.4两类约束关系式的相量形式1038.4.1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038.4.2电路元件VCR方程的相量形式1048.5阻抗和导纳1068.6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1088.7相量图1098.8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108.9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112习题115第9章动态电路的复频域(s域)分析1219.1拉普拉斯变换1219.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1239.3拉普拉斯反变换1279.4两类约束关系的复频域(s域)形式1299.4.1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s域)形式1299.4.2电路元件VCR方程的复频域(s域)形式1309.5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法132习题135习题参考答案138参考文献144
书名:电路分析基础套系名称: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书号:978-7-113-13069-5版次:1-1开本:16开页码:300页作者:孙春霞出版时间:定价:33 元适用专业:非物理类适合层次:二类本科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本书共分十章,内容为: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定律、电路的等效分析、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分析的重要定理、正弦稳态电路的稳态分析、三相电路、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谐振电路、线性电路瞬态的时域分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为加深理解,本书选编了较丰富的例题、练习题和习题,书末附有习题答案。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信、电子、电气控制、自动化和计算机等专业电路分析或电工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高等学校教材,以及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数字电子技术(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改版而成的,全书共分为9章,分别为、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的产生与整形、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本书不仅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电子、自动化、通信、计算机、汽车电子和机电一体化等类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用书,而且适用于、业余大学的同类专业,也可以供有关技术人员自学与参考。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定律1.1 电路分析概述1.2 电路的基本变量1.3 电路的基本定律1.4 无源元件及其特性1.5 有源元件及其特性习题1第2章 电路的等效分析2.1 等效的概念及电阻的等效分析2.2 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互换2.3 电源的等效分析2.4 无独立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2.5 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2.6 电路的对偶性习题2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 电路方程的独立性3.2 支路电流法3.3 网孔分析法3.4 节点分析法3.5 回路电流法习题3第4章 电路分析的重要定理4.1 叠加定理4.2 替代定理4.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4.5 互易定理4.6 特勒根定理习题4第5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5.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5.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5.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和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5.4 阻抗和导纳5.5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5.6 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5.7 正弦电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递定理习题5第6章 三相电路6.1 对称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6.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6.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6.4 对称分量法6.5 三相电路的功率6.6 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习题6第7章 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7.1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和同名端7.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7.3 正弦稳态互感耦合电路的计算7.4 空芯变压器电路分析7.5 理想变压器7.6 全耦合变压器和一般变压器习题7第8章 谐振电路8.1 串联谐振电路8.2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和通频带8.3 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串联谐振电路的影响8.4 并联谐振电路8.5 RLC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和通频带8.6 信号源内阻及负载电阻对并联谐振电路的影响习题8· 2· 电路分析基础第9章 线性电路瞬态的时域分析9.1 瞬态及换路定律9.2 电路初始值的计算9.3 直流一阶电路瞬态分析的经典法9.4 直流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第10章 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10.1 Multisim 直流电路的分析10.2 常用电路定理计算机辅助分析10.3 Multisim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0.4 Multisim 频响分析10.5 Multisim 动态电路分析部分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顿定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