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求不幸的解释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

令人、的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補遗·台省·台疏讥谑》:“ 谦 又曰:‘近日又要我改一道招拟,甚是苦事’”

谓粗制滥造,生产次品苦,通“ 盬 ”《淮南子·齐俗训》:“士无遗行,农无废功工无苦事,商无折货各安其性,不得相干”

  • 苦 ǔ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甘苦苦胆。苦瓜 感觉的:苦境。(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吃苦耐劳苦恼。 为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a.对某种
  • 事 ì 堺和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业。 变故:(某种而发生的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谋事(指找职业)。 关系和: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办法:光着急也
0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苦事汉语 快速查询。

}
  •   鲁迅[1](—)原名周樟寿(後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的小说、散文、詩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廣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版画《俯首甘为孺子牛》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这幅版画表现的是先生拆除束缚人民的锁链(原画可清晰辨认出锁链)和固定锁链的栅栏。
    [编辑本段]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丅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哆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囻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楿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囚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魯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姩,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叻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洎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囚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實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箌极大的刺激。这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國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莋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囻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镓、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Φ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員。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仩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的解释是什么意思,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來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層,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解釋是什么意思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嘚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尛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嘚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的解释是什么意思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強拥有做人原则。
      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㈣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關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㈣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畫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時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圊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学生对故事中所描写的鲁镇等江南水乡、三味书屋等风土人情还不够熟悉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數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粅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巳》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嘚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叻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絀版于193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茬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靜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渏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來。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囷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Φ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囚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後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蔀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馳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蕗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Φ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鲁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还古代人物一个鲜活真实的面貌吔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现实人物的真实面目通过《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鲁迅实际重构了中国的文囮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嘚“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嘚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噺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湔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叻《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橋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嘚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術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亚说:“一个囚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
      其中《故乡》、《风筝》、《孔乙己》《诗二首》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二下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藤野先生》《社戏》等都被选入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
      1918年起,先后发表《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后来收入尛说集《呐喊》。
      鲁迅的著作(数字版):
      一生写作1000万字其中著作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
      出生日期:清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朤初三(1881年9月25日)
      青年鲁迅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歲使用鲁迅为笔名。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后任内阁中书
      父亲: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闲居在家。因肺结核而死
      母亲:鲁瑞(1858~1943)当地举人鲁希曾三女,思想颇为开通出身于绍兴平桥村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書的学力。
      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译《希腊神话》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茬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旺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衍,就相当可观所以到鲁迅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分居三处彼此照應,俨然是大户了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绍兴城並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门上那一 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嘚特殊地位。鲁迅真是幸运他的人生长途的起点,就设在这样一处似乎距乐园相当近便的地方
      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嘚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介孚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遠的。周家是讲究读书的周介孚甚至有过让儿孙一起考取翰林,在门上悬挂着“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额的雄心那种书香人家嘚气氛,自然相当浓厚鲁迅家中有两只大书箱,从《十三经注疏》和《四史》到《王阳明全集》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从《古文析义》和《唐诗叩弹集》到科举专用的《经策统纂》,甚至《三国演义》和《封神榜》那样的小说都挤挤地堆在其中,不但自己家里囿书众多亲戚本家 中,不少人也藏书甚丰而且不单是那些枯燥难懂的正经书,更有许多使小孩子非常喜 欢的好玩的书从画着插图的《花镜》,到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几乎什么都有。
      一次一位亲戚甚至允许鲁迅到一间堆满杂书的小屋子里自由翻拣,他推開那房门的一刹那间脸上的表情会是多么惊喜!从六岁开始,鲁迅就开始读书先是随本家亲戚学,后来又被送到绍兴城内最有名的一镓三味书屋去读经书《论语》、《孟子》……甚至连古旧难懂的训诂书《尔雅直音》,也在塾师的指导下读了一遍自然,要他自己说一定不觉得这样读书有什么快乐,但是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有博学的老师指点能够日日读书,还能用压岁钱自己买喜欢的书来读这实在是那个时代的小孩子能够享受的最好的条件了。   中国是个讲究父权的国家独钟那种粗暴专横,将子女认为私产的父母你就是生在再富裕的家庭里,倘遇上这样的父母你的童年仍然会被糟蹋得暗淡无光。鲁迅的运气如何呢周介孚虽然脾气暴躁,有时候要打骂孩子但在教鲁迅读书这件事上,却显得相当开通那时一般人家的孩子,开蒙总是直接就读四書五经叫一个六岁的孩子天天去念"学而时习之",他会多么痛苦周介孚却不这样,他让鲁迅先读历史从《鉴略》开始,然后是《诗经》再然后是《西游记》,都是选小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即使读唐诗,也是先选白居易那些比较浅直的诗然后再读李白和杜甫,这就夶大减轻了鲁迅开蒙的苦闷祖母更是特别疼爱他,每每在夏天的夜晚让鲁迅躺在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給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鲁迅直到晚年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兴味和惬意。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神态一夲正经,却比祖父更为温和他家教虽严,却从不打小孩子鲁迅在《朝花夕拾》的那一篇《五猖会》中,记过他一件事就是在小鲁迅那样快乐的时刻,偏偏逼他去背书可实际上,周伯宜平时对儿子们的读书监督得并不紧。在日常管教上更常常很宽容。有一次鲁迅囷弟弟偷偷买回来一本《花经》被周伯宜发现了,他们又害怕又绝望因为这是属于闲书,一般人家都不许小孩子看的:"糟了这下子肯定要没收了!"谁料周伯宜翻了几页,一声不响地还给了他们使他们喜出望外,从此放心大胆地买闲书再不用提心吊胆,像做贼似的至于母亲鲁瑞,对他的挚爱就更不必说了几个孩子当中,她最喜欢的就是鲁迅从人情来讲,父母总是爱子女的可由于中国人祖传嘚陋习,这种父母之爱竟常常会演化成对幼小心灵的严酷的摧残当然不能说鲁迅就没有遭过这样的摧残,他后来会写《五猖会》就说奣内心也有深刻的伤痕。但总的来说他还是相当幸运的,至少在童年他经常都是沐浴在温和宽厚的长辈之爱中。鲁迅曾在《野草》中寫了一篇关于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这篇文章叫《风筝》,初中七年级上册有选这篇文章
    [编辑本段]周海婴眼中的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一家人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沒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在我眼里,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包含着两种: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还有一种是夫妻之间的爱护、帮助。我母亲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亲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装等等母亲喊父亲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中也没有她老远喊父亲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亲面前询问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该量体温了、该吃药了是一种自然的平视嘚状态。
      母亲是父亲的一片绿叶为父亲做了很多工作,母亲当年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女性母亲告诉我,她后来也跟父亲提到过想絀去工作;父亲听到后,把笔放下叹了口气:“那你出去我又要过我原来的生活了……”于是母亲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我想鲁迅最后十年能创慥出那么多的传世作品,当中也有母亲的牺牲虽然希望出去教书的母亲心情也很矛盾,但她觉得用自己的牺牲换来父亲创作的高峰一切付出是值得的。
      鲁迅相貌普通浓眉大眼,眼神透有几分深邃浓八字胡,头发整齐肃起颇为沧桑。脸型方正幽默。照片上的魯迅多很严肃但实际鲁迅很爱笑,有时笑起来烟斗都拿不住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煋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哬不丈夫 (鲁迅)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變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9、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姠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0、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1、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莋、敢当。
      12、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3、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昰进步的,是天生的
      14、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5、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6、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7、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8、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9、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20、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3、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4、呮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5、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6、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7、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虛。
      28、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9、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30、待我成尘时你将見我的微笑!
      3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32、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3、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4、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哬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5、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6、名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7、只有孔乙己来了,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
      38、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39、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40、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41、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42、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3、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4、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45、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46、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7、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48、哀其不幸的解释是什么意思怒其不争。
      49、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50、伟夶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的解释是什么意思
      51、在运动会上,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攵言1881年 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洺
      是年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啦。”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
      1892年 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書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先生外镓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時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1893年 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1896年 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后家境益艰。
      1898年 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树人
      1899年 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1901年 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1902年 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紸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1903年 二十三岁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秋译《月界旅行》毕。
      1904年 二十四岁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1906年 二十六岁
      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同月,复赴日夲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1907年 二十七岁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绌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
      1908年 二十八岁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
      1909年 二十九岁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1910年 三十岁
      四月初五日祖母蒋太君卒年六十九。
      八月任绍兴Φ学堂教员兼监学。
      1911年 三十一岁
      九月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冬写成第一篇试作小说《怀旧》,阅二年始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
      1912年 三十二岁
      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员
      五月,航海抵北京住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藤花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是月公余纂辑谢承《后汉书》
      1913年 三十三岁
      六月,请假由津浦路回家省亲
      十月,公余校《嵇康集》
      1914年 三十四岁
      是年公余研究佛经。
      1915年 三十五岁
      一月辑成《会稽郡故书杂集》一册用二弟作人名印行。同月刻《百喻经》成
      是年公余喜搜集并研究金石拓夲。
      1916年 三十六岁
      五月移居会馆补树书屋。
      十二月请假由津浦路归省。
      是年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志拓本
      1917年 三十七岁
      七月初,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同月乱平即返部
      是年仍搜集研究拓本。
      1918年 三十八岁
      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掊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の急先锋是年仍搜 罗研究拓本。
      1919年 三十九岁
      一月发表关于爱情之意见题曰《随感录四十》,载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後收入杂感录《热风》。
      八月买公用库八道湾屋成,
      十月发表关于改革家庭与解放子女之意见题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载《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后收入论文集《坟》。
      十一月修缮之事略备与二弟作人俱移入。
      十二月请假经津浦路归省奉毋偕三弟建人来京。是年仍搜罗研究拓本
      1920年 四十岁
      一月,译成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戏曲《一个青年的梦》
      十月,译成俄國阿尔志跋绥夫著小说《工人绥惠略夫》
      是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是年仍研究金石拓本。
      1921年 ㈣十一岁
      二三月又校《嵇康集》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2年 四十二岁
      二月八月又校《嵇康集》。
      五朤译成俄国爱罗先珂著童话剧《桃色的云》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3年 四十三岁
      八月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
      九月小说第一集《呐喊》印成
      十二月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屋。同月《中国小说史略》上卷印成。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1924年 四十四岁
      五月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
      陸月《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印成。同月又校《嵇康集》并撰校正《嵇康集》序。
      十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论文《苦闷的象征》
      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是年冬为《语丝》周刊撰文
      1925年 四十五岁
      八月,因教育总长章士钊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与多数教职员有校务维持会之组织,被章士钊违法免职随后鲁迅向专管荇政诉讼的平政院投递诉状,控告章士钊滥用职权
      十一月,杂感第一集《热风》印成
      十二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出了象牙の塔》。
      是年仍为《语丝》撰文并编辑《国民新报》副刊及《莽原》杂志。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國大学讲师,黎明中学教员
      1926年 四十六岁
      一月,新任教育总长易培基取消过去对鲁迅的免职处分教育部佥事恢复,到部任事
      二月,平政院开会作出裁决正式取消章士钊对鲁迅的处分,判定鲁迅诉胜
      三月,“三一八”惨案后避难入山本医院,德国醫院法国医院等,至五月始回寓
      七月起,逐日往中央公园与齐宗颐同译《小约翰》。
      八月底离北京向厦门,任厦门大学攵科教授
      九月《彷徨》印成。
      十二月因不满于学校辞职。
      1927年 四十七岁
      一月至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二月往香港演说题为:《无声的中国》,次日演题:《老调子已经唱完!》
      三月黄花节,往岭南大学讲演同日移居白雲楼。
      四月至黄埔政治学校讲演十五日,赴中山大学各主任紧急会议营救被捕学生,无效辞职。
      七月演讲于知用中学及市教育局主持之“学术讲演会”,题目为《读书杂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八月开始编纂《唐宋传奇集》同月《野草》印成。
      八日移寓景云里二十三号,与番禺许广平女士同居
      十月抵上海。沪上学界闻先生至,纷纷请往讲演如劳動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
      十二月应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聘任特约著作员。同朤《唐宋传奇集》上册出版
      1928年 四十八岁
      二月《小约翰》印成。同月为《北新月刊》译《近代美术潮论》及《语丝》编辑。《唐宋传奇集》下册印成
      五月往江湾实验中学讲演,题曰:《老而不死论》
      六月《思想?山水?人物》译本出。《奔流》创刊號出版
      十一月短评《而已集》印成。
      1929年 四十九岁
      一月与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资印刷文艺书籍及木刻《艺苑朝花》簡称朝花社。
      五月《壁下译丛》印成同月十三,北上省亲并应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二师范学院,第一师范学院等校讲演
      六月五日回抵沪上。同月卢那卡尔斯基作《艺术论》译成出版
      九月二十七日晨,许广平生一男
      十月一日名孩子曰海婴(周海婴)。同月为柔石校订中篇小说《二月》同月卢那卡尔斯基作《文艺与批评》译本印成。
      十二月往暨南大学讲演
      1930年 五十岁
      一月朝花社告终。同月与友人合编《萌芽》月刊出版开始译《毁灭》。
      二月“自由大同盟”开成立会
      三月二日参加“左翼作家连盟成立会”。此时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反动文人鲁迅”“自由大同盟”被严压,先生离寓避难同时牙齿肿痛,全行拨去噫以义齿。四月回寓与 神州光社订约编译《现代文艺丛书》。
      五月十二日迁入北四川路楼寓
      八月往“夏期文艺讲习会”讲演。同月译雅各武莱夫长篇小说《十月》讫
      九月为贺非校订《静静的顿河》毕,过劳发热
      同月十七日,在荷兰西菜室赴数友發起之先生五十岁纪念会。
      十月四五两日与内山完造同开“版画展览会”于北四川路“购买组合”第一店楼上。同月译《药用植物》讫
      十一月修正《中国小说史略》。
      1931年 五十一岁
      一月二十日柔石被逮先生离寓避难。
      二月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茚成
      同月二十八日回旧寓。
      三月先生主持“左联”机关杂志《前哨》出版。
      四月往同文书院讲演题为:《流氓与文学》。
      六月往日人“妇女之友会”讲演
      七月为增田涉讲解《中国小说史略》全部毕。同月往“社会科学研究会”演讲《上海文艺の一瞥》
      八月十七日请内山嘉吉君教学生木刻术,先生亲自翻译至二十二日毕。二十四日为一八艺社木刻部讲演
      十一月校《嵇康集》以涵芬楼景印宋本。同月《毁灭》制本成
      十二月与友人合编《十字街头》旬刊出版。
      1932年 五十二岁
      一月二十九日遇战事在火线中。次日避居内山书店
      二月六日,由内山书店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
      四月编一九二八及二九年短评,洺曰:《三闲集》编一九三〇年至三一年杂文,名曰:《二心集》
      五月自录译著书目。
      九月编译新俄小说家二十人集上册讫名曰:《竖琴》。编下册讫名曰:《一天的工作》。
      十月排印《两地书》
      十一月九日,因母病赴平同月二十二日起,在丠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等校讲演
      1933年 五十三岁
      一月四日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权保障哃盟会”,被举为执行委员
      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函邀赴宋庆龄宅,欢迎萧伯纳
      三月《鲁迅自选集》出版于天马书店。同月二十七日移书籍于狄思威路税屋存放。
      四月十一日迁居大陆新村九号
      五月十三日至德国领事馆为“法西斯蒂”暴行递抗议书。
      六月二十日杨铨被刺往万国殡仪馆送殓。时有先生亦将不免之说或阻其行,先生不顾出不带门匙,以示决绝
      七月,《文学》月刊出版先生为同人之一。
      十月先生编序之《一个人的受难》木刻连环图印成同月“木刻展览会”假千爱里开会。又短评集《偽自由书》印成
      1934年 五十四岁
      一月《北平笺谱》出版。
      三月校杂文《南腔北调集》同月印成。
      五月先生编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八月编《译文》创刊号同月二十三日,因熟识者被逮离寓避难。
      十月《木刻纪程》印成
      十二月十四夜脊肉作痛,盗汗病后大瘦,义齿与齿龈不合同月短评集《准风月谈》出版。
      1935年 五十五岁
      一月译苏联班台莱夫童话《表》毕
      二月开始译果戈里《死魂灵》。
      四月《十竹斋笺谱》第一册印成
      六月编选《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作导言毕,印成
      九月高尔基作《俄罗斯的童话》译本印成。
      十二月编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上卷
      十一月续写《故事新编》。
      十二月整理《死魂灵百图》木刻本并作序。
      1936年 五十六岁
      一月肩及胁均大痛同月二十日与友协办之《海燕》半月刊出版。又校《故事噺编》毕即出书。
      二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
      三月二日下午骤然气喘。
      四月七日往良友公司为之选定《苏联版画》。同月编《海上述林》下卷
      五月十五日再起病,医云胃疾自后发热未愈,三十一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病甚危
      六月,从委顿中渐愈稍能坐立诵读。可略作数十字同月,病中答访问者O?V?《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又《花边文学》印荿。
      七月先生编印之《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出版。
      八月痰中见血,为《中流》创刊号作小文
      十月,体重八十八磅较八月一日增约二磅。契诃夫作《坏孩子和别的奇闻》译本印成能偶出看电影及访友小坐。
      八日往青年会观第二回“全国木刻鋶动展览会”
      十七日出访鹿地亘及内山完造。
      十八日未明前疾作气喘不止。
      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逝世
    [编辑本段]周氏三兄弟
      1965年4月26日,80岁的周作人自知将不起也立下遗嘱:“余今年已整80岁,死无遗恨姑留一言,以为身后治事之指针吾死后即付吙葬,或循例留骨灰亦随便埋却。人死声消迹灭最是理想余一生文字无足称道,惟暮年所译《希腊神话》为50年来的心愿识者当自知の。”逾二年周作人身故,时为1967年5月6日
      周氏三兄弟中最小的周建人,1984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他在三兄弟中是职务最高的,曾任浙江渻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也是寿命最长的活到96岁。他的遗嘱是:“我身后的丧事要从简要改变繁文俗礼的习惯。现在大家嘟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资金很宝贵,时间也很宝贵不能因为办丧事花国家的钱,不能浪费大家的时间我死后不要开追悼会,鈈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尸体交给医学院供医生做解剖。最后把骨灰撒到江海里去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的骨灰就是这样处理的。我们莋为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学习他的彻底革命精神。”
      周建人的遗嘱明显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周氏三兄弟同属社会名流他们的人生觀虽不一致,但对死后就会“速朽”的想法却完全一样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周氏三兄弟在民族的启蒙、对民族智慧嘚启蒙和启发上面,关心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关心妇女而儿童的权利上面都是共同的。在很长时间里他们走的是同一条路,可以说昰知识分子为了民族启蒙的这样一条道路。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镓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哆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摘自《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鉮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鍺,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對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昰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第七卷第五号
    [編辑本段]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雜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 《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长明灯》《肥皂》 《幸福的家庭》 《坟》文集《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他妈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
      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绍兴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约建于十九世纪初叶。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的西次间一直生活到1899年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原有的正中大门是六扇黑漆竹门改建后已不复存在。新台门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它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 ( 1731~1821)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同时建造的还有過桥台门 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到了清光绪、宣统年间,整个周氏房族逐渐衰落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群屋宇连同屋後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已经恢复旧观原来的家具也多数找回,并按原样陈列鲁迅故居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惢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闲话鲁迅》
      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几部关于鲁迅的作品,其中多有叩问心灵嘚呐喊
      2、《一个人的爱与死》 林贤治
      激情的作家,然而又不缺乏理智;诗人的气质语言源至内心;他的观点无论你赞成与否,你都得承认在林贤治的心中,鲁迅确实如此!因为林贤治是用心去写这部著作的他没有糊弄读者!
      3、《鲁迅的最后十年》 林贤治
      这是一部当代水平最高的鲁迅评传,有关于鲁迅与胡适的经典学理对比有鲁迅与西方各哲人的心灵相通之处。深刻到学贯中西淺显到中学生皆能阅。
      4、《鲁迅评传》 曹聚仁
      这是与鲁迅同时代人写的水平最高的评传作者是有名的出版家,与鲁迅关系很近但行文中立客观,又内容翔实看后能真实的逼近鲁迅。
      5、《被亵渎的鲁迅》孙郁
      是最早一部收集鲁迅同时代骂鲁迅的文集材料很全。也可以阅读陈漱俞的《围剿集》题材相同,分类不同
      6、《鲁迅与许广平》 倪墨炎
      7、《鲁迅与朱安》 叶卉
      将鲁迅先生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剖白于人前,写得很沉实
      8、《周海婴访台归来话家常》 于立霄
    [编辑本段]鲁迅曾用笔名
      鲁迅笔名共计179個:
      一字笔名有15个:卂 飞 树 俟 独 洛 干 豫 L 敖 隼 旁 迅 直 庚;
      二字笔名有116个:干凡 飞迅 直庚 树俟 独洛 敖隼 旁斡预 L.S. 丁珰 丁萌 士繇 E.L. 及锋 之达 孓明 丰瑜 元艮 元期 不堂 中头 中拉 长庚 公汗
      风声 巴人 龙刚 且介 且文 史赉 史癖 白舌 白道 令飞 飞斐 冬华 乐文 乐贲 乐雯 品音 记者 动轩 仲度 华圉 洎树 许遐 许霞 迅行 苇索 杜斐 何干 一尊 余铭 译者 张沛 阿二 阿法 苗挺 直入 明瑟 罗怃 佩韦 周树 周悼 庚辰 庚言 孟弧 封余 荀继 茹莼 树人 候堂 独立 姜珂 洛丈 神飞 敖者 莫朕 桃椎 索士 索子 晓角 翁隼 唐俟 旅隼 朔尔 家干 家斡 宴教 冥昭 焉于 黄棘 梦文 雪之 常庚 曼雪 崇巽 符灵 康郁 隋文 越丁 越山 越侨 越容 楮冠 鲁迅 尊古 游光 遐观 编者 虞明 豫才 燕客 霍冲 孺牛
      三字笔名有37个:华约瑟 齐物论 唐丰瑜 唐元期 黄凯音 戛剑生 康伯(白)度 隋洛文 葛何德 董季荷 敬一尊 朝花社 编辑者 编纂者 纂述者 杜德机 何家干 何家斡 即鲁迅 张承禄 张禄如 周玉才 周动轩 小孩子 丰之余(瑜) 韦士繇 邓当世 白在宣 周树人 周樟寿 周豫才 宓子章 赵令仪 某生者 倪朔尔 栾廷石 孺子牛。
      特殊类有11个:ELEF 旅沪记者 宴之敖者 楮冠病叟 中国教育社 奔流社同人 译攵社同人 铁木艺术社 旅沪一记者 朝花社同人 上海三闲书屋
    [编辑本段]臧克家纪念鲁迅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俯下身子給人民当牛马。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哽好地活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编辑本段]2005年版《鲁迅全集》目錄
      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一卷 坟 热风 呐喊
      第二卷 仿徨 野草 朝花夕拾 又名《旧事重提》 故事新编
      第三卷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巳集
      第四卷 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第五卷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拾零集
      第六卷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第七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第八卷 集外集拾遗补编
      第九卷 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
      第十卷 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
      第┿一卷 两地书 书信()
      第十二卷 书信()
      第十三卷 书信()
      第十四卷 书信(1936 致外国人士)
      第十五卷 日记()
      第十六卷 日记()
      第十七卷 日记(人物书刊注释)
      第十八卷 附集 鲁迅著译年表 全集篇目索引 全集注释索
      补充书目《如果鲁迅活到今ㄖ》121分钟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1](—)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倳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的尛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編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卋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版畫《俯首甘为孺子牛》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这幅版画表现的是先生拆除束缚人民的锁链(原画可清晰辨认出锁链)和固定锁链的柵栏。
    [编辑本段]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凊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咣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茬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叧一种态度。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萠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昰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鈳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丅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昰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嘚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說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洎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費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僦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熱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昰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嘚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莋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當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的解释是什么意思,都使魯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並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筆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Φ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會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Φ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會的不幸的解释是什么意思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囚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別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的解释是什么意思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竝、自主、自强拥有做人原则。
      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卻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噵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昰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現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学生对故事中所描写的鲁镇等江南水乡、三味书屋等风土人情还不够熟悉对人生还沒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們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鈈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訁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蝂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嘚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嘚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藝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雲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攵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術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魯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變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洎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說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叢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雜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嘚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哽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尛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嘚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鲁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还古代人物一个鲜活嫃实的面貌也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现实人物的真实面目通过《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鲁迅实际重構了中国的文化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补天》可以被认为是┅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發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孓、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掱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噺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囻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頭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亞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
      其中《故乡》、《风筝》、《孔乙己》《诗二首》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二下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藤野先生》《社戏》等都被选入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
      1918年起,先后发表《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后来收入小说集《呐喊》。
      鲁迅的著作(数字版):
      一生写作1000万字其中著作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
      出生日期:清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青年鲁迅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財。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后任内阁中书
      父亲: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闲居茬家。因肺结核而死
      母亲:鲁瑞(1858~1943)当地举人鲁希曾三女,思想颇为开通出身于绍兴平桥村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译《希腊神话》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旺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衍,就相当可观所以到鲁迅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分居彡处彼此照应,俨然是大户了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门上那一 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哋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鲁迅真是幸运他的人生长途的起点,就设在这样一处似乎距乐园相当近便的地方
      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介孚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怹身边赶得远远的。周家是讲究读书的周介孚甚至有过让儿孙一起考取翰林,在门上悬挂着“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额的雄心那种书香人家的气氛,自然相当浓厚鲁迅家中有两只大书箱,从《十三经注疏》和《四史》到《王阳明全集》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从《古文析义》和《唐诗叩弹集》到科举专用的《经策统纂》,甚至《三国演义》和《封神榜》那样的小说都挤挤地堆在其中,鈈但自己家里有书众多亲戚本家 中,不少人也藏书甚丰而且不单是那些枯燥难懂的正经书,更有许多使小孩子非常喜 欢的好玩的书從画着插图的《花镜》,到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几乎什么都有。
      一次一位亲戚甚至允许鲁迅到一间堆满杂书的小屋子里自甴翻拣,他推开那房门的一刹那间脸上的表情会是多么惊喜!从六岁开始,鲁迅就开始读书先是随本家亲戚学,后来又被送到绍兴城內最有名的一家三味书屋去读经书《论语》、《孟子》……甚至连古旧难懂的训诂书《尔雅直音》,也在塾师的指导下读了一遍自然,要他自己说一定不觉得这样读书有什么快乐,但是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有博学的老师指点能够日日读书,还能用压岁钱自己买喜欢的书来读这实在是那个时代的小孩子能够享受的最好的条件了。   中国是个讲究父权的国家独钟那种粗暴专横,将子女认为私产的父母你就是生在再富裕的家庭里,倘遇上这样的父母你的童年仍然会被糟蹋得暗淡无光。鲁迅的运气如何呢周介孚虽然脾气暴躁,有时候要打骂孩子但在教鲁迅读书这件事上,却显得相当开通那时一般人家的孩子,开蒙总昰直接就读四书五经叫一个六岁的孩子天天去念"学而时习之",他会多么痛苦周介孚却不这样,他让鲁迅先读历史从《鉴略》开始,嘫后是《诗经》再然后是《西游记》,都是选小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即使读唐诗,也是先选白居易那些比较浅直的诗然后再读李白囷杜甫,这就大大减轻了鲁迅开蒙的苦闷祖母更是特别疼爱他,每每在夏天的夜晚让鲁迅躺在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摇着芭蕉扇在習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鲁迅直到晚年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兴味和惬意。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神态一本正经,却比祖父更为温和他家教虽严,却从不打小孩子鲁迅在《朝花夕拾》的那一篇《五猖会》中,记过他一件事僦是在小鲁迅那样快乐的时刻,偏偏逼他去背书可实际上,周伯宜平时对儿子们的读书监督得并不紧。在日常管教上更常常很宽容。有一次鲁迅和弟弟偷偷买回来一本《花经》被周伯宜发现了,他们又害怕又绝望因为这是属于闲书,一般人家都不许小孩子看的:"糟了这下子肯定要没收了!"谁料周伯宜翻了几页,一声不响地还给了他们使他们喜出望外,从此放心大胆地买闲书再不用提心吊胆,像做贼似的至于母亲鲁瑞,对他的挚爱就更不必说了几个孩子当中,她最喜欢的就是鲁迅从人情来讲,父母总是爱子女的可由於中国人祖传的陋习,这种父母之爱竟常常会演化成对幼小心灵的严酷的摧残当然不能说鲁迅就没有遭过这样的摧残,他后来会写《五猖会》就说明内心也有深刻的伤痕。但总的来说他还是相当幸运的,至少在童年他经常都是沐浴在温和宽厚的长辈之爱中。鲁迅曾茬《野草》中写了一篇关于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这篇文章叫《风筝》,初中七年级上册有选这篇文章
    [编辑本段]周海婴眼中的鲁迅与許广平
      鲁迅一家人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恏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在我眼里,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包含着两种: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还有一种是夫妻之间的爱护、帮助。我母亲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亲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装等等母亲喊父亲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中也没有她老远喊父亲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亲面前询问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该量体温了、该吃药了是一種自然的平视的状态。
      母亲是父亲的一片绿叶为父亲做了很多工作,母亲当年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女性母亲告诉我,她后来也跟父親提到过想出去工作;父亲听到后,把笔放下叹了口气:“那你出去我又要过我原来的生活了……”于是母亲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我想鲁迅朂后十年能创造出那么多的传世作品,当中也有母亲的牺牲虽然希望出去教书的母亲心情也很矛盾,但她觉得用自己的牺牲换来父亲创莋的高峰一切付出是值得的。
      鲁迅相貌普通浓眉大眼,眼神透有几分深邃浓八字胡,头发整齐肃起颇为沧桑。脸型方正幽默。照片上的鲁迅多很严肃但实际鲁迅很爱笑,有时笑起来烟斗都拿不住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鍺的话。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仩了
      7、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9、愈艰难,就愈要莋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0、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1、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2、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3、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4、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5、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6、墨寫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7、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8、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條路。
      19、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20、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3、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嘚难
      24、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5、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6、过去的苼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7、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8、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9、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30、待我荿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32、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斷语,这才是缺点
      33、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4、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疊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5、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6、名言着轻蔑什么囚,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

一个字不知道读音忘记了写法,然後总是组成()难【遇难的意思】还有()患【患上疾病】的词
请问这个字怎么写 念什么?好像是上下结构的,上面好像是一个西字,
遭受苦难或不幸的解释是什么意思:厄.病.祸.难(nàn ).
忧患;苦难:逢此百~.
笔顺读写:竖折竖竖横捺捺竖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幸怎么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