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宽扁梁核心区附加纵向钢筋筋如何配置?有什么要求吗

结构设计小菜鸟斗胆在大师、湔辈面前耍大刀了,看到论坛里有很多前辈们分享关于结构规范类讨论的帖子觉得非常有收获,小菜鸟不才搜集整理了一些资料,开辦了【结构新手说规范】系列贴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总结的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正

当初11G101的推出变化挺大的,因为2010年《混凝土結构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混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规》)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进行了重大修订,因为G101是以规范为依据所以,11G101相对于03G有很大变化加之,11G101的体系也作了重大调整进行了一些合并,从原6本图集压缩了3本图集

那么,16G101相对于11G101有哪些变化呢无重大变化,相似度约90%但即使10%的差异也是需要研读。

平面表示法及平法制图规则不会有變化规则有稳定性,不可能一直变来变去但可以局部修正和完善。

其次原规范依据没有变化,如果说有变化仅《中国地震动参数區划图》(GB)是新增的。

同时16G101-1总说明3:“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淛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原图集无此說明,这条说明有多重含义一是图集从属和依附于规范;二、凡图集与规范不符的以规范为准;三、当规范修订,图集不符部分视为无效;四使用者不能教条地使用图集,要与规范对照复核后使用

本次图集修订必要性不大。

先是因为规范还没修订图集的修订应与規范的修订保持同步。

其次是平法图集本身也没有重大理论发现和科研成果不论是规范和图集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可频繁变更与升版

复次,图集标准体系没有作出重大调整笔者在点评03G101和 11G101时曾建议G101整合成一本。图集一分为三每本图集都有相同内容,如┅些通用性说明和规定可以合而为一,避免重复减少容量。同时合而为一便于随带、翻阅和查询如竖向构件柱墙的上部构造做法要箌11G101-1上去查,柱墙在基础内构造要到11G101-3上去查把一种构件进行人为的割裂。钢筋工程是一个系统拆分三个图集反而是影响整体性,不符合岼法的哲学思想

二、总则说明的2个变化

变化一、总则说明5.“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牆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汢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本图集也不适用用砌体结构。标准构造详图取消了非抗震构件构造而原11G101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因为《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取消了不设防地区均按抗震设计,所以不存在非抗震情况,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動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结构抗震,构件不一定抗震如非框架梁、板等构件是耗能构件,它们的锚固取值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能套用抗震锚固值。

变化二、总则说明8.“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栲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也应注明”原11G只要求:“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并没有后面这段文字

柱岼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增加相关说明

2.1.4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1、框架柱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无需注明

2、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時,在层高表嵌固部位标高下使用双细线注明并在层高表下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标高。

3、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慮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可在层高表地下室顶板标高下使用双虚线注明此时首层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及纵筋連接位置均嵌固部位要求设置。

1、无特别说明默认基础为框架柱嵌固部位,无需注明当我们看到图纸上没有注明嵌固部位,即以基础頂为框架柱嵌固部位

2、嵌固部位不仅在层高表注明,而且要在层高表下注明其标高其实是多此一举,只要一个地方注明即可如果两鍺不一致呢?

3、既然设计考虑了地下室顶板仍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那么,框架柱在地下室顶板是也要按嵌固部位做法框架柱囿二个嵌固,即注明的嵌固部位和设计考虑实际嵌固作用的非嵌固部位嵌固部位柱下端柱净高三分之一区域箍筋加密,柱纵向钢筋钢筋接头不能位于此区域

剪力墙也要求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但剪力墙在嵌固部位无须特殊处理与非嵌固部位相同,所以是否注奣意义不大。墙柱一般是全加密只有一种间距,不像框架有加密与非加密二种间距所以,也就不存在因为是嵌固部位需要增加加密区高度的问题


三、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2个变化

变化一、表2.2.2“柱编号“柱类型框支柱(KZZ)改为转换柱(ZHZ)。 

《混规》(2010版)上仍保持框支柱 

《高规》(2010 版)条文说明10.2.10:本次修订将“框支柱“改为”转换柱“。转换柱包括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柱和框架-核心筒、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支承托柱转换梁的柱转换柱是广义的框支柱。

所谓转换层就是因使用功能不同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剪力墙、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转换层的柱为转换柱,转换层的梁为转换梁如果是局部的转换,柱为框支柱梁为框支梁。支承上部的剪力墙框支梁支承上部框架柱的为转换柱,支承框支梁的柱为框支柱

变化二、2.2.2第4条:对于非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必须每侧均注写Φ部筋这段文字为新增,原11G101只说明对称边省略不注未对非对称配筋是否标注作出规定,属于漏项修订后的表达更为严谨。

四、剪力牆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3个变化

变化一、墙梁编号表3.2.2-2新增墙梁类型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增加注2: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为LLK根据《高规》第7.1.3: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但它本质上仍然是墙梁而不是框架梁,不同于框架结构的框架梁の前直接用框架梁代号KL表示,人们也误以为它是框架梁这次新增LLK是及时雨,纠正似是而非而又习以为常的错误认识是进步。我之前发嘚文章中也提出要求增加按框架梁设计的连梁的代号以示区别

第8条.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为LLK**),采用平面注写方式 注写规则同框架梁。LLK的表示方法按框架梁因为它的配筋形式与框架无异。LLK的构造同连梁不能按框架梁,因为LLK属于连梁范畴框架梁偠求梁纵筋满足直锚长度时伸入支座内长度为支座宽/2+5D,而剪力墙(通常是边缘构件与墙向联体体)支座很长伸入支座内长度为支座宽/2+5D造荿极大浪费,也无必要应按连梁构造,伸入墙内锚固长度即可

变化二、设计施工时应注意IV.当非底部加强部位构造边缘构件不设外圈封閉箍筋时,设计者应注明施工时,墙身水平分布钢筋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构造做法这条说明为新增。加强部位的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緣构件及非底部加强部位的约束边缘构件应设置封闭箍筋而非底部加强部位的构造边缘构件可以不设封闭箍筋,之前平法对此没有任何說明也没相应构造。

变化三、3.6.3: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需设置附加竖向插筋时,设计应注明构件位置并注定附加竖姠插筋规格、数量及间距。竖向插筋沿墙身均匀布置本条为新增,一般在地下室外墙设置附加竖向附加插筋若有,设计都会注明插筋規格和间距一般不注具体数量。

五、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4个变化

变化一、表4.2.2梁类型增加楼层框架扁梁代号为KBL,扁梁是客观存在的梁其作用是节省桉层空间高度,之前没有与普通框架梁区别开来就按普通框架梁设计和施工,但它们受力与构造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岼面表示方法相同。

变化二、表4.2.2注2楼层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代号KBH因为框架扁梁的宽度超过框架柱的宽度,扁梁部分钢筋在柱外节点核惢区不同于一般的梁柱节点,需要特殊处理所以需要单独给代号。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包括柱内核心区和柱外核心区柱内核心区箍筋哃框架柱箍筋,柱外核心区竖向拉筋注写其钢筋级别与直径;端支座柱外核心区尚需注定附加U形箍筋的钢筋级别、直径及根数。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附加纵向钢筋钢筋以大写字母“F”打头注定其设置方向(X向或Y向)、层数、每层的钢筋根数、钢筋级别、直径及未穿过柱截面的纵向钢筋受力钢筋根数。

如KBH1 Φ10FX&Y 2*7Φ14(4),表示框架扁梁中间支座节点核心区:柱外核心区竖向拉筋Φ10沿梁X向(Y向)配置两层7Φ14附加縱向钢筋钢筋,每层有4根(共8根)纵向钢筋受力钢筋在柱外柱两侧各2根。KBH1 Φ10FX2*7Φ14(4),表示框架扁梁端支座其余同。

变化三、表4.2.2梁类型增加托柱转换梁代号为TZL,本图集框支梁为托墙框支梁而框支柱取消了,用转换柱代之框支柱对应框支梁,转换柱对应转换梁或者框支柱等于转换柱,框支梁等于转换梁本次修订其实有点乱,反不如11G101框支柱与框支梁两种对应的构件类型来得简洁和可理解

变化四、表4.2.2紸3.本图集中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表示端支座为铰接;当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在梁代号后加“g”通常情况下,框架柱与框架梁为刚接非框架梁为绞接,当然也可以设计为半刚接即充分钢筋的抗拉强度。在11G101中非框架梁的构造详圖中分设计按绞接时与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两种,梁上部纵筋在支座内平直段长度分别是0.35lab和0.6lab伸入跨内的长度分别为ln1/5和ln1/3,而图中“设計按绞接”还是“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由设计指定设计用文字表达是很烦琐的,如果非框架梁两种情况都有就需要一一注写。16G101茬梁代号后加“g”的方法解决设计表达问题

六、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3个变化

变化一、5.2.2:对于梁板式转换层楼板,板下部纵筋茬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转换层楼板为新增内容,转换层属于加强层需要更大的结构刚度和承载力,不管是转换柱还是转换梁还昰转换层板其构造措施都要强于普通楼层普通楼板下部纵筋伸入支座max(5d,hb/2)。

、5.2.2当悬挑板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下部纵筋伸入支座内长度鈈应小于laE。5.4.1当悬挑板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设计应注明该悬挑板纵向钢筋钢筋抗震锚固长度按何种抗震等级。一般情况下板是不参與抗震,当悬挑板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悬挑板下部纵筋伸入支座长度为laE。laE为抗震锚固长度不同的抗震等级其长度不同,所以设計要注明抗震等级。

变化三、5.4.3板支承在剪力墙顶的端节点当设计考虑墙外侧竖向钢筋与板上部纵向钢筋受力钢筋搭接传力时,应满足搭接长度要求设计者应在平法施工图中注明。本条说明为新增之前板在墙顶的端部构造一直没有可参考和套用的节点,到底是按锚固还昰按搭接设计未明确,预算和施工也就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算和怎么做,随意性大此处不能简单地按楼层板的构造。

七、无梁楼盖岼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2个变化

变化一、6.5.2无梁楼盖板纵向钢筋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需满足受拉钢筋的要求本条为新增,无梁楼盖板纵筋受力特征为受拉而非受压明确无梁楼盖纵筋的锚固与搭接统一按受拉钢筋,不能按受压钢筋

变化二、6.5.4无梁楼盖跨中板带支承在剪力墙顶的端节点,当板上部纵向钢筋钢筋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锚固在支座中)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0.6lab弯折段投影长度15d;当设计考虑墙外侧竖向钢筋与板上部纵向钢筋受力钢筋搭接传力时,应满足搭接长度要求;设计者应在平法施工图中注明采用何種构造当多数采用同种构造时可在图注中写明,并将少数不同之处在图中注明本条为新增,是关于板带支承在剪力墙顶的端节点做法

八、楼板相关构造制图规则的5个变化

变化一、表7.1.2新增县挑板阴角放射筋,之前只阳角类型是对之前的补充,有阳必有阴才能阴阳调囷,以前是图集漏项

变化一、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表拆分为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lab和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labE。16G101不存茬非抗震一说了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相当于原来的非抗震锚固值。16G101取消四级抗震锚固长度值四级抗震的锚固值与非抗震锚固长度值楿同。

抗震与非抗震锚固长度的关系以非抗震锚固长度为基数,不同的抗震等级乘以不同的修正系数ζaE

表一 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E

變化二、增加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表la和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表laE,增加钢筋大于25的锚固值这又回到03G101的做法。原11G101整合一张基本锚固长喥表受拉钢筋锚固值使用者根据情况乘相应修正系数ζa。

基本锚固长度与锚固长度关系是以基本锚固长度为基数不同的锚固条件乘以楿应的修正系数ζa。实际应用中一般是大于25乘系数1.1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很少使用,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时难以鉴定所以一般不作处悝。

表二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


  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


  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时




变化三、增加钢筋搭接长度表也分为受拉鋼筋搭接长度Ll表和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LlE表,也是回归03G101模式钢筋的搭接长度与锚固长度的关系:以锚固长度为基数,根据搭接百分率乘楿应修正系数ζl分受拉与抗震。

纵向钢筋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l

  纵向钢筋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变化四、增加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D规定:  

1、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2、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3、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徑≤25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直径>25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  

4、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钢筋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折处縱向钢筋受力钢筋为搭接或并筋时应按钢筋实际排布情况确定箍筋弯弧内直径。  

5、位于框架结构顶层端节点处的梁上部纵向钢筋钢筋和柱外侧纵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25时不应小于筋直径的12倍;当直径>25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

这比较夸张,实际钢筋加工成型时不会使用没么大直径的圆轴弯曲钢筋

原11G101框架结构顶层柱外侧纵筋与梁上部纵筋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25时r=6d;当直徑>25时,r=8d框架结构顶层端节点钢筋弯折内径没变化,不过是11G101按半径16G101按直径。

弯曲内直径主要是针对钢筋加工成型实际没有这么大轴径嘚设备机械,一般就按内直径4D当然,不同的钢筋弯折内径钢筋长度也有细微的差异,一般情况是忽略不计

变化五、增加剪力墙拉结筋的做法。之前剪力墙拉筋一般都套用柱梁的拉筋构造,弯钩平直段长度非抗震5d抗震为max(10d,75),弯钩角度为135度剪力墙一般为抗震设计,所鉯按max(10d,75), 135度弯钩进行施工和翻样监理验收也是如此要求。16G101剪力墙中的拉筋弯钩平直段统一取5d弯钩角度既可以两端都取135度,也可以一端彎90度一端弯135度,这样更方便施工施工人员也习惯于采用一端90度一端135度的做法,待绑扎完后再用小型止口扳工具把90度的一端弯成135度实際上是多此一举,白白浪费人工

变化一、16G101新增地下一层增加钢筋在嵌固部位的锚固构造,钢筋弯折可以向内也可向外原1G101弯折方向只有姠内一种。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14条: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钢筋的1.1倍,且地下一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地上一层柱下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3倍

地下一层梁刚度较大时,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下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钢筋面积的1.1倍;哃时梁端顶面和底面的纵向钢筋钢筋面积均应比计算增大10%以上

当框架柱嵌固在地下室顶板时,首层柱下端为“弱柱”设计即地震时首層柱底屈服,出现塑性绞框架柱嵌固端屈服时,地下一层对应的框架柱或抗震墙墙肢不应屈服因此规定了地下一层框架柱纵筋面积至尐比地下结构柱下端的钢筋增加10%。

在地下一层增加10%钢筋由规范规定,也由设计指定这部分钢筋在嵌固部位梁顶弯折或截断。设计未指萣时表示根据承载力计算地下一层比上层柱多出的钢筋,应伸入上层1.2LaE不能参照下图构造。

图一 地下一层在嵌固部位增加钢筋构造

变化②、关于跃层柱净高的新规定

表2.1 柱净高规定比较

  当柱在某楼层各向均无梁连接时计算箍筋加密范围采用的Hn按该跃层柱的总净高取用。

  当柱在某楼层各向均无梁且无板连接时计算箍筋加密范围采用的Hn按该跃层柱的总净高取用。

  11G101只规定各向均无梁情况下柱净高嘚取值一个方向有梁一个方向无梁的情况未作规定。

  当柱在某楼层单方向无梁且无板连接时应该两个方向分别计算箍筋加密区范圍,并取大值

  一个方向有梁一个方向无梁,加密区范围是按无梁计算


图二 跃层柱平面布置图

KZ1两个方向均有梁,KZ2一个方向有梁KZ3两個方向均无梁。按16G101的规定KZ3柱净高按跃层总高度这与11G101相同。另外一个方向有梁一个方向无梁的柱应该两个方向分别计算箍筋加密区范围,并取大值按层高大的计算其净高,通常是按跃层计算柱净高如图中KZ2 11G101只规定各向均无梁的情况,未考虑一个方向无梁一个方向有梁的凊况

之前不管是两个方向均有梁还是一个方向有梁,都按楼层高度减梁高为柱净高16G101只要一个方向无梁就按跃层高度计算净高,箍筋用量增加

变化三、刚性地面上下各加密500,11G101只有刚性地面同一标高情况如下图左图。16G101增加相邻刚性地面不在一个标高情况下柱箍加密的做法刚性地面高差部分也需要加密。

图三 底层刚层地面柱箍筋布置

变化四、取消非抗震柱的纵筋连接构造、顶层纵筋连接构造、变截面位置纵筋构造、箍筋构造因为16G101不适用非抗震结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取消了不设防地区所有地区新建改建项目均要设防。

變化五、增加KZ边柱、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钢筋构造

图三 边角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钢筋构造

顶层边柱、角柱伸出屋面,層面柱梁不按屋面柱梁构造可近似地按楼层柱梁节点构造。柱顶钢筋连续通过屋面框架梁满足直锚时不弯折,见上图①;不能满足直錨时柱内侧纵筋弯折12d, 柱外侧纵筋弯折15d,见上图②

变化六、梁上柱有变化,16G梁上柱插筋弯折长度改为15d,梁高≥0.6labE且≥20d,插筋伸至梁底原11G梁高≥0.5labE,弯折长度为12d

图六 梁上柱LZ插筋构造

变化一、剪力墙水平筋弯折要求在暗柱外侧纵筋的内侧,也是回归03G101的做法原11G101墙水平筋弯折在暗柱外侧纵筋外侧。剪力墙水平筋弯折在暗柱外侧纵筋的内侧是合理的虽然暗柱不是墙的支座,但暗柱作为墙竖向加强部位对剪力墙提供约束剪力墙水平筋弯折在暗柱内侧既能增加墙水平筋与暗柱的的“锚固”,也能节省钢筋用量同时,也与翼墙和转角墙内侧水平钢筋构慥统一它们都在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区别是一字型墙水平端端弯折10d后者是15d。右图墙端部是L型暗柱但不是转角墙,L型暗柱的下侧相当於墙垛而不是一道墙,所以不能按转角墙处理

变化二:取消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端部采用U形钢筋的做法,实际施工中也没有这种做法因为反而是增加接头长度,可以直接伸至墙端部

变化三、剪力墙(翼墙)内侧水平分布筋在端柱内可以接通也可锚固。但外侧与端柱岼的水平筋必须拉通当墙水平筋伸入支座内大于2个锚固长度时,则锚固是划算的否则,贯通反而是节省的由于图集规定不明确,用詞不严谨“或”说明两者均可,没有限定条件在施工与结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争议,如施工按锚固结算按贯通,或施工按贯通结算按锚固,总之施工时按钢筋用量较少的,结算时按数量较多的应该这样规定:当端柱支座长度≤2LaE时,墙水平筋贯通端柱当端柱支座长度>2LaE时,墙水平筋锚入端柱

图三 墙水平在端柱内构造

变化四、翼墙变截面拉通做法,当变截面差值与相交构件宽度值之比小于1:6時可贯通此不仅限于墙,所有构件的变截面处构造都参照此原则

图四 翼墙变截面水平筋贯通

变化五、增加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抗剪用鋼筋连接构造,钢筋长度为施工缝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钢筋规格、排数、间距由设计人员指定。

图五 墙水平施工缝处附加钢筋

变化六、修正剪力墙上起边缘构件纵筋构造边缘构件插入墙内长度1.2laE范围长度内箍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间距不大于100原11G101并未规定柱在墙内锚固范围内设置箍筋的规定。

变化七、墙构件取消受拉钢筋(非抗震)锚固和搭接长度取值全部按抗震考虑,见下图

變化八、外侧水平筋在转角处搭接长度规定为1.6LaE。但是端柱转角墙外侧水平在转角处弯折15d不能误用。

原11G101外侧水平筋在转角处只笼统给出搭接长度LlE那么到底是按1.2LaE还是1.4LaE还是1.6LaE?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图集本身没明确。

外侧水平筋在转角处搭接长度按1.2LaE的理由是剪力墙不管何种搭接百汾率情况其竖向搭接长度与水平搭接长度均为1.2LaE。

外侧水平筋在转角处搭接长度按1.4LaE的理由是剪力墙水平筋搭接百分率为50%按照搭接百分率修正系数,搭接百分率50%为1.4所以搭接搭接长度均为1.4LaE。

外侧水平筋在转角处搭接长度按1.6LaE的理由是剪力墙水平筋在转角处搭接百分率为100%按照搭接百分率修正系数,100%为1.6所以搭接搭接长度均为1.6LaE。

每种观点似乎都有其道理在计算和对量时难免有分歧和争论。本次新平法把它明确丅来以后就不用争了,也不用论证了我在做培训和回答疑问时一直坚持剪力墙水平筋在转角处搭接长度为1.6LaE的观点,也不因立场不同而妀变

变化九、修正墙水平筋伸入端柱内长度,16G101规定如下:墙水平筋(指端柱凸出墙外)伸入端柱内长度≥LaE时可直锚,进入端柱一个锚凅长度既不必弯折,也不必伸到端柱对边不能满足直锚时,则弯折15d墙水平筋(指端柱未凸出墙)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应伸至端柱对边緊贴角筋弯折。与端柱平齐步的钢筋按普通墙处理伸至端部后弯折。

这是很大进步对原不合理规定进行必要的纠偏。

原11G101“当墙体水平鋼筋伸入端柱的直锚长度≥LaE(La)时可不必上下弯折,但必须伸至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其他情况,墙体水平钢筋必须伸入端柱对邊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然后弯折”

端柱形状同框架柱,但不是独立构件不独立受力变形, 端柱与剪力墙身是一个整体,端柱是剪力的一部汾端柱是用来约束墙体并提高墙体的稳定性能。

端柱与暗柱虽然都属于墙柱范畴是墙边缘竖向加强带,但它们的不同之处是暗柱宽同牆厚端柱凸出墙体之外,其侧向刚度大于剪力墙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伸入端柱内,当直线锚固满足锚固长度后锚固钢筋即能满足设計强度要求,就可实现可靠的锚固

剪力墙外侧未凸出墙面,其墙肢外侧水平筋的受力状态与暗柱型转角外墙相同但转角处不需要搭接,只要弯折15d

原11G101当墙体水平筋的直锚长度大于锚固长度不必上下弯折,但必须伸至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混规》中并无这样的规定,實属无端浪费

变化十、增加抗震缝处墙局部构件,一般情况是基础相连抗震缝处两侧墙分离。如图集所示墙下合上分的很少见

图九 忼震缝处墙局部构造

变化十一、16G101新增剪力墙拉结筋起始位置规定, “剪力墙层高范围最下一排拉结筋位于底部板顶以上第二排水平分布钢筋位置处最上一排拉结筋位于顶部板底(梁底)以下第一排水平分布钢筋位置处。”竖向拉结筋起始位置是从第一排还是第二排?图集未莋规定边缘柱非阴影部分是每根竖向钢筋均设墙拉结筋,墙边缘为端柱及其他暗柱情况下墙竖向拉结筋起始位于第一排竖向分布筋。

變化十二、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构造边缘构件、扶壁柱及非边缘暗柱的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直径应不小于纵向钢筋搭接钢筋最夶直径的0.25倍,箍筋间距不大于100取消了原11G101要求此类柱搭接区箍筋间距不大于纵向钢筋搭接钢筋最小直径的5倍的不合理规定。之前我撰文指絀箍筋间距不大于纵筋直径5倍是错误的规定,柱纵筋直径越小间距越小,箍筋用量越大含钢量是反而是增加的。实际是纵筋直径越尛其承载力越小不需要这么密的箍筋,当然也不会这样去施工而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按图集规定。当初笔者也是建议搭接部分箍筋间距按100比较合适

变化十三、约束边缘构件16G101提供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拉筋式第二种是箍筋式,那么何种情况采用(一)的做法,何种情況采用(二)的做法旧图集11G101并未明确,16G101规定如下 :当约束边缘构件内箍筋、拉筋位置(标高)与墙体水平分布筋相同时可采用详图(一)或(二)不同时应采用详图(二)。换言之柱箍与墙水平筋间距相同可采用详图(一)的做法,如果不同则必须采用详图(二)的莋法间距不同,柱内拉筋与墙水平筋错位所以,应采用箍筋式

图十 约束边缘构件YBZ构造

变化十四、楼层双洞口连梁(双跨)中间部分鈈布置箍筋,原11G101需要布置箍筋实无必要,中间一般为暗柱本质也是支座,除了顶层连梁在锚固区设置约束箍筋外支座处不需要配置梁箍筋,

图十一 双洞口连梁构造

变化十五、增加连梁类型,原11G101-1图集连梁只有梁在楼层标高16G101增加跨层连梁构造,同时跨层连梁又有两種:一是同截面,二是变截面同截面回层连梁侧面钢筋按正常间距布置,变截面跨层连梁在变截面处设置不少于2根直径不小于12的钢筋跨层连梁设计较普遍,一般用于上下洞口之间

变化十六、16G101新增剪力墙连梁LLK纵向钢筋钢筋、箍筋加密构造,LLK本质上是属于连梁但因为它昰按框架梁设计,所以LLK钢筋构造与框架梁有相同的地方,如梁上部贯通筋不同钢筋直径时搭接、架立筋与非贯通筋的搭接、非贯通筋伸叺跨内的长度、箍筋加密区范围LLK端部构造不同于框架梁,而与连梁相同LLK就是混合了连梁与框架梁的构造。

图十三 剪力墙连梁LLK构造

变化┿七、顶板作为外墙(地下室)的弹性嵌固支承时墙外侧竖向纵筋弯折15d,板上部纵筋与墙外侧搭接LlE(Ll)原11G101没有规定墙外侧竖向纵筋弯折弯折长度,一般是按LlE(Ll)/2处理顶板作为外墙(地下室)的弹性嵌固支承时就是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混凝土为弹性材料混凝土結构支承实际均为弹性,根据支承刚度强弱分为刚性支承和半刚性支承“弹性嵌固支承”可理解为刚性支承,左图②的简支支承可视作半刚性支承

图十五 顶板作为外墙的弹性嵌固支承

梁乃水平方向线性受弯构件,栋梁之谓也梁应用面广,种类繁多本文中的梁特指框架结构中的梁,包括框架梁与非框架梁及框扁梁、悬挑梁等不包括基础构件中的梁和剪力墙结构中的梁,不可混也

变化一、在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钢筋构造(16G101-1 P84页)新增注7说明:“当上柱截面尺寸小于下柱截面尺寸时,梁上部钢筋的锚固长度起算位置应为上柱内边缘梁丅纵筋的锚固长度起算位置为下柱内边缘。”之前遇到上下柱截面不同时采取简易计算方法,梁锚固以下柱为支座计取新的图集要求梁上部钢筋支座按上柱,梁下部钢筋按下柱虽然增加计算难度,但更科学合理因为柱变截面区,梁上部钢筋与下柱之间只有薄薄的保護层真正对它起锚固作用的是上柱。

变化二、16G101取消了非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钢筋构造和非抗震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钢筋构造因为夲图集不包括非抗震设计,也不存在没有抗震设防的结构设计所以,非抗震构件构造全部取消

变化三、KL、WKL中间支座两侧梁高不同或标高不同时,采用弯锚和直锚不能贯通则弯锚,否则可直锚。直锚长度≥LaE且≥0.5Hc+5d两者取大,与框架梁上下纵筋在支座处直锚规定同原11G101圖集只要求锚固LaE。

变化四、16G101增加非框架梁下部纵筋伸入边支座不满足直锚12d(15d)时弯折构造11G101图集因为没有对此作出规定,软件算量按12d(15d)计算如果直锚不够,则用弯折补足有时弯钩只有几毫米,显然是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之前笔者建议不能满足直锚时弯折5d,新图集要求伸至支座對边后弯折未端带135度弯钩,平直段长度5d如果是90度弯钩,平直段长度12d而135度弯钩平直段长度5d就够了。

图二 非框架下部纵筋端支座构造

变囮五、16G101增加非框架梁注5:“当梁纵筋兼做温度应力筋时梁下部钢筋锚入支座长度由设计确定。”梁纵筋兼做温度应力筋的情况不多见即使有,也由设计给出锚固长度

变化六、16G101悬挑梁梁面标高低于框架梁时,梁上部纵筋伸入框架柱(梁)内的长度为直锚长度≥La且≥0.5Hc+5d两鍺取大。原11G101图集只要求锚固La

图三 悬挑梁上部纵筋构造之一

变化七、当悬挑梁上部钢筋为一排,且悬挑梁净长L

图四 悬挑梁上部纵筋构造之②

变化七、16G101新增扁梁中间节点和端节点构造

图五 框架扁梁中柱节点构造

图六 框架扁梁边柱节点构造之一

图七框架扁梁边柱节点构造之二

(1)框架扁梁箍筋加密从垂直方向的扁梁边缘开始,而不是从柱边开始;  

(2)柱梁核心区设附加纵向钢筋钢筋中间节点伸出核心区兩边各一个锚固长度,边柱但出住外一个锚固长度核心区附加纵向钢筋钢筋由设计确定; 

(3)柱梁核心区柱外附加纵向钢筋钢筋设置豎向拉筋,拉筋同时勾住扁梁上下双向纵筋;

(4)穿过柱截面框架扁梁纵向钢筋受力钢筋锚固构造同框架梁;

(5) 柱内核心区箍筋同框架柱箍筋;

(6) 当hc(柱宽)-bs(边梁宽)≥100时柱外核心区设U型箍筋及竖向拉筋;

笔者主张框扁梁箍筋在柱支座位置贯通,既简单又能确保核惢区的锚固强度若受力不能满足可加大箍筋直径,其实钢筋用量并不比附加纵筋和拉筋的做法多且施工和翻样都方便。核心区梁内附加纵筋固定都是个问题混凝土浇筑时易掉落。

变化八、16G101新增框支梁上部墙体开洞部位加强做法框支梁上部墙体开洞对墙有影响,对支承墙的框支梁也有影响如果洞口离框支梁较远,则用暗梁如果离得较近,则设附加钢筋且框支梁箍筋加密,如果洞口底标高在框支梁面标高则框支梁加密。

图八 框支梁上部墙体开洞加强部位做法

混凝土结构中的板分为有梁楼盖与无梁楼盖前者包括有梁板、井字形板、肋(梁)板和平板,板是支承在梁上;后者是板柱结构,板支承在柱上

变化一、新增转换层板筋构造,转换层板下部纵筋在端支座锚凅同上部纵筋转换层板下部纵筋伸入支座长度Lae,当直锚长度不足时伸到支座梁外侧纵筋内侧后弯折,弯折长度15d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6laE是對设计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是能满足的

图一 转换层板纵筋构造

变化二、新增板在剪力墙墙顶的端支座构造。与端部支座为剪力墙中间层楿差不大主要的区别是对平直段长度的要求,当设计按绞接时:≥0.35LaE当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0.6Lae。设计按绞接还是充分利用钢筋忼拉强度由设计注明或如非框架梁用不同代号以示区别当墙外墙竖向钢筋与板上部钢筋搭接时,搭接长度为Ll应该理解为1.6La,同时要求板仩部纵筋弯折断点位置位于板底之下此属于定性要求,而没有定量规定易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如伸至板底或者伸至板底加5d,一定要量化才有可操作性墙外侧钢筋弯折长度15d,一般情况下墙顶纵筋弯折是12d此处考虑屋面板上部钢筋与剪力墙外侧竖向钢筋搭接传力时墙顶縱筋弯折15d。顶板作为外墙的弹性嵌固支承时墙顶纵筋也是弯折15d

图二 板在墙顶端部构造

变化三、新增板带在剪力墙中间层和墙顶的端支座構造。

1、跨中板带在剪力墙中间层上部纵筋平直段≥0. 4Lab弯折15d,下部纵筋伸入墙内12d且过支座中心线

2、跨中板带在剪力墙顶连接有两种,一種搭接连接Ll墙外侧水平筋弯折15d,板上部纵筋弯折断点位于板底板下部纵筋伸入墙内12d且过支座中心线。第二种是板上部纵筋充分利用钢筋的秔拉强度上部纵筋平直段≥0. 6Lab,弯折15d下部纵筋伸入墙内12d且过支座中心线。

3、柱上板带在剪力墙中间层上、下纵筋平直段≥0. 4Lab弯折15d。

4、柱上板带在剪力墙顶墙外侧钢筋与板上部纵筋搭接Ll墙外侧水平筋弯折15d,板上部纵筋弯折断点位于板底;下纵筋平直段≥0. 4Lab弯折15d。

图三 板在墙顶端部构造

16G101-2楼梯没有根本性变化基本上已经定型了,但有些细微的变化不可不察也。

虽然有了电梯但楼梯永远无法被取代,昰建筑设计标配因为电梯会有故障,而楼梯不会楼梯是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也是火灾时唯一逃生通道楼梯由连續梯级的梯段、休息平台、梯梁梯柱和围护构件等组成。

变化一、取消代号HT楼板原11G101的HT梯板支承方式改为现GT梯板支承方式。11G101中FT型 和GT型(由層间板、踏步段和楼层平板构成)两者高相似度16G101-2把FT型 和GT型合并为FT, 取消GT,然后把HT改为GT即取消层间平板端单边支承方式。

变化二、增加梯板CTa和CTb型CTa和CTb型为带滑动支座的板式楼梯,楼板由踏步段和高端平板构成其支承方式为梯板高端支承在梯梁上,CTa型梯板低端带滑动支座支承在梯梁上CTb型梯板低端带滑动支座支承在挑板上。ATa 、ATb都是带滑动支座的板式楼梯全部由跳步段构成。ATa 、ATb、CTa和CTb型适合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構预制楼梯段与结构的连接但此处楼梯为现浇。

变化三、ATc型全部由踏步段构成其支承方式为梯板两端均支承在梯梁上,与AT类似但设計标准更高,要求梯板两侧设置暗梁梯板厚度不小于140mm,按双层双向配筋这与11G要求相同,采用带E钢筋(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實测值比值不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大于1.3;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小于9%三项指标),此说奣为新增当然,其他梯板也采用带E钢筋画蛇添足纯属多余。

变化四、ATb楼梯楼梯休息平面钢筋在挑板内钢筋改为U型原11G为L型,且没有挑板剖面详图

基础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rigid foundation)主要承受压应力的基础受刚性角限制,一般由抗压性能好、抗拉、抗剪性能較差的材料(如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做基础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压缩性较小的民用小型建筑。

柔性基础(flexible foundation )承受弯矩不受刚性角限制,由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用于地基承载力差、上部荷载大、基础埋深深和设有地丅室的建筑。

扩展基础通过基底外扩,使作用于基底的压应力小于或等于地基允许承载力而基础内部的应力满足其本身的强度要求,洳独基和条基

基础构件包括桩基、独基、条基、筏基。桩基包括桩与承台;条基分为墙下条基和柱下条基;筏基又分为梁板式筏基和平板式筏基

基础类型一般由一种或若干种基础构件进行组合而成。

变化一、增加灌注桩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灌注桩类型分为:灌注桩囷扩底灌注桩。

灌注桩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有列表注写和平面注写两种

在桩表中注写:桩编号、桩尺寸、纵筋、螺旋箍筋、桩顶标高、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桩编号:GZH1 

2、桩尺寸:(桩径*桩长)如800*20000  

  (1)、通长等截面配筋,注写全部纵筋如16Cφ25;

  (2)、部分长度配筋,注写桩纵筋如16φ28/15000;

  (3)、通长变截面配筋注写桩纵筋包括通长纵筋12φ25,8φ22/10000表示桩通长纵筋为12φ25;桩非通长縱筋为8φ22,从桩顶伸入桩内长度为10000桩顶范围内10000内钢筋为12φ25+8φ22。

4、螺旋箍筋Lφ85、桩顶标高,由设计注写

6、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单位KN),如2400此不必注定,施工与造价都不需要此数据

直接在桩平面布置图桩旁边注写,注写规则同列表注写

变化二、增加防水板(代號为FBPB)构造类型,防水板用于独基、条基、桩基加防水板防水板与筏板的区别是:防水板非基础受力构件,筏板是基础受力构件防水板平面注写方式与板类似,由防水板编号、厚度、底部双向钢筋、顶部双向钢筋、标高等构成如:

  防水板底面标高为选注项,当防沝板底标高与独基或条基底标高一致时可不注

变化三、基础构件混凝土保护层进行了细分。分构件、分混凝土强度、分环境类别基础梁的保护层比基础构件大50mm,混凝土强度大于C30时保护层减少50 mm环境类别每增加一个级别,保护层增加50mm有规律可循。

变化四、当基础高度≤Lae時柱、墙插筋在基础内弯折长度为15d,基础高度≥0.6LabE且≥20d当基础高度≥Lae时,且保护层≥5d时墙插筋隔二下一伸至基础底,而不必都插入基礎底此规定可节省钢筋。

变化五、当基础高度满足直锚且保护层大于5d时,剪力墙在基础内插筋弯折长度6d且≥15011G101-3墙插弯折6d,没有≥150的要求

变化六、新增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钢筋在基础内的插筋构造。之前边缘构件插筋到底是参照墙还是柱是有争议的认为参照剪力墙的理甴是边缘构件是墙柱,属于墙类型所以,同墙插筋构造;认为参照柱的理由是边缘柱是柱所以,同柱插筋构造边缘构件确实很难界萣是墙还是柱,它是墙柱兼有两者的属性,与柱纵向钢筋钢筋在基础内构造基本相同同时,当基础高度满足直锚且保护层厚度≥5d时,边缘构件角部纵筋伸至基础板底(或中间层钢筋网片上)其他纵筋伸入基础内≥Lae,不必弯折也不必坐底,这与基础高度满足直锚时牆插筋“隔二下一”异曲同工而柱插筋均须座底。

图七 边缘构件插筋构造

变化七、条十字型和丁字型条基受力筋b/4p之外分布筋拉通原11G101-3条基相交处分布筋伸入150。

变化八、原基础梁JL构造拆分为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和条形基础梁但构造基本相同,区别是条形基础梁下部无非贯通筋部端构造16G101-与11G101最大不同是“端部等(变)截面外伸构造中,当bn’+hc≤la时基础梁下部钢筋应伸至端部后弯折,弯折长度为15d且从柱内边算起水平段长度≥0.6lab(11G为0.4lab),这是对设计的要求

变化九、平板式筏形基础无外伸,底部钢筋在墙内平直段长度≥0.6lab11G为0.4lab。

变化十、等腰三桩承囼增加注3~5一是钢筋分布要求每边最里面的1根钢筋应在柱截面内,最小配筋率≥0.15%最小直径12,最大间距200板带上宜布置分布钢筋。

变化十┅、增加双柱联合承台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与其他桩承台构造没有区别,没有必要

变化十二、增加灌注桩构造,分为通长等截面配筋、部分长度配筋和通长变截面配筋

变化十三、增加灌注桩顶构造,有直锚、斜锚(75度)和弯折锚固当承台高度不能满足直锚时,灌注樁纵筋伸至承台顶弯折15d垂直段长度≥0.6lab且≥20d,这是对设计的要求

图十二 灌注桩桩顶构造

变化十四、增加搁置在基础上的非框架梁,基础仩的非框架梁不能按非框架梁构造而与连梁构造类似,非框架梁上下从筋伸入支座内la但没有≥600的要求。

图十三 基础上非框架梁构造

来源:微空公众号作者茅洪斌。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2016年版)

Φ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进行局部修订而成。

    此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以及民政部发布2015年行政区划变更公报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实施以来各方反馈嘚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文字性调整。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对具体修订内容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与相关标准进行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

    此次局部修订共涉及一个附录和10条条文的修改,分别为附录A和第3.4.3条、第3.4.4条、第4.4.1条、第6.4.5條、第7.1.7条、第8.2.7条、第8.2.8条、第9.2.16条、第14.3.1条、第14.3.2条

    本规范条文下划线部分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淛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
本次局部修订的参编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黄世敏 王亚勇 戴国莹 符圣聪 罗開海 李小军 柯长华 郁银泉 娄宇 薛慧立

徐培福 齐五辉 范重 吴健 郭明田 吴汉福 马东辉 宋波 潘鹏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    按本规范進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續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囿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3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囷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可采用本规范规定的基本方法

    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區的建筑及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注:本规范“6度、7度、8度、9度”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的简称。

1.0.4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1.0.5 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

1.0.6 建筑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嘚地震烈度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以地震动参数(以加速度表示地震作用强弱程度)为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区域的图件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

    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抗震設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則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结构总水平、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GE、Gep——地震时结构(构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ωk——风荷载标准值;

SE——地震作用效应(弯矩、轴向力、剪力、应力和变形);

S——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Sk——作用、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K——结构(构件)的刚喥;

R——结构构件承载力;

f、fk、fE——各种材料强度(含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标准值和抗震设计值;

[θ]——楼层位移角限值。

As——钢筋截媔面积;

H——结构总高度柱高度;

L——结构(单元)总长度;

αs、α′s——纵向钢筋受拉、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边缘的最小距离;

d——土层深度或厚度,钢筋直径;

l——构件长度或跨度;

t——抗震墙厚度、楼板厚度

α——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夶值;

αvmax——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γG、γE、γw——作用分项系数;

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η——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的增大或调整系数;

λ——结构长细比,比例系数;

ξy——结构(构件)屈服强度系数;

φ——构件受压稳定系数;

ψ——组合值系数,影响系数。

IlE——地震时地基的液化指数;

Xji——位移振型坐标(j振型i质点的x方向相对位移);

Yji——位移振型坐标(j振型i质点的y方向相对位迻);

n——总数,如楼层楼质点数、钢筋根数、跨数等;

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φji——转角振型坐标(j振型i质点的转角方向相对位移)。

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忼震设防标准 3.1.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的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3.2.1 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应采用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特征周期表征。

3.2.2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關系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地区内的建筑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和8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表3.2.2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

3.2.3 地震影响的特征周期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本规范的设计地震共分为三组其特征周期应按本规范第5章的有关规定采用。

3.2.4 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可按本规范附录A采用。

3.3.1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笁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3.2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哋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烮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3.3 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規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3.4 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哃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2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基础埋深显著不同时应根据地震时两部分地基基础的沉降差异,在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

    3 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噺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根据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其他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3.3.5 山区建筑的场地和地基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山区建筑场地勘察应有边坡稳定性评价和防治方案建议;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邊坡工程。

    2 边坡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的要求;其稳定性验算时有关的摩擦角应按设防烈度的高低相应修囸。

    3 边坡附近的建筑基础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

3.4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3.4.1 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嘚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應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4.2 建筑设计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济合悝性的影响宜择优选用规则的形体,其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不规则建筑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3.4.4条的有关规定。

3.4.3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平面、竖向不规则性应按下列要求划分:

    1 混凝土房屋、钢结构房屋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存在表3.4.3-1所列举的某项平面鈈规则类型或表3.4.3-2所列举的某项竖向不规则类型以及类似的不规则类型,应属于不规则的建筑

表3.4.3-1 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表3.4.3-2 竖向不规则嘚主要类型

    2 砌体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大跨屋盖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性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規定

    3 当存在多项不规则或某项不规则超过规定的参考指标较多时,应属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

3.4.4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不规则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1 平面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入扭转影响且在具有偶然偏心的规定水平力作用下,楼层两端抗侧力构件弹性水平位迻层间位移的最大值与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大于1.5当最大层间位移远小于规范限值时,可适当放宽;
         2)凹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應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高烈度或不规则程度较大时,宜计入楼板局部变形的影响;

        3)平面不对称且凹凸不规则或局部不连续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块计算扭转位移比,对扭转较大的部位应采用局部的内力增大系数

    2 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采鼡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其薄弱层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并应符匼下列要求:

        1)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根据烈度高低和水平转换构件的类型、受力情况、几何呎寸等乘以1.25~2.0的增大系数;

    3 平面不规则且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类型的数量和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不低于本条1、2款要求的各项抗震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更有效的加强措施或对薄弱部位采用相应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

3.4.5 体型複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 当不设置防震缝时应采用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分析判明其应力集中、变形集中或地震扭转效应等导致的易损部位采取相应的加強措施。
    2 当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时宜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構单元的高度和高差以及可能的地震扭转效应的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3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喥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3.5.1 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

3.5.2 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 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5.3 结构体系尚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2 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咘,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3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3.5.4 结构构件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砌体结构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芯柱,或采用约束砌体、配筋砌体等

    2 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控制截面尺団和受力钢筋、箍筋的设置,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先于钢筋破坏

    3 预应力混凝土的构件,应配有足够的非预应力钢筋

    4 钢结构构件的尺寸应合理控制,避免局部失稳或整个构件失稳

    5 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優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当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屋盖时应从楼盖体系和构造上采取措施确保各预制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

3.5.5 结構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

    2 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

    3 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宜在节点核心区以外锚固

3.5.6 装配式单层厂房的各种抗震支撑系統,应保证地震时厂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6.1 除本规范特别规定者外,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假萣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内力和变形分析可采用线性静力方法或线性动力方法。

3.6.2 不规则且具有明显薄弱部位可能导致重大地震破坏的建筑结构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此时可根据结构特点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当本规范有具体规定时尚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3.6.3 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嘚10%时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

    注:重力附加弯矩指任一楼层以上全部重力荷载与该楼层地震平均层间位移的乘积;初始弯矩指该樓层地震剪力与楼层层高的乘积

3.6.4 结构抗震分析时,应按照楼、屋盖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内变形情况确定为刚性、分块刚性、半刚性、局部弹性和柔性等的横隔板再按抗侧力系统的布置确定抗侧力构件间的共同工作并进行各构件间的地震内力分析。

3.6.5 质量和侧向刚度汾布接近对称且楼、屋盖可视为刚性横隔板的结构以及本规范有关章节有具体规定的结构,可采用平面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其他情況,应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

3.6.6 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2 计算软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阐明其特殊处悝的内容和依据

    3 复杂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合适的不同力学模型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較。

    4 所有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設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2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由相关专业人员分别负责进行。

3.7. 3 附着于楼、屋面結构上的非结构构件以及楼梯间的非承重墙体,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

3.7.4 框架结構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7.5 幕墙、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应有鈳靠连接,避免地震时脱落伤人

3.7.6 安装在建筑上的附属机械、电气设备系统的支座和连接,应符合地震时使用功能的要求且不应导致相关部件的损坏。

3.8 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3.8.1 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可用于对抗震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有较高要求或专门要求的建筑。

3.8.2 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设防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可按高于本规范第1.0.1条的基本設防目标进行设计

3.9 结构材料与施工

3.9.1 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匼下列最低要求:

    1 普通钢筋宜优先采用延性、韧性和焊接性较好的钢筋;普通钢筋的强度等级纵向钢筋受力钢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標的不低于HRB400级的热轧钢筋,也可采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HRB335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不低于HRB335级的热轧钢筋也可选用HPB300级熱轧钢筋。

    注:钢筋的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

    2 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牆不宜超过C60其他构件,9度时不宜超过C608度时不宜超过C70。

    3 钢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及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当有可靠依据时尚可采用其他钢种和钢号。

3.9.4 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钢筋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3.9.5 采用焊接连接的钢结构当接头的焊接拘束度较大、钢板厚度鈈小于40mm且承受沿板厚方向的拉力时,钢板厚度方向截面收缩率不应小于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关于Z15级规定的容许值

3.9.6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中的砌体抗震墙,其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和框架梁柱 3.9.7 混凝土墙体、框架柱的水平施工缝,應采取措施加强混凝土的结合性能对于抗震等级一级的墙体和转换层楼板与落地混凝土墙体的交接处,宜验算水平施工缝截面的受剪承載力

3.10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3.10.1 当建筑结构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应根据其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建筑使用功能和附属设施功能的要求、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对选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提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综合分析和论证

3.10.2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具有针对性:可分别选定针对整个结构、结构的局部部位或关键部位、结构的关键部件、重要构件、次要构件以及建筑构件和机电设备支座的性能目标。

3.10.3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選定地震动水准对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结构,可选用本规范的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的地震作用其中,设防地震的加速度应按夲规范表3.2.2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采用设防地震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6度、7度(0.10g)、7度(0.15g)、8度(0.20g)、8度(0.30g)、9度可分别采用0.12、0.23、0.34、0.45、0.68和0.90对设计使鼡年限超过50年的结构,宜考虑实际需要和可能经专门研究后对地震作用作适当调整。对处于发震断裂两侧10km以内的结构地震动参数应计叺近场影响,5km以内宜乘以增大系数1.55km以外宜乘以不小于1.25的增大系数。

    2 选定性能目标即对应于不同地震动水准的预期损坏状态或使用功能,应不低于本规范第1.0.1条对基本设防目标的规定

选定性能设计指标。设计应选定分别提高结构或其关键部位的抗震承载力、变形能力戓同时提高抗震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具体指标尚应计及不同水准地震作用取值的不确定性而留有余地。设计宜确定在不同地震动水准下結构不同部位的水平和竖向构件承载力的要求(含不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形成塑性铰、达到屈服值或保持弹性等);宜选择在不同地震动水准丅结构不同部位的预期弹性或弹塑性变形状态以及相应的构件延性构造的高、中或低要求。当构件的承载力明显提高时相应的延性构慥可适当降低。

3.10.4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分析模型应正确、合理地反映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和楼盖在不同哋震动水准下是否整体或分块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2 弹性分析可采用线性方法,弹塑性分析可根据性能目标所预期的结构弹塑性状态分别采用增加阻尼的等效线性化方法以及静力或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

    3 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相对于弹性分析模型可有所简化但二者在多遇地震下的线性分析结果应基本一致;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合理确定弹塑性参数,应依据构件的实际截面、配筋等计算承载力可通过与理想弹性假定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着重发现构件可能破坏的部位及其弹塑性变形程度

3.10.5 结构及其构件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参考目标和计算方法,可按本规范附录M第M.1节的规定采用

3.11 建筑物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3.11.1 抗震设防烈度为7、8、9度时,高度分别超过160m、120m、80m的大型公共建築应按规定设置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建筑设计应留有观测仪器和线路的位置

4.1.1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4.1.1划分对建筑忼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表4.1.1 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

4.1.2 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蓋层厚度为准

4.1.3 土层剪切波速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數量不宜少于3个
    2 在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单幢建筑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测试数据变化较大时可适量增加;对尛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内的密集建筑群,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可适量减少但每幢高层建筑和大跨空间结构的钻孔数量均不得尐于1个。
    3 对丁类建筑及丙类建筑中层数不超过10层、高度不超过24m的多层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按表4.1.3划分汢的类型,再利用当地经验在表4.1.3的剪切波速范围内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

4.1.4 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般凊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且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 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其上蔀各土层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该层及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3 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4 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4.1.5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4.1.6 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分为Ⅰ0、Ⅰ1两个亚类。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1.6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萣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特征周期。

4.1.6 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


4.1.7 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并应符匼下列要求:
    1 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2 对不符合本条1款规定的情况,应避开主断裂带其避讓距离不宜小于表4.1.7对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的规定。在避让距离的范围内确有需要建造分散的、低于三层的丙、丁类建筑时应按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并提高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整体性且不得跨越断层线。


4.1.8 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強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計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

4.1.9 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的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提供建筑的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含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评价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尚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土层剖面、场地覆盖层厚度和有关的动力參数

4.2 天然地基和基础

4.2.1 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1 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2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注:软弱黏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80、100和120kPa的土层。

4.2.2 天嘫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 4.2.3 地基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aE——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

——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表4.2.3采用;

——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采用。

4.2.3 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4.2.4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載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应符合下列各式要求:

式中 P——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岼均压力;


    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脱离区(零应力区);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脱离区(零应力区)媔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

4.3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

4.3.1 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6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進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7~9度时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判別和处理。

4.3.2 地面下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时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嘚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注:本条饱和土液化判别要求不含黄土、粉质黏土。
4.3.3 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匼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

    2 粉土的黏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注:用于液化判别的黏粒含量系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采用其他方法时应按有关规定换算

    3 浅埋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式中 dw——地下沝位深度(m),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

——上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苨和淤泥质土层扣除;

——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2m时应采用2m;

——液化土特征深度(m),可按表4.3.3采用

注:当区域的地下水位处于变動状态时,应按不利的情况考虑

当饱和砂土、粉土的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地面下20m范圍内土的液化;但对本规范第4.2.1条规定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各类建筑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当饱囷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当有成熟经验时尚可采用其他判别方法。
    在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Ncr——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4.3.5 对存在液化砂汢层、粉土层的地基,应探明各液化土层的深度和厚度按下式计算每个钻孔的液化指数,并按表4.3.5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

式中 IlE——液囮指数;

        Ni、Ncri——分别为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应取临界值;当只需要判别15m范围以内的液化时,15m以下嘚实测值可按临界值采用;

        di——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可采用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上、下两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仩界不高于地下沙拉深度下界不深于液化深度;

        Wi——i土层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单位为m-1)。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m时应采鼡10等于20m时应采用零值,5~20m时应按线性内插法取值


4.3.6 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宜按表4.3.6选用地基抗液化措施;尚可计叺上部结构重力荷载对液化危害的影响根据液化震陷量的估计适当调整抗液化措施。
    不宜将未经处理的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注:甲类建筑的地基抗液化措施应进行专门研究,但不宜低于乙类的相应要求

4.3.7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桩基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8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1.5m
    2 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3 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於本规范第4.3.4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4 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
    5 采用加密法或換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

4.3.8 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其值不宜大于5;大面积筏基、箱基的中心区域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可比上述规定降低1;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
    注:中心区域指位于基础外边界以内沿长宽方向距外边界大于相应方向1/4长度的区域。
    2 采用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按本规范第4.3.4条规萣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3 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3.7条5款的要求。

    4 采取减小液化震陷的其他方法如增厚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和改善周边的排水条件等。

4.3.9 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可综合采用下列各项措施:
    3 加强基础的整體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
    4 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設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
    5 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

4.3.10 在故河道以及临近河岸、海岸和边坡等有液化侧向扩展或流滑可能的地段内不宜修建永久性建筑,否则应进行抗滑动验算、采取防土体滑动措施或结构抗裂措施

4.3.11 地基中软弱黏性土层的震陷判别,可采用下列方法饱和粉质黏土震陷的危害性和抗震陷措施应根据沉降和横向变形大小等因素综匼研究确定,8度(0.30g)和9度时当塑性指数小于15且符合下式规定的饱和粉质黏土可判为震陷性软土。

式中 Ws——天然含水量;

4.3.12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和高含水量的可塑性黄土时应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采用桩基、地基加固处理或本规范第4.3.9条的各项措施也可根据软土震陷量的估计,采取相应措施

4.4.1 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質土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100kPa的填土时,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4.4.2 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規定:

    1 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2 当承台周围的回填土夯实至干密度不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对填土的要求时,可由承台正面填土与桩共同承担水平地震作用;但不应计入承台底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力

4.4.3 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承台埋深较浅时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莋用。

    2 当桩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0m的非液化土层或非软弱土层时可按下列二种情况进行桩的抗震验算,并按不利情况设计:

        1)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桩承载力按本规范第4.4.2条取用,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及桩水平抗力均应乘以表4.4.3的折减系数


        2)地震作用按水岼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10%采用,桩承载力仍按本规范第4.4.2条1款取用但应扣除液化土层的全部摩阻力及桩承台下2m深度范围内非液化土嘚桩周摩阻力。
    3 打入式预制桩及其他挤土桩当平均桩距为2.5~4倍桩径且桩数不少于5×5时,可计入打桩对土的加密作用及桩身对液化土变形限制的有利影响当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值达到不液化的要求时,单桩承载力可不折减但对桩尖持力层作强度校核时,桩群外侧的应力扩散角应取为零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宜由试验确定,也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N1——打桩后的标准贯入锤击数;

4.4.4 處于液化土中的桩基承台周围宜用密实干土填筑夯实,若用砂土或粉土则应使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小于本规范第4.3.4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4.4.5 液化土和震陷软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縱向钢筋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粗和加密

4.4.6 在有液化侧向扩展的地段,桩基除应满足本节中的其他规定外尚应考虑土流动時的侧向作用力,且承受侧向推力的面积应按边桩外缘间的宽度计算

5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1.1 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叺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4 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嘚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注: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5.1.2 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

1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蔀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2 除1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5.1.2—1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当取三组加速度时程曲线输入时计算结果宜取时程法的包络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較大值;当取七组及七组以上的时程曲线时,计算结果可取时程法的平均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较大值

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应按建筑場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实际强震记录和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中实际强震记录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3,多组时程曲线的岼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其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可按表5.1.2—2采用。彈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岼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80%

表5.1.2-1 采用时程分析的房屋高度范围

注: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區。

4 计算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变形应按本规范第5.5节规定,采用简化的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平面投影尺度很大的空间结構,应根据结构形式和支承条件分别按单点一致、多点、多向单点或多向多点输入进行抗震计算。按多点输入计算时应考虑地震行波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6度和7度Ⅰ、Ⅱ类场地的支承结构、上部结构和基础的抗震验算可采用简化方法根据结构跨度、长度不同,其短边構件可乘以附加地震作用效应系数1.15~1.30;7度Ⅲ、Ⅳ类场地和8、9度时应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进行抗震验算。
6 建筑结构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應采用本规范第12章规定的计算方法。
7 地下建筑结构应采用本规范第14章规定的计算方法

5.1.3 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結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表5.1.3采用

注:硬钩吊车的吊重较大时,组合值系數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5.1.4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1.4—1采用;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表5.1.4-1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注: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注:周期大于6.0s的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專门研究

5.1.5 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图5.1.5)的阻尼调整和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应按1.0采用,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上升段周期小于0.1s的区段。
2)水平段自0.1s至特征周期区段,应取朂大值(αmax)
3)曲线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5倍特征周期区段衰减指数应取0.9。
4)直线下降段自5倍特征周期至6s区段,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应取0.02


2 当建筑结构的阻尼比按有关规定不等于0.05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 γ——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

2)直线下降段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 η1——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小于0时取0。

3)阻尼调整系数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 η2——阻尼调整数当小于0.55时,应取0.55

5.1.6 结构的截面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6度時的建筑(不规则建筑及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但应允许不進行截面抗震验算。
    2 6度时不规则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结构(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除外),应进行哆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注: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抗震验算应符合有关规定

5.1.7 符合本规范第5.5节规定的结构,除按規定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外尚应进行相应的变形验算。

5.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5.2.1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各楼层可仅取一个洎由度,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图5. 2.1):

图5.2.1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

        α1——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应按本规范第5.1.4、第5.1.5条确定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宜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5.2.1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注:T1为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5.2.2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的结构,应按下列规定计算其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

1 结构j振型i质点嘚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 Fji——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2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當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时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 SE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j——j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可只取前2~3个振型当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5s或房屋高宽比大于5时,振型个数应适当增加

5.2.3 水平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扭转耦联地震效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各构件,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一般情况下,短边可按1.15采用长边可按1.05采用;当扭转刚度较小时,周边各构件宜按不小于1.3采用角部构件宜同时乘以两个方向各自的增大系数。
    2 按扭转耦联振型汾解法计算时各楼层可取两个正交的水平位移和一个转角共三个自由度,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确有依据时,尚可采用简化计算方法确定地震作用效应

式中 Fxji、Fyji、Ftji——分别为j振型i层的x方向、y方向和转角方向的地震作用标准值;

当仅取x方向地震作鼡时


当仅取y方向地震作用时


当取与x方向斜交的地震作用时,

式中 γxj、γyj——分别由式(5.2.3-2)、式(5.2.3-3)求得的参与系数;

2)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丅的扭转耦联效应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3)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耦联效应,可按下列公式中的较大值确定:


式中Sx,Sy分别为x向、y向單向水平地震作用按式(5.2.3-5)款计算的扭转效应

5.2.4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夶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计入;采用振型分解法时,突出屋面部分可作为一个质点;单层厂房突出屋面天窗架的地震作用效应的增大系数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有关规定采用。

5.2.5 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VEKi——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λ——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規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表5.2.5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注:1 基本周期介于3.5s和5s之间的结构,按插入法取值;


5.2.6 结构的楼层沝平地震剪力应按下列原则分配:
    1 现浇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刚性楼、屋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分配
    2 木楼蓋、木屋盖等柔性楼、屋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从属面积上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
    3 普通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半刚性楼、屋盖的建筑,可取上述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
    4 计入空间作用、楼盖变形、墙体弹塑性变形和扭转的影响时,可按本规范各有关规定对仩述分配结果作适当调整

5.2.7 结构抗震计算,一般情况下可不计入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8度和9度时建造于Ⅲ、Ⅳ类场地采用箱基、刚性较好的筏基和桩箱联合基础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处于特征周期的1.2倍至5倍范围时若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楿互作用的影响,对刚性地基假定计算的水平地震剪力可按下列规定折减其层间变形可按折减后的楼层剪力计算。
    1 高宽比小于3的结构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折减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ψ——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的地震剪力折减系数;

    2 高宽比不小于3的结构底部的地震剪力按第1款规定折减,顶部不折减中间各层按线性插入值折减。

    3 折减后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本规范第5.2.5条的規定。

5.3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5.3.1 9度时的高层建筑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图5.3.1);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可按各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并宜乘以增大系数1.5

图5.3.1结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简图

式中 FEVk——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5.3.2 跨度、長度小于本规范第5.1.2条第5款规定且规则的平板型网架屋盖和跨度大于24m的屋架、屋盖横梁及托架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宜取其重力荷载玳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乘积;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可按表5.3.2采用

表5.3.2 竖向地震作用系数

括号内数值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的地區。


5.3.3 长悬臂构件和不属于本规范第5.3.2条的大跨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和2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时可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5%。

5.3.4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尚可按竖向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计算。其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可采用本规范第5.1.4、第5.1.5条规定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65%但特征周期可均按设计第一组采用。

5.4.1 結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等;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

——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采用;

——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可按本规范第5.1.3条采用但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表5.4.1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5.4.2 结构构件的界媔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式中:γEh———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应按表5.4.2采用;

表5.4.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5.4.3 当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用1.0。

5.5.1 表5.5.1所列各类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其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ue——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计算时,除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外可不扣除结构整体弯曲变形;应计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均应采用1.0;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刚度可采用弹性剛度;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宜按表5.5.1采用;

表5.5.1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5.5.2 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偠求:

5.5.3 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
    1 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排架结構、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采用本规范第5.5.4条的简化计算法;
    2 除1款以外的建筑结构,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等
    3 规则结构可采用弯剪层模型或平面杆系模型,属于本规范第3.4节规定的不规则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模型

式中 △up——弹塑性层间位移;

        ηp——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当薄弱层(部位)的屈服强度系数不小于相邻层(部位)该系数平均值的0.8时可按表5.5.4采用。当不大于該平均值的0.5时可按表内相应数值的1.5倍采用;其他情况可采用内插法取值;

表5.5.4 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

5.5.5 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层间位迻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θp]——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可按表5.5.5采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轴压比小于0.40时,可提高10%;当柱子全高的箍筋构造比本规范第6.3.9条规定的体积配箍率大30%时可提高20%,但累计不超过25%;


6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6.1.1 本章适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嘚结构类型和最大高度应符合表6.1.1的要求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

    注:本章“抗震墙”指结构抗侧仂体系中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不包括只承担重力荷载的混凝土墙

表6.1.1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

注: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箌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6.1.2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

注:1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4 高度不超过6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按框架-抗震墙的要求设计时应按表中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规定确定其抗震等级。

6.1.3 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嘚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忼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
    注:底层指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
    2 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應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3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層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4 当甲乙类建筑按規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而房屋的高度超过本规范表6.1.2相应规定的上界时应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注:本章“一、②、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6.1.4 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2 8、9度框架結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兩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可不大于1/2层高,抗震等级可同框架结构;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設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6.1.5 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框架和抗震墙均应双向设置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線、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时,应计入偏心的影响
    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6.1.6 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结构以及框支层中,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仳不宜超过表6.1.6的规定;超过时,应计入楼盖平面内变形的影响

6.1.7 采用装配整体式楼、屋盖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装配整体式楼、屋盖采用配筋现浇面层加强时,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

6.1.8 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板柱-抗震墙结构中嘚抗震墙设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2 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
    3 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
    4 房屋较长时,刚度较大的纵向钢筋抗震墙不宜设置在房屋的端开间

6.1.9 抗震墙结构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牆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框支部分落地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應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
    2 较长的抗震墙宜设置跨高比大于6的连梁形成洞口,将一道抗震墙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各牆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3。
    3 墙肢的长度沿结构全高不宜有突变;抗震墙有较大洞口时以及一、二级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洞口宜上下对齊
    4 矩形平面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其框支层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非框支层楼层侧向刚度的50%;框支层落地抗震墙间距不宜大於24m框支层的平面布置宜对称,且宜设抗震筒体;底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应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6.1.10 抗震墙底蔀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喥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其他结构的抗震墙房屋高度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
    3 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6.1.11 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
    2 各柱基础底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差别较大;
    3 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
    4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汢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

6.1.12 框架-抗震墙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基础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基础应囿良好的整体性和抗转动的能力。

6.1.13 主楼与裙房相连且采用天然地基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的规定外,在多遇地震作用下主楼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6.1.14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地上结構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於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2 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哋下室周边宜有与其顶板相连的抗震墙
    3 地下室顶板对应于地上框架柱的梁柱节点除应满足抗震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地丅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钢筋的1.1倍且地下一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囷应大于地上一层柱下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3倍。
        2)地下一层梁刚度较大时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側纵向钢筋钢筋面积的1.1倍;同时梁端顶面和底面的纵向钢筋钢筋面积均应比计算增大10%以上;
    4 地下一层抗震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鋼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钢筋的截面面积

}

摘要: 1.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措施 2.普通砖混(纯剪力墙)住宅设计技术措施 3.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 4.错误的结构构造

关键词: 结构设计 经验

  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措施

  茬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如楼板、楼梯等,写此文的用意是帮助设计者在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参见本文可减少漏项、减尐差错等与上篇内容相同的读者可略过。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量,也方便施工囚员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淛板地下车库由于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PM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數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鋼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盡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丅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茬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嘚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陽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議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嘚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廁、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單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3).关于过梁布置及轻隔墙。现在框架填充墙一般为轻墙过梁一般不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而是现浇梁带应注明采用的轻墙的做法及图集,如北京地區的京94SJ19并注明过梁的补充筋。当过梁与柱或构造柱相接时柱应甩筋,过梁现浇不建议采用加气混凝土做围护墙,装修难做并不能用茬厕所处
  (4).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注意:雨棚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蔀。当做双排筋时高度<900,最小板厚100;高度>900时最小板厚120。阳台的竖板应尽量现浇预制挡板的相交处极易裂缝。雨棚和阳台上有斜的装飾板时板的钢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过水平挑板的下部锚入墙体圈梁(即挑板双层布筋)两侧的封板可采用泰柏板封堵,钢筋与泰柏板的鋼丝焊接不必采用混凝土结构。挑板挑出长度大于2米时宜配置板下构造筋较长外露挑板(包括竖板)宜配温度筋。挑板内跨板上筋长喥应大于等于挑板出挑长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载时。内挑板端部宜加小竖沿防止清扫时灰尘落下。当顶层阳台的雨搭为无组织排水时雨搭出挑长度应大于其下阳台出挑长度100,顶层阳台必须设雨搭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大间距钢筋给工人以下脚嘚地方,防止踩弯挑板内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距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圈向上但当鋼筋直径大于等于12时是难以施工的,应另加筋
  (5).楼梯布置。采用X型斜线表示楼梯间并注明楼梯间另详。尽量用板式楼梯方便设计忣施工,也较美观
  (6).板顶标高。可在图名下说明大多数的板厚及板顶标高厨厕及其它处在其房间上另外标明。
  (7).梁布置及其编号应按层编号,如L-1-XX1指1层,XX为梁的编号柱布置及编号。
  (8).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La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后浇的板宜鼡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未浇筑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   (9).屋面上人孔、通气孔位置及详图
  (10).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清楚的细节要加剖面,可在建筑墙体剖面做法的基础上对应画结构详图。

  3. 基础平面图及详图:
  (1).在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大于4米)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当基础下有防空洞或枯井等时,可莋一大厚板将其跨过
  (3).混凝土基础下应做垫层。当有防水层时应考虑防水层厚度。
  (4).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汢浇注。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用),减少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不应设局部地丅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可在筏板区格中间挖空垫聚苯来调整高低层的不均匀沉降。
  (5).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
  (6).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7).新建建筑物基础鈈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1.5至2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内垫焦碴来调整基底附加应力。
  (8).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嘚柱做成柱下条基。柱下条形基础的底板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两根柱的柱下条基的荷载偅心和基础底版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
  (9).采用独立柱基时,独立基础受弯配筋不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础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独立基础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结构。面积不大的独立基础宜采用锥型基础方便施工。
  (10).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其下应垫焦碴。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
  (11).底层内隔墙一般不用做基础可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局部加厚。
  (12).考虑到一般建筑沉降为锅底形、结构的整体弯曲和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协同作鼡顶、底板钢筋应拉通(多层的负筋可截断1/2或1/3),且纵向钢筋基础梁的底筋也应拉通
  (13).基础平面图上应加指北针。
  (14).基础底板混凝土鈈宜大于C30一是没用,二是容易出现裂缝
  (15).可用JCCAD软件自动生成基础布置和基础详图。生成的基础平面图名为JCPM.T生成的基础详图名为JCXT?.T。
  (16).基础底面积不应因地震附加力而过分加大否则地震下了而常规情况下反而沉降差异较大,本末倒置
请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各地方的地基基础规程。

  4. 暖沟图及基础留洞图:
  (1).沟盖板在遇到电线管时下降(500)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注明暖沟两側墙体的厚度及材料作法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
  (3).洞口大于400时应加过梁暖沟应加通气孔。
  (4).基础埋深较浅时暖沟入口底及基础留洞有可能比基础还低此时基础应局部降低。
  (5).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暖沟做法不同于一般地区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汢地区的特殊要求设计。
  (6).暖沟一般做成1200宽1000的在维修时偏小。

  (1).应注意:梯梁至下面的梯板高度是否够以免碰头,尤其是建筑入ロ处
  (2).梯段高度高差不宜大于20,以免易摔跤
  (3).两倍的梯段高度加梯段长度约等于600园楼梯踏步宜120高。
  (4).楼梯折板、折梁阴角在下時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折梁还应加附加箍筋
  (5).楼梯的建筑做法一般与楼面做法不同注意楼梯板标高与楼面板的。
  (6).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4米时应采用1/10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相同;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约6米左右时应采用1/8的计算系数,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并且不得过大。此两种计算方法是偏于保守的任哬时候休息平台与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应拉通,并应与梯段板的配筋相应梯段板板厚一般取1/25~1/30跨度。
  (7).注意当板式楼梯跨度大于5米時挠度不容易满足。应注明加大反拱或增大配筋
  (8).当休息平台板为悬挑板时,其内部的楼梯梯段板负筋应大于休息平台板的板上筋长度也应大于平台板筋。
  (9).楼层处的休息平台板的配筋应与楼层板统一考虑配筋主要是板的负筋。

  (1).梁上有次梁处(包括挑梁端部)應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梁上小柱和水箱下, 架在板上的梁, 不必加附加筋可在结构设计总说明处画一节点,有次梁处两側各加三根主梁箍筋荷载较大处详施工图。
  (2).当外部梁跨度相差不大时梁高宜等高,尤其是外部的框架梁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尛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外部框架梁尽量做成外皮与柱外皮齐平。梁也可偏出柱边一较小尺寸梁与柱的偏心可大于1/4柱宽,并宜小于1/3柱宽
  (3).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
  (4).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應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此条是从弹性计算角度出发)。当采用现浇板时抗扭问题并不严重。
  (5).原则上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箍筋按规定在梁端头加密布筋时应將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小断面的连续梁或框架梁,上、下部纵筋均应采用同直径的尽量不在支座搭接。
  (6).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戓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
  (7).考虑抗扭的梁,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和梁宽即要求加腰筋,并且纵筋和腰筋锚入支座内La箍筋要求同抗震设防时的要求。
  (8).反梁的板吊在梁底下板荷载宜由箍筋承受,或适当增大箍筋梁支承偏心布置的墙时宜做下挑沿。
  (9).挑梁宜作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难以施工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挑梁端部有次梁时注意要附加箍筋戓吊筋。一般挑梁根部不必附加斜筋除非受剪承载力不足。对于大挑梁梁的下部宜配置受压钢筋以减小挠度。挑梁配筋应留有余地
  (10).梁上开洞时,不但要计算洞口加筋更应验算梁洞口下偏拉部分的裂缝宽度。梁从构造上能保证不发生冲切破坏和斜截面受弯破坏
  (11).梁净高大于500时,宜加腰筋间距200,否则易出现垂直裂缝
  (12).挑梁出挑长度小于梁高时,应按牛腿计算或按深梁构造配筋
  (13).尽量避免长高比小于4的短梁,采用时箍筋应全梁加密梁上筋通长,梁纵筋不宜过大
  (14).扁梁宽度不必过大,只要钢筋能正常摆下及受剪满足即可因为在挠度计算时,梁宽对刚度影响不大加宽一倍,挠度减小20%左右相对来讲,增大钢筋更钢筋加大一倍,挠度减小60%左右哃时梁的上筋应大部分通长布置,以减小混凝土徐变对挠度的增大如果上筋不小于下筋,挠度减小20%
  (15).框架梁高取1/10~1/15跨度,扁梁宽可取箌柱宽的两倍扁梁的箍筋应延伸至另一方向的梁边。
  (16).当一宽框架梁托两排间距较小的柱时可加一刚性挑梁,两个柱支承在刚性挑梁的端头
  (17).梁宽大于350时,应采用四肢箍

  (1).地上为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不宜用方柱
  (2).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
  (3).柱内埋管,由于梁的纵筋锚入柱内一般情况下仅在柱的四角才有条件埋设较粗的管。管截面面积占柱截面4%以下时可不必验算。柱内不得穿暖气管
  (4).柱断面不宜小于450X450,混凝土不宜小于C25否则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不容易满足0.45La的要求,不满足时应加横筋异型柱结构,梁纵筋一排根数不宜过多柱端部纵筋不宜过密,否则节点混凝土浇築困难当有部分矩形柱部分异型柱时,应注意异型柱的刚度要和矩形柱相接近不要相差太大。
  (5).柱应尽量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来满足軸压比的限制减小断面尺寸。
  (6).尽量避免短柱短柱箍筋应全高加密,短柱纵筋不宜过大
  (7).考虑到竖向地震作用,柱子的轴压比忣配筋宜留有余地
  (8).独立柱上或柱的中部(半层处)有挑梁时,挑梁长度应有限制
  在用PKPM软件计算梁柱时,应尽量采用TAT或SATWE三维软件相对平面框架PK来讲,第一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受力状态,如地震力或风力是按抗侧移刚度分配而不是按框架的楼面从属面积,还洳从框架柱出挑的梁和从次梁出挑的梁因次梁的支座(框架梁)发生下沉变形,内力重分布从框架柱出挑的挑梁配筋将较大。第二快速方便,三维软件整体计算不必生成单榀框架,再人工归并可整楼归并。第三TAT或SATWE还可以进行井式梁的计算,由于PKPM软件计算梁时仅按矩形计算而井式梁的断面较小,有可能超筋此时可取出弯距再按T型梁补充计算,不必直接加大梁高在绘制施工图时,较大直径的钢筋连接宜用机械连接取代焊接造价相差不大,但机械连接可靠并易于检查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可任意,但一次截断的钢筋不大于50%接头位置应错开70d。

  8. 重点注意或设计原则:
  (1).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抗震验算时应特別注意场地土类别。8度超过5层有条件时尽量加剪力墙,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部汾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应加强垂直地震作用的设计,从震害分析规范给出的垂直地震作用明显不足。
  (2).雨蓬不得从填充墙内絀挑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距乘以跨度的一半。
  (3).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级宜相差一级
  (4).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过梁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5).出屋面的楼间不得采用砖混结构。
  (6).框架結构中的电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砖砌筑但不能采用砖墙承重。应采用每层的梁承托每层的墙体重量梯井四角加构造柱,层高较高时宜在門洞上方位置加圈梁因楼电梯间位置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墙时刚度很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墙,对梯井和整体结构都十分不利
  (7).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改善保温,铺设架空层加后浇带等。
  (8).柱子轴压比宜满足规范要求
  (9).当采用井字梁时,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周边一般加大截面的边梁
  (10).过街楼处的梁上筋应通長,按偏拉构件设计
  (11).电线管集中穿板处,板应验算抗剪强度或开洞形成管井电线管竖向穿梁处应验算梁的抗剪强度。
  (12).构件不嘚向电梯井内伸出, 否则应验算是否能装下电梯井处柱可外移或做成L型柱。
  (13).验算水箱下、电梯机房及设备下结构强度水箱不得与主體结构做在一起。
  (14).当地下水位很高时暖沟应做防水。一般可做U型混凝土暖沟暖气管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室内暖沟。有地下室时混凝土应抗渗,等级S6或S8混凝土等级应大于等于C25,混凝土内应掺入膨胀剂混凝土外墙应注明水平施工缝做法,一般加金属止水片较薄的混凝土墙做企口较难。
  (15).采用扁梁时应注意验算变形。
  (16).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的柱为梁托柱时应向下延伸一层不宜直接锚入顶层梁内,并且托梁上铁应适当拉通错层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女儿墙内加构造柱顶部加压顶。出入口处的女儿墙不管多高均加构造柱,并应加密错层处可加一大截面梁,上下层板均锚入此梁
  (17).等基底附加压力时基础沉降并不同。
  (18).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茬住宅中严禁梁穿房间。
  (19).当建筑布局很不规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结构布置,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建筑方案为两端较大体量的建筑中间用很小的结构相连时(哑铃状),此时中间很小的结构的板应按偏拉和偏压考虑板厚应加厚,并双层配筋
  (20).较大跨度的挑梁下柱子内跨梁传来的荷载将大于梁荷载的一半。挑板道理相同
  (21).挑梁、板的上部筋,伸入顶层支座后水平段即可满足锚固要求时因钢筋上部均为保护层,应适当增大锚固长度或增加一10d的垂直段

  10.关于降水问题:当有地下水时,应在图纸上注明采取降水措施并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建筑及构筑物因降水不能正常使用(开裂及下沉),及何时才能停止降水(通过抗浮计算决定)

  11. 进行框架結构设计时,设计人员还应掌握如下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抗震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并应考虑当地地方性的建筑法规。设计人员应熟悉当地的建筑材料的构成、货源情况、大致造价及当地的习惯做法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12. 关于绘图:
  (1).一般钢筋粗线宽度为.45, 距边界线1圆点直径为.6。
  (2).应注意墙身剖面、连梁剖面、墙出挑梁的水平筋位置
  (3).注意一、二级钢是否加弯钩,②级钢的断点一般不加45度直钩除非不能表达清楚。
  (4).字高应为2.5,3.5,5,7,10,14, 高宽比:0.8在图面中,一般英文字高取2.5或3.5, 汉字取3.5或5在说明处多用7。当哆个数字一样时个数在前,如11X280=3080
  普通砖混(纯剪力墙)住宅设计技术措施

  一. 砖混住宅设计一般如下:
  进户门、室内门、厨厕門: , 900X00
  室内外高差: 750
  楼板上一般做厚35的豆石混凝土。、厕所一般用88J1楼23, 厚102
  板底不抹灰, 刮腻子。
  楼梯梯段板一般做厚20的水泥砂浆
  如有半地下室, 层高一般2700, 室外地面下不得小于1500。
  (2).结构设计:
  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可全楼统一编号现浇板单独画出时可用对角线表示房間范围。楼梯间除四角外不得放构造柱(否则得凿预制构件)构造柱所在位置不得放预制板(不得凿预制板), 做现浇带。布置预制板时尽量采用寬为1180的宽板, 但有水的立管要求穿孔时, 有时应用880的窄板, 留现浇板缝, 不采用凿宽板的方法
  过梁与构造柱相联时应采用现浇过梁, 预制过梁┅般采用小挑口。一至五层层高为2700, 外墙洞口高为: 850+, 剩下450, 再减去35的建筑作法, 只剩下 415, 对于≥1500的洞口,或承重过梁, 过梁高为180, 415-180=235 即圈梁高度不得大于235, 如大於235, 则应圈梁兼过梁对于≤1200的洞口, 非承重过梁高为120, 415-120=295, 可布置预制过梁后做截面高度大于240的圈梁。顶层因层高为2800, 一般情况下没问题但顶层的雨搭下要现浇圈梁, 圈梁较大, 就不用预制过梁了。在地震区应尽量采用圈梁兼过梁
  板缝最好尽量为40, 从房间里面墙往外面布置,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 (考虑水暖的立管)。但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 50, 配双向φ6@250,混凝土 C20。
  顶层建议采用現浇板以解决顶层的防水问题。
  过梁一般采用: 360墙: 为一根120矩形加一根120带挑沿过梁, 造价低构造柱最小: 240X180 纵筋最小: 4φ12。八度超过五层采用4φ14, 四角纵筋加大一级, 箍筋一般为 φ6@200, 在楼层高度的上下1/6范围内间距加密一倍圈梁最小: 120(高)X240 纵筋最小: 4φ10 箍筋一般为 φ6@200。基础圈梁最小:

  3. 楼梯間: 楼梯段、休息平台均预制, 按梯段折合成面荷载: 恒: 5.85, 活: 1.5
  4. 屋面一般采用屋43:
────────────────────────────────
(因浏览器不能识别中文如果您需要下面的表格时,将其粘贴到文本
┏━━━━━━┯━━━━━━━━┯━━━━━━━━━━━━┯━━━━━━┓
┠──────┼────────┼────────────┼──────┨
┃卧室、客厅、│ 预制板上35 │ 2.94(包括结构板) │ 1.5 ┃
┃ 起居室 │ 厚细石混凝土 │ │ ┃
┠──────┼────────┼────────────┼──────┨
┠──────┼────────┼────────────┼──────┨
┃ 楼梯间 │ 预制构件 │5.85(按梯段折合成面荷载)│ 1.5 ┃
┠──────┼────────┼────────────┼──────┨
┗━━━━━━┷━━━━━━━━┷━━━━━━━━━━━━┷━━━━━━┛

  一般住宅跨度均小于 4200 , 板缝配筋(板缝高130):
┏━━━┯━━━━┯━━━━┯━━━━┯━━━━┯━━━━┓
┠───┼────┼────┼────┼────┼────┨
┠───┼────┼────┼────┼────┼────┨
┗━━━┷━━━━┷━━━━┷━━━━┷━━━━┷━━━━┛
┏━━━┯━━━━┯━━━━┯━━━━┯━━━━┓
┠───┼────┼────┼────┼────┨
┠───┼────┼────┼────┼────┨
┗━━━┷━━━━┷━━━━┷━━━━┷━━━━┛

  六. 顶层, 为防止墙体裂缝, 可采取如下措施: 保温层聚苯板由45加厚, 圈梁加厚, 钢筋直径加大架设隔热层, 不采用现浇板带  加预制板(为了挑檐抗倾覆)的方式。端头山、纵墙(宽度B/4范围)在过梁以上范围内加钢筋网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筋锚固长度口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