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健康受损与放弃猪油怎么熬有关 该不该放弃猪油怎么熬

大吃一惊:吃猪油的好处您知道吗?(放弃猪油导致国人健康每况愈下)
中国人祖祖辈辈都是使用猪油,一直都相安无事,人人都很健康。唯一的疾病就是营养不良和战争或者自然灾害。
但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开始抛弃传统,接受西学,科学了,就把祖先的优良传统都抛弃了,比如说猪油,采用各种更加健康的植物油或转基因油,结果现在心脏病反倒成为第一大杀手。
为什么以前食用猪油的时候,大家都很健康,买猪肉的时候如果给的肥肉少一点还跟张屠户急红了眼。现在人人都吃瘦猪肉,不吃肥肉,反而心脏病发病率还大幅上升呢?其中必有一些东西是不对的。
于是我就专门查了查猪油的用途,发现猪油简直是个宝贝。食疗必用。
首先,猪油的性质是甘,微寒,无毒。它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解毒,能够解斑蝥,芫青毒,解地胆,亭长,野葛,硫磺毒,诸肝毒。现在不是总是担心黑心商户在食物里添加了硫磺吗?不怕,多吃猪油就行。
猪油的第二个功能是解五种疸疾,黄疸,谷疸,酒疸,黑疸,女劳疸,还有这几种疸疾带来的水肿。这五种疸疾,其中就包括了现代的癌症,所以癌症水肿用猪油也可以化解。因为猪油能够“利肠胃,通小便,利血脉,散宿血”。
比如说小便不通,现在科学的做法就是要插尿管,科学是科学,但是病人的尊严和隐私都随着下水道排走了,中医的做法就是用肥猪肉一斤,水二升,煎三沸,饮之立通。大家在急吼吼上医院请小护士给插尿管之前,不妨先试试这个办法。
女人妇科炎症,白带恶臭,用猪油60毫升,酒100毫升,煎沸顿服。
还有解“诸肝毒”,比如说有些鱼(河豚)或者海鱼,肝脏毒素很强,误食就有性命之虞。不怕,顿服猪油一升即可。
老人家年纪大了,总是咳嗽,用肥猪肉四两,煮百沸,切,和酱,醋,食之。
产妇产后虚汗,猪油,姜汁,蜂蜜各200毫升,酒100毫升,煎10沸,每次服用一茶匙。
还有以前说过的,孙思邈的经验方,猪油加人参,煎煮后,每天一勺,治老人痴呆症如神(日记千言)。
还有更多的用途,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猪油是个好东西,祖宗之训不可丢。
日成为中国南京当代徐霞客们版版友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4-07-24 15:58
大吃一惊:吃猪油的好处您知道吗?(放弃猪油导致国人健康每况愈下)
日成为中国南京当代徐霞客们版版友
发表于:14-07-24 19:21
世间万物,相辅相成。
日正式成为西祠胡同&南京大吉大利穷游天下&讨论版版友.
日正式成为西祠胡同&南京大吉大利穷游天下&版友会会员.&
南京大吉大利穷游天下&
发表于:14-07-24 21:43
原来有这么多好处。
发表于:14-07-25 21:57
我知道吃猪油能软化血管,另外还有这么多优点,谢谢分享,以后注意炒菜放点。
日正式成为西祠胡同&中国南京当代徐霞客们&讨论版版友.
中国南京当代徐霞客们
发表于:15-12-19 16:35
又木红枣黑糖姜官方代理(徽信)
  女人喝红枣黑糖姜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生姜治百病”的说法,是我国中医主要的药用食材。又木枣黑糖姜茶的成分主要是红枣、姜和黑糖,红枣可以美容养颜,养气补血,生姜有温经散寒,驱寒作用,黑糖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淤的效果,三者结合可以补血养颜,温经散寒,健胃,化瘀。
坐月子的女人喝,可以帮助身体驱寒,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体质复原以及喂养宝宝。月经不调是因为女人身体发虚,寒气比较多。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喝黑糖姜茶起到暖宫,去寒气,让身体温暖,增加能量,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月经也会排得较为顺畅,改善女性各种问题。
  男人喝红枣黑糖姜茶
  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于是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姜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通经络等作用,因此,姜常被用于男性保健,可以起到助阳的作用,对肾虚阳痿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如果男性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经常含服鲜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干姜温中散寒,健胃活血,黑糖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配合食用可以治疗由于肾阳虚引起的阳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软、倦怠等。
又木红枣黑糖姜官方代理(徽信)
  小孩喝红枣黑糖姜茶
  李时珍说,俗话说:“上床萝卜,下床姜”,说的就是姜能开胃,萝卜能消食。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小孩子容易厌食、挑食,此时饮用又木的红枣黑糖姜茶,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饭不香,吃生姜”的道理。小孩子爱玩水、容易受凉,导致寒气入侵,此时服用又木的红枣黑糖姜茶还可以帮助去寒气,防止感冒。
  老人喝红枣黑糖姜茶
  生姜可以抗衰老,姜中含有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能够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其抗氧化作用比目前应用的维生素E作用还明显。生姜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生姜中的姜辣素对心脏、心血管有刺激作用,可以加速血液流动,促使排汗,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软化血管,防止血液凝固。生姜含一种类似水杨酸的化合物,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抗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有特殊作用。因此,生姜不仅可防衰老,对血管也起到很好的疏通作用。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我们该不该放弃猪油?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我们该不该放弃猪油?
本文作者:qiuwenjie
作为膳食油脂,猪油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至今仍有不少人对它独特的风味钟爱有加。近日,网络上一篇名为《放弃传统的猪油导致国人健康每况愈下》的声称,中国人祖祖辈辈使用猪油,一直都很健康,而现在人们放弃了吃猪油的传统,结果心脏病反倒成了第一大杀手。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该如何对待猪油呢?
猪油的历史
猪是最早被人们驯服的动物之一,在中文里最开始叫做“豕”,是为六畜之一,自古就是许多中国人重要的动物蛋白和膳食油脂的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到2012年底,全世界家猪约为9.66亿头。其中,中国境内的家猪为4.72亿头,占总数的49%,为全世界第一。
猪油是指从猪的特定内脏中提取的脂肪(称为猪杂油,pork fat)及腹背部等皮下组织中提取的油脂(称为猪板油,lard)。猪油在烹调中的应用源远流长,我国不少文献都有记载,比如《周礼o天官冢宰》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这里的“膏腥”,有学者认为就是猪油[2]。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猪油是中国人主要的膳食油脂。几十年之前人们买猪肉愿意要肥肉而不愿要瘦肉的,就是因为肥肉可以用来熬油。猪油具有独特的风味,这股特殊的味道来自油中微量的蛋白质及甘油酯的分解产物[3]。作家邓贤回忆文革时期下乡当知青的岁月里,曾经有一次一口气喝下了一碗“散发出阵阵香味”的猪油[4]。对于很多七八十年代生的人来说,一碗猪油炒饭、一份猪油渣,都是童年记忆里难得的美味。
猪油与健康
90年代之后,随着各种物资市场供应的增多,猪油的地位也逐渐被植物油所取代。到了今天,猪油目前已经罕见于大部分的城市家庭,许多地区的农村家庭也基本以植物油消费为主。流言中说的因为植物油取代了猪油导致了心脏病的高发,这是真的吗?
首先,我们从人体的生理和营养需要的角度来说,油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提供热量:膳食摄入的脂肪是供应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占热能总摄入的20~50%。
提供必需脂肪酸:有一类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须,但是人体又不能自我合成,必须从膳食中摄入,称为“必需脂肪酸”(EFA),包括亚油酸和α-亚麻酸。
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吸收:在人体调节生理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不溶于水而溶于油脂,因此膳食摄入油脂作为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和保护剂,有助于其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
构成机体组织,作为机体的保护成分:人体组织中脂类大约占了10~14%的重量,一类是组织脂,是多种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另一类是储脂,分布在皮下组织、肠系膜、肾脏及肌间结缔组织等处,起到支撑和保护器官、调节体温、保持水分等作用。
从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角度来讲,猪油所能提供的某些脂溶性维生素比植物油低,其它的功能并无二致。而对于心血管疾病,猪油等动物油脂其实有着不良的影响。
心脑血管疾病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病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一直名列前茅。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膳食中脂肪的摄入被认为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猪油作为动物油脂,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超过了40%;且猪油含有1000ppm(即千分之一)左右的胆固醇,这些都是对心血管疾病不利的因素。一些流行病的调查显示,提高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将增加血液中LDL(低密度脂质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含量,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病率。而在脂肪摄入中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则更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5]。美国FDA在2004年批准橄榄油可以使用这样一条标注:“有限而非结论性的科学证据显示:由于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每天吃两勺(23克)橄榄油有利于减少冠心病的风险。为了获得这一可能的益处,橄榄油需要被用于代替相似量的饱和脂肪并且不增加全天的卡路里摄入”[6]。尽管橄榄油未必就是最健康的食用油,但在日常膳食中以植物油取代猪油,确实更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而不会导致心脏疾病发病率增加。
至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长,则是人口寿命延长、医疗诊断技术进步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不能因为“吃猪油减少”和“心脏病发病率上升”同时发生就认定二者存在必然联系。
当然,出于风味和口味的考虑,不少人现在还是通过熬制的方法来获取猪油并食用。如果作为偶尔调剂吃点猪油确实无妨,但不建议把它作为家庭的日常用油。自己熬制的猪油,因其中的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含量很低(1~2ppm),致使保质期不长。可以通过添加维生素E的方法来提高保质期,添加量以0.03%~0.04%(300~400ppm)效果较好。
精炼猪油:工业生产中显身手
自家熬制的猪油并不是日常烹调的好选择,不过精炼后的猪油在工业生产中还是有不少用武之地的。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从未真正“放弃”它。经过脱酸、脱色、脱臭等精炼工序的猪油,胆固醇含量能够降低约50%,不过原有的风味也会损失。
图片从左至右分别为:原料猪油、猪油精炼油和经过急冷处理的猪油起酥油。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在煎、炸等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稳定性比大部分的植物油表现优异,并且能够赋予煎炸食品金黄色的外观和良好的口感,因此被较多的用于煎炸。此外,猪油也有很好的起酥效果,它既可以单独作为起酥油,也可以与其他油脂配合使用。目前含有猪油的起酥油广泛地应用在糕点、面包等烘培食品的生产中。
在制皂工业中,以植物油为基料加入一定比例的猪油等动物油脂,也可以提高成品皂的塑性,不会轻易开裂。制皂用的猪油需要经过充分的精炼去除蛋白质,再经过轻度氢化避免氧化。在生产某些高级白色香皂时,配方中猪油的用量可达30~40%[7]。
此外,猪油还广泛的用于制取工业甘油、棕榈酸、油酸和硬脂酸;液体猪油还是制取天然不饱和脂肪醇的重要原料。(编辑:窗敲雨)
[1]http://faostat.fao.org/site/573/DesktopDefault.aspx?PageID=573#ancor
[2]郑玄《三礼注》::“ 杜子春 云:‘膏腥,豕膏也。’ 玄 谓膏腥,鸡膏也。”
[3]《油脂化学》,何东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
[4] 《一碗猪油的故事》.cn/s/blog_0oa8q.html
[5]《油脂化学》,毕艳兰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6] FDA关于食用油健康声明的规范:
http://www.fda.gov/Food/LabelingNutrition/LabelClaims/QualifiedHealthClaims/ucm072963.htm http://www.fda.gov/Food/LabelingNutrition/LabelClaims/QualifiedHealthClaims/ucm072958.htm http://www.fda.gov/Food/LabelingNutrition/LabelClaims/QualifiedHealthClaims/ucm072956.htm
[7]《油脂化工产品工艺学》,冯光炷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你可能感兴趣
猪油炒青菜可香了。
这种文章理都不要理。
为什么文中提到的特殊的味道让我尤其得厌恶....菜肴一旦用了猪油烹饪,我就避而远之....哎
引用 的话:只有我一个人特别讨厌猪油那“特殊的味道”吗?!?我比较关心牛油 火锅重要材料啊 但是看来估计也有和猪油一样的弊端..............气cry 另外这种理论用大拇指想一下都知道出自什么地方 每次...我闻到炸猪油的味道会想吐。
没有了猪头肉,即使活上一万年又有何趣?!
猪油加酱油拌饭是美味啊,怎么能放弃呢?不说了吃宵夜去了。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文章里过于简化了。
引用 的话:有很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所谓“专家”,还有一些“名中医”...赞同客观对待中医,赞同尽量不吃猪油。肥胖方式一块有待商榷。腰肥似乎是男人常见,而非中国人常见,的肥胖方式。消息来源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运动医学院学生聊天,将寻找文献回来贴出以辨明,期间您如有中国人腰肥的文献也欢迎告知
有一经典美味的饭:绝对是经典!
看到这样的论证我就有点想呵呵!不是不相信科学,是更相信眼见为实!从小吃猪油长大的我表示老家现在仍然以猪油为主要膳食用油,真没见什么不良作用,在一个云南最落后地区之一的落后山村,没有现代医疗,没有那么多营养品,人的平均寿命能接近80,用科学解释一下?
感觉当代人有个误区,好像越营养的食物越不健康,越难消化、难吸收的食物越健康。拜托,你吃猪油吃多了发胖,不是猪油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
我家为了健康不用猪油,我妈妈一直说 她做菜的难吃的原因是失去了猪油
给大家推荐一个新鲜的招聘的网站~完全免费发布需求,很简单好用~
推荐一个新鲜的招聘的网站~完全免费发布需求,很简单好用~
心理学硕士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到2012年底,全世界家猪约为9.66亿头——好可怕,全人类大约是60亿,这说明平均每6个人里就有一头猪
跟现在呼吸一口空气都是有毒的相比,猪油那点算个屁!
以前家里的油种类很多,猪油,油菜花籽油,山茶花籽油,花生油。 想吃哪种吃哪种~ 现在全是调和油,老爸从老家打电话给我叫我自己多烧烧饭,外面地沟油多,我心里默默说一句,我都吃了这么多年了…
引用 的话:看到这样的论证我就有点想呵呵!不是不相信科学,是更相信眼见为...我们家那边也是这样,都是80多100多都不稀奇,现在工作这边真是70古来稀啦…
此文与撰文时间接近,但表达的观点好像有点矛盾啊,一个支持FDA,说饱和脂肪(动物油)是不好的,至少不应该作为日常用油,另一个却认为不是那样,实际上比较复杂,可能30年前的美国膳食指南过严了。到底该怎么搞?!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对待猪油(或者动物油、或者饱和脂肪)
主要我不想吃转基因植物提炼的油
原来起酥油大部分是猪油啊
引用 的话:误解了?我好像没说“巨大儿”就能大吃大喝吧。“巨大儿”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事情。我不是儿科医生,巨大儿的标准记不清了,但是现在出生伊始8、9斤的婴儿并不少见,这是非常麻烦的,但这又是另一方面的健康问题了。...我出生重3800g算平均数吗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慢性病多了 不是猪油吃少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 马冠生
  最近微信上有传言,说是由于放弃传统的猪油导致国人健康每况愈下,我们请专家分析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都会记得,当时家家户户灶台上都放着一个油罐子,里面是猪油。温度低时,猪油凝成白白的膏状;温度高时,上面的一部分会化成油;温度再高时,整罐油都化了。炒菜时,人们会放一勺猪油在锅里。并不是那时的人爱吃猪油,而是植物油不够吃,不得已而为之。
  慢性病增加与脂肪摄入过多有关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供应日益丰富,人们想吃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很多家庭在烹调时用油往往没有节制。调查发现,近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每日植物油的消费量增加了20克以上,目前平均每人每天烹调油消费量达到40多克,已经大大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25克或30克的建议量。同时,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正在西化,畜肉等动物性食物及油脂消费过多。食用油摄入过多、运动量减少等多种因素是导致我国居民慢性病增加的因素,而不是因为吃猪油少了。
  容易凝固的脂肪要少吃
  由于动物性和植物性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种类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一样。一般来讲,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高、碳链越长,脂肪的熔点也越高。动物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多,常温下呈固态,如猪、牛、羊油等。少数植物油如椰油、棕榈油中也含有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其摄入过多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会继发引起动脉血管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应少吃。
  植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常温下呈液态。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都对人体的健康有益。人体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合成DHA和EPA。DHA和EPA能提高儿童的学习技能,增强记忆力。另外,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功效。
  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不同。例如,橄榄油和山茶子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玉米油和葵花子油则富含亚油酸,大豆油则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具有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由于单一油种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不同,因此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