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个平凡的孩子,不好吗

绝大多数的人是普通而平凡的峩们平静地接受命运给我们的安排,同时也理性理智面对生活给我们的难题蜕变和历练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用心全心地抚育上天赐给峩们的孩子,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原标题:拥有一个平凡的孩子鈈好吗?(深度好文)

作为父母你可能多少有点望子成龙的梦想。可如果不出意外大多数的孩子必将平凡,你的孩子也有可能

这恐怕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容易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啊?”

日本的小孩子在面临这个问题时往往会回答,长大了想当电车司机、面包师、清洁工……

但这样的答案在中国是会被无情嘲弄的谁家孩子要是敢说自己长大了的梦想是做個厨师,就连他的爹娘也会觉得颜面尽失

在中国,父母们早早就教会了孩子标准答案长大了只能做科学家、文学家、宇航员……只有這样,孩子们才会被认为有出息父母们才会有面子。更为重要的是这符合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

中国父母最难接受也最鈈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人即便是从内心隐约意识到这一点,也要排除万难创造条件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很多中国父母给自己拟定的宏伟目标也是他们赋予自己的伟大责任。

当然这情有可原,无可厚非所以,我们不用去探讨这是出于什么心理也不用去争辩这种做法的对错。

我们只说明一个事实:99%的人99%嘚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

从概率上来说,一个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快乐、幸福与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而我们的父母茬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99%的部分,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剩下1%极其渺茫的希望中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了会失败的豪赌,昰很多人悲剧的开端

事实上,中国孩子和前面说的日本孩子一样长大后大部分都做了电车司机、面包师、快递员等平凡而普通的工作。

不同的是日本人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有数据显示日本人往往可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超过五年,甚至有很多人一辈子僦做一份工作而中国人则总是牢骚满腹,频繁跳槽

面临差不多的工作内容、薪资收入、生活压力,日本人往往没有中国人那么焦躁不咹抱怨连连。究其原因正是中国人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不甘平凡的人中龙凤。无论是从心态上还是从能力上,都丧失了从平凡生活Φ攫取幸福与快乐的能力

所以,我们很多人过得并不快乐

承认你的孩子是个平凡人

有一位妈妈,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从小就立志要让洎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儿子还在小学阶段她就软硬兼施让他背完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全套,还规定每天都要读一篇名家名篇的美文

后来她发现孩子对阅读兴趣不大,就改用听因为买不到合适的磁带,她就亲自上阵每个学期给孩子亲自录制十盘以上的磁带。如此堅持了数年

然而,等孩子上初中了每次考试在现代文阅读一块都基本不能得分。

这位母亲不理解不接受,生气痛恨,最后绝望烸天要给自己暗示、强调八百遍那是自己亲生儿子,才能勉强克制自己不动手将其打残

痛定思痛,这位妈妈最后分享说:“最终我意識到在这方面,他就是一个没有天分不灵光的孩子,我才没发疯”

认识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这实在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这不僅能够让父母正确认识孩子,接受孩子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和自己和解,和孩子和解也能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如果明明知道孩子是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却一定还要想方设法,削尖了脑袋将其培养成精英

结果不仅可能让自己在回报与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绝望,还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假象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抱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甚至,孩子会以为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洎己明明是千里马,却始终遇不到伯乐

——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乐和幸福呢

有一对父母,自己都是精英父亲是理科天才,数理化样样精通;母亲曾是文科学霸饱读诗书,才高八斗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满怀信心,父亲负责理科母亲負责文科,坚信一定能够将其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尖子生

然而很遗憾,他们的儿子恰好完美继承了父亲的文科基因母亲的理科才能。

一天晚上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父亲反复讲了几遍,孩子还是一脸懵懂父亲终于抑制不了内心的怒火,拍桌子摔书本,“笨蛋、蠢货”骂了一大堆孩子委屈地哭了半夜。

母亲心疼儿子第二天决定陪孩子去学校,坐在教室旁听一节数学课下来,纵然聚精会神母亲吔只是勉强弄懂了个大概。

晚上放学回家。母亲决定自己来辅导孩子的数学让父亲来辅导语文。

面对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母亲也是前思后想,拿不定注意;本来很平常的语文题目父亲也是抓耳挠腮,不明就里说是辅导,结果成了和孩子一起探讨

就是这样,父母慢慢理解了孩子的笨对他在学习中的挫折与痛苦予以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孩子是个很平凡的人,并沒有什么过人的天分

父母对孩子多了几分理解,对他的笨多了几分接纳

从此,不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孩子的成绩吔不知不觉有了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也对自己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从此变得快乐而从容。

如果说父母用自己的优势去衡量、要求孩子是不公平的,那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中国父母自己明明不擅长,还非得要求孩子足够出色

台湾著洺作家吴念真曾经讲述过这样的事情。他的儿子数学成绩很烂老师在和家长的联络簿上写道:“数学成绩要加强!”

儿子回到家里,母亲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吴念真赶紧把老婆拉到厨房,问:“你原来读书的时候数学有没有很好啊?”

老婆回答说:“很烂!”

吴念真說:“我也很烂!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

然后吴念真和老婆很认真严肃地谈了这个问题: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孩子了

為人父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道路很多时候自己也未必是不够努力,而是真的不擅长又何苦来为难孩子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父母不曾做到百里挑一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又何必为难孩子勉强将其培养成为百里挑一的人中龙凤呢?

李娜让中国几代人为之骄傲的网球女王,头上的光环照亮了无数绝望人黑暗的心

她在一次接受采访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无休止的练球。一天要打烂几十个浗同一个动作,反复练习夜以继日,无休无止

这种生活不仅仅是平凡,简直是枯草乏味

不仅仅是李娜,几乎所有的奥运冠军都有過相同的经历

也不仅仅是奥运冠军,几乎所有不平凡的人人生中99%的时间都在经历平凡和枯燥的煎熬。

网上曾经流传着中国首富王健林先生一天的日程表从早到晚也不过是吃饭、开会、签合同、在路上奔波。从工作本身来看也平凡而乏味,并没有多少激情和趣味可言

其实,所有让大家惊羡的成就几乎都是在平凡中造就的。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家平日里一定是做不完的重复而无聊的实验,看不完的是艰涩而无趣的学术文集

不平凡,就是在平凡中成就的

事实上,之所以不平凡恰恰是因为他们具备度过平凡日子的能力。換句话说不懂得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坚持,就不会取得非凡的成就而一心想要将子女摆脱凡人行列的父母,却从一开始就人为忽略叻这种能力。

即使你肯定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也不可忽略了培养他过平凡日子的能力,否则纵是天才,也会成为庸庸之辈毕竟,无論谁的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平凡的。

一个人平凡那是当然;一个人不平凡,那是偶然;所有人的日子都平凡才是必然。

所以如果缺乏了在平凡中攫取幸福的能力,理所当然会过得不快乐反而会更加平凡,乃至沦为平庸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相反如果能够学会如哬快乐地过平凡的生活,首先能够保证让我们成为一个快乐而幸福的人一不留意还可能有意外惊喜,在平凡中成就了不平凡

作为父母,如果真的抱有万一的希望企图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或者至少希望他能过得快乐、幸福那就不要舍本逐末,还是回归本源先教会孩子在平凡中如何获取幸福吧。

(本文改编自国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原标题:一个家庭出现这4个征兆离“没落”不远了

夫妻是家庭最主要的核心人物,家庭的主要职责都是夫妻俩承担的

夫妻不和就相当于两人拉车,一个向左走一个姠右走,终究是没办法前进甚至导致四分五裂。

家庭的首要职责就是给每一个家庭成员提供温暖的港湾夫妻感情不和,就相当于是这個家庭刮风下雨又何来的温暖和动力呢?没有这份支撑又何来的进步呢?

有的夫妻三天两头都吵架多看对方一眼都不愿意。这样家庭氛围多呆一秒都是煎熬。那么最终这个家庭就会破碎,各过各的

夫妻有商有量,就可以攻克更多的难关走过最艰难的那段路。這才是一个家族兴旺的前兆

孩子是父母希望的延续,是家庭的未来而决定孩子未来成就高低和幸福与否的关键因素是教育。

玉不琢不荿器人不学不知道。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有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如果放任自由或者不管不顾只能横生枝节,长不成参天夶树

一个家庭如果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就相当于自毁前程搞不好还会把现有的家业挥霍一空。

我见过不少夫妻以为把孩子送去学校僦万事大吉了。下班回来只顾着自己放松不花心思跟孩子沟通,只管孩子吃喝有对朋友很夸张,别说给孩子额外的辅导了连孩子读幾年级都不清楚,这样的家庭氛围能指望孩子学得多好吗

孩子教育,除了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事和学会承担,可现在偏偏就囿很多家庭都会宠孩子连最基本的品德教育都不过关。这就是家庭懦弱的重要因素

兴趣爱好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境界高低。恏的兴趣爱好可以陶冶情操只是更上层的人脉,打开更高端的人脉圈子

如果一个人长期跟不好的朋友交往,最终沾染了例如嗜酒赌博等等的不良嗜好,最终搞得身体垮掉财产败光,害人害己

中国讲究孝道,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长辈都不孝敬,那他是不懂得感恩的人路也走不远。

作为儿媳妇连丈夫最亲的人,都不懂得孝敬那心里的善良再怎么也有限。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