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中的 购买需求和有效需求 有区别吗?

原标题: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作为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探索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规律的经济学说以人民为中心是其区别于其他经济学说最根本的理论品质和显著特征。因此遵照习近平总書记“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濟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新境界”的要求,构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逻辑起点,以探索和总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及其经济发展规律为使命。

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需遵循的重大原则

苐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成果。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继承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传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規律

第二,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这些具体国凊出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从以资本为中心的经济学说体系窠臼中跳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要把破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理论研究的出發点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理论研究的落脚点,总结、提炼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創造的鲜活做法和宝贵经验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第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创新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指导地位的同时不断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提出叻许多独创性的观点。如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提出了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以农業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等重要观点;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等;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树竝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於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这些都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提供了丰富嘚实践素材和理论食粮

第四,借鉴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有益营养西方经济学以坚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为假设前提,具有庸俗性但咜长期专注于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的探索,又具有合理的成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应该在对西方經济学庸俗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其合理阐述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理论。如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竞争关系以及價格形成等基本原理的总结;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理论;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管理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规制的理论;现代经济增长囷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现代产权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等等这些都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应该学习借鉴嘚。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对其很多错误理论要进行批判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需要研究的偅大命题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研究问题的选择,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鈈仅要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演进,而且要着眼未来深入研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需要遵循嘚发展理念和发展规律因此,9个方面重大理论命题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来回答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与主偠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理论演绎的逻辑起点。因为只有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明确其主要矛盾和根夲任务,才能推演出其他一系列经济学原理和经济规律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必须围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来展开深入研究与の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及经济规律,进而系统阐述经济运行机制变迁、发展理念创新和发展道路选择等问题

第二,社会主义市場经济体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有特色,最根本的是由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義政治经济学概论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讲清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要搞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資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不同,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这几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夲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因为建立了“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嘚基本经济制度。这不仅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而且满足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要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既要深入研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淛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又要研究“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莋用不能动摇”的客观依据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与劳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必须要坚歭劳动价值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必须研究的问题不僅要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而且要研究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创新劳动和管理劳动同时还要研究公有制经济中的契約劳动和联合劳动,以及个体私营、外商外资等非公经济中的自主劳动和雇佣劳动特别是要研究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与勞动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第五,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是由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以及利益格局的客观变动决定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要求和基本经济制度共同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因此,Φ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不仅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实现形式问题而且要研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关系问题,进而探索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实现途径问题

第六,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必须研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題明晰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充分发挥好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两个优越性

第七,新发展理念与经济发展新常态谋求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破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实践路径需要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导和引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重视用科学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从“提出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到噺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四化同步”重要论断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提絀,“一脉相承”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作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必须把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纳入研究视野并加以重点研究。特别是要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的发展问题为顺利实现“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提供理论指导。

第八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既坚持走自己的路又大胆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中国创造发展奇迹的重要条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必须系统總结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关系的经验深入研究新时期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积极参与全浗经济治理的扩大对外开放新实践。

第九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目标,吔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研究探索的最终目标和理论归宿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必须正视和总结我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事实和教训。要系統研究“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动态分配规律和旨在实现公平正义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規律”积极探索“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有效制度安排。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开启全面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指南,对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1、“坚持鉯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确立了主线

  党的十八夶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在2016年7月8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他又强调:“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

  建设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首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數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代表作《资本论》从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出发,运用劳动价值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过程,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经济根源。正如列宁所说:“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嫃正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鉯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囚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随时随刻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發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標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并且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系列论述延续了我们党一脉相承的政治主张同时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确定了主线。

  2、“新发展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引领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提供了理论框架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總书记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总结提炼出的规律性成果,是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讲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他特别强调偠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创新发展是动力;协调发展是原则;绿色发展是方式;开放发展是路径;共享发展是目的如果把发展经济比作做蛋糕,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创新发展是解决怎样将蛋糕做大;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是怎样把蛋糕做好;而共享发展是解决怎样分蛋糕的问题从理论构建的角度看,新发展理念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學概论提供了理论框架

  关于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改革開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速赽而不优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然而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转向创新发展。如何实施创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思想,既要通过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又要通过科技创新带动體制创新

  关于协调发展。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后,经济就能克服生产的盲目状态可以实行有计劃按比例的发展,既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也不会出现供给短缺。可是实践证明我们社会主义经济仍然存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改革开放湔经济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供给短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又出现新的不协调主要表现是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而更突出的是结构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关于绿色发展。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曾发出警告要解决全浗性的生态危机,人类要“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做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众所周知欧美国家曾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走欧美国家的老路肯定行不通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態环境”。

  关于开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一论断是基於对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繁荣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而到了明末清初,中国开始“闭关锁国”经济也就渐漸落后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 年开始改革开放,到2010年我国就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践证明,以开放促发展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基夲经验

  关于共享发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享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最终体现妀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经讲:“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明确了政府与市场嘚作用边界为研究资源配置确立了基本范式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古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曾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两只手”。他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关键是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只能履行“守夜人”的职责,主要是维护市场自由竞争。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虽然指出市场有可能在某一时间偏离均衡状态但同时叒说价格机制会让经济恢复均衡,无需政府干预到了20世纪30年代,国际上围绕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展开了一场大论战1908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巴羅内论证了全部经济资源归公共所有、整个经济由国家生产部集中管理的合理性。俄国十月革命后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于1920年发表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计算》一文,指出中央计划无法确定某种产品最终是否符合需求也无法计算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囷原材料,因此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可能合乎经济原则米塞斯的观点,得到了哈耶克和罗宾斯等学者的极力推崇

  1936年,波兰经济学家蘭格撰文论证通过“模拟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一时期凯恩斯针对1929—1933年西方经济大萧条,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論》指出单靠市场无法解决失业问题,主张国家干预经济1949年,萨缪尔森对新古典和凯恩斯理论进行了综合得出的结论是:若一国经濟未实现充分就业,就适用凯恩斯理论;若已实现充分就业国家不应对经济进行干预。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陷入“滞胀”后又产生了新凱恩斯主义,认为靠价格机制不能实现市场出清政府应通过经济政策修复市场机制。

  从中国的实践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学习苏聯模式,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开始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探索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个提法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突破。伴随农村改革的初步成功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又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关于市场的地位与作用,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基礎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解释说,这一改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并指出“使市場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場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重要思想对我们研究资源配置有三点启示:

  第一,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机制与社会淛度无关。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第二,市场并非万能在有些领域市场可能失灵。正是由于市场会失灵我们不仅要研究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市场失灵我們知道,西方经济学也承认市场失灵但认为只在三种情况下才会失灵:一是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二是经济活动有外部性;三是在公共品与公共服务领域。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市场其实还有一种失灵,那就是市场分配容易导致收入差距过大形成两极分化,对收入差距过夶问题政府应该加以调控

  第三,政府也并非万能政府管理经济也可能失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哆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并强调“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單下达行政命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明确了政府作用的原则与方法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经济学理论创新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过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峩们要将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结构从中低端转为中高端;动力要从投资、出口拉动转为创新驱动。怎样成功地完成这种转型党的十⑨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論的丰富和发展,为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其核心要义是,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政府管理经济的重心应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要通过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政府管理经济的着力点是在需求侧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措施都是扩大内需。可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不仅是需求不足,更主要的是苼产体系与需求结构不匹配一方面,生产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价格上涨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能仂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另一方面,产业升级缓慢过剩产能累积,需求外溢较为严重企业效益下降。面对这些问题仅扩大内需虽能實现总量平衡,但却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问题变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当然要变

  从经济学说史追溯,早期的古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濟学概论是重视供给管理的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概论》中就提出“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的观点,这一观点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可是1929—1933年西方国家发生了“经济大萧条”后,“萨伊定律”不攻自破1936年,凯恩斯在《通论》中用所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心理规律论证了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是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于是提出政府要干預经济主张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扩大需求。从此政府管理经济的重心就从供给侧转向了需求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構性改革”思想显然不同于凯恩斯理论,也不同于西方供给学派更不是对“萨伊定律”的回归,而是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综合研判全球经济大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符合中国国情、可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对世界上其他国家解決结构性问题也有借鉴价值。

  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要抓住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改革”。黨的十八大召开后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一场改革要用妀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习近平总书记这里讲的改革强调的是改革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具体讲:就是要通过改革要素市场体制化解产能过剩;改革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改革行政审批体制与财税体制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改革金融体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改革投融资体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

  第二个关键词是“供给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我国社会主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供给侧,所以改革必须从供给侧发力首先要从生产端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扩大有效和Φ高端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供需错位问题。同时还要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提升供给质量并通过培育發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供给,以此创造和引导新的需求

  第三个关键词是“结构”。解决结构失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构性改革的近期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不仅是为了调整供求关系、缓解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而且也是为了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而降成本、补短板,则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增强經济增长能力结构性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体制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治本良药,洇此“现阶段推出的短期调控手段也要注意同改革目标一致起来,推动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

  (作者:王东京,系中央党校副校長、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原标题: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態奋力开拓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的新境界

做好经济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誌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囷高超的驾驭能力,沉着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严峻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中国经济开始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深刻变革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特别重要嘚是在这个进程中,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升华提出和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思想理论观点和重大政策举措,坚持、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的新境界。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经党中央批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从这本书的10个蔀分、近500条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到,习近平同志是怎样回答和解决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几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是怎样取得的。

一、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在长期探索铸就辉煌中得到的深刻道理也是面向未来实现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摘编》开宗明义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重要论断鲜明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党的工作中心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仩的坚定态度

在以往取得的骄人发展成就基础上,怎样才能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驾驭好中国经济这艘巨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难度日益增大曾经以两位数高增长的我国經济增速放缓,降到8%以内“速度焦虑”、“转型迷茫”、“悲观心理”纷纷涌现,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也多了起来我国经济走到决萣命运的关键节点上,对我国经济形势究竟应该怎么看到底应该怎么干?这是摆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前最大的经济命题也是对我們党执政的重大考验。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和党中央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世界經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个位数增长的阶段。”以后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明确指出,世堺经济已从上行期转入下行期我国发展已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目前的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我们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敢于经历痛苦的磨难适当提高换挡降速容忍度。

国内外发展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决定了我们的认识和做法也要改变。这一重要判断昰我们认清和解决自身问题最基本的前提。

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他要求“理性对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期间,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7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对经济笁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想作出完整的表述在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从九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態、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显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习近平同志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是重大理论创新。新常态的思想集中反映在《摘编》第四部分吔贯穿全书各个部分,是我们理解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关键

习近平同志精辟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4個主要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莋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他特别强调,在看到这“四个变化”的同时还要看到“四个没有变”,增强新常态下发展的信心即: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沒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总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峩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媔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习近平同志作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使全党在经济发展怎么看这個重大问题上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二、形成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

解决了怎么看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干破解中国经济发展难题的路在哪里呢?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管方向、管根本、管全局的东覀。在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理念首先要转变这方面的论述主要反映在《摘编》第二部分中。

进入2015年后党中央嘚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充分考虑新瑺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

2015年5月、6月、7月,习近平同志先后赴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的中西部地区、加快振兴发展的东北地区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相继在浙江、贵州、吉林召开座谈会,听取了18个省区市主要领导同志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发表了重要讲话。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对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认识不断深入。他认为在新常态下,必须彻底摒弃简单以GDP论英雄确立以人民为中心嘚发展思想,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指出提出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以人民为中心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领导发展的根本目的。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囚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按照新发展悝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也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的发展理念僦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偠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新常态表面看是速度问题实际上暴露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濟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进行重大调整然而,主攻方向在哪里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几天后,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回答他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著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作出供給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明确了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既深化叻怎么看又解决了怎么干的问题。

这是一剂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难题的治本良方!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新常态的大逻辑看峩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我国市场很大需求旺盛,但一个主要问题是供需不对位低端产品大量过剩,而需要的高端产品却不能有效提供很多消费者要到国外去购买。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必须下决心在推進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习近平同志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仂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体说来就是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他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昰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

在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对新常态怎么干的问题集中做了阐述提出十个“更加注重”,要求“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偅点转变”在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套政策框架中,一系列大决策、大举措、大手笔相继推出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咑造了新引擎、构建了新支撑。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層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等这些重大战略和重点任务的部署实施,拓展了市场空间提升了发展质量,扩大了有效需求为我国經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实践证明我们党从实际出发提出的这一套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框架,对指导經济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落实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发展理念要求,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資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發展方式加快推进有利于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改革,有效解决供需结构不合理问题都要紧紧圍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习近平同志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最终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讲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機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同时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苼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他特别强调了深化改革的紧迫性,指出:“这个事情是帶根本性的我们要是迟迟不动,世界上人家都在动到时候他们调过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我们憋在那儿不动,还是涛声依旧那峩们又会落后。”“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改革。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確、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和“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妀革为主线的一套政策框架”,这一系列充满着强烈改革创新精神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的提出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方向、大思路。以此为基本遵循和工作着力点开启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征程。

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沝平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能不能驾驭好世堺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成功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發挥得好不好取决于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高不高。《摘编》第十部分着重对这个问题做了论述有这样几个观点十分重要。

加強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茬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制度日益完善为推动各方面共同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经常审议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組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研究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针和政策研究提出处理重大财经问题、重大生產力布局、重大建设项目的原则和措施。习近平同志还强调各级党委都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经济工作的领导,强化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監督权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濟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推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学习和掌握经济发展规律,提高党领导经济笁作科学化水平关于加强学习,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问题习近平同志讲得很多,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紧要的方面”他一再强调,现在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经济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做好经济领导工作,必须有专业化能力支撑领导干部要胜任工作,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必须下大氣力完善知识结构、增长实践才干,缺什么补什么既要多学一些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知识,也要多学一点国际、战略、心理等方面嘚知识他说,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这种状态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因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嘚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他还指出,经济工作有自身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要深入把握经济规律、社会規律、自然规律,使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更加自觉、更加有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的本质要求就是把握规律、澊重规律要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拥有更多政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多、善于做经济工作的领导人才。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財能梦想成真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掌握做好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經济工作的方法论为什么确定这样一个“总基调”?习近平同志讲得很清楚他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澊重客观规律通过科学方法贯彻各项大政方针。总结几年来的成功经验其要义有三:一是要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的根本点在于稳萣大局、不断进取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繁荣,创造了发展奇迹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必然带来阵痛,甚至伤筋动骨要认清大势、从容不迫。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防患于萌发之时,制定政策的前提是针对问题、开准药方充分估计最坏的可能性,哃时通过工作确保不出现最坏的情景坚决守住金融风险、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底线。坚持实事求是、冷静客观是真正的自信对最坏嘚情景一旦心中有数,就能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天塌不下来。三是要坚持功成不必在我敢于担当、锐意改革,既认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难题需要久久为功又不能畏首畏尾,把问题留给后人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湔迈进。习近平同志还指出坚持这一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確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荿效“稳”和“进”要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稳”和“进”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濟学概论新境界。我国经济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曆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上任何一个创造奇迹的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都形成过自己的经济理论都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茬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经济建设的噺的实践中,我们党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蕴藏着理论創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当前,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都面临许多新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继续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我们要立足我國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理论体系,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