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力学计算软件简图

结构力学中内力图画法和弯矩方向确定方法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剪力以使隔离体顺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以使隔离体下侧受拉为正,反之为负。
一般不求支座反力直接求弯矩的话,可以采用以位移法为基础的力矩分配法(又名弯矩分配法)。分别求出杆端抗弯劲度、固端弯矩、节点不平衡力矩,然后算出分配系数与分配弯矩...
这是结构力学的基本方法,符合结构力学研究范围的结构都可以用该方法分析。只是相对力法,求解超静定次数更高、结点位移较少的结构更加方便。
答: 悬垂腹顺产经历的妈妈能分享下经历吗?这样的情况有什么不好吗?
答: 找到了。可以吗
答: 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当b下滑时a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这时b相对地面的速度就是两个分速度的合成,不再是沿弧的切向,所以弧面对b的支持力与b下滑的速度不垂直,因而每一...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结构力学,三跨连续梁的计算详解 弯矩 变形 剪力 计算,求图中计算的公式。_理工学科 - QQ志乐园
您的当前位置: &
结构力学,三跨连续梁的计算详解 弯矩 变形 剪力 计算,求图中计算的公式。
来源: |人气:897 ℃|时间: 08:24:51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结构力学,三跨连续梁的计算详解 弯矩 变形 剪力 计算,求图中计算的公式。"相关的问题,志乐园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结构力学,三跨连续梁的计算详解 弯矩 变形 剪力 计算,求图中计算的公式。"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
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随便挑选一个,先把弯矩图画了,在计算剪力图,然后再变形曲线图
||||点击排行结构力学计算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结构力学计算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共 115 节&&
&&0 报名&&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第四章 三铰拱
第五章 静定平面桁架和组合结构
第六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第七章 力法
第八章 位移法
第九章 力矩分配法与近似法
第十章 影响线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第十二章 结构的动力计算
◆ 课程内容简介
《结构力学(二)》网络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网络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专升本)的学生。考虑到网络课程学生一般具有年龄偏大、基础参差不齐且通常为在职学习这一特点,为了方便各种层次的学生均能顺利地完成课程的学习,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本课程中不仅包含了《结构力学(二)》的内容,还包含了《结构力学(一)》的内容。
课程共12章。内容包括:绪论(第1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第2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第3~5章),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第6章),超静定结构的计算(第7~9章),影响线(第10章),矩阵位移法(第11章),结构的动力计算(第12章)。
本课程公式较多,其中,据知识点序号编号的公式,为学生必记的公式,而用英文字母编号的公式,则为推导公式,无需记住,理解即可。
◆ 学习方法介绍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学会并掌握好结构力学课程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胜任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等,均有重要的帮助。该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内容前后逻辑性、连贯性强,若未学好前面的相关知识,则必然学不好后面的知识。这也是许多学生反映该门课程“难学”的根源所在。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从“难学”到“易学”的转变,《结构力学(二)》网络课程引入了“测试学习”这一学习理念和方法。相信学生在这一方法的引导下,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结构力学课程的学习。由于在此光盘版课件中,无“测试学习”部分,因此要实现“测试学习”,必须登录本课程网站进行学习。另外,根据结构力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内容的前后关系,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各章的内容,特别是一些重点章节的内容,加强解题训练是必需的。这有助于真正掌握好相关的知识,为学好后续知识打好基础。
2、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要注意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构力学课程并无多少需死记硬背的定理或公式等。
3、隔离体平衡法是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于学好结构力学课程十分重要。要切实掌握好这一方法,并随时加以使用。
4、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第3~5章)是基础,必须首先掌握好。无论是否学过《结构力学(一)》,请一定将第3章再学习一遍,熟练掌握好作直杆段弯矩图的分段叠加法,并尽量多做习题,做到准确熟练地绘制静定梁和刚架的弯矩图。
5、学好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后,才能学习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6、将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学好后,才能学习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并进而学习求解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
7、在学好以上内容的情况下,影响线、矩阵位移法和结构的动力计算这三章知识的学习,原则上并无先后之分。
8、充分利用《结构力学(二)》课程的网络资源,关注课程论坛(BBS)和在线作业。
◆ 教材及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
《结构力学》(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材).文国治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参考资料:
(一)主讲教材
1、《结构力学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萧允徽、张来仪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2、《结构力学Ⅱ(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萧允徽、张来仪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3、《结构力学》.张来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二)辅助教材
《结构力学辅导——概念·方法·题解》.赵更新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通常开设为两门课,即《结构力学(一)》和《结构力学(二)》。《结构力学(一)》讲述基础部分内容,如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影响线的概念等。《结构力学(二)》则讲述专题部分内容,如影响线的运用、矩阵位移法、结构的动力计算等。一般,专科学生只学习《结构力学(一)》,而本科学生要先学习《结构力学(一)》再学习《结构力学(二)》。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土木工程专业网络学院独立本科段(专升本)的学生。考虑到网络课程学生一般具有年龄偏大、基础参差不齐且通常为在职学习这一特点,在本课程中不能只简单地讲述《结构力学(二)》的内容,还应该纳入《结构力学(一)》的内容。
因此,网络课程《结构力学(二)》包含了《结构力学(一)》和《结构力学(二)》两门课程的内容。在课程结构设置时采用了“测试学习”这一理念,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一定的测试后,可不必学习前面的内容,而直接进入后面的内容学习。由于在此光盘版课件中,无“测试学习”部分,因此要实现“测试学习”,必须登录本课程网站进行学习。
◆ 本课程的课时分配情况
学 习 内 容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静定平面桁架和组合结构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力矩分配法与近似法
矩阵位移法
结构的动力计算
◆ 本课程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结构力学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同时,对结构计算时采用的力学模型——结构的计算简图的重要性、选取的原则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本章要了解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杆件结构的计算简图。重点掌握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
二、课程内容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结构及其分类、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2 杆件结构的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及其选择原则,计算简图的简化要点,计算简图选取举例。
§1.3 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
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一、学习要求
了解几何不变与几何可变、自由度与约束等概念。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及其应用。掌握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的划分方法。
二、课程内容
§2.1 几个概念
几何不变与几何可变体系、自由度、约束、多余约束与必要约束等概念。
§2.2 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包括三刚片规则、两刚片规则、二元体规则等三个规则。
§2.3 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2.4 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包括静定与超静定结构,瞬变体系及其静力特征。
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一、学习要求
了解静定梁和刚架的受力特点,灵活运用隔离体平衡法计算截面的内力,熟练掌握分段叠加法绘制直杆的弯矩图,熟练掌握梁和刚架内力图的作法。
二、课程内容
§3.1 单跨静定梁
3.1.1 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
包括支座反力的计算,内力符号的约定,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内力图与荷载间的关系。
3.1.2 用区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3.2 多跨静定梁
§3.3 静定平面刚架
第四章 三铰拱
一、学习要求
了解拱结构的受力特点,掌握三铰拱支反力及内力的计算,了解合理拱轴线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
§4.1 概述
拱结构及其型式、带拉杆的三铰拱、拱结构的力学特性。
§4.2 三铰拱的内力计算
支座反力的计算及内力的计算,内力图的绘制。
§4.3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
第五章 静定平面桁架和组合结构
一、学习要求
了解桁架的受力特点及分类,掌握计算静定平面桁架的结点法和截面法,掌握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
二、课程内容
§5.1 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
5.1.1 结点法
包括桁架的受力特点,桁架的计算简图及其分类,结点法计算桁架的内力。
5.1.2 截面法
§5.2 三种简支桁架的比较
§5.3 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5.4 静定结构的一般特性
第六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一、学习要求
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在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图乘法计算静定梁和刚架的位移,掌握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温度变化影响下位移的计算方法,了解互等定理。
二、课程内容
§6.1 位移计算概述和虚功原理
包括位移计算的目的,四种形式位移的介绍,计算位移的方法。实功与虚功,简介刚体体系虚功原理,简介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
§6.2 单位荷载法
§6.3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6.4 图乘法
6.4.1 图乘法
包括图乘法的适用条件、算法及说明。
6.4.2 图乘法计算步骤及算例
§6.5 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和温度变化时的位移计算
§6.6 线性弹性体系的互等定理
第七章 力法
一、学习要求
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和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位移、温度变化作用下的内力。掌握对称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会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二、课程内容
§7.1 超静定结构概述
§7.2 力法的基本原理
举例说明力法的基本原理。力法的基本体系与典型方程。
§7.3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7.4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和温度变化时的内力
§7.5 对称性的利用
7.5.1 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的简化计算
7.5.2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简化计算
§7.6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7.7 超静定结构的一般特性
第八章 位移法
一、学习要求
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二、课程内容
§8.1 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8.1.1 单跨超静定梁的形常数和载常数
8.1.2 转角位移方程
§8.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举例说明位移法的基本原理。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基本结构与基本方程。
§8.3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8.4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8.4 直接利用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
第九章 力矩分配法与近似法
一、学习要求
掌握力矩分配法的概念,会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了解多层多跨刚架的近似计算方法。
二、课程内容
§9.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包括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等概念,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
§9.2 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
§9.3 多层多跨刚架的近似计算方法
第十章 影响线
一、学习要求
理解影响线的概念,掌握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会利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内力。了解内力包络图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
§10.1 移动荷载及影响线的概念
§10.2 静力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10.3 结点荷载作用下梁的影响线
§10.4 机动法作影响线
包括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机动法作连续梁的影响线轮廓线。
§10.5 利用影响线求量值
§10.6 移动荷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
单个移动集中荷、任意布置的均布荷载、行列荷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最大或最小内力的计算。
§10.7 内力包络图
第十一章 矩阵位移法
一、学习要求
掌握矩阵位移法的原理和杆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二、课程内容
§11.1 杆件结构的离散化
§11.2 单元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11.3 结构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11.4 直接刚度法形成结构刚度矩阵
11.4.1 结点位移分量的统一编码
11.4.2 用先处理法形成结构刚度矩阵
§11.5 结构的综合结点荷载列阵
§11.6 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
三、上机实习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实习题目:平面杆件结构先处理法静力分析程序PPF的使用。
实习要求:使用该程序计算几个较复杂结构的内力,并作内力图。
第十二章 结构的动力计算
一、学习要求
掌握结构动力计算的特点和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单自由度及两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及其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的计算方法。了解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
§12.1 概述
12.1.1 结构动力计算的特点
12.1.2 结构体系的动力自由度
§12.2 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
12.2.1 刚度法
12.2.2 柔度法
§12.3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2.3.1 无阻尼自由振动
12.3.2 有阻尼自由振动
§12.4 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12.5 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在一般动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12.6 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2.6.1 刚度法
12.6.2 柔度法
§12.7 两个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12.8 振型分解法
猜你也喜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内容招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构力学计算自由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