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车吊行驶证在开窗行驶中触碰到了高处吊的带电的交流电电线,对车有损害吗?

&主题:行车过程中,如何开窗才能确保最有效的车内外的空气交换?
泡网分: 6.397
帖子: 1543
注册: 2010年12月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日本的科普小片子,研究如何在车内有人吸烟的情况下开车窗、开哪个(或哪几个)车窗,确保车内的烟味最快速地散出去。可惜,忘记结论了。
前提条件:
1. 这里指的是车前后排共4个可以完全打开的车,两门小跑车不在讨论之列。
2. 车是在行进过程中。
3. 仅讨论开窗的课题,其他用于空气交换的方式不在讨论之列。
如车内有人抽烟,可以最快速地消散烟雾;或者用于车内很热的时候,最快速地消散车内热气。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9585&&回帖:26 &&
泡网分: 2.773
帖子: 3507
注册: 2013年05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13.88
帖子: 1084
注册: 2007年11月
据说是天窗?
本帖由 iPhone4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445
帖子: 1276
注册: 2004年11月
All of them...
泡网分: 31.071
帖子: 8770
注册: 2006年04月
先把抽烟的扔出去
泡网分: 36.967
帖子: 10123
注册: 2002年04月
几年前 发表于
记得以前杂志上说是开对角线的两个窗户。我试过,确实可行。比起开同侧和对侧的好用。
泡网分: 0.829
注册: 2012年01月
我的做法是:开天窗,驾驶室两侧关闭,后排两面各开1/3到2/1
好处是不直接吹头面部不影响开车判断,后背和脖子通风较好,对音响影响小
泡网分: 26.204
帖子: 2676
注册: 2004年10月
电视节目教前左后右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3.177
帖子: 9404
注册: 2007年03月
几年前 发表于
记得以前杂志上说是开对角线的两个窗户。一个人的时候就右前左后,很舒服
泡网分: 0.853
注册: 2012年02月
没试过,不过开天窗应该有效,毕竟车顶行驶的时候有比较强的负压。
泡网分: 14.594
帖子: 3844
注册: 2010年02月
kimleechn 发表于
先把抽烟的扔出去+1
泡网分: 16.226
帖子: 1122
注册: 2007年06月
单单要最快散烟,当然是所有窗包括天窗都打开,空调风扇开到外循环,风力最大,四门敞篷就把顶棚也打开 本帖最后由 枕戈 于
13:39 编辑
泡网分: 17.908
帖子: 6554
注册: 2008年11月
kimleechn 发表于
先把抽烟的扔出去1024
泡网分: 49.516
帖子: 16983
注册: 2004年06月
啥都没用,车外空气更差
泡网分: 6.004
帖子: 8577
注册: 2012年07月
说了半天都没说到点子上
这车上的窗户,能最有效换气的,是蝴蝶窗,尤其是MPV在D或者E柱前面的蝴蝶窗——那玩意配合车外进气,可以有效地把整车进行换气
相比之下,哪怕是天窗开翘起,都没法为后排位置换气
泡网分: 38.62
帖子: 7423
注册: 2003年05月
前后 对角开?瞎猜
泡网分: 105.496
帖子: 14098
注册: 2002年08月
也想知道此事,常来看看!
泡网分: 31.78
帖子: 3588
注册: 2004年04月
我也觉得开对角效果不错
泡网分: 16.913
帖子: 1011
注册: 2008年06月
外循环最大风量、四窗全开,有天窗的同时开天窗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泡网分: 61.846
精华: 15帖子: 6226
注册: 2000年05月
行车时对抽烟的我有经验:关掉进风风扇,同时把换气方式打到内循环避免外部的风进到车内把烟气吹散。所有的窗户都关闭,然后把吸烟人旁边的窗户降下1/4~1/3,这时候吐出来的烟只有一个出口出去,其他人在车内基本闻不到。
泡网分: 36.823
帖子: 3850
注册: 2002年07月
不管实施难度的话,我觉得把前挡风玻璃卸了,肯定效果是最好的。
泡网分: 18.924
帖子: 4619
注册: 2007年12月
zmzy 发表于
不管实施难度的话,我觉得把前挡风玻璃卸了,肯定效果是最好的。那还得把后窗也卸了,不然效果并不好
泡网分: 0.444
注册: 2012年11月
发帖总数 发表于
说了半天都没说到点子上
这车上的窗户,能最有效换气的,是蝴蝶窗,尤其是MPV在D或者E柱前面的蝴蝶窗——那玩意配合车外进气,可以有效地...蝴蝶窗在哪里?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65
注册: 2007年07月
我认为,把能开的全开开自然几秒钟就ok了。
本帖由 V2.4.0iOS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6.823
帖子: 3850
注册: 2002年07月
su22 发表于
我认为,把能开的全开开自然几秒钟就ok了。是了,自然全开最快。所以LZ的问题缺一个约束条件,就是行车噪音最小的情况下,如果开窗通风。
我的方法是前左后右开10厘米的缝,这样在环线上还可以听见广播。
泡网分: 6.004
帖子: 8577
注册: 2012年07月
键盘政治局 发表于
蝴蝶窗在哪里?F0之类的后窗
或者讲究一点的MPV的最后一扇窗
.tw/town_country/features/exterior/butterfly_window.html
泡网分: 6.004
帖子: 8577
注册: 2012年07月
gongx 发表于
那还得把后窗也卸了,不然效果并不好你这个让我想起,当年某些SUV的尾门窗可以降下去的,如果那扇窗开一点,比什么其他窗户效果都好
&版权所有:&&&&& 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知识点 & “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学的...”习题详情
17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6.9%
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而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当手触及50Hz交流电时,人体的反应如下表示:
电流/mA&人&&体&&反&&应&0.6~1.5&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抖&2~3&手指感觉强烈颤抖&5~7&手部痉挛&8~10&手已难于摆脱带电体,但还能摆脱.手指尖到手腕剧痛&20~25&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剧痛,呼吸困难&50~80&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90~100&呼吸麻痹,延续3s就会造成心脏麻痹&300以上&作用0.1s以上时,呼吸和心脏麻痹,机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除电流的大小因素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如果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人体电阻会下降,即使电流很小,也是比较危险的.请回答:(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对同一段导体,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大&,电流经过人体时造成的伤害就越大.(2)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D&A.人体带了电&&&&&&&&&&&B.人体中有电流流过C.人体上有电压&&&&&&&&&D.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3)通过阅读,在防止人身触电事故方面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而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进行解答;(2)阅读材料,得出人触电伤害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通过人体的电流过大;(3)根据文中提到触电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解答.
解:(1)据欧姆定律可知,对同一段导体,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大,此时电流经过人体时造成的伤害就越大;(2)由材料知,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3)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答:(1)高;大;(2)D;(3)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侧重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找到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而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而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主要考察你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知识点的认识】(1)家庭电路触电类型:①单线触电:人站在地上碰到火线;②双线触电:人同时碰到火线和零线.****加一幅图****(2)高压电路触电类型:①高压电弧触电:人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带电体和人之间发生放电现象;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头落到地上,地面上与线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电压,当人走近导线时两脚之间有电压.(3)触电急救:①处理原则:迅速切断电源,注意自身安全;②具体做法:一是切断电源,或者用绝缘棒将电线挑开,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二是尽力抢救;三是发生火灾务必先切断电源再救火.(4)预防常识:①不用湿手触摸开关,不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电器;②三孔插座应接地,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用三脚插头;③不要在电线上晾衣物,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5)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解题方法点拨】生活中判断人是否触电,关键是看人体的两点之间是否有电压,如果电压是0则不触电,如果有220V电压则触电.【命题方向】安全用电常识是中考命题热点,常常以图片选择的形式,难度不大.
与“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而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相似的题目:
[2014o重庆o中考]如图是生活中的情景,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不要把三脚插头改成两脚插头人触到了绝缘皮破损的通电导线用湿手摸工作中的用电器插头
[2014o重庆o中考]如图所示,下列符合生活用电常识的是(  )用湿手摸开关电能表记录功率三孔插座上端接地随意爬电线杆
[2014o漳州o中考]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在电线上晾衣服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开关接在零线上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
“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学的...”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2o钦州)如图所示,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左手接触零线,右手接触火线,则(  )
2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3当有人发生触电事故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2o钦州)如图所示,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左手接触零线,右手接触火线,则(  )
2如图所示,甲图中鸟A提示鸟B:“快飞,你会触电的!”,鸟B说:“你为什么不会触电?”,鸟A回答说:“&&&&”,鸟B由于怕触电,飞到了如乙图中的位置,此时鸟B将&&&&(“会触电”,“不会触电”).
3一般家庭电路有两根进户线,跟零线之间有220V电压的电线叫&&&&,零线跟&&&&线之间没有电压,家庭用电引起的触电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造成的.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而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当手触及50Hz交流电时,人体的反应如下表示:
{[电流/mA][人体反应][0.6~1.5][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抖][2~3][手指感觉强烈颤抖][5~7][手部痉挛][8~10][手已难于摆脱带电体,但还能摆脱.手指尖到手腕剧痛][20~25][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剧痛,呼吸困难][50~80][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90~100][呼吸麻痹,延续3s就会造成心脏麻痹][300以上][作用0.1s以上时,呼吸和心脏麻痹,机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除电流的大小因素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如果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人体电阻会下降,即使电流很小,也是比较危险的.请回答:(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对同一段导体,电压越____,电流就越____,电流经过人体时造成的伤害就越大.(2)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____A.人体带了电B.人体中有电流流过C.人体上有电压D.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3)通过阅读,在防止人身触电事故方面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而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当手触及50Hz交流电时,人体的反应如下表示:
{[电流/mA][人体反应][0.6~1.5][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抖][2~3][手指感觉强烈颤抖][5~7][手部痉挛][8~10][手已难于摆脱带电体,但还能摆脱.手指尖到手腕剧痛][20~25][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剧痛,呼吸困难][50~80][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90~100][呼吸麻痹,延续3s就会造成心脏麻痹][300以上][作用0.1s以上时,呼吸和心脏麻痹,机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除电流的大小因素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如果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人体电阻会下降,即使电流很小,也是比较危险的.请回答:(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对同一段导体,电压越____,电流就越____,电流经过人体时造成的伤害就越大.(2)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____A.人体带了电B.人体中有电流流过C.人体上有电压D.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3)通过阅读,在防止人身触电事故方面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相似的习题。知识点视频
校园号本地优质教育机构
打出租车时,小丽的手刚触车门就被“电”了一下,这常常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带电,与小丽发生了放电现象.有拖地铁链的车,不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铁链是导体.【考点】;.【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动产生的,切正发声的物体都振;声音可传能量.【解答】解:声音是由体振动产生的,叭发出声音,纸盆不上下振动,因此纸盆上的这小纸音乐声奏翩翩起舞;声音可以递能量,将纸人撕,用细线悬在喇叭前方,声地播乐,仍然以看到些小纸人在翩起舞.【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和声音可传递能量,纸盆振通过面纸人跳动来体现,采了转换法的想.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LSL老师 难度:0.60真题:7组卷:734
解析质量好中差
&&&&,V2.31376300V直流电和220V交流电那个更危险?在直接触碰的过程中那个伤害比较厉害?
查看: 221|
摘要: 一般来说,交流电都会更危险一些,因为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而直流电则必须压力大到可以击穿电容才可以。我们在科技馆中,应该都看过这样的演示仪器: 这个仪器加在人身体上的电压,有时高达上千伏,然而人通常都没 ...
一般来说,交流电都会更危险一些,因为交流电可以通过,而直流电则必须压力大到可以击穿电容才可以。我们在科技馆中,应该都看过这样的演示仪器:
这个仪器加在人身体上的电压,有时高达上千伏,然而人通常都没事。这是因为,人的脚下有一层绝缘垫。这里的电,就是直流电,是无法通过电容的。然而平时常常造成人员伤亡的交流电,则不一样,即使有一层绝缘层,通常也无法阻挡它。比如说,我们穿的鞋子,其鞋底常常是橡胶制成的,是很好的绝缘体,然而我们如果穿着鞋去摸交流电,也会被击伤。这是因为,我们的脚 - 鞋底 - 地面,构成了一个电容。让我来具体解释一下:交流电的电压是随着时间,按照正弦方式变化的。当电压为正的时候,我们的脚底会带正电,由于库仑力的作用,鞋底下的地面就会带负电。同样的道理,当电压为负的时候,鞋底下的地面就会带正电。这样,电压就通过感应的方式穿过了绝缘的鞋底,人也就会被其给击伤了。所以说,交流电的绝缘难度要比直流电大很多。直流电只需要考虑用绝缘体包裹表面,并去除静电即可;而交流电则需要考虑电容的影响。如果我们想降低交流电通过电容的电流,就要想办法降低电容。就拿鞋子为例,就要降低鞋底的面积,并增加鞋底的厚度,这样,就可以降低电容,增加电容的等效阻抗,从而提升安全性。交流电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比直流电大,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对人体影响也不同。人体对工频交流电要比 直流电敏感得多,接触直流电时,其强度达250毫安有时也不引起特殊的损伤,而接触50赫交流电时只要有5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如持续数十秒,便可引起心脏心室纤维性颤动,击导致死亡。交流电中28-300赫的电流对人体损害最大,极易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20000赫以上的交流电对人体影响较小,故可用来作为理疗用。我们平时采用的工频交流为50赫,从设计设备角度考虑是比较合理的,然而50赫的电流对人体损害是较严重的。1、从故障电流大小角度分析:直流系统大多为+110V、-110V构成的不接地系统,只要接地时未产生弧光,应不存在故障电流。低压交流220V系统大多为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与中性线构成回路,故障电流较大。所以从电击伤程度分析,低压交流220V比直流300V更危险。
2、从弧光接地时弧光熄灭难度分析:直流系统电压恒定,电场强度不变,弧光熄灭难度较交流难些。交流系统电压为正弦波,电场强度在变化,弧光熄灭难度较直流容易些。弧光产生超高温,对人体的伤害不言而喻。但直流系统大多做控制、指示灯作用,运行电流一般较小,低压交流系统根据负荷不同,可能运行电流会很大。所以从电灼伤程度分析,大多数情况下低压交流电更危险一些。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
这里是—这里可以学习 —这里是。
栏目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吊基础碰到承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