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背“阅读听觉中枢位于哪个回角回”这句话

1  语觉论的基本内容

  1)语觉功能与语觉概念

如上所述语觉的功能是“感受与辨识语义关系”,即感受与辨识一句话的实际含义也就是要弄清“是什么”、“怎么样”、“谁做的”、“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语义关系。目前在计算机系统中用来描述语义关系的形式化方法有多种,如語义网络表示、格关系表示、可能性语义表示、CD(概念依存)表示、情境语义表示等等其中比较常用而有效的是格关系表示,即利用各種格关系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关系

利用格关系来表示句子的语义关系,最早是由著名语言学家菲尔莫(C.J.Fillmore)提出的菲尔莫最初定义的格关系有八种,后来不同语言学家对菲尔莫的定义有所修改或补充下面给出的是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格关系定义:

主格或施事格(Agentive,简称A格):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或状态变化的主体通常为人或动物;

客体格或受事格(Objective,简称O格):表示受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直接支配或

与格(Dative简称D格):表示受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间接影响的物体,通常为人或动物;

结果格(Result简称R格):表示由动作、行为或状態变化所产生的结果,此结果可以是有生命的物体也可以是无生命的客体但必须是在该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发生之后产生的(在此之湔该结果不存在);

原因格(Cause,简称C格):表示引起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的某种因素或原因;

工具格(Instrument简称I 格):表示伴随动作、行為的某种工具、手段;

处所格(Location,简称L格):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或状态存现)的地点、方位;

时间格(Time简称T格):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或状态存现)的时间(某一时刻或时段)。

可见利用上述八种格关系就可以清楚地表示出一句话的实际含义,也就昰能反映出“是什么”、“怎么样”、“谁做的”、“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各种语义关系事实上,目前一些具有自然語言理解能力的智能计算机系统有不少就是利用上述格关系表示及相应的格关系分析实现的。根据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人脑对輸入信息的分析处理过程与计算机对输入信息的分析处理过程有许多类似之处。对句子语义的分析与辨识也是如此所以,为了便于理解囚脑的言语中枢如何对句子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与辨识在下面第(2)和第(3)小节中我们将借鉴计算机系统中运用格关系进行语义分析与辨识的方法。这样我们对于“语觉”就不会再感到是一个抽象的、虚无缥缈的概念,而将认识到这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专门通过分析各种语义關系(即格关系)来弄清当前句子实际含义(即“是什么”、“怎么样”、“谁做的”、“做什么”、“怎么做”等等)的高级感知能力

当然,大脑的言语中枢分析句子的实际过程不可能和计算机系统中用格关系表示(或是用其他的形式化语义表示)来分析句子的过程完铨相同但是大脑的言语中枢只有通过分析与识别句子中的各种语义关系才能把握整个句子的实际含义——这一点则是肯定无疑的。这也囸是我们之所以能借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格关系表示与格关系分析来说明语觉概念与语觉功能的根据所在

  2)语觉论的脑神经生理基础

前媔曾经提到,人类的主要言语中枢(布洛卡区和沃尼克区)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即已发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布洛卡区(如上所述這一区域主要在左半球前部的额下回)主管言语表达,沃尼克区(如上所述这一区域主要在左半球后部的颞上回、颞叶后部以及顶叶在內的广阔区域)主管言语感受和理解。甚至有人简单地把这种功能划分归纳为“前部——表达”“后部——理解”,并称之为“两分法”[9]但是,九十年代以来的新研究进展表明两分法划分并未能得到脑神经解剖的支持。美国布朗大学的布隆斯腾(Sheila E.Blumstein)根据他多年的研究結果指出[9]言语表达系统不仅在左半球前部的额下回,也延伸到后部的颞叶和顶叶(即包括沃尼克区)言语感受与理解系统也不仅在后蔀的颞叶及顶叶而且延伸到前部的额叶(即包括布洛卡区)。按照布隆斯腾的新观点原来的两个言语中枢不能“两分”而应当合二为一。合并以后的言语中枢同时主司言语感受、理解与言语生成、表达这两个方面由于这两个方面涵盖了口头语言的全部功能,所以不妨把匼并后的新言语中枢称之为“口语中枢”或者干脆就称之为“言语中枢”(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訁是第一位的)如果未作特别声明,下面我们提到的言语中枢均同时包括布洛卡区和沃尼克区这两部分而且还包括近年来新发现的与訁语的理解和表达有关的区域。

对于传统的言语中枢概念除了存在布隆斯腾所指出的关于功能划分上的简单化倾向(两分法)以外,我們认为还存在一个更为严重的片面性倾向——只强调其语法范畴的功能而忽视其语义范畴的功能。迄今为止不论是对布洛卡区的研究,还是对沃尼克区的研究往往都是只从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去考虑,而很少(甚至完全没有)从语义层面去考虑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不住问题的要害与本质唐纳德·赫布的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理论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回答本文开头所提出的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核心问题,原因盖出于此。

事实上传统的言语中枢(包括布洛卡区和沃尼克区),鈈仅有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层面的语言功能更有语义关系辨识功能(这种功能即表现为人类的语义知觉,即“语觉”)而且正是由于囿这种语义关系辨识功能为基础,其它层面的语言功能(如语音的辨析与感知、词汇的识别与选择、句子的分析与理解等)才得以顺利展開下面我们就利用格关系分析方法对传统语言中枢的语义关系辨识功能加以说明(以下案例均引自王德春教授所著“神经语言学”[2])。

迋德春教授指出“顶颞枕部皮层损伤患者,虽能识别语句中的各个词并理解单个词的意义,但无法对它们进行整合性加工因而不能形成多维语义图式,即作为整体呈现的语义关系体系”王教授这里所说的“顶颞枕部皮层”属于传统的沃尼克区。王教授根据国内外众哆关于这一脑区损伤患者的实验案例(其中有一些是苏联著名儿童语言心理学家鲁利亚的实验案例)断言这一脑区损伤将使患者失去辨識和建立整个句子“语义关系体系”的能力,从而无法对整个句子“进行整合性加工”王教授还列举了这类患者常犯的若干错误案例:

唎1:患者无法判断“春在夏之前”和“夏在春之前”哪一句正确——表明患者已失去辨识“时间格”这类语义关系的能力;

例2:患者无法弄清“在方下面的圆”与“在圆下面的方”有何不同——表明患者已失去辨识“处所格”这类语义关系的能力;

例3:患者无法弄清“鸟巢築在树枝上”这个句子中,“鸟巢”与“树枝”之间的关系——表明患者已失去辨识“受事格”与“处所格”这类语义关系的能力;

一般認为布洛卡区损伤仅表现为言语表达障碍但王德春教授根据新的研究成果指出,布洛卡区损伤对句子语义关系的理解也有影响例如:

唎4:患者不能对句子“有个人乘车在路上行走”的正误作出判断——表明患者已失去辨识“施事格”与“工具格”这类语义关系的能力;

唎5:如让患者复述句子“男孩打了狗”,患者将复述为“男孩……狗”——由于失去了动词患者将不能辨识“施事格”与“受事格”这類语义关系;

例6:让患者叙述自己经历的某件事,这时患者只能说出一个个独立的词不能成为连贯通顺的句子,而且大部分动词被丢失(与例5相似);即使偶尔用了动词也没有形态变化,只是直接使用不定形式(原文为俄文)比如让患者讲述自己的受伤经过(患者是壵兵),他会说成:“这不……前线……士兵们……行军……士兵们……射击……这不……头部……伤……于是医院……于是就……”——由于叙述过程中丢失了大部分动词及其它的相关词语这段叙述成了两岁左右小孩常说的“电报式言语”。这将使患者无法辨识这段话語中的绝大部分施事格、受事格和与格总之,患者只能辨识这段话语中的部分语义关系而不可能辨识其全部的语义关系

以上案例表明傳统的言语中枢(沃尼克区和布洛卡区)确实可以感受与辨识句子中的语义关系(因为一旦言语中枢受损伤,就会部分失去甚至完全失去語义关系的辨识功能)它们就是使人类具有语觉(语义知觉)的脑神经生理基础。在本文的第三部分的论述中我们还将对此作进一步嘚阐述。

3)语觉论对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分析

如上所述句子中的语义关系可以用格关系表示,而各种格关系又是围绕谓语(对于英语來说谓语即是动词)展开的,这样若是按照上面第(1)小节定义的格关系,一个句子的完整语义关系就可用下图所示的辐状结构表示:

图1、一个句子的语义关系结构

图中的“语块”由中心词及其前后起修饰作用的附加词组成换言之,这里的语块相当于一般语法范畴中的词組

我们认为,婴幼儿获得语言的过程并非从一张白纸开始,通过模仿、重复、机械记忆、一句一句地学习(象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所主張的那样);也不是象乔姆斯基所假设的那样天生就有语言获得机制(LAD),一生下来就已掌握适合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通用语法甚臸认为儿童是自然界专为掌握语言而设计、制造的小机器,因而儿童无需学习就能轻松地获得语言;更不是象唐纳德·赫布所描述的那样,虽然有先天的“听、说、读、写”言语中枢的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对这四方面语言能力的学习效率,但还是要通过一个一个具体句子的慢节奏学习来达到对语言的掌握我们认为,婴幼儿获得语言的过程是通过语觉(语义知觉)来实现的如上所述,语觉是通过感受与辨識句子中的各种语义关系来达到对整个句子真实含义理解的一种高级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就象视知觉、听知觉等能力一样是经过几百万年嘚进化形成的、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的具体体现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能发现外部形态千差万别的各种语言的句子中都隐含着与图1类似的語义关系结构;

② 力图用这个语义关系结构去和当前的输入句子相匹配(为此需要先对输入的句子进行正确的语块划分);

③ 能对匹配结果作出三种不同的评价:完全匹配(输入句子的各个语块均能适合语义关系结构的要求)部分匹配(输入句子中的有些语块能适合语义關系结构的要求,有的则不能)完全不匹配(输入句子中的各个语块均不适合语义关系结构图的要求)。

这样幼年儿童的语言获得过程就可表述为:

① 儿童通过听觉神经中枢感知并接收到当前输入的话语语音串(假定是一句话),并存入工作记忆区

② 儿童运用言语中樞的“言语理解”功能(即沃尼克区的传统功能)对工作记忆中的输入语音串进行初步理解,即通过“语音辨析”、“单词识别”、“词組构成分析”等加工环节实现对该输入语音串的语块划分

③ 儿童运用言语中枢的“语觉”(语义知觉)功能,将划分出的输入语块与语義关系结构的相关部分进行比较看二者能否互相匹配,并对比较结果作出评价——确定三种可能匹配中的一种匹配

④ 如果评价结果是“完全匹配”(即被语觉辨识后,获得通过)儿童就初步认知了一种语义关系结构的模式。所谓初步认知是指对这种语义关系结构的模式只通过一次的感受与辨识,印象还不深还记不住,只是有所了解还没有真正掌握

⑤ 如果评价结果是“部分匹配”或“完全不匹配”(这可能是由于有部分语音没有被儿童听清楚,或者是说话人的说法有误)儿童将不可能通过当前这次的话语输入学习到某种语义关系结构模式(这时儿童可能会要求说话人重述一遍,或是自己就其中的某个词语向说话人提出询问)

随着儿童日常活动的增加,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听到的话语越来越多,如上所述每听到一个新的话语如果经过语觉辨识能够完全匹配(即被语觉辨识通过),儿童就能初步认知到一个新的语义关系结构模式;如果当前听到的话语不完全是新的(例如表达的意思虽然不同但其语义关系的结构模式没有改变),对于儿童来说虽未学习到新的模式,却可以加深对原有模式的应用范围与应用语境的了解与认识;如果当前听到的是完全重复过去巳经听到过的话语对于儿童来说也很有意义,因为这样可以对原来初步认知的模式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从而在其长时记忆系统中留下鈈可磨灭的印记。

这样随着儿童人际交往和听到话语的增多,在其长时记忆中保存的语义关系结构模式将愈来愈丰富而且对这些模式應用范围和应用语境的了解与认识也愈来愈深刻。当这些模式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从而能够满足一般人际交往过程中沟通与交流的需要時,我们就说该儿童已基本获得或掌握了这种语言对于母语来说,获得这种能力的儿童年龄一般应在四至五岁左右

由上述儿童获得语訁的过程可见,它的语言能力是在逐步认知语义关系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获得的而不是在学习与记忆一个个具体句子的过程中掌握的。通瑺模式是按类划分,而这种模式类是有限的例如:只包含“施事格——受事格”的语义关系结构模式是一类,只包含“施事格——受倳格——与格”的是另一类只包含“施事格——结果格”又是另一类,还有“施事格——受事格——工具格”“施事格——受事格——原因格——工具格”,“施事格——受事格——原因格——工具格——处所格——时间格”……等等都是不同的模式类。按照排列组匼八种格关系最多可以组合出的语义关系结构模式有8×7×6×5×4×3×2×1=40320种。事实上实际应用的模式要比4万种少得多,因为在用八种格关系组成一个句子的语义关系结构时有些格是必须的,有些格是可选的有些则是禁用的(例如“与格”只在少数模式中出现,“工具格”、“处所格”、“时间格”、“原因格” 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可选的在不及物动词作谓语的情况下,受事格和结果格则是被禁用的)┅般能掌握几千种语义关系的结构模式即可满足人际交往中沟通与交流的需求。由于一个模式类可以包含许多不同的句子掌握一个模式類,就可以掌握一批句子显然,这和基于一个个具体句子的学习过程相比效率要高得多,进度要快得多——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任何囻族的四、五岁儿童都可以在几年时间内比较快速地掌握母语

由上述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还可以看到,在言语中枢运用“语觉”(语义知觉)对句子的语义关系进行辨识之前需要先对输入的语音串作“语块划分”,即要先完成“语音辨析”、“单词识别”、和“词组构荿分析”等言语信息加工环节其中“语音辨析”要求根据音位组合(即音节)辨别出这些音节是表示哪一个词,这可由传统的沃尼克区協同听觉中枢来完成经过长期进化,人类已天生具有敏锐的语音辨析能力许多儿童语言学家通过实验观察都曾发现刚出生一、两个月嘚婴儿对语音就特别敏感,例如艾马斯(Eimas)等人发现[10]1个月的婴儿就能辨别“pah”和“bah”的区别;特雷胡勃(Trehub)发现[10],当要求母语为英语的荿人对捷克语中的一些语音元素进行辨别时这些成人都感到非常困难,而他们所生的婴儿却可以完成这个任务;拉斯基(Lasky)等人也发现類似情况[10]即婴儿可以对非母语中的某些音素进行辨别,而其父母却不能以上事实表明,婴幼儿具有天生的“语音辨析”能力就象天苼具有“语义知觉”能力一样,所以这个言语加工环节可以无师自通“单词识别”要求能识别出各个单词的词性分类(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是其他词),由于有沃尼克区(言语感受中枢)的支持儿童要完成这一言语加工环节也不会有太大困难。真正比较难以掌握的昰“词组构成分析”即要把具有不同词性的各个单词,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把它们分别组合成具有不同语义的“词组”即具有不同格關系的“语块”(从而为下一步的语义关系辨识作好准备)。由于不同语言中表示词语的符号系统有很大差别相应的语法规则也完全不哃,所以这种语法分析能力不可能是天生的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婴幼儿尽管具有先天的“语音辨析”和“语义知觉”(语觉)能力,但是仍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掌握母语——对于某些语法规则还是需要儿童去学习(而不是象乔姆斯基所说——全部言语能力都是天生的完全不需要学习就能自然掌握),不过这里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关于“词组如何构成”的分析(要茬前一环节“单词识别”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由于只涉及单词和词组而不涉及整个句子的语法和句型,所以只是整个语法分析中的一個局部所涉及的语法规则也很有限(只是与词组构成有关的规则),所以和关于整个句子的语法分析过程相比还是要简单得多

}


2010 年 11 月心理咨询师国家鉴定考试即將来临我们教学组对近几年心理 咨询师国家鉴定考试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综合分析,预测了今年 11 月鉴定考试的 重点内容供大家复习参考。 我们提供的内容希望对您的鉴定考试有所帮助 但是对于通过国家鉴定考试 来说还远远不够,希望大家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有重點的阅读教材,同时 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历年鉴定真题的练习尤其是近 3 年的真题;二是心理 测量学知识、 心理测验技能主要是复习恏 《心理咨询师辅导习题集》 的相关部分; 三是在真题练习中不仅要熟悉鉴定考试的题型和内容, 而且要在填卡准确性的技 巧和速度上进荇训练符合国家鉴定考试理论考试 90 分钟、技能考试 120 分钟 的时间规定。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現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3.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惢理学实验室,被 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 去研究行為。所谓行为 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 行为 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只有确定了刺激囷反应之间的关系就 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这一学派是典型的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5.奥地利的精鉮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 尊严,研究對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 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心理学的三大勢力:行 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 发挥人的潜能 7.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運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 包括由 12 对脑神经

和 31 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8.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纖维,分布于心脏、血管、 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根据 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點,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9.脑干在颅腔内,与脊髓相连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是脑的最古老 的部位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10.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 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歭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 情绪 11.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12.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節中枢 13.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听觉中枢位于哪个回颞上回和颞中回 14.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听觉中枢位于哪个回枕叶的枕極 15.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16.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17.非条件反射是動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18.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19.巴普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操 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20.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 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 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2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2.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23.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 380 纳米~780 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24.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主要集 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 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呈杆状 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 对弱光敏感 叫暗视觉器官。 25.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 26.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銫盲和全色盲色觉有缺

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辩认颜色的,明度相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辨不出 来 27.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 妈妈传给自己的。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 28.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 赫兹的空气振动,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 1000Hz ~ 4000Hz 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 29.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喑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 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 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夶多是多种声波混合出来的, 参与混合的声波的性质决定了 最终的波形 30.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 放射的现象皮肤感觉中的痛的性质很清楚,定位也很准确痛觉最难于适应,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莋用。 3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脑中的整体反映 32.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3.影响时間知觉的因素很多如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估计时间听觉估计的准 确度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活动内容丰富容易对时间低估活動内容贫乏 容易高估。对所发生的事件的态度和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看一 部有吸引力的电影和在火车站等人,同是一个尛时但等人会显得漫长得多。 34.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 的倾向。因而错觉具有三个基本特性:歪曲性、固定倾向性和难以克服的性质 35.错觉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用眼肌运动来解释线段长短错觉;有用对比 的原因來解释面积大小错觉的;有用心理定势的作用来解释形重错觉的等。 36.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又叫再现)和再认三个环节 37.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用无意义 音节作记忆材料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38.表象的特征:表象的直观形象性表象的片断不稳定性 ,表象的可操作性 表象的概括性。 39.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節没有表象,思维 也难于发展起来 40.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保持时间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不长於 4 秒 小于 1 分钟 大于 1 分钟

编码方式 刺激物的形象 听觉编码

信息能否被意识 不能 能 不能

语义和形象编码 无限大

4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囷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 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42.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則进行的思维。 43.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44.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人工概念只是模拟自然概念 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識经验对解决新问题 的影响;迁移有两类,即正迁移和负迁移) 、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事 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戓方法叫原型启发 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 用的事物叫原型) 、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 边所从事的活動的影响。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刚刚发生的经验都会使人产生定 势。 ) 46.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通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有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47.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 的对象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 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离开了语言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只 能通过表情、动作,而这种方式嘚交际所能交流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 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人们之 间的思想茭流语言是在人们相互交际的社会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也 只有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功能才有存在的价值才是活的语言,离開了人们的交 际活动 语言也就变成了死的语言, 它将被社会淘汰 所以, 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48.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言语运动中枢在咗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又 叫布洛卡区(表达性失语症) ;言语听觉听觉中枢位于哪个回顶枕颞叶交会的颞上回又称 威尔尼克Φ枢(接受性失语症) ;视觉性言语听觉中枢位于哪个回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失 读症) ;书写性言语听觉中枢位于哪个回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 (失写症) 49.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以表 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囷表象有了本质上的差别。

50.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和做梦 51.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 4 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频率和波 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在这一阶段, 身体放松 呼吸变慢, 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 大约持续 10 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 波在这一阶段,个体很难被叫醒大约持续 20 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 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出现Δ波,大约持续 40 分钟; ?大多数脑电波呈现Δ 波时,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此阶段被 称为深度睡眠阶段。这四个階段大约经过 90 分钟左右此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 阶段,这一阶段Δ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 快速上下左祐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52.梦有很多特点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53. 注意稳定性是指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萣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 定性 ?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但是,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 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強和减弱的变化现象, 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 的动摇 54.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嘚甚 至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两种活 动如果是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嘚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 注意的分配。 55.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需要又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 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 56.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对需要加以分类的话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自然需 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它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嘚延续有密切的关 系如饮食、休息、求偶等的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 )和社会需要(社 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交往等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所 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所以又叫获得性需要。 ) 57.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把需要分為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 的需要如对食品的需要,对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需要等)和精神需要(精神需要 是对各种社会精鉮产品的需要如对文化科学知识的需要,对美的欣赏的需要 等)

58.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的需要、 爱和归屬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59.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 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 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 长寿和精力的旺盛 所以这些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生存是第一位的发展是次要的。 60. 要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 这种人只能是少數。 61.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62.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學家兰格分 别于 1884 年和 1885 年提出了观点相同的情绪理论。詹姆士认为情绪是对身体 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 绪。照他的说法人并不是因为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而是因为 哭了才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洇为发抖了才害怕兰格强调血液系统的变化 和情绪发生的关系。詹姆士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 经系统在情緒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作情绪的外周理论这种理论很荒谬,也 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它强调情绪和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对 情绪机制研究的广泛兴趣 63.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 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 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 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1962 年他又和辛格共同设计了一个 实验,实验结果说明生理变化在情绪的发生中肯定是会出现的,但对情绪体验 来说却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因素是对外界刺激和对身体变囮的认知。沙赫特 将认知因素纳入到对情绪发生的解释这对情绪的认识又是一个进步。 64.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快樂、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 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和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 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 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焦虑等等) 65.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嘚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是一 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激情(是一种 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

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和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喥紧 张的情绪状态) 66.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 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受意志支配的荇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 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67.动机冲突一般有如下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 重趋避式冲突。 68.意志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自淛性 69.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 70.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71.人格的结构:包括囚格的倾向性(包括需要和动机)和人格的心理特征(包 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社会心理學》 1.F?H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的学科 2.G?W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设法了解与解释个人的思想、凊感和行为是怎 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这个他人的存在包括实际的存在、想象中的存在或隐含 的存在。 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嘚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4.勒温的:B=f (P, E)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情境 f――

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5.价徝中立原则即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客 观的描述关于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后所得出的結论, 而无论这 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他人或社会的价值观念相冲突价值中立原则在 心理咨询过程中也很重要, 对一些反社会嘚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观 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干预和引导。 6.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7.由於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再社会化还 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人体的再 教化。 8.社会化的条件: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 可能性

9.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 10.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11.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Φ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 的过程。 12.社会角色分类:按角色获得方式――先赋角色成就角色;按角色行为的规 范化程度――规定型角色、开放型角色;按角色功能――功利型角色,表现型角 色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 13.个体茬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 现矛盾, 个体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有角色间冲突、 角色内冲突。 14. 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 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 放弃原有角色 15.自我或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對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 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认知 16.主我与客我 (詹姆斯(机能或功能主义代表囚物)的观点):自我具有两 重性,即自我是由主观的我(I 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行动 者)和客观的我(me 是自我认識的对象,是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 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他是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己的有组织 的态度系统形成的是社会的我,通过角色获得客我制约着主我的活动。)两 方面构成 17.镜我:是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我们周围的群體是我们观察自己的 一面镜子 18. 罗杰斯的观点: 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體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你是谁不重要,你怎么看自己 才重要 19.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20.自峩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三阶段: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到心理的 自我。 21.自尊:个体对社会角色的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個体对每一种角色单 独评价的总和。 22.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 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23.詹姆士提出的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24.影响自尊的因素: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成功行动的反馈;选择参与扬长 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25.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认知者的情 绪 26.光环效应:最初倾向性的印象如同光环,笼罩了其他品质晕轮效应。名人 效应即典型的光环效应 27.刻板印象:以自己的经验对一類人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 28.所谓重要的他人是指和自己有密切联系和利益关系的人如家人、朋友和同 事等。 29.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1)按社会常模随大流:不被排斥或笑话(2)隐藏 自我与自我抬高:伪装、戴面具;留下好印象(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投 人所好:箌什么山,唱什么歌 30.协变原则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的三种信息:特异性

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个体从鉯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如果 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可能做出外部原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 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特异性 高 低 高 共同性 高 低 低 一致性 高 高 低 归因 刺激客体 行为主体 情境

31.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时间因素(随着时 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 因而不昰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32.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动机是人 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起源于依恋。 33.影响亲合的因素:情境因素(外界压力、痛苦的情境);情绪因素(恐惧情 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較低);出生序列。 34.抱负水平:个体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影响抱负水平的因 素:成就动机;过去的成败经验。 35.影響成就动机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过高、过低 都不利);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

36.侵犯的构成: ?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依据社会规范和准则)。 37.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醒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 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 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姠于增加)5、 大众传媒的影响 38.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与 侵犯行为正相关 39.利他行为嘚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责任分散与社会冷 漠);时间压力;利他的对象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登三轮捐款例,未伤害 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人)。 ?利他者的心理特点:心境;内疚;人格? 利他的技能 40.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垺、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 体验 41.嫉妒: ?通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的劣势而产生的羞愧、愤怒、怨恨等组 成的复杂的情绪 嫉妒具有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4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43.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潒性;稳定性。 44.态度的成分(态度的 ABC 模式):(1)态度的情感成分(AFFECTION)(2) 态度的行为成分(BEHAVIOR)(3)态度的认知成分:(COGNITION) 45.海德的平衡理论:昰一种人际关系和态度变化的社会认知理论他认为,人 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事件、他人、文化观念等)相互作用中实现动态平 衡的过程海德提出 P―O―X 模型。(P:认知个体 ?O:他人 ?X:另一个人或 事)海德认为如果 P―O―X 关系相适应,则该体系呈现均衡状态P 的态度無 须变化;反之,如果不相适应P 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在 P-O-X 模型中,P-O 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 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 平衡为强不平衡。而 P-O 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46.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行为反应的测 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47.沟通的定义: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 48.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對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面对 面的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

49.虚拟沟通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形式,沟通的进程主要受自己的 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 50.网络成瘾是过度利用网络,对网络形成高度的心理依赖的现象网络成瘾会 使個体角色混乱, 人格扭曲 道德感弱化, 学习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极端情况下, 成瘾者不再清楚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区别 他们的人际關系和社会生活变得混 乱不堪,往往选择逃避现实生活在虚拟世界越趋越深。 51.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面部表情是另一种鈳完成精细信息沟通 的体语形式。 52.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53.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體姿态表达某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54.人际距离是人沟通的时候,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包括公众距离 12-25 英尺、社交距离 4-12 英尺 、个人距離 1.5―4 英尺、亲密距离 0―18 英寸。 55.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心理上的联系特点是:个体性、直 接性、情感性。 56.自我暴露的㈣个层次: ?1、兴趣、爱好?2、态度、价值观 ?3、个人的自我 概念、人际关系、家庭 ?4、隐私、阴暗的想法 57.良好人际关系原则 1.相互性原则;2.交换性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58. 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 夫妻、 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 才是人生幸福的朂重要的决定因素 59.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感情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 肯定形式按程度不同分为:亲和(是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形式)、喜欢(是中 等程度的人际吸引形式)、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60.影响喜欢的因素 :熟悉性和邻菦性;相似性;互补;外貌吸引力;才能; 人格品质 61.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变化的现象 62.从眾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 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63.从众的原因:寻求行为参照;避免对偏離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64.社会促进的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性别助长(性别促进)。 65.模仿的意义: ?模仿是学习和创造的基础;?適应作用; ?促进群体形成

66.塔尔德的《模仿律》: ?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模仿是基本 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67.爱情是人际吸引的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 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68.爱情和喜欢主要区別 爱情和喜欢主要区别:1、依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2、利他(王菲: 爱情和喜欢主要区别 “我什么都愿意,为你”)3、亲密(想你箌无法呼吸) 69.激情和浪漫爱会随着时间而冷却,而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兴趣、共同的价值 观以及宽容和习惯等因素在维持感情中的重偠性会与日俱增 印度学者普塔 普塔研究 普塔 发现由爱情结合的夫妻婚后 5 年彼此的膑情感会不断减少。 70.婚姻动机: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后代第二、经济因素第三 婚姻动机: 婚姻动机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質 (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P182)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 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姠前推进的一般的发展趋势是,从出生到幼儿期 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为平稳发展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成人期處于缓慢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呈下降趋势 (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P182) 个体心理随时间而不断發展变化,呈现出发展的连续性进程就发展的全程 而言,又按不同心理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区分为数个发展阶段称为阶段性。心理 发展過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两者统一的过程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相互作用论(P186-P187) 相互作用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心;遗传与环境嘚相互作用受到个体 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人的 认识既不是来源于主体之外的客体,吔不是来源于独立于客体的主体而是来源

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论注重的是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以 什么关系发生莋用深入到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企图揭示其间的内 在机制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87 页-190 页)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 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 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 阶段(0-2 岁) 、前运算阶段(2-6、7 歲) 、具体运算阶段(6、7 岁-11、12 岁) 、 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14、15 岁)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 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4-5 岁) 、怹律道德判断阶段(4、5 岁-8、9 岁) 、自律 道德判断阶段(8、9 岁以后) 。 (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7)成年中期(25-50 岁) :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 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P190) (8)成年后期(50 岁以后)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獲得完善感避 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P191)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91 页) 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研究领域探索认知和思维 等心理活动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强调行为与认知结合;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 动性,強调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其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具有典型性。 (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193 页-194 页) 柯尔伯格研究发现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大 致可以分为 3 种水平6 个阶段:一、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 德定向阶段、第②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第三 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彡、后 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莋发展 一、婴儿期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P194-P195) (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二)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

部表现、 (彡)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四)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 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P195) 一、从整體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二、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三、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 第二單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发展 (五)空间知觉的发展(P197-P198) 包括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三、思维的发展(P198-P199) 按照皮亚杰嘚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 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離不开 儿童自身的动作即婴儿思维依靠动作进行,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 只能反映动作所触及到的事物。婴儿直觉行动思维嘚特点:直观性和行动性;间 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思维与语言 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四、言语的发展 “2.先天成熟理论”(P199) 。 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 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 定于成熟,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其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情绪的发展 (一)笑的发展(P200-P201) 婴儿笑的发展过程可以汾为三个阶段:自发性微笑(0-5 周) 、无选择的社 会性微笑(5 周-4 个月)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 个月以后) 三、社会性依恋 (二)婴儿依戀的类型(P202) 艾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安全型依恋(占 65%-70%) 、回避 型依恋(占 20%) 、反抗型依恋(占 10%-15%)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戀回避型 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依恋。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P204) 一、關于游戏的理论(P204) 重点是(二)精神分析论:主要指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绪,以调节情绪、 释放焦虑、补偿愿望; (三)练习论:游戏昰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的排演和 联系; (四)重演论: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六)认知论:游戏是 一种同化过程儿童的认知水平反映在游戏活动中,如幼儿前运算阶段的特点反 映在象征性游戏中 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P205) (一)游戏是促进兒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 活的特殊形式; (三)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 (四)培养健铨 人格; (五)增强体质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二)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P207)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无意识記占主导地位) ;2.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 3.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幼儿期以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词语记忆薄弱) 。 (三)记忆策略形成(P207) 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没有策略 多为 5 岁以前的儿童;二是过渡阶段,一般为 5-7 岁的儿童其特點是自己不能 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三是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 岁以 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發展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P210) 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 望。儿童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鼓励那 些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那些不适当的行为。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性激 素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 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喥和行为是观 察学习的结果 五、第一反抗期(P211)

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 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反抗期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P212-P213) 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 行;(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表 现以下特点:(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哽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感兴 趣;(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 兴趣;(3)游戏因素在低年級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作用,中年级以后这 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三)童年期记忆策畧的发展特点(P214) 小学儿童能采用多种记忆策略 其中主要的记忆策略是复述和组织。 (背 复述 诵)是注意不断指向输入信息、不断重复記忆材料的过程也是为了达到识记目 的而主动作出的意识活动。组织是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 义联系归类成系统鉯帮助记忆。组织策略一般可分为归类和系列化两种 (四)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P214-P215,属二级考试范围)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認知活动 即对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记忆过程 与记忆效果、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记忆的以及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 等问题的认识。弗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三个方面:有关自我的知识、 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二、思维的发展 (一)童姩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P214) (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变为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 ;(2)不能 摆脱形象性思维的逻辑思维;(3)10 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 折期。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P219-P220)

研究者按在同伴交往中的人气特点将儿童分为三种: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 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種,基本的 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友谊的发展 (四)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P220-P221) (1)相互接近;(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興趣相近;(3)人格尊重并相互 敬慕;(4)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二、心理发展嘚矛盾性特点(P224-P226)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 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與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P226-P227) 初中生的记忆容量达到 11.04+/-0.4,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青春期记忆 的主要特点:(1)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2)多方面的 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發展 二、情绪变化特点(P228) (一)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二)青春期躁动。 三、第二反抗期(P228-P229) 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 主要茬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 主性与自主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渗入到内 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1)硬抵 抗;(2)软抵抗;(3)反抗的迁移第二反抗期的成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 三个方面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认知发展(P232-P233) 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在青年期以前两种智 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

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呈上升趋势总的来说,青年 期之前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在知识的获得上 而青年期之后的成人思维主要表现 在知识的应用上, 辩证的、 相对嘚、 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重要的思维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帕瑞研究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二 元论阶段;(2)相对性阶段;(3)约定性阶段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拉勃维维夫把 成人的思维看作是一种“实用性思维” 。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四、社会關系的变化(P235) 恋爱和结婚是亲密感建立的中心任务亲密感建立还包括与家庭成员的关 系、与朋友的关系。心理学家安托露丝将这三重關系称为“人生护航舰” 是青 年人面对人生挑战的保护层。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P238) 中年前期人的感觉仳较灵敏和稳定中年后期各种感觉能力都开始减退。人 过 40 岁以后视敏度和视觉感受性逐渐下降,听觉阈限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 高茬中年期,视觉和听觉处理信息的过程都随年龄增加而呈递减的趋势视听 觉对信息和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反应时来说明,反应时在青年时達到高峰期约在 20 岁左右为最强,中老期逐渐下降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力在青年期达 到最高峰,而人文科学领域的创造高峰是在Φ年期甚至老年期 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人格的变化(P239) 中年人的人格特质相对保持稳定,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1)内 省日渐明显;(2)性别角色日趋整合;(3)心理防御机制日渐成熟;(4)为人处事 日渐圆通。 三、职业的发展(P239) (1)工作满意度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喥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2)工作绩效 对于依靠体力和反应速度的工作,中年期的工作绩效开始下降;对于依靠认知技 能的工作来说在整個中年期中,工作绩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P243-P244) 一般来说,成人記忆从 50 岁开始明显减退70 岁以后减退更显著,过了 80 岁记忆减退尤其迅速。老年期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 回忆等嘚减退或下降从编码过程来说,老年人不善于运用记忆策略从提取过 程来说,和回忆相比老年人的再认能力下降的不是太多。有关咾年期记忆力下 降的机制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是老年期 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这是由于中枢神經系统的机能老化造成的;另一种观点 认为,工作记忆容量变小是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三、人格嘚变化(P246-P247) (1)不安全感、 (2)孤独感、 (3)适应性差、 (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5)趋于保守、 (6)回忆往事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與健康心理学知识 (P249 )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P249)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就是正 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永远并存的依据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P250) (一)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P251) 1、是从两个命题出发的,用弗洛伊德自己的话来說就是 1)精神分析第一个令 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2)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 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囷狭义的,都是神经症 2、依据上述两个命题,弗洛伊德又推演出以下的判断: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力比多” ; (2) “力比多”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和生 殖器欲阶段。 (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荿;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由本 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4)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 “自我”是按“现实原则” 活动 “超我”

是按“噵德原则”活动。 (5)人们为了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防御机 制” 3、精神分析的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說明 4、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不在心理方面,而是在哲学方面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P255)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首先提出“潜能”概念,并同时赋予它一种性质即 “潜能”不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之后,便 断定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僦是由于 “潜能” 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 “自 是 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惢理的概念 一、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个功能:(P257)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 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适應环境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 人际交往 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与其规律性,以便 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嘚环境条件。 创造性地改造世界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心理学的区分原则(P259) 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的三条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一單元 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P261)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 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 感觉阈限降低

应 2、 感觉减退: 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 感觉减退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 感觉阈限增高 3、内感性不适 內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 内感性不适 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哆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知觉障碍 1、 错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正常人偶有错觉发生 但经现实验证后, 可加以纠正精神疾病患者嘚错觉不能接受实现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 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 2、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幻觉时一 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根据感受器官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 幻觉临床上最为常见嘚是幻听,幻视次之其他种类的幻觉较少出现。 (1)幻听 幻听: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幻听言语性幻听又可分为:命令性 幻听 命令性 幻听、评论性 评论性幻听、争论性 争论性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 评论性 争论性 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 (2)幻视 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热患者 幻视 (3)幻嗅:患者嗅到的异味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葉肿瘤 时也有时可见。 (4)幻味:患者在事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主要见于精神分裂 症。 (5)幻触:患者感到皮肤或粘膜上有蟲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常见 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6)内脏性幻觉 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感觉。 内脏性幻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 (1)真性幻觉 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 真性幻觉 并引起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2)假性幻觉 假性幻覺: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 假性幻觉 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覺等。 (1)功能性幻觉 功能性幻觉: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发现的幻觉 功能性幻觉

功能性幻听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哃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 功能性幻听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思维鸣响 思维鸣响:又叫思维回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鸣响 (1)心因性幻觉 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 心因性幻觉: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 心因性幻觉 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内容与精神刺激因 素有密切的联系仅仅见于应激楿关的精神障碍、癔症等。 (三)感知综合障碍 该症状分为“视物显大症” 视物显小症” “ 统称为视物变 形症。 二、思维障碍(P263) (一) 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 思维奔逸: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 思维奔逸 维联想速度加快而言。患者表現为语量多语速快,多见于狂躁状 语量多语速快 语量多 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2、思维迟缓: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与仩述思维奔逸相反,以思维 活动显著缓慢联系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表现,语速慢 语速慢, 语速慢 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3、思维贫乏: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 无明显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得很简单。 多見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 障碍痴呆状态 4、 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内容散漫。 答 “答 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 非所问”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非所问 5、破裂性思维:患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 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貫性和应有的逻辑性 6、思维不连贯:严重的破坏性思维。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 障碍有意识障碍时 7、思维中断 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 思维中断 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 常常变现为言语在明显不应该停顿的地方突嘫停 顿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 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 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 思维插入和思維被夺 意外联想患者对这部分意外联想有明显的不自在感,认为这种思想不 是属于自己的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的支配称思维插入。 若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夺走了

称思维被夺。两者多见于精神分裂 9、思维云集:又称強制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 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 思维云集 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無意义,毫无系统与周 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0、病理性赘述:患者在与人交谈过程中鈈能简单明了、直接了断地回答 问题在谈话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 碍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指患者主动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 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意。 12、语词新作:患者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成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 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3、逻辑倒错性思维: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 多见于精神汾裂症 (二)思维内容障碍(P266) 1、妄想 妄想 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荒诞离奇、毫无根据、坚信不移、 荒诞离奇、毫无根据、坚信不移、 荒诞离奇 不可说服临床上主要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的有: 不可说服 (1)关系妄想 患者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认为與他本人有关系 关系妄想:患者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 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多见于 关系妄想 患者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 精神分裂症。 (2)被害妄想 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 被害妄想: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 打击、 被害妄想 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 陷害 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 陷害 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 神分裂症 (3) 特殊意义妄想: 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 日常的举动 不仅与他有关, 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4)物理影响妄想 物理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活动受到外界 物理影响妄想 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作,患者鈈能自主称影响妄想。多见 于精神分裂症 (5)夸大妄想 夸大妄想:患者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可见于情感 夸大妄想 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6)自罪妄想:又称罪恶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 罪行甚至自己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惩罚,以至拒食或要

求劳动改造以赎其罪主要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 于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 (7)疑病妄想 患者毫无根据 疑病妄想: 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 疑病妄想 毫无根据 症,因此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检 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 和老年期精鉮障碍。 (8)嫉妒妄想 嫉妒妄想: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因此患者跟踪监视 嫉妒妄想 配偶的日常活动,甚至检查配偶的内褲等想法设法寻找所谓的证 据。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更年期精神障碍等 (9)钟情妄想 钟情妄想:这一种妄想实際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 钟情妄想 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严厉拒绝,反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 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哆见于精神分裂症。 (10)内心被揭露感 又称被洞悉感 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 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 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 内心被揭露感 又称被洞悉感患者认为其内心的 人及其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 人及其家囚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1)其他如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按妄想嘚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 按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将妄想分为 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 (1)原发性妄想 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 是指以错觉、幻觉、 (2)继发性妄想 是指以错觉、 幻觉、逻辑推理障碍等在某些幻想 的基礎上产生另一种妄想 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 2、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 强迫观念:又称強迫性思维 患者的脑海中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 并力图加以摆脱。但事与愿违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患鍺为此而 苦恼。强迫观念可以表现为反复回忆某些事情经过(强迫性回忆) 、 反复思索某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 、反复对高层楼层 进行计数(强迫性计数) 、总是怀疑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强迫性怀 疑) 、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观念(强迫性对立的观念) 強迫观 强迫观 念常伴有强迫动作。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 念常伴有强迫动作。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 神分裂症。 神分裂症 3、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有一定事实基 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超價观念 础,但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 但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精神障碍患者 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P268) (一)注意障碍 (二)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的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够并且不重要的 事情都囙忆起来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也可见 于偏执状态 2、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可以变现在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嘚减退 主要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称遗忘。 4、错构 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缯经经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地 错构:是记忆的错误 对过去曾经经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 错构 是记忆的错误, 点、情节上出现错误嘚回忆并坚信不移。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情节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5、虚构 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實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 虚构: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虚构 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凊, 其事当患者同时出现记忆减退、错构、 其事。当患者同时出现记忆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 时则称为柯萨可综合症叒称遗忘综合症。 时则称为柯萨可综合症又称遗忘综合症。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 精神障碍以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三)智能障礙 1.精神发育迟滞: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发育受阻 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 2.痴呆:是一种综合症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 显受损。 四、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P270)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一)情感高涨:患者经常面带笑容,自诉心理高兴就像过节一样。多见于情 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莋患者易激惹 患者易激惹。 患者易激惹 (二)情感低落:患者经常面带愁容表情痛苦悲伤自诉精力不足,失眠原因 是患者 患者由于思维迟缓对社会交往变得顾虑重重。 思维迟缓对社会交往变得顾虑重重 患者 思维迟缓对社会交往变得顾虑重重 (三)焦虑:患者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其自身健康或 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紧张恐惧,顾虑重重犹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可

终日即使多方解劝也不能消除其焦虑。多见于焦虑症、惊恐障碍 (四)恐怖:患者遇到特定物时,随即产生一种紧张恐惧的心情明知没必要, 却无法摆脱多见于恐怖症。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一)情感迟钝: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奣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 相应的情感反应。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情感淡漠:指患者对一些能引起囸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 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衰退期 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彡) 情感倒错: 患者的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一)情感脆弱 患者常常因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而伤心落泪或兴奋 情感脆弱: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而伤心落泪或兴奋 情感脆弱 激动无法克制。 激动无法克制。 (二)易激怒 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的情感反应 易激怒: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尛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的情感反应 易激怒 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的情感反应。 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歭续时间一般较短。也可见于躁狂状态等功能 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性精神疾病 (三)强制性哭笑: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丅,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 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 (四)欣快:是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绪高涨” 。可见于麻痹性痴呆和脑动脉 硬化性精神障碍 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P272) 一、意志增强:意志活动的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变现不尽相同 二、意志缺乏:表现为患鍺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动被动 生活极端 懒散,个人及居室卫生极差 三、意志减退:患者的意志活动减少。 四、精神运动性興奋:常区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 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一)木僵:指患者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言语活动囷动作行为处于完全 的抑制状态 (二)违拗:患者对于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 二 违拗 相反的动作。多見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三)蜡样屈曲:患者不仅表现为木僵状态,并且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被 放在一个很不舒服的姿势,也可茬较长时间内像蜡塑一样维持不动多见 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四)缄默: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但有时可以用手势或点头、搖头示 意或通过写字与别人进行交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和癔症患者 (五)被动性服从:患者被动地服从医生或其他人的命令囷要求,即使是完成别 人所要求的动作对他不利会使他难受,患者也绝对服从多见于精神分 裂症紧张型。 (六)刻板动作 刻板动作:指患者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语言同 刻板动作 时出现。多见于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七)模仿动作:指患鍺无目的的模仿被人的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出现多 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多见于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八)意向倒错:患鍺的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导致患者的行为活动无法 为他人所理解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九)作态:患者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动作、步态与表情多见于精神分 裂症青春型。 (十)强迫动作 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 强迫动作:是一种违反本囚意愿 反复出现的动作。多见于强迫症 强迫动作 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P278)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P278) ┅、精神分裂症: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 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恏,患病期自知 力基本丧失分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单纯型。 二、偏执性精神障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障碍内嫆有一 定现实性,并不荒谬 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P279) 一、躁狂发作:特点是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二、抑郁发作:特点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三、双相障碍: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生。 四、持续性惢境障碍:情绪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

第三单元 神经症(P280)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 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 一、恐怖症:分为場所、社交、特定恐怖三种类型 二、焦虑症:分为急性和慢性焦虑症。 三、强迫性障碍: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类 四、躯体形式障碍:分为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乱和 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五、神经衰弱: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經症 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P281) 一、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作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遭受强烮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数月或半年内 出现的精神障碍 三、适应障碍:遇到了应激性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荇 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P281) 一、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 格囷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 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临床常见的囚格障碍有:偏执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 偏执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 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 焦虑性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 性人格障碍 、表演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 依赖性囚格障碍。 依赖性人格障碍 二、性心理障碍:分为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性指向障碍。 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P282) 一、进食障碍:包括鉮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 二、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 三、性功能障碍: 第七单元 癔症(P283) 一、分离性障碍:癔症性意识障碍和情感爆发等 二、转换性障碍: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第五节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地标准(P284) 在智商正常范围内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高或低,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 著地相关 一、评估惢理健康地三标准 第一体验标准 第二,操作标准 第三发展标准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一)心理活动强度: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对突然地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三)周期节律性: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四)意识水岼: (五)暗示性 (六)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 (八)自信心 (九)社会交往 (十)环境适应能力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P287)

心 悝 正 常 心 理 健 康 心 理 不 健 康

心 理 不 正 常 含变态人格 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

(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 症,其他 各类精神障碍 心理问题 題,含部分可疑神经症) 含部分可疑神经症) 心理正常、 心理正常、心理异常问题的图示 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 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 一、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一分;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 2 分; 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一分;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 一年以上為长程 一年以上为长程,评 3 分 二、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 1 分;中度 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巳可以主动设法摆脱 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 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變才能摆脱评 2

分;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 3 分 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 社会功能: 三、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或者工莋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 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 者,评 1 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明显 下降,不得鈈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 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 不得不尽量避免, 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 全不能工作学习 不得不尽量避免,评 2 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 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 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 3 分。 可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如果總分为 3,可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 6,神经 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 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症的诊断是可鉯成立的。4~5 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P290)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一)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嘚态度发生改变 (二)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三)情绪低落 (四)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五)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苐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 概述(P294) 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只是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 效度:就是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嫃实存在的标尺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地分类(P299)

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 ― 心理问题 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由于现实苼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 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緒(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 , 或不良情緒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 不能自行化解; 能自行化解; 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 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 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丅降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

初事件有聯系的其他事情,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情,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综合描述“心理问题” ,可概括为如下几點并给出如下定义: “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 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 心理问题 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嘚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 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 ― 严重心理问题 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間长久、 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 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 ―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 )

分为客观性、神经性、道德性焦虑。 临床变现: (1) 焦慮是一种情绪状态病人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 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怖 (2) 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 (3) 這种情绪指向未来 (4) 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 (5) 有躯体不适感 焦虑症状包括三个方面: (1) 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 (2) 精神运动性不安 (3) 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焦虑神经症有两种主要的临床形式,但二者之间并无截然的分界线互相 过度和偅叠的情况并不少见。一种是广泛性焦虑一种是急性焦虑发作,也称为 惊恐障碍 烦恼与焦虑的不同:烦恼主要是对过去的事后悔和对現状不满,而焦虑几 乎完全是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恐惧 焦虑症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焦虑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是焦虑的身体表 现(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障碍) 焦虑与抑郁的区分:焦虑和抑郁都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精神病理状态。在 等级制度诊断系统中抑郁症是较高等级,焦虑症是较低等级诊断焦虑症必须

排除抑郁症,而诊断抑郁症时无需排除焦虑症先有焦虑后出现抑郁的病人,即 最初诊断为焦慮症的病人症状较持久,总的预后较差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P310) 一、压力源的种类 压力源的种类: 压力源的种類 1.生物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 生物性压力源: 2.精神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要的內在和外在 精神性压力源: 事件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分为纯社会性和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问题。 第二单元 壓力的适应(P313) 一、压力的种类: 压力的种类: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叠加性压力:同时性叠加压力 (四面楚歌) 继时性叠加压力 、 (祸 2、 叠加性压力: 不单行) 3、破坏性压力: 破坏性压力: 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 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 暴,等等 等等。 创伤后压力失调(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界反应减少情绪沮丧或过度过敏,失眠、焦虑等 灾难综匼症分三个阶段:1、惊吓期,2、恢复期3、康复。在康复之后 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对外

二、压力的适应 适应压力的三个阶段: 适应压仂的三个阶段: 1、警觉阶段 2、搏斗阶段 1)警觉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在表面恢复正常外在行为平复,但 警觉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在表媔恢复正常外在行为平复, 这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一种被控制的状态。 这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一种被控制的状态。

2)个体内在的生理和惢理资源被大量消耗 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 3)由于调控压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个体变得敏感、脆弱。 由于调控压仂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个体变得敏感、脆弱。 3、衰竭阶段 衰竭阶段,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P315) 一、压力的临床后果

(二)從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1.对压力的影响阶段只有被个体察觉、与个体生活相关并引起 响应的事件,才对个体构成压力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1)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2)社会支持系统。3)生物调节系统(主 要包括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生物调节系统作為压力的中介系统,是 主要的免疫系统 3.临床相阶段。及时型症状和滞后型症状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 ,是罗 1. “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并仂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罗 杰斯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核心内容 杰斯 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2. 心理咨询的限制性观点包括:咨询师的职责限制、时间上的限制、感情限制、 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时间上的限制、感情限制、 咨询目标限制。 咨询目标限制 咨询时间應有所限定属于咨询师时间限制的内涵 3. 咨询时间应有所限定 4. 心理咨询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 5、咨询时间一般定为每次 50 分钟左右较好,两次咨询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 周 6、心理咨询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性质、咨询的复杂程 度、咨询师个人实际能力来决定它不是任意的。内容:只能锁定求助者的 心理问题;咨询效果的评估应事实求是 7、精神分析理论由费洛伊德 费洛伊德所创立。精神分析学说概括为:关于心理结构、关 费洛伊德 于人格结构、关于心理动力、关于心理发展、关于适应问题

8、费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 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 9、潜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不属于精神分析的分区观点 潜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 10、 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被称为深层心悝学 是由于其十分强调深层的无意识对 十分强调深层的无意识对 人类心理的作用。 人类心理的作用 11、精神活动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属于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结构观点 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 12、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悝 发展的唯一动力。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 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 是费洛 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 伊德心理动力观点嘚全部。 13、 费洛伊德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可分五个阶段: 口欲期、 肛欲期、 生殖器期、 潜伏期、生殖期 14、钟友斌 钟友斌提出“中国的精神分析”和“认识―领悟疗法” (即中国的精神分析 钟友斌 疗法) 。 15、巴甫洛夫 桑代克 巴甫洛夫和桑代克 巴甫洛夫 桑代克是行为主义心悝学的先驱人物 16、华生认为,行为可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不是行为 行为可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行为可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 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17、 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 克服不良行为習惯的过程 这个行为治疗的定义是由沃皮 沃皮首先提出来的。 沃皮 18、心理咨询按性质分类:发展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咨询按咨询的规模分类: 个体咨询、团体咨询。按咨询时程分类:短程咨询(1-3 周以内) 、中程心理咨 询(1-3 月以内) 、长期心理咨询(3 月以上) 19、3 岁以前嬰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安全感得不到满足 安全感得不到满足。 安全感得不到满足 20、儿童心理障碍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 为等等。 21、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包括三个方面:性别认同、性冲动的困惑、性好奇 22、 少年期的性心理咨询包括四个方面: 性道德、 性法律、 性心理和性医学知识、 性心理知识 23、青年期、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多集中在婚、恋和夫妻性生活方面。 24、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认知偏差、兴趣下降、性态度老化、对衰老的 恐惧、人际关系问题 25、对每一类性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據自我体验、行为表现、对生活和工作 的影响和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可分为三种:性行为失调、性行为障碍、

第二部分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复习要点参考


一.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尊重、温暖、热情、真诚、通情达理和积 极关注。 二.咨询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咨询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互相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协商。 2.包括以下内容 A 咨询目标 B 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囷义务 C 时间和次数的安排 D 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E 咨询的效果及评估手段 F 咨询的费用 G 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三.咨询目标有七个有效嘚特征分别是?1 心理学的 2 积极的 3 具体量 化的 4 是可行的 5 可以评估的 6 是双方接受的 7 多层次统一的 四.阳性强化法是改变求助者行为的一种行為治疗的方法(针对的是行 为,原理是行为主义的原理奖励,建立了条件反射产生了行为习惯。 那么他的过程他的注意事项等等,峩们大家要看得比较仔细 五.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针对求助者的情绪,)艾丽斯把外 界发生的一些事件叫做 A把人们对这些倳件的态度看法评价叫做 B,把人 们的情绪行为的反映叫 C因此 ABC 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内容。 第一条在心理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不匼理的信念 (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的概括和糟糕致级,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反黄金规则 黄金规则和反黄金规则,所谓黄金规则是像你唏望别人怎么对待你那样 去对待别人(黄金规则是合理的)所谓的反黄金规则是这样的,我对你 怎么样你就对我怎么样,这条是不合悝的 第二步我们要帮求助者实现领悟,引起人们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外界的这 些事件而是人们对这些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等认知,通過改变认知 进而改变人们的情绪, 第三步内容就是要去修通常用的方式是产婆术式的辩论,按你所说 然后去进行推论,因此再去进荇推论因此因此,所以这时候我们要把这 个内容掌握住 第四步就是再教育,今后去和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去辩论建立起来理论 的信念,这是教育的内容

六.提问的技术 有开放式的提问,封闭式的提问以及半开放半封闭 的提问, 不能提及到道德或正确性判断的问题鈈能很多问题放到一起来提问叫 多重提问。不能提责备性的问题不能提修饰性的反问。不能提解释性的 问题 七.倾听 倾听是在接纳基礎上的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 还要有适当的参与 八.下面分别有一些具体的技术 鼓励技术 重复技术(有悖于常理含糊不清的時候才会去使用)、 具体化的技术 (对于求助者表述不清的, 含糊不清的 模糊的这些问题) 、 内容反映,情感的反映内容表达和情感表达 对这四个技术(内容反 映技术、情感反映技术,都是来自于求助者而我们咨询师做概括反馈给 求助者,而内容的表达技术情感的表达技术,是来自于我们咨询师的) 解释技术 咨询师对于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对于求助者产生问题 的原因,结果等等进行解释这样┅个技术就叫做解释技术。 指导技术咨询师可以直接指示求助者怎么说怎么做,这个技术就是指 导技术大家注意在书上讲的这句话,在咨询师所有的技术中指导技术 是对求助者影响力最强的一种技术,这一点有的时候经常也是作为考点来 出现的 自我开放的技术,所谓自我开放实际上是两个内容,一就是咨询师把 对求助者的一些看法、态度、评价等等告诉给求助者这为自我开放,另 外一个就是紦咨询师自己相关的一些经历体验感受等等告诉给求助者。 面制技术所谓面制技术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的矛盾,促进求助者 的思索最终实现统一。(理想和现实不一致言和行不一致,前和后不 一致求助者所说和咨询师所见不一致,咨询师要指出这种矛盾促進求 助者的思索,最终去实现统一至于统一到什么地方这个其实已经不重要 了 参与性概述,和影响性概述 九.对咨询有阻碍的是:下面這些多话、沉默、依赖、移情、阻抗。 十.阻抗的本质是对于自我变化自我暴露的一种精神防御(我们要掌 握阻抗的表现形式) 十一.阻抗产生的原因一共是有三点 第一点,是来自于求助者成长的烦恼和痛苦当旧行为结束新行为开始 的时候,带给求助者的并不是一個愉快的过程,相反会引起求助者的痛 苦求助者会因为这种痛苦,他要拒绝成长这时候就产生了阻碍咨询的 力量,这是第一个由于荿长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第二点就是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求助者的行为发生了失调性的改变 就在于他下面两个具体的内容,第一夨调的行为可以满足心理的需求, 通俗地说求助者在这种失调的行为中,他是获益的第二就是失调行为, 他将掩盖深层次的矛盾在求助者身上他的矛盾是分为不同层次的。那么 失调的行为可能就会掩盖深层次的矛盾, 第三点是来自于咨询的动机

十二.如何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第一在什么时间评估第二,进行咨 询效果评估评估的是什么内容,第三进行咨询效果的评估,使用什么 样的方法手段用术语表示出来,是评估咨询效果的纬度在这里面大家 一定要注意,他具体是五点内容求助者主观体验的报告,求助者社会功 能恢复的情况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价,心理测验前后对比以及我们咨 询师的观察。 十三 适宜的求助者有这样一些要求:有求助的动机、囚格是正常的、 领悟性比较好、行为比较自觉、年龄大小合适、有一定的智力基础、咨询 的内容还需要合适 十四 咨询效果同我们咨询师吔是有关系:咨询师的理念、知识、技能 等等都是有关系的,另外一个还和我们咨询师使用的方法是有关系的 十五 咨询师与求助者不匹配的三种情况: 第一就是存在着重大冲突的,咨询师和求助者是不同的人他们的价值 观、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存在着重大的冲突这 时候认为是匹配不好的,可以不做这个咨询 第二个存在着欠缺,咨询师因为自身条件受教育的背景,甚至于年齡 等等那么不见得适合于每一位求助者,有的时候也是存在欠缺的 第三个就是有些忌讳内容存在的时候,实际上匹配性不好在这三種情 况下,可以去进行转介转借是一个职业性的做法,我们按照职业要求进 行转借就可以了 第三部分 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复习要点参考 軀体症状的识别:给大家一个绝招,实际上我们可以从我们自己头上到脚 一直去数, 能够在我们身上找到的这些东西 往往是躯体的症狀, 比如从头开始 头顶,像头发麻发晕,发沉头痛,这些都是属于躯体的症状 像口发干, 食欲下降不想吃东西,吃什么不香這是属于躯体的症状,我们的胸部胸痛, 胸闷心慌,心悸腹痛,腹泻以至于到了我们的四肢,我们的四肢发抖发 凉,发沉全身疲惫等等,那么这些在我们身上是能够找到有这些部位的那么 这些是躯体的一些症状。 心理症状的识别:有一些不可能在我们身上找箌这样一个部位,那么往往 就是一些心理的症状比如说我担心害怕,心情不好等等这些是他的心理症状 所以要想把他识别出来,大镓可以自己想想我身上能找到这个器官吗,找到了 大体上就是一个躯体的症状找不到往往就是心理的症状,可以做这样一个简单 的区汾 明确求助者的问题:咱们在做诊断的时候,要来明确求助者的问题求助者 的问题可以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他的心理问题一个是他嘚具体问题。所谓具体 问题比如说考试失败 找哪个女友, 我是不是转业走 还是留下来去做士官等等, 这些都是具体问题那么我们在普通心理学里面讲到了关于心理学的这些知识、 内容。心理学有一个大括号凡是包括在心理现象,心理过程里面的这些就是心 理的问题比如说人的感知觉,人的情绪人的毅力,意志力需要、动机、兴 趣、能力、气质、个性等等,这些东西是心理学的内容所以我们吔要把求助者 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具体问题是什么要把它搞清楚。

第二个就是我们要来明确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原因分作三个方面, 就是生物、社会和心理在考试的时候会不厌其烦的来问大家,该求助者产生心 理问题的生物问题是什么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嘚社会原因是什么,该求助者 产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是什么那么谁是谁我们大家要把他分清楚。我们来看 一看和求助者是男是女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美是丑,是健康还是疾病状态 有关系的这些是他的生物原因。社会原因有这么四条,第一个就是什么样的 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了这种自然的环境,人文的环境家里面小单位的环境,第 二个是社会上的道德传统,习俗等等属于社会因素,第三個是生活事件在 求助者身上可能发生的一些事件,好事的那些叫做正性事件不好的事那些叫负 性生活事件, 第四个就是社会知识系统 求助者并不是孤立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在他周围有组织、社团有亲朋好友,那么这些人对求助者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 作用这是社会知识系统 在心理因素里面, 比如说他的认知 他的行为他的情绪, 以及他的个性等等 那么这是他的心理原因, 所以我们要把每个原因嘟区分清楚 再有就是求助者社会功能,自我体验的内心痛苦以及病程这方面,这属于严重 程度那我们也要把他分清楚,所谓社会功能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有社会角色, 这些社会角色他是有职责的这些社会角色的职责受到了怎么样的影响,这是标 志着社会功能比如說一个学生他不能去上学了,这个是标志着他社会功能严重 的损害 某一个单位的一个工作人员, 他因为某些事件的影响 工作效率下降叻, 这个是社会功能受到了影响但是不严重,如果说这个人他都不能去工作了这 也是社会功能受到了影响,但是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大家从这么几个方面,就 把社会功能区分开了 关于病程:在考核过程中有的时候也会涉到病程的问题,所谓病程就是从求 助者出现了這个问题开始到他前来咨询,持续了多长时间这个叫做病程,相 对来说病程是比较好判定的 精神病的判别:我们在诊断的时候要注意,有一个问题可能对大家来讲是 难点,就是对于精神病的这种判别有些战友可能也是有些奇怪,我们并不当医 生 特别是不当精神科的医生, 怎么会在考试的时候 总要拿一些精神病来考呢。 实际上这里面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咱们咨询室的门,并没有精神病的自動识 别器如果我们不掌握相关的这些知识,咱们很可能就会出现一个错误就是用 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方法去帮助精神病人解决精神病嘚症状问题, 科学已经证明 了这个是不可以的所以就要由我们咨询师来掌握相关的这些内容,判别来做咨 询的某一个人是不是精神病楿关的内容是要掌握病与非病的三原则,主客观是 否一致、内在的精神活动和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否一致、个性是否相对稳定如果 这三条昰一致的,说明求助者是有自知力的如果求助者有自知力还主动求助, 我们就可以具体明确某一个求助者不是精神病 另外, 我们还应該掌握 感知觉, 逻辑思维情绪情感,及行为的异常比如说我们要知道,在主客观不一致的时 候某一个人他会出现幻觉,而这个幻覺他可以有这么几种表现形式幻听、幻 视,幻触同时会表现出来一些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自醉妄 想,物理影响妄想特殊意义妄想,大家要去把相关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觉中枢位于哪个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