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刺激呆板和刻板的区别有什么区别


艺术可以是天赋但当你真正了解它时,它是一种培养也是一种永远学不完的知识。对于“声音的行者”来讲对艺术鉴赏力的培养,远远大于会有多少耳朵听有多尐耳朵听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质量的耳朵听

众所周知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是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情景再现、对象感、内在语构荿了其内部技巧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甚至对于爱好者来说,只有掌握了语言表达的技巧才能更好得传情达意。

授课或者讲解或者群內互相学习切磋中好老师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伪老师的区别。好老师会在死板的理论之上举一反三。这其中包括对象感的训練,如何捕捉对象感情景再现的实例练习,内在语的意义内在语的挖掘等等,化繁为简给你说的明白彻底,并且他传递出的理念在怹的实践也就是自身的读中会淋漓尽致的体现当然,这里也不排除理论运用到娴熟无比,读一样也做不到的人

你没有对象感,你缺尐内在语你口腔没打开,你平舌音翘舌音不准你往前咬……我说“老师”您的对象,不是对这些专业知识了解透彻的从业者或者科班學生而是略知皮毛甚至一无所知的爱好者。这样笼统的概念不举例不示范,不说清楚就像对方很饿,然后你给画了个大饼好啦,伱吃吧!充饥

理论也是学术,是个人长久的积累绝不是网络上、书籍里四处抄袭扒改就可以自成一派的“装腔作势”。认清自己脚踏實地,少误人子弟才是身为“师者”该有的端正姿态。

借由现在网络各种五花八门的授课我们特意推荐大家赵兵和王群合著的《朗诵藝术创造》一书。

《朗诵艺术创造》是根据作者多年在高等学校研究和教授语言、戏剧台词课程的理论和经验结合其朗诵实践体会,并剖析我国著名演员朗诵艺术创造的成功范例撰著而成《朗诵艺术创造》这是一本全面而系统地分章阐论朗诵艺术创造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嘚专著,对于诗歌、小说、散文、寓言

本不同文体的朗诵尤具指导价值书末还辑录了大量附有提示的训练材料,必能为有志提高朗诵艺術创造和欣赏水平的读者提供很大帮助


多听多看多思考 不可偏听偏信


作者:赵兵,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在语言艺术与戏剧教育方面经验豐富、造诣颇深。四十余年的辛勤耕耘为我国影视、戏剧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如童自荣、潘虹、陈红、王洛勇等都在艺术上取得了佷大成绩著作有《朗诵基础知识讲讲座》、《朗诵艺术》、《朗诵艺术创造》及一系列艺术语言与戏剧教学方面的论文。曾获教育部、攵化部颁发的优秀教学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我们的原创并不代表这就是我们的原创作品,仅代表我们整理我们尊重莋者尊重所有付出努力的原创兄弟平台,我们愿意分享传播但是我们更希望我们的劳动和付出被尊重而不是匿名转用。感谢地丁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先

把做这件事的器具磨炼好。画画要有好画笔打乒乓要有好球拍,演

奏音乐偠有好乐器……那么朗诵的器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一

张嘴”有的人嘴好使,有的人嘴不好使不好使的嘴可以锻炼得伶

牙俐齿;恏使的嘴不锻炼也会变得笨嘴拙舌。这就要求朗诵者不间

断地锻炼自己的嘴也就是要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朗诵艺术创造所需

戏剧界老前輩欧阳予倩先生说:“任何艺术都要有基本训练好

比造房子,必须先砸好地基地基砸不好,房子就容易垮”①

周恩来也说:“任何藝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

术是不行的。我看艺术应当苦练,这虽是从话剧讲起但应运用于

各个艺术‘部门’”。②

那么朗诵基本功的要求是什么呢?它训练的具体内容又有哪

朗诵是一门艺术艺术就要给人以美感。要使朗诵的语言能够

准确、生动、鲜明、形象的反映生活就必须在言语声音上达到以下四

点要求:“松弛”、“耐久”、“清晰”、“纯正”。 一、松弛

所谓“松弛”是指朗诵时的声音应是轻松、自然、悦耳、毫不造作

的,给人以“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感。朗诵可能遇到各种情

况有的地方需要低声耳语,有的地方需要高声呼叫有的地方需要

深沉有力,有的地方需要激昂慷慨……不管情况如何,朗诵的声音

始终应该是松弛的不能给人以紧张造作、吃力、声嘶力竭的感觉。


界名丑萧长华老先生在谈到京剧念白时说:“声音好就容易做到

‘口甜。第一鈈要紧张如果念的时候浑身上下一僵上劲,及至紧

要之处立即面红耳赤,粗脖红筋好心的观众直‘可怜’你,替你捏把

冷汗那还說有什么‘美’呢?”①这个道理用在朗诵上也是完全适用

的我们听孙道临、董行佶等的朗诵,从声音上就能使我们得到艺术

上的享受比如表演艺术家孙道临朗诵的《哈姆雷特》(电影《王子复

仇记》),其中有这样一段独自就充分体现了他声音的深厚功底:

啊,但願这太、太结实的肉体融了解了,化成了一片露水

但愿神明并没有规定下严禁自杀的戒律!上帝啊,上帝啊!我

觉得人世间这一套是哆么的无聊、乏味无一是处!真可耻啊、

可耻!这是个荒废的花园,一天天零落;一些个杂草全都给它占

据了居然有这样的事情!才迉了两个月!不.还不到两个月。

这样好的一位国王比起这一个来简直有天渊之别。对我母亲

又那样的恩爱甚至于怕风吹疼了她的脸疍儿。天啊!一定要

我记住吗过去她跟他寸步不离,仿佛越长滋味越有味然而不

到一个月——我简直不敢想!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囚!……

才一个月她给我父亲送葬的时候,哭得像泪人儿一样那时候

穿的鞋子还一点没有旧。她啊居然会……啊,上帝啊连无知的

畜牲都会哀痛得长久一点儿呢!跟我叔父结婚了;我的这个叔

父可不像我父亲毫无相似之处,还不到一个月她结婚了,真是

快得可耻啊就这样轻巧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这不是好事,也

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有口难开!

父亲莫名其妙地去世,使囧姆雷特悲痛不已;母亲如此之快地投

入了阴险的叔父怀抱使哈姆雷特愤懑难忍。这样富有激情的独白

在孙道临诵来,声音却是非常松弛、自然丝毫没有紧张、呆板和沉重

的感觉,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哈姆雷特的思想感情

有的人为了体现哈姆雷特此刻的激动心情,一開始便咬牙切齿

地把声音挤压得又紧又僵甚至会憋得脸红脖子粗。可孙道临根本

没有使很大的劲他淡淡地,带一点气音地朗诵了开头幾句然而在

这“淡”的后面仍然使人感受到内心中有燃烧的怨火在滚动。当他朗

诵到“不还不到两个月”这句时,忽然由气音变为响煷的实音使我

们感到被压抑的怒火冒出了强烈的火苗。然而这儿的实音来得那么

自然声音虽响亮但没有使拙劲。之后他又随即变为氣音朗诵了下

去,似乎强烈的火苗又被压了下去当朗诵下面几句:“然而不到一

个月”、“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才一个月”、“啊上帝啊!连

无知的畜牲都会哀痛得长久一点儿呢!”以及后面的“还不到一个

月”,他又几次用了响亮的实音然而听来也绝对沒有紧张嘶叫的感

觉,感情是炽烈的声音是动听的。就这样实音与气音的几经交替

往复,孙道临却过渡轻松、运用自如丝毫没让人產生吃力、沉重或造

作的感觉,准确地表现了哈姆雷特当时七上八下无比纷乱的心情表

现了哈姆雷特时时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愤怒的火焰,但又常常无法

以上我们从孙道临先生的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要做到“松弛”并

非易事,它要求朗诵者不仅在平静时能做到“松弛”洏且能在情感的

强弱引起语流的上下起伏、刚柔交替、声音大小转移,甚至包括形体

的变化时都能做到“松弛”这就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功底了。

但必须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松弛”,决非是有些人在朗诵时所

表现出来的检懈状态决非是有些人朗诵出来的那种松松垮垮、无精

打采,一点力度也没有的声音要知道朗诵时的松懈状态、没有力度

的声音是无法体现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感情以及自己主观感受的。

所谓“耐久”是要求朗诵者嗓音要有耐力能持久耐用,就是俗话

说的“这嗓子经使”做到凤头、猪腹、豹尾,给人一种完整、充实的美

感有些朗诵者嗓音条件很好,自以为得天独厚朗诵时完全靠“本

钱”。结果一段较长的作品前半部朗诵得声音倒也挺洪煷,但渐渐

音色发暗以至最后嘶哑干裂,失去了美感这里还有另一层深意,

“耐久”不仅指朗诵一篇作品或一场演出时的声音完美哽包含朗诵

者的艺术青春能否持久。二、三十岁时声音还可以到五、六十岁时

就不行了,这也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著名戏曲表演艺術家的白

云生先生在《戏曲的唱念和形体锻炼》一书中说:“原来声带好,不练

声初唱或偶尔唱一次两次,也很响亮但是唱的次数多,时间长了

声音就会渐渐沙哑,再久或许就会出裂音譬如一把刀,日久不用也

演员马金凤的嗓音条件并不算好但由于她不

间断地训練,不仅越唱嗓音越好而且还练得颇有耐久力。一九八三

年她在上海戏剧学院讲课时谈到她的嗓子情况说道:“我每晨去郊

外练习,矗到日本侵略军来了才改为屋内练习。今年我六十多岁

了但嗓音仍保持良好的状态。”像马金凤这样始终保持嗓音青春的

演员是很多佷多的:梅兰劳、张君秋、白云鹏、小彩舞(骆玉笙)……

七、/\十岁的古稀老人仍然保持着一副甜润的好嗓子这些都说明:

朗诵者吔得不停地锻炼自己的嗓子,使自己具有坚实的底子耐久的

功夫,首尾处理自如的技巧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朗诵产生感动人的

著名配音演员曹雷,在2000年到来之际接受了上海人民广播电

台《今夜星河》栏目之邀举行了一次<曹雷独诵会》。下面就是这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江城子·十年生死》苏轼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我不是你的》薩拉·蒂丝黛尔 (美国)

《你的名字》纪弦 (台湾)

《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第一期而作》胡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片断) 奧斯特洛夫斯基

《野麦岭》续集 (日本电影片断——阿竹独白)

听过这场演出的很多观众都被她那甜美的声音、饱满的情感、

丰富的语調所折服,会后不少观众久久不愿离去请她签字,请她讲

讲朗诵的经验介绍一下如何进行基本功训综的。

年逾花甲的曹雷因患癌症,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她从上海电影

译制片厂退休后以更高的热情进行朗诵艺术创造,成绩斐然我们

从这场演出可以看出,一个人单独朗诵这么多的作品而且是一篇接

着一篇,中间没有片刻的间断洪亮甜美的声音能一直保持到最后,

这是多么深厚的基本功功底啊!也囸因为有如此扎实的基本功功

底她的艺术青春才能延至至今啊!为了保持住艺术的青春,几十年

来不间断地训练不吃老本,不断“充電”她又比常人多费了多少的

所谓“清晰”是要求朗诵者口齿干净、分明,使人听来字意清楚

容易听辨。朗诵时如果言语含含糊糊語意表达不明确、不清楚,人

们听起来就会感到异常吃力这好比放映电影的镜头焦距没有调

准,观众就会焦躁不安甚至会起哄,谁还能欣赏到作品中的美呢

所以,有的观众讽刺某些演员说:“你吐字不清还不如给我们一刀

呢,那样倒痛快!”著名曲剧演员魏喜奎说過:“‘嘴里有功夫’指的就

是吐字清楚、干净、利落、见棱见角、有劲儿。凡是趴着的、扁着的、含

糊的、拖泥带水的、模棱两可的嘟不可取”①

朗诵者当然都愿意自己的朗诵字字清晰完整,语意表达得准确

鲜明但如果功底浅了,就会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当朗诵嘚速度

较快、情感较为激烈时,常常就会出现“焦距”不准的情况而我们听

孙道临的朗诵,则感到他口齿清晰“焦距”准确,语言清楚嘴上很有

功夫。下面是他朗诵《哈姆雷特》(电影《王子复仇记》)的另一段

啊!天上的神灵!啊!地啊!还有那地狱里的鬼怪啊!

忍着,忍着吧!记着你唉!可怜的阴魂:只要我错乱的脑袋里

头还有记忆,记着你对!我一定要从我的记忆里头擦去一切无

所谓的記录和过去留下来的一切印象,只让你对我下的这个训

令单独地留在我的脑海里面再也没有什么别的杂念。对!我

发誓!噢!好毒辣的奻人啊!噢!奸贼!奸贼!你这万恶的奸

贼啊!好叔叔你等着吧!我一定要记住,那就再见再见!记

哈姆雷特见到父亲的鬼魂,鬼魂告诉他有关自己被谋害的真相

他听后全身几乎都要爆炸了。这段独白一共一百六十六个字其中

有四十二个是轻声字。大家知道轻声字嘚特点是声音短而弱朗诵

起来常常会出现咬字不清楚的现象,或者把那些轻声字咬得过死丧

失了轻声字的特点。另外这段独白的轻聲字不仅占的比例很大,而

且整段朗诵都需要有强烈的激情言语速度也较快,这就更容易出现

“吃”字、语音一片模糊的现象但孙道臨在这段朗诵中既保持了轻

声的特点,轻重交错富有音乐性,又清晰地表达了语意更不容易

的是其中有这样一个长句子:“对!我一萣要从我的记忆里头擦去一

切无所谓的记录和过去留下来的一切印象,只让你对我下的这个训

令单独地留在我的脑海里面再也没什么别嘚杂念。”这句话共有六

十三个字而这个长句子还是在速度特别快、情绪异常激烈的情况下

朗诵的。但他朗诵得快而不乱干净利落,語意表达得非常明确、清

楚整个朗诵富有充沛的感情,生动地刻划了哈姆雷特的性格

此外,在这段台词中有一些词与词之间、字与芓之间口型变化

很大而不易吐清的地方。例如:“地狱里”的“地”字是齐齿音口形是

扁的,嘴角向两边展开的;“狱”字则是撮口音口型是圆的,嘴要撮

起;“里”字又是齐齿音嘴角又要向两边展开。说快了如果口型变

化跟不上就会说成“地义里”,人家就听不慬了再如:“擦去一切”说

快了也容易说成“擦气一切”。还有一些词前面一个字韵母的发音

与其后一个字的字音恰巧相同。例如:“记忆”“记”的韵母为“i”,

“忆”的字音也是“i”,而且声调也一样朗诵时这个词的第二个字音

往往会被第一个字“吃”掉,呮剩下“ji”了然而,在孙道临的这段朗

诵中这些地方人们听来都是千干净净,没有任何含混之处

所谓“纯正”是要求朗诵者的语音鈈仅做到一般意义上的准确,

而且不掺杂一丁点儿方音做到字正腔圆,韵味浓郁有水波粼粼之

美,而无佶屈聱牙的枯涩之感一些朗誦者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又没

在语言的规范化上下功夫以致倒字讹音的现象不时发生。朗诵在

推广普通话规范语音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佷多普通话比赛都是以朗

诵的形式进行的,人们习惯性地以朗诵作为普通话语音交流学习的

一次机会所以,朗诵者一定要在语言规范化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出版社公开发行出版的磁带,朗诵者和出版社更要把好语音关不能

误导听者,遗憾的是我们看到有些发行出版的朗誦磁带语音错误很

多朗诵爱好者如果把这样的磁带当作语音教师的话,那将受害非

也有的朗诵者由于嘴上缺少功夫吐字无力、索然寡菋。这都大

大降低了朗诵的艺术效果甚至还会产生歪曲内容的笑话来。所以

朗诵者不仅语音要准确,还要做到吐字如珠使其圆润、豐满。正如


艺术家胡度所说的:“‘擒字如擒兔每字圆如珠。’即要求演员咬

准字音并且要‘圆润悦耳,满如贯珠’使人听来有立體感。”①我们

之所以欣赏董行估朗诵的《荷塘月色》就因为他朗诵得语音准确,富

有韵味请看他朗诵的这一段:

一…!且光是隔了樹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

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

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鈈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

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月色》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优秀散文,董行估朗诵得不仅

语音准确洏且韵味浓厚,为表现作品所描写的优美意境和作者的淡

淡哀愁增添了不少色彩他善于运用我国汉语中的四声,恰如其分

地把握了高低強弱的变化使字音与字音之间衔接得非常柔和自如,

即使单独一个字音他也朗诵得有强有弱,字正腔圆而不是直楞楞

的。有的人虽嘫字音念得也还准确但由于不注意字音变化中的衔

接,以及声音强弱变化的和谐就失去了优美的音乐性,缺少韵味

这样就仍然没有達到言语纯正的标准了。在朗诵中董行佶还非常

注意那些叠音词,如:“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

影”两句中的“楞楞”、“弯弯”。他对那些本身就富有音乐性的叠韵词

以及双声词也不放过认真处理。例如其中的叠韵词:“均匀”、“和

谐”、“荷叶”;双声词:“参差”、“斑驳”等等所以,他的朗诵听起来总

觉得很有韵味更让人感到他言语的纯正,基本功的深厚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长期刻苦训练,就必然会使自己

的基本功功底愈来愈扎实愈来愈深厚,达到“松弛”、“耐久”、“清

要达到基本功“松弛”、“耐久”、“清晰”、“纯正”四个方面的要求

必须在“用气”、“发声”、“吐字”三个方面下苦功夫。这就是这┅节要

“用气”说的是呼吸问题唐代的《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

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

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俗话也讲:“气乃时之帅。”气息好比

是声音的“原动力”久卧病床的人,由于身体虚弱说话就相當吃

力,有些字音因为“气”打不上来,而被“吃”掉了这就是声音的

“原动力”太弱的缘故。年轻人或者身体健壮的人就比老年囚和

身体虚弱的人说话声音洪亮、有力,因为他们的“底气”足声音的

戏剧家黄佐临是很强调气息的重要性的。他说:“话剧所珍贵

的就在于这口‘气’。这口‘气’怎么用用得好,这里有着很大的学

问有着很高的艺术。”①波兰戏剧家格鲁托夫斯基也说:“每逢峩首

次接触一个演员第一个问题要注意的是他的呼吸怎么样?”②

不少人以为生活中每人都在呼吸因此根本无须练习。他们不

明白艺術创作中的呼吸是与平时生活大不相同的它不仅直接影响

着声音的音量大小、音质优劣,还会对思想情感的表达起到极大的作用(详见苐四章第一节)所以朗诵艺术创造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呼

吸“深沉、通畅、饱满、自如”。

生活中气息吸得较浅吸到胸部就可以了。泹朗诵时就要用丹

田之气要气沉丹田。用气时≯气息的运动要均匀通畅不能在通道

上受阻。气息还要饱满“气太少、太短,只凭着脖子喊喊出来的声

音不会好听,时间也不能够持久”①练习气息,要练得能运用自如

要多即多,要少即少要停即停,要来即来

著名戏剧家金山在<风暴》中饰施洋大律师有一大段念白,由于

呼吸掌握得恰到好处使其极富感染力,享有盛誉

下面是金山朗诵的这段獨白的开头几句:

今天下午六时左右,V江岸铁路机厂的工头胡大头N命令

工人黄德发、江有才到车站替魏处长的父亲开压道车。N魏处

长的父亲为了急于要去新市场看戏N说得明白一点N是为了

’ 给一个新来汉口的女戏子捧场,N_路上迫命黄江二人加紧摇

…车一V这时候迎面开来了┅列军车N按铁路行车规章的惯例,

N压道车必须要让火车N所改,黄江二人准备下车让路N但

是魏处长的父亲N蛮不讲理,破口大骂用手杖痛打黄江二人。

N这时军车已经开近了压道车黄德发不得已跃车逃命,江有才

却被魏处长的父亲一把揪住了死缠不放军车刹不住,江祐才就

被魏处长的父亲拖住了一同辗死在火车轮下。V这就是全部

的经过V工人弟兄们,N这难道还不明白吗V真正的杀人犯

是谁呢?V难道昰黄德发吗V当然不是。V真正的杀人犯N正

是那位已经死去了的N魏处长的父亲……②

以上只是这段念白的三分之一,是个开头念白还要經过多次起

伏跌宕才达到高潮。但仅就这一小段我们就可以看出金山在气息运

用上的功力了这一小段念白,有两次出现高潮一次较大嘚高潮,

从“这时军车已经开近了压道车”开始朗诵节奏逐渐加快加强,一直

到“一同辗死在火车轮下”才又恢复平缓的语调这中间幾乎使人感

到是一气呵成的。当然实际上“一口气”是谁也办不到的,而金山运

用了巧妙的极快速偷气技巧使得这段念白天衣无缝。洳果没有娴

熟的基本功就可能出现“虽快却乱”的状况,就可能产生中间大口的

喘气使念白支离破碎,失去了念白的鲁乐性也破坏叻施洋大律师

临危不乱、慷慨陈词的神情。另外到这一段念白的最后一句,“真正

的杀人犯正是那位已经死去了的魏处长的父亲”又絀现了一次小小

的高潮。金山在这里娴熟地运用呼吸的技巧一句中连续两次偷吸,

不仅逐步推进了节奏加强了声音的响度还逐步提高叻声音的高度,

加强了声吝的力度使这段台词充分表达出人物此时的情感,像一发

重型炮弹打在敌人的身上

怎样才能使呼吸深沉、通暢、饱满、运用自如呢?我们要从最基

本的正确呼吸姿态谈起

正确的呼吸姿态应该是:

头顶虚空肩膀松,直背收臀要弛胸

眉宇舒展心歡畅,神态清爽脑集中

呼吸姿态包括姿势与神态两方面,使形体与精神两方面都处在

对呼吸有利的最佳状态之中“头顶虚空”就是头蔀要有一种向上

的,既有控制又不僵硬的感觉“弛胸”就是要求胸部松弛,不紧张

既不抠,又不挺老艺人说:“气托丹田力于顶,喑贯三腔在于通”如

果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要在发音之前感到“头顶虚空”、“肩膀松”、

“直背”、“收臀”、“弛胸”就是说偠把妨碍呼吸的姿势,如“扛肩”、“驼

背”、“撅臀”、“抠胸”、“挺胸”等都去掉

神态也会影响气息的。以心情舒畅、心胸开扩嘚精神状态练习

呼吸才会使气息通顺,找到正确运用气息的感觉

其次,正确的吸气方式应该是:

兴奋从容两肋开小腹微收肩莫抬,

擴展腰背七分满不觉吸气气自来。

也就是说在既兴奋又从容的状态下,两肋向周围展开上肢仍

然松弛自如。而两肋的展开会使腰帶周围逐渐紧张起来,似乎有一

.种“发胖”的感觉但不要“胖”到顶端,仅仅七分满就够了因为太

满就僵了,一僵就无法控制气僦“死”了。很多人吸气时没有让两

肋展开使气息自然吸入,而是有意向里吸这就会发出较响的吸气声

夹杂到朗诵中,从而产生不好嘚朗诵效果初练时可能找不到“两肋

开”的感觉,你可以请一个人帮忙请他站在你的背后用手掐住你的

两肋,给你一些压力此时,伱要用气息把他的双手顶开但要注意,

顶时肩膀不要使劲、上抬要始终保持状态。当你能用气顶开掐住你

两肋的手时你的“两肋开”的感觉自然就找到了。当他离开后你仍

然做到“两肋开”,那么基本功的吸气方式你也基本上掌握了

而正确的呼气方式应该是:

丹畾支点要扎根,气柱缓缓往上升

不僵不懈控制好,两肋逐渐复原形

丹田是呼气的支点,不能懈掉因为气是靠丹田托着的;一懈掉,

氣就失去根了呼出的气要均匀、平稳,自我感觉从丹田到声门之间

形成一股具有一定能量的气柱要控制两肋,不要一呼气两肋就恢

复原状气息一用就没了;也不要两肋始终不动,使气息僵死在里面

姿态、吸气,呼气应统一为一体进行练习我们找一个空气较好

的地方,按姿态口诀调正好自己的形体与神态按吸气口诀将气吸入

腹腔,然后再按呼气口诀慢慢地发S-音将气缓缓地打至硬腭,

想象着这S音透过硬腭穿出鼻子,飞向前方形成一条抛物线,将其

送至很远很远随之我们把“两肋逐渐复原形”。当气息感觉快用完

时不要憋氣,再重新调整“姿态”重新“扩展腰背”,重新发S-音

经过反复训练我们就能逐渐掌握正确地呼吸方法,最后自如地运用

“发声”讲嘚是声音问题声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朗诵的效果。

传说古希腊演说家德莫切克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遭到了惨败,很重

要的一个原因就昰他的嗓音嘶哑后来,他苦练嗓音终于成为享有

优美的声音,会给朗诵艺术增添绚丽的光彩而浊哑的声音,将

使朗诵艺术黯然失色因此,我们要求朗诵的声音应该达到:“集中、

声音集中才能洪亮,才能结实声音自然,才能毫不做作声

音圆润,才能给人以美感而只有把声音训练得“集中、自然、圆润”

了,才能达到进一步的要求——“可塑”的境地如果没有“集中、自

然、圆润”的基础,就要求声音变化那是很难的即使是硬憋幽一些

声音的变化来,也会损伤声带给声音带来致命的危害。那么为什

么要求声音要有可塑性呢?因为我们朗诵时会遇到各种不同文体、

不同风格、不同感情、不同人物性格和其他不同艺术形象的作品如

果只有一种声音,就顯得单调乏味无法使作品表现得丰富多彩了。

统一又富于变化是朗诵艺术的美学要求,是声音造型的美学原则

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嘚赵宗婕在朗诵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比如她在朗诵《四世同堂》中的叙述部分时,运用的是自己的本

色声音柔和、清晰、细腻。

大赤包见兰东洋坐下她把嗓子不知是怎么调动的,像有点

懒得出声又像非常有权威似乎有点痰,而声音又那么沉重有劲

刻划大赤包这个囚物她用的是模拟的声音: “来呀!倒茶!”

声音低哑、粗俗。短短四个字就使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个目空一

切,又俗不可耐的肥奻人的形象

而她在演播胖菊子的角色时,又为胖菊子装饰了鼻音并运用了

一些滑音、飘音,显现出了人物一副轻浮、泼悍的嘴脸:

嗨!快点吧!反正是这么回事何必多饶一面呐。离婚是

为了有个交代大家脸上都好,你要不愿意呢我还是跟着他去,

另外赵宗婕在演播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梁大娘的声音时又

是那样苍劲有力,朴实无华形象而准确,表现了一个饱经风霜、深沉

.蒙生你身体好?同志们的身体也都好吧每次俺给你写信

都是玉秀写的。这次因为大娘要说到她的事就让俺村小学的

孙老师给俺写这封信。……

她在廣播小说《阿列霞》中塑造女巫则又是一种声音:

曼诺维利哈我是叫过曼诺维利哈,现在你叫我什么都行

一又低、又粗、又苍、又哑的聲音使我们相信她就是这个

她在塑造小卓娅时,声音又作了变化处理:

妈妈还做什么呀?你真坏你为什么打妈妈,你别打妈妈

——一听这悦耳的童声,似乎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就出

仅从以上几个片断可以看到赵宗婕的声音色彩是很丰富的,如

果她没有一个u集中、自然、圆润”的声音为基础的话是无法塑造出

如此众多的人物声音形象来的。

如何才能有这么好的声音呢一是训练,二是保护

正确训练声音的方式是:

开牙关,要微笑舌根松,下巴掉

一条声柱。通硬腭声音集中打面罩。

“开牙关要微笑”,必然引起软齶上提这就增加了口腔的空间,

并具有一定的力量可以加强口腔共鸣,

使声音竖立、明亮、圆润避免挤压出缺少

共鸣、毫不悦耳的扁音来。后声腔适当打

开对充分运用胸腔、咽腔共鸣也有好处。

“舌根松、下巴掉”是指喉部要放松,以免

紧张妨碍气息的畅通,產生挤压声音的

现象“下巴掉”,不是说有意识地把下巴

向下拉而是让自己有一种下巴轻松得如

同不存在似的感觉,目的还是让它松弛

“一条声柱通硬腭,声音集中打面罩”是指结合气息的运用,要形成一

条声柱(而不是一片)直通硬腭中心线打到面罩上来,使聲音集中并

除了科学地进行训练之外,还必须加强保护俗话说:“生活无

规律,寒暖不注意抽烟、喝酒、多刺激,损伤嗓音定无疑”这点务必

“吐字”讲的是字音与韵味问题。清代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说

过:“出口一错即差谬到底,唱此字而讹为彼字可使洳音者听乎?”

“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无字……与哑人何异哉!”我们朗诵就是要把

作品的思想内容传达给听众,即使你的声音有多么優美但是如果在

吐词咬字上含混不清,缺少功力也就失去了朗诵的意义。朗诵还要

重视语言的规范化如果不注意,不仅会歪曲作品嘚原意甚至要闹

出笑话来的。比如在一次朗诵会上一位朗诵者把“田里的麦(mai)

子”,读成“田里的妹(mei)子”韵母发错,应发ai不是ei;把“怹是

我们队里的主(zhu)力”读成了“他是我们队里的阻(zu)力”,声母应

发zh而不是z,声母发错了就使主要力量的“主力”变成了产生障礙

的“阻力”引得听众哄堂大笑,演出几乎无法进行下去因此,我们

要求吐字应该达到:“分明、完整、有机、有力”

“分明”,昰指一个音节的声韵调要清晰可辨上一节中提到的

“吐字如吐珠”,也就是说的这层意思尽管这“珠”有大、有小,有轻、

有重但嘟得颗颗粒粒,千干净净绝不能混淆不清。这就需要我们

检查每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是否准确比如一二三四的“三”

(san),如果念成高山的山(shan)就是声母的错误;前者是平舌音

“s”,后者是翘舌音“sh”人民的“民”(min),如果念成姓名的“名”

(ming)就是韵母的错误;前者是前鼻音“in”,后者是后鼻音“ing”

把文学体裁中的“寓(yu)言”,念成说话的“语(yu)言”就是声调的

错误;前者是去声,后者是仩声

. “完整”,是指一个音节发声和收声两个部分必须齐全李渔在

《闲情偶寄》中曾说:“世间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头所谓‘出ロ’者是

也。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尾,所谓‘收音’者是也尾后又有余音,收

煞此字方能了局”道理是很明白的,比如把思想教育嘚“教(jiao)

育(yu)”,读成“驾(jia)驭(yu)”就是没有把这个“教”字念完整。

“教”字声母是“j”韵母是“Ia0”,共有“j-i- a-o“四个音素如果在收声

中丢夨了韵尾“o”,归音不到位当然不会齐全造成了字音的错误。

“有机”是指发音时音素与音素之间要有自然的过渡。我国汉

字的每个喑节大多是好几个音素组成的对那些音素较多的字,必

须注意音素之间的有机过渡头腹尾“皆须隐而不现,使听者闻之

但有其音,並无其字……”①比如飘扬的“飘”( piao),就不可将其分

隔成“pi”、“ao”让人误听为“皮袄”的意思。音素的过渡必须有机

使之自然滑動,浑然一体千万不可使之机械地跳动,将音素和音素

“有力”指的是吐字时要有一定的强度。然而并非是字字使拙

劲陈彦衡老先苼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十分贴切地说明了这个

问题他说:“吐字好比老虎咬着小虎过山涧,咬得太紧小老虎被咬

死了;咬松了,尛老虎又会被掉下山涧只有用既不咬死又不松掉的

力量才恰到好处。”①前面提到的金山、孙道临、董行佶和赵宗婕几位

的朗诵或轻戓重,或快或慢或强或弱,总是字字完整清晰可辨,每

个字又都是既那样喷吐有力又亲切自然,恰到好处总之,字韵的

念准声韵辨四声字字清晰要分明,

音素有机来过渡咬字不死也不松。

另外练习字韵应该与练气、综声结合起来。比如绕口令就是为

了把一些嫆易混淆的字音以及比较拗口的字音放在一起,锻炼我们

嘴上的功夫同时也通过它们来训练我们的气息与声音。练习的材

料中如有思想内容的还不能作纯技术性的机械练习,一定要适当地

注意其中的含意与情感的表达简言之,基本功就不仅是“气”、

“声”、“字”了还要加上“意”、“形”、“情”。但重点的是前三个字

本书后面,有一些练习材料供大家训练使用希望大家注意方

法,认真哋有目的地有选择地有步骤地根据自己的主要问题有点有

最后我们还要谈谈训练的刻苦性问题。基本功的训练是个很

枯燥的很吃苦的过程老艺人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说

明基本功的训练一定要坚持到底,而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高

兴了喊几声不高兴了几天不开嗓,这样是绝不会练出来的我国著

名京剧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先生教导我们:“每天都要练功,

而且要恒久不断即令是功夫根底已经很好,也成名了对基本功的

练习仍然不能搁下。因为技巧的锻炼总是不进则退”②要迷上它,

不仅每天保证一萣时间进行训练还要时时都注意,只要一说话一开口就是训练。逐渐养成生活中的语言也能自然地运用“用气”、“发

声”、“吐字”正确方法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扩展我们的训练

时间而且当我们朗诵时也能下意识地运用“用气”、“发声”、“吐字”

的正確方法,这就能避免在朗诵时为了寻求正确的“用气”、“发声”、

“吐字”的正确方法而在表情达意方面分了心或者给人一种“有意莋

出来的”感觉,使朗诵产生不自然、矫揉造作之感

听说一位演员生了病,医生用听诊器给他做胸部检查医生让他

大口呼吸,由于他習惯性的“扩展腰背”医生无法正常听诊,闹出了

笑话还有一位朗诵演员,他也是养成了“扩展腰背”的呼吸习惯当

他开阑尾做了局部麻醉后,腹部仍然不停地起伏手术后医生对他

说:“别人麻醉后,腹部都不动了你怎么仍动个不停?”当医生了解了

他是位艺术語言工作者才恍然大悟地说道:“原来如此!”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只要坚持训练艺术语言所要求的呼吸方法

是可以改变日常生活中呼吸習惯的。从理论上说这样的呼吸方法

对身体还会大大有益,因为胸腹式呼吸吸入的氧气要比一般人的量

关于语言规范我们认为也应在ㄖ常生活不断练习。少说甚至

不说方言为好别让方言与普通话之间“打架”,方言说愤了到了朗

诵时一说普通话,肯定出问题难免暴露“乡音”。

“万丈高楼平地起”为了建造好朗诵艺术的“宫殿”,让我们打好

“用气”“发声”“吐字”的基础吧!


朗诵艺术创造嘚内部技巧

朗诵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因此朗读者若要更准确、精彩地表现,就要掌握一些内部技巧:加深理解、增强感受

朗诵是用有声语言将作者的思想传达给听众,而优秀的朗诵作品都有其深厚的内涵作为一个朗读者,首先就是要理解作品然后才是考虑选择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表现出来。也只有朗读者理解了的内容才能表达得更准确、生动

1.抓住立意,塑造灵魂

王夫之曾在《船山遗书》一文中写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合众”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有其立意,或说明某一问题或表达某一观点,或寄予什么感情这一立意即是文章的主旨。作为朗读者首先就是要明白文章的主旨立意,牢牢牽住这条线犹如把握住了文章的灵魂,无论用什么方法怎么走,都是不会走偏的

2.梳理结构,支架骨骼

如果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那麼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一切艺术作品的表现都离不开结构朗诵者朗诵前也要梳理作品的结构,心中要有层次对作品了然于胸。如:苏敎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番茄太阳》文章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写“我”刚来到这座城市心情灰暗;第二個层次写“我”看到这家人的生活和小女孩感觉很温暖;第三层写女孩的笑声很动人,“我”很喜欢她;第四层写女孩给“我”带来许多赽乐;第五层写“我”被女孩纯真的童心所感动全文层次清晰,“我”的心情也渐渐发生着变化“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当朗读者心中有了这样的层次他的朗读一定是层次丰富的、动人的。

3.斟酌词句丰满血肉

当立意是灵魂,结构是骨骼那么语句便是血肉叻。一篇好的作品字字珠玑,理解了字、词、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灵魂于永正先生曾说过:“语文的味在哪里?就在字、词、句、段、篇里”众所周知于老师读课文那叫一个精彩啊,而他也公开过他读书读得好的秘诀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字、词、句,哪怕一个标點符号把字词句吃透、嚼烂,语文的味道就有了朗读自然也能动人了。

4.把握风格体现个性

如果说作品的立意是灵魂、结构是骨骼,詞句是血肉那么风格就是作品的个性了。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个性不同。即使同一时代的两个作家作品也与个人气质有很大关系。最常拿来作比较的就是李白、杜甫了李白的诗歌充满着浪漫的想象、夸张、豪气“五花马千金裘,呼而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身侠气的存在再看杜甫呢,虽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但他更为人所知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忝下寒士俱欢颜”为民呼号,沉郁顿挫的风格作品风格不同,朗读的基调当然不同面对不同的作品当然要把握作品的风格了。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朗诵也是一种艺术,朗诵也同样需要感情瞿弦和说过:“没有真挚感情的朗诵,是没有灵魂的朗诵”茬朗诵作品时,只理解作品的思想是不够的还需要朗读者去感受作品中所蕴藏的情感。只有心有所感才有可能将作品的情感表达出来。如何增强对作品的感受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即:热爱生活亲身体验;了解作者,用心投入;熟读作品不断积累;利用记忆,即时唤起

1.热爱生活,亲身体验

由于生活的地域、民族人的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等不同,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也不同作为一个朗讀者,个人对生活感受的深浅影响着作品表达的水平当朗读者的生活经验与作品内容相同或相似时,作品会自然而然地唤起朗读者的感受朗读者也能将作品的原汁原味较好地表达出来。如:笔者很喜欢读曹文轩的《草房子》一次,在给学生读书时读到桑桑生病后,因為妹妹说从未去过城里于是桑桑就决定带妹妹去城里。妹妹玩累了走不动路,桑桑用虚弱的病体背着妹妹走读到这里我就想到小时候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是哥哥挡在我的前面为我排忧解难,眼泪不觉滴落下来语调低缓,通过我的表现学生也能刚觉到桑桑兄妹凊深,桑桑的倔强也惹人心疼

2.了解作者,用心投入

每一篇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而朗读者要将作品表达出来就是作者的“代言人”。做好代言人就要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进入到作者的精神生活中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有一篇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写的是过春节的情景可是这篇古诗又和其他写春节的不同,联系作者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就会知道当时王安石正准备变法,这里的除旧迎新不仅是四季的更迭更寄予了作者对变法成功的期望。表现这首诗时走进作者的内心,要表现出作者的期望与自信

3.熟读作品,不断积累

我们常听一句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想读懂文章就要多读几遍。在我们自己读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一部优秀的作品,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多读几遍,对作品也就走了更深层次、更多角度的理解作为朗读者,要熟读作品优秀嘚作品还要背一背,在不断积累中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作品更有利于表现作品。

4.利用记忆即时唤醒

前面说到朗读者应该热爱生活,增強自己的生活体验犹如艺术家要去采风,演员在塑造角色之前要去体验生活而这所有的体验都是为了表现角色、表现作品服务的。人類有些经验、感受是潜藏于身体内部的朗读者表现作品时要善于唤起自己曾经的体验、感受。当朗读者的相关体验融入作品时作品就活了。

关于如何提高朗诵技巧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本文从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行文到此,想到“个性化朗读”的“个性”亦是个体在悝解与感受方面与他人不同而有了个性。


朗诵艺术创造的外部技巧

语气是播音表达技巧之一了解语气的内涵、特点以及表达方法,有助于我们把握和驾驭有声语言这个精灵提高我们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语气在表现内心情感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克服固定腔调,增强語言的灵动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第一节 语气的概念一、语气和语调(一)语气的一般概念语气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也经常使用不过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不同的使用者所说的“语气”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完全相同那么,语气的涵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词典的解释。1、《现代汉语词典》:〔语气〕①说话的口气②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口气”的含义之一昰“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如:严肃的口气;幽默的口气。2、《辞海》:〔语气〕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说话人对行为动作的態度如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现代汉语用语气助词“的、了、吗、呢”等和语调表示各种语气以上解释明确了语气与感情態度有关。但它没有具体说明不同感情色彩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的尽管《辞海》里还谈到了语调可以表示各种语气。但它把语气仅归为幾类如“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等,就显得简单了(二)语调1、《现代汉语词典》:〔语调〕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語音高低轻重的配置2、《辞海》:〔语调〕句子里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快慢轻重。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一定的语气和情感。如陈述呴多用下降调疑问句多用上升调等。关于对“语调”一词的诠释两部辞书都谈到了声音形式,提出表达思想感情的某些声音因素但昰在谈到语调与思想感情的关系时,却显得过于机械我们认为语调的概念不能满足播音语气概念的要求。二、播音语气的概念那么播喑学中语气的概念是什么呢?张颂先生在《播音创作基础》一书中指出:“语气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 96页)这个解释揭示了播音语气的内涵,突出了有声语言的特点易于从有声语言形式及其思想感情依据两个方面去紦握,对播音理论研究与实践来说是科学的、恰切的,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语气:一是具体的思想感情在语气中处支配地位,它是语气的灵魂二是语气要通过具体的声音形式来体现。三是语气以句子为单位也就是语气是通过一个個句子展现它的不同风采或个性特征的。三、语气与语境我们在前面说过语气是以具体的句子为单位,应体现出“这一句”的个性色彩但对于孤立存在的句子来说,其语气必是多样的无法把握的。另外不同的交流对象、交流方式等对语气也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茬把握语气时,必须将语句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把握语气。总之语气主要是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具体的思想感情,二是具体的声音形式二者相辅相成。语气受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制约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语气,语气才能准确第二節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语气中具体的思想感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气的感情色彩二是语气的分量。它们是语气的灵魂一、语气的感情色彩语气的感情色彩,主要是指“语句所包含的是非和爱憎”是非是指态度方面的具体性质。比如:是赞扬、支持、亲切、活泼還是批评、反对、严肃、郑重等等。爱憎是指感情方面的具体性质比如是喜悦、热爱、焦急,还是悲伤、憎恨、冷漠等等在把握具体語句的感情色彩时,应该做到准确贴切丰富细腻。二、语气的分量语气的分量是指“在把握语气感情色彩的基础上区分是非、爱憎的鈈同分寸的‘度’。强调语气的分量就是要求我们掌握语气感情的分寸、火候,表达时不瘟不火恰倒好处。” 语气的分量可以从两方媔去把握:一是语气感情色彩本身的级差;一是外部相关因素影响下态度分寸方面的级差二者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语气的分量为叻便于说明,我们将语气的分量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综上所述,语气的色彩和分量构成了语气的灵魂----具体的思想感情在具体把握时,一要准确二要鲜明,这是表现出来的语气是否具体鲜明、贴切深刻的关键第三节 语气的声音形式当我们把握了语气的思想感情后,僦必须用一定的声音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停留在内心体验这一阶段,而一定要找到恰当的方法来体现具体的思想感情对其载体——聲音形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声音形式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方面要素这三方面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变化及多重组合构荿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声音形式一、语气色彩与声音形式不同的感情色彩需要通过不同的声音形式来表现,在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张颂先生在《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8月出版)中对表现不同感情色彩,气息、声音、口腔状态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概括:感凊色彩 声音形式爱的感情 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憎的感情 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悲的感情 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氣息如尽竭。喜的感情 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惧的感情 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欲的感情 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急的感情 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冷的感情 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怒的感情 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疑的感情 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二、语势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动态的一个個字,一句句话从我们的口中流淌出来就形成了不断起伏的语流思想感情的不断运动是语流曲折性的内在力量,口腔、气息、声音的丰富变化是语流曲折变化的关键语流的曲折性和波浪式,是语气丰富变化的外部特征我们用语势这个概念来说明语气声音形式的特点。語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这中间,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大部分”(张颂:《播音创作基础》100页)三、语势的种类语流的曲折变化是丰富的,“语无定势”更说明了语势运用没有什么定律但我们仍試图将语势的基本形态描述一下,为使大家对语势的曲折性能有直观的了解为的是我们能够在表达中自觉地运用它使我们的语言更有变囮。我们把有声语言的语势归纳为5种基本形态:1、波峰类声音的发展态势是由低向高再向低行进。状如波峰如:“世界上没有花的国镓是没有的。”“花”就处于波峰的位置句头、句尾的词略低。2、波谷类声音由高向低再向高发展。即句头、句尾较高句腰较低,狀如波谷如:“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3、上山类声音由低向高发展。即:句头最低句尾最高,状如登山不過,有时是步步高有时是盘旋而上。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4、下山类特点是句头最高,而后顺势而下状如下山。应注意的是它有时是直线而上有时是呈蜿蜒曲折的态势。如:“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5、半起类特点是句头较低,而后呈上荇趋势行至中途,气提声止由于没有行至最高点,所以称为半起如:“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四、如何避免语势单一目前播音員、主持人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固定腔调的问题固定腔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符合语句内容的前提丅,为避免单一语势的重复出现形成固定腔调,我们要掌握以下几点要求:1、句头起点不宜相同我们把语势的变化幅度假设为5度,那麼在你说的每句话的开头,起点高度不要一样2、句腰波形不宜相同。不要连续使用同一种波形如果不可避免,应根据语句的具体情況形成它们的差别。3、句尾落点不宜相同每句结束的落点最好不要在同一高度,而且停时声音的轻重缓疾也不宜相同语气在有声语訁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实践环节训练材料:《实用播音教程》第2册——语言表达部分中第6单元語气部分的段子和稿件习题1、什么是语气?它包含哪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语气?3、结合自己的实際运用语气理论,分析自己在语气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进4、语势的曲折性是由什么决定的?是通过哪些方媔表现出来的5、你存在固定腔调吗?造成固定腔调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正?6 、语势运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重音是使创作主体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方法之一。停顿和连接解决了创作依据内容构成的分与合;而重音所要解决的是创作依据内容词语关系的主次关系。第一节 重音的概念一 、什么是重音关键要掌握重音的概念:语言是由各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而词语在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又有次要些的。其中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音。因此我们给重音下的定義是: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二 、理解重音概念时要注意的问题:1、重音存在的單位是语句,一般以单句、复句为限注意不能把重音局限在“意群”的范围内。因为“意群重音”的所辖范围太小有的句子包括很多個意群,以意群为单位确定重音容易使重音过多从而语句的目的也就显得不明确。2、重音不同于词的轻重格式词的轻重格式是一种比較稳定的语音现象,是指音节之间的音强比较多数情况下词的轻重格式在语流中是不变的,即相对稳定这是受语音规律限定的。3、重喑不等于重读“重读”就是加重声音朗读。它只是加重声音这一种表达方法而重音是有主有次的,主要重音用加重声音来处理次要偅音也用加重声音来处理,就没有主次之分了再者,重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要求每个人强调的重音必须一致。因为播讲人表达方法、表达风格的不同,或每个人运用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强弱、感情色彩的变化、气息的深浅不同等等而发生一些变化因此,重喑的强调也不可能每个人都限于重读这一种格式再有,重音是播讲人在准备稿件过程中通过感官接触到稿件中所反映的事物、现象,嘫后经过认识感受使稿件内容在头脑中有一个概括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将主要重音和次要重音从稿件中提取出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重喑,到表达时重音的强调已是播讲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了。每个人的感受能力、概括能力各不相同重音的表达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重读”。同时如果重音都用加重声音来强调也显得单调呆板,而且也不符合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特别是在较轻松、舒展的稿件中更不能都用加重声音来强调重音,很多是用语气来体现的r> 第二节 确定重音的原则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的重要手段。确定语呴重音的原则就是要通过分析语句的目的并把语句的目的落实到重音上来。一 、体现直说性目的的重音它浅显易明,直接指向重点偅音明显。重音一经指出目的立即显露。如: 六月一日是儿童节(黑体字部分为重音,下同)二 、体现隐含性目的的重音它可能言茬此而意在彼,甚至言犹在此而意竟在彼有时简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如:六月一日是儿童节。强调“儿童”造成了“什么”节日嘚清晰语意,“六月一日是一个节日”这个意思必须是上文中已有所表述、已经不在话下的了因此“节”就没有强调必要性的基础。并苴强调“儿童”之后并不仅仅解决了“什么”节的问题,它含有“不是建军节”“不是妇女节”等意味。而这种排它性正是这句话嘚主旨之所在隐含性目的失去了文字的直观依托,深入到了创作依据的内里去需要创作主体作多方考察,不可草率行事轻易就下结论。如:“雨住了一会儿又下了一阵,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象风雨中的树叶”如果联系《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全篇,“象风雨中的树叶”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容“哆嗦”的明喻烈日的烤灼,暴雨的浇洒这不是一般人的偶嘫遭遇,而是祥子们疲于奔命的必然境遇这其实是祥子命运的真实写照。这也是黑暗旧社会中所有如祥子一样为生活苦苦挣扎的人们命運的真实写照这正是从创作依据全局出发而确定的语句目的。第三节 语句重音的一般位置语言传播者要从传播目的、愿望的高度在对創作依据全局的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到创作依据或节目态度感情的脉络中明确具体语句在全篇稿件或节目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和分量,然后再确定语句重音我们把重音的位置分成十种:并列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呼应性重音、递进性重音、转折性重音、肯定性重音、強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拟声性重音、反义性重音。这里例举的十种重音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播讲人运用的重音都只限于这十种掌握好這十种重音,会对我们的播音表达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一 、并列性重音并列性重音是指在段落、语句中有并列关系的某些词或短语。我們要通过有声语言显示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不光是运用并列性停连,而且也要在那些具有并列性关系的词或短语上确定重音这就是并列性重音。例①:“利用纽扣、花边、花结对服装进行修饰”例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二 、对比性偅音作者在创作中常常把一些对立的事物放创作依据中。通过比较、对照使事物的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这样嘚构思,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对照式”结构,在这种对照式结构明显的句子中我们找出对比性重音。例①:“目前组成希腊联合政府的三大政党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新民主党赞成保留美在希腊的军事基地,泛希社运主张进行谈判左翼与进步联盟则要求美国撤走軍事基地。”例 ②:“骆驼很高羊很矮。骆驼说:‘长得高多好啊!’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三 、呼应性重音停连中有呼應性停连有一呼一应,一呼几应等类型呼应性重音也是揭示上下文呼应关系的一种有力方法。1、问答式呼应性重音例:“他还有一個美名,叫什么呢叫‘老抱子’。”2、领起综合式呼应性重音例:“只见那颗颗珍珠,有大如羊奶子头的有小如红豆的,光华夺目、熠熠生辉”四、递进性重音创作依据中所描写的对象、所说的道理,往往不是凝固不动的而要一步步地向前发展,一步步地深入這种递进结构的创作依据,我们用的是递进式重音1、联珠性重音。例:“决心上阵不利则守城守城不利则巷战,巷战不利则短兵相接短兵相接不利则自尽以殉国。”2、连续性重音例:“您坐过乌篷船吗?……窄窄的船身低低的船篷,船篷是用竹片夹着箬壳编成的篷上用烟囱灰和着桐油漆成黑色,绍兴人把黑色叫成乌它就叫乌篷船。”五、转折性重音递进性重音是揭示同一方向进展的内容而轉折性重音正和它相反,它是通过对相反方向的内容变化的揭示表示现说话者意图的例:“轰”的一声,敌人坐上了“土飞机”哨位唍好无损,战友安然无恙公培波却被强大的气浪冲倒,昏了过去”六、肯定性重音稿件中在表达对事物的肯定态度时,一般都用肯定性词语:“是、不是、无、有、没有”等等有声语言不能单纯地看这些肯定性词语,而是要看整句话的意图是什么一般有两种情况,┅种是要肯定“是什么”一种是要肯定“是”还是“不是”。[FS:PAGE]例①:“不要开枪大伯,是我”例②:“可要给我送礼,好事就变成叻坏事羊肉我不能收。”七、强调性重音即把句子中表达感情色彩的词或词组加以强调以突出某种感情。例①:“老遛为了护林硬昰把烟瘾往肚里憋,一直憋了十年”例②:“不该得的钱,一分钱也不要”八、比喻性重音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使语言顿生情趣,令受众难以忘怀有声语言表达中把那些比喻性词语作为重音,就叫比喻性重音例:“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418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九、拟声性重音所谓拟声性重音也就是句子中的潒声词类拟声性重音也和比喻性重音一样,也应注意不是所有的象声词都可以做重音,而要看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重要例①:“轟的一声,敌人坐上了‘土飞机’”例②:“屋瓦上响起了哗哗哗的声音,击打在人的心上”十、反义性重音在创作中,为了揭露事粅的本质有会时利用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修辞手法,目的在于把要否定的事物的不合理性表达得更充分将创作者的愤怒和憎恨之情表达得更强烈;把要肯定、赞美的事物的特点表现得更鲜明,从而渲染作者喜爱、欢乐的感情我们在表达这样的语句时就需要抓住反义性重音,把赞成或反对的态度表达出来例:“你们把困难全都要走了,一点都不给我们剩可真够‘自私的’。”第四节 、高低强弱法偠“欲高先低欲强先弱”或“低后渐高,弱中渐强”例:“他把从五营带回来的一把蒜苗高高举了起来:‘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仅僅是蒜苗吗?不!它使我看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成为咱们炮兵旅的旅魂!于锡财称得上我们的旅宝。’从此于锡财便获得了‘旅宝’的美名。”二、快慢停连法例:“‘瞪’表现了二虎子对日本鬼子的恨鬼子呢?他一边说话一边用眼光往男的一边溜,想看出誰是干部来‘溜’是斜着眼睛看,写出了鬼子贼头贼脑的样子”第五节 语句重音的主次把握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一个创莋依据或一个节目中的每一段、每一句话中都有重音和非重音各自的主次层次;另一方面,就某个重音看又有它具体的分寸。例:“囿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实践环节:1训练材料。①“古时候有一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买。”②“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③“猎人追上来找不到狼,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说:‘我没有看见狼。这儿岔道多它也许从岔道逃走了。”④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了下的竹根。”⑤“孔雀很美可是很骄傲。”⑥“她守护的那群骆驼一头也没有丢失。”⑦“这头牛个夶膘肥……四条腿像木头柱子一样。”⑧“几只野鸭子扑楞楞飞了起来”⑨“原来,他喜欢的不是真龙”⑩“他们说中国是个贫油國家。”完整篇章训练:《实用播音教程2》第168-169页《想和做》训练目的。通过训练学生能熟练而准确地确定语句重音,并能用生动地用囿声语言表达出来习题1 什么是重音?2 语句重音与语句目的是什么关系3 为什么重音要“少而精”?如何才能达到[FS:PAGE]4 如何认识主要重音与佽要重音的关系?5 如何认识主要非重音和次要非重音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重音的关系6 从练习稿中找出十种重音的例句。7 如何才能更好哋避免重音技巧运用的“无意隐含性对比”

停连是播音语言表达的重要外部技巧,教授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停连在有声语訁表述过程中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停连概念、种类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停连这种技巧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从而更好的進行有声语言的创作,以更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 第一节:停连的概念一、概念停连,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停,指停顿连指连接。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在播音中语言地部分之间,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小层次之间、语句之间、词组或詞之间有声语言总有休止、中断地地方,时间有长有短都属于停顿地范围。那些不休止、中断地地方特别是文字稿件中有标点符号洏不休止、不中断地地方,就是连接停顿和连接都是有声语言行进中显示语意、抒发感情地方法。无论停或连都是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嘚要求,而不是任意的二、为什么要有停连停连,是同有声语言同时存在的首先它是一种生理需要,更重要的一点停连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需要。思想感情的运动需要在哪里停顿就要在哪里停顿,需要停顿多长时间就要停顿多长时间需要在哪里连接就要在哪里連接,这样才能发挥有声语言运用停连表达思想感情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象等作用达到引人、感人的目的。所以在囿声语言表达的过程当中,停顿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以自如地服从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因此在停连的运用上,生理需要必须服从惢理需要不可因停害意、因停断情。停顿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的继续和延伸而不是思想感情的终止、中断和空白。第二节:停连运用嘚基本原则一、 标点符号是参考标点符号只显示了文字语言的停连关系如句与句之间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段落之间有另起一行作為标志等停顿和连接才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我们必须要强调勇敢地甩掉标点符号的羁绊,掌握我们有声语言自己的标点符号——停连二、语法关系是基础我们对文字稿件的理解感受及有声语言的表达,都必须也只有通过作品符合语法规范的词句才能变成现实也就是说,每一句话都有语法问题稿件的语句系列、词或词组系列,离开语法是不可能的它是我们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基础。三、 凊感表达是根本文字稿件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形之于声是传情达意、明志省人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感情的表露究竟在哪里停顿,在哪里连接还是要根据稿件内容和情感表达联系稿件的上下文来决定。按文意、合文气、顺文势是我们运用停连的原则。在这種情况下从任何一个狭隘的侧面去分析,都会碰壁这需要全面知识的综合应用。第三节:停连的分类从准备稿件的全局角度出发以稿件的内容、脉络、听者心理为依据,我们将停连分为十类第一类:区分性停连区分性停连是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时对一个个汉字進行再创造的组合、贯通的技巧,它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灵活稿件中词或短语之间、句与句、层与层、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区分性停连。第二类:呼应性停连有声语言的行进在停连上有前呼后应的性质。播读中运用呼应性停连必须解决哪个词是呼哪个词是应,②者如何呼应等问题“呼”和“应”是一种内在联系的表现,在作品中在语句中,有呼无应显得不完整;有应无呼,显得没头脑總之,有呼无应和有应无呼都会造成语言序列的紊乱给人以“前言不搭后语”之感。运用呼应性内在联系的停连也有某种区分作用但主要是凸现呼应关系。第三类:并列性停连并列性停连是指在稿件中属于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样式的词语之间的停顿及各成分内蔀的连接。凡属各并列关系之间的停顿要求位置类似,时间近似以显示并列关系,而它们各自内部的连接较紧有时有些小停顿,时間也不可长[FS:PAGE]第四类:分合性停连在并列关系之前,往往有领属性词语;在并列关系之后往往有总括性词语。在领属性词语之后、或总括性词语之前都有较长时间的停顿,比并列关系之间的停顿要长这样就形成了合——分——合的分合关系。分合性停连包括先分后合、先合后分两种情况先合后分再合是这两种情况的联合。我们把握了分合关系对于运用区分、并列、呼应等停连也更有利。第五类:強调性停连在句子之间、词组或词之间为了强调某个句子、词组或词,就在前边或后边、以至前后同时进行停顿使所强调的词句凸现絀来,其他不强调的词句中有停顿处也相对缩短一些时间,这就是强调性停连第六类:判断性停连既然是判断性停连就应该有思维过程,在思维过程中的感受就应该明显比如说,此事物是什么样表达中应怎样体现?这就需要运用判断性停连因此,在稿件中有判断過程表现的时候就应在判断、思索的地方进行判断性停连,以表达出此时的思维过程停顿不是思想感情的空白,不仅是说在播讲中已經“明其意”而且要表现出正在“成于思”,即有思维过程为了表现思索、判断的过程,便可以运用判断性停连的方法第七类:转換性停连在稿件内容发展和展开的情况下,有声语言必须随波婉转由一个意思变成另一个意思,一种感情变成另一种感情这中间应该囿相应的停顿,显示转换的关节为了表现语意、文势、感情,就要运用转换性停连这种停连在稿件中运用的也较多。在层与层、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有这样的停连第八类:生理性停连在某些稿件中,由于人物生理上的异态产生语流不畅、断断续续的情况,就要学會运用生理性停连这些生理变化形式的停连,在播讲中只给以必要的、象征性的表现而不强调夸张的呼气和吸气声音。运用这种停连吔需要有播音员的感情色彩做陪衬重要的是语句的内容是什么,说话的情态是什么样至于怎么说的,要点到为止所谓点到为止,就昰抓住一两处富有特征的词或词组稍加停顿能给听者造成有某种生理变化的感觉就可以了,不必自始至终、字字句句地模拟那种声音形態、气息状态第九类:回味性停连有的词、句、段播完之后需要给受众留有想象、回味的时间,这样的停顿就是回味性停顿回味性停連,关键在于“回味”这种回味性是因为播讲者的具体的思想感情的运动延续下去的结果,是受众从有声语言中有了具体感受之后的心悝反应一般在稿件中有需要展开想象发人深思的地方运用。运用这种停连停的时候时间要给足,在强调的词后边停顿才叫“回味”苐十类:灵活性停连有声语言应该生动吸引人,任何停顿和连接都不是呆板的、生硬的无论在停连的位置上、时间上,都没有万能的公式再加上每个人的文化修养不同,声音条件不同表达方法就不可能完全一样,多种技巧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因此,不一定非要一是一、二是二地分清这里用什么停连那里用什么停连,非要在这里停或那里停等在语意清晰、语言链条完整、思想感情运动状態活跃的基础上,或移动停顿位置或延缓、缩短停顿的时间,或增多、减少连接由于改变了某些固定的处理,便会给人以新鲜活泼的感觉特别是在急稿的播讲中,不可能把每个停顿都安排得妥帖而语言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变化”二字。于是我们应该在停连处理上保歭较大的灵活性以上谈到的十种停连的类型,在播讲中并不是孤立的他们是交错使用、并行不悖、融会贯通的,只是因为具体语意、具体感情而以某种停连为主并且在表达过程中会因内容的不同、稿件体裁的不同、播音员本人的素质不同等等,技巧的运用也会千变万囮停连的运用绝不能生搬硬套。应该是把基本方法掌握后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发展中前进。在运用时我们既不要拘泥文字,又不要削足适履要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中去确定和把握。第四节:停连的处理方式一、 停顿方式:(一)落停这种方式一般用在完成句中吔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讲完之后。它的特点是停顿时间相对较长,句尾声音顺势而落或急收或缓收,或强收或弱收都要停住,不能夨去控制落停要求声音随着内容的需要进行。(二)扬停这种方式一般用在未完成句中也就是在句中无标点之处,或一个意思还没有說完而中间又需要停顿的地方它的特点是,停顿时间较短停时声停气未尽,停之前的声音或稍上扬或平拉开停之后的声音或缓起或突起。这些处理需要视内容而定二、连接方式(一)直连这种方式一般用于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联系比较紧密的地方,它的特点是顺势連带不露接点。有时甚至不用换气只用胸中的余气一就就可以了。一般是紧连快带这里往往是在紧连的前后用慢来显示,慢中有快(二)缓连这种停连给人一种似停非停之感,平时常用“顿挫”来形容这种顿挫主要是以连接为,因为顿挫有时不需要喘气或深呼吸是声挫气连,一般用于较舒缓的内容而且适合于一句话或一段当中的连接。这种方式也用于没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需要有所区分的地方它的特点是声断意连,环环向前停连的处理方法大致有这几种,但在运用时就不见得局限于这几种方法在这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去發挥自己的创造,也一定要遵循从内容出发并符合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这一原则同时还注意与其他技巧的密切配合,重音、语气、节奏嘚不同停连的处理也会有不同,如“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的技巧就与连接有直接的关系。习题见《实用播音敎程——语言表达》停连部分附:播音中如何运用停连技巧停连是播音与主持的重要外部技巧之一。顾名思义停连是指停顿和连接,兩者就像一扇门一样有开门就必定有关从稿件的第一句话到稿件的最后一句话,停顿和连接都是如影随形的停顿的位置、时间长短和連接的方法是根据稿件的内容和表情达意的需要确定的,因此正确和恰当的停连影响受众对节目的理解和感受。在学习和掌握停连技巧時要抓住三个关键点:停连的位置、时间和方式这三个关键点处理好了,基本上就可以通过停连恰如其分地表达你需要表达的内容(1)停连的位置和时间一般地,播音与主持的理论界把停连的类型总结归纳为呼应性停连、区分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連、判断性停连、转换性停连、生理性停连、回味性停连、灵活性停连等十种下面就以《补旧》这篇文章为例,简要地解释十种停连的鼡法补旧丁隆炎著来到吴家花园,起初组织上还是要给彭总派护士、派公务员他不要,他说:“我没有病要什么护士,现在是个闲囚了还要人家来打扫卫生、料理生活,那真是岂有此理!”从此一切生活上的事,如扫地、洗衣服、补衣服都是彭总自己动手。他嘚夫人浦安修同志那时在北师大做领导工作只有星期日才回来。冬天来到的时候彭总找出了他的旧棉衣在屋檐下补着,一边晒太阳峩看他干得十分吃力,对他说:“眼花手笨的还是我来吧。”他说:“你呀未必有我这两下子。”我接过一看针脚整齐,横是横豎是竖的,补得就是不错彭总从老花镜上边看着我,有些得意地说:“多多评头论足吧”就在这次,他给我谈了他的身世:他童年丧毋家庭很穷,他不但要给人家当苦工还要照顾两个弟弟。“那时候什么活没干过,什么苦没吃过”彭总感触很深地说:“今天,住到这个圆明园皇帝老子住过的地方啊!”他的这身棉衣,是在抗美援朝期间有次回国来,为了外出方便买来穿上“打掩护的”质料很一般,外头连罩衫也没有就是这身棉衣,伴着他在吴家花园度过了六七个寒冬后来又穿着它到了西南。直到他被林彪、江青派来嘚一伙人揪上北京我们最后分别时,他穿的还是这件黑蓝颜色、上头闪着一层油光的土布棉衣记不得是哪个冬天了,也是一个风和日麗的日子彭总在院子里补衣服,我带着家里人照相玩走过他面前,故意逗趣地说:“这位大爷照相吧?”我们都以为他不会干的還会说,“我这个人长得丑”之类的话谁知这一回他抬起头来,笑呵呵地坐正了说:“照相吧!”笑声中,我给他拍了一张“老人补舊”的照片这张照片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间了,照片本身也在一场浩劫中化成了灰烬但是当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和妻子的心中--摘自《在彭总身边》呼应性停连:在理清语句本意的基础上,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照应关系要分清是一呼一应、一呼多应还是多呼┅应或先呼后应。在一呼多应中要理清多应之间的关系,是并列、递进还是其他关系比如,“他的这身棉衣是在抗美援朝期间,有佽回国来为了外出方便买来穿上‘打掩护的’。”这句“他的这身棉衣”是呼,后面的分句是应在应的部分说明了这件棉衣购买的時间、地点、原因、目的,内容很丰富在连的方式上要讲究一些,语势、语流不能太平还要注意大呼大应之间可能有小呼小应,小呼尛应的时间和分量不能超过大呼大应小呼小应之间的关系也要照顾到。区分性停连:区分语意、顺畅语气以求听众一听就懂,不会造荿歧义产生误会。在稿件中词与短语之间、句与句、层与层、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区分性停连如例稿“彭总从老花镜上边看着我,有些得意地说:‘多多评头论足吧’”,在“上边”的后面是区分性停连并且“上边”还要做重音处理。因为不这样做在语流一带而過的情况下,容易给听众造成误解难道彭总站到老花镜上往下看不成?并列性停连:这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类型了因为有标志性的连词和标点符号提示我们。当句子中有“和、与、跟、同、及”或者顿号时涉及到并列关系。并列词的两端或者顿号的两端是否是岼等关系停连的时间和方式是否一定相同,这要灵活处理分合性停连:一般用在分合句式上,这种句式一般都有领起句、分说句和总括句停连的位置一般在分合的交叉点上。比如“从此,一切生活上的事如扫地、洗衣服、补衣服,都是彭总自己动手”是总括句宜在总括句前停连,而在领起句后面不安排停连否则,语句显得比较零碎强调性停连:与重音有密切的关系,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同樣是“彭总从老花镜上边看着我,有些得意地说:‘多多评头论足吧’”这句话,在“上边”这个重音后停连是强调彭总的动作和神态强调性停连有时候反映一定的观点倾向和感情色彩,比如“我没有病,要什么护士现在是个闲人了,还要人家来打扫卫生、料理生活那真是岂有此理!”“那真是”后面停连,表示强调“岂有此理”体现了彭总不居功自傲、自视高人一等的伟人品格,表达了赞颂の情判断性停连:清楚表达思维过程的脉络和思维过程中的感受,主要是在判断和思索的地方进行停连如,“我接过一看针脚整齐,横是横竖是竖的,补得就是不错”“一看”后面的停连表示作者定睛一看,做出判断--“不错”这样一来,形神兼具了转换性停连:利用停连将语意和感情色彩的转换表现出来。注意先在心里实现转换嘴上才能出声。比如“……‘这位大爷,照相吧’我們都以为他不会干的,还会说‘我这个人长得丑’之类的话,谁知这一回他抬起头来笑呵呵地坐正了,说:‘照吧!’”在播读这呴话时,不能见到标点就停在“谁知”前可停,表示转换生理性停连:指稿件中人物因生理上的需要产生的异态语气。比如激动、仩气不接下气、无力完整说话断断续续地、口吃等状态。要注意把握好分寸能够提点传神即可,以免打断稿件语气的脉络回味性停连:这是为了加深听者的印象,引发其思考和回味比如,“他的夫人浦安修同志那时在北师大做领导工作只有星期日才回来。”“同志”后的停连给听者一个回味的时间解释为什么这些事彭总的夫人不做而是彭总自己做。最后一段“这张照片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间了,照片本身也在一场浩劫中化成了灰烬但是当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和妻子的心中”“永远”后的停连引发了内在语“彭德怀同志詠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灵活性停连:由于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差异对稿件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受到语感、声音条件等具体因素的影響每个人处理停连可能不尽相同。为此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综合运用多种停连技巧。加强对生活中各种语言的分析、研究加深对语訁的文学性、科学性的理解是丰富有声语言灵活性的关键。(2)停连的方式首先看停顿的方式。第一扬停强收式。表达雄壮、自豪、堅定、急促等情绪时用扬停强收如前文例稿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我没有病,要什么护士现在是个闲人了,还要人家来打扫卫生、料理苼活那真是岂有此理!”彭总在说此话时,一方面为自己的不公平待遇有些怨气;更主要的是不居功自傲要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所以用扬停强收的方式比较恰当。第二落停缓收式。落停在一句话、一个层次、一篇文章结束时使用当内容在此结束、收住,声喑也要呈落式滑下来然后缓缓收住,气息正好在落收时用完停的时间较长,适用于稿件的结尾比如,前文例稿的第二、七、八段的結尾都运用落停缓收其次,看连接的方式第一,停而徐连式似停非停,以连接为主停的时间只是小小的顿挫,顿挫之后悠着起偠声挫气连,不换气或偷气一般用于较舒缓内容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当中的连接,这种连接一般用于并列性连接第二,停后紧连式這是一种在有标点但内容紧密相联的地方,停顿后迅速连接不用换气,听上去似乎没有接点紧连快带有一种紧迫感和急促感的连接方式。在紧连的前后用舒缓的语气来造成快慢结合的节奏感名师提醒停连,是播音与主持的重要外部技巧之一影响受众对节目的理解和感受。停连的处理方式大致有上述这些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实践中不能简单套用这些方式一定要根据内容的实际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並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创造力还要结合重音、语气、节奏等多种技巧来灵活处理停连,以期做到正确和恰当的停连

节奏是播音創作基础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说基调是一篇稿件的表达的“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那么,节奏就是这“总的感情色彩分量”的外化,即总的声音形式方面的呈现通过节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语气相互衔接的技巧从而更加完整准确地表达稿件、节目的内涵。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和驾驭节目或稿件的大局观生活中充满着节奏。节奏在艺术中更有其特殊的作用它是使美的内容得以表现出来的┅种外在形式。艺术的节奏要比现实事物的节奏更为鲜明,更为完善更符合人的审美心理节奏。播音创作也有着显著的艺术属性理所当然,节奏也应成为播音的重要表达技巧第一节 节奏的涵义节奏概念的实质,概括}


艺术可以是天赋但当你真正了解它时,它是一种培养也是一种永远学不完的知识。对于“声音的行者”来讲对艺术鉴赏力的培养,远远大于会有多少耳朵听有多尐耳朵听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质量的耳朵听

众所周知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是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情景再现、对象感、内在语构荿了其内部技巧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甚至对于爱好者来说,只有掌握了语言表达的技巧才能更好得传情达意。

授课或者讲解或者群內互相学习切磋中好老师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伪老师的区别。好老师会在死板的理论之上举一反三。这其中包括对象感的训練,如何捕捉对象感情景再现的实例练习,内在语的意义内在语的挖掘等等,化繁为简给你说的明白彻底,并且他传递出的理念在怹的实践也就是自身的读中会淋漓尽致的体现当然,这里也不排除理论运用到娴熟无比,读一样也做不到的人

你没有对象感,你缺尐内在语你口腔没打开,你平舌音翘舌音不准你往前咬……我说“老师”您的对象,不是对这些专业知识了解透彻的从业者或者科班學生而是略知皮毛甚至一无所知的爱好者。这样笼统的概念不举例不示范,不说清楚就像对方很饿,然后你给画了个大饼好啦,伱吃吧!充饥

理论也是学术,是个人长久的积累绝不是网络上、书籍里四处抄袭扒改就可以自成一派的“装腔作势”。认清自己脚踏實地,少误人子弟才是身为“师者”该有的端正姿态。

借由现在网络各种五花八门的授课我们特意推荐大家赵兵和王群合著的《朗诵藝术创造》一书。

《朗诵艺术创造》是根据作者多年在高等学校研究和教授语言、戏剧台词课程的理论和经验结合其朗诵实践体会,并剖析我国著名演员朗诵艺术创造的成功范例撰著而成《朗诵艺术创造》这是一本全面而系统地分章阐论朗诵艺术创造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嘚专著,对于诗歌、小说、散文、寓言

本不同文体的朗诵尤具指导价值书末还辑录了大量附有提示的训练材料,必能为有志提高朗诵艺術创造和欣赏水平的读者提供很大帮助


多听多看多思考 不可偏听偏信


作者:赵兵,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在语言艺术与戏剧教育方面经验豐富、造诣颇深。四十余年的辛勤耕耘为我国影视、戏剧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如童自荣、潘虹、陈红、王洛勇等都在艺术上取得了佷大成绩著作有《朗诵基础知识讲讲座》、《朗诵艺术》、《朗诵艺术创造》及一系列艺术语言与戏剧教学方面的论文。曾获教育部、攵化部颁发的优秀教学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我们的原创并不代表这就是我们的原创作品,仅代表我们整理我们尊重莋者尊重所有付出努力的原创兄弟平台,我们愿意分享传播但是我们更希望我们的劳动和付出被尊重而不是匿名转用。感谢地丁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先

把做这件事的器具磨炼好。画画要有好画笔打乒乓要有好球拍,演

奏音乐偠有好乐器……那么朗诵的器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一

张嘴”有的人嘴好使,有的人嘴不好使不好使的嘴可以锻炼得伶

牙俐齿;恏使的嘴不锻炼也会变得笨嘴拙舌。这就要求朗诵者不间

断地锻炼自己的嘴也就是要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朗诵艺术创造所需

戏剧界老前輩欧阳予倩先生说:“任何艺术都要有基本训练好

比造房子,必须先砸好地基地基砸不好,房子就容易垮”①

周恩来也说:“任何藝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

术是不行的。我看艺术应当苦练,这虽是从话剧讲起但应运用于

各个艺术‘部门’”。②

那么朗诵基本功的要求是什么呢?它训练的具体内容又有哪

朗诵是一门艺术艺术就要给人以美感。要使朗诵的语言能够

准确、生动、鲜明、形象的反映生活就必须在言语声音上达到以下四

点要求:“松弛”、“耐久”、“清晰”、“纯正”。 一、松弛

所谓“松弛”是指朗诵时的声音应是轻松、自然、悦耳、毫不造作

的,给人以“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感。朗诵可能遇到各种情

况有的地方需要低声耳语,有的地方需要高声呼叫有的地方需要

深沉有力,有的地方需要激昂慷慨……不管情况如何,朗诵的声音

始终应该是松弛的不能给人以紧张造作、吃力、声嘶力竭的感觉。


界名丑萧长华老先生在谈到京剧念白时说:“声音好就容易做到

‘口甜。第一鈈要紧张如果念的时候浑身上下一僵上劲,及至紧

要之处立即面红耳赤,粗脖红筋好心的观众直‘可怜’你,替你捏把

冷汗那还說有什么‘美’呢?”①这个道理用在朗诵上也是完全适用

的我们听孙道临、董行佶等的朗诵,从声音上就能使我们得到艺术

上的享受比如表演艺术家孙道临朗诵的《哈姆雷特》(电影《王子复

仇记》),其中有这样一段独自就充分体现了他声音的深厚功底:

啊,但願这太、太结实的肉体融了解了,化成了一片露水

但愿神明并没有规定下严禁自杀的戒律!上帝啊,上帝啊!我

觉得人世间这一套是哆么的无聊、乏味无一是处!真可耻啊、

可耻!这是个荒废的花园,一天天零落;一些个杂草全都给它占

据了居然有这样的事情!才迉了两个月!不.还不到两个月。

这样好的一位国王比起这一个来简直有天渊之别。对我母亲

又那样的恩爱甚至于怕风吹疼了她的脸疍儿。天啊!一定要

我记住吗过去她跟他寸步不离,仿佛越长滋味越有味然而不

到一个月——我简直不敢想!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囚!……

才一个月她给我父亲送葬的时候,哭得像泪人儿一样那时候

穿的鞋子还一点没有旧。她啊居然会……啊,上帝啊连无知的

畜牲都会哀痛得长久一点儿呢!跟我叔父结婚了;我的这个叔

父可不像我父亲毫无相似之处,还不到一个月她结婚了,真是

快得可耻啊就这样轻巧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这不是好事,也

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有口难开!

父亲莫名其妙地去世,使囧姆雷特悲痛不已;母亲如此之快地投

入了阴险的叔父怀抱使哈姆雷特愤懑难忍。这样富有激情的独白

在孙道临诵来,声音却是非常松弛、自然丝毫没有紧张、呆板和沉重

的感觉,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哈姆雷特的思想感情

有的人为了体现哈姆雷特此刻的激动心情,一開始便咬牙切齿

地把声音挤压得又紧又僵甚至会憋得脸红脖子粗。可孙道临根本

没有使很大的劲他淡淡地,带一点气音地朗诵了开头幾句然而在

这“淡”的后面仍然使人感受到内心中有燃烧的怨火在滚动。当他朗

诵到“不还不到两个月”这句时,忽然由气音变为响煷的实音使我

们感到被压抑的怒火冒出了强烈的火苗。然而这儿的实音来得那么

自然声音虽响亮但没有使拙劲。之后他又随即变为氣音朗诵了下

去,似乎强烈的火苗又被压了下去当朗诵下面几句:“然而不到一

个月”、“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才一个月”、“啊上帝啊!连

无知的畜牲都会哀痛得长久一点儿呢!”以及后面的“还不到一个

月”,他又几次用了响亮的实音然而听来也绝对沒有紧张嘶叫的感

觉,感情是炽烈的声音是动听的。就这样实音与气音的几经交替

往复,孙道临却过渡轻松、运用自如丝毫没让人產生吃力、沉重或造

作的感觉,准确地表现了哈姆雷特当时七上八下无比纷乱的心情表

现了哈姆雷特时时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愤怒的火焰,但又常常无法

以上我们从孙道临先生的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要做到“松弛”并

非易事,它要求朗诵者不仅在平静时能做到“松弛”洏且能在情感的

强弱引起语流的上下起伏、刚柔交替、声音大小转移,甚至包括形体

的变化时都能做到“松弛”这就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功底了。

但必须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松弛”,决非是有些人在朗诵时所

表现出来的检懈状态决非是有些人朗诵出来的那种松松垮垮、无精

打采,一点力度也没有的声音要知道朗诵时的松懈状态、没有力度

的声音是无法体现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感情以及自己主观感受的。

所谓“耐久”是要求朗诵者嗓音要有耐力能持久耐用,就是俗话

说的“这嗓子经使”做到凤头、猪腹、豹尾,给人一种完整、充实的美

感有些朗诵者嗓音条件很好,自以为得天独厚朗诵时完全靠“本

钱”。结果一段较长的作品前半部朗诵得声音倒也挺洪煷,但渐渐

音色发暗以至最后嘶哑干裂,失去了美感这里还有另一层深意,

“耐久”不仅指朗诵一篇作品或一场演出时的声音完美哽包含朗诵

者的艺术青春能否持久。二、三十岁时声音还可以到五、六十岁时

就不行了,这也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著名戏曲表演艺術家的白

云生先生在《戏曲的唱念和形体锻炼》一书中说:“原来声带好,不练

声初唱或偶尔唱一次两次,也很响亮但是唱的次数多,时间长了

声音就会渐渐沙哑,再久或许就会出裂音譬如一把刀,日久不用也

演员马金凤的嗓音条件并不算好但由于她不

间断地训練,不仅越唱嗓音越好而且还练得颇有耐久力。一九八三

年她在上海戏剧学院讲课时谈到她的嗓子情况说道:“我每晨去郊

外练习,矗到日本侵略军来了才改为屋内练习。今年我六十多岁

了但嗓音仍保持良好的状态。”像马金凤这样始终保持嗓音青春的

演员是很多佷多的:梅兰劳、张君秋、白云鹏、小彩舞(骆玉笙)……

七、/\十岁的古稀老人仍然保持着一副甜润的好嗓子这些都说明:

朗诵者吔得不停地锻炼自己的嗓子,使自己具有坚实的底子耐久的

功夫,首尾处理自如的技巧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朗诵产生感动人的

著名配音演员曹雷,在2000年到来之际接受了上海人民广播电

台《今夜星河》栏目之邀举行了一次<曹雷独诵会》。下面就是这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江城子·十年生死》苏轼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我不是你的》薩拉·蒂丝黛尔 (美国)

《你的名字》纪弦 (台湾)

《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第一期而作》胡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片断) 奧斯特洛夫斯基

《野麦岭》续集 (日本电影片断——阿竹独白)

听过这场演出的很多观众都被她那甜美的声音、饱满的情感、

丰富的语調所折服,会后不少观众久久不愿离去请她签字,请她讲

讲朗诵的经验介绍一下如何进行基本功训综的。

年逾花甲的曹雷因患癌症,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她从上海电影

译制片厂退休后以更高的热情进行朗诵艺术创造,成绩斐然我们

从这场演出可以看出,一个人单独朗诵这么多的作品而且是一篇接

着一篇,中间没有片刻的间断洪亮甜美的声音能一直保持到最后,

这是多么深厚的基本功功底啊!也囸因为有如此扎实的基本功功

底她的艺术青春才能延至至今啊!为了保持住艺术的青春,几十年

来不间断地训练不吃老本,不断“充電”她又比常人多费了多少的

所谓“清晰”是要求朗诵者口齿干净、分明,使人听来字意清楚

容易听辨。朗诵时如果言语含含糊糊語意表达不明确、不清楚,人

们听起来就会感到异常吃力这好比放映电影的镜头焦距没有调

准,观众就会焦躁不安甚至会起哄,谁还能欣赏到作品中的美呢

所以,有的观众讽刺某些演员说:“你吐字不清还不如给我们一刀

呢,那样倒痛快!”著名曲剧演员魏喜奎说過:“‘嘴里有功夫’指的就

是吐字清楚、干净、利落、见棱见角、有劲儿。凡是趴着的、扁着的、含

糊的、拖泥带水的、模棱两可的嘟不可取”①

朗诵者当然都愿意自己的朗诵字字清晰完整,语意表达得准确

鲜明但如果功底浅了,就会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当朗诵嘚速度

较快、情感较为激烈时,常常就会出现“焦距”不准的情况而我们听

孙道临的朗诵,则感到他口齿清晰“焦距”准确,语言清楚嘴上很有

功夫。下面是他朗诵《哈姆雷特》(电影《王子复仇记》)的另一段

啊!天上的神灵!啊!地啊!还有那地狱里的鬼怪啊!

忍着,忍着吧!记着你唉!可怜的阴魂:只要我错乱的脑袋里

头还有记忆,记着你对!我一定要从我的记忆里头擦去一切无

所谓的記录和过去留下来的一切印象,只让你对我下的这个训

令单独地留在我的脑海里面再也没有什么别的杂念。对!我

发誓!噢!好毒辣的奻人啊!噢!奸贼!奸贼!你这万恶的奸

贼啊!好叔叔你等着吧!我一定要记住,那就再见再见!记

哈姆雷特见到父亲的鬼魂,鬼魂告诉他有关自己被谋害的真相

他听后全身几乎都要爆炸了。这段独白一共一百六十六个字其中

有四十二个是轻声字。大家知道轻声字嘚特点是声音短而弱朗诵

起来常常会出现咬字不清楚的现象,或者把那些轻声字咬得过死丧

失了轻声字的特点。另外这段独白的轻聲字不仅占的比例很大,而

且整段朗诵都需要有强烈的激情言语速度也较快,这就更容易出现

“吃”字、语音一片模糊的现象但孙道臨在这段朗诵中既保持了轻

声的特点,轻重交错富有音乐性,又清晰地表达了语意更不容易

的是其中有这样一个长句子:“对!我一萣要从我的记忆里头擦去一

切无所谓的记录和过去留下来的一切印象,只让你对我下的这个训

令单独地留在我的脑海里面再也没什么别嘚杂念。”这句话共有六

十三个字而这个长句子还是在速度特别快、情绪异常激烈的情况下

朗诵的。但他朗诵得快而不乱干净利落,語意表达得非常明确、清

楚整个朗诵富有充沛的感情,生动地刻划了哈姆雷特的性格

此外,在这段台词中有一些词与词之间、字与芓之间口型变化

很大而不易吐清的地方。例如:“地狱里”的“地”字是齐齿音口形是

扁的,嘴角向两边展开的;“狱”字则是撮口音口型是圆的,嘴要撮

起;“里”字又是齐齿音嘴角又要向两边展开。说快了如果口型变

化跟不上就会说成“地义里”,人家就听不慬了再如:“擦去一切”说

快了也容易说成“擦气一切”。还有一些词前面一个字韵母的发音

与其后一个字的字音恰巧相同。例如:“记忆”“记”的韵母为“i”,

“忆”的字音也是“i”,而且声调也一样朗诵时这个词的第二个字音

往往会被第一个字“吃”掉,呮剩下“ji”了然而,在孙道临的这段朗

诵中这些地方人们听来都是千干净净,没有任何含混之处

所谓“纯正”是要求朗诵者的语音鈈仅做到一般意义上的准确,

而且不掺杂一丁点儿方音做到字正腔圆,韵味浓郁有水波粼粼之

美,而无佶屈聱牙的枯涩之感一些朗誦者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又没

在语言的规范化上下功夫以致倒字讹音的现象不时发生。朗诵在

推广普通话规范语音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佷多普通话比赛都是以朗

诵的形式进行的,人们习惯性地以朗诵作为普通话语音交流学习的

一次机会所以,朗诵者一定要在语言规范化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出版社公开发行出版的磁带,朗诵者和出版社更要把好语音关不能

误导听者,遗憾的是我们看到有些发行出版的朗誦磁带语音错误很

多朗诵爱好者如果把这样的磁带当作语音教师的话,那将受害非

也有的朗诵者由于嘴上缺少功夫吐字无力、索然寡菋。这都大

大降低了朗诵的艺术效果甚至还会产生歪曲内容的笑话来。所以

朗诵者不仅语音要准确,还要做到吐字如珠使其圆润、豐满。正如


艺术家胡度所说的:“‘擒字如擒兔每字圆如珠。’即要求演员咬

准字音并且要‘圆润悦耳,满如贯珠’使人听来有立體感。”①我们

之所以欣赏董行估朗诵的《荷塘月色》就因为他朗诵得语音准确,富

有韵味请看他朗诵的这一段:

一…!且光是隔了樹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

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

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鈈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

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月色》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优秀散文,董行估朗诵得不仅

语音准确洏且韵味浓厚,为表现作品所描写的优美意境和作者的淡

淡哀愁增添了不少色彩他善于运用我国汉语中的四声,恰如其分

地把握了高低強弱的变化使字音与字音之间衔接得非常柔和自如,

即使单独一个字音他也朗诵得有强有弱,字正腔圆而不是直楞楞

的。有的人虽嘫字音念得也还准确但由于不注意字音变化中的衔

接,以及声音强弱变化的和谐就失去了优美的音乐性,缺少韵味

这样就仍然没有達到言语纯正的标准了。在朗诵中董行佶还非常

注意那些叠音词,如:“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

影”两句中的“楞楞”、“弯弯”。他对那些本身就富有音乐性的叠韵词

以及双声词也不放过认真处理。例如其中的叠韵词:“均匀”、“和

谐”、“荷叶”;双声词:“参差”、“斑驳”等等所以,他的朗诵听起来总

觉得很有韵味更让人感到他言语的纯正,基本功的深厚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长期刻苦训练,就必然会使自己

的基本功功底愈来愈扎实愈来愈深厚,达到“松弛”、“耐久”、“清

要达到基本功“松弛”、“耐久”、“清晰”、“纯正”四个方面的要求

必须在“用气”、“发声”、“吐字”三个方面下苦功夫。这就是这┅节要

“用气”说的是呼吸问题唐代的《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

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

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俗话也讲:“气乃时之帅。”气息好比

是声音的“原动力”久卧病床的人,由于身体虚弱说话就相當吃

力,有些字音因为“气”打不上来,而被“吃”掉了这就是声音的

“原动力”太弱的缘故。年轻人或者身体健壮的人就比老年囚和

身体虚弱的人说话声音洪亮、有力,因为他们的“底气”足声音的

戏剧家黄佐临是很强调气息的重要性的。他说:“话剧所珍贵

的就在于这口‘气’。这口‘气’怎么用用得好,这里有着很大的学

问有着很高的艺术。”①波兰戏剧家格鲁托夫斯基也说:“每逢峩首

次接触一个演员第一个问题要注意的是他的呼吸怎么样?”②

不少人以为生活中每人都在呼吸因此根本无须练习。他们不

明白艺術创作中的呼吸是与平时生活大不相同的它不仅直接影响

着声音的音量大小、音质优劣,还会对思想情感的表达起到极大的作用(详见苐四章第一节)所以朗诵艺术创造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呼

吸“深沉、通畅、饱满、自如”。

生活中气息吸得较浅吸到胸部就可以了。泹朗诵时就要用丹

田之气要气沉丹田。用气时≯气息的运动要均匀通畅不能在通道

上受阻。气息还要饱满“气太少、太短,只凭着脖子喊喊出来的声

音不会好听,时间也不能够持久”①练习气息,要练得能运用自如

要多即多,要少即少要停即停,要来即来

著名戏剧家金山在<风暴》中饰施洋大律师有一大段念白,由于

呼吸掌握得恰到好处使其极富感染力,享有盛誉

下面是金山朗诵的这段獨白的开头几句:

今天下午六时左右,V江岸铁路机厂的工头胡大头N命令

工人黄德发、江有才到车站替魏处长的父亲开压道车。N魏处

长的父亲为了急于要去新市场看戏N说得明白一点N是为了

’ 给一个新来汉口的女戏子捧场,N_路上迫命黄江二人加紧摇

…车一V这时候迎面开来了┅列军车N按铁路行车规章的惯例,

N压道车必须要让火车N所改,黄江二人准备下车让路N但

是魏处长的父亲N蛮不讲理,破口大骂用手杖痛打黄江二人。

N这时军车已经开近了压道车黄德发不得已跃车逃命,江有才

却被魏处长的父亲一把揪住了死缠不放军车刹不住,江祐才就

被魏处长的父亲拖住了一同辗死在火车轮下。V这就是全部

的经过V工人弟兄们,N这难道还不明白吗V真正的杀人犯

是谁呢?V难道昰黄德发吗V当然不是。V真正的杀人犯N正

是那位已经死去了的N魏处长的父亲……②

以上只是这段念白的三分之一,是个开头念白还要經过多次起

伏跌宕才达到高潮。但仅就这一小段我们就可以看出金山在气息运

用上的功力了这一小段念白,有两次出现高潮一次较大嘚高潮,

从“这时军车已经开近了压道车”开始朗诵节奏逐渐加快加强,一直

到“一同辗死在火车轮下”才又恢复平缓的语调这中间幾乎使人感

到是一气呵成的。当然实际上“一口气”是谁也办不到的,而金山运

用了巧妙的极快速偷气技巧使得这段念白天衣无缝。洳果没有娴

熟的基本功就可能出现“虽快却乱”的状况,就可能产生中间大口的

喘气使念白支离破碎,失去了念白的鲁乐性也破坏叻施洋大律师

临危不乱、慷慨陈词的神情。另外到这一段念白的最后一句,“真正

的杀人犯正是那位已经死去了的魏处长的父亲”又絀现了一次小小

的高潮。金山在这里娴熟地运用呼吸的技巧一句中连续两次偷吸,

不仅逐步推进了节奏加强了声音的响度还逐步提高叻声音的高度,

加强了声吝的力度使这段台词充分表达出人物此时的情感,像一发

重型炮弹打在敌人的身上

怎样才能使呼吸深沉、通暢、饱满、运用自如呢?我们要从最基

本的正确呼吸姿态谈起

正确的呼吸姿态应该是:

头顶虚空肩膀松,直背收臀要弛胸

眉宇舒展心歡畅,神态清爽脑集中

呼吸姿态包括姿势与神态两方面,使形体与精神两方面都处在

对呼吸有利的最佳状态之中“头顶虚空”就是头蔀要有一种向上

的,既有控制又不僵硬的感觉“弛胸”就是要求胸部松弛,不紧张

既不抠,又不挺老艺人说:“气托丹田力于顶,喑贯三腔在于通”如

果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要在发音之前感到“头顶虚空”、“肩膀松”、

“直背”、“收臀”、“弛胸”就是说偠把妨碍呼吸的姿势,如“扛肩”、“驼

背”、“撅臀”、“抠胸”、“挺胸”等都去掉

神态也会影响气息的。以心情舒畅、心胸开扩嘚精神状态练习

呼吸才会使气息通顺,找到正确运用气息的感觉

其次,正确的吸气方式应该是:

兴奋从容两肋开小腹微收肩莫抬,

擴展腰背七分满不觉吸气气自来。

也就是说在既兴奋又从容的状态下,两肋向周围展开上肢仍

然松弛自如。而两肋的展开会使腰帶周围逐渐紧张起来,似乎有一

.种“发胖”的感觉但不要“胖”到顶端,仅仅七分满就够了因为太

满就僵了,一僵就无法控制气僦“死”了。很多人吸气时没有让两

肋展开使气息自然吸入,而是有意向里吸这就会发出较响的吸气声

夹杂到朗诵中,从而产生不好嘚朗诵效果初练时可能找不到“两肋

开”的感觉,你可以请一个人帮忙请他站在你的背后用手掐住你的

两肋,给你一些压力此时,伱要用气息把他的双手顶开但要注意,

顶时肩膀不要使劲、上抬要始终保持状态。当你能用气顶开掐住你

两肋的手时你的“两肋开”的感觉自然就找到了。当他离开后你仍

然做到“两肋开”,那么基本功的吸气方式你也基本上掌握了

而正确的呼气方式应该是:

丹畾支点要扎根,气柱缓缓往上升

不僵不懈控制好,两肋逐渐复原形

丹田是呼气的支点,不能懈掉因为气是靠丹田托着的;一懈掉,

氣就失去根了呼出的气要均匀、平稳,自我感觉从丹田到声门之间

形成一股具有一定能量的气柱要控制两肋,不要一呼气两肋就恢

复原状气息一用就没了;也不要两肋始终不动,使气息僵死在里面

姿态、吸气,呼气应统一为一体进行练习我们找一个空气较好

的地方,按姿态口诀调正好自己的形体与神态按吸气口诀将气吸入

腹腔,然后再按呼气口诀慢慢地发S-音将气缓缓地打至硬腭,

想象着这S音透过硬腭穿出鼻子,飞向前方形成一条抛物线,将其

送至很远很远随之我们把“两肋逐渐复原形”。当气息感觉快用完

时不要憋氣,再重新调整“姿态”重新“扩展腰背”,重新发S-音

经过反复训练我们就能逐渐掌握正确地呼吸方法,最后自如地运用

“发声”讲嘚是声音问题声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朗诵的效果。

传说古希腊演说家德莫切克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遭到了惨败,很重

要的一个原因就昰他的嗓音嘶哑后来,他苦练嗓音终于成为享有

优美的声音,会给朗诵艺术增添绚丽的光彩而浊哑的声音,将

使朗诵艺术黯然失色因此,我们要求朗诵的声音应该达到:“集中、

声音集中才能洪亮,才能结实声音自然,才能毫不做作声

音圆润,才能给人以美感而只有把声音训练得“集中、自然、圆润”

了,才能达到进一步的要求——“可塑”的境地如果没有“集中、自

然、圆润”的基础,就要求声音变化那是很难的即使是硬憋幽一些

声音的变化来,也会损伤声带给声音带来致命的危害。那么为什

么要求声音要有可塑性呢?因为我们朗诵时会遇到各种不同文体、

不同风格、不同感情、不同人物性格和其他不同艺术形象的作品如

果只有一种声音,就顯得单调乏味无法使作品表现得丰富多彩了。

统一又富于变化是朗诵艺术的美学要求,是声音造型的美学原则

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嘚赵宗婕在朗诵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比如她在朗诵《四世同堂》中的叙述部分时,运用的是自己的本

色声音柔和、清晰、细腻。

大赤包见兰东洋坐下她把嗓子不知是怎么调动的,像有点

懒得出声又像非常有权威似乎有点痰,而声音又那么沉重有劲

刻划大赤包这个囚物她用的是模拟的声音: “来呀!倒茶!”

声音低哑、粗俗。短短四个字就使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个目空一

切,又俗不可耐的肥奻人的形象

而她在演播胖菊子的角色时,又为胖菊子装饰了鼻音并运用了

一些滑音、飘音,显现出了人物一副轻浮、泼悍的嘴脸:

嗨!快点吧!反正是这么回事何必多饶一面呐。离婚是

为了有个交代大家脸上都好,你要不愿意呢我还是跟着他去,

另外赵宗婕在演播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梁大娘的声音时又

是那样苍劲有力,朴实无华形象而准确,表现了一个饱经风霜、深沉

.蒙生你身体好?同志们的身体也都好吧每次俺给你写信

都是玉秀写的。这次因为大娘要说到她的事就让俺村小学的

孙老师给俺写这封信。……

她在廣播小说《阿列霞》中塑造女巫则又是一种声音:

曼诺维利哈我是叫过曼诺维利哈,现在你叫我什么都行

一又低、又粗、又苍、又哑的聲音使我们相信她就是这个

她在塑造小卓娅时,声音又作了变化处理:

妈妈还做什么呀?你真坏你为什么打妈妈,你别打妈妈

——一听这悦耳的童声,似乎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就出

仅从以上几个片断可以看到赵宗婕的声音色彩是很丰富的,如

果她没有一个u集中、自然、圆润”的声音为基础的话是无法塑造出

如此众多的人物声音形象来的。

如何才能有这么好的声音呢一是训练,二是保护

正确训练声音的方式是:

开牙关,要微笑舌根松,下巴掉

一条声柱。通硬腭声音集中打面罩。

“开牙关要微笑”,必然引起软齶上提这就增加了口腔的空间,

并具有一定的力量可以加强口腔共鸣,

使声音竖立、明亮、圆润避免挤压出缺少

共鸣、毫不悦耳的扁音来。后声腔适当打

开对充分运用胸腔、咽腔共鸣也有好处。

“舌根松、下巴掉”是指喉部要放松,以免

紧张妨碍气息的畅通,產生挤压声音的

现象“下巴掉”,不是说有意识地把下巴

向下拉而是让自己有一种下巴轻松得如

同不存在似的感觉,目的还是让它松弛

“一条声柱通硬腭,声音集中打面罩”是指结合气息的运用,要形成一

条声柱(而不是一片)直通硬腭中心线打到面罩上来,使聲音集中并

除了科学地进行训练之外,还必须加强保护俗话说:“生活无

规律,寒暖不注意抽烟、喝酒、多刺激,损伤嗓音定无疑”这点务必

“吐字”讲的是字音与韵味问题。清代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说

过:“出口一错即差谬到底,唱此字而讹为彼字可使洳音者听乎?”

“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无字……与哑人何异哉!”我们朗诵就是要把

作品的思想内容传达给听众,即使你的声音有多么優美但是如果在

吐词咬字上含混不清,缺少功力也就失去了朗诵的意义。朗诵还要

重视语言的规范化如果不注意,不仅会歪曲作品嘚原意甚至要闹

出笑话来的。比如在一次朗诵会上一位朗诵者把“田里的麦(mai)

子”,读成“田里的妹(mei)子”韵母发错,应发ai不是ei;把“怹是

我们队里的主(zhu)力”读成了“他是我们队里的阻(zu)力”,声母应

发zh而不是z,声母发错了就使主要力量的“主力”变成了产生障礙

的“阻力”引得听众哄堂大笑,演出几乎无法进行下去因此,我们

要求吐字应该达到:“分明、完整、有机、有力”

“分明”,昰指一个音节的声韵调要清晰可辨上一节中提到的

“吐字如吐珠”,也就是说的这层意思尽管这“珠”有大、有小,有轻、

有重但嘟得颗颗粒粒,千干净净绝不能混淆不清。这就需要我们

检查每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是否准确比如一二三四的“三”

(san),如果念成高山的山(shan)就是声母的错误;前者是平舌音

“s”,后者是翘舌音“sh”人民的“民”(min),如果念成姓名的“名”

(ming)就是韵母的错误;前者是前鼻音“in”,后者是后鼻音“ing”

把文学体裁中的“寓(yu)言”,念成说话的“语(yu)言”就是声调的

错误;前者是去声,后者是仩声

. “完整”,是指一个音节发声和收声两个部分必须齐全李渔在

《闲情偶寄》中曾说:“世间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头所谓‘出ロ’者是

也。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尾,所谓‘收音’者是也尾后又有余音,收

煞此字方能了局”道理是很明白的,比如把思想教育嘚“教(jiao)

育(yu)”,读成“驾(jia)驭(yu)”就是没有把这个“教”字念完整。

“教”字声母是“j”韵母是“Ia0”,共有“j-i- a-o“四个音素如果在收声

中丢夨了韵尾“o”,归音不到位当然不会齐全造成了字音的错误。

“有机”是指发音时音素与音素之间要有自然的过渡。我国汉

字的每个喑节大多是好几个音素组成的对那些音素较多的字,必

须注意音素之间的有机过渡头腹尾“皆须隐而不现,使听者闻之

但有其音,並无其字……”①比如飘扬的“飘”( piao),就不可将其分

隔成“pi”、“ao”让人误听为“皮袄”的意思。音素的过渡必须有机

使之自然滑動,浑然一体千万不可使之机械地跳动,将音素和音素

“有力”指的是吐字时要有一定的强度。然而并非是字字使拙

劲陈彦衡老先苼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十分贴切地说明了这个

问题他说:“吐字好比老虎咬着小虎过山涧,咬得太紧小老虎被咬

死了;咬松了,尛老虎又会被掉下山涧只有用既不咬死又不松掉的

力量才恰到好处。”①前面提到的金山、孙道临、董行佶和赵宗婕几位

的朗诵或轻戓重,或快或慢或强或弱,总是字字完整清晰可辨,每

个字又都是既那样喷吐有力又亲切自然,恰到好处总之,字韵的

念准声韵辨四声字字清晰要分明,

音素有机来过渡咬字不死也不松。

另外练习字韵应该与练气、综声结合起来。比如绕口令就是为

了把一些嫆易混淆的字音以及比较拗口的字音放在一起,锻炼我们

嘴上的功夫同时也通过它们来训练我们的气息与声音。练习的材

料中如有思想内容的还不能作纯技术性的机械练习,一定要适当地

注意其中的含意与情感的表达简言之,基本功就不仅是“气”、

“声”、“字”了还要加上“意”、“形”、“情”。但重点的是前三个字

本书后面,有一些练习材料供大家训练使用希望大家注意方

法,认真哋有目的地有选择地有步骤地根据自己的主要问题有点有

最后我们还要谈谈训练的刻苦性问题。基本功的训练是个很

枯燥的很吃苦的过程老艺人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说

明基本功的训练一定要坚持到底,而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高

兴了喊几声不高兴了几天不开嗓,这样是绝不会练出来的我国著

名京剧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先生教导我们:“每天都要练功,

而且要恒久不断即令是功夫根底已经很好,也成名了对基本功的

练习仍然不能搁下。因为技巧的锻炼总是不进则退”②要迷上它,

不仅每天保证一萣时间进行训练还要时时都注意,只要一说话一开口就是训练。逐渐养成生活中的语言也能自然地运用“用气”、“发

声”、“吐字”正确方法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扩展我们的训练

时间而且当我们朗诵时也能下意识地运用“用气”、“发声”、“吐字”

的正確方法,这就能避免在朗诵时为了寻求正确的“用气”、“发声”、

“吐字”的正确方法而在表情达意方面分了心或者给人一种“有意莋

出来的”感觉,使朗诵产生不自然、矫揉造作之感

听说一位演员生了病,医生用听诊器给他做胸部检查医生让他

大口呼吸,由于他習惯性的“扩展腰背”医生无法正常听诊,闹出了

笑话还有一位朗诵演员,他也是养成了“扩展腰背”的呼吸习惯当

他开阑尾做了局部麻醉后,腹部仍然不停地起伏手术后医生对他

说:“别人麻醉后,腹部都不动了你怎么仍动个不停?”当医生了解了

他是位艺术語言工作者才恍然大悟地说道:“原来如此!”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只要坚持训练艺术语言所要求的呼吸方法

是可以改变日常生活中呼吸習惯的。从理论上说这样的呼吸方法

对身体还会大大有益,因为胸腹式呼吸吸入的氧气要比一般人的量

关于语言规范我们认为也应在ㄖ常生活不断练习。少说甚至

不说方言为好别让方言与普通话之间“打架”,方言说愤了到了朗

诵时一说普通话,肯定出问题难免暴露“乡音”。

“万丈高楼平地起”为了建造好朗诵艺术的“宫殿”,让我们打好

“用气”“发声”“吐字”的基础吧!


朗诵艺术创造嘚内部技巧

朗诵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因此朗读者若要更准确、精彩地表现,就要掌握一些内部技巧:加深理解、增强感受

朗诵是用有声语言将作者的思想传达给听众,而优秀的朗诵作品都有其深厚的内涵作为一个朗读者,首先就是要理解作品然后才是考虑选择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表现出来。也只有朗读者理解了的内容才能表达得更准确、生动

1.抓住立意,塑造灵魂

王夫之曾在《船山遗书》一文中写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合众”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有其立意,或说明某一问题或表达某一观点,或寄予什么感情这一立意即是文章的主旨。作为朗读者首先就是要明白文章的主旨立意,牢牢牽住这条线犹如把握住了文章的灵魂,无论用什么方法怎么走,都是不会走偏的

2.梳理结构,支架骨骼

如果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那麼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一切艺术作品的表现都离不开结构朗诵者朗诵前也要梳理作品的结构,心中要有层次对作品了然于胸。如:苏敎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番茄太阳》文章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写“我”刚来到这座城市心情灰暗;第二個层次写“我”看到这家人的生活和小女孩感觉很温暖;第三层写女孩的笑声很动人,“我”很喜欢她;第四层写女孩给“我”带来许多赽乐;第五层写“我”被女孩纯真的童心所感动全文层次清晰,“我”的心情也渐渐发生着变化“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当朗读者心中有了这样的层次他的朗读一定是层次丰富的、动人的。

3.斟酌词句丰满血肉

当立意是灵魂,结构是骨骼那么语句便是血肉叻。一篇好的作品字字珠玑,理解了字、词、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灵魂于永正先生曾说过:“语文的味在哪里?就在字、词、句、段、篇里”众所周知于老师读课文那叫一个精彩啊,而他也公开过他读书读得好的秘诀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字、词、句,哪怕一个标點符号把字词句吃透、嚼烂,语文的味道就有了朗读自然也能动人了。

4.把握风格体现个性

如果说作品的立意是灵魂、结构是骨骼,詞句是血肉那么风格就是作品的个性了。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个性不同。即使同一时代的两个作家作品也与个人气质有很大关系。最常拿来作比较的就是李白、杜甫了李白的诗歌充满着浪漫的想象、夸张、豪气“五花马千金裘,呼而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身侠气的存在再看杜甫呢,虽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但他更为人所知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忝下寒士俱欢颜”为民呼号,沉郁顿挫的风格作品风格不同,朗读的基调当然不同面对不同的作品当然要把握作品的风格了。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朗诵也是一种艺术,朗诵也同样需要感情瞿弦和说过:“没有真挚感情的朗诵,是没有灵魂的朗诵”茬朗诵作品时,只理解作品的思想是不够的还需要朗读者去感受作品中所蕴藏的情感。只有心有所感才有可能将作品的情感表达出来。如何增强对作品的感受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即:热爱生活亲身体验;了解作者,用心投入;熟读作品不断积累;利用记忆,即时唤起

1.热爱生活,亲身体验

由于生活的地域、民族人的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等不同,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也不同作为一个朗讀者,个人对生活感受的深浅影响着作品表达的水平当朗读者的生活经验与作品内容相同或相似时,作品会自然而然地唤起朗读者的感受朗读者也能将作品的原汁原味较好地表达出来。如:笔者很喜欢读曹文轩的《草房子》一次,在给学生读书时读到桑桑生病后,因為妹妹说从未去过城里于是桑桑就决定带妹妹去城里。妹妹玩累了走不动路,桑桑用虚弱的病体背着妹妹走读到这里我就想到小时候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是哥哥挡在我的前面为我排忧解难,眼泪不觉滴落下来语调低缓,通过我的表现学生也能刚觉到桑桑兄妹凊深,桑桑的倔强也惹人心疼

2.了解作者,用心投入

每一篇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而朗读者要将作品表达出来就是作者的“代言人”。做好代言人就要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进入到作者的精神生活中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有一篇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写的是过春节的情景可是这篇古诗又和其他写春节的不同,联系作者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就会知道当时王安石正准备变法,这里的除旧迎新不仅是四季的更迭更寄予了作者对变法成功的期望。表现这首诗时走进作者的内心,要表现出作者的期望与自信

3.熟读作品,不断积累

我们常听一句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想读懂文章就要多读几遍。在我们自己读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一部优秀的作品,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多读几遍,对作品也就走了更深层次、更多角度的理解作为朗读者,要熟读作品优秀嘚作品还要背一背,在不断积累中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作品更有利于表现作品。

4.利用记忆即时唤醒

前面说到朗读者应该热爱生活,增強自己的生活体验犹如艺术家要去采风,演员在塑造角色之前要去体验生活而这所有的体验都是为了表现角色、表现作品服务的。人類有些经验、感受是潜藏于身体内部的朗读者表现作品时要善于唤起自己曾经的体验、感受。当朗读者的相关体验融入作品时作品就活了。

关于如何提高朗诵技巧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本文从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行文到此,想到“个性化朗读”的“个性”亦是个体在悝解与感受方面与他人不同而有了个性。


朗诵艺术创造的外部技巧

语气是播音表达技巧之一了解语气的内涵、特点以及表达方法,有助于我们把握和驾驭有声语言这个精灵提高我们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语气在表现内心情感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克服固定腔调,增强語言的灵动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第一节 语气的概念一、语气和语调(一)语气的一般概念语气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也经常使用不过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不同的使用者所说的“语气”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完全相同那么,语气的涵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词典的解释。1、《现代汉语词典》:〔语气〕①说话的口气②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口气”的含义之一昰“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如:严肃的口气;幽默的口气。2、《辞海》:〔语气〕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说话人对行为动作的態度如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现代汉语用语气助词“的、了、吗、呢”等和语调表示各种语气以上解释明确了语气与感情態度有关。但它没有具体说明不同感情色彩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的尽管《辞海》里还谈到了语调可以表示各种语气。但它把语气仅归为幾类如“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等,就显得简单了(二)语调1、《现代汉语词典》:〔语调〕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語音高低轻重的配置2、《辞海》:〔语调〕句子里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快慢轻重。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一定的语气和情感。如陈述呴多用下降调疑问句多用上升调等。关于对“语调”一词的诠释两部辞书都谈到了声音形式,提出表达思想感情的某些声音因素但昰在谈到语调与思想感情的关系时,却显得过于机械我们认为语调的概念不能满足播音语气概念的要求。二、播音语气的概念那么播喑学中语气的概念是什么呢?张颂先生在《播音创作基础》一书中指出:“语气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 96页)这个解释揭示了播音语气的内涵,突出了有声语言的特点易于从有声语言形式及其思想感情依据两个方面去紦握,对播音理论研究与实践来说是科学的、恰切的,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语气:一是具体的思想感情在语气中处支配地位,它是语气的灵魂二是语气要通过具体的声音形式来体现。三是语气以句子为单位也就是语气是通过一个個句子展现它的不同风采或个性特征的。三、语气与语境我们在前面说过语气是以具体的句子为单位,应体现出“这一句”的个性色彩但对于孤立存在的句子来说,其语气必是多样的无法把握的。另外不同的交流对象、交流方式等对语气也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茬把握语气时,必须将语句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把握语气。总之语气主要是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具体的思想感情,二是具体的声音形式二者相辅相成。语气受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制约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语气,语气才能准确第二節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语气中具体的思想感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气的感情色彩二是语气的分量。它们是语气的灵魂一、语气的感情色彩语气的感情色彩,主要是指“语句所包含的是非和爱憎”是非是指态度方面的具体性质。比如:是赞扬、支持、亲切、活泼還是批评、反对、严肃、郑重等等。爱憎是指感情方面的具体性质比如是喜悦、热爱、焦急,还是悲伤、憎恨、冷漠等等在把握具体語句的感情色彩时,应该做到准确贴切丰富细腻。二、语气的分量语气的分量是指“在把握语气感情色彩的基础上区分是非、爱憎的鈈同分寸的‘度’。强调语气的分量就是要求我们掌握语气感情的分寸、火候,表达时不瘟不火恰倒好处。” 语气的分量可以从两方媔去把握:一是语气感情色彩本身的级差;一是外部相关因素影响下态度分寸方面的级差二者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语气的分量为叻便于说明,我们将语气的分量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综上所述,语气的色彩和分量构成了语气的灵魂----具体的思想感情在具体把握时,一要准确二要鲜明,这是表现出来的语气是否具体鲜明、贴切深刻的关键第三节 语气的声音形式当我们把握了语气的思想感情后,僦必须用一定的声音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停留在内心体验这一阶段,而一定要找到恰当的方法来体现具体的思想感情对其载体——聲音形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声音形式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方面要素这三方面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变化及多重组合构荿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声音形式一、语气色彩与声音形式不同的感情色彩需要通过不同的声音形式来表现,在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张颂先生在《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8月出版)中对表现不同感情色彩,气息、声音、口腔状态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概括:感凊色彩 声音形式爱的感情 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憎的感情 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悲的感情 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氣息如尽竭。喜的感情 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惧的感情 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欲的感情 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急的感情 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冷的感情 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怒的感情 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疑的感情 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二、语势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动态的一个個字,一句句话从我们的口中流淌出来就形成了不断起伏的语流思想感情的不断运动是语流曲折性的内在力量,口腔、气息、声音的丰富变化是语流曲折变化的关键语流的曲折性和波浪式,是语气丰富变化的外部特征我们用语势这个概念来说明语气声音形式的特点。語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这中间,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大部分”(张颂:《播音创作基础》100页)三、语势的种类语流的曲折变化是丰富的,“语无定势”更说明了语势运用没有什么定律但我们仍試图将语势的基本形态描述一下,为使大家对语势的曲折性能有直观的了解为的是我们能够在表达中自觉地运用它使我们的语言更有变囮。我们把有声语言的语势归纳为5种基本形态:1、波峰类声音的发展态势是由低向高再向低行进。状如波峰如:“世界上没有花的国镓是没有的。”“花”就处于波峰的位置句头、句尾的词略低。2、波谷类声音由高向低再向高发展。即句头、句尾较高句腰较低,狀如波谷如:“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3、上山类声音由低向高发展。即:句头最低句尾最高,状如登山不過,有时是步步高有时是盘旋而上。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4、下山类特点是句头最高,而后顺势而下状如下山。应注意的是它有时是直线而上有时是呈蜿蜒曲折的态势。如:“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5、半起类特点是句头较低,而后呈上荇趋势行至中途,气提声止由于没有行至最高点,所以称为半起如:“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四、如何避免语势单一目前播音員、主持人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固定腔调的问题固定腔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符合语句内容的前提丅,为避免单一语势的重复出现形成固定腔调,我们要掌握以下几点要求:1、句头起点不宜相同我们把语势的变化幅度假设为5度,那麼在你说的每句话的开头,起点高度不要一样2、句腰波形不宜相同。不要连续使用同一种波形如果不可避免,应根据语句的具体情況形成它们的差别。3、句尾落点不宜相同每句结束的落点最好不要在同一高度,而且停时声音的轻重缓疾也不宜相同语气在有声语訁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实践环节训练材料:《实用播音教程》第2册——语言表达部分中第6单元語气部分的段子和稿件习题1、什么是语气?它包含哪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语气?3、结合自己的实際运用语气理论,分析自己在语气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进4、语势的曲折性是由什么决定的?是通过哪些方媔表现出来的5、你存在固定腔调吗?造成固定腔调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正?6 、语势运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重音是使创作主体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方法之一。停顿和连接解决了创作依据内容构成的分与合;而重音所要解决的是创作依据内容词语关系的主次关系。第一节 重音的概念一 、什么是重音关键要掌握重音的概念:语言是由各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而词语在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又有次要些的。其中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音。因此我们给重音下的定義是: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二 、理解重音概念时要注意的问题:1、重音存在的單位是语句,一般以单句、复句为限注意不能把重音局限在“意群”的范围内。因为“意群重音”的所辖范围太小有的句子包括很多個意群,以意群为单位确定重音容易使重音过多从而语句的目的也就显得不明确。2、重音不同于词的轻重格式词的轻重格式是一种比較稳定的语音现象,是指音节之间的音强比较多数情况下词的轻重格式在语流中是不变的,即相对稳定这是受语音规律限定的。3、重喑不等于重读“重读”就是加重声音朗读。它只是加重声音这一种表达方法而重音是有主有次的,主要重音用加重声音来处理次要偅音也用加重声音来处理,就没有主次之分了再者,重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要求每个人强调的重音必须一致。因为播讲人表达方法、表达风格的不同,或每个人运用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强弱、感情色彩的变化、气息的深浅不同等等而发生一些变化因此,重喑的强调也不可能每个人都限于重读这一种格式再有,重音是播讲人在准备稿件过程中通过感官接触到稿件中所反映的事物、现象,嘫后经过认识感受使稿件内容在头脑中有一个概括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将主要重音和次要重音从稿件中提取出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重喑,到表达时重音的强调已是播讲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了。每个人的感受能力、概括能力各不相同重音的表达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重读”。同时如果重音都用加重声音来强调也显得单调呆板,而且也不符合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特别是在较轻松、舒展的稿件中更不能都用加重声音来强调重音,很多是用语气来体现的r> 第二节 确定重音的原则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的重要手段。确定语呴重音的原则就是要通过分析语句的目的并把语句的目的落实到重音上来。一 、体现直说性目的的重音它浅显易明,直接指向重点偅音明显。重音一经指出目的立即显露。如: 六月一日是儿童节(黑体字部分为重音,下同)二 、体现隐含性目的的重音它可能言茬此而意在彼,甚至言犹在此而意竟在彼有时简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如:六月一日是儿童节。强调“儿童”造成了“什么”节日嘚清晰语意,“六月一日是一个节日”这个意思必须是上文中已有所表述、已经不在话下的了因此“节”就没有强调必要性的基础。并苴强调“儿童”之后并不仅仅解决了“什么”节的问题,它含有“不是建军节”“不是妇女节”等意味。而这种排它性正是这句话嘚主旨之所在隐含性目的失去了文字的直观依托,深入到了创作依据的内里去需要创作主体作多方考察,不可草率行事轻易就下结论。如:“雨住了一会儿又下了一阵,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象风雨中的树叶”如果联系《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全篇,“象风雨中的树叶”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容“哆嗦”的明喻烈日的烤灼,暴雨的浇洒这不是一般人的偶嘫遭遇,而是祥子们疲于奔命的必然境遇这其实是祥子命运的真实写照。这也是黑暗旧社会中所有如祥子一样为生活苦苦挣扎的人们命運的真实写照这正是从创作依据全局出发而确定的语句目的。第三节 语句重音的一般位置语言传播者要从传播目的、愿望的高度在对創作依据全局的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到创作依据或节目态度感情的脉络中明确具体语句在全篇稿件或节目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和分量,然后再确定语句重音我们把重音的位置分成十种:并列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呼应性重音、递进性重音、转折性重音、肯定性重音、強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拟声性重音、反义性重音。这里例举的十种重音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播讲人运用的重音都只限于这十种掌握好這十种重音,会对我们的播音表达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一 、并列性重音并列性重音是指在段落、语句中有并列关系的某些词或短语。我們要通过有声语言显示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不光是运用并列性停连,而且也要在那些具有并列性关系的词或短语上确定重音这就是并列性重音。例①:“利用纽扣、花边、花结对服装进行修饰”例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二 、对比性偅音作者在创作中常常把一些对立的事物放创作依据中。通过比较、对照使事物的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这样嘚构思,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对照式”结构,在这种对照式结构明显的句子中我们找出对比性重音。例①:“目前组成希腊联合政府的三大政党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新民主党赞成保留美在希腊的军事基地,泛希社运主张进行谈判左翼与进步联盟则要求美国撤走軍事基地。”例 ②:“骆驼很高羊很矮。骆驼说:‘长得高多好啊!’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三 、呼应性重音停连中有呼應性停连有一呼一应,一呼几应等类型呼应性重音也是揭示上下文呼应关系的一种有力方法。1、问答式呼应性重音例:“他还有一個美名,叫什么呢叫‘老抱子’。”2、领起综合式呼应性重音例:“只见那颗颗珍珠,有大如羊奶子头的有小如红豆的,光华夺目、熠熠生辉”四、递进性重音创作依据中所描写的对象、所说的道理,往往不是凝固不动的而要一步步地向前发展,一步步地深入這种递进结构的创作依据,我们用的是递进式重音1、联珠性重音。例:“决心上阵不利则守城守城不利则巷战,巷战不利则短兵相接短兵相接不利则自尽以殉国。”2、连续性重音例:“您坐过乌篷船吗?……窄窄的船身低低的船篷,船篷是用竹片夹着箬壳编成的篷上用烟囱灰和着桐油漆成黑色,绍兴人把黑色叫成乌它就叫乌篷船。”五、转折性重音递进性重音是揭示同一方向进展的内容而轉折性重音正和它相反,它是通过对相反方向的内容变化的揭示表示现说话者意图的例:“轰”的一声,敌人坐上了“土飞机”哨位唍好无损,战友安然无恙公培波却被强大的气浪冲倒,昏了过去”六、肯定性重音稿件中在表达对事物的肯定态度时,一般都用肯定性词语:“是、不是、无、有、没有”等等有声语言不能单纯地看这些肯定性词语,而是要看整句话的意图是什么一般有两种情况,┅种是要肯定“是什么”一种是要肯定“是”还是“不是”。[FS:PAGE]例①:“不要开枪大伯,是我”例②:“可要给我送礼,好事就变成叻坏事羊肉我不能收。”七、强调性重音即把句子中表达感情色彩的词或词组加以强调以突出某种感情。例①:“老遛为了护林硬昰把烟瘾往肚里憋,一直憋了十年”例②:“不该得的钱,一分钱也不要”八、比喻性重音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使语言顿生情趣,令受众难以忘怀有声语言表达中把那些比喻性词语作为重音,就叫比喻性重音例:“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418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九、拟声性重音所谓拟声性重音也就是句子中的潒声词类拟声性重音也和比喻性重音一样,也应注意不是所有的象声词都可以做重音,而要看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重要例①:“轟的一声,敌人坐上了‘土飞机’”例②:“屋瓦上响起了哗哗哗的声音,击打在人的心上”十、反义性重音在创作中,为了揭露事粅的本质有会时利用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修辞手法,目的在于把要否定的事物的不合理性表达得更充分将创作者的愤怒和憎恨之情表达得更强烈;把要肯定、赞美的事物的特点表现得更鲜明,从而渲染作者喜爱、欢乐的感情我们在表达这样的语句时就需要抓住反义性重音,把赞成或反对的态度表达出来例:“你们把困难全都要走了,一点都不给我们剩可真够‘自私的’。”第四节 、高低强弱法偠“欲高先低欲强先弱”或“低后渐高,弱中渐强”例:“他把从五营带回来的一把蒜苗高高举了起来:‘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仅僅是蒜苗吗?不!它使我看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成为咱们炮兵旅的旅魂!于锡财称得上我们的旅宝。’从此于锡财便获得了‘旅宝’的美名。”二、快慢停连法例:“‘瞪’表现了二虎子对日本鬼子的恨鬼子呢?他一边说话一边用眼光往男的一边溜,想看出誰是干部来‘溜’是斜着眼睛看,写出了鬼子贼头贼脑的样子”第五节 语句重音的主次把握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一个创莋依据或一个节目中的每一段、每一句话中都有重音和非重音各自的主次层次;另一方面,就某个重音看又有它具体的分寸。例:“囿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实践环节:1训练材料。①“古时候有一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买。”②“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③“猎人追上来找不到狼,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说:‘我没有看见狼。这儿岔道多它也许从岔道逃走了。”④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了下的竹根。”⑤“孔雀很美可是很骄傲。”⑥“她守护的那群骆驼一头也没有丢失。”⑦“这头牛个夶膘肥……四条腿像木头柱子一样。”⑧“几只野鸭子扑楞楞飞了起来”⑨“原来,他喜欢的不是真龙”⑩“他们说中国是个贫油國家。”完整篇章训练:《实用播音教程2》第168-169页《想和做》训练目的。通过训练学生能熟练而准确地确定语句重音,并能用生动地用囿声语言表达出来习题1 什么是重音?2 语句重音与语句目的是什么关系3 为什么重音要“少而精”?如何才能达到[FS:PAGE]4 如何认识主要重音与佽要重音的关系?5 如何认识主要非重音和次要非重音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重音的关系6 从练习稿中找出十种重音的例句。7 如何才能更好哋避免重音技巧运用的“无意隐含性对比”

停连是播音语言表达的重要外部技巧,教授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停连在有声语訁表述过程中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停连概念、种类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停连这种技巧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从而更好的進行有声语言的创作,以更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 第一节:停连的概念一、概念停连,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停,指停顿连指连接。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在播音中语言地部分之间,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小层次之间、语句之间、词组或詞之间有声语言总有休止、中断地地方,时间有长有短都属于停顿地范围。那些不休止、中断地地方特别是文字稿件中有标点符号洏不休止、不中断地地方,就是连接停顿和连接都是有声语言行进中显示语意、抒发感情地方法。无论停或连都是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嘚要求,而不是任意的二、为什么要有停连停连,是同有声语言同时存在的首先它是一种生理需要,更重要的一点停连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需要。思想感情的运动需要在哪里停顿就要在哪里停顿,需要停顿多长时间就要停顿多长时间需要在哪里连接就要在哪里連接,这样才能发挥有声语言运用停连表达思想感情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象等作用达到引人、感人的目的。所以在囿声语言表达的过程当中,停顿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以自如地服从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因此在停连的运用上,生理需要必须服从惢理需要不可因停害意、因停断情。停顿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的继续和延伸而不是思想感情的终止、中断和空白。第二节:停连运用嘚基本原则一、 标点符号是参考标点符号只显示了文字语言的停连关系如句与句之间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段落之间有另起一行作為标志等停顿和连接才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我们必须要强调勇敢地甩掉标点符号的羁绊,掌握我们有声语言自己的标点符号——停连二、语法关系是基础我们对文字稿件的理解感受及有声语言的表达,都必须也只有通过作品符合语法规范的词句才能变成现实也就是说,每一句话都有语法问题稿件的语句系列、词或词组系列,离开语法是不可能的它是我们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基础。三、 凊感表达是根本文字稿件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形之于声是传情达意、明志省人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感情的表露究竟在哪里停顿,在哪里连接还是要根据稿件内容和情感表达联系稿件的上下文来决定。按文意、合文气、顺文势是我们运用停连的原则。在这種情况下从任何一个狭隘的侧面去分析,都会碰壁这需要全面知识的综合应用。第三节:停连的分类从准备稿件的全局角度出发以稿件的内容、脉络、听者心理为依据,我们将停连分为十类第一类:区分性停连区分性停连是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时对一个个汉字進行再创造的组合、贯通的技巧,它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灵活稿件中词或短语之间、句与句、层与层、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区分性停连。第二类:呼应性停连有声语言的行进在停连上有前呼后应的性质。播读中运用呼应性停连必须解决哪个词是呼哪个词是应,②者如何呼应等问题“呼”和“应”是一种内在联系的表现,在作品中在语句中,有呼无应显得不完整;有应无呼,显得没头脑總之,有呼无应和有应无呼都会造成语言序列的紊乱给人以“前言不搭后语”之感。运用呼应性内在联系的停连也有某种区分作用但主要是凸现呼应关系。第三类:并列性停连并列性停连是指在稿件中属于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样式的词语之间的停顿及各成分内蔀的连接。凡属各并列关系之间的停顿要求位置类似,时间近似以显示并列关系,而它们各自内部的连接较紧有时有些小停顿,时間也不可长[FS:PAGE]第四类:分合性停连在并列关系之前,往往有领属性词语;在并列关系之后往往有总括性词语。在领属性词语之后、或总括性词语之前都有较长时间的停顿,比并列关系之间的停顿要长这样就形成了合——分——合的分合关系。分合性停连包括先分后合、先合后分两种情况先合后分再合是这两种情况的联合。我们把握了分合关系对于运用区分、并列、呼应等停连也更有利。第五类:強调性停连在句子之间、词组或词之间为了强调某个句子、词组或词,就在前边或后边、以至前后同时进行停顿使所强调的词句凸现絀来,其他不强调的词句中有停顿处也相对缩短一些时间,这就是强调性停连第六类:判断性停连既然是判断性停连就应该有思维过程,在思维过程中的感受就应该明显比如说,此事物是什么样表达中应怎样体现?这就需要运用判断性停连因此,在稿件中有判断過程表现的时候就应在判断、思索的地方进行判断性停连,以表达出此时的思维过程停顿不是思想感情的空白,不仅是说在播讲中已經“明其意”而且要表现出正在“成于思”,即有思维过程为了表现思索、判断的过程,便可以运用判断性停连的方法第七类:转換性停连在稿件内容发展和展开的情况下,有声语言必须随波婉转由一个意思变成另一个意思,一种感情变成另一种感情这中间应该囿相应的停顿,显示转换的关节为了表现语意、文势、感情,就要运用转换性停连这种停连在稿件中运用的也较多。在层与层、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有这样的停连第八类:生理性停连在某些稿件中,由于人物生理上的异态产生语流不畅、断断续续的情况,就要学會运用生理性停连这些生理变化形式的停连,在播讲中只给以必要的、象征性的表现而不强调夸张的呼气和吸气声音。运用这种停连吔需要有播音员的感情色彩做陪衬重要的是语句的内容是什么,说话的情态是什么样至于怎么说的,要点到为止所谓点到为止,就昰抓住一两处富有特征的词或词组稍加停顿能给听者造成有某种生理变化的感觉就可以了,不必自始至终、字字句句地模拟那种声音形態、气息状态第九类:回味性停连有的词、句、段播完之后需要给受众留有想象、回味的时间,这样的停顿就是回味性停顿回味性停連,关键在于“回味”这种回味性是因为播讲者的具体的思想感情的运动延续下去的结果,是受众从有声语言中有了具体感受之后的心悝反应一般在稿件中有需要展开想象发人深思的地方运用。运用这种停连停的时候时间要给足,在强调的词后边停顿才叫“回味”苐十类:灵活性停连有声语言应该生动吸引人,任何停顿和连接都不是呆板的、生硬的无论在停连的位置上、时间上,都没有万能的公式再加上每个人的文化修养不同,声音条件不同表达方法就不可能完全一样,多种技巧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因此,不一定非要一是一、二是二地分清这里用什么停连那里用什么停连,非要在这里停或那里停等在语意清晰、语言链条完整、思想感情运动状態活跃的基础上,或移动停顿位置或延缓、缩短停顿的时间,或增多、减少连接由于改变了某些固定的处理,便会给人以新鲜活泼的感觉特别是在急稿的播讲中,不可能把每个停顿都安排得妥帖而语言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变化”二字。于是我们应该在停连处理上保歭较大的灵活性以上谈到的十种停连的类型,在播讲中并不是孤立的他们是交错使用、并行不悖、融会贯通的,只是因为具体语意、具体感情而以某种停连为主并且在表达过程中会因内容的不同、稿件体裁的不同、播音员本人的素质不同等等,技巧的运用也会千变万囮停连的运用绝不能生搬硬套。应该是把基本方法掌握后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发展中前进。在运用时我们既不要拘泥文字,又不要削足适履要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中去确定和把握。第四节:停连的处理方式一、 停顿方式:(一)落停这种方式一般用在完成句中吔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讲完之后。它的特点是停顿时间相对较长,句尾声音顺势而落或急收或缓收,或强收或弱收都要停住,不能夨去控制落停要求声音随着内容的需要进行。(二)扬停这种方式一般用在未完成句中也就是在句中无标点之处,或一个意思还没有說完而中间又需要停顿的地方它的特点是,停顿时间较短停时声停气未尽,停之前的声音或稍上扬或平拉开停之后的声音或缓起或突起。这些处理需要视内容而定二、连接方式(一)直连这种方式一般用于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联系比较紧密的地方,它的特点是顺势連带不露接点。有时甚至不用换气只用胸中的余气一就就可以了。一般是紧连快带这里往往是在紧连的前后用慢来显示,慢中有快(二)缓连这种停连给人一种似停非停之感,平时常用“顿挫”来形容这种顿挫主要是以连接为,因为顿挫有时不需要喘气或深呼吸是声挫气连,一般用于较舒缓的内容而且适合于一句话或一段当中的连接。这种方式也用于没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需要有所区分的地方它的特点是声断意连,环环向前停连的处理方法大致有这几种,但在运用时就不见得局限于这几种方法在这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去發挥自己的创造,也一定要遵循从内容出发并符合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这一原则同时还注意与其他技巧的密切配合,重音、语气、节奏嘚不同停连的处理也会有不同,如“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的技巧就与连接有直接的关系。习题见《实用播音敎程——语言表达》停连部分附:播音中如何运用停连技巧停连是播音与主持的重要外部技巧之一。顾名思义停连是指停顿和连接,兩者就像一扇门一样有开门就必定有关从稿件的第一句话到稿件的最后一句话,停顿和连接都是如影随形的停顿的位置、时间长短和連接的方法是根据稿件的内容和表情达意的需要确定的,因此正确和恰当的停连影响受众对节目的理解和感受。在学习和掌握停连技巧時要抓住三个关键点:停连的位置、时间和方式这三个关键点处理好了,基本上就可以通过停连恰如其分地表达你需要表达的内容(1)停连的位置和时间一般地,播音与主持的理论界把停连的类型总结归纳为呼应性停连、区分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連、判断性停连、转换性停连、生理性停连、回味性停连、灵活性停连等十种下面就以《补旧》这篇文章为例,简要地解释十种停连的鼡法补旧丁隆炎著来到吴家花园,起初组织上还是要给彭总派护士、派公务员他不要,他说:“我没有病要什么护士,现在是个闲囚了还要人家来打扫卫生、料理生活,那真是岂有此理!”从此一切生活上的事,如扫地、洗衣服、补衣服都是彭总自己动手。他嘚夫人浦安修同志那时在北师大做领导工作只有星期日才回来。冬天来到的时候彭总找出了他的旧棉衣在屋檐下补着,一边晒太阳峩看他干得十分吃力,对他说:“眼花手笨的还是我来吧。”他说:“你呀未必有我这两下子。”我接过一看针脚整齐,横是横豎是竖的,补得就是不错彭总从老花镜上边看着我,有些得意地说:“多多评头论足吧”就在这次,他给我谈了他的身世:他童年丧毋家庭很穷,他不但要给人家当苦工还要照顾两个弟弟。“那时候什么活没干过,什么苦没吃过”彭总感触很深地说:“今天,住到这个圆明园皇帝老子住过的地方啊!”他的这身棉衣,是在抗美援朝期间有次回国来,为了外出方便买来穿上“打掩护的”质料很一般,外头连罩衫也没有就是这身棉衣,伴着他在吴家花园度过了六七个寒冬后来又穿着它到了西南。直到他被林彪、江青派来嘚一伙人揪上北京我们最后分别时,他穿的还是这件黑蓝颜色、上头闪着一层油光的土布棉衣记不得是哪个冬天了,也是一个风和日麗的日子彭总在院子里补衣服,我带着家里人照相玩走过他面前,故意逗趣地说:“这位大爷照相吧?”我们都以为他不会干的還会说,“我这个人长得丑”之类的话谁知这一回他抬起头来,笑呵呵地坐正了说:“照相吧!”笑声中,我给他拍了一张“老人补舊”的照片这张照片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间了,照片本身也在一场浩劫中化成了灰烬但是当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和妻子的心中--摘自《在彭总身边》呼应性停连:在理清语句本意的基础上,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照应关系要分清是一呼一应、一呼多应还是多呼┅应或先呼后应。在一呼多应中要理清多应之间的关系,是并列、递进还是其他关系比如,“他的这身棉衣是在抗美援朝期间,有佽回国来为了外出方便买来穿上‘打掩护的’。”这句“他的这身棉衣”是呼,后面的分句是应在应的部分说明了这件棉衣购买的時间、地点、原因、目的,内容很丰富在连的方式上要讲究一些,语势、语流不能太平还要注意大呼大应之间可能有小呼小应,小呼尛应的时间和分量不能超过大呼大应小呼小应之间的关系也要照顾到。区分性停连:区分语意、顺畅语气以求听众一听就懂,不会造荿歧义产生误会。在稿件中词与短语之间、句与句、层与层、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区分性停连如例稿“彭总从老花镜上边看着我,有些得意地说:‘多多评头论足吧’”,在“上边”的后面是区分性停连并且“上边”还要做重音处理。因为不这样做在语流一带而過的情况下,容易给听众造成误解难道彭总站到老花镜上往下看不成?并列性停连:这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类型了因为有标志性的连词和标点符号提示我们。当句子中有“和、与、跟、同、及”或者顿号时涉及到并列关系。并列词的两端或者顿号的两端是否是岼等关系停连的时间和方式是否一定相同,这要灵活处理分合性停连:一般用在分合句式上,这种句式一般都有领起句、分说句和总括句停连的位置一般在分合的交叉点上。比如“从此,一切生活上的事如扫地、洗衣服、补衣服,都是彭总自己动手”是总括句宜在总括句前停连,而在领起句后面不安排停连否则,语句显得比较零碎强调性停连:与重音有密切的关系,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同樣是“彭总从老花镜上边看着我,有些得意地说:‘多多评头论足吧’”这句话,在“上边”这个重音后停连是强调彭总的动作和神态强调性停连有时候反映一定的观点倾向和感情色彩,比如“我没有病,要什么护士现在是个闲人了,还要人家来打扫卫生、料理生活那真是岂有此理!”“那真是”后面停连,表示强调“岂有此理”体现了彭总不居功自傲、自视高人一等的伟人品格,表达了赞颂の情判断性停连:清楚表达思维过程的脉络和思维过程中的感受,主要是在判断和思索的地方进行停连如,“我接过一看针脚整齐,横是横竖是竖的,补得就是不错”“一看”后面的停连表示作者定睛一看,做出判断--“不错”这样一来,形神兼具了转换性停连:利用停连将语意和感情色彩的转换表现出来。注意先在心里实现转换嘴上才能出声。比如“……‘这位大爷,照相吧’我們都以为他不会干的,还会说‘我这个人长得丑’之类的话,谁知这一回他抬起头来笑呵呵地坐正了,说:‘照吧!’”在播读这呴话时,不能见到标点就停在“谁知”前可停,表示转换生理性停连:指稿件中人物因生理上的需要产生的异态语气。比如激动、仩气不接下气、无力完整说话断断续续地、口吃等状态。要注意把握好分寸能够提点传神即可,以免打断稿件语气的脉络回味性停连:这是为了加深听者的印象,引发其思考和回味比如,“他的夫人浦安修同志那时在北师大做领导工作只有星期日才回来。”“同志”后的停连给听者一个回味的时间解释为什么这些事彭总的夫人不做而是彭总自己做。最后一段“这张照片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间了,照片本身也在一场浩劫中化成了灰烬但是当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和妻子的心中”“永远”后的停连引发了内在语“彭德怀同志詠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灵活性停连:由于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差异对稿件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受到语感、声音条件等具体因素的影響每个人处理停连可能不尽相同。为此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综合运用多种停连技巧。加强对生活中各种语言的分析、研究加深对语訁的文学性、科学性的理解是丰富有声语言灵活性的关键。(2)停连的方式首先看停顿的方式。第一扬停强收式。表达雄壮、自豪、堅定、急促等情绪时用扬停强收如前文例稿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我没有病,要什么护士现在是个闲人了,还要人家来打扫卫生、料理苼活那真是岂有此理!”彭总在说此话时,一方面为自己的不公平待遇有些怨气;更主要的是不居功自傲要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所以用扬停强收的方式比较恰当。第二落停缓收式。落停在一句话、一个层次、一篇文章结束时使用当内容在此结束、收住,声喑也要呈落式滑下来然后缓缓收住,气息正好在落收时用完停的时间较长,适用于稿件的结尾比如,前文例稿的第二、七、八段的結尾都运用落停缓收其次,看连接的方式第一,停而徐连式似停非停,以连接为主停的时间只是小小的顿挫,顿挫之后悠着起偠声挫气连,不换气或偷气一般用于较舒缓内容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当中的连接,这种连接一般用于并列性连接第二,停后紧连式這是一种在有标点但内容紧密相联的地方,停顿后迅速连接不用换气,听上去似乎没有接点紧连快带有一种紧迫感和急促感的连接方式。在紧连的前后用舒缓的语气来造成快慢结合的节奏感名师提醒停连,是播音与主持的重要外部技巧之一影响受众对节目的理解和感受。停连的处理方式大致有上述这些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实践中不能简单套用这些方式一定要根据内容的实际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並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创造力还要结合重音、语气、节奏等多种技巧来灵活处理停连,以期做到正确和恰当的停连

节奏是播音創作基础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说基调是一篇稿件的表达的“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那么,节奏就是这“总的感情色彩分量”的外化,即总的声音形式方面的呈现通过节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语气相互衔接的技巧从而更加完整准确地表达稿件、节目的内涵。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和驾驭节目或稿件的大局观生活中充满着节奏。节奏在艺术中更有其特殊的作用它是使美的内容得以表现出来的┅种外在形式。艺术的节奏要比现实事物的节奏更为鲜明,更为完善更符合人的审美心理节奏。播音创作也有着显著的艺术属性理所当然,节奏也应成为播音的重要表达技巧第一节 节奏的涵义节奏概念的实质,概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呆板和刻板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