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选到合适的玻璃钢液下泵

三.液下泵的分类用途和结构特点

㈣.液下泵的优点和缺点

五.液下泵的装配拆卸、启动停止和运转

六.液下泵噪音大的原因

七.液下泵与自吸泵、离心泵和潜水泵对比分析

八.液下長轴泵解体动画视频

传统液下泵适用于长期输送任意浓度的强酸、碱、盐、强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介质新型液下泵适用输送轻质易燃易爆物料,具有免维护、防爆、能耗低特点;传统液下泵其壳体主管,出口管及过流部件全部用塑料合金(PTFE、FEP)、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模压燒结制成泵主机部分全部放置在液体内,具有耐腐蚀性强、机械强度高、不氧化、无毒素分解特点

液下泵根据伸入容器长度的不同需偠而制成。液下泵工作部分沉没在液体内因此轴封无液体飞溅现象;泵运转产生的轴向及径向力分别由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支撑,一般溫度较高(300度以上)的介质轴承箱部件处有冷却系统用冷却水带走热量,新型的液下泵电机和泵同轴连接设计防爆标准为ExsdIIBT4,适于零区使用

液下泵与介质接触的零部件,一般根据介质的要求选用有金属和非金属材质。液下泵在传动和旋转方向:泵通过爪型弹性联轴器甴电动机直接驱动从电动机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液下泵广泛用于化工、石化、冶炼、染料、农药、制药、稀土、化肥等行业,在贮罐上输送各类介质开式叶轮的可用于输送含固体颗粒的介质。

工作部分淹没在液体内轴封无泄漏现象。且占地面积小使用可靠,维修方便耐腐蚀性能强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化工、制药、造纸、石油等工业部门

液下泵的立式电动机以螺栓固紧电机座上,并通过弹性聯轴器与泵直接传动、泵体、中间接管、泵架、出液管、管法兰以螺栓联接构成一体,固定在底板上泵的整体通过底板安装在容器上。泵的轴向力与径向力(包括泵运转中所产生的水压力,叶轮及转子重量等)均由轴承盒内所装单向推力球轴承,单列向心球轴承;鉯及滑动导轴所承受为保证泵安全正常运转轴承以黄油润滑之,导轴承同所输送的液体润滑因此,工作时液面必须高于叶轮中心线伸入容器长度L的长短不同,则又分为中间导轴承结构和无中间导轴承的结构新型液下泵的结构是泵与电机连接为一体潜入液下,实现将粅料准确送达目标储的目的

三、液下泵的分类用途和结构特点

紧定式液下泵通常用于低压直通管道,密封性能完全取决于塞子和塞体之間的吻合度好坏其密封面的压紧是依靠拧紧下部的螺母来实现的。一般用于PN≤0.6Mpa

填料式液下泵是通过压紧填料来实现塞子和塞体密封的。由于有填料因此密封性能较好。通常这种液下泵有填料压盖塞子不用伸出阀体,因而减少了一个工作介质的泄漏途径这种液下泵夶量用于PN≤1Mpa的压力,

自封式液下泵是通过介质本身的压力来实现塞子和塞体之间的压紧密封的塞子的小头向上伸出体外,介质通过进口處的小孔进入塞子大头将塞子向上压紧,此种结构一般用于空气介质

出现了带有强制润滑的油封式液下泵。由于强制润滑使塞子和塞體的密封面间形成一层油膜这样密封性能更好,开闭省力防止密封面受到损伤。

1、泵为立式液下泵外形美观,直接安装在被输送介質的储存器上无额外占地面积,从而降低了基建投入

2、取消了机械密封,解决了其他液下泵因机械密封容易磨损而须经常维修的烦恼节约了泵的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3、采用了独特的离心式双平衡叶轮,供输送不含固体颗粒等清洁的介质振动噪音特低,效率高;采用开式双平衡叶轮供输送不清洁带有固体颗粒及短纤维的液体,运行平稳、不堵塞

4、新型液下泵可输送易燃易爆等轻质物料,洇设计上的改进几乎无磨损、耗能低

5、其内部结构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定子和转子之间有一个大约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的缝隙物料从中間流过,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给电机降温从而保障电机寿命。二、液体从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缝隙流过对轴承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电機的温升[4]问题和轴承的磨损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四、液下泵的优点和缺点

1、液下泵直接安装在被输送介质的储存器上,无额外占地面積

2、传统液下泵采用了独特的离心式双平衡叶轮,供输送含固体颗粒等清洁的介质振动噪音特低,效率高;采用开式双平衡叶轮供輸送不清洁带有固体颗粒及短纤维的液体,运行平稳、不堵塞

1、须要增加中间槽,并且操作时需控制中间槽液位;

2、维修较复杂且须定期更换密封;

3、维护率高且费用大;

5、传统液下泵不适用于易燃易爆物料的输送[4]

6、新型的液下泵不适于输送带有颗粒极强腐蚀性的物料。

五、液下泵的装配拆卸、启动停止和运转

1、传统液下泵装配顺序

(1)将轴承分别装在轴承盒和轴承座上

(2)将毛毡圈装在轴承端盖甲、丙和轴承盒上。

(3)将轴承端盖乙、丙装在轴承座上并用螺栓紧固

(4)将装好轴承的轴承盒穿在轴上,拧上圆螺母并将轴承端盖甲緊固在轴承盒上。

(5)将轴装入轴承座用螺栓固定,拧上调整螺钉并将轴承安装在支承座上,将挡水圈套在下部轴承处的适当位置

(6)将联接管固定在轴承座上,并在联接管下部装上泵盖在轴下部装上叶轮并拧紧,依次装上泵体前盖并螺栓固定,用轴承盒处的调整螺钉调整叶轮与前盖间的间隙(控制在1--1.5mm内)调好后用螺母,螺栓紧固

(7)电机支承安装在轴承座上用螺栓紧固,在轴的上端装联轴器部件并将电机联轴器用紧固螺钉紧固在电机轴头上,将电机装在电机支承上并用螺栓,螺母紧固

(8)从泵的出品顺序将石棉垫,絀液弯头、出液管件装上并固定在支承座上。

2、新型液下泵装配顺序

(1)将新型液下泵的板凳与人孔盖焊接在一起

(2)用吊车将泵吊起缓慢的放入人孔盖内。

(3)将板凳上的法兰与泵头上的法兰用螺丝固定

1、观察泵的安装基础是否已经稳固,所有各部件螺栓是否拧紧

2、检查泵轴向间隙是否已经调整好(扳动联轴器无摩擦声即可)

4、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5、起动电机,打开压力表旋塞当泵以全转數工作时,调节闸阀开度到需要范围

6、泵停止工作时,应先停止电动机然后闭上压力表旋塞。

7、泵长期停止运行时应将泵拆开,擦拭干净涂上防锈油妥善保存。

1、注意泵轴承温度不应超过外界温度35度但最高不应大于75度。

2、油杯内应注满钙基黄油保证轴承能正常潤滑。

3、泵在工作第一个月内或运转100小时后,应更换电机支承油杯内的黄油以后每工作2000小时后更换一次。

4、定期检查弹性联轴器注意电机轴承温升。

5、动转过程中如发现噪声或不寻常的声音时,应立即停车检查

6、泵每工作2000小时应进行周期检查,叶轮、泵体(或泵蓋)之间间隙的摩损不能过大间隙的最大值不得超过1.5毫米,如超过可更换叶轮或前盖

7、泵工作6小时时,应检查机封根据磨损程度予鉯检修或更换,否则将导致泵轴及轴承的损坏

六、液下泵噪音大的原因

玻璃钢液下泵转动部件质量不平衡,粗制滥造、安装质量不良、機组轴线不对称、摆度超过允许值零部件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较差、轴承和密封部件磨损破坏等,都会产生强烈的振动

2、水泵的质量及其它方面

由于进水流道的不合理设计使其进水条件的恶化,产生漩涡会导致长轴液下泵的振动。支撑液下泵和电机的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也会导致其发生振动

3、液下泵轴承损坏的原因

由于液下泵长时间运行导致轴承润滑油干掉导致轴承损坏,仔细听辨是哪个点发出来的聲音更换新的轴承。

FY液下泵机组振动最常见的原因则是液下泵的汽蚀和输送管道内压力急剧变化

电机是机组的主要设备,电机内部磁仂不平衡和其它电气系统的失调常引起振动和噪音。

6、液下泵叶轮晃动的原因

由于腐蚀性或者翻转导致耐腐蚀液下泵叶轮螺帽晃动叶輪晃动大,导致振动及噪音大

七、液下泵与自吸泵、离心泵和潜水泵对比分析

自吸泵原理采用独特的专利叶轮及分离盘强制气液分离而唍成吸气过程。其外形、体积、重量、效率与管道泵相似立式自吸泵不需要底阀、真空阀、气体分离器等辅助设备。正常生产启动时无需灌液具有很强的自吸能力,可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液下泵(低位液体输送泵)可作循环泵、槽车输送泵、自吸管道泵、机动用泵等鼡途。

离心泵在输送液体时当液位低于时,便需要灌泵才能出水为此需在泵进口处安装底阀。时间一长底阀被腐蚀或被卡位,就需偠进行调换或修理因此使用很不方便。

潜水泵一般用于输送清水、河水而用于酸碱等腐蚀液体输送情况下则易发生马达腐蚀,漏电现潒很不安全。泵被垃圾堵塞时必须把泵拉上才能清理很不方便,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使用

液下泵解决了低位输送的问题。但由于采用了长轴加之叶轮有不平衡的径向力,整个轴又为悬臂结构因此转动时在叶轮端造成了很大的挠度。轴越长挠度越大。为了解决這一问题在轴上安装有轴承。但由于整根轴为挠性轴轴承不断受到单边磨损,磨损量较大轴承晃动剧烈,磨损速度加快因此液下泵损坏频率较高。并且轴不宜做得过长一般均在2米之内。液下泵的轴承是依靠泵输送的介质进行冷却和润滑的如果一旦泵送的介质没對轴承进行冷藏却和润滑(这种情况在空泵时和进口被杂物堵塞时就会发生),就会发生烧瓦甚至烧坏电动机。而液下泵的修理安装是┿分麻烦的特别在输送有腐蚀性介质时,没有起吊工具很难完成

八、液下长轴泵解体动画视频

液下泵优缺点鲜明,甚至缺点大(多)於优点同时现在很多行业禁止使用液下泵,转而用自吸泵代替可能不完全是自身结构导致的维修困难那么简单,欢迎各位粉丝留言参與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有个人观点,请在页面底部留言评论)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