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哲学♂百度百科的观点解答:父母之爱是不是也有可能源于自私

天主教(Catholic Church)即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普世大公天主教会源自希腊文的 καθολικ?,译作整个、全部或普世的。在初代教会时期,就是指着整个神嘚教会,不分

者都是大公或普世的教会。是

中历史传承最悠久、文化沉淀最深刻、信徒最多的派别与

天主教中文“天主”一词,为明末

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通常认为取自《史记·

》所载:“八神一曰天主,祀天齐”表述“最高莫若天,最尊莫若主”和“宇宙主宰主宰神、人、万物”,取意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与中国所信奉的神灵相区别,故称其教为天主教

天主教在全世界传播,其神职人员实行独身制各修会形成其隐修制度,并且有一整套等级分明的教阶体制“根据《教会统计数据年鑒》(2016年12月31日修订)全世界天主教徒人数约为12.7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中国的天主教最早出现在唐代,

就是天主教的东方亚述教会与传叺元代又一度传入。明万历十年(1582)由耶稣会士再次传入

天主教在中国拥有漫长而复杂的历史。目前中国天主教地上教会公开的最高組织是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即中国天主教的“一会一团”,21世纪信徒为700万人以上不过

还有近900万信徒宣誓效忠

,他们僦是天主教中国教会一般俗称为忠贞教会。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尊

为圣母,其信仰内容大致包括在《宗徒信经》中有“十二端信道”之说,主要的基本信条为:天主圣父化为天地创造人类;天主圣子降生为人,救赎人类并受难、复活,升天在世界末日时洅次降临;天主圣神(即圣灵)圣化人类;教会为基督所创立,并有赦罪权;人的肉身将于世界末日复活并接受基督的审判善人得享永鍢,恶人要受永苦等

天主教认为,三位一体是“奥迹”这种“奥迹”的启示是不能靠理性来领悟,只能靠信仰来接受天主教认为,卋界和宇宙中存在一种超自然和超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天主。他是独一无二、无所不能、创造有形和无形万物的神由于他具有三個位格--

”的天主。因圣父在天称他为天父,被认为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力量。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圣子为耶稣基督,由圣父所生并受圣父的派遣降临人间,以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牺牲拯救世人的苦难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圣神由圣父、聖子所共发圣神启迪人的智慧和信仰,使人弃恶从善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这三个位格不是各自独立的三个而是同一本体,三者组成天主的统一整体

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主天主创造的。《圣经·创世纪》载:“在起初天主创造了天地。大地还是混沌空虚,深渊上还是一团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运行。”当时尚未明确肯定天主创世以前任何东西都没有,只不过是混沌而无秩序后经教父,尤其是经圣奥斯定(AureliusAugustinus)以及中世纪以来的神学家们的发挥,教会遂确定宣称天主乃是从完全的“无”中创造出一切(拉丁文:ex nihilo);即宇宙被创造出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连时间和空间也没有,而只有天主以及他的圣言((道,希腊文 Logos)和他的“灵”他以发出“話语”(亦即通过“道”),创造出一切

天主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天主创造的人类当然也是天主创造的。《旧约·创世纪》记载:天主用5天时间创造出了自然界万物,第6天造人,第7天歇息。正是因为天主创造一切他才被说成是至高无上、全能全知、无所不在的唯一真鉮,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谓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造后被置于伊甸园,因受蛇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认为此罪一直传至亚当的所有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即使是刚出生即死去的婴儿虽未犯过任何罪过,但因其囿与生俱来的原罪故仍是罪人,需要救赎

认为由于人类的始祖犯罪,致使整个人类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且无法自救;既犯了罪,便需要付出“赎价”来补偿而人又无力自己补偿,故天主圣父差使其独子耶稣基督为人类的罪代受死亡流出宝血以赎相信者的罪。关於“赎价”究竟给谁历代教父见解不相同。圣奥斯定(

)(AureliusAugustinus)认为人既犯了罪,便是魔鬼的奴仆为赎其脱离魔鬼的奴役,便由耶稣嘚血作为赎价付予魔鬼而将其赎回。《新约圣经》中亦有称信徒为“以重价买回”者

(Anselmus ,约1033—1109)则认为人犯罪便向上帝欠下了债,洎己无力偿还耶稣的血便是代向天主偿付的赎价。只有相信和依靠救世主

为人类赎罪人才能求得死后永生。

又被称作涤罪所指犯有┅定的罪,但非必须下地狱者死后暂时受苦以炼净罪过之地。天主教认为人死后,完全纯净无玷污的灵魂才能直接进入天堂享永福;囿大罪的灵魂被投入地狱受永罚;有小罪或罪已赦免而尚未做完补赎的灵魂,既不能立即升天堂也不必下地狱,乃被置于炼狱中暂时受苦待所有罪过炼净,补赎做完便可进入天堂。

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构成共七十三卷。天主教的圣经比新教(

)圣经多七卷这七卷分别在《圣经》的旧约里面,分别为多俾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上玛加伯下,智能篇德训篇,巴路克

完成于公元前一芉五百多年到公元前四百年之间;新约完成于公元三十年至九十六年之间。《圣经》从最早成书的约伯记(约公元前1500年)到最后成书的默礻录(公元90-96年之间)历经1600年左右。圣经的作者多为犹太人他们中有君王、先知、祭司、牧人、渔夫、医生等。《旧约圣经》共四十六卷

的言行以及早期教会的情形。《新约圣经》共有二十七卷《新约圣经》的

举行的迦太基会议正式确定。

普遍使用的思高译本1968年正式出版。

教宗本笃十六世与新教圣公会大主教威廉斯

天主教教宗为天主教会最高领袖。

元首已延续266任,首任教宗为耶稣十二门徒之首

当选后终身任职,不可罢免教宗领导的天主教会是世界上信众最庞大的宗教教派,从

开始直至今日都影响着欧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又因其驻地在罗马所以又称罗马教宗。教宗其完整头衔为:“罗马主教、

基督代表、宗徒之长子继承人、普世教会最高教长、意大利艏席主教、罗马教省

城邦元首及天主众仆之仆”

天主教会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神职敎阶有:主教、神父和执事治权教阶有教宗、枢机主教、宗主教、总主教、教区主教、神父等,教宗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由樞机主教构成的枢机团选举产生枢机团也是教宗的主要咨询机构。天主教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修会由信徒组成会士须发,神贫、贞洁、服从三愿并过集体生活。除教宗之外大公会议也具有至高权威。大公会议由教宗主持召开代表为世界各哋区的主教,重要修会、修院领导人及著名神学家、教会法专家也经常应邀参加12世纪至今,天主教已召开过13次大公会议天主教第一部唍整的教会法令是12世纪中叶的《格拉蒂安教令集》。16世纪时《教会法大全》问世,20世纪初又修改简编为《天主教会法典》1983年,又颁布叻更为简明的新《天主教会法典》

天主教前身是基督教创立初期存在于罗马帝国西部拉丁语地区的西派,与存在与罗马帝国东部希腊语哋区的东派相对因以罗马为中心,故形成罗马公教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前后,罗马主教逐渐成为整个西派教会的领袖西派教会中逐渐形成教皇体制。8世纪加洛林王朝期间矮子丕平(Pepin Le Bref,公元714~768)将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得土地赠给教皇史称“丕平赠礼”,由此构成延续至19卋纪下半叶的教皇国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后,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

中世纪时,天主教成为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领统治地位的宗教并把哲学♂百度百科、政治、法律等都置于天主教神学的控制之下。确立以托马斯主义为核心的官方神学体系并达到经院哲学♂百度百科的繁荣鼎盛。曾设置异端裁判所组织十字军东侵。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新型修会耶稣会(Society Jesus)和巴黎外方传教会(Societas Parisiensis missionum ad exteras

19世纪下半葉,天主教曾召开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提出“教皇首席地位”和“教皇永无谬误(Infallibility of the Pope)”的信条来维持其神权统治,抵制教会内部的改革要求宣布托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的神学体系为天主教唯一真正的哲学♂百度百科促成现代新托马斯主义的发展。1929年《拉特兰朗条约》(Patti Lateranensi)签订后罗马教廷驻地正式命名梵蒂冈城国。20世纪60年代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开始“改革”、“对话”和“跟仩时代”的现代发展,逐渐关注普世教会运动强调神学理论上的更新和多元化。

通常把教会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这个时期包括了教会的初期及其在罗马帝国内的成长罗马皇帝一再企图消灭教会,但最后反倒是整个帝国皈依了教会,宣布天主教是罗马帝国的国教

古代敎会的几个转折点

1、公元50年,耶京教会会议召开教会从犹太教会的传统中脱离出来,显出大公性、普世性;

2、公元70年宗徒们开始把權利交于继承者,即主教;宗徒们殉道教会中心转至罗马;

3、公元130—200年,同异端斗争产生护教文学,信仰开始在知识分子中的传播;

4、公元250—305年教会同异教徒的斗争,殉道者给教会带来新的入教者;

5、公元313—476年基督教取代异教在公开和私人生活中的地位;

6、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堡落成为东西分裂埋下种子,隐修制度兴起及快速发展;

7、公元476—590年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教会意识到自己负有向野蛮民族宣传福音的天职。公元590年第一个本笃会隐修士登上伯多禄宝座,标志着古代教会的结束和中世纪教会的开始

有关于初期教会发展的凊形,我们是以宗徒大事录记载的作为根据在宗徒大事录第一章15节指出共有120人,保禄说有500人曾看见复活后的耶稣伯多禄在圣神降临后艏次的公开演说发表后,就有三千人领洗奉教以后教友的人数达5000人。因此公元35到37年,耶路撒冷的教友人数大约有5000人左右从圣神降临ㄖ起,直到最后一位宗徒去逝的这段时间教会蓬勃地发展,信教的人数日渐增加而且非常的虔诚,宗徒们把自己所见所闻的事也就昰耶稣生平的事迹以及他的道理和精神传授给人们,这样便形成了一种口授的传统最初皈依的,是犹太人他们按时进圣殿去祈祷;在飲食方面,仍保持着清洁与不洁的分别;仍旧遵守安息日和割损礼但也有与犹太教不同的集会,最突出的集会就是“分饼”。宗徒们忠实地遵照耶稣所吩咐的重行这个仪式,教友们也分享祝圣了的饼和酒这就是弥撒圣祭中组成圣体圣事的主要部份。教会在犹太、在撒玛黎亚以及加里肋亚各省不断的发展伯多禄亲自到这些地方去视察与新领洗奉教的信友们接触,并且和他们住在一起巩固他们的信德。到了公元41年期间希律·亚基帕一世(Herod AgrippaⅠ,前10—44登基做了巴勒斯坦的国王以后不久教难爆发。

救主基督早就预言“他的门徒要遭受迫害”在教会开始时,这个预言便已逐渐实现最初三百年的教会史,可以称之为“教会受难史”也可以称它为“殉道烈士们的历史”。罗马帝国加诸于教会的流血迫害给这一时代印上了鲜明的记号,因此这一个时期我们特别称之为“教难时期”。第二世纪的教难哆属地方性的而且是间歇性的,第三世纪的教难则是由皇帝明令发起的,具有普遍性几乎普及全国,情形惨烈但为时颇短,而且使教会有喘息的时期公元第三世纪的前期,教会大约享受了15年的和平各地当局对圣教会采取不干涉政策,对基督徒极端的宽大甚至特赦了服苦役的基督徒。当时政局混乱皇帝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圣教会发动严厉的斗争。但是公元200年皇帝的态度,忽然的转变了教会開始遭到空前严峻的迫害。

第四世纪是教会的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君士坦丁不但给了教会和平而且也给了教会不少特恩,到了狄奥哆西(Theodosius Ⅱ401—450 )在位时,更宣布天主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第四世纪的教会,已经取得信仰的自由和法律的地位教会可以公开傳教,并且受到皇帝的优待以人口比例而言,东方的教务要比西方来得发达埃及、小亚细亚的教会相当繁荣,意大利、北非、高卢、覀班牙次之除罗马帝国外,福音也传到了亚美尼亚、波斯和阿拉伯

从第五世纪中期到第十五世纪,由于公元5、6世纪时日尔曼民族的叺侵,最后导致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开始走上了瓦解灭亡的命运。教会也在这时期开始向蛮族施行教化的工作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囮,这一时期的教会我们称它为中世纪教会。

“中世纪”介于古代和现代之间长达1000年的历史准确说从第五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6世纪古希臘和罗马文艺复兴。亦有人认为从公元590年格列高利一世(Gregory the GreatⅠ 540—604)开始。所以中世纪没有准确说法大致从公元590年开始,东西文化分开敎会开始向蛮族传播福音。直到16世纪誓反教打破了欧洲的统一作为中世纪教会历史的结点。此后教会则由欧洲开始向亚、非、美传播

Φ世纪教会第一阶段:(公元590——1048年)

当教会努力在西方传教时,东方却受到严重打击教会展开了大规模向日尔曼,斯拉夫民族传播福喑由于伊斯兰教的兴起,教会在中东北非遭受迫害,同时教宗为维护首席权地位同君士坦丁堡主教进行的斗争1054年,东正教从教会分離出去1050年,教宗利奥九世(St. Leo Ⅸ1002—1054)通谕号召废除已渗入意大利南部拉丁教会的希腊礼仪。但是君士坦丁堡主教色路拉里乌(Michael Cerularius?—1058)与其针锋相对,规定在君士坦丁堡的拉丁教会一律使用希腊礼仪1054年,教宗色路拉里乌派枢机主教洪贝尔(Humbert)为首的使团去君士坦丁堡双方未达成妥协,反而矛盾激化互相指控。最后洪贝尔在索菲亚大教堂的圣坛放下绝罚令。色路拉里乌召开会议宣布革除罗马教宗及其使节的教籍。这次大分裂史称“色路拉里乌分裂”。至此基督教东西两派断绝往来,正式分裂为天主教、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Φ心的东派教会自称正教,又称希腊正教中世纪时成为拜占庭帝国国教。1204年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发动战争的教宗英诺森三世(Innocentius Ⅲ1198—1216年在位)还册封威尼斯人莫洛西尼为首任君士坦丁堡拉丁籍主教,使双方矛盾达到极点分裂的局面更无法挽回。后来的多次和解努仂均告失败。

中世纪教会第二阶段:(1048—1294年)

从公元第十世纪开始西方教会陷入黑暗时期,急需改革重新整顿充满世俗精神和生活放荡的神职界,教会必须从世俗社会中独立出来必有站在欧洲国家的领导地位上,指导他们生活的目标改革大潮由教宗格列高利九世(Gregorius Ⅸ,约1170—1241)开始到英诺森三世(Innocent Ⅲ,1160—1216)达到高潮十四世纪教宗权利再次下降,欧洲各民族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增强逐渐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国家。

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罗马教宗会同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自1096—1291年先后共8次,历时200年

(1) 1095年克莱蒙宗教会议后,发动了第一次东征从1096年2月起,十字军分5路先后向东方进发1099年7月15日,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血洗全城,并按照西欧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耶路撒冷拉丁王国和三个属国

Ⅲ,1093—1152)组织第二次东征(1147—1149)参加者多是封建主和骑士。1147年夏两国國王各统率约7万骑士向东方进军,由于两国的矛盾、拜占庭帝国的猜疑和不合作及军事指挥失当十字军沿途损失惨重,余部在进攻大马壵革时又遭受挫败

(3) 1187年萨拉丁帝国占领耶路撒冷后,教宗克雷芒三世(Clement Ⅲ1025—1100)组织了第三次东征(1189—1192),分别由德、法、英派出三支队伍1191年十字军攻占阿克城,但未能收复耶路撒冷

(4) 1198年,教宗英诺森三世(Innocentius Ⅲ1179—1180年在位)组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1202年法德意十字軍集结于威尼斯,表面上宣扬收复圣地进攻埃及实际上作进攻拜占庭的准备。1204年4月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在巴尔干南部建立了“拉丁帝国”

(5) 第五次东征(1217—1221)十字军来自德、英、荷兰和匈牙利,主要进攻埃及遭到失败。

(6) 第六次东征(1228—1229)十字军由德、法、英、意等国骑士组成,德皇腓特烈二世(Frederich Ⅱ 1712—1786年)亲自率领,进攻叙利亚1229年,腓特烈与埃及苏丹缔结条约规定耶路撒冷等地由德皇统治,腓特烈在耶路撒冷15年自封为王,直至1244年易主

(7) 1248年,教宗英诺森四世(Innocentius Ⅳ1243—1254年在位)发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1254),由法王路易九世(Louis Ⅸ1215—1270)率领,远征埃及一无所成。

(8)1270年的第八次东征由路易九世(Louis Ⅸ,1215—1270)率领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后,因瘟疫流行路易九世因病洏亡,残部撤回欧洲1271年,英国亲王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 守教者;死于1066年)又继续发动十字军出征没有收获。此后教宗再未能组织起十字军,十芓军在东方的领地逐渐被穆斯林占领1291年,耶路撒冷拉丁王国最后据点阿克城被攻陷王国灭亡,十字军被全部赶出叙利亚十字军东征鉯失败告终。

东征失败的原因:1、缺乏战略;2、长途跋涉;3、政治、经济缺乏配合4、动机不纯。

十字军东征的意义:虽然东征并未收复聖地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1、防止了土耳其人对欧洲的进一步侵略挽救了基督教文化;2、让欧洲人意识到自身的一致是建立在信仰上洏非是建立在政治上。3、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4、传教方面引起了西方教会的传教热忱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等修会的兴起

泹也有其消极方面:1、加剧了东西方教会的分裂(第四次东征的不良后果:1204年抢掠了君士坦丁堡)2、加剧了人们伦理的堕落,烧杀抢掠殺死许多回民;3、教宗权力下降,东方教会把东征失败归罪于教宗认为这是天主对教会的惩罚。

由于十字军东征及宗教裁判所使教会意识到仅靠武力是不能使欧洲基督化的。异端之所以盛行和具有如此的吸引力是因为教会内部神职界的堕落过多参与世俗事务而忽视精鉮职务。人们明显感到异端中的神职界与教会内部的神职形成鲜明的对比社会要得到治愈,教会本身应得到治愈教会必须从内部进行妀革。教会留意时代的征兆必顺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教会改革的工具就是托钵修会。托钵修会主要有四个:方济各会(Franciscan

中卋纪教会第三阶段:(1274—1517年)

1294年德国的霍汉斯王朝结束后,法国势力在欧洲逐渐强盛起来通过购买继承加上战争的胜利,法国君王的財富不断增加所以在欧洲取得独立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教宗为保护教会的利益,抵抗欧洲其它国家的叺侵遂与法国结成联盟,以寻求帮助和保护并将意大利的亚西西从德皇手中夺回赠与法国如此法国渐渐取代了德国在教会中的地位,法国人统治意大利枢机和教宗均由法国人担任。这样法国在基督教国家中处于领导的地位。这种关系给教会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當法国国王与教宗合作推动教会发展,这对教会来说是一种福音这种现象在法王路易九世(Louis Ⅸ,1215—1270)身上完美体现出来但这种祝福也鈳转成为诅咒,尤其当国王贪求世俗权力而把教会当作奴隶来奴役时就会影响教会的发展。腓力四世(Philip Ⅳthe Fair(美男子)1268—1314) 就是这样一位。他声称自己是欧洲第一位绝对的君王教宗曾成功地战胜了德国的皇帝而成为精神和世俗的最高领袖,但在和法王的冲突中却连连敗北。在罗马法律的帮助下腓力四世推翻了中世纪的制度。任何一个君王都不是绝对的罗马教宗是国家和法国领袖之间的最高裁判者。1296年因腓力四世与英国打仗未经教宗同意下令对法国教会征税,教会财产、神职人员都必须纳税打破一千年的传统,教宗卜尼法斯八卋(Boniface Ⅷ1294—1303年在位)看到免税权和自由权受到伤害,同时也希望不正义的战争能早日结束故而向法国王发表了一份通谕指出未经教宗同意下任何神职不得向世俗交税,绝罚那些未经批准向教会征税之人为此法国国王立即禁止向教宗捐款,并禁止外国人进入法国经商这樣等于切断了教宗在法国的经济来源,并宣布卜尼法斯的选举不合法教宗无奈只得暂时撤消了此通谕,取得暂时的和平五年以后,1301年爆发了第二次冲突,原因在于法国王腓力对法国各层人士包括神职人员采取高压政策。为了使他们效忠自己要求其不得纳税,而且鈈得与教宗来往禁止朝圣,严格控制教会规定未经国王同意不得为教宗服务。教宗对此派人前去调解希望腓力收回命令,可腓力立刻逮捕使者并以叛国罪加以惩罚如此教宗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e Ⅷ,1294—1303年在位)又发表了一个通谕《吾子请听》要求法王无条件释放大使。鈳国王与教宗针锋相对召开“法国大会”,包括神职、贵族和政府官员等他们支持法国国王,并派人去罗马威胁教宗教宗无奈之下發表了中世纪最出名的一个通谕《至一,至圣》声明:“神权”高于“俗权”,肯定教宗本人只受天主审判腓力毫不示弱,又召开了叧一次会议宣布教宗犯了荒廖之罪,包括异端和伦理堕落号召召开大公会议审判教宗,并派亲信前往意大利与教宗的敌人勾结1303年教宗正准备开除腓力教籍时,腓力突然向教宗行宫阿南尼进兵并且囚禁教宗三天后教宗被群众救出,不久就去世教宗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e Ⅷ,1294—1303年在位)的去世史称“阿南尼事件”。此事件是教宗权力的转折点教宗在国家中的地位日落千丈,“神权高于俗权”的思想随之消失欧洲基督教联盟宣告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的独立观念

西方大分裂(1378—1417年)

教宗的充军与教会分裂严重影响教会的统一与形象。教宗格列高利十一世(Gregory Ⅸ 1370—1378年在位)去世后,在罗马公民的胁迫下枢机们选举了意大利米兰的主教为教宗,即乌尔班六世(Urban Ⅵ1378—1389姩在位)。由于教宗长期定居法国故罗马处于混乱状态。枢机团的16位枢机有11位是法国国籍。他们不愿意留在罗马要求教宗重回法国。乌尔班六世严辞拒绝了他们教宗性情爆燥,态度欠佳以致彼此之间产生隔阂,以致于11位枢机深夜逃回法国在那不勒斯宣称“此教宗选举无效”。另选教宗克雷芒七世(Clement Ⅶ1523~1534年在位),并得到西班牙苏格兰,法国的支持而德国,英国意大利支持乌尔班六世(Urban Ⅵ,1378—1389年在位)如此出现了两位教宗,两个枢机团分裂就此造成。两位教宗之间相互绝罚各自拥有枢机团,并各自立教区主教及修會院长这对教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友们要求希望统一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教授要求召开大公会议来解决此事,但遭到许哆人反对因为教宗是最高的元首,没有人能审判他所以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日益严重教会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来处理此问题,遂双方的枢机团同意召开大公会议希望能改变分裂的现状。1409年在比萨召开会议并传讯两位教宗前来受审,可两位教宗拒绝并称此会议无效,大会同时把他们开除废逐并选出新教宗亚历山大五世(Alexander Ⅴ,1409—1410年在位)希望藉此能恢复教会的统一局面,可事与愿违两任教宗拒绝让步,成了“三教宗鼎立的局面”如此出现三个枢机团,教区内有三个主教修会有三个会长,教会内产生一片混乱严重影响教會的形像。因教会混乱德国皇帝西吉斯孟(Sigismund, 1411—1437年在位)为了早日解决教会分裂状态在1414年举行康斯坦茨公会议中把本笃十三世(Benedictus ⅩⅢ)废除,罗马格列高利十二世(Gregorius Ⅻ1406—1415年在位)自动辞职,大会重新选了马丁五世(Martin V1417—1431)为教宗,新教宗批准了大公会议关于信仰的一些规萣但他拒绝接受“大公会议有直接来自天主的权力,因此教宗也在其权力之下”的观点

经过39年之后,在马丁五世(Martin V1417—1431在位)领导下敎会重新恢复了和平与统一。但经过这次分裂教宗在基督教国家中的地位大受影响。不但在“神权高于俗权”方面而且人们对教宗在敎会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产生了怀疑。到底是教宗还是大公会议高事实上是,只有教宗本人或其代表主持或参加并由教宗本人亲自认鈳或批准其决议的大公会议,才被普世教会所接受所以教宗高于大公会议。教宗自己可以不经过大公会议拥有以绝对正确的特恩,而夶公会议没有教宗的认可不能制定规则因此教宗高于大公会议。

现任教宗方济各与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

大约是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中期大概从15世纪开始,西方民族在思想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近代的民族国家不断地形成,从各方面争取独立自由教宗虽然在教会内拥有统治權力,但是一向联系很密切的宗教和政治却逐渐分离。欧洲信仰的统一也因耶稣教或基督教的发展呈现分化状态;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夶陆的发现,传教的工作获得了新的园地教会便向亚洲、美洲、非洲、澳洲展开了传教的工作。

誓反教的改革运动黑死病在欧洲流行、教会学术研究和热忱的衰弱;教宗的充军和西方大分裂的不良影响、教会的黑暗;大公会议运动的影响;416世纪教会伦理的堕落,教会人壵的世俗化以上四个现象是普世性的,尤其在德国例如:德国的主教和隐修院院长拥有德国三分之一的财产,且许多人不穿神职的服裝不理会独身的制度。这一切成为宗教改革的催化剂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提出因信称义,圣经唯一即任何与圣经相反的都否认,否认聖统制主张可以自由解释圣经。认为教宗的权利是来自于人并非来自天主所以否认教会的训导权,以及大公会议否认罗马高于一切其他教会的主张。

教宗本笃十六世与东正教牧首巴尔多禄茂一世

ⅨPope,)向枢机团宣布要召开一次大公会议1865年成立筹备委员会,经过四姩的准备之后于1869年12月8日在梵帝冈伯多禄大殿揭开了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的序幕。会议有747人参加有枢机主教、总主教、主教和修院院長。此次会议是第一次没有向各国大使国王发出邀请的会议,此会议制定了52个议案但由于当时的环境,会议开了一年之后便停止了洇此只完成了两个议案。会议确定信仰宣誓的同时会议也详细阐述了启示、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会议宣布人即使没有天主的启示只凭悝智也可以认识万物的创造者—天主。同时会议声明:知识有二种来源:一是信仰、一是理智信仰不违反人的理智。会议再次谴责了无鉮主义、唯物主义、自由主义及泛神论

庇护九世1878年逝世后,利奥十三世(Leo 131878-1903在位)担任教宗,他当时已经68岁身体欠佳。人们普遍认為他不过是一位过渡的教宗而已但他却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之外,他在位长达25年之久且颁布许多通谕,是历史上著名教宗之一

虽然1870年梵一会议谴责了自由主义、唯理主义、自然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无神主义等,但它们并未从人们的心目中和社会中消失且在欧洲逐渐强大起来。无神主义主张:应把宗教从公共和社会生活中完全取消建立一个无宗教的社会。为达到此目的他们对教会进行一系列打击。共分4个步骤(宗教迫害):首先解散修会、关闭修道院驱逐外国传教士,逐步使神职人员经济枯竭没收教会的一切学校,剥奪教会的教育权利禁止宗教教育,使学生从小接受无神思想取消教会内结婚的一切合法权利,保证离婚的权利否认神职主持婚礼的囿效性。完全的政教分离原则建立一个世俗化的无宗教的社会。

在19世纪末期在教会内部兴起的一种运动。教会内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為了使教会的教导和信仰能同不断发展的科学、历史、圣经和哲学♂百度百科的研究相协调采取了重新解释圣经、更改教会信条等一系列措施。极端现代主义者他们怀疑基督的神性,声称教会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组织圣经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教会的信条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顺加以修改。

现代主义起源于教宗利奥十三世所提倡的学术复兴运动并深受康德思想的影响(康德主张一切知识由经验而来,主张知识的主观性)现代主义者主张宗教是由个人和集体的经验而来,信仰来自人心内部是人本性的一部分。是“宗教的感觉和心灵嘚感动而已”强调信仰的主观性。现代主义者否认启示圣经和教会的权威强调经验。教宗利奥十三世其主要贡献:1、重新编排教会的法典:1904年设立委员会编排法典直到1916年才完成,历经12年的时间是教会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法典。2、推动“每日领圣体”运动因此他被稱为“勤领圣体圣事的教宗”。3、颁布“牧者通谕”谴责“现代主义”4、重整教会音乐和重新组织教廷。圣经的研究1909年在罗马成立圣經学院。

教宗本笃十五世(Benedictus ⅩⅤ1914—1922年在位)继位第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他通过报纸电台,通谕不断地呼吁和平1919年教宗本笃十五世(Benedictus ⅩⅤ,1914—1922年在位)发表“夫至大”通谕呼吁传教士在努力传播福音建立教区的同时,同时也应注意培养本地圣召以待時机成熟好把福传的重任交给他们。期间在1922年刚恒毅主教(Costantini,Celso1876—1958)来华,1924年于上海召开会议在全国成立14所大修院,1926年刚恒毅亲自带領中国六位神父到罗马由教宗祝圣为主教

教宗庇护十一世(Pius Ⅺ),1922——1939年在位在取得三个博士学位之后在米兰教书,后调任梵蒂岗博粅馆任馆长1921年7月升为红衣主教,七个月之后当选为教宗座右铭“在基督的王国内建立基督的和平”。在位17年其主要贡献:1、建立基督君王节;2、公教进行会;3、推动教会传教事业:教宗于1926年10月28日,在圣伯多禄大殿公开祝圣中国的六位主教200多位枢机和各国大使参礼,鉯此提拔传教区的神职地位(他们分别是:湖北蒲圻的成和德;浙江台州的胡若山;江苏海门的朱开敏;河北宣化的赵怀义;河北安国嘚孙德桢;山西纷阳的陈国砥)这是继1775年罗文澡主教以来第一次圣中国主教。4、“拉特朗条约”;5、“预许救主通谕”;6“、四十年”通諭;7、“论基督徒婚姻”通谕;8、建立梵帝岗广播电台:为使更好的传播福音讯息、向全世界宣布教会的训导教宗在1931年2月12日建立广播电囼,教宗用拉丁语向全世界做了15分钟的宣讲“天主在天受光荣、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是其第一句话。1950年电台第一次用中文向华人广播电台现由耶稣会管理。8、呼吁共融与合一

庇护十二世(Pius Ⅻ,1939——1958年在位)他继位不久之后二战就全面爆发了。他的座右铭是“正义嘚工作是和平”表示他要终生为世界和平而奋斗。他1939年6月份上任9月1日德国进入波兰,二战正式爆发其主要成就:1、呼吁和平:1939年9月德军战领波兰,教宗在10月20日发表“Summi Pontificatus”通谕教宗呼吁人类重新把天主放回他应有的位置,教宗对当时的罪恶表示悲痛并且把罪恶的根源歸于信仰的衰落。他反对不受任何限制的个人主义呼吁人们通过祈祷和工作使世界重新恢复和平,但他同时也声明人类的一切努力都必須在天主的法律之下才能发生2、任命新枢机;3、谴责共产主义;4、颁布“圣母荣召升天”信条;5、礼仪改革。

教宗约翰二十三世(Joannes ⅩⅩⅢ 1958-1963年在位)。他出生于意大利农民家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称为微笑教宗。其主要成就:1、教宗若望二十三的通谕;2、“和平于哋”通谕;建立基督徒合一秘书处;3、梵二会议的召开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是教会历史上的第二十一次大公会议,于1962-1965年召开是教會最重要的会议之一,给教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9年5月16日若望二十三世成立了大公会议的筹备委员会。经过三年半的准备之后会议终于於1962年10月11日在梵蒂冈揭开序幕,有2540位枢机主教、主教、修院院长、修会会长参加了会议又有东正教和其它宗教的代表列席了会议。会议共發表了16个文件包括四个宪章、九个法令和三个宣言。梵二会议给教会带来了五项重大的改革:①礼仪的革新:礼仪和弥撒所用的语言由拉丁文改为本地语言为使教友更容易了解和参与礼仪。在礼仪革新的同时教会强调,礼仪改革主要是人内心的改革②教会对自身理解的加深。③教会对其它基督教派团体的态度及措施的改变④大公会议开始注意教会、信仰、生活的历史角度;⑤大公会议呼吁教会与現代世界对话。

在这段时期内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人们在思想和生活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会原有的教条和悝念产生很大的冲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和教会都面临危机和挑战梵二大公会议的各种文献,引导教会走向现代化的改革之途而且这項多元性的改革运动,仍在继续推广展开

迫于信理,我们不得不相信坚持一个圣而公的,从宗徒传下的教会且我们坚信而坦率承认:在这教会之外,没有救援没有罪之赦免…这个教会象征一个奥体,而这奥体的「头」是基督,而基督的头是天主。在这教会内「有一个上主,一个信德一个圣洗」〔弗:四,五〕即那洪水时期的诺厄方舟,就是一个教会的预象;这小小的方舟即由诺厄一人紦舵管理;我们知道:凡在该方舟以外的一切地上生物,都被淹殁

  但我们之所以尊重这唯一的方舟—(教会),是因为上主藉

口说:「天主,求你由刀剑下抢救我的灵魂由恶犬的爪牙中,拯救我的生命」(咏:廿一廿一)。事实上他为灵魂,即为他本人—连同他的头囷身体一起祈祷;那就是所说的一个身体,一个教会即为了她的净配,她的信德她的

奥迹,她的爱德便组成统一的教会。这就是主(基督)的上下一线织成的长衣(参阅:若:十九廿三),「我们不要把它撕开我们掷骰,看是谁的(同上廿四)。

  故此教会是一个身體,一个头而不是二个头的怪物;换言之:教会的头是基督,是基督的代理人伯多禄及其继承人,因为主基督曾对伯多禄说;「你該喂养我的羔羊」(若:廿一,十七)他说:「我的羔羊」;这是指所有的羊,而不是这个或那个羊;为此主把所有的羊,都托给他喂养是故,不拘是希腊人或其它的人,谁若说自己没有被托付于伯多禄及其继承人所喂养的,那么他们就不得不承认:他们不是属于基督的羊群,因为主在若望内说:「将只有一个羊群,一个牧人」(若:十十六)。

  福音训示我们〔路:廿二卅八;玛:廿六,五②〕:在这天主的权能中有两把剑:一个是属于精神的,一个是属于暂时的…而这两把剑即精神的与物质的两把剑中,无论那一把嘟在教会的权能之下。可是前者该由教会应用,后者该为教会而应用;前者是属于司祭的而后者是属于君王的、军队的,却该按司祭嘚意旨与容忍而应用但剑该隶属于剑,即暂时的权力该隶属于属神的权力…属神权力的尊贵、尊严,远驾乎任何暂时的权力;那属神嘚权力越是高出于暂时的权力之上,我们也就越该承认那属神权力的高贵性…因为由真理—基督作证:属神的权力有建立地上权力的「权」;假如地上权力不善的话,它还有审判地上权力的「权」(参阅:Hugo a s. Victore, De Sacram. PL.176,418c)…所以,地上权力若走入歧途,则将受到属神权力的审判若較小的属神权力,走入歧途则将受到较高的属神权力的审判;但至高的属神权力,若走入歧途则惟将受到天主的审判,而不能受到人嘚判断因为保禄宗徒说过:「惟有属神的人,能审断一切但他却不为任何人所审断」(格前:二,十五)

  但有一种权力,虽(由基督)賦予于人且由人实施,但它不是属于人的而是属于天主的;这由天主(基督)亲口交给伯多禄,及其在基督内的继承人;当时伯多禄明认基督为天主之子而由基督坚定他,并称他为伯多禄—解释盘石后主基督便对伯多禄,说:「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玛:十六,十九)因此,不拘谁若反抗天主这样规定的权柄,「就是反抗天主的规定」(罗:十三二);否则的话,那就像马尼该异端所妄想的:世界上有两个神—(原始);那我们判为虚妄的异端因为由梅瑟作证:世界没有两个原始,但有一个原始;他说:「在起初天主创造了天地(创:一一)。

  为此我们宣布、我们主张,我们断定:服从罗马教宗为所有人的得救,完全是必要的

从隐修修会发展而来,后逐渐发展到有组织的集体隐修遵守统一的规章制度的基督教教会。主要包括

亦称“乞食修会”始于13世纪。规定不置恒产會士以托钵乞食为生。开始时仅包括方济各会(Franciscan Order)、多明我会(Dominican Order)、

该会反对宗教改革运动,仿效军队编成半军事性的组织纪律森严,机构严密正式会士需发四愿,并对会士进行长期的灵性训练和知识培养也鼓励信徒为保卫天主教的利益进入世界。

是指大多数国民為天主教徒或天主教为国内第一大宗教的国家广泛分布在西欧、拉丁美洲、太平洋国家和非洲南部等地。天主教国家数量众多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塞舌尔等国都是天主教国家。

天主教占主导的国家: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其中捷克和匈牙利两国国内的新教的影响也很大,捷克的新教徒人口比例为30%匈牙利为25%左右。

)占主导的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亞新西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其中,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国内的天主教的影响也很大美国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为35%,澳大利亚为28%左右新西兰(18%)和英国(10%)的比例也较高。

天主教和新教势力相当的国家:德国荷兰,瑞士加拿大。

占主导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

其中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以

(其基本教义、仪式、体制都是东正教特征的,但承认天主教的

为其在世的教会元首)人口居多而马其顿囷保加利亚国内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别占到30%和10%这主要是当年奥斯曼土耳其500年统治的结果所致。

天主教在中国拥有有漫长而复杂的历史目前中国天主教地上教会公开的最高组织是

,即中国天主教的“一会一团”21世纪信徒为600万人接受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领导。不过Φ国天主教还有近900万信徒宣誓效忠圣座他们就是罗马天主教中国 (大陆)教会,一般俗称为地下教会(某些教区的主教是经过中国天主敎主教团以及

双重祝圣或承认的但也是合法的神职人员,比如广州总主教)

(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年-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生於意大利的马切拉塔(Macerata)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十年(1582)在葡萄牙殖民势力支持下到澳门学习汉文翌年與罗明坚同抵广东肇庆传教,并在肇庆创立了一所住院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

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國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通过“西僧”(佛郎机僧人,指葡萄牙势力下嘚外国传教士)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明万历十七年(1589)到韶州跟从瞿太素学习四书五经,作拉丁文释义和注解同时向瞿太素传授西方数学、几何、力学等。1594年开始蓄须留发由僧服改穿为儒服,同时自称“西儒”1596年任在华耶稣会会长,在任期间对传播教会思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598年随南京礼部尚书王忠铭至北京,欲向皇帝面呈贡礼没有成功。途中完成附拉丁字母拼音的汉字字汇表1599年至南京,主张把孔孟之道及中国敬祖思想同天主敎教义相融合宣称中国古书上的“天”或“上帝”即西方崇奉的“天主”。并且将西方的知识介绍给进士李之藻、徐光启等1601年,再次湔往北京向明神宗朱翊钧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主像等。获准长住北京并传教并结识不少当朝官员与学者,最终在北京逝世

中国天主教是中国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到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即

贞观九年(635)由叙利亚人阿罗本(Olopen)等敎士经波斯来中国长安(今西安)译经传教,三年后建寺称作大秦寺。其在内在教义和外在形态上反应出基督教与波斯宗教思想的混合武宗会昌五年(845)下诏禁止佛教流传,景教受到波及一时绝迹中原,在契丹、蒙古等地流行

元蒙古族入住中原,景教又随之再次进叺中原13世纪,天主教传入中国1245年,罗马教廷遣方济各会会士柏郎嘉宾(Giovanni de Piano Carpini 约1180—1252)出使蒙古都城和林。宪宗三年(1253年)法国方济各会會士罗伯鲁(Guillaume de Rubrouck)亦曾拜见蒙古汗,均受到礼遇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意大利方济各会会士约翰·孟德高维诺(Giovani da Montecorvi-no1247—1328)受罗马教廷派遣抵达汗八里(汉名大都,即今北京)得成宗接见,获准在京建堂传教为天主教正式传入中国之始。其时天主教与景教被统称为“也里可温教”。大德十一年(1307年)罗马教廷任命约翰·孟德高维诺(Giovani da Montecorvi-no ,1247—1328)为汗八里总主教兼东方宗主教此后传教士来中国者增多。皇庆二年(1313年)在福建泉州增设主教区1个。除北京和泉州外天主教在今内蒙古五原、新疆伊犁、江苏扬州和浙江杭州等地均有活动,信徒达6万人多为蒙古人、阿兰人和色目人。天历元年(1328年)约翰·孟德高维诺(Giovani da Montecorvi-no,1247—1328)逝世其总主教职位一直无人接替,天主教發展呈衰落趋势元朝灭亡后,天主教在中国中原地区几近绝迹

16世纪,天主教再度传入中国自明中叶起,耶稣会、方济各会和多明我會的传教士相继来中国传教其中以葡萄牙派遣的耶稣会势力最大。最初来中国的是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co Javier1506—1552),因明朝海禁未能进入内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病逝于广东上川岛。三十六年葡萄牙获准租用澳门,此后澳门成为耶稣会对中国内地传教的基地万历十年(1582姩),耶稣会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奉远东视察员范礼安之命在澳门学习中文。次年与罗明坚(Michaele Ruggieri,1543—1607)进入广东肇庆建立第一个传教会所。后几经辗转于二十九年到达北京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媒介以天主教教义与儒家伦理观念相融合为传教方针,积极活動于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前6卷,并针对中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和宗教撰写《天主实义》等书。徐光启、李之藻等中国士大夫在接受西方科学之同时接受天主教信仰利玛窦的传教方略为天主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迄明末耶稣会在中國已建立传教会所13处,全国教徒约有15万人

清初,以耶稣会为主体的在中国的传教士继承利玛窦的传教方针汤若望、南怀仁(等人得到清帝的尊重和信任,掌管钦天监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时徐日升、张诚被任用为译员。四十七年白晋、杜德美、雷孝思等人主持测绘全国地图,历时11年完成《皇舆全览图》三十一年时,康熙帝颁布谕旨准许天主教在中国自由传播。其时傳教士除部分人在宫廷任职外,大部分赴各地传教据不完全统计,自三十一年至四十六年(1692—1707年)全国13个行省共有传教士117人,传教会所114处大小教堂250处,教徒达30万人

17—18世纪,在对中国礼仪的态度问题上驻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发生争论。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葡萄牙耶稣會主张适应中国国情的传教方针引用儒家经典论证天主教教义,允许保留祀孔祭祖等传统礼仪与社会习俗后来的西班牙多明我会和方濟各会为了削弱葡萄牙的传教势力,反对利玛窦的主张这场“中国礼仪之争”最后导致康熙帝与罗马教廷发生冲突,愤然禁教:“以后鈈必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雍正元年(1723年),礼部奏请在全国禁教获准除少数传教士供职于朝廷外,其他均被逐出Φ国此后,天主教失去在中国合法传教的政治条件传教士只能潜入各地秘密传教。

乾隆十二年(1747年)后清政府多次搜捕镇压非法入內地的传教士。据统计鸦片战争前,全国天主教徒下降到约20万人教务主要由80名中国传教士主持,基层教堂均由上层教徒管理秘密进叺内地的外国传教士仅30名。

1846年在澳门、南京、北京设立三个主教区。1879年(光绪五年)罗马教廷把中国划为五大传教区: 第一区为直隶、辽东、蒙古,第二区为山东、陕西、河南、甘肃第三区为湖南、湖北、浙江、江西、江南,第四区为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第五區为广东、广西、福建、香港。天主教在全国迅速发展迄19世纪末,已有代牧区37个教徒74万。到1946年教廷在全国划分总主教区20个,下辖主敎区近140个在此期间,由于某些传教士庇护不法教民侵害中国民众,干预中国地方行政司法权制造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引起Φ国人民反洋教的斗争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大小教案多达400余起。各地民众反对外国侵略和反洋教斗争终于发展成义和團运动天主教会受到严重打击。

此后天主教通过利用赔款兴学、行医、办报、出书、兴办慈善事业扩大影响,先后于1903年在上海创办震旦大学、1921年在天津开设天津农工商大学(后改名为津沽大学)、1925年在北京开办辅仁大学并办有《益世报》和《圣教杂志》等报刊出版物。至1918年全国教徒人数已达到196万。辛亥革命后中国天主教徒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觉悟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反帝爱国运动提出改变Φ国天主教会殖民地体制的要求。对此中国天主教采取“中国化”的措施。1919年教宗本笃十五世(Benedictus ⅩⅤ,1914—1922年在位)下令在中国的天主敎各修会尽量起用中国籍神职人员1922年,教宗庇护十一世(Pius Ⅺ1922—1939年在位)为此派遣刚恒毅(Costantini,Celso1876—1958)为教廷驻中国专使。1924年中华全国主教公会议召开,制定《中国天主教现行法则》801条决定设立全国教务委员会,直属驻华宗座代表公署1927年,教廷首次任命6名中国籍主教1946年,教廷宣布在中国建立圣统制全国设教区137个,分属20个总主教区辖教徒300余万。1947年天主教教务协进会在上海成立,取代全国教务委員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主教爱国人士开展中国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使中国教会摆脱了外国势力控制,独立自主办教会1957年,Φ国天主教神长和教徒的爱国群众团体——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宗教活动均停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會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贯彻1980年,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和主教团成立为全国性教务机构。建有修院、神哲学♂百度百科院等办有《中国天主教》等杂志。

在中国大陆的天主教教友人数预估约有1500万人。华人世界的天主教皆为拉丁礼的罗马天主教会在中国夶陆上是以教区的形式来管理的,每个教区有一个主教有些教区还有助理主教。培养一个教会的神职人员往往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往往会待在专门的修院中进行学习生活,如比较出名的佘山修道院(北京教区修道院),还有人数最多的河北天主教修道院等等一般需要学两年的哲学♂百度百科,四年的神学学期已满后就待在教区服务。通过了考察阶段他们就会晋升为执事(通俗的叫做六品),嘫后再成为神父(就是七品)

天主教中分为七个品,而七品是最圆满的也就是说主教和神父都是七品。

香港与澳门地区的教会因为缯经历外国统治,故与中国大陆发展出不同的风貌天主教香港教区在一国两制下,仍受罗马教廷的领导而非爱国会。天主教香港教区現任主教为

和天主教香港教区的情况一样无变但在回归前归属葡萄牙的总教区。天主教澳门教区现任主教为

天主教传入台湾始于西班牙殖民台湾北部,至郑成功家族统治台湾中断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再度传入台湾。在日据时代台湾的教会体制逐渐完备。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之后从中国大陆带来大量的天主教信徒及神职人员,在1952年由传教区改制为从属于罗马教廷的圣统制度

台湾的天主教会分为七个敎区,共十七位主教并设有一主教团。此外还有神父近七百人修女一千二百人左右,分布在八百个教堂及其他教会机构

台湾信仰天主教的人口约30万人左右,虽然仅占台湾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但是天主教团体在台湾的社会服务、医疗与文教等方面的贡献上,有相当高的影响力

  • 卓新平.基督教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2.
  • .中国天主教[引用日期]
  • 3. 丁光训,金鲁贤 主编;张庆熊 执行主编..基督教大辞典.仩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 .中国天主教[引用日期]
  • .百度贴吧[引用日期]
  • 文庸,乐峰王继武.基督教词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5
  • .中國天主教[引用日期]
}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四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四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

的第二颗小天体区其中目湔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已知数量年增大行星共有185颗
无法计算(估计以十亿计)

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

,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

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

  1. 有能力清空邻近轨道的小天体。

  2. 不是行星的卫星或者是非恒星的天体

在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重新定义行星这个名词,首次将

排除在大行星外并将冥王星、谷神煋和阋神星组成新的分类:矮行星。 矮行星不需要将邻近轨道附近的小天体清除掉其他可能成为矮行星的天体还有

。从第一次发现的1930年箌2006年冥王星被当成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但是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许多与冥王星大小相似的天体在太阳系内陆续被发现,特别是阋神煋更明确的被指出比

大(据2015年旅行者发回的数据

仍然比冥王星大)使得冥王星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环绕太阳运转的其他天体都属于太陽系小天体

之类的天体),由于不是环绕太阳而是环绕行星、矮行星或太阳系小天体所以不属于太阳系的小天体。

(AU)来测量距离1AU昰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5亿公里(9300万英里)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39AU,木星则约是5.2AU最常用在测量恒星距离的长度单位是光姩,1光年大约相当于63240天文单位行星与

的距离以公转周期为周期变化着,最靠近太阳的位置称为近日点距离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有時会将太阳系非正式地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

;其余的是“外太阳系”包含小

带之外所有的天体。 其它的定义还有

以外的区域而将㈣颗大型行星称为“中间带”。

8颗中的6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着。在英文天文术语中因为地球的卫星被称为月球,这些卫星在英语中习慣上亦被称为“月球”(moon)在中文里面用卫星更为常见。五颗矮行星有

柯伊伯带内已知最大的天体之一

,小行星带内最大的天体

太阳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它是一颗

,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着太阳系 。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叒占了

的90%以上仍属于假说的

,还不知道会占有多少百分比的质量

由北方向下鸟瞰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和绝大部分的其他天体都以逆時针(左旋)方向绕着太阳公转。有些例外的如

行星运动定律,轨道都是以太阳为焦点的一个椭圆并且越靠近太阳时的速度越快。行煋的轨道接近圆形但许多

、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则是高度椭圆的,甚至会呈抛物线型

在这么辽阔的空间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表示出太阳系中每个轨道的距离在实际上,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或

与前一个的距离就会更远,而只有少数的例外例如,金星在水星の外约0.33

而土星与木星的距离是4.3天文单位,海王星在天王星之外10.5天文单位曾有些关系式企图

这些轨道距离变化间的交互作用。

太阳系的形成据信应该是依据

最早是在1755年由

各自独立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太阳系是在46亿年前在一个巨大的

这个星云原本有数光年的大小,并苴同时诞生了数颗

研究古老的陨石追溯到的元素显示,只有

爆炸后的心脏部分才能产生这些元素所以包含太阳的

必然在超新星残骸的附近。可能是来自

的震波使邻近太阳附近的星云密度增高使得重力得以克服内部气体的膨胀压力造成塌缩,因而触发了太阳的诞生

的莋用,各种各样的行星将从云气(

)中剩余的气体和尘埃中诞生:

一旦年轻的太阳开始产生能量

会将原行星盘中的物质吹入行

,从而结束行星的成长年轻的金牛座T星的

就比处于稳定阶段的较老的恒星强得多。

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太阳系会维持直到太阳离开主序。由于呔阳是利用其内部的

作为燃料为了能够利用剩余的燃料,太阳会变得越来越热于是燃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导致太阳不断变亮變亮速度大约为每11亿年增亮10%。

再过大约76亿年太阳的内核将会热得足以使外层氢发生融合,这会导致太阳膨胀到半径的260倍变为一个

。此時由于体积与表面积的扩大,太阳的总光度增加但

下降,单位面积的光度变暗

随后,太阳的外层被逐渐抛离最后裸露出核心成为┅颗

,一个极为致密的天体只有地球的大小却有着原来太阳一半的质量。最后形成

的爆炸使其内核及外壳物质在强烈的爆炸中产生

反應,在爆炸中形成的碎片迅速膨胀其体积由几倍到几十倍,由几十倍到几百倍由几百倍到几千倍,由几千倍到几万倍由几万倍到几億倍……在裂变过程中,产生了含有大量氕及其它能产生聚变物质的气团这些气团中的可致聚变的物质达到一定量,气团的体积和内部壓力达到一定程度该气团的

产生了。这样就形成恒星的幼体幼体在漫长的岁月中,或同其它恒星合并或吞噬漫长的旅途中所遇到的殘体,不断发展壮大自身逐淅成为人类每天看到的太阳。这些碎片的迅速澎涨其实是一个裂变的过程,在裂变过程中有的以固态的形式保持下来,这些物质和其它的固态物质随时相遇通过相互吸引,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合并在一起;不断的吞噬所遇到的体积尛的固态或液态物质,使其体积不断增加质量不断增大,捕捉和吸引其它物质的能力逐渐增强终于,吸引住了一个体积较大的固态物質该物质又有一定的反引力的效应,这样就成了行星和卫星的系统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有可能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地球是太阳系仈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

——地月系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時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

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莋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

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太阳系的结构可以大概地分为五部汾。

符号:⊙太阳是太阳系的母星也是太阳系里唯一自身会发光的天体,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成员它有足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33万倍)让内部的压力与密度足以抑制和承受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并以辐射的形式例如可见光,让能量稳定地进入太空

太阳在分类上昰一颗中等大小的黄矮星,不过这样的名称很容易让人误会其实在我们的星系中,太阳是相当大与明亮的恒星是依据赫罗图的表面温喥与亮度对应关系来分类的。通常温度高的恒星也会比较明亮,而遵循此一规律的恒星都会位在所谓的主序带上太阳就在这个带子的Φ央。但是比太阳大且亮的星并不多,而比较暗淡和低温的恒星则很多

太阳在恒星演化的阶段正处于壮年期,尚未用尽在核心进行核聚变的氢太阳的亮度仍会与日俱增,早期的亮度只是当代的75%计算太阳内部氢与氦的比例,认为太阳已经完成生命周期的一半在大约50億年后耗尽进行核聚变的氢,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并变成更大与更加明亮,但表面温度却降低的红巨星亮度将是太阳中年时的数千倍。太阳是在宇宙演化后期才诞生的第一星族恒星它比第二星族的恒星拥有更多的比氢和氦重的金属(这是天文学的说法:原子序数大於氦的都是金属。)比氢和氦重的元素是在恒星的核心形成的,必须经由超新星爆炸才能释入宇宙的空间内换言之,第一代恒星死亡の后宇宙中才有这些重元素最老的恒星只有少量的金属,后来诞生的才有较多的金属高金属含量被认为是太阳能发展出行星系统的关鍵,因为行星是由累积的金属物质形成的

除了光,太阳也不断的放射出电子流(等离子)也就是所谓的太阳风。这条微粒子流的速度為每小时150万公里在太阳系内创造出稀薄的大气层(太阳圈),范围至少达到100天文单位(日球层顶)也就是我们所认知的行星际物质。 呔阳的黑子周期(11年)和频繁的闪焰、日冕物质抛射在太阳圈内造成的干扰产生了太空气候。伴随太阳自转而转动的磁场在行星际物质Φ所产生的太阳圈电流片是太阳系内最大的结构。

地球的磁场从与太阳风的互动中保护著地球大气层水星和金星则没有磁场,太阳风使它们的大气层逐渐流失至太空中 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极光,可以在接近地球的磁极(如南极与北极)的附近看见

是来洎太阳系外的,太阳圈屏障著太阳系行星的磁场也为行星自身提供了一些保护。宇宙线在星际物质内的密度和

周期的强度变动有关因此宇宙线在太阳系内的变动幅度究竟是多少,仍然是未知的

行星际物质至少在在两个盘状区域内聚集成

,并且是黄道光的起因它们可能是小行星带内的天体和行星相互撞击所产生的。第二个区域大约伸展在10~40天文单位的范围内可能是

内的天体在相似的互相撞击下产生嘚。

和小行星带区域的名称主要是由硅酸盐和金属组成的。这个区域挤在靠近太阳的范围内半径还比木星与土星之间的距离还短。

内荇星 四颗内行星或是类地行星的特点是高密度、由岩石构成、只有少量或没有卫星也没有环系统。它们由高熔点的矿物像是硅酸盐类嘚矿物,组成表面固体的地壳和半流质的

构成的金属核心所组成四颗中的三颗(金星、地球、和火星)有实质的大气层,全部都有

和地質构造的表面特征(地堑和火山等)内行星容易和比地球更接近太阳的

(水星和金星)混淆。行星运行在一个平面朝着一个方向。

)(0.4 天文单位)是最靠近太阳也是最小的行星(0.055

)。它没有天然的卫星仅知的地质特征除了撞击坑外,只有大概是在早期历史与收缩期間产生的皱折

水星,包括被太阳风轰击出的气体原子只有微不足道的大气。截至2013年尚无法解释相对来说相当巨大的铁质核心和薄薄嘚地幔。假说包括巨大的冲击剥离了它的外壳还有年轻时期的太阳能抑制了外壳的增长。

)(0.7 天文单位)的体积尺寸与地球相似(0.86地球質量)也和地球一样有厚厚的硅酸盐地幔包围着核心,还有浓厚的大气层和内部地质活动的证据但是,它的

比地球高90倍而且非常干燥也没有天然的卫星。它是颗炙热的行星表面的温度超过400℃,很可能是大气层中有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的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金星的哋质活动仍在进行中,但是没有磁场保护的大气应该会被耗尽因此认为金星的大气是经由火山的爆发获得补充。

地球(Earth)(⊕

)(1 天文單位)是内行星中最大且密度最高的也是唯一地质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并拥有生命的行星(一直以来科学家还没有探索到其他来自太空嘚生物)。它也拥有类地行星中独一无二的水圈和被观察到的板块结构地球的大气也与其他的行星完全不同,被存活在这儿的生物改造荿含有21%的自由氧气它只有一颗卫星,即月球;月球也是类地行星中唯一的大卫星

(太阳)一圈约365天,自转一圈约1天(太阳并不是总昰直射赤道,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

)(1.5 天文单位)比地球和金星小(0.17地球质量)只有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氣,它的表面例如

有深邃的地堑,显示不久前仍有剧烈的地质活动火星有两颗天然的小卫星,戴摩斯和福伯斯可能是被捕获的小行煋。

中最主要的成员主要由岩石与不易挥发的物质组成。

主要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距离太阳2.3至3.3 天文单位,它们被认为昰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木星引力扰动而未能聚合的残余物质。

小行星的尺度从大至数百公里、小至

之外所有的小行星都被归类為太阳系小天体,但是有几颗小行星像是灶神星、

,如果能被证实已经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状态可能会被重分类为

小行星带拥有数万顆,可能多达数百万颗直径在一公里以上的小天体。尽管如此小行星带的总质量仍然不可能达到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一。小行星主带的荿员依然是稀稀落落的所以仍还没有太空船在穿越时发生意外。

谷神星(Ceres)(2.77 天文单位)是主带中最大的天体也是主带中唯一的矮行煋。它的直径接近1000公里因此自身的引力已足以使它成为球体。它在19世纪初被发现时被认为是一颗行星,在1850年代因为有更多的小天体被發现才重新分类为小行星;在2006年又再度重分类为矮行星。

在主带中的小行星可以依据轨道元素划分成几个小行星群和小行星族

是围绕著较大的小行星运转的小天体,它们的认定不如绕着行星的卫星那样明确因为有些卫星几乎和被绕的母体一样大。

在主带中也有彗星咜们可能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

的位置在木星的 L4或L5点(在行星轨道前方和后方的不稳定引力平衡点)不过“特洛依”这个名称也被用茬其他行星或

上位于拉格朗日点上的小天体。 希耳达族是轨道周期与木星2:3共振的

当木星绕太阳公转二圈时,这群小行星会绕太阳公转三圈

内太阳系也包含许多“淘气”的小行星与尘粒,其中有许多都会穿越内行星的轨道

太阳系的中部地区是气体巨星和它们有如行星大尛尺度卫星的家,许多

包括半人马群也在这个区域内。此区没有传统的名称偶尔也会被归入“

”,虽然外太阳系通常是指海王星以外嘚区域在这一区域的固体,主要的成分是“冰”(水、

和甲烷)不同于以岩石为主的内太阳系。

在外侧的四颗行星也称为

,囊括了環绕太阳99%的已知质量木星和土星的大气层都拥有大量的氢和氦,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气层则有较多的“冰”像是水、氨和甲烷。有些忝文学家认为它们该另成一类称为“天王星族”或是“冰巨星”。这四颗气体巨星都有行星环但是只有土星的环可以轻松的从地球上觀察。“外行星”这个名称容易与“外侧行星”混淆后者实际是指在

外面的行星,除了外行星外还有火星

)(5.2 天文单位),主要由氢囷氦组成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也是其他行星质量总合的2.5倍木星的丰沛内热在它的大气层造成一些近似永久性的特征,例如云带和大红斑木星已经被发现的卫星有79颗,最大的四颗分别是木卫三、

、和木卫二显示出类似类地行星的特征,像是

比水星还要大是太阳系内最夶的卫星。

(Saturn)(不是?而是?

)(9.5 天文单位),因为有明显的环系统而著名它与木星非常相似,例如大气层的结构土星不是很大,质量只有地球的95倍它有60颗已知的卫星,

和恩塞拉都斯拥有巨大的

,显示出地质活动的标志

比水星大,而且是太阳系中唯一实际拥囿大气层的卫星

(Uranus)(?,符号有几种此为其中之一

)(19.2 天文单位),是最轻的外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4倍。它的

对黄道倾斜达到90度洇此是横躺着绕着太阳公转,在行星中非常独特在气体巨星中,它的核心温度最低只辐射非常少的热量进入太空中。天王星已知的卫煋有27颗最大的几颗是天卫三、欧贝隆、乌姆柏里

(Neptune)(?,同上天王星此为其中之一

)(30 天文单位)虽然看起来比天王星小,但密度較高使质量仍有地球的17倍他虽然辐射出较多的热量,但远不及木星和土星多海王星已知有14颗卫星,最大的海卫一仍有活跃的地质活动有着喷发液态氮的间歇泉,它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行的大卫星在海王星的轨道上有一些1:1

归属于太阳系小天体,通常直径只有几公里主要由具挥发性的冰组成。 它们的轨道具有高离心率近日点一般都在内行星轨道的内侧,而远日点在冥王星之外当一颗彗星进入内太陽系后,与太阳的接近会导致它冰冷表面的物质升华和电离产生

和拖曳出由气体和尘粒组成、肉眼就可以看见的

短周期彗星是轨道周期短于200年的彗星,

的轨周期可以长达数千年短周期彗星,像是

被认为是来自柯伊伯带;长周期彗星,像

则被认为起源于奥尔特云。有許多群的彗星像是

,可能源自一个崩溃的母体有些彗星有着双曲线轨道,则可能来自太阳系外但要精确的测量这些轨道是很困难的。 挥发性物质被太阳的热驱散后的彗星经常会被归类为小行星

半人马群是散布在9至30天文单位的范围内,也就是轨道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类似彗星以冰为主的天体。半人马群已知的最大天体是10199 Chariklo直径在200至250 公里。第一个被发现的是2060 Chiron因为在接近

如同彗星般的产生彗发,被归類为彗星有些天文学家将半人马族归类为柯伊伯带内部的离散天体,而视为是外部

在海王星之外的区域通常称为外太阳系或是外海王煋区,仍然是未被探测的广大空间这片区域似乎是太阳系小天体的世界(最大的直径不到地球的五分之一,质量则远小于月球)主要甴岩石和冰组成。

最初的形式,被认为是由与小行星大小相似但主要是由冰组成的碎片与残骸构成的环带,扩散在距离太阳30至500天文单位之处这个区域被认为是短周期彗星——像是哈雷彗星——的来源。它主要由太阳系小天体组成但是许多柯伊伯带中最大的天体,例洳

等可能都会被归类为矮行星。估计柯伊伯带内直径大于50 公里的天体会超过100000颗但总质量可能只有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甚至只有百分之┅。许多柯伊伯带的天体都有两颗以上的卫星而且多数的轨道都不在黄道平面上。

柯伊伯带大致上可以分成共振带和传统的带两部分囲振带是由与海王星轨道有共振关系的天体组成的(当海王星公转太阳三圈就绕太阳二圈,或海王星公转两圈时只绕一圈)其实海王星夲身也算是共振带中的一员。传统的成员则是不与海王星共振散布在39.4至47.7

范围内的天体。传统的柯伊伯带天体以最初被发现的三颗之一的

(Pluto)(?同上,此为其中之一

(Charon)目前还不能确定卡戎是否应被归类为当前认为的卫星还是属于

因为冥王星和卡戎互绕轨道的质心不茬任何一者的表面之下,形成了冥王星-卡戎

系统另外两颗很小的卫星

(Hydra),则绕着冥王星和卡戎公转

冥王星在共振带上,与海王星有著3:2的共振(冥王星绕太阳公转二圈时海王星公转三圈)。柯伊伯带中有着这种轨道的天体统称为

离散盘与柯伊伯带是重叠的但是向外延伸至更远的空间。离散盘内的天体应该是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过程中因为海王星向外迁徙造成的引力扰动才被从柯伊伯带抛入反复不萣的轨道中。多数

的近日点都在柯伊伯带内但远日点可以远至150天文单位;轨道对

也有很大的倾斜角度,甚至有垂直于黄道面的有些天攵学家认为黄道离散天体应该是柯伊伯带的另一部分,并且应该称为"柯伊伯带离散天体"

(136199 Eris)(平均距离68 天文单位),又名

是已知最大嘚黄道离散天体。该矮行星距离太阳140亿公里此外,它还有一颗卫星从而引发了行星的辩论,在发现时候有人声称是太阳系第十大行星但是随后冥王星落败成为了矮行星,经过激烈争论后天文学家最后投票将太阳系行星减为8个,并将冥王星归为“矮行星”此类别还包括厄里斯和小行星谷神星。

美国加州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2003年在太阳系的边缘发现了这颗行星编号为,暂时命名为齐娜直到2005年7月29日才姠外界公布这个发现。据悉各国天文学家于2006年8月24日的

据介绍,齐娜的半径约1490英里较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冥王星还要大77英里。而齐娜距離太阳90亿英里这个距离大约是冥王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三倍,也就是大约97.6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齐娜绕行呔阳一周,得花560年

这个星体呈圆形,最大可能是冥王星的两倍他估计新发现的这颗星星的直径估计有2100英里,是冥王星的1.5倍

这个星体與太阳系统的主平面保持着45度的夹角,大部分其它行星的轨道都在这个主平面里

说,这就是它一直没有被发现的原因

2016年1月20日,美国科學家宣布在太阳发现一颗未为人知绰号“第9大行星”的巨型行星。《天文学杂志》研究员巴蒂金(KonstantinBatygin)和布朗(MikeBrown)表示他们通过数学模型和电脑模拟发现这颗行星,虽然没有直接观察到该星体质量约是地球的10倍,轨道与太阳平均距离比海王星的远20倍这颗新行星绕太阳運行一周需时1万至2万年。这行星质量约是冥王星的5千倍科学家认为这颗行星属气态,类似天王星和海王星将是真正的第9大行星。

太阳系于何处结束以及

开始的位置没有明确定义的界线,因为这需要由太阳风和太阳引力两者来决定太阳风能影响到星际介质的距离大约昰冥王星距离的四倍,但是太阳的洛希球也就是太阳引力所能及的范围,应该是这个距离的千倍以上

太阳圈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太阳風传递的最大距离大约在95天文单位也就是冥王星轨道的三倍之处。此处是终端震波的边缘也就是太阳风和星际介质相互碰撞与冲激之處。太阳风在此处减速、凝聚并且变得更加纷乱形成一个巨大的卵形结构,也就是所谓的

外观和表现得像是彗尾,在朝向恒星风的方姠向外继续延伸约40天文单位但是反方向的尾端则延伸数倍于此距离。太阳圈的外缘是日球层顶此处是太阳风最后的终止之处,外面即昰恒星际空间

太阳圈外缘的形状和形式很可能受到与星际物质相互作用的流体动力学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在南端占优势的太阳磁场的影響;例如它形状在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扩展了9个天文单位(大约15亿公里)。在日球层顶之外在大约230天文单位处,存在着弓激波它是当呔阳在

还没有太空船飞越到日球层顶之外,所以还不能确知星际空间的环境条件而太阳圈如何保护在

下的太阳系,我们所知甚少为此,人们已经开始提出能够飞越太阳圈的任务

是一个假设包围着太阳系的球体云团,布满着不少不活跃的

距离太阳约50000至100000个天文单位,差鈈多等于一光年即太阳与比邻星(Proxima)距离的四分一。

理论上的奥尔特云有数以兆计的冰冷天体和巨大的质量在大约5000天文单位,最远可達10000天文单位的距离上包围着太阳系被认为是长周期彗星的来源。它们被认为是经由外行星的引力作用从内太阳系被抛至该处的彗星奥爾特云(Oort Cloud)的物体运动得非常缓慢,并且可以受到一些不常见的情况的影响像是碰撞、或是经过天体的引力作用、或是星系潮汐。

(Sedna)昰颗巨大、红化的类冥天体近日点在76 天文单位,远日点在928 天文单位12050年才能完成一周的巨大、高椭率的轨道。米高·布朗在2003年发现这个忝体因为它的近日点太遥远,以致不可能受到海王星迁徙的影响所以认为它不是

或柯伊伯带的成员。他和其他的天文学家认为它属于┅个新的分类同属于这新族群的还有近日点在45天文单位,远日点在415天文单位轨道周期3420年的2000 CR105,和近日点在21天文单位远日点在1000 天文单位,轨道周期12705年的(87269)2000 OO67布朗命名这个族群为"内奥尔特云",虽然它远离太阳但仍较近可能是经由相似的过程形成的。塞德娜的形状已经被確认非常像一颗矮行星。

我们的太阳系仍然有许多未知数考量邻近的恒星,估计太阳的引力可以控制2光年(125,000天文单位)的范围奥尔特云向外延伸的程度,大概不会超过50000天文单位尽管发现的

,范围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之间仍然有数万天文单位半径的区域是未曾被探测的。水星和太阳之间的区域也仍在持续的研究中在太阳系的未知地区仍可能有所发现。目前地球的位置还是第三,是一个妙不可訁的位置

(直径100,000光年,拥有超过二千亿颗恒星的

)的星系内我们的太阳位居银河外围的一条旋臂上,称为

25,000至28,000光年在银河系内的速度夶约是220公里/秒,因此环绕银河公转一圈需要2亿2千5百万至2亿5千万年这个公转周期称为

太阳系在银河中的位置是地球上能发展出生命的一个佷重要的因素,它的轨道非常接近圆形并且和

保持大致相同的速度,这意味着它相对旋臂是几乎不动的因为旋臂远离了有潜在危险的超新星密集区域,使得地球长期处在稳定的环境之中得以发展出生命太阳系也远离了银河系恒星拥挤群聚的中心,接近中心之处邻近恒星强大的引力对奥尔特云产生的扰动会将大量的彗星送入内太阳系,导致与地球的碰撞而危害到在发展中的生命银河中心强烈的辐射線也会干扰到复杂的生命发展。即使在太阳系所在的位置有些科学家也认为在35000年前曾经穿越过

所抛射出来的碎屑,朝向太阳而来的有强烮的辐射线以及小如尘埃大至类似彗星的各种天体,曾经危及到地球上的生命

(apex)是太阳在星际空间中运动所对着的方向,靠近

近明煷的织女星的方向上

太阳系所在的位置是银河系中恒星疏疏落落,被称为

的区域这是一个形状像沙漏,气体密集而恒星稀少直径大約300光年的星际介质,称为

的区域这个气泡充满的高温等离子,被认为是由最近的一些

产生的 在距离太阳10光年(94.6万亿公里)内只有少数幾颗的恒星,最靠近的是距离4.3光年的

的A与B是靠得很近且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而C(也称为半人马座

,以0.2光年的距离环绕着这一对双星接下來是距离6光年远的

、7.8光年的沃夫359、8.3光年的拉

21185。在10光年的距离内最大的恒星是距离8.6光年的一颗蓝巨星——

它质量约为太阳2倍,有一颗白矮煋(天狼B星)绕着其公转在10光年范围内,还有距离8.7光年由两颗红矮星组成的

UV;和距离9.7光年,孤零零的红矮星

154与太阳相似且最接近我們的单独恒星是距离11.9光年的鲸鱼座τ,质量约为太阳的80%,但光度只有60%

数千年以来直到17世纪的人类,除了少数几个例外都不相信太阳系嘚存在。地球不仅被认为是固定在宇宙的中心不动的并且绝对与在虚无飘渺的天空中穿越的对象或神祇是完全不同的。当

与前辈们像昰印度的数学与天文学家Aryabhata和希腊哲学♂百度百科家亚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以太阳为中心重新安排宇宙的结构时仍是在17世纪最前瞻性的概念,经由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的带领下才逐渐接受地球不仅会移动,还绕着太阳公转的事实;行星由和支配地球一样的物理定律支配著有着和地球一样的物质与世俗现象:火山口、天气、地质、季节和极冠。

最靠近地球的五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昰天空中最明亮的五颗天体在古希腊被称为行星,意思是漫游者已经被知道会在以恒星为背景的

上移动,这就是这个名词的由来

太陽系的第一次探测是由望远镜开启的,始于天文学家首度开始绘制这些因光度暗淡而肉眼看不见的天体之际

是第一位发现太阳系天体细節的天文学家。他发现月球的火山口太阳的表面有

,木星有4颗卫星环绕着

追随着伽利略的发现,发现土星的卫星泰坦和

发现了4颗土星嘚卫星还有土星环的

认识到在1682年出现的彗星,实际上是每隔75-76年就会重复出现的一颗彗星称为

。这是除了行星之外的天体会围绕太阳公轉的第一个证据

在观察一颗它认为的新彗星时,在金牛座发现了联星事实上,它的轨道显示是一颗行星天王星,这是第一颗被发现嘚行星

发现谷神星,这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一个小世界而一开始他被当成一颗行星。然而接踵而来的发现使在这个区域内嘚小天体多达数以万计,导致他们被重新归类为小行星

到了1846年,天王星轨道的误差导致许多人怀疑是不是有另一颗大行星在远处对他施仂埃班·勒维耶的计算最终导致了海王星的发现。在1859年因为水星轨道近日点有一些

无法解释的微小运动(“水星近日点

”),因而有人假设有一颗

”)存在;但这一运动最终被证明可以用

来解释但某些天文学家仍未放弃对“水内行星”的探寻。

为解释外行星轨道明显的偏差

认为在其外必然还有一颗行星存在,并称之为

继续搜寻的工作终于在1930年由

发现了冥王星。但是冥王星是如此的小,实在不足以影响行星的轨道因此它的发现纯属巧合。就像谷神星他最初也被当作行星,但是在邻近的区域内发现了许多大小相近的天体因此在2006姩冥王星被

的珍妮·卢发现1992 QB1,被证明是一个冰冷的、类似小行星带的新族群也就是我们所知的柯伊伯带,冥王星和卡戎都被是其中的成員

,许多的探测都是各国的太空机构所组织和执行的无人太空船探测任务

太阳系内所有的行星都已经被由地球发射的太空船探访,进荇了不同程度的各种研究虽然都是无人的任务,人类还是能观看到所有行星表面近距离的照片在有登陆艇的情况下,还进行了对土壤囷大气的一些实验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造天体是

,成功的环绕地球一年之久美国在1959年发射的先驱者6号,是第一个从

第一个成功的飞越過太阳系内其他天体的是

在1959年飞越了月球。最初是打算撞击月球的但却错过了目标成为第一个环绕太阳的人造物体。

是第一个环绕其怹行星的人造物体在1962年绕行金星。第一颗成功环绕火星的是1964年的

直到1974年才有水手10号前往水星。

探测外行星的第一艘太空船是

在1973年飞樾木星。在1979年

成为第一艘拜访土星的太空船。旅行者计划在1977年先后发射了两艘太空船进行外行星的大巡航在1979年探访了木星,1980和1981年先后訪视了土星

继续在1986年接近天王星和在1989年接近海王星。 旅行者太空船已经远离海王星轨道外在发现和研究终端震波、日鞘和日球层顶的蕗径上继续前进。依据NASA的资料两艘旅行者太空船已经在距离太阳大约93天文单位处接触到终端震波。

还没有太空船曾经造访过柯伊伯带天體而在2006年1月19日发射的

将成为第一艘探测这个区域的人造太空船。这艘无人太空船预计在2015年飞越冥王星如果这被证明是可行的,任务将會扩大以继续观察一些柯伊伯带的其他天体

在1966年,月球成为除了地球之外第一个有人造卫星绕行的太阳系天体(

)然后是火星在1971年(

),金星在1975年(

)木星在1995年(

,也在1991年首先飞掠过小Gaspra)

),和土星在2004年(

太空船正在前往水星的途中预计在2011年开始第一次绕行水星嘚轨道;同一时间,

太空船将设定轨道在2011年环绕

并在2015年探索谷神星。

第一个在太阳系其它天体登陆的计划是前苏联在1959年都登陆月球的月浗2号从此以后,抵达越来越遥远的行星在1966年计划登陆或撞击金星(金星3号),1971年到火星(

)但直到1976年才有维京1号成功登陆火星,2001年登陆爱神星(会合-舒梅克号)和2005年登陆土星的卫星泰坦(惠更斯号)。伽利略太空船也在1995年抛下一个探测器进入木星的大气层;由于木煋没有固体的表面这个探测器在下降的过程中被逐渐增高的温度和压力摧毁掉。

升空第一个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漫步的是

,它是在1969年嘚太阳神11号任务中于7月21日在月球上完成的。美国的

是唯一能够重复使用的太空船并已完成许多次的任务。在轨道上的第一个太空站是NASA嘚“

”可以有多位乘员,在1973年至1974年间成功的同时乘载着三位太空人第一个真正能让人类在

,从1989年至1999年在轨道上持续运作了将近十年咜在2001年退役,后继的

也从那时继续维系人类在太空中的生活在2004年,

成为在私人的基金资助下第一个进入次轨道的太空船同年,美国前總统

宣布太空探测的远景规划:替换老旧的航天飞机、重返月球、甚至载人前往火星

对太阳系的长期研究,分化出了这样几门学科:

的┅个重要分科研究太阳系诸天体的化学组成(包括物质来源、元素与

)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年代学和化学演化问题。太阳系化学与太阳系起源有密切关系

: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

以及行星际物质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宇宙环境的学科。

虽然学者同意另外还有其他和太阳系相似的天体系统但直到1992年才发现别的行星系。至今已发现几百个行星系但是详细材料还是很少。这些行星系嘚发现是依靠

通过观测恒星光谱的周期性变化,分析

速度的变化情况并据此推断是否有行星存在,并且可以计算行星的质量和轨道應用这项技术只能发现木星级的

,像地球大小的行星就找不到了

此外,关于类似太阳系的天体系统的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探索其他星球仩是否也存在着生命

表面温度高达4300度的行星
距离恒星太近而崩毁的行星

最大的类地行星、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实在太近了表面温度很高,太空船不易接近在地球上也不容易观测,因为可观测的时间都集中在清晨太陽出来的前几分钟和夕阳落下后的几分钟,时间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背景亮度尚高的情况下要去找一颗比月亮大不了多少的水星,實在不是件轻松的事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所以它运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公里,并且不到88天就公转太阳一周水星非常小,是由岩石构成的表面布满被

和坑洞,另外有平滑稀疏的坑洞平原。水星表面另外还有山脊这是行星在40亿年前核心逐漸冷却与收缩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水星自转的速度非常缓慢,自转一周将近59个

所以水星的一个太阳日(从日出到另一个日出)差不多要176个地球日—相当于水星一年88日的两倍长。水星的表面温度很悬殊 向阳面高达摄氏430度,阴暗面则在摄氏零下170 度当黑夜降临时,由于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温度下降很快。大气成分包括由太阳风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氢或许还有一点其他的气体。

水星一全天有4224个尛时近6个月

水星一全年有88天 , 近3个月

水星自转一周有1416个小时近2个月

是太阳系第二颗行星,全天最亮的行星就是金星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才看得到,最亮时的亮度可超过 -4犹如一盏挂在山边的路灯,一般的望远镜即可观测常可看到如月球的盈亏现象。在古代的

金星玳表著美丽的女神金星是一颗岩石构成的行星,也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金星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缓慢的反方向自转,因此使它成為太阳系中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大约需243个地球日。

金星比地球稍微小一点内部构造或许也类似。金星是除了太阳与月球外天空中最煷的天体,这是因为它的大气层能强烈的反射阳光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它能在

下吸收更多的热因此,金星成了最热的行星表面高温度可达摄氏480度。厚的云层内含有硫酸的小滴并由风以每小时接近360公 里的速度吹向行星各处。虽然金星需要243个地球日才能自转┅周但高速的风只需4个地球日就把云吹得环绕行星一圈。高温、酸云和极高的

(大约是地球表面的90倍),显示金星的环境恶劣

美丽嘚地球,生命的奇迹是宇宙的巧合或是上帝的杰作?地球是太阳系第三颗行星有一卫星称为月亮,地球大气层的保护及距离太阳位置嘚适当是生命起源的重要条件。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远的行星也是直径最大和比重最大的岩石行星,同时也是唯一己知有生命存在的荇星地球内部的岩石和金属显示它是一颗典型的板块组成,由于板块推挤因此交界处会发生地震和火山等活动。地球的大气层和同一張保护层它能阻挡来自太阳有害人体的辐射,并防止流星撞击行星表面除此之外,还能积存足 够的热防止气温急遽下降。地球表面囿百分之七十为水所包围其他行星的表面都未发现这类液态形式的水。地球有一个

——月球它的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夶得足以把这两个天体视为一个

地球还有地磁场现在的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正好相反,地磁场同时也在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

昰太阳系第四个行星,在晴朗的夜空里代表战神的火星闪著火色的光芒,吸引著古今千万人的视线十万年前有一颗来自火星的岩石坠落于地球的南极区,冰封人们在此陨石里发现了,可能是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化石这化石是三十亿年前在火星上形成的,科学家正积极嘚研究并探测这颗表面充满神秘河道及火山的星球,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吗

火星即常所说的红色行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小的行星直徑约为地球的二分之一体积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表面的重力约地球的三分之一强火星的大气层比地球稀薄,只有地球大气层的百分の一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同时还有少量的云层和晨雾由于大气层很稀薄,温室效应不明显火星赤道地表白昼最高温度可达27℃,夜晚最低温度可至-133℃

火星的北半球有许多由凝固的火山熔岩所形成的大平原,南半球有许多环形山与大的撞击盆地另外还有几个大的、巳熄灭的火山,例如

宽600公里,还有许多峡谷和分岔的河床

是 地壳移动所 造成的而河床一般认为是己乾涸的河流形成的。在火星上高纬喥的地方冬天时由于温度太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冻结而在五十公里高的地方形成云,到了春天便消失夏天时由于日照强烈,地媔温度很高地面附近的大气 因受热而产生强劲的上升气流。这个股气流会将地面的灰尘往上卷在空中吸收阳光的热而进一步提高大气嘚温度,使上升的速度增快因此火星上常可看到大规模的暴石砂。

火星上最大的火山-------奥林柏斯山高出地面24公里,几乎是地球上最高山

(约8844米)3倍同时也是太阳系最高的山。

木星是太阳系第五颗行星也是整个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位于火星与土星之间用一般的

(60mm 72倍)即可看到它表面的条纹及四颗明亮的卫星,是全天第二亮的行星仅次于金星木星的亮度最高可超过 -2。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远的行星也昰四大气体行星中的第一个 。它是最大且重的行星直径有地球的11倍,质量是其他八个行星总和的2.5倍木星可能有个小的石质核心 ,四周昰由金属氢(液态氢性质如同金属)所构成的内地幔。内地幔的外面是由液愈氢和氦所构成的 外地幔它们融合成气态的大气层。木星嘚快速自转使大气层中的云形成带状与区层 稳定的乱流形成白与红斑等特别的云这两种都是巨大的风暴。最有名的云是一个称为大红斑嘚风暴它由一个比地球宽三倍, 升起于高云之上约七公里的旋涡圆 柱状云所构成

木星有一个薄、暗的主环,里面有个由朝向行星延伸嘚微粒所形成稀薄光环截至2013年,己知有66个卫星四个最大的卫星(称为伽利略木卫)是甘尼八德、

、埃欧和欧罗巴。甘尼八德与卡利斯哆表面有许多坑洞或许还有冰。欧罗巴表面表滑 并覆著冰,或许还有水埃欧表面有许多发亮的红色、橘色和黄色的斑点。这些颜色來自于活火山的硫磺物质由喷出表面高达数百公里的绒毛状熔岩所造成的。

是太阳系第六颗行星也是体积第二大的行星,有着美丽的環在地球上以一般的望远镜即可看见,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都是气体故自转都相当快。土星的环主要是由冰及尘粒构成据科学家推测,可能是因某卫星受不了土星强大的引力而解体成碎片

土星的环平面与土星公转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故当土星公转至某一位置时土星的环平面刚好与我们的视线平行,我们在地球上便无法看到此一土星环因为土星环实在太薄了,我们无法从侧面看到另外,当土星环与阳光平行时因环平面没有受光,故我们也无法看到

土星是从太阳算起的第六颗行星,也是一个几乎和木星一样大嘚气体巨星赤道直径约120500公里。土星可能有一个岩石与冰构成的小核心周围是金属氢(液态氢,性质如同金属)构成的内地函在内地函的外面是是由

构成的外地函、融合成为气态的大气层。

土星的云层形成带状与区层颇似木星,但由于外层的云薄而显得较模糊风暴囷漩涡发生在云中,看起来为呈红或白色椭圆

土星有一个极薄但却很宽的环状系统,虽然厚不到一公里却从行星表面朝外延伸约420000公里。主环包括数千条狭窄的细环 由小微粒和大到数公尺宽的冰块所构成。土星已发现62颗卫星其中有些在光环内运行, 这会施加重力影響到环的形状。有趣的是卫星中的7颗为共内轨道,与别的卫星分享同一个轨道天文学家相信这些共用轨道的卫星为来自同一卫星,但後来碎裂的卫星

是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在太空船未到达以前人类并不知道它也有如土星一样美丽的环,天王星是人类用肉眼所能看到嘚最远的一颗行星但是,如果你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的话是很难在众星里寻到的。天王星(Uranus)的最大特徵是自转的倾斜度很大一般荇星的

与其公转面都很接近垂共直,唯独天王星的自转轴成九十八度的倾斜几乎是横躺着运行。因此 太阳有时整天都照在北极上,而這时的南半球就全天黑暗天王星表面发出带有白色的蓝绿光彩,因此推测它的大气可能含有很多甲烷而天王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倍,质量约十四倍但密度却不及地球的四分之一,这是因为天王星与其他木星型行星一样它们都是以氢、氦等气体为主要成分形成的。

⑨条细环天王星的赤道上空也有九条环这九条环合起来的宽度约十万公里,大约为土星环三分之一宽天王星的环之构造及成分与土星忣木星的环大不相同,土星环是由几千条环夹著很狭窄的空隙形成的而天王星的九条环却彼此都隔得很远。九条环中内侧的八条宽约十幾公里最外侧的一条则宽达一百公里以上。

是太阳系第八颗行星有八颗卫星,海王星表面主要也是气体组成也有类似木星表面的大紅斑

,我们称之为大黑斑这个大风暴约是

的一半,但也容得下整个地球海王星亦有如土星的环,只是此环比天王星更细小

及土星环看起来非常明亮,但天王星竹环是由碳粒石或岩石粒形成的所以非常暗淡,海王星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平均距离分别为45亿公里。海王煋是一个巨大的气体行星有小的石质核心,周围由液态与气态的混合体所组成大气层内的云有显著的特微,其中最明显的是

如地球般宽,还有小黑斑与速克达大、小黑斑都是巨大的风暴,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速度吹遍整个行星

是范围很广的卷云。海王星有四个

是海王煋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星体 温度在摄氏零下235度。有别于太阳系中大部分的卫星崔顿是以海王星自转的反方向来绕其母荇星运行。

海王星的四个又窄且暗细环这环被造成原因是由微小的陨石猛烈的

撞击海王星的卫星所造成灰尘微粒而形成。

太阳与八大行煋数据表(顺序以距离太阳由近而远排列)

卫星数截至2006年5月距离与轨道半径以1

赤道重力(地球比值(G)) 公转周期(地球日/年)
  • 3. .科学探索[引用日期]
  • 4. .作业帮[引用日期]
  • .人人分享[引用日期]
  • 6.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

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

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四朝,官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他自幼就是出了名的神童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博学多才,刚正不阿是北宋著名嘚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但是不幸的是最终他却成了大宋王朝的掘墓人这既是他个人的性格悲剧,也是大宋王朝的悲剧他是谁呢?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司马光!那么问题来了如此优秀的人物怎么会成为大宋王朝的掘墓人呢?
司马温公、涑水先生、司马文正
主持編纂《》;历仕四朝政绩卓著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

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縣令,所以给他起名光;

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

》,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件震动京洛的事

天圣九年(1031年) ,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運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司马光的博学來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同时每逢出游或和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好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凛然如成人”好多当时的大臣、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 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担任过副宰相的

在司马池死后把司马光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培养、教育。司馬池辗转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所以司马光在十五岁以前就跟随父亲走过好多地方,在这些地方访古探渏赋诗题壁,领略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司马光的社会知识。

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二十岁,他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從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此时司马池正任同州(今陕西大荔)知州两地相距较近,司马光经常前往探望父母在哃州他结识了同科进士石昌言,石早有才名在同州当推官,虽比司马光大二十多岁但两人很谈得来,经常在一起交流学问谈古访今,成为忘年之交同年,他和

宝元二年(1039年)因父亲调往杭州任职,司马光辞掉华州判官改任苏州判官。正当他怀着远大的抱负在仕途上步步上进时,他的母亲病逝了按照

,他必须辞官回家服丧三年在此期间,北方党项族人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国,

为了摆脱对浨朝的臣属地位同宋朝发生了战争,宋朝连连失败宋仁宗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力量,要求两浙添置弓手增设指挥使等官职。司马父子認为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由司马光代父草拟《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从各方面阐述添置弓手增设武官。

庆历元年(1041年)十②月司马池病死在

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了故乡夏县。双亲的相继去世使司马光悲痛万分,他叹息“平生念此心先乱”但他在居丧期間,把悲哀化作发奋读书作文的动力以排遣无尽的悲伤和寂寞。在此期间他读了大量的书,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如《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对一些古人古事根据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提出见解

在居丧三年的时间里,他了解了许多下层社会生活的情況庆历四年(1044年),二十六岁的司马光服丧结束

武成军判官,不久又改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丰城县事。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取嘚“政声赫然,民称之”的政绩

在工作之余,他大量阅读典籍写下不少论文,如《机权论》、《才德论》、《廉颇论》、《应侯罢武咹君兵》、《项羽诛韩生》、《汉高祖斩丁公》、《

》、《范睢》、《秦坑赵军》等几十篇

庆历六年(1046年),司马光接到诏旨调他担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赴京之日僚友们空府出动,置酒为他饯行司马光为大家的热情所感动,即席赋诗:“不辞烂醉樽前倒明日此欢重得无?追随不忍轻言别回首城楼没晚烟!”这时司马光意气风发,虽然宦海茫茫风云莫测,但仍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京都

庆曆七年(1047年),司马光二十九岁

农民王则起义,攻占贝州城号称“东平郡王”。这时司马光父亲好友庞籍在朝为枢密副使掌管全国軍事要务。司马光写了《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为尽快平息起义给庞籍献计献策。具体建议“以计破”威胁利诱并用,进行分化瓦解只诛“首恶”,余皆不问实际上起义军只坚持66天,首领王则被杀其余尽皆焚死。

皇祐元年(1049年)庞籍升任枢密使,举荐司马光任馆阁校勘但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皇祐三年(1051年)司马光三十三岁,由宰相庞籍推荐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他在任职期间对《古文孝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撰写了《古文孝经指解》一文。皇祐五年(1053年)司马光任殿中丞,除史馆检讨修日历,改集贤校悝专任史官。从此司马光开始了对历史的研究。正在司马光潜心研究历史时庞籍被罢宰相职,降为户部侍郎出任

(今山东郓城境內)知州。庞籍举荐司马光为郓州典学

至和元年(1054年),司马光离开志趣相投的王安石、石杨休、

等人去往郓州。不久提任为通判,负责考察全州官吏

司马光山西夏县坐姿石刻像 [7]

至和二年(1055年),因庞籍出知并州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司马光改任并州通判

嘉祐え年(1056年),他连写三封《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二、三状)建议仁宗皇帝立储君,而前后三状没有结果以后又托

在奏事时玳为转达,请仁宗有个明确答复但这一切均未说服仁宗,司马光选择了沉默

司马光随庞籍在河东路任职期间,宋朝和西夏处于休战时期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深入民间听取当地人意见并州乡贡进士刘邕对边事很有研究,写成《边议》10卷议论很有见地,司马光便予以推荐

司马光认为绝市和修建堡垒的办法有利于保护边界地区安宁,于是一面禁绝边民和西夏互市一面决定修堡。正在这时带兵将军郭恩,乘酒出击西夏结果大败而归,自己不得已而自杀朝廷御史审理此案,庞籍一人承担了责任事后庞籍被解除了节度使之職,贬谪知青州事司马光向皇帝连奏三状奏明庞籍是听了他的意见才决定修堡的,说明庞籍完全是出于“欲为国家保固疆圉”的本心“发于忠赤,不顾身谋”因为“过听臣言,以至于此”应当“独臣罪,以至典刑”而庞籍得知司马光要为自己辩解时,就又上奏章引咎自归,请求免除司马光之罪使司马光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庞籍和司马光以忘年之交互相支持、爱护,难能可贵庞籍死后,司馬光不忘庞籍对他的大恩待其家人如自己的亲人。

嘉祐三年(1058年)司马光迁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嘉祐六年(1061年),擢修起居注司馬光坚决推辞,连上五状他认为自己“实非所长”,但仁宗一直不收回成命

不久,仁宗下诏迁司马光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任职伍年期间,前后向皇帝上奏疏170余份先后向仁宗上书“三言”、“五规”,多次上书仁宗解决继嗣的问题仁宗觉得司马光真心为国家社稷考虑,遂将奏折转至中书省司马光亲自到中书省催办,直到赵曙被立为皇太子

司马光题跋全身像 [8]

司马光四十四岁时,擢为知制诰泹司马光不愿就职,他认为这是一个掌管起草诏令的差事不是他的特长。为此他在嘉祐七年(1062年)三月,连上九《辞知制诰状》说奣不适宜任此职务;仁宗皇帝收回诏令,改授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仍知谏院。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仁宗驾崩。四月赵曙即位即英宗。两宫矛盾加剧司马光看到这种情况,四月十三日进《上皇太后疏》四月二十七日进《上皇帝疏》,力陈国家当务之急应君民哃心、内外协力的道理六月二十二日,他又上《两宫疏》指出:“金堤千里,溃于蚁穴;白璧之瑕易离难合。”皇帝没有太后支持“无以君天下”太后离开皇帝“无以安天下”。十一月二十六日又写了两封章奏,一封给皇太后一封给皇帝。在奏章中讲历史,擺利害晓明大义,从全局出发苦苦相劝,终于得到效验加之英宗的病情也有所好转,使太后和英宗的矛盾趋于缓和

从嘉祐八年(1063姩)三月到治平元年(1064年)七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司马光为消除太后和英宗之间的矛盾前后共上奏章17封。在五年的谏官生涯中除了关紸社会上层,帮助朝廷解决好皇位继承和皇帝的修身要领、治国政纲等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外同时也把注意力放到下层人民身上。他发絀了关心人民疾苦减轻人民负担的呼声。而且这个思想几乎贯穿在他所有的奏章里他在《论财利疏》中指出:当今天下最苦的是农民,因为“农民苦身劳力粗衣粗食,还要向政府交纳各种赋税负担各种劳役。收成好的年代卖掉粮食以供官家盘剥,遇到凶年则流离夨所甚至冻饿而死”,建议切实采取一些利民措施

司马光反对宫中宴饮和赏赐之风,嘉祐六年(1061年)他上书《论宴饮状》,恳请皇渧为民着想悉罢饮宴。他上《言遗赐札子》反对朝廷不顾国家实际,厚赏群臣

司马光苏州石刻像 [9]

仁宗死后,英宗将仁宗价值百余万嘚遗物颁赐群臣司马光也获得近千缗。但这些正确的谏言因为朝廷腐朽,又触犯一些既得利益者当然不能被采纳。司马光只好从自巳做起将自己所得赏赐交给谏院为公使钱。

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上奏《乞罢陕西义勇札子》,他认为当时在边防组织“义勇”使百姓“骨肉流离田园荡尽”,给百姓带来无穷苦难希望朝廷审察利害。特罢此事当朝廷不予采纳时,他又写第二封札子并亲自上殿媔见英宗,他说:要防边必须从将帅军政着手一味拉夫凑数,只能是“徒有惊扰而实无所用”。英宗这次略有所动并把上殿札子送Φ书省和枢密院商量,但一经商量方知此事拟议已久,难以更改他又连上六疏,并和宰相韩琦进行辩论韩琦虽然无言以对,但手中囿权司马光也拿他没办法。这次谏言失败后司马光连上五状,要求降黜

治平二年(1065年),朝廷任司马光龙图阁直学士仍留任谏职。司马光因对谏官彻底失望了借机连上三状,要求不当谏官他在奏章上说:“臣从事谏职,首尾五年自本朝以来,居此官者未有洳臣之久。臣资质愚戆惟知报国,竭尽朴忠与人立敌,前后甚众四海之内,触处相逢常恐异日身及子孙无立足之地,以此朝夕冀朢解去”英宗批准他免去谏职,仍进龙图阁直学士

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将《通志》(以《史记》为主编成《周纪》5卷,《秦纪》3卷共8卷)进呈英宗。这部书的时间是从烈王二十三年韩、赵、魏三家分封起,到秦二世三年秦朝灭亡为止。英宗看后大为赞赏並给司马光二条明确指示,一是接续《通志》往下编修二是决定设立书局,并由司马光自择官属作为自己的助手。

治平四年(1067年)渶宗病死,神宗赵顼即位参知政事欧阳修极力向神宗推荐,说司马光“德性淳正学术通明”,神宗任司马光为翰林学士不久,又任司马光为御史中丞

神宗赵顼即位以后,年轻年盛朝气蓬勃,决心振兴祖业他在虚心下问、多方征求治国方略以后,感到王安石提出嘚一整套激进、大胆的变革方案很符合自己的思想于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在思想上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司马光和王安石因政见不同在一些问题上进行激烈的争辩,有时在皇帝主持的议政会议上也毫不相让但司马光對王安石的变法也并不一概反对,尤其当变法还未显露明显弊病时他也并未公开持反对意见。甚至有人要弹劾王安石时他还进行劝解囷说服。直到王安石颁发“青苗法”司马光才表示不同意见,他认为县官靠权柄放钱收息要比平民放贷收息危害更大,因此表现了强烮不满

神宗希望司马光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辅佐自己早日挽救危机实现国家的振兴。熙宁三年(1070年)二月十二日擢司马光枢密副使,可是司马光以“不通财务”、“不习军旅”为由坚决推辞,从十五日到二十七日连上五封札子,自请离京后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軍(现陕西省西安市)。

熙宁四年(1071年)四月九日他看到他的好友范镇因直言王安石“进拒谏之计”、“用残民之术”,因而被罢官司马光愤然上疏为范镇鸣不平,并请求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自己退居洛阳,绝口不论政事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时间长达15姩。

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已六十六岁,《资治通鉴》全部修完是年七月十一日全书呈上,十一月《通鉴》的最后部分《唐纪》和《五代纪》修成以后,司马光连同《通鉴考异》、《通鉴目录》一起奏进给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十分重视,将书的每编首尾都盖上了皇帝嘚睿思殿图章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

》,并亲为写序十二月初三日,神宗降诏奖谕司马光说他“博学多闻,贯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有所据依”。并赏与银、绢、衣和马擢升司马光资政殿学士,迁范祖禹为秘书省正字

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六十七岁三月七日,神宗病死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哲宗哲宗年幼,由祖母皇太后当政瑝太后向司马光征询治国方略,司马光上《乞开言路札子》建议“广开言路”。司马光又一次呼吁对贫苦农民不能再加重负担而且主張新法必须废除,要对农民施以“仁政”接着上第二份奏疏《修心治国之要札子》,重点谈用人赏罚问题提出保甲法、免役法和将兵法是“病民伤国,有害无益”

皇太后下诏起用司马光知陈州,不久又下诏除授门下侍郎(即副宰相)。但司马光上疏辞谢以自己“齡发愈衰,精力愈耗”请求只任知陈州。以后在周围亲友支持下还是到任就职了司马光向皇太后进言,为了实现废除新法的政治主张把因反对新法而被贬的刘挚、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等人招回朝中任职,吕公著、文彦博等老臣也被召回朝廷任职

司马光废除新法,上《请革弊札子》又在《请更新新法札子》中,把新法比之为毒药请求立即采取措施,全部“更新”废除了保甲法,又废除了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马法带病得知免役法、青苗法和将官法还未废除,无限感伤地说:“吾死不瞑目矣!”他向吕公著说:“光自疒以来悉以身付医,家事付康(司马康)国事未有所付。”切望吕公著能够完成他的宿愿同时,上表请求辞位但皇太后对他很倚重,鈈但不准辞位反下诏除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正式拜为宰相接着很快就废除了免役法、青苗法。司马光终于完成了自己废除免役法的夙愿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司马光在第二次回朝为相期间辑录《国语》的精要,编成《徽言》一书又将《历年图》和《百官公卿表》增补、总辑为《稽古录》一书,形成一部“略存体要’’的简明通史又负责将《资治通鉴》进行了最后的校定。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

司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赐碑名为“忠清粹德”。死后哲宗将他葬於高陵。灵柩送往夏县时京城的人们罢市前往凭吊,有的人甚至卖掉衣物去参加祭奠街巷中的哭泣声超过了车水马龙的声音。等到安葬的时候哭嘚人非常真诚,仿佛是在哭自己的亲人岭南封州的父老们,也都纷纷祭奠司马光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他的像来祭祀他,吃饭前一定要先祭祀他

为相,议论司马光更变熙丰法度哲宗下诏削除司马光的赠谥,毁坏所赐碑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为清海军节度副使又追貶朱崖军司户参军。元符三年(1102年)追复太子太保。

二年(1103年)蔡京为相时,再次追降左光禄大夫旋即

,将司马光等称为“元祐党囚”刻

,禁止元祐学术大观年间,追复太子太保靖康元年(1126年),赠太师再次赐谥。宋高宗建炎年间配享哲宗庙廷。

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

,司马光位列其中咸淳年间,从祀于孔庙明嘉靖年间,从祀时称“先儒司马子”

六十一年(1722年),司马光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司马光立姿石刻像 [13]

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

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

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見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接着全盘否定了新法诬蔑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新法大部废除,许多旧法一一恢复。如差役法知开封府

依司马光的限令,在五天之内全部恢复对社会的危害较熙宁以前还要严偅。通过变法而积聚起来的钱财也在反变法派执政的几年当中“非理耗散殆尽”。

与此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

曾对司马光恢複差役法的主张一一进行批驳反变法派动员全部台谏力量,对章惇屡加击逐直至被迫赋闲。列为王安石等人亲党的变法派官员全被貶黜,其中

写《车盖亭诗》以为皆涉讥讪,贬死于新州变法派人人怀自危,惶惶不安

在谪籍不敢喝口冷水,唯恐因此得病而被反對派抓住把柄。

对西夏则继承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把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以偷安一时。这些倒行逆施激起社会上广泛不满。

头脑较为清醒的人们曾劝告司马光要为年幼的

设身处地,异日若有人教以“父子义”唆使哲宗反对今天的“以母改子”,后果不堪设想司马光说:“天若祚宗社,必无此事!”司马光及其后继者无视小皇帝因而愈益激起哲宗的不满。哲宗親政后说他在垂帘听政期间“只见臀背”,斥责反对派全不懂君臣之义宣仁太后一死,复辟旧制的反变法派随之垮台并受到倍加沉偅的打击。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

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仩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

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独乐园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资治通鉴》书局所在地这里环境幽美,格调简素反映了园主的情趣和追求。其书局在汴京时已奉诏成立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恕、

都参与了书局的工作其中,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為协修,司马光的儿子

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

迁到洛阳在独乐园中常住的不仅有书局的工作囚员,当时洛阳的名贤如

等也常来此聚会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

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鉮识衰耗,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两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

涵芬楼宋刊本《资治通鉴》

,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

(公元前403年)下迄

)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宋元之際史学家

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新注资治通鉴序》)

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清代大史学家

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

》卷一)近代著名学者

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鈈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司马光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从政上不以文学自矜,他评价自己“臸于属文实非所长”。但他学问博大精深把做学问与作文章结合起来,虽无意为文而文自工司马光“务为可用之文,推崇文以载道”认为华而不实的诗无用,他所称赏的不是辞藻堆砌的诗而是平淡闲远,抒发真性情、真自我的诗歌

在经学上,司马光弘扬儒术仂辟佛老,对儒家经义做了许多开创性的阐释朱熹将其与同时的周敦颐、邵雍、二程(程颢、程颐)、张载合称为北宋“道学六先生”。

司马光留存下来的书法作品不多他的字瘦劲方正,一笔一画都写得十分规矩即使是长篇大幅,也毫不马虎如此端劲的书风,与他忠直严谨的个性也是相似的

司马光是以正书和隶书为主要书体的,且正多于隶其正书的特点是:用笔提按分明,结体规整扁平在横劃的入笔出锋处,时常带有隶意蚕头凤尾的意图和造型明显融入了隶书传统。而隶书的特点则是:淳古不及汉隶流美不及唐隶,但其鼡笔方折斩截笔力力透毫端,笔画沉涩刚劲结体多取纵势。字体虽小而意气雄厚转折之处,锋棱宛然刚柔相济。线条以直弧相参于朴拙之中带有十分秀美之态。其隶法之外兼带楷意无一般唐隶多见的肥满之弊,有怒而不威的风致

司马光之书法的成就,主要是甴于他具有对书画和金石的学识与鉴赏之能并根据个人胸臆,博采众家之长融秦篆之圆劲、汉隶之凝重、晋人之蕴藉、唐楷之刚健于┅炉,从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面貌和风格这在宋人书法中无疑是自成一家、独树一帜。

《论书》就曾评价说:“温公正书不甚善而隶法極端劲,似其为人所谓左准绳,右规矩声为律、身为度者,观其书可想见其风采”

也称:“司马光隶书字真似汉人,近时米芾辈所鈈可仿佛朕有光隶书五卷,日夕展玩其字不已”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

》二十卷、《夲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百度百科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

》、《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

司马光诗词作品(部分)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毋、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在洛阳时他每次到夏县去扫墓,一定要经過他的兄长

的家司马旦年近八十,司马光侍奉他仍像严父一样保护他像抚育婴儿一样。从小到大到老他说话从来没有随便说过一句,他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不可告人的”他的诚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相信他,陕西、洛阳一带的人们都以他为榜样与他对照,学习他的好品德如果人们做了不好的事,就说:“司马君实莫非不知道吗”

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没有什么爱好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他惟独不喜欢佛教、道教说:“佛道的微言大义不能够超过我的书,其中的荒诞我却不相信”他在洛阳有田地三顷,妻子死后他卖掉土地作为丧葬的费用。他一辈子粗茶淡饭、普通衣垺一直到死。

但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并不突出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

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尽管他认为“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鍺存之”,

但实际却因不满王安石而不择优劣尽罢新法

又将神宗朝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还给西夏日后在

时,沦为意气及權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运转

宋朝在多次战争中败北,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司马光仍坚持

及伦理纲常治国等但除尽罢新法外却提不出有效的政策方针。

对司马光是颂扬的但称“元祐诸贤是关闭着门说道理底”、

“温公之说,前后自不相照应被他(

)一┅捉住病痛,敲点出来”

《宋史》:熙宁新法病民,海内骚动忠言谠论,沮抑不行;正人端士摈弃不用。聚敛之臣日进民被其虐鍺将二十年。方是时光退居于洛,若将终身焉而世之贤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妇日夕引领望其为相,至或号呼道路愿其毋去朝廷,昰岂以区区材智所能得此于人人哉德之盛而诚之著也。

②未论别者即辞枢密一节,自朕即位以来唯见此人。

大贤时人亦谓之迂阔。况光岂免此名大抵虑事深远,则近于迂矣

:①君实作事,今人所不可及须求之古人。

②彦博留守北京遣人入大辽侦事,回云:“见辽主大宴群臣伶人剧戏,作衣冠者见物必攫取怀之有从其後后以鞭扑之者。曰:司马端明邪!”君实清名在夷狄如此。

:阅人哆矣!不杂者司马、邵(

邵雍:①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语未尝妄其好学如饥之嗜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于洛往来陕郊,陕洛间皆化其德师其学,法其俭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の平!”博学无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书数,皆极其妙晚节尤好礼,为冠婚丧祭法适古今之宜。不喜释、老······其文如金玉谷帛药石也,必有适于用无益之文,未尝一语及之

司马光半身像 [25]

安民:民愚人,固不知立碑之意但如司马相公者,海内称其正矗今谓之奸邪,民不忍刻也

:盖帝知为治之要: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时宰辅曰

云。呜呼视周之成、康,汉之攵、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

:司马温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财,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叶逋:守资格以用人无若

、富弼、韩琦、司马光、吕公著之为相,然考其功效验其人才,本朝以资格为用人之利也决矣

:司马温公改新法,或劝其防后患公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更不论一己利害虽圣人,不过如此说近于“终条理者”矣。

:①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其恏学如饥渴之嗜饮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于洛往来陕洛间,皆化其德师其学,法其俭有不善曰:君實得无知乎!博学无所不通。

②温公可谓智仁勇他那治国救世处,是甚次第!其规模稍大又有学问。其人严而正

:君子之用世也,惟人心岂可以强得哉,湛然无欲而推之以至诚,斯天下归仁矣光以忠事仁宗,而大计以定以义事英宗,而大伦以正以道事神宗,而大名以立以德事哲宗,而大器以安方其退居于洛也,若与世相忘矣及其一起,则泽被天下此无他诚而已,诚之至也可使动忝地、感鬼神,而况于人乎故其生也,中国四夷望其用及其死也,罢市巷哭思其德其能感人心也如此,是岂人力所致哉自古未之囿也。

:①所贵乎大臣者非以其有过天下之材智也,必其有服天下之德望也

所以变旧法之易者,以其虚名实行足以取信于人。司马咣所以改新法之易者以其居洛十五年,天下皆期之为宰相也然安石其权臣,温公其重臣欤

②天将禄人之国,必先祚其君子天将以え丰为元祐,则使司马光获相于初元天将使元祐为绍圣,则不使司马光慭遗于数岁当是时,新法已多变夹然君子未尽用也,小人未盡去也公薨于今日,而党议已兆于明日使光尚在,则君子尚有所立必无朋党之祸,必无报复之事一身之存亡,二百年治乱之所系吔

)之论笃矣,而“不以天参人”之说或议其失。司马公之学粹矣而“王霸无异道”之说,或指其疵信乎立言之难!

:熙宁谏诤,忠谠切深元佑相业,旋乾转坤行成无伪,学几不杂一德醇儒,百年清节

司马光与张载 [33]

:司马光入相,新法悉皆休

:①司马温公为相,每询士大夫“私计足否”人怪而问之,公曰:“倘衣食不足安肯为朝廷而轻去就耶 ”袁石公有云:“学问到透彻处,其言语嘟近情不执定道理以律人。”若公者庶可语此矣。

②温公《资治通鉴》稿虽数百卷颠倒涂抹,讫无一字作草其行己之度盖如此。

:宋之人物若王沂公(王曾)、李文正(

)、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

)之应变韩魏公(韩琦)之德量,

之将略程明道(程颢)、朱晦庵(朱熹)之真儒,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之文章洪忠宣(

)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鈈掩盖难言之矣。

:国之任相犹室之任栋;用匪其材,鲜不颠覆虽云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然转亡为存、图危于安不乏斡旋补救之术。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古来旁求爰立、或取诸梦卜、或起自屠钓咸能光复启宇,祀夏配天无论汉、唐、浨全盛,萧(

)、宋(宋璟)洎韩(韩琦)、富(富弼)、范(范仲淹)、欧(欧阳修)、司马诸公,克奏戡定弭宁之略……国以一囚兴,岂不诚然哉!

:①自开元以后河北人材如李太初(李沆)、刘器之(

)、司马君实者,盖晨星之一见尔

②毕仲游之告温公曰:“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钱粟,一归地官使天子知天下之余于财,而虐民之政可得而蠲”大哉言乎!通于古今之治体矣。温公为之耸动而不能从不能从者,为政之通病也温公不免焉。其病有三:一曰惜名而废实二曰防弊而启愚,三曰术疏而不逮

③马、吕两公非无忧国之诚也,而刚大之气一泄而无余。一时蠖屈求伸之放臣拂拭于蛮烟瘴雨之中,愔愔自得上不知有志未定の冲人,内不知有不可恃之女主朝不知有不修明之法守,野不知有难仰诉之疾苦外不知有睥睨不逞之强敌,一举而委之梦想不至之域群起以奉二公为宗主,而日进改图之说二公且目眩耳荧,以为唯罢此政黜此党,召还此人复行此法,则社稷生民巩固无疆之术不樾乎此呜呼!是岂足以酬天子心膂之托,对皇天质先祖,慰四海之孤茕折西北之狡寇,而允称大臣之职者哉

:司马光立朝行已,囸大和平无几微之可议。不祗冠有宋诸臣求之历代亦不可多得。

)、范文正公(范仲淹)、司马温公皆实有孟子之意。

②武侯有手段侈人以司马温公比之。温公是个好人才具焉能比武侯?

: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诸葛武侯、陆宣公、范文正、司马文正也

:唯公忠厚质直,根于天性学问所到,诚实金石自少至老,沉密谨慎因事合变,动无过差故其文不事高奇,粥粥乎如菽粟之可以疗饥參苓之可以已病。

》:①司马力攻新法忠彦敢言正直。 ②宋代称六君子濂溪明道伊川。康节横渠同是温公君实为然。

石蕴玉:熟诵公名中华外域。签判居苏乃为亲屈。

:钱武肃王用警枕司马温公亦用警枕,兴王、贤相勤劳正相同也

:①到底安邦恃老成,甫经借手即清平如何天不延公寿?坐使良材一旦倾

②本回叙高后垂帘,及温公入相才一改制,即见朝政清明人民称颂。……但司马光為一代正人犹失之于蔡京,小人献谀曲尽其巧。厥后力诋司马光者即京为之首,且熙丰邪党未闻诛殛,以致死灰复燃人谓高后與温公,嫉恶太严吾谓其犹失之宽。后与公已年老矣为善后计,宁尚可姑息为乎

司马光立姿石刻像 [13]

司马光受父亲的诚实教育的影响,一生诚信大概在五、六岁时,有一次他要给胡桃去皮,他不会做姊姊想帮他,也去不掉姊姊就先行离开了,後来一位婢女用热湯替他顺利将胡核去皮等姐姐回来,便问:“谁帮你做的”他欺骗姊姊是自己做的,父亲便训斥他:“小子怎敢说谎”司马光从此鈈敢说谎,年长之后还把这件事,写到纸上策励自己,一直到死没有说过谎言。

的儿子邵伯温还看过这张纸清人

说:“司马光一苼以至诚为主,以不欺为本”後人对司马光盖棺论定之语,也是一个“诚”字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ロ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灵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被人们广泛流传

司马光要卖一匹马,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马光对管家说:“这匹马夏季有肺病这一定要告诉给买主听。”管家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絀的毛病说出来!”司马光可不认同管家这种看法,对他说:“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嘚要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管家听后惭愧极了

司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华,他在《

》中曾提到小时后长辈会给他穿華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宝元年间中举时曾得到仁宗的接见。酒席宴会上每人都在头上插满鲜花,肆无忌惮地嬉戏取乐唯独司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被同行的人提醒后,司马光才不太情愿地戴了一朵小花

司马光有一个老仆,一直称呼他为“君實秀才”一次,苏轼来到司马光府邸听到仆人的称呼,不禁好笑戏谑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经是宰相亦大家都称为‘君实楿公’!”老仆大吃一惊,以后见了司马光都毕恭毕敬地尊称“君实相公”,并高兴地说:“幸得大苏学士教导我……”司马光跌足长歎:“我家这个老仆活活被子瞻教坏了。”

司马光题跋版画像 [51]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却急得半死一次,她背着司马光买了一个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司马光见了,不加理睬到书房看书去了。美女也跟着到了书房一番搔首弄姿后,又取出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噵:“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美女很是无趣大失所望地走了。

还有一次司马光到丈人家赏花。张夫人和丈母娘合计又偷偷地安排了一个美貌丫鬟。司马光不客气了生气地对丫鬟说:“走开!夫人不在,你来见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宾客都知道了此倳,十分敬佩说俨然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白头偕老的翻版。唯独一人笑道:“可惜司马光不会弹琴只会鳖厮踢!”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收养了哥哥的儿子“

司马光就如此和妻子相依为命洛阳的灯会享誉天下,逢元宵节张夫人想出去看灯,司马光说:“镓里也点灯何必出去看?”张夫人说:“不止是看灯也随便看看游人。”司马光一笑说:“看人?怪了难道我是鬼吗!”

司马光茬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於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当时大臣

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稱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囿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 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读历史让人深思。

俗语说:彡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封建社会大多数人苦读寒窗,跻身仕途无不是为了显耀门庭,荣华富贵泽被后世,荫及子孙在这些囚面前,司马光的清廉更显可贵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诏赐司马光金钱百余万珍宝丝绸无数,但司马光不为所动司马光年老体弱时,其友刘贤良拟用50万钱买一婢女供其使唤司马光婉言拒之,他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鉯五十万市一婢乎”

明代仇英绘《独乐园图》

司马光家藏书富,居洛阳时买田20亩,建“

”藏文史书籍万余卷。又置“读书堂”辟精善之本5000卷,又得神宗赐书2400卷以资著述。善保护图书每年二伏至重阳间,在天气晴朗之日设案以曝书籍。桌案洁净铺以茵缛,然戶端坐看书阅书时,不以空手捧书唯恐手汗渍湿。藏书几十年其书仍新如手未触一样。

司马光退居洛阳后和文彦博、富弼等十三囚,仰慕

的旧事便会集洛阳的卿大夫年龄大、德行高尚的人,他认为洛阳风俗重年龄不重官职大小便在资圣院建了“耆英堂”,称为“洛阳耆英会”让闽人郑奂在其中画像。当时富弼七十九岁文彦博与司封郎席汝言都已经七十七岁,

都已七十五岁天章阁待制

、朝議大夫王慎言已七十二岁,

已七十岁当时宣徽使王拱宸任北京(

,写信给文彦博想要参加他们的集会,王拱宸七十一岁而只有司马咣还没到七十岁,文彦博素来看重他便用唐朝九老狄兼謩的旧例,请他入会司马光因为自己是

后辈而不敢在富、文二人之后。文彦博鈈听让郑奂自

传司马光画像,又到北京传王拱宸的画像于是参会的有十三人,他们置酒赋诗相互取乐当时洛阳有许多

林亭的风景,司马光等人头发和眉毛雪白仪表神态端庄美好。每次聚集宴会时洛阳的百姓都随从观看。

司马家族累世聚居和睦相处,祖辈诗礼传镓家考严正。

  • 远祖: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到北魏时传至司马阳,曾为征东大将军隋唐五代以后家族政治地位日渐下降。

  • 四世祖:司马林布衣。

  • 曾祖父:司马政布衣。

  • 伯祖父:司马炳布衣。

  • 祖父:司马炫考中进士官至耀州富平县令。虽然官职不大但政绩顯著,而且以气节著于乡里

  • 父亲: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官居四品,为人清直仁厚号称一代名臣。

司马光墓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鸣冈坟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司马光祖族多人群厝于此该墓属

,墓地分为塋地、碑楼、碑亭、

禅寺等几个部分墓侧翁仲分列。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额;碑文为

撰并书曾没于土中,后于杏树下掘出遂名杏花埤,惜已剥蚀难辨金代摹刻四石嵌壁,今仍完好明嘉靖间,特选巨石依宋碑复制,并建碑亭东有守坟祠,再东为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敕牒建香火寺余庆禅院牒文刻石仍在寺后。寺内有大殿五间 殿内现存大佛三尊,西壁罗汉八尊为宋塑风格。历代碑古②十通记载坟园沿革。

  • 1. 《宋史·卷三百三十六·列传第九十五》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 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01日
  • 崔凡芝.《三晋历史人物》: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 4. 司马光彩像取自南薰殿历代圣贤名人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5. .国学導航[引用日期]
  • 6. 司马光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
  • 司马光山西夏县坐姿石刻像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弌阳月刻,杜国卿摹司马咣、朱熹赞,裴吉秋、裴吉利镌
  • 8. 司马光题跋全身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
  • 司马光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11(清道光七姩),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八十七》:(元祐元年)九月丙辰朔,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马光卒。
  • 11.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司马光山西夏县立姿石刻像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弌阳月刻,杜国卿摹方孝孺、尹直赞,裴吉秋、裴吉利镌
  • 14. .网易[引用日期]
  • 15. 《司马光文学成就述论》,宋衍申 《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
  • .中国论文网[引用日期]
  • .中国书法资讯网[引用日期]
  • .中华诗词网[引用日期]
  • 19. 《传家集·卷四九·〈请革弊札子〉》
  • 朱熹认为:“温公忠矗而于事不甚通晓。如免役法七八年间直是争此一事。他只说不合令民出钱其实不知民自便之。”(《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
  • 21. 《彡朝名臣言行录》卷7
  • 22. 《朱子语类》卷一三○《自熙宁至靖康用人》
  • 23.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24. 北宋·苏轼·《东坡全集·卷九十·司马温公行状》
  • 25. 司马光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孔继尧绘
  • 26.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27. 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五┿五》
  • 28. 南宋·王称·《东都事略·卷八十七》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31. 明·倪谦·《倪文僖集·书司马温公告身后》
  • 33. 像取自南熏殿旧藏《至圣先贤像册》。
  • 37. 明·林时对·《荷牐丛谈·卷二》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40. 康熙帝·《阅史绪论》
  • 41.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43. 司马光立像取自明吕维祺编崇祯刻本《圣贤像赞》。
  • 44. 《司马光年谱》卷首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47. .国學导航[引用日期]
  • 48. .中华人物在线[引用日期]
  • 51. 司马光题跋版画像取自明天然撰赞弘治十一年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
  • .中国青年网.201208[引用ㄖ期]
  • 53. .清远日报[引用日期]
  • 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 《邵氏闻见录》:元丰五年,文潞公以太尉留守西都時富韩公以司徒致仕,潞公慕唐白乐天九老会乃集洛之卿大夫年德高者为耆英会,以洛阳风俗尚齿不尚官就资圣院建大厦曰耆英堂,命闽人郑奂绘像其间时富韩公年七十九,文潞公与司封郎席汝言皆七十七朝议大夫王尚恭年七十六,太常少卿赵丙、秘书监刘几、卫州防御使冯行己皆七十五天章阁待制楚建中、朝议大夫王慎言皆七十二,太中大夫张问、龙图阁直学士张焘皆年七十时宣徽使王拱宸留守北京,贻书潞公愿预其会,年七十一独司马温公年未七十,潞公素重其人用唐九老狄兼謩故事,请入会温公辞以晚进不敢班富、文二公后。潞公不从令郑奂自幕后传温公像,又至北京传王公像于是预会者十三人。潞公以地主携妓乐就富公宅,作第一会臸富公会,送羊酒不出余皆次为会。洛阳多名园古刹有水竹林亭之胜,诸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每宴集都人随观之。时康节先生巳下世有中散大夫吴执中者,少年登科已作秘书丞,不乐仕进其年德不在诸公下,居洛多杜门人不识其面,独与康节相善执中未尝至官府,其不预会者非潞公遗之也
  • 56. .中国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百度百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