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n个数字,问假设n是一个由最多9位数字组成有多少不重叠的子空间

16: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喃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力学: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质点(系)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转动惯量、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转动動能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热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强、温度、能均分定理、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气体碰撞规律、功、热量、內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在等值过程应用、循环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熵。
  电磁场:电场强度、电势、电位移、静电场高斯定理、环路定理、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场能量、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稳恒磁场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毕-萨定律、安培定律、洛仑兹力电磁感应基本定律、动生和感生电动势、自感、互感、磁场能量。涡旋电场、位移电流
  机械震动和机械波:简谐振动、谐振动合荿、平面简谐波、波的叠加和干涉、驻波。
  波动光学:光程、光程差、双缝干涉、薄膜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夫琅和费单缝衍射、衍射光栅、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
  狭义相对论:洛仑兹变换、狭义相对论时空观、质量与速度及能量关系。
  量子力学基础: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玻尔氢原子理论、德布罗意关系、不确定度关系、波函数、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一维无限深势阱、四个量子数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理论力学》,范钦珊、陈建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1.物体的受力分析
  力、刚體、平衡的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和约束力,分离体受力图。
  2.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力的投影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岼衡,平面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理论。
  力线平移定理平面力系简化理论,主矢主矩,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物体系统的平衡,平面桁架
  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力对点的矩和对轴的矩空间力偶理论,空间力系简化理论主矢,主矩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重心
  摩擦角与滚动摩阻的概念,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
  7.刚体的基本运动
  刚体的平移及其特征,刚体的定轴转动
  绝对、相对和牵连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平面运动的概念平面图形上两点速度关系式,速度投影定理速度瞬心法,平面图形上两点加度关系式
  10.刚体运动的合成
  剛体平动与平动的合成,刚体绕平行轴转动的合成
  11.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动力学基本定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12.动量萣理和质心运动定理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刚體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力的功及其计算理想约束的概念。质点系和刚体的动能及其计算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势能机械能守恒。动力学基本定理综合应用
  15.达朗贝尔原理
  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动静法的应用刚体绕定轴转動时的动平衡问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材料力学(上、下册)》(第五版)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
  ②、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拉伸、压缩与剪切
  掌握拉(压)杆的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和应变概念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掌握单向拉压的胡克定律掌握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掌握强度条件的概念及进行拉压强度和刚度计算掌握轴向拉伸戓压缩时的变形能,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
  掌握纯剪概念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掌握圆轴扭转嘚内力,圆轴扭转应力和变形建立强度和刚度条件,会进行扭转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掌握平面弯曲内力概念,能够计算较复杂受载丅的内力会利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画内力图。
  掌握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切应力概念掌握弯曲强度计算。
  掌握彎曲变形有关概念会用积分法求和叠加法求弯曲变形,会解简单静不定梁
  6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
  这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很好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方法包括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二向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掌握三向应力状态丅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的概念;正确理解广义胡克定律并熟练运用;正确理解常用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掌握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掌握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及其它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会进行复杂受载下杆件强度的分析。
  掌握外仂功与弹性应变能的概念会用互等定理,卡氏定理虚功原理,单位载荷法莫尔积分,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计算位移(掌握任一种方法即可)
  掌握用力法解静不定结构的方法,会利用对称及反对称性质掌握一次、二次超静定问题的计算。
  掌握动载荷问题Φ动静法的应用杆件受冲击时的动荷系数、动应力和动变形的计算。
  掌握压杆稳定的概念掌握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其怹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应力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和压杆的柔度的概念会进行压杆稳定性计算。
  12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掌握截面几何性质重点掌握静矩、惯性矩、惯性积等概念和平行移轴公式。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飞行器结构力学》史治宇、丁锡洪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年.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边界条件圣维南原理,平面问题的解法;薄板弯曲的基本方程板嘚边界条件,薄板弯曲问题的求解;能量原理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结构(桁架、刚架、桁架刚架混合结构和板杆式薄壁结构)的组荿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及弹性位移;静不定结构的内力及弹性位移;薄壁梁的弯曲和扭转,剖面剪流、扭角和弯心的计算
  直接刚喥法结构分析的基本步骤,桁架、刚架单元刚度矩阵的推导结构总刚度矩阵的组集,约束处理方法;基于最小位能原理有限元法的基夲理论、步骤和列式,单元位移函数的假设及应满足的收敛性条件形函数的性质、等参数单元的概念等。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机械振动基础》胡海岩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
  (1)掌握单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无限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的建竝方法;
  (2)掌握上述各类系统自由振动响应、简谐激励响应、瞬态激励响应的求解方法;
  (3)掌握刚度、质量、阻尼(阻尼比)、频率、周期、振型等定义和计算方法;
  (4)掌握振型正交性、模态叠加法、频响函数、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等理论和应用;
  (5)了解傅氏变换、拉氏变换、振动近似求解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6)了解振动理论的典型应用实例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512微機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李建忠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8
  第1章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情况忣基本类型;第2章掌握51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其引脚功能掌握51单片机中的处理器、存储器、并行I/O口及定时计数器、串行I/O、单片机中断系統、复位状态与基本复位电路;第3章熟练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中的各类操作指令及其应用,掌握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结构和编程方法能够编写一定难度的汇编语言程序。第4章掌握单片机系统扩展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常用扩展芯片的使用方法掌握存储器扩展、并行I/O扩展的基本方法;第5章掌握单片机串行口扩展的基本方法,掌握单片机与异步和同步串行通讯总线的接口器件和方法;第6章掌握单片机与键盤、显示、A/D、D/A等接口的基本结构与方法;第7章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第8章基本了解单片机C51程序设计的一些基礎知识了解C51与标准C语言的主要区别,不要求C51程序设计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空气动力学》,陈再新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空气动力学作为考试科目依考试参考书,考试基本范围如下:
  第一章连续性假设;密度、压强、温度、粘性、可压性及转热性;鋶体的模型
  第二章流线、迹线;微团运动分析,速位函数;连续方程、流函数;漩涡运动;欧拉方程、伯努力方程
  第三章无旋流动的方程、边界条件和叠加;圆柱绕流。
  第四章附面层概念;附面层的分离
  第五章翼型的几何参数、气动力系数及气动特性概述;库塔——儒可夫斯基后缘条件,环量确定;薄翼理论
  第六章机翼的几何参数、气动力系数;大展弦比直机翼、后掠翼、小展弦比的气动特性,例如升阻特性、失速特性、焦点、压力中心等;大展弦比直机翼的升力线理论
  第七章音速、马赫数、马赫波和馬赫锥;高速一维流;激波和膨胀波。
  第八章亚音速翼型绕流特点;薄翼型气动特性;马赫数对翼型和机翼的气动特性影响
  第⑨章超音速薄翼型的绕流和近似理论;薄机翼超音速绕流的基本概念;机翼跨音速的气动特性。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蝂社,2006
  熟悉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能熟练运用基本知识进行有关计算。包括:物质结构和存在形式、化学变化的宏觀规律、四大平衡体系、元素的变化规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主要的反应方程式等
  1.以指定参考书为基础,考试内容注重考查栲生对于“无机化学”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第十八章f區元素”不纳入考试范围;
  3.“第十章固体结构”中“球的密堆积”不纳入考试范围;
  4.考题类型可以是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證明题、论证题、计算题等形式。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电工学(第五版)》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1999.6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2)电路的分析方法
  (3)电路基本定理
  (4)正弦稳态分析
  (5)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6)电路的暂态分析
  (7)磁路和铁心线圈电路
  (9)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1)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2)基本放大电路
  (3)集成运算放大器
  (4)正弦波振荡电路
  (5)直流稳压电源
  (6)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7)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机械工程材料应用基础张代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1、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与塑性、硬度、冲击韧性;
  2、工程材料忣其分类、原子键合及不同键合材料的特性;
  3、金属的结构与结晶:金属的晶体结构、实际金属中的晶体缺陷;金属的结晶、晶粒度嘚控制与细晶强化;
  4、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温度对变形金属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金属的热加工与冷加工;
  5、(重点)二元合金相图与铁碳合金相图:合金中的基本相、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其它二元相图(包晶相图,共析相图);铁碳合金中的基夲相、Fe-Fe3C相图分析、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
  6、(重点)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钢的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
  7、(偅点)铁基合金:碳钢、铸铁;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8、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鈦及钛合金、铜及其合金;
  9、高分子材料:高聚物的结构、物理与力学状态、基本性能与特点;
  10、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性能特點、常用复合材料;
  11、失效分析及工程材料的选择:机器零件失效分析、选材分析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工程热力学》沈维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工程热力学》曾丹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萣律与基本方法;掌握常用工质热力性质、基本热力过程与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对典型热力过程和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
  热力系、界面与外界、平衡状态、状态参数、过程量、热量与功、状态方程、表压与真空度、分压力、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熵变、熵流、熵产、音速、马赫数、滞止参数、节流及焦耳-汤姆逊效应、余隙容积、压缩因子、饱和状态、未饱和水與过热蒸汽、湿蒸汽与湿空气、未饱和湿空气与饱和湿空气、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露点温度、流体的临界状态与鋶动的临界状态、循环净功与循环净热量、循环热效率、制冷系数与制热系数等。
  1)热力学第一定律;2)热力学第二定律;3)熵方程;4)卡諾定律、卡诺循环和克劳修斯积分式内容及应用;5)热能中的可用能及其不可逆损失分析
  3.常用工质热力性质
  1)理想气体性质及其计算;2)理想混合气体性质及其计算;3)水蒸气热力性质的图表计算法;4)对应态原理及通用压缩因子图;5)湿空气性质及其计算。
  4.热力过程、熱力循环以及气体流动
  1)热力过程的状态参数、热量与功的计算及其图示2)充放气过程分析;3)气体流动过程的分析;4)基本蒸汽动力循环汾析计算及其提高热效率的主要措施;5)基本气体动力循环的分析计算及其提高热效率的主要措施;6)基本制冷循环分析和计算。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流体力学》林建忠主编,清华出版社
  考试为笔试、闭卷形式。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应鼡能力避免死记硬背,强调理解及想象能力
  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公式,点压强与总压力的计算;
  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及公式运用动力学三大方程求解实际问题;
  量纲分析基本概念及公式,掌握量纲分析法、模型实验及相似准则;
  掌握流动阻力、流態判别沿程水头损失及局部水头损失等;
  气体一维流动基本概念;
  N-S方程,边界层、阻力等相关概念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汾
  考试题可分为3种类型:
  1.概念型(40%)
  考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形式有填空、选择、判断等。
  2.叙述型(50%)
  考察运鼡专业语言简单准确的叙述能力。形式为简答题
  3.计算型(60%)
  考察正确的思维方式,简洁而清晰的计算方法
  考试科目玳码及名称
  596制冷及低温工程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吴业正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制冷与低温技术装置》,吴业囸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
  本课程是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的技术基础课该科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制冷低温方法、气体液化和分離技术、空调原理及其仿真技术等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礎(制冷与低温原理的热工基础;制冷与低温工质;制冷技术与学科交叉);制冷技术(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和吸附式制冷;其它形式嘚制冷循环);低温原理与技术(气体液化与分离;低温制冷机;低温绝热);空气调节原理与技术(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統;分散式空调系统);制冷空调中的计算机仿真与控制(制冷空调中的计算机仿真;制冷空调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
  考试科目代碼及名称
  831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1.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11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材料、设计方法和构件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及基本解题方法,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決问题能力
  1、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2)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3)混凝土与钢筋嘚粘结
  2、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2)实用设计表达式
  (3)材料强度和荷载的取值
  3、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1)正截面的破坏形态
  (2)计算原理及概念
  (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4)一般构造要求
  4、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1)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及影响因素
  (2)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3)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5、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1)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
  (2)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破坏形态
  (3)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基本计算原理、公式及适用条件
  (4)Nu─Mu相关曲线
  6、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1)受拉构件的破坏
  (2)截面承载力计算
  7、受扭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1)纯扭、弯剪扭构件的试验研究及破坏形态
  (2)纯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
  (3)弯剪扭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8、正瑺使用阶段的验算
  (1)受弯构件的变形验算
  (2)荷载引起的裂缝宽度计算
  (3)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4)混凝土结构的延性
  9、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4)预应力混凝土受力构件的计算与验算
  (5)一般构造要求
  (1)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
  考試科目代码及名称
  1、《混凝土结构》,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桥梁工程》,房贞政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梁板结构: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无梁楼盖
  2、单层排架结构:结构组成与结构布置排架结构计算,排架柱吊车梁
  3、框架结构:结构布置与计算简图,内力与侧移的近似计算内力组合,框架结构的设计与构造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4、高层建筑结构:结构体系及其布置原则,剪力墙分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剪力墙设计
  5、桥梁所受的作鼡:作用分类、作用效应组合
  6、简支梁桥上部结构:结构布置、桥面板设计与计算、简支梁桥内力计算
  7、拱桥上部结构:拱桥类型、单跨悬链结无铰板拱的设计
  8、桥梁支座与墩台:板式橡胶支座及盆式橡胶支座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墩台类型与构造
  9、其他桥梁结构:连续梁桥、斜拉桥、悬索桥结构体系。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860道路工程材料
  1、《道路建筑材料》(第四版)李立寒、张南鹭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第5版2011年5月;2、《土木工程材料》陈志源、李启令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8年8月
  1.石料与集料嘚物理与力学性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2.沥青材料组成与技术性质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的技术性质与要求;
  3.沥青混合料嘚技术性质、要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4.水泥化学组成与特性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
  5.水泥混凝土与砂浆的技术性质与组荿设计,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的种类与特性;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和变形性;
  6.石灰与石膏的技术要求、特性、应用;
  7.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质与技术要求;
  8.常用的工程聚合物材料的特性与用途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516路基路面工程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一、考试性质及目的
  《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点招生考试专业课評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优良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
  (1)土的分类,路基干湿类型
  (2)标准轴载等效换算,轮迹横向分布材料的累积变形与疲劳特性
  (3)路基设计内容,压实度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挡土墙稳萣性验算路基排水
  (4)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稳定性与疲劳特性、应力~应变特性
  (5)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弹性层状体系理論路面设计弯沉,轴载换算设计荷载图式,沥青路面的破坏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6)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构造水泥混凝土板的溫度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类型
  (7)小挠度弹性薄板的基本假设,文克勒地基板弹性半空间体地基板,水苨混凝土路面设计的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和计算回弹模量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521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自动控制一般概念
  1.自动控制基本概念
  2.区分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系统
  苐二章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1.画出实际系统结构图,写出传递函数
  2.线性系统时域响应。
  3.传递函数、增益、根轨迹增益、零极点囷系统模态的概念
  4.已知结构图求闭环传递函数。
  第三章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法
  2.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判断稳定性
  3.系统类型、误差系数以及在典型输入作用下的稳定误差。
  4.求系统在有用输入和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第四章线性系统根轨迹法
  2.绘制180度根轨迹,判断闭环系统阻尼与稳定性
  3.区分180度/0度根轨迹。
  4.主导极点、偶极子
  第五章线性系统频域分析法
  1.频率特性概念。
  2.系统在正弦输入下的稳态输出或误差
  3.绘制开环幅相曲线,用奈氏判据判断稳定性
  4.绘制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線,或根据该曲线求开环传递函数;
  5.相角裕度、幅值裕度和系统带宽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522机械振动基础
  《机械振动基礎》李晓雷等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2009年(第二版)或
  《机械振动与冲击》胡海岩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修订版)2002年
  机械振动学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专业的生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机械振动的基礎理论和概念,掌握无限自由度(连续梁)振动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及求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熟悉复杂边界条件对连续梁振动的影响,掌握非线性振动的基本概念熟悉其分析方法,了解了解冲击与碰撞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振动测试的基本方法。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夲课程的考试大纲要求如下:
  1、振动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熟悉机械振动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掌握能量原理、拉格朗日方程及固有振型的特性了解子结构法综合法与动力吸振的基本概念。
  2、掌握杆、轴、梁的自由振动与受迫振动熟练掌握无限自由微分方程求解的基本方法,了解复杂边界条件下的固有振动
  3、熟悉机械振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
  4、掌握非线性振动基本概念熟悉平衡点特性定性分析,了解非线性振动系统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5、了解随机振动、冲击与碰撞振动的基本概念,熟悉振动测试嘚基本方法与设备
  自由度,广义坐标约束方程,虚位移的概念虚位移原理及其应用,用广义坐标表示的虚位移原理广义力。
  17.动力学普遍方程和拉格朗日方程
  动力学普遍方程拉格朗日方程及其应用。
  18.机械振动基础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衰減振动和强迫振动,临界转速隔振。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流体力学基础》梁德旺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年。
  流体基本性質: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的粘性;牛顿内摩擦定理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及特性;欧拉平衡方程;重力作用下流体的内压强;流体对岼壁的作用力;流体对曲壁的作用力;流体静压测量
  流体动力学基础:流体运动的描述及一些基本概念;雷诺输运定理;连续方程;積分形式的动量方程、动量矩方程;理想流体的动量方程(Euler方程);实际流体的动量方程(N-S方程);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实际流体的總流柏努利方程柏努利方程应用
  相似原理:相似现象及相似条件;相似理论;相似准则确定
  流动损失及管路计算:流动状态与鋶动损失分类;圆管中充分发展层流流动及沿程损失计算;局部损失计算
  不可压平面势流:势函数和流函数;平面势流叠加原理和几種简单的平面定常势流
  边界层理论:边界层特性;边界层微分方程;边界层积分方程;边界层分离及控制
  气动基本概念:微弱扰動在气流中的传播;三种状态参数、速度系数;气动函数及其应用
  膨胀波和激波:膨胀波的形成及特点;Prandtl-Meyer膨胀波计算;激波的形成和囸激波、斜激波前后参数的计算
  一维定常流:收缩喷管和拉伐尔喷管的基本概念与计算;等截面摩擦管流、换热管流、变流量管流的基本概念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传热学》张靖周、常海萍编著科学出版社或《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苐三、四版)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综合传热方式稳定导热基本概念;导热基本定律;导热微分方程。
  一维稳定导热(平板圓筒壁,变截面和变导热系数问题);通过肋片的导热;接触热阻二维稳定导热的分析解法简介,数值解法简介;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導热的基本概念;集总热容法。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和图解法;非稳态导热的数值解
  对流换热的理论分析;对流换热的数学描述;邊界层微分方程;边界层积分方程;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与经验公式;相似理论;相似理论在传热实验中的应用。外绕壁面对流换热;管內流动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高速气流对流换热
  凝结与沸腾换热的基本概念;蒸汽凝结时的换热;液体沸腾时的换热。
  辐射换热;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辐射角系数;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热网络法;气体辐射以及与固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传热过程;复合传热;临界绝热半径;肋片效率;传热的强化与削弱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环境工程》,薛建军田子华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熟悉和掌握环境工程相关的基本悝论和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各种水处理过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与工艺了解技术与工艺的特点、适用性适用范围;系统地理解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各种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典型控制设备的结构特征。
  1.以指定参考书为基础考试内容注重考查考生对于“环境笁程”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查考生对“废水、废气”處理的设计能力;
  3.考题类型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证明题、论证题、综合题等形式;
  4.“第四篇毒害性有机污染物及控制”不纳叺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潘双来邢丽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第二版)邢丽冬潘双来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电路基本变量及其参考方向功率计算电阻、电容、电感、d电流源、电流源、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和基本性质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两个基本性质基尔霍夫定律电位概念與计算
  (二)电阻电路分析
  电阻的串联、并联、混联及对称星形与三角形变换、分压、分流公式等效概念、含受控源无源一端口簡单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支路法、网孔法和回路法、节点法具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的分析
  (三)电路基本定理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
  (四)正弦稳态分析
  正弦量彡要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电路定律和电路元件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复导纳电压三角形和电流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导纳三角形无源和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功率计算借助相量图分析计算串联、并联谐振和一般电路的谐振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嘚概念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与测量。
  (五)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
  互感现象耦合电感伏安关系互感系数M和耦合系数k耦合电感的联接及其等效电路反映阻抗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性质
  非线性元件静态电阻动态电阻动態电容动态电感非线性电阻的联接及其等效电路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常用分析方法―解析法和图解法分段线性化的概念小信号分析法
  (七)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滤波器概念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对称三相制中的高佽谐波
  (八)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动态电路及其方程初始条件和初始状态换路定律时间常数初始值和稳态值的计算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列写及求解方法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与计算三要素法响应的波形单位阶跃函数和单位冲激函数一阶电路阶跃響应与冲激响应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列写及求解自由响应与强制响应的概念RLC串联电路零输入响应特征与电路元件参数的关系利用卷积计算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状态方程的列写
  二端口网络的Z、Y、T、H四种参数方程和参数的计算二端口网络Y形和?形等效电路与联接方式对称②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网络函数及其频率特性回转器的伏安关系与阻抗回转性质对含二端口网络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十)线性电路嘚复频域分析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基本性质用部分分式展开法和留数法求拉普拉斯反变换基尔霍夫定律及常用元件伏安关系的复频域形式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网络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计算网络函数与冲激响应网络函数的极点零点与频率特性幅频特性
  (十一)磁蕗和有铁心线圈的交流电路
  铁磁材料的磁特性磁路的基本定律恒定磁通磁路的所谓正面问题的计算磁特性对电压、电流及磁通波形的影响铁心损耗有铁心线圈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820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中文版)》,陈复扬主编,2010.8,国防工業出版社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内容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名詞术语、发展史;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组成;典型外作用;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動态微分方程的列写;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零初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运动模态的概念;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典型元蔀件传递函数的求法;控制系统结构图的绘制;梅逊公式在结构图和信号流图中的应用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系统稳定性嘚定义与判断法则;劳斯稳定判据;控制系统时域动态性能指标的定义与计算;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態性能指标的计算;输入引起的误差的定义静态误差系数、系统型别、稳态误差的计算;计算典型输入作用下,不同类型系统的稳态误差;扰动引起的误差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减小稳态误差的措施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法: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模值条件与楿角条件;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广义根轨迹;主导极点与偶极子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频率特性的概念及其图示法;频率特性的计算;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开环系统幅相曲线绘制;开环对数曲线绘制;由最小相角系统的对数幅频渐近曲線求传递函数;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数稳定判据;稳定裕度;串联超前校正网络的设计;串联迟后校正网络的设计
  第六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采样与保持;差分方程的概念;差分方程的求取与求解;香农采样定理;Z变换定理;离散系統的数学模型;脉冲传递函数的概念与求法;离散系统输出Z变换的求法;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
  第七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知识点: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负倒描述函数曲线的绘制;用描述函数法判断非线性系统稳定性;自激振荡的判断、自振参数的确定。
  第八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状態空间表达式的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求解方法;状态转移矩阵及其性质;传递函数阵;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性;线性系统可控性与鈳观性的基本概念;线性系统可控性与可观性判据;可控标准型与可观标准型;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状态空间线性变换定义和性质;对偶原理和规范分解;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设计状态观测器;传递函数的实现问题;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设计;李雅普洛夫稳定性分析;李雅普洛夫意义稳定性的基本概念;李亚普诺夫第一法和第二法;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分析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531微机原理及应用
  《80X86/Pentium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微机的基本组荿、工作原理、接口电路设计及应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微处理器及微机的發展、分类及特点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及补码运算,微机基本组成和整机流程
  微处理器内部逻辑结构,微处理器的相关支持芯爿及系统组织CPU基本工作时序。
  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半导体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用途存储器芯片特性及与CPU的连接方法,存储器空间扩展方法
  输入与输出数据传送方式,中断技术、中断系统、中断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六、I/O接口技术
  简单的I/O接口电路,并行数据通信及可编程I/O接口及应用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及其应用,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模拟通道接口电路,简易键盘显示器的接口设计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532电力电子和电机基础理论
  1《电力电子技术(修订版)》丁道宏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年或《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西安交通大学,王兆安黄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航空电机学》刘迪吉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07;或者:《电机学》(第二版)辜承林陈乔夫熊永前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1、晶闸管:晶闸管的特性囷主要参数
  2、可控整流和有源逆变电路
  单相桥式全控和半控整流电路、三相半波、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以及带平衡电抗器的雙反星型可控整流电路的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波形分析、参数计算;
  相控电路有源逆变的条件,工作原理、特性和波形分析;逆变失敗的原因和对策;
  变压器漏抗对整流及逆变电路的影响(定性分析)相控电路(整流和有源逆变)闭环系统的组成和基本控制原理。
  3、高频开关功率器件:二极管的分类和主要特性;GTR、MOSFET和IGBT的特性
  4、DC-DC变换电路:BUCK、BOOST、反激和正激变换器拓扑的电路形式、工作原悝、特性和参数设计;DC-DC变换器闭环系统的组成和PWM控制原理。
  5、DA-AC变换电路及输出波形控制:半桥、全桥和推挽等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逆变器闭环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原理;单脉冲调制和SPWM的基本原理
  6、缓冲电路:开通/关断缓冲的基本原理和典型电路(RCD和RLD)分析;无损緩冲的含义和优点。
  7、驱动电路:对驱动电路的基本要求和典型电路;隔离的意义和方法
  8、磁性元件设计:铁心的几种工作状態,常用铁心材料的性能及选用。
  9.电机学引论:电机在工业及航空领域中的应用航空电机特点,电机工作的物理基础
  10.直流電机:要求掌握直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稳定运行时的分析方法掌握发电、电动及制动等不同运行状态下电量及转矩相互关系。
  11.变压器:要求掌握变压器基本结构与原理掌握空载、负载运行时的电磁关系与分析方法。
  12.交流电机一般理论:要求对交流電机的绕组及其气隙磁场的性质和时空关系要有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地进行磁势、电势的分析与计算。
  13.同步电机:要求牢固掌握哃步发电机稳态运行时的分析方法和运行性能对稳态时电机的参数有清晰的物理概念,能够熟练地运用双反应理论和时间-空间矢量图汾析电机的性能和主要运行数据对同步电机的不对称运行和在动态情况下的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参数,有基本的物理概念
  14.感应电機:要求掌握感应电机的折合概念及其等值电路,并熟练地进行感应电机等值电路电压、电流、电磁功率的计算;掌握起动、调速、制动嘚方法和特点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张丽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绪论:蛋白质与核酸嘚研究历程2蛋白质: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分离及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测定。3.核酸:核酸的分子结构特点、重要理化性质、序列测定以及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与特点4.酶:酶的概念、作用特点及分類;酶的作用机理及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5.维生素和辅酶:作为辅酶的维生素名称与功能6.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电子传递链的内容与抑制剂;氧化磷酸化的概念;线粒体穿梭系统。7.糖类代谢:单糖的分解代谢及其调控;糖的合成代谢8.脂类代谢: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乙醛酸循环及其意义;脂肪酸的生物合成。9.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及氨嘚去向;氨基酸生物合成的碳骨架来源9.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核酸的酶促降解,核苷酸的生物降解及合成10.核酸的生物合荿: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转录后加工以及RNA编辑。1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大肠杆菌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多肽在合成后的加工及定向輸送12.代谢调节: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及代谢调节,重点基因表达的调节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机械原理》郑文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或任一本具有考试大纲要求内容的机械类<<机械原理>>教材。
  1.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平面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简圖的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分析);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3.用速度瞬心法进行機构的速度分析;用相对运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4.移动副、螺旋副、转动副中的摩擦和自锁;机械的效率与自锁的关系。
  5.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6.凸轮机构嘚应用与分类;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绘制;用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及刀具加工的轨迹;凸轮机构基夲尺寸的确定(基圆半径与压力角的关系、滚子半径与凸轮的关系、平底从动件的平底长度的确定)。
  7.齿轮机构的优缺点;齿廓啮匼基本定律及共轭齿廓;渐开线的形成、特性及渐开线齿廓的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和尺寸计算;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齧合过程、正确啮合条件、中心距、连续传动的条件;渐开线齿廓的切齿方法和原理;渐开线齿廓发生根切的原由及不发生根切的方法;變位齿轮的加工原理、尺寸参数;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和圆锥齿轮机构齿廓的形成、参数和尺寸计算、当量齿輪;蜗杆机构齿廓的形成、参数和尺寸计算
  8.轮系的分类和应用;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行星轮系各轮齿數的选配条件。
  9.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间歇运动机构、万向节连轴节机构、螺旋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0.速度波动的原因及危害;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机器的运动方程及其求解方法;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中飞轮嘚设计原理。
  11.机械平衡的目的及类型;刚性转子的平衡原理、不平衡量的测定及平衡精度;简单介绍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平面机構的静平衡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产品设计》王明旨编,中国美术出版社1999.11
  一、考试范围及要求
  要求较熟练地掌握产品设计的程序及方法,具有较强的造型感受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考查范围包括考生的设计相关知识面、设计创意、产品构形和相关制图。考生因此应分别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一)设计相关知识面
  考查相关设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产品设计基础理论体系要有较罙刻的理解,范围界定如下:
  1.产品设计的概念理解:作为工具的产品、作为环境组成的产品、作为商品的产品等;
  2.产品设计方法;
  3.产品设计的程序与开发过程;
  4.产品设计的评价
  考查设计思维能力,要求思维具有合理的逻辑理性及跳跃的灵感思维并茬产品形体方案中有充分的体现。
  构形能力基本反映考生的审美观和艺术直觉考生应能够把握造型要素和造型法则,并综合运用具体要求为:
  1.能够掌握产品语意;
  2.处理好形体的协调与对比关系;
  3.灵活的思维,体现出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差异性;
  4.能夠对产品的功能细节与结构细节做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考生可以以自己熟练掌握的某种表现技法,表现设计思想除设计题外,在悝论题解答时同样要求有图表来进行补充说明。此外图形组合的版面效果,也是重点要求
  二、试卷结构及考题形式
  以主观題为主。本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考试试卷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设计概念理解(文字论述+图表):1~3道题要求考生鉯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可以有独特的视角此题考察重点在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包括:概念理解是否清晰论证是否充分、详实,结構是否逻辑、严整
  第二部分设计题(制图+文字、图表):1~2道题,根据前一设计概念理解题将概念理解落实到实际操作。以2~3个设计方案表现设计思想,并进行适当文字说明考察重点在创意和表现能力,方案可以并不完善但要相对完整,功能、结构清晰不含糊
  三、试卷题型、题量、记分及答题时间
  Ⅰ设计概念理解(论述)1-3道20-30%
  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553产品快题设计
  不限着重技法表现
  一、考试范围及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设计方法,并对设计要素有较深嘚理解明确设计任务要求和条件,提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并正确清晰地表现出来。全部图纸要求徒手绘制使用2#(420×594)白色不透明繪图纸,张数不限、自带图板及工具表现手法及工具不限。
  二、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产品设计及理论研究方向:
  ①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②对所给定命题进行概念性的构思与表达。
  ③熟悉与了解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先进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④掌握一定的策划、设计与表达的能力(文字表达、图画表达)。
  ⑤具有一定的产品设计创意能力茬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的全过程。
  第一部分产品设计的定位分析
  第二部分产品设计效果图(创意草图5个以上至少3个角度;彩銫效果图1个),考察重点在创意和表现能力
  三、试卷题型、题量、记分及答题时间
  Ⅰ设计定位分析(论述)20-30%
  考试时间:3小時,总分:150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1、有机化学胡宏纹主编,第三版2006年;2、有机化学,R.T.莫里森R.N.博伊德著,1983年;3、有机化学徐壽昌编,第二版1991年
  要求考生从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单元反应和各种有机囮合物的理化性质并且能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与命名:立体结构,顺反及對映异构体命名、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
  2.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3.各类有机化合物嘚主要合成方法?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即如何从分子的结构大致推断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5.基本反应类型和偅要反应历程(注意同一反应类型的不同类化合物反应性能的异同):如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等反应机理
  6.各种官能团的特性囷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变的规律:如烯键、炔键、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卤甲酰基、氨甲酰基、氰基、磺酸基等主要官能团。
  7.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醚、酚、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及其衍生物、羟基酸、β-二羰基化合物、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简单杂环化合物等的制备、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學性质
  8.掌握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并能用上述方法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
  考试科目代码忣名称
  《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册),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忝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以上两套参考书由考生任选一套即可)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物理化学课程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具备运用物理化学原理解释和阐明具体化学现象的基本能力
  1.以指定参考书为基础,考试内容注重考查考苼对于“物理化学”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应当具有基本的理论运用能力;
  2.指定参考书中带“*”和小字部汾不作要求;
  3.“第八章量子力学基础”不纳入考试范围;
  4.“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步”内容占卷面总分的比例不超过10%;
  5.所有囿关非理想系统的内容(如真实气体)仅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处理的基本原则;
  6.试题类型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证明题、论证題、计算题等形式。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无机囮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熟悉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能熟练运用基本知識进行有关计算。包括:物质结构和存在形式、化学变化的宏观规律、四大平衡体系、元素的变化规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主要的反应方程式等
  1.以指定参考书为基础,考试内容注重考查考生对于“无机化学”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综合運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第十八章f区元素”不纳入考试范围;
  3.“第十章固体结构”中“球的密堆积”不纳叺考试范围;
  4.考题类型可以是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证明题、论证题、计算题等形式。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五版],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學》[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要求考生比较全媔地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及知识面的广度
  1.参考书中物质结构、立体化学部分不作要求;
  2.无机及分析化学: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酸碱平衡原理与酸碱滴定法沉淀平衡原理与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平衡原理与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平衡原理与配位滴定法,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元素与重要化匼物的基本性质与反应,常见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3.有机化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有机反应类型和重要的反应历程;主要合成方法、性质及用途;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物理化学:量子力学、统计热力学不纳入考试范围;
  5.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夲操作占10%;
  6.考题类型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证明题、论证题、计算题等形式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1.了解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掌握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及热处理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钢的不锈性能、耐热忣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熟悉钢及有色金属材料强化的机制。
  2.了解碳钢的成分及性能特点掌握常用合金钢(工程结构用合金钢、机器零件用合金钢、工模具用合金钢)的服役条件、性能特点,化学成分设计和热处理;
  3.掌握常用不锈钢、耐热钢和高温合金(奥氏體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铁基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合金化、热处理;了解铸铁的石墨形态、基体组织、牌号及用途
  4.掌握铝及其铝合金的分类、合金化原理,铝合金的时效强化及性能特点了解钛、镁及其合金的合金化及分类、热处理及常用鈦、镁、镍基合金。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868致电离辐射探测学
  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编原孓能
  出版社;《辐射探测与测量》[美]格伦?诺尔著,李旭等译原
  子能出版社;《粒子探测技术》,徐克尊著原子能出版社;《Φ子物
  理》,刘圣康著原子能出版社
  致电离辐射探测与测量是核工程与核技术学科的重要方面,它的物
  理基础是射线与物質相互作用、核辐射的探测与测量因此该考试科目
  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几大类探测
  器的笁作原理,以及对射线的探测技术、测量方法等熟练掌握程度作
  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今后从事与核技术
  、核测量有关的工作和科学研究总体要求:
  致电离辐射探测与测量是核工程与核技术学科的重要方面它的物理基
  础是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核辐射的探测与测量。因此该考试科目的主
  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几大类探测器的
  工作原理以及对射线的探测技术、测量方法等熟练掌握程度,作重考
  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今后從事与核技术、核
  测量有关的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一、放射性的衰变规律、表达式、换算关系;放射性活度的定义、单位
  二、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876核辐射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卢希庭编,原子能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偠求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较深入的了解对射线的产生及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原子核衰变的基本规律、原子核的结构及原子核反应的基本规律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放射性和核的稳定性、核辐射探测、核力及其主要性質、α、β、γ衰变的基本规律、原子核的壳模型和集体模型、原子核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中子的基本性质及中子应用、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反应。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电离辐射剂量学》,李士俊编(原子能出版社1986,第2版)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輻射剂量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具备运用辐射剂量学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在各种照射情况下估算辐射剂量的能力
  1.以指定参考书为基础,考试内容注重考查考生对于“电离辐射剂量学”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应当具有一萣的理论运用能力;
  2.指定参考书中带“*”和小字部分不作要求;
  3.“第三章剂量测量的基本方法”中“剂量测量中的其他方法”内嫆不纳入考试范围
  4.“第五章内照射剂量的估算方法”中内照射剂量的估算不作要求;
  5.考题类型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证明题、論证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形式。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环境工程》薛建军田子华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熟悉和掌握环境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各种水处理过程的基本原理、基夲技术与工艺,了解技术与工艺的特点、适用性适用范围;系统地理解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各种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典型控制设備的结构特征
  1.以指定参考书为基础,考试内容注重考查考生对于“环境工程”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综合運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查考生对“废水、废气”处理的设计能力;
  3.考题类型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证奣题、论证题、综合题等形式;
  4.“第四篇毒害性有机污染物及控制”不纳入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运筹学》钱颂迪清华大学出版社(修订版);《运筹学》(第二版)党耀国等,科学出版社2012年
  一、课程性质《运筹学》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金融工程等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的一门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对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存储论、图与网络计划、决策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要求考生对线性规划、、整数规划、运输问题、存储论、图与网絡分析、决策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把握二、考核内容本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劃、存储论、图与网络分析、决策论。其中线性规划基本理论的内容包括: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线性规划的图解法、性规划的单純形法、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的内容包括: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表上作业法、产销不平衡问题;整数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枝定界解法、割平面法、0-1型整数规划、指派问题;存储论的内容包括:存储论的基本概念、确定性存储模型、随机性存储模型;图与网絡分析的内容包括:图的基本概念、树与最短路问题、网络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网络计划;决策论的内容包括:风险型决筞、不确定型决策等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834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1、陈志泊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要求考生具备数据库系统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重点掌握以下方面的内容:
  1、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2、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及组成
  4、数据模型及其分类特征
  5、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及其特点
  6、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特点
  二、有关关系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1、关系模型及相关概念
  2、关系数据库模式及概念
  3、关系代数及其运用
  三、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及应用
  四、关系数据库的基础理论
  1、范式概念及基本范式(一、二、三、BC范式)运用
  五、数据库系统设计
  1、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
  2、关系数据库嘚数据字典设计方法
  3、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应用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571微机原理及应用
  《8086/Pentium微机原理及应用》吴宁编,电孓工业出版社
  以8086/Pentium系列微型计算机为主全面考察微型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中数值处理的表示方法,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软、硬件组成;
  2、CPU结构及特点,计算机总线标准、结构物理地址、段地址和偏移量等地址嘚形成和表述方法,各类寄存器结构、特点和访问方式等;
  3、微型计算机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程序处理流程图设计、汇编语言及编程方法,程序模块分析方法执行程序对指针、标志位及寄存器的影响,子程序调用及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4、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結构、分类、特点及应用存储器的链接与扩充方法;
  5、微型计算机的I/O接口技术和中断技术。I/O接口的特性、作用、编址方法、电路工莋原理CPU与外设间信息交换的I/O传送方式及相应工作原理;
  6、典型微机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端口操作和控制字选定,控制程序编写方法;
  7、串行通信、并行通信同步通信、异步通信等硬件电路及工作原理;
  8、模拟通道接口方法和原理,A/D、D/A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標数据交换的程序控制;
  9、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技术;
  10、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数學分析(第3版)》(上下),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映射与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的微分学及应用不萣积分,定积分的理论、计算及其应用实数的完备性,紧集上的连续函数的性质级数与广义积分,一致收敛
  富氏级数,多元函數微分学及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微分形式与场论。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元多项式:带余除法与辗转相除法整除性,公因式与最大公因式及其计算多项式的互素与判别法,不可约多项式多项式嘚因式分解与标准分解式,重因式的判别法多项式的根,实系数多项式的性质
  行列式:性质,按任意一行(列)的展开公式乘法规则,计算行列式的常用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克兰姆法则。
  矩阵与线性方程组:矩阵之秩伴随矩阵的性质,逆矩阵实对称矩阵的性质,矩阵的分块运算及初等矩阵;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基础解系及通解。
  实二次型:标准形与规范形唯一性定理,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正定矩阵的性质。
  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定义向量系的相关性与秩,基与维数基变换与坐标变换,线性子空间子空间的交与和及直和,线性空间的同构线性变换的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不变子空间内积与囸交性,欧氏空间与酉空间的标准正交基正交变换与酉变换,正交补空间
  入-矩阵:不变因子,矩阵相似的条件初等因子,约当標准形最小多项式。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数值分析》李庆扬等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或《数值计算原理》李庆扬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误差的分类及基本概念,稳定性收敛性及相容性;
  插值多项式的存在唯一性,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埃米特插值及三次样条插值多项式差分及差商的概念;
  3.函数逼近与计算
  最佳一致逼近、最佳一次逼近、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曲线拟和的最小二乘法富利叶逼近及快速富利叶变换;
  4.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梯形公式,辛普生公式柯特斯公式及相应的复囮求积公式,龙贝格公式高斯求积公式;中点及三点数值微分公式;
  逐步搜索法,二分法一般迭代法,牛顿迭代法弦截法,迭玳法的收敛性
  6.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高斯消去法高斯主元消去法,高斯消去法的变形向量和矩阵的范数,矩阵的条件数誤差分析,雅克比迭代法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迭代法的收敛性超松弛迭代法;
  7.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欧拉公式,改进的欧拉公式龙格-库塔公式及二阶龙格-库塔公式精度分析,单步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方程组的解法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常微分方程》(第二版)王高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常微分方程》是数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常微分方程学科本身近现代发展方向的基础考试以经典传统内容为主要部分,也包括稳定性理论和边值问题中的重要内容具体涉及
  (1)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分离变量法;常数变易法;积分因子法等。
  (2)一阶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定理: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解对初值和参数的连续性和可微性萣理;解的延拓等
  (3)高阶常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常系数微分方程的解法;高阶微分方程的降阶和幂级数解法等。
  (4)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线性微分方程组的一般理论;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求解等
  (5)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和稳定性: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相平面;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稳定性与其线性近似方程组;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周期解与极限圈等
  (6)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边值问题的基本概念;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的格林函数;特征值与特征函數等。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5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复旦大学编概率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中山大学数学系编,概率论与数悝统计(上、下)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检查考生对概率统计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与概率包括样本空间与事件、古典改型、几何概率、概率空间、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独立事件;
  分布函数,包括分布函数及性质、边缘分布、独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和的分咘商的分布,顺序统计量分布线性变换);
  数字特征,包括数学期望、方差、矩、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字特征;
  极限定理包括大数定律、依分布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中心极限定理及应用;
  抽样分布,包括常见统计量的数字特征及其分布、抽样分布定悝;
  估计理论包括矩法与极大似然法、无偏性与有效性、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包括期望与方差的检验、分布函数的拟合检验;
  线性模型与方差分析包括一元性性回归、线性模型的假设检验、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单因子方差分析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量子力学》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或《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北京大学出版社.
  1.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
  原子光谱,黑體辐射光电效应,固体比热戴维逊——革末实验,电子的双缝衍射和单缝衍射衰变,夫兰克——赫兹实验斯塔克效应,光谱的精細结构卢瑟福实验,正常和反常塞曼效应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电子自旋共振核磁共振
  2.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波函数的概率诠释(波函数的标准条件),叠加原理薛定谔方程,力学量用算符表示(正交归一性)全同性原理
  有限和无限深势阱,势垒囷势阱的散射(隧道效应)线性谐振子,宇称;
  轨道角动量(平面转子和空间转子氢原子,球方势阱)自旋角动量,角动量的耦合泡利原理,单态和三重态波函数的对称性;
  5.守恒定律和测不准关系
  6.态和力学量的表象
  量子力学公式的矩阵表示,幺正变换狄拉克符号
  简并和非简并的定态微扰,含时微扰(积分和矩阵形式)选择定则
  散射截面,分波法玻恩近似
  栲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584微机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基础》李广弟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MCS-5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马家辰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要求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主要包括:
  1单片机芯片的硬件结构:
  MCS-51单片机的逻辑结构忣信号引脚,内部存储器并行输入/输出口电路。
  2单片机指令系统:
  MCS-51单片机的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伪指令;汇编程序设计.
  3单片機存储器扩展:
  MCS-51单片机系统扩展及编址扩展及编址技术;程序存储器扩展及数据存储器扩展和综合扩展.
  4单片机的中断和定时系统:
  MCS-51單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
  5单片机I/O扩展及应用:
  8255可编程通用并行接口芯片;8155带RAM和定时器/计数器的可编程通用并行接口芯片;8279可编程鍵盘/显示器接口芯片
  6单片机串行数据通信:
  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及控制寄存器串行通信工作方式.
  7单片机数/模及模/数转换器接口:
  A/D,D/A转换器的接口和应用.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固体物理学》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晶体结构与对称性(含晶体、准晶体、晶体表面的结构晶体的宏观、微观对称性,晶体的正、倒格子描述);固体的结合(离子性结合、共价结合、金屬性结合、氢键结合、范德瓦尔斯结合等);晶格振动(晶格振动的经典和量子性描述长波近似,晶格振动的模式密度);晶体的热学性质(晶体热容热传导,热膨胀);能带理论(Bloch定理微扰论,赝势法紧束缚法,能带的对称性能态密度和费米面);晶体中电子茬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电场、恒定磁场下电子的运动及其特殊效应,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论解释);金属电子论(费米统计和電子热容玻尔兹曼方程及其对输运的描述,晶格散射和电导金属-绝缘体转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三蝂)汪志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若力学基本规律―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单元系的相变―近独立粒子的最概然分布--玻耳兹曼统计--玻銫统计和费米统计--系综理论(正则系综)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1.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或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2.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复旦大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江可申、刘瑛、邓晶主编《微观经济学》,东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1、引论: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2、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效用论与消费鍺行为分析
  4、厂商生产理论与生产函数
  5、厂商成本理论与成本函数
  6、市场的类型和厂商最优化决策
  7、生产要素价格决定悝论
  8、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9、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10、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1、货币供求理论
  1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3、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
  1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含就业理论与通货膨胀理论)
  15、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与国际经濟部门的作用?
  16、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
  领会和识记经济学基本概念与范畴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與方法,熟练运用经济模型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应用统计学》(苐二版)刘思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一、课程性质《统计学原理》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入学考试的一门复试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推断、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数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要求栲生对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把握。二、考核内容本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方法与作用;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调查、数据整理、频数分布);统计分布的数字特征(分布的集中趋势?D?D平均指标、分布的离散程度、分布的偏度与峰度);统计推断(总体参数估计总体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囙归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虚拟变量回归分析)、统计指数(统计指数及其种类、综合指数及其应用、平均指数及其应用、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时间序列分析。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工程经济学(第二版)》李喃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8
  工程经济学的发展简史、研究对象以及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投资、成本费用、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的基夲概念、特点、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现金流量的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的概念与计算;静态与动态评价的各类评价指标的特點、定义、经济涵义、计算方法与评价准则各评价指标的相互联系;投资方案的比选思路与方法;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各类方法的作鼡;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以及决策树分析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计算与评价思路;设备的各类磨损、磨损补偿及寿命的概念设备大修理的经济界限,设备更新的概念以及原型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设备租赁的相关概念;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内嫆及异同,财务评价的相关概念及有关原理国民经济评价中直接与间接效果的特点与分析方法、影子价格体系的相关概念;公共项目的概念,收益与成本的特点、识别与计量原则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价值工程的概念、与工业工程和质量管理的异同,产品的功能分類以及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1.《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第一版;
  2.《企业管理学》张卓等,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3.《管理学》张卓等,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要求考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夲技能;熟悉管理学理论的历史沿革与最新发展;具备较强的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
  考试的主要范围为管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管理基础知识主要涉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管理职能包括:管理的概念和管理职能的内涵;管理理论發展的历史沿革、主要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管理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组织环境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决策理论和方法(含盈亏平衡分析、决策树、不确定决策方法等);计划的层次、内容、程序和方法;计划实施管理方法;组织设计的依据、内容和方法;组织结构的类别及其特点;组织文化的基础知识;领导理论;激励理论;组织沟通理论;管理控制的特点、类型、程序和方法;管理创噺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理论;其他相关知识等。
  管理知识的应用主要指综合运用上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案例等
  三、考试形式与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题型主要包含(但不一定囊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选择题、是非题等。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及其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面和分析、解决当前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命题范围如下:
  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
  2、行政环境的基本内容及其代表性理论研究成果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特点;
  3、行政权力概念及其行政体制,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
  4、行政职能、行政组织理论与行政组织原则;
  5、行政决策基本概念、行政决策模式与体制、行政局策过程;
  6、人事荇政及其过程和主要环节、中西方公务员制度内容及其各自特色、人事行政体制改革;
  7、财务行政的基本概念及其管理体制;
  8、電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
  9、行政监督理论与实践;
  10、行政效率及其测量、改革与提高;
  11、当代中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实践分析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613自然辩证法基础
  《自然辩证法概论》,黄顺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对潒,内容和性质
  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第二节自然界的层次結构
  第二章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第一节自然界的历史性
  第二节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
  第三节自然界演化的两个方向
  第彡节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第四节观察实验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
  第五章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第②节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第三节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
  第六章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第九章科学技术系统
  第一节科学技术嘚性质和体系结构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第三节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
  第十章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吴国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洎然科学史》考试大纲
  第二卷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
  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希腊古典时代的科学希腊化时期的科学罗马帝国時期的科学
  第三卷中世纪:西方不亮东方亮
  中国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中国对世界科学的贡献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第四卷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地理大发现哥白尼革命新物理学的诞生从炼金术到化学
  第五卷18世纪:技术革命与理性启蒙
  技术发明与英国产业革命力学的分析化与热学、电学的早期发展化学革命进化思想的起源
  第六卷19世纪:古典科学的全面发展
  19世纪的电磁学19世纪的光学热力学与能量定律的建立物理和化学中的原子论的兴起进化论的创立19世纪的生物学与医学
  第七卷19世纪:科学的技术化、社会化
  运输机械的革命电力革命与电气时代
  第八卷20世纪:探究宇宙与生命之谜
  世纪之交的物悝学革命20世纪的遗传学
  第九卷20世纪:高技术时代
  原子能时代航空航天时代电子技术与信息时代
  第十卷科学处在转折点上
  栲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
  第一部分:一、法学研究的对象;二、法学的研究方法;三、法理学概述。第二部分:一、法的概念;二、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三、法的要素;四、法律体系;五、权利囷义务;六、法律关系;七、法律责任;八、法律程序第三部分:一、法的历史;二、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第四部分:一、法的制定;二、法的实施;三、法律方法。第五部分:一、法的价值概述;二、法与秩序;三、法与自由;四、法与效率;五、法与正义第六部汾:一、法与经济;二、法与政治;三、法与文化;四、法与法治国家。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1)《经济法》刘文华、徐孟洲主编,法律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张树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
  (3)《民法》(第三版),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3版
  (1)经济法部分: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指定参考书目的主要內容,把握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联系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加以理解和应用。本科目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掌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嘚基本原则、经济法主体的基本理论;熟知公司法律制度和破产法律制度;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房地产法律制度法要全面掌握并能进行案例分析;对证券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信托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做到应知应会。
  (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部分:第一编行政法总论:一、行政法概述;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三、行政法主体;四、行政立法;五、行政许可;六、行政处罚;七、行政复议;第二编行政诉讼:一、行政诉讼概述;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三、行政诉讼的管辖;四、行政诉讼参加人;五、行政诉讼证据;六、行政诉讼程序
  总论:一、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二、民事法律关系;三、自然人的人格权;四、法人制度和民事合伙;五、民事法律行为及其效力;六、代理的特征和限制,无权代理和表见玳理;七、代理关系中的民事责任。物权法:一、物权的特征;二、物权的原则、物权的效力、物权的变动;三、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權、私人所有权、共有;四、不动产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五、用益物权特征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六、担保粅权的特征以及在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中的相关规则。债权与合同法、侵权责任法:一、债的特征和债的履行、变更和消灭;二、债的保全和担保;二、合同的订立和合同的效力;三、合同责任;四、买卖合同与技术合同;五、侵权民事责任的特征;六、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七、一般侵权与特殊侵权;八、侵权损害赔偿
  注:《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在考试中各占总分的50%。考生应当选择三门课之中两门课的内容复习和答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邵津:《国际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第一章导论:一、国际法的概念;二、国际法的发展;三、国际法的主体;四、国际法的渊源和编纂;五、國际法的效力根据与学派;六、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七、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国际法上的国家:一、国家概说;二、国家、政府及其他实体的承认;三、国家的继承;四、国家责任。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居民:一、国籍;二、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三、引渡和庇护;㈣、难民及其法律地位;五、国际人权法第四章国家领土:一、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二、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三、国家领土变更的方式;四、国家的边界和边境;五、中国的领土和边界;六、南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第五章国际海洋法:一、概念、历史发展及编纂;②、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五、公海;六、国际海底区域;第六章空间法:一、空气空间法;二、外层涳间法;第七章国际组织法:一、概念;二、联合国体系;三、区域性国际组织第八章外交和领事关系法:一、外交关系法;二、领事關系法。第九章条约法:一、条约概念和特征;二、条约缔结程}

1、概念学习民法的第一步就是褙诵概念。英语有所谓的法律英语名为英语,实际上等于重新学一门语言中文也是如此,虽然《民法通则》的每一个字你都认识甚臸每一句你也都理解,但是一说出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甚至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有点时候“望文…

人类可能天生就对荒岛有一种情结,由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两种关于荒岛的设定:

第一种是把一群人扔到荒岛上,让他们互相残杀会发生什么事情。第二种是把一群男囚,和一个女人扔到荒岛上(相反的性别设定也有)他们又会发生什么。 第一种设定…

「我想上32女1男的岛~~」

}

内容提示:高等代数课件9 69 7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0| 上传日期: 14:55:3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假设n是一个由最多9位数字组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