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华大基因 看看钱什么钱

市值风云APP原创作品 欢迎转发转載需授权

  关于,早在3月份公布招股说明书之时风云君(ID:mvlegend)就对其做过非常详细的财务分析(《》,《》)

  这会子华大上市還不到2个月,瞅瞅那股价一股“一行K线上青天”之势,让绝大部分次新股都羞愧的低下了头而华大的股东们估计都在仰头大笑,只叹“我辈岂是蓬蒿人”!

  不过既然之前已经大篇幅的做过的研究了,上市后的表现也未出风云君的意料之外为什么时隔两月,风云君再次狗拿耗子呢

  真正重新激起风云君(ID:mvlegend)兴趣的是在近期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浙商高峰论坛上创始人汪建先生无比霸气的宣言,“我们绝不允许华大的员工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华大员工要两值永葆”着实让人印象深刻。

  各位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上网扒一扒横竖汪老先生精辟的总结了七个字:生老病死我掌控。

  风云君见过很多人发了大财之后的表现但是能把大话说到这个程度的,历史上除了几个炼丹的皇帝外现代社会、科技社会里,倒是已经很少能听到了

  在汪建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后,估计大部分人都开始躁动了!风云君眼里也是频频闪现出一张张求生之脸、沉疴之身匍匐在地热泪滚落黄土,砸出漫天烟尘喉结上下滚动,带着无声的对苼命的渴求与呐喊向汪老爬去的情景……

  这幕情景,好像耶稣干成过;其他肉胎凡身有没有干成过的风云君才疏学浅,未曾得见――直到今天方在我大A股市场开了眼界

  背书一下,汪健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亦曾说过信他跟他走,可以活到100岁!

  按华大的说法在人类基因问世之后,研究个体咱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基因序列开始;如今呢按风云君的朴素的想法,研究上市公司投资者可以从招股说明书开始,这也是他的基因所在

  当然风云君(ID:mvlegend)不是奔着基因技术来的,我们还是回归做投资研究的本职工作不过,这佽分析的重点不是财务数据就想先弄清楚一件事,一个上市企业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究竟是如何盈利的!

(此为波特五力模型示意图,其中数值与无关)

  而除了考察盈利模式我们也会考察其核心竞争力,便于对盈利的持续性做出判断!

  这里在综合考虑嘚产品线以及目前该行业的供应链相对不复杂之后,我们借用了波特五力模型来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我们先从潜在竞争者进入行业的能力开始这涉及到该行业的壁垒问题,也可以对所处行业先有个全方位的了解

  在华大614页的招股说明书中,在对于主营业务或者行業的相关描述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的话语,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愿景以推动生命科学研究进展和提高全球医疗健康水平为絀发点,基于基因领域研究成果及生物技术在民生健康方面的应用进行科研和产业布局,致力于加速科学创新减少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抑制重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实现精准治愈感染助力精准医学,等类似的状语、定语、形容词、副词、专业名词较多的语段时建议大家可以先绕道走。

  我们先找准关键句发现一句话足矣:的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業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当然,如果一定要用四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基因检测”。

  不过风云君(ID:mvlegend)还昰再三确认了一下,硬着头皮做了几百页的阅读理解之后还是觉得应该抱紧主营业务收入这条丝袜美腿不能松手!

  这是一个做基因檢测的行业,他的上下游是这样的:

  上游是专门开发基因测序仪以及基因测试所需试剂的生产商

  下游是有基因检测需求的医院、科研单位等等,

  中间的基因测序服务商就是利用测序仪以及测序所需试剂、和基因样本做检测之后将测序结果或是诊断类结果再傳输给下游。

  而在供应链条中的对应位置就是基因测序服务商

  假设你看到的涨幅之后也想捞这笔财,你现在也决定要进入这个荇业了怎么办?

  基本步骤是这样的:先买最新的第二代测序仪这个容易,目前基因检测仪器市场基本上是被美国几个龙头垄断Illumina、Thermo Fisher Scientific、Pacific Biosciences,15年的数据是占了全球94%以上的份额

  风云君(ID:mvlegend)再翻了翻三者中老大Illumina最新的财报,收入仍平稳增长初步判断垄断地位不变。苴相比前期测序仪价格现已经有所下降不过仍在7位数到8位数之间。

  当然也可以自己研发测序仪和试剂。这端看各自的本事

  臸于下游这就属于业务拓展范围了,依风云君(ID:mvlegend)粗浅的认识在定价合理的基础上多找些帮手到处多串串门应该是管点用的。况且這下游的空间还大着了,新鲜东西来了甭管有钱没钱,都想尝个鲜不是万一真的跟着汪总实现了秦始皇的梦想了呢?

  肉不肉疼那昰后面的事!(PS:风云君有次体检的时候头脑一发热体验了一把现在还肉疼着了!)。

  至于进入之后赚不赚钱,风云君(ID:mvlegend)又詓查了查以基因检测为主营业务公司的毛利率近3年毛利率稳步增长,16年是58.44%贝瑞和康则是保持在了60%以上。

  自此仍无法下结论说这荇业进入就可以赚钱,只能说这是一个可以赚钱的行当至于能不能,那又是一个看各自本事的事了!

  对行业的整体格局有一个大致叻解之后我们来华大基因 看看钱现阶段行业的一个竞争情况,主要是对比主要产品的收入情况

  先看国内。目前虽然已经有5、6家上市公司进入基因检测、诊断研究这个行业但是从业务占比来看,贝瑞和康(已借壳上市证券名称贝瑞基因,代码000710)与最具对比性且萣位相同。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对于的主要产品细分分类重新梳理一下便于理解,毕竟看到下面四个分类容易迷失

  這四个分类在招股说明书中原本是有一个规范的描述的,此处省略风云君(ID:mvlegend)阅读理解做完之后,用自己的话做以下注解(请大家尽凊反驳补充亦可)。

  我们先从复杂疾病类开始从收入来看复杂疾病类分成了三小类,这里需要拆解一下

  第一小类与生育健康类服务是同质的,只是针对不同的检查需求对人体不同段位的基因做检测毕竟都是用同一台测序仪。详细点了就是前者是对各类已知基因段位的疾病做检测,后者针对孕妇;

  第二类亦可归入前面一类光有测序仪和基因样本不用测序试剂那是白搭;这里的最终服務对象就是个人;

  至于第三类,我们可以把他与基础科研类和药物研发类放到一起这三者亦是同质,就是将基因测序结果传送给不哃研究群体一个是医药类科研单位,一个是研究农业、生物等科研机构还有一个是大型药企。

  那调整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核心仍然是基因检测只是服务对象不同,或者检验的基因样本不同

  从上面我们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行业近期的一个趋势,个人基因检測市场已经开始占领导地位尤其是生育健康这块,其收入已经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且增长迅速,3年时间收入翻了1.6倍至于个人其怹疾病基因检测方面,市场较小

  风云君(ID:mvlegend)的理解是在该领域目前的技术是无法单独仅凭借基因检测结果来做有效诊断的(若理解有错,请指正)貌似风云君上次做的就是这个类型的检测。

  另一方面机构基因检测市场缩水比较厉害,主要是源于技术的不断進步测序成本逐步下降,价格自然随之下降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测序仪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且操作变得更简单,这不仅降低竞爭门槛也让需求较大的机构选择自行购买测序仪。

  此外对于大量物种在首次测序之后,后续的需求也会降低因此这一部分整体嘚市场需求预计仍将收缩。

  这样看来未来几年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生育健康这块肥土了,忘记说了这部分毛利率也是最高,16年达到叻76.41%而竞争对手贝瑞和康就专攻这一块,你道巧不巧

  我们来华大基因 看看钱贝瑞和康主营业务收入的分布,其主攻方向相当明确僦是做检测服务,且专攻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又一个名词哈,别慌直接对接华大的生育健康类服务就好!且计算收入时应该将试剂銷售这一项一并计算,与统计口径保持一致(中单列的试剂盒销售是针对复杂疾病基因检测那项)

  合并计算之后,可以看出贝瑞和康的势头那是相当的猛15年是35,333万元,到了16年达到80,719万元一年翻了1倍多,且与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华大15、16年在这块的收入分别是56,831万元、92,906万え)

  以下为贝瑞和康的营收情况:

  由此看来,已经有了一个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了!我们从毛利情况的对比或许更能看明白这┅点以下是华大的毛利情况:

  国内的竞争形势并没有留给多宽敞的舒适空间。

  至于国外的情况呢一是目前占比不大,对业绩影响小;第二主要是上游的测序仪垄断商已经通过并购等形式开始布局中下游了,而且很显然测序仪生产商在技术稳步之后想要往下遊走一走,顺带做点测序的服务工作应该只是想与不想的问题。

  在这里供应商指的就是上游提供测序仪以及试剂耗材的厂商。

  我们先来华大基因 看看钱最近3年主要的供应商关注测序仪以及试剂耗材就好。可以看到Illumina、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一直占据前两席,而想要与垄断龙头议价僦好比水中捞月、大海捞针

  况且有这时间和精力不如自己也捣鼓捣鼓测序仪,攻坚克难下指不定就成了!

  再华大基因 看看钱16姩Illumina的采购比例,华大基因 看看钱16年的排第三的供应商风云君(ID:mvlegend)觉得“英雄所见略同”啊!华大智造实乃功臣也!有了自己的测序仪荿本可以大大的降低,而且还可以扩展上游业务岂不是一箭双雕!

  但人生啊,哪能事事尽如意呢!仔细一点去看就发现华大系列的BGISEQ-100、BGISEQ-1000测序仪早在14年6月就已经问世当时主要是从CG公司采购(华大控股下的子公司),但是看14、15年的采购数据:14年仅800多万15年没排上号。

  風云君(ID:mvlegend)估摸着基于别人家的测序技术来搞自主生产的东东与原装的比起来可能还是有点差异的但16年华大智造成功挤进了前三,这應该要归功于新上市的BGISEQ-500测序仪不过10月份上市,年底就登榜采购非常之积极,由此看来华大对于自己的技术还是很有信心的!有信心是哆么美好的一件事又有肥肉可以啃呢!

  但华大说了,测序仪不对外销售纳尼?为哈子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有钱任性?不懂真惢不懂。贝瑞和康与Illumina友好合作生产的测序仪都在卖钱了(见贝瑞和康主营业务收入图中的设备销售一项)为何定位于更具商业经济价值嘚产品要捂兜里?

  好奇之余又去看了看华大智造才发现这也不是下属公司啊,准确点说这是控股股东华大控股旗下子公司也就是說即使测序仪对外出售,那入的也不是的帐

  看来,从一开始就白想呢!不过好赖华大智造可以在测序仪价格方面帮助降低成本

  综合来看,虽说华大有了自己的测序仪系列产品但并不意味着其与上游龙头垄断商的议价能力得到了提升,只是转移了部分需求

  因此,仍面临着测序仪或测序试剂价格大幅上涨给收入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们可以按照之前的分类,将服务的对象分为个人与机构

  个人的话,按医药行业的行规应该是价格接受者,议价能力算0吧!没见过去医院做检查还价成功的案例吧所以即使目前基因检測定价较高,大家也只是默默的后退没人上前来一句“老板,便宜点能不能把尾数给抹了?”

  至于机构,根据前面的分析可鉯看到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其议价能力是在逐步提升的

  结合来看,还是掌握了定价的主导权的当然,前提条件昰不考虑竞争对手等因素因此,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行业本身性质使然

  对于替代品,由于这是对单个公司的分析那么主要类比哃类型公司的产品。

  先看测序仪Illumina有HiSeq和MiSeq等系列产品,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有Ion Torrent系列、Pacific Biosciences亦有测序系统而华大也有BGISEQ系列测序仪,由此看来企业或通过自主研發、或自主生产、或相互合作,已使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呢至于测序试剂,一般都有配套生产产品线更多样化。

  而有了这两者提供测序服务基本就不是大难题呢。

  自此波特五力模型的任务完成了!但分析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的核心竞争力呢?

  还有朂最重要的是,我的dream要如何实现啊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看来我应该是漏掉了不少东西,招股说明书只能再次走起腰酸背痛之時就当温故而知新吧!不过带着问题找答案比之前囫囵吞枣倒是有效率多了!而核心竞争力必须先搞定。

  在加速度搜索、阅览之后恏想对大师兄说一句“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眼保健操都不管用了!

  还是言归正传先华大基因 看看钱对其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定位茬摒弃了以巩固、提升、提高核心竞争力等关键词为主的段落之后,终于有一段话是以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为结尾的

  仔细推敲之后,風云君(ID:mvlegend)觉得应该就是他呢:

  在科研和产业化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数据积累使得具有更精准的分析能力囷更强的检出能力形成了的核心竞争力。

  也就是说积累了比较多的数据基于此又有了更精准的分析和检测能力。鉴于本人在这个領域的学术能力着实有限这个因果关系咱就不讨论了。在这个逻辑之下是不是意味着只要获得的基因数据足够多即可?而随着竞争者逐步打开市场这核心竞争力岂不是要消失于那遥远的海边?

  看来此路是行不通的只能换一个方向呢。

  生物行业打造核心竞争仂最需要做的是啥子呀?研发!

  又得杀个回马枪呢!研发作为重头戏招股说明书中确实出现了很多关于生物行业、研究项目、检測技术的描述,还记得咱们之前绕道走的那些段落不大致就是他们呢!不过该绕道走还是得绕道走,这也不是多读几遍就能看懂的再鍺专业术语再加些英文缩写,不绕晕都很难啊!

  定性的东西咱们就不看了(行业专家倒是可以帮我们解读解读)我们来点定量的,看数字说话吧!

  第一个指标研发费用。这应该是分析一个公司研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呢且具备可比性。这里就不选取国内企业莋对比了到了研发费用这块,国内企业都属于囊中羞涩型但要干的是“要掌管生老病死”的大事,自然选龙头老大-Illumina

  除了业务重疊度大,重点是大家都是在为基因组学做研究做贡献不是下图是两者的研发费用对比数据,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位数这不在一个量级上啊。

  且在风云君(ID:mvlegend)这里有一个关于生物等行业要搞研究寻重大突破的认知就是花钱即使如流水,也不意味着一定能取得成功;泹是不花钱估计只能效仿神农尝百草吧!再者,研发投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招股说明书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通常新药的開发包括疾病致病机理研究、药物先导分子筛选和优化、临床前测试、I-III期临床测试直至新药上市几个阶段,整个过程需10-15年平均投入经费約10亿美金。

  所以大家都是明白人啊!不过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又不是龙头垄断没人家那么有钱啊。我觉得大家可以先华大基因 看看钱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这体现的是诚意。

  再者了也不缺钱,人家一年的理财产品收益已经上7000万了以银行那2%-5%的收益率,賬上趴着大把的资金了为啥研发上不再投点呢?可能这轮IPO融资完会加点?

  第二个指标研发团队。对于研发团队核心人员的介绍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华大基因 看看钱,内行的可以帮我们诊断诊断风云君(ID:mvlegend)就不瞎参和呢。咱们接着看数据

  从研发人员的占比来看,末尾啊感觉不是特别理想,管事的比干技术的还多啊且这销售人员也不是小数目。那再华大基因 看看钱学历这博士加硕壵不到10%。不都说硕士满大街都是嘛真是欺负我们这些没读博士的。

  这人员结构整体一看下去再结合华大目前的盈利模式,掐指一算这销售公司的基因是跑不了了。

  当然也不能太急于下决定,要不再华大基因 看看钱薪酬情况check一下。一看这垫底的增幅水平叒是一把辛酸泪啊!这要是用M2来衡量的话,都不够抗通胀的!

  而且销售以及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都在前头这研发人员与生产人员快荿难兄难弟呢。风云君(ID:mvlegend)也算是金融行业的研发人员吧表示深刻理解,哎哪行都不容易啊!

  第三个指标,专利数量截至2016年12朤31日,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拥有的已获授权专利共计173项其中发明专利16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这就不与Illumina作对比了人镓已经是四位数起了。

  我们重点关注一下历年的获取情况这里主要是对164项发明专利做了一个统计,以专利有效期的起始年份为标准淛作了一个专利分布时间表

  先不论前期的是自主研发还是受让而来,这15年、16年两个零看着有点尴尬。也不老啊基因检测、基因組学这个行业也新着啊,这会就开始吃老本啊!

  不过,也还好发明专利有效期20年了!但风云君(ID:mvlegend)还有个问题,从近5年的发展蕗径来看:这10年、11年的发明专利貌似都没在核心技术上测序仪也再次经历了一代的更迭,这老还能继续啃下去吗?

  当然咱们还可以关紸下公司储备的在研项目评价是没办法给了。建议倒是有一条看研发类项目的时候不要光只看项目目标,多关注下项目的进展毕竟願望都是美好的嘛!

  此外,在专利这块还有一个细节。近2年在香港已经由于专利侵权被起诉2次呢最近一次,还是针对NITP专利技术吔就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记得的生育健康类服务吗照一个意思理解就是。这2个案件双方最终和解。

  根据和解条约发行人2017年支付原告方的费用低于发行人2016年利润总额的3%,2018年-2021年预计每年支付原告方的费用低于发行人2016年利润总额的1%

  看来,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算事风云君(ID:mvlegend)也就不操这份心呢。

  到此风云君(ID:mvlegend)也准备收笔了。

  虽说忘不了汪老先生的话语但Dream已经要忘了,呐喊嘚口号也要忘了好在梦想横竖还会有的,倒也不遗憾;主要还是feeling受到了伤害一时难以忘怀。但只要我们对生命充满好奇的同时怀有敬畏之心就好!

  还有,想给那些生命科学的研究者们点个赞无论是哪个领域,谢谢你们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到此风云君(ID:mvlegend)已经敲了好几天键盘了,其他都还好就是腚需要放松放松一下。

  鉴于咱也喝不起根据自身肠道菌群调配的酸奶那就只能发挥“苼命在于运动”、“跑步长命百岁”的精神了!跑步去咯!

  (注:蓑笠翁为“市值风云”新成员,原基金公司研究员CFA、CPA,金融学硕壵)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

华大基因 看看钱2017年华大基因的成績单你就会明白华大基因有多强大:精准与创新齐飞 民生和公益同行丨华大精究为民这一年
华大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NIFTY?)
意外发现数十例恶性肿瘤
从2015年起,华大NIPT检测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并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的孕妇已达数十人这一意外发现无疑为孕期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蕗。肿瘤风险提示对孕期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着积极意义
耳聆可?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
耳聆可?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可检测项由4个瑺见耳聋基因、20个高发突变位点拓展至22个耳聋基因、共计159个明确致病突变位点,耳聋基因筛查综合检测能力提升60%!定位更精准筛查更全媔,检测更准确!
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检测系列
华大新推出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检测系列提供23种检测项目灵活选择,针对百余种常用药粅专业解读提供更专业、更全面、更详细的安全有效用药指导。
感染病原高通量测序自动化新风暴
全球首款NGS全自动工作站发布
华大发布铨球首款基于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 (NGS) 的病原检测MGIFLP模块化NGS工作站——微生物鉴定工作站:MGIFLP-s50进一步协助临床开展感染性病原学精确诊治。
獲得欧盟医疗器械CE证书
华大BGISEQ-500平台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获得BSI (英国标准协会) 颁发的欧盟医疗器械CE证书标志着华大BGISEQ-500测序仪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华大自主研发的“人乳头瘤病毒 (16种型别) 核酸分型检测试剂盒 (半导体测序法)”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 的审查,获得醫疗器械注册证 (体外诊断试剂)这是目前国内首个获CFDA批准的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
华大新生儿筛查试剂正式获批
华大洎主研发的“氨基酸和肉碱检测试剂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 的审查,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2017年,华大茬室间质量评价的各类考核中满分通过的室间质评项目就有88个,这些项目的组织方囊括了国家卫生部临检中心、CAP、UCLA、EMQN等国内外最权威机構项目类别涵盖了生育健康领域的NIFTY?、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测、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以及肿瘤诊断与治疗方向的NGSST、BRCA、体细胞突变等基因检測项目。同时华大吉比爱HIV抗体诊断试剂在2017全国HIV抗体诊断试剂临床质评中成为同类检测方法中唯一获三个满分的试剂,并再次获得冠军殊榮!
香港实验室正式获得美国CLIA认证
华大香港实验室正式获得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服务中心 (简称 CMS) 颁发的CLIA认证证书这意味着华大实驗室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水平与美国临床实验室达到同等标准,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和结果数据将获得美国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机构及FDA的認可
华大相信在同等的公共卫生支出负担下,应该通过降低终端价普惠更多老百姓。随着深圳、阜阳、太和、东莞和佛山等地相继出囼相关政策促进 NIPT成本和费用降到千元以下甚至免费,华大也同时为 NIPT加入更多单种疾病基因检测加量不加价,让基因检测服务越来越超徝
新送瘟神,众志成城战包虫!
为了在藏区消灭包虫病华大不仅捐赠包虫病快检移动工作站、包虫病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超低温冰箱,還协助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提前、超量完成了83万人份包虫病IgG抗体检测让这场没有硝烟但却激烈无比的“人虫之战”首场战役取嘚了阶段性胜利!
让中国更多女性远离宫颈癌
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愿景,华大自主研发了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的HPV分型基因检测技术, 并积极与各地政府开展合作将HPV检测项目全覆盖至合作的县、市等区域,百万女性受惠于以HPV检测为初筛的宫颈癌筛查;同时积极协助各地相关部门大力普及防病知识以期最大程度地覆盖适龄女性人群,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保障女性远离宫颈癌。
遗传性视网膜疾疒基因治疗计划!
“光基金”成立将为全球范围内14岁以下的莱伯氏先天性黑蒙 (LCA) 临床确诊或疑似患者免费提供基因检测。在LCA的基因治疗方案获得美国FDA审批通过的当天华大正式宣布启动该基因疗法在中国的临床前研究。
提供永久免费HLA配型
华大携手“华基金”宣布将为世界各地每一位重症地贫患儿永久免费提供高分辨HLA配型,将希望带向每个家庭让全球每位重症地贫患儿都有希望重获生命之光。
基因即因苼命的奥妙不断破译
未来已来,崭新的时代由此开启
2017年值得回首2018年更值得期待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

}
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张凌离职五忝后去向确定:重回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来源:澎湃新闻

国内基因测序界龙头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300676下称“华大基因”)首席运營官张凌公开离职五天后,其新去向最终确定据路透社报道,摩根大通(JPMorgan Cha & Co)在1月2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已重新聘请张凌,任命张凌为医療卫生投资银行业务主管张凌将常驻香港。

张凌的上一份职务是华大基因的首席运营官2018年12月28日晚间,华大基因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菦日收到首席运营官张凌的书面辞职报告。张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首席运营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张凌作为华大基因高管原定任期于2021年6月18日截止

45岁的张凌此番是重回老东家担任要职。据上市公司资料张凌在加盟华大基因之前,曾在摩根大通短暂笁作张凌,1973年出生中国国籍,有香港居留权2002年7月加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担任投资银行部副总裁;2007年5月加入花旗集团担任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5年5月加入摩根大通银行,担任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医疗投资銀行主管同年10月,张凌从投行高管位置进入华大基因高层出任首席运营官。

张凌当初加盟华大基因被外界解读或为华大基因上市和国際并购带来帮助华大基因现任CEO尹烨曾介绍,“早在华大基因收购测序仪公司CG时双方就已开始接触,并建立了很强的信任而张凌在资夲市场及医疗行业十多年的经验将为华大全球化起到更好的帮助”。

实际上张凌从华大基因重新回到老东家的消息早在一个多月前已传絀。据彭博社11月26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张凌的老东家摩根大通欲重新聘用他预计将于明年初开始在该行香港的医疗投资银行团队工作。

针对张凌此次的重新加盟摩根大通全球投行中国业务主管Houston Huang表示,“我们将继续用市场上最优秀的人才打造我们的团队以便更好地为愙户服务,并支持中国快速增长的医疗行业”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大基因 看看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