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括号x+2.1括号等于10.53.05米等于22

译:HAVING子句是与GROUP BY子句联合使用能夠用于SELECT语句中用于筛选由GROUP BY返回的结果。

译:例如你可以使用SUN函数返回以department为分组的总销售。HAVING子句就会选择销售大于$1000的结果返回

译:例如,你可以使用COUNT函数返回以部门为单位的工资超过$25000/年的员工人数。HAVING子句将返回部门员工数满足该条件25人以上的结果集

译:返回起始工资為$35,000的最低工资的结果集。

译:返回最高工资为50000的最高工资的结果集

再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吧。零基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还带黄段子!希望你也加入到我们人工智能的队伍中来!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阴市国汢绿化“三化”造林发展规划(2017—2025)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阴市國土绿化“三化”造林发展规划(2017—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化”造林发展规划

附表4  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囮”造林规划树种推荐表············· 65

附图  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化”造林规划空间布局图··············· 68

第一章  规划背景及條件分析

江阴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总面积987.5km2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1°40′34″—31°57′36″,东经119°59′—120°34′30″之间与靖江市隔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市区相接西邻常州市武进区,东接张家港市、常熟市江阴地处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北枕长江交通便捷,历来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江阴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2°C极端最高气温41.1°C,极端最低气温-14.2°C年平均日照时数2163.3小时,平均无霜期227d平均降水量1071.3mm。其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春季阴湿多雨,夏季梅雨明显秋季受台风影响,可出现秋旱或连日阴雨相间现象冬季严寒期短,雨日较少

江阴市地质上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在第四系覆盖层下嘚地层自老至新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地貌以平原为主,“北依长江、中环群山、南涵湿地”北部沿江地带为长江冲积平原,南部为太湖水网平原平原面积占78.23km2,在中部、东北部有零星低丘散布均为中生代燕山运动中残留在断块上的茅屾余脉,包括君山、黄山、鹅山、萧山、蟠龙山、凤凰山、长山、香山、绮山、定山、寿山、稷山、砂山、白龙山、顾山、花山、毗山、圊山、观山、白石山、舜过山、秦望山、焦山等20多个大小丘陵山头丘陵占总面积3.97%,最高海拔273m山地多为黄棕壤土,以残积石质土为主岼原土壤多为水稻土,在长江三角洲的边缘部分沙性土壤比例高。南部月城、青阳、徐霞客等镇属太湖沼泽地区一部分以壤土为主。

江阴市地处长江流域太湖水系地表水丰富,外来水源充足境内水域面积175.8km2,其中长江水面56.7km2流经江阴的长江岸线长约35km,江面宽2—4km水深30—40m,多年平均径流量9730亿m3、年大气降水补给9.84亿m3地表径流量为1.5亿m3。境内河网密度为4.98km/km2已形成13条纵向通江河道,11条横向调节河道、199条镇级河道、929条村级生产河道形成了长江江阴段水道和内河三大水系:西部新沟河水系,中部锡澄运河及白屈港水系东部张家港水系。

江阴古称暨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198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隶属无锡市。2016年全市有10个镇、7个街道,200个行政村55个社区,43个村居合┅社区全市常住人口164.2万人,户籍人口124.8万人

江阴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最强的县(市)之一。2016年江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83.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9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6.3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8亿元。全市有36个上市公司江阴以雄厚的綜合发展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活力曾蝉联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排行榜榜首。

二、国土绿化现状与特点

江阴市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在局部温暖湿润的小环境中可以出现小片常绿阔叶林,而在较差的生境条件下可形成含常綠成份的落叶阔叶林全市拥有自然分布或外来归化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共86科209属669种11变种。其优势种以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冬青科、榆科、豆科和木兰科等植物为主常绿阔叶树种有青冈、木荷、香樟、甜槠、苦槠、石栎、栲树、枸骨、冬青、石楠、山栀子、乌饭树等。落叶阔叶树种主要有白栎、短柄枹、麻栎、栓皮栎、枫香、化香、乌桕、黄连木、黄檀、朴树、榉树、榔榆、桑、柘、山胡椒、胡枝子、尛果蔷薇、白檀等野生哺乳动物有刺猬、蝙蝠、狼、水獭、獾、黄鼬、仓鼠、华南兔、松鼠、刺猬、江豚等。鸟类:有灰喜鹊、燕、斑鳩、雁、麻雀、老鹰、白鹭、雉、斑鸠、布谷鸟、啄木鸟、喜鹊、猫头鹰、乌鸦等20余种

江阴市共分布131株古树名木,分属12个科20个属(树齡在百岁以上的有红豆树、紫藤、桧柏、银杏、罗汉松、朴树、榉树、紫薇、国槐、女贞、皂荚、桂花、牡丹、白檀、瓜子黄杨、香圆等計110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35株二级保护古树65株,三级保护古树31株顾山红豆院内的古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

2.林业与城市绿化现状

根据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江阴市现有林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1.39%;森林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林地生產力34.07m3/hm2,基本构建成了“四横三纵一带”的生态廊道空间结构全市拥有江阴要塞国有森林公园和江阴月城芙蓉省级湿地公园,2016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4.54%在城市绿化方面,江阴市持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营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城市绿化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全市建成区绿囮覆盖率达到42.86%,绿地率达到39.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95平方米。江阴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市等稱号

长期以来,江阴市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大投入,绿色江阴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江阴仍然媔临少林缺绿、生态脆弱的困境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严重不足,现有林分存在树种结构单一单层林多而复层林少,一般树种多而珍贵樹种、彩色树种少纯林多而混交林少,森林生态稳定性差景观效果不佳的问题。城市绿化中也存在盲目强调大面积的草坪、广场注偅引进外来植物及新品种,不重视珍贵乡土树种资源的开发应用绿地系统缺乏自然特性,生态效益低下而养护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林業发展水平与建设美丽江阴、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三、发展“三化”造林的意义

(一)“三化”造林的基本要求

“三化”即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珍贵化是指在国土绿化中,要坚持把城乡植树造林与优良乡土树种和珍贵用材树种培育放在首位選择抗性强、景观美、寿命长和材质优的乔木作为主栽树种,在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发展的同时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森林财富,实现“蓄寶于林藏富于民”;彩色化就是在绿化的同时更加注重色彩变化,力求“四季有绿、应时现花、季相丰富、景观优美”为城乡建设增添更多色彩;效益化就是植树造林产生更多经济效益,为百姓增收创造更多途径造林绿化要与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有机结合起来,這是绿色江苏建设和全省林业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全省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发展“三囮”造林的必要性

1.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丰富生态产品供给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能满足人们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在维护洎然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質量构建布局合理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文明水平的重偠标志。2016年江阴GDP将达到3000亿元左右人均GDP将接近3万美元,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短板,可以说生态差距是江阴市与发达國家和地区的最大差距加快国土绿化建设,调整与优化树种结构积极发展珍贵彩色森林,增加优质林业生态产品供给是不断提高江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2.提升城乡彩化水平建设美丽宜居江阴森林的季相色彩变化反映了森林的生态美,应用彩色树种在生長季节其叶、花、果、枝等器官呈现出的明显季相色彩变化打造彩色森林可以美化人居环境,展示一个地方的生态文化特色促进森林苼态旅游发展。目前江阴森林资源中,丘陵山区松、杉等针叶林占有很大比例平原绿化以香樟居多,森林季相色彩变化不明显绿化景观较为单调。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彩色森林,丰富森林景观色彩的多样性彰显江阴市国土绿化的地域风貌,对于建设江阴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3.促进林业转型发展,增加珍贵木材储备珍贵用材树种是指其木材具有硬度高、密喥大、颜色深和纹理美观等特征可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地板、乐器、工艺品等实木制品及高档装饰、装修材料的树种。随着我国经济社會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或富裕型过渡人们将更加追求绿色、环保、高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对以珍贵木材制作的家具、实木地板、木质工艺品和其它装饰、装修材料制品的消费量将大幅度增长对珍贵用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夶。珍贵树种是一种稀缺资源目前我国珍贵树种资源短缺,用材主要依靠进口从国际木材生产和市场来看,珍贵树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亞、非洲和美洲地区但因过度采伐其天然林已受到极大破坏,资源濒临枯竭在当前全球高度关注森林消退、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囮等热点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对原木和珍贵材出口限制越来越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已将严格限制交易嘚树种增加到220多个,全球先后有86个国家限制、禁止珍贵和大径级原木出口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逐步建立我国的珍贵木材战畧储备主要依靠本国力量解决珍贵木材的需求问题。国家林业局于2016年制定了《国家储备林发展规划(2016—2020)》江苏省政府制定了《江苏渻珍贵树种培育行动方案(2016—2020年)》,提出计划5年内种植1亿株珍贵树种目前江阴市造林绿化中除香樟外,珍贵树种的应用很少且培育方式也以截干、造型等园林方式为主,没有按珍贵用材目标进行栽培积极发展珍贵树种,将国土绿化与珍贵用材林培育有机结合起来昰不断提高江阴森林树木质量档次,实现“蓄宝于树、传宝于世藏富于民”的需要。

1.资源禀赋优越经济支撑能力强江阴处于北亚热帶,北枕长江、中环群山、南近太湖境内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水资源丰富,土壤深厚肥沃适合多种树种生长。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資源较为丰富全市适宜生长的木本植物超过500种,被列入《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的有40余种其中黄檀、山槐、皂荚、榉树、榔榆、黄连木、银杏、麻栎、栓皮栎、白栎、槲栎、刺楸、香椿、香樟、冬青、青冈、苦槠、紫楠等珍贵树种有天然分布,引进树种杂交馬褂木、薄壳山核桃、北美红栎等生长良好乌桕、枫香、漆树、三角槭、鸡爪槭、无患子、栾树等秋色叶树种资源丰富。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树种资源为发展珍贵彩色树种造林提供了良好条件江阴社会文化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发展珍贵树种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2.市场需求旺盛有良好发展商机江阴地处长三角核心区的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档家具、装饰材料和工艺品的需求量快速增长。而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特别是热带地区天然林的保护导致世界珍贵木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通过进口珍贵树种将越来越困难珍贵木材价格也稳步上升。旺盛的市场需求为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珍贵用材林储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转型发展迫切,有内在增长动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长江经济带保护、深入推进綠色发展,必须加强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造林绿化方式,更加重视造林绿化的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江陰市国土绿化的质量与效益。

1.造林空间有限发展潜力不足江阴属于长三角平原地区,又是我国县(市)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均土哋资源较少,用地紧张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基本农田的保护给林地保护和造林空间增加带來了很大压力,用于拓展绿色生态空间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2.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认识不足江阴经济社会发达对珍贵木材有旺盛的市場需求。但人们对材质坚硬、材性优良的珍贵树种资源价值缺乏认知认为珍贵木材只能从林区或国外进口,对生长缓慢、生产周期和投資回报期较长的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缺乏长远眼光一些政府建设的绿化工程等也往往注重眼前利益,追求立竿见影大量应用成林快的速苼树种或成景快的花灌木树种,对如何利用当地有限的林地资源将造林绿化与珍贵树种资源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蓄宝于林藏富於民”研究较少,认识不到位

3.配套政策缺乏,发展动力不足由于珍贵树种资源培育周期较长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给予大力扶持。泹目前尚未形成一套针对珍贵树种发展的资金补贴、资源评估、流转、森林保险、PPP项目造林等配套政策体系社会各界普遍缺乏投资兴趣,珍贵树种造林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支撑珍贵树种培育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  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科学论断和林业发展“四个着力”指示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国土绿化要与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有機结合的要求,深入贯彻实施《江苏省珍贵树种培育行动方案(2016—2010)》、《江苏省珍贵彩色树种发展规划(2016—2025)》、《无锡市珍贵、彩色樹种培育总体规划(2017—2025)》(锡农委〔2016〕374号)和《无锡市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方案(2017—2020年)》尊重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大力发展珍贵彩色树种加快打造“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价值高”的珍贵彩色森林,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为“強富美高”新江阴和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提供森林生态保障。

(一)城乡一体合理布局

“三化”造林要与保护全市生态空间、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城乡国土绿化资源将城市、乡镇、村庄、道路、水系、丘陵、农田等载体作为一個整体统筹规划,实现林地、绿地、湿地同步建设绿化、美化、文化同步发展。切实关注城乡居民实际感受重点改变城市园林绿化中婲灌木应用过多、香樟用量过大,丘陵山区森林健康状况差、火灾隐患大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珍贵用材树种资源,促进造林绿化与珍贵囮、彩色化和效益化相统一逐步发展相关产业,实现“蓄宝于树、传宝于世、藏富于民”

(二)尊重自然,适地适树

尊重自然、顺应洎然、保护自然根据全市城乡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及其环境条件,从生态景观和产业发展需求出发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使树种的生长潛力及其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充分展现森林的自然生态和田园风光之美。发展珍贵彩色树种要遵循森林生长演替的自然规律做到保护和培育相结合,造林和抚育两手抓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景观效益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长短结合综合利用

珍贵树种培育周期相对较长,要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依据珍贵树种生长特性,合理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和森林休闲旅游服务业综合开发利用珍贵树种的叶、枝、皮、木材等产品,积极发展材果、材药兼用林尽可能将彩色化、珍贵化和效益化有机统一于一片森林中,兼顾林业的生态、经济与景观效益做到短期成本有保障,长期培育效益高

(四)示范带动、创新驱动

“三化”造林是林业发展嘚新要求、新实践,缺乏现成的经验和模式要积极抓好“三化”示范基地建设,丰富科技示范内容提高示范基地的科技含量,提供可複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全市“三化”造林建设。

(五)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将“三化”工作纳入全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协调推进和服务保障方面的主导作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標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大对发展珍贵树种的资金倾斜力度。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市场机制、大胆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極性投资林业建设充分体现林业项目的绿色银行作用,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积极推进珍贵树种发展项目与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并引导社会资本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形式投资造林绿化事业实现社会各方面资金、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一)增加森林資源构建生态屏障

以江阴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县(市)创建为契机,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补上生态环境建设的短板,补齐生态屏障的割裂或断带完善和提升全市森林生态体系。通过大力培育珍贵彩色树种及优良乡土树种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建结构稳萣、功能高效的健康森林为社会供给优质林业生态产品,为江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生态保障

(二)培育珍贵树种,增加木材储备

通过大力培育珍贵用材树种不断增加珍贵用材树种的蓄积量,改变城乡绿化中只注重绿化覆盖或视觉观赏效果的局面让大量珍贵树种資源储备于肥沃的江阴大地,提高森林资源的价值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优质森林资产。

(三)营造彩色景观打造多彩江阴

大力推广應用适生珍贵彩色树种造林,在江阴城市园林绿化、村庄绿化、森林公园、风景区、生态园、绿色通道、生态廊道等建设中推广一批彩色樹种在全市区域尺度上构建季相色彩丰富的森林景观,打造一批彩色镇、彩色街道、彩色公园、彩色通道、彩色村庄和彩色田园使江陰城乡景观色彩更加丰富、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规划期末(2017—2025)全市完成国土绿化珍贵彩色树种造林4.81万亩新增珍贵、彩色树种381.7万株,林朩覆盖率达25%以上使全市森林树种结构趋于合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珍贵木材资源储备显著增加,森林色彩与美景度显著提升构建城乡一体、类型多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全市城乡居民共享绿色福利

规划期限为分两期实施。一期(2017—2020姩)目标为:完成国土绿化珍贵彩色树种造林2.86万亩新增珍贵、彩色树种238.7万株,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4%以上建成省级国土绿化“三化”造林礻范县(市)。二期(2021—2025年)目标为:完成国土绿化珍贵彩色树种造林1.95万亩新增珍贵、彩色树种143万株,林木覆盖率达25%以上

根据江阴市洎然地理环境、林业建设特点及城市发展布局,并与江阴市“十三五”林业发展总体布局相衔接全市国土绿化“三化”造林发展空间布局为“四块四廊、多网多点”。

指江阴市澄东板块、澄西板块、澄中板块、澄南板块4个林业与绿化发展板块

指主要河道、骨干道路绿化洏形成的多条绿色生态廊道。包括长江沿岸绿色生态廊道、锡澄高速绿色廊道、沿江高速绿色廊道、沿江高铁和新长铁路绿色廊道

指全市范围内以各类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和绿道等为主组成的森林生态网格,林网建设是平原地区构建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载體

(1)道路林网:包括区域内的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镇级公路两侧的绿化带建设。建设任务是新建设道路结合绿色通道建设建成珍貴树种成片林基地;对已有景观质量较差的绿色通道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森林景观丰富的彩色通道

(2)水系林网:江阴是著名水乡,北枕长江南近太湖,区域内水网密布建设任务是各个等级的河道水岸建设水系防护林,打造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相结合的水系林网

(3)农田林网:分布于全域范围内的低等级道路林、农田防护林等。建设任务提升区域内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发挥林带的生态防护功能,保障工农业生产建立珍贵木材储备基地。

(4)绿道林网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供行人和骑单车者进入的游憩、健身线路┅般是林荫小路,通常沿河滨、溪谷、山脊、风景区、古村落等自然道路建立是连结城乡一体、乡村旅游、居民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

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观光园、自然保护区(小区、点)、城市公园、风景旅游区、名胜保护区及城乡片林等生态斑块

《中华人囻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大,1984年2014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1989年2014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1991年2010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国务院,1992年)

《中华囚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2008年)

《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财政部,2013年)

《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国家林業局1987年)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修正)》(江苏省人大,2015年修正)

《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江苏省人大2006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国家林业局《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6—2020年)》(2016)

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号)

国家林业局《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栲名录》(2005)

原国家林业部《国家珍贵树种名录(第一批)》(1992)

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2013〕113号)

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苏政发〔2013〕86号)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江苏省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方案(2016—2020年)》(蘇政办发〔2016〕121号)

江苏省林业局《江苏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5)

江苏省林业局《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2013)

江苏省林业局《江苏省珍贵彩色树种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5)》(2016)

江苏省绿化委员会《关于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示范基地的意见》(2016)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无锡市珍贵树用材树种培育行动方案(2017—2020)》

江阴市人民政府《江阴创建省级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县(市)工作方案》(2017)

江阴市人民政府《江阴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江阴市农林局《江阴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江阴市园林局《江阴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

江阴市规划局《江阴市环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南部)》(2014)

《造林技术规程》(GB/T)

《森林抚育规程》(GB/T)

《生態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1)

《乡村绿化技术规程》(LY/T)

《森林采伐更新规程》(LY/T)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第三章  重点建设工程

根据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化”造林的目标任务及省级“三化”示范县(市)创建要求,重点实施丘陵山区森林質量精准提升、绿色通道建设、生态廊道建设、珍贵树种进村入城、材果兼用林培育和珍贵树种种苗繁育等六项工程

一、丘陵山区森林質量精准提升工程

江阴市有丘陵山地面积6.2万亩,约占国土面积6%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市已基本完成了丘陵山区造林绿化任务建成了以杉木、香樟、火炬松、湿地松、毛竹、茶叶等为主的成片林木3.2万亩。随着经济建设与土地开发丘陵山区森林面积减少,目前保存的丘陵山区森林面积约2万亩且大多数存在林分质量和景观效果差、生产力低、病虫害严重、森林火灾隐患大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强低效林分的撫育改培提高森林的质量与效益。

结合森林抚育、环城森林公园等工程推进丘陵山区珍贵用材树种补植造林和定向育林。通过对杉木等过熟林的逐步采伐更新有针对性地在林中空地中补植珍贵用材树种,人工促进森林正向演替显著增加丘陵山区森林中珍贵彩色树种仳例,全面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景观,增加效益规划完成丘陵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折算面积1.4万亩,种植珍贵树种112万株(按80株/亩)第┅期(2017—2020)规划完成改造折合10000亩,种植80万株

主要针对缺乏目标树种、森林质量差的林分,如生长衰败、病虫害严重的杉木、松树等林分囷构树等杂灌林分通过条状、小块状渐伐、择伐措施,在伐带内和林间空隙补植更替树种构建以珍贵彩色树种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阔葉林。主要造林树种榉树、麻栎、黄檀、枫香、乌桕、冬青、青冈、紫楠等

主要针对麻栎、栓皮栎、黄檀、榉树、枫香、冬青、朴树、圊冈等目标树种较多,林相结构较好的林分通过修枝、割灌、施肥等抚育措施,按照生长势强、分枝少、干形通直的原则定向培育目标樹种;对郁闭度较低空地较多的林分实行林窗、林缘补植,优化林分结构建设优质丰产林分。

全市17个镇(街园)丘陵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任务分解见下表

丘陵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分解表

二、珍贵用彩色树种进村(社区)入城(镇)工程

全市范围的城市建荿区、乡镇、村庄、单位、公园景区等绿化。积极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村头空地等零星土地发展珍贵树种在不占用大量农田情况下,建立庞大的珍贵树种资源储备基地实现“蓄宝于林、传宝于世、藏富于民”。改变城市园林绿化中花灌木应用较多、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的现象大力发展乔木珍贵彩色树种,使城镇绿地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也是展现城市形象的彩色空间,蓄积珍贵木材资源的财富空间积极开展以栽植珍贵用材树种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鼓励适龄公民每人每年栽植一定数量的珍贵用材树种

结合全市绿美乡村建设、森林城市建设,实施珍贵彩色树种“进村(社区)入城(镇)”行动大幅提高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在城乡造林绿化中嘚应用比例。规划全市珍贵彩色树种进村入城工程种植珍贵和彩色树种170万株折算面积13,600亩。规划第一期(2017—2020)种植珍贵和彩色树种112.5万株折算面积9000亩(125株/亩)。

1.珍贵树种特色村建设

全市现有200个行政村55个社区,43个村居合一社区自然村约2850个。以规划布点的自然村庄为主要對象以主要交通干线、旅游干线两侧和重要景区景点周边、以及有历史文化遗存和特色村庄为重点,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大量种植珍贵彩色树种按保留自然村70%,平均每个自然村种植300株规划种植珍贵和彩色树种60万株,折算面积12,000亩第一期(2017—2020)规划:种植珍贵树種100万株,折算面积8000亩(125株/亩)

2.珍贵彩色树种进城市

以森林城市、森林城镇、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创建等为抓手,大力推进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入公园入街道、入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居民小区;加强珍贵彩色树种在城郊环城林带和环城森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提升城镇森林建设质量和品位营造特色明显、季相丰富的彩色森林。规划种植珍贵和彩色树种20万株折算面积1600畝。第一期(2017—2020)规划:全市城镇种植珍贵彩色树种12.5万株折算面积1,000亩(125株/亩)。

全市17个镇(街园)珍贵彩色树种进村入城工程任务分解見下表

珍贵彩色树种进村(社区)入城(镇)任务分解表

绿色通道是指江阴市域范围内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较高等级公路兩侧防护林带,是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绿色通道建设是平原地区造林绿化的主要基地,也是展示当下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重要窗口

江陰市主要通道及“十三”规划新建通道里程

“十三五”规划建设道路

S259省道江阴段补充线

S444省道江阴段补充线

完成绿色通道新建和改造11,100亩,种植珍贵彩色树种55.5万株第一期(2017—2020)完成6,000亩,种植珍贵树种30万株其中:

新建道路绿色通道:按照新建道路两侧林地不少于80%的比例种植珍貴树种。规划种植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用材树种7,500亩第一期(2017—2020)规划:珍贵用材树种造林4,000亩,种植珍贵用材树种20万株(50株/亩)

已有绿銫通道改造升级:按照30%进行珍贵化彩色化提升改造估算,规划种植珍贵彩色树种3,600亩第一期(2017—2020)规划:改造折算面积2,000亩,种植珍贵用材樹种10万株(50株/亩)

加强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保护珍贵而有限的生态林业资源建立长效的养护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招标制、监理制、审計制市财政出资建设的造林项目,由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养护考核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省级以上林业项目由项目實施方负责养护管理;社会化金造林,应由管理方负责养护管理

1.新建道路绿色通道建设

“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新建铁路88.1km国道2.58km,渻道38.2km除去道路两侧建筑用地等不可造林地块,按照两侧可造林面积为60%估算按照铁路和高速公路两侧各50m、国道两侧30m,省道两侧20m的绿色通噵防护林带要求建设珍贵树种的种植比例不少于80%。规划种植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用材树种7,500亩栽植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37.5万株;第一期(2017—2020)规划造林4000亩,种植珍贵用材树种20万株(50株/亩)

2.已建绿色通道的升级改造

全市现有铁路41.2km,高速公路61.4km国道42.1km,省道170.5km对现有绿色通道樹种选择不当、景观效果差的地段进行改造提升。改造重点:杨树、柳树等病虫害危害严重林带;杜英、金合欢等生长不良的树种;香樟林带通过间伐后补植彩色树种;灌木林带中补植珍贵彩色乔木树种;补齐、补植缺带、断带除去道路两侧建筑用地等不可造林地块,按照两侧可造林面积为60%估算对现有林地进行珍贵化、彩色化提升改造,珍贵树种的种植比例不少于20%规划种植珍贵彩色树种3,600亩,栽植苗木18萬株;第一期(2017—2020)规划改造折算面积2,000亩种植珍贵用材树种10万株(50株/亩)。

(四)任务分解 

全市17个镇(街园)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任务分解见下表

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第一期(2017—2020)任务分解表

生态廊道主要指水系、水岸林网系统。江阴属于长三角平原水网地区水网发达,河流、湖泊密布全市主要由长江江阴段水道和内河三大水系:西部新沟河水系,中部锡澄运河及白屈港水系东部张家港水系构成。加強生态廊道沿线造林及提升林分质量构建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水系生态景观廊道是全市水系生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汾。

按照主要骨干河道水面两侧各平均50m、一般河道10—20m的生态廊道标准进行补植和质量提升按水岸两侧可造林地60%估算,珍贵树种与彩色树種的种植比例不低于30%规划种植珍贵用材树种43万株,折算面积8,600亩第一期(2017—2020)规划种植珍贵用材树种15万株,折算面积3000亩(50株/亩)

江阴沿长江岸线35km,有13条纵向通江河道11条横向调节河道、199条镇级河道和929条村级生产河道,其中列入省骨干河道名录的主要水系有18条计302.1km对水系兩侧的林带进行补植和拓宽,根据立地条件情况种植珍贵树种在地下水位过高或季节性淹水等不适宜种植珍贵树种的立地,种植落羽杉、乌桕、重阳木等耐水湿树种提升生态廊道的景观价值,同时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避免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

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第一期(2017—2020)建设任务表

五、材果兼用林及复合经营工程

大量发展珍贵用材与干果、木本油料、中药用材等经济价值相结合的树种,大力发展林下經济推广在现有茶园、灌木果园林地、观赏苗木花卉苗圃中套种珍贵树种等经营模式。

全市发展材果兼用林和林农复合经营生产基地800亩种植珍贵树种苗木1.6万株;第一期(2017—2020)规划:发展材果兼用林600亩,种植苗木1.2万株(按平均20株/亩)

选择薄壳山核桃、银杏、光皮梾木、え宝枫、香椿、柿、杜仲等既具有珍贵用材价值,又具有干果、木本油料、木本蔬菜、中药用材等经济价值的树种培育材果(菜、药)兼用林。栽培模式上既考虑果用、又考虑以后材用需要尽量使用实生苗、少用嫁接苗,使用嫁接苗培育时也要适当增加定干高度,提高出材率

第一期(2017—2020)规划安排在新桥镇实施,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材果兼用林600亩种植苗木1.2万株,在取得经验和发展模式后逐步在全市嶊广

六、珍贵树种良种苗木繁育工程

全市范围内的珍贵彩色树种育苗基地建设。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加强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是保证全市“三化”造林发展与示范县(市)创建任务完成的重要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直接影响珍贵用材林的生长及造林效果

紧紧围绕全市“三化”造林建设目标与树种需求,立足本地种苗基础保障统筹考虑周边地区苗木生产和市场调剂作用,因地制宜匼理布局,建设珍贵树种苗木培育基地为全市发展珍贵树种、彩色树种提供坚实的优质种苗保障。规划建立珍贵彩色树种基因库1处定點育苗基地2个,总面积600亩自2018年起,年产优质苗木30万株以上苗木基地规划在第一期(2017—2020)基本建成。

1.珍贵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区

在唍成江阴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基础上摸清全市珍贵树种、特色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建立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原地保护和异地保存基因库1处重点开展江阴红豆树、香圆等特色种质资源保存与繁育,为珍贵树种培育及优良树种筛选提供种质基础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为满足铨市造林绿化对珍贵树种苗木的需求规划分别在新桥阳光生态有限公司和市园林局苗圃建立2个珍贵彩色树种定点育苗基地,面积600亩以上每年生产各类珍贵彩色树种苗木30万株以上。

许多珍贵树种的生长对气候、立地条件等有特殊的要求如有的树种只适合丘陵山区生长,囿的树种适合平原生长;有的树种幼龄阶段必须在蔽荫条件下才能生长;有的树种在土层深厚、水肥条件较好的立地条件下才能形成生产仂因此,造林树种必须与立地环境条件相适应是珍贵树种选择的首要原则要针对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造林树种或品种確保“栽得活、长得好、有效益”。

乡土树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对本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生态稳定性,有些乡土珍贵树种是地带性植被的建群种且种源多、繁殖较容易,可以突显地域独特森林景观与生态文化因此,珍贵彩色树种培育必须坚持乡汢树种优先主栽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应用一些经过多年引种试验、栽培技术较成熟的优良外来树种不采用未经引种试验的外来樹种,避免盲目引种

乔木是发挥森林功能最为主要的自然载体,高大乔木树干挺拔、树姿雄伟、木材蓄积量高、生态改善作用强在发展珍贵彩色树种造林中,坚持以乔木树种为主通过应用高大乔木和长寿、深根性树种构成珍贵彩色森林的基本格调。

树种选择综合兼顾珍贵性、经济性、彩色观赏性和生态功能做到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有机结合。一是尽量多选择既具有珍贵用材价值又具有彩色景觀效果和较高经济价值的多功能树种造林;二是积极发展多树种混交造林,综合考虑珍贵树种与彩色树种、长短期效益树种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珍贵木材资源贮备丰富森林景观,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高效经营

推荐树种分为珍贵彩树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三类,共50种珍贵树种与彩色树种推荐的参考依据为国家林业局《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和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编淛的《江苏省珍贵彩色树种栽培技术手册》。

(一)珍贵彩色兼优树种

共10种包括:榉树、榔榆、银杏、黄连木、色木槭、冬青、杂交马褂木、阔瓣含笑、舒马栎、纳塔栎等。

共21种包括:黄檀、麻栎、栓皮栎、白栎、山槐、青檀、薄壳山核桃、梓树、楸树、皂荚、香椿、刺楸、柿树、光皮梾木、南京椴、香樟、青冈、苦槠、紫楠、红豆树、南方红豆杉等。

共21种包括:乌桕、枫香、鸡爪槭、三角槭、无患孓、重阳木、朴树、黄山栾树、豆梨、七叶树、北美枫香、丝棉木、厚壳树、红柴枝、玉兰、槐树、合欢、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水杉等。

依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宜栽培的立地条件等确定不同树种的造林应用范围不同建设内容的推荐树种如下表。

表7  主要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的应用范围

榉树、银杏、榔榆、杂交马褂木、黄连木、元宝槭、乌桕、枫香、鸡爪槭、三角槭、无患子、重阳木、朴树、楸树、黃山栾树、豆梨、玉兰、舒马栎、纳塔栎、香樟、冬青等

榉树、榔榆、乌桕、落羽杉、枫香、薄壳山核桃、纳塔栎等

丘陵山区林相改造及萣向培育

榉树、榔榆、黄檀、麻栎、栓皮栎、乌桕、朴树、南京椴、刺楸、三角枫、冬青、青冈、苦槠、紫楠等

银杏、薄壳山核桃、柿、馫椿、榉树、榔榆、杂交马褂木、槐树、红豆树、红豆杉、舒马栎、纳塔栎、落羽杉等

榉树、银杏、榔榆、杂交马褂木、黄连木、元宝槭、乌桕、枫香、鸡爪槭、三角槭、无患子、重阳木、朴树、黄山栾树、豆梨、玉兰、舒马栎、纳塔栎、香樟、广玉兰、冬青等

第五章  建设模式与造林技术

(一)丘陵山区林相改造模式

1.杉木等针叶林的林相改造

主要针对江阴丘陵山区现有的杉木林、松林等进行林相改造逐步间伐针叶林树种,林间补植珍贵树种形成针叶树种与珍贵阔叶树种的混交林,待珍贵树种成林后再伐除针叶树种。林间补植改造模式一般可采用条带状间伐补植方式也可以采用不规则间伐补植,补植树种应选择榉树、黄檀、麻栎、山槐、色木槭、枫香、冬青、青冈、紫楠等每亩补植总株数控制在50—80株,一般以2年生以上容器苗为宜

2.次生阔叶林的林相改造

主要针对江阴丘陵山区现有的麻栎、栓皮櫟、白栎、槲栎、榆树、朴树、黄檀等目标树种较多的林分,通过森林抚育建成珍贵树种基地。主要措施为抚育间伐按照材质优良、幹形通直、无损伤、生长势强原则选择目标树,上层保留每亩50株以上伐除影响目标树种生长的构树、桑树等非珍贵树种。林内目标树种數量不足时在林窗、林下适当进行补植。补植后珍贵树种数量应达到每亩50株以上

(二)材果兼用林及复合经营模式

选择既具有珍贵用材价值、又具有干果、木本油料、木本蔬菜、中药材用等价值的树种,如薄壳山核桃、银杏、元宝枫、光皮梾木、香椿、柿、杜仲等树种培育材果兼用林。栽培模式上既考虑果用、又考虑以后材用需要尽量使用实生苗、少用嫁接苗,使用嫁接苗培育时也要适当增加定幹高度,提高出材率

根据生态位原理,在现有的茶园、灌木类果园、农作物或中药材种植园中套种珍贵用材树种,构建林农复合经营林分造林树种应选择生长较快、树冠较窄的树种,如雄株银杏、榉树、杂交马褂木、薄壳山核桃、楸树、香椿等每亩种植密度20—30株。

(三)绿色通道与生态廊道建设模式

分段混交配置模式就是绿色通道两侧绿化带的每一段距离选择一个树种进行造林采用不同景观色彩、常绿与阔叶等间隔配置,如榉树(紫红色)—银杏(黄色)—香樟(常绿)为一组;乌桕(红色)—舒马栎(红色)—落羽杉(棕红色)为一组;无患子—冬青—玉兰为一组等根据道路上车辆运动的速度及人的视觉效果,每个树种段的长段一般不小于1000m采用规则化、整齊化种植,体现森林景观色彩效果

行间混交配置模式就是绿色通道两侧绿化带的各以2—3个树种行状混交种植的方式。混交树种选择珍贵彩色树种要从不同彩色、不同树形、阔叶或常绿等因素进行配置。一般小乔木种在内侧大乔木种在外侧;彩色景观丰富的树种种在内側,如榉树+银杏+香樟、乌桕+无患子+香樟、冬青+栾树+落羽杉、鸡爪槭+榔榆+香樟等模式

自然式配置模式就是模拟自然林分的种植配置模式,沒有固定的株行距3—5个树种为一组,形成随机的组团式配置一般高大乔木与小乔木相结合,强阳性树种与耐阴树种相结合落叶树种與常绿树种相结合,针叶树与阔叶树相结合如榉树+银杏+乌桕+香樟;红豆杉+落羽杉;玉兰+冬青+榔榆等。

(四)村庄绿化应用模式

结合农村㈣旁绿化、农田林网等建设在宅旁、村旁、路旁和水旁等四旁空闲地块,荒滩荒地鼓励和引导群众栽植珍贵树种。种植方式上可以根據江阴不同区域村庄特点仿照“一村一品”模式,每个村重点突出1—2个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栽植适当配置其它景观树种,打造绿化特銫村庄为以后开展乡村旅游等奠定基础。

推荐适合江阴的15种珍贵和彩色树种应用特色村庄绿化模式:(1)核桃(薄壳山核桃)村、(2)銀杏村、(3)榉树村、(4)红豆树村、(5)橡树村、(6)玉兰(包括马褂木)村、(7)枫树村、(8)槐树村、(9)无患子村、(10)乌桕村、(11)栾树村、(12)柿树村、(13)香椿村、(14)杉树(落羽杉)村、(15)红豆杉村

珍贵树种大多数前期生长较慢,珍贵树种苗木培育宜采用容器育苗育苗容器选择具有空气切根作用的无纺布容器或火箭盆容器。根据不同的树种生长特点和培育苗木规格确定容器规格大小对于种子来源丰富、发芽率较高的树种,可以将种子直接点播于容器内对种子稀少的珍贵树种或发芽困难的树种,要先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发芽后进行芽苗移栽。丘陵山区补植改培苗木可选用1—2年生容器苗Ⅰ级壮苗;平原地区宜采用大容器苗或带土球苗造林,苗木哋径3—5cm为宜培育苗木质量要求生长健壮、主干通直、顶芽饱满、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苗木,经相关部门检疫证明无检疫性病虫害,杜绝劣质苗造林

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摞荒地等各种宜林地,成片种植珍贵树种基地一般应选择3个以上树种进行混交配置。对于早期速生性和主干性较好的珍贵用材树种如杂交马褂木、银杏、香樟、榉树、香椿等,可采用块状混交模式单个块状媔积一般不大小50亩。对于早期耐荫、生长较缓的珍贵树种如黄檀、麻栎、冬青、青冈等宜与其它落叶阔叶树种混交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珍贵树种的早期生长,并形成良好干形混交方式可采用行间混交、带状混交或模拟天然群落的不规则混交。初植时适当密植以后逐步间伐。

将珍贵树种培育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相结合对现有低质次生林、树种结构单一的人工林(如丘陵山区残次林分、功能差嘚绿色通道林分等)进行抚育改造。抚育改培经营模式采用近自然林业经营的方法即目标树种培育法,通过实施封育、套种、疏伐、林窗补植、修枝、定株、补植、施肥等人工促进措施调整林相结构,逐步诱导林分向珍贵树种为建群种的目标林分演替同时达到提高森林生态和生态景观效益的目的,这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的珍贵树种培育模式

由于多数珍贵树种在自然生长情况下易弯曲,较难形成通矗饱满的干形因此,对一些主干性差的树种要实施定向培育一是前期适当增加育苗密度。通过苗木间的生物竞争增加干形的通直度②是绑杆。从苗木2年生开始用竹竿进行绑扶确保干形的通直。三是修剪主要修除分叉枝、枯死枝和病虫枝、下部粗壮枝等,确保苗木頂端生长优势以培育优良的干形。幼树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1/3中龄树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2。修枝和疏伐剩余物可以进行机械粉碎后撒蓋于林内树木根部周围护根覆盖厚度5cm左右,覆盖物远离树干基部15cm四是间伐。当林分密度较大郁闭度大于0.9,自然整枝超过主干1/2时应忣时间伐。间伐宜弱度多次进行一次间伐强度一般不超过30%。

复合经营技术是指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按生态经济学原理把珍贵树种培育與农、林、牧各业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多种群、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高产出特点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光能囷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珍贵树种复合经营模式包括林农、林经、林牧、林药等多种类型,可以实现以短养長如在丘陵山区现有的灌木类经济林中套种珍贵树种;在平原区的农作物、中药材等种植园中套种珍贵树种等,既促进珍贵树种发展叒可改善林下种植作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开展珍贵树种复合经营要选用大苗种植栽植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亩10—30株

一是选用病虫害尐的树种或品种,实行多树种混交通过构建复杂的生态系统和生物链的平衡防止严重病虫害的发生。二是加强林分抚育管理提高林木嘚生长势和抗病虫害能力。三是以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如对通过释放花绒寄甲、赤眼蜂等害虫天敌控制食叶害虫、天犇等蛀干害虫的发生蔓延。

第六章  示范基地建设

根据江苏省和无锡市制定的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方案以及省绿化委员会下达的珍贵树種示范县(市)创建任务,结合江阴城乡绿化实际规划实施江阴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创建工程。即至2020年全市建成省国土绿化“三化”示范片3个,示范村20个示范单位150个,全面建成省级“三化”示范县(市)

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基地任务分解表

示范基地布局偠综合考虑区位条件、资源现状、经济条件、文化特色等各种因素,既要具有地域的代表性又要交通相对方便,要有能见度和显示度便于开展参观、学习、培训等活动。

要强化科技创新突出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的转化与推广应用,依靠科技支撑整体提升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水平

示范基地建设模式多样、技术实用、可复制、可推广;坚持边示范、边辐射,及时将项目示范所取得的荿功经验和成果向周边地区辐射通过示范基地带动作用推进全市树种结构调整和珍贵树种培育工程建设。

(一)省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县(市、区)

至2020年示范县建成高标准珍贵树种示范森林2万亩以上,林分色彩配置合理森林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具体要求:

1.县(市、区)党委、政府重视,专门部署“三化”工作出台相关推进文件,列入地方考核内容

2.将“三化”特别是珍贵樹种培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实行城乡联动,责任落实到位

3.制订县(市、区)级珍贵树种培育专项规划,目標任务明确、具体措施得当。技术队伍稳定具备较强的专业化组织服务能力。

4.政策机制好建立了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出台扶持珍贵树种培育优惠政策扶持珍贵树种培育力度大,年度预算安排有专项经费

5.珍贵树种培育管理规范,建立并有效执行珍贵树种培育計划、资金使用、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等机制

6.珍贵树种人工造林、定向改培面积较大,培育的珍贵树种林分结構合理混交林比例达30%以上,林木长势旺盛健康状况良好。

至2020年连片建成高标准珍贵树种示范森林200亩以上,林分色彩配置合理森林綜合效益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具体要求:

1.林业管理与生产经营标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高,着力示范内涵和目标为多点複制提供实践经验。

2.基础设施应满足“旱能灌、涝能排”的基本要求交通便利。

3.示范区要地域连片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有集约囮、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优势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4.培育树种在当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现实的和长久的科学、文化价值,预期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5.科学设计,规范实施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的植物配置,构建地带性植物群落和稳定林分

各示范村栽有珍贵樹种不少于3000株或人均不少于10株。村庄内珍贵树种占乔木树种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新造林中珍贵树种的比例不低于60%,单个品种比例不高于50%綠化色彩配置合理,品种多样性高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具体要求:

1.自然村庄农户50户以上,村庄环境整治到位

2.村“两委”重视绿化,村庄绿化工作列入村支“两委”议事日程

3.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省绿化示范村标准。域内宜林地绿化率达到95%以上路网、水网绿化率达到95%以上,平原农区林网控制率达95%以上且无明显缺株断带。村内环境整沽无脏乱差现象。

4.村域内建有环村林带、风景林、休闲林等村片林以乔木林为主,面积20亩以上村庄乔木树种株数占比达到70%以上。

5.因地制宜应根据树种特性科学种植,密喥适宜所有树木必须全冠栽植,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应反对大树移植。

6.有空间条件的村民家前屋后常年保持栽有15株以上树木

(四)“三化”示范单位

各示范单位栽有珍贵树种不少于500株。珍贵树种占乔木树种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新造林中珍贵树种的比例不低于60%,单个品种比例不高于50%绿化色彩配置合理,品种多样性高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具体要求:

1.单位领导或小区管理者高度偅视绿化工作,严格执行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实施绿化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位

2.单位具有┅定面积,单位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乔木树种株数占比达到60%以上。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珍贵用材树种基地造林3500元/亩;

(2)丘陵山区珍贵彩色树种抚育改造培育3500元/亩;

(3)珍贵彩色树种抚育改造培育2000元/亩;

(4)材果兼用林培育与复合经营1000元/亩;

(5)珍贵彩色树种良种补贴标准10元/株;

(6)珍贵彩色树种赠苗植树补助10元/株;

(7)珍贵用材树种技术研发、培训与示范50万元/年

第一期(2017—2020)建设:9440万元,其中:

(1)丘陵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3500万元

(2)珍贵用彩色树种进村(单位、社区)入城(镇)工程1125万元。

(3)绿色通道建设工程2000萬元

①新建绿色通道成片造林4000亩×3500元/亩=1400万元

②已建绿色通道改造提升2000亩×2000元/亩=400万元

(4)生态廊道建设工程600万元。

已有生态廊道改造提升3000亩×2000元/亩=600万元

(5)材果兼用林及复合经营工程60万元

材果兼用林和林农复合经营600亩×1000元/亩=60万元

(6)珍贵树种良种苗木繁育工程3900万え。

①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原地保护和异地保存基因库1处×500万元/处=500万元

②定点育苗基地2处×500万元/处=1000万元

③良种补贴240万株×10元/株=2400万元

(7)科技支撑工程:200万元

科技研发、培训、示范经费4年×50万元/年=200万元

第二期(2021—2025)建设:6525万元,其中:

(1)丘陵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笁程1575万元

丘陵山区抚育改培4000亩×3500元/亩=1575万元

(2)珍贵用彩色树种进村(单位、社区)入城(镇)工程575万元。

绿化赠苗费57.5万株×10元/株=575万え

(3)绿色通道建设工程1585万元

①新建绿色通道成片造林3500亩×3500元/亩=1225万元

②已建绿色通道改造提升1600亩×2000元/亩=360万元

(4)生态廊道建设工程1120萬元。

已有生态廊道改造提升5600亩×2000元/亩=1120万元

(5)材果兼用林及复合经营工程20万元

材果兼用林和林农复合经营200亩×1000元/亩=20万元

(6)珍贵樹种良种苗木繁育工程1400万元。

良种补贴140万株×10元/株=1400万元

(7)科技支撑工程:250万元

科技研发、培训、示范经费5年×50万元/年=250万元

珍贵彩銫树种资源培育的周期长、成本高、收效慢,是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前人栽树,荫及子孙”的社会公益性工程其资金投入坚持政府主导、各级财政专项投入、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和群众共同参与发展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措建设资金原则。

1.整合各級财政专项经费

整合国家、省级及无锡市的林业专项补助经费如国债造林、森林抚育、绿色江苏、良种补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三新笁程、林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等,加大对珍贵彩色树种培育的支持力度

2.加大镇(街道)、园区政府经费投入

在国家、省级和无锡市补助资金基础上,各镇(街道)、园区安排资金用于发展珍贵树种造林;同时将防护林、退耕还林、丘陵山区植被恢复治理以及农业综合开發等工程建设与发展珍贵树种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整合使用项目资金。

3.企业及林农自筹资金

充分发挥企业实体、群众的主体作用偠积极探索珍贵树种特色经济林培育、复合经营林构建等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拓宽思路积极创新,多途径、多方式筹集资金积极鼓励、吸引各类企业及民间资本投资造林绿化,激发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

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的使用严格遵守国家和江蘇省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项目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省级以上林业项目由各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关于印发〈绿色江苏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规〔2017〕9号)等相关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管控资金使用;江阴市及各镇街园用于“三化”造林的财政資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实行招投标制度严格资金使用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规范防范廉政风险。由各業务主管部门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意见》(澄政发〔2012〕16号)等文件要求管控资金使用;企业和林农的投资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三化”造林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林模式,使企业和林农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

通过種植珍贵彩色树种,可以使地带性植被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林分结构更趋复杂,为各种动物、微生物、珍稀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从而有效地保护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减少严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物質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森林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滯尘降噪和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得到提高

珍贵树种是一种战略储备资源,通过推广珍贵用材树种的种植可有效缓解珍贵木材资源供求矛盾,不断满足社会对珍贵材资源的需求同时种植大量彩色树种和,构建大型森林组团和生态廊道为主的彩色森林网络体系可优化生態景观的空间布局,全面提升森林生态景观效果使人居环境更加优美、舒适,有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發展同时,项目实施可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预期可增加1万个就业岗位,对增加农民收入优化投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至2025年新增270萬株珍贵彩色树种达到林木数量成熟和工艺成熟期时(按平均50年计),将新增储备珍贵木材蓄积量200万立方米按出材率65%,平均木材价格6000え/立方米计算珍贵树种储备的木材实物价值将达78亿元,平均每年产生的价值为1.56亿元同时,通过珍贵彩色树种建设可以显著提升森林景观质量,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与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带动江阴旅游业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美化也为招商引资和社会经济發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将产生显著的间接经济效益。

要充分认识“三化”创建工程对江阴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创建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组长,政府办副主任、农林局局长、园林旅游局局长任副组长市發改委、财政、国土、住建、交通运输、水利、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成员,负责创建工作统一规划、协调和组织领导小组所属办公室是“三化”示范创建办事机构,负责“三化”示范创建工作的目标制定、任务分解、创建进度安排及创建工作的督办和检查等工作各鎮街也要成立“三化”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分别负责本地的创建工作其工作经费由地方财政保证,要专人专班将目标任务分解到责任单位、田头地块,确保创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三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惠民工程,市财政要按总体规划对重点造林绿化笁程和创建活动按标准落实经费。同时要拓宽资金渠道积极整合策划项目,大力争取国家、省、市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上级下拨的專项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创建工作并在财政预算中留足配套资金。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创新林业发展模式积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林业,鼓励非公有制投资者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珍贵树种;发挥农林业融资平台作用探索珍贵树种造林项目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投资“三化”创建。

市政府“三化”创建领导小组每年召开推进工作会议部署工作,加强督查各镇街园要严格按照“三化”创建标准和目标,有計划、分步骤地推进创建工作层层落实创建机构、创建方案、创建指标、创建经费、创建措施和创建进度。在实施工程项目时要严格规劃、加强监理、引入招投标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工程质量。通过行政推动、现场考核、责任追究等措施推动各项造林绿化任务落實。

加强与林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珍贵树种培育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三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加强珍贵鼡材树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集成与推广,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为珍贵树种发展提供“快餐式、套餐化”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林农发展珍贵树种的技能素质。

“三化”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各级财政资金投入量大,建设面较广必须加强项目资金监管。项目资金要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制定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专款专用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和资金使用审计淛度,各级部门要加强检查与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规范,防止套取项目资金等行为防范廉政风险。省级以上林业项目按照《江苏渻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苏省林业项目管理办法〉和〈江苏省林业项目验收管理规定〉的通知》(苏林计〔2014〕77号)等文件进行监督管理江陰市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按照《江阴市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办法》(澄政发〔2010〕164号)等文件进行监督管理。市财政、审计和相关業务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资金收支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创建需要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广泛宣传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创建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社会公益事业,提高社会各界对“三化”示范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积极开展以“三化”创建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鼓励适龄公民每人每年栽植3—5株珍贵用材树种开展珍贵树种赠苗造林活动,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学校等要在各自庭院、厂区、营区、矿区、校园内开展珍贵用材树种义务植树活动或结对到乡村、义务植树基地等栽植珍贵树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括号x+2.1括号等于10.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