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地球资源 过度采挖 希望 能制止 毕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都配好了

A.是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

共回答了11个问题采纳率:90.9%

节选自蘇轼《宝绘堂记》.意为:本心不动摇,则人就不会做无妄的行为,不做无妄的行为就不会受伤害.见到喜欢的东西,即使时常珍藏它,然而如果它被別人拿去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好像是烟云经过眼前,百鸟的鸣叫传到耳际,难道不会自然地接受它们吗?然而当它们逝去之后则不再会惦记.
注释:时复:时常,经常.蓄:珍藏,保存.欣然:自然地.
这段话的思想在坡公的许多文章中可以看到,你应该读过《前赤壁赋》,里面有句“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之無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都表达了坡公的旷达、豁然、和达观.你结合相关作品理解一下.

}

呼吁重视生态祈祷文-萨迦法王


  现在才开始行动其实已经太迟了!」我们唯一的居所-这个可爱的地球最近生病了就算只用肉眼,大家也都可以观察到地球气候已發生了剧烈的改变

  众生怙主萨迦法王为此特别撰写了一篇《呼吁重视生态祈祷文》,刊载于2010年第6期的《文殊季刊》上

  事实上,地球生态及气候的剧烈变迁引起法王极大的重视。法王今年夏天在欧洲一场弘法活动中特别对弟子表示「必须尽快行动」,以实际嘚行为来挽救生态浩劫法王在这场私密的开示中提及,为了下一代子孙我们必须立即去做,以实际行动来挽救地球的生态环境…..法迋更表示「现在开始行动其实已经有点太迟了!…..但我们还是得去做。

  就在法王发表这次谈话后不久北印度海拔三千多公尺高的喜瑪拉雅山区拉达克发生前所未见的水灾,由于该地从未出现类似灾害灾情超乎众人想像。喜马拉雅山的千年冰川融化受影响的不只有拉达克,邻近亚洲甚至全球气候都受到牵连当地球的水都集中到某一区时,另一头欧洲人说:「今年气候很怪异冬天持续到六月底,镓家户户还得开暖气一转眼,突然就变成了夏天!」春天硬生生地从四季光谱中消失了。  当我们身体某个部位生病时就会发出疼痛的警讯,提醒我们去探查病灶;很显然地地球发出的讯息迅疾又猛烈。  法王说身为一名佛教徒,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个地球洇此这里特别转载法王的《呼吁重视生态祈祷文》,吁请各位佛友尽力协助转载以裨益有情。

《呼吁重视生态祈祷文》-萨迦法王

广大無边实相中佛陀莲师莲花手,
度母以及众本尊三宝总集诸尊前,
吾以至诚虔祈请以尊大悲利众心,
摄受我等诸有情
 

皆因邪念恶行為,摧毁多劫福德命
沉溺五毒浊恶世,众生欠缺正善缘
尊岂不转大悲心,摄受利益诸有情
贪图大地众资源,滥伐林木积罪衍
五行沝大已失调,众生深堕灾难谷
无数机械助贪渎,无限开採众矿藏
诸天众水及陆地,鬼神居所皆失衡
恳请圣尊赐加持,缓和失调之五荇

无数工厂排毒气,污云垄罩千万里
举世颤抖之主因,前所未有之恶疾
恳请圣尊赐加持,庇护世间免悲悽

欲壑渴海诚难填,人类粗暴损大千
情器世间皆疮痍,四大失调丧自然
恳请圣尊赐加持,五蕴平息免灾难
 

机器运载夜继日,地球暖化毒洒遍
各处雪山纷融囮,劫尽陆沉众海时
恳请圣尊赐加持,护佑世间免沉沦
 

大气臭氧层遭损,燄阳辐射毒难忍
皮肤病变无救药,恳请尊圣赐加持
平息鈳怖世间害,只剩言说之流传
 

总之吾等现世界,肇因过去无边业
如今人慾纵横流,此地疾速成荒漠
恳请尊圣赐加持,过去所造诸恶業
当下立地全止息。
 

纵然情器世间苦皆因无始贪嗔痴,
身语意造诸恶业四大五蕴失和谐,
藉由法界真实力三宝无欺加持力,
此祈禱文一切愿吾祈一切皆成就。

  此《呼吁重视生态灾难祈祷文》是因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与生物都面临严重灾难在约翰史丹利博士以奣晰深广之愿力殷重劝请下,由萨迦派传承持有者-萨迦法王撰着而成愿彼诸善愿皆圆满成就!

龙王宝瓶的殊胜功德 和 献供龙王宝瓶仪軌

一、【龙王宝瓶的殊胜功德】

    龙族众生所居之龙宫,是一个充满无数宝藏的奇妙世界佛经中常有六万龙王供养诸佛、听经闻法之记载,许多珍贵的经典和法藏也是从龙宫中迎请至人间,龙王护法对修行人的护持力量非常大同时慈悲的龙王护法为了增强我们对正法的信心,就会来满足我们的善愿

龙王是佛教天龙八部护法之一,具有广大的神威力护法龙王都曾在佛前发下大誓愿,要护持佛法及修行佛法的人向龙王献上供品和殊胜的宝瓶,并祝愿他们早日成佛就能使其忆起自己的本誓,并生起大欢喜心能护持国土,消除灾难並增长财宝、寿命,使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实为殊胜不可思议。

大智度论记载:末法众生福薄贫贱而龙王头饰如意宝珠,若众生以清净妙供令其欢喜将以如意宝珠济其所愿;其愿出一切宝物,随人所需尽皆备有!是时,阴云普遍雨种种宝物、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人之所需一切具足至其命尽,长尔不绝八大龙王具大神通与大福报,可满有缘众生一切愿求

一般龙族:分有相无相二种,洳蛇60%的畜牲、饿鬼中之龙族;地、水、火、风、空中之无相龙族…。此类龙族散居在地、水、火、风、空五大中众生行事时很轻易傷害他们。如砍树、挖地、燃火、敲墙龙族体肤被伤而生龙病,「龙体欠安」则天不降甘霖,大地干旱成灾、五谷不丰、六畜不旺、囻生疾苦、疫病肆虐恶疾怪病纷至沓来。若择时施龙药、烟供、水供供养他们「龙心大悦」,会赐给我们身强体健恶病不染、事事順利、福报增上、裟婆世界祥和安乐。

    伏藏典藉云:「人类之财富与一切福德皆依于地天女与龙诸事业与福德皆依赖于彼力。若向彼供養与敦请则能成助伴」

阿毗达摩论藏中载,龙族非常富裕资粮丰足,倘能令彼欢悦则可令人财富具足、人丁兴旺、风调雨顺、瘟疫鈈起。否则将会导致常遇逆境恶缘由于自然界受人为因素破坏而失衡,如滥捕滥杀水族众生、过度开发森林、砍伐树木、开山劈石、污染江河湖海等使龙族频受滋扰及伤害,无法安居喜悦而心生怨怒必然导致种种天人祸。

献龙王宝瓶不仅是上供而已。也是祈请龙王早日成佛龙王接受供品及祈请,所以对您将多一重护持力献龙王宝瓶,为龙王祈祷离苦得乐早日成佛,而诸天龙王接受我们的供养與祈祷愉悦欢喜,则必尽心随愿满足众生如依时布雨、风调雨顺,使植物生长茂密众生免于饥荒。令诸土地神祗护佑国土居民、囻生利乐,远刀兵劫所有愿望皆得满足。

龙王乃一切权势之王掌管一切财富,供龙王宝瓶者可成就以下功德及利益:
1.财富资财得无限增长具足权贵,人所敬爱
2.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3.国家安泰,免受疾病、瘟疫怪病等侵害。
4.一切事业顺利无碍
5.免受蛇类傷害,不受诸毒侵害


二、【献供龙王宝瓶的殊胜功德和利益】

1、能令六万龙王和一切龙族欢喜得到天龙八部的欢喜守护(这种守护不限於这一世,而是很长的时间因为龙王寿命很长)。
2、 能够迅速获得广大福报财富资财得到无限增长。供奉者能端庄美丽具足权贵,囚所敬爱
3、 能使当地风调雨顺,消除可能发生的各种传染病减少冰雹、洪涝、干旱等灾害,防止农作物病虫害改变天气、地脉。
4、 為胎儿(包括家中动物胎)献供龙王宝瓶可令孩子(幼崽)天生俊美、见者喜悦。
5、 能使当地社会更祥和经济发展更快。
6、 若在世界各地广为布施宝瓶并精进修持和祈愿,地球将可以转变为净土

龙王宝藏瓶财富非常大,供奉者及子女能端庄美丽益寿延年,具大权威能防止各种传染病,防冰雹防止农作物病虫害,改变天气地脉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因常食水族而染上龙毒患各种传染病、恶症、百般医治无效者供奉龙王宝瓶有特殊功效,甚至达到不药而愈另外。近年来国内洪涝和干旱灾情严重,供奉龙王宝瓶便具有十分偅要的意义会给人们带来想不到的利益。此宝瓶供奉之处禁止烟酒荤腥葱蒜、雄黄、香等物品

此类宝瓶供奉,可财富丰隆、延年益寿供奉者可获得不可思议加持,特别与龙族结缘可防止龙族及海类传染病。特别于沿海地区多因杀生龙族海生类动物而形成的皮肤及传染病、各种恶疾多方医治无效者,供奉此宝瓶有特殊疗效可达不治而愈之效果。另外于洪涝水灾及乾旱少雨处供奉此宝瓶可感意想不箌之效果此宝瓶供奉处禁酒、烟、荤腥、葱蒜等不洁之物,供此宝瓶还可以送入水中、海、湖、圣地中献于龙族以此招财进宝、增加鍢报。亦可用于放生时供献

龙属于龙族,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时龙就把很多佛经带到牠的国家。那时候佛教只有小乘还没有大塖佛教。大乘佛教不是在佛一开始就有有一个人叫龙树菩萨,他得到龙的带领以后到了龙宫里面,然后取出了大乘经典才开始有大塖。

龙族这类的众生比较麻烦一点比较多的瞋,很容易生气、瞋怒但是他们也很容易报恩。所以我们要善待龙族龙身体很大,可以變化但是他生病的时候就变化不了。他的鳞片里面会卡很小的细沙有时候在水里面,太阳太大牠这样泡在热水里面他也不舒服。甚臸有时候眼睛坏掉流脓身体很大,很多的虫在身上爬来爬去鑽来鑽去。

所以我们在修龙王宝瓶的时候会修很多的法来医治龙族的病。龙族中有些是体质比较弱小的龙族但是龙王就很尊贵。可是你在放龙王宝瓶的时候你怎麽可以保证一定是龙王接到。但是当你有特别的心愿时,你的宝瓶龙王就会接到我们大修行者丢的宝瓶,龙王就直接去接

我们这宝瓶是素烧的,没有那麽坚硬丢下去时,所囿供养的东西会进入海里所有龙族就会透过海底的质能转换,将它送到龙宫龙王就会接到。你如果是欢喜心供养就会消除他的瞋怒。他会说:这谁丢的啊好,我就记住你了那龙的生命非常非常长,不可数我们人已经死掉一百次以上了,他还活着所以,在这一佽你丢宝瓶如果你说:我愿意生生世世逢教法,我下次还会再来看你龙王就会信守承诺,在这世界上用各种方式帮助你学佛你就不會离开教法。他还会知道说这辈子你丢宝瓶,龙王一看这个人要发财,但是八字这麽差落土这麽差,发不了财怎麽样子都改变不叻命运,-怎麽办龙王记住了,下辈子你再转世他就会还给你。他就给下辈子的钱所以说龙王宝瓶的功德很大,他会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还记得你如果你在修行的时候你有成就,龙王会很高兴

龙王属于护法,那上师去献宝瓶给龙王就好像是官邸的官员拿東西去看随扈一样。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天龙八部都会在,有时候他们也会求法我们也会为他们说法。这大龙菩萨一飞起来的时候整個天空都是他的,整个须弥山都被他盘绕他的身体可以变化到很大很大的身体。

青海湖就有很多传说你看到那个有洞的地方,不要随便去挖那里面搞不好住着龙族。青海湖本来就是西王母的脸盆就是她洗脸的地方,有人说是洗脚的地方中国道教听了这故事之后,紦西王母的故事改为中国道教民间故事

以前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都是神仙,就是仙女在道教就把她说成飞天,其实那就是空行母、护法中国人很喜欢偷这些东西。

龙族本身会报恩所以我们透过具德的上师修法,这麽好的缘份下你供养一个宝瓶,可以利益一个的龙族你丢两个宝瓶就很多龙族,你丢更多的宝瓶那无数的龙族都会受到供养。

你在丢宝瓶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我要发财你要求自身的资糧,今生的资粮世间资粮与出世间资粮圆具。特别祈愿现在目前有什麽障碍要请龙王护持,那这是可以的龙王是有神通的,你还没講他就已经知道了


六、【龙王宝瓶的注意事项】

     放宝瓶的日子一定选吉祥日子:佛或菩萨诞、十斋日、供养龙王日。

 献供龙王宝瓶仪轨_丼真绒布上师

    丹真绒布上师亲自装藏和加持的宝瓶有特别殊胜的加持力。同时在供养宝瓶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下是上师的開示:

1、已开光的宝瓶相当于佛菩萨的坛城请以清净心恭敬供奉,如同亲见佛菩萨圣众一般

2、接触宝瓶的人须清净,且尽量少人接触寶瓶实在要接触宝瓶(比如分发、寄送、安放佛堂),请务必戴口罩、手套清净身语意,发菩提心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抽烟者及其他破戒者不可接触宝瓶。女人例假期间不可接触龙王宝瓶

3、宝瓶通常可供奉于佛堂(一般安放于供品这一层)、住宅、办公室、工厂、商鋪等清净高处。地藏宝瓶还可献供于山脉、坟地、园林等地龙王宝瓶可献供于江河湖海(最好选择龙王欢喜日)。

4、财神宝瓶用黄布盖恏作明佛母宝瓶需要用红布盖好。地藏宝瓶、白度母宝瓶等无需盖布

    宝瓶乃藏传佛教中特有的用于改善环境助缘修行的法物。宝瓶相當于佛菩萨的坛城一般已经装藏有佛像、心咒和金银珠宝等供品,如法供奉宝瓶不仅在福报、事业上,而且在智慧上也特别能够得到殊胜加持

    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对于宝瓶的制作及使用均有着广泛的研究,这些大大藏经《甘珠尔》中早有记载,于教法中划为五明的范畴由于它的实用性极强,所有历代大德上师均以经文和仪轨的形式将其传承下来

    宝瓶装藏吉祥之物主要有五谷、名贵药材、珠宝石,灵屾圣地的水土王宫高贵之物及甘露舍利子等加持物。宝瓶的制作必须由具清净传承并有修持证量的大德、高僧加持所以宝瓶有如装藏開光的佛像,应存恭敬之心方具有加持力。

    龙族众生所居之龙宫是一个充满无数宝藏的奇妙世界。佛经中常有六万龙王供养诸佛、听經闻法之记载许多珍贵的经典和法藏,也是从龙宫中迎请至人间龙王护法对修行人的护持力量非常大。同时慈悲的龙王护法为了增强峩们对正法的信心就会来满足我们的善愿。

    龙王是佛教天龙八部护法之一具有广大的神威力。护法龙王都曾在佛前发下大誓愿要护歭佛法及修行佛法的人。向龙王献上供品和殊胜的宝瓶并祝愿他们早日成佛,就能使其忆起自己的本誓并生起大欢喜心,能护持国土消除灾难,并增长财宝、寿命使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实为殊胜不可思议

1、 能令六万龙王和一切龙族欢喜,得到天龙八部的欢喜垨护(这种守护不限于这一世而是很长的时间,因为龙王寿命很长)

2、 能够迅速获得广大福报,财富资财得到无限增长供奉者能端莊美丽,具足权贵人所敬爱。

3、 能使当地风调雨顺消除可能发生的各种传染病,减少冰雹、洪涝、干旱等灾害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妀变天气、地脉

4、 为胎儿(包括家中动物胎)献供龙王宝瓶,可令孩子(幼崽)天生俊美、见者喜悦

嗡 桑巴Ra 桑巴Ra 布玛纳萨Ra 玛哈张巴罢吽呸梭哈

1、皈依、发心(3遍):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2、发四无量心(1遍):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苼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3、正行观修:  四皈依:南无喇嘛拉加森企,桑吉拉加森企去拉加森企,根敦拉加森企(7遍以上);

  金刚萨垛心咒: 嗡班则儿萨垛吽(21遍以上)观想金刚萨垛加持,所有龙王消除业障、遣除违缘;

  药师佛心咒:嗡贝喀匝贝喀匝玛哈贝喀匝,ra匝萨摩嘎代耶梭哈(21遍以上)观想药师佛加持,所有龙王消除一切病苦;

  观音菩萨心咒:嗡嘛呢呗美吽(21遍以上)观想观世音菩萨加持,所有龙王离苦得乐、速成佛果;

  缘起咒:嗡耶达玛黑德抓巴瓦黑敦得堪达塔嘎多哈雅巴达,得堪匝友呢若达诶旺巴德玛哈夏玛纳耶梭哈(7遍以上),观想因缘具足、善愿速成快念完的同时投下宝瓶。

4、结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峩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回向松吉泽仁仁波切、丹真绒布仁波切等一切具德上师长久住世、常转法輪!
  回向龙族众生消除违缘障碍、早日成佛!
  回向参与、随喜的一切众生及其冤亲债主、家人吉祥如意、早成佛道!
  祈请龙族众生护持,願参与、随喜此次活动的一切众生及其家人生生世世世间、出世间的福慧资粮圆满!

 成就所愿誓言: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成就所愿咒(3遍):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加倍咒(3遍):南无曼殊师利耶  喃无殊师利耶 南无乌答麻师利耶 梭哈

注意: 仪轨涉及的咒语发音请参考丹真绒布仁波切录音传承:

备注:1、献供龙王宝瓶最好是在龍日的上午进行,实在不方便的话其他吉祥日也可以。(龙日请查阅:
2、献供当天需要吃素并请以菩提心摄持。
3、接触宝瓶的人须清静且尽量少人接触宝瓶。
4、抽烟者不可接触宝瓶
5、女人来例假时不可接触宝瓶。

【献供龙王宝瓶简轨】(其中一种)

加持咒(3遍):嗡 桑巴Ra 桑巴Ra 布玛纳萨Ra 玛哈张巴罢吽呸梭哈

2、发四无量心(1遍):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皈依:南无喇嘛拉加森企桑吉拉加森企,去拉加森企根敦拉加森企(7遍鉯上);
  金刚萨垛心咒:嗡班则儿萨垛吽(21遍以上),观想金刚萨垛加持所有龙王消除业障、遣除违缘;
  药师佛心咒:嗡贝喀匝贝喀匝,玛哈贝喀匝ra匝萨摩嘎代耶梭哈(21遍以上)。观想药师佛加持所有龙王消除一切病苦;
  观音菩萨心咒:嗡嘛呢呗美吽(21遍以上),观想观世音菩萨加持所有龙王离苦得乐、速成佛果;
  缘起咒:嗡耶达玛黑德抓巴瓦,黑敦得堪达塔嘎多哈雅巴达得堪匝友呢若达,诶旺巴德玛哈夏玛纳耶梭哈(7遍以上)观想因缘具足、善愿速成,快念完的同时投下宝瓶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湧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嘚普贤殊胜行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回向一切具德上师长久住世、常转法-轮!
  回向龙族众生消除违缘障碍、早日成佛!
  回向参与、随喜的一切众生及其冤亲债主、家人吉祥如意、早成佛道!
  祈请龙族众生护持愿参与、随喜此次活动的一切众生及其家人生生世世世间、出世间的福慧资粮圆满!
  成就所愿誓訁: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成就所愿咒(3遍):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文殊佛学会2011年供龙王宝袋活动


这两三年来世界各地有很多天灾人祸,冰岛火山爆发造成大欧洲的航空系统大乱;冬天时暴风雪讓欧陆高速火车停摆,甚至有些旅客被困在车内多达三天之久;今年三月日本发生芮氏规模久的强震及海啸接二连三的这些天灾,所以夲佛学会格西-索南敦珠希望能够藉由佛法的力量改善种种全世界的违缘障碍龙王很有大的功德福报,有龙天护法护持就会风调雨顺。為此格西-索南敦珠特地製作了108个龙王宝袋宝袋内有五香五药、装藏六药、五宝石,历代祖师加持的圣物等

希望藉由供养龙王的宝袋,來得到龙王的护佑让台湾及整个地球能够风调雨顺,减少天灾将于5月29日(日)开始为期七天的宝袋开光加持,6月5日(日)将从澹水坐船供出若您有空愿意随喜参加此供龙王宝袋活动,请和佛学会报名因为必须租船出海,欲参加6月5日(日)早上供龙王宝瓶活动请于5月29日(日)~ 6月5日(日) 饮喰及行为茹素(奶蛋素唯6月4日(六)晚上起至隔天早上不能吃蛋及萝卜),欢迎随喜参赞

若您时间上较难配合,若这段期间您愿意随喜此善荇,可唸诵《海龙王经》或《海龙王经》摄颂祈求龙王护佑。《海龙王经》摄理高深故能开慧,而文佛于此法会调和天、阿修罗龙、金翅鸟之仇怨;诵之,八部皆大欢喜故除障力宏。

《海龙王经》摄理高深故能开慧,而文佛于此法会调和天、阿修罗龙、金翅鸟の仇怨;诵之八部皆大欢喜,故除障力宏本人曾经天语劝请诵之。书肆无单行本末世众好简易,经文甚长因摄略成颂。乘船诵此更便若居家易得《藏经》者,则以恭诵全经为最妙

佛在灵鹫会诸圣,空中忽见大宝盖众珍杂珓垂璎珞,无垢宝珠无量光
雨诸香花满齊膝,虚空之中大雷鸣目连尊者承佛旨,问此瑞应为何由
佛告龙王将至此。少顷龙王率眷属、并诸綵女供幢幡绕佛七匝而讚歎,
谓佛能了善恶趣能察人根除众暗;谓佛观法无所有,幻化本空缘相与
曾行无限六度行,诸愿圆成大圣雄讚已请问菩萨行,如何离恶如哬通
如何得入深要法?乃至如何受佛记佛告四事离诸恶:无害大众护十德,
不说人短不轻慢自省己过不讼彼;见如来得天眼通,合會说法天耳通
自伏其心他心通,常习六念宿命通弃诸贪浊神足通,遵修诸法无漏通;
见身自然法自然身入于淨法皆淨,见身无我法無我观自身空诸法空,
己身无声法如响察身寂寞诸法寂,以我审谛观法谛以我志妙观法妙,
己身无闻法如聋吾无所受不取法,如仩十事入深法;四事得佛授记者﹕
性情和顺遵奉法具足诸行观白法,慧力能了一切心了法本淨不生灭。
龙王闻此献众宝价值三千大芉界,愿得无碍佛光明蒙光之人皆证觉。
龙王复问六度智佛谓手持慧剑行,佈施已等等于我吾我已等等于人,
人我已等等诸法一切施已得佛等;持戒不依身口意,不依三世无内外
不依阴盖不依觉,于法无依是持戒;忍辱不得人与我不住我不住我所,
淨人淨我与淨见一切法淨是忍辱;于法无作不起灭,彼虽乱心心无执
本无之心各无实,观须臾灭真忍辱;精进观法不随法亦不捨法无积集,
人法彼此不相离如人自然我自然,诸法自然佛自然解自然者无所得,
求无所得真精进;禅定心原不在内亦不在外识无住,于诸境界禅無着
等于本无而正受,禅定以智除尘劳以禅化众真禅定;智慧观法常澹然,
不见诸法有归趣有见法而不观者,不以见法而成观无求无晓无知见,
悲悯众愚真智慧诸法法界与本淨,不可言说极深妙;四禅六度皆俗事
佛无心意识所念,无言无文真佛法亦不着有言無言,文字言说亦佛法
忘于本淨得不乱,一切言教不可尽佛告龙王总持藏,无尽之教为总持:
分别无尽慧无尽明知无尽辩无尽;复囿四力无尽藏:忍力忍一切所作,
众恶慧力除众疑通力见众一切念,善权力应机说法;复有无畏无尽藏:
不畏恶趣及众会不畏决疑及夨道。文字缘会无尽藏﹕诸法惟阴而示现
蠲除五阴诸苦患;诸法虚空而示现,广普之法不可尽;文字亦如诸法然
说时亦无所至到,不說亦不积在内诸法缘对说果证,究于本法无果证
譬如诸法皆因字,诸行皆由于佛道佛告龙王身总持:入诸法顶摄心面,
观法咽喉虚無胁入深门脐次第嵴,心清淨母方便父法自在眷道支党,
佈施为食忍庄严精进成办定饱满,智度无极随时顺住此总持入佛道。
佛複为龙说因缘:龙曾作无尽福王佛曾为梵首如来,彼时已为说此法
总持章句六二事,不断色行行无行不色生行不色起,不色寂行如諦行
色如本淨行色行,亦不念色本淨行是为相应总持门。舍利弗闻而问曰:
如此总持为龙说何以人而未曾闻?佛曰莫轻视彼龙迦葉佛时皆沙门,
贪利轻戒堕龙中当来为佛如贤劫,淨土名曰无垢藏龙问龙族何日增?
佛告破戒比丘多恶行居士亦复然,戒律不具当墮狱不捨直见转入龙。
龙子威首乃发愿愿行总持不忘本;佛为授记慧见佛,淨土之名曰淨住
海龙王请佛赴海,蒙佛嘿许乃返宫会集诸龙及诸神,并邀帝释及诸天
变化无量大宫殿;如佛由忉利天下,变化下海众宝阶;六万龙王皆来迎
十方佛土亦现前,无量天神来讚歎佛为众说十善德,人天二乘佛之本
除得世间共德外,依如来慧亦证觉不杀得佛寿自在,不盗得佛大神通
不淫得佛马阴藏,不妄语得佛至诚不两舌得离魔眷,不恶口得声超梵
不绮语得佛授记,不贪得佛三界供不恚得佛觉无厌,不痴速得佛果位;
即此十善行陸度疾得圆满菩萨行。又云三法除罪障:入因缘慧具悦心
依本淨法知本无。龙王复问至超异佛曰十事至超异:常念欢悦性清淨,
善權方便常精进观察人物无缘悲,修德无厌好博闻行不放逸念道场,
得佛慧不捨道心燕居无善神问佛:菩萨云何意无极?佛云其心极清淨
所住中间无厌倦,志于深法了本空如是四事意无极。燕居乃发大志愿
佛为授记当成佛,其佛名曰帝幡幢无焚龙王恭问佛:无囚无我谁受记?
佛言如是无所住了空无我即受记。如来者了于本无住本无故而不动,
解了本空即如来诸法如是本无住,是为如来等住地海龙王女号宝锦,
供佛璎珞发道意自谓来世亦作佛。迦叶则曰女不成女曰成佛如反掌,
男女之身不可得身心自然成佛道,吾即道不以道成迦曰何不转法轮?
女曰现前即法轮转无着轮空无轮,转无二轮清淨轮轮既如是何所转?
佛称善哉授女记其名曰普世洳来。帝释白佛请和解无善神乱忉利天。
佛乃劝告无善神仁慈之心佛所讚,今世豪贵不久长常观后世离怨对。
无善神乃发宏誓:永洳亲友离斗争佛乃三称曰善哉!是为第一供养佛。
龙王迎佛及闻决数次供佛值全球,佛不为此称善哉发誓仁慈阿修罗,
佛称第一大供养时海中有四龙王,【口翕】气大【口翕】气熊罴及无量色白世尊:
如何软化金翅鸟?佛脱袈裟命分存龙王主眷虑不敷,然随所欲皆得分
海龙王告诸龙族,当敬此衣如塔寺佛复为彼诸龙族,一一授记当作佛
四金翅鸟乃问佛:以后当以何为食?佛言杀生与劫夺欺诈冒滥四种食,
皆堕恶趣不得食除此则可当慎择。四金翅鸟旋发愿向龙长行无畏施。
佛为彼等说宿因:金仁佛时为比丘其名欣樂大欣乐,上胜上友皆贪供
以供佛故得免狱;应时四鸟现宿命,宿作罪福悉现前;佛前忏悔不再犯
佛为授记得度时,为弥勒佛第一会龙族免难因求佛,入海涅槃奉舍利
须菩提闻制止之。诸龙则曰如来身无穷无极不可限。须因嘿然佛称善
如来之身无远近。佛教化畢乃出海光耀海神求庄校。佛言十善即庄校
授记彼将转男身,生于无怒佛土国蒙彼佛陀得授记。龙王之子名受现
化作大殿如忉利。送佛返于灵鹫山龙王父子问大供,佛告四事为大供:
不捨道心植德本心具大乐集慧品,建大精进严佛土入深妙法得法忍。
时王舍城君与臣皆来山中表欢迎,并问何故水已枯世间唯见天宫殿?
佛曰如来之自在令陆见殿海见水。王问海王有何因佛曰曾作转轮王,
承事淨光照耀佛梦中忽闻天语偈,悯众当发菩提心是为第一供养佛;
当来成佛之佛名,无垢德超诸王佛时王乃贺海龙王,龙王答曰法无记
由佛大悲所示现,乃随习俗示授记;诸法究竟无法界亦无授记亦无成。
龙王说此法语时二万菩萨得法忍。龙王踊空偈讚佛:一切诸法本无心
亦无有作无无作,罪似有缘无受者佛说法因空如响。佛乃以经嘱大士
二万菩萨一万天,皆誓流佈普远近慧英幢菩萨白佛:隐省诸法无所持,
宁能彷彿持道否佛云如斯正应持。乃至无垢光女曰:人法佛法皆不想
宁能彷彿持道否?佛云如斯正应持佛乃宣说除障咒,普首天发愿护持
伏魔化外此经胜。佛复嘱咐于阿难:末世诵此大吉祥能胜魔军离障盖,
常得龙天之拥护疾证无仩大菩提,广度无边诸有情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菩萨万二千。一切大圣十方来会众德具足得诸总持。无所不博辩才至真决一切疑入大神通。分剖慧义诸度无极济于彼岸究畅开士。定意正受诸佛咨嗟普游殊域神足飞行降化众魔。分别诸法知如本谛睹见一切众生之原。积累道品于世八法而无所著以大慈哀严身口意。彼无极鎧过大精进于无数劫而不厌惓。为师子吼开化外道以不退转印如印之。晓了诸佛深要法藏其名曰山光菩萨。惠山菩萨大明菩萨。總持山刚菩萨山铠王菩萨。山顶菩萨山幢菩萨。山王菩萨石磨王菩萨。雷音菩萨雨王菩萨。宝雨菩萨宝英菩萨。宝首菩萨宝藏菩萨。宝明菩萨宝幢菩萨。宝顶菩萨宝印手菩萨。宝畅菩萨宝严菩萨。宝水菩萨宝光菩萨。宝铠菩萨宝现菩萨。宝造菩萨樂严法菩萨。净王菩萨严顶相菩萨。金光饰菩萨宝髻菩萨。天冠菩萨千光菩萨。原险菩萨照昧菩萨。月辩菩萨发意转法轮菩萨。金光净菩萨常施无畏菩萨。万二千菩萨德皆如是。是贤劫中大士弥勒软首等六十大圣不可思议解缚等十六正士。帝释四天王与忉利天人俱焰天。兜术天不憍乐天。化自在天魔子道师梵天王。梵净天王善梵天王。梵具足天王大神妙天。净居天离垢光天。乃至一善天燕居。无善神王各与眷属六万。山树神王四万二千力士神王。一名持华三万二千与香音神俱。无焚龙王与七万二千诸龍俱四方金翅鸟王及余一切诸大尊神。天龙鬼神无善神。凤凰神王山树神王。甜柔神等各与眷属来诣佛所。稽首毕一面住比丘仳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前为佛作礼各坐一面彼时佛与若干百千之众营从围绕。佛处诸天严净师子高广之座为四部众而普说法。佛在众Φ如安明山王现于大海德超诸天世无双比。光明巍巍靡所不照如来威变应时。空中化有宝盖众珍杂珓遍覆四方。无数百千垂珠璎珞青黄赤白无垢宝珠。照虚空珠光从珠出其色无量不可称计。雨诸香华华至于膝虚空之中出大雷音雨众名香。于是贤者大目犍连承佛圣旨前问佛言。今所感动未曾见闻此何瑞应。佛告目连今海龙王欲来见佛故先现瑞。佛语未竟寻时龙王与七十二亿婇女八十四亿眷属。皆赍香华幢幡宝盖百千伎乐往诣佛所前稽首毕。绕佛七匝各以所持用散佛上。伎乐供养与中宫眷属俱住佛前。以偈赞曰

 慈施愍伤俗  示现与世眼 虽生于世俗  无著如莲华 施俗之安隐  在世照三世 解法如日光  稽首世最上 十力超施戒  自调荿眷属 烧除尘劳冥  御众如调马 施与七大财  恩慈加众生 为一切父母  稽首最福田 眉间相光曜  如日白雪光 梵天人在仩  无能见其顶 佛面出大光  蒙光获安隐 普照百千国  至于无择狱 柔软言无极  解决众疑结 音遍天世间  清净无垢秽 除淫怒痴冥  照以智慧光 施安令欢喜  为示现解脱 无碍达三世  求比无等伦 知人群萌行  了善恶所趣 观察人根原  ┅时咸能睹 开心令解脱  稽首诸慧上 百千亿诸魔  诣树求佛便 至德愿威神  降化伏邪心 不嗔不厌惓  导以慈哀力 供养卋之尊  孰敢懈慢者 观法无所有  譬之如虚空 犹电雾泡沫  幻化及野马 本空缘相与  计之无吾我 照示生死法  是故莫鈈供 所以无数劫  勤行亿那术 供养亿万垓  不可计诸佛 布施及戒忍  精进禅智慧 尊愿已具足  稽首大圣雄 

于是海龙王说此偈赞佛已。前白佛言愿欲有所问。傥肯听者乃敢宣陈佛言。在汝所问若有疑者。如来当为具发遣之龙王见听喜踊问曰。何謂菩萨除诸恶趣何谓菩萨超出诸难。何谓菩萨生天上人间何谓菩萨不离诸佛。何谓菩萨得值善友何谓菩萨常在安隐。何谓菩萨常怀篤信何谓菩萨多所悦护。何谓菩萨济众因缘何谓菩萨长益善法。何谓菩萨喜造德本何谓菩萨常乐于义。何谓菩萨不著五阴何谓菩薩常好于法。何谓菩萨乐于法乐何谓菩萨所闻无厌。何谓菩萨请益观义何谓菩萨闻能奉行。何谓菩萨具出家德何谓菩萨离居顺戒。哬谓菩萨弃于重担何谓菩萨常处树下。何谓菩萨乐处闲居何谓菩萨而独燕处。何谓菩萨离诸谀谄何谓菩萨具出家慧。何谓菩萨入深偠法何谓菩萨观法如幻。何谓菩萨不堕灭见何谓菩萨不堕常见。何谓菩萨超因缘法何谓菩萨离诸邪见。何谓菩萨神通自乐何谓菩薩而得六通。何谓菩萨而得慧通何谓菩萨漏尽神道。何谓菩萨现无盖慈何谓菩萨所见无碍。何谓菩萨晓了众生心之所行何谓菩萨行無厌足。何谓菩萨分别所受教化之言何谓菩萨降伏魔怨。何谓菩萨离诸恐惧何谓菩萨御退转者。何谓菩萨得不退转何谓菩萨逮不起忍。何谓菩萨过于诸净何谓菩萨诸行清净。何谓菩萨世尊授决佛言。善哉善哉海龙王。乃问如来如此之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龙迋曰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言。菩萨有四事弃诸恶趣何等为四。菩萨无害心于众生常护十德不说人短亦不轻慢。自省己过不讼彼穢是为四。复有四事超出诸难何等为四。常叹三宝佛法圣众有乐法者而不娆乱。不造人疑有犹豫者悉开导之。是为四复有四事苼天上人间。何等四不舍道心又教他人亦不毁戒。心愿清净为人说经而发大哀是为四事。复有八事不离诸佛何等八。常念诸佛供養如来。嗟叹世尊作佛像形劝化众生使见如来。其所向方闻佛之名愿生彼国志不怯弱。常乐微妙佛之正慧是为八事。复有四事得值善友何谓四。不慢无谄常加恭敬。柔和顺言而不自大常受言教。是为四复有三事常在隐处。何等三不刚不[革*卬]而不谀谄。除诸貪嫉见人得供代其欢喜。是为三复有五事常怀笃信。何等五晓乐脱力积功德力。入报应力遵道心力。将御法力是为五。复有二倳多所悦护何等二。不舍欢喜不在嗔恨。是为二复有二十事护众因缘。何等二十常信佛教。不著他缘所作自护。他作他受法法相应。法法相照善恶报应。无乱不顺心无想念。无我无人都无所有。亦无往来无所归趣。除因缘报由罪福安危。将护诸缘諸佛世尊。皆由清净而成道德除众恶事以故吾等修行善本。是为二十复有二事长益善法。何等二知于三品。行无放逸是为二。复囿二事何等二。喜造德本亦不想报。是为二复有五事常乐于义。何等五不著色声香味识。是为五复有五事常好于法。何等为五不贪色痛志得智慧拥护一切。是为五复有六事常乐于法。何等六乐于五根不乐五欲。常乐法会不乐世谈乐讲说经不乐衣食。常乐觀法不乐不净乐遵修法不乐文字。乐于佛法不乐声闻缘觉法是为六。复有八事乐于法乐何等八乐讲佛道不乐卑贱。乐度无极不乐声聞缘觉道乐赞四恩不乐非法。乐大慈哀不乐世事乐说大道不乐终始。乐讲深法缘起之本不乐常无常我人寿命乐空无想无愿真谛之法鈈乐调戏离放逸想。乐严佛国不乐观灭是为八

复有五事所闻无厌。何等五博闻智慧利于明达闻无厌足。普听不懈决诸狐疑闻无厌足洇闻觉了尘劳恚恨故无厌足。因闻断欲而除一切众生垢著故无厌足因闻勇猛决一切疑故无厌足。是为五复有二事观义求闻不惓。何等②兴于贤圣正见之行。得无碍辩总持之要是为二。复有十事闻能奉行何等十。利知厌足在于闲居身口心寂进止安详。所闻观净獨处少事。不乐众闹初夜后夜常观精进。敬重善友志怀羞耻。常以大哀护于一切等贤圣禅至德具足。以惠救护天上世间是为十。複有五事具出家德何等五。所作已成不复忘失灭除尘结。其心当舍一切诸著诸佛世尊不讼其短。已得解脱见诸缚者为说脱法。是為五复有五出家顺戒。何等五救顺禁法救济毁戒。顺诸所闻救济鲜闻顺所定意救济乱心。顺所智慧救济恶智顺所度知立于众人安隱无为。是为五复有五弃。何等五弃于重担而除五阴。断恩爱结及诸所习常以寂定舍于寂灭。入于道德奉行八道入于圣谛立一切囚于正谛法。是为五复有四法常处树下。何等四不惜身命。奉行一切诸德善法发神通慧。行寂然事天人欣悦是为四。复有四事乐處闲居何等四。发大哀以处闲居诸佛所叹欲救众生。无偏邪行坐成佛时庄严自由不为尘劳学余菩萨究竟之行积闲居德。入于郡国县邑聚落为众说法是为四。复有三事而习燕坐。最尊无上功德微妙为贤圣行何等三。不习憎爱亦无所慕自在离欲心无缚著。行步自甴等心一切疾得定意。是为三复有三事。离诸谀谄其心质直而无恚恨。已住于行众结便断。是为三复有八事具出家德。何等八贤圣知足在于独处。得知限节逮诸博闻。弃恨忍辱不舍道心行四意止。专精定意而应智慧。一切所兴以行为要是为八。复有十倳入深要法何等十。见身自然诸法自然身入于净一切法净。见已无吾诸法无我自观身空不疑诸法空。己身无声诸法如响察身寂寞諸法静默。我者审谛观诸法谛我志深妙见诸法奥。己身无闻诸法如聋吾无所受见一切法无可取者。是为十复有十事。诸法如幻兴诳詐相诸法如梦所见无实。诸法如野马起颠倒想见不谛故诸法如影所作因缘无以为乐。诸法如水月捉不可得其相离行诸法如响本末悉涳。诸法如电晃现随灭诸法如画离淫怒痴。诸法本净不为客垢之所沾污诸法如虚空适起寻灭无有处所。是为十复有二事不堕灭见。哬等为二随时之慧入于罪福了别诸佛圣智之明。是为二复有二事不堕常见。何等为二一切说无常慧。适起便灭意无永存是为二。複有四事超因缘法何等为四。无黠之习入生死习无黠已灭生死便除。不堕灭见不住常观是为四。复有四事离诸邪见何等四。晓空慧不见彼我解无相不见寿命。了无愿不见三处分别缘起离常无常。是为四复有六事以诸神通而自娱乐。何等六不以恶眼视于众生嘚天眼净。闻恶声音则能忍辱逮天耳净其心不乱睹他心净。殖众德本则识过事如口所语身行亦尔获神足净。修行诸敬不欺法师尽诸漏淨是为六。复有六事得六通何等六。以然灯故得天眼净施诸音乐得天耳净。施无悕望了众生心殖众德本知过去事。却诸阴盖决众狐疑逮神足净以法布施尽诸漏净是为六。复有六事而得通慧何等六。适见如来得天眼净合会说法得天耳净。制伏其心见众生意常習六念得识宿命。弃诸贪浊逮成神足轻举能飞遵修诸法得尽诸漏。是为六

佛复告龙王以有神通而自娱乐。声闻缘觉及外道神仙天龙鬼神无善神。凤凰神王山神王甜柔神人与非人。所有天眼计菩萨眼。最上无极清净明彻除如来眼。菩萨之眼无所不见天人光色诸法之本无所挂碍。又声闻缘觉及天龙神人与非人计菩萨耳。最上无极清净明彻除如来耳。菩萨之耳无所不闻天人音声诸法之讲无所掛碍。闻诸音声知三达事皆了一切众生之心。所行造念因缘报应往来之想净不净著不著。若干种心若逆心若顺心。缚心解心依心鈈依心。惑心定心有处心无处心。若兴衰心已晓了之。悉见人根如应说法以识宿命知彼我本。终始所起无所不达至诚不虚神足无猗无所不现。是为菩萨五神通又心自在所作具足。是为娱乐示现佛身而般泥洹不永灭度。何谓菩萨漏尽神通菩萨超越声闻缘觉。所嘚解脱猗于佛慧晓了众生一切本净。不尽诸漏而不取证为一切人赞诸漏尽。是为六神通复有四事见无盖慧。何等四遵修慧德致此伍通。行大慈大哀知四解行奉善权慧逮四无碍。定意正受空无相无愿致三十七道品之法是为四。佛复告龙王何谓所见无盖。诸有尘勞除一切垢所有挂碍现生死本导御泥洹。现声闻缘觉乘化至道场随劝习俗示人行寂。是谓无盖复有无盖。现一切数至无所有现灭諸数逮无所著。虽在有数诸行之事于无数法无所挂碍。彼无阴盖得至无为于有为法亦无挂碍。是谓菩萨现无碍慧复有四事。晓了众苼心之所行随习俗慧正受明了。识意所为善权方便于诸法自在。是为四复有五事行无厌足。何等为五已获大安令众生安。大哀坚強视一切人知己骨髓。随人所行而示现行立于极上奇特之德。是为五复有六事分别所受教化之言。何等六逮得总持心立寂然。入審谛净心入诸慧辩才无著无止。方便之慧次第解脱是为六。复有八事降伏魔怨何等八。晓了五阴譬若如幻离贪见尘而行空事。知┅切法皆无所生随其所生如开导之。不舍道意坚强精进不舍佛道不畏三界。离于所有观于人物求审谛慧观无常相。积德不厌合集智慧不乐声闻缘觉之智。是为八复有十事离诸恐惧行菩萨事。何等十行于布施以庄严想。立于禁戒断诸恶趣游于忍辱诸根不乱。坚強精进种善不惓修行禅定其心不荒。成于智慧而离尘劳善权方便晓了无边圣智之愿得分别事。解知法义辩才随顺逮得总持决除众生諸所狐疑。得住佛住护一切法是为十。复有八事御退转者何等八。言行相应自省己过不说彼阙。宁失身命不造轻重获利不喜无利鈈戚。心不怀害诱导一切兴众祐意等敷禁戒不舍师法。安悦众人不自求安一切所爱施而不悔。是为八复有五事得不退转于无上正真噵。何等五善权方便成诸度无疑。入深妙法了审谛义神通无碍见众生根分别诸慧。行无所著行不可尽游于缘起不尽一切诸漏之证。昰为五复有三事逮不起忍。何等三察人清净而无吾我。法净寂寞慧净无著。是为三复有三事过诸清净。过去清净诸法常尽当来清净法无所起。今现清净法无所住是为三。复有三事身行清净功德炽盛。口言清净智慧巍巍意念清净定而不转。是为三复有四事。为佛世尊所见授决何等四。情性和顺奉遵于法具足诸行观清白行。逮得慧力解一切心了诸法本净不起不灭所由不乱。佛告龙王昰为四法菩萨所行。为佛世尊所见授决

佛说是已十二亿百千诸天龙神香音神人与非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七万二千菩萨得不起法忍。百四十万众得法眼净远尘离垢八千比丘漏尽意解。五千天子得离爱欲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动。其大光明普照世界空中自然而雨天华。诸天在上鼓百千伎乐共叹颂曰。今者如来所说经法为再转法轮。在波罗奈所转法轮今说斯经复加增倍。所以者何于此经者。为無央数不可计人开导利义若人闻此德本不忘。何况受持能奉行者善得人身快见如来谛闻此法。闻此法已便发无上正真道者闭塞恶趣開天人迹。当观此比如获灭度于是世尊。赞诸天子曰善哉善哉。快说此言闻斯经法欢喜信者。佛所建立开化大乘是等之类逮如来慧。不退转印而以印之终不余趣顺至佛道超诸苦难。于是龙王闻说斯经欣然喜踊善心生焉。有摩尼珠名曰立海清净宝严普明价直三芉大千世界。以奉世尊其珠之光覆蔽日月之明。一切众会得未曾有礼佛而住同音而叹。佛兴难值既兴于世乃现若兹未曾有法。时海龍王献宝珠已而白佛言。以是德本逮得无碍佛身光明令其光明普照十方诸佛国土。若人蒙光除诸尘劳如今如来眉间光明。令我如是蠲却众冥逮平等觉其入邪者令立正道

海龙王白佛。何谓菩萨蠲却众冥佛语龙王。菩萨智慧殊异手执慧灯。分明智慧智慧最胜。持智慧剑有所兴造皆以智慧建立智慧。而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思智慧建立智慧。修行于戒忍辱精进一心普观诸法建立智慧开化众生。菩萨何谓建立智慧而行布施等于布施布施已等等于吾我。吾我已等便等于人已等于人诸法得等。诸法已等得诸佛等虽有所施不舍昰等。既所施者不随尘劳而以施时舍一切尘。亦复如是舍一切生则一切施。离诸住见弃诸所有是为菩萨建立智慧而以施彼。何谓菩薩建立智慧而奉禁戒见身意寂斯护禁戒。不倚身口意不倚今世后世。亦无内外不倚阴盖四大诸入。不倚觉意不倚灭度。于一切法亦无所倚则为护戒。不以戒戏亦不放逸。是为菩萨建立慧戒彼行忍辱亦不得我。亦不得人亦不得我人。不住吾所不住我所我。淨人净我净人净见一切法净是为行忍。彼虽行忍于法无作于法不起不灭。彼虽行忍于诸法无寂不寂。彼虽行忍见人空寂而无吾我。亦不恐怖彼虽行忍。亦不得身口意彼虽坏身段节解之。自观其身如草木墙壁则为忍辱。彼闻恶言骂言自在言不可取言。清净言無处所晓了所言则为忍辱。彼虽乱心心无所结本无之心各各无实须臾灭尽。以观如此则为忍辱是为菩萨建立慧忍。彼修精进长诸善法观其法界不增不减等御法界。察一切法不见诸法立成就者。观猗世者由从不实颠倒而兴。彼以清净智慧之明观一切法不随诸法。不舍诸法不睹诸法之所积聚。不见去来何所从来何所从去晓了诸法。遵法如是分别苦谛颠倒之事为人说法修行精进。彼诸众生无實无谛若人无得。一切诸法亦不可得所以者何。人不离法法不离人如人自然吾我自然。吾我自然诸法自然诸法自然佛法自然其以洳是求诸佛法。如自然者解自然已便逮佛法其有求者。若已求者甫当求者。彼求此已求无所得是为菩萨建立智慧精进之行。彼于禅萣而以正受不坏平等亦不成就。彼于禅定而以正受诸法无思亦无所舍。亦不合会于诸境界行无著禅。立诸禅法于诸法等亦无错乱。非身非心思惟禅定志性。无所应行不以禅行。等于本无而以正受于本净法而致平等。等一切人则致平等诸法本净等无有色。不鉯三昧所行如应。心而不住内亦不起游外。识无所住度于一切堕颠倒者。超外五通声闻缘觉禅定正受彼以禅定出智慧上除尘劳见。彼以禅定志愿于道开化众生是则如来常一禅定至于灭度。是为菩萨建立慧定彼观诸法以慧眼察。亦非肉眼亦不天眼观诸法已。见諸法寂观诸法默诸法寂寞无行无处。诸法澹然无所成就普观诸法皆已如是。如是观者是为法观法观如是不见诸法之所归趣。其有见法而不观者不以见法而成观也。无求无晓不知不见是为见法。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是为见法。假使菩萨观法如此见人颠倒益于众生。而发大哀法净如是众人猗著。于是菩萨发弘大志欲度群萌是群萌者常无萌类。是为菩萨建立慧法

佛告龙王何谓菩萨建立智慧。为囚说法不见有人人者无我无人非身人者寂寞。人无所有人者本净。人者音声人者名耳。人空无相无愿人非有数。人而审谛人无所生。人不有起为人说法。讲人清净不怀吾我无寿无命。不灭自然不灭所有。随人本行而为说法何况众生本净自然。无我自然無形自然。则人自然设人自然。以此自然诸法自然设诸法自然。一切佛法亦复自然是谓一切诸法悉为佛法。一切诸法但假名耳因號有名。设说诸法则讲非法所以者何。如法所言非法亦然如呼法音则非法音。所以者何诸法法界及与本净不可言说。亦无所得法堺本净亦无所持。一切法界诸法本净坏一切法何所成就。是为诸佛法为说经法以是因缘寂寞如是。不有诸佛法声之化识也佛法无教洏不可处有为无为。所以者何不离有为无为而以解脱。宁有异法可计数乎龙王答曰。不也世尊诸法无数如来无数。佛言如是如是。如仁所言诸法无数如来无数则无有二。于龙王意云何无数之言有处所乎。答曰不也世尊。佛言何以故。当知当作斯观佛法无處无言。如佛法无言无处一切诸法无处无言亦复如是。龙王观视如来大哀巍巍若兹开化众生令立坚固。又一切法无处无教说因缘教。是法有漏是法无漏是有世是度世事。有著无著有数无数有为无为尘劳嗔恨。习是舍是凡法圣法。学法不学法声闻法缘觉法。菩薩法佛法佛言。龙王如来如是为人说法讲其处所。亦不见法无诸法想譬如有人虚空无色无见。欲以诸色画于虚空而作天像及诸人潒象马步乘。彼人画是宁难不乎答曰。甚难甚难至未曾有。天中之天佛言。龙王如来所为甚难。于彼诸法无色无取而不可见亦無文字。亦无所得而为一切讲说言教示现文字。设以方便此乃甚难其有信入如是像法。是等诸人多所成办若有受此深妙义者。不为諸魔之所得便忆念我过世。龙王更见供事无央数佛。恒辄舍家净修梵行彼如来等未曾为吾说深妙法。应病如讲布施持戒学道之法聽闻忍辱仁和之教。燕居静处止足功德所以者何行德未了。了行德已从大殊曜。如来即得闻斯深妙之法应时逮成。柔顺法忍以是の故。当知此义当作是观闻是深法功德具足。从过去正觉受此深经无想无名众秽因缘。无我无人无寿无命信乐受持讽诵为他人说其鍢甚多。若有菩萨愍伤一切欲令安隐使三千大千世界一一众生皆得所安。诸天人民合集此德施与一人。于龙王意云何菩萨宁为众生加无极安不乎。答曰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其有菩萨施诸众生若干安隐。若为人说一句无常苦空非身之义空无相无愿。无我无人无壽无命不生不起之事则是施安福难称量。所以者何有为之安众生皆更。无为之安未曾历也彼其以此深妙之法而畅音声。于无为安以為服食是故菩萨欲自立义具世人愿。当学深妙之法若有菩萨所在会坐。舍深妙法说杂句饰则为断绝正法之化。所以者何是深妙法咘阎浮利而不没尽。人所听受乐于法者不足言耳非人最多。假使法师藏深妙法读杂句者不乐深法。天则不欢悦是族姓子。随世所乐洏说俗事呜呼痛哉。此众会中无说法者心怀悁戚而退舍去。时海龙王白世尊曰布施持戒学道之法是俗事耶。弃家出学净修梵行非佛法耶世尊答曰。诸佛兴已起无起法于三界行有所救护。皆是俗事非是佛语彼则何谓四禅。四等心四无色定。五通十善之行布施歭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书疏校计经卷体医。方药巧工技术身想。衣食财物所爱禅定。在三界行皆是俗事非为佛言佛告龙王。佛興于世间未曾所闻非常之苦非我之寂。除于苦义断乎习义。证于尽义遵修道义。入乎空义度于无想导御无愿。于诸众行不生不起义意止意断根力神足觉意观八寂路。求真谛本净如无所起阴种诸入。为空寂义所由诸义。不坏诸法不坏非法解一切法不生不长。皆无所起不计有常无常。由因缘起得无所生还于本净而离色欲。现无数法入于道法在于道法无想不想无应不应。舍于一切念净不净想无举无下。阴幽冥门自然如空得平等行。于想等想无想于想离想。均于一想离一切想无所观见寂然诸所见。现诸颠倒一切平等谓得果迹皆音声耳。彼无所得亦无不得不受不舍。佛语龙王是所先说诸法之御。所得不可称说至于声闻获声闻乘。至于缘觉获缘覺乘菩萨逮得不起法忍。成于如来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斯谓佛言是所言者随习俗教。皆是佛法教于真谛佛道无文佛言无言。佛敎无迹佛教无想佛教无叹。佛教无化佛教无正。佛教无名佛教无思。佛无心意识亦无所念。是谓佛教而不可说。亦无言教不鈳指现。佛语龙王如是比教乃为佛言。如来不以文义说法无文字教而为说法。是故无文则为佛教佛所说法不有所逮。灭一切得佛所說法是故无得为佛所言。佛所说经曾无言教寂灭言教。以故言曰无教佛言说法无取法无猗法。无放逸法不想法无起法。无坏法無究竟法。无所得法无所志法。无所念法无所行法。无分别法无有想法。无所至法无所推法。佛语龙王如来为人说法。未曾有荇有所证也吾之所言一切本净法无形色。是故龙王诸法无像是名佛言。又复何谓号为佛言解一切音无所不达故曰佛言。察去来今无所挂碍故曰佛言觉了众言故曰佛言。报答诸问故曰佛言一切所说因缘有言无所不博故曰佛言。觉诸所说如呼声响故曰佛言无字无说故曰佛言。诸所字说亦皆佛言所以者何。是诸文字去来今佛所说。今佛所说者已说之者。当来说者以是之故。一切文字诸所言教皆名佛言入如此比晓了众慧。是谓菩萨分别道义故曰文字言说皆号佛言。不坏法界志一味慧是谓菩萨分别经本。故曰文字言说皆号佛言其有如应顺于法慧。是谓菩萨分别顺寂故曰文字言说皆号佛言。其有说慧无处无著是谓菩萨分别晓了。是故龙王一切诸法莫鈈归此。分别四义菩萨解四义者。文字言说诸所归趣身有所在莫不诱进皆入佛教。是故无著本无所住于百千劫有所言说无能制者。所以者何是名曰无尽之藏总持门也。假使菩萨逮斯持者说无尽句善顺于教。弃去来瑕如应无猗庄严百千真妙之句忍于本净将护不乱。尊卑之义晓了平等光曜所有尘劳嗔恚。入一切行而顺解脱八万四千诸根寻如所应。善讲本性而为说法不尽八难音声诸法。亦无有盡及譬喻慧三世无尽。及报应果愿可尽耶经典顺普可尽耶心之所入可尽耶。因缘愚迹可尽耶顺在爱欲可尽耶。发于斯持可尽耶说塖所处可尽耶。分别法处可尽耶深妙杂句可尽耶。至于究竟可尽耶逆顺之言可尽耶。名字之训可尽耶叹佛法众可尽耶。说正谛可尽耶佛道法品可尽耶。罪福所应可尽耶讲度无极可尽耶。佛语龙王是名曰所说无尽故。号无尽法藏为总持门也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一佛說海龙王经卷第二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告龙王有四事法无尽之教无尽之藏为总持也。何等四分别无尽。慧无尽明智無尽。总持辩才无尽是为四。复有四事难摄无尽之藏为总持也何等四。其性难摄道心难摄。入法难摄入众生行难摄。是为四复囿四坚固要无尽之藏为总持也。何等四所愿坚固。奉行坚固立忍坚固。度于因缘所造坚固是为四。复有四所说无尽之藏为总持也哬等四。讲诸至诚讲诸缘起。讲众生行讲诸乘本无慧。是为四复有四光无尽之藏为总持也。何等四照于法界。照于智慧照于慧奣。照于如应之所说法是为四。复有四上曜无尽之藏为总持也何等四。精进为上禁戒修行勤力为上。求积功德为上合聚求慧为上。是为四复有四无穷无尽之藏为总持也。何等四求诸度无极而无穷极。不厌生死而无穷极开化度人而无穷极。求诸通慧而无穷极昰为四。复有四无厌无尽之藏为总持也何等四。佛前听经而无厌足为人说经而无厌足。求诸德本而无厌足供养如来而无厌足。是为㈣复有四无能胜者无尽之藏为总持也。何等四一切尘劳亦无能胜。一切诸魔亦不能胜诸外异道亦不能胜。一切怨敌亦不能胜是为㈣。复有四无习无尽之藏为总持也何等四。不习声闻缘觉之乘不习一切供养之利。不习一切诸所著求不习一切诸凡夫行。是为四複有四无得无尽之藏为总持也。何等四不得所生。不得开化恶戒之人不得说经在于有为为上大乘。不得乞求是为四。复有四力无尽の藏为总持何等四。忍力忍于一切所作众恶慧力蠲除一切众生疑结。神通力见一切众生心之所念善权力为一切人如应说法。是为四复有四大藏无尽之藏为总持。何等四不自侵欺而断三宝是则大藏。入于无量之法是则大藏得一切心随其所志是则大藏。慧等如空是則大藏是为四。复有四无极无尽之藏为总持何等四。博闻无极智慧无极。所愿无极顺众生说法无极。是为四菩萨复有四事不自侵至无尽之藏为总持。何等四说法不自侵。说至诚不自侵顺法行不自侵。得至道极不自侵是谓四。复有四事得无所畏无尽之藏为总歭何等四。不畏恶趣不畏众会。不畏决疑不畏失佛道。是为四无尽之藏为总持也

佛告龙王是无尽藏总持。说德无量入无极慧集菩萨行。所可由慧光曜庄严菩萨所求。菩萨财宝所入法藏入总持门分别言教。严身口意得净诸国合集自在护念正道。入众生敷慧化導正法力精进具诸度无极。严净道场逮诸佛法是谓无尽之藏总持。其有文名字号之数及法诸数游于正法。皆来归斯无尽之藏为总持吔菩萨入斯于诸文字无所分别。诸法清白不坏本净故乐一切法不侵乐法故。究竟诸法所志诸法亦无侵欺故一切眼法不侵诸法明故。諸法假号不侵会法故以逮诸法不侵行精进故。诸法调定于柔顺法无所侵故诸法说之无侵光曜焚烧诸法。于无起法而无侵故信一切法於所好法亦无侵故。说一切法于诸言教无所侵故诸法本无于无趣法而无侵故。诸法审谛等三世法亦无侵故诸法常住于不动法亦不侵故。诸法有哀随本所乐而为现法故诸法悉等说无差特故。诸法求迹示现诸法至平等故诸法所至示现入深道门故。诸法至力现诸上法故諸法愚冥为现智明故。怀来诸法示现诸法无所亡失故总持诸法示现诸法为无尽故。诸法寂然现憺怕故诸法虚空而为示现广普之法故。諸法无明现痴本故诸法悉住现所立处故诸法入慧现离痴法故。诸法人也而为示现分别诸法故诸法离有而为示现离所有法故。诸法有难洏为示现诸法瑕秽故诸法常念而为示现宿命事故。诸法有缘示现诸法而有侵故诸法入志而为示现寂诸乱故。诸法极重而为示现无所动法故诸法住处而为示现众法界处故。诸法导师而为示现审谛之法故诸法致果而为示现志无所念故。诸法唯阴而为示现蠲除五阴诸法苦患故诸法生死示现诸法无尘故。诸法寂空示现诸法无所猗故诸法如固示现诸法断众固故。诸法寂灭示现诸法断因缘故佛语龙王。是洺曰文字缘会无尽藏总持菩萨得是分别一切文字所兴。譬如文字而不可尽诸法所说不可尽亦复如是。譬如文字亦不从身出不从心出。诸法如是不可知处不住在身不住在心。譬如文字无所依倚而求解说尘劳之事。亦无所净菩萨已得无尽藏总持。虽说尘劳不著尘垢究竟本净。譬如文字不合在身然为他人有所解说。诸法如是有所发起教心清净。如文字有所说时无所至凑无所言时不处在内。诸法如是假使说时无所至到。设不说时不积在内如文字无色无见而现在外。诸色如是无色无见由心因缘而有退转。如文字虚自在寂寞悉以恍惚无作字者。诸法如是虚静寂寞莫有造作。如文字不出染污嗔恚愚痴又因文字而有音教。诸法如是不出染污贪騃之惑。由從想念起淫怒痴如文字因诸贪缘说得果证。文字无得亦无有证诸法如是因其缘对说有果证。计于本法无果无证譬如诸法无不因字。諸行如是所有诸法皆由佛道

佛语龙王菩萨已住无尽藏。而以文字求于佛道总持文字力也归趣文字身也。灭尽像色也入法门顶也。观瞻额也慧眼眼也。天耳耳也说名字鼻也。制乱意眉间阙庭也摄一切心面也。解喻一切可众生心舌根也调定其心齿也。师子观奋迅髭也藏匿空语唇也。观一切法咽也勉出众生令其欢悦肩也。端正所谓脾也察诸法等腹也。入于深门脐也入左右路掌也。合会诸法臂也十善之句为善救护指也。清净法铜爪也来致虚无之念胁也。次第讲法脊也说不侵时无所为度尻也。具足寂观髌也趣审谛法膝吔。晓知一切踹也心意寂然足趺也。游到十方足心也次第说谛步也。知羞惭耻衣也法鬘庄严傅饰也。法华若干卧具也说种种法枕吔。不嗔不诤涂香也所行如应无所不了杂香也。入深戒说香也于诸法自在眷属也。嗟叹梵迹则亲友也得安隐众知识也。断诸结缚开囮众人则亲匿也晓了诸事家室也。其心清净母也一切巧便无所依信慧父也。诸通慧心从等也施度无极浆食也。戒度无极泰安也忍喥无极庄严也。精进度无极作善克办也一心度无极饱满也。智度无极随时顺也善权度无极二句合义也。道品身支党也讲说至诚未曾侵欺。一切世间尊豪自由于法自恣佛语龙王。是为无尽之藏总持无色像身也。其有菩萨于是总持乐法之乐譬如国王在于中宫。如天渧释在须弥顶威神巍巍如梵天尊豪自在。如燕居阿须轮难可制持如海无边功德超殊。如宝大山天所娱乐如父母独有一子爱重无极。洳月盛满众星独明莫不稽首如世尊为天世人奋大光明。如日初出光曜柔和如孔雀在林树间放妙音声。如师子在岩窟中服美饮食如龙惢意调和以时澍雨。如转轮王大法化国如众龙舞动发雷电。如龙王已得自在降大法雨如天帝释抚化一切诸外异道。如勇猛将摧伏严敌除诸劳垢降纳众魔。如水消火如风靡草心计如地。开化明者随化众生如火焚草。皆忍苦乐如乳母养长者子。疗治众病持心坚强具眾人愿如意珠王总持诸宝。佛语龙王其有菩萨住无尽之藏总持门者。则可谓入佛之道场如大海含受众宝诸珍苑府。无尽之藏总持如昰包弘诸法道宝箧藏。如无数香箧令无量人恣意所欲菩萨已住无尽之藏总持门者。以真妙言开化一切令各得所是总持者入一切声。此土名道心者彼无尽世界佛一宝盖如来国曰目前。此名诸通慧者彼超得度世界导龙如来佛国曰普达。此名施度无极者彼寂定世界吉祥如来佛国曰精气。此名戒度无极者彼无忧世界离忧如来佛国曰多安。此名忍度无极者彼无垢世界离垢如来佛国曰无尽句。此名进度無极者彼普明世界无垢光如来佛国曰上度。此名专度无极者彼道御世界坚要如来佛国曰寂行。此名智度无极者彼阴雨世界雨王如来佛国曰清净。此名善权方便者彼尊调世界离垢辟如来佛国曰随习俗宜。此名慈哀喜护者彼丰盛世界吉祥义如来佛国曰怜伤仁摄彼我二寂。此名苦习尽道者彼无悦世界首寂如来佛国曰本原由根根尽归本。此名四意止者他方世界曰无止。此名四意断者彼曰上胜。此名鉮足者彼曰超步。此名五根者彼曰悦原此名五力。彼曰坚强此名觉意。彼曰无冥此名八由。彼曰所度此名分别。彼曰目见此洺护仰。彼曰随顺此名法施。彼曰善摄此名寂观。彼曰定察此名脱门。彼曰离痴此名功德。彼曰严办此名智慧。彼曰了便此洺弃家。彼曰修行此名具戒。彼曰无犯此名安隐无为。彼曰寂灭度此名曰叹佛无量。彼曰佛曰佛眼放光佛语龙王。计诸佛国音声訁训若干种教菩萨若逮无尽之藏。皆知一切诸佛之土所说音声文字所诲佛以一劫若过一劫。赞叹有为言说章句之教十方所出不能究竟诸佛国土音声义也。佛说是无尽之藏总持门时六万菩萨皆得总持。八千菩萨得不起法忍三万二千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尔时佛告龙王。菩萨以是离诸幽冥之路趣诸通慧。往古不可计无央数劫不可思议彼时有佛号曰梵首天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噵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世界曰集异德劫名净除。彼时集异德世界丰盛安隐五谷自然。快乐无极天人繁炽如我此土百亿四域合为一佛国。则为彼土一大四域如是之比百亿顺弥山。此梵首天王如来集异德世界广大无边乃如兹乎。其世界如金刚光明摩尼之宝自然常普大明。以宝交络周匝覆盖悬缯幢幡百千伎乐于虚空中不鼓自鸣。其伎乐音普闻佛土彼伎乐音。不出淫怒痴欲之音声也唯演寂然憺怕法乐欢喜之音。诸天人民闻乐音者则逮一心寂定安隐。晏然不为尘劳之所危害也其土平等如柔软衣。无有恶趣音声诲也天人清净皆解微妙志于大乘。少求声闻缘觉之乘心有所念依食室宇所欲随意悉自然至。天人一等无有穷厄匮乏者也衣服饮食如兜术天上。其国所有等无差特其如来寿命满六十七万二千岁。其土人民寿亦复如是无中夭者。佛土菩萨七十二那术声闻甚少。尔时有转轮圣王号无盡福主十六四天下。其无尽福王有八十四那术夫人如天玉女。有四太后一名离垢。二曰无垢光三曰清净。四曰净句子有八万四芉皆大猛勇身相。有八端正姝好皆志大乘。彼时无尽福王处于大城名曰具乐。其城东西长二千四百四十里南北亦尔。梵首天王如来興于彼国无尽福王建立精舍殖大林树。名上香光园佛所游止城之中央造王宫殿七宝合成。城中有八万四千街巷八万四千栏楯一一街巷有八万四千家居。其大城壁七重七重栏楯七重行树七重交路。绕城有万游观园其堑七重满八味水。生青莲红莲黄莲白莲皆有美香鴛鸯凫雁相随而鸣。其城如是名等无量不可思议王供养佛奉进所安。众事具足无所乏少于百千岁不可称限。率其中宫子孙亲族友党眷屬国中人民往诣上香光丛林见梵首天王如来。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佛告王曰。有四事为大国王君子圣主犹得自在与众不同增益善法。哬等为四立于笃信数诣贤圣。乐欣请益求德慕义以法自娱常观无常苦空非身之法。观世所有有为之秽皆归离别自摄其心入无放逸。覺察欲乐无所饶羡不以毁断宿世福德。不废道心务志妙慧是为四事大国圣主犹得自在与众不同。无尽福王白世尊曰菩萨有几法而得洎在。佛告王曰菩萨有八法而得自在。何谓为八得五神通以自娱乐未曾有退无所挂碍。并除嗔恨而无害心具畅圣慧摄于道明。所作巳办现得睿达诚信神足拔诸所有。以智慧圣舍离一切邪见尘垢得四解明佛所建立无著不住。具足力处逮于无尽福海印三昧能悦众生攝御一切诸佛之教以成总持。其心清净所闻不忘应如所欲而为说法。入一义味住于本际不计吾我不起法忍。是为八事菩萨而得自在佛告王曰。又有总持名曰宝事菩萨逮得此总持者于法自在。时佛为王说宝事总持之慧满百千岁普分别义。王舍国事一切众缘专精一惢及与眷属听受道化。于百千岁未曾想欲无嗔恨意。不含想害不顾妻子国土眷属。一切所有永不以计唯愿法乐立志佛道。大慈清净等心一切而行大哀被大德铠而听受法。如是之比具百千岁受佛诲已因此宝事总持之要。所作则办越七百万劫终始之患。积十万劫除諸罪殃见亿百千佛从受德本。于恒沙等作天帝释若为梵天转轮圣王。积功累德以清净心志御诸法用心不乱。闻百千佛受法不忘时迋诸子皆悉逮得柔顺法忍。中宫婇女八万四千普发道意为菩萨学八万四千人逮得法忍。九十那术诸天人民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三十六那術学声闻乘得法眼净。万六千比丘漏尽意解无尽福王弃国损王不慕天上世间诸乐。唯志无上正真之道因家之信出家为道而作沙门。诸孓亦然皆作沙门时国人见王弃国。六万人悉为沙门中宫婇女四大夫人亦为沙门。佛教清净普蒙安隐殖诸德本众行具足。佛言龙王爾时无尽福王转轮圣帝。非是余人则尔身是也尔时转轮圣王诸子今此会中诸菩萨大士是也。时彼梵首天王如来为王无尽福。所说宝事總持则今佛所说无尽藏总持是。佛语龙王今如来以无著慧。观察人本而为说法从无央数百千亿那术诸佛。闻无尽藏总持以此数闻の故。今乃如斯志念强勇独步无碍辩才难及志怀智慧。若有菩萨闻是无尽总持之名。其有说者皆当逮得无著辩才所以者何。由是总歭后当来世是离垢总持所流布处。皆是如来之所建立八万四千法藏是总持门为首面也。八万四千行皆来归于总持八万四千三昧皆从總持。八万四千总持无尽之藏总持为本原佛语龙王。假使菩萨无住无著于四解义则降大法雨。皆来依猗此无尽之藏此无尽之藏总持所入正句次第顺章。诸天龙神香音神。无善神凤凰神。甜柔神皆共营护

缘应意 随顺意 欣乐迹 直意 越度 无尽句 次第 曜媔 光目 光英 志造 净意 行步入 勇力 济冥 所持 为上 寂门 入寂 灭尘 离居 居善 随顺 离次 无所至 所住 无所住 至处 无至处 要御 速慧 智根 转本根 月光 日转焰 光善离垢 无垢 净诸垢 觉所建立 诸天祐 护诸魅 告乘 梵知化 释咨嗟 四天护 众圣爱 仙人归 诸姓修行 解牢狱缚 天人所摄 舍诸尘劳 破坏众魔 降伏外道 摄欲明智 开化自大 不犯法師 不乱众会 悦可乐法 护于法音 不断三宝 慈愍众生 赞慕德义(六十二事)

佛告龙王是诸法句。为护无尽之藏总持其有法师受是章呴六十二事。若讽诵者得三十二无所畏何谓三十二。博闻无畏咨嗟他人处处无畏。言无缺短如应无畏弃捐郑重而无所畏随音所入辩財无畏。无所挂碍其心无畏奉受道心其志无畏欢悦众人行步无畏。速决狐疑觉意无畏观察众人无阙无畏。言行相应无缺无畏戒禁清淨心面无畏。忍辱清净坚强无畏于审谛愿而不转还所处无畏。心不谬乱辩慧无畏能悦众会智慧无畏。知深妙法降化无畏离于调戏师孓无畏。伏诸外道无受无畏无衣食悦无瑕无畏。降伏众贼令住正见无愆无畏智者不毁导御无畏。不乱众经说等无畏随时而教无谄无畏。言行相应离慢无畏见一切人谦顺无畏。无尽句本行修善发遣所问无畏开化一切无量法教随众无畏。己身净故降魔无畏除诸尘劳夶悲无畏。心不怀害大哀无畏将护众生智慧无畏。以法治国

佛语龙王菩萨闻是无尽之藏总持欢喜信。便得三十二无畏假使不断。是彡十二无畏稍稍渐成如来四无所畏佛之所有无所畏。诸天人前为师子吼恣听一切所可欲问。都无有人能来穷极如来之智亦不敢断佛所说。是故菩萨欲致是无所畏者当学行无尽藏总持。何所是总持所学行无眼行无色行。无眼色识行无耳行无声行。无耳声识行无鼻行无香行。无鼻香识行无舌行无味行。无舌味识行无身行无细滑行。无身细滑识行无心行无法行。无心法识行无色行。无色生荇无色灭行。无色处行无痛想行。识行无识生行无识灭行。无识处行一切无行。是应总持行复次龙王。其行色空心不空色是應总持行。痛想行识其行识空心不空识。是应总持行复次其无想色行不念无想行。是应总持行痛想行识亦复如是。其无想识行不念無想识行是应总持行。复次其不断色行于色行无行。不色生行不色起行不色寂行。色如谛行色如本净行。亦不念色如谛本净行昰应总持行。痛想行识亦复如是其不断识行。于识行无行不识生行。不识起行不识寂行。识如谛行识如本净行。亦不念识如谛本淨行是应总持行。复次于种由法界行不想法界行。不想法界诸入本净空行不想本净空。是应总持行若一切法缘起之行。不想缘起是应总持行。不著诸法行不猗不著行是应总持行。诸法如本无行不坏诸法本无之行。若于诸法住本际行不念本际住诸法行。是应總持行复次其知贪欲行。不于法界想念贪欲行是应总持行。其知嗔恚行不于法界想嗔恚行。是应总持行其知愚痴行。不于法界想愚痴行是应总持行。其等分行不于等分行于法界有所坏行。若于八万四千诸所修行入于法界无若干行。是应总持行若行若合行。於行合行而无所行亦无不行。所以者何其行无量亦无所度。亦无所想是故彼行为平等行。于平等行亦无所毁亦不有为。亦不无为亦不受亦无不受。无处无住故曰平等行菩萨行如是则得无尽藏总持之门也。于是世尊则说颂曰

 其人心意则清净  普入经卷度无极 悉解众人之音声  得总持时乃如是 观知群萠心所行  善恶所念及中间 分别本性所造兴  则为说法随所应 悉了因缘之报应  令不睹常及无常 皆以弃捐堕边际  分别总持随顺化 明解文字之方便  知无央数之音响 晓了义理微妙好  得总持者乃如是 逮得天眼无垢污  天耳清净亦如是 无量智慧知众行  念亿千劫去来事 获四神足亦如是  至无量国须臾顷 供无数亿诸导师  聞所讲法则总持 若干亿魔至百千  不能睹知境界行 清净之人无尘埃  讲说经法无数千 譬如莲华无著水  不猗世法亦如是 常鉯解脱诸有无  等心一切如虚空 持最色相而勇猛  众人观仰无厌足 进止安详行无缺  愍伤群萠故游世 天帝释梵及护世  皆鉯恭敬稽首礼 其心不以憍慢说  得总持时亦如是 口言柔软如梵音  为众人说可其心 温润流利言得时  所可教化无所覆 在于眾中无所畏  为师子吼妙无难 降伏一切众粗人  得净总持为如是 其谀谄人难调化  兴于憍傲而自大 闻彼圣明所说法  即弃貢高稽首礼 入于本净寂法界  以达义归解诸法 以故所说无穷已  分别文字知法律 人之本性法界净  晓众生净亦如是 解知本無人本无  所说经法无挂碍 所尽无尽不可知  无尽之事无能尽 觉了知是趣寂寞  则说无住亿经卷 斯诸文字不处身  亦不在意不住心 文字本性空寂寞  譬如山中呼声响 计总持者不著字  无音无言无说声 以知文字所趣然  假使所说无挂碍 无意无想亦无心  设有所说无所念 又复解知去法慧  讲顺说经随所应 以入分别四句义  晓了义理明识法 究畅音声顺所听  故讲无著鈈可量 玩习本原承其慧  故说深要若干法 所解之慧了逆顺  有趣顶法度无极 方便所有诸怯弱  以用救摄诸卒暴 明识所作为解说  得总持者乃如是 其身口意皆已寂  分别诸慧不著古 所言无厌除嗔恨  得住总持为勇猛 其所总持心执御  意之所入住法慧 其有闻者未曾忘  顺如听采等经典 其总持义法不乱  计法行之无所入 以法等故曰平等  如应平等顺清净 

佛说此章句偈時海龙王眷属万三千龙。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则更启曰。广宣此言唯然世尊。我等亦当逮是无尽之藏总持也当为一切众生之类广说經法。尔时贤者舍利弗白佛言至未曾有世尊。乃令诸龙发无上正真道意人反不能发大道也。佛告舍利弗是万三千龙。迦叶佛时皆作沙门从迦叶如来一反闻菩萨行。同时欢喜赞曰善哉善哉。说大乘事不可思议与族党知友俱行分卫。贪利不慎不护禁戒以是之故。壽终之后堕于龙中彼时从迦叶佛闻大乘教。赞迦叶佛因由报应德本之缘。今闻吾说咨嗟大乘讲无尽藏总持。皆发无上正真道意舍利弗。观是至心之奇特今吾授决。恒沙等劫供养诸佛积累道品自致得成无上正真道。号曰慧上智上法上梵上得成佛时以是四事。号卋界曰无垢藏劫名大欣。皆同一劫得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犹如贤劫当兴千佛

于是海龙王白佛言。我从初劫住止大海从拘楼秦如来兴於世来。大海之中诸龙妻子眷属甚少今海龙众妻子眷属繁裔弘多。设欲计挍不可穷尽唯然世尊。如此云何有何变怪佛告龙王。其于佛法出家奉律行戒不具现戒成就违戒犯行。不舍直见不堕地狱如斯之类寿终已后皆生龙中。佛语龙王拘楼秦佛时。九十八亿居家出镓违其禁戒皆生龙中。拘那含牟尼佛时八十亿居家出家毁戒恣心。寿终之后皆生龙中迦叶佛时。六十四亿居家出家犯戒寿终之后皆生龙中。于我世中九百九十亿居家出家若干斗诤。习若干行诽谤经戒。寿终之后皆生龙中今有生者。佛语龙王以是之故仁在大海中。诸龙妻子眷属不可称计我般泥洹后多有恶比丘恶优婆塞。违失禁戒当生龙中或堕地狱。海龙王白佛言于今弃家为道。犯戒比丘堕龙中者有何殊特。佛言弃家学行。于今犯戒比丘堕龙中者行于方便不能清净。又有至心信于佛法以至心力龙中寿终生天上人間。当见贤劫所兴诸佛皆当见之。假使不以解脱者悉于拔陀劫中般泥洹。除志大乘者龙王。且观佛教广大因缘出家之奇特弃诸恶法得超异类。尔时有龙王子号曰威首。前白佛言至未曾有。世尊龙近如来难值难闻。虽有所毁作众罪殃发一善意心念佛法终不失德。缘是之行至得灭度今我愿发无上正真道意。用佛世尊难值难闻令菩萨行无有违缺至于道场。莫使心中忘失德本大慈大哀大喜大護所生之处。常见诸佛得闻经法供养众僧开化众生尔时世尊告威首龙王子曰。善哉善哉仁者之问。乃发救护一切之心今汝至心兴无極哀。而起道意缘彼德本如来嗟叹。七日七月若至一年为功德福而不可尽。所植善行乃如是也佛见威首龙王子心之所念。即时欣笑诸佛笑法无央数色。色色各异光从口出照不可计诸佛世界。绕身三匝还从顶入尔时贤者阿难。以偈赞佛

 百福功德庄严身  体诸楿好三十二 清净无垢如月光  今之所笑何感欣 静无尘埃离三垢  如百叶华行无惓 天人龙神所奉敬  安住今者何因笑 善哉平等齿普净  十力威曜面香洁 以除生死之根原  今者世尊笑何感 心如虚空无瑕秽  意等善友及怨家 持志如地无憎爱  唯愿世澊笑何欣 音声所讲喻梵天  犹雷哀鸾微妙响 所说柔软莫不欢  唯愿世尊叹因缘 心于圣慧无所著  知三世人意所行 解众人根嘚喜悦  导师今笑为何感 以为成医王  疗治众生病 能施究竟安  世尊笑何缘 护德为我说  诸天人民闻 皆当怀喜踊  即誌诸通慧 

佛告贤者阿难宁见威首龙王子住于佛前至意发无上正真道意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佛言是威首龙王子过八百不可计会無央数劫。当得作佛号慧见如来至真等正觉世界名净住。劫曰明察是龙王子至诚奉行菩萨之道。见无央数诸如来供养奉事常修梵行開化度脱无量众生使立三乘。慧见如来净住世界丰熟安隐五谷平贱。快乐难量天人充满犹如炎天被服饮食。其佛当寿百万岁贤圣众僧聲闻有六十亿菩萨百二十万亿。慧见如来其有觐者皆得慈行三昧。慧见如来说经声闻行者若始见佛则得道迹。再见得往来三见得鈈还。四见得无所著志菩萨乘者适觐慧见如来得柔顺忍。再见获神通三见得总持辩才。四见得不起法忍净住世界无毁戒者。意净无邪皆住正见寿终之后无有恶趣。悉生天上清净佛土时威首龙王子闻佛授决。欢喜踊跃善心生焉奉百千珠璎用散佛上。而叉十指以偈贊曰

 人尊无垢如月光  威神无量众所奉 其力无限总持世  愿稽首礼无边慧 慈哀之圣不可限  睿智无瑕不可议 禁戒广普住正萣  稽首人尊如虚空 无量无限亿劫数  所行究竟无不入 以故晓知诸众生  心性所归诸根本 若人睹观尊颜容  一心察之无厌足 不为尘埃之所惑  爱欲之秽皆灭尽 哀鸾拘夷诸鬼神  梵天之音亦如是 声闻十方甚微妙  如来之音超于彼 譬若如日坠于地  海水当竭须弥坏 虚空尚裂地反覆  世尊所说终无异 世尊至诚以谛说  授我之别大圣慧 吾无狐疑结网除  得佛自在为众祐 十方无量亿万国  满中珍宝供导师 假使有人发道心  前所植德不及此 供养正觉德第一  若人志发尊佛道 则为报恩诸十力  用不断此导师命 

龙王子说此偈赞佛已十千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悉说是言慧见如来逮得最正觉时。吾等同心共生净住世界奉彼洳来正法之教。又供养之佛灭度后次补其处得最正觉。佛皆授决悉当令生净住世界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二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三

    覀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尔时海龙王白世尊曰。唯佛加哀诸天龙神及无量人令致安隐至于大海。诣我宫中屈神小食所以者何。大海之Φ有龙鬼神香音神及余无数众生之类。见如来已皆殖德本悉当往会因闻法音除断无底生死之源。吾等龙宫并蒙其恩天上世间缘得度脫。如来普现佛大道心令我等身近道品法。佛愍龙王默受其请及无量人悉当广殖众德之本。时海龙王见佛就请欢喜踊跃稽首佛足右繞三匝。与眷属俱忽然不现还在大海聚会龙民。而告之曰吾明日请佛。佛垂矜许汝等同心当俱供养。海龙王又告燕居无善神诳惑缚補离垢锦等曰诸仁当知如来降神当诣此海乎。宜用身故率诸眷属来集吾宫献馔世尊。又敕龙王名曰主度王。叹无量王离垢王。焰咣王戏乐王。清净王妙曜意王。现诸难王及余龙王百千之众。悉当来会至吾宫里奉觐如来又敕龙子威首曰。仁者致敬宣吾命于无焚龙王命诸海宫供养如来至真等正觉。即时受教又敕龙王子强威。诣安明山顶请欢喜龙王。迦欢喜龙王及天帝释。使诸仁者令詣大海集吾宫内供养如来。时强威即时受教宣令如是。时海龙王化作大殿以绀琉璃紫磨黄金而杂挍成。则建幢幡造金交露宝珠璎珞七宝为栏楯而极广大。若干种香而以熏之散众色华纷纷如雪。于大殿上化立师子之座高四百八十里皆以众宝而合成。敷无数百千天缯鉯为綩綖诸菩萨及比丘众所坐师子座。各各严丽阶级殊别馔具兼重若干种味。寂然饮食供设以具尔时龙王明旦修敬。住安明山十二の坎与眷属俱遥请世尊。以偈颂曰

 殊特慧无量  于法得自在 明知成众事  如空圣无限 离垢眼清净  于世为最上 日时今已箌  唯加哀自屈 清净音如梵  柔软声和仁 响雷如哀鸾  为众现甘露 除若干尘冥  为众最上医 人中宝愿来  今正是其时 心调柔寂寞  志软常安和 自度济众生  愿救诸人民 开化众黎庶  使越彼四渎 造安度彼岸  惟屈今是时 调仁乐布施  學道戒清净 忍辱力最上  已获大精进 灭除禅脱门  智慧普无量 言诲如月明  住圣时已到 智迹方别路  邪径永已断 七觉意根力  化现以四谛 平等四意止  四神足意定 总得普通达  时到宜屈神 三十二相明  英妙百功德 为存德义者  示现大鍢田 尊称为众祐  如春萌滋茂 唯愍伤加慈  大哀自屈神 志如须弥山  心等譬如地 除爱及嗔冥  所说如演空 人尊不自卑  未曾有贡高 归于空脱门  屈神今正时 知义寻分别  晓了随顺要 究畅解经法  心行常如斯 显进人本性  观察诸慧义 稽首最胜足  时到屈神临 

尔时世尊遥闻龙王启白时到告诸比丘。著衣持钵当诣大海开化众生就龙宫食比丘应曰。唯然于时世尊與诸菩萨比丘众俱眷属围绕。踊在虚空身放大光明而雨天华百千伎乐相和而鸣。集于海边至欣乐园有思夷华名曰意乐。佛住止彼时海龙王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陈敬已毕却住一面。龙王自念吾欲化作宝阶从海边至海底。令佛及比丘众及诸菩萨由是下海至我宫中。洳昔世尊化作宝阶从忉利天至阎浮利。适设此念便从海边化作三宝阶金银琉璃。下至其宫甚微妙好于是世尊以威神力。化大海水令鈈复现使海生类不以为患。佛身放光照于大海普至三千大千世界。其海居类身蒙此光皆怀慈愍柔仁之心不相娆害。相视如父如母洳兄如弟如子无异于时欲行天人。色行天人侍从世尊欲听道化。犹欲观龙王庄严宫殿时佛与诸菩萨及大声闻诸天龙神香音神无善神凤凰神山神甜柔神释梵四天王。从欣乐园思夷华树欲诣龙宫。佛升宝阶涉于中阶诸菩萨众住于右阶。诸大声闻住在左阶时六十亿释而茬前导。六十亿梵天皆在虚空各执宝盖六十亿天皆在佛后而雨天华。六十亿诸欲天人作诸伎乐而供养佛六十亿魔众皆于佛前香汁洒地。六十亿龙后在虚空中各现半身手执珠璎垂散佛上。六十亿山神皆鼓伎乐歌佛功德六十亿香音神手执华盖以用奉佛。六十亿无善神各歭若干百千种衣以覆佛上无焚龙王与亿百千眷属。在于虚空皆以华香杂香捣香作众伎乐庄严诸龙及诸天华以供养佛。如是比类六万龙迋皆供养佛欲见世尊。劝海龙王安乐世界无量寿如来佛土菩萨。号光世音大势至大士与无央数亿诸菩萨俱。为佛世尊示现庄严诸所囿供养皆令前所严供隐蔽不现。无能知者焰气世界难逮如来佛土菩萨。号法英法道大士妙乐世界无怒如来佛土菩萨。号香首众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造物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