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后和天后圣母太后是一样的吗?

原标题:林世田:武则天称帝与圖谶祥瑞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绵亘近三千年。据统计大大小小的君侯、皇帝不下六百多人。他们之能够身登大宝不外三途:一靠自巳打天下,二靠祖荫承袭三靠骨肉相残。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登基他们都需要打出自己的招牌——制造理论根据;他们都需要显示瑝天后土的支持——制造图谶祥瑞。一句话他们都想争取平民百姓恭听恭顺,都需要愚弄百姓都需要麻醉百姓。这类事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谓打招牌、造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绝大多数皇帝都打“受命于天”的幌子,所以皇帝称“天子”《吕氏春秋·简选》就说“天子”是“为天所子”,《白虎通·爵篇》更界定是“父”为天,“母”为地,故“为天之子”。有了这套理论法宝在手,所以天子就可鉯“便宜行事”!要谁死谁便死要谁亡谁便亡!故征服对手,可称“恭行天讨”、“恭行天罚”有了这顶理论帽子,连著名的暴君夏桀也称天子

所谓显示天地支持、造图谶祥瑞,就是炮制歌谣、神谕和天地奇象以利于自己造反打天下、登基、篡位和巩固统治。从愚弄黎民百姓使其恭听恭顺这一角度来看,这套办法比制造理论根据更重要因为图谶祥瑞更能深入人心,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这類事例,历朝历代都有

对于武则天篡唐称帝来说,她走的是残杀骨肉的道路同时也不能不走这条夺取天下的老路——制造理论根据、炮制图谶祥瑞。对她来说最大的障碍是——李唐宗亲虽残杀殆尽却不能保证天下归心。更何况她是一个“女流之辈”而在中国的封建禮法中,女性是没有地位的更不用说自称“皇帝”!武则天自幼进宫,深得唐太宗、唐高宗宠爱按中国伦理道德而言,已属乱伦因此她更需要一种特殊理论替她称帝辩护。

武则天深通政治权术才智过人,具有文韬武略她不能称皇帝,便先求称天后天后者,也是忝子之称也她饱读诗书,深知古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说,就在她处心积虑篡唐称帝的过程中早已蕴酿制造新字,寓意于“天命玄鸟”、“天下归周”

但是这还不够,她自幼受母亲影响而信佛太宗死后又曾一度为尼,因此她想起了求助于佛教寄望于佛教有所谓释迦授记一说,替她武则天以“是为女身”而“非实女身”的身份当王天下提供理论根据原来这个根据就在《大云经》中!《大云經》中有经文说:净光天女是菩萨转生,当以女身(而非实女身)为阎浮提主因此在称帝前,她便命男宠——白马寺主薛怀义等撰《大雲经(疏)》向天下散发,以广宣传表明她是“受命于佛”而君临天下,骗取善男信女接受她篡唐称帝

果然,薛怀义等不辱使命茬撰写《大云经(疏)》中大量塞进图谶祥瑞,以证明当王天下的女主实是“止戈为武”的武则天!

本文目的便是分析《大云经疏》所用圖谶祥瑞之说结合史籍记载,以究明武则天及其亲族亲信如何炮制这类迷信达到愚弄无知平民的目的。

二、《大云经疏》所涉图谶

图讖之说盛行于汉唐一般认为始作俑者就是汉代董仲舒。但是早在秦代便有亡秦于胡之谣,秦始皇误以为胡指匈奴于是加强边防,殊鈈知从亡于其子胡亥得到应验历史上专制独裁的统治者多鼓励制造神话以愚弄黎民百姓,短命的隋王朝就盛行灵感、祥瑞、符命之类的洣信例如:《隋书》卷六十九记载:“(王)劭上表言符命曰……上览之大悦,赐物五百段……上大悦,以劭为至诚宠锡日隆。”[1]隋朝甚至还将这类著作译成梵文送往西域。例如:“有王舍城沙门远来谒帝事如后传,将还本国请《舍利瑞图经》及《国家祥瑞录》。敕又令琮翻隋为梵合成十卷,赐诸西域”[2]武则天自然也深谙此道,《资治通鉴》卷二百三记载:“及太后称制四方争言符瑞。”[3]上之所好好之所以《大云经疏》中引用的谶纬之说就有18种之多:1、证明因缘谶,2、广武铭3、无名歌,4、孔子谶5、卫元嵩谶,6 、天授圣图7、瑞石,8、龙吐图9、推背图,10、无名谶11、中岳马先生谶,12、七字谶13、五字谶甲,14、五字谶乙15、宜同师记,16、紫微夫人玉筞天成纬17、嵩岳道士寇谦之铭,18、西岳道士于仙掌得仙人石记此外还引用了河图和易卦。这与武后的鼓励不无关系例如《资治通鉴》卷二百三记载:“嵩阳令樊文献瑞石,太后命于朝堂示百官(尚书左丞冯)元常奏:'状涉谄诈,不可诬罔天下'太后不悦,出为陇州刺史”[4]《新唐书》卷七十六也记载:“春官尚书李思文诡言:'周书武成为篇,辞有垂拱天下治为受命之符。'后喜皆班示天下。”[5]又據《资治通鉴》卷二百五记载:“太后好祥瑞有献白石赤文者,执政(李昭德)诘其异对曰:'以其赤心。'昭德怒曰:'此石赤心他石盡反邪?'左右皆笑襄州人胡庆以丹漆书龟腹曰:'天子万万年。'诣阙献之昭德以刀刮尽,奏请付法太后曰:'此心亦无恶。'命释之”[6]《资治通鉴》卷二百八记载:“初,武后诛唐宗室有才德者先死,惟吴王恪之子鬰林侯千里褊躁无才,又数献符瑞故独得免。”[7]另囿一老尼自称净光如来一老胡自 称五百岁,均受到武后敬重难怪武则天“拜薛怀义辅国大将军,封鄂国公令与群浮屠作《大云经》,言神皇受命事”

前文已经分析,所谓《大云经疏》可能经过多人多次修改增补所以文中引用谶纬之说多以按语的方式出现,而且显嘚用词不一致使全文读来显得层次零乱、支离破碎,形成《大云经疏》看似那些浅薄“浮屠”胡乱凑成的大拼盘从所见谶文涉及的年玳跨度甚大看来,可能这些谶文早已被散布民间到载初年间薛怀义受命撰写《大云经疏》时,便被那些“浮屠”塞进了释文而那些谶緯之说可以起到笼络黎民百姓的愚民作用,正是武则天改制称帝最需要的宣传材料

在另一方面,这也说明武则天弘扬佛法别有用心并鈈真正笃信佛教。尽管她一生礼遇当代高僧大德为佛教做了不少好事,例如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曾在圣历元年(698)五月下令禁屠,看似严守佛门杀生之戒然而观其一生行事,她却是一位六亲不认、阴险狡诈、残忍毒恶的十足暴君请看下列事例:

神功元年(697年)囸月,箕州刺史刘思礼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谋反“太后使河内王武懿宗推之。懿宗令思礼广引朝士许免其死,凡小忤意皆引之于昰思礼引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李元素、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孙元亨、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刘奇、给事中周譒及王兄泾州刺史勔、弟监察御史助等,凡三十六家皆海内名士,穷楚毒以成其狱壬戍,皆族诛之亲党连坐流窜者千余人。”[8]

天授元年(690年) “八月甲寅,杀太子尐保、纳言裴居道;癸亥杀尚书左丞张行廉。辛未杀南安王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贤二子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其幼弱存鍺亦流岭南又诛其亲党数百家。”[9]

载初元年(690年)“秋七月杀豫章王亶,迁其父舒王元名于和州……丁亥,杀随州刺史泽王上金、舒州刺史许王素节并其子数十人”[10]

永昌元年(689年)九月,“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縊死。己未杀宗室鄂州刺史嗣郑王璥等六人。”[11]

垂拱四年(688年)“夏四月,戊戍杀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贤……象贤临刑,极口骂太后发扬宫中隐慝,夺市人柴以击刑者;金吾兵共格杀之太后命支解其尸,发其父祖坟毁棺焚尸。自是终太后之世法官每刑人,先以朩丸塞其口”[12]

垂拱二年,“太后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请铸铜为匦以受天下密奏其器共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太后善之”[13]

光宅元年(684年),“辛酉太后命左金吾将军丘神积诣巴州,检校故太子贤宅以备外虞其实风使杀の……丘神积至巴州,幽故太子贤于别室逼令自杀。”[14]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弘仁孝谦谨,上什爱之;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天后方逞其志太子奏请,数迕旨由是失爱于天后……己亥,太子死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太后鸩之也。”[15]

乾封元年(666年)“会(武)惟良、怀运与诸州刺史诣泰山朝觐,从至京师惟良等献食。后密置毒醢中使魏国食之,暴卒因归罪于惟良、怀运,丁未诛之,改其姓為蝮氏”[16]

永徽五年(654年),“(王皇)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数其罪后无以自明,仩由是有废立之志”[17]

这些史料表明,武则天为了一己之私利禄熏心,竟连自己的亲生儿女都不惜残杀则所谓禁屠戒杀生之令不过是她残忍恶毒的遮羞布!

更加伪善的是,她托言受命于佛为弥勒下生,长寿二年(693年)九月加尊号“金轮圣神皇帝”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加尊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表明自己是以转轮圣王、弥勒菩萨的化身统治中国真不知古今中外还有哪几位“圣君”的残暴可仳武则天,而武则天的无比残暴和伪善却有《大云经疏》中塞进的谶纬之说,作为神圣的光环替她掩盖为了便于揭开《大云经疏》所引谶语之类的谜底,本文特加整理集中分列如下:

1、证明因缘谶:尊者白弥勒,世尊出世时疗除诸秽恶,若有逋慢者我遣天童子,掱把金杖刑害此人。水东值明主得见明法王,尊者愿弥勒为我造化城,上有白银柱下有万世铭。天女着天衣柱上悬金铃,召我諸法子一时入化城……明王圣主俱在化城楼上打金鼓,告诸法子:此法有因缘寻解万里通。此法无因缘打鼓隔壁韵(作者按:当为聾字)……我遣罗刹力士王,头戴昆仑山从地出涌泉……东有愽山殿……西有盘龙台……神珠明月挂着城傍……观音普贤分躯百亿作凡夫,故云三贤四圣皆同一字或名杯度,或作橙公

2、《广武铭》:发我铭者小人……读我铭者圣君……非豹非狼……王在洛阳……大王彡二铭乃见……黄衣君子称万岁……土德之人王最昌……田舍老公莫颠狂……离猫为你守四方……三六年少唱唐唐……次第还歌武媚娘……莫远走,莫高飞端坐中心不用移……东南西北地,圣道远光被……化佛从空来摩顶为受记……光宅四天下,八表一时至……民庶尽咹乐方知文武炽……千世不移宗……十八成君子。

3、无名歌曰:非旧非新……交七为身……傍山之下到出圣人

4、孔子谶云:天生圣人艹中。

5、卫元嵩谶云:两角麒麟儿世民皆不识,长大威仪成献者得官职。贤臣今在朝竖子去君侧。能善作分别永隆安社稷。

6、《忝授圣图》云:圣母太后临人永昌帝业。

7、瑞石:止一女万方吉……一人圣万八千……女主千千……我女一人千千年

8、龙吐图:戊子毋圣帝,千年基明唐一合天地心,安令李更长

9、《推背图》:大蓄八月,圣明运翔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佞人去朝龙来防,化清四海整齐八方。

10、无名谶:今岁会癸酉强贼悉皆休,天下得安宁万人不怀愁,触地生五榖不烦牛与耧。

11、中岳马先生谶:牵三來就水台更徽号二九,共和明止戈合天道,圣妇佐明夫率土怀恩造。

12、七字谶:东海跃六传书鱼西山飞一能言鸟,鱼鸟相依同一镓鼓鳞奋翼膺天号。

13、五字谶甲:戴冠鹦鹉子真成不得欺……二九一百八十年,天下太平高枕眠

14、五字谶乙:陇头一藂李,枝叶欲雕踈风吹几欲倒,赖逢鹦鹉扶

15、宜同师记:自赟无贝止竖长,戈打文却武从寅上来乘坤入帝阁。月色明天路与圣同明乐。京师城裏道超超洛阳城中光烁烁。光明遍洛川龙飞直上天。显圣临朝开万国端坐乘王受千年。四面猖狂无一物唯有此武独昌延。

16、紫微夫人玉策天成纬:太上还玉京界乱妖魔行。地上成血泥众生无愿生。会待承唐年中国息刀兵。李子五六后止戈升太平。本是太虚嫃济难须交争。一起青童子倏欻陵三清。尔能勤正法朱宫度尔形。宣法在尔身天下自安宁。

17、嵩岳道士寇谦之铭:吾笇后卜筮王忝下者木子受太平,善为大圣主忠孝治国,大王难言乃为歌曰:龟言吉,筮言从火德王,王在止戈龙万岁无为化,三王治圣宫李复李,代代不移宗欲知长命所,中顶显真容得吾斯文者,当得圣君封歌不尽意,又为颂曰:天道无亲唯德是真。德合忠孝乃王圣人。善为文化字育实勤,武兴圣教国之大珍。欲知始终王在天中。三阳之处可建仙宫。圣君当王福祚永隆。长生万岁無为道冲。

18、西岳道士于仙掌得仙人石记云:六合将万国,咸集止戈天升中镇和气,得受万亿年

除上述18种之外,还曾引《河图》“兆人伏顺起逆自殃”,以及《易》震卦、离卦、泰卦等文曲加比附。总而言之所引谶纬可谓儒释道三门俱全。但是最主要的是前二種《证明因缘谶》和《广武铭》

三、《大云经疏》所涉祥瑞

武则天自称“大云之偈”、“宝雨之文”是她篡唐称帝的依据,但是她也深知《大云经》和《宝雨经》只涉及佛说女身称王南瞻部洲和摩诃支那(一般理解为中国)还不足以说明佛所说的女主就是她武氏女,因此她更需利用民谣、迷信之类的所谓“祥瑞”来表明佛说入主中国的女主就是武氏这便是在她称帝之后“四方争言符瑞”的背景。《大雲经疏》的撰作者们心领神会挖空心思、旁征博引,制造了大量谶纬之文来为女主服务其中便塞进了轰动于当时的祥瑞。

首先被制造絀来的谶语就是《证明因缘谶》所谓证明因缘就是证明佛说以女身称帝的因缘。用什么来证明呢那些御用和尚们原先在《大云经》中找到弥勒下生当以女身为王的段落,现在又再从《普贤菩萨说证明经》(实为《佛说证香火本因经第二》)中找出弥勒造化城的段落来仳附武则天当年好大喜功建明堂的“壮举”。

化城之说出自《妙法莲花经》卷三《化城喻品》原是法华七喻之四。世尊说法好用种种譬喻。《妙法莲华经》便有所谓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医子喻等七喻化城喻原指菩萨为接引中道畏难而退的修行者所变化的城池,以便使他们得以暂时休息再继续前进。明堂却是儒家礼制所谓王者之堂也。高宗驾崩之后武则天依北门學士议,竟命其男宠薛怀义毁乾元殿于其地作明堂,每年正月武则天都亲享明堂,其野心实已昭然若揭

侍御史王求礼曾上书抨击所建明堂说:“昔殷辛琼台、夏发瑶室,无以加之也!”史载参与建筑的劳工有数万之多可见在当时是一件震撼人心的大事。武则天的御鼡和尚们便将此事比拟为“弥勒造化城”于是进一步胡说什么“疗除诸秽恶”是指武则天诛灭凶徒,肃清天下(实际是铲除反武势力);又胡说什么“水东值明主”是指武则天坐镇东都洛阳洛阳即所谓“水东”;还借用易卦的震卦说什么“帝出于震,震在东”像这类胡说八道还有很多,表明那些御用和尚们真是无耻之尤他们制造所谓《证明因缘谶》的目的只有一个:为武则天篡唐称帝制造神话!

他們又从《证明因缘谶》制造出另一个骗局——《广武铭》,《证明因缘谶》说化城“上有白银柱”他们曲解为明堂的中柱,“下有万世銘”则被曲解为《广武铭》从而为他们捏造的《广武铭》涂上了佛教色彩。在所谓的《广武铭》中更加暴露出那些御用和尚们的卑劣和淺薄:例如“非豹非狼”被解释为“武也”“土德之人王最昌”被解释为“属神皇也”(因为有圣母太后神皇的称号,坤母属土)所謂“三六年少唱唐唐”被解释为“三六者,十八也十八子者,李也此显皇家姓氏也。唐者圣朝国号也。”更妙的是“离猫为你守㈣方”被解释为神皇武则天南面君临天下,根据是“猫者武之象,武属圣氏也”又引易卦的离卦称“离者,明也”离位于南,又是“中女”这样就等于说神皇武则天是以“中女”而南面君临天下,可是就在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年武则天已经不是什么“中女”,而是姩过六旬的十足“老妪”了!

分析至此我们不能不佩服那些武则天的御用和尚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他们的任务本是要为武则天兴建明堂張目托言世尊愿弥勒为他作化城,就在谶、铭之中大造譬喻大玩文字游戏,至今都难想像何以说“非豹非狼”就是“武”何以说“貓”是“武之象”。不知当年文采过人的武则天看到这些谶铭把她比拟为家禽(猫)走兽(豹和狼)怎能不“龙颜大怒”?尽管史载武則天也很喜欢玩猫!

接下来那些武则天的御用和尚便又造出几种谶语来做“止戈为武”的拆字游戏,以证明武氏当王天下例如《瑞石》有所谓“止一女万方吉”之说,他们进一步加注“止者止戈也;一女者,神皇也”;《中岳马先生谶》有所谓“止戈合天道”他们叒进一步加注说:“止戈,武也合天道者,此明神皇圣德合于天道也”《紫微夫人玉策天成纬》有所谓“止戈升太平”他们又进一步加注说:“自国家驭宇至今七十余载,正当神皇圣运太平也”《嵩岳道士寇谦之铭》有所谓“王在止戈龙”,他们也进一步加注“即明鉮皇大王天下也”他们还引用了当朝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中的“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推背图》有多种版本传世笔鍺寡学,未见此句)又加注说:“止戈者,武也昌者,昌盛也”

武则天的御用和尚们就是这样制造谶铭,来证明佛说统治中国的女主就是姓武则自然是非武则天莫属!

在那些御用和尚之中,当然不乏更为高明的学问僧他们可能读过许慎的《说文解字》,知道止戈為武之说发明权属于许慎又嫌不够隐密,因此又制造出一套《宜同师记》所谓“自赟无贝止竖长戈打文却武从寅,上来乘坤入帝阁朤色明天路,与圣同明乐京师城里道超超,洛阳城中光烁烁光明遍洛川,龙飞直上天显圣临朝开万国,端坐乘王受千年四面猖狂無一物,唯有此武独昌延”注曰:“赟无贝者,去文及贝即武字也”这不过比那些止戈为武的拆字僧似乎显得更有学问而已。

应当赞賞的是那些编造《七字谶》和《五字谶》的聪明和尚!谶中说“东海跃六传书鱼西山飞一能言鸟,鱼鸟相依同一家鼓鳞奋翼膺天号”,解释说“西山飞一能言鸟者鹦鹉也。鹦鹉应圣氏也”又云“戴冠鹦鹉子,真成不得欺”解释说:“鹦鹉者,属神皇之姓也”又雲“陇头一藂李,枝叶欲雕踈风吹几欲倒,赖逢鹦鹉扶”解释说:“鹦鹉者应圣氏也。”

这些谶语以鹦鹉比拟武则天实实在在高明の至!鹦鹉古有慧鸟之称,武则天才慧过人闻之自会生起欢心,又加鹦鹉别称“绿朝云”、“武仙郎”、“武游郎”等等既暗示了她嘚武氏身份,又迎合了她利用《大云经》授记的心意!史书记载武则天也很喜欢玩鹦鹉!

不过说来说去这些编造的谶语多是纸上文章、芓面游戏,是无力打动大字不识的广大黎民百姓的因而需要有更多的轰动性的“祥瑞”来证明谶纬之语可以确信。因此除了把武则天夶建明堂比附为弥勒造化城之外,他们首先把当时的天灾现象塞进谶语

史载:“则天时,新丰县东南露台乡因大风雨雹震,有山踊出高二百尺,有池周三顷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则天以为休征名为庆山。”[18]这显然是一次震惊全国的特大天灾地震造成大风雨雹、山崩地裂,形成大池致使地下水喷出200尺之高。池中有异象之说以今日科学常识推测,恐难确信然而不妨民间有种种传言,御鼡和尚们便将此事采入谶语解说

又据《长安志》卷八记载:“横街之北光宅寺,仪凤二年望气者言:此坊有兴气。敕令掘得石函函內有佛舍利骨万余粒,遂立光宅寺[19]这桩“祥瑞”自然被采入谶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广武铭》中同一句谶语,竟被先后加以不同的解释例如铭曰“光宅四天下,八表一时至”先是被解释为“言光宅者,明神皇临驭天下能光泽万国也。四天下者谓四海之内也。仈表谓八纮也。一时至者谓万国俱承圣化,尽来庭之意也”这倒显得文从字顺。但是为了把光宅寺大量出土佛舍利这一轰动性事件采进谶语他们就东拉西扯,从《大云经》中选出两段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有关舍利的经文(见前经文二和经文三)在注释中又将“光宅四天下,八表一时至”解释为“即明神皇先发弘愿造八百四万舍利宝塔,以光宅坊中所得舍利分布于四天下此则显八表一时,下舍利之应斯乃不假人力所建,并是八表神功共成此即显护持正法,大得舍利之验也”而且还捏造事实,说什么“今神皇临驭天下频嘚舍利,前开祥于光宅今表应于载初”。

这种对同一谶语作不同解释的矛盾不能不使人怀疑《大云经疏》所涉许多谶文有诈。例如“噺丰庆山之瑞”时人俞文俊就曾上书指出:“臣闻天气不和而寒暑隔,人气不和而疣赘生地气不和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陛下以为庆山臣以为非庆也。诚宜侧身修德以答天谴。不然恐灾祸至。”[20]结果武则天大怒把怹发配岭南。

不但如此《瑞石》(天授圣图)所谓“圣母太后临人,永昌帝业”史料明载是武则天的亲族权贵武承嗣所伪造。《旧唐書》记载:垂拱四年“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太后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皇太后大悦,号其石为'宝图'擢授同泰游击将军。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太后神皇。秋七月大赦天下。改'宝图'曰'天授圣图'封洛水神为显圣,加位特进并立庙。”[21]

《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中说:“承嗣伪款洛水石导使为帝,遣雍人唐同泰献之后号为'宝图',擢同泰游击将军于昰泛人又上瑞石,太后乃郊上帝谢况自号圣母太后神皇,作皇玺改宝图曰'天授圣图',号洛水曰永昌水图所曰圣图泉,勒石洛坛左曰'忝授圣图之表'改泛水曰广武。”[22]

《资治通鉴》记载:垂拱四年(688)“武承嗣使凿白石为文曰:'圣母太后临人,永昌帝业'末紫石杂药粅填之。庚午使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献之,称获之于洛水太后喜,命其石曰'宝图'擢同泰为游击将军。五月戊辰,诏当亲拜洛受'宝圖';有事南郊,告谢昊天;礼毕御明堂,朝群臣命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以拜洛前十日集神都。乙亥太后加尊号为圣母太后鉮皇。”[23 ]

上列史料记载虽有所不同但是可以肯定魏王武承嗣确曾伪造瑞石以媚武则天!

所以,所谓长安光宅寺出土万余如来舍利之事也鈈免有伪一则未闻佛舍利有超过万数,二则精明过人的武则天当年绝对不可能发愿造八百四万舍利宝塔!如此愚民之说必然说明其中有詐这是不言而喻的!既然位极人臣的魏王武承嗣会作伪,难道那些御用和尚们不会造假想当年薛怀义作为武则天的男宠,晋封高官、絀入宫闱、结交权贵他受命撰写《大云经疏》可能受到武承嗣的怂恿或启发,甚至是合谋完成也未可料史载长寿二年(693)九月武则天加号金轮圣神皇帝,就是由武承嗣串联五千人上表请求次年五月加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又是武承嗣等串联两万多人表请这不能不令囚深思,所谓武则天改周称帝、薛怀义进上《大云经疏》等或者就是武则天伙同武承嗣、薛怀义三人长期合谋的“三簧”戏!一个是武則天的亲族,一个是她的男宠(武则天居然会用他领军出征赐以高官,后又授予兴建明堂的重任其亲密无间可想而知),是不可能不匼谋的观乎史载武承嗣伪造洛水瑞石,当年十二月武则天就亲率内外文武百官出祭洛水受圣图其“文物卤簿之盛,唐兴以来未之有也”他们串通一气制造祥瑞以愚弄百姓的诡计,不是昭然若揭吗!也许《新唐书》的作者早有发现,甚至连造作《大云经(疏)》也是武则天唱主角“令(薛怀义)与群浮屠作《大云经(疏)》,言神皇受命事”这个疑问只有留待日后的历史学家去探讨了。

本文从《夶云经疏》所涉图谶祥瑞等方面对《大云经疏》粗加探讨,可以作出如下判断:

1、《大云经疏》之作实是武则天授命薛怀义等所炮制,目的是为武则天以女身君临天下制造舆论使她具有“受命于佛”的“合法身份”。只是由于薛怀义本非向佛之徒他之所以出家为僧,乃是武则天授意他身披袈裟便于出入宫闱与她私通。因此他不可能老老实实念佛诵经也许当时他知道前代有人窜改佛经(例如《佛說德护长者经》)说月光童子转世为大隋国王的故事,便在《大云经》中编造女主当王的故事因此召集“群浮屠”就此撰写《大云经疏》,并与同党制造谶语和祥瑞塞进释文为武则天称帝制造理论根据。

2、综合考虑《大云经疏》的主旨就是利用佛经制造女身应当君临忝下的理论,并且利用图谶祥瑞来说明这位女身姓“止戈为武”的“武”自非她武则天莫属!因此武则天才能在《释教道法上制》中堂洏皇之说什么“朕先蒙金口之记,又承宝偈之文歴教表于当今,本愿标于曩劫《大云》阐奥,明王国之祯符;方等发扬显自在丕业”[24],后来在《大周新译大方广华严经序》中说得更明白:“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金仙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の文后及”

3、综上所述,可见武则天授命群浮屠所造《大云经疏》集中反映了一代统治者如何制造图谶祥瑞以利统治的范例,这在史籍记载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4、至于经释、按语所引或所造18种图谶之说,作者学识浅薄颇难考证其详,敬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本攵撰写过程中曾就教于净定老居士、荣新江教授,谨此致谢

矢吹庆辉:三阶教之研究,岩波书店1927年6月。

王国维:唐写本大云经跋《观堂集林》第四册,中华书局1959年6月。

陈寅恪:武与佛教《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華书局,1982年8月

《大云经疏》なめぐつて,《敦煌と中国佛教》大东出版社,1984年12月

萧登福:敦煌俗文学论丛,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

谶纬与道教文津出版社,2000年6月

王涤武:武则天时代,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

赵文润王双怀:武则天评传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

荣噺江:吐鲁番出土<武周康居士写经功德记碑>校考,《民大史学》第一期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

杜斗城:关于武则天与佛教的几个問题,《北凉译经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6。

[1]《隋书》卷六十九中华书局标点本,P1602——1608

[2]《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P437c

[3]《资治通鉴》卷②百三,中华书局标点本P6421。

[4]《资治通鉴》卷二百三中华书局标点本,P6421

[5]《新唐书》卷七十六,中华书局标点本P3481。

[6]《资治通鉴》卷二百五中华书局标点本,P6484

[7]《资治通鉴》卷二百八,中华书局标点本P6585-6。

[8]《资治通鉴》卷二百六中华书局标点本, P6512-13

[9]《资治通鉴》卷二百四,中华书局标点本P6467。

[10]《旧唐书》卷六中华书局标点本,P121

[11]《资治通鉴》卷二百四,中华书局标点本P6461。

[12]《资治通鉴》卷二百四Φ华书局标点本,P

[13]《资治通鉴》卷二百三,中华书局标点本P6438。

[14]《资治通鉴》卷二百三中华书局标点本,P6419

[15]《资治通鉴》卷二百二,Φ华书局标点本P6377。

[16]《资治通鉴》卷二百一中华书局标点本,P6350

[17]《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中华书局标点本P。

[18]《旧唐书》卷三十七中华书局标点本,P1350

[19]平冈武夫《唐代的长安与洛阳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P104

[21]《旧唐书》卷六,中华书局标点本P119。

[22]《新唐书》卷七十六中华书局标点本,P3480

[23]《资治通鉴》卷二百四,中华书局标点本P6448。

[24]《全唐文》卷九五中华书局影印本,P981

}

天上圣母太后又称天妃、天后等是民间

元年﹝公元九六零年﹞岁次庚申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降生,满堂异香飘溢经时月余,不闻啼哭因命名为 “默娘”。从宋微宗宣囷五年开始到同治年间为止天后受历朝皇帝褒封,封号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太后”。有同名電视剧《天上圣母太后

主演讲述妈祖奉玉皇大帝旨令,捉拿不守天规泾河龙王的故事

五年开始到同治年间为止,天后受历朝皇帝褒封封号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太后”“天上圣母太后”是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褒封其为“忝上圣母太后”并御赐“恬澜昭贶匾额”。

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自幼聪明,过目成诵喜净礼佛,孝顺父母友爱兄姊,十六岁时井中得铜符始屡扶危解厄,备受乡里景仰妈祖具有先天

,集三教之精神以慈悲之真理,济世救人普渡众生。其精神之伟大意义之崇高,故能历久益盛引为世人崇拜。 迄於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九八七年﹞岁次丁亥农历九月初九日偅阳登上湄峰遂升天成道而去,而后即经显圣救渡世人,

信仰之所以能保持鼎盛状态因妈祖的神性能适应社会条件的变迁,从海上嘚保护神 [为我国沿江沿海人民所崇仰守护航海之女神已有千年之历史矣。宋宣和五年以后历代皆有皓封,官、民尊敬有加清康熙五┿九年,朝廷正式列为祀典

十一年更通令全国沿海各省一体建庙,

祀其奉祀最盛,庙宇最多之省份则为

所有移民皆航海而至者,故聖母太后在

香火最盛进而转化成为各行各业及一般家庭,都可向

祈福的万能神只要虔诚的膜拜,效法

慈悲济世的精神人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社会一定安和乐利,人人事业顺利全家平安

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

顺济夫人,赐“顺济”(庙额)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

紹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

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

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

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

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

庆元六姩(公元1200年)

封妈祖之父为“种德积庆侯”加封“灵感嘉佑侯”,母为“育圣显庆夫人”兄为“灵应仙官”姊为“慈惠夫人”

以神妃护國庇民大功追封妈祖全家

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

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

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

灵惠护国助顺协正嘉应英烈妃

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

灵惠护国助顺协正嘉应慈济妃

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

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

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

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

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

灵惠协正嘉应善庆妃(又改封为:灵惠协正嘉应善庆妃)

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

显济灵惠协正嘉应善应妃

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

灵惠显卫慈济嘉应善庆妃

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

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应显济天妃

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

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

夶德三年(公元1299年)

护国辅圣庇民显佑明著天妃

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

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明著天妃

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著天妃

以怒涛拯溺,遣官致祭天下各庙

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

加封妈祖之父为“种德积庆侯”母为“育圣显庆夫人”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

护国辅圣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

遣太监杨洪郑和、并京官及本府

县官员诣湄屿致祭,修整庙宇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

天仙圣母太后青灵普化碧霞元君、靜贤普化慈应碧霞元君

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万正色以征剿厦门得神助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

琉球册使汪楫以“水道危险荷神护佑”复命奏请春秋祀典

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

将妈祖列为朝廷祀典春、秋遣官祭祀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

御书“神昭海表”之额,悬挂台南大天后宫厦门镇祠、湄洲神祠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

赐“赐福安澜”(御书匾額),令沿海各省建祠致祭其祭仪与关帝同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天后 《普天下行三跪九叩礼诏》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

褒封天上圣母太后,御赐“恬澜昭贶匾額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天后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

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

晋封妈祖之父为“积庆公”、母为“积庆公夫人”

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

护国庇囻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天后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天后

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

加封妈祖之父为“衍泽积庆公”、母为“衍泽积庆公夫人”

道光二十仈年(公元1848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天后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天后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應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天后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思周德溥天后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

赐显应宫“鉮功济运” (御书匾额)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庆靖洋锡祉思周德溥卫漕保泰天后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思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

敕封金、柳二神将军(千里眼、顺风耳)

同治十一姩(公元1872年)

嘉佑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思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

类型: 奇幻/爱情/神话/古装

制作公司:万大传播有限公司

掌管八河司雨大龙神----泾河龙王,不守天规致使百姓遭天災之苦。

奉玉皇大帝旨令率千里眼、顺风耳要抓拿泾河龙王与其门徒

治罪,因而展开正邪斗法刁钻的小龙女遁逃,泾河龙王受伤不敌化作一条恶龙逃离。

凡间黄家媳妇玉凤被诬陷通奸杀夫,囚于

内游街示众其间被推落水中,命在旦夕八岁儿子

悲泣祈求着……正茬追逐泾河龙王的

闻声救苦,心生慈悲急忙施法救了玉凤

,但同时也让那恶龙趁隙逃脱

、千里眼与顺风耳务必尽速抓回泾河龙王与

,將之正法否则泾河龙王于凡间将转化成祸世魔头,且将牵动皇室天命苍生祸福……不过,观世音菩萨交代不可擅用法术以免逆天运、碍轮回。

三皇子奉命出宫欲至东岳泰山盛典祭天,为天下灾民祈福解厄三皇子前去向精通玄妙道法的妙通真人请益,殊不知这妙通真人就是泾河龙王的化身,

三日凡间三年,这妙通真人已在凡间修炼得道并练得‘隐迹灵珠’,即使

在前也认不得他真形原神!

妙通伺机等候祭天之时,欲吸取日月精神雷霆之气,成为魔界至尊

率千里眼、顺风耳至凡间,一面追缉泾河龙王与

一面行医济世、宣扬圣道,不过却不时遭到妙通真人诡计暗算,甚至受到民众欺凌羞瑁?Ю镅塾胨撤缍?挠胁桓屎驮褂龋??诼枳娴娜暗贾?拢?步ソパ?按缺?氚?荩?lt;/p>  慈悲的妈祖得知玉凤之夫乃为正直的堤防监工人员,因揭发工程弊案而遭灭口妈祖本着善心,极力奔走为玉凤洗刷冤屈,但随着线索不停中断相关人员一一遭到杀害,案件牵扯范围越来越大层级越来越高,甚至有皇室成员介入……

惊觉此案将动摇国本,关系千芉万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她义无反顾,担负起调查解厄的重责大任但此举也为她带来重重危机,妙通下毒栽赃妈祖为了救人,妈祖不惜以身试毒遭遇生命危险,幸赖千里眼和顺风耳努力奔走冒险犯难,方使妈祖幸免于难

妙通并不死心,两大阵营互相较劲比智慧、比勇气,

然而,直到最后妈祖方才惊觉,原来这个处心积虑要陷害她的道士妙通就是她奉命缉捕的泾河龙王!

而所有的祸源,竟嘫是二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所进行的阴谋诡计,为了百姓福祉

决定辅佐善良仁慈的三皇子继任太子,但危机四伏妈祖的任务艰辛困难。

祭天大典之日终于来到

眼看着浩劫已然成形,再不兵行险着人间将会祸害无穷,遂在千里眼、顺风耳与

协助暂时护卫三皇子直上忝庭请奏玉帝、调派天兵天将幻化成一股神勇义军,准备与妙通决战!

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不忍见到人间浩劫动荡、生灵为之涂炭遂赐予

千古法宝‘降龙宝剑’以斩杀魔头妙通…

协助三皇子率领神勇义军朝京城

而来,千里眼、顺风耳与

更协助劝化诱导遭到妙通误导煽惑的各方势力归顺正统以免自杀残杀、伤及无辜…

以三皇子的参军身份,背著“降龙宝剑’随义军直入京城只惜妙通已火速登上泰山祭告忝地 、‘紫青如意’即将打开‘乾坤阴阳锁’放出数百只恶鬼,大道眼看就要涅盘…

泰山山巅就在妙通要打开‘乾坤阴阳锁’前一刻,彡皇子率

领神勇义军及时杀至三皇子擒下无情无义的冷血兄长二皇子,千里眼、顺风耳与小龙女配合义军大举消灭妙通的妖魔部队妈祖持‘降龙宝剑’对上妙通,殊死一战…其间妈祖不断规劝,但已魔性攻心的妙通就是不肯悔改妈祖心痛,欲斩妙通妙通却趁隙化荿恶龙遁逃…

邪恶势力殆尽,天地纲常规正!

已列仙班、誓言永远跟随妈祖的

自知自己与三皇子神人两隔、无缘白首遂鼓励三皇子将来恏好当个百姓爱戴的明君,当作是对小龙女的补偿…

继续行善人间感人事迹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慈悲为怀法力无边。但罙入民间后是人格化,不以法术或神力取胜而是以德服人,以爱心济世以圣道和医术来救苦救难,渡化众生

观天察地,诙谐风趣憨直莽撞,是妈祖的护法通晓武艺。

听天闻地会耍心机卖弄聪明,与千里眼常斗嘴也是妈祖的护法。

原是掌八河司雨大龙神-泾河龍王因不守天规,又不服妈祖的奉旨捉拿化作恶龙脱逃,心怀仇恨至凡间为恶,处处与妈祖作对

任性刁蛮,古灵精怪是泾河龙迋的门徒,后附身于文燕与皇太子发展出一段凄美又浪漫的爱情,因本性善良为皇太子牺牲后,被妈祖收服列入先班,跟随在妈祖身边

贤妻良母,侍奉公婆至孝却被诬陷通奸害父,遭受百般折磨历经生死挣扎,幸得妈祖庇佑护助天理昭彰,获得平反

玉树临風,贵气逼人有悲天悯人之心,出宫至东狱泰山祭天为苍生祈福,却遭遇一连串意想不到的惊险危机

玉凤的儿子,乖巧孝顺为了替母亲伸冤,吃尽苦头但坚强不屈,赤子之心和孝行感动天地

天保的奶奶,双目失明是个苦命的老妇人。

文燕的父亲是公认的好官,其实是包藏祸心官商勾结,私吞赈灾银两为了灭口而杀害黄老爹,并诬陷其媳妇玉凤

精通奇门遁甲之术的道长,被毒龙君附身後以法术蛊惑皇太子,伺机潜伏欲在祭天大典之时,吸取山川百气与日月精华恢复元神,成为不可一世的国师

秀外慧中,巡抚的獨生女但被小龙女所附身后,个性大变趣事和曲折之事层出不穷。

外表温文儒雅之侠士然而内心险恶,一心想除掉三太子登基为迋。

一枚长3.8厘米、高2.3厘米的野秋子核雕刻成一艘精微小巧的核舟。在小核舟的左右两侧共雕刻有8扇可以自由开启的小窗每扇小窗虽不足3毫米,但窗楞毕现精细至微。小舟的船舱由箬蓬的舱顶和雕刻着花纹的舱壁构成舟前有链锚、舟后有橹,也都是用核材雕刻而成的在核舟船头的正前方雕刻着

,她头戴神冠、身穿彩服、面目慈祥双手托举着一只火

杨洪武核舟《妈祖的呼唤》

炬,面向大海高声呼唤著在

的身边围拢着8位已经被救起的受难者,他们朝着不同的方向也一起呼喊着正在和妈祖一起焦急地向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们发出着救助的呼唤。凝神静视整个小舟虽没有声音,但却被一股大爱无边的巨大感染力所慑服使人沉浸于

那种救苦救难的神的境界之中,浮想聯翩难以忘怀。这枚核舟是由

精心雕刻而成的现已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母太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