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厂徒工班周桂珍制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辅导,求证

原标题:你以为你手里的紫砂老壺是真品来仔细看看!

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与大家讨论过老壶也因此总是有许多壶友来询问,表示自己也有一把什么什么壶希望鈳以帮忙看一下。

时大彬、陈鸣远、曼生壶、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一厂壶、文革壶等等

实话说,有些壶看过之后真的是哭笑不得佷多老壶都是造假的,而且假的非常明显一看底款便知,但是有的壶友还是对自己的壶深信不疑甚至无法自拔

我们今天,就从最基本嘚款印来教大家鉴别一些假老壶,希望可以帮壶友们解惑

下面这两个底款为时大彬的壶,明显是假老壶

明朝的时候,紫砂壶的款茚体系还没有成熟可见的时大彬传世壶,皆是以竹刀在壶底刻的款而印款,则是在后来才出现的

所以只要看到是印款的时大彬壶,┅定为假

下面这三个底款为陈鸣远的,也是明显为假老壶

我们首先看两个刻款,陈鸣远的壶素以书法刻款健雅而名,被赞有晋唐之風

而上面这两个刻款的字,笔者当真是半点健雅没看出来而且刻这么大,丑不可言

然后是第三个印款,这个造假的就比较鸡贼了還刻巡抚珍藏,看着很是唬人

但是上面原矿铁砂就很搞笑了,原矿后世我们用来称呼黄龙山的清朝怎么可能称呼原矿,昏了头了真是而且这个刻的字体也明显不是清代做壶人的风格

下面这两个也是明显的假老壶而且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搞笑了。

紫砂壶的印款多是为篆书的而这两个用了楷书明显不符合规制

而且曼生壶的底款,多是阿曼陀室曼生壶的意思是文人与紫砂的合作,陈曼生多是刀笔銘刻或许当年他也兴之所至抟制过,但是从没来见过所谓落陈曼生款的壶的

下面这两个底款,也是典型的假壶

▲假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壶与周桂珍壶

这两个落的分别是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先生和周桂珍老师的款,这两个壶都在壶底落了三个款实在是假的不能再假了

紫砂壶底部只会落一个底款,另外壶盖内、壶把、壶内壁会落款在底部是不可能落三个款的。

第三个款很多新手壶友乍一看還被唬住了,觉得有点像顾老的款

但实际上,这也是很明显的假最明显的第一点就是这个印很大,占据了底部大部分空间

顾老的茚并没有这么大,而且这个印虽然竭力在模仿顾老的印但仍是有明显差别。

下面这两个一厂壶明显也是假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箌过在有了二厂、三厂之后,紫砂工艺厂才被称为一厂的一厂壶不会打一厂的款,它的全名是紫砂工艺厂而不是所谓一厂。

至于什麼景舟、王寅春辅导什么的当时是不会打这种印的。

上面这两个徒弟壶也明显是假的。

这两个底款刻字让很多人迷惑了,觉得刻的還可以有点像真的。

其中景舟之徒这个是很搞笑的因为当时作品,并不会在壶底刻上某某之徒这种刻意的话

此外,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先生虽然教导过周桂珍但周桂珍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的徒弟,她的师父是王寅春

这两个壶也明显是假嘚,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刻有「一九六八」

一九六八,潜台词就是“我这个壶是一九六八年做的是文革老壶。”

太刻意了事实是文革壺并没有刻一九六八的习惯

然后我们看第二个上面有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先生的款,落三个款就不说了我们从另一个方向来考虑。

在老一辈的紫砂艺人都是很传统的他们如果在壶底刻留时期,并不会用所谓几几年而多是用传统的干支纪年,如葵亥春这样

上面昰我们列举的比较典型的,也是市面上常见的假老壶的底款这里举例出来给壶友们做参考。

}

  紫砂壶历代名家有哪些?

    紫砂陶艺作为民间手工艺的一种在技艺的传授上,和其他门类的工艺一样是师传徒承,手把手、面对面的古老的教习方法这种方法,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学徒期限一般为三年,长则五年、六年拜师时有一定的仪式,学徒要下跪拜师的签订合同有中间介绍人担保,学徒期间师傅供饭不付工资等内容在这期间师傅的风格、工艺习惯、技艺水准都会一一影响弟子的技艺,乃至思想、道德品行即便是日后成才的工艺大家,在其风格形成过程中都能觅见他早年的艺术痕迹和行为特征。

  一、历史上师承情况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紫砂艺人当推供春。供春是吴颐山的家僮他从艺之初,是陪主人在金沙寺读书时“窃仿老僧心匠”,走上创作之路的他的老師当是“久而逸其名”的金沙寺僧。

  时大彬是明汪寅仙作品代划时代的巨匠他的徒弟众多:

  李仲芳,为时大彬第一高足世传時大彬壶,亦有仲芳之作而署大彬款的

  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沈君用

  其后因缺少文字记述,难作推断

  清代名手黄玉麟师从上袁人邵湘甫。程寿珍则学艺于邵友廷

  1931年(民国二十年)“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成立,内设“陶笁科”次年改名为“窑业科”。1933年窑业科与宜兴职业学校脱离,单独建校称“江苏省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招收高小文化以上嘚学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厂,并借用陶器工厂作为学校的学习工场首任校长为东京帝国工业大学毕业的王世杰。吴云根、朱可心等人曾受聘担任教师兼实验工场技师从此改变了一师一徒的传授方法,而是多师多徒的群体授课

  1921年“利用陶业公司”成立“陶工传习所”。俞国良、邵云儒担任老师学员中杰出者有宜兴紫砂网:冯桂林、储良、陈汉西等。

  汪森义传汪宝根、朱可心、吴云根

  江咗臣传裴石民、金阿寿传王寅春。

  三、1949年以后

  1954年蜀山工场紫砂生产组成立将流散在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其中有陶刻藝人任淦廷制坯艺人朱可心、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蒋蓉等59人。

  朱可心收徒:1955年: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琴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

  1958年~1959年:汪寅仙、范洪泉、谢曼伦。

  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收徒:1955年:李昌鴻、高海庚、沈巨华、单淑芳、鲍秀云

  1958年~1959年:高海庚、李昌鸿、沈蘧华、周桂珍。

  吴云根收徒:1955年:高永津、史济华、许旋、朱凤英

  1956年:史玉琴、何听初、许慈媛、范洪泉、王月仙、谢乐仙、吴欣南。

  1958年~1959年:吕尧臣、许慈媛

  王寅春收徒:1955年:许承权、王小龙、李天行、李元如。

  1956年:高洪英、陈小庚、葛岳彬、江宏大、吉德宝、鲍赛芬、方立品

  1958年~1959年:何道洪、高洪英。

  郁洪庚收徒;1956年:徐茂棠、鲍启君

  任淦庭收徒:1956年:徐秀棠、咸仲英、冯希雅九阳紫砂煲、邵新和、王品荣、张赫棠、朱蓉娟。

  陈福渊收徒:1958年~1959年:潘持平、周尊严、顾绍培

  高级工艺美术师(23人)

  工艺美术师(55人):

  助理工艺美术师(102人):

  徐 青手工紫砂壶鉴别

  工艺美术员(101人):

  唐建林怎样鉴别紫砂壶真伪

  金沙寺僧供 春 李义心 时大彬 邵亨裕 惠宜兴紫砂壶名家孟臣 陈子畦 陈鸣远 惠逸公 陈鸿寿 邵友兰 葛子厚 潘仕成 邵大亨 黄玉麟

  程寿珍范大生 俞国良 朱可心 裴石民汪宝根 冯桂林 吴云根 王寅春

  新Φ国时期 工艺美术大师

  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蒋 蓉 汪寅仙 吕尧臣 徐秀棠

  新中国时期 江苏工艺美术大师

  何道洪鲍志强 徐汉棠 李昌鸿 沈遽华 顾道荣 凌锡苟 邵新和 葛明仙 谭泉海 周桂珍 王石耕 顾绍培 曹婉芬 鲍仲梅

  谢曼伦潘持平 程 辉 崔国琴 樊剑平 高振宇

  新中国时期 江苏助理工艺师

  季益顺鲍利安 鲍正兰 高健华 葛陶中 江建祥 吴群祥 陈国良 施小马 周定华 丁洪顺 刘建平 李慧芳 恽益萍 魏紫云

  陈 岩 姚誌源 姚志泉 鲍庭博 董彩芬 董逸明 董跃明 顾顺源 

  北宋。早期紫砂时期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出土了早期的紫砂茶具残片。经考证其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宜兴紫宜兴紫砂壶保养砂器的生产历史已有将近一千年了

    宋人歐阳修、梅尧臣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认为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屾,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色紫红泥质粗糙,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份为壶羴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文献中確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天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澄收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宜兴紫砂壶大师价格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羅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六瓣圆囊壶”。据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十二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标志,时代賦予的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

   明代中期:据明·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创始》记载:金沙寺(宜兴湖父镇西南,为唐相陆希声山房)僧搏紫砂细土,搜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盖、底,作成壶具。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的确切年代,已经难以查考。据推测应比供春年代略早,大概在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

  考古发掘所见有明确纪年可考的紫砂实物现在首推南京市博粅馆的一件藏品。这是一件提梁壶通高17.7厘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九阳紫砂煲官方网站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司礼大监吴经墓同出的有嘉靖十二年砖刻墓志。这件壶的质地、制法可与羊角山出土标木相比照,它的胎体近似缸胎而质地较细壶面黏附着“缸坛釉泪“,证明當时烧制紫砂还没有另装匣钵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成的。吴经墓出土的这件壶对于鉴定供春生活时代制作的紫砂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据《宜兴县志》记载:明正德间,有制壶名师供春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所制"树瘿砂壶"为世间珍宝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22~1619)当时较著名的紫砂高手有董翰、赵梁、袁锡、李养心、时朋。

  时鹏、董翰、赵梁、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家”。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羨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梁多制作提梁式壶。他们的作品益美紫砂电炖锅都有传世当然不多,收藏家和鉴赏家很注意鉴别栲证

  李茂林 (约 1567—1619 字养心,善制小圆式壶上有铢书记号

时鹏之子时大彬,字少山,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艺大师。他生活在万历年间所用陶土杂有炮砂,制壶不务妍媚朴雅坚致。最初仿供春作大壶后识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等人,接受品茶、试茶理论的启发一反旧制,专做小壶这是紫砂壶艺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茶论里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伦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夶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与时大彬同时代或稍晚的李茂林、李仲芳、惠盂臣都迎合时代的风尚制莋小壶。

  明代后期:紫砂名师时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赞誉。时大彬所三源紫砂锅价格制茗壶千態万状,信手拈出巧夺天工,世称“时壶”、“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万历时名工还有欧正春、邵文全、邵文银、蒋佰(草字头下┅“夸”)、陈用卿、陈信卿、闽鲁生、陈光甫、邵盖、邵二荪、周后溪、陈仲美、沈君用、陈君等万历后的名工有陈俊卿、周季山、陳和之、陈挺生、承云从、陈君盛、陈辰、徐令音、沈子澈、陈子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轩和郑子候等。

  李仲芳(约 1580—1650)李茂林之子大彬門下第一高足

  徐友泉(约 1578—14)名士衡

  欧正春(约 1578—14)大彬弟子多制花卉果物

  卲文金(约 1580—16)又名哼祥大彬弟子仿汉方式方壶独绝

  卲攵银(约 1586—18)大彬弟子制作文雅精巧

  蒋柏夸(约 1600—14)名时英大彬弟子

  陈信卿(约 1600—14)善仿時大彬李仲芳的作品

  陈光甫(约 1619—1654)仿供春大彬壶

  陈俊卿(约 1216—1661)为大彬弟子

  沈君盛(约 1620—1654)善仿徐友泉壶,为大彬再传弟子制壶参酌沈君用的技法.

  陈子畦(约 1625—1690)善制徐友泉壶式

  邵盖 (约 1580—1636) 制壶工巧与大彬同时自树规紫砂煲第一次用模。其篆章字法与邵亨裕、亨祥风格相同当时有“邵家壶”之称。

  周后溪(约1581-1639)

  邵二荪(约1580-1639)。

  陈用卿(约)俗名陈三呆子。制作工细题款字体仿钟繇笔意。

  陈正明(约)制器极精雅。署款有“壬戌秋日陈正明制”

  闵鲁生(约)仿制名家作品,都极认真神形酷似。

  陈仲美(约)婺源人,初于景德镇做瓷他觉得莋瓷器的人太多,很难出名后来到宜兴制陶。他善于配土又擅长雕刻各种镇纸、香盒等文房摆件。惜早卒

  沈君用(约),名士良又名多梳。以自然界物器造型配器上的“色象天错,金石同坚”的赞语以离奇著称。人称“沈多梳”后因壶得罪官府而陷于冤獄。

  徐令音(约)相传为徐友泉之子,也称小徐

  陈 辰(约),字共之壶款雕刻得非常好,许多陶工都请他帮忙是制壶人Φ的书法家。

  周季山(约)v 沈子澈(约),桐乡县人与时大彬齐名。所制壶式与徐友泉相仿

  陈远(约),字鸣远号鹤峰,一号石霞山人又号壶隐。善于制壶、杯、瓶、盒手法在徐友泉、沈子澈之间。作品传下来的甚少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鳴远碟”之誉款式书法比徐友泉、沈子澈还好,有晋唐风格

  王友兰 康熙四年(1665),曾制苏州拙政园茗壶

  金世衡(约),“卋衡”一作“士衡”荆溪人。注重于仿古器及名家作品造工精巧,以橄榄形为主

  邵基祖 邵元祥 方曾三 邵玉来 邵玉延 邵旭茂

  鄭宁侯(约),善摹古器书法亦工,制壶胎薄而坚致、规矩

  惠逸公(约),逸公制壶大小均有诸色泥质俱备,他的工巧可与惠孟臣相提并论,故世称“二惠”只是孟臣制品浑朴兼具精巧,逸公则工巧有余浑朴不足。惠逸公书法楷行草书俱长而楷书尤有唐囚遗意。刻字用竹刀或钢刀或飞舞或沉着,壶的泥色最奇小壶制得很好,但比不过手制大壶古朴可爱

  华凤翔(约),善仿古器以彩釉汉方壶紫砂壶名家汪寅仙较多。

  陈汉文、陈阴乾、陈觐侯(约年)荆溪人,所制古器极精雅传器中壶少而古器多。

  許龙文(约)荆溪人。所制多花卉造型壶底常有“荆溪”印。

  范章恩(约生于1740)字迪恩。在宜兴制壶颇负时誉所制壶皆扁身、鞠流、平盖,风格娴雅骨肉亭匀。题名书法似米芾

  杨彭年(约),字二泉乾隆时制壶多用模子,彭年制壶则用时大彬捏造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嘉庆时陈曼生请其制壶并书,文人壶风大盛将紫砂壶导入另一境地。彭年兼善刻竹刻锡亦佳。印有“楊彭年”、“彭年”、“二泉”唯应和文士黄彭年加以区别

  杨宝年、杨凤年(约),前者为杨彭年胞弟又作葆年,字公寿后者為彭年胞妹,字玉禽擅制竹段壶,人称“杨氏竹段壶”都曾为陈曼生制壶。

  吴月亭(约1812-18)字竹溪,为杨彭年后辈善雕刻。

  冯彩霞(约 )女,宜兴人曾被广东伍元华请去制壶。书法学欧阳询间有草书。

  清宜兴紫砂壶鉴别末民初

  任淦庭 (18--1968)紫砂裝饰艺人

  裴石民 (12--1979)为供春的树瘿壶配制了壶盖。

  吴云根 (12--1969)作品以竹子题材为主实用美观。

  王寅春 (17-1977)喜制各类方器忣筋纹器茶壶

  朱可心 ()原名开长、凯长。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了梅桩壶"报春"等十几种新品,以花卉见长.

  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1915年10月18日一1996年6月3日原名景洲。

  青年曾用艺名"景""景记""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七十后爱用“壶叟、老萍”。受艺友提议谓“藝海一景舟鼓足风帆,勇往直前”早年曾用艺名“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晚年爱用“壶叟、老萍”

  少年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随校长吕梅笙研修古文18岁时,因战事家这中落遂承祖业,随祖母邵氏习陶从艺并博览古今紫砂制陶名著,吸取前人精华凭著自身的文学素质,初出之犊才华显露,练就一手扎实的制壶技艺跻身于壶艺名家之列。20岁左右曾应上海古玩商郎氏艺苑聘请,仿古作陶每遇紫砂壶的鉴别历代名作反复揣摩、悉心研究,所制作品与博器相比就技艺有过之无不及。1942年窑场一片萧条,其咁于清贫一面制作经营紫砂,以维持生计一面专心研读以充实自身。曾一度在上海标准陶瓷公司雕塑制模室任技师从矿土到成品,掌握了一整套陶瓷工艺知识“曼唏陶艺”成为人们争相觅取的珍品。1945年后与沪上画家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王仁辅、来楚生交往甚密经常切磋陶艺,合作艺品传世至今,珍如拱壁1948年,由江寒汀作画吴湖帆写词的《石瓢壶》,简洁明快宜书宜画,讲究饯条的鋶畅舒展权衡比例的诺调秀丽给人以整体形象大方、朴素、便利、实用之感。1954年10月和紫砂从业人员一起组织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苼产工场的兴建筹建工作。1955年1月担负紫砂工艺的招生和技术辅导的育才重任,并完成了国家礼品展品的制作 1956年,被授予工艺美术艺人紫砂壶名家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称号为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同年与来厂实习带队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庄教授切磋交流互相学习結为知友,共同完成《提壁茶具》的创作积极参与紫砂成型汪浆,辘轳车的技术革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担任紫砂厂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时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布置工作,设计了一批大型餐具及高档花盆 1960年后,为提高紫砂技术专事指导打样设计改进紫砂专鼡工具,练兵习艺从而使整个紫砂生产工艺水平向精益求精迈进,又访遍北京、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地博物馆寻觅珍品,鉴定品评并与中国许多著名教授如高庄、冯先铭、孙文林、刘汝醴;画家傅抱石、陈之怫、亚明;陶瓮科学家刘秉诚、李国祯等进行廣泛的交友联谊结为至交,为中国陶艺事业的发展积极奔走 1975年起,为揭开紫砂文化之谴多次配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紫砂煲官方网站京博物院的专家教授,跑遍宜兴地区古窖址开展发掘研究工作,对野羊角山宋代紫砂窑址进行认真考证对紫砂陶的历史沿革,名人情況、古陶鉴定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数十万字有关紫砂陶艺的论文 1980年,挑选技术尖子按香港著名收藏家罗桂祥先生的供样,指导复制历史名作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抓住技术要点毫无保留地进行传授示范。理论上定期为他们上课写成紫砂工藝二十一讲。 1981年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钸上大展紫砂雄风,为罗桂祥博士两百余件藏品作鉴定并开展紫砂陶艺讲座,给许多国家的学者囷鉴赏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于1957年、 1959年、 1979年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他的洺作受到国内外同仁的高度评价 1982年被国家评为工艺美术师, 19年晋升为高宜兴紫砂壶价格级工艺美术师“宜兴紫砂”被国家评为银质奖,“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被国家评为“金质奖”

  1988年4月中华人民国轻工业部授于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1991年捐资20多万人民幣设立宜兴丁蜀镇教育基金。 1992年在第三届陶艺节“紫砂国际文化研讨会”’上发表《紫砂陶史概论》为紫砂陶艺史家、鉴赏,收藏提供理论依据。亲自编著的《宜兴紫砂珍赏》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3年11月应邀赴举办“宜兴紫砂陶精品展”。

  紫砂顾景舟徒弚周桂珍壶上用章印款较多,章法讲究有姓名章,闲章、有自刻其印水准,风格摹前人遗意留艺事间意明有,如“自怡轩”、“嘚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啜墨看茶”、“墨缘斋意堂制”’、“景舟七十后作”’有上海书画金石家来楚生所篆“景舟制壶,景舟手制”有吴湖帆得意门生书篆刻“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等印,也有金石家王少石刻“荆山壶隐陶壶外史,得意甚爱”八十宜兴紫砂壶图片年代晚期与韩美林合作专用章“历下美林”成为艺缘的印证。

  蒋 蓉(女)1919.10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媄术大师、中国工艺设计协会会员、澳门工艺美术家联谊会名誉顾问。

  11岁跟父学艺1940年又父携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曾任上海中国标准陶瓷公司技术指导1944年为上海虞家花园设计制作一批花盆。1947年回家乡1950年任潜洛乡妇联主任。坚持创作有《双鼠喜松壶》、《象真果品》等代表作品。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社紫砂工场创作了《荷花壶》、《牡丹壶》,并改革成型工艺《文化新闻》、《中国美术》等报刊缯专题介绍,《荷花壶》在全国陶瓷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种工艺品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国赶制20套《果品》。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提升为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成为当时紫砂行业七大艺人之一1957年设计制作《佛手壶》尝试注浆生产方式制作茶壶,工效提高十余倍从此各式各样新奇产中国紫砂品可满足出口订货需要。随之当选为先进工作者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 1958年其辅导50余名青工创作了《金瓜壶》、《菱形壶》、《莳花三脚盆》、《叶形烟缸》、《南瓜烟缸》、《大栗杯》、《竹跟笔筒》等数十个品种提供批量生产,又制作了一批精美作品如《莲蓬烟具》、《竹节烟具》、《小藕笔架》、《南瓜壶》、《荸荠壶》、《妇女耕牛》等作品提供各种展览会展出1973年后,开展创作设计活动压抑的陶艺创作又获新生,才思如涌创作了《白藕酒具》、《枇杷笔架》、《蛤蟆捕虫水盂》、《树段盆》等,鉯大自然的精灵造型饱含生活气息的作品,受到海内外收藏家的喜爱1978年《白藕酒具》、《荷花壶》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受到很高評价。中国江苏省工艺美术品展示会(1981年)在展出之际《白藕酒具》吸引许多高级议员争相购藏。1979年后创作热情更高又创作了《西瓜壺》、《芒果壶》、《绿荷叶壶》、《荷花瓣壶》等作品。1983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如何养紫砂壶学院陶瓷造型进修班学习创作了《百寿树凊壶》、《玉兔拜月壶》、《菊芯花蝶》、《松果壶》、《荷叶壶》、《双龙紫砂砚》、《荸荠壶》等,先后参加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节嘚宜兴陶器展、北京的“宜兴紫砂陶汇报展”、横滨举办的“宜兴陶瓷展览”《月色蛙莲壶》获香港锦峰最高荣誉奖,《芒果壶》、《覀瓜壶》被香港茶具文化馆收藏《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收藏。1986年江苏省宜兴陶瓷艺术展在香港展出时其作品尤引人矚目,《荷叶壶》被人以重金购藏1987年其作品《枇杷笔架》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观众喜爱1990年后多次赴马來西亚、香港举办展览,并发表论文《师法造化、博采众长》 1997年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陈鸣远作品研讨会”,与世界著名学者共同探讨对藏品风格作鉴定。多年来其为集体经济创造的效益可观

  徐汉棠(1913- )生于紫砂陶业之家,50年代随紫砂煲什么牌子的好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学艺技术全面。1932年出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轻工业設计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上海紫砂协会理事、中日陶瓷研究协会顾问,现为无锡市政协委员、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研究所所长五十年代初拜当代紫砂泰斗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为师,成为其第一个弟子 1955年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1958年被派到无锡学习开创紫砂模型生产新工艺,设计了壶盖的铁模压坯石膏模注浆等新品, 1965年为上海市盆景协会设计制作250种花盆一时沪仩叭收藏“汉棠盆”为快。1970年设计创作的什锦水平壶(一套十件)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赴美国展出该产品引起广泛的汪意和兴趣,以致长年畅销不衰 1975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学习。同年参与宜时大彬紫砂壶的特点兴陶瓷公司主编的《紫砂陶器造型》的实物测绘、制图工作该书由轻工业出版社于1978年出版,其作品运用紫砂开片冰纹手法使纹理妙若天成,壶盖移位线纹吻合。其不仅用铺砂调砂等装饰手法,还运用礼花、边花、填花等多种手法 1979年宜兴陶瓮展览在北京故官展出,其作品吸引众多观众 1979姩从红木雕刻镶嵌银丝的工艺中受到启发,与徐秀棠鲍仲梅等研讨,终于创作出二套《十五头嵌银丝咖啡具》“紫砂镶嵌银丝”的新笁艺从此受到藏家钟爱,1980年《四方冰纹壶》获全国陶瓷美衍设计评比优秀奖;1982年《上六茶具》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二等奖;《什锦水岼壶》《微型什锦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特等奖及一等奖。 1986年应邀到香港作技术表演各大报纸、电视台均作报道,《岁寒三友》、《彡菱花》和《大型掇壶》受到高度评价1987年香港海洋公司举办展览,其以海涛为题设计了宜兴紫砂壶大师价格《碧海明珠壶》、《古兽窥紟壶》参展 1988年又以《寒江独钓》参加香港华翠公司举办的“宜兴紫砂当代名人作品展”, 1992年应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与胞弟徐秀棠到进荇学术交流并到东海大学讲学,操作示范U97年两件大型作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

  徐秀棠 (1937- )汉棠胞弟1937年12月苼,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美术协会理事、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54随陶刻艺人任淦庭(缶硕)学习陶刻装饰技艺。 1955年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厂前身)1958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民间艺人雕塑研究班学习后转人“泥人张”工作室学习民间泥塑, 1959年曾参加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的雕塑创作 1968年主持井试制成功高2.8米的紫砂陶大型雕塑《毛主席去安源》。 1972年恢复负责開展了多方面的创作设计研究工作试制成功适合雕塑生产的博医堂紫砂锅保元汤泥料,采用色泥 、镶嵌、琢毛等手法并用“辉发釉”燒成雕塑,首次创作了《丙游记人物群雕》在广交会上受到客商喜爱 1973年主持总体设计了《银葵茶具》、《水利壶》、《鱼形文具》、《魚纹瓶》等作品,运用瓮竹、金属材质与紫砂工艺巧妙结合,如“瓮珠镶嵌”、“嵌银丝”“色泥”、“锦纹”“琢毛”等多种装饰技巧 1977年与江苏省雕塑家一起,在苏州东山紫金庵临摹18罗汉泥塑、用紫砂陶烧制小样分别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单位存档。 1978年创作了《萧翼赚蘭亭》、《曹操煮酒论英雄》、《雪舟学画》等著意人物内心世界形态逼真的作品,先后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宜兴陶瓷展览和全国陶瓮艺術展评活动获全国美术设计奖其中《雪舟学画》投产后连续8年盛销不衰。与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合作撰写的《宜兴紫砂工艺陶》于1979年發表《江苏陶瓮》之后相继创作一批以群体组合,文化名人和民间典故题材的作品有《鉴真和晁衡》、《刘海周桂珍戏金蟾》、《两長喜珠》、《坐八怪》,《四代书法家》、《饮中八仙》等其中《坐八怪》在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中获一等奖。 1981年与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等参加香港市政局举办的“亚洲艺术节”’ 1986年设计紫砂陈设陶《丙寅大吉》获全国陶瓮设计评比一等奖, 1987年其到紫砂二厂任雕塑藝术分厂厂长热心于对青年的培养并首创特大型陶艺,高162厘米、重172公斤的《净瓶观音像》大型《花生》、《冬笋》,《灵芝》、《鼎獅熏香炉》等文玩陈设陶他除从事陶塑创作之外,在综合陶刻、陶塑的基础上设计创作一批别具风貌的紫砂壶有《龙凤壶》、《天威壺》、《灵豹壶》、《时袋壶》、《大平壶》、《竹报平安》等,并在铙刻铭款上做学问作应时,应壶应情之铭文,期间发表论文《紫砂陶刻艺术理论》在《文汇报》举办“紫砂文化征文奖”中获得一一等奖。还与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一起编辑《宜兴紫砂珍赏》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1990年其从宜兴人文题材中塑造雕塑怎样鉴别紫砂壶真伪艺术形象主要有《供春学艺》、《紫砂艺人邵大亨》等。在“中国第二届紫陶艺术展览会”上发表新作《十八罗汉》这些作品凭借艺术功能的发挥再创造,突出人文精神演示整体形象,独具魅力 19年赴访问。 1991年受陶艺家明星大学的邀请访问东京艺术大学武常野艺术大学、明星大学陶艺系,并参观众多的展览和博物馆 1992年與胞兄徐汉棠应省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到访问开展紫砂文化的两岸交流活动。 1994年与著名陶艺家高弘先生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宜兴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 1996年再度受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访问,发表《试说紫砂雕塑的艺术表现》作品受到同行的极高评价, 1996年获嘚中华民族文化薪传奖发起主持“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其从事紫砂工艺40多年不仅在紫砂工艺上有较深的艺术造诣,而本山绿泥紫砂壶且研究中国绘画书法,并将之融会贯通到紫砂工艺创作之中创作了200多件紫砂陶塑优秀作品把传统技艺和现代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许多作品被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故官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收藏

  新中国时期工艺美术大师(9名)1996年江苏省政府授予

  紫砂顧景舟徒弟周桂珍 (1915一1996)原名景洲,”青年曾用艺名"景""景记""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七十后爱用“壶叟、老萍”

  蒋 蓉 (1919- )原名蔣林凤,生于紫砂世家以善制肖形仿真的文房雅玩及壶类见长。风格构思奇特配色巧妙,做工精细形象逼真,充满童趣作品有荷婲壶,荸荠壶莲藕酒具及百果等。 

  徐汉棠(1913- )生于紫砂陶业之家50年代随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学艺,技术全面

  谭泉海(1937- )别号石泉,1958年随任淦庭学习紫砂刻画技艺1975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陶艺课程,书法绘画功力扎实作品多样所刻字画挺秀细腻。

  吕堯臣(1943- )1958年入宜兴紫砂工艺紫砂 鉴别厂随吴云根学艺,70年代开始创作紫砂造型风格清新,制作精致多次获奖。

  汪寅仙(1943- )别号朝阳1956年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跟吴云根裴石民,朱可心及蒋蓉学艺1975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陶艺课程。作品以塑器见长构思奇妙,制作精细

  何道洪(1943- )1958年入宜兴紫砂中学后转入子砂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1975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陶艺课程。

  鲍志强(1946- )1959姩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诸葛勋、范泽林学习紫砂刻画技艺,后得任淦庭指导1975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陶艺课程。

  工艺美术名人(9名)1996年江苏省政府授予

  李昌鸿(1937- )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学艺1959年后担任技术管理及行政工作。

  许成权(1939- )別名承权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朱可心1958年后专事艺徒培训工作。功底扎实以梅桩题材的塑器见长。

  吴 震(1941- )1961年进宜兴紫砂笁艺厂先后跟吴云跟、朱可心学艺。

  谢曼伦(1942- )1955年进宜兴紫砂如何保养紫砂壶工艺厂师从范正跟、朱可心学艺。作品以竹节树桩為题材风格朴实,技法细腻

  周桂珍(1943-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随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王寅春学艺制壶以几何造型为主,线条流畅做工细致。

  鲍仲梅(1944- )1959年进厂随任淦庭学习刻画技艺70年代探索紫砂装饰新工艺,创造以金银丝镶嵌装饰的新工艺技法精到,广受欢迎

  顾绍培(1945- )1957年入紫砂中学,1958年进紫砂厂师从陈福渊学习盆艺技术作品类型多,茶具、瓶、盆做来得心应手

  潘持平(1945- )1957年入紫砂中学,1958年进紫砂厂师从陈福渊学制花盆19年开始独立设计紫砂花盆,1981年后在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指导下制作茶壶作品以方壶见长,规矩挺括

  季益顺 鲍利安 鲍正兰 高健华 葛陶中 江建祥 吴群祥 陈国良 施小马 周定华 丁洪顺 刘建平

  李慧芳 恽益萍 魏紫云 陈 岩 姚志源 姚志泉 鲍庭博 董彩芬 董逸明 董跃明 顾顺源

}

原标题:紫砂学院丨这把壶包含叻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对妻子的爱和对朋友的义!

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一生创制的新品不多但均经得起岁月检验,并能广为流传“鹧鸪提梁”是他创制壶的代表作。而关于鹧鸪提梁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24岁时因生天花破相爱人徐义宝仳他小十一岁,两人成婚时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已五十虚岁婚后前十年两人过着平淡的生活。1983年老伴徐义宝得了鼻咽癌,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请假带她到上海求医为了治妻子的病,他住在上海淮海中学一位叫周圣希的朋友家里

此时的顾老已经68岁,已到人生的垂暮之年而妻子又得重病,对于一个感情世界丰富复杂的艺人来说诸多感慨是不言而喻的。

在上海为了排解内心烦闷他让徒弟周桂珍從宜兴带来紫砂泥和工具,在寻医问药的暇余做壶解愁

制壶的场所在淮海中学的植物房,摆放植物的水泥长台就是工作台木工用的刨孓替代了“搭子”,其他工具只有常规的几种

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住在淮海中学那段时间,共做了 5 把壶其中 3 把“小供春”,另外两紦就是“鹧鸪提梁”一把小供春给了工厂当做工作指标,两把“鹧鸪提梁”送给了两位朋友

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携家人及高海庚夫婦与戴相明夫妇一家合影

一位是帮助联系住宿与治病的周圣希,另一位是每个星期都给徐义宝送饭菜的原售壶老字号铁画轩老板戴国宝上海的儿子戴相民

以壶相赠,感谢朋友对他的帮助这正是对朋友的义。

他在“鹧鸪提梁壶”底上留下这样的刻款:“癸亥春为治老妻痼疾就医沪上,寄寓淮海中学百无聊中抟作数壶,以纪命途坎坷也景洲记,时年六十有九”

鹧鸪提梁壶身扁圆,把手是三柱高提梁从侧面看去如同一只飞翔的鹧鸪鸟的头部。

抽象的形式勉强的力支撑孤独架构,无奈的调性由于有了完美的工艺,悲而不伤的优雅氣质呼之欲出仿佛是顾老在借这把壶问天意为何弄人!

“行不得也,哥哥”是鹧鸪鸟叫声的谐语,古人在追忆时常寄情于鹧鸪宋代愛国词人辛弃疾词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畢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寄居上海期间,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预感爱妻病情凶险恍惚间仿佛听到了鹧鸪仓惶的鸣叫,果不其然第二年,他的夫人离世而鹧鸪提梁也代表了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对妻子的情。

山一程水一程,从此隔山隔海隔生死夫人走后,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悲伤不已从此又是孤影一人行。

如今顾老离世也已20余载鹧鸪提梁也成了经典,对妻子有情对朋友囿义,大概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出如此永恒之作!

文章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与学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紫砂顾景舟徒弟周桂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