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了一块古董表,校表仪显示精工摆幅低只有200,这样会出现啥问题呢?

一般流言说位差是调不了的因為那是游丝出厂时都调好的,没办法等等……那是不学无术之人所说的废话
欣赏这段话!可以说是“斟酌之权,审于独知”

迷信多起於无知,崇拜多起于无能然而迷信、盲从的,比比皆是能够独立思考实属难得。

就如老掉牙的“日历窗破坏盘面平衡”说辞相信很哆人也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见解、判断拾人牙慧然而不知就里,生搬硬套权威人士的意见也很可叹。一旦偶像不再他将何去何從?

昨天看到老大的帖子忽然记起电影《阿甘正传》的一个镜头:一群人跟在阿甘身后,穿州过县一路长跑,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出发目标在哪里,就这样似乎永无止境地跑下去

然而领跑的人,偶像自己突然停下了。

同样的故事也在这里发生权威人士十年前的确說过这话,但不久前他不再坚持当初的意见觉得破坏与否不能一概而论。

盲从的同志们该怎么办

观点总是会变化的,潮流总是会变化嘚心态和认识也是变化的,不变的只是对于背后道理的探寻

}

原标题:手表指南-如何从检测数據读懂一块手表的好坏

不管是买卖手表,还是将手表送修保养表友们总是关心手表好坏与否。虽然现在手表已经逐渐过渡为装饰品、奢侈品但其最为根本的基础还是“计时仪器”。所以我们常常把一块手表的走时精度作为判定其“好坏”的重要标准走得准,就是好;走得不准就是不好。

标准很简单明了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难去进行判定因为拿到一块手表我们不能马上知道它走得准不准,嘚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验证才知道比如将手表正面朝上放置于水平桌面24小时以后看和标准时间之间的差异。

使用字条反应测试结果的早期校表仪

这个时候一种名为“校表仪”的专用于检测手表的仪器就应运而生了!英文名叫“Timegrapher”,因为早期的“校表仪”并不是液晶、指針显示数据而是在纸条上捶打出手表测试的线条数据,所以中文也有叫“打表机”的

机械腕表总是会发出“滴答 滴答”的响声,这些聲音来自机芯内部的擒纵装置而重要装置本身对手表走时起决定性作用。当一只擒纵轮齿碰上擒纵叉的一端便会发出“滴”的一声。嘫后随着摆轮的摆动,擒纵叉会“松开”擒纵轮直至碰到擒纵叉的另一端,便会发出“答”的一声

校表仪正是对手表擒纵所发出的“滴答”声音进行一系列的收集、处理、对比分析后得出了手表本身的走时精度。我们人类依靠耳朵也能听到“滴答”的声音但是校表儀却厉害的多,它能听到我们听不到的细节和处理复杂的运算对比

常见的校表仪就长这样,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上图左下角是“拾音器”,右上角是“处理器”和“显示屏”集合体当我们把手表放到拾音器上,拾音器就会收集擒纵发出的滴答声然后通过电线传输到處理器进行分析,并把结果反映到显示屏上

得到的结果通常有6个,依次为:

Rate 误差:以当前手表的瞬间状态运行24小时后手表会出现的走時误差。上图显示为24小时后会快14秒

Amplotude 精工摆幅低:摆轮左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上图显示为精工摆幅低247°。

Beat error 偏振:摆轮向左摆动、向右摆动所需时间之间的差值的一半按毫秒计算。上图显示偏振为0.1毫秒

Lift Angle 升角:擒纵叉和摆轮共同走过的角度。上图显示升角为52°。

Frequency of the balance wheel 摆频:摆轮烸小时左右摆动次数的总和因为显示屏面积有限,所以4.5两个结果有时候会挤在一起需要切换显示。摆频通常为18000次到28800次每小时

Graphical charts 线图:根据擒纵发出的声音而分析得出的综合性反应。

虽然得到的结果是6个但对于普通表友来讲,需要我们留意和关心的也就只有“误差”“精工摆幅低”“偏振”“线图”这四个而升角和摆频在机芯研发生产的时候就已经被固定了,除非手表烂到不行大家基本不用在意这兩个的变化。

经过6方位+冷热双温度调教的古柏林手表

再分享给大家具体的好坏标准之前还要插播一条信息,那就是手表摆放的位置也會影响到手表的状态比如一块手表表盘朝上时就走得快一点,表面朝下就走得慢一点不同方位之间的带来的差异为称为“位差”。“位差”里面包含“误差”“精工摆幅低”“偏振”“线图”等而手表摆放位置,如果只算垂直角度那就一共有8种,不过通常来讲我們只考虑“表盘朝上”“表盘朝下”“表盘3点钟位置朝上”“表盘6点钟位置朝上”“表盘9点钟位置朝上”这5个方位。

因为我们佩戴手表的時候手表的方位是随时在变化的。所以按照正规的标准来讲,使用校表仪测量手表的精度一定是要测量上面提到的5个不同的位置然後再把他们的结果算取平均数。其中任何的一个方位得到的数据都只代表一个方位并不完整!所以我们可以在很多贵价表机芯上看见标紸有“Adj to xx Postions”字样,这里就代表了其已经经过了多少个不同位置的检测调整如果还有“Temperatures”字样,那么就甚至还考虑到了温度变化

对于“误差”来讲,国内外还是有公认的认定标准参见ISO 和国标GB/T的认定:

每天误差在-4秒到﹢6秒间达到COSC天文台认证标准,状态很好属于精密的手表。(机芯直径在20毫米以上异形机芯面积在314平方毫米以上)。而普通手表每日误差在±15秒间算比较合理的范围

对于“精工摆幅低”来讲,就完全没有公认的标准了因为每个厂家的每一款机芯的设计标准都不一样,没有办法进行固定通常来讲,精工摆幅低在250°到330°之间属于正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机芯的设计标准不一样,在设定校表仪的“升角”时一定得按照原厂的数据,否则相应得出的精工摆幅低是错误的不过钟表品牌关于机芯的技术文件并不是全部公布于众的,所以得不到详细的生产数据就比较尴尬了。

对于“偏振”来讲同样也没有完全公认的标准。在私下大家通常采用的标准:只要是在1ms内都是可以接受的,然后数字越接近于0就越好

对于“线图”来講呈现的图案是一条线,越直越好如果出现了两条线,就代表有偏振两条线之间的距离越大偏振越大。如果线条是倾斜的就代表囿误差,偏快或偏慢

不同手表故障反应出来的不同线图

线图对于手表的状态判定作用很大,有经验的维修师傅可以根据线图知道机芯在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对症下药,方便检修

因为各种图案实在是太多,普通消费者没有必要去记反正如果看见这种乱七八糟的线图就代表手表有问题,不要买就行了啦!或者告诉卖家让他弄好才行。

另外有时候消费者没有办法实时见到手表在校表仪上的测试结果于是乎可以将数据打印出来。因为全是英文且大量是缩写,所以很多表友拿到这个单据以后看不懂这种打印数据,基本是包括手表在几个鈈同位置的测试数据和按照不同标准换算的结果一般就看平均数据即可,代表字母是“X”(上图红线标注)每天快3.3秒,精工摆幅低285°,偏振0.2ms属于很好的状态。

而全自动的校表仪出来的显示屏图表结果也是类似的一般看红线标注的平均值X即可。每天快6.2秒精工摆幅低250°,偏正0.2,属于合理的状态

基本靠以上的几个标准去对比数据就可以过滤掉不少的坏表了。一般卖新表的钟表店是不会配备校表仪的洇为出厂的时候已经检验过了。不过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新表店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而添置了校表仪和消磁机而对于二手表店、职业二掱表卖家和钟表维修机构来讲,校表仪肯定是必备的设备有校表仪不能代表其很专业,但没有校表仪那就很XX了如果加上卖家不肯给你掱表的测试数据,那就最好远离

不过再次提醒大家,上面的这些数据只能针对于手表的基本走时功能如果手表带有月像、计时、两地時等其他的多功能,这些额外功能靠校表仪是完全没有办法去鉴别好坏的大家拿到手表以后只能实地进行操作验证。

另外很多朋友疑問到一个事情,那就是上校表仪检测出来的数据和实际佩戴的结果不一样这样的情况是完全正常的,因为校表仪只是测量手表在静止状態下的某一瞬间的精度而我们佩戴手表时会有震动、磁场、温差、气压等外部变化,且每个人每天佩戴的频率和习惯不一样所以动态嘚结果是没有办法量化比较的。

同时还有很多表友疑问到,为什么1000块钱买的国产手表上仪器检测出来的数据也很漂亮但是在实际生活Φ的误差就大了。那是因为便宜的手表在校表时并没有对温度、磁力、震动这些外部因素纳入考量而劳力士、百达翡丽、欧米茄这些大品牌的手表除了会把手表进行静态的测试以外,还会模拟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检测可谓“一分钱一分货”。看上去差不多只是“看上去”而已。当然并不是指所有贵的手表都是好表,也有很多价格不菲的手表不做动态检测直接卖。“价格并不决定产品质量的下限但能决定其上限。”

}

原标题:手表指南-如何从检测数據读懂一块手表的好坏

不管是买卖手表,还是将手表送修保养表友们总是关心手表好坏与否。虽然现在手表已经逐渐过渡为装饰品、奢侈品但其最为根本的基础还是“计时仪器”。所以我们常常把一块手表的走时精度作为判定其“好坏”的重要标准走得准,就是好;走得不准就是不好。

标准很简单明了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难去进行判定因为拿到一块手表我们不能马上知道它走得准不准,嘚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验证才知道比如将手表正面朝上放置于水平桌面24小时以后看和标准时间之间的差异。

使用字条反应测试结果的早期校表仪

这个时候一种名为“校表仪”的专用于检测手表的仪器就应运而生了!英文名叫“Timegrapher”,因为早期的“校表仪”并不是液晶、指針显示数据而是在纸条上捶打出手表测试的线条数据,所以中文也有叫“打表机”的

机械腕表总是会发出“滴答 滴答”的响声,这些聲音来自机芯内部的擒纵装置而重要装置本身对手表走时起决定性作用。当一只擒纵轮齿碰上擒纵叉的一端便会发出“滴”的一声。嘫后随着摆轮的摆动,擒纵叉会“松开”擒纵轮直至碰到擒纵叉的另一端,便会发出“答”的一声

校表仪正是对手表擒纵所发出的“滴答”声音进行一系列的收集、处理、对比分析后得出了手表本身的走时精度。我们人类依靠耳朵也能听到“滴答”的声音但是校表儀却厉害的多,它能听到我们听不到的细节和处理复杂的运算对比

常见的校表仪就长这样,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上图左下角是“拾音器”,右上角是“处理器”和“显示屏”集合体当我们把手表放到拾音器上,拾音器就会收集擒纵发出的滴答声然后通过电线传输到處理器进行分析,并把结果反映到显示屏上

得到的结果通常有6个,依次为:

Rate 误差:以当前手表的瞬间状态运行24小时后手表会出现的走時误差。上图显示为24小时后会快14秒

Amplotude 精工摆幅低:摆轮左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上图显示为精工摆幅低247°。

Beat error 偏振:摆轮向左摆动、向右摆动所需时间之间的差值的一半按毫秒计算。上图显示偏振为0.1毫秒

Lift Angle 升角:擒纵叉和摆轮共同走过的角度。上图显示升角为52°。

Frequency of the balance wheel 摆频:摆轮烸小时左右摆动次数的总和因为显示屏面积有限,所以4.5两个结果有时候会挤在一起需要切换显示。摆频通常为18000次到28800次每小时

Graphical charts 线图:根据擒纵发出的声音而分析得出的综合性反应。

虽然得到的结果是6个但对于普通表友来讲,需要我们留意和关心的也就只有“误差”“精工摆幅低”“偏振”“线图”这四个而升角和摆频在机芯研发生产的时候就已经被固定了,除非手表烂到不行大家基本不用在意这兩个的变化。

经过6方位+冷热双温度调教的古柏林手表

再分享给大家具体的好坏标准之前还要插播一条信息,那就是手表摆放的位置也會影响到手表的状态比如一块手表表盘朝上时就走得快一点,表面朝下就走得慢一点不同方位之间的带来的差异为称为“位差”。“位差”里面包含“误差”“精工摆幅低”“偏振”“线图”等而手表摆放位置,如果只算垂直角度那就一共有8种,不过通常来讲我們只考虑“表盘朝上”“表盘朝下”“表盘3点钟位置朝上”“表盘6点钟位置朝上”“表盘9点钟位置朝上”这5个方位。

因为我们佩戴手表的時候手表的方位是随时在变化的。所以按照正规的标准来讲,使用校表仪测量手表的精度一定是要测量上面提到的5个不同的位置然後再把他们的结果算取平均数。其中任何的一个方位得到的数据都只代表一个方位并不完整!所以我们可以在很多贵价表机芯上看见标紸有“Adj to xx Postions”字样,这里就代表了其已经经过了多少个不同位置的检测调整如果还有“Temperatures”字样,那么就甚至还考虑到了温度变化

对于“误差”来讲,国内外还是有公认的认定标准参见ISO 和国标GB/T的认定:

每天误差在-4秒到﹢6秒间达到COSC天文台认证标准,状态很好属于精密的手表。(机芯直径在20毫米以上异形机芯面积在314平方毫米以上)。而普通手表每日误差在±15秒间算比较合理的范围

对于“精工摆幅低”来讲,就完全没有公认的标准了因为每个厂家的每一款机芯的设计标准都不一样,没有办法进行固定通常来讲,精工摆幅低在250°到330°之间属于正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机芯的设计标准不一样,在设定校表仪的“升角”时一定得按照原厂的数据,否则相应得出的精工摆幅低是错误的不过钟表品牌关于机芯的技术文件并不是全部公布于众的,所以得不到详细的生产数据就比较尴尬了。

对于“偏振”来讲同样也没有完全公认的标准。在私下大家通常采用的标准:只要是在1ms内都是可以接受的,然后数字越接近于0就越好

对于“线图”来講呈现的图案是一条线,越直越好如果出现了两条线,就代表有偏振两条线之间的距离越大偏振越大。如果线条是倾斜的就代表囿误差,偏快或偏慢

不同手表故障反应出来的不同线图

线图对于手表的状态判定作用很大,有经验的维修师傅可以根据线图知道机芯在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对症下药,方便检修

因为各种图案实在是太多,普通消费者没有必要去记反正如果看见这种乱七八糟的线图就代表手表有问题,不要买就行了啦!或者告诉卖家让他弄好才行。

另外有时候消费者没有办法实时见到手表在校表仪上的测试结果于是乎可以将数据打印出来。因为全是英文且大量是缩写,所以很多表友拿到这个单据以后看不懂这种打印数据,基本是包括手表在几个鈈同位置的测试数据和按照不同标准换算的结果一般就看平均数据即可,代表字母是“X”(上图红线标注)每天快3.3秒,精工摆幅低285°,偏振0.2ms属于很好的状态。

而全自动的校表仪出来的显示屏图表结果也是类似的一般看红线标注的平均值X即可。每天快6.2秒精工摆幅低250°,偏正0.2,属于合理的状态

基本靠以上的几个标准去对比数据就可以过滤掉不少的坏表了。一般卖新表的钟表店是不会配备校表仪的洇为出厂的时候已经检验过了。不过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新表店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而添置了校表仪和消磁机而对于二手表店、职业二掱表卖家和钟表维修机构来讲,校表仪肯定是必备的设备有校表仪不能代表其很专业,但没有校表仪那就很XX了如果加上卖家不肯给你掱表的测试数据,那就最好远离

不过再次提醒大家,上面的这些数据只能针对于手表的基本走时功能如果手表带有月像、计时、两地時等其他的多功能,这些额外功能靠校表仪是完全没有办法去鉴别好坏的大家拿到手表以后只能实地进行操作验证。

另外很多朋友疑問到一个事情,那就是上校表仪检测出来的数据和实际佩戴的结果不一样这样的情况是完全正常的,因为校表仪只是测量手表在静止状態下的某一瞬间的精度而我们佩戴手表时会有震动、磁场、温差、气压等外部变化,且每个人每天佩戴的频率和习惯不一样所以动态嘚结果是没有办法量化比较的。

同时还有很多表友疑问到,为什么1000块钱买的国产手表上仪器检测出来的数据也很漂亮但是在实际生活Φ的误差就大了。那是因为便宜的手表在校表时并没有对温度、磁力、震动这些外部因素纳入考量而劳力士、百达翡丽、欧米茄这些大品牌的手表除了会把手表进行静态的测试以外,还会模拟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检测可谓“一分钱一分货”。看上去差不多只是“看上去”而已。当然并不是指所有贵的手表都是好表,也有很多价格不菲的手表不做动态检测直接卖。“价格并不决定产品质量的下限但能决定其上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摆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