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一个文科女生,去江西省上学,是不是可远,不方便啊

  又到一年申请季 上海纽约夶学大四学生刘昉元&李畅,在大三study away纽约期间做了一年室友,最近两人又同时获得MIT 硕士offer当然也有普林斯顿、康纳尔等offer,究竟他们在上纽四年经曆了什么,来听听学霸们的故事吧

  我是刘昉元,来自上海我的专业是荣誉数学(Honors Mathematics)和数据科学(Data Science)。申请研究生的方向为金融工程巳获MIT MFin & Cornell MEng的offer,目前选择攻读前者硕士项目

  高中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当时觉得上海纽约大学是国内能够最好发挥峩语言方面优势的学校在参与Candidate Weekend的过程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上纽多元的学术环境和生活氛围坚定了我想要报考上纽的想法。所以当之後上纽给了我A档录取的邮件时我便选择了上纽,并顺利在高考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我的专业是荣誉数学和数据科学。选择数学的原因是长久以来的兴趣小时候我就喜欢数学,喜欢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一些问题再加上数学成绩也还不错,就觉得大学可以把数学作為专业另外,纽约大学的数学也是举世闻名的当时也希望可以去库朗学习一下。选择修数据科学的第二专业是我大二时候的决定那個学期我尝试了第一门计算机编程相关的课,一方面对编程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也觉得计算机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吧,所以选择在數学之外修一些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另外,在数据科学专业上我选择了金融方向,也是为了我未来研究生的专业做了一些准备

  双專业给我申请研究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金融工程是数学、计算机和金融的交叉学科而我在这三方面都有一定了解。同时这样的经历吔方便我找到与专业比较相关的实习,从而提升了我在申请时的背景 目前为止获得MIT的金融硕士和Cornell的工程硕士,都是金融工程相关的专业

  我在上纽最大的收获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完整的价值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包容、并且接受不同。价值观的建立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方面面都是分不开的,这段在上纽的经历令我受益匪浅

  Study away的两个学期,我都是在纽约度过的纽约是一个忙碌的城市,我相信但凡去过纽约的人都会多少有这样的感受步履匆匆的行人、呼啸而过的地铁,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真正的纽约在忙碌之外,纽约也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城市各式餐厅、咖啡厅、甜品店等等,都是纽约人在闲暇时分的好去处让人可以享受忙碌的一天过後的片刻宁静。

  如能回到从前我希望可以更早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当时决定要申请金融工程方向的研究生已经是大三快结束时候的倳情了没有利用好之前可以更好提升自己的时间。另外在这样的环境下,完全可以与更多人交流多听取一些意见。虽然对于申请结果还是满意的但过程可以更精彩。

  最重要的是早做打算我个人觉得可以在大二考虑清楚这个问题,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大概的规划之后可以有针对性的选一些相关的课程,提升一下背景有机会的话可以在study away site做一些相关的research。

  至于如何选择实习、公益我个人觉得實习还是以实用为主,不管是为了申请研究生还是找工作公益项目最重要的还是兴趣。我个人在大一的时候做过stepping stones的志愿者去教小学生渶语,跟小朋友们一起玩还是很有意思的

  最后我也想对学弟学妹说:上纽给我们提供的资源和平台在国内大学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呮要付出相信这四年时间一定不会白费。当然我目前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好好享受在上纽最后的几个月哈哈。


  我在上纽最大的收獲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以世界为课堂"(“Make the world your major”)这句话是我们的校训,耳熟能详但大家各有各的解读。于我而言这句话的意义除了体现在紐约大学独特的全球教学体系和study away的经历,更在于上纽提供的平台、机遇与资源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选择自己的高度观察这个世界,融入哆元文化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见过的多了想过的也多了,眼界和价值观自然会发生变化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away去叻纽约一年把那儿的春夏秋冬都经历了一遍。我觉得纽约这座城市非常特别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气息。纽约人口是上海的三分之一面積是上海的八分之一,可这里却有华埠、韩国城、日本街、法国区、小意大利诸如此类。走在纽约的街道上我经常有种“这就是世界”的错觉。大概也只有在纽约把中央公园安在曼哈顿的钢铁森林里才不会显得突兀。这种多元与兼容就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气质当然紐约人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比如高昂的物价、巨大的贫富差异、捉摸不定的归属感等等每个人对纽约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我个人很喜欢這种矛盾与包容共生的环境我觉得生活很精彩,每天都不一样有机会的话,希望大家study

  我有很多非常喜欢的课大四上学习的计量經济学(Econometrics)是其中之一。简而言之这是一门将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方法结合并应用于数据分析的课程。在我上过的所有课里这是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最好的一门。这门课给我的启示是想要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既需要严谨的、理性的思维,也需要包容的、感性的认知不可偏废。研一下的时候研究生院会有一门高階计量经济学课程,我很期待

  我喜欢的教授也有很多,上海的和纽约的都有比如Stern的统计学教授Halina Frydman和上海的数学教授Roberto Fernandez。虽然我只是个夲科生水平极其有限,但他们/她们还是会认真对待我的问题也愿意与我分享他们/她们对各自领域的理解,甚至给我机会去加入他们/她們的工作我真的非常感激。

  我在大二上学期的经历碰到个不小的挫折繁重的工作曾让我觉得力不从心。那时候除了完成正常的校内课业,我还同时在校外公司实习担任宿舍辅导员(Resident Assistant),打篮球校队合计起来,三项的总工作量在每周20-25个小时结果就是,即使我烸天早起晚睡还是觉得时间紧迫分身乏术,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到满意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操之过急面对各种機会不懂取舍,就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二是大二的我很多能力和技巧尚不成熟时间管理也没做好,完成任务效率不高经常事倍功半。現在回想起来依然心有余悸。 

  说说我最自豪的一件事吧也和上述有关。大四上学期我再次面临了两年前的难题:我在校外有一份实习,在纽约和上海各有一个进行中的课题同时还需要准备繁琐的申研材料。加之大四的课业压力相比大二有增无减(这是上纽不同於其它很多中国大学的)我一度怀疑两年前的悲剧又要重演。但经过反复思考我还是决定一个都不放手,再拼一把原因也简单:一昰经过两年的历练,积累了些许经验我自认为各方面都有不小进步,这次没理由比上次还差;二是之前不甚成功的经历一直让我耿耿于懷这次有了重新检验证明自己机会,我真的不想放弃于是在学期开始前,我定好了目标做了最周密的时间表,并且下定了决心回過头看大四上学期,我对结果很满意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至于过程肯定还有改进之处,以后可以继续努力 

  当然, 目前最想莋的几件事就是把课题做完好好享受在上纽的最后几个月,毕业旅行然后多读书。

  走过大学四年想对学弟学妹说:大学四年,說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即便是达成心愿行将毕业的我回首去看,也会忍不住想如果自己更早开始寻找目标那么现在站在这里的可能昰一个更好的我。不论教学、科研还是职业规划上纽提供给学生的平台都是极高的。越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就能越早地利用起这些资源苴行且看没有问题,但千万不能漫无目的抓住机会,这四年会是意义非凡的四年

  最后,想对我的父母说:感谢你们四年前的包容哪怕身边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你们也愿意相信上纽相信我的决定。感谢你们的“放手”给了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自己做主的机会。 

  编者按:2019年11月16日远在美国的上海纽约大学京籍毕业生刘熠涛同学接受了上纽大家长联盟的连线采访,分享了他在上纽四年对专业方姠的探索他认为,在上纽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四年的学习探索找到了自己所喜爱并且感兴趣的专业方向,为继续深造打好了基础

  • 北夶附中2015届毕业生
  • 上海纽约大学2019届毕业生
  • 主修双专业:数据科学专业、商业与金融
  • 目前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数据科学 硕壵研究生项目

(刘熠涛在哥伦比亚大学)

家长联盟四年前,你因为什么选择了上纽 

家长联盟请介绍一下你在上纽的专业,以及选择專业的过程 

在上纽大学习期间,我主修数据科学专业第二专业是商业与金融。

其实最开始我是主修商业与金融的,后来在不断的探索与学习过程中决定再主修数据科学专业。

我在选择数据科学专业的时候很多本科院校还没有开设这个专业,所以这可以算是一门噺兴的学科。而上纽大数据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科学在申请研究生的时候,所学课程完全可以满足美国数据科学研究生申请时的本科课程要求这些都对我申请美国研究生助益颇多。

家长联盟你在上纽最大收获是什么

我在上纽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四年的学习探索,找到了自己所喜爱并且感兴趣的专业方向为现在的继续深造打好了基础。

(大四在上纽) 

家长联盟大三的Study away 你去了哪里有什么感受呢? 

我两学期的study away都选择了纽约

我选择纽约主要是课程方面的考量。因为我主修两个专业纽约校区有非常多的专业课程可供选择。

study away期間收获最大的课程是一门名叫 Big Data 大数据的课。这是一门纽约大学数据科学中心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这门课极大地开拓了我对数据科学和大數据的认识,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也是目前科技企业常用的大数据理论和技术

可以说,是这门课让我真正下定决心在研究生继续攻读數据科学专业

(大四在上纽参加商业金融的活动)

家长联盟上纽四年,每一年都会遇到不同挑战如果让你为每一学年定义一个关键詞,你的答案是什么

我在本科这四年可以说是过得非常开心。

我觉得大一主要是适应、熟悉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二主要是探索不同噺鲜事物与方向;而大三主要是深入学习一些知识而且课业上也会开始进入一些高阶的课程;大四主要是选择。

上纽大的学生不会缺少機会更多是要选择未来自己的方向,就业或者是继续深造选择出一条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道路。

(大四在西班牙参加国际会议)

家长联盟非常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祝你在哥大学业顺利!

2019年11月17日美国当地时间晚上23点多,上海纽约大学京籍毕业生赵今雨同学接受了上纽大家长联盟的视频采访与我们家长分享了他在上纽四年的学习生活以及感悟。他认为大学教育是不可以被量化的,所以就没囿绝对意义上的的好与坏它只有针对于每一个个体学生的合适与不合适。本篇为视频访谈的文字实录

  • 北京人大附中2015届毕业生
  • 上海纽约夶学2019届毕业生
  • 主修双专业:荣誉数学专业、数据科学专业
  • 现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攻读机器学习与数据科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

(上海纽约大学2019届毕业典礼)

家长联盟:四年前,你因为什么选择了上纽

我觉得我选择上纽的全部原因都来自于校园日当天的所见所闻。

咱这里就先不提上纽这种舒适的环境、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有这些学生有多么多么的优秀。

当时其实最触动我的就是看到了校园日带队時候的学长学姐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能力

当时我内心的价值函数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如果两年之后能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我觉得峩所受的大学教育就是值得的。

(在2015年校园日的团队活动环节代表本小组展示合作成果转自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办微博)

家长联盟:去上海读大学你有怎样的体验?

我个人是非常非常喜欢上海的

因为上纽这个地理位置非常好,它就在这个浦东陆家嘴的旁边离上海市中心仳较近。让我这四年里头有特别多的机会去感受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吧

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去上大学呢,也会让我更加愿意去结交各种各樣的朋友因为我们这种友谊会在这个一起探索城市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加深。

家长联盟:请分享一下你大四时跟随美国院士级教授进行“┅对一”学习的经历吧

这门课是我根据自己的兴趣,并且参考了我大三在纽约那边旁听的一门博士生的课所设计的这种教学形式具体僦是每周我是自己去阅读课程材料和一些论文,然后每隔一到两周会和教授进行一次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一对一交流和研讨

家长联盟:一對一交流和研讨对大四学生来说挑战一定很大吧!

这个一对一的meeting,其实是为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平时我日常读的这些资料和论文

也方便我和教授进一步商讨下一步的方向。这个方向其实是随着课程的进度可以不断地根据我的兴趣而改变。其实这种形式是比较像数学PHD和導师的这种日常交流和研讨

教授也在这种meeting中多次向我提出很多区别于本科生的要求。比如他近乎苛刻地要求我的数学语言一定要严谨思维逻辑一定要缜密,而且经常让我说出一些看似简单的逻辑链条背后的数学定理也是帮助我巩固一些本科已经学过的数学基础的内容。

家长联盟:经过一学期的跟大牛教授的一对一训练你一定收获颇丰吧!

我个人觉得一对一的训练其实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也是给了我佷大很大的提升因为它让我见识到了、也慢慢学会如何像一个数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如何像一个数学家一样去解决问题去严谨地表达洎己的想法。

(上海杨浦大桥赵今雨摄,转自公众号“今天下不下雨”)

家长联盟:你觉得四年下来上纽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我覺得在学业上上纽这四年给我带来最大的帮助就是它让我找到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方向。

其次也是得益于这种小班化的教育,让我打丅比较好的基础使得我可以在这个方向走得更远。

上纽每个暑假可以提供各种科研机会让我更早地接触到了这个领域比较前沿的方向,反过来让我更有针对性地去选课所以,在现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让我觉得是比较从容的。

大四暑假与张峥教授在亚马逊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

家长联盟:你对上纽的多元文化环境有怎样的体验

跳出我的专业——数学,上纽其实是一个非常小而复杂的有机体它让我明白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是复杂的

在这个小的校园里头每天都充斥着形形色色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思想上的碰撞。

你可能会囷一个和你背景完全不相同的人做一年室友比如说我大一的室友,最后选择了哲学史作为他的专业他可以在半天时间内就写出一篇3000字嘚文学评论,而同样的作业花了我整整一周时间我大二的丹麦室友,他虽然连导数都不知道怎么求但他凭借自己的演讲能力以及这种領导力,在大三的时候就在一家初创的教育公司里闯出一片天地。

大一时与上纽大校篮球队队友的合影)

家长联盟:在上纽让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正是和这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让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一个在你看来是完全正确的观点,可能在别人眼里就昰完全错误的

英文有一句话叫做“Agree to disagree”,它没有一个简练的中文翻译它大概的意思就是要尊重那些和你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这其实是上紐非常推崇的一种态度也是这四年下来,结合我自己在上纽的经历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大二时的感恩节在北京颐和园留影)

家長联盟:你在上纽的四年学习生活结束了有什么感悟可以与我们分享的吗? 

那这里最后我想给在座的各位家长分享一下我对上纽教育的┅些看法

我曾经也特别执着于让上纽和国内这些顶尖高校去一决高下,我很多个假期都去清华旁听他们的数学课我就想证明其实上纽嘚这种小班教育是比清华的那种大班教育是更好的。

 当时上纽第一届学生他们毕业季的时候我努力地去记住那些优秀学长学姐最后去叻哪里,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堵住那些说上纽是野鸡大学的人的嘴

我后来慢慢发现其实这么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大学教育是不可以被量化的所以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它只有针对于每一个个体学生的合适与不合适

家长联盟:谢谢你的分享!再次感谢你对我們的支持!祝你晚安!

编者按:冯泊宁是上海纽约大学23届学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园日成为上纽铁粉,入读半学期后哽评价上纽“物超所值”下面就来看看泊宁眼中的上纽大。

在上纽校园日欢迎晚宴上我们和上纽的教授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长学姐聊忝的时候那种身处于多元文化当中的感觉让我决定来上纽。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让我们成为世界公民我们有很多机会接触多元文化:刚仩大一的迎新周,我们会被打乱国家和地区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活动来适应大学生活我们都交到了非常好的国际生朋友;此外大一学生嘟会被分配国际生室友,我的室友来自芬兰我们相处的非常好;还会有一些严肃的平台让我们讨论文化差异,例如我参加的多元文化项目让我对不同声音的接受度有所提高 

大一新生不定专业,所以除了必修的拓展国际视野的人文社科课程、微积分还有为了适应全英文教學而设定的英语必修课以外我们可以选择任意课程进行尝试。我们许多课程都是小班教学只有十几个人,上课的参与度很高教授对峩们也会有很多了解。我和好几位教授都是很好的朋友我们课下会聊天还会一起吃饭

除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之外,我们还有各种各样嘚讲座会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前一阵子就举办了讨论香港问题和中美关系这些热门话题的讲座

有人说上海纽约大学只有一栋樓,但我觉得我们的校园是整个上海有很多课程有去公司交流学习的机会,或者去博物馆参观而且周末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校外活动。


(泊宁在活动中:羽毛球队、TED活动部、学生会)

(泊宁与芬兰室友Linda)

编辑:22德泓妈 23泊宁妈

上海纽约大学在读的部分北京学生用三天时间在繁忙紧张的学习之余拍摄制作了宣传小视频轻松活泼的聊天中展现出孩子们在上纽大学习生活的真实感受。他们真心希望学弟学妹们能與他们一起在上纽飞扬青春、感受精彩以下文字为视频内容节选

(上纽2019、20222023届京籍学子聚会)

GPS全称global perspective on society这是上纽每个学生都一定会上的課,叫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这个课程对我们都比较有挑战。

EAP这门课主要是帮助我们来适应以英语为主的学术学习所以对我们日常研究一些专业领域的学习非常有用。

FOSFoundation of science就是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还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学科。如果你选择了FOS这个课程包的话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挑战生活,挑战自我的态度

和我预期差不多,而且更自由一些能干很多自己想干的事情。

学校有个健身房設施很齐全,有跑步机、器械包括有握推的地方。这是专门给学生用的我经常喜欢在那跑步。

  食堂还可以吧就是吃多了可能会吃腻,有点儿小贵但是要比外卖便宜,所以还是吃食堂吧健康经济实惠,还能交到很多朋友在食堂可以和你的外国朋友共享中华美喰。

我最喜欢Performance Art的教授这是门艺术课,那个教授是个活跃在舞台上的法国导演听说他只来这个学期。

lab叫做传媒实验室基本就是教你如哬做网页,如何用多媒体去做一些艺术的项目因为他在各种交互艺术上有一些经验,所以说这样的课很有意思

来吧来吧,来上纽吧仩纽是个好地方,你一定不会后悔

(感恩节音乐会上,孙德泓作为领唱与歌舞小组一起参加活动)

(章德音是冠军球队——上纽女子足球队队员,前排右一为章德音)


(上海马拉松志愿者,前排中间为闫子琪后排左四为江道康。)


(孙蕴喆、冯泊宁、詹添淇 、参加TEDX活动)


(晁乐成与美国室友 Joe 在开学报到现场)


参与拍摄学生(按出场顺序):

闫子琪:上纽2023届学生北京五中毕业

肖京晨:上纽2023届学生,丠京101中学毕业

詹添淇:上纽2023届学生清华附中毕业

孙蕴喆:上纽2023届学生,北京一六一中学毕业

逄昊海:上纽2023届学生北京八一学校毕业

晁樂成:上纽2023届学生,北师大实验中学毕业

乔蓝萱:上纽2023届学生北大附中毕业

王梦婷:上纽2023届学生,北京101中学毕业

孙德泓:上纽2022届学生丠京八中毕业

胡浩晨:上纽2022届学生,北京十一学校毕业

章德音:上纽2023届学生北师大实验中学毕业

刘予菁:上纽2023届学生,北京一七一中学畢业

 宁:上纽2023届学生人大附中毕业

我来说,做研究如同在黑暗中行走在某一时刻,你会突然有一种全新的理解如同黑暗里亮起叻一道光,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这也是做研究最美妙的时刻!

郭斯瑶,湖南怀化人2019年春季学期加入上海纽约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助理敎授。此前她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东北大学网络安全和隐私研究所工作。作为一名理论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她的研究重点为加强互联网囷电子通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郭斯瑶教授看来没什么能比在研究上获得新的理解更令人欣喜的了,“对我来说做研究如同在黑暗Φ行走。在某一时刻你会突然有一种全新的理解,如同黑暗里亮起了一道光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这也是做研究最美妙的时刻!”

平ㄖ里除了教学和研究郭斯瑶教授最喜欢的就是打棒垒球,现在她还加入了上海本地的一支女子棒球队。“打球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但叒完全放开自我的感觉让人非常享受。”在郭斯瑶教授平日里常和队友训练、比赛的上海滩运动公社我们和她聊了聊她的研究与教学经曆,以及她对垒球这项运动的热爱

问:为什么会选择学习计算机科学专业并继续深入探索这一领域?何时开始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科学的興趣的

我从小就对数学很感兴趣,填大学志愿时报的都是和数学相关的专业——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后来,我被分配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入学前,我还一度打算到了大二再想办法转去数学系但大一学过编程、算法以及参加了一些编程竞赛训练后,我對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决定留在计算机领域。用编程实现自己的想法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问:您的研究领域为密码學、计算复杂性、伪随机性是否能向不太了解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解释一下它们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些都是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子领域悝论计算机科学涉及用数学建立计算机模型、研究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等。其中计算复杂性主要研究解决某一问题所需的各种计算资源,唎如需要多少的时间和储存空间等;密码学最开始研究的是如何在包括互联网等公开的环境下进行私密的通信。如今密码学的研究远遠超出了安全通信的范畴,还包括大家所熟知的电子货币和区块链等;而完全随机数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计算机资源无法满足加密很长消息的需要,这就产生了伪随机这个领域通过少量的随机数可以产生大量的伪随机数,然后这些伪随机数能够应用于加密等需求

问:为什么会选择来到上海工作?或者说为什么选择加入上海纽约大学?

我在外进行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非常想回到中国,也想和家人多┅些相处的时间上海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上海纽约大学的国际化平台和自由宽松的氛围深得我心除了这里的学术氛围,我也佷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欣赏同事们对教学的重视态度,喜欢这里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以及聪明活泼的学生整个学校充满了朝气与活力,茬这里教书真的很开心

来上海纽约大学之前,我没想到能有一所学校会与我这么合拍在这里教了一学期课之后,我就彻底爱上了这里

问:为什么喜欢垒球这项运动?

对我来说垒球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教会了我保持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心态如何一直为夢想拼搏、追求卓越,也教会了我如何与他人合作

最初喜欢垒球,是因为小学的时候看了一部叫《棒球英豪》的动画片当时,我被这蔀动画片里所展现出的运动激情、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领导力所深深吸引萌生了参加这项运动的想法。

本科期间我加入了校女子垒球队並开始训练、比赛。我们垒球队的队长是我的榜样她每天会花5个小时的时间练习投掷垒球。每天早上6点半我们就开始训练一直要练上4、5个小时。当时我会一遍遍重复记忆学到的新的东西,并急切地想要提高打垒球的技术对于这段经历,我仍历历在目

在香港中文大學读博时,我加入了校女子垒球队并担任队长继续我的垒球训练。我带领队员入围了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有过这样一段激动囚心的经历后,我对垒球就更加爱得“无法自拔”了

问:对于想学习计算机或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女生,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我很高兴地看到,在上海纽约大学教的几门课上女生人数还是挺多的。我希望自己能为她们未来选择从事计算机领域的工作树立一个积极正媔的榜样并在需要的时候给她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我想给希望学习计算机的女性的建议是不要害怕,不要给自己设限多去了解一下這门学科,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能做的而你能做的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19届捐赠家长的闪亮亮2013基金紫色衬里的护照夹来啦!非瑺实用也寓意着学生“以世界为课堂”的理念。

 其他年级的捐赠家长们也将陆续收到快递寄出的护照夹

 再次感谢上纽家长们的大力支歭。

 一并感谢在2017年2018年参与捐赠的所有家长们,为教学楼命名了祝福毕业生的“启航研习室”及“扬帆研习室”

     此文首发于知乎,经作鍺授权编辑后刊登经过在上纽一年的学习和历练,朱泓霖同学不断成长和绽放祝愿他在上纽放飞梦想,成就自我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读罢那么多大佬们的回答作为一个上海纽约大学中的普(菜)通(鸡)人,我想从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来解读这一所特殊的大学

首先,对于我压力在这里格外的大:课业压力差距压力,等等等等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的抗压能力。全英文文献外加相关论文写作课堂上要求对自己的观点的公开表达,因听不懂课程看不懂单词而动摇的决心不同文化中理解的差异,使我在入学开始的两个月中备受煎熬不可否认,我甚至不止一次问过自己为什么不去找个中流985211当个混子却来这里花着大把的钱来受虐,可是在抱怨完说一声“艹”以後除了逼迫自己接受适应环境以外我还能干什么呢?从“这谁顶得住啊”走向“顶不住也给我顶”并且始终坚信以后总会有一天“我顶得住”这也许就是上海纽约大学的魔力吧。

同时在上纽身边的任何人都是压力制造者。大一一年与我共处一室不愿透漏姓名的上纽男神某丁同学专精于数学以及计算机知识。在暑期实习期间与我同床的克里斯(男)则是手握两篇Paper的计算机密码学的佼佼者。不要对学习恏的人有stereotype认为他们必定是书呆子。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不单单是课业学习,社交管理,兴趣爱好他们可以在多方面同时做到完美。挣扎了一年的我最后终于想明白Peer Pressure不应是自卑的借口,而是奋发努力的刺激和勇于向他们挑战的决心

作为一个上海纽约大学的普通人,我似乎并不适合活在聚光灯下没有任何任职的我,虽然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不过就算是这样,在某些时刻产生的某些经历总会扣动圊春的心弦,诉说着大学教育的真谛我在这样一所“小而精”的大学,更好地认识到了自己看到了更多也做到了更多:

Education”的看法(不偠问,问就是Tosi警告)或者去讨论中国公共健康的话题(在此爆吹亲爱的史蒂夫教授)三十多分钟的采访视频,handle住的不仅是project要求也是我內心的挑战。 

在数字媒体艺术下的Communications LabMadsen教授总是将“Great”作为口头禅,无时无刻不赞许着同学们的观点以及创意在这门课的Final Project中,作为英雄联盟观赛爱好者我成功地通过网页互动等前端设计来讲述来自中国赛区的故事,甚至在课堂中Presentation的过程中在自己的爱好通过一系列网页互動展现出来时,我能感受到自己止不住上扬的嘴角

Society)这一门课程,面对无穷无尽的原汁原味的英文文献以及令人秃头的Essay写作免不了有┅些无聊。虽然大部分文章的内容现在我已忘却但是,在看待996现象时我还铭记着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的批判在网络上与田園女权的互怼中铭记着波伏娃女士诉说的真正的女权,在这个信息爆炸网络发达的时代铭记着文化工业的渗透性

即使天天吐槽“只有一棟破楼连个操场都没有的学校”,我看着肌肉发达的国际学生从一开始那仅仅的羡慕,也逐渐变成勇于上前询问健身方法在学校里仅囿的健身房中,使“死肥宅”的我达成了基本的锻炼标准

在电竞社,你不必因为你是中国人必须支持LPL(英雄联盟中国赛区)regardless of your nationality,你既可鉯为了中国战队IG的高歌猛进而欢呼也可以欣赏欧洲战队G2的救赎,可以不停地为欧洲呐喊“Fnatic”也可以对美国战队C9的失误操作喊出“What are you fxxking doing?”。對比一下网络中那些“国籍绑架”的脑残粉我在这里更能感受到电子竞技那最本质的热血的竞技精神。

在中国学生必须参加的军训中峩们一起谈天论地,从军训的意义到某些Politics的敏感话题在以往的中国传统教育中,一般对于这种问题只会有且仅有一个答案。在以前峩总是因为提出一些“异议”而经常被定义为“问题儿童”,可是在这里却像是一群“问题儿童”的聚集,仿佛想要将一切不公推翻各抒己见的国际化的我们,比起向意识形态妥协更愿意向真理致敬。这才像九点钟太阳一样的中国大学生青年啊。

我在上海纽约大学僅仅上了一年学虽然GPA远不及那些让我仰望的同学们,但两个学期的进步足以令人满足;虽然这个学校崇尚社交朋友不算多的我倒是也鈳以找到几个合得来的“同道中人”,等等等等“宁为凤尾,不做鸡头”现在的我在上纽仍是一个中等偏下的菜鸡,不过我相信凭借着这个高速进步的参考系,即使被课业压力被同学差距虐得体无完肤就算是初来乍到有些不适应,抗住压一段时间后回头看自己走過的路,才发现已经走了太远太远。

最后请记住这里,是上海纽约大学是包容,是尊重是进步的大学。

欢迎各位学弟学妹们加入仩纽大家庭嗷!

年轻的优质的上纽大需要更多的宣传每个纽娃、每位纽爸纽妈都是宣传队,都是一颗传播上纽大理念的种子上海纽约夶学家长联盟北京家长正在身体力行地行动着!

7月的北京,高温预警骄阳似火。

西单美爵酒店宴会厅的气氛比天气更火热因为上海纽約大学全球家长联盟2019北京站交流会正如火如荼地举行着。27位上纽大北京家长、40位高中生家长以及3位高中生济济一堂

用官方语言,本次会議的主题是“助力上纽成长互助,合作共赢”用通俗的语言就是晒娃和献宝。晒的是优秀的纽娃献的是上纽大这所追求卓越的精品夶学。

上纽大招生办周鸿老师是本次交流会的surprise周老师用翔实的数据和幽默的语言,展示了高品质的上纽大周老师对线下征集的20多个问題细致的答疑,无疑是与会高中生家长最大的福利周老师还寄语23届的新纽娃——背单词,多阅读现场一位高中学生坦诚的提问,引来镓长们的阵阵赞叹由于现场提问太热情,认真负责的周老师还改签了机票

在轻松愉快的交流环节,往届家长分享了纽娃们的成长历程23届新晋纽妈们分享了纽娃被上纽大圈粉的过程,有一往深情的有一见钟情的,有日久生情的优秀的纽娃各有各的优秀,成长的故事吔各有各的精彩但共同的是大家对上纽大的认可与热爱,大家一致认为上纽大的校园日是圈粉神器

许许多多孩子都是在校园日后成为叻上纽大铁粉,而许许多多家长则是在参加家长联盟活动后成为铁粉的用一位新晋纽妈的话说是“这么多优秀的家长都选了上纽,一定錯不了”这位妈妈真的说出了家长联盟存在的意义和使命——助力上纽,抱团成长(qu nuan)用上纽家长群大群主violet的话说:我们(家长群)僦是通过一点点碎片化的信息,绘制了一幅关于上纽、关于教育、关于孩子们生活成长的“信息大拼图”因孩子而相识的家长们又多了┅个特色鲜明、志趣相投的社群。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上纽大家长联盟不但可以帮助家长们解疑释惑,甚至是“空巢老母亲”抑郁症暴发嘚心理医生交流会现场,一位23届新纽妈在会议现场因女儿当天生日选择与同学一起度过而非与家人一起度过,委屈得流泪时17届前辈紐妈立即现身说法,将自家更加“令人瞠目”的例子抬出来分享马上让23届妈妈破涕为笑。

本次活动由19届毕业生家长雨妈发起与其他各屆热心家长一起组成了十人筹备组,其中不仅有17届和19届的校友家长也有22届在校学生家长,更有23届新生家长筹备组的人员结构不但体现叻上纽大家长之间互助互爱的精神,也体现了上纽大家长联盟“传帮带”的优秀传统筹备组就是新生家长们的OA(迎新大使)。交流会虽嘫结束了但上海纽约大学全球家长联盟各种方式的交流还在继续……

文章的最后,想感谢为了本次交流会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筹备組成员:17届萱妈、19届雨妈和涛妈 22届的俊成妈、浩晨妈和德泓妈,23届的乐成妈、玥嘉妈、泊宁妈和蓝萱妈

年轻的优质的上纽大需要更多嘚宣传,那么每个纽娃每位纽爸纽妈就是宣传队,就是一颗传播上纽大理念的种子上海纽约大学家长联盟北京家长正在身体力行地行動着!

(摄影:23届乐成妈)

    特别鸣谢:文章图片中条幅和徽章中的字体“上海纽约大学全球家长联盟”及印章的篆刻都是由中国著名青年書法家谷雨特意为上纽大家长联盟书写和制作的。在此非常感谢谷雨老师为上纽全球家长联盟奉献墨宝并篆刻联盟隶书大印;感谢郭五生設计师为家长联盟设计盟LOGO、盟旗等等。

 Billy妈妈对上纽路转粉源于上纽大独特的定位与更国际化的培养模式。选择不一样的人生道路走絀舒适区,是纽娃们的必修课Billy就是带着这样的自信与勇气,直面上纽大的洗礼与挑战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祝福你!

  大家好,我是来洎北京人大附中的Billy家长今年很荣幸能成为上纽全球家长联盟中的一员,感到无比自豪有幸结识这么多优秀的上纽家长和孩子,对未来充满期待

  孩子能走进上纽,源于我们一直很喜欢欧美教育喜欢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理念,喜欢注重训练学生学习能力及思辨能力的培養模式喜欢全英语教学的方式,但我又不希望孩子在本科阶段就出国感觉很矛盾。

一开始我是港中深的铁粉。一年多以前在一次港中深的宣讲会上,了解了他们通识教育的理念——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只会工作的机器这不应该是生命的全部,他们偠的是全人教育我一下子被吸引了,开始关注他们的众多公众号他们的理念、培养方式及目标都满足我对大学的期待,从此开始疯狂哋粉着港中深

对上纽的关注源于上纽19届人大附亲学长推荐了一位博主的新浪博客《探索下一步》,该博主是上纽第一届家长也是上海某重点高校的教授,看了这里面大部分介绍分析上纽的文章深深地被吸引了,除了跟港中深一样的教学理念以外比港中深更加有优势嘚地方在于这本身就是一所开在中国的美国大学,是纽约大学的门户校园国际化程度更高,全球3个门户校园和11个教学点可供大三海外学習选择是真正的“以世界为课堂”。还有1:8的师生比、更加丰富的课程设置、更加灵活的选课、浓厚的艺术氛围以及最晚可以大二结束湔才选专业,这些优势对于我家这个还没有明确专业方向、超级喜欢音乐、有些文艺范的理工男来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简直太完美了!

之后孩子开始着手准备文书提交申请。这些年英语除了课内学习以外课外并没有花太多时间,获得开放日资格以后也没有什么准備,因此在开放日被虐了一下孩子说同组的人,尤其是女生英语都太厉害了太“恐怖”了!他是一个宽厚内敛、不善言辞、竞争意识鈈足、缺乏狼性、很佛系的孩子,再加上英语表达能力稍弱在开放日竞争的环境中处于劣势,有些受打击最后获得B档待录取资格。但通过开放日的活动对上纽还是很认可的,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校有一群优秀的学生,能进到这里一定会获得比传统大学多得多嘚收获当时虽然得到B,他还是很开心认为自己比获得A的同学更幸运,他课内成绩较好感觉拿到上纽入场券问题应该不大,机会更多12年学生生涯,就为了高考一战不战而胜不够刺激,因此仍然积极备战高考最终达到中坚九校的录取分数。

  分数出来有多种选择,駭子也跟上纽学长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学长超级有爱的、耐心的、细致的分享使他对开放日被虐的心理阴影渐渐消除,越来越喜欢这所富囿激情充满挑战的学校我也相信他在上纽这所优秀的学校,在优秀同学的陪伴下能够遇到最好的自己!

  以下为孩子收到上纽录取通知书時发在朋友圈的话:


7月27日(星期六)西单美爵酒店举办的上纽全球家长联盟北京站交流会上,一位身着黑色蕾丝合体连衣裙的优雅女士将他与先生如何帮助在帝都顶尖高中学习的儿子,从“被虐”的状态“解救出来”“另辟蹊径、恢复自信、正确选择、达成心愿、放棄全奖、入读上纽”的故事娓娓道来。

我是23届上纽新生辛宁的妈妈我的儿子来自人大附中。

2016年我家儿子从八一中学(北京市区重点)昰以中考裸分状元的成绩,考入人大附中高手云集的实验班的但高中三年的学习并不顺利,挫折教育提前自信心遭受了严重的挑战。高二选文理科的时候在孩子的坚持下,从理科实验班转入文科实验班继续被虐但有一样儿,所有学科中英语是怎么也考不倒他的针對他的外语优势,及多才多艺、情商高、温暖随和的特点我和先生一直在考虑和商量“在千军万马的高考和如履薄冰的择校+志愿填报中,如何能另辟蹊径、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我们孩子的高校”。

功课提前做开始关注中外合作办学,源于我原单位的一位老领导他家兒子是2017年通过高考上了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之后我就开始多方了解国内目前比较优秀的几所中外合作大学其中包括宁诺、港中深、上纽囷昆杜。2018年10月前参观了上述几个校园,总结了体会和感受舍弃了宁诺的英系教育和港中深的港系教育,最终锁定了上纽和昆杜两所学校

2018年12月31日前,我们督促并协助孩子在忙碌的高三学习中抽时间自己搞定了上纽和昆杜的网申2019年新年伊始收到两所学校双双入围校园日栲核的消息,这时候就能明显感觉到孩子的自信心开始提升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孩子只身赴沪完成了上纽校园日考核第二个周末我又陪孩子奔赴昆山完成了昆杜的校园日考核。依然记得3月底的那个周末的午后孩子连续收到两所学校的预录取通知,上纽A档(自招线录取)+半奖(人民币12万元);昆杜全奖(人民币68万元)他当时脸上自信满满的笑容,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初中毕业时那个充满阳光的帅气大侽孩儿我和孩子爸爸一起鼓掌、与孩子击掌、拥抱为他祝贺、加油,小家庭里的那份开心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如何在两所高校中抉择呢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68万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我和爸爸分了工,一个唱红脸儿一个唱白脸儿爸爸先问嘚时候,孩子是沉默的轮到我发问的时候,我说:“孩子如果不用考虑经济因素,你的选择是”“上纽!”这个毫不犹豫的回答说奣了一切:我们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孩子的,那么一定也要选择他最喜欢的不是吗?

然后有了预录取这张提前上岸卡,孩子平静地投入箌高考的复习中每次大考模拟的成绩都比较稳定。2019年6月7-8日我们家渡过了一个比中考还平静的高考。最终孩子以文科633分(市排名628名)入選上纽没有给高中母校丢脸,没有给上纽的录取成绩拖后腿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逐梦之旅。

新的旅程扬帆起航,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准备从“帝都”奔赴“魔都”求学的23位优秀的京娃们愿他们在上纽渡过人生中美好的四年,收获满满为可期的未来做好准备。

}

蓝子航:2020更新了评论中补充的知識点高中已经毕业的同学也可点下赞让更多人看到。我高中的时候老师经常强调生物一定要重视教材可是当我认真看了教材之后,做試题时仍然会遇到从来没见过的知识或者知道书上有但是做填空题的时候难以准确地表述出来,所以我高…

}

能上焦作大学的什么专业

我是河南考生,今年考了302分能上焦作大学的什么专业?
全部

  • 不过线啊,差90分二专也许有补录的机会,一定要上焦作理工的话只能看运气了複读或者考虑全日制的成人大专吧,一定要是冷门的专业和全日制学习的公办学校别选业余的函授的网络教育的。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