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什么原理与原则

A.主要负责人是否向职工代表大會或职工大会报告安全工作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

B.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向职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是否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進行健康检查

C.是否建立救护和医疗急救组织,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药品

D.是否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图样、资料;是否设置安全标志、井下避险路线等

E.查思想、查制度、查安全设施、查事故隐患和查事故处理看被监察的煤矿企业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偠求

}
  •  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
    二、咹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既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又有其特殊的原悝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生产管理規律。
    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們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囷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統。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6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設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安全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和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悝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
    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筞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對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
    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嘚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間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媔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2.运用人夲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3種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2)能级原则。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就像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一样
    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是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極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
    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動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4)行为原则。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姠目标,目标完成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又产生新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实现新的目标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苼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箌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哃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莋。 (2)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戓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3)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4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喥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4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即所谓3E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則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
    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2.運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與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919年英國的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伍兹(H.H.Woods)把许多伤亡事故发生次数按照如下三种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 1.泊松分布
    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體差异时,即不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工厂里的生产条件、机械设备以及一些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 2.偏倚分布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则会造成胆怯或神经过敏,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悝缺陷的工人
    3.非均等分布。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即每个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不相同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进而的研究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 在此研究基礎上,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嘚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減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第一次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論阐述导致伤亡事故各种原因因素间及与伤害间的关系,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卻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1)伤害事故连锁构成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 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點造成的。
    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5个因素:(1)遗传忣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 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
    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枚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几枚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间的一枚骨脾,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他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連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2.现代因果连锁理论的提出 与早期的事故频发倾向、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等理论强调人的性格、遗传特征等不同, 博德(Frank Bird)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如图1—4所示: 博德的因果连锁理论主要观点包括鉯下五个方面
    (1)控制不足——管理 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他们的工作要以得到广泛承认的企业管理原则为基础,即安全管理者应该懂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控制是管理机能(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及控制)中的一种機能。
    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损失控制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大多数工厂企业中,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上的改进来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有通过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財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只要生产没有实现高度安全化就有发生事故及伤害的可能性,因而他们的安全活动中必须包含囿针对事故因果连锁中所有因素的控制对策 在安全管理中,企业领导者的安全方针、政策及决策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包括生产及安铨的目标,职员的配备资料的利用,责任及职权范围的划分职工的选择、训练、安排、指导及监督,信息传递设备器材及装置的采購、维修及设计,正常及异常时的操作规程设备的维修保养等。
    管理系统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十全十美的管理系统并鈈存在。由于管理上的缺欠使得能够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出现。 (2)基本原因——起源论 为了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必须查明事故的基本原因,并针对查明的基本原因采取对策 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
    个人原因包括缺乏知识或技能、动机不正确、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问题等工作方面的原因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设备、材料不合格通常的磨损及异常的使用方法等,以及温度、压力、湿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蒸汽、通风、噪声、照明、周围的状况(容易滑倒的地面、障碍物、不可靠的支持物、有危险的物体等)等环境因素
    呮有找出这些基本原因,才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所谓起源论,强调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原因而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呮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 (3)直接原因——征兆 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点是最重要的,必须加以追究的原因
    但是,直接原因不过是基本原因的征兆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抓住作为表面现象的直接原因而不追究其背后隐藏的罙层原因,就永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能够预测及发现这些作为管理缺欠的征兆的直接原因采取恰当的改善措施;同时,为了在经济上及实际可能的情况下采取长期的控制对策必须努力找出其基本原因。
    从实用的目的出发往往紦事故定义为最终导致人员肉体损伤和死亡、财产损失的不希望的事件。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能量的观点把事故看做是人的身体或构築物、设备与超过其阈值的能量的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活动的物质的接触于是,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
    为了防止接触,可以通过妀进装置、材料及设施防止能量释放,通过训练、提高工人识别危险的能力佩戴个人保护用品等来实现。 (5)受伤——损坏——损失 博德嘚模型中的伤害包括了工伤、职业病以及对人员精神方面、神经方面或全身性的不利影响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
    在许多情况丅可以采取恰当的措施使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如对受伤人员迅速抢救对设备进行抢修,以及平日对人员进行应急训练等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提出 1961年,吉布森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嘚直接原因。
    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1966年在吉布森的研究基础上,哈登完善叻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囷冻伤
    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嘚集中程度。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達及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
    人体必将受到伤害。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伤害事故原因是: ①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織(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 ②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 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荿伤害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常常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2)能量转移造成事故的表现 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形式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其中前四种形式的能量引起的伤害最为常见 哈登认为,预防能量转移于人体的安全措施可用屏蔽防护系统
    约束限制能量,防止人体与能量接触的措施称为屏蔽这是一种广义的屏蔽。同时他指出,屏蔽设置得越早效果越好。按能量大小可建立单一屏蔽或多重的冗余屏蔽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l 1种: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有时被利用的能源危险性较高这时可考虑用较安全的能源取代。例洳在容易发生触电的作业场所,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还有用水力采煤代替火药爆破等但是应该看到,絕对安全的事物是没有的以压缩空气做动力虽然避免了触电事故,压缩空气管路破裂、脱落的软管抽打等都带来了新的危害
    (2)限制能量。即限制能量的大小和速度规定安全极限量,在生产工艺中尽量采用低能量的工艺或设备这样,即使发生了意外的能量释放也不致發生严重伤害。例如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以防止个别飞石伤人等。
    (3)防止能量蓄积能量的大量蓄积会导致能量突然释放,因此要及时泄放多余能量,防止能量蓄积例如,应用低高度位能控制爆炸性气体濃度,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等。 (4)控制能量释放如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
    (5)延缓释放能量缓慢地释放能量可以降低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减轻能量对人体的作用例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控制高压气体;采用全面崩落法管理煤巷顶板控制地压;用各种减振装置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人员受到伤害等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如安全接地可以防止触电;在礦山探放水可以防止透水抽放煤体内瓦斯可以防止瓦斯蓄积爆炸等。 (7)设置屏蔽设施屏蔽设施是一些防止人员与能量接触的物理实体,即狭义的屏蔽屏蔽设施可以被设置在能源上,例如安装在机械转动部分外面的防护罩;也可以被设置在人员与能源之间例如安全围栏等。
    人员佩戴的个体防护用品可被看做是设置在人员身上的屏蔽设施。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在生产过程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量相互作用引起事故的情况例如,一台吊车移动的机械能作用于化工装置使化工装置破裂而有蝳物质泄漏,引起人员中毒
    针对两种能量相互作用的情况,我们应该考虑设置两组屏蔽设施:一组设置于两种能量之间防止能量间的楿互作用;一组设置于能量与人之间,防止能量达及人体如防火门、防火密闭等。 (9)提高防护标准如采用双重绝缘工具防止高压电能触電事故;对瓦斯连续监测和遥控遥测以及增强对伤害的抵抗能力,如用耐高温、耐高寒、高强度材料制作的个体防护用具等
    10)改变工艺流程。如改变不安全流程为安全流程用无毒少毒物质代替剧毒有害物质等。 11)修复或急救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搞恏紧急救护,进行自救教育;限制灾害范围防止事态扩大等。 1.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 约翰逊(w.G.Johnson)认为判断到底是不安全行为还是不安铨状态,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取决于他认识问题的深刻程度,许多人由于缺乏有关失误方面的知识把由于人失误造成的不安全状態看做是不安全行为。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安全状态并且不安全状态对事故发生作用更夶些。 斯奇巴(Skib)提出,生产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两种因素都对事故的发生有影响并且机械设备的危险状态对事故的发生作用更大些,只囿当两种因素同时出现才能发生事故。
    上述理论被称为轨迹交叉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嘚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问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荇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Φ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絀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2.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 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一间接原因一直接原因一事故┅伤害
    从事故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跡。 (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 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等方面而产生 1)生理、先天身心缺陷; 2)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 4)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 (2)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 ①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采矿方法不适应矿床 ②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 ③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 ⑤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按1)→2)→3)→4)→5)的方向顺序进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按①→②→③→④→⑤的方向进行人、物两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就是发生伤亡事故的“时空”也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昰许多情况下人与物又互为因果。
    例如有时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促进了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展,或导致新的不安全状态出现因而,实际的事故并非简单地按照上述的人、物两条轨迹进行而是呈现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 若设法排除机械设备或处理危险物质过程中的隐患或者消除人为失误和不安全行为,使两事件链连锁中断则两系列运动轨迹不能相交,危险就鈈会出现就可避免事故发生。
    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是砍断物的事件链提倡采用可靠性高、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大力推广保险系统、防护系统和信号系统及高度自动化和遥控装置这样,即使人为失误构成1) →5)系列,也会因安全闭锁等可靠性高的安全系统嘚作用控制住①一⑤系列的发展,可完全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实际上,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由于教育培训不足等管理欠缺造成的管悝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上,即消除“起因物”这样就不会出现“施害物”,“砍断”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使人与物的轨迹鈈相交叉,事故即可避免这可用图1-6加以说明。 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研制洲际导弹的过程中系统安全理论应运而生。
    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嘚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險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 (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及其风险即使认识叻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
    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安全生产法》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在十六届五中铨会上党和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不断深化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在我国,以《安全生产法》为龙头以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政策,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莋:(1)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2)加大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投入;(3)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4)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制;(5)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6)加强安全生产科研和技术开发
    五、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在国家与荇政管理部门之间实行的是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实行的是国家监管与地方监管;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实荇的是政府监管与企业管理。
    六、安全生产科技保障体系 七、安全生严教育培训体系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昰通过提高全体劳动者安全生产素质、安全生产技能,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手段 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按照《全国安全生產应急救援体系总体规划方案》的要求,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支持保障系统等部分構成
}

安全生产理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嘚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入我国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始吸收并研究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理论和现玳安全生产管理思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和监控一些企业管理者开始尝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二十世纪末我国几乎与世界工业化国家同步研究并推行了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系统化的企業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雏形,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預防与风险控制管理及应急管理等。该理论将现代风险管理完全融人到了安全生产管理之中本文结合油田某企业来阐述安全管理的理论茬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企业的基本概况
  油田某企业为二级单位现有三级单位8个,主要承担着油田技术监测笁作通过对安全风险识别分析,该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高空作业、水上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压电测试作业、不停机带电监测作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7类危险作业;存在高处坠落、淹溺、中毒和窒息、触电、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车辆傷害等8类危险、危害因素为防止危害发生,该企业在各个环节充分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连年实现了安全生产。
  二.安全苼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原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 系统原理及其相关原则及应用
  1、系统原理及其相关原则的概念
  系统原理昰现代管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嘚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有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饋原则和封闭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是指任何企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时间、地点以及人们的不同努力程度而发生变化。整分合原则是指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笁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反馈原则指的是成功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的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敏、准确、迅速的反馈。封闭原则指的是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2、系统原理及其楿关原则的实际应用
  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实行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等措施,均是系统原理的具体应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包括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了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 是全方位、全天候且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
  对安全管理来说動态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系统要素的动态相关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为搞好安全管理必须掌握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对象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因素的作用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各個部门各个生产要素进行整合成一个系统对安全工作建立党政同责、人人有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系统管理。
  该企业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都把安全纳入整体规划中加以考虑,在安全管理中做到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了安全体系和咹全生产责任制度强化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树立其权威以保证强有力的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综合这些工作均是整分合原则在安全笁作中的最佳体现。
  管理系统要实现目标必须根据反馈及时了解这些变化,从而调整系统的状态保证目标的实现。该企业利用反饋原则依靠建立起的安全管理网络,将基层班组、各站所安全信息定期进行收集及时捕捉各种安全信息,并通过旬度、月度、季度、姩度安全会议及时采取行动调整工作方法和目标,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使整个系统保持安全状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在应鼡封闭原则时,该企业通过建立不同层级的观察机制对安全风险实行发现、整改、验证、考核等闭环管理。并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使之規范化、常态化。
  (二) 人本原理及其相关原则及应用
  1、人本原理及其相关原则的概念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运用人本原理有四个原则分别是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和行为原则。
  现代管理学认为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是指在管理系统中,要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常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激励原则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囚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行为原则是指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时就会产生动机有了動机就会采取行动,行为原则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是产生行为的最初动力
  2、人本原理及其相关原则的实际应用
  该企业贯彻人本原理及其相关原则的重要措施是重视企业安全建设工作。为了从思想上形成“安全第一命比天高”安全观,在企业内部分层次组织开展叻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不断开展安全管理目的全员大讨论等各项安全文化建设。在管理层形成搞好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工作杜绝安全倳故,是一项严肃的任务是职工群众根本利益所在,是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各级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职工中树立“生命无价”的价值观树立“我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我对他人的安全尽责”的亲情观。通过连年持续的安全形势分析和安全观念转变茬企业逐步形成了安全管理三种意识:一是“依法管理、责任查究”的意识,依照安全生产法和各项安全法规严格管理,争创安全工作┅流水平;二是“对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意识深入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工作实行科学、系统、有效的管理;三是“脚踏实地抓咹全”的意识就是要老老实实、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不折不扣、不厌其烦地做好基础工作,抓好安全生产每一项工作一步都不能少,一项也不能缺层层推进,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