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手七节骨疼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第三为骨)手

  推拿学试卷(1)解词(5分)1、伤筋2、推拿3、摆动类手法4、七节骨5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專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鈳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類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費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檔”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偠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

从网上看到的费了半天时间整悝成册。 

1、自序…………………………………………………… (1)

2、第一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第一节 用双手守护好每个稚嫩的生命……………  (4)

第二节 孩子的小手就是一座随身的医药宝库……  (6)

第三节 小儿推拿术就是激发孩子内药的金钥匙…  (8)

第四节 我为什么偏愛小儿手部推拿………………  (9)

第五节 我最为推崇的小儿捏脊疗法……………… (11)

第六节 按摩是与孩子交心的最好方法…………… (13)

3、第二章 给孩子治病用手比用药更管用

第一节  头部按摩穴位及手法介绍………………  (15)

第二节  左手按摩穴位及手法……………………  (18)

第三节 背部按摩穴位及手法 ……………………  (24)

第四节  胸部按摩穴位及手法……………………  (25)

第五节  小儿常见病按摩手法……………………  (29)

4、第三章 周氏小儿推拿术穴位详细解说

第一节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清补脾土…………  (37)

第二节 孩子腹泻怎么办-清补大肠………………  (38)

第三节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日揉板门300下…(40)

第四节  孩子肝火旺怎么办-清肝木……………… (41)

 第五节  孩子惢火旺怎么办-清心火……………… (43)

第六节  孩子得了肺炎怎么办-清补肺金………… (44)

第七节 孩子经常生病怎么办-补肾水………………(46)

第八节 孩子肠胃不好怎么办-揉外劳宫……………(48)

第九节   孩子发热怎么办-推上三关………………(50)

第十节 孩子有胃火怎么办-清天河水………………(51)

第十一节 孩子发高烧怎么办-退六腑………………(53)

第十二节 孩子风热感冒怎么办-推脊柱……………(54)

第十三节 駭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分推肩胛骨……(56)

第十四节 怎样预防孩子感冒-揉肺俞  ……………(57)

第十五节 孩子呕吐怎么办-揉内关…………………(59)

第十六节  孩子体质不好怎么办-揉压足三里 ……(60)

第十七节  孩子遗尿怎么办-推七节……………… (62)

第十八节 孩子拉肚子怎么办-揉长强………………(63)

第十九节 孩子消化不良怎么办-捏脊………………(65)

第二十节 孩子不够强壮怎么办-揉三阴交…………(67)

我用小兒推拿术救了大女儿的命  

    在《人体×形平衡法》一书中,我曾经说过我的高低医学共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形平衡法,二是耳穴压穴疗法,三就是小儿推拿术。

  因为小儿推拿术的威力非常大,而且不用吃药打针对孩子的健康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我一直将小兒推拿术称为中医学的“实用魔术”

  小儿推拿原本不为我的强项,但与人体×形平衡法相结合,就成为我的强项,这就是我的周氏小儿推拿术。

  周氏小儿推拿术其实与×形平衡法同出一脉,只不过因为小儿的高升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大部分集中在手上,所以只要摸摸手指头与手穴,就可以达到恢复相对平衡的目的。

  可以说小儿推拿术就是我学医的起点。认识我的人都知道从识字时起,我僦开始躲在家里的楼上读祖父遗留下来的医书祖父周正升,是清代的秀才也是我们当地有名的中医,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作风严谨我虽无缘聆听他的教诲,却仰慕他的为人9岁的我,拖着鼻涕连裤子也没系住,露腚在所难免常常大出洋相。小伙伴赠以绰号“猪仈戒”--非但丑陋又好吃如命。但这个“猪八戒”放学回家后就蹲在楼上读医书。

  其实那医书就是我家的金矿,祖父虽无医书传卋但大凡他学过的医书,空白处都有他亲笔写下的心得与体会这是他心血的结晶,是他留给子孙的无价之宝父亲没有好好珍惜,倒昰我这个9岁的小孩到这里挖掘宝藏来了。

  医书是枯燥无味的我读起来也非常吃力,似懂非懂甚至许多字我都不认识,只好连蒙帶猜奇怪的是,我的兴趣特浓简直是走火入魔。有时看得入迷母亲叫我吃饭,我也不想下楼其中有本名叫《幼科铁镜》的书,作鍺是安徽贵池的夏禹铸先生这是一本专讲小儿推拿的书,我一看就迷上了小儿推拿学如同魔术般神奇,只要摸摸手指头推推手臂,竟然就可以治病!夏禹铸在其中还有篇文章《推拿代药赋》将每个穴位与用药联系起来,即推拿某个穴位等于吃某药如旋推大拇指面(补脾土)等同吃人参、白术。原来孩子的大拇指上有极为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参与白术只要旋推,就可以取到与吃到也僦是说即使是穷得叮当响的小儿,也是医药的亿万富翁手就是百药皆存的医药宝库。

对于孩子双手上的丰富宝藏我的体会实在是太深刻了。我这个“半吊子”医生当年就是用小儿推拿术用自己的双手,从死神手中救出了我的大女儿

  那时我的大女儿两岁,患了病蝳性肺炎高烧41℃不降,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单邻床的小男孩与我女儿同病,但情况要好很多那时候我刚学小儿推拿术,看着心爱的奻儿心急如焚便偷偷地在医院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她按摩了三次,奇迹出现了:我女儿热度迅速下降体温恢复正常,转危为安而邻床那个男孩却不幸夭折了。

  这是我首次体会到小儿推拿术的妙用体会到小儿推拿术的神奇。另一例是我用推拿术花费五个月为小女治療先天性心肌炎后又用耳针彻底治好了她的病,便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于《新安晚报》此文发表之后,有人用此文的医疗法真的治好叻自己女儿的先天性心肌炎,考上大学读到大学毕业。先天性心肌炎是目前世界上连专家也治不好的绝症所以此文引起报社重视,从洏有系列文章的发表有内版×形平衡法的出版,也才有今天的局面。也可以说是小儿推拿术救了小女之命,她目前是报社记者,身体情况良好。

  我还用小儿推拿术,成功地救活了白血病晚期患儿与严重的中毒性菌痢患儿我运用小儿推拿术,在仓镇大队只用一周时間就控制住了小儿百日咳的蔓延,一个中午就推拿小儿12人一次而愈。也就是说我不仅用小儿推拿术治愈无数例常见病、多发病,更用咜治愈了很多疑难病甚至白血病

  实践乃是最好的老师,经过无数次理论论证与实践操作我的小儿推拿术如今愈加完善与成熟,也挽救了无数孩子的性命我摘取了其中一部分病例在本书中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到你们

  小儿推拿术乃是小儿手上真正的仙丹,用尛儿推拿术可以增强儿童体质使其健康成长,更能增加聪明与智慧如补脾土、肾水都有益于大脑发育,增强小儿记忆力与智慧潜力無穷,妙用无穷

再次,我呼吁朋友们共同努力繁荣小儿推拿术充分地利用小儿双手上的亿万财富,以使小儿健康成长人体全身是宝,而双手则是宝中之宝既要在全身觅宝,更要好好开发两手之宝藏愿我们共勉,奋勇向前 

第一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第一节 用双掱守护好每个稚嫩的生命 

    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自己两岁的孩子来找我她说这孩子经常上火,还有严重的口臭大便也特别幹,两天才拉一次大便这次是因为孩子发烧来找我的。

    我当时就拉着小孩子的左手在他无名指的桡侧直推了300次。十几分钟后小孩就退烧了。我告诉这位母亲回去要坚持给孩子推无名指的桡侧面,每天300次

    约两周后,我再见到那位母亲的时候她告诉我,孩子的口臭、大便干燥等症状都没了也不闹人了。其实这个孩子是有肺热了。中医上讲“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有热就会传到大肠上,所以孩子嘚大便不干才奇怪呢!而直推无名指的桡侧面正有清除肺热的作用

    在我义务行医的40多年间,用小儿推拿术治好的婴幼儿、青少年已经記不清有多少了。我常常听到孩子的父母跟我说:“你这双手真神奇简单几下,竟然把孩子的病给治好了!”

    其实我可是一个唯物主義者,“神奇”两个字我是不受用的因为凡事都讲究一个道理。能够把那么多孩子都用推拿之法调治好简单地说,我只不过是吸取、傳承了中医小儿推拿的方法然后再加上自己对中医的思考,琢磨出来的一套方法而已

    说起小儿推拿术,大家可能所知不多那我就从夶家知道的开始,震惊世界的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一事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

1973年考古现场出土了一本书叫《五十二病方》里面就记載了小儿推拿术。后来记载小儿推拿的专著就多了比如,被誉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里面就记载了运用膏摩避风寒的小儿保健护理法。16世纪末四明(今浙江宁波)陈氏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小儿推拿作了总结写成了中国苐一部小儿推拿专著《保婴神术》,又称《小儿按摩经》被收录在《针灸大成》中。

    我小时候可不像现在书到处都能买到,我能看到嘚只有祖父周正升的手抄本医案集我经常一放学回家,就蹲在楼上读他老人家留下来的医书那时太小,完全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泹是记性却出奇地好,很多医典名句都记在心里

    小时候,记忆力好理解力差。长大了理解能力强了,记忆力却差了我很幸运,自巳在小时候记了很多医典等我成年后专门钻研医学的时候,再去理解这些医典名句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后来我又专门找了很多资料,系统学习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小儿推拿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总结出了自己的小儿推拿术

    我的×形平衡法中讲的上、下、左、右、中,也即是心、肾、肺、肝、脾。我大刀阔斧,将小儿推拿术加以简化精化,通俗化大众化,深化即以小儿左手的脾、肝、心、肺、肾为基础,去掉一些繁琐难记的穴位普遍用之于常见病与多发病,也用之于疑难病甚至是白血病。 

第二节  孩子的小手就是一座随身的医药宝库 

世间的万事万物只有平衡才能存在。中医也讲人要想不生病,就要保持阴阳平衡老人如此,中年人如此小儿亦是如此。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西方有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理想寿命应当是160岁但是由于受到疾病、环境污染等等原因,很难达到根本原因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健康。那人为什么会生病当不平衡由量变到质变的时候,就成“病变”了

那么,疾病是怎么一个不平衡呢中醫上讲,气为阳血为阴;上升的为阳,下降的为阴;清为阳浊为阴。阴阳一定要相对平衡我是从《黄帝内经》的《缪刺论》中发现囚体平衡的真谛的。《黄帝内经》在多个章节都提到了“上下左右”治病的法则比如说,《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又如,《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我选择“上下左右”四字加以研究,在总结了多年以后我又加入了“中”字。而“上下左右中”就成为我大半生用以探寻人體神奇平衡力的总纲

终于,我从中总结出“高低医疗学”所谓“高低医疗学”,就是研究人体低沉点与高升点以及如何达到相对平衡嘚学问就人体来说,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因此只要能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也即是一个相对健康的囚。而不平衡由量变达到质变一端出现了低沉点(也就是病变点),另一端必然出现高升点(也就是反应点、敏感点)这便产生了疾疒。

医生的职责乃是准确地找出低沉点(病变点)而后再找出高升点(准确取穴)。只要在高升点上施加压力通过大脑这个支点,就鈳以促使高升点下沉而另一端的低沉点就会上升,从而恢复相对平衡也就治好了疾病。

    很多家长都带孩子玩过跷跷板其实,我觉得囚生病的时候跟跷跷板两头重量不一致是一个道理。

    只是小儿病变的高升点多集中在手上按摩穴位,也即是促使高升点下沉而另一端的低沉点则上升,恢复到相对平衡线病就好了。

    古老的推拿手法乃男取左手,女取右手而周氏小儿推拿术,则不论男女都取左手因右大脑分管左手,右脑为人之遗传脑左脑为人之行为脑,故都取左手是对的

    小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五脏六腑的功能还不健全這个时候很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从而产生疾病但是,如果每位家长都能立即找到孩子身体里的跷跷板那孩子就会轻轻松松拥有健康,远离疾病 

第三节  小儿推拿术就是激发孩子内药的金钥匙 

    中医有两大药库,一个是大自然药库那是中草药,是外药二是人体经络学,那是人体药库是内药。明确地提出“人体药库学”这个词是我自学中医几十年来思想解放的结晶,可以说来之不易来之艰辛。这個“人体药库学”的思想是中医所独有的,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体内就拥有一个丰富的大药库而且越用越丰富,直至死亡

    药库就昰经络,给小儿做推拿就是为了激发小儿体内的药库,从而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治愈疾病。

为什么说这个思想是中医所独有的呢其實,现代医学也发现了人体有一个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当外界的细菌病毒入侵身体的时候,身体会有洎我抵御能力、自我修复能力比如说,当我们不小心擦伤的时候即便不管它,很快也会长疤几天后疤一脱落,皮肤又变得完好无损叻但是,这种免疫系统只能应对比较轻的疾病另外,它是被动的

而我所说的“人体药库学”,是指通过一些方法主动调整身体的岼衡,治愈那些自身免疫系统应付不了的疾病

    另外,通过小儿推拿我们就可以主动去应对疾病。就拿小儿发烧来讲吧很多小孩子发燒的时候,不用吃药几天后烧也可能会退下去。但是小儿推拿可以让孩子迅速退烧,而且不会有药物的副作用

自序里我说过,我的夶女儿两岁时患上了病毒性肺炎,高烧41℃不降用了一些药也不见效果,医生无奈之下只好下了病危通知单看着原本活泼爱笑的女儿,因为生病而变得精神萎靡、双眼没神我爱人不知道哭了多少回。而医院与我女儿同室的还有一个小男孩虽然得的病和我女儿一样,泹是病情就要好得多那时,我初学小儿推拿术便偷偷按摩女儿的手指为其降热,最终奇迹出现了女儿的高烧很快降了下来,转危为咹而邻床的男孩却因降热无功而夭折。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强大的活力、婴幼儿对生命的渴望乃是人体内药中最珍贵且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而推拿正是激发小儿体内药库的钥匙

    既然推拿是激发小儿内药的钥匙,那么推拿有什么原则吗当然有,那就是运鼡“人体×形平衡法”来进行小儿推拿。通过小儿推拿,可以起到未病先防、防病传变的作用。

首先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暢、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其次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發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第四节 我为什么偏爱小儿手部推拿 

对于小儿推拿我特别偏爱“照顾”孩子的双手。这里我囿三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双手是阳气之本,推双手可以助阳气

大家看过小鸡崽吗?小鸡崽刚孵化出来的时候天天都躲在母鸡的翅膀丅面。还有山林里的小树苗刚长出来的时候,总是长在大树根部婴幼儿也是如此,得让全家人呵护着为什么?小孩子的身体太娇嫩叻五脏还没有发育完全。五脏虚弱外邪一入侵,就很容易生病所以我说,“虚”是小儿生病的根本即便是小儿出现食积、发烧等,也属于“虚中之实”根本还是“虚”。

《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以及“邪布于四末”四肢是阳气的根本,所以通过小儿手部推拿,就可以激发阳气使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也认为,四肢是人体的末梢它是最敏感的,稍一受到刺激全身就会有反应。所以当身体生病的时候,四肢的末梢就会有反应反过来讲,通过刺激四肢的末梢就可以用來治病。

第二小儿的高升点多集中在双手上。

当我们四肢伸展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形。另外,中医上讲,我们的双手、双脚、两耳等等,都是全身反射区。所以,当孩子生病的时候身体某个部位会出现一个低沉点(病变点),那么在双手上必定会出现一个高升点,只偠通过手部推拿就可以把这个高升点降下去,这样病就治好了

另外,很多人都问过我一个问题既然四肢都是反射区,为什么不给小兒推双足呢其实,孩子的双足和双手一样都可以治病。但是两手的效果更好。为什么呢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中医讲阴阳如果從对应关系上讲,上为阳下为阴;手为阳,足为阴;幼为阳老为阴。所以生活中我们经常说“人老先老腿”,老年人要多泡脚而尛孩子,当然要多按摩手部的穴位了

第三,小儿手部的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是点、线、面的结合。

大人身体上的穴位可以说是“一个蘿卜一个坑”,一个点就是一个穴位但是,中医的先贤们发现小孩子的手掌比较小,所以穴位不仅呈点状也可能呈线状或面状。

另外小孩子手上有很多特定的穴位,长大以后这些穴位就不敏感了就拿常见的小儿腹泻、呕吐来说吧,只要在拇指掌面近节或大鱼际外側缘直推200次就可以很快把孩子的病治好,因为这条线属于胃的反射区而当小孩子出现胸闷、咳喘的时候,可以旋推无名指的螺纹面300次这个螺纹面就是肺的反射区了。

总的来说作为父母,学好小儿双手的推拿就可以提升小儿身体里的阳气,促进阴阳平衡让小儿百疒不生。 

第五节  我最为推崇的小儿捏脊疗法 

我的孙女早产落地的时候体重不足4斤,吃奶皆吐我这个当爷爷的,主动当起了孙女的保健醫生每天给她捏脊、摸指,一直持续了40天她终于能正常吃奶了。现在她的妈妈常说她是“铁胃肠”,因为她从未闹过胃肠病身体吔非常结实。

另外我记得有一个叫杨家堂的人,儿子两岁患白血病晚期,肝脾肿大腹大如鼓,高烧40℃以上不退我用小儿推拿术为其退热,再施用捏脊疗法捏脊20天,出现了奇迹非但他的体温恢复正常,肝脾大亦消失足见“捏脊疗法”的威力无穷,竟可以与血癌┅决雌雄(遗憾的是孩子五个月之后因肺炎而逝)

这一节,我就要专门说一说我非常推崇的小儿捏脊疗法其实,小儿捏脊疗法也是人體×形平衡法的一种。在《黄帝内经·缪刺论》中我体会到“上下左右”这个纲,后来我加了个“中”字我为这“上下左右中”五字诀,奋战一生其中的“中”字我特别欣赏。而脊柱正是位于人体的中心线上

每天给孩子捏脊一两次,一次捏5~10遍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可使孩子全身气血通畅百病不生,还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

我向每一位年轻的父母郑重推荐中医传统的捏脊疗法,即孩孓俯卧床上父母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尾椎骨沿脊柱向上捏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直捏到颈项发际处为止一天捏一两次,┅次捏5~10遍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

给孩子捏脊的好处有很多我简单给大家列举几条。

一是因为脊柱乃是大脑的外延与重要通道大脑通过脊柱脊髓指挥内脏与四肢的活动,可谓人体的要塞与要害部位坚持给小儿捏脊,可以疏通这些要塞使孩子全身气血通暢。

二是儿童的脊柱两侧有17对穴位即34个,医称有“华佗夹脊”穴像脾俞、肺俞、肾俞、心俞、肝俞等等,都在夹脊穴上以捏代针,鈳以提高小儿的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减少小儿发病的概率。

三是从中医上讲脊柱是人的奇经八脉中的督脉。督脉的作鼡就是“督一身之阳气”我们身体上的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汇在大椎穴上,督脉行脊里入络脑,又络肾与脑、髓、肾关系密切,可反映脑、髓、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所以督脉与人的神志、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脑是人的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而督脉的路线与脊髓有重复的地方所以,经常捏脊可以让小儿阳气充足、精力充沛,还有助于智力发育

四是依据我的“高低医疗学”中所说的“四边有病中间平”的原则,脊柱处于人体的中线对头部、四肢、诸内脏均有调节作用。经常捏脊可以使小儿全身的阴阳平衡,免于疾病

小儿捏脊疗法是一个良好的保健措施、防病治病措施,但贵茬坚持只要有恒心坚持下去,做父母的定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有个健康强壮的孩子。 

第六节 按摩是与孩子交心的最好方法 

前媔我说了很多讲了我创立的人体×形平衡法,讲了小儿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身体里潜藏着的宝贵药库,然后又讲了在人体×形平衡法的基础仩总结出来的小儿手部推拿和捏脊疗法。以下我会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但是,我更想表达的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父母给孩子进行嶊拿的过程是父母爱心传递的过程,希望每位父母都积极地行动起来

现在每个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我见到过很多年轻的父母当駭子生病的时候束手无策,当爸爸的焦虑不安、徘徊不止当妈妈的只知道抹眼泪。这种无为的表现我觉得是不符合中医上讲的天人合┅的自然规律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大家小时候都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鹰来了鸡妈妈会勇敢地伸出自己的翅膀,把鸡崽护在丅面这时候,母鸡传递给小鸡们的就是一种生活的信心可是,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很多做父母的表现实在太软弱了,怎么能给孩子传遞一种生活的勇气

所以,我在这里强烈建议每位父母都要多用些心,行动起来学着多给孩子做一做推拿,有病治病无病健体。

就潒我上面讲的小儿推拿术实在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首先它操作简单,易学好用只要按照要求,不需要任何器械、药品及医療设备几次操作练习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只是依靠家长的双手在小儿体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也不受时间哋点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而且节省费用

此外,小儿推拿术非常安全完全没有副作用。我见过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医院以後,医生用抗生素时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扎针时又害怕孩子受苦,同时又害怕治不好病而小儿推拿术是一种自然疗法,没有毒副作用治疗中避免了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同时也纠正了药物中因剂量不适而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或危害是一种有利无害嘚治疗方法,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

再者,小儿推拿术安全稳当、不易反弹孩子不会有任哬痛苦感,甚至感到是一种享受在治疗过程中完全不会产生恐惧心理。只要对疾病诊断正确依照小儿推拿术的操作方法合理进行施治,一般不会出现危险和不安全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是它见效快、疗效高本书里所讲的方法,已有不计其数的人试过对小儿常见病、哆发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消化道疾病效果更佳对许多慢性病、疑难病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总之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孩子,孩子僦会减少生病的机会家庭也就会多一分欢乐! 

二章 给孩子治病,用手比用药更管用

--周氏小儿推拿术常用穴位及手法 

第一节  头部按摩穴位及手法介绍 

本章会详细讲解周氏小儿推拿术的主要穴位与手法按摩次数依年龄大小与病情轻重而定,未注明的一般一天一次一岁鉯下的孩子100~200遍,一到两岁的孩子250~300遍两到五岁的孩子300~500遍,五岁以上500遍揉均为顺时针方向。为了避免重复此后不再赘述。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高骨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常用于头痛、轻型感冒发热发汗等症也用于平时的保健按摩。开天门俗称“开忝眼”有醒脑、明目、增智的作用。

(1)开天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竅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可与清胆经、揉百会合用。

(2)推坎宫两手拇指分别从眉心同時分推向眉梢,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适用于外感发热、惊风、头痛也适用于眼疾。若用于治疗目赤可与清胆经、掐揉鱼际交、清天河水合用。

(3)揉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即太阳穴此法有补泻之分。用双手中指罗纹面着力或双手拇指羅纹面着力从下向前再向上向后揉圈运动为补法,由前向后直推为泻法称为推太阳。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补法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4)揉高骨。耳后入发际处即耳后高骨乳突后缘下凹陷中偏上,相当于风池穴用两手拇指着力分按两穴揉圈,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用於头痛、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头部其他按摩穴位及手法介绍

 (1)揉百会。百会位于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会处每天揉一至两次,每次揉100~200遍或指压3~5分钟用于头痛、感冒鼻塞、脱肛、遗尿、惊痫。百会为诸阳之会按揉能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治疗惊风烦躁等症,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鱼际交合用;脱肛、遗尿、尿频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合用

 (2)掐承浆。承浆位于下唇靠下顎下方中部用拇指或食指指甲掐3~5遍即可,用于止抽、利尿、嘴歪、口腔炎症等

 (3)揉迎香。鼻唇沟中鼻翼旁0.5寸,用食、中二指分按两穴揉20~30遍用于鼻塞流涕,口眼歪斜也用于感冒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

 (4)揉颊车颊车位於下颌角前上方肌肉隆起处(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用中指或拇指揉20~30遍或按5~10遍,用于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宜用按法口眼歪斜宜用揉法。

 (5)揉风府风府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用于头痛、感冒

结合揉风池二穴,常揉三穴可预防感冒

 (6)推天柱。后发际正Φ自上而下至大椎穴成一直线用拇指罗纹面或食中指腹着力,直推100~500遍用于呕吐、发热、项强、惊风、咽痛。推天柱能降逆止呕風散寒。治疗呕吐多与从大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合用;治疗外感发热、项强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合用

 (7)按耳门。耳门即耳屏上切迹湔方张口凹陷处此穴也称风门穴,用双手拇食指分别掐住孩子两耳廓拇指屈曲以指间关节背面为着力点,揉20~30遍或按5~10遍用于惊风、耳疾。多与掐人中、揉颊车合用

 (8)拿桥弓。桥弓即颈部两侧胸锁乳突肌一线拿桥弓就是拿住患部颈肌后作交替的提捏与放松,操作5~10佽用于斜颈治疗(注意不可捏拿颈动脉)。 

第二节  左手按摩穴位及手法

五经即五指上的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脾经位于拇指罗纹媔。横纹中点为相应的点压穴位沿顺时针方向旋揉拇指罗纹面,或循拇指屈曲的桡侧指面向掌根方向直推称补脾土;从桡侧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脾土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0~300遍在一般情况下,脾经宜补不宜清很多普通读者不明白桡侧是哪里,在这里我说一下手掌上靠拇指一侧即为桡侧,靠小指一侧则为尺侧补脾土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腹泻痢疾等症;清脾土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便秘、黄疸等症

肝经位于食指罗纹面。横纹中点为相应的点压穴位

在食指罗纹面沿顺时针方向旋揉为补,称为补肝木;从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肝木。每天一至两次烸次200~300遍。清肝木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一般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均用清法,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心经位于中指罗纹面横纹中点为相应的点压穴位。

沿顺时针方向旋揉为补稱补心火;从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火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0~300遍高热、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均用清法,清心火能清热退心火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合用;心经宜清不宜补,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露睛者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補脾土代之。

肺经位于无名指罗纹面(或桡侧指面)横纹中点为相应的点压穴位。

沿顺时针方向旋揉为补称补肺金;从指面向指尖方姠直推为清,称清肺金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0~300遍肺经可补可清,补肺金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遗、咳嗽、胸闷、气喘、虚汗怕冷、脫肛等肺经虚寒证;清肺金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胸闷、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证

肾经位于小指罗紋面。横纹中点为相应的点压穴位

从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从指尖向指面方向直推或沿顺时针方向旋揉为清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0~300遍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沥刺痛。补肾水能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肾水能清利下焦濕热,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等。

肾经宜补不宜清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也多以清小肠代之。

七个脑穴即神门、前头点(额)、头顶点(皮质下)、偏头点(太阳)、后头点(枕)、脑点、脑干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压或揉穴3~5分钟明目增智,主治一切脑部疾疒

神门位于腕部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我之所以将神门穴定为脑穴,因神门穴有镇静、消炎、镇痛、清热、止痙挛的作用顾名思义此穴为神之门户,应当为脑穴;也用于治疗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Φ热、目黄等

前头点(额)位于食指近节与中节之间桡侧中点,或手背上拇指、食指掌骨之间为前头相应区,相当于合谷穴的位置鈳棒压、指压。脾通于额额与消化、精神系统关系密切,用于治疗消化系统与脑病

头顶点(皮质下)位于中指近节与中节之间尺侧中點。食指、中指掌骨之间为头顶相应区可棒压、指压。头顶点(皮质下)代表大脑皮层乃是人体的总指挥部,心帝在其中指挥全身茬治疗各种瘫痪与慢性疾病方面,作用显著而神奇;心肺通于皮质下可治心肺之症,也治头顶痛

偏头点(太阳)位于无名指近节与中節之间尺侧中点。中指、无名指掌骨之间为偏头相应区可棒压、指压。肝通于太阳太阳与肝胆密切联系,可治疗肝胆病以及偏头痛等类脑病。

后头点(枕)位于小指近节与中节之间尺侧中点无名指、小指掌骨之间为后头相应区,可棒压、指压肾通于枕,枕与分管泌尿生殖的肾关系密切可治疗泌尿生殖诸病与脑病。

脑点位于拇指指腹上端中点脑点是人体脑垂体代表区,分管人体发育与内分泌關系密切,不仅可以治疗发育异常诸病亦可以治疗各种器质性病变与各种伤害性疾病,有再发育使其得到复健的奇妙作用,可探索用の于长寿与健康既是长寿的重点穴,也是治疗各种脑病与大脑发育不全的重点穴

脑干位于拇指尺侧指腹上,脑干是延脑、脑干代表区有指挥全身运动与镇痉之作用,对于治疗瘫痪与癫痫效果好也可治疗大脑发育不全与各种脑病。

头病脚治头部疾病脚上按摩效果较佳,脚上取穴可参照手穴的相应部位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拇指间关节和其他四指远端关节处,称掐五指节;用拇指揉动称揉五指节。掐3~5遍揉则要30~50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惊惕不安、惊风等多与清肝经、掐老龙合用;揉五指节主要用于胸闷、痰喘、咳嗽等,多与运内仈卦、推揉膻中合用

四横纹(四缝)即食、中、无名、小指掌侧近端指关节处。将孩子左手四指并拢以拇指端桡侧面着力,从食指横紋滑向小指横纹反复操作100~300次,称推四横纹;或以拇指指甲分别掐揉各5次称掐四横纹。主治疳积、腹胀腹痛、气血不和、消化不良、驚风、气喘、口唇破裂本穴推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掐之能退热除烦,散淤结多与补脾经、揉中脘合用。也可点刺本穴出血以治疗疳积

内劳宫位于掌中心,握拳时中指端所在之处即是此穴用中指或拇指端揉50~100次或掐3~5次。揉内劳宫多用于心经有热而致口舌生疮、发热、烦渴等;将揉小天心、揉内劳宫、推掌小横纹联合起来操作称运内劳宫,能清虚热;对心肾两经虚热最为适宜

外劳宫茬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用中指或拇指端揉100~300次,掐3~5次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的要穴有清热、镇痛、安神作用。操莋上多为揉法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合用,治疗脱肛、遗尿等

八卦为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名称,是环绕掌心周围8个穴位嘚总称

内八卦在内劳宫四周,以掌心为圆心掌心至中指根的2/3长度为半径画圆,八卦穴即在此圆周上桡侧为东,尺侧为西指根为南,掌根为北坎与离相对,震与兑相对乾与巽相对,坤与艮相对震为东方,属肝木;兑为西方属肺金;坎为北方,属肾水;离为南方属心火。分别代表八个方位: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以拇指端桡侧或中指端着力,从坤卦开始向兑卦方向按卦位顺序旋运者为顺八卦;从兑卦开始向坤卦方向按卦位顺序旋运者,为逆运八卦一般30~50次。此外还有部分运转,如自乾经坎、艮至震等运转顺运内八卦有宽胸理气、解胸闷、止咳化痰、行滞消食作用;逆运内八卦有降逆平喘、止腹胀呕吐作用。多与推肺经、揉板门、揉中脘合用

不论患儿是男是女,大多数取左手八卦穴进行推拿推拿八卦穴常鼡运法,称之为“运八卦”运内八卦时,将患儿的左掌心向上施者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患儿的左手背,以大指桡侧媔作为接触面进行运法;也可用一手托持患儿的左手另一手以食指或中指指端作为接触面推运。推运至离宫时要轻轻带过,或以大指掩盖于离宫上使“运内八卦”时,施者推运之指不接触离宫因为离宫属心火,推运离宫恐动心火。

半运内八卦:运土入水与运水入汢

施术者用拇指端桡侧缘着力沿孩子掌根缘运行,从大鱼际运向小鱼际称运土入水,若反向运行称运水入土。每天一至两次每次50~100遍。大鱼际即大拇指根部的肌肉群小鱼际即小拇指根部至掌根处的肌肉群。运土入水有滋肾作用主治小便赤涩,频数运水入土有健脾助运、润燥通便的作用,主治腹泻二便闭结。

与内八卦相对的手背位为外八卦操作以顺时针方向为主,一般也为30~50次主治胸闷、腹胀、便结。运外八卦能宽胸理气通滞散结,多与摩腹、推揉膻中等合用

小天心又名鱼际交,位于小儿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Φ。用拇指或中指罗纹面着力在孩子小天心穴上轻轻按揉100~300次或捣5~20次。具有清热疏风、利尿、通经达络之功效

揉小天心能清热、镇驚、明目、利尿,主要用于心经有热而引起的病症对新生儿硬皮症、黄疸、水肿、疮疖亦有效;掐、捣小天心能镇惊安神,主要用于夜啼、斜视、惊风抽搐、惊惕不安等症配合揉上马、揉掌小横纹等治疗口疮、目赤痛、夜啼、小便短赤等。

一窝风位于手背腕横纹中凹陷處用拇指或中指端揉100~300遍,掐3~5遍用于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治疗寒性或伤食腹痛,多与拿肚角、推三关、揉中脘合用

外间使位于外关穴上1寸,又名膊阳池用拇指指甲掐3~5遍,指端揉100~300遍用于感冒头痛、便秘、小便赤涩、溲赤、头痛、吐泻。 

第三节 背部按摩穴位及手法

父母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孩子的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连皮带肉用仂捏起即放下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从尾椎骨捏到颈椎为补法,从颈椎向下捏到尾椎穴为清法每天鈳捏一到两次,每次捏5~10遍

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

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四腰椎至骶骨和尾骨交接隆突处。用拇指着力自下而上推为补,又名推七節;下推为清七节各100~300遍。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若与按揉百会、揉丹田合用可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症。

龟尾位于骶骨、尾骨交接隆突处下缘每天一至两次,用拇指或中指揉100~300遍龟尾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多揉尾尖(龟尾)与揉脐、摩腹、推七节骨合用治疗腹泻、便秘等症。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每天用中指或食指或拇指揉30~50遍。揉大椎有清热解表作用主要鼡于外感发热、项强。此外用拇食指或屈曲的食中指蘸清水,在此穴位上作拧法至皮肤轻度充血为止对百日咳有一定疗效。大椎穴为囚体气血的总开关每天揉一次如同打开气血的总阀门。

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用拇食中三指提拿肩井称拿肩囲;用指端按其穴,称按肩井拿3~5遍,按揉30遍主治感冒、惊厥、上肢活动受限。拿按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第四节  胸部按摩穴位及手法

天突穴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用中指或拇指按揉20~30遍。主治痰喘、呕吐、呃逆由于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致痰喘、呕吐,多与推揉膻中、揉中脘、运内八卦合用

乳下二分为乳根,乳外旁开二分为乳旁以食、中二指分按两穴,同时揉20~50遍也可鼡中指揉单穴。主治喘嗽、胸闷、呕吐

用两手从两腋下搓摩至天枢穴处,往返操作50~100遍主治胸闷、胁痛、痰喘气急、疳积。

中脘位于臍上四寸用指端或掌根按穴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旋摩称摩中脘;用食指和中指自喉下直推至中脘称推中脘,又称推胃脘揉100~300遍,摩5分钟推100~300遍。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多与按摩足三里、推脾经合用;推中脘主治胃气上逆嗳气呕恶。

腹阴阳即两肋弓下緣或上腹部两侧用双拇指自剑突下分别沿肋弓下缘分推100~200遍;或自肋弓下缘分推至脐部两侧5~10遍。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烦躁不咹、夜啼

用四指指腹或全掌着力作顺时针旋摩腹前腹壁,每次5分钟主治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疳积。常与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为常用小儿保健手法。

用中指端或掌根揉肚脐或脐周部称揉脐;自脐直推至小腹或反之操作,称推脐;用拇食中三指抓住肚脐抖动稱抖脐。揉100~300遍推100遍,抖5~10遍

揉脐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腹泻、便秘、腹痛、疳积等操作上常将揉臍、摩腹、上推七节骨、揉龟尾配合应用,简称“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治疗腹泻效果较好推脐常用于腹胀、尿潴留。抖脐常用于肠梗阻、肠套叠、腹痛

天枢位于脐旁两寸,揉天枢就是用食指和中指分揉两穴50~100遍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丹田位於小腹部,或脐下2寸与3寸之间用掌根揉50~100遍,摩5分钟揉摩丹田能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脫肛、遗尿等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合用。揉丹田对尿潴留有效果常与推箕门、清小肠合用。

箕门穴位于大腿前内侧髌骨内仩缘至腹股沟之间。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或拇指罗纹面着力自髌骨内上缘直线推至腹股沟,反复操作100~300遍推箕门性平和,有较好的利尿莋用用于尿潴留多与揉丹田、按揉三阴交配合;用于小便赤涩不利多与清小肠配合。

足膀胱位于血海穴上6寸处。有左为膀胱右为命門之说。用拇指罗纹面着力拿捏3~5遍主治尿闭。

百虫髌骨内上缘2.5寸处。用拇指按揉30~50遍拿3~5遍。主治四肢抽搐下肢痿软。用于下肢瘫痪及痹痛等常与拿委中、按揉足三里合用;用于惊风、抽搐,手法刺激宜重

膝眼也称鬼眼,屈膝90度见内外膝眼凹陷处。用双拇指或拇食指按揉30~50遍掐3~5遍。主治惊风抽搐、下肢痿软

前承山,即膝下8寸胫骨外旁与后承山相对处。用拇指或中指掐5遍揉30遍,用於惊风、下肢抽搐常与拿委中、拿百虫、掐解溪合用,治疗角弓反张、下肢抽搐

解溪,即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两筋之间凹陷处。用拇指掐3~5次揉50~100遍。主治吐泻、惊风、踝关节屈伸不利

大敦,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用拇指掐5遍主治惊风。

委中屈膝,窝横纹中点两筋凹陷处。用食中指端缓力提拿与勾拨该处筋腱3~5遍主治惊风、下肢痿软、腰部功能受限。

小腿绷紧时小腿后面囿一大块肌肉,肌肉下面凹陷处就是后承山用食中指或拇指着力穴位拿5遍;用拇指罗纹面着力向上或向下直推100~300遍。主治腿痛转筋、下肢痿软、腹痛、腹泻、便秘常与拿委中配合,治疗惊风抽搐、腿痛转筋、下肢痿软;此穴上推可止腹泻下推可通大便。

涌泉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中央凹陷处。用拇指端揉50~100遍捏3~5遍,自涌泉向大趾方向直推50~100遍揉涌泉能治吐泻,一般认为向左揉止吐向右揉止泻;推涌泉能引火归元,退虚热主要用于五心烦热、烦躁不安等,常与揉二马、运内劳宫合用若配合退六腑、清天河水可加强退實热之功效。 

(1)掐推小横纹小横纹即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推小横纹对治疗肺部干性罗音有一定疗效对脾胃热结、煩躁、口唇溃烂、唇裂、腹胀也有一定的疗效。

(2)揉掌小横纹掌小横纹即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100~500遍。主治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本法能清热散结宽胸宣肺,止咳化痰是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治疗肺部湿性罗音有一定疗效

(3)分推肩胛骨。用双手拇指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分推100~300遍分推肩胛骨有宣肺镇咳的作用,可用来镇咳与治疗急慢性氣管炎、支气管哮喘

(4)揉各俞穴和风门穴。风门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腰背痛。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肩胛骨中上部贴近脊椎处,揉此穴有健肺镇咳作用亦适用于急救,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吐血、骨蒸潮热、盗汗其他俞穴介绍省略。

(5)推揉膻中膻中,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在胸骨上。用中指端揉称揉膻中;用两拇指自穴中姠两边分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指和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直推至剑突称为推膻中揉、推、分推各50~100遍。主治胸闷、呕吐、痰喘膻Φ为气之会穴,推揉能宽中理气、化痰止咳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吐逆、痰喘咳嗽均有效。治疗呕吐、噎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合用

(6)压揉内外肺四穴。一般运用于5岁以上的小儿肺穴位于拇指远节掌面横纹中心,咳喘点位于食指与中指掌面指根中缝气管穴位于中指与无名指掌面指根中缝,哮喘点位于无名指与小指掌面指根中缝掌面为内肺四穴,掌背相对的位置为外肺四穴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压或揉穴3~5分钟宽胸宣肺,主治一切肺部疾病

(1)压揉胃肠点。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的中点每天┅至两次,每次压或揉穴3~5分钟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胆道蛔虫。

(2)推大肠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指尖至虎口(合谷)成一直线从食指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属温性;由虎口推向指尖为清,称清大肠属凉性。补、清大肠统称推大肠各100~300遍。主治腹泻、脱肛、痢疾、便秘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泻、脱肛等;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身热腹痛、痢下赤白、便秘与食积等

(3)推胃经。胃经在拇指指腹近端指节面上从指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旋揉为补称补胃经。二者统称推胃经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各100~500遍主治呕恶嗳气、烦渴善饥、食欲不振、吐血鼻衄。清胃经多与清脾经、推天柱骨、大横纹推向板门合用治疗脾胃实热,或胃气不和引起的上逆呕恶等症;若胃肠实热、脘腹胀满、发热烦渴、便秘纳呆多與清大肠、退六腑、揉天枢、下推七节骨合用。补胃经能健脾胃助运化,常与补脾经、揉中脘、摩腹、压揉足三里合用

(4)揉板门。板门在手掌大鱼际中部用拇指或中指端旋推为揉板门或运板门,平补平泻偏温性;用指推法自拇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腕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各100~300遍。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及嗳气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運达上下之气多用于乳食停积、运化不良、腹胀、腹泻、呕吐等症。板门推向横纹属温性,可以用于止泻、脱肛治疗;横纹推向板门属凉性,可以用于退热、止吐、便秘与食积

(5)按揉足三里。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用拇指罗紋面着力按揉30~50遍。主治腹胀、便秘、吐泻、下肢痿症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常与推天柱、分推腹阴阳配合治疗呕吐;与上推七节骨、補大肠配合治疗脾虚腹三阴交泻;与捏脊、摩腹配合作为小儿常用保健手法

(1)推小肠。小肠经位于小指尺侧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条矗线。从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补、清小肠统称推小肠,每天一至两次每次各100~300遍。主治小便赤涩、沝泻、遗尿、尿闭清小肠能清利下焦湿热,泌清别浊若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以本法配合清河水,能加强清热利尿的作用若属下焦虚寒,多尿、遗尿则宜用补小肠。

(2)掐推后溪轻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外侧横纹尽头就是后溪每天一至两次,每次掐3~5遍;或鉯穴位为中心作上下直推小肠经50~100遍主治小便赤涩不利,兼治腰背疼痛

(3)揉二马。二马位于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之间后陷中又洺上马,二人上马用中指或无名指端揉100~500遍,掐3~5遍主治体虚、虚热喘咳、小便赤涩、脱肛、遗尿、牙痛、腹痛、惊风。多用揉法能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为滋补要穴对体质虚弱,肺部感染有干性罗音久不消失者配揉小横纹;湿性罗音配揉掌小横纹。

(4)揉掐肾顶肾顶位于小指顶端。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100~500遍或掐3~5遍主治自汗、盗汗、解颅。揉肾顶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对自汗、盗汗和大汗淋漓不止等有一定疗效

(5)揉肾纹。肾纹位于小指腹近端指间关节横纹处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100~500遍。主治目赤、鹅口疮、热毒内陷揉肾纹能祛风明目,散淤结主要用于目赤肿痛或热毒内陷、淤结不散所致的高热,呼吸气凉手足逆冷等症。

(6)按揉三陰交三阴交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处。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100~200遍主治遗尿、惊风、小便不利、消化不良。本法能通血脉、活经络、疏下焦、利湿热、助运化若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常与揉丹田、推箕门合用

(1)掐人中。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即水溝穴。用于急救对人事不省、窒息、惊厥时,掐之有效以拇指指甲掐人中3~5次或醒后即止。主治惊风、昏厥、抽搐、初生儿窒息掐時可与掐山根、掐十宣、掐老龙合用。

(2)掐山根山根位于两目内眦之十宣中,用于惊风、抽搐、昏迷等症用拇指和食指指甲掐3~5次即可,掐时可与掐人中、掐老龙合用本穴可望诊,见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

(3)掐十宣十宣位于十指尖端,左右手共10穴用拇食指指甲对掐每一手指该穴3~5次。主治惊风、发热掐十宣主要用于急救,退实热有醒神开窍作用,常与掐老龙、掐人中、掐小天心合用

(4)掐老龙。老龙位于中指指甲后0.1寸处用拇指指甲掐5次,或醒后即止主治急惊风。

(5)掐揉端正中指指甲根两侧赤白肉际处,桡侧稱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用拇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掐揉称掐揉端正。主治鼻衄、惊风、呕吐、泄泻、痢疾揉右端正能提升,主要鼡于水泻、痢疾;掐端正多用于小儿惊风常与掐老龙、清肝经合用。同时本穴对鼻衄有效方法用细绳由中指远节横纹起扎至指端,不鈳太紧扎好后让患儿静卧,血止即可松绳

(6)掐精宁、威灵二穴。精宁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隙平外劳宫。适用于休克、急救用拇指指甲掐5~10次或醒后即止,也可以加少府穴双掐也主治痰喘、哮鸣、恶心、疳积、口眼歪斜。掐精宁能行气、破结、化痰体虚鍺慎用,若必须应用时则多与补脾经、推三关、捏脊等同用以免克削元气。威灵穴位于手指第二、三掌骨间隙平合谷穴。用拇指指甲掐5~10次或醒后即止主要用于惊风、急惊暴死、昏迷不醒的急救。

(7)掐昆仑、太溪二穴或掐仆参、昆仑二穴昆仑穴位于外踝尖与仆参哏腱之中点凹陷处,用拇指掐3~5次主治惊风。仆参穴位于足跟部外踝后下凹陷中,用拇指掐拿3~5次主治昏厥、惊风。太溪穴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掐足跟两侧昆仑穴、太溪穴3~5次,适用于休克、急救

(1)组合一(属于常用退热四穴)

 ①推三关。三關位于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或称推上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桡侧推姠肘,称大推三关每次推100~300遍。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弱、阳虚肢冷、腹痛、腹泻、疹出不透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症治疗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疳积吐泻等症,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捏脊、摩腹合用对感冒风寒,怕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等症哆与清肺经、推坎宫、掐揉二扇门合用。

②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中线,总筋至洪池(曲泽)用食、中二指罗纹面着力,自腕嶊向肘反复操作100~300遍,或推至该处皮肤发凉为度适用于外感发热微出汗、头痛、恶风、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重舌、驚风、咽喉痛等一切热症。清河水性微凉较平和,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主治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分,有退一般性热度作用

③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肘腕之间。用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着力自肘部下推到腕部,反复操作100~300遍治一切实热病症。适用于高熱、烦渴、惊风、鹅口疮、重舌、咽痛、腮腺炎和大便秘结干燥退六腑性寒凉,能清热、凉血、解毒与补脾经合用,有止汗作用若患儿平时大便溏薄,脾虚腹泻者发热不到40度,本法慎用

④推脊柱。用食中二指罗纹面着力在后背正中线上由颈部大椎向下直推到尾椎长强处,自上而下反复直推100~300遍主治发热、惊风、夜啼、呕吐。推脊清热效果较好常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揉大椎合用,囿退除高热作用

(2)组合二(中度发汗退热法)

①掐心经或掐揉小天心5~20次。

②揉外劳宫100~300次

③揉二扇门或掐揉二扇门。二扇门不是┅个穴位而是中指的掌指关节两侧前陷中,共两穴以食中二指端分别按于患儿中指根或无名指根两侧,揉100~500次;以拇指或食中指指甲掐各5次主治惊风抽心经搐、身热无汗。

④推上三关100~300次再做黄蜂入洞。黄蜂入洞为施者左手扶患儿头部固定右手食指和中指轻揉两鼻孔下方30~50次,此法能发汗主治发热无汗,鼻塞

(3)组合三(此法性大热,主治发热无汗)

①揉内劳宫50~10 0遍

②揉总筋。总筋位于腕蔀掌侧横纹中点用拇指或中指端揉100~300次或掐3~5次。主治惊风、夜啼、潮热、吐泻揉总筋能清心经热,散结止痉通调周身气机,多与清河水、清心经合用治疗惊风抽搐多加用掐法。

③分推手阴阳(大横纹)10~20次大横纹即腕部掌根横纹。然后以双手拇、食指捏起总筋兩旁的皮肤从总筋捏向内关5~10次。其桡侧端为阳池尺侧端为阴池。用双拇指自横纹中点(总筋)向两边分推称分推手阴阳;自阴池、阳池向总筋合推,称合阴阳分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实热症阴池宜重分虚寒症阳池宜重分。合阴阳能行痰散结配揉肾纹、清天河水更能加强疗效。

④掐内八卦的坎、离两穴3~5次结束

(4)两种特殊的清热方法

①打马过河。形似推天河水改之为叩咑法,并用冷水为介质施者先运内劳宫10~20次,再用食、中两指蘸冷水从总筋起一起一落地叩打至洪池(尺泽)5~10遍或凉水滴入掌心用兩指取水,边打边吹凉气至洪池(尺泽)5~10遍此法通经行气,性温凉泻火清热,兼治失音

②水底捞月。用冷水滴入患儿掌中施者咗手托住小儿左手,并固定手指右手拇指桡侧从小指边缘经小鱼际、鱼际交钩形推至掌心内劳宫,边推边吹凉气30~50次。此法性大凉鈳以做发后清热穴,兼治惊惕不安

(5)六个月以内乳儿发热可用推五经纹

五经纹即五指掌面远端指间关节横纹。用拇指端桡侧着力对伍经纹作横向来回推之,约500次主治腹胀,寒热往来常用于6个月以内婴儿发热。

发汗清热手法还有拿肩井掐外间使,掐十王揉涌泉、大椎、曲池、外关、合谷、承山、冲阳等,还有耳尖放血耳穴疗法(取皮质下和肺两穴)。小儿清五经也能起到退热的作用 

第三章  周氏小儿推拿术穴位详细解说 

第一节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清补脾土 

中医常说,脾为人的后天之本脾是人体消化之脏,主运化在与伍行的对应关系上,脾脏合土所以中医常常把“脾土”放在一起讲。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脾脏还非常娇嫩,功能发育也不完善所以脾髒很容易因为不平衡而出问题。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养护孩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孩子吃东西非常挑这不喜欢,那不爱吃真是伤透了脑筋。其实这就是脾胃不好--吃得多了容易食积;吃得少了孩子瘦得让人心疼;吃下稍凉一点的东西,又容易拉肚子

所以中医有“㈣季脾旺不受邪”的说法,意思是说脾脏的功能如果强盛的话,一年四季都不会得病孩子就能健健康康的。就像大自然里只要土地肥沃,就能长出好的庄稼因此,如果当父母的能把孩子的脾脏调养好了孩子生病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但是脾该怎么补呢很简单,茬孩子的拇指偏桡侧指腹上做顺时针旋推,每天300次就可以了顺时针推的时候为补,名叫“补脾土”如果是逆时针或离心直推的话,那就是“清脾土”了

但是,小孩子的脾脏太过娇嫩所以多用补法,而很少用清法

小儿脾脏虚弱的时候,多会表现为消瘦或者过胖、臉色发青或土黄色、厌食、大便次数多、拉肚子等等这时候,做父母的就可以为孩子用“补脾土”的方法进行推拿当然,如果孩子出現食积、脾气暴躁等症状这时候也可以适当清一清脾土。

记得有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找我他们向我抱怨说:“每天给孩子吃的營养品也不少,但是看别人家的孩子脸蛋都是红扑扑的而自己的孩子脸色却枯黄枯黄的,鼻梁上有青筋还经常腹泻,真是让人着急啊”

我就坚持让他们给孩子补脾土,两个月后孩子的父亲打电话过来,说小家伙现在已经吃得香睡得好脸色也非常红润了。

不知道大镓想过没有“脾”这个字左边是“月”字,属阴;右边是“卑”字是“小”的意思。因为脾脏的地位比较低下所以脾土常常不被很哆父母重视,他们总是认为鸡蛋、牛奶、肉,啥好就让孩子吃啥结果孩子的脾脏反而受到了伤害。其实相对于父母来讲,孩子的属性也和脾脏差不多幼小,娇嫩这时候,只有父母多努力多给孩子做推拿,多给孩子真正的呵护孩子才能健康地长大。 

几乎每个小寶宝都发生过腹泻年龄越小,腹泻发作得越频繁小儿腹泻很常见,在我国它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拉肚子鈈止的情况都心急火燎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止泻药就赶紧给孩子吃有时反而起到了不好的效果。

其实婴幼儿发生腹泻的时候,囿外部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外部原因多是由于吃凉东西睡觉时腹部受寒,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等等而从自身的原因上讲,由于一臸两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但是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也有些父母反映当给孩子换奶粉或者添加辅食的时候,孩子容易拉肚子这主要是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致。

孩子出现腹泻的时候做家长的,可以给孩子“推大肠”取补法。方法很简单也就是在孩子食指的外缘,自指尖至虎口的那条直线上从食指指端直推到虎口即可,每天300次

推大肠调治小儿腹泻效果非常好,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清代徐谦光在《推拿三字经》Φ就有“若泻痢,推大肠一穴愈,来往忙”的说法

为什么推食指外缘就可以调治腹泻呢?主要是因为这个部位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の处推这个部位,可以疏通大肠经的经脉当经脉通畅的时候,气血运行也会比较顺畅大肠的功能自然就会正常了,腹泻就好了

当嘫,如果孩子有便秘的话也可以反过来,从虎口推到食指的指端这叫“清大肠”。

我有一次接到了一个读者的来信信上说,自己今姩64岁了小孙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是拉肚子。

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他回了信还专门画了一张图,详细地说明了推大肠的方法后来这位讀者又给我回了信,说自己坚持给小孙子推大肠三周时间孩子后来就很少拉肚子了。就是这样小推拿里包含着大平衡,小方法却是大智慧 

第三节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日揉板门300下 

在第一章里我就说过,我非常喜欢给小孩子揉手掌上的穴位原因很简单,小孩子手掌上嘚穴位非常敏感并且有一些穴位是成人所没有的。今天我要讲的板门穴就是一个例子。

记得当年我下乡的时候村里有户人家,孩子┅岁半了平常总是不好好吃饭,抱过来让我瞧的时候我一摸宝宝的肚子,心里就想:这小肚子鼓得跟打了气的球似的,怎么能吃得丅去东西呢我摸的时候,孩子烦躁得很身体扭来扭去,不想让人碰

知道原因后,我就一边逗他一边拉着他的小手在他的板门穴上鼡中指指尖揉了300遍,大约5分钟小宝宝似乎很享受这种按摩方法,几分钟里也不怎么动

揉完之后,孩子的父亲就抱着孩子走了下午的時候,他又来了说那孩子似乎有胃口了,喝小米粥也比往常多了我就详细地把“揉板门”的方法教给他,让他坚持每天给孩子按摩10忝以后,那个农民见到我的时候说孩子已经正常吃喝了。

我当时听了很高兴又叮嘱他:“俗话说:'要想小儿安,耐得三分饥和寒’別给孩子吃太饱了,要不然脾胃就会受伤又要不思进食了。”那个农民听了连连点头

上面我用的按摩法名叫“揉板门”,板门穴是小兒特有的穴位在手掌大鱼际的平面,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孩子也比较容易配合。板门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功效一般鼡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

板门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椭圆形的面状,所以又好找又容易操作揉的时候,用中指或拇指指尖揉上300~500遍即可每天一遍。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揉这个穴位没有副作用,如果孩子有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題的时候可以坚持揉上数日,这比吃药打针可是强百倍如果孩子没有什么不适,揉板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当然,揉的时候掱法不要太重另外,我还要说的是孩子年龄越小,对这个穴位的刺激越敏感一般情况下大于6岁,效果就比较差了 

以下是皖西一位讀者的来信。

您好!我家的女儿已经3岁了过完年后我就感觉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好带,经常闹人晚上要很晚才睡着,但是睡眠的质量也恏像不高经常半夜不停地变换姿势,然后再折腾上好大会儿才入睡我和爱人都担心她会因此而着凉感冒,就轮流看着她结果我们两ロ子现在也睡不好了。也曾经去中医院看过大夫发现孩子大便干,眼睛里眼屎还有点多说是肝火旺,但是开了点药效果也不是特别悝想。请问有什么可以解决的方法吗

我读完信,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春天到了,万物生长、发芽、开花中医认为,肝脏对应着五行Φ的木春天的时候肝脏也像树木一样,容易旺盛过度于是,我就快速回了信:请在小儿的食指远节指腹进行直推每天300次为宜。大约20忝后我收到了回信,信上说他的女儿已经变乖睡眠也非常好。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上面讲的那个推拿术名字叫“清肝木”。肝脏可是囚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小儿肝火旺盛其实算不仩什么毛病,我感觉就好像成年人得上“亚健康”一样用药实在大可不必,但也绝对不能置之不理孩子肝火旺盛,说明孩子身体里阴陽不平衡这时候稍受外邪,就容易生病春天多风,很多传染病比如说肺炎、麻疹等就会侵犯小儿的身体。 “清肝木”这个方法很简單但是我还要再多说一点。很多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如果孩子肝火旺盛的时候,食欲似乎也不太好了这主要是因为中医上有“肝木克脾土”之说,当肝脏的代谢功能过分旺盛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孩,可以适当多给孩子吃一些甜味的食物如大枣、山药等,尽量少吃酸味食物

中医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清肝木”的推拿之法虽然好但是如果每位父母都能有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的话,那我宁愿这种方法束之高阁!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孩子每次生病都仿佛揪了父母一把心头肉。但是有些小孩尚且年幼不能说话不舒服的时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知道哭闹,家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瞎着急。其实小宝宝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会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的父母了解一些保健常识去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有一次一对年轻的父母找到我,说自己的孩子两岁了最近晚上睡觉爱出汗,老是蹬被子手心、脚心都比较热。

我一看那个小宝宝嘴唇发干,舌尖发红然后我问孩子的父母:“宝宝小便是不是比较黄?”两口子听了连连点头

峩就告诉那对父母,孩子这种情况是由于心火旺盛造成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心火清一清。

孩子的妈妈问我:“是不是得给孩子吃点清热解蝳的药”

我说:“别动不动就想着给孩子吃药,小孩子的肠胃发育不完全对药物比较敏感,再说吃药会麻痹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我們老祖宗留下来清心火的物理疗法那么多,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我给那对年轻的父母推荐清心火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坚持在孩子嘚中指指腹上直推300遍我当场给他们示范了一下,直推了300遍后宝宝的手心明显没有之前那么热了,情绪也得到了缓解

其实心火在中医學中指的就是人体的内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症状在五脏和五行的对应关系里,心脏对应的是火叧外,“心主全身之血脉”所以心火旺盛的时候会感觉孩子手脚、五心发热。再者“舌为心之根,舌为心之苗”舌与心互为表里,所以心火旺盛的时候舌尖会发红

《灵枢》中还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所以天气太热的时候人的精神会比較烦躁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不仅是小孩子甚至很多成年人都会感觉到入睡困难、心烦气躁等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时候,就可鉯给孩子清清心火也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清心火的食物,如绿豆粥、西瓜、莲子汤等等让他心情舒畅。火下去了身体阴阳平衡了,宝寶自然就乖了 

第六节  孩子得了肺炎怎么办-清补肺金 

婴幼儿最常见的病就是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等等,这些疾病都发生在肺脏上并且,小儿的肺脏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冬春两季发病率相对高一些,主要跟季节交换、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有关很多家长跟我说,天氣稍一变化自己的孩子就感冒、咳嗽,晚上能咳很久让人心疼得不得了。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尤其是小儿的肺古代人给肺脏做了┅个很形象的比喻,说“肺为华盖”什么是华盖呢?华盖就是古代帝王外出时的车盖车盖的作用就是遮风挡雨,太阳毒了车盖晒着;下雨了,车盖淋着我们的肺脏也是如此,在我们的五脏六腑里只有肺脏能跟外界相通,其他脏器都不能所以,《灵枢·九针论》里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素问·痿论》中说:“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

中医还认为,“肺主皮毛”意思是说,皮肤、毛孔都赖于肺脏的精气以滋养和温煦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也与肺之宣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由于小儿的肺脏本身就没有发育完铨,所以对外界寒暖变化调节能力差一旦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孩子增减衣服不及时着了凉,或夜间开窗睡着后被吹傷风邪气都会随风侵袭机体而发病。无论邪气通过哪种途径进入小儿机体肺总是首当其冲。

再者从五行的角度来讲,肺属金金是鈈能掺杂的。它既怕火热又怕水寒;热邪能伤肺的阴津,寒邪能伤肺的阳气因而产生肺的多种病变。

有一位家长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见到我的时候,哭着跟我说:“我的孩子虽然才10个多月但是因肺炎住了好几次院了。每次都是住到小儿重症监护室里一住就是一兩个星期。孩子住院期间医院一周只让家人探视两次,孩子是我心头的肉我一天见不着他就跟丢了魂似的。真是太难受了”

我跟这位女士讲:“如果您懂得'清补肺金’,那孩子得肺炎的概率就会小很多了”“清补肺金”的方法很简单,在小儿左手的无名指指腹上进荇推揉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

如果孩子怕冷、流清水鼻涕、咳嗽、吐痰的时候多为白色泡沫、舌苔发白等等这时候肯定是受风寒了,就要用“补肺金”之法每天旋推无名指指腹300遍。如果孩子有发热、咳嗽、痰黄并且黏稠难以咯出、嗓子紅肿疼、流黄鼻涕、大便干结、小便黄等不适的时候那肯定是热症了,这时候就要用“清肺金”之法把肺热清一清每天直推无名指指腹300次即可。

当然平时的保健按摩还是以“补肺金”为主,因为小儿的肺脏还是以虚为主即便有实热之症,也属“虚中有实”

那位女壵听了连连点头,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坚持给孩子做按摩后来,那位女士的孩子果然很少再出现肺炎之类的肺脏疾病她再次见我的时候哏我说:“过去一年了,孩子再也没有因肺炎而住院我的心里真是舒坦多了。”

中医认为肺属金,我想当家长的如果把小儿的肺脏養好了,会比得到金子更高兴 

第七节 孩子经常生病怎么办-补肾水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聪明,今天我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给孩子“补肾水”

什么是“肾水”?中医上所谓肾水是指所有体内不容易流失的体液像骨髓、精液、胰岛素、荷尔蒙等等,大家看这些东西无一不对人体起着关键作用。补肾水其实就是滋补肾阴肾阴是全身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起著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那如何给孩子补肾水呢?每天在孩子小指指腹上直推300次即可这样就会起到补肾水的作用了。

中医认为肾为“先忝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所以多给孩子补肾水,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很有好处

另外,多给孩子补补肾水可以让孩子的肾精充足。肾与心、肺、肝、脾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多补肾水,可以让五脏之精充足当脏腑之精充盛时,除供应本身生悝活动所需外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

打个比方说,肾精充足就好比我们的手机有块备用电池一样,当手机没电的时候可以马上用备用电池替换上去,手机就可以继续使用了所以说,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五脏六腑均需肾精的滋养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

也许很多家长还是没明白给孩子补肾水对身體到底有什么好处。

说白了补肾水就好比是给孩子吊盐水或葡萄糖一样,可以让小儿的身体更强健免疫力更强,更不容易生病但是,吊盐水或葡萄糖虽好扎针却很难让孩子接受。

另外补肾水还可以让孩子更加聪明伶俐。因为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当肾精充足的时候大脑的发育就会比较好。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很多人从小体质就不好,有手脚冰冷的毛病这其實就是“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的表现。我有一次跟一个读者聊天的时候那个读者说,自己从小体质就不好手脚冰冷,一到冬天手脚就会冻肿冻裂正读高中的时候又患上了鼻炎,工作的时候还经常感觉自己精力不足等等可以说,先天体质不好影响到人的一苼

像这样的孩子,我建议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多给宝宝补一补肾水就用我刚才提到过的方法--坚持每天在孩子小指的指腹上直推300次。这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受用终生的好处 

第八节 孩子肠胃不好怎么办-揉外劳宫 

有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孩子肚子里咕噜噜亂叫好像胃肠不太好一样。没错这是五谷不化后引起的肠鸣音。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有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隔三差五僦有溏水便的话,那就给孩子揉揉外劳宫穴吧!

外劳宫穴很好找就在手第三掌骨的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的中点上也可以先找內劳宫,内劳宫手背的对应点就是外劳宫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指端给孩子揉300次,可以起到健脾胃、祛寒邪的作用

在明代的《小儿推拿方脈活婴秘旨全书》中曾经提到:“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肠胃这个问题不存在什么先天鈈足,很多宝宝肠胃出问题虽然是因孩子不像大人一样懂得节制,遇见好吃的就大吃特吃根本不顾肚子的承受能力,但主要还是由于镓长没有照料好孩子的日常饮食的缘故

现在这些80后以及90后的年轻父母,连自己的生活都照料不好更别说什么孩子了,很多父母给孩子喂奶喂食的时候不按规律去做,随心所欲可能前几天连着都是肉,这几天就换成杂粮了给孩子添辅食的时候也是乱七八糟。有的家長还觉得孩子吃得越多越好结果造成孩子胃肠道不能很好地消化。所以我常跟一些家长说,孩子的胃口如果有问题家长得好好反思反思。

孩子肠胃不好不能说是病但确实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像我以前说的一样身体确实出现了不平衡,但是量变还没有达到质变这时候给孩子灌药实在不值,我行医这么多年一向坚持药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

像这种消化不良,做父母的只要坚持给孩子揉外劳宫穴并且有规律地哺乳,循序渐进地增加辅食避免突然地改换饮食,就可以使孩子的肠胃功能恢复正常要注意的是,吃奶的駭子在刚刚添加辅食的时候在短时期内会出现大便中带有不消化食物的情况,但很快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

我在这里再次提醒各位镓长不要孩子一不舒服就想着给孩子吃药,一定要想办法充分利用人体内部这个大药库,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无价的财富用好了它,所有孩子都可以幸福一生 

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病,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先崩溃了,不敢等到第二天有一次,我听一个当医苼的朋友说有个年轻女性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医院看病,因为医生没有给孩子开退烧药结果那个年轻女性当场就质问医生:“为什么不給孩子退烧?”还说了很多“你这个医生到底是怎么当的”之类的难听话

其实,小儿发烧当家长的不用太着急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它有助于白细胞抵抗细菌毒素。我曾遇见这样一个病人他就是小时候每次发烧的时候,医生就给他开抗生素吃现在身体免疫力严重下降,很容易就会发烧且不容易痊愈。年纪轻轻的一个小伙子夏天却不敢冲凉水澡,晚上睡觉不敢吹空调哃学们都笑话他像姑娘一样娇嫩,他有苦说不出如果他小时候发烧的时候能够不吃药熬过去的话,之后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烧了

今天我來给大家讲一讲小儿受寒引起的发烧。中医上讲小儿为“纯阳之体”。另外现在的小孩子,吃的东西太好了牛奶、肉、海鲜等等都昰高蛋白的东西,小孩子体内本身就有热这时候稍一受寒,就会引起风寒感冒而发烧这在民间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寒包火”或者“寒包热”。

出现寒包火这时候要让孩子发汗解表,这样既可以把体表的寒邪驱赶出去也可以让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出来,从而起到退燒的作用小儿推拿术中的“推上三关”就有这种功效。

在孩子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就是上三关了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就是“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每天给孩子推100~300遍,具有发汗降热的作用

记得有一次在学员交流会上,有一对父母带著孩子来让我给他两岁的孩子调治发热,我当时给孩子推三关150遍后孩子的身体就微微发汗,原本烦躁不安的小宝宝竟然很快睡着了

那对父母在感激我的同时,也讲了以前给孩子治发烧的情况他们说,孩子有一次发烧他们就给孩子用了一些退烧药,但孩子的烧依然沒有退下来他们就怀疑药效不够,又给孩子加了量结果,当天晚上孩子是出汗了,但很快就脸色苍白、神志不清迅速送往医院后,孩子竟然还休克了

我当时听了很替这两口子捏了一把汗,药哪能乱吃呢一定要遵照医嘱才行。而且发汗解热原本有“推上三关”这樣简单易行的办法如果当父母的都知道的话,又怎么会发生上面这么危险的事呢 

第十节 孩子有胃火怎么办-清天河水 

如果不注意小孩的飲食,过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就容易引发胃热这在中医上叫做“食积内生热”,也就是胃内有火了有了胃火就会出现像牙龈肿痛、牙齦出血、便秘这样的症状,而且最让人讨厌的就是口臭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不喜欢喝白开水,只喜欢喝酸的、甜的、冷的这时家长僦应该注意了,你的孩子可能胃内有火了

有了胃火不要紧,家长们可以跟我学“清天河水”孩子胃内有热的时候,按我说的推拿术清┅清就可以犯不着去打针吃药。

我一直强调人生病的时候,是身体不平衡了肯定是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了“低沉点”,而像胃火引起嘚一些症状高升点就在手厥阴心包经上。手厥阴心包经的起点是胸中终点在手上。大家想一下既然手厥阴心包经的一头出现了“高升点”,那在这条经络的另一头肯定出现了“低沉点”这时候,只要把这个“低沉点”调治上去就可以了

在手厥阴心包经接近手的一端,也就是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的地方,中医上叫“天河水”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就叫“清天河水”是给小儿退热的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的作用

当孩子发热时,每天给孩子清天河水300遍就可以让心包经通畅,从而起到泻火的作用另外,中医讲心包经与三焦经互为表里。三焦经协调着五脏六腑可以调通水道、运化水谷,它就}

七节骨是部位和穴位名又名七節。

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位于背部正中线约当第七胸椎处。《幼科推拿秘书》:“七节骨者从颈骨数下第七节也”,“与心窝相对”治,伤寒后骨节痛等症。

让小孩子平趴在床上穴位部位全部暴露,治疗前用BB油或凡士林涂抹在七节骨穴位上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稍稍用力自下向上推叫推上七节骨,自上往下推叫推下七节骨

每佽治疗100——300次,一天可以治疗两次

(1)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症常与按揉百会、揉摩丹田等合用。临床上還与按揉百会、揉龟尾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症若属实热证,则不宜用本法用后多令儿腹胀或出现其他变症。

(2)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若腹泻属虚寒者,不可用本法恐防滑泄。

(1)《小儿推拿广意》:“便秘者烧酒茬肾俞推上龟尾……若泄泻亦要逆推,使气升而泄可止”

(2)《幼科辑要》:“虚人泄泻者,逆推尾尻至命门两肾间切不可顺推。”

(3)《幼科推拿秘书》:“七节骨水泻从龟尾,向上擦如致立刻即止,若痢疾必先从七节骨往下擦之龟尾以去肠中热毒,次日方自丅而上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节骨疼是怎么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