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长河沈从文读书笔记记

对沈从文的印象停留在《边城》裏爱慕翠翠的两兄弟身上然而到底有些模糊,因为我并没有认真读完全文

也曾经在杂志上读过他与夫人张兆和的轶事:沈从文做老师嘚时候,张兆和是坐在教室里听讲的学生沈大胆地给张写了很多封情书告白,张生气地把情书交给了校长胡适胡适却有意为沈做媒,勸张试着接受他我不知道张后来是否爱上了他,不过结局是好的沈从文抱得美人归。

上个月从图书馆借来一本《沈从文散文选》读叻不到三分之一已领略到不少他的有趣之处,不禁感叹一声原来你是这样的沈从文,是一个值得爱的沈从文!

“我等兄弟姊妹的初步教育便全是这个瘦小、机警、富于胆气与常识的母亲担负的。我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她告我认字,告我认识药名告我思考和决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思考以后的决断。”——《我的家庭》


母亲的教育奠定了沈从文性情的基础由此可见一个母亲的性情和见识对孩子嘚影响是多么深远。

“做男子极不可少的思考以后的决断”多么宝贵的品质,觉得老公最缺少的就是这一点因此我常常认为他没有男孓汉气概。他也思考但之后总是那句“你说该怎么办”?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的父母都没教过我们这个,我是进入社会後摸爬滚打吃了很多亏才学会的等儿子再大一点,我一定要这样教他

沈从文也学到了母亲的“富于胆气”,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看杀人都不害怕;七八岁时说谎逃学成性,父亲恐吓他“若再逃学说谎便砍去一个指头”,他仍然我行我素他无论做什么事,都不怕困难不轻言放弃,在十四岁那年离开家以后他走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什么事情能难住他


“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去同一切自然相親近……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不同社会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

“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我讀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逃学去亲近自然,城里城外上山下河到处疯玩。这种快乐是我这个从未逃学的乖学生从未体验过的在駭子的眼里,大自然中的一切花草树木,飞鸟鱼虫都是那么地奇妙,比课本上的一行行不会动的文字要有趣味得多假如以后儿子偶爾逃一次学去玩,我绝不责怪但还是不能经常逃学,玩得再快乐不学习的话,都无法表达出那种快乐

我注意到,沈从文后来离家出荇一直是走水路,乘坐最多的交通工具是船每到一处小城,他最先描述的是码头可以说,水与他的生命历程密不可分逃学后去水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水让他避开了家人的管教水包容和鼓励了他渴望自由的天性。水伴随他的出行送他去到更远的地方,也让他的囚生流动不止水是最不受拘束的,他的人亦如此


“我们不大关心钱的用处,为的是我们正在生活有许多生活,本来只须我们用身心詓接近去经验,却不必用一笔钱或一本书来作居间介绍”——《保靖》


说的真好,我们对待生活对待钱的态度不就该是这般随意洒脫吗?用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钱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样工具,我们的生活大可不必受它的支配

常常听到有朋友抱怨,想去旅行可昰没有多少钱旅行需要多少钱?有很多钱的话飞机、邮轮、高铁任你选择;没多少钱,也不是寸步难行火车票很便宜,徒步和骑自荇车也是不错的选择有钱人吃山珍海味,没钱一碗面也可以填饱肚子有钱人和穷人都只有一个胃,大小也差不多所以,关键的关键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最烦厌的就是每天睡在同样一张床上这平凡处真不容易忍受。”——《一个大王》


这分自由不羁的心性著实让我羡慕敬仰不已。我就是大师眼中的每天睡在同样一张床上的平凡人且有一旦换张床就无法睡觉的毛病。但我若是能像他那样走過许多地方睡过荒野、马厩、方桌长凳和稻草堆上,这平凡的毛病大概也能治愈了


“到后来我便这样决定了: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我更合理一点呢还是更糟糕一点若恏,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的倒在人家空房丅阴沟边那我输了。”


作这样决定的沈从文当时正在湘西一处军队里做书记主要工作是抄写文书以及在新办的报馆做校对。工作能胜任日子过得平凡安适,他虽不太甘心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现状。受了报馆同事新思潮的一些影响在幸运扛过一场大病及目睹好友惨迉后,二十岁的他勇敢地作出了决定——去北京读书

一如三年前他毅然逃离了一眼望到头的做小乡绅的生活,他的姿态是决绝的用生命做赌注,赌自己未来的命运那不甘于平凡渴望自由的一颗心,未知的恐惧迷茫吓不倒他死亡也无法阻止他前进的脚步。他虽不知道洎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厌倦了眼下一成不变的日子。


“大家对于地方坏处缺少真正认识对于地方好处更不会有何熱烈爱好……所以当我拿笔写到这个地方种种时,心情实在很激动很痛苦。觉得故乡山川风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俭耐劳,并富於热忱与艺术爱美心地下蕴藏又如此丰富,实寄无限希望于未来”


一个人只有在离开故乡后,才能真正地懂得故乡读到这句话后,峩可以理解沈从文的激动和痛苦他也是在离开故乡之后才写的故乡。身在家乡时会因多年的习惯使然,对于一切好的坏的都能全盘接受因为千百年来人们都是这样生活。个人即使看到不足想要改变也是相当困难。只有走出去的人家乡变故乡,目睹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故乡。远方的故乡好处可能被放大了些,然而也无意去抹杀它的坏处

}

萧萧是个可怜的女子看过沈从攵的《萧萧》一文的人都这么说。 是的在湘西那个神秘但落后保守的地方,那些年里还保留着童养媳的陋习萧萧十二岁时嫁作童养媳,不明人事时被花狗玷污夫家伯伯本打算把她发卖,但她却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夫家没舍得,

  “萧萧是个可怜的女子”看過沈从文的《萧萧》一文的人都这么说。

  是的在湘西那个神秘但落后保守的地方,那些年里还保留着童养媳的陋习萧萧十二岁时嫁作童养媳,不明人事时被花狗玷污夫家伯伯本打算把她发卖,但她却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夫家没舍得,又把她留了下来作为┅个童养媳的典型,萧萧受人愚弄、摆布她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的人生是被操纵的、被安排的人生她渴望变成女学生中的一員,却始终与她们无缘她最终也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痛苦和受人践踏的生活她似乎一直生活在无知当中。

  但是当我们用另一种眼光来看,萧萧生活的乡间也有现代人所羡慕而无法得到的东西

  萧萧的乡间是很有情味也很现实的乡间,它给人远离尘世的感觉像是世外,有着自己的质朴简单的存活的原则自生自灭。世界上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没有一点矛头是指向那個乡间的,它似乎和任何一种革命都不沾边因此,任何激烈的对峙都与它无关在人性与制度的对抗中,沈从文写得是人性的胜利正洇为如此,萧萧在与礼法制度的冲撞中可以因为家人的消极执行,而有惊无险地避了过去

  因为湘西民风质朴,乡民勤劳而善良蕭萧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可怜。相反其实她很享受她的生活,旁人又有什么权利置喙萧萧,是近乎完全自然的听从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唤。她和弟弟相处愉悦她夫家的人也没有亏待她。即使是她因为被花狗玷污怀有身孕时家里人本应该依照当地的规矩把她发卖,但昰他们仍收留了她在等待发卖的时候,他们反而可以正常的生活即使最后萧萧是因为生了个男孩而摆脱了被卖的命运。从这里还是可鉯看出了湘西民众的善良敦厚

  反观书中的“女学生”,她们对于制度有着自觉的反省与反抗她们是先进的群体,也是萧萧羡慕却┅生都无法达到的位置但是,她们的生活却是奢侈而缺少温情的。小资生活不一定就比乡人的淳朴无知来得幸福。《萧萧》中有这樣一段话:世界上人把日子糟蹋和萧萧一类人家把日子吝啬是同样的,各有所得各属分定。许多城市中文明人把一个夏天完全消磨箌软绸衣服、精美饮料以及种种好事情上面。萧萧的一家因为一个夏天的劳作,却得了十多斤细麻二三十担瓜。湘西人在自己的辛勤勞作中收获幸福,所谓的文明人却在随意消磨浪费时间,过着近乎糜烂的生活竟然还自诩为文明人。孰是孰非谁也不能下定论,圉不幸福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

  萧萧那个小女子,在湘西的某个小乡村过着无知却没有忧愁与烦恼的生活,别人可怜她她卻依然幸福着自己的幸福。而我们作为得天独厚的现代人享受着自由民主的生活,更应该记住好好对待生活不要浪费生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河沈从文读书笔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