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mod直升机起降平台能不能垂直起降

      美国ADM是一款战术核地雷,代号“山脉”它的设计目的也是用作于核地雷,但也可以用作于其它的类似战术目的。按战术目的的不同,可以做到1到15千顿级的核爆炸。每个ADM大约重180公斤。在1965年到1986年生产,但数目不详,10分钟便能安放一枚
楼主发言:79次 发图:67张 | 更多
    苏联T-15核鱼雷,是对付美国的航空母舰群,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弹体又粗又大,当时要给“红十月级”核潜艇配备,但发现此弹更本装不进潜艇内,有弹无艇,因此放弃。
    美国Mk-45核鱼雷,本来是对付苏联强大的海军航母编队,但在实验中才发现,威力过猛了,在第一次试射时,目标带发射台全部被消灭
    苏联“苍白球”-1核深水炸弹,只试验过但从未部署过,其实验当年被称为“和平爆炸试验”。试验如何用核武器地下核爆炸来制止油田井喷
    美国1955年的MK7,又被称为马克90核深水炸弹,曾部署在轰炸机和一些驱逐舰上,在比基尼岛进行过水下核试验
    美国MK34核深水炸弹,用来对付当时苏联的潜艇,有个很可爱的名字“露露”,用轰炸机投掷,投掷时有减速伞控制速度,没有用于部署,1976年试爆,2000吨TNT当量
    美国的“斗牛士”核巡航导弹,无线电操纵,极其不可靠,准备时间就要需要3--5小时,因此部署了不到4年就被新一代的TY-1“圆锤”核巡航导弹替代,但它的研制却为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做了铺路石
    美国“冥王计划”的“超音速低空导弹”SLAM,使用人类历史上最变态的核动力冲压Tory发动机,此弹核心在小巧的核反应堆,工作温度为1800度,反应堆采用大量铅笔粗细的陶瓷质核燃料棒,但由于太过于危险和未知预料的事情太多,再加上洲际导弹的发展,因此在64年下马,可带数枚核弹头,在空中徘徊几月之久,在超音速巡航时,用音爆就能杀人
  冷战产物一般都很丧心病狂。  
    苏联电气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В.И.列宁命名的全苏电工技术研究所研制的联式电压互感器CT-3.6MB,当站在这个恐怖的怪物前,没有人不被它那巨大的身躯所震撼。不过,这个地方确实有个能放电的大设备,这个设备就是冲击电压发生器ГИН6МВ户外高压实验台,这才是个不折不扣的“红警”里的磁暴线圈,苏联解体后废弃,曾参与过电磁超导体武器研制,但最大成就,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变压器
  @寂静之诗 10楼
15:18:21  冷战产物一般都很丧心病狂。  -----------------------------  必须的!
    1966 年,美国开始构思自已的“高速铁路”计划,在火车上装两个喷射引擎!这台昵称为“黑甲虫”的 M-497上装有两颗GE J-47-19喷射引擎(原为 B-36 轰炸机所设计),并在美国印地安纳州和俄亥俄州间的笔直铁轨上试跑,最高曾到过每小时 296km,至今仍是美国一般铁道的速度纪录保持者。因要在普通七弯八拐的铁轨上跑喷射引擎火车不切实际且油料也耗得太凶,最后还是取消了
    苏联SVL高速火车,正宗的动车,加里宁车辆制造厂于1970年制造的。实在ER22型列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主要的改进就是在列车的顶部加上了两个Yak-40型推进火箭,在整个测试期间,SVL的最高时速达到了180mph(约288km/h),处于某种原因这一测试成为了这种列车的结束。现在这个列车锈迹斑斑的躺在加里宁车厂的库房里
    中国,63式步枪,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所生产的我国第一种自动步枪,但因一味求快,而放弃了“军工生产质量第一”这条原则,因此大生次品,最后被淘汰出具,改进型的66式也在文革时期下马,部队原又配备56式半自动步枪,直到AK47的仿制品56式自动冲锋枪。在南京师范大学军训过的同学,不会对这枪陌生
    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和美国凯迪拉克·盖奇·达信公司提出联合研制“美洲虎”坦克计划,双方各提供40%的部件,其余20%的部件由国际承包商负责。80年代末,由于受国际政治气候影响,美国单方面终止协议,“美洲虎Ⅰ”式和“美洲虎Ⅱ”式坦克各生产出一辆样车就夭折了
    苏联,50年代末期喷气引擎探测/扫雷坦克---“加温-T”型 T54坦克的底盘,上面安装一台MIG-15的喷气引擎,利用燃气射流发现探测扫除碎石、沥青路面的地雷,因为体形笨重效率又低,因此没多久就不存在了
  @那终将逝去的青 13楼
15:20:12    1966 年,美国开始构思自已的“高速铁路”计划,在火车上装两个喷射引擎!这台昵称为“黑甲虫”的 M-497上装有两颗GE J-47-19喷射引擎(原为 B-36 轰炸机所设计),并在美国印地安纳州和俄亥俄州间的笔直铁轨上试跑,最高曾到过每小时 296km,至今仍是美国一般铁道的速度纪录保持者。因要在普通七弯八拐的铁轨上跑喷射引擎火车不切实际且油料也耗得太凶,最后还是取消了  -----------------------------  这面具好萌呀!
  @那终将逝去的青
15:20:12    1966 年,美国开始构思自已的“高速铁路”计划,在火车上装两个喷射引擎!这台昵称为“黑甲虫”的 M-497上装有两颗GE J-47-19喷射引擎(原为 B-36 轰炸机所设计),并在美国印地安纳州和俄亥俄州间的笔直铁轨上试跑,最高曾到过每小时 296km,至今仍是美国一般铁道的速度纪录保持者。因要在普通七弯八拐的铁轨上跑喷射引擎火车不切实际且油料也耗得太凶,最后还是取消了  -----------------------------  @大穴较湿 18楼
15:24:16  这面具好萌呀!  -----------------------------  应该是故意的
    苏联别离耶夫飞机设计局于1972年研制的水上反潜机VVA-14,但由于工程迟迟拿不出样品,还有技术上的缺点(废油),因此并没有纳入苏联红海军服役武器
    美国为了打冷战而催生的M65型原子炮,代号“原子安妮”,用来对付当年苏联坦克集群攻击的,布置在西德莱茵河附近。其使用的核炮弹威力,是在广岛所投掷的原子弹的四分之一
    苏联格拉宾设计局2A3 Kondensator 2P 406mm原子炮,底盘的研制由科特林设计局在列宁格勒完成。1956年在列宁格勒2A3全部研制成功。总产量仅4辆。用来对抗“原子安妮”
    苏联马萨契夫实验工厂设计的M-50轰炸机,可携带核弹头的战略导弹或炸弹,1959年首飞,四台ТРД-ВД-7Б发动机,最大航程7400公里,当时苏联是用来对抗美国B-58盗贼所制,升限16000米,它被称为“以对高速飞行一无所知下,M-50算是最成功的失败”。它仅仅参加过1961年的苏联空军节充当压轴角色,其后期很多改进型都只停留在图纸上,并未进入苏联空军服役
    美国康维尔公司的B-58是美军装备的第一种实用超音速轰炸机,1960年3月进入美国空军服役,虽然在服役过程中未曾投掷过一枚炸弹,但该机确实成为美国空军战略司令部60年代最主要的空中打击力量,由于飞机的设计原因和极高的故障事故率,还有研制费用的超标,因此下马。但它却成就了一代米利坚青年当飞行员的梦想追求
    苏联米里设计局设计的世界上起重最大的直升机米-12,超过美国的AC-130运输机的载重,因为它的身躯过于庞大,机动性很差,且操作不便,所以没有量产,因此只生产了2架。北约代号“信鸽”。两翼分别带有一个螺旋桨,每个直径达到35m,当它们旋转起来,螺旋桨可触碰的死亡地带长达67m,这个宽度超过了波音747,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5吨。它的各项超级参数都被写进了国际航空协会的记录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书中
    美国M-388核火箭筒,世界上最小的核武器之一,用于对付庞大的苏军装甲集群,使用W54核弹头(重约23公斤),可选择10吨或20吨当量的设定。可由两种发射器:120毫米的M28射程约两公里,155毫米的M29射程约四公里。M-388被誉为上个世纪“最愚蠢的武器”,一般若没有合适的防御掩体,发射组员不太可能在发射出一枚M-388后存活,因为此武器的杀伤范围大于它的射程,所以又被称之为最脑残的武器
    美国贝尔公司的X-22四涵道短距起降验证机,起飞是有选择性地发生倾斜垂直向上,或在与前倾的发动机舱在大约45 °的螺旋桨或短的跑道。此外,在X-22是为了提供更多的进入垂直起飞部队运输的战术应用上的见解,如希勒的X-18和X-22的继任者,贝尔的XV-15。另一项方案要求是在水平飞行至少520公里/ h的空速(326英里每小时; 283节)
    中国直-6直升机,根据直升机部队换装的需要,为改进直-5存在的发动机功率低、高温高原性能差、载荷小的缺点,哈尔滨飞机厂从1966年开始自行研制直6机,但由于发生过一级事故和所用的涡轴5发动机不过关,单发动机不安全的隐患,一直未能投产,但直6研制迈出了中国直升机从活塞式走向涡轴化的关键一步
    中国的东风103,也就是歼-6甲,仿制的米格-19P,1958的大跃进时期开始仿制的。没有理智的指导,没有踏实地研究技术资料,在“赶英超美”的口号下一味地求快(四局提出的“快速试制”方针),其结果可想而知
    F-107A,北美航空公司,最初是被作为 F-100A 的后继型号而研制的。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 J57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它的速度将快于 F-100A 昼间战斗机。由于频发的机械鼓掌和高迎角时存在扰流抖振问题、高G值机动时会出现进气口不进气的恐怖情况因此放弃下马
  不错~~~
  @zxwlxjn 29楼
15:37:32  不错~~~  -----------------------------  谢谢
  核地雷,核鱼雷,核大炮,核RPG,日哦,这个疯狂的地步。。。
  楼主继续
  @eqikan 32楼
15:44:03  楼主继续  -----------------------------  好嘞
    YC-14,麦道YC-15研制于20世纪70 年代,当时美国空军拟从波音YC-14 和麦道YC-15 中挑一个投产,再由优胜者取代 C-130,最后终因开发费用与性能并不比C-130好到哪里而被取消,但麦道公司却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C-17“环球霸王”运输机
  马  
  一会儿再更
  马克。
  靠,牛
  @那终将逝去的青 24楼
15:29:48    美国M-388核火箭筒,世界上最小的核武器之一,用于对付庞大的苏军装甲集群,使用W54核弹头(重约23公斤),可选择10吨或20吨当量的设定。可由两种发射器:120毫米的M28射程约两公里,155毫米的M29射程约四公里。M-388被誉为上个世纪“最愚蠢的武器”,一般若没有合适的防御掩体,发射组员不太可能在发射出一枚M-388后存活,因为此武器的杀伤范围大于它的射程,所以又被称......  -----------------------------  这个真正的丧心病狂。
  966 年,美国开始构思自已的“高速铁路”计划,在火车上装两个喷射引擎!这台昵称为“黑甲虫”的 M-497上装有两颗GE J-47-19喷射引擎(原为 B-36 轰炸机所设计),并在美国印地安纳州和俄亥俄州间的笔直铁轨上试跑,最高曾到过每小时 296km,至今仍是美国一般铁道的速度纪录保持者。因要在普通七弯八拐的铁轨上跑喷射引擎火车不切实际且油料也耗得太凶,最后还是取消了  苏联SVL高速火车,正宗的动车,加里宁车辆制造厂于1970年制造的。实在ER22型列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主要的改进就是在列车的顶部加上了两个Yak-40型推进火箭,在整个测试期间,SVL的最高时速达到了180mph(约288km/h),处于某种原因这一测试成为了这种列车的结束。现在这个列车锈迹斑斑的躺在加里宁车厂的库房里  ==========================  米国往火车上装喷气机,苏联就往火车上装火箭,两人铆着劲地对着干。
    Super Guppy(超级古比鱼/彩虹鱼),又称作“大肚鱼”,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运输庞大火箭部件而建造的飞机,可以说是空中客车SATIC A300- 600ST(大白鲸)前身
    土星5号火箭,世界最大火箭之一,美国荣誉产品,直接让美国人见嫦娥了。不多解释!!
    苏联的N-1“大妈妈”登月火箭,屡爆不爽,技术不过关,单机推力不够!妄图用更多发动机并联弥补!发动机多了!可靠性差!推力不好协调!另外,科罗廖夫被逼死后,此物又由两个不同设计局设计的第一级和二三级!近一步导致可靠性降低。不过我觉得是苏联当时和我国关系恶化,我国没给毛子吃月饼,因此嫦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好high啊,稍有一点火星,就能打地球炸成烂石了。
    T-4战略轰炸机,苏联苏霍伊公司,由于技术超前,而且图-22M“逆火”轰炸机的列装,下马了~与之能抗衡的,也只有美国的XB-70
    图-144超音速客机,图波列夫设计局,当时苏联为了抗衡欧洲所研制的“协和”超音速客机,用来飞往远东,由于噪声巨大,因此没运过几次人就当了邮差运送包裹信件,这张照片就是曾经在谢列梅捷沃机场起飞的样子。
    苏联的米格-21PD垂直试验机,米高扬-格列维奇公司,但并不成功,其技术特点,为后来的雅克-38“铁匠”垂直起降战斗机铺平了道路。
    苏联明斯克重机械局,7900系列燃气轮机全电传动重型军用越野运输车。专门运输SS-18洲际导弹的,虽然下马了,但却为“白杨”洲际导弹的TEL发射车做了基础
    德国VAK 191B 垂直起降战斗机,更项性能优异,就差投产,后因美国在背后作梗,因“鹞”式战斗机出现而下马
    德国多尼尔的Do.31垂直起降运输机,因为起飞后发动机舱形成很大的阻力,不符合军方需要,因此下马
  。。。
    苏联列宁格勒的基洛夫(Kirov)工厂设计师托洛亚诺夫(L.Troyanov)在1957年所研发的279项目核战坦克,当时苏联的T系列坦克都还在用弹簧避震器的时候,它已经配备了超前设计的液压减震器了。
    苏联一代神器米格-25,米高扬-格列维奇公司,大干快上最成功的一项产品,不解释
    美国“海狼”级核潜艇,美国再财大气粗,这玩意制造了三艘,被誉为海里的B-2
    是这个
    苏联“塞拉”级核潜艇,孔雀石设计局荣誉产品,被誉为“金鱼”,可想造价之高,全身钛合金甲胄,只有1艘,武器、速度均世界纪录,90年封存。05年重归现役!
  苏联“塞拉”级核潜艇,孔雀石设计局荣誉产品,被誉为“金鱼”,可想造价之高,全身钛合金甲胄,只有1艘,武器、速度均世界纪录,90年封存。05年重归现役!  
    美国西科斯基S-72X翼直升机,喷气式、旋翼混合动力,由于不科学性和技术性而下马,原因:水平翼发挥作用的时候 旋翼就是顶在脑袋上的木杠子;旋翼发挥作用的时候 向后的发动机就是木箱子
    美国贝尔轻型试验直升机LHX,但巧合的是,武装直升机科曼奇的灵感却来源于它
    当 1959 年 9 月 23 日空军撤销了北美 F-108 方案时,在有人驾驶战斗机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似乎是受到了阻碍。装两台通用电气 J-93 喷气发动机的 F-108 双座机,两侧进气,楔型进气道。双三角翼无尾布局,外段机翼有明显下反,成为近似海鸥的机翼形状。预期是一种马赫数为 3 的远程截击机。专为 XB-70 轰炸机护航,在 XB-70 下马后也随之取消。未制造,仅到木模阶段
    贝尔公司开发的一种M2一级的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方案,公司内部编号D-188A。一共装有6台通用电气公司的J85-5喷气发动机,2台在机身内,提供前飞速度,4台分别装在两侧翼尖,并可以转向,提供垂直推力和前进推力。值得一提的是,该机是在德国 VJ-101 验证机上发展而来的
  此贴必火,留名  
    共和航空公司也设计了一种三角机翼截击机 XF-103,飞机预期的马赫数为 3,但空军选用了北美公司投标的 F-108 飞机,就在 1958 年 8 月 21 日撤销了两架 XF-103 飞机的合同
    YF-12,洛克希德SR-71的战斗型,3马赫的截击机,用于对付苏联的超音速轰炸机。但从未投入使用
    XB-70“女武神/战争婢女/瓦尔基里”轰炸机,美国北美航空公司60年代荣誉出品,只能投掷自由落体核炸弹,3倍音速。由于用途单一以及高维护性,还有故障和事故。由于导弹出现,因此没几年就早早的下马了。但飞机整体到现在还有70多项技术,在今天也是难以超越的
  回复第39楼(作者:@tombl 于
15:52)  @那终将逝去的青 24楼
15:29:48  美国M-388核火箭……  ==========  牛逼  
    康维尔 F2Y/F-7“海标枪”,因为当时还无法预计如何让喷气式战斗机上航母而产生的家伙。
    1982年8月,美国诺斯罗普公司把经改进的F-5G改称F-20“虎鲨”战斗机后,国外有人对F-20和F-18间的“空号”提出猜测,认为可能是一个极为保密的机种。据外刊披露:F-19是美国空军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经费,委托洛克希德加利福尼亚公司研制的一种单座侦察战斗机,主要特征是具有雷达、红外和目视“隐身”能力
    YF-17Cobra 眼镜蛇,诺斯罗普公司参与轻型战斗机计划与YF-16竞争的型号,不幸败北,但后来时来运转,由麦道公司改进发展在海军招标中胜出,成为FA-18
    F-1FURY(狂怒 US Navy FJ),北美公司研制的单座舰载战斗机,外形与F-86“佩刀”很相似。可携带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内置4门20mm机炮。FJ-2FJ-3FJ-4统一编号为F-1,FJ-1并不在内,可能是FJ-2开始是FJ-1的重大改型,由平直翼改为后掠翼
    F-91是共和飞机公司设计的近程单座单发轻型截击战斗机。他们拟将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空战中临时冲刺时的辅助动力源。仅仅是获得了两架原型机的合约。可想而知,失败原因在于采用了过多的超前设计
    Goblin,代号 XF-85,麦道公司产品,为B-36轰炸机护航用,后来美军搞了空中加油技术,战斗机可以全程护航了,这个项目就下马了
    F-90是洛克希德研制的远程战斗机。与F-88和F-93竞争二战后远程护航战斗机,在竞争中失败。XF-90试飞于1949年的6月3日,几乎从这一天开始,推力不足就一直困扰着该机的研制和发展。航空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往往一个很不错的设计,却毁于它所选定的动力系统!后来改装带加力燃烧室的J34-W-15涡喷发动机的XF-90A虽然也做了一次M1.12的超音速飞行,但还是比F-88晚了一年
    F-87“黑鹰”是一种全天候高空截击机,1948年首飞,在与F-89竞争中失败
    F-81“福尔提”是一种混合动力战斗机,机头为一台活塞螺旋桨发动机,机尾为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日首飞,由于活塞发动机未能及时交货,首飞时只使用了涡轮发动机,第一次双动力飞行为日。 但由于双动力之间无法协调,使总体推力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并有严重的震动问题,导致该机研制工作于日停止。没有正式投产
    F-92 名称:标枪(Dart),是康维尔公司设计的无尾三角翼战斗机。战后的美国,不仅从德国获得了大量有关后掠翼、可变后掠翼、以及三角翼飞机布局的研究资料。于是,康维尔飞机公司出于形势需要,主动为空军研制它的第一种纯粹三角形机翼的无尾喷气战斗机,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与其说它是一架战斗机,还不如说是一架技术验证机。因为通过它的大量试飞,有待探讨的未知因素还真不少
  楼主辛苦
    X-13,美国最早验证垂直起降飞机的一个型号之一
    美国康维尔公司在50年代初推出了XFY-1型尾座式垂直起降飞机,灵感来源于缴获德国的此类验证机的图纸,可以说是德国版的山寨品
  @渔公隐山 82楼
16:54:36  楼主辛苦  -----------------------------  谢了,可累死我了哎我去
  一个比一个邪恶,一个比一个变态
  不过区区核武器而已  怎能比的过朕的龙根  楼下说是不是呀。
  哇,学习了
  蛮好的科普
  比起冷战,中美现在真的很客气啊,变态的东西真见的不多了。
  感觉没什么使用价值!  
  估计科研费用太多,没地方用了!  
  火前刘明
  楼主辛苦
  @葫芦娃持节大都督 87楼
17:02:00  不过区区核武器而已  怎能比的过朕的龙根  楼下说是不是呀。  -----------------------------  你的纳米龙根确实是高科技才能看得到的核心技术
  回复第1楼(作者:@那终将逝去的青 于
15:12)      苏联T-15核鱼雷,是对付美国的航空母舰群,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弹体又粗又大,当时要给“红…… ==========  傻子干的事  
  回复:@那终将逝去的青   美国M-388核火箭筒,世界上最小的核武器之一,用于对付庞大的苏军装甲集群,使用W54核弹  =====哈哈,我咋觉得这个可乐呢。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
波音RAH-66“科曼奇”(英语:Boeing RAH-66 Comanche),是为美军研制的下一代攻击侦察直升机,配备“地狱火”导弹、2.75英尺的发射器和一门20毫米机炮。[1-2]
自从1983年立项并开始前期研究以来,曾经为“科曼奇”项目作出了高达390亿美元的预算。美军当时希望能够开发一种双发动机双座、具有隐身效果和类似于现役“”武装直升机强大火力的新型武装侦察直升机,来替代陆军现役的OH-58D“”侦察直升机,并和“阿帕奇”一起组成美陆军航空兵未来的主力作战编队。[3]
2004年该项目被取消。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发展历史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研制背景
科曼奇 项目LOGO
1982年,美国陆军提出LHX(实验轻型直升机计划),原计划需要5000架LHX来取代UH-1、AH-、OH-58和OH-6直升机,1990年计划购买量减少到1292架。
1988年6月,美国陆军发出LHX的招标,与、公司组成的第一竞争小组和、公司组成的超级小组签订了23个月的论证与验证合同。
1990年初,美国陆军把LHX代码中表示试验性的字母X去掉成为LH,1991
年4月,正式编号为RAH-66。其中R表示侦察,A表示攻击,H表示直升机,并用北美的名字命名为“”(Comanche)。日,美国陆军宣布波音、西科斯基公司小组获胜,LHX随之进入原型机研制阶段。
RAH-66预计于1995年8月首次飞行,2001年交付使用,它将成为美国陆军的主力机种,执行武装侦察、反坦克和空战等任务。[4]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原型设计
视察科曼奇项目照片
2002年4月美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HASC)提交200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其中否决了陆军近期内改变RAH-66计划的想法。法案将敦促陆军建 立专门的RAH-66计划,以补充试验飞机的拨款。
2002年5月美陆军做出的评估是,RAH-66的装备总数不会达到原计划的1213架,应为约1200架。按这一评估,第一支实战“科曼奇”部队投入现役的时间将推迟9个月,同时研究发展经费增加了30亿美元。预计完成1200架生产数量时候总费用会上升大约10亿美元。
5月23日,RAH-66的二号原型机首飞。此次改用了LHTEC T-800-LHT-801新型发动机和新的MEP软件系统。新发动机功率1563轴马力,1165.5千瓦,比原发动机提高17%。MEP可完成自动驾驶、自检报告、等多种功能。二号原型机能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
2002年7月,美陆军宣布决定为“理想部队”的最低一级作战部队装备“科曼奇”。由于一个月前“”新型项目惨遭取消,陆军对RAH-66计划加紧了工作,以免再次遭到裁减。陆军计划以“行动分队”取代目前的营和旅作战单位,作为最低一级的“理想部队”。每个分队包括两个拥有6架装备有RAH-66“科曼奇”的小分队。每个小分队还拥有6架,可与RAH-66组队完成任务。由于RAH-66具备完善的侦察能力,符合最低一级作战梯队的作战需求。按照美陆军在一年前开始向“理想部队”转型时的计划,只有高级作战部队才有航空力量,而现在美陆军却完全改变了最初的计划。虽然这项提议还处于讨论阶段,但有消息称,航空部队包括两个RAH-66直升机小分队大约有100人,且有自己的指挥机关。[5]
科曼奇试飞
2002年8月美国军方开始计划在2009年以前升级所有的“科曼奇”。为了更好的适应战场侦察、指挥需求,“科曼奇”将逐步更新雷达系统,从而获得操纵无人机的能力,以及新的卫星链接通信系统和火炮系统。目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载重量必需增加。据美军预算,这项方案将总耗资34亿美元。上述论断是在陆军确定RAH-66将接替OH-58、AH-64的作战任务为前提的。但在9月美国防部的研究报告中,则建议RAH-66应定位为OH-58的替代机种,而不应考虑接手AH-64的攻击作战任务。
2003年4月,美国陆军推迟向国防部提交增购169架RAH-66的方案。陆军目前认为至少需要采购819架,和国防部同意采购的650架有所差距,因此陆军被迫推迟提交,以便深入研究。随后,波音和西科斯基公司于4月25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里德利帕克建立了一个新的生产厂,工人们开始在这里为第一架工程和制造发展型RAH-66制造后机身部分。这架RAH-66的复合材料尾部和旋翼桨叶将在新工厂制造,该厂将成为波音的旋翼机中心,然后运往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的西科斯基工厂进行装配。波音于今年初开始生产飞机的后机身部分,并于4月21日在生产线上安装了第一个重要装置--尾桨罩。波音和西科斯基小组至今已经按总额65亿美元的EMD(工程和制造发展)阶段合同生产了两架“科曼奇”原型机,共将制造9架EMD飞机,并于年交付给美国陆军。计划于2009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同时,美国陆军正在积极筛选与RAH-66协同作战的无人机型号。该无人机将具备垂直起降功能,与RAH-66形成协同作战的体系。计划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实现驾驶员在RAH-66上能够接收到协同无人机的所有相关信息;第二阶段,通过战术通用数据链(TCDL),“科曼奇”驾驶员将实现对无人机的实时控制,从而实现协同作战的目的。据悉,按照美国陆军目前的设想,一架“科曼奇”将与两架无人机协同作战。[6]
科曼奇试飞
2003年6月,RAH-66二号原型机完成了安装成套任务设备(MEP)软件和新发动机厚的首次飞行,提前数周达到了关键里程碑。该机完成了1.4小时的飞行,进行了悬停、左右盘旋转弯等基本机动飞行。二号原型机自2001年5月开始准备安装新的T-800-LHT-801发动机,继续进行MEP综合试验。今后,该机将继续飞行试验,近期目标包括继续开发MEP核心功能、继续飞行控制系统开发工作和进行夜视地标航行系统开发试验。一号原型机今年初完成了其飞行试验,目前作为二号原型机的备用机。[7]
2003年10月,“科曼奇”项目小组力争在年底前实现减重200磅(90千克)的目标,以使整机重量限制在9950磅(4517千克)之内。据波音项目经理Chuck Allen透露,减重200磅是由项目组专家、学术界、陆军官员共同研究确定的目标值。尽管陆军并没有特别指定“科曼奇”的重量限值,但特别指定了垂直爬升率,这其实也就是表示新直升机的重量应尽可能的小,以保持高的爬升率。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项目取消
在砸进80亿美元、耗费21年的宝贵时间后,美国陆军终于于日宣布,取消生产“科曼奇”的计划。这是美军有史以来取消的最大的项目之一,这个时候距离陆军取消耗费了20亿美元的“十字军”火炮计划还不到两年。
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美军拥有太多的耗资巨大的武器研制工程,虽然自2001年以来,美国的军费预算增加了数百亿美元,但研制经费仍显不足。这也反映出五角大楼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倾向于研制既可以用于侦察,又可以用于攻击的无人驾驶飞机。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执行主任安德鲁·克里皮尼维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国防部长将逐步取消那些在冷战时期制定的武器研制计划,这些计划耗资巨大,已经严重影响到美军的现代化进程。以“科曼奇”直升机为例,美国陆军当然也需要,但对未来作战并非不可缺少。他说:“对陆军来说,它当然很重要,但它决非王冠上的明珠。”[8]
2004年9月,美国防(DARPA)“无人战斗武装旋翼机”(UCAR)项目主管唐纳德·伍德伯瑞称,UCAR将为“科曼奇”计划中的直升机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绝好机会,使这些直升机技术不致丢失或荒废。伍德伯瑞表示,“科曼奇”的取消对陆军特别是陆军航空兵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科曼奇”计划中开发的技术对许多项目都有益。他认为,UCAR项目要求的某些先进传感器能力与“科曼奇”有重叠的地方,所以“科曼奇”中某些技术完全可能用于UCAR项目。UCAR项目由DARPA和陆军联合投资。和公司目前正在竞争该计划第三阶段合同,该阶段工作包括制造和试验两架UCAR验证机系统,历时30个月,总价值1.6亿美元。原计划10月份决出竞标商,但由于经费还没有落实下来,所以有可能向后延迟。[9]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技术特点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隐身性能
科曼奇 原型机
RAH-66最突出的优点是它采用了直升机中前所未有的全面隐身设计。以往的各种直升机也采用了隐身措施,例如AH-64的发动机排气管就采用了绰号“黑洞”的红外辐射抑制装置。
而RAH-66则用整体的隐身设计:机身采用了类似的多面体圆滑边角设计,减少直角反射面,并采用吸波材料;发动机进气口经过精巧设计,开口呈缝隙状,气道曲折,避免雷达波照射到涡轮风扇上产生大的回波;排气管采用了复杂的降温、遮掩设计,排气辐射量极小;采用了美国直升机设计中少有的涵道风扇尾桨设计,雷达反射回波比传统尾桨要少。
对雷达探测的隐身RAH-66直升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比2001年以前其他任何直升机的都小,仅为他们的1%。这么好的隐身性能主要是它采用了可隐身的外形,广泛使用了复合材料和雷达干扰设备才具有的。RAH-66机头光电传感器转塔为带角平面边缘形状,有消散雷达反射波的作用。机身侧面由两半乎面转角构成,这就避免了圆柱体和半球体机身那种强烈地全向散射雷达波的弊病。尾梁两侧有圈置的“托架”,可偏转反射掉雷达波,使其不能返回探测雷达。尾部的涵道后桨向左侧倾斜,尾桨上的垂直尾翼向右侧倾斜,其上安装。这种结构不会在金属表面之间形成具有90度夹角的、能强烈反射雷达信号的角反射器。普通直升机的正面,进气道像角反射器那样,是较强的雷达反射体,而RAH-66直升机的两台发动机包藏在机身内,进气道在机身两侧上方悬埋入式的,且进气道呈棱形,不会对雷达波形成强反射。旋翼桨毂和桨叶根部都加装了整流罩,形成平缓过渡的融合体,也可减少对雷达波的反射。桨叶形状经过精心选择,不易被雷达探测到。
航展中的科曼奇
RAH-66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的另一项外形设计措施是,采用内藏式导弹和收放式起落架。RAH-66最多可携带14枚导弹,其中6枚挂装在具有整体挂梁的可关闭舱门上,平时舱门关闭,发射时打开。20毫米口径的加特林转管炮能形成较大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所以它被设计成能在水平面内转动180度,并向后收藏在炮塔的整流罩内。悬挂武器或副油箱用的短翼可拆卸,在执行武装侦察等只需携带少量武器而要求高隐身的任务才可拆掉短翼。后是可收放的,收起后有超落架舱门关闭遮挡,可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
为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RAH-66还广泛采用了复合材料,其所用复合材料占整个直升机结构重量的51%。而美国军用直升机UH-60“黑鹰”所用的复合材料才占9%,RAH-66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复合材料最多的实用直升机。在机体结构中使用复合材粹的有蒙皮、舱门、桁条、隔框、中央龙骨盒梁结构、炮塔整流罩、涵道尾桨护罩、垂直尾翼和水平安定面。在旋翼系统中使用复合材料的有挠性梁、桨叶、扭力管、扭力臂、旋转倾倾斜盘、套管轴和旋翼整流罩。传动系统使用复合材料的的有传动轴和主减速器箱。所用复合材料有韧化环氧树脂、树脂、石墨纤维、玻璃纤维和凯夫拉纤维等。
科曼奇武器舱
RAH-66机头光电传感器转塔为带角平面边缘形状,有消散雷达波的作用;机身侧面有两半球面转角构成,这就避免了圆柱体和半球体机身那种强烈的全向散发雷达波的弊病;尾梁两侧有圈置的“托架”,可偏转反射掉雷达波,使其不能返回探测雷达;尾部的涵道后桨向左侧倾斜,尾桨上的垂直尾翼向右侧倾斜,其上安装水平安定面。这种结构不会在金属表面之间形成90°夹角的,能强烈反射雷达信号的角反射器那样是较强的雷达反射体;而RAH-66的两台发动机包藏在机身内,进气道在机身两侧上方悬埋入式,且呈菱形,不会对雷达波形成强反射;旋翼桨壳和桨叶根部都加装了整流罩,形成平稳过渡的融合体,也可减少对雷达波的反射;桨的形状经过精心选择,不易被雷达探测到。
可以说,RAH-66又是一种最“冷”的直升机,它是把红外抑制技术综合运用到机体中的第一种直升机。
红外抑制器装在尾梁中,其独特的长条形排气口设计,有足够曲长度使发动机排出的热气和冷却空气完全有效地混合。冷却空气通过尾梁上方的第二个进气口吸入,与发动机排气混合。然后,经尾梁两侧向下的缝隙排出,再由旋翼下洗流吹散,使排气温度明显降低,从而保护直升机不受热寻的导弹的攻击。
对目视的隐身RAH-66采用双座纵列式座舱,机身细长,武器内藏,起落架可收起,这些不仅使直升机返回的雷达反射面积减小,而且,如果距离不够时,用肉眼也不容易发现。座舱采用平板玻璃,能有效减少阳光的漫反射。
全机表面采用暗色的无反光涂料,以减少直升机的反光强度。这些也有利于对目视隐身。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螺旋桨
RAH-66采用五片桨叶的旋翼,也是与减少目视探测有关:因为旋翼旋转时的视亮度与闪烁频率有关,即与旋翼桨叶的通过率有关。如果稳定光源有一半时间受到遮挡,在闪烁频率为9.5时,实际显示的视亮度是稳定光源的2倍。9.5赫兹约为两片桨叶的闪烁频率,此频率越高,视亮度越低。旋翼为5片桨叶时,直升机被目视探测到的可能性比两片桨叶直升机可减少85%左右。这种现象称为:布鲁克效应,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对音响探测隐身RAH-66采用了以下几点有效减少噪音的措施:旋翼桨尖采用后掠式,可使噪音减少2-3分贝;采用涵道尾梁,由于消除了旋翼与尾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减少噪音;排气口的设计,除了减少红外特征,也对降低发动机排气的消音有效。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生存性能
武装直升机的生存力包括两方面,一是作战生存力,例如受到对方武器打击时的抗损能力等,一是平时训练飞行或使用过程的“正常抗坠毁”能力。
“科曼奇”直升机的作战生存力设计标准是:尾旋翼能承受12.7mm机枪弹丸打击,并且在一片旋翼被打掉后仍然能飞行30分钟。自身结构可承受23毫米炮弹直接命中产生的伤害。另外作战时座舱有防化学、生物武器的能力。
武装直升机的低空机动能力对提高作战生存力关系很大。低空作战要尽量减少暴露于对方火力的时间,例如要能很快超低空越过一个山头。“科曼奇”的最大正过载是+2.5g,负过载是-1.0g,这使它能够在大速度冲刺时用6秒时间越过一个100米的小山头,离地高度始终保持不大于5米。
刚开始拉起时用2秒时间保持正过载2.5g,然后在不大于1.5秒时间之内改为负过载(使直升机顺鼓包形状下降),又保持-0.5g约2秒时间。这样.整个机动动作暴露的时间很短。
涡轮轴发动机
为提高直升机的作战生存力,美陆军强调要双发动机布局。现在采用的动力装置为2台轻型直升机涡轴发动机公司(LHTEC Light Helicopter Turbine Engine Company,公司和汉尼威尔公司的联合企业)研制的T800-LHT-800型涡轮轴发动机,每台最大功率为1149千瓦。
两台发动机基本上独立工作,当一台发动机作战损伤时,不会影响到另一台的工作。只要有1台发动机工作,直升机就可以保证返航。抗坠毁方面的标准是:当以12.8米/秒的垂直速度坠地时,飞行员座椅可保证其生命安全,概率为95%。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火力配置
在火力方面,这种直升机并不做过高要求,因为它不是攻击型直升机,主要的任务是侦察而不是直接摧毁地面目标。当然,有机会的话也会发挥其武器的作用、在进行有隐身要求的任务时,它的武器挂在两侧的弹舱门内侧。发射前打开这两扇门,武器外露并可以在3秒之内实施发射。
RAH-66的短翼可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携带864千克武器载荷。短翼若挂外部油箱, RAH-66则可飞行2355公里,可横越大西洋。短翼能挂带32枚70毫米“”(Hydra)火箭,或者8枚“海尔法”导弹,或类似导弹。RAH-66的内外挂架总共能携带14枚“海尔法”导弹或类似的导弹。
地狱火导弹和九头蛇火箭
旋转炮塔安装有20毫米口径的三管机炮,对付空中目标时其射速为每分钟1500发对付地面目标时为每分钟750发。旋转炮塔方位角为240度,俯仰角为60度。弹药箱装弹500发。给RAH-66加油和给它的炮塔与武器舱装弹,3人在不到13分钟的时间内就可完成。RAH-66装有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具有在昼夜恶劣气象条件下侦察作战的能力。在战斗中能首先发现目标,可先发制人,在目标开火之前首先开火。先进的导航与目标瞄准系统能在夜间提供高清晰度战场红外图像,从而使该直升机具有优良的作战能力。与“阿帕奇”直升机相比,RAH-66“科曼奇”直升机发现目标的距离可增加40%,反应时间将缩短95%。
当遂行不要求隐身的任务时,可在机身两侧加装一副短翼,可挂2×4枚“海尔法”导弹或2×8枚“毒刺”导弹。该短翼也可挂2个1700升副油箱作为转场飞行之用。弹舱如不挂弹可改为425升油箱。机内正常油量是1142升。相比之下,可以看出外挂的两个副油箱很大,它将使该直升机的转场航程达到2000千米以上。
为了解决现代军用飞机日益复杂的维护问题,提高飞机使用率,更好的适应现代战争的时间要求,美军对新研制的军用飞机均有严格的维护标准限制。“科曼奇”直升机的维修性要求很严格,波音公司也下了很大功夫。原指标是:复飞需要时间为3人15分钟〔加油及装弹药);平均飞行1小时维护工作量2.5工时(AH-64是6工时)。转场飞行需要5名机务人员,要求做到安装短翼3.5分钟,挂大副油箱及加满油了3分钟,挂2枚“毒刺”导弹以及装1500发炮弹4.5分钟,总需要时间15.5分钟。到达目的地后,去掉短翼、副油箱及武器15.5分钟,卸下其它转场设备3.5分钟。但这些指标目前尚未能全部达到。
美军现役的运输机都能将“科曼奇”送往前线,将其装卸的平均时间为22分钟。C-13O可装1架,C-141装3架,C-17装4架,C-5装8架。
近期的英国子公司雷声系统有限公司(RSL)赢得了一项预生产合同,将为RAH-66“科曼奇”直升机提供18个PAGAN反干扰导航系统。该合同价值220万英镑,包括硬件交付、项目管理和限定。大规模生产可能于2004年年中开始。
PAGAN是小型四信道反干扰系统,适于小型平台。该系统是为了消除破坏GPS信号和自然存在的干扰而开发的,能够应付来自任何方向的多干扰源。PAGAN典型的平台包括地面车辆、直升机、UAV和水面舰船,以及较小型的战斗机。
近期RAH-66增装了锥形的桅顶毫米波雷达,提高了在夜间和恶劣气象下的作战能力。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操作性能
先进无轴承的旋翼操纵性好,使飞行员有明显的操纵战斗机那样的感觉。8片桨叶涵道尾桨,能使RAH-66作急速转弯,使其能在3至4.5秒钟之内以前飞速度作90度和180度转弯。这远远优于普通直升机,在空战中容易抓住战机。
科曼奇机动动作
尾桨桨叶在涵道内转动,不会碰到树枝等后分片用桨音缝气动音曲前致的转障碍物,在地面开车时也不易打着工作人员。高置的水平安定面可向下折叠,有利于用运输机空运整架直升机。机身是复合材料制造的,中间为盆式龙骨梁,是主要的承载结构。蒙皮不承载,一半以上的蒙皮可打开,便于维护。武器舱门打开后可用作维护卫作用平台。机头罩是铰接的,可向左打开,便于接近传感器和弹药舱’进行工作。机体结构能承受3.5G的过载,并能承受7.62毫米、12.7毫米和23毫米口径的枪弹或炮弹的射击。
两台T800装在机身曲肩部,有发动机数字控制装置。单台功率为895千瓦。油箱燃油容量为1018升。是耐坠毁的,且有惰性气体发生系统,可防止直升机坠毁后燃油着
火。RAH-66直升机还可加装雷达干扰机,它可迷惑探测雷达。其工作原理是,它能将入射雷达波变为脉冲信号,同时测出直升机在该条件下的反射数据,并发射出假回波,从而达到使探测雷达失灵目的。RAH-66的雷达反射特征信号低,使用低功率干扰机即可,这就减轻了干扰机的重量及费用。不像AH-64那样,需要较高功率的干扰机。不难看出,隐身技术是使雷达系统失效,使其探测不到飞行器的技术。实际上,隐身技术有4个方面,除了对雷达探测隐身外,还有对红外探测、音响探测和目视的隐身。
“科曼奇”遂行任务时,主要应用被动式侦察手段,例如热成像仪或电视、微光电视等;当然也可以使用尖锥形的桅顶(AH-64D上的是圆盘形)。
RAH-66大型显示器,热成像图像非常清晰
据波音公司宣称,其对目标观察的有效距离相当现役侦察直升机的2倍。最为突出的是侦察任务是用计算机辅助计划的,并且能够尽快将机上设备所发现的目标资料数据与原来储存的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发现新目标新动态,将最终得出的目标数据与战场态势在座舱荧光屏上显示出来,并根据指令近乎“实时”的传送给地面部队有关指挥官。过去用光学侦察飞机,从发现战场目标到指挥下个攻击力量出击差不多需要1-2小时,现在只要10分钟左右。如果当时战场已有攻击飞机,就可以立即命令这些飞机发起攻击。
该机的“战场录像”可以立即传送给空中有相应接收设备的其它武装直升机,例如“阿帕奇”。所以今后陆军在战场上考虑的“反应”时间将以分钟计算,迟缓将意味着“挨打”。美陆军计划在预定的上千架“科曼奇”直升机中,指定约430架安装新型雷达,功能类似于“长弓阿帕奇”的“长弓”雷达,但其天线直径只有56O毫米,且天线罩的形状像蘑菇,以减小雷达反射截面。
RAH-66大型显示器,热成像图像非常清晰
在用肉眼看到直升机之前,通过直升机的响声也可探测和识别直升机。为此,RAH-66采用了以下有效的减小嗓音的措施。旋翼奖尖采用后掠式,可使噪音声压减少2至3分贝,这样5片桨叶旋翼的噪音与2片桨叶旋翼的噪音就难以分辨。所采用的,由于消除了旋翼与尾桨尾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减少噪音。RAH-66尾梁两侧向下的狭长缝隙式排气口,不仅能减少发动机排气的红外辐射征,而且还能消除发动机排气的噪音。RAH-66降低噪音的另一种方法是,桨叶的叶型和弯曲度从桨根到桨尖是的,这能使前行桨叶外段达到尖高速而后行桨叶不致,这样,直升机在低速飞行(167公里/小时)时便可降低旋翼转速,这就除低了旋翼噪音。
在光学目视侦察能力方面,飞行员还有头盔瞄准具,可利用机头红外或微光夜视仪将图像传送到头盔的夜视镜上。该夜视镜的机场角可达35度到52度。而“阿帕奇”的只有30度到40度。机头红外观察仪使用的波长为8-12微米,夜间在8-10千米远发现坦克是完全可能的。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通信性能
过去美国陆海空军的通信及信息传输各有自己一套规范,互不相同。“科曼奇”直升机首次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数字化通信、信息交联设备完全能兼容美陆军的188-220标准、空军的AFAPD标准、海军、陆战队的战术通信标准和近年发展的“三军战术信息联合分配系统”(JTIDS),所以它侦察到的信息能立即传送三军,为三军所用。并且它能随时与、RC-135侦察机、E-8JSTARS、RC-12电子侦察机以及卫星等联络上。这是美军在现代战争中“系统对系统”概念的一个具体例子。
2003年1月罗克韦尔·克林斯公司已经向RAH-66交付了第一套工程制造发展型(EMD)飞机保留组件(ARU)头盔综合显示瞄准系统(HIDSS).凯塞电子公司(现属罗克韦尔·克林斯公司)负责为“科曼奇”计划设计、研制头盔综合显示瞄准系统。头盔显示器向驾驶员显示精确武器和飞行字符,使驾驶员能够24小时全天候实现抬头操作飞行。这种头盔显示器采用了重量轻的固体轻质活动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技术。该系统采用两组件结构设计,在飞机保留组件中使用含有35°×52°大视场、双目镜双物镜、高分辨率(SXGA级--像素)、电磁跟踪传感器及其驱动电子组件的模块。飞机保留组件储存在飞机里,作为武器和电光系统的一部分。光学系统是可折叠式的,可以只用单目镜、单物镜,或者使用双目镜、双物镜。该系统的驾驶员头戴组件重量为1770克,它还有一个可选的40度微光(低亮度)电视模块,重量为2000克。
机上电子设备十分现代化,并有2个多余度的任务计算机和三套数据总线:
·军用飞机现用的1553B标准总线;
·高速光纤总线;
·极高速光纤总线。
以上三者可以互为余度,只要有一套正常,机上设备数据即可交联工作。
RAH-66将安装ITT工业公司航空电子分部的AN/ALQ-211综合射频对抗装置(SIRFC),用于自卫电子对抗。SIRFC具有雷达告警和干扰功能,可使载机免遭雷达制导导弹的袭击。系统是开放式结构和模块化设计,适合装备多种类型的飞机。除具有传感器融合、情形告知、雷达告警、电子对抗功能外,还具有基于作战任务要求的能力。
科曼奇试飞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性能数据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基本数据
长度14.28米旋翼直径
旋翼面积111平方米空重4,21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896千克动力系统2 ×T800 涡轮轴发动机,每台1,165 kW最大飞行速度324千米/小时实用升限4,566米航程485千米作战半径278千米爬升率4.55米/秒翼载荷71.1千克/平方米[10]
推重比0.29
科曼奇 三视图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武器装备
“毒刺”空对空导弹
“”反坦克导弹
2.75英寸九头蛇火箭筒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服役事件
日,宣布取消始于1983年、已经耗资69亿美元、拟投资380亿美元的RAH-66武装侦察直升机研制项目。原来为各国所看好的RAH-66研制项目取消,在世界,特别是国防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甚至使一些军事专家和武器专家都感到困惑。但经过仔细分析,就能发现该项目取消有较充分的理由。[11]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美国战略调整需要
美国国防部
目前美军的战略重心从冷战时期的大规模作战转移到打赢恐怖分子的&不对称战争&上,RAH-66的研制始于1983年,当时仍是美苏对峙的冷战时期,欧洲大陆是美苏可能发生战争的热点地区。RAH-66所有的作战要求都是针对欧洲环境下的战争而设计的。而在当前反恐战争为急务的情况下花巨资研制这种先进武器已没有太大的意义。[12]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战术改变需要
目前战场上地对空导弹和高射炮的作战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严重威胁到RAH-66的生存空间,而且先进的无人机基本能完成RAH-66担负的作战侦察任务。现在无人机研制成本低廉,又不存在驾驶员伤亡问题。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是迫使RAH-66下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技术复杂进度拖延
RAH-66全面采用隐身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是直升机家族中第一种隐身直升机,称得上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数字化、隐身、及部分智能化的直升机。为了使其适应21世纪的作战环境,对设计进行了6次大调整,其采用的技术越来越复杂,因此造成进度一再拖延,难以满足当前急需。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耗资巨大影响其他计划
最初美国国防部估计RAH-66的单价是1200万美元,计划共装备1200架。但美军在花费了20年时间后,RAH-66还是无法全速生产,而且单机成本却已经涨到了5900万美元。耗资巨大并已影响其他直升机改进和采购计划的实施是RAH-66下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RAH-66科曼奇直升机总体评价
美陆军参谋长2004年年底声称:取消&科曼奇&项目乃明智之举,并已为陆军带来了许多回报,这种直升机是为设计的,在生存力方面满足不了现代战争的要求,陆军为了保护直升机可能不得不在夜间使用它。他还列举了美陆军利用&科曼奇&项目剩下的钱为改善陆军装备所做的一系列工作。[13]
第一,为整个陆军航空兵机队加速直升机生存力进行装备改造。
第二,陆军将改进400架AH-64&阿帕奇&直升机。
第三,更换600架OH-58D侦察攻击直升机;也将更换它们的UH-1Y;陆军的UH-60A和CH-47D将采用通用驾驶舱;3亿美元将用到上。
.空军之翼.&#91;引用日期&#93;
.环球军事&#91;引用日期&#93;
.互动百科&#91;引用日期&#93;
.西陆网&#91;引用日期&#93;
.空中网军事频道&#91;引用日期&#93;
.空军之翼&#91;引用日期&#93;
.中国网&#91;引用日期&#93;
.空军之翼&#91;引用日期&#93;
.铁血军事&#91;引用日期&#93;
.维基百科.&#91;引用日期&#93;
.网易新闻中心&#91;引用日期&#93;
.铁血网&#91;引用日期&#93;
.空军世界&#91;引用日期&#9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副教授审核
哈尔滨工业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升机起降场地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