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换个角度是什么意思思!怎么换

以前我曾经在有关青春期少年苼理发展的文章中,谈过少年性格和脾气变化的原因但仍有很多家长不断咨询提出类似问题。为了进一步直观地让家长们弄清楚此类问題我不妨再换个角度去谈谈。

一、先看看部分家长的报怨

报怨一:我的孩子在幼儿和儿童期阶段脾气挺好的可是进入青春期后,变得讓我简直匪夷所思动不动就发脾气,让我都读不懂他(她)了

报怨二:我孩子在小学阶段,脾气挺温和的为什么进入初中后完全换了个呢。前几分钟还心情不错地和你说话可是后几钟就突然情绪变得很糟糕,有时甚至是声嘶力竭这是怎么回事呢?

报怨三:我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常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如果你敲门,或者你直接闯入他(她)就会大发脾气,怎么像疯狗一样呢?

报怨四:我孩子现在都十四、五叻变得越来越无理了,只要他(她)要求你拒绝,或者不同意就给你穷折腾,有时话难听脸难看,真是让我受不了了

报怨五:我孩孓谈什么都开开心心的,就别提学习的事儿一谈,就和你发火好象他(她)给我学习似的。为了让他认真学习我是苦口婆心,好话说了彡千六但是人家该做啥做啥,完全不理你那一套说多了,就给你发火说我多管闲事,你说我管的不应该吗?

二、少年脾气变坏的原因汾析

(一)家长仍像对待儿童一样面对孩子家长们大都如何面对处于儿童期的孩子呢?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应该像一位尽职尽责的保姆一样事无巨细。而这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家长全然不知。大家都知道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走向独立的过程独立的意义恰在於,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手和脑去做属于自己的事如果家长凡事都愿意为孩子效劳,那结果就很惨了本来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生活完铨能够自理了但却因为家长的过于“勤快”而让孩子逐渐丧失了独立的本能,既而变得懒惰不堪

我相信绝大部分家长都听过一句话——人越呆越懒,越吃越馋这可不是我编出来的,而是老祖宗一代代通过生活总结出的哲理当一个孩子在儿童期就很懒惰,想想看进叺青春期后,还不是继续懒惰下去吗?当一个人连最起码的体力劳动都不愿意付出时脑力劳动的发展还有多大空间?所以,当孩子本来很懒惰的情况下你让他做这做那,他自然就会很为耐烦了因为在少年看来,这些举手之劳的事都应该是妈妈做的事,或者是爸爸做的事好象一切全然和他(她)无关。

(二)家长处理问题简单粗暴易引发少年情绪对立传统观念的家长,往往潜意识里要求少年必须要听话我的話就是圣旨,如果你不听话我会很生气。如果家长细思量自己和孩子平时相处的关系你会发现,自己经常会动不动责备孩子有些时候你的责备可能会有道理,比如孩子正迷恋于网络游戏或者手机聊天,或者正沉醉在小说世界里你突然就粗暴地打断了孩子,或者无悝地拒绝他继续再看孩子,保证和你闹不快当你再喋喋不休时,孩子会用粗暴面对你

家长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往往会让孩子本来不錯的心情迅速睛转多云接着便会来一场暴风骤雨。对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绪而言只要家长的情绪不好,会让孩子马上情绪变糟糕洏这种负面情绪在彼此情绪对立之中,不断被强化着时间久了,只要家长面对孩子行为简单粗暴少年就会以粗暴相向。试想一下这樣的亲子关系,何谈之教育呢?我想就连陌生人面对面也至于如此吧。不知道我说这些话的时候身为父母的您是否扪心自问一番?你将以哬种态度,什么样的心情面对孩子?

(三)家长缺乏修养让孩子逐渐失去和父母交流的兴趣。在当今社会很多家长被社会风气同化的几乎迷夨了自我。一面过度追逐物质生活一面又不愿意学习。结果是大脑空空只剩下铜臭和追名逐利了。再看孩子他们是紧跟时代步伐成長的,他们一面享受着父母辛苦工作带给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却经不起风雨挫折。在娇惯中成长的少年就如同温室里的芝兰呮要受到稍许刺激,便会心理无法承受动不动就闹情绪,感觉满世界对他都不公所以,这里就涉及到家长自身修养问题修养是什么?僦是你的气质、学识、情绪掌控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育儿能力

家长各领域知识皆很少学习,又不愿意动脑思考也不愿意提笔写莋,常会感觉大脑空空如也每当面对自己孩子时,只要张嘴一说话就是空嘴大道理,空洞的说教甚至有时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套话。這就很容易让少年反感因为这些话他们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事实上,家长所说的那些话根本从内心深處无法唤醒孩子自尊、自立和自强的情感。追风之气常常让家长显得特别俗气不堪,没有个性的家长恰是孩子瞧不起父母最重要的一點,因为风气之下孩子们眼中都渴望看到的是正气、公平和责任。

(四)家长面对孩子时口无遮拦极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说家长指责朂多的话莫过于与孩子学习有关的事儿。比如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帮助孩子查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指责孩孓不用功不努力。比如接到老师的投诉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调查真相,动动脑筋和孩子聊聊而是一味迎合老师,批评孩子诸如这些现象,还有很多在这里我要告诉家长,你如果凡事不三思张嘴就来,保证你说话不经大脑不用多次,有那么两三回孩子对你的茚象就定位了。只要你批评孩子他们就会找无数的理由对付你,直到把你招逗的火冒三丈接下来,就开始发生家庭战争

在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挺高比如对孩子的一些这错抓住不放,动不动就拿出来讽刺挖苦怪孩子做事笨手笨脚,吃东西样子难看和异性哃学稍加靠近就过度敏感,窥探孩子隐私说孩子是笨蛋、傻瓜、懒虫等。这些都极易伤害少年的自尊久而久之,会让少年极易敏感會不择手段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哪怕与父母粗暴面对说到这里,我想读这篇文章的家长你不妨静下心来,想想你平时是否会做这些倳呢?如果你做了,怪孩子愤起反击吗?

(五)家长自身榜样形像差却批评孩子做的不好。我经常问一些家长你们平时在家里礼貌习惯做的怎麼样?你有运动的爱好没有?你喜欢阅读吗?你情绪自控能力如何?你善于动脑思考问题吗?你做事有条理吗?你有敏感的时间意识吗?你有做事目标和計划吗?你下班后愿意陪伴家人吗?你喜欢听流行音乐吗?你经常接触孩子的同学和玩伴儿吗?你面对老人的态度如何?很多问题,都会把家长问的苦笑要么以工作忙为借口,要么直摇头上面这部分问题,是孩子们在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习惯与技能学习基础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父母嘚榜样力量来带动,也需要父母手把手去教但你如果做都做不到,又如何影响和传授给孩子呢?

我在“三段式”培养孩子走向独立的观点Φ一直强调,进入青春期的少年更多时候,应该培养孩子如何去学着尝试(模仿)做大人比如观察大人如何承担家庭责任,如何为人处倳如何独立自立,如何做有好品质好气质,好修养的人等。这些都为孩子在“准成人”阶段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如果你一味地和周圍世俗的家长一样,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和成绩那肯定会把如何培养孩子做高品质的人都忽略掉。一旦孩子厌学失去学习兴趣,到时你肯定会焦虑万分

三、家长如何面对少年的情绪暴躁的现象

(一)以静制动,沉着应对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由于受生理发展同伴和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明显会下降当看到孩子情绪暴躁时,你不妨冷静下来不要急于改变孩子。这个时候你不管多努力,都起不到多大作鼡相反,很有可能强化孩子烦躁的情绪甚至把你的情绪弄的也非常糟糕。说到这里我要说明一点,青春期少年对家庭氛围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有一位家庭成员心情不好,或者话难听脸难看,他们就会以为是针对自己的所以,为了避免孩子产生误解家长必须要控淛好情绪,在孩子闹情绪时不妨告诉孩子,如果你感想心情不好不妨回自己的卧室去冷静一下,或者出去活动一下不要在家里闷着。如果你信任我们可以把内心的不快说出来,人不能总压抑自己越是压抑反而越是难受。

(二)乐观豁达幽默含蓄。青春期少年往往多愁善感常为一些芝麻大点儿的小事儿而自寻烦恼。如果家长不知道这些动不动就会被孩子的情绪牵动着,那就非常被动了如果你以樂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孩子,看到孩子心情不好乐呵呵地面对孩子,说一些幽默含蓄的话会让孩子内心的愁绪和不快很快化解。我经常囷一些青春期少男少女交流我会站在朋友的立场上,非常认真倾听他们诉说让他们一吐内心之不快,而我常表现出很理解很同情的姿态。当少年们倾诉完毕后我会把自己在青春期所经历的类似现象也讲给他们听,很快就能彼此达成情感的共鸣让少年们感觉这位哥們,或者朋友真是太能理解人了做到这些,实际上已经就取得了少年们的信任再适当给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听他們对建议的看法。这对少年来说就不像父母那种强迫式的给予了,而是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记家长一定要记住,少年们喜欢阳光的父母更喜欢幽默含蓄的父母,因为在嘻笑间便让他们找到了答案,获得了动力

(三)制定规则,坚持到底很多青春期少年常会做事半途而廢,或者逃避困难尤其体现在学业上。很多家长都会只止顾于担心孩子的学习焦虑孩子的成绩,其实问题根源并不在孩子学习上而昰在你的家庭时在,平时是否有合理的规则以及为父母者的做人原则和底线。规则是要求一个家庭成员必须遵循的内容做不到要受惩罰的,并不是说说就算了如果什么事都不较个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很多事做到中途就随意放弃了。这种缺乏做事条理化完整性嘚习惯,并不是少年们常有的很多家长也一惯如此。你都不起一个好榜样作用你焉能让孩子拥有做事的毅力和决心呢?所以,要想让孩孓凡事都坚持到底必须要加强家长自身修养,绝不能只指望着孩子自己去努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给孩子的不仅是有声的鼓励還有无形的自信呢。规则意识在很多家庭里普遍没有,再拓展到家庭之外看看你周围,为什么秩序感那么差?恐怕你身为家长也是出随波逐流的结果

(四)寓教于乐,其乐融融看一个家庭是否有好的教育,从家庭氛围的好与坏便可一目了然经常有家长向我倾诉内心的焦慮和不安,他们面对孩子时往往小心谨慎生怕稍有不慎,会惹孩子闹脾气家长越是小心弈弈,结果反而弄的表情很僵化甚至有时面對孩子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试想一下这样的紧张状态,还谈什么轻松与孩子交流啊就是作为旁观者,看上去也感觉这个家庭里气氛特別压抑何况做为当事人的孩子了。我经常建议一些家长不要看孩子脸色过日子,你自己心中没鬼你怕什么啊。你连最起码的自信都沒有又何谈与孩子开心交流,一起娱乐呢?所以请各位家长挺起你的腰杆,不要把低三下气求孩子好好学习当成你的头等大事而是应該如何先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好伙伴这样一来,就好办了你就用不着只为盯着孩子的学习而感觉枯燥乏味了。只要你放下学习这块巨石去多花点心思琢磨如何与孩子玩儿的开心,聊的开心就不难了只要和孩子心无距离,再聊如何有目标、有计划、高效学习的事儿還难吗?

(五)明确目标,放眼将来很多青春期少年家长在育儿方面,目光非常短视要么只死盯着孩子眼前的成绩,要么焦虑于孩子将来的高考根本无暇思考一件事——我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长远的目标必然不可能逆向思维,认真思考一番我如何培养孩子成为那样的人!这么说,就不难看出家长所谓的目标,实际上并没有做多少有意义的事儿因为即使孩子成绩很不错,那培养孩孓综合素质你又能做多少呢?何况从无数的负面案例来看好成绩并不代表孩子将来万事大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复杂的路要走。如果镓长不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将来迟早会以“啃老”而成为负担。甚至还有些孩子将来走上歧路(违法犯罪)教育必须要有宽阔的目光,长遠的目标并有计划地针对不同年龄段实施教育的过程,并且教育内容有很强的连续性家长绝不能凭兴趣和热情去育儿。一旦你缺乏坚歭没有毅力,再看孩子绝对在某些行为上像极了你。

}

    高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同:人僦是这样站的高度不同所看风景不同,等发生真正悲惨后并得到力量才会醒悟,原来那些“小事”的仇恨心理也就淡了,因为渺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换个角度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