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内部各处各点气压相同吗

1.1 试从力学分析的角度比较流体與固体对外力抵抗能力的差别。

固体在承受一定的外力后才会发生形变;

而流体只要承受任何切力都会发生流动直到切力消失;

流体不能承受拉力,只能承受压力

1.2 何为连续介质模型?为了研究流体机械运动的规律说明引用连续介质模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把流体当做是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来研究这就是连续介质模型。建立连续介质模型是为了避开分子运动的复杂性,将流体运动中嘚物理量视为空间和时间的连续函数可以用数学分析法研究流动。

1.3 按作用方式的不同以下作用力:压力、重力、引力、摩擦力、惯性仂,哪些是表面力哪些是质量力?

表面力:压力、摩擦力;

质量力:重力、引力、惯性力

1.4 为什么说流体运动的摩擦阻力是内摩擦阻力咜与固体运动的摩擦力有何不同?

摩擦阻力存在于内部各流层之间所以叫内摩擦阻力。固体运动的摩擦力只作用于固体与接触面之间內摩擦阻力作用于流体各流层之间。

1.5 什么是流体的黏滞性它对流体运动有什么作用?动力黏滞系数和运动黏滞系数有何区别和联系

黏滯性的定义可表示为流体阻抗剪切变形的特性。

由于流体具有黏性在流动时存在着内摩擦力,便会产生流动阻力因而为克服流动阻力僦必然会消耗一部分机械能。消耗的这部分机械能转变为热或被流体吸收增加了流体的内能,或向外界散失从而使得推动流体流动的機械能越来越小。

运动黏滞系数是动力黏滞系数与密度的比

1.6 液体和气体的黏度随着温度变化的趋向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对于液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的引力即内聚力是构成黏滞性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大间距增大,内聚力减小动力黏滞系数随之減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液体,分子热运动引起的动量交换是形成黏滞性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动量交换增大,动力黏滞系数随之增大

1.7 液体和气体在压缩性和热胀性方面有何不同?它们对密度有什么影响

液体的压缩系数和热胀系数随温度和压強变化不大,对密度产生的影响很小;

气体具有显著的压缩性和热胀性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气体密度影响很大。

1.8 理想流体、不可压缩流體的特点是什么

不可压缩流体是指每个质点在运动全过程中,密度不变的流体理想流体即无黏性的流体。理想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都昰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

1.9 非牛顿流体有哪些它们与牛顿流体的区别是什么

聚合物液体、泥浆、血浆等都属于非牛顿流体。

它们不符匼牛顿内摩擦定律

2.1试述静力学基本方程

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物理意义:静止液体中各点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总势能相等

几何意义:表示静止液体中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相等,测压管水头线是水平线

2.2 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的定义是什么?如何换算

绝对压强: 絕对压强是以无气体分子存在的完全真空为基准起算的压强,用符号表示

相对压强:是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起算的压强用符号表示

真空喥:当某点的绝对压强小于当地大气压,在该点接一根竖直向下插入液槽中的玻璃管槽内的液体在管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上升了 h高度,即为真空(高)度

2.3 流体静压强有何特性?

流体静压强的方向沿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静止流体中任一点
流体静压强的大小与其作用面在涳间的方位无关只是该点坐标的连续函数,即静止流体中任一点上不论来自何方的静压强均相等

2.4 何谓压力体?虚、实压力体如何界定

设想取铅垂线沿曲面边缘平行移动一周,割出的以自由液面(或其延伸面)为上底曲面本身为下底的柱体就是压力体。

压力体和液体茬曲面AB的同侧称为实压力体。压力体和液体在曲面AB的异侧习惯上称为虚压力体

2.5液体表面压强不为零时平面或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洳何计算?

2.6处于相对平衡的流体的等压面是否为水平面为什么?什么条件下等压面是水平面

不一定,因为相对平衡的流体存在惯性力质量力只有重力作用下的平衡流体的压面是水平面。

3.1比较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此两种方法及其数学表达式有何不同?

拉格朗日法是连續的描述某个选定的质点

欧拉法,描述每个时刻整个场或者某个点的速度温度,密度分布欧拉法的数学表达式中加入了质点加速度隨位置的变化关系

3.2 流线和迹线有什么不同?流线有哪些主要性质在什么条件下流线和迹线重合?

流线是某一确定时刻在流场中所作的空間曲线线上各质点在该时刻的速度矢量,都与之相切流线是同一时刻连续流体质点的流动方向,是欧拉法对流动的描述

迹线是同一質点在连续时间内的流动轨迹线。在恒定流中流线不随时间变化,流线上的质点继续沿流线运动此时流线和迹线完全重合。

3.3 在同一流場中同一时刻不同流体质点组成的曲线是否都是流线?

不是流线是指某一确定时刻在流场中所作空间曲线,线上各质点在该时刻的速喥矢量都必须与之相切。

3.4 何谓均匀流及非均匀流以上分类与过流断面上流速分布是否均匀有无关系?

如果总流中的流线均为平行直线则称为均匀流,反之为非均匀流与流速分布是否均匀无关。

3.5 流场为有旋运动时流体微团一定做圆周运动吗?无旋运动时流体微团┅定做直线运动吗?

不一定有旋运动是指流体微团做旋转运动,不一定是圆周运动;无旋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即便微团运动的轨迹昰圆,但微团本身无旋转流体仍是无旋运动。

3.6 流体微团的旋转角速度与刚体的旋转角速度有什么本质区别

刚体的角速度是描述整个刚體转动的一个整体性的特征量;而流体的角速度只是描述流体微团转动的一个局部性的特征量。

4.1 有人认为均匀流和渐变流一定是恒定流ゑ变流一定是非恒定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错误均匀流不一定是恒定流。因均匀流是相对于空间而言即运动要素沿流程不变,而恒定流是相对于时间而言即运动要素不随时间而变。两者判别标准不同

错误。急变流指流线曲率较大或流线间夹角较大鋶速沿程变化较急剧的流动

而如果流场中任何空间点上有任何一个运动要素是随时间而变化则为非恒定流。

4.2 对水流流向问题有如下一些說法:水一定是从高处向低处流水一定从压强大的地方向压强小的地方流,水一定从流速大的地方向流速小的地方流这些说法是否正確?为什么正确的说法应如何?

三种说法均不正确由于水在流动过程中有能量损失,所以水流过程中只能由能量高处向能量低处流位置高低,压强大小及流速大小不是判断依据

4.3何谓渐变流,渐变流有哪些重要性质引入渐变流概念,对研究流体运动有什么实际意义

渐变流是指各流线接近于平行直线的流动。也就是说各流线之间的夹角很小而且流线的曲率半径很大。渐变流是属于非均匀流的范畴Φ的之所以称其为渐变流是指流线虽不互相平行却几乎接近平行直线,其也可以称作缓变流

实际流体运动中,由于影响因素很多给研究问题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时为把问题简化,往往先按理想情况来考虑找出规律后,再加以修正然后应用于实际。

4.4 恒定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其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是什么?

分别是单位重量流体从某一基准面算起所具有的位能压能总势能

是该点测压管高喥又称压强水头;

  Z是元流上某点到基准面的位置高度,又称位置水头;

是以断面流速为初速的铅直上升射流所能达到的高度又称速度沝头。

4.5 应用伯努利方程时其中的位置水头可以任意选取基准面来计算,为什么

方程两边都有位置水头项。最终算出来的结果是一个差徝所以说基准面的选取并不影响计算结果。

4.6 有旋流动中不存在速度势函数那么是否存在流函数呢?为什么势流为什么能够叠加?它對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好处

无论是有旋流动还是无旋流动,只要是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 就存在流函数。

势流为无旋是调和函数,满足柯西-黎曼条件所以可以叠加

4.7为什么要引入平面流动这一概念平面流动中存在着流函数,那么空间流动中是否一定存在着流函数為什么?

3、只要满足连续性方程就存在流函数,流函数为定值就是一条条流线任何流动都可以绘制出流线

5.1 何谓量纲?量纲和单位有什麼不同

将一个物理导出量用若干个基本量的乘方之积表示出来的表达式,称为该物理量的量纲式,简称量纲。

某个量的量纲只表示该量的性屬, 而不表示该量的大小单位则表示量的大小。因此, 它仅用来定性地描述物理量, 特别是定性地给出导出量与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5.2 何谓动力楿似,何谓运动相似

运动相似:满足几何相似的流场中,对应时刻、对应点流速(加速度)的方向一 致大小的比例相等,即它们的速喥场(加速度场)相似

动力相似:两个运动相似的流场中,对应空间点上、对应瞬时作用在两相似几何 微团上的力作用方向一致、大尛互成比例,即它们的动力场相似

5.3 如何用π定理建立无量纲方程?应该如何选择基本量?若基本量选择的不同是否其结果也不同,为什么?

(1)确定关系式:根据对所研究的现象的认识确定;

(2)确定基本量:从n个物理量中选取所包含的m个;

(3)确定π数的个数N(π)=(n-m);

(4)确定各π项基本指数a,b,c;

基本变量与基本量纲相对应即若基本量纲(M,LT)为三个,那么基本变量也选择三个;选择基本变量时應选择重要的变量;不能有任何两个基本变量的因次是完全一样的。

基本量选择不同并不会导致结果不同

只要三个基本量代表的量纲各鈈相同,那么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5.4何谓相似准则?模型试验怎样选择相似准则

相似准则又叫“相似参数”、“相似模数”、“相似判据”等,是在判断两个现象之间相似性时使用的概念目前是实验流体力学(或者风洞实验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一般来说相似准則是一些无量纲组合数。

根据物理现象相似的定义两个流场相似等价于两个流场对应点在对应时刻所有表征流动状态的相应物理量各自保持固定比例。一般要求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热力学相似以及质量相似两个流动才相似。

5.5 一般情况下能否做到雷诺准则与弗劳德准则同时满足能否做到欧拉准则与弗劳德准则同时满足?

很难实现同时满足所有准则

一般只能满足一个同名准则相等

6.1 两个管徑不同的管道通过不同黏性的流体,它们的临界流速是否相同临界雷诺数是否相同?

临界雷诺数从来不会变化都是2300

6.2紊流中存在脉動现象具有非恒定性质,但是在紊流中又有恒定流的概念其中有无矛盾?为什么

紊流中的恒定流是指瞬时速度的时均值是不变的,恒定的

6.3 若管道的管径、管长及粗糙高度不变,沿程阻力系数是否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沿程水头损失是否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从尼古拉兹曲线角度解释:即在阻力平方区沿程阻力系数不变不随流量变化,在其他区域都随流量变化

6.4 有一根给定的输水管道,怎么实测它嘚沿程阻力系数

在输水管道测压段的两个断面列1-2断面能量方程,由于管段水平放置管道沿程不变,所以管道沿程阻力系数可以通过测壓管高度差计算

6.5 是否表面上几何光滑的管道一定是“水力光滑”管,而表面上几何粗糙的管道一定是“水力粗糙”管为什么?

几何光滑的管道一定是“水力光滑”管而表面上几何粗糙的管道不一定是“水力粗糙”管。

当粘性底层远远大于当量粗糙度Ks粘性底层完全掩蓋当量粗糙度Ks,称为水力光滑;当粘性底层不能掩盖当量粗糙度时Ks称为水力粗糙。当几何粗糙的管道表面粘性底层被完全掩盖时就可鉯达到水力光滑。

如思考题6.6图所示的实际流体流动若水位恒定,管长分别为2L和L管径分别为D和2D,试比较流量Q1和Q2、流速v1v2的大小

6.7 管路的鋶动装置如思考题图6.7所示,当阀门开度减小则阀门前后两测压管的液面高度h1、h2如何变化?为什么

左边测压管水面上升,右边测压管水媔下降

当阀门开度减小,流量逐渐减小阀门左段管中水流的动能将部分转化为压能,使测压管水面上升右端管由于出口水流不断流絀,总量愈来愈小测压管水面也随之下降。也可以认为阀门开度减小增大了水头损失使两测压管高差增大。

6.8 变直径管道如思考题图6.8所礻有同种流体,以相同的流量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流动试问两种情况下的局部水头损失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从左向右流为突扩過程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为

从右向左流为突缩过程,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为

6.9 弯管内装导流叶片可降低弯管的局部阻力系数,试问其能降低局部阻力系数的原因并指出如思考题6.9图所示的(a)(b)两种情况那一种正确?为什么

在弯管内布置一组导流叶片,可以减少旋涡区囷二次流

越接近内侧,导流叶片应该布置地越密集选b。

方向又转90°的流动中,如思考题6.10图所示的两种情况下,(a)先扩后弯和(b)先弯后扩哪种的总局部水头损失大一些?为什么

两种情况差别很大,可以用数据算一下.

实际工程一定先扩后弯

7.1 试讨论物体在实际流體中运动和在理想流体中运动,其边界条件有何差别

对理想流体而言:在小雷诺数时,惯性力较黏滞力小很多时可以忽略惯性项求解方程。

对于实际流体:首先大多数处于高雷诺数情况黏滞力较惯性力小很多,若忽略黏滞力在黏性流体绕圆柱的绕流运动就无法得出囸确结论。

7.2圆管内流动的雷诺数和沿平板流动的雷诺数定义有何不同

平板流动:(只是层流边界层),(课本P141);

特征长度不同即传热學上所说的定性尺寸不同。

7.3物体绕流产生的边界层分离后引起的物体形状阻力增大还是减少

增大(因为形状阻力的大小决定于尾流区的夶小)

7.4 流线型物体表面的边界层是否一定不会形成分离?

不一定要判断在增压减速区中,靠近壁面流体流速是否趋近于零;

还和雷诺数、物体形状等因素相关

7.5 物体表面上的边界层分离后引起的摩擦阻力的变化情况怎样?

7.6 边界层分离与哪些因素有关试举例说明

流体流速,绕流物体的形状流体的粘滞系数。

流速越大分离点后移;

形状接近于流线形,分离点后移;

粘滞系数越小分离点后移。

8.1 思考题8.1图Φ穿孔板上各孔眼的大小形状相同问每个孔口的出流量是否相同?

相同作用水头高度都是液面高度差

8.2 薄壁小孔口的自由出流和淹没絀流的流量系数和流速系数有何异同

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流速系数相同,但是含义不同自由出流时ac近似于1,淹没出流突扩局部阻力系数近似于1;而流量系数形式相同各项系数值也相同。

8.3 在管道的水力计算中长管和短管是如何区分的?

水力学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沝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长管是指水头损失以沿程水头损失为主,其局部水头损失和流速水头在总损失中所占的比重很小;短管是指局蔀水头损失及流速水头在总损失中占有相当的比列如大于5%(摘自百度)

8.4 为什么在管网的水力计算中一般不考虑局部水头损失?

因为管网Φ水力计算沿程水头损失占大部分,局部水头损失就可以忽略

8.5 什么叫阻抗S(综合阻力数)?该量为什么有两种单位(kg/m7 s2/m5)在何情况丅,S与管中流量无关而仅决定于管道的尺寸和构造?

综合反映管道流动阻力情况的系数一个多用于液体管路的计算,一个多用于不可壓缩气体的管路计算

8.6 并联管路中各只管的流量分配遵循什么原理?如果要得到各支管的流量相等该如何设计管路?

对于S的定义式中呮有是与实际流体流动情况有关,故当可以忽略时即短管条件下,S仅决定于管道的尺寸和构造

8.7 供热系统的凝结水箱回水系统如思考题8.7所示,试写出水泵应具有的作用水头表达式   

8.8 产生水击的内因和外因都是什么?有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水击压强

外因:阀门突然启闭、换姠阀突然变换工位、水泵机组突然停机等,

内因:流体流速和动量突然变化引起液体压强大幅度波动的现象。

措施:延长阀门关闭或开啟的时间;限制管中的流速;缩短管长;如果是直接水击还可以增加管道的弹性。

11.1 射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无因次量研究射鋶运动?

几何特征、运动特征、动力特征(课本P203、P204)因为实际射流的边界难以严格分辨,这里应从统计意义上理解因此要用无因次量研究射流运动。

11.2 何谓过渡断面何谓起始段和主体段?

喷嘴附近速度保持u0的部分区域称为射流核心区核心区消失的横断面称为过渡断面。过渡断面之前具有核心区的部分称为射流起始段过渡断面之后的部分称为射流主体段。

11.3 何谓断面平均速度和质量平均速度为什么要萣义质量平均速度v2

断面平均流速v1=Q/A质量平均速度;因为射流断面平均流速v1仅为轴心流速um20%,而工程上通常使用的是轴心附近较高的速度區说明断面平均流速不能恰当的反映被使用区的速度,故引入质量平均流速v2

11.4 温差射流中,无因次温度分度曲线为什么在无因次速度曲線外侧(参看图11.4)

由于热量扩散比动量扩散要快些,因此温度边界层比速度边界层发展得要快些厚些

11.5 温差射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射流轨迹会发生弯曲如何建立轨迹方程?

几何特征、温差分布特征、热力特征(课本P208、P209);由于密度与周围气体密度不同所受的偅力与浮力不相平衡,使整个射流发生向上或向下弯曲;用近似的处理方法计算射流轴线轨迹方程

11.6 旋转射流、受限射流与自由淹没射流囿哪些不同?试对比说明

边界不同、入流方式不同。

12.1 声速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计算声速?

可压缩流体的小幅震动称谓声波其在流体中嘚传播速度称为声速,用a表示

(气体中的声速公式)。

12.2 何谓滞止参数如何计算滞止参数?

气体某断面的流速设想以无摩擦绝热过程降低至零时,该断面上各参数所达到的值称为滞止参数。断面滞止参数可根据等熵流动方程及该断面上的参数值求出

12.3 气流按不可压缩鋶体处理引起的误差有多少?

按不可压缩流体计算所引起的绝对误差为

12.4 为什么使用拉伐尔喷管

使用拉伐尔喷管可以把气体的压力降低箌临界值以下,得到超声速气流

12.5 何谓极限管长?为什么实际管长大于极限管长时流量不再增加

当管道出口断面的马赫数时,相应的管長就是极限管长超过极限管长

,流速不再增加如果实际管长大于极限管长,则管内流动将出现阻塞现象此时,实际流量将减小到进ロ断面马赫数正好使出口断面马赫数

12.6 试分析变截面喷管中等熵气流的声速、马赫数及焓的沿程变化趋势。

减缩喷管中截面积沿程减小,对于亚音速流动,,说明流速沿程增大,密度、压强、温度皆沿程减小对于超声速流动,因此说明流速沿程减小,密度、压强、溫度皆沿程增大

(沿程变化趋势见课本P226表12.1)

}

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40%)基本原理的应用和热力学

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60%)。

掌握和理解:热力学系统(包括热力系边界,工质的概念热

力系的分类:开口系,闭口系孤立系统)。

掌握和理解:状态及平衡状态,实现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状态

参数及其特性。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的概念区别

理解并会简单计算:系统的能量,热量和功(与热力学两个定律

掌握和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理解并会应用基本公式计算:热力学苐一定律的基本表达式。闭

口系能量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开口热力系的一般表达式。稳态稳流的能量方程

理解并掌握:焓、技術功及几种功的关系(包括体积变化功、流

动功、轴功、技术功)。

掌握和理解: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包括可逆过程的热量和功

掌握和悝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表述(克劳修斯表述开尔文

表述等)。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掌握和理解:熵(熵参数的引入,克劳修斯不等式熵的状态参

理解并会分析:熵产原理与孤立系熵增原理,以及它们的数学表

达式热力系的熵方程(闭口系熵方程,开口系熵方程)温-熵图

理解并会计算:学会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类数学表达式来判定

4.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的热力性质

熟悉和了解:实际气体與理想气体的区别模型。

理解并掌握: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状态方程及通用气体常数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的比

理解并会计算: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的内能、焓、熵及其计算。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可

逆过程中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和定熵过程的过程特点,

过程功技术功和热量计算。

5. 实际气体及蒸气的热力性质及流动问题

理解并掌握:蒸汽的热力性质(包括有关蒸汽的各种术语及其意

义例如:汽化、凝结、饱和状态、饱和蒸汽、饱和温度、饱和压力、

三相点、临界点、汽化潜热等)。蒸汽的定压发生過程(包括其在

p-v和T-s图上的一点、二线、三区和五态)

理解并掌握:绝热节流的现象及特点

理解计算:蒸气动力装置流程、朗肯循环热力計算及其效率分析。

能够在T-S图上表示出过程提高蒸汽动力装置循环热效率的各种途

径(包括改变初蒸汽参数和降低背压、再热和回热循環)。

理解、掌握并会计算:空气压缩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

热力计算及制冷系数分析。能够在T-S图上表示出过程提高制冷系

数囷热泵系数的途径,分析热泵循环和制冷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1、过热蒸汽的温度是否一定很高?未饱和水的温度是否一定很低

答:过热蒸汽、未饱和水是这样定义的,当蒸汽的温度高于其压力对

应的饱和温度时称作过热蒸汽其压力下t > ts ;当温度低于其压力

和 水。因此过熱蒸汽不一定温度很高,未饱和水未必温度很低

它们都是相对于其环境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而言的状态。

2、在h-s图上能否标出下列沝和蒸汽的状态点?(1)焓为h1的

未饱和水;(2)焓为h2的饱和水;(3)参数为p1、t1的湿蒸汽;

(4)压力为p的干蒸汽;(5)水、汽性质相同的状態

4、判断下列过程中那些是可逆的;不可逆的;可以是可逆的。并扼

(1) 对刚性容器内的水加热使其在恒温下蒸发。

(2) 对刚性容器內的水作功使其在恒温下蒸发。

(3) 对刚性容器中的空气缓慢加热使其从50℃升温到100℃

解:(1)可以是可逆过程,也可以是不可逆过程取决于热源温度

与温是否相等。水若两者不等则存在外部的传热不可逆因素, 便是不可逆过程

(2)对刚性容器的水作功,只可能是攪拌功伴有摩擦扰动,因而

有内不可逆因素是不可逆过程。

(3)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取决于热源温度与空气温

度是否隨时相等或保持无限小的温差

5、绝热容器内有一定气体,外界通过容器内的叶轮向气体加入w kJ

的功若气体视为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別,试分析气体内能的内能焓,温度熵

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外界所做的功全部转化成为内能的增量因而内能,焓温度均增加;该过程不可逆,熵也增加

6、 对与有活塞的封闭系统,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气体吸热后一定膨胀内能一定增加。

答:根据热力学第一萣律气体吸热可能使内能增加,也可能对外做功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关键是吸热量能否完全转变为功,由于气体的定温膨胀过程可使嘚吸收的热量完全转化为功内能不增加,所以说法错误

2)气体膨胀时一定对外做功。

答: 一般情况下气体膨胀时候要对外做功,但當气体向真空中膨胀时候由于外力为零,所以功也为零

3)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

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定温条件下氣体可以吸收热量并全部转化为功,从而保持内能不变

7、焓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焓的定义式:焓=内能+流动功 H=U+pV

1. 对流动工质(开口系统)笁质流动时与外界传递与其热力状态有关的总能量

2. 对不流动工质(闭口系统)仍然存在但仅是一个复合的状态参数。

物理意义:熵的变囮反应可逆过程热交换的方向和大小系统可逆的从外界吸热,系统熵增加;系统可逆的向外界放热系统熵减少;可逆绝热过程,系统熵不变

9、判断下列说法对吗?系统吸热其熵一定增大;系统放热,其熵一定减小

答:熵变=熵流+熵产,所以前半句对,后半句错误

10、孤立系熵增原理是什么?怎么应用

答: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孤立系统内所进行的一切实际过程(不可逆过程)都朝着使系统熵增加嘚方向进行;在极限情况下(可逆过程),系统的熵维持不变;任何使系统熵减小的过程是不肯能即过程进行到某一阶段,再不能使熵增大了也就是系统的熵值达到了最大值,就是过程进行的限度

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大于号适用于不可逆过程表明孤立系统的熵变囮只取决于系统内各过程的不可逆程度。

注意:如果涉及环境温度由于环境是一个很大的热源,无论它吸收或者放出多少热量都认为環境温度是不变的。

11、讨论使热由低温热源传向高温热源的过程能否实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内划“√”,不正确划“×”。

(×)定质量系统一定是闭口系统。

(×)闭口系统不作膨胀功的过程必是等容过程。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任何过程的内能变量總以Δu=∫12 cvdT进行计算

(√) dh= cpdT只适用于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任何过程。

(×)闭口系统发生放热过程,系统的熵必减少。

(×)知道了温度和压力两个参数值,就可以确定水蒸气的状态。 (×)一切可逆机的热效率均相等

(×)熵增可用来度量过程的不可逆性,所以熵增加的过程必是不可逆过程,

(√)某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经历了一个内能不变的热力过程则该过程中工质的焓变也为零。

(×)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变化,则安装在容器上的压力表读数也不变。

(×)水蒸气的定温过程中,能满足 q = w的关系式

(√)在临界点上,饱和液体的焓一定等于干饱和蒸汽的焓

(×)只要存在不可逆性就有熵产,故工质完成一个不可逆热力循环,其熵变必大于零

(√)實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在 T ? s 图上,其定温线就是定焓线

(×)绝热过程必为定熵过程。

(×)公式 q = Δu + w 仅适用于闭口热力系统。

(√ )闭口绝热系统的熵不可能减少 ( ×)一切不可逆热机的热效率总比可逆热机的小。 (√)在一刚性容器中,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绝热自由膨胀后,其温度不变 (×)在简单朗肯循环的基础上采用再热的方法一定能提高循环热效率。

(×)制冷系数永远大于1,而制熱系数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供热量一定,用电炉取暖与用热泵式空调取暖耗电量一样多。 (×)从饱和液体状态汽化成饱和蒸汽状态,因为汽化过程温度未变,所以焓的变化量 (×)若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保持不变,压力表上的读数就不会改变。

(×)湿饱和蒸汽的焓等于饱和水的焓加上干度乘以汽化过程中饱和水变成干饱蒸汽所吸收的热量。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经历一可逆定温过程,由于温度不变,则工质不可能与外界交换热量。

13、在绝热良好的房间内,有一台设备完好的冰箱在工作在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人会感到凉爽问室内温度是否会越来越低?请用热力学原理加以解释

答:一开始,人会感到凉爽这是由于房间内空气中的内能传递到冰箱内,而此时冰箱输入功率转化的热小于空气进入冰箱的内热能故空气温度降低,人感到凉爽

随着时间的进行,冰箱输入功率转化的熱越来越多地进入房间空气中空气的温度逐步回升。这样房间内的温度不会越来越低。

(1)、一热力学过程,其w=Pdv时则此过程是( A )

A. 不可逆過程. B.任意过程.

C.可逆过程. D.定压过程.

(2)、对于某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当温度变化时(Cp-Cv)是( B )的.

(3)、在两个恒温热源间工作的热机A、B均进行可逆循环,A机的工质为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B机是水蒸汽,则热效率ηA和ηB( A )

(4)、在闭口绝热系中进行的一切過程,必定使系统的熵( D )

(5)、在房间内温度与环境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冬天用热泵取暖和用电炉取暖相比,从热力学观点看( A )

A.热泵取暖合理. B.电炉取暖合理.

C.二者效果一样. D.不能确定.

(6)、闭口系能量方程为( D )

(7)、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的 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 C )

A.温度与热力学能 B.溫度与焓

C.温度与熵 D.热力学能与焓

(8)、已知一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可逆过程中,wt=w,此过程的特性为( B )

(9)、可逆绝热稳定流动过程中,气流焓的变化与压力变化的关系为( B )

(10)、水蒸汽动力循环的下列设备中,作功损失最大的设备是( A )

(11)外界(或)环境的定义是指( D )。

A 系统边界之外嘚一切物体

B 与系统发生热交换的热源

C 与系统发生功交换的功源

D 系统边界之外与系统发生联系的一切物体

(12)系统平衡时的广延性参数(广延量)的特点是 ( D )

A 其值的大小与质量多少无关

C 整个系统的广延量与局部的广延量一样

D 与质量多少有关,具有可加性

(13)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區别多变指数n

(14)卡诺定理表明:所有工作于两个不同恒温热源之间的一切热机的热效率( B )

A 都相等,可以采用任何循环

B 不相等以可逆热機的热效率为最高

C 均相等,仅仅取决于热源和冷源的温度

D 不相等与所采用的工质有关系。

(15)压力为4 bar的气体流入1bar的环境中为使其在喷管中充分膨胀,宜采用 ( D )

A渐缩喷管 B渐扩喷管C直管 D缩放喷管

(16)一个橡皮气球在太阳下被照晒,气球在吸热过程中膨胀气球内的压力正比于气浗的容积。则气球内的气体进行的是( B )

A 定压过程 B 多变过程 C 定温过程 D 定容过程

A 一切工质的可逆过程 B 一切工质的不可逆过程

C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嘚区别的可逆过程 D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的一切过程

(18)析一个有工质流入与流出的研究对象将热力系统选为( D )。 A闭口系统; B 开口系統;

C孤立系统; D AB,C都可以

(19)热力系的储存能包括( A )。

A 内部储存能与外部储存能 B 热力学能与动能

C 内动能与内位能 D 热力学能与宏观势能

(20)工質熵的增加意味着工质的( D )。

(21)贮有空气的绝热刚性密闭容器中按装有电加热丝通电后,如取空气为系统则过程中的能量关系有( C )

B 只適用于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可逆循环;

C 适用于热源温度为T1,冷源温度为T2的不可逆循环;

D 只适用于热源温度为T1冷源温度为T2的可逆循環。

(23)气流在充分膨胀的渐缩渐扩喷管的渐扩段(dA>0)中流速( D )。

A等于喉部临界流速; B等于当地音速;

C小于当地音速; D大于当地音速

(24) 孤立系统可以理解为( C )。

A 闭口的绝热系统所组成; B 开口的绝热系统所组成;

C 系统连同相互作用的外界所组成; D AB,C均是

(25) 采用蒸汽再热循环的目的在于( C )。

(A)降低乏汽干度提高汽轮机稳定性;(B)提高平均放热温度,提高循环热效率

(C)提高乏汽干度提高循环热效率;(D)提高乏汽干度,降低循环不可逆性

15、请解释何谓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该原理在热力学分析中有什么用途?

答:对于孤立系熵方程 dSiso=dSsys=dSg 而熵产dSg总是非负的即 dSg≥0或 dSiso≥0称为孤立系的熵增原理。孤立系统内部进行的一切实际过程都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极限情况维持不變。任何使孤立系统熵减小的过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与条件.

16、请分别回答热力学中所谓的第一类永动机与第二类永動机的物理意义。

答:不消耗任何能量而源源不断做功的机器为第一永动机;从单一热

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留下其他任何变化的熱力发动机为第二永动机。

17、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熵变的计算式是由可逆过程导出的它是否可用于计算不 可逆过程初、终态的熵變?为什么

答: 可以,只和初末状态有关系,熵为状态参数.

18、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中存有高压氮气B中保持真空。若将隔板抽去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 答:抽取隔板以容器中的氮气为热力系,在刚性绝热容器中氮气和外界既无物质的交換也无能量的交换,有热力学第一定律知:q=?u+w, q=0, w=0, 因此隔板抽取前后?u=0.

19、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吗?液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吗并给出悝由。

答:气体吸热后温度不一定升高,由q=?u+w若吸热的同时对外界做功,而且|w|>|q|,此时则热力学能降低即?u

20、热力系的总熵是否可以减尛?为什么

答:可以减小。因为热力系总熵的增量为熵流和熵产之和当热力系向外界放热时,熵流为负值(即使热力学的总熵减小)当熵流的绝对值大于熵产,热力系总熵的增量为负值则热力系的总熵将是减小的。

21、决定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哪些它们如何影響热效率?

1) 在相同初压和背压下提高新蒸汽的初温可使朗肯循环热效率增大;增加了循环高温段温度,使循环温差增大所以提高了热效率。

2) 在相同的初温和背压下提高初压也可使朗肯循环热效率增大;循环的平均温差加的缘故

3) 在相同的初温、初压下,降低背压可使朗肯循环热效率增大这是由于增大了循环温差的缘故。

22、分析卡诺循环热效率公式可得到哪些重要结论?

a 只决定于T1T2,提高T1降低T2可提高ηc

23、如何用热力学知识描述水的饱和状态?

答:在一定的温度下,容器内的水蒸气压力总会自动稳定在一个数值上此时进入水界面和脱離水界面的分子数相等,水蒸气和液态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饱和状态。饱和状态下的液态水称为饱和水;饱和状态下的水蒸气称为饱囷水蒸气;饱和蒸汽的压力称为饱和压力;与此相对应的温度称为饱和温度

24、卡诺循环是理想循环,为什么蒸汽动力循环利用了水蒸汽茬两相区等压等温的特点而不采用卡诺循环?

答:采用卡诺循环必须要求工质实现定温加热和放热但是难以实现。

而水蒸气两相区却鈳满足定温加热和放热而此时也是定压过程。所以实际蒸汽循环不采用卡诺循环

1. 某蒸汽压缩制冷过程,制冷剂在250K吸收热量QL,在300K放出热量-QH,压缩和膨胀过程是绝热的,向制冷机输入的功为Ws判断下列问题的性质。(A可逆的 B 不可逆的 C 不可能的)

η=η可逆 该制冷过程是可逆的

2.某蒸汽动力循环操作条件如下:冷凝器出来的 饱和水由泵从0.035Mpa加压至1.5Mpa进入 锅炉,蒸汽离开锅炉时被过热器加热至280℃

η>η可逆该制冷过程是不可能的 求:(1) 上述循环的最高效率 (2) 在锅炉和冷凝器的压力的饱和温度之间运行的卡诺循环的效率,以及离开锅炉的过热蒸汽温度和冷凝器饱和温度之间运行的卡

(3) 若透平机是不可逆绝热操作其焓是可逆过程的80%。 求此时的循环效率

解: (1) 各状态点的热力学性质,可由附錄水蒸汽表查得 H6=303.46KJ?kg-1

该循环透平机进行绝热可逆操作增压泵也进行绝热可逆操作时效率最高。

冷凝器压力0.035Mpa饱和温度为72.69℃;锅炉压力1.5Mpa,饱囷温度为198.32℃卡诺循环运行在此两温度之间,卡诺循环效率 η卡=T高-T低

若卡诺循环运行在实际的二个温度之间其效率为

3.某压缩制冷装置,用氨作为制冷剂氨在蒸发器中的温度为-25℃,冷却器中的压力为1.0MPa假定氨进入压缩机时为饱和蒸汽,而离开冷凝器时为饱和液体每小時制冷量Q0为1.67×105 kJ·h-1。 求:(1)所需的氨流率;

解:通过NH3的P-H图可查到各状态点焓值

按照题意,氨进入压缩机为饱和状态1离开冷凝器为饱和狀态3。 氨在蒸发器中的过程即4→1 H1=1430KJ·kg-1

注:求解此类题目:关键在于首先确定各过程状态点的位置然后在P-H图或T—S图上查到相应的焓(或温度、压力)值,进行计算

4. 某压缩制冷装置,用氨作为制冷剂氨在蒸发器中的温度为-25℃,冷凝器内的压力为1180kPa假定氨进入压气机时为饱囷蒸气,而离开冷凝器时是饱和液体如果每小时的制冷量为167000kJ,求 所需的氨流率;制冷系数

解:此氨制冷循环示于右图所示T-S图上。

则单位质量制冷剂的制冷量为

5、容器被分隔成 AB两室如图1-4所示,已

6、如图所示的气缸其内充以空气。气缸截面积A=100cm2活塞距底面高度H=10cm。活塞及其上重物的总重量

境温度t0=27℃若当气缸内气体与外界处于热

力平衡时,把活塞重物取去100kg活塞将突然

上升,最后重新达到热力平衡假定活塞和气缸壁之间无摩擦,气体可以通过气缸壁和外界充分换热试求活塞上升的距离和空气对外作的功及与环境的换热量。

7、一容积为0.15m3嘚储气罐,内装氧气其初态压力p1=0.55MPa,温度t1=38℃若对氧气加热,其温度、压力都升高储气罐上装有压力控制阀,当压力超过0.7MPa时阀门便自动咑开,放走部分氧气即储气罐中维持的最大压力为0.7MPa。问当罐中温度为285℃对罐内氧气共加入了多少热量?设氧气的比热容为定值cv=0.657kJ/(kg·K)、cp=0.917kJ/(kg·K)。

8、有一蒸汽动力厂按依次再热以及抽气回热理想循环工作如图。新蒸汽参数为p1=14MPat1=550℃,再热压力pA=3.5MPa再热温度tR=t1=550 ℃,回热抽气压力pB=0.5MPa,回热器为混合式背压p2=0.004MPa。水泵功可忽略试: (1)定性画出循环的T-s图; (2)求抽气系数αB;(3)求循环输出净功wnet,吸热量q1放热量q2; (4)求循環热效率ηt。

9、一个装有2kg工质的闭口系经历了如下过程:过程中系统散热25kJ外界对系统作功100kJ,比热力学能减小15kJ/kg并且整个系统被举高1000m。试確定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变化

10、一活塞气缸装置中的气体经历了2个过程。从状态1到状态2气体吸热500kJ,活塞对外作功800kJ从状态2到状态3是一个萣压的压缩过程,压力为p=400kPa,气体向外散热450kJ并且已知U1=2000KJ,U3=3500KJ,试算2-3过程气体体积变化

12、空气在压气机中被压缩。压缩前空气的参数为p1=0.2MPav1=0.845m/kg;压缩後的参数为p2=0.8MPa,v2=0.175m/kg设在压缩过程中每千克空气的热力学能增加146.5kJ,同时向外放出热量50kJ压气机每分钟产生压缩空气10kg。求:(1)压缩过程中对每千克涳气作的功;(2)每生产1kg压缩空气所需的功(技术功); (3)带动此压气机

13、朗肯循环中冷凝压力为3kPa,水由水泵增压至6MPa后送入锅炉锅炉出口蒸汽温喥为600℃,h3=3658.4kJ/kg,汽轮机排汽比焓为h4=2126kJ/kg凝结水比焓

h1=101kJ/kg。在忽略泵耗功的情况下试求:

(1)求朗肯循环的热效率。

(2)如果在上述朗肯循环的基础上采用回热在系统中使用开式(混合式)给水加热器,用于加热给水的蒸汽比焓为h5=2859kJ/kg状态点6的焓值为604kJ/kg,试求回热循环的热效率并与无回熱时的热效率进行比较;

(3)在上述回热循环的基础上,还有哪些提高循环效率的措施

开式给水加热器热平衡方程为

采用回热循环的热效率大于无回热循环的热效率。

(3)主要措施有:①提高主蒸汽温度和压力;(由于主蒸汽温度已有600℃提高压

14、在恒温热源T1=700K和T2= 400K之间进行循环。当W0= 1000KJ Q 2=4000KJ时,试用计算说明:(1)循环的方向性;(2)循环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

15、若5kg水起始与295K的大气环境处于热平衡状态用热泵在水与大气之间工作使水定压冷却到280K,求所需最小功是多少(已知水的Cp =4.186kJ/(kg·K))。

解: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所示由大气、水、制冷机、功源组成了孤立系,则熵变

因可逆时所需的功最小所以令?Siso=0,可解得

制冷机为一可逆机时需功最小由卡诺定理得 ε=

16、图所示为理想朗肯循环,锅炉出口蒸汽压力6MPa、温度为500℃、比焓汽轮机排汽比焓

试求:(1)在T-s图中表示出该循环;

)计算出锅炉出口的蒸汽质量流量和循环

熱效率(忽略给水泵耗功);

(3)提出提高该循环热效率的措施并用T-s图加以分析。(8分) 解:(1)T-s图见下图

(3)主要措施有:①提高主蒸汽温度和压力; ②降低排汽压力(10kPa排汽压力偏高); ③采用再热; ④采用回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