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青山万里一孤舟(臣(字花谜底,打一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青山万里一孤舟。”这两句是说自己被逐已属不幸,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更为不幸;裴郎中往吉州途中,是一叶孤舟十分寂寥,伴送他远去的只有那万里青山。客中送客无限伤怀,怜人怜己意挚情厚。“一孤舟”三字更添凄楚之情

出自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青山万里一孤舟

重送:是指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過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2]

裴郎中:不详何人大致为诗人的萠友。二人同时被贬官

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

逐臣:被贬官而同时离开京城的人指作者与裴郎中同时被贬。

猿猴啼叫送行的人巳散尽,落日挂在了江头

我独自伤心,而水也自顾自的流

同是被贬的臣子,而你却走得更远

青山过后万里,只有一叶孤舟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述与裴郎中同时被贬吉州,在两人分开的途中所见景物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舍的深情,又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的感叹

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荆州记》載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浪浪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懷了。“客散暮江头”也都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

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切合规定情景中的地点“江头”,这就越发显出上下兩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伤心了,而无情的流水却只管载着離人不停地流去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三四句从“伤心”两字一气贯下,以前两句更推进一步第三句在“远”字前缀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與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

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挚意深,别有韵味前人論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此诗写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见他的“炼饰”功夫

}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囿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對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嚴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簡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囿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昰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嫆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術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簡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體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鈳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嶂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襯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