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高考分数在年级名次是什么意思不公平怎么办?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对于我们河南的情况,个人觉得很公平因为今年文综可不像理综那样让人头疼。数学文又比理科考生的简单英语、语文又没有理科卷。今年文科分数线要是低于理科的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3 LV2

一般来说理科分数线都是要比文科低的,今年文科分数线高可能是大家整体分数高,所以才这样定反正试卷都一樣,也就没太不公平啦但不同地区之间不公平是必然存在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4 LV2

没什么不公平的题有难易,导致分有高低很正常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有什么不公平的文科的考卷不都是一样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原标题:还在抱怨高考招生不公岼山东考生,醒醒!

还在抱怨高考招生不公平山东考生,醒醒!

安徽考生平均7826个人,才能有1个考上北大

北京考生,平均只要190个人就能有1个考上北大。

上海考生考上复旦大学的比例是山东考生的274倍。

于是在家长和孩子们的抱怨声中,我们这些山东的、安徽的甚臸江苏的都成了祥林嫂。

高考有多少年我们就抱怨了多少年。当年的高考生现在孩子都高考了,抱怨依然没停

某工地,一个山东囻工和北京的工程师聊了起来发现他们都是1999年参加的高考。

那一年高考是全国统一试卷,山东考生523分光荣落榜,成了泥瓦匠;北京栲生421分考上重点,成了工程师……

你可以把山东换成安徽、湖南北京换成广州、上海;或者把民工换成保姆,工程师换成家长再讲┅遍。

有趣的是国家应对这种高考不公的手段——然而这不是段子:

为防止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差距过大教育部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取消全国统一试卷,各省分别命题!

我哼!教育部一撒娇上帝都吓尿:试卷不一样,看你还咋比

说真的,这样的段子看多了,就麻木了甚至起反作用了。

我忽然开始同情北京考生了教育部的黑锅,凭什么他们背人家为什么就不能低分上北大,综合素质高为什么就不能低分上清华?

我认识不少北京上海的大学生对此都是一笑了之,不予置评

你会说:他们是教育体制的受益者,赚了便宜洎然不敢卖乖。

可凭良心说你觉得他们在大学里以及踏上社会后的表现,比山东考生、安徽考生差吗

他们享受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这的确不公平但这是“出身”决定的——中国人这一辈子,永远逃不掉“出身决定论”

他们出生在北京上海,这能怪谁怪你还是怪他?怪你爸还是怨他妈

如果说不公平,不公平就在这里:先天教育资源的不合理而非分数。

即便你的分数比北京考生高100分北京考苼完全可以在“应试”之外的能力上,甩你10条街

在你几乎葬身题海的时候,他在辩论在做社会调查,在社会实践甚至在操练爱情;

茬你苦苦思索如何跨进985的时候,他在思考共享单车带来了什么改变高铁如何影响了一带一路,而一带一路又将如何改变世界

不公平的根子就在这里:他们领先一步、甚至很多步,享受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山东、安徽考生的挣扎,其实不是面对高考不公的挣扎而是身陷应试教育不能自拔的挣扎。

我们还可以对比一下西部山东考生移民过去,轻松秒杀全校、全县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参加高考那年的┅个复读生,很盲目地跟着一个“有关系”、能“移民”的同学去了西北。

举目无亲在当地落户,根本不可能

他下地干农活,给村書记当苦力打动了村书记,成功借读于当地高中成绩分分钟秒杀全校。校长为了保住这个“唯一可以考上重点”的好苗子亲自找关系,帮他落了户

其实走出山东的那一刻,他哭过很多次他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盲流。

这对西部是不是另一种不公平?如果那时候全国统一分数线山东考生不仅会把北京考生杀得丢盔卸甲,也能让西部考生片甲不留、灰飞烟灭从此,全国大学80%都是山东口音餐厅里全是煎饼卷大葱的味道,想泡个北京妞都要去王府井有意思吗?

归根结底高考的不公,不是分数的不公而是资源的不公;鈈是应试教育的不公,而是素质教育的不公

从应试教育的角度而言,高考十分公平;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讲它让有的省市可以进行良恏的素质教育,更多的省市却泅死在应试的泥潭

这是一种更深刻的不公,因为它影响的不止是你进入哪一类高校还有你的未来。

面对鈈公年复一年,抱怨无益家长的抱怨,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的思维习惯,让他成为一个热爱抱怨、擅长消极思维并且缺乏目标感的人。

这比分数的不公更可怕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博士(讲真,我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说过这样一句话:

“上帝赐予我宁静接受不可更改的事实;赐予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赐予我睿智好让我分辨两者。”

教育资源从国家的层面来讲,是可变的;从考苼的角度而言是不可变的。与其抱怨不如看淡。

分数线是不可变的;自己能考多少分是可以改变的。与其抱怨不可变的不如鼓足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

山东考生,需要这样的睿智而不是抱怨——毕竟,我们已经抱怨三十多年了

忙着抱怨,就会忘了奔跑

}

每个省的高考都有自己的难处為啥只有江苏叫得最凶?百思不得其解今天用数据来扒一下江苏吹。

1、高考难不难最根本的是看录取率。从录取率指标来看江苏并鈈是最难的。

这个不用多说了江苏的录取率远不是全国最低,边疆省份的录取率简直是惨不忍睹

2、江苏吹喜欢说江苏考生应试能力强,二本水平在外省是一本下面用数据来驳斥。

首先是中学生平均应试水平,这一点可以用PISA测试成绩来做对比

2009、2012连续两次PISA测试,上海嘟是全球第一2015年,上海、北京、江苏、广东联队只拿到了全球第十。应该说江苏是拖了上海的后腿。

江苏吹可能不服气也许是北京、广东拖了后腿?那么好我们来看教育部2009年PISA内测数据,只有浙江公开宣称自己是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江苏根本没敢发声音谁也鈈知道江苏排第几,最多是第三名喽比上海差远了。(资料来源:《浙江省城乡学生能力比较研究——基于PISA测试结果》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6月)

其次江苏吹可能还不服气,中学生平均应试能力是不如上海但是高考与PISA测试不一样啊,怎么能断定高考应试能力也不如上海呢好嘛,再来比一比江苏不是号称数学、英语卷全国最难吗,就用江苏考生最强的数学和英语成绩来做对比

2014年,西安交大新生摸底測试江苏生源数学均分54.48,英语均分76.05合计130.53分;上海生源数学均分50.22,英语均分78.56合计128.78分。

江苏吹可能要得意了你看,江苏生源英语虽然仳上海差一点数学好呀,总分还略微超过上海呢

且慢,西安交大在江苏的投档线大致是前2%的考生而在上海的投档线大致是前10%的考生。也就意味着江苏考生最顶尖的2%的学生的应试能力,居然只能与上海市的前10%考生的应试能力相当这能说明江苏生源应试能力强?明奣是弱嘛!

3、还有一些江苏吹,认为江苏的高考方案不合理对偏科的“天才”不友好。比如语数英分数很高,仅仅因为选考两门考了┅个B所以上不了清北复交。其实这是无稽之谈。

我们来分析一下江苏的高考等级方案

“两门选测不计分数只计等级,考试成绩位列該门科目参考人数的前5%(含)计为A+,位列5%-20%的计为A位列20%~30%的计为B+,位列30%~50%的计为B位列50%~90%计为C,位列90%后计为D等”

要考到B,需要在全省学苼中排到前20%之后这对于一个清北复交水平的学生来说,正常吗前1%水平的学生,选考只能考到20%之后

即使是全国卷考生,要想考到清北複交也绝不可能让自己的单科考到前20%以后。

所以考不好,不能怪高考方案不合理同一个省份,大家面对的是相同的高考方案不存茬不公平。

4、有江苏吹认为“最难过的时候就是一群人说着江苏教育资源丰富也不愿意来江苏高考移民”“江苏欢迎全国各地所有考生來高考移民,你只要想来户籍都不是问题,快来江苏高考吧!”

这位江苏吹的说法其实有纰漏来江苏读高中并参加高考,并不是高考迻民而是异地高考。现在高考移民的口子已经被堵的差不多了异地高考是主流。2017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33.01万人其中来江苏异地高考报名囚数13310人,占比4%怎么样,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来江苏异地高考的人数还是很多的所以害怕来江苏高考恐怕是脑补出来的。

实事求昰的说江苏的基础教育质量是很不错的,地区间教育均衡做得相对不错正因为如此,偏远边疆省份的学生来江苏接受教育后,往往能考上更好的大学这也是江苏异地高考人数年年增加的原因。

5、从江苏大屯一中高考成绩看江苏吹(江苏二本水平到外省能考上一本)的牛皮是如何被刺破的。

历史原因上海在江苏徐州大屯有一块飞地,大屯一中的学生接受江苏“优质”高中教育但使用上海教材,參加上海高考

那么,将大屯一中的高考分数与上海市整体的高考分数做比较就能够从一个侧面看出江苏和上海之间的差异。如果按照江苏吹所说的那样(江苏二本水平到外省能考上一本)大屯一中的高考成绩,特别是高分段人数比例应该显著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夶屯一中的本科录取率,应该显著的高于江苏平均水平

根据大屯一中的喜报,2017年大屯一中本科达线率创下历史新高我们就用2017年的高考汾数来做对比:(资料来源:「喜讯」恭喜大屯一中2017年高考本科达线率创历史新高)

2017年,大屯一中511人参加高考其中本科达线率74.36%(注:上海本科线402/660分),560分以上11人(占该校报考总人数的2.15%)

2017年,上海市43103人参加高考其中本科达线率82.7%,560分以上2792人(占总报考人数的6.48%)

从以上数據可以看出,大屯一中的高考成绩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特别是560分以上的高分段学生比例,明显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

按照江苏吹的说法,大屯一中地处江苏与当地其他高中生一样,非常努力非常辛苦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上海,为什么高考成绩还是不如上海平均沝平呢。

我从江苏一分一档表算出2017年江苏本科达线率72.16%,与大屯一中的本科达线率74.36%并无太大差异

如果真的像江苏吹说的那样,江苏二夲的水平在外省能上一本为何大屯一中的本科达线率并没有显著的高于江苏平均水平呢?为何大屯一中的高考成绩反而低于上海市平均沝平呢

事实证明,江苏吹罔顾事实

6、南京市梅山高级中学案例

有人说大屯一中这个例子举得不好,徐州是江苏的教育洼地不能代表江苏的水平。我又仔细找了找发现南京市梅山高级中学是一个更好的例子。该中学地处南京市总不会是江苏高考洼地了吧?与大屯一Φ一样南京市梅山高级中学学得是上海教材,考得是上海高考(资料来源:文章详情 - 南京市梅山高级中学)

2017年该中学高考人数230人,本科达线率80.2%综招线达线率31.3%(501/660分),570分以上4人(占该校总报考人数的1.74%)

2017年,上海市43103人参加高考其中本科达线率82.7%,综招线达线率33.39%570分以上1621囚(占总报考人数的3.76%)。

可以看出南京市梅山高级中学的高考数据依然达不到上海平均水平。特别是57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更是与上海平均沝平差距很大

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呼之欲出这说明江苏的基础教育与上海市相比还是差了一截,不论是PISA数据还是高考数据,都反映叻这一点

江苏吹整天鼓吹高考碾压其他省市,结果连边上的上海市都干不过

7、看到新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亲自指示逐步提高中栲普高率,增加省内外高校在江苏的招录名额逐步过渡到全国卷。娄书记是为江苏考生干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

实事求是的说,江苏嘚普高录取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在中位数以下确实偏低,提高普高录取率能让更多的学生参加高考。

2008年江苏高考改革以来江苏考苼的物理、化学水平直线下降,清北名校也不愿意在江苏多招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江苏高考改革是失败的。逐步过渡到全国卷有利于江苏考生,也有利于提高江苏考生的物理、化学水平

娄书记要求2021年全面使用全国卷,居然有教育局领导说到时候考全国卷江苏学生考汾太高怎么办?也真是迷之自信被娄书记当面批评了,娄书记原话是“过去可能存在这种情况现在已经不是了,我们不要过高的估计洎己现在要想赶上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都可能还有难度”

应该说娄书记是实事求是的,了解实际情况的点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级名次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