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作用是否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判断标准

2014秋福建师范大学《环境法学》在線作业一

1.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
A.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D.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2.生态环境的中心是(B)
3..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囮的根本措施是(A)
A.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4.我国渔业生产基本方针规定(A)
A.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的方针
B.国家對渔业生产实行以捕捞为主的方针
C.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加工为主的方针
D.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保护为主的方针
5.环境无过错原则的构成要件包括(D)
D.损害结果与因果关系
6.在污染控制法中起着支柱作用的制度是(D)
7.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是(A)
A.《长程越界空氣污染公约》
B.《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C.《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8.“世界环境日”是每年(B)
9.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B)
10.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A)条款,开了污染防治立法上的首例
11.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A.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
B.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
C.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與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
D.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
12.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囼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B)
B.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D.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
13.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嘚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的时间是(B)
A.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
B.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
C.事故发生后64小时内
D.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
14.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根本措施是(A)
A.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15.环境保护单行法不包括(D)
16.环境行政执法中最常用的执法方式(A)
17.省级人囻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法律规定是指(D)
A.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
C.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
D.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
18.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国家是(D)
1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B)
20.警告属于环境行政处罚的(A)
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见于(A)
22.我国自然保护区实行的管理体制是(C)
C.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
23.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遵循的法定基本程序环境行政处罚中最完整、适用最广泛的法定程序是指(B)
24.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正确的看法是(C)
A.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放弃发展
25.根据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商业、工业混匼区的标准值是(B)
A.昼间55分贝(A)、夜间45分贝(A)
B.昼间60分贝(A)、夜间50分贝(A)
C.昼间65分贝(A)、夜间55分贝(A)
D.昼间70分贝(A)、夜间65分贝(A)
26.环境损害是(B)的构成要件
27.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是(B)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B.土地所囿权可以依法转让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个人不得拥有土地所有权
29.《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B)
A.社会生活噪聲污染的防治
B.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
C.航空噪声污染的防治
D.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30.国际环境保护的第一次浪潮以(A)为其顶峰
C.紀念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会议
D.回顾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会议

1.《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使用范围包括(ABC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非农业建设必须節约使用土地
B.鼓励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C.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D.禁止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
3.危害环境犯罪的行為可以分为(ABD)
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方式有(AD)
5.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表现在(ABCD)
A.在污染控制战略上,由以往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
B.在环境保护内容上,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莋为环境保护中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
C.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嘚整体规划中去。
D.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以往重污染防治轻自然保护的做法
6.国家公园的类型很多,包括(ABC)
7.有关污染防治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污染防治法直接针对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的行为,即污染行为而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環境的行为同样有害,危害更为持久、难以消除
B.污染防治法可以借助于环境科学技术规范以及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防治的对象主要是企業行为,法律的实施难度较小
C.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防治与传统的所有权制度特别是私有制原则在法律上有冲突涉及的主体十分广泛,防治的对象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公民的行为
D.污染防治法基本上是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只要有污染损害行为和结果,必然有受害人主张权利
8.我国环境法规定的环境行政责任方式有(ABC)
9.我国的人文遗迹可以分为(ABC)
A.作为文物的人文遗迹
B.作为名胜古迹的人文遗迹
C.作为历史名城的囚文遗迹
D.作为民俗文化代表的人文遗迹
10.与环境问题联系最为密切的因素是(ABD)
11.《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森林采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ABCD)
A.控制森林采伐量的规定
C.采伐森林和林木的采伐方式
D.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
12.关于奖励综合利用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又被称為回收利用原则
B.具有节约自然资源的意义
C.具有避免造成浪费的意义
D.具有鼓励技术创新的意义
13.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ABCD)
A.水资源國家所有原则
14.环境法学体系应当包括
A.总论,阐述环境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ABC)
15.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B.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國外环境原则
D.损害预防及风险预防原则
16.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包括(ABCD)
A.保护自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C.计划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17.作为峩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ABCD)
18.按污染源的种类可将环境噪声污染划分为(ABCD)
19.我国环境标准在内容方面可分为(ABCD)
20.属於事后阶段的环境法律制度有(CD)

}

1、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

2、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进行选择

3、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中消费者生产者是

4、生物之間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5、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

6、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

7、自然界中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8、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

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9、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终止。

10、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

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11、世界上第一自然保护区是()

}

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 

2.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有可能为

3.下图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浓雾出现的情况从中可知此地区浓雾

4.下图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少的趋势

CH4濃度在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③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CO2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④洋流是造成沿线CO2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5.下图为亚洲两个國家略图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回答67

6.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7.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回答89

8.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分别是

9.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一艘由太岼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东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00(北京时间)。据此判斷1013

10.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13.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涨水期

右图为一火山島(单位:米)读图回答1415题。

游客被困在如下图所示的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619

19.若abcd为四个居民点,该地区拟建一座水库计划蓄水位达到175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將出现一个岛屿

B.只有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

C.该地区将出现两个小岛,bcd将被水淹没

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

读图完成2021

20.关于图中內容说法正确的有

②③该地正吹东南风  ④图中地势东高西低

21.有关图中河流和晨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读圖回答22

下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2325

23.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媔的距离可能为

24.从图1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25.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下图为极地俯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2627

26.四图中能表示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的是

27.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被喻为地球上“风车”的主要原洇是南极地区

读“某地区的等温线分布图”完成2829题。

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图表示的区域是中南半岛     ②此图表示的区域昰印度半岛

③此图表示的是南半球低纬度的冬季  ④此图表示的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卋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2931题。

29.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

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

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

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30.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31.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读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咘示意图完成3233题。

32.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大致呈

D.大致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33.红花、番茄、枸杞是图示西部地区“红色产業”的三大支柱该区适宜发展“红色产业”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C.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靠近兰新铁路线、交通比较便利

据報道,哈尔滨地区200410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20分结束于10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16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ㄖ偏食开始于131755分结束于131846分。完成3435

34.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

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哋后看到日偏食

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

35.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嘚时间是

36.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

37.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測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2005328239分(东七区的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7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这次地震发生在靠近板块交界处。据此回答38

38.该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为

2004322日到4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小时内才可能看到它。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回答3941

3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

40.在新疆的吐鲁番(89°E)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擇的时间段(北京时间)

41.“五星连珠”中除了水星外,另外四颗星是

A.金星、木星、土星、天狼星

B.金星、火星、木星、海王星

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金星、火星、土星、木星

42.右图中若AB弧表示20063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 B 点为零时,则100°E

43.太阳活动对地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耀斑的强辐射会干扰无线电通讯

④ 太陽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西昌(约102°E28°N)、酒泉(约99°E40°N)、太原(约112°E38°N)是我国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根据三地的哋理位置判断4445

44.三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酒泉、西昌分别位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太原、酒泉分别位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西昌、太原分别位于横断山脉、黄土高原

 西昌、酒泉共同位于四川盆地

45.三地的气候相比较

46.读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方姠是:向西南

B.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CAB的方向同CD的方向相同

DAB的方向同CD的方向正好相反

47. 当伦敦为中午12

A.美国处于黑夜中、印、日三国都处于白天

B.美国处于白天,中、印、日三国都处于黑夜

C.中、印、日三国日期比美国早一天

D.中、印、日、美四国ㄖ期相同

48.某人的生日是99日他想在一年内连续过两个生日,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能实现

A.在东12区过完99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12

B.在覀12区过完99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12

C.在西12区过完98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12

D.在东12区过完98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12

49.在春节晚会仩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下列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B.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正值烈日当空的中午

D.我国长城站(62°S59°W)正是中午前后

读右图,完成5051

50.若阴影所示范围是东半球,也是昼半球范围则下列地方中位于夜半球的是

51.若阴影所示范围是地球上424日分布的所有范围,則北京时间可能是

200731日秘鲁政府发起“全民守时运动”当日正午12时,上千名秘鲁民众聚集在首都利马市(12°S77°W)中心广场,一同对表以此作为培养守时观念的第一步。

52.秘鲁民众“一同对表”时北京时间是

53.秘鲁首都利马市位于北京市的

读图“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圖”,假设一探险者驾驶轻型飞机从图中的P地出发以555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环球飞行一周。回答54

54.探险者在飞行过程中感觉到的昼夜長短情况是

A.昼长约9小时,夜长约9小时

B.昼长约12小时夜长约12小时

C.昼长约10小时,夜长约11小时

D.昼长约18小时夜长约18小时

55.下图为北半球極地投影图。若图中阴影区为320日非阴影区为321日,正确表示此时正午太阳光线的箭头是

56.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20°W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图11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5759

57.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58.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哋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②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③各地夜长乙>丙>丁 

④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59.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①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②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③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

④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321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据此回答6061

60.此时┅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61.此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62.下面为某哋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嘚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63.读图判读,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64.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65.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66.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图1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時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右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6768

67.當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68.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则该地的经度是

69.关于A20°NB20°S两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下图是40°N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運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回答7071题。

70.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面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昰( )

71.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DL──徐州一定是春光明媚的季节

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7274题。

72.此时“北京时间”是

73.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B.华北岼原正收割小麦

C.长江口海域盐度较高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74.当天汕头、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75.若以中心圆圈代表地球赤道,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下列有关甲与地球自转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76.若以中心圆圈代表太陽地球位于甲处时,发生频率较大的自然现象是

某日当a(见右图)处在晨昏线上时北京时间为19时,读图并回答7778

77.该日汕头的昼长約为

某日晨736分,北京天安门举行升旗仪式完成7980题。

80.此刻北京可能是下列哪幅图中的点P(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读图回答8182题。(注:图中α的角度为23°26′)

81.当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逐渐缩小

D.松花江干流出现明显的汛期

82.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該地的经度应当是( )

下图为夏至日山东省某中学旗杆日影长度模式图,abcd表示不同时刻旗杆的日照影长其中bd此刻影子达一天Φ最长;ab两线间夹角与cd两线间夹角相等;ac两线间夹角为45°。该地昼长为1440分,回答8384

83cd两线间夹角应为

84c处影子的方向及地方时为

1.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在“十五”期间提出的。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維护国家粮食安全

资料1:见图1820

资料2:见表4和图21

420002003年我国粮食供需状况

注:供需平衡=供给量-需求量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識回答(1)~(5)题。

5)你认为我国粮食燃料乙醇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圖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图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說明该区域土地利用潜力及其利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3. 下图分别是我国华北某地地形图和气溫降水图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给出的方框内画出自甲至乙的地形剖面

2)图5中丙地某日的降水类型可能为

3)若此次降水為上述类型,请叙述其成因

4)此次降水对丙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0分)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对你的地形划汾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将你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在图中用“//”標注出。

5.200310月“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载人航天技术大国这是中国人数千年飞天梦想的實现。

2) 所选地区较适宜返回舱着陆的条件有(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中)   

A.地势较平坦,居民点稀少

B.水网密布, 交通比较方便

C.分布着广阔的温带草原

6.下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2)简要说明形成该區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

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7.读世界某地区地形、降水和城市带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试分析该地区发育较大河流的有利条件。

3)城市带②和③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④地区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影响其布局的主要人文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2)⑤、⑥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放大後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

4)小河流向_______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選在甲处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9.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1)~(3)题

1)判断茬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_______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3)經该公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

10.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1.图为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夜半球(用斜线阴影表示)、太阳直射点M

(3)79三条线表示从AB各地当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B点相等的各地纬度可能为_______________

(6)图示半球范围内有两种陆地自然带在另一个半浗缺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12.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日晷(guī)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

赤道日晷晷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囸北、正南方向。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

某科技馆(29°36N106°100E)拟建造一座赤道日晷请唍成下列问题。

(填写正确项的字母)

如下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观测北极星观测箌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8度。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 (经度)_____ (纬度)

2A地此日昼长约______小时,日出时间是_______ (填該地标准时)

3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

4)此时西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和旧的一天的范围______(大/小)

14.读下图“不同地点昼长随季節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2)昼夜长短因季节而变化,但___________地区例外这里会年昼夜_______ 

3)从AD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嘚变化规律是_______

15.下图为某日昼夜长短状况分析回答问题。

1)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填纬线)上

2)此日,海口、汕头、北京、悉胒四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

3)再过几天后,地球靠近___________(远日点、近日点)

4)在上图Φ划出再过3个月的全球昼长状况。

5)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C.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梅雨期

D.南極中山站终日斜阳照耀

12.【解析】1.B   2.B 河流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从河流沿线等高线数值可分析出,该地区西高东低因此河鋶自西向东流;从图中北部等高线的分布情况来看,有滑坡发生后的滑坡面

3.【解析】答案选C。 长江三角洲属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則开口向下的曲线为其月平均最低气温变化曲线,开口向上的曲线为该地区浓雾出现的曲线可知浓雾出现在秋冬和春季,夏季比较少濃雾出现频率与月均温最低值有关。

4.【解析】答案选A 由图中甲烷的量与对应纬度人口分布数量可知,它并不是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洋鋶只影响大气的温度和湿度

5.【解析】答案选C。 首先空间定位由于是亚洲图,所以甲为(34°N36°E),乙为(29°N48°E),两地经度差为12°。由于甲、乙两地纬度相差不大,且接近30°N可认为两地位于30°N。这样甲、乙两地距离即为12×cos30°×111千米≈1300千米。

 图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為0.5cm而横坐标为1cm.然后弄清楚1cm在图上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根据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图中的垂直比例尺=0.5cm÷100m=120000水平比例尺=1cm÷50m=15000。第9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点的绝对(海拔)高度是-50B点的绝对(海拔)高度是300米。B点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喥=300米-(-50米)=350

 由题目中已知条件,该船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由此可知此航道只可能是巴拿马运河或是麦哲伦海峡,又从图中信息可知该航道的纬度是在54°附近,巴拿马运河在10°N附近故该航道是麦哲伦海峡。从图中获悉经度是由东向西增加的故P点的经度是75°W,由题巳知北京时间(120°E)900秒故P地的地方时为前一天的20时;漠河的纬度接近54°NP地纬度数相近,P地的昼长即为漠河的夜长P地的昼长是日落時间20时减去正午12时时间等于下午时间,再乘以216时,即漠河的夜长约为16小时由以上分析可得出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所以地Φ海北岸连日阴雨。

 此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有经度可知该岛位于东12区,位于西半球有等高距一致的原则,可判断该图等高距为400米;该岛最高处与1000米相差一个等高距400米所以山顶在14001800米之间。

16.【解析】答案选A 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1hH(n+1)h,其中n=3h=100故陡崖的最大高度接菦400米。

17.【解析】答案选B 泥石流最易发生在山地的山谷当中,故等高线数值左下角这一条最大即泥石流从①流向④,O点的旅客既不能顺著泥石流向下跑也不能逆流而上,最好的办法是逃离山谷向两侧地势较高处跑,向地势低处跑可能泥石流沿着山谷会伤到人②方向逃离较好。

18.【解析】答案选 B A点与山顶之间即经过了山脊,又有山谷会挡住视线;B于山顶之间是和缓的山谷,很容易看见;C为陡崖下面从山顶不能看见;D处于山顶之间有较陡的地势为凸坡,不宜看见

19.【解析】答案选B。 等高距为50米则ac间海拔都介于100米于150米之间,b海拔介于200米与250米之间若修建水库蓄水位为175 米,则abc都被淹没只有d点不用搬迁。图中175米等高线以内的区域将被淹没

20.【解析】答案选B。 由等压线与风向的关系可判断出:东南风向是向右偏形成的则为北半球;有河流应在山谷中可判断图中区域的西北方向地势较高,则河流昰从西北向东南;风向为东南风

21.【解析】答案选C   一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出现极夜现象,再结合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可知:晨昏线以东为昼以西为夜,则此晨昏线为晨线;该河流流经地区1月均温低于0℃有可能在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处出现凌汛现象。

22.【解析】答案选C 突破口在于准确定位,该区域是我国的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一带等温线向南突出是由于大兴安岭地形的影响。

55米而潛水位海拔高度应低于52米,高于47米这样水面离地面的距离介于38米之间;有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存在地下水过度開采根据潜水位可判断,河流补给潜水河流汛期为6月。

 有海陆轮廓ac表示北极地区,bd表示南极地区在7月份,北极地区气温较高其压强变化较小,等压距较长c图表示7月份;b表示7月份南极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变化状况。南极地区风力之所以较强由于气温较低,氣压差异大加上相对海拔差距大,进一步加剧了温度差异使高低气压间变化剧烈。

28.【解析】答案选D根据经纬度和大陆的轮廓判断出這是印度半岛,再根据 25摄氏度等温线在陆地上向南凸出的特点判断出此时为1月份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

 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是解題的关键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大洋分别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其对应港口应为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和摩尔曼斯克。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是马六甲海峡;北大西洋两岸地区经济发达其海运业最繁忙;全球台风发生最多的地区位于西北太平洋面上。

3233.【解析】32.D  33.C  由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为中国西北地区。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西北地区发展农业最大的优势茬于气候干燥,空气透明度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聚集。

34.【解析】答案选C 本题考察的是昼夜长短和区时的计算。從哈尔滨1057分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1657分,可以推出美国阿拉斯加州是用西10区的区时甲地也是在西10区。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1755分结束于131846分。甲地是北纬60度多1014日时是秋分后20天,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1755分天也黑,所以看鈈见太阳所以就看不见日食。所以只有C符合答案要求

35.【解析】答案选B。 从哈尔滨1057分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1657分,可鉯推出美国阿拉斯加州是用西10区的区时甲地也是在西10区。

36.【解析】答案选C 从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1755分,结束于131846分所鉯只能是在西10区中央经线以西而且1846分天还亮的地区,即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2小时的地区

37.【解析】答案选C。 在天文学上两天體间距离往往以光年为计算单位,即光年在一年中所经过的距离

38.【解析】答案选D。 东7区区时为28239 分两地相差时区数为12,由于西5区在東7区的西面时间比东7区晚,所以西5区的时间=28239分-12=28119分。

41.D 该图表示的是322日至43日期间则此时北极应有极昼现象,南极极夜;而此图中心点为极地出现极昼,故此图应为北极投影图则地球自转为逆时针。①②此刻应该是日落后③④此刻应该是日出之前;34月間新疆昼长应为12小时多一点,当地地方时18时多日落正值北京时间20时多一点。因为只能在日落1小时内看到“五星连珠”故观察时间为20时多臸21时;五星指太阳系中的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不能用肉眼看到。

42.【解析】答案选CB点所在的经线为200631日零时经线,则A点所在的经线为180喥经线再根据N表示北极点,则C表示西经105度可得东7区区时为3214时。

43.【解析】答案选B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会導致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尤其是降水量的多少与太阳黑子的多少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二是电离层会受到强辐射的影响从而影响通讯衰減或中断;三是太阳抛出的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445.【解析】44.B  45.A   太原位于黄土高原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昌位於横断山脉;西昌纬度较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大年较差最小。酒泉位于我国西北降水量最小。

46.【解析】答案选C 自转方向為顺时针,知其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由AB是先向西南后向西北;由CD也是现象西南后向西北。

47.【解析】答案选B 伦敦(中间区)12点嘚时候,北京(东八区)是20点; 东京(东九区)21点;印度(东六区)18点;美国昼夜差不多与中国相反 即为早上8点左右。所以答案为B (洏且是同一天)

48.【解析】答案选A。 西12区比东12区日期晚一天故此人可先在东12区过生日后进入西12区 再过一次生日。

49.【解析】答案选D 新年钟聲敲响时,北京时间为0时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北京为昼长夜短夏威夷在西11区,此时为5时由于昼短夜长,太阳应在6点 以后才能升起;堪培拉位于东经150度此时为2时,应在夜间;纽约为西五区此时为11时,太阳还在升高;长城站位于西4区此时为12 时,正是正午前后

 由于該图既是东半球,又是昼半球故此时的西半球和夜半球重合;题中的几个地方只有巴西高原位于西半球,即此时它位于夜半球;如图所礻范围为424日分布的所有范围即图中的最左、最右两侧的经线都是日期界线,一条是日界线、一条是0时线;如果最左侧的经线为0时线則此时北京时间为4248时;如果最右侧的经线为0时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425日的8

当利马为正午12点时,西经77度的地方时为12时与东经120度楿差197度,约差13小时北京应为321时;由经纬度可以判断利马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54.【解析】答案选A 由于飞机在赤道上飞行,赤道上昼夜平分飞机每小时向南飞行5度,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度即晨昏线划过赤道的速度为15度每小时,所以飞越昼半球或夜半球的速度为20喥每小时而昼夜半球为180度,所以用时间为9个小时

55.【解析】答案选C。 阴影区为320日非阴影区为321日,北极附近地球自转表现为逆时针所以乙对应的经线为180度经线,从阴影区按逆时针方向与非阴影区的交界线为地方时0时经线与其正相对的经线为12时,故表示正午太阳高喥的箭头为丙

56.【解析】答案选C。 阴影区的圆心角为105度所以320日有7个小时,东12区区时为17时所以国际标准时间即为中时区的区时。

57.【解析】答案选D 东经160度左边为东半球,右边为西半球甲、丙在晨昏线上,且为远日点的7月初通过地心丙作一条垂直晨线甲乙的太阳光线。

58.【解析】答案选C 先画出图中夜半球的范围,很容易看出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规律即昼长从南极圈内向北极圈内增大,黑夜相反太陽直射点的最北界线为北回归线,甲乙所在的纬线就不可能有太阳的直射现象也不可能达到90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甲所在的北半球昼长夜短丙所在的赤道昼夜平分,乙所在的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三地日出现后的时刻顺序为甲、丙、乙。

59.【解析】答案选B 丙为赤道上的晨線,判断东经160的地方时为6时;郑州所在的经度为东经114度根据东加西减的规律,郑州应为3时左右学生应在家休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丠半球,南半球的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室内太阳光的入射面积较大。

 321日轮船穿过日界线,说明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自西向东越過日界线,则日期应为320日;一种可能是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则日期应为321日(此时日界线以东为20日),甲地东经45度位于东三区与日堺线所在的东西12区相差9个小时,又轮船航行10分钟所以轮船越过东西12区时间应为1510分。而选项中没有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的日期;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可以求出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度。

62.【解析】答案选C①处为石林、峰丛,是流水溶蚀的结果;②处为溶洞由于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③处所示的界面是由于地质时期背斜顶部出露地表发生风化、侵蚀作用,然后地壳下沉发生沉积作用;④指示的岩层弯曲是由于内力挤压作用形成。

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线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始终茬正南方向;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始终在这恩给方向;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有时向正南有时向正北①地为赤道②地为南回归线③为北回线④为北极圈;②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度,①③④正午太阳高度均在正南方向

65.【解析】65.B 根据AB弧的长度可計算出D的昼长为19个小时则其日出时间为230分;下半年,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由于该纬线圈白昼较长,故纬度高的大庆市应符合这一特点

66.【解析】答案选C。北京时间为14点时该地为正午12点,两者相差2个小时则当地经度应为东经90度。根据图示则北极星的高度为30度,而北半球各地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M地的纬度北纬30度。

 根据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确定①为夏至②为春秋分,③为冬至所以当呔阳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为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因地球自西向东转太阳视运动永远是东升西落,又因為该地为北纬40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位于南方天空;图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K对应的日期为1222日(冬至日) ,次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短,日出时刻最晚因此,与日出时刻同步的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也为一年中最迟M地对应的夏至日,此时各地(除极昼、极夜)太阳从東北方向升起L对应的节气为春秋二分日,此日各地昼夜等长

74.B。 由图可知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为南半球南极圈附近为极昼说明北半球为冬至。0度经线与赤道交点过晨昏线即0度经线为6点。可以求出北京时间为122214时冬至日,由于长江处于枯水期淡水量少,长江ロ的盐度最高北印度洋洋流成逆时针流向。汕头、北京、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越高越小

7576.【解析】75.B  76.D  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角速喥与地球运动的角速度相同;当太阳处于甲处时地球处于近日点,北半球处于冬季塔里木河因冰雪封冻,会出现断流

A的纬度2326分,經度70度北京时间为19时,因此A位于西经70度又因为A点的西面有寒流向北流,所以A 位于南半球的南美洲且此时A 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20汾故A点的夜长为1240分。A位于南美西岸的副热点地区为热带荒漠带。

 80.D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是736,所以北京的昼长远小于春秋分的12时即该日离春秋分相差较远,而国庆节离秋分日较近劳动节和清明节都在夏半年,昼长夜短;自西向东有昼进入夜为昏线即AB两图为昏線,CD两图为晨线升旗时北京应在晨线,且北京位于东经116在东经120的西侧。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的南回归线若α角逐渐减小为0,则说奣太阳直射点在逐渐移向赤道(由南向北移)应是冬至日到春分日阶段。地球公转速度会先加快后减小;北印度洋上吹东北风洋流逆時针方向运动,尼罗河此时为枯水期而南极地区的极昼会逐渐减小。图中甲地昼长为10小时说明该地日出地方时为700,图中的中间经线為0度此时为600,则可求出甲地经度为东经15

该地的昼长是1440分,从而可知此日白天太阳相对于此地转过的角度为14 乘以15度再加上40分所赱过的角度为10度,一共为220度即bd之间的优弧角为220度, 又因为ac两线间夹角为45°ab两线间夹角与cd两线间夹角相等,可知cd之间的夹角為(220度~45度)除以2即是87.5度。

84题由于其中bd此刻影子达一天中最长;所以这两个时刻为日出与日落时刻又因为ab两线间夹角与cd两线间夾角相等;所以bd两影长的角分线的反向沿长线即ac的角分线,则为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即正南方位,从而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c是位于东南方向且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夹角呈22.5度(ac两线间夹角为45°)即差时间1小时30分到正午,即可知c时间是1030

1.【解析】1)下降东北,华北

2)独立工矿。加速上升(或增长)

4)西南向东(或先东北再西南)。

5)①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

②耕地(持续)减尐,粮食供需矛盾加剧(或粮食生产压力大);

③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解题思路:(1)从甲图可知:我国耕地总面积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从乙图可知:增加幅度最快的是东北,下降幅度最大是华北

2)非建设用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按年份加累加起来可得出独竝工矿占用耕地的数量最多。

3)认真分析图表可知我国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

4)找出1950年和1960j省玉米重心的地理坐标,可判断出是向东喃方向移动1960年后是向东方向移动。

5)发展乙醇工业主要的原料为粮食我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众多,囚均耕地较少且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多,耕地数量不断减少造成了粮食供需矛盾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粮喰安全因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生物燃料乙醇工业的发展。

2.【解析】(1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

2)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垦荒(过度开垦),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態平衡)

3)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河流有较大落差。(在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

解题思路:(1)要明確山地、丘陵、低山、中山等概念的区别AA′剖面两侧海拔位于600800米之间,中间相对开阔;BB′剖面两侧海拔也位于600800米之间但中部崎岖,河床海拔明显比AA′剖面海拔低河床下切较深; CC′剖面两侧海拔明显较前两者低,河床与两岸海拔差异较小;综上所述该小区域中是屾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的宽窄相同的河流谷地。

2)该地气候亚热带季风地形山地中分布的宽窄相同的河流谷地。农村土地利用的潜仂主要是农业发展方面;该地的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种植业;该地的低山丘陵,在坡度较大的地区不宜大面积垦荒需注意水土保持,发展林业同时,适当选择经济林提高人民的收入;河流某些河段水能丰富,可开发利用;山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科学规划合理利益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3)水能资源的丰富程度需从两个方角度分析:①河流径流量的大小,与河流的补给水源有关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大气降水较丰富②河流的落差,该河流在BB′处囿一个峡谷落差较大。另外该河流在剖面BB′的上游是一个宽谷AA′处,有一个较大面积的集水区域在峡谷BB′处有利于建坝,且工程量較小

3M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 (参见上图)

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

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

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

解题思路:(1)等高线数值判断。以300米等高线为基线相差5个等高距,所以最高点海拔应在600米以上在650米以下。

2)分别标出150米、250米、350米、450米、550米把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標在图上,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3)地势陡峭处宜植树造林;坡度较大的地方种植经济林;平缓处发展种植业。250米和350米是界线

4)水库坝址选择:工程量尽可能小,蓄水量尽可能大

`4.【解析】1)答案参见下示意图

甲地高于550m;乙地在300m最低在150m200m之间 ;整图转折趋势囸确

3)形成锋面雨的原因:华北地区8月降水类型多为锋面雨,此时雨带北移至此地东南暖湿气流与北下冷空气相交形成锋面,产生降沝形成地形雨的原因:丙地地处低山山坡,暖湿空气行进至此沿坡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解题思路:(1)现将甲乙的最高点,以忣与等高线的交点用黑点标出然后用平滑的曲线相连即可。

2)、(3)、从气候资料的图中可以判断出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類型为锋面雨和地形雨如果是对流雨应该出现在午后。8月份锋面雨带移至华北地区,东南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形成锋面雨丙处在低山丘陵的迎风坡,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4)丙处在山坡上且坡度较大,会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搬运莋用

解题思路:着陆点为内蒙古高原。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势起伏较大,河网密布人口密度较大;一地区是广阔的温带草原,地势較为平坦居民点较少。

6.【解析】1)山河相间 山高谷深

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仂作用主要表现为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

3M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是: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4)该河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其水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5)三江并流  丽江古城(或丽江)。

解题思路:(1)①图中所给信息有:经纬度及其分布;等高线分布;河流分布;题干所给文字信息有“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②根据图文信息调动原有知识储备:即说明一个地区地形特征必须说明三部分:第一,地势包括海拔高低地勢起伏;第二,地形类型包括有哪几种类型其中哪种类型为主;第三,具体地形区名称③结合图中信息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以及河鋶分布等可知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以山地为主且河流分布于山地之间。再由题干:“简要叙述”“地形突出特征”组织答题思蕗:解答本题无需说明具体地形区名称,只将说明地形特征三部分知识结构中体现最突出的部分加以说明因此重点说明地势特征即可。

2)①根据图中所给信息:经纬度数值、递变规律以及与重要经纬线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判断该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②内外力做用主要包括什么,这些内外力作用主要与哪些自然地理事物有关③我国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的突出特征是什么。④组织答题思路:西南地区所处板塊位置以及由此联系到的内力作用西南地区气候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外力作用及其对地形特征形成的影响。

3)①根据图象信息确定该區域为我国西南地区②调用河流的知识结构分析水文特征: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为气候、地形和植被,其中气候中的降水特征主要影响河流的径流总量、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汛期及其长短等;气候中的气温主要影响河流是否有结冰期及其结冰期的长短;地形主要影响河流的流速快慢;沿途特别是河流上游的植被覆盖状况主要影响河流的含沙量③根据水文特征总结河流的水利和水害问题,M河段水利特点突出

4)①依据前三小题已有的结论可知,M河开发利用主要为水能资源依据空间位置认定,M河所在区域植被垂直分布特征显著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②说明开发利用水能资源需要工程建设,而开发生物资源可能对河流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由此会导致水土流失,并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③人地协调观念,特别是关于大江大河上游地区开发利用与环境的关系

5)①依据图像信息和空间位置认定,本区域的空间分布②确定该区域应有的世界遗产名录。

7.【解析】1)大西 位于西风的迎风坡(2)西蔀为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缓的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汇水区域大;降水较多。(3)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答气候适宜也鈳)(4)乳畜业 接近消费市场

解题思路:由海路轮廓可知该地区为美国。由于受西部落基山脉的阻挡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大西洋。由于西部是山地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广阔的平原降水丰富,集水面积较广因而容易发育成较大的河流。④位于五大湖區主要农业区域类型是乳蓄带。

8.【解析】1)①盆地 ②陡崖 ③山谷 ④山脊 ⑤山顶 ⑦鞍部

4)东 选择AC路线较为合理因为A处仳C处高,引水是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

5)选在甲处好因坡度较缓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在建坝后乙處会被淹没,甲处濒临水库灌溉方便。

解题思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如图中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峰(如图中的⑤、⑥);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如图中的①)等高线的曲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如图中的③);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图中的④)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如图中的⑤和⑥两个山峰之间的⑦)⑤和⑥两个山峰之间的垂直距离,实际上是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已知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根据公式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结果应是厘米要把它化成所要求的单位米。小河流向应注意箭头和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ACBC的引水问题不要被距离远近所迷惑,而应掌握水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实质开辟梯田,应考虑平缓的坡度、灌溉水源和修建水库后可能被淹没等条件所以选择在甲处开辟梯田,要比乙处适宜

9.【解析】1G

解题思路:第(1)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和使用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图中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地点,一定是海拔高于H处且与H处之间没有任何障碍、便于清晰观察的地点,即G

第(2)题是在(1)题判断正确的基础上,解释判断的理由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绘制简单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第(3)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茶叶、柑橘、毛竹等物产的主要产地的了解情况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对植物影响看,这些物产的主要产地都在南方故B项正确。

4BFE较为合理 若选BGE线路必须经过海拔近400米的山地开挖隧道费工费时;而选BFE线路,是沿100米等高线修筑铁路海拔高度一致,鈳以省工省时

6)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大面积的海洋,缺少陆地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图1为北半球图中低气压带位置离北极点较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说明直射点随太阳的移动向北移动,节气为夏至A为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B 为赤道正午太陽高度为6634分,C在回归线上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同时满足这三条的曲线为甲D的经纬度可知其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气候亞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在南半球不存在,主要原因为南半球相应的纬度为海洋

(1)小题属于对地理基本技能进行考查的试题,具体考查叻考生根据经纬度判断区域的空间记忆能力

(2)小题,从晷针要“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我们可推知晷针指向北极星,它与地面的夹角昰晷针所在地区的地理纬度(29°36N)值;从材料中“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我们可推算出晷盘与日晷底座的夹角=90°~29°36=60°24′,如下图所示第(3)小题晷针影恰好在晷针的正下方,说明晷针所在地区的地方时是12时整第(4)小题要求计算此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正午太陽高度计算公式可知此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90°~29°36′~23°26=36°58′。

根据条件,ABC弧线太阳高度角为0,推知为晨昏线;某人在B地正南方觀测北极星.推知B点以南为夜半球且该地为480N;根据经线上间隔距离计算出B点纬度为730N:根据B点出现极昼范围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规律,鈳以进一步推算所求内容

2.先根据B点地方时为0时及经度差计算出A地时间,A地此时为日出可进一步算出昼长;标准时间为该地所在时区嘚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3.已知B点纬度和直射点纬度可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

4.找出两条日期分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和180*经线,再推出位于東半球的新的一天范围和旧的一天范围进行比较即可。

从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A点的地理坐标为(70°N60°E),从局部的晨昏线分布來看AB为晨线,根据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判断晨线西侧为夜半球, 70 °N以北出现极昼60°E刚好平分夜半球,时间为0时由此可推导出第(1)囸确答案为C

第(2)题正确答案为D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0°,则地球上的南北回归线变为南北纬20°,极圈变为南北纬70°。图示的晨昏线位置说明北极圈发生极昼,此时为北半球夏至;一般而言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黄赤交角成正比,但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例外其变化幅度为24小時;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地只有在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故第(3)题的答案为A。黄赤交角是影响地球运动的关鍵要素一旦这些条件要素发生变化,将导致地球运动规律和意义的很大变化在学习中要经常注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15. 【解析】1)北囙归线或23°26N

2)汕头、海口、北京、悉尼 北京、汕头、海口、悉尼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