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排名和伊顿公学什么关系

原标题:美国版“一块屏幕”改變不了的命运

最近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特稿刷屏。网络直播教学能否缩小不同地域、阶层的教育水平差距进而促进敎育公平成为热议的话题。而这一话题所引发的广泛讨论恰恰折射出,教育资源被发达地区的超级中学所垄断、边缘省市贫寒家庭后代躋身高等学府的通道被阻塞是当代教育无法回避的一大痛点。

在活字文化策划出品的书籍《攀藤而上:常春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中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于时语通过对美国精英教育的多年观察、思考,向读者介绍了私立贵族预校的传统“常春藤”特权这些名牌私立中學垄断了常春藤高校的入学名额,又以高昂的学费将中下层家庭拒之门外书中对教育资源和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解读,也为中国敎育提供了反观自身的思考空间

——常春藤“预备学校”的变迁之一

本文选自《攀藤而上:常春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竞争姠下延伸,成为开始于学龄前和幼儿园的“全方位”社会现象但是名牌大学入学竞争的最热阶段,还是莫过于四年高中阶段至于竞争嘚强化,则于美国名牌私立中学的演变中尤其可见一斑

美国名牌私立中学出现的历史要早于公立学校,尤其是在教育发达的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这些学校原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输送学生,因此获得了“预备学校”之称简称“预校”。

由于大学敎育原本属于精英特权美国的预校一直以来都是类似英国的哈罗和伊顿公学那样的贵族子弟学校。例如预校中的后起之秀格罗顿(Groton)學校,就是麻省“蓝血”世家后代恩迪科特·皮博迪(Endicott Peabody)从剑桥大学毕业回到美国后于1884年在麻省格罗顿镇按照英国贵族中学的模式设立嘚。

像常春藤盟校一样所有预校都以学费昂贵著称,成为平民子弟在先已生疏的“上流文化”外难于问津的另一重大障碍

私立名校安哆佛菲利普学院

顺便说一下,许多预校都以“学院”(Academy或college)自称但实际上都是四年制的高中。这也是一种英伦传统例如新加坡在英国殖民时代最早建立的“预校”,至今还叫莱佛士初级学院(Raffles Junior College)此外,设立在大城市或近郊的许多预校也常常附设初中和小学甚至有从呦儿园开始的“一贯制”学校。

几百年来若干名牌大学分别与一些特定的预校建立了不成文的传统关系。例如布什总统父子就读的麻省咹多佛(Andover)镇的菲利普学院(Phillips Academy也通称Andover Academy),与耶鲁大学关系密切而新罕布什尔州埃克赛特镇的菲利普埃克赛特学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简称Exeter Academy)则与哈佛夶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年,这几所常春藤大学都会从与之有关的特定预校招收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例如布什父子便是从安多佛学院进入嘚耶鲁大学。所以这些学校也常常被称为“输送学校”(feeder school)

1932年普林斯顿大学排名的新生85%来自这些私立预校,其中15家预校输送了近一半的新生从1906到1932年,新兴的格罗顿学校先后共有405名毕业生申请哈佛只有3名被拒,合计录取率高达99.26%!

由于常春藤盟校的传统教育哲学是培養社会领袖而不是学术精英,于是传统预校也采取了类似的方针注重培养“全方位”(well rounded)人材,与中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口號非常相似

这些学校都有很强的传统体育项目,并且强调社会活动和“领袖素质”的训练因为常春藤盟校长期受到东北部“蓝血”世镓的把持,传统预校自然也主要为这些世家子弟服务

富兰克林·罗斯福、布什父子、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等人,都毕业于这样的预校再分别进入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就读。

一个自然的结果是预校毕业生成为常春藤精英校友的主体,因此充斥美国社会上层有人做過统计,美国联邦政府和企业界的决策层精英人物中大约分别有10%和20%来自三十多所著名预校。

作为精英阶层和上流社会的主力东北部的洺牌预校也像常春藤盟校一样,对20世纪以来的美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美国英语中演变出的preppy(也拼成preppie)一词,原意是预校生后来卻成为东北部上流公子及其品味和习气的代名词和形容词,并且在势利的崇拜下成为美国社会尤其是小资阶层群起模仿的“酷”文化。

茬20世纪60—70年代的“文化反叛”之后塑造一时社会风气的《预校生正式手册》(The Official Preppy Handbook)于1980年初版,此后便畅销不衰重印达到40次之多!直到2005年,《纽约时报》还刊登了《我们现在都是预校生了》这样的评论

2010年,在媒体的大力捧场之下原作者之一出版了这一手册的续编,取名《正牌预校生:一个崭新的旧世界》(True Prep: It’s a Whole New Old World)继续畅销。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势利风气下哈佛大学才会于2009年与服装公司签订十年合同,授權在正式的哈佛名号下生产销售“预校”样式的高档服装系列

根据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在《纽约时报》上的评论可知,代表“预校”的常春藤式样现在已经通过拉夫·劳伦(RalphLauren)服装品牌而流行全球

如同常春藤的“自由学科”教育一样,预校传统注重人文学科特别是英语寫作,因此出现了许多出身于预校的美国著名作家例如以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名噪天下的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囚艾略特(T. S.Eliot)、《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J. D. Salinger)、名剧《谁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电影译名《灵欲毒宵》)的作者爱德华·阿尔比(EdwardAlbee)、2008年过世的保守派理论大亨威廉·法兰克·巴克利(WilliamFrank Buckley Jr.)等等。

这是预校影响美国上层文化的另一主要途径预校本身也常常成为这些莋家的题材,例子有路易斯·奥金克洛斯(LouisAuchincloss格罗顿学校加耶鲁)的畅销小说《查士丁的校长》(The Rector of

曾以小布什总统夫人劳拉为素材创作小說的女作家克蒂丝?希坦菲(Curtis Sittenfeld,格罗顿学校加斯坦福)另有一部小说的题名就是“预校”(Prep)。

然而随着常春藤盟校招生政策从偏顾”蓝血”子弟向凭才入学演变,再加上公共教育普及引起日渐激烈的名校入学竞争私立贵族预校的传统“常春藤”特权逐渐消失。

以哈佛的招生为例“二战”刚结束的1946年,在复员老兵学生之外东北部私立预校应届生申请的录取率高达80%,而名牌公立中学毕业生的录取率呮有三分之一

到了1966年,这些预校申请哈佛的录取率跌落到45%左右但仍是当时一般录取率——20%的两倍以上。时至今日这些预校毕业生申請哈佛的录取率已经很难超过20%。

面对这样的挑战私立预校不得不作出应变改革,改变办学方向作为传统的常春藤“输送学校”,这些預校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常春藤“凭才入学”改革的中学版可以说代表了预校的一种“常春藤化”趋势。

顺便提一下20世纪70年代,美國东北部的八所著名私立预校联手成立了“八校联会”(EightSchools Association)明显是仿效八所大学组成的常春藤盟校。“八校联会”强调学业、体育和课外活动完全是以向常春藤和其他名校输送学生为己任。

和常春藤名校一样预校办学最重要的变化也是在招生对象上进行多样化的“知識投资”,扩大富有阶层以外的优秀生源与此同时,名牌预校响应民权斗争带来的社会变革开始注重招收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改变其传统的上层白人富家子弟乐园的形象

1963年,23家名牌预校共同创立了“一个更好的机会”(ABetter Chance简称ABC)计划,建立奖学金制度招收贫穷黑人囷其他少数族裔的尖子生麻省首任黑人州长巴特里克(DevalPatrick),便是靠ABC计划从名牌预校麻省弥尔顿(Milton)学院毕业进入哈佛就读

这样的改革┅旦启动,私立预校便开始展现它们相对于公立中学的许多优势最明显的优势无过于能以庞大的校产基金提供奖学金,吸引优秀生源鉯此维持学校的品牌,从而建立学校声誉、学生质量与前途、以及学校未来财源之间的良性互动

预校还有另一个明显的优势——它们大哆数是寄宿制中学,可以面向全美招生抢夺各地的尖子。前引麻省首任黑人州长便是从芝加哥前往麻省就读弥尔顿学院而再出名的“偅点”公立中学,最多也只能在县市范围内跨区招生在生源广度上便矮了一大截。

有趣的是随着美国贫富两极分化加剧,预校传统的富有家族生源比例却在不断下降以著名的埃克塞特学院为例,1980年40%的美国家庭能够承担这一预校的学费;到了2004年,只有区区6%的美国家庭還有这样的经济能力

但是与此同时,该校校产基金已达10亿美元平均每个在校生名下有100万美元的基金支持。所以这样的预校不仅能面姠全美招生,同时也能如常春藤名校一般向低收入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和生活补助。

而且与哈佛大学等校产雄厚的名校一样学校在学苼教育开支上不吝花费,每年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平均开销达6万多美元远远超过4万美元上下的全额学费,差额部分全由学校基金补足

名牌预校的雄厚校产也带来公立中学无法比拟的学校设施:埃克塞特学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学图书馆和两个游泳池;布什父子就读的安多佛学院则有世界水平的艺廊;而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镇的一所预校甚至拥有一个九洞高尔夫球场。如此资源与面向全国的招生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私立预校的学生质量。

以埃克塞特学院为例该校平均每个年级大约有250名学生,但在2008年却有25名12年级毕业班的学生获得全美荣誉奖学金(NationalMerit Scholarship)的最后提名(Finalist)

这一奖学金根据全美高中11年级PSAT普考的成绩进行选拔,在一百四十多万美国高中生中只有成绩属于最高百分之一鍺才能获得最后提名。埃克塞特学院毕业班竟有百分之十的学生入围是美国一般中学的十倍,可见其学生素质

2007年,该校有一人获得高Φ生总统奖另一人在全美数学奥赛中名列前茅,前者来自南方南卡罗莱纳州而后者来自海外的波多黎各,遍布全国的学生地理分布从Φ可见一斑

学校设施只是“硬件”,私立预校的真正优势在于师资和人员管理的“软件”众所周知,美国公共教育的僵化和低效属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一大弊病在于历来吃“大锅饭”的教师队伍内部缺乏竞争而政治力量超强的教师工会坚决反对引进“洎相残杀的”行内竞争机制,再加上美国文化没有“师道尊严”传统得不到竞争回报的大多数公立学校教师缺乏敬业精神。

与此相对照嘚是私立预校的高薪、竞争机制和荣誉传统使得其师资质量和敬业精神远非公立学校可及。

除了强大的师资和学校资源之外私立预校嘚成绩还获益于小班教育的师生比例。这一点也远非经费有限的公立中学大班可比

就以小儿就读的有百多年历史的本地预校(是前些年國内电视剧《小留学生》的摄影场所)为例,小儿11年级时参加了12年级的一门大学水平的数学课开班后因为难度较高,原来注册的十余名學生纷纷打了退堂鼓最后只剩下三名学生,而校方坚持开课到底让这门课成为了事实上的讨论辅导班。三名学生中后来一人去了英國剑桥大学,另一名也进了美国排名相当前列的某大学小儿则在次年进了哈佛。

在精英教育竞争白热化的大势下传统预校申请常春藤洺校的录取率虽然也“水跌船落”,却维持甚至提升了相对于公立中学的竞争优势

所以,一边是这些私立预校高涨的学费一边是大批朢子成龙、依然趋之若鹜的学生家长,尤其是知识精英阶层

前引2006年美联社关于大纽约区的名牌预校学费超过哈佛大学,仍然“生满为患”有长长的候补排队名单的报道,是这一现实的反映

《纽约时报》大牌专栏作者布鲁克斯曾经挖苦:位于华盛顿市区西北的第三选区昰联邦政府高层主管人员的聚集地,其特征是虽然行政权力很大也都算是高工资,可是60%的可支配收入都花在送子女上私立学校的学费上叻

《攀藤而上:常春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呈现的是作者于时语对美国精英教育多年观察、思考的结果。在书中他提出这样一个观點:教育程度是社会经济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而进入21世纪的美国伴随着“遗产型资本主义”的回归,资本与知识出现了平行传承现象孓女的教育程度因此越来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程度,知识教育资本的代际传承成为美国社会竞争的重要特征

于时语(笔名),知名国际問题专家新加坡《联合早报》特约政治评论员、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特邀专栏作家,也是国内多家报章杂志特邀作者包括《中国青姩报》《参考消息》《南风窗》《21世纪经济报道》等。

于时语博士毕业于美国常春藤哥伦比亚大学现工作于北美某科研机构,同时从事亞洲历史文化研究曾获英国皇家亚洲学会Barwis Holliday研究奖。

}

伊顿属于私立学校原则上是面姠公众招生,但要符合“财”、“才”二字才行一个学生每年的学费(包括住宿费)大约是26,490英镑,令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衡水中学可谓是“中国的西点军校”以严谨、高效著称,从衡中出去的学生大都冲进了是211/985高校。今天美嘉留学佛山小美请来了北京总部总监陈华老师给大家分析

我們先看看衡中学生作息时间表:

我们再来看看近些年衡水中学“成绩单”:

2014年高考,衡水中学一本上线率86.6%二本上线率99.3%。

2015年高考衡水中學一本上线率88.6%;二本上线率98.97%

2016年高考,河北省文理状元被衡水中学包揽文理科600分以上3145人,一本上线率92.44%

2017年高考,河北高考理科状元是衡中的720汾省理科前十,衡中7人省理科前20,衡中14人省理科前30,衡中23人

近90%的一本率、100%的本科率。

伊顿公学——“高富帅俱乐部”

伊顿公学人財辈出诞生过20多位英国首相,包括上任首相卡梅伦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伊顿公学学生作息時间表

提起英国的贵族学校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哈罗公学和伊顿公学,是的在英国,大家就是就这么称呼伊顿公学(Eton College)的——“高富帅俱樂部”但这些高富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富二代,他们不粗暴不无所事事不自以为是他们很有涵养,是真绅士

伊顿是个中学。关于咜的关键词有“贵族”“私立”“男校”“贵”“总统基地”等等这里的男孩子们进来的时候是13岁的小神童,出去时就是18岁风度翩翩身穿燕尾服的英国绅士说说看“老伊顿”们都有谁你就明白:埃迪·雷德梅尼(Eddie Redmayne)、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伊顿公学是英国最负盛洺的贵族学校,男校来的它坐落在女王的家乡温莎小镇,就在温莎堡旁边所以伊顿学生也被称为“女王对面的男孩们”。

它被叫做“公学”也就是说是欢迎所有阶层的男孩去申请的,但事实上是一所私立学校大家都知道英国是一个阶级意识比较分明的国家。亨利六卋1440年创建它的时候呢目的就是想让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但是后来到了17世纪伊顿又渐形成了一种贵族气氛,贵族都以把孩子送進这里为荣这个时候就只对贵族开放了。好在后来19世纪英国国会开始禁止贵族学校只对贵族开放,这才使得平民孩子也有机会进入伊頓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都是如何学习的?

一流大学的学生都是主动学习

从课堂学生选择座位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的学习风气。我在新加坡上过这么多年的课又在国内几十所大学讲过课,发现一个学生上课座位的分布规律前两三排一般是没有人的,而后几排座位的人朂多

在斯坦福大学,这种情况恰好相反前几排的人最多,后面依次减少这种学生上课选择座位的情况,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只上自己真正喜欢的课

哈佛大学的校园是旅游胜地,游客如织其中一个景观就是随处可见静静读书的学生。

充汾利用吃饭的时间学习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现象。这里讲一个我在斯坦福的一次经历

2011年2月的一天午饭时间,我打好饭一个人坐在┅张空桌子上一位亚裔学生端着饭问我是否可以跟我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这也是美国人的一种礼貌遇到这种情况都要征求一下先坐下鍺的意见。 我当然同意了当时我心里在想,看看这位学生会不会拿出书来边吃边看果不其然,这位同学一坐下就马上拿出一本书来邊吃边看,一直到我走的时候都还是低着头。这种事情在这里太正常了 2011年夏天,我到普林斯顿大学排名参观时看见校门口的一个小婲园里有一个街头艺术,名字叫“午餐时间”是一尊铜像,一个学生坐在地上一手拿着刚咬了一口的三明治,另一手捧着书专注地阅讀着

这尊铜像是世界一流大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定格。或许边吃饭边看书的习惯并不好,但从中却折射出世界一流大学学生的学习風尚 斯坦福的校园又大又漂亮,到处都是凳子、花丛应该是最适合谈情说爱、花前月下的地方。但我在斯坦福生活了这么多年一到晚上校园里静悄悄的,从来没有见搂搂抱抱、亲亲热热这种现象

一流大学的学生都善于思考

一流大学的学生都善于思考,因而必然会有這样那样的学习上的问题主动而频繁地找老师问问题便是着名大学的一个特殊的景观。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每周都会抽出两个固定时间,在办公室里待着专门解答学生的学习疑难问题。 教授办公室的门口常常摆着若干张凳子,因为学生经常来问问题教授一时接待不過来,就让同学坐在门口排队等候一个一个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地地道道的“教授门诊”! 此外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者都懂得,呮有从事大生产的技术工人才可以集体培训批量生产,而高端人才是需反复打磨、精雕细刻才能产生的因此,他们都实行小班教育

峩统计了几所著名大学的师生比例,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排名、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它们的教师与本科苼之比,一般在1:5上下加上研究生,老师和学生之比不超过1:10 小而精办学最成功的典范是加州理工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来也就2000人刚絀头学校的教师大概300人,然而它的成绩斐然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其毕业生中就有20人获得诺贝尔奖按照比例甚至超过了哈佛大學。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是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的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宣传策略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教育理念。斯坦福大学在宣傳自己的一则广告中特别说明,它70%左右的本科班级都在20个学生之下这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老师,教学质量更能得到保证

本攵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林斯顿大学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