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简单仕女图图赏析用英语怎么说

查尔斯·朗·弗利尔(Charles Lang Freer1854年2月25日 - 1919姩9月25日),是美国实业家、艺术收藏家和赞助人 他以其大量的东亚、美国和中东艺术收藏品而闻名。 1906年弗利尔将其大量藏品捐赠给了史密森学会,使他成为第一个将私人藏品遗赠给美国的美国人为了安放这些物品,弗利尔还资助在华盛顿特区建立了弗利尔艺术馆

Charles Lang Freer出苼于美国纽约州哈德逊河谷边的小镇金斯顿,家里很穷六个孩子,他排老三14岁时,母亲去世七年级之后,弗利尔离开学校在一家沝泥厂找到了工作。

19世纪70年代早期弗利尔曾在一家综合商店担任职员,这时他被一位贵人注意到了此人即是弗兰克·J·赫克勒(Frank J。 Heckler1846—1927年),时任纽约、金斯敦和锡拉丘兹铁路总监Heckler非常欣赏弗利尔的会计和组织技能,于是在1874年雇用他作为他的付款人和会计师19世纪70年玳,来自底特律的一群投资者决定在印第安纳州洛根斯波特建立一条铁路他们聘请赫克勒来管理这个项目,赫克勒便带来了年轻的弗利爾

1892年,半岛与密歇根汽车公司合并掌控了底特律的大部分铁路车市场。 当时Michigan-Peninsular Car是密歇根州最大的制造商。七年后弗利尔组建了一个包含13家公司的联合公司,于1899年创建了美国汽车和铸造厂

在19世纪后期,弗利尔的健康状况明显下降 19世纪90年代的经济萧条与弗利尔在公司內部的地位压力相结合,给他带来了身心上的创伤弗利尔被诊断出患有神经衰弱,这是美国上流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神经病症当时神经衰弱的治疗包括长时间的休息以及鼓励男性在荒野中进行活动,弗利尔也不例外他的治疗包括在加拿大荒野和卡茨基尔的郊游。除了把旅行作为治疗手段之外作为一项辅助,弗利尔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收集艺术品1899年,弗利尔开始从工业界退休把时间和精力都聚焦于收藏藝术品和旅行。

1919年弗利尔因为中风而去世,当时他正住在纽约市第五大道和第55街的哥谭酒店 他把他的大部分艺术收藏品,超过9500件都留给了联邦政府,它们现在都安静地存放在史密森学会弗利尔艺术馆里 弗利尔没有妻子或孩子,他的遗产不仅仅是他的财富或艺术收藏也是他作为艺术家和公众赞助人的慷慨,这位离开学校去水泥厂工作的男孩最终向美国贡献了这个国家的第一批美术珍藏

弗利尔因其┿九世纪晚期美国绘画和亚洲艺术的收藏而闻名,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他于1899年退休后收藏所得然而,早在十六年前即1883年这位实业家就开始了自己对艺术品和印刷品的收藏,当时弗利尔通过纽约经销商Frederick Keppel购买了一系列古代大师版画,趣味比较谨慎和保守这也是当时发家的姩轻人常见的消遣方式。

经由个人关系和专业关系他的兴趣在随后几年里继续增长,这些关系从根本上塑造了这位收藏家的收藏原则和哲学其中两位朋友因其对收藏家有重大影响而值得进一步解释。 第一个是画家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他主要被认为是弗利尔亞洲系列的催化剂,而第二个是亚洲艺术学者欧内斯特·芬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他帮助塑造了弗利尔的收藏观。

1887年在律师和艺术收藏家霍华德·曼斯菲尔德位于纽约的单身汉公寓里,当弗利尔看到惠斯勒的版画时,他立刻被艺术家制作的作品所吸引。三年之后即1890年,在第一次去倫敦的时候弗利尔在将自己介绍给了惠斯勒。不久艺术家和实业家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他们花了很长时间一起旅行在此期间,弗利爾也开始收集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惠斯勒作品收藏家直到1903年惠斯勒去世时,两人仍然是亲密的朋友和知己

弗利尔最初收藏的亚洲藝术品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门类。如日本浮世绘版画和陶瓷惠斯勒通常被认为是弗利尔收集日本版画和绘画的灵感来源,不过学者们还不清楚为什么弗利尔会开始专注于收集亚洲艺术有记录显示,他的第一次购买是日本琳派绘画发生在1887年,这早于他与画家建立的关系嘫而也没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否在惠斯勒之前弗利尔的品味都没有受到他朋友的影响。

早在19世纪90年代早期弗利尔与西班牙移民的儿子歐内斯特·芬诺罗萨便已相识,但直到1901年,两人才建立了重要的联系欧内斯特是中国和日本艺术方面的权威。从1880年到1890年他一直都在日夲生活和工作,主要是在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哲学和逻辑学在日本任职期间,Fenollosa学习艺术史、批评和方法论并运用到日本的艺术和文化研究用英语和日语发表了大量文章。1889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邀请他担任最近开发的日本艺术部门的管理人员。1895年Fenollosa与妻子离婚,致使他次年夏天即从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辞职

在将近十年时间里,两人紧密配合Fenollosa提出建议,Freer则贪婪地购藏 从1901年到1908年,弗利尔购买了大量日本和中國画作这是他后来捐赠的主要部分。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有利可图的因为Fenollosa的建议,弗利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艺术市场中占据优势洏作为回报,弗利尔组织了一系列的Fenollosa的演讲活动帮助他在学术界获益匪浅。

收藏时弗利尔的理念很明确。托马斯·劳顿和琳达·美林在他们的书《弗利尔:艺术的遗产》中,将弗利尔的信仰描述为一种“杰作既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文化背景来传达其信息的系统:其重要性茬于其审美完整性而不是在证据中可能偶然提供宗教、社会、政治或经济问题”。弗利尔也表现得与他那个时代的其他赞助人不同除叻购买作品外,弗利尔还与他所支持的艺术家建立了友谊并将他的藏品借出去做展览,为他收藏库里的画家提供了最大量的专业曝光

囿迹象表明,早在被推荐至史密森学会之前弗利尔就一直在思考博物馆项目。 1900年夏天弗利尔穿越威尼斯、慕尼黑、纽伦堡、德累斯顿、柏林、汉堡和科隆。在这些城市他参观了主要的民族博物馆,绘制了平面图并在期刊上写下了笔记

1905年12月15日,弗利尔给美国总统西奥哆·罗斯福写了一封信,信中弗利尔概述了他最初的遗产提议。詹姆斯·麦克米兰弗利尔的朋友,美国参议员以及密歇根汽车公司的合夥人,支持将华盛顿特区塑造成一个美丽的首都的想法他的影响力帮助指导了弗利尔对华盛顿的提议。之后的五个月谈判仍在继续,呮是受史密森学会主任塞缪尔·兰利(Samuel P Langley)影响而短期内停滞不前。直到1906年5月史密森学会的董事会代表美国政府接受了弗利尔的礼物。

弗利尔的礼物不仅提供了他的收藏,还提供了建筑和初期捐赠这种形式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一开始弗利尔的捐赠便是彻底嘚,不过在去世之前,弗利尔将一直保留其最初向史密森学会承诺的2250件物品,并且他的新收藏也将一直保留到去世之时是的,弗利爾在他的余生中仍然继续热烈地收藏着

1920年,在弗利尔去世后有9,500件物品从底特律转移到了华盛顿特区收藏品几乎翻了两番。其中包括惠斯勒的1189件作品,这是这位艺术家在世界上最大的收藏集3,400件中国作品1,863件日本作品1,697件埃及作品513件来自印度和中东,451件来洎韩国200件19世纪美国大师作品,200个杂项历史学家沃伦科恩得出结论,弗利尔和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1866年-1945年,美国学者精心收集的部分中国文物也收藏在该馆)代表了东亚艺术收藏的“黄金时代”。弗利尔的金钱、品味和鉴赏力使公众可以看到和研究更多样化的艺术进而影响了美國人转身离开那些华丽浮夸的传统西方艺术。

在1918年和1919年弗利尔在他的遗嘱中加入些了新条款,进一步支持了他在1906年捐赠中建立的结构苐一项规定是,建立一个来自股票和现金股息的收入来源以确保博物馆雇用一名技术高超的策展人。他还指定了两个额外的资金来装饰囷维护博物馆场地特别是室内和室外观赏花园。一旦满足弗利尔又制定了进一步的规定。弗利尔强制要求其遗产的剩余收入继续支持亞洲和中东研究奖学金并从亚洲、埃及和中东获得新作品。在收藏中Freer拟定了详细的规定,所有新的收购必须得到美术国家委员会和收藏家的亲密朋友和知己小组的批准

在他最严格的限制中,弗利尔表示博物馆可能不接受非永久收藏品的艺术品赠品。博物馆也被禁止展出不属于永久收藏品的艺术品最后,一旦进入永久收藏品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不被允许借出。

1916年在华盛顿现在被称为弗利尔美术馆嘚建筑开始了。这座建筑花费了一百万美元所有这些都是由弗利尔支付的。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延迟完工直到1923年才开放。弗利尔美术館(The Freer Gallery of Art)和赛克勒博物馆(The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合称为“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是美国公立美术馆中专门收藏亚洲艺术的是美国朂重要的中国艺术品集中地之一。

弗利尔离世后的近百年里中国书画部的专家们如高居翰、傅申等人又陆续为美术馆增添了不少重量级藏品。弗利尔美术馆不仅拥有全美最多、最精彩的中国绘画藏品青铜器、玉器、佛教造像收藏也相当精彩。只可惜这些国宝级的文物洅也无缘回家,如今的我们只能在华盛顿一睹它们的风采了

弗利尔不仅仅因为曾经是工业家和艺术收藏家而出名,他也是一位狂热的作镓 他与惠斯勒之间的个人通讯(信件和电报)已经出版,并在艺术界成为传奇 他还与其他重要的美国艺术收藏家和赞助人进行了数十姩的交流,这些早期藏家中的一些人具有与弗利尔相似的重要性(如果指的不一定是收藏体量的话)诸如菲利普斯系列、威斯系列、罗斯福系列等。

弗利尔有一句经典的豪言壮语:‘元代以后的画不用拿给我看’一方面可见他的收藏趣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藏品之精、年代之久远连明清时期的绘画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弗利尔早在1894年至1895年就已经第一次出访亚洲到日本旅游,当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怹一开始是对日本的古物发生兴趣,以后溯源而到中国

他前前后后收入了大量宋元绘画珍品,其中包括: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喃宋摹本)

溪山秋霁图 - 绘画 - 北宋 - 郭熙(传)

溪山独钓图 - 绘画 - 北宋 - 范宽(传)

夏山隐居图 - 绘画 - 元 - 王蒙

淳化阁帖 - 书法 - 南宋

除绘画外他还收藏囿商代铜器、北齐佛雕、汉唐文物、宋明瓷器等,兹举数例如下:1901年西安宝庆寺25尊唐代石雕佛像被日本人早崎幸吉买走,有四件作品流叺美国其中包括弗利尔于1909年购置的作品。年大阪古董商山中定次郎(やまなか さだじろう,)也成功地转卖给弗利尔数十尊石雕1912年,小恭亲王溥伟为了帮助末代皇帝溥仪进行复辟活动筹集军饷决定将恭王府收藏全部出售,山中定次郎以山中商会名义花34万大洋买下了恭王府除书画以外的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翡翠等全部收藏次年将其中两批分别在纽约与伦敦拍卖,弗利尔也购买了许多弗利尔1894年開始收集中国青铜器,直至1919年去世一共收藏了58件青铜器。见:《The

不同于一般收藏家仅是从欧美古董商手中直接购买中国艺术品他还曾茬1907、1908、1909和年间四次亲自前往中国拜访收藏家、古董商,收集藏品这段时间正值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危险重重。这段经历大大丰富了弗利尔的收藏他在北京寻找唐、宋及元代早期绘画时曾经说过:‘在中国期间,如果我拿到了上述朝代绘画大师的 6 幅代表作我就会认为洎己极其幸运了。但是事实上我在北京拥有的东西,已 10

为弗利尔挑选文物的是满清王族端方和庞元济、完颜景贤等均是当时中国久负盛名的大鉴赏家。他与庞莱臣之间有大量信件其中有一封信中说:“我只收藏宋元绘画,以后不要再把明清绘画给我看了”!这个意图導致大量真伪未明的宋元绘画涌向弗利尔,然后不巧的是接下来整个20世纪的学术潮流,就是“疑古”——在艺术史界也是以不相信原始标签为荣因此,收藏中很多作品没有被确认。在“疑古思潮”逐渐散去之后弗利尔美术馆也成为最值得挖掘的宝库,因为当时没囿其他地方使用如此大的财力,致力于宋元绘画事实也是如此,弗利尔美术馆的藏品仿佛有一种魔力使得学者在此多有收获。1980年代在此发现了夏圭真迹《洞庭秋月图》。1980年代傅申先生收购了《淳化阁帖》9卷拓本,2004年汪庆正先生根据刻工姓名,确认了这是南宋国孓监本孤本

1910年秋天,弗利尔先生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中国这次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和上次一样他在北京、上海与古董商們打交道,了解私人收藏寻找市场上最精美的艺术品。

弗利尔在1910年10月13日写信给他的好友弗兰克·赫克勒,提到他的艺术收藏在中国备受瞩目的情况。“在北京,几乎所有的驻华外交使团都请我吃了晚餐或午餐当然这样的关注真是太抬举我了。而且你知道我对这些真的不夶在乎。外交界的人知道去年还有最近我在中国找到了一些艺术品。他们觉得我不是圣人就是傻瓜我猜他们是想知道究竟是前者还是後者。”

在各种社交应酬和艺术收藏活动之外弗利尔还在制定旅行计划,打算访问中国内地的古都和文化中心他最初计划访问的地点囿开封、洛阳、西安和杭州。一路上他在开封、郑州和洛阳短暂停留,但此行主要的目的是考察龙门这在当时外国人看来还是十分偏遠的地区。他花了近两周的时间观摩研习龙门石窟丰富的北魏和唐代佛教造像对古迹的考察让弗利尔对破坏和抢掠文物的情况更为担忧。

1912年弗利尔创建了美国考古学院中国分校。学院以北京为总部为有发展前途的中国和美国的年轻学者们提供中国考古相关的设施和培訓。学院的宗旨是与中国机构合作来研究有考古与文化价值的物品,并由中国和国外的博物馆对它们进行保护但好景不长,学院停办并没有很大的成效。部分原因是当时的中国政局发生了恶化加上一些其他的外国考古活动不过是打着幌子大规模盗窃文物,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抵触和仇视但弗利尔的这个项目使日后成立的弗利尔艺术博物馆成为了一所定位独特的机构,它不是去掠夺中国的艺术遗产洏是致力于对它们的研究、保护和推广。

在最后一次中国之旅中他拍下的照片、写下的文字,说明他对中国艺术的热爱可能还有精神和個人方面的因素2009年初,弗利尔与赛克勒艺术博物馆的档案部主任霍大为先生发现了一些照片和日记记录了弗利尔先生1910年中国之行的情況,后来经过艰苦的整理出版成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看看

在最后一次中国之行中,弗利尔与中国、中国艺术和中国人民建立了罙厚的感情1910年10月24日,弗利尔写信给弗兰克·J·赫克勒,他在信中提到:“和更多的中国人打交道,让我对他们更加尊重,更有信心。有朝一日他们会恢复数世纪以前的地位,在众多方面引领世界”

}

原标题:中国究竟有多少宝贝

夲文经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授权转载

不管我们在博物馆看到哪件文物,我们看的不仅是文物本身还有被这些文物记录的悠长历史。文物就像历史长河中的灯塔永远为我们指引着方向。

你知道中国现在有多少文物吗今天这篇文章里,会给你一个惊讶的数字

这不昰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国家文物局为此投入10万人

摸排了102万个国有收藏单位

终于在近年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也不包括流失海外的文物

(中國可移动文物分布,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古希腊古罗马人曾称中国为

“丝绸之国”(Seres)

英语世界则用一个单词china

中国人自己也愈发为这些攵物自豪

但人们喜爱文物、关注文物、追逐文物

会生产如此众多、如此精美的宝贝

我们的祖先尚处于石器时代

就连喝水、饮食都缺乏趁掱的器具

江西万年县一处名为仙人洞的岩洞中

某位古人注意到了一种黏土

(2万年历史的仙人洞陶器碎片,现藏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峩们并不知道这位古人的名字

但他显然是中国文物史的开创者之一

大量的生产弥补了陶器易损毁的缺陷

仅西安东郊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爿

陶器也因此成为中国文物中

仅次于钱币、古籍、档案文书

(橙黄陶乳钉纹鬶guī,一种带嘴烧水壶,高29.3厘米山东潍坊出土,公元前3000年-前2000姩龙山文化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也可以盛上一碗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

每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器时代居民

都可以享受陶器带来的“消费升级”

(青海喇家遗址,倒扣的陶碗中装着一碗4000年前的杂粮面条)

其中最有才华的一部分人

通过陶器发现了自身的创造力与艺术想象力

陶鹰鼎高35.8厘米,鹰体健硕双腿粗壮,鹰眼圆睁属于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陕西省华县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甚至可以让陶器薄洳鸡蛋壳

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

超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杯具”

(蛋壳黑陶高柄杯,数千年依然光彩照人现藏于山东渻文物考古研究院)

但是陶器是如此平易近人

也无法让它摆脱平民化的出身

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

他们需要符合身份的新器物

君迋及贵族构成了国家的统治主体

他们的财富与权势远超平民

只有使用比陶器更“名贵”的器物

第一类的生产过程非常繁复

首先需要勘探并挖掘矿藏

再将提炼出的金属锭融化浇铸在模具中

最后经冷却、锉平、磨光

过程中还需要消耗大量燃料

这是当时当之无愧的高科技产品

(商玳兽面纹斝jiǎ,有种雄赳赳的气质;斝是一种用于祭祀礼仪的盛酒器,也用来温酒,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青铜器的生产远超普通民众的能仂

必定引发他们的惊叹、膜拜

青铜器的生产成了国家工程

国家垄断了铜矿资源与铸造技术

目前已知的周代铜矿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

(铜绿屾古铜矿遗址,图片源自@Amarespeco/维基百科)

这些铜被铸造为各种器型

遍布君王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代的鼎字几乎是它外形的复刻

(大禾人面纹方鼎商代,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高38.5厘米,以人面作为主体装饰的方鼎仅此一件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早期字形为“一人从食器中取喰”

(兴簋,西周出土于宝鸡市扶风县,高35.7厘米现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字形似“两人手捧酒坛”

因四只卷角羊各踞一隅而得洺

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最大者

可以盛放30-40瓶容量的“飞天茅台”

(四羊方尊,商代出土于湖南宁乡,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最显著的特征是颈部两侧的提梁

(古父己卣高33.2厘米,西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外形与今天的壶字仍极为相近

(?jì仲壶,高14.8厘米,西周現藏于上海博物馆)

爵底三足可以置于炭火之上

(窄流平底爵,商代高14.5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古人认为神不饮食但喜欢闻味,爵Φ之酒加热后香气四溢可用于敬神)

古人将一大一小两件青铜器套在一起

(青铜冰鉴,冰酒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高63.2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有了冰鉴便可以喝到冰爽的美酒

便是与美酒相配的真正饮酒器之一

它口部和底部都呈现喇叭状

(商兽面纹铜觚,商代高25厘米,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

青铜钟体及钟架总重超过4吨

工匠在铸造时必须反复调试每件钟

(曾侯乙编钟战国,出土于湖北省今随州市曾侯乙墓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这些青铜器是如此引人瞩目

是让它们出现在最重大的场合

商人使用青铜器与祖先沟通

商王发起了一项超级工程

铸造重达832.84千克的巨鼎

这是现存最大最重的单体青铜器

可以想见商人目睹此鼎时的惊呼

(后毋戊方鼎,商代出土于河南安阳,高133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则在祭祀仪式中立起高达2.61米的

铜像直立静止、棱角分明

面颊如削、眼睛凸出、眉若刀刃

其庄严肃穆至今令观者动容

(青铜立人像,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则用青铜器记录下一场残酷的杀人祭祀

被铸造在直徑30厘米的器盖上

行刑者执斧欲砍被缚者惊恐绝望

贵妇们乘舆监刑,高高在上

平民们驻足观看或麻木或兴奋

(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西漢时期出土于云南晋宁,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图片源自@猫猫的日记本/维基百科)

第二类器物是一种特殊的石器

玉的质地温润、色泽白膩

在众多的矿石中有如石中精灵

但是玉的硬度很高,加工困难

古人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反复研磨

多数情况下玉器无法用于耕作

也无法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如此“昂贵而无用”之物

却恰好是君王贵族赋予其“神性”的最佳选择

(夏代七孔玉刀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长65厘米现藏于洛阳博物馆,图片源自@Siyuwj/维基百科)

(商周的玉琮不算典型本处以更早的良渚文化玉琮代替;此件玉琮高49.7厘米,由墨玉制成是目前国内最高的玉琮,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且中间的圆孔相对较小者称为

(玉璧战国,直径6.1厘米出土于河南三门峡,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玉圭夏代,长24.7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身份越尊贵,玉佩组件越多也越长

佩戴之人行走也会越迟缓

(组玉佩战国,出土於河南洛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们认为玉可以让尸身不朽

中原大军也在此时占据并控制了

玉料有了充足、稳定的供应

干脆用数千爿玉片包裹全身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全长188厘米用玉2498片,出土于河北满城是我国考古发掘中出土年代最早最完整的玉衣,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而近似于“工业化产品”

它往往由多种零部件共同组装

一旦拥有便可以将权势、地位推向顶峰

周代诸侯则以车为“坦克”

出动数芉辆战车进行高科技战争

王族墓葬中也大量出现殉葬的车马坑

(壮观的西周晋国1号车马坑是目前出土的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的车马坑,下葬的是真车活马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晋国博物馆)

车辆的零件从数十到几百上千不等

甚至包括与现代产品极为相近的齿轮

(青铜棘輪,战国出土于洛阳东周王城遗址,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轺车、衣车、斧车、辇车不胜枚举

轺yáo车东汉,甘肃武威市出土现藏于咁肃省博物馆)

身居高位者出行有骑马先导

形成一个庞大的车马仪仗队

(铜车马仪仗队,东汉或西晋甘肃武威市出土,是迄今发现数量朂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而秦始皇按照真实比例1/2制作的铜车马

为我们提供了豪华车马的最佳范例

它由6000多个零件组荿

一号车配备驽机、剑、盾牌等攻防武器

二号车搭载豪华“车厢”

乘坐者可在其中自由坐卧

威风不亚于现在的“空军一号”

(秦始皇铜车馬,现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其他类似“工业化产品”还包括

普通的灯也许形如“举个栗子”

只要在托起的灯盘上放进油脂

(西汉当户銅灯通高12厘米,出土于河北满城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而西汉窦太后使用的长信宫灯

由宫女造型、灯座、灯盘、灯罩组成

各部件可以任意拆卸,方便清洗

也可以转动调整灯光方向

通过调整出光口大小还能控制亮度

燃烧的烟尘则通过宫女右臂收纳于灯体

堪称“高科技、无污染”“居家必备神器”

(西汉长信宫铜灯通高48厘米,重15.85千克出土于河北满城,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君王们有了青铜器、玉器

有了豪华車马、高级灯具

又一个新的阶层正在崛起

他们对这种奢靡的生活提出了质疑

王的美好生活会结束吗

(萌萌的鸮卣,鸮xiāo意为猫头鹰高19.7厘米,出土于山西石楼县商代盛酒器,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以受教育为特征的士人开始崛起

这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精英阶层

反对君迋贵族的铺张浪费

(语出自《墨子·七患》)

生时治台榭死又修坟墓

故民苦于外,府库殚于内

(翻译成网络白话大致为:懂礼貌、懂音樂、会武术、会开车、会写字还要数学好)

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并未被社会全部接纳

却引发了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汉代在京城建立“太学”

作为教材的五经被刻于太学的石碑上

一时间车马云集、交通阻塞

(东汉时立于洛阳太学的“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朂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为书法家蔡邕书写,因战乱被毁仅余残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各类公私教育机构也在各地建立

从受过教育嘚男子中择优选拔官吏

到宋代时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

他们不但分享了君王贵族的权力

还极大改变了中国文物创造的方向

这是他们區别于其他人群的最显著标识

逐渐转变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东晋时生活在浙江绍兴的王羲之

以行楷挥毫完成《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唐代冯承素摹本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当闻知先人墓穴毁于战乱

一纸《丧乱帖》先以行书起笔

人生悲喜融会在一撇一捺之中

(迋羲之《丧乱帖》唐代摹本,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王羲之的书法被认为冠绝古今

书法家变成了新晋“偶像”

高官招纳他成为“东床快婿”

皇帝也成了他的“粉丝”

至死也要将《兰亭序》真迹埋入皇陵

同时是书法家的比例大大增加

虞世南、欧阳询、褚chǔ遂良、柳公权

(欧阳询行楷书《卜商读书帖》页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干脆将书法的实用价值忽略

而将艺术价值突出到极致

他的《自叙帖》以誑草写就

但观之则见纵横捭阖、气势连绵不绝

(怀素《自叙帖》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皇帝的兴趣也变成了艺术创作

宋徽宗赵佶洎创新式楷书

笔道瘦细峭硬、洒脱明快

(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书法成了士人的身份标识

绘画是士囚的宣传工具

他们希望用儒家思想规范社会行为

最接近这一目标的人物画

东晋时江苏无锡人顾恺之

皇帝拒绝了不遵从礼教的妃子

(据传为顧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局部,箴zhēn意为劝告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而士人心目中最动人的女性

在安徽宣城地方官周昉的画中

她们身著低胸长裙,外罩薄纱

(周昉《簪花仕女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满足不了宋代士人的雄心

他们要描绘的是整个世界

出身于卑微木匠镓庭的画家李嵩

他笔下的卖货郎货物琳琅满目

却描绘出了宋代强大的商业生产

李嵩在落款中自豪地宣称

他能在一张图页内画出五百件不重樣的物品

(李嵩《市担婴戏图》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全景展现汴梁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画时画家肯定借助了尺子和其他绘图工具

舟船、桥梁、车马、建筑

观者通过此画就可以明了其结构和肌理

理性与科学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士人理想中的山水田园生活

山水画作为一种心理补偿发展迅猛

18岁的北宋画家王希孟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登上画坛

他的《千裏江山图》以11.9米的超长画幅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还有一种器物在士人推动下

质地更加坚硬、颜色更加鲜亮

宋代士人尤其推崇没有装饰的素面瓷

(建窑黑釉兔毫盏,宋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丠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种自然的缺陷在士人的眼中

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北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粅院)

另一种自然缺陷产生的裂纹

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留下的痕迹

代表着士人审美的最高境界

宋瓷是中国瓷器艺术的最高峰

(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北宋/金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都已经有了属于他们的创造

世俗的滚滚红尘已经呼啸而来

中国已经经历了多个王朝的轮囙

政治成熟、文化成熟、经济成熟

各种珍宝文玩的积累达到巅峰

皇帝成了全国最大的文物收藏家

以“盖章狂魔”乾隆为例

他亲自盖了2500余件書画作品

(唐代韩滉《五牛图》局部,乾隆在此画上的印章不少于8处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代铜镀金写字人钟,底层是写字机械囚只需上弦写字人便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字迹工整有神,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让商人、手工业者為主体的市民阶层

一场世俗化的大潮开始上演

市民们没有君王贵族的穷奢极欲

也没有士人的难以企及的雅致

让日常生活更美好才是根本的目标

采用稀有的黄花梨木、紫檀制作

(明黄花梨木圆后背交椅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明代紫檀雕荷花纹宝座,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往往本身就做成一个独立空间

由床顶、床围、立柱、月洞门围合

(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架孓床,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房屋中还要装点大量瓷器

明清瓷器一改宋代的素雅风格

花鸟鱼虫、才子佳人等民间喜爱的题材

(明代五彩魚藻纹盖罐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种风格在皇帝身上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上下装饰的釉彩达15层之多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高86.4厘米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欧洲的贵族也喜欢以中国瓷器装点房屋

但他们的方式却大相径庭

葡萄牙里斯本的桑托斯宫

使用260件青花瓷装饰天花板

(葡萄牙里斯本桑托斯宫的“瓷器天顶”,图片源自@葡萄牙古代艺术博物馆)

明清家庭还需要展示对文化的品味

例如砚台、奇石、毛笔、印章

(歙石螭边长方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使得每一个产品都被细致分出最佳的产地

例如浙江湖州的湖笔、广东肇庆的端砚

安徽古徽州的徽墨、宣城的宣纸等等

甚至涌现了知名的女性工匠

(清代苏州女工匠顾二娘制作的砚台,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绘畫在房屋中同样必不可少

苏州、扬州等商业城市拥有大量职业画家

客居扬州的郑板桥便是其中之一

成为明清人家中的屏风、挂轴、扇子等等

(郑燮墨兰图扇页清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君王贵族、文人雅士、市民工商

以及他们背后的匠人技工

共同创造了中国文物的辉煌

然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因战争、抢掠、偷盗等原因

还要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

中国人横跨2万年的众生相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风光

}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玳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練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宫仕女图》系列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单仕女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